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沐橙莫笑

    如果僅僅是回答題目所問,現在而言必定是機械硬碟無疑,具體有多久很多資料可以查。我更想回答的是若是隻能選一個 一個 一個會是選哪個?我會選固態!我用的128G已經三年,現在用起來還有些許掉速,資料儲存也正常。雖說掉速速度也比機械塊,一些重要的資料我都會儲存到NAS。而到今天128G的也換成1TB的了,而且機械硬碟使用還有一些震動或者噪音。 所以說真不必糾結固態硬碟壽命,電子產品更新真的是快。 PS:前面的是問題的回答,後面的是我答非所問,對固態和機械的一些看法。有些人也許會說價格的問題,這個我只能說看怎麼選擇了,現在240G的500多塊,春夏季349 399的也有....

  • 2 # 暴雨田螺

    a機械硬碟想用得久條件還是比較苛刻的,畢竟不抗震。執行中踢到機箱可能就出問題了。裸盤從桌上掉到地上也可能直接就掛了。總之使用幾年出現壞道幾乎是避免不了的問題。相比之下,SSD似乎就不那麼容易壞了,雖然有讀寫次數限制,但一般家庭用十幾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 3 # MaDaHa

    先說結論:我認為固態硬碟壽命更長。

    再說限制:不考慮假冒偽劣、山寨貨等因素,不考慮火災等特殊情況,不考慮震動、電湧以及人為因素等。

    最後說依據:請自行百度 “固態硬碟壽命測試一年半 連寫2500TB終於全掛” 一文。感謝 Hardware.info,感謝 TechReport,感謝翻譯、媒體和偉大的網際網路!

    我認為這篇文章是真實可信的。按照文中所述,假如每天寫入1TB資料,2500TB也要用接近七年時間才能完成。但事實上我們每天能寫入10GB就算很多了。所以,即使打上巨大的折扣,固態硬碟的壽命都是很長的。

    我家有臺舊電腦,仍然在用。裡面有塊希捷80GB的舊硬碟,已經開始報錯。但老式的IDE介面已經淘汰,那就不換了吧,慢慢等它壽終正寢。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壽命還不到,也要面臨淘汰。很多產品都是用不到壞的……

  • 4 # o小茗同學o

    不考慮資料恢復性的話 明顯是固態更勝一籌 前面有回答已經說了固態的可使用時間 而且固態對環境要求不高…… 機械的話 一個停電就可能導致壞道花盤了 何況搬動掉落等等意外情況呢……

  • 5 # 神天天無聊

    第一 機械的壽命絕對高於固態 固態硬碟的儲存方式本身就是不穩定的 除了寫入次數時間也會影響他的壽命 第二 意外情況下的損壞率也是固態高於機械 有人用機械硬碟執行中震動過大容易壞說事 可是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有多大機率震動他?而固態一個核心問題是突然斷電很容易丟資料 這個情況發生的遠比地震什麼的多吧……

  • 6 # 套離現實

    如果按照讀寫次數來說,排除因振動等造成的影響,

    機械硬碟壽命

    長,且機械硬碟不會因儲存內容過多剩餘空間少而導致壽命縮短。這是因為

    固態硬碟

    快閃記憶體晶片

    是有寫入壽命的。當有新的資料寫入時需要替換舊的資料時,SSD

    主控制器

    將把新的資料寫入到另外的空白的快閃記憶體空間上(標記為擦除狀態)然後更新邏輯LBA地址來指向到新的物理地址。而舊的地址內容就變成了無效的資料,但是要在上面再次寫入的話,就需要首先擦除掉這個無效資料。快閃記憶體有程式設計的次數限制,即寫入次數壽命。由於快閃記憶體資料不能覆蓋,寫前必須擦。這樣每次的寫入與擦除就叫做1個P/E週期(program/erase cycles),通常MLC一般的寫入壽命是5000~10000次,而SLC是10萬次左右。正因如此,快閃記憶體是將所有可用空間P/E一遍後進行下一個週期的P/E,因此如果剩餘的可用空間越小,擦除寫入次數使用越快,當達到壽命時,

    固態硬碟

    的壽命也就到了。所以可以看過

    固態硬碟

    容量越大,壽命越長,平時使用時所餘空間越大,壽命也越長。而機械硬碟只要不出現物理壞道,理論壽命是比固態硬碟長的。

  • 7 # 散慮-逍遙

    固態硬碟,主要是運裝程式。機械硬碟用的發放檔案,固態硬碟基本不放檔案的話。使用時間還是比較長的,機械硬碟就是程式啟動有點慢。作業系統也是程式,操作程式744你有我有,全都有。

  • 8 # 飛翔的初語

    小編,您的題目就是偽命題。硬碟的分水嶺是顧客的需求__-_-品質狂100%固盤+水冷(或外接風扇+軟介面),主機板及顯示卡及記憶體,除了燒燬(過激電流),終身不存在接觸不良。為什麼了?沒有風扇振動,特別是機盤的振動。要省心就別談價格以及顧客自身的動手能力。豪鱷們除外。“

  • 9 # 次元哥遊戲

    固體盤有刷寫次數,而且全體都是晶片積成。刷寫頻率過了,壽命就沒了資料也就沒了!所有都結束了。機械硬碟不容易壞,壽命也比固體盤長。只要不損壞密封,令盤體進空氣,是可以用五到十年時間的。就是一旦壞了,不認盤也可以開盤取回資料!這是最重要區別!

  • 10 # aliquis唯一數碼

    這個問題需要分別考慮,我們要知道,固態硬碟說白了就是大型的隨身碟(當然理論上並不是),使用的是快閃記憶體晶片,一般分為TLC\MLC\SLC,最差的是TLC,因為其擦寫次數很少容易損壞,這也是為什麼廉價固態硬碟一兩年就掉速嚴重的問題。

    在現在的科學技術限制中,機械硬碟雖然速度不是很高,但是由於是物理介質儲存的原因,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比TLC和MLC晶片的固態好得多,如果質量沒有問題,機械硬碟的壽命可長達十年以上(企業級),相比較之下,TLC的大約兩年就需要更換了,就像你的隨身碟過一陣子就報廢了是一樣的。

    但是,SLC企業級晶片就不同了,不考慮主控,從晶片本身就要靠譜很多,我們知道機械硬碟對於抗摔一般不甚令人滿意,而SLC的固態硬碟在防摔、穩定性、散熱性等方面有很大優勢,而且儲存資料的時限也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這個問題需要考慮你買的是什麼價位什麼晶片什麼質量的,如果貪小便宜,無論是機械還是固態壽命都不長哦!

  • 11 # -_-24145251

    我的筆記本原裝機械硬碟不到三年就掛了!5年前1200買了個256G固態硬碟一直用到現在。其間和媳婦吵架筆記本摔過4次,硬碟都摔出來了。插上照樣用筆記本螢幕早摔爛了

  • 12 # 雲淺靜

    不同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的容量所得結果會有很大差別。首先是機械硬碟,普遍認為使用三到五年就會開始出現壞道,然後壞道會逐漸擴散使硬碟無法使用。至於固態硬碟,由於ssd的壽命跟寫入次數有很大關係,而因為均衡消耗,寫入次數又與硬碟容量有直接的關係。假設一隻240g容量的tlc固態硬碟,tlc可以有至少500次刷寫壽命。也就是說該硬碟可以寫入240g*500=120t的內容。120t壽命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按日常辦公娛樂來使用,平均每天寫入大約是15g,那理論壽命就是120t/15g=8000日=21年。但如果作為一個極限測試壽命的方式,每天連續寫入1t的內容,那可能只需要120天就結束理論壽命,之後的每一天都是幸運日,等到某天突然記憶體再也撐不住了就全壞了。當然也不排除ssd會出現電路損毀之類的故障。但單從記憶體壽命來說,ssd正常使用遠比機械硬碟耐用。

  • 13 # 146297920

    理論上應該是機械硬碟,但實際情況不一定

    1和生產商有很大關係,曾經看過一個電腦報的評測報告,企業級的sas硬碟竟然不如相同容量的家用SATA硬碟耐用,那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作為企業一般都有raid,換硬碟不會丟失資料,讓硬碟壞的快一點,可以增加收入,就跟電燈泡一樣,壽命是故意降低的,具體去問度娘

    2固態硬碟,具有很好的防震效能,機械硬碟在讀寫時收到劇烈撞擊是致命的,一旦磁頭接觸碟片,出現壞道,磁碟內部不再純淨,會越壞越多

    3機械硬碟對氣壓敏感,在高原上無法使用,你沒聽錯,在西藏用機械硬碟會出很多故障,後來才知和氣壓有關係,我買個一個硬碟時攝像機,說明書明確說無法在高原使用

  • 14 # sakula遊戲宅男

    經過幾次血的教訓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 機盤和固盤都是很容易損壞的 我自己的電腦買了一個固態和一個5400轉1T的硬碟 一個做系統 一個做儲存 為什麼我我要選擇5400轉的機盤?因為7200轉硬碟技術上很不成熟 轉速過快很容易產生壞道 一般1年左右就壞了 5400轉速度雖然慢了 但是相對穩定 不容易損壞 價格也低 適合做儲存檔 那麼為什麼固態盤不能單獨使用? 因為固態盤目前科技並不成熟 每個儲存單元只有5000至1萬比左右的寫入壽命 我們日常使用電腦無時不刻都在寫入和刪除 長期如此固盤很快就會降速 直至損壞 所以得把一些寫入任務分配給機盤來做 比如上網 聊天 看電影 下載東西 安裝遊戲 都應該設定在機盤 兩者配合 才能保證固盤效能和質量

  • 15 # 光頭強GiveMeNovacaine

    家庭用的話完全沒必要考慮壽命,倆者絕對夠用。我07年的機械盤160G、幾百塊吧,現在好好的。還是被淘汰了,大小不是很在乎,在乎它的聲音太大、畢竟用了那麼久,速度不行,行業發展快。固態硬碟家用的沒必要把永久儲存的放到固態裡。固態硬碟等到你換電腦了它也壞不了(殘次品、新買的就壞那種就不算了)我07年的電腦現在還能玩主流網遊,只是低遊戲設定,某些有點吃力,10年了,該退役了。總之一句話,等你換電腦了,你的前任也沒壞掉。

  • 16 # 先鋒院線

    硬碟的壽命是由擦寫次決定的,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比較,擁有以下缺點:

    1、 成本高。每單位容量價格是機械硬碟的5~10倍(基於快閃記憶體),甚至200~300倍(基於DRAM)。

    2、 容量低。目前固態硬碟最大容量遠低於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長,據稱IBM已測試過4TB的固態硬碟。

    3、由於不像機械硬碟那樣遮蔽於法拉第籠中,固態硬碟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如斷電(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尤甚)、磁場干擾、靜電等。

    4、寫入壽命有限(基於快閃記憶體)。一般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為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然而整臺計算機壽命期內檔案系統的某些部分(如檔案分配表)的寫入次數仍將超過這一極限。特製的檔案系統或者韌體可以分擔寫入的位置,使固態硬碟的整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不過一般用的話ssd還是可以用好幾年的也可以買混合硬碟。

    要權衡哪個好需要根據個人的需要,沒有絕對。固態硬碟最顯著的特點應該是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機械硬碟優勢在於價格便宜,儲存量大,效能穩定。

  • 17 # 科技大沙龍

    單說壽命的話,可能機械硬碟要長一些。但是從便攜性等角度來說,固態硬碟更勝一籌。

    下面說一下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區別: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分方式有很多,首先從外形上,機械硬碟的體積要比固態硬碟大,所以重量也要比固態硬碟重,其次在售價方面,固態硬碟售價要比機械硬碟貴很多。在一般情況下,臺式電腦中的基本都是機械硬碟,但隨著固態硬碟的發展,隨著市場和使用者的各種需求,固態硬碟漸漸成為使用者選購的重心。

      固態硬碟的應用範圍要比機械硬碟的使用範圍更廣泛,固態硬碟在電子世界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部件,非常受到業內人士的重視,而機械硬碟使用範圍就不像固態硬碟那樣靈活了。目前固態硬碟中最大的容量體積為1.6TB,傳言IBM公司開始測試4TB的高速固態硬碟組了,和機械硬碟相比按TB容量來衡量的話兩者之間相差的比例非常大。

      機械硬碟的內部部件要比固態硬碟複雜,內部存在固態硬碟沒有的馬達和風扇,所以在這方面固態硬碟就要比機械硬碟佔有很大的優勢了,而固態硬碟要比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安靜許多。另外在功耗方面,固態硬碟也要低於傳統的機械硬碟。

      在硬碟重要的讀寫速度方面,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要比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高,一般要高2倍左右的速度讀寫能力,SLC只有10萬次的讀寫壽命,成本低廉的MLC,讀寫壽命僅有1萬次,比起傳統硬碟毫無優勢可言。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固態硬碟內部都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的晶片,而機械硬碟是將資料儲存在磁碟扇區裡,當使用的時候出現碰撞的問題,固態硬碟能夠將資料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比這點機械硬碟就要差很多了。

  • 18 # 魅力小婷姐她二哥

    純粹比壽命這點沒有任何爭議,固態硬碟完虐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損耗只有寫入才會產生,讀取是不會有損耗的,同時現在的系統和固態硬碟都支援trim,當你刪除一個檔案時,不會真正清除資料而是給一個標誌表明這個檔案是可以被覆蓋的,下次你寫入新檔案時才會覆蓋完成一次P/E操作,避免了重複擦寫。同時現在的主控擁有壓縮演算法,可以以較小的寫入量完成資料記錄,配合普遍使用的DDR快取,可以避免無謂的寫入資料,整體上可以減少一半的寫入量。另一方面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非常高的,以常用的MLC為例可以達到上萬次,而企業級所用的SLC則可以達到十萬次以上,因此從正常使用壽命來說固態硬碟是完全吊打的。而對於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壞來說,固態硬碟發熱小,沒有機械結構,對環境要求低,實際故障率大概只有機械硬碟的十分之一,仍然是完爆機械硬碟。大家對於固態硬碟壽命存在誤區主要還是因為固態硬碟門檻低,導致各種雜牌山寨良莠不齊,被低價劣質貨影響了整體形象,而機械硬碟因為技術要求高,只有少數幾家大廠才能做,品質方面能得到保證,兩相對比才會顯得固態品質低。當然了固態硬碟目前最大的缺點在於價格昂貴,這個是可以透過技術進步逐步降低的,而機械硬碟存在物理限制,已經無法再大幅度提升容量或者降低價格,未來的發展肯定是固態硬碟的天下

  • 19 # 13漊DE匄魂

    機械的長一點,順便看自己的需求,如果是工作類的還是機械的好,萬一硬碟壞了重要資料還能修復出來,固態的就沒然後了。自己家裡娛樂的2個都可以,附帶說一下,固態只是讓程式開啟快了,執行的流暢跟它沒有半毛錢關係,還的看CPU 記憶體 主機板!

  • 20 # 城市風雲兒

    理論上感覺機械硬碟壽命應該更長。但是實際使用上來看,在壽命方面基本沒什麼區別了,因為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以及硬碟的工作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徹底用廢一塊機械硬碟的情況也不是沒有(開機正常,但是關機很高階o(╯□╰)o,直接按插線板上的一鍵斷電按鈕,按一下,整個世界清靜了。。。)。現在的固態硬碟,對普通人來講不存在壽命問題,用10年差不多了吧,沒問題,管夠,隨便用,不信的話,可以看各種大資料量讀寫測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蒜是如何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