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21 # 我是全子

    當姜芽長到1釐米時在驚蟄節令即可播種,生薑生長期長,應採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則,夏季生長期間要進行遮陰,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宜,一般結合澆水施肥進行2-3次

    選擇有芽點的飽滿姜塊消毒並晾乾,準備好合適的花盆與盆土,然後進行種植,並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10天左右即可出芽。

    生薑在我國種植普遍,一般在正常的情況下,生薑每畝產量在2000斤到4000斤左右。

    種植生薑選擇肥沃疏鬆的壤土,播種前要曬種催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出苗後結合澆水,中耕1到2次,結合除草應多次追肥,立秋後培土2到3次。

    生薑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種類有竹根姜、紅芽姜、嫩姜、老薑、紅爪姜、黃爪姜、沙姜、南姜等。

    生薑種植的時間由溫度決定,湖南、武漢等地四五月份種植,我國西北、西南一般三月份播種,選擇滲透能力較強的沙質土壤,將姜塊處理後五天播種,一定施足基肥,播種後做好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採收是秋末冬至

  • 22 # 雲南00後小馮

    種植生薑,先用光照充足的地方種植。土質鬆軟。種植前在底部放入肥料。肥料可以選用曬乾的,牛糞等。再將姜種下。注意坑不要挖太深,不然很容易長不出來。三到五天澆一次水。

  • 23 # 鄉村視野D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姜是生長在溫暖而又比較溼潤的地方,對於溫度要控制好,同時也比較耐寒,一般適合的溫度大約在30℃左右,溫度在25度左右,那麼發芽是比較緩慢的,如果如果氣溫很低的話,就會完全的不發芽。姜是不喜歡在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生長的,喜歡在陰的地方生長,雖然說對於這一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如果陽光太強的話,還是要進行一些遮擋的。那麼就來具體的瞭解一下,種植生薑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而它對於生長的條件又有哪些要求?才能夠對產量和品質都有所幫助。

    姜的根部生長不是很茂盛,所以不能夠很好的抗旱,或者是抗澇,所以需要很多的水分。不能夠讓土質過於乾燥,或者是太過潮溼那麼對它的生長是很不利的,這樣就會很容易腐爛,或者引起別的病出現。在種植的時候,要種在肥沃的沙壤土中或者疏鬆的土中,如果種在潮溼的地,長出來的姜品質是不好的,如果土質又比較差的話,就更不利於生長,需要最多的肥料就是鉀肥,對於氮肥是次要的。

    種植的最好時期一般在5月份的前後,在下霜以前收穫是最好的時期,因為它比較喜歡溫暖的氣候,非常的不耐寒,所以一定要在氣候比較溫暖的時候種植,如果太過寒冷的話,就不要進行種植了,否則就會影響到它正常的生長,也不能夠有利於品質和產量的提升,這樣的種植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在種植的時候要選擇好的種子來進行種植,也可以在收貨以後把一些比較好姜留下來以後播種。要進行一些準備工作,首先要進行曬種大約曬3天左右,傍晚的時候要受到屋裡以免受凍,曬過以後可以讓種子從休眠期甦醒,同時能夠促進發芽,而且能夠更好的減少其中的水分,這樣就能防止腐爛,在曬過3天以後,然後在放4天,在上面再蓋上草蓆子,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證溫度,這樣反覆幾次以後,在曬姜當中,如果不合格的就要及時的挑出來,避免影響到之後的播種。

    然後就要催芽,這個過程有一定的溫度需要求,一般在9—11度左右,這樣更利於長芽,把姜鋪好,然後蓋上棉被,更好的保溫。也可以在溫室裡面進行,首先在筐裡面放一些紙,把姜種一塊塊放在裡面,大概4層,然後拿到溫暖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溫度,把已經出牙的種子掰成小塊兒。,在每個上面要留一個好的幼芽,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及時的觀察,如果有壞掉的,那麼是要拿出的。

    姜種出苗是比較慢的,如果土壤缺水,那麼就會影響出苗,所以一定要把底水澆足了,在出苗前一般就不用澆水了,當底水完全都滲下去以後,然後再放姜種,播種的方法有兩種,有平種和豎種兩種方法,平播就是把姜種平放在地裡,豎播的方法是把種子收起來放在土地裡面。

    總結:特別注意的是播種的密度,大約每畝地播種在5000株左右,而且每畝的用種量在500千克左右,種子決定著產量,以上的內容就是關於生薑的種植過程當中,不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關於這些科學的種植方法,大家是不是都已經有所瞭解了呢,只有使用正確合理的方式來進行種植,才能夠讓產量和品質都達到最好的預期效果。

  • 24 # 長江說農

    生薑的種植條件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溫度 生薑起源於熱帶地區,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了喜溫不耐寒的特性。溫度條件是生薑栽培的重要考慮因素。生薑各個生長時期對溫度條件的要求不一樣。生薑幼芽可在16℃以上溫度條件下萌發,但生長非常緩慢。萌芽的適宜溫度為22℃~25℃,在高溫條件下,發芽快,但不健壯。莖葉生長以20℃~28℃較為適宜;根莖膨大盛期最適宜溫度為25℃,且要求有一定的晝夜溫差,白天25℃,夜間17℃~18℃,以利於養分的製造和積累。秋季氣溫降至16℃以下時,生薑植株便停止生長,遇霜既開始枯萎。

    【覆膜增溫可以實現早收穫,早上市,爭取更大的種植效益。】

    2.光照 生薑喜光較耐陰但不耐強光,在中等強度的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若遇強光,則植株反而生長不旺,葉片的葉綠素減少,甚至發黃枯萎。若陰雨天氣過多,光照不足,對姜苗生長也不利。生薑不同時期要求光照強度亦不同。發芽期間要求黑暗,幼苗期間要求中等強度光照,在半蔭半陽狀態下生長良好, 旺盛生長期同化作用較強,需光量大,應拆除覆蓋物,滿足其光照條件,以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

    【在半蔭半陽的光照條件下,姜苗生長良好。】

    3.水分 水在生薑植株體內含量超過90%以上,是生薑植株及其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生薑植株透過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水分,地上部分向外散發(蒸騰)水分。早在1727年英國牧師黑爾斯就發現草本植物在天氣乾熱時,一天蒸騰失水的量可超過整個植株的重量,但是作為草本植物的生薑是淺根性作物,根量不多,特別是吸收養分和水分的纖維根較少,根系不發達,吸水力較弱,土壤深層的水分不能充分利用。生薑如果遭遇較長時間的乾旱,則植株矮小,產量降低;但如果遭遇的雨水過多,土壤積水,同樣容易導致姜生長髮育不良,引發病變,造成損失。所以,適宜的水分是生薑正常生長髮育並獲得高產的重要保證。南方地區夏秋季節雨水較多,但分佈不均,經常遭遇乾旱和水澇,這是生薑種植需要認真解決的課題。

    【適宜的水分是生薑正常生長髮育並獲得高產的重要保證。】

    4.土壤 生薑對土壤適應性較廣,無論是沙土、壤土或粘土都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而肥沃、有機物豐富、通氣性良好、易於排水的沙壤土栽培為好。不同土質對生薑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定影響。沙性土壤農事操作方便,根莖光潔美觀,含水量較少,幹物質較多,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容易遭遇乾旱為害,且不能做到均衡持續供給養分,產量較低,根莖微黃。如果泥土黏性強,其地下根莖生長延伸受到限制,且在收挖時泥土附著在生薑上,除去泥土很麻煩,因此以沙壤土最為適宜。當然,生薑也會因栽培方式不同,對土壤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果採用撬窩栽培的方式,沙壤土則不易成形,土壤較黏一些,反而便於撬窩成形。生薑對酸鹼度的適應性較強,一般在pH值5.5~7範圍內,植株生長較好,PH值在8以上或5以下時,則植株矮小,葉片發黃,長勢不旺,根莖發育不良。在同一土塊,生薑忌連作。由於土傳病害防治十分困難,而且成本較高,特別是姜瘟病,技術性要求較強,因此一般不宜連作,特別是在沒有種植經驗的新區更不宜連作。

    【沙壤土有利於田間作業。】

    5.養分 生薑在生長過程中,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動態,與植株鮮重的增長動態是一致的。幼苗期植株生長緩慢,生長量小,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量也少。旺盛生長期生長速度加快,其礦質元素的吸收量也增加。生薑喜肥耐肥,全生長期吸收的鉀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氮肥可顯著促進植株生長,改善葉片的光合效能和植株的營養狀況.從而促進養分的同化、運輸與合理分配,最終使生薑產量提高。相當部分姜農重視氮肥施用,但又忽視了鉀肥和鋅肥、硼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足量施用,這是影響實現生薑高產穩產的重要因素。生薑與其它農作物不同,它對鉀肥的需求量超過氮肥。鉀肥是生薑高產穩產的必需的營養元素,主要負責植株體內的物質轉化,對提高植株抗旱、耐寒、抗病蟲害能力,提高生薑產量和品質有顯著的作用。很多生薑種植區的土壤都不同程度的缺鋅缺硼,因此生薑種植者必須重視補鋅和補硼。植物缺鋅生長髮育停滯、葉片縮小、莖節縮短。硼的作用是將葉片製造的養分向塊莖疏導,當硼缺乏時,葉片製造的養分不能輸送到塊莖,造成姜塊莖裂口,品質變差。因此在多數姜田施用鋅肥和硼肥都有顯著提高產量的效果。

    【合理、充足的養分是生薑實現高產優質的必要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滿清入關是撿漏還是歷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