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倒翁小姐
-
2 # 米蘭的自媒體
小時候非常愛吃各種各樣的糖塊,大白兔奶糖,花生酥糖,半圓巧克力,泡泡糖,還有炸薯條,各式餅乾,雞蛋糕,曲奇,薩其馬,水果罐頭,這些高熱量的甜品,長大後不在再熱衷。
-
3 # 武漢壹周
小時候我們愛吃的很多東西,慢慢長大以後卻都不再熱衷了,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口味變了,而是因為已經沒有當時的心境。壹周君舉個印象最深的例子應該就是泡麵了!
從小爸爸媽媽就會教育我們泡麵是不健康的食物,我們不應該常吃,更不應該代替飯去吃!但是,很多小朋友應該也和壹周君小時候一樣,最討厭的就是吃飯了!簡直是想方設法的用各種零食和東西代替吃飯!其中泡麵就是我們經常選擇的!
有時候放學回家,爸爸媽媽中午有工作要忙,來不及做飯就會給我們幾塊錢,讓我們午餐自己解決,這時候就是我們的天堂了!泡麵價格又高,平時的零花錢根本就不夠,只有遇到這種特別的機遇才有機會買一桶泡麵,吃的乾乾淨淨,連湯都喝光才行!那時候,是真的很喜歡吃泡麵!
後來長大後,背井離鄉,遠離了媽媽牌飯菜,一個人住的老遠。平時上班加班,沒時間做飯也沒時間出去吃,常常一碗泡麵解決問題。有時候房租水電一交,生活費需要縮衣節食的時候可能一個月都需要啃泡麵,真的是吃的吐的感覺!所以,長大以後我們想方設法的再也不想吃泡麵。每回回家之前都提前給媽媽打好電話點好要吃的菜!
以前嗤之以鼻的東西,隨著歲月的變遷,已經成為再難輕易得到的奢望。以前汲汲營營追求的,長大以後才發現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是垃圾食品!聽媽媽的話吧!
-
4 # 東塔西影
小時候我喜歡吃小白兔奶糖,可能是因為我們那個年代物資匱乏吧!那時候有奶糖吃彷彿比過年還開心,甚至拿著奶糖跑去小朋友那裡炫耀!
-
5 # 飯醉分子閆濤
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我們的童年時代,物質相對貧乏,吃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奢侈品。因為中國人以前獲取糖分的渠道非常有限,使得吃甜食變得像一種高消費的象徵,所以孩子們逢年過節才有甜食吃,成了一種普遍的印象。小時候的大白兔奶糖、逢年過節的紅糖八寶飯,甚至於一些製作得較粗糙的蜜餞,都是魂縈夢牽的人間美味!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以及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甜顯得有所顧及。而且,據一些衛生醫療調查報告顯示,每年全世界死於攝糖量過高的人多於抽菸酗酒而死亡的人群,換而言之,吃甜食成了當今世界人類的頭號健康殺手。糖尿病的蔓延,雖然已陸陸續續出現許多代糖的食品,然而更多的人們則選擇直接少吃甜食或直接不吃甜食。就像我,我會盡量避免喝咖啡盡加方糖,甜食、甜品則能免則免,甚至於喝可樂飲料都會選擇零糖分的,我覺得人類對糖的從熱衷追逐到理性對待,也算是一個世界文明的發展史吧。
-
6 # 不溼雨
感覺最明顯的應該就是糖,小時候拿到都會忍不住塞進嘴裡的那種奶糖,那時候吃起來會覺得很開心,現在吃起來怎麼也感覺不到那種快樂。
還有小時候很愛吃的那些小零食,泡麵之類的,根本就沒有當初的感覺,甚至同樣的泡麵都會覺得味道變了。
家裡做的魚和肉啊,小時候會很開心,吃著也香,好吃,現在……基本上很少吃,可能是因為生活變好了吧,雞鴨魚肉比較豐富了,小時候吃的少一點,每次吃都覺得香,現在不行了
-
7 # 騳虤職場說
據說小時候很愛吃肉,特別是豬肉,這幾年,就不怎麼吃肉了,特別是現在基本只吃魚和素食。
其中緣由也是很無奈。
小時候生活在鄉下,吃的都是自家養的喂糧食長大的豬,白白胖胖。就盼著過年過節村裡殺豬,吃新鮮的。現在的豬肉,好像沒有了豬的味道,各種飼料,激素的新增,想想都怕。
老了身體也大不如前了,醫生建議,少吃肉食,特別是少吃這種飼料肉,激素肉。從此慢慢的向食草動物轉變。素食好是好,但是餓的快,剛過飯點兒沒多久就又餓了。沒辦法只能吃點水果、堅果抗一下。
不知道是現在物質豐富了,還是吃的多了,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
8 # 森林哥跑店
羚羊哥來回答:
有什麼東西是你小時候非常喜歡吃,長大後吃卻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
羚羊哥小時候是非常非常胖的。
造成肥胖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愛吃,根本就沒有羚羊哥不吃的食品。
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紅燒肉了,每次吃飯都可以吃上好幾塊紅潤有光澤的紅燒肉配飯。滋味妙不可言,我相信大家都懂得。
但是現在長大了,就不太喜歡吃紅燒肉了。總感覺很油膩的感覺,因為現在大家也提倡健康飲食了。儘量要少吃肉,特別是肥肉。而紅燒肉必須連皮帶肉一起吃才好吃。
現在的豬肉也好像沒有小時候吃的香了,現在的肉少了一股從前的肉香味。現在好像都是用瘦肉精比較多一點了。跟自己小時候養的豬肉口感根本就不一樣。
還有就是泡麵,小時候可喜歡吃了。每天晚上都要來一桶,感覺生活才得到了昇華。半夜一桶面,快活似神仙。導致了肥胖的快速增長。
現在已經基本很少吃泡麵了,有時候聞到味道就有一股不舒服的感覺。難得吃一次,打嗝都是泡麵的味道。
現在泡麵只是應付某些時刻才不得已做出的選擇。還是自己燒飯最好吃了。
還有就是現在好吃的東西太多了,選擇性太多了。吃過越來越好的東西,在吃以前的一些食品感覺味道就不好吃了。
羚羊哥祝大家每天都吃好喝好,天天開心。
-
9 # 樂澀兄弟
我覺得是外婆在我小時候種的一種果子,小時候我和姐姐的最愛吃了。果子黃色的外殼,上面有很多肉刺,果皮很脆。掰開果皮,裡面是紅色的果肉包裹著果核,特像是柿子裡面的果核一樣。很多粒。果肉滑滑的,小時候特喜歡一口全放在嘴裡,然後用舌頭配合著牙齒,將果核上的肉剝離下來,很甜很滑。
只不過隨著表姐長大後,不經常去外婆家了,果子也慢慢的斷種了,果子的名字不知道,但是承載了我對外婆和小時候的思念!
-
10 # 高山流水71112561
小時候愛吃的東西多了,就是沒有,真是饞壞了我們這一代人。最想吃的就是農村的青椒妙臘肉了,那裡有得吃,過年的時候,走親戚,或家裡有客人偶爾也能沾點,這農村香香的臘肉啊,真有嚼頭,到嘴裡嚼了半天都不捨得吞,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要是誰家煮肉了,那種香濃的肉味啊讓人久久不願離去,做著一次又一次的深呼吸,幻想著肉到口中的感覺,太美了……是啊!兒時不能啟齒的故事,兒時的夢,現在你要是想吃,幾乎頓頓都有,但那種味沒了,那種感覺沒了,那種兒時的想吃肉的那個希望沒了……不過兒時曾吃過的那種濃濃的臘肉味,臘肉香還在,還在……
-
11 # 大李生活記事
感謝邀請。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食物是辣椒油,聽起來是不是感覺有點奇葩,可能是我口味重吧!但是現在吃起來卻沒有以前的那份喜歡。我是一個90後,出生於安徽北部的一個小城市。小時候家裡會買很多辣椒粉,又經常會把辣椒粉做成辣椒油,這樣做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方便食用,另外一個是方便儲存,因為辣椒粉放時間長儲存不好就會發黴。而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喜歡上了吃辣椒油,用我姨的話說,小時候我走親戚,看到我來了都不用準備菜,直接做一碗辣椒油就可以了。
因為我家屬於北方,家裡基本上一天三頓都是吃饅頭,所以饅頭搭配辣椒油就更美味了。家裡每次蒸饅頭,用剛出鍋的饅頭搭配辣椒油,別提我吃的多歡了!我平時只能吃兩個饅頭,這個時候我可以吃四個。
後來長大後,就再也沒機會吃到過辣椒油,家裡也不在做辣椒油了!偶爾吃一次,發現這也太辣了,真不明白小時候為什麼會喜歡吃!
其實小時候喜歡吃辣椒油的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家裡窮,生活條件差,基本上家裡很少炒菜,所以辣椒油算是日常生活的主菜了。
後來生活越來越好,對辣椒油也就沒那麼重的依賴了,所以現在吃起辣椒油就再也沒有當初的感覺了!
-
12 # 我希望明天會更美好的
有什麼東西是你小時候非常喜歡吃,長大後吃卻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
這種情況當然有。我估計不是我一個人有。你以後很多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你說到這裡,我也是經常都這樣想。想找以前的感覺是不可能的了。現在的農作物。並恢復不到以前了。所以不管你怎麼去做。給小時候一樣的做法。都恢復不了。只有有一點點感覺。不可能完全像,不要說什麼嘛,就是素菜也同樣如此。我也不知道我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是現在種蔬菜的人。農藥打多了。還是有機肥料。放得太多。還是大棚的關係。或者說還是催長素。還是催熟劑的問題呢?總的說來,肯定每一樣東西都對人的口味有相關好的關係。和直接的影響。我是這樣認為的。不知道各位怎麼看?我看不止味道不行。反而造成人的身體健康又很大的傷害。以及生命危險。這些問題是避免不了的。其次。假如那些泡麵。新增劑都有20多種在裡面。經常吃你說對身體有多大的傷害。像火腿腸。餅乾。我聽說包子裡面也是有。所以儘量的少吃這些食物。吃是好吃。但用錢去買病。是根本不划算的。誰都不想自己少活幾歲。對吧?要想自己健康一點。老吃不該吃的食物。主要是在長身體的小孩。這是最重要的。就這樣。
-
13 # 華子日記簿
很多東西都能回想到小時候,比如大大泡泡糖,唐僧肉,辣片,冰塊,冰渣,但是永遠都回不去了,那年用冰塊泡啤酒的生活了
-
14 # 天下第一愚768
昔明太祖朱元璋曾為僧,一日,化緣未果.餓暈道旁.一老嫗將剩飯雜餿豆腐,爛白菜飼之.未食之甚香.問此飯何名?答曰珍珠翡翠白玉湯.後朱登基.欲食此湯而不得.怒斬御廚多人.且張榜求賢.某日,前老嫗來訪,仍做舊湯.元璋嘗之無味,難以下嚥.60年,天災人禍(前蘇聯撕合同,撤專家),糧食極缺.冬日地未大凍,村人皆挖油菜根煮食.其根白嫩且無蟲眼.香脆可口.餘時年尚幼,吃後難忘.多年後回鄉,依舊法作而食,殊無前味也.人云飢者易飽,餓者易香.信然!
-
15 # 使用者50873537831公益
人的一身,只要自己學著做,所有小時候吃過的愛吃的都好自己做,自己學著做永遠忘不掉想吃了自己做,因為我從小愛學活幹,想穿衣服了,買塊布自學裁縫,自己裁自已縫,家裡的菜自己燒,到後來我媽要吃我燒的萊,放學回家就燒菜,自己想吃什麼就燒什麼,從小學一點,老來不吃苦,世上的事就是武器導彈不好造,其它事樣樣學一點都有用,想吃小時候吃過的味自己做,還好把味改良出來,自己愛吃就是!現在好了,有了網際網路,想吃什麼網上點!就有得吃!有的事還是自己做來的合味!多學一點,自手自便!
-
16 # fantiao
小的時候比較窮,有個幾毛錢就是巨資,小賣店就是孩子眼中的天堂,小賣店門前永遠是熱鬧的地方,不止一次的問大人:為什麼我家不開個小賣店?啥時候開啊?開了我就吃這個,吃那個的
小時候看到別人手上貼滿了泡泡糖紙裡面的圖畫可羨慕了,那時候買一個都能嚼好久,還會跟小夥伴比誰吹的泡泡大,那時候有大大,還有奢侈級別的大大卷,天天動畫片之前都有大大的各種廣告看著可想吃了,就想著我長大有錢後一定要買好多把兩隻手臂貼滿圖畫來。
還有辣片,辣條,一毛錢,各種款式各種顏色任你挑。那時候是一片一點一點小心小心的慢慢。吃完之後滿屋子都是辣條的味道可香了。吃一個火燒上放一片,那個香啊,有時候沒錢了就問在小店裡串那個小燈泡,不知道你們串過沒,一包串完八毛錢,然後拿串來的錢買辣條吃。
最後一個就是小時候的冰棒了,小時候的冰棒有那種一毛錢一個的那種沒有什麼東西的冰棒,還有兩毛錢的帶綠豆的,那時候只要一干活就鬧著要買,不給買就不幹活
-
17 # 歐陽小牛
我吃西紅柿就找不到兒時吃的感覺了。
小時候家在農村,家家都有菜園,吃西紅柿都是自己到秧子上摘的,找那種紅色的,渾圓的柿子摘下來,放在掌心沉甸甸的,掰開,瓤肉無空缺,起沙的那種一定好吃。
記得小時候吃西紅柿,是那種很沙口的感覺,舌頭牙膛,腮幫都能感覺到酸甜味道,而那種濃郁的味道,如今很少很少吃到了,大多數時候,吃西紅柿猶如嚼蠟,因為記憶中有童年田園記憶,特別懷念那個歲月,那時候小夥伴們把綠西紅柿埋起來,過幾天拿出來就變紅了,抱著小貓去菜地,小傢伙在綠綠的胡蘿蔔秧子裡瘋跑,掀起“S”型秧苗倒伏的路線,看著真是快樂。
現在想想兒時吃的西紅柿之所以好吃,不只因為柿子好吃,還因為美好的記憶吧。
-
18 # 北漂六六vlog
關於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的東西,但是長大之後找不到當年的感覺?在我看來,這個應該是:辣條之類的小零食。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是一名90後,小時候呢,在小學,初中和好朋友,同學一起去吃小零食,吃辣條都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曾經我還記得在上課的時候我們揹著老師悄悄的吃辣條,然後呢,老師根據味道把我們揪出來,我們一起罰站,很高興,很開心,很快樂。我想這些簡單的小零食,雖然當時只是起幾毛錢自己的零花錢,然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個味道還是特別好的。
為什麼現在不喜歡吃呢?因為根據315消費者曝光,以及一些健康媒體曝光了一些小作坊,小零食是屬於垃圾食品,不健康的。雖然這些都說我們90後童年的一些記憶,但是呢,現在可能偏向於注重健康養生,所以就不喜歡吃些辣條啊等等一些小零食了。
其次,就是因為現在自己出門工作,很多朋友都在老家,或者說結婚了,大部分的小夥伴都不聯絡的,可能也沒有了童年的感覺,大家都為了錢,為了生活而奔波,可能一年,兩年,三年才會聚一次,可大家都是點的聊聊天,聊聊生活,聊聊孩子呀,聊一聊這個學校啊等等這些家庭是問題,我們小時候的童年可能只能在回憶中,那些天真無邪的情感也沒有了,所以那些零食也不喜歡吃了。
-
19 # 雲來如風
我小時候,最愛吃的,是街上飲食店賣的八分錢、二兩糧票一碗的麵條。
那種酸酸的味道,很遠也能嗅到,十分誘人。吃在嘴裡辣辣的、麻麻的感覺,難以言表。渴望著如果每週,甚至每一天都能吃上一次,那該有多麼多麼的好啊!
有時,在家一旦想起,心裡發慌不說,更是"清口水"直冒,哭著、嚷著叫媽媽拿錢去買。
媽媽當然不會"爽快"答應,必須得有"條件"。比如,今後聽不聽爸爸媽媽話?聽不聽老師的話?作業必須按時完成等。在我的死磨硬纏下,媽媽只好滿足我的願望。
由於當時家裡經濟十分拮据,加之我經常鬧著、哭著要到街上吃麵條,媽媽怎麼也難以完全滿足我無休無止的要求?
這樣,我不得不略思“小計"。有時裝"肚子疼",也有時裝"腦袋疼"。
媽媽看著我疼得的"慘狀",關切的說:“走,疼得這麼歷害,馬上去醫院!"
我當然不會去,因為是"裝"的,怎麼能去?
媽媽又問到:"那你想不想吃點啥?"
我立刻回答:"想"。
媽媽說:"我去給你煮個雞蛋?"
我哭著個腔回道:"我不想吃雞蛋!"
這樣,麵條就"爭取"到手,肚子自然也就不疼了。
以後成人了,參加工作去了千里之外的地方。每次回家探家,一下車,便直奔麵食店,美美的吃上兩碗麵條。
現在,麵食店早已不復存在,然而腦海中的記憶卻怎麼也揮之不去!
-
20 # 小島閒客來
我喜歡吃小時候媽媽包的菜餑餑,長大後再也沒吃過。你會問這是為什麼呢?說出來不怕你笑話。
我家是城市的,我們哥5個相差都是一兩歲,只有爸爸一個人的工資。在那個年代,別說吃好能吃飽就不錯了,供應的糧食不夠吃,就偷偷摸摸到黑市買高價糧。衣服也是老大穿了老二穿,可以說衣服都帶補丁,哪像現在的年輕人,新衣服給剪個洞,那叫新潮,補個補丁那叫範兒。衣服破了,那是小事,最大的難題是吃不飽,怎辦?我和弟弟就到菜窖邊撿菜葉。
在那個年代每家都困難,國家更困難。什麼物品都計劃供應,買各種物品都要票,白菜也不例外。我家附近有一個大菜窖,是專門給市民儲存白菜,按計劃送到副食商店,那時還不叫超市。冬天菜窖要儲存大量的白菜,白菜怕爛,需要定期整理倒垛,打下來的爛菜幫、菜葉都推出來倒掉。我們就在外面等撿菜葉,在爛菜堆裡翻來翻去的,撿能吃的。冬天天冷跺著腳,手都凍出口兒。
撿回來的菜葉,媽媽洗淨跺碎,加點粉條和蝦皮,用玉米麵加地瓜面包大菜餑餑。媽媽包的菜餑餑,皮薄餡大,蒸出來比圓饅頭還大。小小的年紀,一次我吃三個,好吃極了。你想想能好吃嗎?沒有油沒什麼佐料,都是菜能好吃嗎?只不過糧食不夠吃,能吃飽就心滿意足了。每到上午10 點左右,我就頭暈,回來和媽媽說,媽媽說你那是餓的,吃完飯就好了。
我們長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媽媽也走了,再也吃不到媽媽包的菜餑餑了。現在到飯店吃飯,專門點菜餑餑,大廚師做的菜餑餑,怎麼就沒有媽媽做的好吃呢?
回覆列表
西紅柿拌白糖~小時候特別愛吃每次都能吃一大盤,但是還沒到長大,到十幾歲就不愛吃了,可能小時候我媽不給我吃糖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