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一喵

    聖誕節本來就不是中國人的節日,而且也沒有誰來強迫中國人強制性的象外國人一樣過聖誕節。無所謂抵制。

    雖說中國歷史上不乏漢奸,但是所謂商女不知亡國恨,商家為經濟利益炒作聖誕節,只要不損國家形象,不出賣個人人格,也不至於上綱上線指為漢奸。

    有些閒情,有些閒錢,上街湊個熱鬧倒是無妨。中國土地上,當自己是個外國人一樣在家裡精心佈置和籌備,不覺得有點奇怪啊?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嗎?”

    事實上,崇洋媚外的中國人也是有的。象那些就差更改遺傳基因來做一個真正的外國人的中國人,硬要TA們不過外國人的聖誕節,敢情是比死了還要難受。

    何必呢。

    所以,中國人不必象外國人一樣過聖誕節。而想要象外國人一樣過聖誕節的中國人,隨TA們去吧。不要憋死TA們。

    藉此,對那些過聖誕節的外國人以及或者中國人,提前說聲——

    聖誕快樂。

  • 2 # 金池夜雨84911464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沒有被中斷?沒有被淹沒在歷史的黃沙之中?那就是因為我們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在我們浩瀚如煙波的中華文明的長河裡,唯有百川匯聚,才能奔流到海。任何外來文明,終將會融入到我們的文明之中。只有那些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人,才會懼怕外來文明的入侵,才會擔心我們的文明被取代。狹隘的民族主義,狹隘的世界觀,只會將我們束縛在狹隘的角落。大國沙文主義讓曾經強大的蘇聯解體,被孤立於歐洲之外。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世界多極化是大勢所趨。單邊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只會讓我們成為眾矢之的。立足根本,博採眾長,我們既不能丟掉傳統,也不能固步自封。放眼世界,我中華兒女遍佈世界,影響力如日中天,中華文明無處不是大放異彩。我們又何懼一個小小的聖誕樹呢?

  • 3 # 淇水——開心果1

    這就是找事的標題!啥叫無理抵制?傳統節日不過或者不在乎,而大張旗鼓的過洋節,其實是內心有一股崇洋媚外的潛意識的,也許不是有意的,但絕對是很多年親人所追求的。將過洋節當作時髦,把過傳統節日當作保守,以過洋節而自豪,覺得自己有面子,潮流。盲目追求崇尚外來文化,唱衰拋棄本土文化就是一種病,一種非常可怕的病。這種病正是西方所喜聞樂見並極力促成的。中華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綿延不斷,就是因為有了中華文化這條堅韌的紐帶維繫著。西方勢力正是因為看到中華文明的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才想盡辦法來侵蝕你,改變你,摧毀你,最後消滅你!所以不要太過天真,從近期國際上的熱門事件來看,西方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排擠,改變,同化,摧毀中華文明的腳步從未停止過!騷年們,醒醒吧,不要用這種挑逗的標題了,擦亮眼睛,看清事實,做一個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人吧!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 4 # 華山飛哥

    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年,一些抵制聖誕的聲音突然甚囂塵上,讓人感覺莫名其妙。

    其實,如果是個人對聖誕節無感,不想過也就算了,私人喜好,無可厚非。問題是有些人扯麵大旗,將抵制上升到那啥高度,這就等於在綁架全體國人,這樣就很不好了。

    其實,對於許多國人來講,聖誕節就是一個傳遞愛與歡樂的節日。家長在這個節日偷偷扮作聖誕老人,給孩子贈送禮物,小朋友則希望一覺醒來,睜開雙眼可以看到穿紅袍、戴紅帽,伴隨著清脆的鹿鈴聲,乘著雪橇而來的聖誕老爺爺的禮物。

    這樣一個傳遞愛與溫情的節日,怎麼就莫名其妙招人恨了呢?

    聖誕節 正規的一個由來是為了紀念耶穌誕生。

    這一紀念也與愛有關。

    傳說上帝為了救贖人類的靈魂,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於是令他的獨子耶穌降臨人間。後來,耶穌揹負著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世人為了紀念耶穌誕辰,於是將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

    不管是給孩子送禮物還是拯救人類,傳遞的都是愛,有哪個正常的人會抵制愛呢?

    網上號召抵制的一個故事,關於八國聯軍於1898年在丹東平安夜屠殺中國人的謠言,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有很多駁斥的文章。只要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一謊言的可笑,八國聯軍入侵的時間是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26年),而非1898年,而且八國聯軍壓根就沒去過丹東。

    可悲的是,這麼拙劣的一個謊言,居然還有那麼多人信,腦子對於有些人來說看來真的只是擺設。再說了,如果過洋節是屈辱,跑去當洋人豈不更是屈辱?怎麼不號召抵制當洋人呢?

    牢記歷史沒錯,但牢記歷史不是根據需要隨意杜撰歷史。如果要問什麼是屈辱,這才是屈辱。

    你說無關歷史仇怨,抵制西方的聖誕節,只是為了弘揚民族的傳統節日,可這洋節也不只有聖誕啊,元旦、三八、五一、六一都是洋節呀,為什麼不一塊抵制呢?為什麼單單要跟聖誕過不去呢?

    不懂邏輯沒有常識真是可怕!

    況且這洋節和傳統也並不衝突啊,兩者並非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啊,而是可以相容包並,共存共榮。既然弘揚傳統節日和過洋節並不衝突, 又何須大動干戈地抵制?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動不動抵制這抵制那的,除了顯示自己的蠢或者壞,還能顯示什麼?

    如果要抵制西方文明,你為什麼不身穿長袍馬褂,腦後拖條長辮子,卻要衣冠楚楚地穿西裝打領帶呢?如果要抵制西方文明,你為何出門不坐驢車卻要坐汽車呢?如果要抵制西方文明,你為何辦公不用算盤卻要用計算機呢?

    你不願意用算盤也不願坐驢車吧?你終於發現你根本就抵制不了西方文明吧?因為真要抵制你就只能回到原始社會。既然不能也不想,可為何偏偏每年要拎出聖誕節來說事?我只能說你真正想抵制的是人性與救贖,平等與博愛。如果是這樣,那還是人嗎?

    因為沒有哪個善良明事理的人會抵制愛與救贖,只有撒旦才痛恨人世間的愛,痛恨有力量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不過,事實只會讓邪惡和愚昧失望,因為美好的東西任誰也抵制不了,愛與美好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任一些人如何抵制,先進的文明依然引領世界,吸引眾多的目光。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聖誕將至,提前祝福朋友們聖誕節快樂!

  • 5 # 敞亮

    首先我談一下對聖誕節持肯定看法的人是誰。聖誕節是國外一主流教派的節日,是宗教節日。在中國有兩類人在提倡大搞聖誕節。一類人,宗教方面的。這類人無可厚非,畢竟中國是多民族、多宗教發展的社會,公眾有信教的自由。然而,中國信仰聖誕節相關宗教的,畢竟少數,而為啥聖誕節確搞的鋪天蓋地、轟轟烈烈,這主要是第二類人搞的。第二類大搞特搞聖誕節的是誰?就是我們的商業界。這類人絞盡腦汁,製造各種商業嚼頭,利用各種節日搞銷售,比如:黃金週銷售、雙十一銷售等,商業人恨不得老百姓天天大買特買東西,這也無可厚非,但你不能宣揚聖誕節,比宣揚我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還厲害吧!

  • 6 # 放鬆小樹洞

    曾經我很抵制各種洋人節,骨子裡生出來的反感,好好的中國節那麼多都來不及過,一個一個的大肆宣傳洋節。

    但是等我有了孩子,看了國內國外那麼多童話故事,我也開始過洋節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聖誕老人是個很可愛的老頭子,會給乖孩子送禮物,僅僅因為一份童真。我和我老公解釋說,可以當做一個好玩的活動來參加,不涉及宗教,留一份快樂,也挺好。

    現在世界越來越小,文化的互相滲透越來越多,留有初心不忘祖,過一下小節日,也挺好的。

    成年人的角度來說,確實沒有過洋節的必要。

  • 7 # 小蟹誕生

    如果你做生意,希望大家過聖誕節等洋節日增加你的收入,還說得過去。如果不是,你真的是三觀不正。首先聖誕節是什麼?為什麼有聖誕節?是誰的節日?不誇張,有些人這些都不知道,就跟風過節,在他們心中,自己過了聖誕節,就跟自己心中的洋人一樣高大富有帥氣。哈哈,蠢不?基督教徒才過聖誕節,你是嗎?你如果是,你自己過就好了,不必號召大家都要過。如果不是,人家基督徒的節日,你跟著瞎湊什麼熱鬧,就好像聽到有人結婚,你卻在家裡穿著喜服,擺了酒席,放了煙花禮炮,樂的跟孫子似的,蠢不?還有,自己的五千年的文化放著不要,崇拜他人的文化,讓人看笑話,是不是很蠢?

  • 8 # 曉霞古亭

    人有信仰自由,也有不信仰自由。對任何節日,不管是中國節日,還外國洋節,中國人有願意或不願意過節的權利和自由,談不上抵制不抵制問題。何況說洋節到了中國,早就變了味:要麼是對洋節根本不知所云,純碎是湊熱鬧、趕時髦;要麼把洋節當成胡吃海喝的機會,呼朋喚友醉它一回;要麼把它當成談情說愛、外遇泡妞的絕佳時機;要麼是商家刻意炒作,趁機撈一把;當然也不乏崇洋媚外之舉;而真正因信仰,去過特定的宗教節日的人是不多的。筆者從不過洋節,也不反對別人過洋節,但有一個建議,對那些喜歡湊熱鬧過洋節的人,特別是喜歡洋作派,趕洋時髦的年輕人,在過節前,要先了解一下這個洋節因何而起,因何而名,紀念什麼東西,緬懷什麼人物,有什麼值擋的意義?這樣就會過得明白一點,否則折騰了半天,還不知道過得是什麼東東,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 9 # 土生土長的東北人

    聖誕節,是全世界基督徒的節日。有人說,基督教是外來的,可是中國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哪個不是外來的?

    聖誕節本身沒有問題,基督教也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基督教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影響至今。例如,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來源於基督教;法律規定的一夫一妻制,也來源於基督教。另外,世界知名的古典建築,如拜占庭、哥特等,也和基督教有關。此外還有音樂、美術、哲學等。

    基督教也是個大型的慈善組織。世界上很大部分的慈善也和基督教有關,像教會學校、教會醫院、孤兒院等等。基督教講究修煉自己的內心,服務於社會。基督徒以奉獻為榮。

    本人也是個基督徒。在看待基督教的問題上,我也和大家一樣,有著些另類的看法。但是更要正確認識它的主流。說實話,作為基督徒,我喜歡聖誕節,也討厭聖誕節。聖誕節,是為了給基督耶穌慶祝生日,是全世界基督徒的節日。但是這些年的聖誕節少了文化氛圍,卻加重了濃郁的商業氣息。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年輕人喜歡聖誕節,是因為它獨特的文化氣息。聖誕節的三天,快樂,無負擔。到處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息:閃亮的聖誕樹,歡快的聖誕音樂,聖誕老人的故事等等,迥異於咱們的傳統文化。青年人喜歡新鮮、刺激,聖誕節的快樂氛圍,正好適合他們的年齡。

    至於說抵制聖誕節,我覺得有點兒可悲。同樣都是節日,恰恰是我們自己本身忽略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的文化氛圍。試想一下,禁放煙花爆竹,使春節的氣氛降低了多少?再從另一個角度說,這種抵制,也是對基督文化缺乏瞭解和對自家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一個節日,只不過是給快樂和放鬆自己找個理由,你怕它幹嘛?為什麼要去抵制?

    一個發達的大國,應該有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唯我獨尊,不是大國的風範。

  • 10 # 劉先生1214

    主動回答。

    首先什麼叫“無理由抵制聖誕節?”我想問問題主抵制聖誕節還需要理由嗎?

    其實在國與國之間的爭鋒中,最可怕的不是武力的征服和奴役,而是文化的統治和奴役,武力征服尚且有反抗的餘地,也有重掀桌子的權利,但如果被外來文化所征服和奴役,就徹底熄滅了一個民族的火種,沒有再重新燃起來的希望!

    君不見歷史濤濤幾千年,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都有那些?為什麼它們會歷經磨難重新站起來,甚至於清朝統治我國幾百年歷史,反而沒有了會說滿語和寫滿字崇拜薩滿教的真正滿族人?這是文化的覆滅,也就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失,能夠失去國度重新站起來的民族,都是有文化基因不斷文化火種不滅的民族。

    但是文化到底是什麼?以一些什麼方式體現的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各民族一些傳統的節日和生活習俗包括信仰所體現的。當外來文化大行其道,黃種人崇拜模仿它們甚至於貶低自己的文化,該是多麼的可悲?當外來文化逐漸蠶食固有文化的時候是從祖宗根子上的一種斬盡殺絕,當你和你的兒女子孫因為習俗傳統信仰節日所無法交流互不理解的時候你就知道可悲了。

    文化在則國在,民族在,老祖宗在。

    文化滅則國滅,民族亡,祖宗不在。

  • 11 # 仙人球蝌蚪

    如果說就是趁著這麼一個日子,幾個人出去聚聚會、吃吃飯、唱唱歌確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那些既不是耶穌教徒,也不對耶穌有信仰的人,過萬聖節的時候扮鬼,聖誕節弄聖誕樹啥的,確實有東施效顰、崇洋媚外之嫌。

    民族自信不僅僅是來自國家經濟的富有,政治影響力的深厚,軍事力量的強大,更是需要有來自國民內心的文化自信。中華文明作為唯一僅存下來的四大古文明國能夠屹立於今,優異的文化有著不斐的功勞。

    對於外來文化,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包容力,從歷史上來看更是具有同化能力。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對外來文化進行篩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而化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絕不是在行為上、習慣上進行盲目的跟從、模仿。

  • 12 # Ackerman胖迪

    看到有人在那噴,我就想說兩句。無論時代怎樣發展,無論過多少年,我們的土壤裡還是會滋養出義和團這樣的罌粟!口號喊得震天響,拼命敲鍵盤的不一定真愛國,過洋節的也不都是所謂的叛徒。說到底還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華夏五千年文明,重要的節日很多,好多節日都過得越來越寡淡無味,甚至都要消失了。捫心自問,你為傳承傳統文化做過哪些貢獻?!中華民族經歷過那麼多的異族入侵,最後還沒有亡國滅種,不就是靠著強大的文化包容性嗎?!多傳承自己的節日,用不著談洋色變。都是升斗小民,沒事好好上班,比在那敲著鍵盤吐沫四濺好得多!

    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以偏概全說,過聖誕的都是漢奸,都是叛徒都不愛國,你可真愛國,無語=_=,好好工作吧

  • 13 # 遠方起個名真難

    我贊成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合理的引導和壓制,但是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沒必要一刀切。因為現在在國外的很多國家,春節也很流行。

    1、國家層面不給洋節設定假期,碰到週六週日那是沒辦法。

    2、在日曆檯曆等印刷物上不標註洋節的時間。

    3、教育界特別是幼小教育界,教育部門可以明令禁止過洋節。

    4、除了新聞以外,電視臺的其他節目儘量的少宣傳洋節的內容。

    5、商家愛怎麼搞,就讓他搞吧,這也是盤活經濟的一部分,畢竟這個錢花不到國外去。

    注重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積極做到的。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取之精華,棄之糟粕。建議政府進行合理引導,而不要搞一刀切。

  • 14 # 安貝七和七

    許多國家都開始過春節了,我們為什麼要抵制聖誕節??

    節日是每個民族保留下的傳統和文化,都有其內涵,中國過聖誕節的人群未必都瞭解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不就是為了熱鬧和歡樂一點,本身無可厚非。

    至於有些人扯出了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將我們國家的苦難歷史與過西方節日關聯在了一起,甚至將出崇洋媚外的帽子扣在頭上,屬實不該,我們一直詬病於韓國人的過度自尊心,我們抵制洋節的行為是否也有些矯枉過正了。

    從前些年我們與外國有些外交摩擦,就有了抵制日貨,韓貨,美貨等行為,然而不出一陣子,所有抵制都成了雲煙,而且各種銷售量都成倍的增長,到底是該抵制外貨還是抵制蠢貨。

    如今世界已變成地球村,變成大同世界,相互分工協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比如我們與日本,美國,韓國,歐盟各國的經貿往來已經相互滲透,互相依賴,我們的一帶一路建設不也是商品的輸出整合,更重要的文化的相互接受認可嗎?

    每年春節期間我們在電視上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華人在世界的角落遊街舞獅歡度春節,各國領導人在春節期間都在給我國發來賀電,慶祝中國的最大節日,東南亞的許多國家也在過春節,這是增進文化了解和溝通的機會,況且許多節日都是慶祝和快樂的主題,我們為什麼要抵制快樂呢?關起門來過日子那是閉關鎖國,中國人過洋節說明我們的文化還不夠強大,所以更應該相容幷包!!!

  • 15 # 春日之虎

    首先說聖誕節真的是中國大多數的人自願過的嗎,恐怕是一些崇洋媚外的人,別有用心地在推廣吧!

    節日的形成是基於民族的文化基礎之上的,雖然近代的侵略者,把基督教天主教傳到了中國,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是不信仰的,因而聖誕節沒有在中國廣泛的盛行,而只是在部分信仰外教的人群中流行。

    即然中國絕大多數的人不信仰這些洋宗教,而有些人極力地去推廣聖誕節,這不是有違中國人的民意嗎,說重一點,是別有用心的。

  • 16 # Q心如明鏡Q

    大家對“貨幣戰爭”耳熟能詳,過宗教洋節其實就是文化戰爭的一部分。

    為什麼英美等西方國家以一些莫須有的理由關閉我們的“孔子學院”不就是對中國文化的防範,圍堵嗎?利用人們對中國文化的神秘感,讓人們認為中國的文化是野蠻,落後邪惡的。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的脊樑,如果沒有了這個民族還存在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全中國人都過洋節把我們自己的節日拋於一邊會出現一種什麼樣可怕的結果。

    當然我們不限制一些人過洋節畢竟是個人自由,畢竟我們國家也有基督教信徒,不過我們不能大肆宣傳。

    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能在五千多年裡生生不息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包容通化性,所以大家也不要杞人憂天。

  • 17 # 大彤筱異

    抵制需要理由嗎?

     

    現在我們所過的洋節,是商家搞的營銷手段,對於商家來說,恨不得一年366天,天天都過節,商家以賺錢來目的,管你什麼洋節,牛節,只要有錢賺就是好節!

     

    知道商家為了過聖誕節提前幾天開始搞宣傳嗎?一個多月就可以佈置聖誕場景了,再回頭來看看,端午節、中秋節等提前多久?一個星期?甚至比起我們中國最重大的節日——春節,有過之而無不及!

     

    半個月前,我在一家西餐廳吃飯,裡面的佈置非常聖誕,吃飯期間,一個小朋友跟他家人進來,一進門,小朋友第一句話就是:“哇,我最愛的聖誕節就要來了,我最喜歡聖誕節了”。小朋友喜歡過聖誕節因為有禮物收,這個能理解,但是這樣下去,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就會被淹沒在這些洋節當中,畢竟小朋友們才是祖國未來的主人翁。

     

    我贊成淡化西方節日,作為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就應該過自己的傳統節日,但話也說回來,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很多外企跟外國人在我們國家已進駐或生活多年,讓他們不過自己的節日也說不過去。

     

    所以要說抵制洋節,倒不如在民間多宣傳中國傳統節日,淡化西方節日,需要對那些商家們進行管制!

  • 18 # 十年磨一賤27076696

    這種問題也至於全民爭執?最好的態度也只能是不支援不反對,學生時代我倒是也過過聖誕,現在沒什麼意思了,年紀小的總是盼著過節日有禮物收這也無可厚非,你喜歡你就過,不喜歡就不過,有什麼可吵吵的?小到特殊的節日,大到愛國層次,取決於你的認知。愛不愛國也不是一個小小的節日能體現出來的,你能完全摒棄掉外國的東西嗎?那除非回到原始社會,生活中的任何東西都是國內外結合的產物,雖然我也不過聖誕節,但是任何人也沒有權利要求別人不去過這類的節日,一個大國,連這點自信都沒有如何塑造民族的信仰基礎,一個聖誕節就能改變民族信念??可笑不?

  • 19 # 妙林仁手

    嚴重公告,本人堅定抵制洋節。理由如下,鴉片戰爭洋人求利利用鴉片毒害中國人,導至鴉片在中國禍害百年。在新中國成立才得以基本消滅。八國聯軍火燒園朋圓,導至世界第一園林毀於洋人的貪念,洋人搶走無數中華國寶,並公開叫賣,拒絕歸還中國。美國開發西部,大量騙中國勞工去當奴隸使用,美其名叫,金山挖金。其實是修建鐵路,勞工不單沒工錢,更是歸國無期,百分七十死在勞累過度中。於是中國有了一個新詞,賣豬仔。清未民初,洋人勢力控制整個中華大地。所有地方無一倖免,洋人各支援一支軍隊,相互亂戰,全中國處於一片戰火之中,百姓流離失所,賤如野狗。一片片的租界,一塊塊華人與狗不得進入。試問,這一些種種,瀝瀝在目。你拿什麼心情去過洋節。

  • 20 # 我也曾是少年郎

    四個字“愚昧狹隘”!愚昧,是因為知識淺薄,讀書少,尤其是歷史書,世界哪一個文明高度發展,不是容納百川,包括我們漢唐,唐朝鼎盛時期都城有一條街,其他地方宵禁,這條街匯聚西域風情,成了文人墨客最愛的夜生活,包括李白!沒有絲綢之路,我們的文化就不會輝煌鼎盛!狹隘,是因為到現在還不知道我們近代落後捱打的根源,就是閉關自守,閉塞,自大,狹隘的民族主義,葬送了我們與世界文明接軌的大好時機!現在的人,有時間應該多讀點書,尤其歷史書,需要多看看這個世界,多吸納別人的營養,也能回頭看清自己的不足,自然眼光更寬闊,而不是縮在家裡,鼠目寸光,自怨自艾,害怕擔憂,排斥異己!連基本的是非都分辨不清,怎麼能進步?一個聖誕節,沒有政治立場,沒有經濟利益,沒有特別的意識形態,更沒有濃重的宗教性質(在中國99.99%過聖誕節的都不是基督徒)就把自己所有的無知和狹隘暴露無遺,簡直可悲!可怕的不是外來文化和節日,可怕的是自己無知愚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加九錫”的人幾乎都篡位了,這二者是高度巧合還是歷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