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就是那條河

    別再給我們說這部電影是哪個著名導演比如諾蘭拍的,也別暗示我們他以前拍了多少牛逼的片子(比如《星際穿越》,確實牛我們不否認,但那已是往事),更別再給我們說投資了多少億、音畫特效多麼一流超級棒……

    這些已不能吸引我的眼球了,這麼多年我們真的聽多了也看多了!現在能讓我們真正怦然心動的只有品質和能否反映契合我們的呼聲、情緒,還有我們的強國夢想美好情懷

  • 2 # 電影審片官

    好看!小花記得影片中有一幕相當精彩。

    被救的海軍得知道森先生是開往敦刻爾克營救軍人時,要求他趕緊掉轉船頭,不要去送死。道森先生不從,海軍軍官說你不是海軍!而且一大把年紀……

    道森先生反駁道:像我這把年紀的人操控了這場戰爭。為什麼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送上戰場去戰鬥?(Men my age dictate this war. Why are we allowed to send our children to fight it?)

    直擊心靈,我們看到了人類戰爭的荒誕面。

    諾蘭在採訪時就說要營造一種真實感,讓人身臨其境。

    他沒有用綠幕,沒有CG,全部採用實景拍攝的方式,使用真實的驅逐艦,讓演員開著飛機,攝像機近距離抓拍。

    電影配樂採用了Shepard Tone(永無止境的音階)概念。這種配樂能使一個聲部的音調不斷升高,讓觀眾持續保持一種緊張感。

    去年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想用120幀技術給觀眾一種沉浸式視聽體驗,然而觀眾並沒有買賬。今年,諾蘭連3D眼鏡都不帶,也想給觀眾一部沉浸式體驗的電影。

    《紐約客》的影評更說,《敦》可以稱得上第一部VR電影。

    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也有幾分道理。

    我在觀看時,也同步了片中人物的恐懼,緊張,不安,直到最後湯米口讀出丘吉爾的演講,才釋然地湧進一些暖意。

    諾蘭對歷史保持著最大的謙卑,對戰爭保持著最大的畏懼,我看到了。

    談不上神作,因為片子裡面沒有把任何人神化。

    算得上傑作,因為它讓你“真實”地體驗了一回戰爭。

    在身臨其境體驗過後,不知道你的感覺是否跟我一樣:活下去真好。

  • 3 # 王冠紅人館

    這部《敦刻爾克》是諾蘭的第一部戰爭片,也是諾蘭第一次執導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但這些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認為《敦刻爾克》是迄今為止諾蘭最任性的作品。它必將引起極大爭議,喜歡的人會敬若神明,不喜歡的人將棄如敝屣。

    壹|真實的歷史

    1939年9月1日凌晨,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0年5月,德國裝甲部隊橫貫法國,直插英吉利海峽岸邊。40萬英法聯軍被包圍在法國北部,開始向法國海濱小城敦刻爾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峽成為聯軍絕處逢生的惟一希望。

    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法文:Dunkerque),法國南部瀕臨多佛爾海峽的一座古城。從地圖上看,它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要找到它的確切位置還得花點功夫。

    但現在,40多萬英法聯軍被擠壓在這座小城裡。如果他們被全殲,世界歷史很可能會徹底改變。

    數千名英法士兵等待從敦刻爾克海灘撤離

    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三面受敵,一面臨海,處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從海上穿過英吉利海峽,撤回英國本土。

    此時,德國軍隊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敦刻爾克步步緊逼,德軍的坦克離港口僅10英里。

    英國士兵躺在敦刻爾克沙灘上,用他們的來福槍向敵機射擊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奇蹟發生了:1940年5月24日,德軍接到了希特勒下達的停止前進的命令。

    關於希特勒為何會下達這個奇怪命令,歷史學家持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是因為敦刻爾克地勢低窪,遍佈沼澤,不利裝甲部隊前進;也有人認為是德國空軍司令戈林保證,僅憑空軍就可以消滅聯軍;也有人認為是希特勒想與英國議和…

    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總之英法聯軍因此獲得了喘息之機。英國政府發動大批軍艦、民船前來營救自己的子弟兵。

    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罕見而滑稽的一幕。上千條各色各樣的船向著敦刻爾克駛去。有顏色鮮豔的法國漁船,有運載乘客的旅遊船,還有維修船、掃雷艇、拖網漁船、驅逐艦、救援船、雷達哨船……有人開玩笑說:英格蘭所有能漂浮的東西,全部都去了敦刻爾克。

    這支難以形容的船隊,由各式各樣的英國法華人駕駛。他們中有銀行家、牙科醫生、計程車司機、快艇駕駛員、碼頭工人、少年、工程師、漁夫…他們中有嬌嫩的童子軍,也有古銅色面板白髮蒼蒼的老人。(引用自[互動百科])

    《敦刻爾克》劇照

    一艘大駁船在泰晤士河上拖著幾艘參加撤退行動的小船

    他們中很多人明顯是窮人,他們沒有外套,穿著破舊的毛衣和衛生衫,他們穿著有裂縫的膠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渾身溼淋淋的,徹骨的寒風中他們飢腸轆轆…

    這隻奇怪的船隊在炮火的轟擊下,沒有武裝、沒有護航,但他們卻迎著槍林彈雨和硝煙烈火,在漂著沉船的海面,靈活地向前行駛著。

    按照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計劃,力爭救出3萬至4萬人,但最終卻救出了33萬人…

    從敦刻爾克歸來的英軍士兵與女友擁吻

    貳|諾蘭眼中的敦刻爾克

    豆瓣8.5分,IMDB8.7分,表面上看《敦刻爾克》還是一如既往的諾蘭式高分。

    但如果減掉沒看片就刷五星的腦殘粉,你會發現本片的爭議極大。有人說是“為了拿獎走火入魔”“無新意的流水賬”,也有人說是“諾蘭最好的作品”“影史最佳戰爭電影”,甚至還有網友說:建議影院特設諾蘭廳,不要座椅,大家跪著看…

    電影一開場,幾個英國士兵,遊蕩在空無一人的敦刻爾克城區裡,空中飛舞著德華人的勸降傳單。

    其中一個小夥子撿了幾張傳單,還在菸灰缸裡撿了一個菸屁股,正準備找個角落,抽著煙,拉個屎…這時候,德華人的槍響了

    當死裡逃生的小夥子跑上沙灘,才發現,30多萬英國士兵擠滿了敦刻爾克沙灘:呼嘯的德軍轟炸機,轟鳴的炸彈,橫七豎八的屍體…

    這個時候,諾蘭開始搭建他的敘事迷宮。電影分出了三條故事線:第一條,沙灘上,三個士兵想盡一切辦法逃離敦刻爾克。第二條,在大海上,道森先生駕駛著一條民船,駛往敦刻爾克營救士兵。第三條,三架英軍的噴火式戰鬥機盤旋在敦刻爾克上空,與德國空軍殊死搏鬥,掩護大撤退的英軍。

    這三個故事的時間維度是不同的。發生在沙灘上的故事是一個星期,發生在大海上的時間是一天,空中則是一小時。

    諾蘭把這三個時間維度,剪輯在了一起。沙灘計程車兵,海上的民船,空中的戰鬥機,他們都在敦刻爾克,但他們處在不同的時間維度裡。

    也就是說,發生一個事件,會在電影中出現三次,而且出現的順序並不相同。這樣的剪輯,構架出了燒腦的視聽感受,對觀眾來說,觀影障礙確實挺大的。

    另外一方面,這部《敦刻爾克》有反故事、反高潮的傾向。整部電影的故事極其簡單,幾乎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人物對話極少,你甚至可以把它當成默片來看。電影中的人物情緒也非常剋制,很少出現大喜大悲的情緒。大型戰爭場面極少出現,還幾乎沒有血腥鏡頭…

    這一系列的處理方式,都決定了《敦刻爾克》與傳統戰爭大片截然不同,與傳統商業電影大相徑庭。

    據說,本片是諾蘭“獻給自己50歲前的禮物”。它確實很任性,很個人,很諾蘭。

    迷宮一樣的敘事方式,除了讓觀眾感覺很疲憊,它也為觀眾提供了從士兵、民眾、飛行員三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壯舉,讓觀眾多維度的感受到戰爭的慘烈。我個人認為,這部《敦刻爾克》是一部讓觀眾最大限度的接近戰爭的另類作品。

    叄|你的敦刻爾克

    電影結束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一段著名演講裡: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作戰…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二戰歐洲政壇最後一個硬漢:丘吉爾

    現在,你看著這段文字,恐怕很難心潮澎湃。但如果你能換一下心境,試想一下當時的歐洲局勢:除了英倫三島,整個歐洲都在納粹的兵鋒之下。在美國不願參戰的前提下,英國想挽大廈之將傾,幾乎已不可能。以當時的局勢推測,整個歐洲必將淪陷,納粹很可能將在全世界肆虐…

    你或許能體會到丘吉爾講出“我們決不投降”時的悲愴與壯烈。在諾蘭的《敦刻爾克》中,將這種絕望的氣氛營造到極致之後,再用丘吉爾名言結尾,或許這位天才導演對英雄主義的理解,就是這個樣子吧。

    丘吉爾還發表過另一段演講:如果我們失敗,那麼整個世界,包括美國,包括我們所知和關愛的一切國家,都將墜入一個新的黑暗時代的深淵…因此,讓我們忠於職守,倘若英帝國及其聯邦得以永存,人們將會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

    當電影上映的時候,電影就不再屬於導演了,它屬於每一個觀眾。但無論你讚美它,或是批評它,你都很難忽視它,因為它是你從未見過的戰爭電影。

  • 4 # 電影StayNight

    我不是諾蘭粉,但的確很喜歡他的電影,他是為數不多我認為怎麼都拍不出爛片的導演。不吹不黑地談一下《敦刻爾克》,為更多期待它又還沒買票正在觀望的筒子們提供一些資訊。

    影片改編自二戰時期,英法盟軍在面對德軍強勢壓制下,不得不選擇的一次大規模撤退。當時勢如破竹的納粹軍隊已經把英法盟軍逼到背朝大海,面朝敵人,四十萬盟軍滯留在敦刻爾克,展開了壯烈的逃亡。

    這是一部實打實的戰爭片,但整部電影沒有出現過德軍正面的燒殺搶掠,卻透過音樂、音效、剪輯和演員表演把英法盟軍驚弓之鳥、手無縛雞之力表達得淋漓盡致。

    談到戰爭片,去年的《血戰鋼鋸嶺》還讓人記憶猶新,真實、震感卻不免鮮血慘烈。諾蘭迴避了戰爭片最常用的血腥畫面,巧妙展現了盟軍的絕望、悲憤和無助,這是一部PG-13的影片,13歲以下的兒童由父母陪同可觀看。

    同時,在敘事手法上,諾蘭將自己的風格貫徹到底,戰爭不夠,還有懸疑!影片一共三條故事線,分別是陸地撤隊分隊、海上救援分隊以及空中擊殺分隊。整個敦刻爾克大撤退耗時大約10天,片中頻繁的鏡頭切換,幾乎無縫串聯了三組行動,從海陸空三個層次展現了不同社會角色在本次撤退的意義。

    影片讓我比較觸動的有三個片段。

    陸地撤隊分隊中法國盟軍在危機時刻開啟閘門讓英國軍人死裡逃生,下一次生死關頭,面臨人性挑戰時,英國軍人不由分說背叛了法國盟軍。到底是道義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呢?

    海上救援船上的老父親說,為什麼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犯的錯誤,要這麼多的年輕人送死呢?他的存在,是整部劇由悲情到希望的轉折點,他的堅持讓我們最終相信一切都會過去。

    空中擊殺分隊的飛行員就不必說了,他迫降後毅然決定燒燬飛機擔心殘骸落入敵軍手裡,最終被俘,恐怕是凶多吉少,但何其悲壯。

    誇了這麼久,來說一說最致命的遺憾吧。這樣一部從鏡頭到敘事都無可挑剔的電影,但未必能引起國內觀眾的共鳴。二戰的歐洲戰場離我們太遙遠,敦刻爾克的大撤退並未波及到中國。作為二戰東方戰場的我們,是在只能隔岸觀火,最多為諾蘭的高超導演水平鼓一下掌。

  • 5 # 吾評吾劇

    由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影片《敦刻爾克》,剛上映。

    諾蘭是一位非常有特點有個性的導演,他標誌性的非線性敘事結構和交叉剪輯的燒腦模式,如《追隨》、《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等,我非常喜歡,所以對其首次執導戰爭片,我是相當期待的。

    看完後,怎麼說呢,我是喜憂參半。而我預計小夥伴們對這部影片的爭論會比較大,評價多半呈兩極分化。

    如果,將本片作為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來看,那必定會失望。

    01 影片沒有完整的呈現敦刻爾克戰役的全貌。

    可能對英華人而言,敦刻爾克戰役,就象我們對赤壁之戰一樣耳熟能詳。但對我們普通觀眾而言,想透過一部電影來了解一段歷史,是一個很正常的需求,但顯然諾蘭意不在此。

    敦刻爾克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為何英法聯軍幾十萬的軍隊會節節敗退,被德國軍隊圍堵在敦刻爾克?為了掩護大部隊的順利撤退,英法聯軍又是付出了怎樣的犧牲來堅守防線的?原來預期只能撤退3萬多人,又是如何在後勤、空軍、百姓的聯合支援下,奇蹟般地救回了30多萬人的?

    本片全都沒有涉及,想知道這段歷史,只有自己上網查查囉。

    02 影片沒有宏大火爆、血肉橫飛的戰爭場面,敵人也統統隱了身。

    整部片子相對於我們熟悉的戰爭題材影片來說,顯得太安靜太肅穆太壓抑了。

    沒有槍林彈雨,沒有密集轟炸,人們只是沉默地在沙灘上排著隊,等待被救援。

    敵方轟炸機來襲,一輪炸彈過後,船沉沒或沒沉,人跳水或沒跳,沙灘上人倒下或站起來……短暫的慌亂過後,再繼續沉默地等待。

    連戰場上常見的血肉橫飛的場面都幾乎抹去,槍傷只是幾個槍眼,炸彈落下來只見人倒下,海面上火焰中只是掙扎的人影和幾聲慘叫。

    而包圍著英法聯軍的德軍,雖能透過突射的冷槍、飛機的轟炸、潛艇的魚雷,處處感受到他們的存在,但整部影片,卻沒有出現一個德國軍人的正臉,最後逮捕飛機員的也只是幾個刻意模糊的身影。

    導演顯然是故意,要隱去戰爭的殘酷。

    03 影片的感情表達非常內斂,很難引起大家在情感上的共鳴。

    “臉盲症”觀眾看此片可能會感覺到比較困難,我承認我就是。

    一來是因為本片沒有多少大明星,辨識度本來就比較低;再就是因為導演本來就沒打算對人物的性格、背景進行過多的描述,寥寥幾筆,點到為止。

    所有的人,都只是面朝大海,遙望著海那邊的祖國,希望自己能夠活著回去。

    小喬治爭執中摔倒而亡,法國士兵慢一步被淹死,導演甚至還將有些角色的命運處理得“隨意”,來突出人生無常。

    而且,雖然是敵我雙方,你死我活的戰爭對峙,但本片既沒有極力渲染納粹的殘酷,也沒有過多歌頌盟軍的正義;既沒有突出指揮官的運籌帷幄,也沒有描寫小士兵的英雄壯舉。

    如此“收”著演的形式,我想很多觀眾是不適應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本片真就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的戰爭片,那還會是諾蘭嗎?期待諾蘭,一定是期待著一份“不一般”。

    01 諾蘭說了,壓根沒將本片當戰爭片來拍,這只是一部關於倖存者的電影。

    原來,身處戰場的普通士兵,他對自己正在經歷的戰鬥,在整個戰役和戰局中的地位和意義是不太清楚的,只知道要奮勇殺敵和保全自己,甚至戰鬥結束後,還需要別人來告訴他整個戰役的結果。

    所以,諾蘭在拍這部幾十萬名士兵如何撤退求生的影片時,就最大程度地還原了當時那種混亂、焦慮和未知的情況。

    影片的最後,當士兵回到祖國,老者誇獎“幹得好”以為是諷刺,人們敲火車車窗送啤酒也不敢抬頭,覺得自己戰敗逃了回來,無顏見家鄉父老,結果聽了丘吉爾一席話,才知道,幾十萬人能活著回來,就是一種勝利。

    02 諾蘭玩起自己擅長的非線性敘事,用三條時間線講述了每個人“自己眼中的大撤離”。

    本片有三條時間線,那就是敦刻爾克海灘上士兵們等待撤離的一週,民用船隻自發跨海峽營救的一天,和空軍飛行員阻擊敵機、掩護撤退的一小時。

    這樣分別從陸、海、空的視角來描述“自己眼中的大撤離”。

    三條時間線上的情節互相交錯,又互相鋪墊和印證,最後契合。

    比如,民用船主道森先生他們最先救上來的,那個被嚇得驚慌失措、六神無主的海軍軍官,艦艇被魚雷擊中前,他卻是士兵們眼中冷靜幹練的指揮官。

    迫降海面的飛行員,打不開艙門,伸出手掙扎求生,空中的戰友以為是報平安,民船上的彼得卻看出了危險。

    03 飽滿的配樂和“吝嗇”的臺詞。

    說到本片的特點,肯定好多人會提到漢斯·季默的作曲。整個影片貫穿始終的配樂和反映戰場真實的音效,瀰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

    與此反差的是,那少得可憐的臺詞,這倒使本片有了些老派默片的感覺。

    影片用鏡頭細膩表現出的,那些動作、肢體語言、眼神,卻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比如民船上,當那嚇壞了的海軍軍官,關心的詢問起喬治的傷勢,彼得抑制住失去好友的悲痛,簡短地回覆他“會好的”。

    從之前的不理解,到親眼目睹殘酷戰爭給人帶來的創傷,彼得在戰場上迅速成熟。而父親對此的反應,只是讚許地輕輕地,點了一下頭,就含意滿滿。

    本片的特點非常鮮明,就看是不是你的菜。你們喜歡嗎?

  • 6 # 塗藍指甲的狐狸

    現在漲潮了。

    你怎麼知道。

    屍體被衝上來了。

    在巨大的災害面前,人是那麼的弱小無助、聽天由命。

    沙灘上一列一列的隊伍,次序井然地等待被救贖。頭頂傳來轟炸機轟轟飛來的聲音,赤裸裸的沙灘,無處可逃,無物可藏。所有人只能抱著腦袋,撲倒在地,任由炮彈丟下來,祈禱那一顆不長眼的炸彈不到落在自己的身上。

    “砰砰砰”之後,滿身泥土,爬起來的是從死亡邊緣回來的,倒在地上的永遠地死在了與祖國隔海相望的敦刻爾克。

    一陣一陣,一波一波,一輪一輪,德國轟炸機來來往往,丟著炸彈。趕緊坐上逃生的船才有活命的希望。

    可是裝滿了士兵的船,被魚雷擊中,轟然倒下,人群紛紛跳水求救,病榻上的傷員無法動彈,只能隨著船體沉沒。將身體下沉水中,捂住耳朵,閉上眼睛,躲過炮彈。

    海灘上推著船,士兵們妄圖划著船出去,十幾個人又拖又拉,縱然使出渾身力氣,也無法抵得過海浪的阻力,浪水只是順著自然地力量將它們阻隔在沙灘上不得前進一尺。

    被炸燬的船,遊在海里的英兵,滿身都是黑黝黝的油,飛機掉下來引起的火焰,立馬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連帶著油、水、人,熊熊燃燒。

    家就在對面。

    望穿秋水也無國門可歸。

    丘吉爾打算3萬人。

    可是這海灘上有40萬人。

    個體命運在戰爭和歷史面前彷彿如此不值一提,3萬還是40萬,成了一個符號,領袖們要的是一個數字,3萬的人回去,回的哪家的兒子,誰的丈夫都無所謂。

    可是啊,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全劇貫穿頭尾的一個法國兵,他在乎啊。儘管英法盟軍,可是上頭的意思是——只撤回自己國家計程車兵,不管法華人。當幾個法國士兵想要上船的時候,英國兵領隊說:“no way,我們只撤離英國兵,你們法華人讓法國自己救吧。”

    誰都明白,留在這個海灣,就是等死,唯有離開才有生的希望。

    這個法國兵懂,所以他要走,想盡一切辦法走。

    在橋墩下聽到英國長官的那一段話,他更加明白了逃出去的機會渺茫。在普通民眾的遊船趕過來之前,那些在海灘上排著隊計程車兵們,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只有3萬人是打算被撤離的。

    還有人苦苦地排隊等待著,隨時擔驚受怕著,身體和精神極度崩潰,脫下帽子,走進了大海的懷抱。

    “孩子,這水窪裡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

    誰不想活著呢?誰想做冷冰冰的數字,是3萬活人,還是35萬屍體。

    孩子,你知道我們去的是什麼地方嗎?

    敦刻爾克。

    我們去的是戰場。

    還未到達戰場,孩子就死掉了。

    可是他們從頭到尾沒有責怪一句這個間接致死孩子的人。

    ”如果又一個炮彈在你身邊炸了,你就懂他的感受了。他還在轟炸後遺症當中沒有出來。”

    這個被救起來計程車兵,蜷縮著身子,極度抗拒再回敦刻爾克,稱那裡是死亡之地。聽到轟炸聲,整個人就像全身痙攣一樣。

    當小船開始將海里的人一個個拉上來的時候,他終於克服心底恐懼,也幫著去拉人。

    他問到:‘那個男孩,他還好吧“。船長兒子沉默了很久,說:“會的。”

    這是最大的善良和寬恕,男孩已經死了。但是如果告知眼前這個人,他的心靈將會受到更嚴重的懲罰。戰爭尚且如此殘忍,他的戰後創傷後遺症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好,怎麼能再給他精神銳利的一刀。

    當小船開回英國領地的時候,對接的人忍不住說:”你這小船裡塞了多少人啊。“是啊,他救了這麼多人,卻無法挽回孩子的死。

    他跟飛行員說:”你的英雄事蹟,這艘船上的人都看在眼裡。“轉身離去。

    你看到了什麼。

    祖國。

    她有一頭褐色的頭髮。聽上去真不錯,我想我可以上這座船。

    當自發趕過來的群眾們的船隻出現在敦刻爾克海灣,所有人都歡呼雀躍,揮手、鼓掌。這是希望——帶我回家。

    home,這個詞,那麼溫馨,夢魂縈繞,還以為我要做漂泊的亡魂,再也無法踏入故土。祖國的兄弟姐妹前來相救,帶我們回家,回到我的父母身邊,妻子身邊,孩子身邊。

    幹得漂亮。

    我們不過是逃生而已。

    那就足夠了。

    士兵的榮耀是凱旋而歸,是戰死沙場。

    撤退敦刻爾克,他們認為這是一次逃亡,是不光彩的為了活命。

    報紙上登載著丘吉爾的對外宣言:”撤退不是失敗,它蘊含著勝利,我們要警惕下一次的攻擊。”

    我要留下來。幫助法華人。

    一個士兵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發現其他人都撤退了。

    只有幾個軍官還在。

    ”跟我們一起走吧,不然你只能跟敵人一起了。“

    船開動了,將軍卻說:”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留下來,幫助法華人。”

    船駛出海岸,將軍孤傲又決絕的愈高大。

    為了這一句,為了這一壯舉,前面出現的拒載法華人,在小船肚子裡罵法國兵的行為似乎得到了一點點的原諒。

    我們要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

    我們要在海灘上戰鬥,我們要在登陸點戰鬥。

    我們要在山地戰鬥,我們永不投降。

    新世界會發動一切力量,去拯救和解放舊世界。

    飛機燒起來,映照著整個海灘,像是火燒雲一般。海灘上無數個軍帽排在地上,願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

    炮彈無情,戰爭殘酷。生命不是數字,每個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正是這一個個的生命,才能組成一支軍隊,保衛一個國家。

    ——————————————————————————————————————

  • 7 # 大眾經紀人1

    我剛看回來20分鐘 你要是想看那些爆炸的特效還有那些大場面不建議去看 但是 音效會讓你感覺壓抑反正就是特棒 電影10分我打了9分 衝觀影感受的建議觀看 吹這麼多牛逼 反正我自己覺得不錯

  • 8 # 韓松落

    《敦刻爾克》是一部特別的電影,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戰爭片,看不到常見的戰爭片裡都有的那些情節,例如生離死別,政治博弈,戰爭愛情,等等。它的重點,是“戰爭的感覺”和“戰爭中人的感受”。

    在這個電影裡,每個人的感受,都是被反覆注視,反覆放大的。湯米和戰友抬著傷兵,走過漫長的海灘,走過只剩一條木板的棧道,在船起錨之前,擠上船去,整個過程,緩慢又凝滯。

    湯米和戰友被困在船艙裡,德軍的子彈突然來了,擊穿了船艙,留下一個又一個彈孔,子彈擊穿艙壁的聲音,非常逼真,像某種生死宣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下一次,不知道會擊中什麼人,人們瞪大了眼睛,驚恐不安,海水慢慢注滿了船艙,淹過他們的腿、腰、胸,沒過了脖子,而子彈還不停地打進來。

    船被擊中了,士兵們跳進大海逃生,炸彈在不遠處爆炸了,即便是在海水裡,也能感受到爆炸的衝擊,他們努力掙扎、遊動、拼命蹬著雙腿,還要騰出手來捂住耳朵,然後,又一顆炸彈來了,爆炸的聲音發悶、變鈍了,但依然衝擊到他們,他們口鼻吐著氣泡,努力蹬著雙腿。

    道森父子遇到了那個坐在沉船上計程車兵,士兵看到他們的船,並沒有驚喜交加,揮動雙手,而是繼續坐在那裡,頹然,像是用盡了全部的力氣,直到繩索被甩到腳下,他才面無表情地試圖接過繩索。

    人的感官,人在面臨恐懼時的生理和心理表現,在《敦刻爾克》裡,就是這樣被鏡頭不斷放大,不斷把我們包圍,直到我們被帶入其中,我們彷彿就在那艘擱淺的船裡,等待下一顆子彈的到來,而那顆子彈也許就會擊中我們,我們彷彿就在漂浮著油汙的海水裡,努力逃離,任何一點火苗,都會帶來滅頂之災。

    何況,漢斯·季默的配樂,還在不斷強化這種感受。湯米抬著傷員上船那段,一把提琴重複著一個簡單而緊張的旋律,畫面是沉默的,但那段重複的旋律,卻把緊張氣氛推到極致。道森父子在海上那段,配樂是類似實驗噪音的聲音,沙沙的、嘈雜的,卻又是有節奏的,不斷重複,不斷強化,把恐怖氣氛渲染到頂點。

    整部電影,就是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緊張的段落裡,走向情緒的極致。

    諾蘭所以說:“《敦刻爾克》是一部關於節奏與韻律的電影。‘謝帕德音調’透過數個不同音波疊放時的高低聲處理,能夠產生螺旋式的效果。我的劇本就是按照這一原理來完成的,三條時間線的敘事一直不停地產生持續不斷的強度,而且強度會越變越大。我不希望透過對白來講故事,而是透過畫面、音樂和音效去推動觀眾的視聽感受。”

    為什麼要這麼做?它是用“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方式,來讓我們重新回到現場,去感受戰爭中的恐慌、疼痛、麻木、寒冷、飢餓。

    《敦刻爾克》讓我聯想起的電影,都不是戰爭片,而是那些描述很微妙的感受的電影。例如婁燁的《推拿》,用盡奇怪的、扭曲的甚至猙獰的音畫,讓我們進入盲人的感官世界,還有侯孝賢的《聶隱娘》,用大環境和人的互動,讓我們感受某種特殊的蕭瑟和肅殺。

    它並不是男性的電影,儘管整部片子從頭到尾只出現了三個女人,每個女人在畫面上停留的時間不超過十秒;它也不是戰爭片,它是一部感官電影,是為了給那個時代招魂,讓現場重現,讓我們不舒服兩個小時,揪心兩個小時。

    是啊,讓人舒服的電影,實在太多了,包括諾蘭以前的電影,也都是讓人舒服的、安心的,但人不能只停留在舒適感裡,人也會追念某種不舒適感,而且是很具體的不舒適感。而當那種不舒適感結束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是更巨大的舒適。

    就像《敦刻爾克》的片尾,湯米坐著火車回家,車窗外有草地、孩童,有小車站,和穿著得體的老人和婦女,淡金色的Sunny照在他身上。

    那一刻,真是無比舒暢。

  • 9 # 今天道

    用好不好看來評價這部電影實在是有點侮辱諾蘭大神。

    不想從技術上來大肆誇獎這部電影,就說說電影本身吧。這部電影,除了遊艇大叔、軍官和機長還依稀能讓人記起名字以外,其餘人,在電影中幾乎都是無名的。是的,這部電影沒有主角,也沒有超級英雄。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你叫不出名字,在戰場中瑟瑟發抖的正要逃亡計程車兵而已。

    假如你是飛行員,當你的戰機正被海水一點一點淹沒卻又無能為力的時候,你絕望嗎?假如你躲進船艙等待安全逃離,耳邊卻無數次想起船體被轟炸的炮火聲時,你絕望嗎?假如你剛跳進海里死裡逃生,卻被洩露在海面上的柴油引燃無處遁逃的時候,你絕望嗎?

    諾蘭大神的這部電影就是透過無數個這樣令人絕望的片段,讓你去感受戰爭本身,讓你看看那些在戰爭中手足無措計程車兵,讓你深切體會到戰爭的灼痛……

    這是一部異常另類的戰爭片,影片甚至從未給出一個敵軍的鏡頭,有的只是槍聲、炮聲、飛機的轟鳴聲,恐懼卻無處不在。

    不歌頌英雄,反而一直在描繪士兵們是如何逃生的,這樣的電影最動人。

    以上

  • 10 # 林拉蒂尼

    指揮敦刻爾克大敗退的亞力山大將軍當年在緬甸被倭寇打的丟盔棄甲,甚至當中國軍隊解救了他們英軍後,直接閃出側翼給日軍,導致中國遠征軍10萬被迫進入野人山幾乎滅頂之災的傢伙。這下可好,被一部電影包裝成全球英模了

  • 11 # 拓見

    《敦刻爾克》,本身是個歷史名詞,且有珠玉在前;好比華人聽《四渡赤水》,結果已經知道,並無懸念。照著史實硬拍,就成科教紀錄片了。

    諾蘭自然也明白。

    所以他想了個法子保留懸念,那就是:

    本片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懸疑片。

    我們知道歷史上40萬英法聯軍最後成功撤出了33萬人,知道這次大撤退某種程度上挽救了歐洲,保留了二戰西線的火種,某種程度上拯救了英國與法國。宏偉的結果沒有懸念。

    所以諾蘭讓我們看個體的主角,讓我們擔心:大部隊是撤了,他們呢?在戰爭裡,個體的命運呢?

    很微妙的:本片裡沒出現希特勒、丘吉爾與戴高樂這些傳奇人物。

    更有趣的是,基本沒出現一個具體的德國軍人——有德國飛機,有德國子彈,以及片尾德國軍人影影綽綽的群像,但沒有出現一個具體的德國軍人。他們更像是潛在的、無形的威脅。

    當然,還隔著大海呢。

    於是這部電影,被簡化成了,“敵人到來之前,我們要跨海回家。”

    於是變成了一個,關於個體的故事。

    空軍在竭力奮鬥。海上的船隻冒死營救。海岸上計程車兵緊張彷徨。漢斯·季默的音樂響徹始終,用大量的銅號音效帶著緊湊的情緒。情緒始終是緊繃的。

    情緒的爆點有三個。其一,英國船隊出現。其二,“我要為法華人留下”——這句看過的一定有印象。其三,就是結尾。

    但大多數時候,情緒是抻著的,是剋制的。

    這部電影其實是靠個體情緒在支撐。英華人在船上出於恐懼朝混進來的人怒吼;潛水艇水手的恐慌;飛行員默默地算油;英國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靜。

    尤其是英華人的疑似內亂,讓我想到《黑暗騎士》裡炸船威脅的時刻,以及,《集結號》裡,爭執要不要撤退的時刻——人性在極緊張時,在情緒逐漸崩解時的那種細節,很有趣。

    當然,沒有類似於小丑、小李那樣的經典諾蘭角色。但這一部,本來就沒強調個性——空中的,岸上的,海上的,這些角色主要強調的是個群體共性,畢竟,濃縮著40萬大軍的恐懼呢。

    有一點,讓我想到《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中,宇宙浩渺無邊,美麗而殘忍;同樣,《敦刻爾克》裡,德軍沒有實際登場,大海才是真正的主角。大海被諾蘭拍得極為美麗,有一種單調的壯闊,足以體現人類本身的弱小,阻隔著生還的希望,隨時吞噬掉生命,就像無情的宇宙似的;但大海又是回家之路——只要船主老爺子,那點大英帝國老貴族範兒在撐著。

    這種美麗又殘忍的矛盾,哎。

    沒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許除了那個“我要為法華人留下來”的長官,那個駕船前來的船主老爺子,以及那個飛行員。長官自絕後路時的擔當;船主老爺子從一開始就堅定著,駕著私家小船,像郊遊似的,前來戰火紛飛的海岸救人,而且撫慰了落水士兵的心靈;飛行員義無反顧地完成任務後,在海岸點起那一簇火焰。

    其他大多數角色,都只是芸芸眾生。漫長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後被某種執著拯救了——說諾蘭沒有點什麼隱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長剋制了一整個電影后,有和平時刻的特寫。藍色調的大海換成暖金色調。然後在不斷的穿插鏡頭中,出現了那段著名的講話。

    我以前看到過許多許多次,但在電影院裡,只有這一次,我服氣了,我覺得溫斯頓·丘吉爾憑這段話,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讚譽。

    說到底,這部電影,就像是為丘吉爾這段配詞,專門做的配套解說: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即使這個島嶼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仍要在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這段話陳述時,鏡頭不斷轉到海灘,轉到登陸點,轉到島嶼和所有的地點,轉到所有犧牲與生還的角色,轉到大海。

    他大概想讓我們相信:

    在鋪天蓋地的事件以及宏偉如大海之前,渺小個體的恐懼與無助,那是難免的;但某些高貴的勇敢瞬間,某些渺小個體的選擇(比如老船主那動人的堅持),可以有多偉大;而這一切渺小個體的犧牲,到最後,可能都會是值得的。

  • 12 # 書裡閒步

    《敦刻爾克》並沒有那麼好。

    《敦克爾克》自1號在中國上映以來,並沒有獲得一致的好評。

    矛盾集中在劇情上。

    《敦克爾克》鏡頭一開始便將人拉入戰場,沒有的鋪墊拉開撤退現場,三條線加緊張的音樂推動展現了整個撤退過程。

    說好的稱讚影片真實,音樂到位。體現了戰爭的殘酷,人性以及小人物的內心。

    說不好的則認為電影完全是在記流水賬,是借諾蘭之名抄起來的“偽震撼”。

    當然也有網友提到了中國遠征軍被英軍拋棄當肉盾的歷史而呼籲抵制《敦刻爾克》。

    我們拋開這段歷史不談,只談電影本身。

    而《敦刻爾克》只做到了“雅”,以至於出現“中途離場”“全程瞌睡”這樣的尷尬場面。

    《敦刻爾克》如今上映三天中國票房1.77億。票房不盡人意也在意料之中。

    1、中國觀眾觀看《敦刻爾克》缺少歷史帶入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影片在北美票房好,在中國卻不盡如意的原因。

    2、《敦刻爾克》偏向文藝戰爭片,拍攝手法,音樂烘托都需要一定素養才能領會。

    3、諾蘭嘗試“新挑戰”,看過了《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再來看《敦刻爾克》部分影迷接受不了。

    而看過《敦刻爾克》之後,讓我想到了另一部電影——《金陵十三釵》

    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執導於2011年上映。

    講述的是南京被日本攻破後,軍隊平民都急於逃命。一座西方教堂成了避難所。

    一邊是秦淮河十幾個打扮妖豔的風月女子,一邊是教堂內一群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學生。小小的教堂將雙方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之所以會將《敦刻爾克》與《金陵十三釵》聯絡在一起,是因為兩者之間頗有共通之處。

    1、去英雄化。

    兩部電影都沒有什麼主角英雄。都講述了戰爭狀態下“人”作為個體的反應。

    2、切入的角度都很新。

    敦刻爾克沒有將重點放在戰爭場面的宏大上,而是透過音樂,個體來反應的戰爭的殘酷。

    中國青樓女子自古名聲不好。詩曰: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金陵十三釵》以青樓女子展現戰爭給人帶來的苦難,切入角度更刁鑽。而更難得可貴的是,導演沒有塑造青樓女子在民族大義前如何堅強凜然。而是實打實的展現了她們的刻薄小氣,貪圖便宜,注重外表。

    但也是這樣的人,能夠在最後的時刻頂替女學生。她們也怕死,其中一女最後的害怕反悔更表明做出這樣的一個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

    3、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戰爭帶給一個民族,一個單獨的個體的創傷是巨大的。

    《敦刻爾克》最後畫面切回到和平溫暖和諧的英國本土。《金陵十三釵》存活下來的女學生。

    戰爭殘酷,擁抱希望,珍愛和平。

  • 13 # 鄒思聰

    兩個觀點:

    第一,從這部電影之後,敦刻爾克這四個字將成為一箇中國公共媒體界的“術語”。而不再獨享於英法德的二戰歷史。

    在今後,我們會看到,“中國資本界正在經歷一場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在經歷一場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國的文化業正在經歷一場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最新的許知遠遭遇全網diss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說,“中國的知識分子正在遭遇一場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代表著一種“蘊含著希望的失敗”,和諾曼底登陸,那種“即將到來的勝利”是不一樣的,敦刻爾克之後還有漫長的黑暗與絕望。

    但這是誰帶來的?

    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帶來的。這就是電影的魅力,電影可以讓一個歷史學的術語,一個知道的人不那麼多的歷史事件,變成了一個上映在熒幕上的故事。人們沉入其中,獲得極大的滿足,並且沉思,反思,審視,進而這些小眾的術語,變得大眾化了。

    當然,只有一部好看的電影,才有這樣的效果。

    第二,這一部明明是在講二戰英法失敗撤退的電影,但是這部電影——敵人始終沒有出現,所有人的逃亡如同在經歷天災。

    在諾蘭之前,沒有人這麼拍一部有宏達歷史背景的戰爭電影。故事非常簡單,就是——逃亡。

    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文學的永恆命題也只有兩個:

    一個是伊利亞特,一個是ODYSSEY。

    伊利亞特是講遠征,ODYSSEY是講歸鄉。

    如果再加一個,就是出埃及記,講逃亡。

    這部電影,做到了。它的視角一點都不上帝,而是沉入其中,在其中的人,沒有勝利可言,活著就是一切。

  • 14 # 拍拍貸

    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英國士兵湯米(菲昂·懷特海德 Fionn Whitehead 飾)在逃離海灘的過程中相繼結識吉布森與亞歷克斯,同時民用船主道森先生(馬克·裡朗斯 Mark Rylance 飾)與兒子彼得、17歲少年喬治也離開英國,去往敦刻爾克拯救士兵。三人陸續搭救了海軍(基裡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飾)、飛行員柯林斯及湯米一行人,而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湯姆·哈迪 Tom Hardy 飾)則在被敵人雙面夾擊的艱難情形下頑強戰鬥。 影片的故事從陸、海、空三個角度講述,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才有可能活著回家。

  • 15 # 番茄電影基地

    這幾天刷屏的都是《敦刻爾克》,拋開諾蘭本次是不是美化了英軍在戰爭中的作用。單從觀感來講,這部電影到底好不好看呢。

    它太不像一部商業片了。

    我們通常對好看的要求是,場面大節奏快,故事豐富精彩,人物生動感人,最後最好再來一段感人肺腑高潮,一個完美的結局。大家能夠心滿意足的從電影院出來,這就夠了。

    而《敦刻爾克》,臺詞少,像默片,人物性格模糊,不露臉,對臉盲症患者極不友好。劇情沒什麼起伏,也沒什麼大場面。劇情一個字,逃。有不少觀眾反應睡著了。

    另外,諾蘭還是那個對時間線著迷的的人。各種繞彎彎是他的拿手好戲。

    防波堤一週,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電影中,這三條時間線在細緻規劃下相互交織,不免讓人想起《記憶碎片》兩條敘事線一條順著發展,另一條倒著,最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盜夢空間》採用了夢裡套夢的結構。《星際穿越》解讀了蟲洞原理和第五維空間。

    再說說電影的音效。

    電影的開場,以一聲強烈到足以讓全場觀眾瞬間集中注意力的槍響,直接切入正題。

    懷錶的滴答、 引擎的轟鳴、心跳的噗噗聲,貫穿《敦刻爾克》的,是這些音效,也許還有隆隆炮火聲。它們單調又緊張地螺旋式上升,為這部對白不多的影片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聲音形象。

    這大概是對法國敦刻爾克海灘上那40萬士兵最準確的心理描寫了。無盡的等待,無盡的希望和失望,最恐怖的,大概是黑洞一般的不可知……換成大白話,就是“我心都要跳出來了”。

    如果說你覺得不好看,也許還沒有理解到諾蘭的苦心,這是他對於VR電影的一次偉大嘗試。不鋪開整個場景跟你看,讓你融入場景,成為千千萬萬士兵中的一員。

    所以說口碑兩極化嚴重,可以理解,大家各取所需就好。

  • 16 # 斯旺夕照

    當然好看啊,週末剛剛去看過。

    直到現在,二戰的風雲還沒消去,二戰的題材還是一拍再拍。最明顯的,就是關於諾曼底登陸,拍過多少作品?每年,盟軍還在諾曼底開紀念大會,諾曼底是二戰走向的轉折點。敦刻爾克也是二戰的折點,只是,好像大家不太願意提,畢竟,聯軍是從這裡撤退的,或者說是被擊潰的。人性總是謳歌勝利,不太想提敗走麥城。

    我只看到敦刻爾克這個片名就決定去看了。我想知道,經過那麼多年的歲月,歐洲人是如何看待這一歷史事件的。到了片場才知道是美華人拍的。並且,我以為是戰爭大片,一定是3D的,結果卻不是。我帶著自己的眼鏡看的。

    不是3D並不影響影片的大場面。試想一下40萬大軍集結在海岸上,頭頂有敵機,德軍的坦克部隊正在趕來,暴風雨也摻上一角。影片一開始就扣人心絃。故事的情節無需多講,熟悉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救生命之戰。集結在碼頭棧橋上等候登上軍艦的戰士被德軍的炮彈轟炸,轉眼就逝去;即使登上了軍艦,聯軍薄弱的空軍也擋不住敵機的轟炸,一條條的運兵船被炸沉。觀眾的心也跟著一會兒揪緊,一會兒又沉到谷底。眼看著戰爭機器絞殺著年輕的生命,叫人有種無力感。影片有很多全景鏡頭,看著灘頭上密密麻麻象螞蟻一樣的隊伍,看著那些默默逝去的生命,你會問戰爭是什麼?這,大概就是導演的目的。相比美國式的戰爭大片,諾蘭導演的片子中更加沉鬱,更加著重對生命的尊重。而更值得我們關注的,相較於美國大片中的孤膽英雄,諾蘭塑造了從將軍到士兵、從軍人到百姓、從民間到議院萬眾一心的團結。我的一個網友說,當她看到大海上一艘艘來接士兵的民船時,眼中潸然淚下。

    對於《敦刻爾克》,網上流傳一個說法:有一種勝利叫撤退。不,沒有任何潰退可以被稱為勝利,這樣的說法太輕佻。我只知道有一種勝利叫萬眾一心。可敬的英國民眾,他們拯救了在國土之外的聯軍,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讓這些戰士在敦刻爾克被屠殺,將沒有人在本土上保衛他們的家園。

  • 17 # 崎峻戰史

    見仁見智,現在對這片子看法兩極分化嚴重,有人吹為神作,有人貶之乏味。作為一個軍事歷史愛好者,我對本片相當不滿,因為我是把它當戰爭片來看的,不過正如導演諾蘭事先打的預防針,這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一部懸疑片,以我看這是一部披著戰爭片外衣的文藝片。如果你想看戰爭場面,奉勸你不要進影院。

  • 18 # 騎著豬去炸學校

    拋開電影不談,簡單的說點自己對於這種型別的電影一些想法。首先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二戰時期比較有名的一場戰略性轉移,所以對於這種有真實歷史背景的電影,特別是廣受爭議的歷史史實,在當前商業電影大行其道的前提之下,這型別片子應該力求更多的還原當時歷史的真實場景。當然並不是說這種型別的電影不能做成商業片,而是在商業片的基礎之上應當儘量做到歷史的真實性和可信度。這樣不僅是對於觀眾的負責,更是對當時歷史的尊重。

    就說這麼多吧,改天有時間的話看過之後才能對電影本身有更多的發言權。

  • 19 # 辣媽追劇

    不談愛國不談修養,從戰爭片的角度看,諾蘭的《敦刻爾克》,用特有的電影語言讓我深深感受到:戰爭讓死亡無處不在,讓恐懼如影隨形,讓一切瞬間灰飛煙滅。

    所有戰爭片都心懷反戰情結,“反戰”是戰爭電影唯一的政治正確。但更多的戰爭片,是透過展示那種血肉橫飛的場景讓人心生忌憚,比如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到2016年的《血戰鋼鋸嶺》,大多如此。

    《敦刻爾克》獨出心裁的開創了另一種表達模式: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主角視角,用全景式的畫面,紀錄式的鏡頭,真實呈現了戰爭中命懸一線的群像。

    即便不熟悉二戰中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段歷史,也不妨礙觀影。

    影片透過3個視角,透過戰爭中不同人的自然選擇,多角度全方位呈現了40萬人的撤退場景——

    陸軍士兵逃生的視角,時間刻度為一週,空間維度是陸地; 平民水上救援的視角,時間刻度為一天,空間維度是海上; 空軍飛行員戰鬥的視角,時間刻度為一小時,空間維度是空中。

    對死亡恐懼詮釋得最深入的,是海灘上等待救援的陸軍士兵。

    一週,是幾十萬英軍等待救援、撤退的全部時間。

    電影從幾個英國陸軍士兵的逃跑切入,空蕩蕩的巷道中,飛舞著德華人的宣傳單,幾個士兵在奔跑,一陣槍聲之後,倒了幾個,奔跑的腳步聲更為急促,斷斷續續的槍聲後,只一個士兵攀越一道鐵門,跑入了盟軍的防區。

    奔跑著穿過幾個街區後,越過轉角處,驚魂未定計程車兵湯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沙灘上,明晃晃的Sunny下,成千上萬名士兵安靜的排隊等待,奔跑的節奏一下切換成令人頭暈目眩的死寂,一種讓人絕望的安靜。

    剛從死亡線上逃出來的湯米以為,這下可以稍微喘口氣了,立馬,一輪轟炸就讓他明白:無處藏身的海灘上,大家都成為無障礙的靶子,都是等待屠戮的待宰羔羊。

    為了回到幾乎看得到的對面的家,人群在無望中集體等待:等待潮汐,等待不知何時到來的船,等待極其微小的登船機會,等待不知將來自何方的死亡威脅……

    幸運排在隊伍前面又怎樣,幸運的上了船又怎樣,一輪轟炸之後,除了死傷人數的增加,一切再次重歸原點。

    諾蘭沒有拍攝血淋林的死亡近景,直接從生理上擊垮你,但那種不知名又無處不在的死亡,卻在心理上更加成功的營造了戰爭帶來的死亡恐懼:被頭頂飛機轟炸、在掃射中中彈、船沉大海被淹死、洩露原油引的爆炸被火燒、甚至人與人之畏死求生導致的猜忌和爭鬥……

    總是在生存希望剛燃起的時候,致命打擊緊隨而至,讓人在希望到絕望中幾度往返,而這種瀕死的反覆體驗,才是最可怕的折磨。

    在纜繩收起的最後一刻登上了船,沒來得及鬆口氣,船遭到了轟炸,不得不棄船跳入海中逃命;

    被救上另一艘船,吃進嘴裡的糕點還未嚥下,魚雷擊中船艙,不停灌入的水和打不開的艙門,一切努力又煙消雲散;

    浸泡在被洩露原油汙染的海水中計程車兵,正要被救援船隻營救,原油被引爆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能選擇的只有淹死或燒死……

    扛不住壓力的,投海自殺了,觀望者相當麻木。

    沒死的,精神遭受重創,言行失常。

    基裡安·墨菲演繹了這麼一個絕望計程車兵角色。

    主角湯米經歷了多次死裡逃生,見證了各種人性,無所謂善惡,只有純粹的求生本能,哪怕只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

    當然,除了人類對於死亡的自然恐懼,透過另兩條線索,諾蘭也告訴了我們,人性依然溫暖,英雄永遠熠熠生輝。

    海上的一天的,主要描繪一艘民船“月光石”號駛向敦刻爾克的全過程,這艘“月光石”號上發生的故事,是敦刻爾克撤退中的一面鏡子,照出這場奇蹟背後每一個平凡人做出的努力付出,甚至犧牲。

    當將軍從望遠鏡中看到密密麻麻的民用船隻以溫暖無畏的姿態向敦刻爾克駛來,那種將你從深淵中拉拽出來的正能量,實在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老戲骨馬克·裡朗斯飾演”月光號“船長道森先生

    空中一小時,是唯一帶有英雄主義色彩的描述。

    被派出支援撤退行動的3架飛機,支撐返航的燃油只有1小時,一架被擊沉,一架在海面迫降了,最後一架,在敦刻爾克上空戰鬥到燃油耗盡的最後一刻,擊落敵機,在海灘上士兵們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迫降敵佔區,被俘。

    在33萬士兵順利撤退的背後,有著英雄對於生與死的無畏選擇。

    “湯老師”湯姆·哈迪飾演的飛行員法雷爾

    雖然敦刻爾克撤退取得了超出了預期的成功,但二戰才剛剛開始,還有更多的戰鬥,更多的死亡,更多可以泯滅人性的恐懼,在等待著千千萬萬目前僥倖活了下來的人。

    不要打仗,千萬不要再有戰爭!

    <end>

    更多精彩關注毒劇一格

  • 20 # 西涼不涼

    感謝邀請。此片系紀實爛片,但也不全怪導演。這段歷史要是能美化的話,張學良就是民族英雄,花園口就炸的正確。同樣是撤退,長征是個什麼精神?敦刻爾克敢談軍民情的話,淮海、抗洪到汶川,人民軍隊是個什麼境界!此片在中國失準,正說明中國觀眾有水平、有理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健身房辦卡由於沒請私教,沒教練指導只能自己健身,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