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有名稱可選了
-
2 # 創意風向標
這兩年都在說電子商務比較火,而遊戲的熱潮已經過去,但很奇怪,遊戲還真的是不斷有新的大賣的產品,一直創造驚人的現金流和盈利,而電子商務卻一直創造驚人的廣告費,沒有一個電商企業是以自己的淨利潤和淨利率稱霸武林的。想起當初做優衣庫時,大老闆一句話就把我批得體無完膚,徹底從電子商務的慣性思維中警醒過來,“不賺錢還做個P啊,比線下賺得少還做什麼線上。”
有的人做了3、4年電商,還弄不明白“成本”裡包含哪幾項。就像央視打星巴克咖啡,以為出廠價20元拿到手的產品,只要賣上40元,自己就賺了一倍。事實上,在今天,如果你在“天貓”開店經營,20元出廠價的產品,以3倍的價60元賣出去,結果也只能是虧本。
一般的商家舉個例子,楊子來幫大家做個測算,其實“成本”不止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整個銷售過程中不可避免發生的費用,最基礎的來說,“成本”一共包括6大項:
產品成本(比如20元);
包裝成本(內包裝,外包裝,吊牌,售後卡,包裝耗材,比如是5元);
物流成本(倉儲,快遞,比如是12元,這裡要說明,賣家說這不是“成本”,可以不包郵啊。但同學,對消費者購物過程而言,包郵不包郵,都是一次性支付,包郵的物流費用包含在其中,不包郵的消費者得加上快遞費後一併付款,人家只要掏出多少錢都算一次消費?管你包還是不包自己的說法?所以快遞是“硬成本”);
天貓扣點(平均扣點4%,60元銷售價計算,是2.4元);
稅收(就算平均8%吧,不要提網店不交稅了,天貓店鋪對應企業銀行賬戶,不是私人的銀行卡,所有交易一分錢的稅都少不掉,那就是4.8元);
拍攝和製作費用(快消品尤其很高,還要模拍,以單件產品SKU上架看,需要拍攝,修圖和後期製作等,算少點3%吧,所以是1.8元);
好了,上面6項成本,加起來是45.4元,佔60元銷售價的75.7%,而且是水漲船高,是銷售的硬支出,不可能降得下來。
那麼就是說,一件出廠價為20元的商品,在天貓賣出去60元,硬成本就佔了75%以上,剩下的毛利為25%左右,是15元。
那麼問問,你賺到了錢嗎?
可憐的是,除了上面的“固定成本”,“可變成本”更可怕,而可變成本分三項:
人工成本,就是說你要花錢養團隊做電商,做天貓的成本,算少點6個人吧(運營,設計,客服,庫管...),由於是天貓是公司化運作,員工的工資外,養老保險, 辦公支出全攤上,在杭州不會低於7500元/人,那麼每個月就是4.5萬元。如果按上述“乘3倍銷售”,你的店鋪每月銷售50萬元,人工成本為9%。然而事實上,一般商家,人工成本能控制在15%之內的,就很不錯了。
廣告成本,廣告成本就是推廣,賣流量,這是電商作為網際網路產業,必不可少的支出,一般而言,廣告的推廣成本最少不低於銷售額的12-15%。
超過20%也正常。按上述商品成交價60元為客單價計算,每月銷售50萬元,需要銷售出8333件商品,每天需要銷售277件。如果天貓平均轉化率為2%,每天需要引入UV(人)數為13850人,假定廣告佔每日引入流量(UV數)的20%,那麼推廣需要引入2770人,在淘寶,營銷主要透過直通車,鑽石展位,促銷工具(比如聚划算),假定平均花費1元引入1個使用者,那麼每天需要花費2770元(其實遠遠不夠),那麼一個月需要花費廣告83100元,佔50萬月銷售額的16%。
這兩項相加,控制得好的情況下,約佔銷售額的22%-30%。
這就是說,固定成本加可變成本,全貼進去了,沒錢賺,或者最多打平……慢著,你真的沒虧本嗎?
還沒完,要做生意,需要多少錢,庫存得備多少貨?還有資金鍊和庫存的成本是多少呢?
繼續,按上面,假定月均銷售50萬,則一年為600萬元的總銷售額。
按一年4季分解如下(假定平均售出率為80%):
1季度銷售60萬,需資金約36萬,剩7萬庫存成本;
2季度銷售100萬,需資金約60萬,剩12萬庫存成本;
3季度銷售140萬,需資金約84萬,剩16萬庫存成本;
4季度銷售300萬,需資金約180萬,剩36萬庫存成本。
加起來,一年做600萬的生意,需要資金量在200萬-250萬之間。
在傳統行業,如果投資回報率低於15%,那麼這個生意還是不做的好:因為每年CPI如果上漲10%,你投入的200萬,需要220萬才會不貶值。
然後,上述固定成本加可變成本已經基本全開銷掉,沒錢可賺了,這裡還多出來資金量和庫存需要花的錢,這不虧得都底朝天了嗎?
好吧,這就是“一般來說”的商家在天貓的經營邏輯,楊子敢肯定的告訴你:百分之90%的天貓商家都是如此,疲於奔命。
那麼還有不一樣的嗎?
非一般的商家上述經營成本分析後,那麼要在天貓生產,得這樣:
1、產品出廠價20元,乘以4倍銷售,固定成本得控制在50-60%以下,毛利才會達到40-50%以上,年淨利可以達到10-15%,和CPI上漲差不多,其實還是沒賺錢;
2、產品出廠價20元,乘以5倍銷售,固定成本得控制在50以下,毛利才會達到50%以上,年淨利可以達到20-30%,有點小錢賺了;
3、產品出廠價20元,乘以5倍以上銷售,比如乘以6倍,8倍,10倍.......慢著,你憑什麼乘以那麼多?天貓上任何品類都有成千上萬的競爭商家和同類產品,你的商品不具價效比,拼的是什麼?消費者憑什麼肯買這麼貴的東西?而且,網購不就是為了貪便宜嗎?所以,一旦商品的銷售價是產品出廠價的5倍以上,你的“轉化率”和銷售就堪憂了。
好的,既然是“非一般的商家”,總還是有提升利潤的辦法:
1、客單價,如果客單價高於100元,而且合單率高於1.5(每個包裹包含幾件產品),物流,包裝成本會下降10%以上;但客單價高會降低轉化率;
2、轉化率,如果轉化率高於3%,則廣告成本會大幅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3、回頭率,回頭率是不花錢的流量,重點是品牌,即產品質量和使用者體驗,那麼產品成本,拍攝和製作費用,包裝成本又會上升。
另外,就是所謂的塑造“品牌”和“調性”了,這無非是在競爭對手和市場中躍然而上,用“品牌”去建設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換言之,即消費者本來的購物需求是從產品款式,品類,價格...等維度去淘寶和天貓這個大市場“搜尋”並找到所需物品而產生購物的,變成了認識品牌,再按品牌的固有特徵去找到產品,比如“御泥坊”,“阿芙精油”或“三隻松鼠”,品牌即產品,品類即品牌,想到精油就想到阿芙,乾果即三隻松鼠。但這不易成功,因為每個淘寶的“類目”,消費者記住的只能是第一,理論上沒有第二。
血淋淋的真相撥開:第一的是燒錢而不是賺錢,靠燒錢打造品牌,燒錢獲得市場領先規模,靠市場規模獲得投資,再用投資擴大規模...如此迴圈,這其中哪有第二的戲好唱?當然也不是沒有“逆襲”的可能,“逆襲”的原則則是更大膽更夠狠的燒錢砸錢,虧本也要打敗第一,歸結起來,這不一樣?
所以是非一般的商家,他們不差錢,但不賺錢,數百萬賣家都能學這樣的金字塔邏輯嗎?要知,金字塔頂部如此輝煌,下面都是屍骨堆出來的。
經營天貓的邏輯:賺錢還是賺人氣?
好吧,罵星巴克咖啡的人都該醒醒了,20元的東西賣60元都要虧死,人家商家要賺錢太難了。
這就提出了致命的問題:在天貓,多數商家都是虧本,只有少數商家賺錢。對於那些有先發優勢的商家來說,比如韓都衣舍,每天自然流量都是幾十上百萬,即便一分錢廣告費不花,也可以賣出幾百萬的東西,因為他們實習了“原始積累”,成為了行業標杆。這就不得不談到經營天貓的邏輯:
1、賣貨走不通:做天貓必須是品牌,消費者如果是貪便宜,那麼只能買成本3倍以下的商品,所以消費者消費的是價格,是款式,而不是品牌,因為大多消費者都是透過需要商品的“搜尋”找到商品,篩選商品的,那麼流量就是隨“搜尋”走,商家就得花大量廣告費去做搜尋廣告。
2、賣品牌:所謂品牌,就溢價邏輯,即把商品乘以4倍以上價格,由於價效比消失,必須花更多錢和工夫去做品牌的“調性”,就是所謂的使用者體驗,抓住消費者購物崇拜“屌絲”的心。這樣消費者找商品就直接搜尋品牌,蒐藏店鋪,這樣的流量不花錢。或者說,由於賣價高了,可以花更多的錢去打廣告,打敗那些花不起錢做廣告的商家。
好吧,上面都是些基礎的電商知識,開始進階....
淘寶和天貓的內在衝突根源淘寶每天交易不低於30-40億元,天貓如果年年交易2000億,每天約8-10億。
雙11代表什麼?
雙11,購物狂歡節,天貓的商家約7萬,只有2萬能參與,而淘寶的600萬家店鋪一家都參與不了,雙11的交易奇蹟的後面其實是:
壓抑消費:都知道雙11要來了,那麼本來要買的商品,就提前10天不消費了吧,這樣就抑制了上百億需求,在雙11當天爆發。淘寶上年末的交易起碼每天40-50億,壓抑10天...你懂的消費力集體遷移:2萬個經過篩選的品牌商家,集中分享掉原本600多萬個商家的消費,原本在淘寶消費,“打死不上天貓購物”的消費者,都在當天集體轉移到天貓的少數商家,而2萬個商家中的20%,即4000個商家,又佔掉了其中的90%以上。
收費站:天貓篩選商家,都會有扣點,加入平均扣點4%,那麼350億成交天貓收入應該有16億,加上賣出去的硬廣告,去掉退換貨和蓄積成交,收入不會超過20億。
另外,雙11的大商家們,透過向天貓繳費,壟斷了幾乎所有成交流量,獲取了新的消費者資源,消費者集體從零散的淘寶市場集體遷移成為品牌和大賣家的“初次購買”使用者,這就像是把草原上分散的羊,驅趕到了固定的幾個飼養場。
因此,看上去很美的雙11,阿里收入不會有想象那麼高,只不過透過營銷過度壓榨了消費能力而已。
那麼,淘寶的數百萬賣家在這場盛宴中連湯也沒喝上,不會鬧意見嗎?
淘寶究竟是什麼模式?淘寶,天貓,聚划算...都屬“大淘寶”範疇,大淘寶的商業模式,是“平臺”+“收費站”模式。
B2C是什麼?B2C一端是工廠,一端是消費者,電商的魅力在此,即透過入駐平臺,一步把工廠產品賣給消費者,由於中間環節減少,因此費用降低,可以把價格讓給消費者,而從中賺錢。
但是,這說法忽略了“競爭”成本和其中的高額“收費”。而這才是阿里系,馬雲的生財之道。
我們從B2C的整個生態鏈條看,商家寄生在其中,才可以做生意,必須經歷幾個環節:
1、頭部是品牌加產品,在中國,大多是工廠;
2、尾部是消費者。
中間環節:工廠出貨--經銷商(代理,代運營)--平臺入駐--拍攝製作--店鋪運營維護--營銷(引入流量)--服務(轉化流量)--客服和售後--倉儲發貨。
在這樣的模式中,特定的淘寶消費群約數億,但每個特定的品牌和特定的產品都是對應其中特定購物需求的消費者,這種特定,就如大海撈針,比如一款名錶,價格2萬元,在淘寶消費群中特定的消費需求有2萬人,那如何找到這2萬人?在淘寶平臺給出的答案是:搜尋。這2萬人的具體需求不同,他們如何找到產品?影響他們購物決策的除了價格,款式,功能,品牌...還有成百上千個來“找到”,“搜尋”到產品的邏輯。
因此,如果你是賣名錶的商家,你得每時每刻在這特定的消費者“搜尋”時,要第一時間第一位置“呈現”或美化你的產品。假定每天有3000人搜尋這類款式的名錶,在消費者看到你商品進行點選時,你進行了“搜尋”營銷,即直通車,那麼你至少得花費1000-2000元去競價搜尋,才有可能匯入流量,這是做淘寶最基本的常識。
那麼,等於說,你在淘寶每天數億的搜尋需求中,精確的篩選到你要的特定消費者,這就是一條“通道”。只不過,如今淘寶和天貓上所有的“通道”,對於流量,都給出了“收費站”的模式,而且還要競價,拍賣,你出錢夠狠,持續,天天花費,這個通道才能通暢,這尼瑪就是中國的高速公路呀!
原諒楊子說的常識你都懂,但你或許不懂的是:如果楊子是一個這樣的品牌,楊子應該直接跳過收費站,先找到這2萬潛在需求的客戶,直接找到他們,說服他們,幹嘛那麼費勁,天天燒,反覆繳過路費,天天把產品放到推廣位置守株待兔?這才是淘寶電商經營的邏輯?
按照社交媒體的定義,使用者是透過分享激發需求,先變成特定品牌和個人的“粉絲”,他先告訴你喜歡,你再按需提供產品和內容的,這就繞開了“收費站”,使用者喜歡就關注,這種“信用”,幾乎無價。
這裡先不談微信如何有可能是直接繞過收費站顛覆“淘寶式”購物的邏輯。因為你要看明白了上面的邏輯,你就會知道,微信和社交媒體是主動關注+相應的雙向機制,甚至是消費者關注+商家按需求響應的驅動模式,一旦成立,從工廠到消費者,就成為了一條不收費的康莊大道,B2C才是去掉了所有中間鏈條,一步到底。
所以,“大淘寶”今天給出的模式,只是阿里巴巴電商的邏輯,前提是流量必須花錢獲得,高速公路其實早就是通暢的,但他們在建設好後,上面加了無數收費站,隨著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的商業化程序,為了完善這個模式,收費站只會越建越多。
那麼,你看懂淘寶和天貓的內在衝突了嗎?
這就是,天貓用“品牌”來聚集了少數有實力的公司化運作商家,開動“收費站”模式,促使“花錢賣流量”的商業模式可以成立。而淘寶的600萬商家,多數是用價格血拼,在價格差的空間中,不可能花得起錢去購買更多的流量,不花錢就慢慢走不收費的國道鄉道,最後道路荒廢。
打個比方吧:等於淘寶600萬賣家養起來了整個血管和網路的大市場,最後被天貓這一超級收費高速公路的強大運力終結了。
天貓如此,其它平臺呢?
京東、一號店等和天貓有啥不同?
當然不同了,不同首先在於淘寶已經培養了消費者購物的一套“中國標準”,而這些平臺,多采用採銷制,他們是“平臺”+“一次性付費”模式,所謂“一次性”即這些平臺,集中向外採購流量,吸引消費者,對於經營者和入駐品牌而言,天貓模式本來就已接受,而這類平臺,選擇的首先是“品牌”,而品牌入駐,不過是增加了在網際網路上的“櫥窗”,這就是所謂的全網營銷。
這個費用是“顯性”的,清楚可見,而經營天貓的幾項疊加成本是“隱性”的。這有助於商家在經營中時刻控制風險成本和規模。
未來和顛覆電子商務最終要回歸是網際網路常識,即網際網路不僅有“平臺”,更重要本質還是“通道”。
但他能“掐死”嗎?
未來必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天下,商品在工廠,在倉庫,在貨架,在虛擬的線上和線下都不要緊,透過物聯網技術連線起來,再透過網路上的各自“通道”,直達消費者。電商的定義,不僅是淘寶式的電商。歸根結底,網際網路的資訊流直通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楊子還要一個專門的購物“平臺”“萬能的淘寶”才能找到商品幹嘛?
網際網路的革命性,決定了消費者購物不需要收費站的隔離,也決定了賣家必然走向開放式經營。
這個部分本文就不發散了,因為結論已經很明顯了。
在模式之爭中,天貓和其它平臺並不一樣,天貓只是轉移淘寶的消費力即可,馬雲的電商根基還深得很,大家模式不一樣,用不著慌張。
-
3 # 彩色精靈
2017年3月1號-4月1號,銷售額21萬,產品成本16萬,直通車2萬,其他推廣1萬,因為我是一個人單幹,所以人工不算錢,一個月利潤掙2萬。
我一個人是,運營,美工,財務,客服,店長,發貨是廠家安排。
如果是企業,我這銷售額,和產出比,肯定虧本。
馬雲才是最大的坑貨,全網房東。
-
4 # 淨心極樂
自己做過淘寶店,樓主說的有些誇張,正常來說,同樣的寶貝天貓比淘寶價格浮動在10%-30%,但是由於天貓提返點多,一般5%左右吧,同時天貓往往需要多人運營團隊,以及品牌授權,營銷推廣更激烈,導致各種費用不斷上升,但是售價在成本價20%以上也可以盈利的,如果不盈利只能說明直通車需要最佳化,或者說銷售量太低,銷售收入太少導致虧損,如果說20元的東西,天貓不可能60賣的,因為這都高於實體店價格了,根本賣不出去,望採納,參考,本人經營淘寶店一年多
-
5 # 憤怒的火柴人之子
你說的有意義嗎?說的好像是真相一樣。按百分比算,蘋果公司要多少錢?
一天賣一個當然賠錢,一天賣100萬個,質量沒有問題。sb才賠錢。有幾個開發票的,無非就是給淘寶錢。
把農村淘寶關閉,不允許使用花唄,不允許使用信用卡。
直通車看轉化率。按20,60算。到達3倍就不賠。
一個偽命題,偽在量上!
-
6 # 羊湯居士
13年開天貓一年做240萬營業額一分錢沒賺,14年賣掉22萬加保證金,後來搞淘寶賣調料新增劑每年能賺個六七萬,然後弄個配方做串串料理開兩個店加起來能賺個十來萬,沒什麼大志向,天貓不是我們這種人玩的奉勸各位創業者不要輕易試水,還不如做阿里巴巴我個人感覺
-
7 # 解說萌新
相對應的天貓和C店是有區別的。天貓有一個5%的扣點,一年需要扣6萬才達標,如果這個扣點沒有到,就會從保證金裡面扣除對應沒有交齊的錢。其實很多人想,賣出去一件也沒有多少錢啊,其實不然,如果有人需要發票,這個發票是需要繳稅的,賣出去的錢,提現必須走企業對賬戶,這個也是需要繳稅的。
比如你賣出100元 -5%天貓扣點 +20%發票稅+12%企業稅+成本+運費
這些是不算你在淘寶推廣的費用 比如直通車+淘寶客+運費險的
而C店就沒有各種稅,如果客人需要開發票可以拒絕的,天貓是不能拒絕的,否則會封店。所以很多東西天貓要買的貴,不是說質量好,是成本高。
-
8 # 坤鵬論
提起天貓專案,真是一把血淚史呀。
很多人還是原來的思想,認為電子商務成本低,事實情況是,現在電子商務的成本非常高,天貓店的成本會更高,產品成本20賣60還虧錢的情況是存在的,我們可以來算個賬。
1、天貓日常成本
保證金之類的就不說了,經營不出問題的情況下,最終是可以退的,所以這不能算成本。技術服務費雖然一年都有幾萬、十幾萬,但一般情況下技術服務費也都是能退得回來的,如果連退回技術服務費那些交易額都完不成的話,天貓也就不用做了。
咱來算算日常費用吧。
天貓的類目佣金一般在5%,類目不同佣金不同,但大致是這麼個水平,咱們就取中吧,也別太糾結了。
營銷費用是天貓運營的大頭,包括鑽展、直通車等買流量的費用,一般佔到收入30%,同樣也是不同店鋪營銷費用佔比不同,但你說我不需要營銷費用,全靠自然流量來支撐店鋪,這個估計不太會有人相信,營銷費佔30%已經不算多了。當然這個量級對於不同銷售額階段的比例肯定不一樣,所以大家也別太糾結這個數,覺得自己店鋪只有5%的費用就夠。
天貓店現在都要求是一般納稅人,所以逃稅這種事情就不要想了,17%所得稅該交還是要交的。
還有快遞費和包裝費,賣家因為發貨量大,可以和快遞公司簽約,即便這樣,平均每單5塊錢的快遞費還是要的。包裝費按3塊錢一單粗算。
先算到這裡,我們做一個階段性統計。
30%營銷費用+5%佣金,60塊錢銷售額的話就是:
60元x(30%+5%)=21元;
增值稅需要交:((60元-60元x5%)-20元)x17%=6.29元,就按6.3元算吧。
現在的利潤還剩:60元-21元-6.3元-5元-3元=24.7元。
這裡還沒計算售後服務的成本。
2、人員和倉儲成本
上面只算了銷售成本,還有辦公成本、人員成本和倉儲成本,這些成本是電商的一大成本,並且這些成本都是相對固定的,倉儲成本不固定,但倉儲需要有前期投入,這兩塊成本用這24.7元能不能覆蓋掉。
3、其實天貓不是這麼算成本的
電商稍微精細化運營一點,可以把產品分為引流款、利潤款、活動款、日常款等,不同運營對分類叫法有所不同,但大體是這個意思。引流款目的是為給店鋪引流,各種廣告投放也都會推這類產品,銷量很重要。所以為了提高銷量,提高轉化率,一般這類產品都是不怎麼掙錢的,甚至還會虧一部分錢,沒辦法,為了引流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買到一些特別超值的產品,比如2塊錢包郵的LED燈光,快遞費也不只2塊錢嘛。把流量引進來後,店家最希望賣家可以買利潤款,這樣賣家才掙錢,如果不能形成很好的轉化,也是沒辦法有利潤的。活動款是專門用來報平臺活動的,其實也是引流款的一種。日常款就是那種有些利潤,但又不是特別高,也並不是店鋪主推產品的那種。
核算是否可以贏利,也不是拿一款產品來說的,而是要看店鋪整體利潤率情況。如果引流款產品的虧錢可以透過利潤款賺回來,那這種虧錢是可以持續下去的。如果不能,那就沒戲唱了。
另外還要考慮到,同類產品其他店鋪賣多少錢,月銷量多少件。如果你的利潤款產品正好是人家的引流款產品,那你怎麼和對手拼?
銷售額=客單價x轉化率xUV
利潤還需要同時考慮到客單價,比如客單價50塊錢,利潤率20%和客單價2000塊錢,利潤率10%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所以在考慮利潤率的時候一定要把客單價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不同客單價操作方式完全不一樣。
如果是自己囤貨,還要同時考慮到庫存週轉率和週轉期,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減少庫存資金佔壓,要知道很多店鋪都是死於高庫存。別說天貓店鋪了,當年的凡客不是差點也死於高庫存麼,雖然現在沒死。
-
9 # 水晶泥製作技術
我做的水晶泥,剛開店,因為是自己加工生產的所以省去了代理費用,不過前期量大不到,所以快遞費用比較高,加上包裝費用,利潤空間還算可以
有意的朋友們我們可以共同交流,
-
10 # 船說1
我們這邊100多家天貓!其實運營成本啥的都還好,可以控制,利潤比也還算可以,主要就是產品競爭啊,爆款真心推得好累,直通車前期燒錢,搶佔手淘流量,手淘首頁,產品根下,爆款就有了?!主要還是貨源啊,根本供不應求,好累
-
11 # 路過的怪大叔
成本20,你想賣你多少呢?人工不要錢?營銷不要錢?天貓每年的會費幾十萬你來交?你怎麼不說大商場的名牌貨成本30元,賣299呢?說起來你也應該知道店面租金貴,這些成本攤進衣服裡面了。可是為什麼還會問這麼蠢的問題呢?
-
12 # Brianliuchao
很簡單,天貓運營成本太高,天貓要年費,每賣出一筆還要抽點,你還要花錢推廣,如果你這20塊錢只是指產品的生產成本,那你還要算拍照費用,做圖費用,快遞費用,人工成本等等,這樣算下來肯定是要虧本了
-
13 # 吃貨來也8
天貓不再是小賣家玩的起的,現在已經給大品牌搶佔了資源,現在百分之60虧,百分之20持平,百分之10微利,百分之10大賺,不要碰,出淘現在是主流
-
14 # 摩爾冰淇淋研究所
首先走線下渠道,20成本,到終端要多少錢?
開天貓店不能和線下相比,因為網路平臺讓你面對全國客戶。傳統線下,花這些錢,覆蓋這麼廣的區域,可能嗎?
-
15 # 花梨舞
首先確定下,這個是說的是產品的毛利潤,非公司純利潤,假設算上公司人員運營推廣費用60塊全是利潤公司也可能虧本,所以問題出在毛利潤上,下面看下大家都可以算到的毛利潤:
成本20元,包含包裝
天貓扣點:5.5%,約3元
快遞費:5元
毛利潤=60-20-3-5=32元
假設毛利潤為負數,其他成本沒法造成較大波動,那說明商家真實銷售價格不是60元!
原因一:商家淘寶客佣金設定太高,客戶從淘寶客連結購買的,大部分利潤被淘客賺去!
原因二:返利設定太高,客戶從返利網站購買的,利潤被客戶賺去!
原因三:採用其他渠道引流,承諾給渠道商返利金額太高!
綜合,20成本賣60塊,都是商家太賤,所以導致虧本!
別說公司什麼成本,花了錢請了人,還虧本,是公司管理不善,和產品沒毛線關係!
-
16 # 戈有話說
最大的可能是賣的不夠多,賣的少,分攤到每個產品身上的人工成本,租金成本,各種成本就非常高,那麼自然就虧本了
-
17 # 五角星電商
天貓五年,目前美特斯邦威專賣店。
說一下成本的問題,做天貓一定是按照100元銷售額計算的。
第一,辦公成本(包含房租、水電、運營1人、美工1人、運營助理1人、客服四人其中一個負責售後這是最基本配置)佔總成本5%,高一點的佔到8%
第二,推廣成本:店鋪初期高一些應該達到35-30%,中期降到20%,也就是投入產出比控制在1:5,推廣成本包含基礎銷量好評、直通車、鑽展、站外、淘客等
第三、運費5%
第四、售後退換貨男裝2%,女裝3%甚至更高,解釋一下,顧客退換貨以及一些售後是佔100元總銷售額的2%-3%的,這個一個是發貨物流一個是貨損。
第五、天貓扣點5%服裝類,其他類2%~5%
第六、自己組貨服裝類的換季貨損,這一部分很多人不計算,這是有問題的。比如總共進貨一萬塊貨值的產品,到季末賣出去7000元,還剩3000元,然後3000元貨值就算都拋售出去,按照4折計算就是最後得到1200元,損失多少呢?損失1800元,按照製造成本計算一般虧損在8%-13之間,取中間值10這個看產品品質,也就是供應鏈,這是服裝換季貨損的通值。
以上六項加起來總共是5%+5%+5%+2%+20+10=47%
也就是說在天貓賣東西,100元其中要拿出去47元甚至更多。
-
18 # 離落君
目的,戰略,發現方向不同,決定你是否盈利,如果你想做企業上市,那你前期肯定是要有戰略性虧損來達到快速增長引來融資,如果你是想掙錢,那就調整價格體系,做好營銷策略,爭取扭轉虧損。
-
19 # 軌跡38093468
具體要看什麼行業經營什麼商品咯。貨源好的話,珠寶茶具茶盤類的還是很暴利的。當然,天貓基本都要靠偷稅漏稅,每個顧客都開贈票基本就無法經營下去了。天貓也有給商戶留下避稅提現口,可以不提現到基本戶避免稅局輕易發現。
-
20 # mine182454901
我做淘寶6年有餘,從來不進天貓購物,天貓成本和京東,唯品會一樣,各種收費。20元的成本,你得花60多元買,如果是淘寶C店,你或許隻眼30元。淘寶,淘寶,都是淘C店的寶。我的店鋪名字是兒時的跳繩,頭層牛皮的包包才賣300圓,我們還有微利,天貓的話,必須要賣800左右。
回覆列表
不同的類目交給天貓的點數不同,一般都3%,天貓必須開17%增值稅發票,從支付寶賬戶提款到公戶不用錢,但是從銀行公戶寄取款出來又要點數了,20多個點還不算自己的人工開銷租金水電費。我還在考慮要不要堅持下去,真的很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