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荀子的“人性本惡”更有道理,人若為善,何來戰爭呢?人若為善,何以自毀呢?我不否認人是善的一面,但是對廣大人民來說,惡還是多。

    一、人生而為惡,故以法導善。

    嬰兒還沒有出生,就已經有罪,他殺了其它億萬兄弟,才得以生存。 嬰兒出生就帶有原罪,他讓他的母親受盡了生產之苦。嬰兒尚小就知道搶奪物資,母親不餵奶他就不停的哭;別人拿他的東西,他就又打又咬。

    人長大了,貪慾永無止境。正所謂“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補有餘”,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往往喜歡做損人不利已的事,更熱衷於做損人利已的人,而做損已以利人的事,這種人少之又少,不是社會的主流,所以大家才提倡助人為樂,如果人人都助人,何須提倡呢?人性之惡還體現在嫉妒、憤怒等情緒上,這些惡的情緒就是人性之惡產生的。

    正是人生而為惡,所以聖人才制定了道德、法律、習俗等來引導人心向善。如果人生而為善,何須這些制度來引導呢?

    二、科學的盡頭神學,神學告訴我們,我們人是生而為惡的。

    所有宗教都在導人為善,我特別看過基督教的文化。說人本生在伊甸園,生活無憂無慮,但是吃了智慧果後有了羞恥心,然後被上帝趕出來了。因人有了惡,故人被上帝趕了出來。

    上古洪水各個文明均有記載,只能說明一件事實,就是人類的邪惡,神都無法忍受了,故發洪水以滅絕人類。《摩西十戒》每一戒都在導人為善,但幾人能做到呢?所以人的邪惡與生俱來,因有外界的強力阻止,所以人性的惡被壓制了,如果沒有外界的強力壓制,人的邪惡會被放大很多輩,會讓神都感覺得到怕。

    最後,說人本不是地球上的生物,本來就住在神域。後來部分人變得邪惡無比,於是神把人放逐到地球,讓他們改過自新。為善,則可上天堂(神域);作惡,則下地域(神形俱滅)。這種說法雖然無法證實,但也反映了人生而為惡的本性。

  • 2 # 哲學科學觀察

    兩者都不對→從唯物的觀點看,"人之初"就如同白紙,既無"善"也無"惡"→ 一個嬰兒只有吃奶的本能!!1>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使國人婦幼皆知→性本善。

    此觀點認為:人出生到世界上,其性情本是善良的,性情是都是相近的,後天的學習使性情變得不相同了。

    也就是說→之所以變惡了,是因為後來外面的"惡因"影響了他,從而使他變惡!→把一個人的惡歸納為外因所致。

    →但是,這很難解釋:一娘生九子,九子九顆心,同樣的遺傳基因同樣的生存環境,為什麼有的善?有的惡呢?!

    2>人之初,性本惡。

    此觀點認為:人出生到世界上,其性情本來就是惡的,因此人要不斷地反省自己/懺悔自己!!

    3>人性有善又有惡:

    人本有"三性":

    →動物屬性,→動物的弱肉強食,仍然留在基因內→偏向惡。

    →社會屬性→人生活在人際關係之中,善惡交織。

    →精神屬性→追求信仰等,→偏向善。

    →→由止看出,人性之中主要是惡性!!

    4>善惡觀的影響。

    A>認為"人性本善"就會把人的惡的原因歸納為外因,有為"惡人"推託之嫌!

    →因為相信"人善",所以往往人治,重人自律而輕制度管人,不重視法治等等。

    B>認為"人性本惡",所以把人都看成壞人:

    →故重視以制度管人,以法治管人。

    →要求人經常懺悔,基督教做禮拜就是進行懺悔的儀式。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哪個更有積極意義和作用,相信你自有答案!

  • 3 # 東方國學

    首先明確兩點。第一,荀子也屬於儒家,認為人性本善的,是孟子;第二,人性本善和本惡,是一體兩面的,並不矛盾,也不能說誰更有道理,因為出發點和側重點不同而已。

    首先解釋一下,儒家為什麼要倡導人們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說起來,這還得追溯到商周時期,商朝的統治者為了證明自己的統治合法性,說自己是上天派下來的代理人,替上天統治人間。所以上天的旨意就是天命,是不可更改的。而到了周朝,為了論證自己統治的合法地位,周代的統治者提出了上天尋找更換代理人的標準是德性的理論,《尚書》裡這樣講: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因為商紂無德,故可被取而代之。從而也就論證了周朝的合理性。

    同時,也把天命和德性綁定了起來,這一點,對於下面的論述,十分重要。

    說了這些,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的目的就很清楚了:維護或者爭取自己的代理人地位。

    可能你會說,這只是針對那些國君貴族的啊,和普通人沒啥關係啊。沒錯,儒家理論的最初適用人群就是那些“君子”,孔子本人就是魯國貴族,那時候的貴族,都是有自己的封地的,換句話說,那些貴族基本上都相當於一個小城邦的國君。而具備良好的德行,除了可以維繫自己的“天選者”正統地位外,對本國的發展壯大也是很有益處的。儒家產生的人群基礎,就決定了孟子在後來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理論。

    不過不可忽視的一點在於,那時的歷史的趨勢是貴族制度崩壞,新地主階層興起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開墾荒地,都可以發展自己的家族,那個時代,是群王並起的時代,由於道德和天命的繫結,追求德性境界的意義就在於:擁有更高的德性,也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可能成為“天選者”,這也是孟子王道理論的基礎。

    但是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現實世界裡,大家的德性水平參差不齊,水平高的暫且不論,那水平低的咋辦?起跑線就不一樣,你讓我怎麼服氣?於是就有了人性的善惡之說。

    把抽象的人性提出來,孟子告訴你,人性本善,抑或荀子告訴你,人性本惡,其實都沒什麼關係,因為不論是孟子還是荀子,告訴你的都是,善和惡都只是天性,每個人的天性都一樣,很公平。

    這樣一來,在抽象人性層面取齊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所有人的德性水平,都需要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提高!!

    很神奇是不是?這聽起來就像是現在網路遊戲的廣告詞:出生都一樣,裝備全靠打!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你想要達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就得努力修身,修的多,境界就高!

    而這個努力修身的過程,在孟子,就是努力培養自己天性中的善端,以實現善性;在荀子,就是努力克服自身天性中的惡,以符合外界禮法。不論是那種,都是在肯定人的後天努力。

    其實不論是人性善還是惡,都只是先賢值得尊重的思想觀點,真正有道理的,是我們結合自身實際,透過行動去提高自己。

  • 4 # 好玩的國學

    感謝邀請!關於人性到底是惡還是善的問題,始終是古今中外的哲學家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其實到現在也沒有確定的說法!從中國哲學來說,對人性的定義有幾種。主要在孟子裡有記載。在孟子一書中,記載了告子的人性無善無惡論、公都子的人可以為善可以為惡論等。孟子是一個具有平治天下責任擔當的哲學家,他希望改造人性,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所以,他認為人性是善的。每個人都有天生具有的良知,具有四種善的開端。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孟子認為,每個人在道德的起始階段是平等的,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堯舜禹那樣的聖賢。那麼為什麼絕大多數人沒有成為聖賢呢?孟子解釋說,人的四端,只是一種向善的可能,而不是純善,如果你自己不加努力儲存善心,或者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那麼就可能失去了善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孟子主張每個人都要進行反思和道德提升。

    而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卻不這樣看,他強烈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荀子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如果不加以約束,人性將徹底走向黑暗,所以荀子認為,必須用禮法結合的方式去治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叫做化性起偽。和孟子一樣的是,荀子認為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聖賢,叫塗之人可以為禹。

    綜上所述,樂觀的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所以需要以德治國,悲觀的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所以要y用禮法治國,特別是依法治國。

  • 5 # 三教一家共華夏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裡的天,即形而上的道體、主宰。每個生命降生的時候,都會有冥冥中的道體賦予某種東西,這種東西是任何生命的最根本的東西,佛家為佛性,道家為元神,儒家則為天命,則為。所以這裡的性,可以理解為那個最根本的東西了,這個最根本的東西:至真、至善、至美。

    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通為,人為的。是說本來人人天生都是有私心的,所以一個人表現出善良,則基本都是“人為”的...... (而對道體來說,惡是人為,善也是人為,因此這些人為都不是“道法自然”)

    天命的那個性,進入每個生命的身體之後,結合每個人的因緣業力種子、命數、氣運,合於一起,則產生了一些變化,就此賦予了每個個體獨特的稟賦、習性、業力種子,有了這些單個個體的獨特的稟賦、習性、業力種子,則有了好惡,則有了喜怒哀樂,則有了天生喜歡和不喜歡的人性了,這個人性,在荀子那裡,就叫做是先天給予人的性情,是天生就有的,是不學就有的。並且,由於這些天生就有的性情,其實基本就是吃喝拉撒睡,其實基本就是貪易惡勞,其實基本就是好色好欲,也基本是人人都有的,所以,荀子說: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荀子又說: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是說如果沒人教,也不知法,則只見利,而沒有其它了!

    荀子還說: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修為,待盡而後備者也。是說聖人非天生的,只是不斷改變舊有習性,在修自己的“為”的這一過程中不斷成就,等到最後,“人為”盡了,一舉一動自然合乎天理了,則備也!

    所以,孔孟,荀子,他們所說的都是對的,他們所說的人性善、惡,只不過是在不同階段的認識罷了!

  • 6 # 唐不聞

    戰國時期,孟子和告子曾經就“人性”的話題有過一次辯論。

    告子認為:人的天性就像蓄起來的水一樣,你把東面開個口子它就往東面流,西面開個口子它就往西面流。所以人性本來是不分善惡的,就看你是用善去引導還是用惡去引導它。

    孟子則就著告子的比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孟子說:水的確不分東西。但是水分上下啊,你不管在東面還是西面開口,它都只會往那個方向的低處流,這是水的天性。人的天性也是如此,它天生就有向善的趨勢。之所以有人會行惡,是形勢和教化導致的,就好像有人用工具也可以把水引到高處去一樣。

    同時孟子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影響的結果。

    這就是孟子主張的性善論。

    放到今天來看,孟子這個觀點難免有失偏頗。照他的理論,一個人並不需要接受道德教育,只要同時也沒有接觸到惡的影響,他也會自然對別人恭敬、並且天然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荀子的“性惡論”則認為:人的天性裡本來就有惡的一面。比如嬰兒在飢餓的時候,面對食物,他是絕對不會懂得謙讓的,甚至會進行爭搶。荀子認為需要通過後天的道德教育才能樹立“善”的觀念。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這裡的“偽”不是虛偽的意思,而是“人為”,也就是說,善的東西,是人學習得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這就是“性無善無惡”、“性善論”、“性惡論”三種觀點。

    其中荀子因為主張“性惡”,在名聲上頗有些吃虧,畢竟聽上去不怎麼好聽,不怎麼能讓普通人接受。

    但其實這幾種觀點都是為了強調教育和引導的重要性,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孟子認為摒除了惡的環境,人性就自然向善。而荀子認為要不斷加強“善”的教育,來矯正人性中的惡念。目的都是為了建立良好秩序的道德社會,也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了。

  • 7 # danyboy

    首先,荀子就是儒家,儘管他是韓非子和李斯這兩位法家代表人物的老師,但荀子仍然是貨真價實的儒家。所以,並不存在題主所說:儒家怎樣怎樣,荀子怎樣怎樣的對比。

    而應該說:儒家內部關於“人性論”,有孟子所主張的性善論,有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又為什麼都屬於儒家?

    我們先從外部看一下:法家是什麼,儒家是什麼?

    法家類似於今天的管理學,講究的是“法、術、勢”,與今天的“法學”以法理、法哲學為基礎完全不是一回事。

    法家的“法”,是規則,也就是管理的依據;

    法家的“術”,是管理技巧、管理藝術,也就是最被庸俗化的所謂“馭人之道”;

    法家的“勢”,是地位,也就是一個人像按照自己的“術”來推行“法”,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地位。

    而儒家更近乎“哲學”,而且不是那種純粹思辨性的哲學,是與人類現實息息相關的政治哲學。

    所以,荀子雖然是儒家,但他的學生是法家,這很正常,但我們不能不說,荀子的觀點是法家發展的催化劑,為法家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根源。

    這個思想根源,恰恰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性惡論”。

    人性是善,還是惡?這並不是一個公理,也不需要給出標準答案,而是一個思辨性的問題。所以,無論是主張性善還是主張性惡,這並不是一個矛盾的事情,而是對“何謂人性”這個問題的觀點。

    現代人太受現代思想的影響,總認為必須要有個標準答案,總認為性善與性惡是二元對立的矛盾體,這是對古代、對古人的思維觀念的誤解。

    孟子等人主張性善,是從“四端”的意義來說的,就是人生下來,就有四種先驗的、天然形成的判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所以,按照性善論再進行推論,儒家的走向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善性,不要因為外在的影響而失落這種善性,要不斷的反思,祛除自己萌發的不好的念頭、行為,等等。

    而荀子主張性惡,並不是把點落在“惡”上,而是說,人生下來並不是善的,但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好人好事呢?是因為“善者偽也”,這個“偽”,不是偽裝、偽君子的意思,而是通假字,是“為”的意思,也就是“親力親為”“努力作為”的意思。

    所以,按照性惡論再進行推論,儒家的走向就是:要摒棄掉內心的惡,要透過外在的影響,來不斷收束、打磨自己的心性,努力去反思,祛除內心不好的念頭,勿以惡小而為之,等等。

    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不論是性善,還是性惡,最終的實踐落腳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強調要祛除惡、發揚善。

    所不同的,一個是要發揚內心的善,抵禦外在的影響;一個是要 抵禦內心的惡,發揮外在的規則、法度的作用。

    於是,這也就造成了儒家的兩種向度,換句話說,荀子提供的思路,為儒家這個“思想”透過法家這個“管理學”予以貫徹,奠定了基礎。

    當然,這是好是壞,另文再說。

  • 8 # 鵜鶘心理

    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善論”,而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惡論”,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在此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性善論的提出者是孟子,孟子所處的時代是社會風氣較差的戰國中期,孟子希望人們不要被社會風氣所同化,他認為人性本善,因此提出了性善論。性惡論的提出者荀子處於戰國末期,此時秦統一六國是大勢所趨,而且此時征戰連年,社會趨向惡化,為了使人們向善,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因此提出了性惡論。

    其次在孟子看來人性本善,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良知,在沒有接觸認識社會之前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本體;而荀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的人性的惡是出於人的本能,因為人與生俱來就有耳目之欲、聲色之好、求利之心等,所以需要後期教化歸善。

    在我看來人性本善僅僅是一種幻想,是一種理想狀態,如果人本身就是善良的那麼整個社會風氣如何會變壞?如何會有惡人?會有各種慾望?正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我們需要接受教育,不斷馴化,讓自己向著理想善良的方向發展,大部分人在後期的成長受教育過程中都成功了,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善良之人,也有一部分人冥頑不化,成為社會的敵對勢力。在某種程度上性惡論與西方所說的人生來就有罪,要用自己的一生來自我救贖是有一定的相通性。

    也正因如此,我們的社會需要立法,需要設立學校教育公民,讓大家向著理想的目標去發展,去追求大家普遍認可的理想社會。不管怎樣,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向善之心,勿以惡小而為之。

  • 9 # 格律4

    偏向善!

    為何如此說呢?

    打個比方,在動物世界當中老虎並不會吃老虎,鱷魚並不會吃鱷魚,牛羊也不會吃牛羊。人和他們相近,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人是不會吃人的。這個善良就是辛勤的勞動,填飽自己的肚子,不傷害同類。甚至有時候同類之間也會相互幫助,這就是善良。好比獅子、老虎和財狼來說,它們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而不傷害同類,同時保護自己的幼崽和伴侶,這肯定是善良的。但是它們的日常食物,就是牛和羊,這個沒辦法,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如果他們不吃牛和羊,他們就會被餓死,它們的孩子也同樣會被餓死,這個和我們人類是極為相似的。那麼,為什麼要說人類只能是“偏向善良?”打個比方,老虎只食牛馬羊,牛馬羊卻只吃草。但是人類吃遍天下,動物植物一鍋端,礦物泥土也不放過,不管是蜈蚣毒蛇斷腸草……有毒的下藥,無毒的喂肚子,歷史上古代戰爭爆發人吃人也常見。所以人類吧!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也最聰明,所以就發明了“善與惡”的標準。實際上這個標準中,所謂的“善與惡”的體現就是保護同類,所以也叫人道主義,沒有“動物主義”!只是有些動植物被我們快殺光了,吃光了。所以我們要立規矩更要保護,這恐怕也是善良的體現。
  • 10 # 光音畫天

    人心就如一杆秤,右端是向善,左端是向惡。人心就在這秤桿上滑來滑去。有時善,有時惡。也可在中道支點不善不惡。

    所以,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論點都對。只是論證的方向不同而亦。

    人性應該有三性:

    生物性:(獸性、惡性)原始野人

    社會性:(有善有惡混合性)現代文明人

    佛性:(良知、靈性、神性、德性…)聖人成佛之人。已徹底解脫,自在逍遙與天地萬物合一。不生不死。

  • 11 # 楊朱學派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鄙人認為,人性自私。

    人愛自己的兒女,此為性私。性私有善有惡。

    某地發生火災時,有一家三口,父母把唯一的防毒面具留給了女兒。這對年輕的父母慷慨赴死。此父母之愛子為私,此性私為善。

    舜之繼母愛其子象。繼母便欲置舜於死地。使象獨得瞽叟之遺產。繼母愛其子象,而欲害舜。此父母之愛子,性私為惡。

    見利忘義,損人利己此亦為性私之惡。

    對於性私之善,存之、揚之;對於性私之惡,去之,除之——明禮義而化之,起法正而治之,重刑罰而禁之。

    鄙人的性私論,與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皆符合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論,

  • 12 # 富春葉語

    這隻能說是儒家思想的兩個方面而已。

    春秋時期儒家創始人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就是說人剛降生時,人性本沒有善惡之分,都是基本相近的,大家基本處於同一條起跑線。到了儒家亞聖孟子,繼續發展了儒家思想,變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從孟子開始,性善論作為儒家重要思想的一部分,正式形成並逐步傳播。隨後, 戰國末期儒家代表荀子 ,繼續發展儒家思想,又提出“人之初,性本惡”,認為“人性本惡 ,其善偽也。”從此,性善論和性惡論便成了儒家思想中獨特的“矛盾論”。

    關於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爭論不休達兩千三四百年,就像蛋生雞還是雞生蛋,莫衷一是。但是,儒家“性本善”的思想還是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達兩千年之久,為什麼?我認為,唯有教育才能達到這一效果(當然得各朝代統治者大力支援)。看看歷史上的教育體系,《三字經》、《弟子規》還有《了凡四訓》等,都是童蒙讀物。無一例外,這些童蒙讀物都是教育人從小向善的。就算宋代以後的官方科舉教材“四書五經”,拋開封建思想不論,總體上還是教育人們崇學向善的。反觀教育人們性惡的方式,除了封建禮教遭人詬病,並未出現大規模教育人們向惡的方面。

    由此可見,只要教育方式向善是主流,大多數人就會向善,反之亦然。當下,我們正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傳統優秀文化,這必將有利於崇學向善氛圍的營造。有道是,世上還是好人多。我相信性善論。

  • 13 # 馬振廷1

    三字經錯用了一個性字,應該是,人之初,無善惡,性出現,生惡善。人之初性本善,應用在初交起事,或打天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初善,到利益分爭時自私的惡就發生了,多數敗在此上。如太平軍出了九千歲,陳勝吳廣爭王,三國分爭,孫袁爭引來了日本入侵。要想成功,必學習向遠處看。鼓勵學教也。這教育積極主動的觀點是政確的。積極遊說辦教育是偉大進步的,至於課文都是當時的需要,不合適益也是需不斷改換文章。直到解放毛主席共產黨拆廟建學才組步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貭,建設新中國起到了很重要的基礎作用。

    性本惡是奔著人自私說的。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本惡,也是錯誤的。善惡都是需要有行為後來作見證的。只憑預測人之初性本善本惡,是沒根據的。憑什麼言人善惡呢?才是真正的唯心論。斷章取意的認識更是錯誤的,下句呢,性相近,近不是自私嗎?自私就是萬惡之源。習向遠,不就是透過學習改造自私嗎?人類後天學善學惡才是正確的認識。無論是善是惡都是動詞。只有行為後來做評判。

  • 14 # 闕里文道

    在先秦有關人性論思想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而這兩者實際上是從不同角度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倫理思想。性善論和性惡論雖然在善的來源、實現善的途徑上有所區別,但在最終的理論歸宿上,兩者卻是一致的,兩者殊途同歸,最終都是為了實現道德上的善。

    一、兩者的理論前提和出發點的不同

    孟子性善論繼承的是孔子“性相近”的理論。在此基礎上,他主張人性善,並提出了“四心”的概念,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並由此發展處仁、義、禮、智四端。孟子的這些思想實質上是對孔子“仁”的思想的界定,並由此發展出了“仁政”思想,要求實行王道政治,從而把人類社會建設成“大同”社會。

    荀子繼承的是孔子“習相遠”的理論。他在告子思想的基礎上,認為人的自然本能是根源於天的,人是具有天所賦予的自然屬性的。如果對於人的這種自然屬性不加以限制,那麼就會引發人個體和社會的混亂。這與西方的原罪文化有相似之處,既然人有原罪,就需要不斷改造和完善。基於人性本惡的理論,荀子提出了禮治的思想,將整個儒家的德治思想引向了禮治的方向。

    二、兩者實現善的途徑不同

    孟子實現善的途徑簡言之可以叫做求其心。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認為求善主要在於人個體的主觀選擇,這就需要個體在後天的學習中不斷髮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透過自我的反省和感悟,順應內在的善去擴充發展。孟子提出透過這種後天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方式,最終才能達到“知天”的目的,同時強調不應追求太多物質化的東西,這也是後世宋儒“存天理、滅人慾”的理論來源之一。

    荀子實現善的途徑主要是“化性起偽”。他認為,人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人的自然屬性即“性”,人的社會屬性即“偽”,人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和踐行禮儀,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改造才能去除“性”、培養“偽”。

    三、殊途同歸—兩者對道德上善的共同追求

    孟子和荀子雖然在性善與惡上的針鋒相對,但在最終理論的歸宿上卻是一致的,兩者最終的目的都是追求道德上的善。孟子是儒家思孟學派的典型代表,而荀子則是儒家經世學派的典型代表,兩人雖然在很多問題和觀點上互相針對,但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則是高度統一的。在人性這一問題上,兩者都提倡通過後天的學習改造來使得個體變得更加符合儒家的要求,這是同孔子的“為仁由己”的思想相一致的。

  • 15 # 山會長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是有道理的。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三字經》。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善)的。

    在這裡,“初”是開始的意思,指人剛出生,剛來到這個世界;“性”指本性,天生的素質和性情;“善”是善良的意思。

    人之初的“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人性的真實面貌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應該講,人之初的本性是善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什麼是本性。“本性”的漢語詞典解釋是:原來的性質或個性。原來就是生來就帶著的。本性就是天性。

    本性是人或一切生物遺傳所既有的特性。一出生就具備的,是先天性的。如:餓了就要吃東西,渴了就要喝水,喜歡溫暖和陽光等,後天形成的都不叫本性。

    本性由什麼決定?應該由兩個因素共同決定,這是內因。一個是遺傳基因,另一個是先天環境,即胚胎在母腹中的體內環境。遺傳基因決定的天性是善的,譬如愛美、喜歡水等,因為生物進化“優勝劣汰”的原則使保留下來的都是優秀“元素”;而母腹的環境一般沒有問題,懷孕的女人,一般都會與懷孕前不同,知道身體環境和嗜好等對胎兒的影響,會更加註意身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所以體內環境也會保證胎兒的天性是好的,雖然,有的女人會不太注意。

    這個地方所說的“善”是相對的,不是說人一生下來,一點惡也沒有,但惡的比重會非常小。並且從絕對意義上講,這種“惡”也是善,譬如人一生下來有貪慾,“貪”是惡嗎?其實不然,這是一種生存的本能,是基於生存的需要。

    此外,人類是自然界的產物,人都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然規律,而自然規律是正的,所以有“道法自然”(《道德經·二十五章》)之說。這樣,胎兒的成長也就符合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是純潔的,也就是善的。這是外因的力量。

    再次,社會中好人多,壞人少,也可以說明,“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是對的。若人之初性本惡,則社會中肯定惡人多,結果就是社會的落後而不是進步。

    當然,先天是善的,並不代表後天也是善的。後天,人們受環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影響,本性會發生變化,並會形成新的性格,於是,個性也就各有千秋,有好有壞了。這也是“性相近,習相遠”的意思。

    總之,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

  • 16 # 警惕有情商內心的戾氣

    都有,無“惡″沒法生存,人需要向外界獲取一定資源才能滿足自已的生存和活動的需求,比如打獵,釣魚實際上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惡。善是人們為了合作和滿足精神需求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性格。它更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 17 # 159357ym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看看西方人吧,他們認為人有原罪的,只相信法律制度不相信人,努力把權力關在籠子裡,但一出事兒是無罪推定。東方人吧認為人性是善的,相信思想教育改造,所以權力大多吋間在籠子外遊蕩,但一出事吧以前大多是有罪推定。我覚得:認為性本善應該是無罪推,認為性本惡應該是有罪推定才合理,為什麼恰恰相反?不得其解。

  • 18 # 全維教育研究與實踐

    都不對。人之初,性善惡。因為人性分天性、生性與養性。天性是自然規律作用的結果,善惡並存,清濁包容;生性是遺傳規律作用的結果,祖輩的善惡毫不保留的遺傳給下一輩;養性是後天教育的結果,也是善惡兼有。他們這麼說,是否定了天性與生性,也就否定了自然規律與遺傳規律的作用。目前人們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認為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可以畫最美最好的話,認為孩子的教育從零開始,就大錯特錯。因為先天性因素包括天性與生性,孩子一生下來,就存在善惡本性,因此後天教育就是從靈活深處剔除孩子的惡性,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 19 # PPT71057876

    我認為人之初 性本惡 其實簡單一點想想 我們一出生我們只是一個動物 原始人的時代對世界充滿慾望 最開始就是食慾 不斷的進行吃東西成長 長大了我們負責繁殖下一代就好了 性慾 我們就是因為本性惡 靠的都是後天教育 學習 才會知道讓善待生命 控制慾望了 後天的修行就是一種學善的修行

  • 20 # 中博士的世界論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去看,不能簡單的用對錯來回答!

    世界的結構體是太極結構,太極生,則陰陽生。人之初無善惡,性出則善惡生。

    元極生,則無極和太極生,萬物運轉治國理念也分無極和太極,陰學是無極,老子的《道德經》;陽學是太極,孔子的《論語》。兩者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太極生,則陰陽生,身性也分陰陽。

    陰學是荀子的“性惡說”,故韓非子主張“刑法”;

    陽學是孟子的“性善說”,故墨子主張“兼愛”。

    兩者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因為是統一的關係,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人感應”;

    因為又是對立的關係,朱熹把天理人慾分開,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

    故此二者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太極生,則陰陽生,心性也分陰陽。

    陰學心黑性,李宗吾的“厚黑學”;

    陽學是心良性,王陽明的“致良知”。兩者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所以,人之初人無善無惡,性出則善惡生,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既是統一的關係,又是對立的關係!

    詳解見作者專篇文章,或影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後來怎麼沒音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