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小百科全書

    首先給提問者糾正一個常識性的錯誤。紙的出現並不是在東漢時期,紙最早誕生於西漢時期。紙的誕生是跟著社會的需求,以及工業技術等方面的提高應運而生的。紙最早的本質就是用於記載,中國從夏商時期以甲骨記載文字,再到周朝的青銅器記載,以及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甚至到秦朝時期,他們所用的記載文字的載體雖然都在與時俱進,但依舊還是非常的不方便,比如竹簡、木牘、縑帛等記事材料。這些材料要麼造價昂貴,要麼太過於繁重,所以都不是當時人們所需要的理想文字載體。

    在當時或許隨便出一本書就需要幾十輛牛車的竹簡用來記載。一方面繁瑣笨重。另一方面又不便於儲存。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秦朝秦始皇時期,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每天需要批閱的奏章每天差不多有120斤。當時的奏章多以竹簡為主。所以我們從秦始皇批閱奏章的量上來看,一方面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勤奮。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當時的竹簡載體是有多麼的不便。所以更加方便廉價的記載載體也就成為了人們的剛需。

    秦朝滅亡,進入西漢時期。當時由於漢朝初期的數代君王多奉行休養生息政策,所以當時的農業發達,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自然而然文化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科技生產力進步之後,笨重的竹簡和昂貴的縑帛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尋找廉價,方便的文字載體材料已經成為了趨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造紙術就誕生了。並且在這個時期也就是西漢時期,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張。

    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後證明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200年。這也證明了紙並非誕生於東漢,而是出現在他更早的西漢時期。只不過當時的紙張質量不是很好,而且製作成過繁瑣複雜。這才導致紙張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只是小部分生產用於權貴之家。而蔡倫時期他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改良了紙張的製作過程,最終造出了“蔡侯紙”。之後蔡倫上報朝廷,漢和帝這才開始下令全面推廣紙張。

    關於“紙上談兵”這個說法確實不是出自於司馬遷,司馬遷的記載並沒有“紙上談兵”這四個字。“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是後人用以形容當時所發生事件而誕生的一個成語。就好像“西漢”“東漢”以及“蜀漢”這三個政權的名稱一樣。在當時並沒有分成什麼東西漢,也沒有什麼蜀漢。他們在當時都統稱為“漢”。之所以會有這些稱謂,都是後人為了區分歷史時期所以冠名的產物。“紙上談兵”也是同樣如此。

    紙上談兵這個概念最初出現於唐宋時期。而“紙上談兵”這四個字真正成為成語是在清朝時期。當時“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和趙括一點關係也沒有,也沒有諷刺趙括的意思。其本意指的是書生用兵,光靠嘴說。清朝李寶嘉在他的《官場現形記》中寫道“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當時所謂的紙上談兵就是指書生誇誇其談沒有經驗。並沒有代指趙括。之所以後來會把趙括和紙上談兵聯絡起來,也是有些人自己對號入座的結果罷了。

  • 2 # 音樂小妖

    很多人都聽過“紙上談兵”,同時也知道這件事發生在戰國時期,但是很少有人想過一個問題,哪就是紙的出現是在漢朝,也就是說在戰國時期,並沒有紙,哪麼所謂的“紙上談兵”又是怎麼回事呢?

    聽起來好像很矛盾的樣子,實際上我們走入了一個誤區,哪就是“紙上談兵”雖然說的是趙括,但是這個成語的出現卻並非當時的戰國時期。

    這就好像我們經常看得“三國演義”一樣,難道說就一定要在三國時期所寫的書嗎?

    就好像我們現代各種玄幻和修仙的小說開始流行了起來,難怪就要說現代真有玄幻或者說修仙之人嗎?

    只能說後期的一些製作,同時因為某個人從而讓某件事直接成為了一句佳話,或者說成為了名句。

    就比如說我們有一些習慣,正是因為習慣,所以無形當中就忽略了這些習慣,當某一天我們正視這個習慣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所謂的習慣可能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

    然後就開始各種的尋根問底,最後才發現居然是古代的某個名人的某些事,然後才造就了我們的生活當中的某種習慣。

    而這些我們已經熟悉的習慣,也被我們直接用了新的名詞來解釋。

    就拿紙上談兵來說,眼高手低也是相同的一個意思,或者用一句很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而當年的趙括可能也是如此,跟人辯論的時候滔滔不絕,總是能想到任何辦法來說服對方,可實際上很多所謂的辦法是要靠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各個方面都到位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的。

    可是趙括卻不管這些,直接各種的大道理,並且聽起來還真就是這麼一回事,實際上全是理論,沒有一毛錢的實戰經驗,一上戰場才發現,原本這一切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然後一敗塗地。

    其實這種所謂的紙上談兵真要放現在,還有一個更好聽的詞語,就是鍵盤俠,只要隔著螢幕,幾乎無人能敵,單身三十年的手速使自己打字如飛。

    可以同時跟五到十個開戰,並且都不落下風,噴起來行雲流水,可真要在實際當中遇到這樣的人,也許就是所謂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柔弱之人。

    所以說紙上談兵其實並不是當時就出現的詞語,只是我們後期各種加工之後而成的名句而已,跟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沒有一毛錢關係,其實真要在當時,也許很多人直接就會說胡攪蠻纏。

    只是當時的趙王非要換趙括上場,所以大家才會讓他一把,並非趙括真得把滿朝文武全部都辯得啞口無言。

  • 3 # 尚宮女史

    說趙括是戰國時期最悲催的將領,應該沒有幾個人會反對,趙括的父親趙奢一戰成名,接下廉頗都不願意打的閼與之戰大敗秦軍,趙括同樣也是一戰成名,不過他的成名卻與趙奢截然相反,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接替廉頗,與秦國白起正面對決,結果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坑殺。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即紙上談兵。

    那麼問題就來了,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時期,秦始皇滅六國之前,而紙的發明是在漢朝時期,這個“紙上談兵”放在趙括身上是不是不合適呢?戰國時期連紙都沒有,何來紙上談兵呢?現有的很多資料將“紙上談兵”的出處設定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單純看這個成語的話,是不可能出自《史記》的。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作,而蔡倫造紙是在東漢時期,當然在蔡倫之前,甚至是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紙的出現,只是西漢時期剛剛出現紙,還沒有進行最佳化,而東漢時期的蔡倫就是在原有紙的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創造出來的蔡侯紙。但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即便有了紙的出現,承載文字的多還是簡牘以及帛書。與貴族化的帛書相比,簡牘才是最普遍的一種文字載體,所以說即便漢朝就有了紙,但是簡牘和帛書還是記載文字的主流載體,而紙的大規模使用還要靠後,到了隋唐時期,才真正取代簡牘和帛書,成為文字的最主要載體。

    況且《史記》中有關趙括的記載,通篇讀下來,是完全看不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其實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出現還要晚的多,即便出現也不是因著趙括,這個成語很可能是近代的產物,是人為的加在趙括身上的。

    其實我們通常接觸到的一些成語和典故,很多都是成型於明清時期,而和成語、典故本身發生的時代無關,比如結草銜環這個成語,它出自明代馮夢龍的作品,但是典故發生的時間點卻一個在先秦時期,一個漢朝時期,是分開的,結草在先秦,銜環在漢朝,只是因為馮夢龍將兩件事結合在一起,組成了這個成語。

    我們都知道,明清時期是我國小說發展的巔峰時期,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像我們熟知的四大名著以及《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隋唐演義》等等小說都是明清時期的產物,因此,在這些小說中,我們細細看來,還是會發現其中的明清特徵的,即便有的不明顯,但是確實是存在的。

    而因為明清時期有大量的小說和各種文體的書籍面世,也就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以及成語典故,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的成語其實是明清時期才出現的,但其本身的時代則可能是兩千多年前。不過即便是在明朝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也不曾出現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但在明朝時期的一些作品中,卻出現了“紙上兵”這個詞,它第一次出現是在明朝時期劉三吾的《湘南雜詠》中,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自此之後,紙上兵這個詞就經常出現,但是與之相聯絡的一般是書生,到了清朝時期,“紙上兵”逐漸被“紙上談兵”所代替,但具體“紙上談兵”出自什麼何處,已經不可考,像《官場現形記》、《紅樓夢》等作品中都出現過“紙上談兵”這個詞。

    而這個時期的趙括和“紙上談兵”根本沒有扯上關係,一直到了晚清時期甚至更晚,人們才將兩者聯絡起來,尤其是近現代,提到趙括,必然會想到“紙上談兵”這個詞,其實這就是一個漸變發展的過程,就如同很多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發展。也因此,人們將“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出處設定在《史記》中的趙括身上,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如果對長平之戰有所瞭解,斷不會認為趙括只是紙上談兵,縱然趙括為統帥的時候,確實被秦國的白起坑殺了四十萬降卒,導致了趙國元氣大傷,但是這個大戰的失敗,趙括真正要負的責任卻並不多,他就是一個背鍋俠。一場大戰的失敗,總要有人為之負責,很不幸,趙括必須為長平之戰負責,儘管很冤,但是當他踏上戰場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趙括在戰場上的表現其實是趙惠文王所期許的,即出戰,儘快結束長平之戰,而在趙括之前,趙軍的軍事統領是廉頗,但廉頗在最開始的幾次與秦軍交鋒中,全部敗下陣來,廉頗節節敗退,不得已堅壁不出。

    秦軍是遠距離作戰,最忌諱的就是戰爭時間被拉長,而廉頗則希望經由這樣的防守來拖垮秦軍,只是事與願違,趙惠文王在該戰中數次決策失誤,先是接受了上黨郡,後來又不肯求援山東各國,更是在後援供給上力不從心。糧草供給不給力,心浮氣躁的趙惠文王希望迅速結束戰爭,因此換下了廉頗,換上了主張主動出擊的趙括。

    趙括滿腔熱血,少年英雄,但是與廉頗相比,明顯的戰鬥經驗不足,趙括上戰場的次數很少,而戰場瞬息萬變,一旦遇到白起那樣的對手,非有豐富的戰場經驗無法與之對陣,而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趙括偏偏又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白起,其結果就是被虐成渣。

    當然,趙括也有錯,他其實一開始就不應該出戰,趙惠文王完全是病急亂投醫,他找不到願意主動出擊的將領,是因為所有的將領是不主張出戰,而趙惠文王卻想盡快結束,於是只能啟用願意出戰的趙括,然後就有了這樣慘痛的一次戰敗,其實,趙國戰敗不過是早晚的事,但是啟用趙括卻將這個戰敗的損失升到了最大。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太過震撼,長平之戰放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都是最慘烈的一場大戰。所以,要真正追究長平之戰的責任,趙惠文王的責任是最大的,但是他是一國之君,總不能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這個鍋只能趙括來背。

    而人們之所以將趙括和“紙上談兵”聯絡在一起,從趙奢、藺相如甚至趙括母親的話中能窺知一二。趙括自小學習兵法,“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談論起來侃侃而談,趙奢根本難不住他,但是趙奢卻並不看好這個兒子,他對趙括的母親說: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而到了趙惠文王希望趙括出戰的時候,藺相如曾勸阻過趙惠文王,他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而趙括的母親也認為趙括不適合出戰,試圖阻止,但是趙惠文王一心讓趙括出戰,或許在他的內心深處,希望趙括和趙奢一樣,能夠力挽狂瀾,畢竟虎父無犬子,但是在長平之戰這樣的戰場上,趙括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了戰局的。

    不管是趙奢還是藺相如,都認為趙括雖然熟習兵法,但是太過驕傲,沒有實戰經驗,也就不會在戰場上順應形勢靈活應變。這樣的趙括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還真就是“紙上談兵”。

    寫到這裡,做一下總結,“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出處並不是《史記》,涉及的主人公也不是趙括。但是因為長平之戰太過慘烈,而“熟習兵法,但沒什麼實戰經驗”的趙括巧合直接導致了長平之戰中趙國的慘敗,所以,現在,“紙上談兵”已經和趙括密不可分。

      

  • 4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其實原因很簡單,所謂的“紙上談兵”屬於事後概括了,譬如前幾年特別流行一個網路詞彙叫做“不明覺厲”,它的意思就是指: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所以大家就把這種現象簡單概括為“不明覺厲”。

    紙上談兵的出處

    而“紙上談兵”也是這個道理,在《史記》中司馬遷是沒有使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它是根據當時藺相如對趙括的評價演化而來的。

    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史記》

    這是西漢時代司馬遷的記載,那北宋時代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又是怎麼記載這件事的呢?

    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王不聽。初,趙括自少時學兵法,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可以看到,兩部正史中對這件事的記載都沒有使用“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因此並不存在所謂的紙張還未發明時,司馬遷就已經創造出“紙上談兵”這個典故了。

    紙上談兵說法的形成

    這個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形成的,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去考證了。就像“不明覺厲”這個雖然只是前幾年的新興網際網路詞彙,但是誰也說不清楚它最早出現在哪裡。

    趙括的典故以“紙上談兵”的成語形式出現應該是在明清之際,如《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中就寫得有: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清代曾樸在《孽湖花》第二十五回中也寫得有:京朝士大夫企慕曾左功業,人人歡喜紙上談兵,成了一時風尚。清代李寶嘉在《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中也寫有: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由此可見紙上談兵大致應該是在明清時代由於古典小說這一文學體裁的出現,在文學家的概括和傳播下,這個成語才逐漸傳播開來。

    其實可以從“紙張”的應用程度來大致推斷這個詞語的形成過程,大家都知道紙張最早是在東漢時期,由宦官蔡倫發明的。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後漢書》

    蔡倫發明紙張以後,雖然擺脫了以前用竹簡、帛布之類的工具,但是那時的紙張應該還是屬於比較前沿的發明,中下層無法普遍的使用這種新的紙張。魏晉時代,紙張的使用稍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考慮到中間有一段長達數百年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恐怕這並不有助於紙張的傳播。

    紙張的廣泛運用以及唐宋之際文學詩歌的興起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紙上談兵”這個詞彙的形成,因此到了明清小說體裁出現後,就形成一個歷史典故。

  • 5 # 國學書舍

    【紙的出現是在東漢時期,為何在戰國就有了紙上談兵的典故?】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知道空談理論,而且還不知道結合實踐,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這個成語是形容趙括的“紙上談兵”,但是在那個時代並沒有出現紙,為何會有這樣一個“誤會”呢?

    一:紙是從哪個朝代開始出現的呢?

    在東漢元興元年的時候,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以及漁網等原料,經過了一系列的加工,造成了紙,也是現代紙的起源。

    在紙的技術出現之前,最早是結繩記事,後來在石頭上刻字,龜甲,樹皮,樹葉,青銅器,鐵器等等。

    後來到了東周時期,就出現了竹簡和帛書,西漢時期也出現了所謂的造紙術,但是應用不廣泛,而且造紙術非常粗劣。

    自東漢以後,造紙技術的出現,也為歷史記載以及生活用途,帶來了非常大的改善和作用。

    二:“紙上談兵”的事件

    提起“紙上談兵”,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個事件,是指的趙括兵敗秦軍的故事。

    在戰國後期,秦國攻打趙國,後來秦軍在長平受阻,長平首將是廉頗。廉頗是趙國大將,他看見秦軍實力強大,就沒有硬碰硬,命令部隊堅守城池,與秦軍僵持了4個多月,秦軍仍然攻不下來長平。

    秦王這個時候就採納了謀士的建議,用離間計讓趙王懷疑廉頗,沒想到趙王真的中了計,之後把廉頗調回來,讓趙括去長平和秦軍作戰。

    趙括到了長平之後,改變了廉頗的策略,主張與秦軍硬拼,秦軍先是讓趙括嚐到一點甜頭,然後引誘趙括的軍隊陷入自己的包圍圈。

    那一天,趙括親自率領40萬大軍與秦兵作戰,秦軍與趙軍幾次交戰之後,都佯裝打輸,趙括非常得意,卻不知這是敵人的引兵之際。

    這個時候,趙括卻突然卻收到訊息,自己的後營已被秦軍攻佔,糧草被秦軍截斷。

    於是,一連46天,趙軍陷入絕糧境地,趙括只能拼命突圍,也就在這一次戰役之中,趙括中箭身亡,這就是所謂的紙上談兵的歷史事件。

    這一個事件是在史書《史記》之中記載: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但是,在《史記》這本書中記錄的這一個事件,並未出現“紙上談兵”這一個詞。

    所以我們可以斷定,這是在明清時代之後,文言文逐漸簡化的同時,後人精簡了故事的要義,並且概括出來的一個詞。

  • 6 # 一休廣祥

    題設所指的“在戰國卻出現‘紙上談兵’的典故”,其實是因為兩個經典誤會的疊加而產生的,只需解釋了這兩個誤會,答案就自然明瞭。這兩個誤會,一是紙並非東漢才出現,而是西漢就已有;二是“紙上談兵”這個詞語,據考證,最早在清雍正年間才出現,至於將這個詞和趙括聯絡在一起,那就得等到清末了。既然是清末才出現的,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現在的許多人都以為是東漢的蔡倫發明了紙,但實際上,他不是發明,而是改進。也就是說,在東漢之前,我國就已經有紙了,只不過質量以及製造工藝還比不上蔡倫改進之後的。據史料記載,最晚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紙的存在,而現在流傳的趙括的故事,最早由太史公於《史記》一書中記載,太史公是西漢人,他見識過紙也是有可能的。但在太史公關於趙括的記載中,並沒有一處提到“紙上談兵”的具體字樣,所以說,這個詞的起源,很顯然不是在太史公時代。事實上,即便把時間一直往後推到明末,也還沒有任何史料證實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具體字樣。古文獻中最早出現完整的“紙上談兵”四個字,是在清雍正年間,當時的許多文學作品裡面,就已經出現這個詞語了。然而可惜的是,一直到晚清,都沒有人把這個詞與趙括聯絡在一起。直到同光年間,才逐漸有人將這個詞與趙括的典故融合起來,可能是因為趙括的故事太有名,而且他的典故又和紙上談兵的含義過於切合了吧,於是就沒有考慮到造紙的年代與趙括生活年代的衝突。

  • 7 # 魏青衣

    紙上談兵,講的便是趙括的故事

    趙括,戰國時期趙國人,其父為趙國名將趙奢。

    自出生以來,趙括就頂著父親的名將光環長大,可以說,趙括自小就接受了最優秀的軍事教育,瞭解最先進的軍事思想。

    當然,頂著父親光環的趙括也並非不同人,趙括自小便才思敏捷,加上其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趙括可以說,從小就被人給予了像是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一樣的期望值,從趙括出生開始,趙括就被當作未來的名將教育。

    趙括也的確不負萬千百姓期待,年紀輕輕就已經可以精通兵法戰事,靠著一手紙上談兵,趙括說服了趙王,成為了秦趙之間長平之戰的最高將領。

    雖然說當將軍是一件好事,但趙括當將軍的時間卻不很好,四十萬趙軍與秦軍大戰,這可是決定兩國國運的一戰,趙括又是初上戰場,上場就要面對殺神白起,趙括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也正是在這場戰役中,趙括因經驗不足慘敗,死於亂軍之中。

    趙括之死,不得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但趙括真的就是個庸才嗎?說趙括是庸才的,才是真正的紙上談兵,趙括若是沒有真本事怎麼可能得到趙王青睞?即使是後來的趙國支柱將領,李牧,也是由趙括提拔上去的。可以說趙括是吃了沒有經驗的虧,若是給他個幾十年,未必就不是一個名將。

    紙上談兵從何而來?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很常見,但,這個成語到底從何而來?從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出現的基礎是造紙術的普及,而造紙術又是在蔡倫手中發揚光大的,即使是西漢,雖然有紙張,但紙卻是稀有書寫物品,因此,紙上談兵出現的時代肯定是在東漢以後了。

    紙上談兵,或許一開始就不是用來形容趙括的,趙括不過是充當了紙上談兵背後的一個故事,其實在很多歷史典籍中,都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其中明清王朝的痕跡,這說明,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也是會更新換代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在換代的時候改成了類似於明清時期的風格,而紙上談兵的出現更是在清朝以後,而且最開始的時候,紙上談兵甚至與趙括沒有絲毫聯絡。

    或許是因為趙括的事蹟與紙上談兵的內涵太過相近,紙上談兵就成為了趙括的代名詞。

    趙括無才?趙括並非無才,而是缺乏經驗,若是給趙括經驗,假以時日,趙括未必不會是個不亞於殺神白起的將領。

  • 8 # 豹眼看歷史

    “紙上談兵”的典源來自於戰國時期趙國的將領趙括,但當時沒有紙,這個故事也就不可能有“紙上談兵”之說。

    東漢末年,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但並非是他發明了紙。公認的說法是西漢時期,就有了紙的出現,甚至更早。但當時並沒有紙的概念,當時的紙也並非是現在意義上的紙。

    不管紙是啥時候出現的,但在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之後,有了紙也並沒有把趙括的故事,概括為”紙上談兵“。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了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法,其父也辯論不過他。後來接替廉頗為將,長平一戰,被秦軍打得大敗。

    這個故事,說明了只會空談理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但當時沒有紙的出現,也就不可能提煉成“紙上談兵”的成語典故。

    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也遲遲沒有人想到把趙括的故事總結為“紙上談兵”。

    到了明代,湖南茶陵人劉三吾,寫了不少的詩,其中不少作品談到了兵事。查閱其經歷,也少見其軍事成就,是不是”紙上談兵“,這並不好說。

    但在其《湘南雜詠三首》之其二,有一句詩:

    湘南雜詠三首 (其二) 明代:劉三吾 遣使頻年赴帝京,名為計事豈真情。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諸鎮一如唐末歲,孤忠誰是李長城?山河依舊天如水,愁聽寒鴉日暮聲。

    “朝野猶誇紙上兵”一句,提到了“紙上兵”,但也沒有直接說是“紙上談兵”。

    清朝李寶嘉的小說《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說道:

    "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這明確說到了“紙上談兵”,一般是能夠查閱到的最早的“紙上談兵”,這與趙括的故事已經相距二千年了。

    這個事情,沒有什麼奇怪。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之所以說博大精深,就在於其傳承、發展,一脈相傳,不斷地發揚光大。不斷地學習古人的智慧,汲取營養,不斷地創新、發展,才成就了今天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

  • 9 # 藤樹先生

    “紙上談兵”的典故

    提起“紙上談兵”,很多人會想起戰國時代趙國將領趙括。

    戰國時代,趙國同秦國因為上黨郡地區的歸屬問題爆發戰爭,秦國派遣大將白起攻打趙國,趙國派遣廉頗抵禦。雙方陷入膠著狀態。而秦人為了速戰速決,於是派人聲稱趙國只要用趙括當大將,必能擊破秦軍。趙國高層信以為真,最終,派遣趙括負責抵禦秦軍。哪料到趙括的軍事素質,只是理論很高而已,實戰經驗幾乎為零。

    於是,白起和趙括之間沒鬥幾個回合,秦軍就大破趙軍,趙國數十萬大軍被秦軍坑殺,戰國格局再度發生劇變。

    而後世形容趙括的軍事素養,用“紙上談兵”來形容。但是,最早的紙,大約出現在西漢時節,而獲得改良是在東漢以後,甚至從“洛陽紙貴”的典故里,還可以發現,紙的普及度雖然高,但依舊有很多人買不起紙。那麼,生活在戰國時代的趙括,是怎麼和“紙上談兵”發生了關聯?

    “紙上談兵”的出場

    一般來說,最早出現“紙上談兵”這個詞彙的時候,是在清朝的一些小說中。比如《孽海花》中有這麼一句詩:殺賊書生紙上兵。類似這樣的修辭,在晚清小說中可謂比比皆是。並且,“紙上談兵”這類詞彙,也由此衍生而來。不過,這個詞彙的得來,並無專門的典故,和趙括也毫無交集。

    不過,“紙上談兵”所代指的意義,指的是空談理論,不擅長實務。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最為典型的人物,三國的馬謖、戰國的趙括,都是其中的代表。

    而“紙上談兵”類的人物中,造成損失最大的,莫過於趙括,甚至可以說,趙國的滅亡一定程度上和趙括所帶來的失敗息息相關,於是,趙括成為了“紙上談兵”的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於是不知不覺的,紙上談兵逐漸和趙括,產生了交集。

    典故的改變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普及中小學生的文化,相關部門出版、刊行了大量普及類讀物,這其中包含文史普及、科學普及。在這些圖書中,為了便於青少年理解,在修辭趙括決策失誤的時候,頻繁使用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久而久之,導致很多人印象裡,“紙上談兵”的出處,是出自趙括的典故。甚至90年代,很多成語動畫片中,都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中,講述趙括的故事。

    於是,“紙上談兵”出自趙括的典故深入人心。

  • 10 # 袁聰

    “紙上談兵”的原始成因典故是:“子上談兵”。

    “子”: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讀書人的尊稱、別稱、雅稱。是上流社會王、侯、將、相,貴族階層、士族階層贈送給當時有文化的明白人、聰明與智慧的敬稱,多少還有一些鄙視、歧視、偏見與傲慢、諷刺的意味,原意是說你們這些讀書人、文化人、明白人、聰明人,光直僅憑口頭上說論兵之道,談兵之術,沒有看到你們招兵買馬,真刀真槍、真刀實幹的招兵、練兵、領本有本事、有能力、有戰術、擔戰爭去打仗、去拼殺…………

    在春秋後期、戰國時代,強者為爭,霸者為王,誰有真正真刀真謀的軍事才能、才華,誰有真正的軍事實力、軍事本領,誰就能稱霸天下,或者說誰就能稱霸一方,統治一方。

    光直僅憑春秋、戰國的“子”們在嘴上說不算數,微不足道,沒有人相信“子”們說的話,更沒有人願意聽“子”們說的話…………

    在春秋、戰國時期,如孔子、孟子、莊子、老子、墨子、韓非子…………等,並不是他們實際上、實質上的”名”,而是他們的“字”,社會上送給他們的尊稱、敬稱、雅稱和別稱。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不是很高,也沒有人把他們“捧為、奉為”聖人,把他們捧為、奉為聖人,是劉邦建立漢朝,從西漢開始以後的事…………

    從漢朝開始,把他們這些“子”們捧為、奉為聖人以後,從東漢開始,發明了造紙術,從官方到民間的大力推廣造紙技術,並且大量使用紙張。從當時的官方到民間,為了避諱、忌諱他們這些聖人“子”們的稱號,形象、生動、旗幟鮮明地改為“紙上談兵”…………

    從東漢發明造紙術並大量使用紙張開始,“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 11 # 一品鏟史官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這個問題有兩個核心,第一紙上談兵故事發生在戰國,但這個成語並不出現在戰國;第二紙張出現或許並不在東漢,而是更早。

    實際上,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經典戰例,擁有超高的知名度,而之所以會被總結為“紙上談兵”,有兩個原因。

    其一,長平之戰對於秦的統一有著巨大的意義。長平之戰的起因是由於趙國擅自接納秦國嘴邊的肉-上黨地區,而秦國遂發動大決戰。實際上,此戰一開始就是趙國廟堂之失,沒有意識到:此時趙國已經成為秦國統一天下最大的對手,秦國正在尋找機會與趙國決戰,打倒趙國便沒有諸侯可以再阻擋秦國。秦國一直沒有進攻的原因在於,沒有合理的理由,其他國家會施以援手。

    而正好,趙國的接納給了秦國這樣一個機會:秦國出兵有名,而趙國道義上處於劣勢。加上秦軍強大的攻勢和決戰的態勢,秦國遇到其他國家援助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低。而在此之後,的確秦國不久就統一了六國。而秦帝國的短暫,又給了後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其二,後人認為長平之戰的失敗,趙軍主將趙括的部署和戰法不得當,要負有主要責任。本來長平之戰的主將是廉頗,廉頗在小敗之後,進行了堅守的準備,秦趙在軍隊數量上差別並不大,秦軍一直難以突破。然而,由於補給、間諜等原因,廉頗被換下。趙括對於兵法等軍事理論頭頭是道,但沒經過實戰磨練,驟統大軍,即主動進攻,遂被秦軍切割包圍,最終全軍覆沒,趙括身死。

    因此,長平之敗能夠演變成紙上談兵,是因為,戰役本身知名度高,有明顯的教育意義。那麼,從戰國到如今,研究這個事件的人也很多,研究的人多了,總結的人也就多了。慢慢的這個故事總結成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脫離實際的理論家們。

    不僅僅是這個典故,歷史上有很多事件,是被後來的史學家加工過後變成的典故,這並不稀奇。比如封神榜神話體系形成於明朝,但故事卻在西周。

    二、紙張的發明和紙上談兵

    紙張屬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大家所熟悉的紙的發明是東漢蔡倫。然而實際上,最初的紙張的出現或並不在東漢,而是更早的秦漢時期。

    造紙的原料是植物纖維,與桑麻類似,因此在秦漢時期大約就已經出現了紙這個東西。

    只不過那時候的紙比較粗糙,表面不平,可以用來包裹東西,卻比較難用來書寫,因此,應用並不廣泛。

    到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工藝,程式規範了,紙張的質量也就越來越好,生產數量也擴大了,因此紙張大量用來書寫和記錄,成為書本不可或缺的材料。

    紙上談兵的紙指的是書本而不僅僅是紙張,因此,這個成語出現應當是在東漢以後。具體在什麼時候,由兩句話或許可以作為坐佐證:

    北宋陸游詩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提到: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從這兩句話來看,這個成語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宋到清之間,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在戰國時期。

  • 12 # 爾朱少帥

    有些細節不深究,容易讓人誤會。這裡要說,“紙上談兵”這個詞不是戰國出現的,“紙”也不是最早出現在東漢。

    先說說“紙”。咱們歷史書上,一直就稱讚蔡倫改進造紙術,但是從來沒有說過“造紙術”就是蔡倫發明的。發明跟改進,很顯然是兩碼事嘛——但是人們往往就混淆了。就跟愛迪生改進燈泡,被誤認為發明了燈泡一樣,很多人誤以為蔡倫發明了紙張。

    考古中,西漢的紙張都有殘片出土,那麼紙的出現必然早於東漢,起碼西漢就有了。

    另外,再說“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故事。雖然講的是戰國時期,趙括跟白起的“長平之戰”的那些事兒。但是,咱不能因為說,趙括是戰國人,就把這個詞認為是戰國時期出現的。

    實際上,“紙上談兵”這個詞,應該是在明清時期才出現。是先有了這個詞,才有人把這個詞的意思,跟趙括的故事聯絡在一起。這個詞成為趙括的專屬典故廣為流傳,則應該是清朝之後了。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破釜沉舟”講的是項羽的故事,項羽的年代卻根本沒這詞,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間隔了多少年,大家自行體會。比如,“口蜜腹劍”說的是唐明皇的宰相李林甫,這詞最早出現在宋代歐陽修的《舊唐書》。

    就比如,“說曹操曹操到”這俗語,雖然說得是曹操,這個俗語那絕對不是出現在三國時期,而是近代才有的俗語。

  • 13 # 水一白聊歷史

    之所以“紙上談兵”的典故出自戰國時期,要早於漢朝時才出現的紙,原因很簡單:

    一來“紙上談兵”這個詞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不是用開形容戰國時期那位趙括的;

    二來,“紙上談兵”這個詞出現時間要比趙括所生活的年代晚一千幾百年。

    很多人現在看到“紙上談兵”,很自然的就會想到趙括,以為是《史記》、《戰國策》這些史書中記載了“紙上談兵”的故事,實際上這就有些誤解了。

    “紙上談兵”這個詞最早形成於清代,最早也只是指書生用兵,空談理論,不講實際,並沒有將這個詞與趙括聯絡到一起。後來,也許是人們覺得這個詞講起來太單調,於是就給“紙上談兵”加一個典故,把趙括的故事安到了這個成語的下面。

    以至於越傳越多、越傳越廣,以至於現在連漢語字典、成語字典之類的官方書籍,也將“紙上談兵”與趙括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想掰都掰不開了。

  • 14 # 週週說古今

    對於您這樣較真的問題,我也較真的回答。

    趙括的時代的確沒有紙,但是竹簡已經很普遍,絲綢也可以書寫。那麼我們把“紙上談兵”改成“簡上談兵”可好?若果您不滿意,那麼就改成“絲上談兵”可好,或者“石板上談兵”“龜背上談兵”都可以,總之讓您滿意為止!

  • 15 # 黎家第一湯

    這個紙上談兵,並不是戰國時人們對趙括的評價,而是後人瞭解歷史後對趙括的評價,評價的時候已經有紙了。

    但是,紙上談兵,在這裡不代表紙,應該理解為書上談兵,也就是說,趙括是讀過很多兵書。他曾經跟父親辯論,照搬兵書上駁得父親對不上。

    他的母親聽了高興的對父親說,我兒有出息了。趙奢搖頭說,兵者,危也,根據對方和結合自己的條件打仗。哪能象兒子這樣照搬兵書那麼簡單。今後我死以後,如果趙王用兒子為將,你一定要去阻止。

    後來的結果我不說了,後人根據這個說趙括紙上談兵,意思是書上談兵。戰國時雖然沒有紙,但是有書,多也刻或寫在竹簡上留傳。

    不管紙上談兵還是書上談兵,現在這句話的意思都是代表做人不實際的表現。

  • 16 # 劉一千五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紙是出現在東漢,蔡倫發明的。這是歷史老師早就講清楚了的。

    趙括的故事出現得比蔡倫的故事早。所以在時間上 題主的問題有顛倒。

    對於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關鍵是出現在什麼時候。故事可以有,要成為成語,是要經過時間來歸納鍛鍊的。所以說,故事和成語有先後關係。故事經過時間的考驗後成為成語,俗語,歇後語等。

    紙上談兵出現在趙括將兵上千年以後,這就不奇怪了。後人說戰國時代的趙括是紙上談兵,是在故事上面,後人說趙括是紙上談兵是在成語這個意義上面而言。

  • 17 # 卜耐夫哲學

    那有“糹”旁的字,是指以草為原料而造物?

    是誤用“紙”這個字代替呀。

    紙的遠古意義,指絹布。

  • 18 # 乇三千

    如果你懷著疑問走進了這個問題,那表示你的好思沒有打敗你的好奇,你還需要修煉。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問題,不需要查閱古籍,只依靠邏輯思考就能想到答案,而你,卻懶得想,直接走進來看答案~當然,不否定有好多人也是進來了解史料的。

    簡單點說,紙上談兵是後世對前世的評價,而且很明顯是在紙張發明之後的年代。如果用現在某些官方專家咬文嚼字排斥民科的做法,這應該叫“簡上談兵”,而不應該叫“紙上談兵”。

    那紙上談兵的說法錯了嗎?

    我認為沒有。因為以紙上談兵這個詞出現的時代來講,它在當時比“簡上談兵”表達更準確,更能向民眾表達清楚。也就是說,它更符合某位思想家“大道至簡”的表達,把話說的三歲小孩都聽得懂,比把話說得高深莫測要高明得多!

    最後,為了安慰進來的朋友,讓你不白來,我還是搜尋一下“紙上談兵”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吧。

    明代《半九亭集》有這麼一句:“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這算是出現最早的“紙上談兵”四個字。

    而清朝的《官場現形記》:“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這算是最早的把紙上談兵用在書生上的了吧。

    而至於是誰最先把紙上談兵加到趙括身上的,這恐怕無從考證,因為很可能來自於民間說書藝人之類,而且許多民間連環畫就有紙上談兵的故事。但我們近代官方最早把紙上談兵用在趙括身上的,應該是1979年語言學家林漢達編寫的少兒通俗歷史讀物《上下五千年》。話雖如此,但其實歷史上的趙括,並不是紙上談兵這麼膚淺,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 19 # 秉燭讀春秋

    想必大家對“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很熟悉吧?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會說大話,不會幹實事。

    我們周圍有太多這樣的人,只會誇誇其談,說得比誰都能幹,而真正讓他幹起事來卻不行。

    這句典故最早出自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擅長談論兵法,說起兵法戰陣頭頭是道,就連他的父親都辯論不過他。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說實話,趙括軍事理論確屬於一流水平,但是他沒有經過實戰,也就是說沒有經過瞬息萬變戰場上的磨練。

    公元前259年,秦國對趙國發動了長平之戰,當時老將廉頗率軍禦敵,秦軍阻力重重。

    秦國實在拖不起,於是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說“秦軍就怕趙奢的兒子趙括”。

    原來秦國知道趙括是個只會說大話,不會辦大事的人,是想讓他把老將廉頗替換下來。

    趙王果然上當,臨陣換將讓趙括替換下了廉頗。

    果不出秦國所料,趙括生搬硬套軍事理論,結果“長平一戰”大敗,秦軍坑殺趙國降卒40萬,從此以後,趙括就成了“紙上談兵”的人物。

    這時有人產生了疑問,紙張出現在漢朝以後,趙括“紙上談兵”,那時候怎麼會有紙呢?

    眾所周知,紙張能夠得到普及和廣泛使用,得益於東漢時期宦官蔡倫的改進,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把造紙術加以改進,紙張這才有了實用價值。

    嚴格來說,紙張早在西漢時期就出現過。據考古學家介紹,最早的紙出土於甘肅百省天水放馬灘漢墓,此外新疆羅布泊和西安度灞橋知等地都出土過西漢的古紙。但這些紙都比較粗糙,原料是麻或絲絮。

    從上面可以看出,紙張最早見於西漢,也就是說早在500年之前的趙括,當時根本就沒有紙,他怎麼成了“紙上談兵”的人物了。

    眾所周知,古代最早的書籍是用竹簡串聯起來的,趙括熟讀兵書看的也是竹簡,根本不是書本。

    即便趙括看軍事地圖,也沒有紙張的,而是羊皮地圖。

    論如何也涉及不到紙張。

    原來趙括之所以能成為紙上談兵的代表人物,都是明清時期的文人創造出了“紙上談兵”這句成語,也就是說是後人發明了這個詞。

    “紙上談兵”是古代文人經過長時間的精煉演化形成的,明清時期是誰最早使用“紙上談兵”一詞也無法考證。

  • 20 # 炒米視角

    質疑“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其實有兩個方向。一方面是“戰國時期究竟有沒有紙?”另一方面“紙上談兵”和趙括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在什麼時候產生聯絡的?

    首先,紙真的是在東漢才出現麼?會不會趙括時期就已經有紙了?

    我們熟知的蔡倫造紙,並且把蔡倫稱為“紙神”。但事實上即便歷史書上,也是這麼記載的,蔡倫總結了前人的造紙經驗,改進了造紙技術,造出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蔡侯紙”。所以紙的歷史應該比我們知道的更久遠。

    而考古現實很給力,中國甘肅省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這個距離趙括時期甚至比距離蔡倫時期更近。這是考古已經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實物證據。另外在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和敦煌甜水井漢懸泉郵驛遺址等地都出土過西漢的古紙,這更加證明了西漢已經有“紙”存在,不是孤證。

    我們再看一下“紙”這個字出現在什麼時候?紙這個字,最早就是出現在戰國時期。但是雖然有這個字,我們並不能證明那個時候的“紙”已經可以被運用到書寫中了。畢竟現在史學界認為西漢的紙尚不便書寫。更何況還曾經發掘出三國時期竹簡仍然流行。

    其次,“紙上談兵”和趙括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在什麼時候產生聯絡的?

    出現類似“紙上談兵”的意思的詞彙,有據可查的實在大概是在南宋。比如辛棄疾的好友劉過《多景樓醉歌》的“不隨舉子紙上學六韜,不學腐儒穿鑿注五經”。同時期還有很多類似的。不過也很難說之前就已經出現過,畢竟歷史上的書籍存之不足一二。

    現在史學界認為“紙上談兵”大致應該出現在明清之際。大抵是因為明朝的對聯專著《半九亭集》裡的出現的一副對聯“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

    但是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把“紙上談兵”和趙括的“長平之戰”聯絡到一起,並且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真的很難考證。因為如果按照證據來講,可能比任何人都想象的要晚的多的多。

    因為最早可查的,是出現於1979年林漢達編寫的《上下五千年》,這是一本少兒通俗歷史讀物。難道這才是真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有什麼給迷茫的大一學生的忠告或者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