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十六個老伴

    最近看到的一組網上流傳一位老人帶14個月小外孫的一天時間表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老人一天的時間都是排得很滿的,自己的空閒時間基本是沒有的,這讓老人的老年生活也是那麼的忙碌,並沒能快樂的安享晚年。當然,這也要看老人是如何看待的,如果他在這個過程中是享受的,那麼,老人這也是累並開心的。

  • 2 # 奶孃讀書

    一、全職媽媽 如果你的另一半也是全職工作,且家裡不具備請保姆的能力,那麼讓老人帶孩子或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老人的育兒理念和日常習慣

    現在咱們養娃跟咱們小時候不一樣了,那時叫“養娃”現在叫“育兒”,你必須得考慮到老人在養娃的理念上是否還是老舊觀念,他的觀念和價值觀是否和現在生活所匹配?如果他這些方面都沒有問題且身體也力所能力,我覺得讓老人養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日常溝通

    夫妻之間因為養娃理念不同發生分歧的事情還屢見不鮮呢,更何況與老人是隔備之間。所以,如果讓老人幫忙帶孩子,雙方之間能否更好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希望在選擇是否讓老人帶孩子之前請認真分析好利弊,做好定奪。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無論最終怎麼選擇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和應對措施也要有所考慮。如果選擇了讓老人帶娃,請記住這是老人對子女一種幫助,一種分擔,不是一種義務,在平日有分歧的時候注意下溝通的方式。最後,希望你的生活能一帆風順。

  • 3 # 芯玥育兒

    這不是一個硬性規定。要看老人願不願意才行。因為已經隔了一輩,老人沒義務幫我們帶孩子。為人父母的才是孩子的監護人。當然在老人願意的情況下也是可以讓他們幫忙暫時帶帶的。我們有贍養老人的責任與義務,但老人沒有帶孫子的義務。

    但是時下很多的留守兒童卻是全部由家裡老人看管著,這是中國時下的一個國情。有句話說得好,說得心酸:“我陪著你就不能給你好的物質生活,我不陪著你就不能給你完整的童年。”這是一個心酸而又現實的問題。但是在大多數山區農村家庭,這是常見的現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才是照顧留守兒童的功臣。這些老人從來都是任勞任怨地照顧著自己孫子孫女,讓在外打工賺錢的兒女可以更放心。他們從來沒有提出拒絕。因為在他們的思想裡,老人就是要帶孩子的。

    但是在我的認為裡,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帶才是最好的。一來不能給已經退休的老人增加負擔,二來自己帶孩子才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自己可以親力親為地照顧孩子一切的起居飲食,學習生活。而且兩代人畢竟有代溝,大家養孩子的方法肯定有很多的不同,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的麻煩,孩子還是自己帶吧!我認為有孩子的地方才是歡樂最多的地方,有孩子的陪伴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 4 # 一路上有你59876432

    我認為要看老人自己怎麼想的,老人願意帶就帶,不願意莫強求,說真正的老人把兒女養大已經不容易了,記得我們以前沒有雙休日,每個星期只有一天休息,國家法定假日也少之又少,可以說是忙忙碌碌過了大半輩子,現在應該歇歇了,希望做兒女的多體諒。

  • 5 # 倏忽間快意已極

    首先老人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不幫也沒有辦法,但是出於情誼幫我們帶孩子了,我們要感恩,我的孩子就是自己帶的,雙方老人都沒有幫忙,我也沒有埋怨誰!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一定是要回報的。對於公婆,本來就無情分,我們生孩子幫了我們,我們才有情分,所以養老這的義務都是兒子的事了,就不要指著我們兒媳婦了,但是我們做兒媳婦的能幫忙也就幫,實在不想幫,也不會有人說什麼吧

  • 6 # 世界華人

    首先說一下,老人沒有幫我們帶孩子的義務,他們把我們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是目前的社會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沒有辦法,不讓自己的父母來帶孩子,因為,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能力都不能養一家人,在家,現在孩子上學以後,學習的各種課程,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得起的,但是又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7 # 宋馼

    法律上沒這個規定,只是看老人願不願意,幫忙帶是情分,不帶他們也該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了,不要道德綁架!有的父母為了幫子女減輕負擔出錢又出力,有的就讓你們自力更生,往往後者會讓婆媳關係很緊張。其實大家換位思考就好了,自己也有老的一天,我們不要要求上一輩怎麼樣,要求好自己就行!

  • 8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是一個80後,我們夫妻也是一對忙碌的夫妻,幸運的是我們的父母都在身邊,住的很近,孩子從小到大老人們為之付出了很多,我們感激不盡。比如這個寒假已經開始好幾天了,孩子就一直住在老人家,我們只有週末過去,一起吃頓飯然後把孩子機會接回家過個週末,週日晚上再給送回去……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問法有點問題。“該不該”這種說法不合適,就我個人而言跟題主描述中的“你真幸福啊”感受是一樣的。有老人能幫忙帶著孩子,真的是一種幸福。

    為什麼這麼說呢?多數情況下,能有有老人帶孩子的家庭來說,一般反映出了幾個問題:

    1、老人身體還算健康。老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是肯定的,所以他們的健康是我們最為關心的,當然,還有心情。

    2、彼此住的不遠或者生活在一起。雖然跟老人在一起住多少都會有些磕磕絆絆的,但是這種天倫之樂真的彌足珍貴。

    3、精神寄託比較充實。如果父母都在,那麼能陪伴著自己的孩子能夠看著自己孩子的孩子長大,我想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能讓一位老人感到欣慰了吧?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

    但是,長輩帶孩子真的可以讓年輕的家長一勞永逸嗎?

    當然不是了。

    現實生活中拋開一些“執拗”的老人、過分“溺愛”孩子的老人或者“婆媳關係”不好等以外的情況,我們最為常見的是兩代人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品德問題以及生活習慣等問題產生了非常大的理念衝突。

    彷彿一夜之間過去對我們嚴格要求的父母,突然不再重視學習了,也不注重孩子的品德、習慣的培養了,總是埋怨我們給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了,或者是當我們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說“孩子還小,懂什麼啊?大了就好了。”……

    於是很多年輕人會因為這個感到無比頭疼,一方面是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教育理念實施,如果夫妻同心還好,萬一有個“豬隊友”那真的是無比煩躁。我這些年一直在很多群裡跟天南海北的父母交流學習,遇到過無數這種情況,說起來真的是很心塞。

    還有一種典型的情況,就如同題主說的問題一樣,有個別的父母感覺他們也是“大小孩”一樣,完全沒有為人父母的覺悟,整天想的是“自由空間”、“享受生活”,把孩子往老人那裡一放,然後就開始享受二人世界了……

    我覺得我是沒資格評價什麼,但是我想說,珍惜父母還健康、還健在的時光吧!什麼時候都不要忽略掉他們的存在。

    祝天下父母安康!

  • 9 # T媽陪娃玩

    我是T媽,80後媽媽,正面管教講師,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我自己就是由公婆、爸媽輪流來幫我帶孩子的,對此我非常感恩!帶孩子時間非常辛苦和需要耐心的體力活。

    媽媽可以全職帶孩子是最理想狀態

    我一直認為母親可以全職帶寶寶肯定是最佳狀態,對於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早期教育都大有好好處。母親的身體狀況、受教育情況,肯定要比老人要好,所以母親帶孩子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由於國內的實際情況,全職太太被認為是沒有安全感的職業。在西方的國家,很多女性會選擇當全職太太,因為國外的法律規定如果離婚,男方要賠償很大一筆贍養金,對於全職太太從法律上進行了保護。

    老人帶孩子是副手,主力還是父母

    老人帶孩子是因為現狀的不允許的權宜之計,所以老人帶孩子一定是副手。

    主力一定是父母!年輕的父母千萬別把孩子丟給老人,等你孩子大了,你一定會後悔!

    老人在帶孩子上有他們的優勢:

    1、時間充裕

    2、有耐心

    3、對孩子有足夠的愛

    老人在帶孩子上又有他們的劣勢:

    1、過於溺愛孩子

    2、養育方法普遍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缺乏科學育兒的手段,也相對比較固執

    3、對孩子會過度保護

    我講一個我身邊親戚的真實故事:這對小夫妻年輕的時候生了孩子,因為要做生意沒時間管孩子,所以週一到週五寶寶都住在女方父母家裡,週末接回自己家。就這樣孩子一直到小學都是主要由老人撫養,養成了非常多不好的習慣,學習也比較差,小夫妻開始著急了,要把孩子接回來帶,但孩子已經比較大,很多習慣非常難改,而且更可怕的是與小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比較淡,一直吵著要回外公外婆家,現在又面臨小升初,小夫妻非常煩惱……

    我一直說在寶寶小時候辛苦點,把習慣培養好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一些方法

    T媽作為職業女性,也是媽媽,我有一些心得,我是這樣來保持自己帶孩子與老人帶孩子之間的平衡:

    1、每天儘量早回家陪伴孩子,讀繪本、洗澡、遊戲、上床……這些流程全部是我們自己來完成等

    2、和老人多溝通科學育兒的方法,我把孩子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拉了一個群,群名是“好孩子養成計劃”,這個群裡,我定期發一些育兒心得,以及別人寫的好的文章,供老人們閱讀。

    3、我把孩子一天要做的事情列了一個時間表,包括:飲食、學習、遊戲,貼在冰箱上,讓老人按照這個時間表進行操作。配合時間表,我會每週整理寶寶要玩的玩具、書籍等

    這是我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其他爸媽有幫助!

  • 10 # 巧妙媽育兒

    即使長輩幫忙帶孩子,對年輕人來說也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年輕人下班回家後,要自己照顧孩子,讓長輩休息,找同齡人聊聊天,放鬆心情。

    畢竟大部分老人的教育觀念與當代教育的理念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孩子的教育還是要年輕父母們自己承擔起來,並且還要把所知所學的現代育兒觀慢慢傳授給長輩。

    所以,如果長輩有精力且願意可以請他們幫忙,如果老人看重的是自己老年生活的質量,不原意幫忙,也不能勉強與抱怨。在將要為人父母前,就想好這層關係,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 11 # 退休築夢者

    孩子在上小學前可由長輩幫忙帶,但父母每天1小時陪孩子玩耍和閱讀。在上小學後,父母一定要自已帶,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習慣和態度養成期,長輩大多比較溺愛,容易讓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和認識,一旦上初中後,根本沒法改正。

  • 12 # 父母學點心理學

    祖輩們帶孫兒(外孫)不是應該的、必須的;是他們對子女的又一次付出與支援,應該說是有幸。

    孩子的爸爸媽媽既要工作又要養育孩子,現實的問題就是時間不夠用。長輩們願意帶孩子,彌補的就是父母們時間上的不足。

    但不論長輩們時間多寬裕、似乎又有現成育兒經驗,都必須大人們慎重溝通並達成共識:爸爸媽媽是育兒的主體,擁有孩子養育的話語權;長輩們是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支援系統,幫的是時間上的不足。

    長輩們與父母輩們由於生長的時代背景不同,育兒觀念上先天差距巨大,所以三代同堂是其樂融融,還是原生家庭新生家庭由於親密接觸矛盾重重,就是取決於明確主次,有分歧時誰說了算。

    不在於哪種觀點一定最好,而是同一種聲音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利,否則孩子會無所適從,有些還會被迫發展出行為上的不一致。

    好的家庭養育,是在教會孩子適當遵從規則的同時,支援他發展出最具創造力和發展力的真性自體。如果孩子要分別滿足不同大人的要求,他發展出的就是符合大人需要而非自己需要的假性自體。

    所以家庭教育最好只有一種教育觀點和理念,可以全家同意的基礎上改變升級,但不能大人們各持一套,讓孩子成為討好者。

    還有一點要未雨綢繆。今天的父母佔據孩子養育的主要話語權,在心理距離上就與孩子最近。這樣才能在青春期,孩子又想要自己說了算,又礙於現實能力不足需要父母給予建議性的支援時,心理距離親密交流通暢的孩子就樂意聽從父母的建議。

    如果是與父母心理疏離的孩子,基本會很叛逆。而長輩們此時年齡更大,已無法成為青春期孩子的支持者。青春期一個內心孤獨的孩子,是有風險的。

    關注《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 13 # Wxq帝蘭聖雪435

    不應該。應該盡己所能的,帶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都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作為父母,必須經歷的過程。只有父母,經歷了,才知道帶孩子責任重大。孩子時期,不可以重來。一定要自己帶孩子,是自己不後悔做父母。

  • 14 # 百世樂活

    謝謝邀請,老人帶孩子是一件比年輕人上班都要受累的苦差。為什麼這麼說呢?從身體狀況上來說,老人逐漸衰老,身體各器官逐漸退化,代謝緩慢,尤其已經患上慢性病的老人,如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骨關節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都需要安靜的環境與相對輕鬆地勞動量。而帶孩子看起來輕鬆,做起來卻超級累人的工作,就是年輕人都不一定吃得消,更何況是老年人。尤其是三歲以前的寶寶,時刻離不開照顧,哭鬧隨時隨地,嚴重影響了老人情緒穩定以及正常的休息,更是增加了疾病的發生及慢性病的加重。當然,老人有小孩子的陪伴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也能讓老人身心愉悅,所以,孩子到底由誰來帶的問題給一點建議,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僱專業保姆,由父母輔助來帶是最好的方法。

  • 15 # 笑傲江湖是我

    這個也分情況吧,最好的情況肯定是父母自己來帶。因為我們80後父母的思想,見識,以及接受新事物方面,比我們的父母更要超前,而我們的父母那一代,可能是因為當年社會大環境的原因,多少有些落伍或者說,很多東西不敢想不敢做。這些都能影響到子女的成長。當然,不能自己親自帶孩子的,肯定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也是沒有辦法的肯定。

  • 16 # zc榮

    個人認為,法律沒有明確界定。從傳統的,古老的風俗習慣,親情來看,老人有協助的義務!但也有認為,如果條件允許,應該去主動照顧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後代,應該主動減輕子女的負擔,這樣才能保證子女在未來好好贍養自己。但是,帶與不帶各有利弊。 讓老人帶孩子,仍然用二歲以下孩子的帶法,只有溺愛,沒有教育,伺候吃穿,零食不斷,不教自理,孩子為所欲為,每天看1-2小時電視,睡覺還要人哄一個多小時。不過就如今來看,除萬不得已,最好送託兒所,系統教育有利些。老人可以幫助接送。畢竟,現在的孩子,不太好帶,也不太聽話,老人只有哄哄,什麼都是“順從”,往往把孩子帶“懷”了!個人看法,僅參考!

  • 17 # 廣林174820301

    這裡沒有該不該的問題,是有沒有條件帶的問題。老人都喜歡自巳的孫孑,孫女。因為這是老人的生命的延續。如果老人巳自顧不瑕,那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不能去埋怨和責怪自已的父母。

  • 18 # 老龍潭酒坊陳健強

    現在國家政策大好,允許生二胎小孩不再孤單有個伴,隨著時代經濟發展叫快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了讓家過得幸福你追我趕的發家致富,難免有一種攀比之心都不想當弱者,買房買車養孩子是當今年輕人的目標與末來,現在養個小孩真不容易,女人要休產幫助照顧孩子料理家務,靠男人在外辛苦掙錢為持家計,現在費用也很高如果工資低根本難以為持下去,本題提到老人該不該幫助帶孩子,依我個人觀點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但要從幾個方面來看問題,如果老人健康家庭條件好,沒什麼負擔可以幫年輕人減輕一點壓力,幫助帶小孩讓他們在外放心工作多掙點錢,但小孩的奶粉錢寒水小災錢(或工資錢),一切由年輕人付費,自己的父母帶小孩放得心,如果父母身體多病,又沒有經濟來源負擔重,老人不能帶也不能責怪,那有老年人不為兒子孫子想的呢?能幫的絕對會幫,有的兒媳婦不講理說,你不帶孫子將來就不養你的老,這種話是不孝大逆不道,人人都會變老,人活著都不容易都有一本難唸的經,都是一家人為了後代為了生活,要齊心協力建設一個美好幸福的家。

  • 19 # hong678226

    我覺得要看具體情況。

    如果老人身體健康,已經退休,或沒有工作,與子女能溝通順暢,那麼可以問老人意見幫忙帶孩子。

    如果老人能幫忙帶孩子。那麼就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期。家是講愛的地方,然後才是講道理。雖然難免會有點小矛盾,但只要在尊重老人的前提下溝通教育孩子的問題,大多數能解決。如果對老人樣樣都看不慣,那子女就要掂量夫妻雙方是否能有一方能在家帶孩子,如果不能,總要有妥協的一方,不要樣樣跟老人較真。

    保姆也有節假日休息,有的僱主節假日還會給點禮物保姆,平時對保姆也客客氣氣,以防保姆突然辭職不幹,因為當孩子習慣了一個人,就很難再去適應另一個。那當自己的父母帶孩子很多時候因為是親人,子女總是會對父母指指點點,也沒有好態度,這其實對老人來說很受傷。就算是老人帶,也應該讓他們節假日休息,或者節假日帶他們一起去玩,也應該送他們禮物,表達感謝。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帶孩子的日子過得值得,和孩子孫子在一起的日子是幸福的。

    其實老人幫忙帶孩子真的是幫了子女一個大忙,老人對自己孫子肯定樣樣上心,所以子女去工作也放心,也省了請保姆的錢。

    當然,如果老人不願意帶孩子,那他們也有資格去過他們的生活,辛苦大半輩子,子女也要體諒他們,讓他們過得好。

  • 20 # 舒心127303079

    應該帶,在自己有時間的情況下應該帶,幫自己的兒女帶帶孩子分擔一下兒女的負擔有什麼不好,到老了需要兒女照顧時,兒媳女婿想想當初幫帶孩子,也會心甘情願照顧。做人不能太自私,當別人有難處需要幫助時,要沒有條件毫不猶豫去幫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不喜歡做作業,到底都有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