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泛海一月

    記得田蘊章老師講詩詞格律時說過,詩的平仄格律好像有七十多種,背下來都難更不用說真正掌握了。所以說現在寫詩很少人按格律,是因為太難懂也太耗精力了。大多數人能作個打油詩或押個韻就算不錯了。在當前“快餐”式的藝術氛圍下,因為楷法森嚴,練書法不寫楷書直接練“醜書”或寫“狂草”,抄所謂的“近路”,與之似乎還有點相似之處。

  • 2 # 希望如煙

    讓現代人寫格律詩無異於戴著鐐銬去跳舞。教育環境不在詩詞氛圍,時代變遷讓詩詞失去了創作的土壤。文言文變成了白話文,文字變遷拼音改革,社會環境人文思想價值觀都已今非昔比,文化多元相互交融,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模式的改變…讓人們離詩詞漸行漸遠。

  • 3 # 冷寂千山

    失去格律,何談為詩詞。充其量是批著詩詞外衣所謂的詩詞而已。沒有不斷的學習與積累,深厚底蘊,即使沒有所謂格律的束縛,寫出的大多不是聲嘶力竭就是無病呻吟。不是終其一生的愛好,不專研唐詩宋詞轉而到詩經離騷等,再失去格律四聲,何談作詩填詞?無從談到繼承。更沒有必要探討這個問題。何不寫現在的網路文體,更自由。

  • 4 # 老娛記說明星

    學習格律其實並不難,只是社會不重視,學校裡缺失了這堂課,現代人對格律越來越陌生了。以前小孩子一入學就學《笠翁對韻》《聲律啟蒙》,讀幾年私塾後,寫詩吟對信手拈來。如今大多數孩子剛進幼兒園就學英語,甩洋腔。屬於自己的東西正在越丟越多,這是民族文化的悲哀。

  • 5 # 夢驚夕陽

    按格律作詩不是件容易的事。即懂平仄,還要押韻,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系統的基礎知識的學習,按格律作詩將是一句空話。即是注題唐詩宋詞、律言絕句,也只能成為詩界笑談。本人欠聰少才學,從不妄把律絕作;時閒也有順幾句,多以無題自取樂。

  • 6 # 梵寂

    先說些題外的話,傳統文化遺失的當下,能把時間和精力關注到詩詞和創作上,這本身就是個好兆頭,格律詩也好,打油詩也罷,總強似把時間浪費到麻將桌上和無聊的飯局要有意的多,人不僅需要物質來滿足生活所需,更得有美好的情趣來豐盈精神世界,當不在膚淺於追逐歌星明星,而把目光轉移到詩詞上,這應讓人心慰,當大街小巷到處都充盈著吟詩賦詞的情景,足以會成為我國的一大特色,什麼都是由淺入深,當詩詞蔚然成風時,打油詩寫多了,自然就會要深入求精,便會著重格律,至於現在倒不必強求什麼,任其發展好了誰又能知道會綻出什麼樣的異彩!以上純屬個人觀點,還請友友們指點!

  • 7 # 周仕明3

    推敲兩字,因為推是平聲而敲在詩韻是可平可仄,所以你可任意選都可以,只是意境問題。我有一詩夜深江浸月,波動推舟行。第二句推字不錯但它是平聲,而格律上只需是仄聲,無奈實在無奈,正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苦也!

  • 8 # 蓉蓉77810094

    不寫是因為不會寫,寫不來。就這麼簡單。押韻已費老鼻子勁了,還要講究平仄,對初學者來說,要命的節奏,畢竟大多數人非科班出身,本著對詩詞的偏好進入的。說實在,古韻,新韻已經弄得頭大,更別說別的。個人認為,寫格律詩的人偏重傳承,畢竟是千百年來老祖宗傳下來的,它的精煉與朗朗上口是現代詩無法比的。新韻應偏重創新。

  • 9 # 海納百川143454600

    現代詩多屬散文式,敘事式,言情式,科幻式,一詩無數行。自由放飛。與古代詩詞曲賦格格不入了。古詩詞只作文化精髓傳襲,不主張復古仿古。只要有詩情畫意,用什麼體裁己不重要。更何況歷史己處於經濟發展的時代,文學作品己被經濟這一腳踢到太平洋去了,沒人去刻意,也沒那個必要去寫唐詩宋詞古玩了。

  • 10 # 李天琪litianqi

    一方面引進西方自由詩無疑是對古詩詞的一種衝擊,另一方面這種詩歌形式對詩歌寫作也是一種侷限。當然現代人的古文基礎太單薄,作為文學常識,許多人並不熟悉!

  • 11 # 汾淮居士

    答:《為什麼現在寫詩很少有人會按格律?》我想原因不外呼以下幾種:其一,漢字約有八千個左右,將其分為平,仄,聲太多太難背。其二,唐韻已失傳。現有的古詩詞中的平聲,仄聲及韻都是宋朝的。而同一個字在宋朝和今天讀音有很大的變化,平仄就更無法撐握了。其三,宋朝入聲字歸納在仄聲裡,而現今天漢語拼音中,又取消了入聲。其四,如果加上地方上的方言土語,就更難撐握。早在中國古詩詞大會結速後,我曾發表過三篇文章。反對那些參賽者故弄玄虛,大談特談格律詩,詞。我認為不利古詩詞的發展,反而使後輩同道們望而生畏。放棄了對古詩詞的愛好和發展。其實在漢朝,南北朝,隋朝的詩篇中,沒有一首詩是講究平仄的,只是要求押韻。直到初唐才有所倡議而已,中唐才立為目標,後唐才定為規格且必須遵守的格律,這種格律體的律詩稱為“近體詩”而以前的詩一概稱為古體詩和古風詩。我還是堅持前三次我所發表評論,各位忘年交的同道們:你們沒必要考慮格律詩(近體詩)中的格律套住你們。拋開平仄,向詩仙李白學習,(李白雖有少數的格律詩)但他大部份的詩根本不考慮平仄。(如考慮平仄,便要換字因平仄的原因換字,往往是詞不達意,不能隨心所欲發揮自己的浪漫豪邁的風格)所以他只重視使用押腳韻,對仗,名句,典故……等。如果你用謫仙人的風格拋開平仄來學詩,便覺得很容易。如你能將古韻和現代韻(同韻母即可)混合使用則倍感客易且熱情高漲。至於名稱你可向古人學習,定為古風或七古,五古。

  • 12 # 詩痴老頑童

    前幾天,我已就格律的概念,格律的由來大致講了一下。現在想談一下格律的利弊。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漢語,漢字不滅,古體詩詞曲賦的寫作就不會消失。世界上有六分之一的人說漢語,寫漢字。它沒有因全球一體化而消亡,相反,它卻對外來語的融入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和適應性。這是與漢語言強大的表達,表現能力分不開的。所以,作為漢語言中詞意豐富,語言精煉的表現形式古體詩詞曲賦一定會得到傳承和發揚。

    現在說一下格律的好處在哪裡。我以為它有兩大好處。一,是使詩詞在吟誦過程中更加和諧流暢,抑揚頓挫。我們可以從《唐詩三百首》中舉一些例子。如李白《五古--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壞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與《五絕--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娥眉。但見淚痕溼 ,不知心恨誰。”相比較一下,我們是不是感覺在吟誦時《怨情》在抑揚起伏,和諧流暢方面要比《春思》明顯的多。再舉一個,杜甫《五古--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與《五絕--春望》:“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相比較一下,在吟誦時,它們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這是格律的最大好處。就是使詩詞在吟誦時,抑揚頓挫,和諧流暢。對吟誦者情緒的把控和詩意的表現也起到積極作用。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拿《唐詩三百首》裡的古風和律詩對照著吟誦就有體會。

    格律的另外一個好處是促使人們必須大量的閱讀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就是俗話說得“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否則,沒有足夠量的詞彙,是很難駕馭格律的。這也就是唐代為什麼把格律詩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的重要因素。當今有些寫詩詞的朋友,對格律有牴觸情緒,有很大原因是自己詞彙量不足,產生了對格律的畏懼情緒。不過格律同其它事物一樣,有利就有弊。它的弊端,我下次再講。

  • 13 # 井岡山老夫子

    菩提原非樹,明鏡亦非臺。格律無非是哪些自翊為高雅的文人故弄玄虛,誇大其詞的做作。詩詞(歌)原本是感情表露的一種方式而已,源於生活,發於內心。或觸景生情,或借詩言情表志。有感而發,脫口而出。合作節奏就流暢通順地吟唱出來了。試想有哪一位作詩人先按所謂格律定了再寫詩,或者說先查了聲調再用字詞。字詞的平仄聲韻取決於語音,不同的方言不盡相同,過去朗讀文章還標註貶朱呢,就是在文字的右上角用紅色小圓圈標出此字應改變讀音以使讀出流暢通順的感覺。詩詞主耍在於意境,最能體現立意思想的例子,大家可看一看毛澤東主席的卜算子-詠梅和陸游原詩的對照。初學者不必先被所謂的格律所束縛,有了構思草稿再根據是否流暢通順斟酌調換字詞。但不一定非得查字典定音調。小編這個命題本身就有出入,非但今人就是古人,也並非先有格律而後有詩句。

  • 14 # 半卷

    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

    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古體詩絕對需要按照格律來,畢竟古代詩詞和音樂關係很大的。簡單說,沒有格律的詩詞就跟唱歌沒有曲調一樣。現代詩呢,現代詩當然不需要格律,現代詩更像是舶來品。現在很多人沒有文體意識,所有的文體都寫出散文的感覺。你可以沒有文體意識,但是,真正從事這方面創作的一定會有的。

    你覺得沒有人寫詩詞按照格律了,要麼你身邊人寫的是現代詩,要麼寫的是四不像。據我所知,現在寫古體詩的人真心不少(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是圈子小,圈子外的人很難知道。(我認得的寫得好的有理科生,有文科生,也有我的大學老師——詞學博士)按照格律只是入門的入門,寫得好才不是那麼簡單。聞一多先生說過:“唐詩就是戴著鐐銬跳舞。”格律就是鐐銬,鐐銬用的好也著實需要功夫。

    現代詩優秀的作家,你能知道不少,像北島這些人都還活著,但是我們經常提的歷史上古詩詞優秀創造者,你還能看見嗎?現在確實有不錯的作家,然而,你自己跟他們詩詞搞創作優秀作家不是一個圈子的。

    格律我一開始學也覺得難,但,現在才發現符合格律是最基礎的。再說了,看見有人說古代詩格律很多,然而常用的不多,詞記住熟悉的幾首詞也能記住一些詞該怎麼填。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學習起來格律基本上還是有章法的。入門又不難,難道是精通和寫得好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 15 # 大峰上雨

    隋唐時期的流行語是現在的南方語系,發音與現在的普通話大不一樣;另外漢語拼音也逐漸改革,音調的高低(平仄)變化很大;同樣的一個字古時的發音與今天的普通話發音不一樣多有變化,不能照搬(平仄)。現在人再爭論詩詞“格律、平仄”發音沒有意義。最後我再說一點:知道什麼是“格律”?其實就是指詩詞的規格與規律。規格是人定的,改變的人多了時間長了也就成為規律了。人類社會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改變與變化才能進步,才能適應社會;今天的人千萬不能為古人活著呀!

  • 16 # 閒雲野鶴40

    大概格律詩就是難度很大,想按格律寫,有時就難用上詩意境的字及詞語。再以平仄對,就更難找到。我看有些講究平仄寫的詩,一首詩不知道是寫什麼的,雖然有幾張圖,也不知以那張圖為中心,寫圖中的什麼意境。反正每一張圖都寫一句。看圖說活了。我認為寫詩依圖只要一張即可。想寫圖中的景還是人物,這就是詩的主題。寫人物略寫景,寫景略帶寫人物。寫七律最基本的是對仗,必須遵守的。首尾兩聯一般不用。所謂“律”《藝苑卮言》卷四.說:“律為音律、法律,天下無嚴於是者,律者,六律也,嚴不可犯也”。還有韻格,也就是押韻。其難.度可想而知。之所以不是不寫,而是寫不好,學著寫一寫參與,亦無傷大雅。沒有什麼大不了。只作為一種愛好而已。要是容易就沒有詩人了。古時詩人的詩都是從自已現實生活中寫的。寫不好慢慢找,故有二句三年得,反正我也無法回答這個難題。紅樓夢裡鳳姐一句詩的一詩人,“一夜北風緊”。還有古人潘大臨沒寫完的一首詩,只寫了一句也傳到如今。“滿城風雨近重陽”。問題就是詩意有背景的,才有意境。總之,有才的人,還是寫格律詩為好。任其自然、、、、

  • 17 # 槐夢齋主

    現在寫格律詩的人太多了,而且格律詩也不難掌握。題主和某些回答的朋友多上網路詩詞論壇看看就知道了。錄鄙人的兩首五律:

    素履江南客,蕭條獨愛詩。潛居觀大化,抱朴守頑痴。生計依微祿,幽吟入四時。窮通斯理在,堪慰夙心期。

    向晚憑窗立,開襟對好風。蟬鳴高樹上,鳥渡暗雲中。萬里飄零倦,百年懷抱同。山陽多舊侶,應不笑孤窮。

  • 18 # 左綿公子

    你恰好說反了,現在網上很多詩人,太拘泥於格律了。實際上格律詩是唐代才出現的,格律詩只是詩歌中的一種而已。唐代以後格律詩,詞逐漸形成固定格式,在韻律上是一種規範,讀起來抑揚頓挫,是一種進步,但從文學上看卻制約了詩人想象的空間。我們所數字的大詩人流傳的千古名句,大都是沒有格律約束的古風。如李白蜀道難,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紅樓夢葬花吟等等。格律詩也有很多名篇,但紅樓夢黛玉說了,若是有了奇句,格律是可以打破的。至於網上有很多沒入門的所謂詩人,寫了很多即不入格律,又沒有文學價值的作品,用黛玉的話說,這樣的詩,一天一百首也可以有!

  • 19 # 中華王爺

    格律是規範,是條條框框。如同法律是約束人不得胡作非為。格律詩是約束人詩情的手段,以免詩情氾濫而胡言亂語。格律詩中重要的表現手法是對仗。頂真是每兩句的下句頂上句而欠兩句的情況下,用上句的最後二字詞作下句頭二字詞。古詩詞中的專業術語也如圍格中的專業術語般多。在今天的新時代,作舊詩也行,作新詩也好,關健是音節要優美,意境要高遠。在新的時代歌頌人民的勤勞、善良、正直。歌頌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人民大眾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奮發有為及高尚情懷。

  • 20 # 千千千里馬

    格律詩是中國詩歌語言最高成就,產生了唐詩這樣輝煌的語言藝術頂峰。格律是唐詩的技術核心。不過,要在格律詩中運用好古詩的格律,還是很難的。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清朝i滅亡之後,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普及文化提高國民素質,提倡不同於清朝的官方規範文學文言文的白話文這一大眾語言。詩歌也從此開始了“白話詩”的時代,一直延續到今天。白話詩可以不講格律甚至可以不押韻。不過,白話詩不等於白水一杯,適當的語言藝術還是應該有。白話詩現在叫做自由詩。我覺得,寫詩自由沒有錯,但是,藝術必須有語音藝術的含金量,雖然我們不可能回到古代格律詩的時代,但是,自由詩也可以自律一些更好。我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叫做“新詩應該自律”。從自由到自律。寫詩應該有嚴格的自我管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色列最新表態沒參與“暗殺”伊朗將軍,想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