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何戰事會急轉直下?什麼是希特勒最大的失誤?單從軍事上講,德國的軍事行動,哪裡出現了重大失誤?
13
回覆列表
  • 1 # 走之16

    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定會失敗,因為他已反人類,及戰爭罪。天必滅之。

    單從軍事上講,希特勒在歐洲戰場上打敗法國,把法國以戴高樂為主的抗法西斯主義逼到幾乎無路,英國也為營救法國戴高樂抗法西斯戰士們,沒有準備充分。突然希特勒停了下來,對蘇聯發動了希特勒本人發明的閃電戰,戰線太長,叫法軍及英國有了休息調整時間。

    這加速以希特勒為領導法西斯主義德國失敗主要原因。

  • 2 # 夢迴唐朝162458004

    一:德軍直取敦刻爾克英法聯軍眼看就要覆滅之時,希特勒卻下令停止進攻,聯軍利用時機加強了防禦及艦船造就了敦刻爾克的奇蹟,

    二:德軍以銳不可當之勢奪取斯摩稜斯克,莫斯科岌岌可危,斯大林膽戰心驚之時,希特勒卻命令中央集團軍停止前進,分兵南下烏克蘭,北上列寧格勒,結果斯大林利用這一寶貴的時間加強了莫斯科的防禦,以致德軍深陷莫斯科寒冬。從而失利。

    三:1942年德軍藍色行動進展順利,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在面對幾乎沒有防守的斯大林格勒時,希特勒命令第四裝甲集團軍南下高加索,還從第六集團軍調走機動部隊,導致蘇軍調兵遣將守住了斯大林格勒。

    三次錯誤,第二次尤為可惜,儘管進攻莫斯科的時間拖延,德軍穿著夏裝在蘇聯的嚴冬還是幾乎攻下蘇聯首都,德軍的戰鬥力真讓人欽佩。

  • 3 # 必須關注的神回覆

    希特勒的失敗是敗在道義上,屠殺了太多的猶太人,侵略了多個國家,卻實行法西斯暴政!所以得罪了上帝!他的最大失誤是不該去進攻蘇聯,把戰線拉的太長,當德軍打到莫斯科郊外的時候,上帝幫助了俄羅斯人民,俄羅斯的冬天提前來臨,使德軍的裝甲部隊的機油都凍了,士兵凍死,無法戰鬥,蘇聯紅軍與美,英,法聯軍兩線進攻導致希特勒的全盤失敗。

  • 4 # 王158682974

    希特勒開闢戰場過多,戰線過長補給跟不上,閃擊蘇聯尋思很快結束,沒想到遇到頑強抵抗並以失敗告終,總之原困還有很多,發動侵略本身就是不人道的,必遭世界人民共抗之,失敗是早晚的事

  • 5 # 歷史風暴

    希特勒最大的失誤是不應該攻打英國,而是應該交好英國。

    希特勒的德國在歐洲相當於戰國時期的秦國。在攻打英國之前,強大的德國軍隊如臂使指,可以完成希特勒所指派的一切攻擊任務。

    所以,希特勒這時應該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對處於海峽另一端的英國採取和平方式,以防守為主。而英國面對如日中天的德軍,沒有能力派出大軍登陸歐洲大陸。他們所能使用的攻擊方式就是派出海軍和空軍騷擾沿海港口,根本不會對德國造成多大影響。而德國應該在打下法國之後,乘勢越過法國南部邊界佔領西班牙和葡萄牙。這樣就可以控制直布羅陀海峽,讓英國難以有效支援北非戰場。這時,即便義大利再爛,也會和北非英軍維持一個均勢。而英軍為了支援北非,更不敢輕易刺激德國。

    整個不列顛空戰中,德國投下了7萬多噸炸彈,損失飛機1500多架,由於是跨境作戰,幾乎所有的飛行員都被英國人擊斃或者俘虜。

    試想一下,這些資源用在攻擊蘇聯方面。攻擊蘇聯的空軍可以增加將近三分之一。7萬多噸炸彈也可以大大增加德軍的攻擊力度。更不要說,希特勒還可以調集西班牙的力量為我所用。

    當希特勒將力量集中起來猛攻蘇聯,所有的戰略目標都會提前實現。斯大林只能撤往烏拉爾山以東,將東歐部分完全讓給希特勒。擁有了整個歐洲大陸,拿下英國只是分分鐘的事情。最後,英國王室被迫西遷,在加拿大建立流亡政府。

    一戰結束後,流亡在外的德國皇帝威廉看到《孫子兵法》後如獲至寶,說:我要是早幾年得到這本奇書,何以落得如此下場!

    我想說的是,希特勒在戰前如果看過《史記.秦本紀》,很可能會統一整個歐洲!

    不過,希特勒統一歐洲不是歐洲之幸,他所奉行的雅利安人至上主義將會給歐洲其他各族人民帶來無比的災難。所以,希特勒的統一隻是暫時的,他的帝國很快就會在歐洲人民風起雲湧的起義中走向滅亡!

  • 6 # 超然視野

    德國二戰到底敗在哪裡?人們更願意認為因為這是法西斯發動的非正義戰爭,所以註定是要失敗的,但這樣分析有用怎麼能還原真實呢。

    希特勒上臺後的德國,迅速擺脫凡爾賽協約,迅速的擴軍備戰,即使如此德國本土軍力最高也就僅僅接近800萬,當然這是侵吞捷克和奧地利後,整編哪裡的軍隊才達到的這個地區。並且因為獲得了魯爾工業區,德國的坦克和飛機才能大量的裝備和升級。

    即使如此德國的坦克在二戰初期還是比日本的強不了多少,而且在進攻中數量有些時候還不佔優勢,例如在進攻法國的過程中,坦克對比就直接比英法聯軍少了近一千輛。

    在隨後進攻英國本土過程中,德國的龐大陸軍幾乎沒有任何作用,孱弱的海軍雖然有一兩個裝備湊活,例如潛艇和戰列艦,能起到突然嚇唬作用,但不能讓對手屈服,而且英國人隨後基本上掌握了對付這些裝備的戰術。

    所以從以上可以看出,德國其實是受到快速擴張帶來的宏利刺激了德國決策層,使得他們在判斷或者做決定的時候喜歡冒險或者賭博,但前期的得手會讓他們繼續下注,在獲得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後,有以極少代價和蘇聯瓜分波蘭,有以幾乎零傷亡迫使法國投降並重創英國陸軍。

    可是空襲英國和襲繞戰術沒有夢摧毀英國空軍和海軍,無法讓英國投降,而此時蘇聯已經知道自己捲入戰爭只是遲早的事,也在積極備戰,事實上德國人打算再一次賭博。

    這次戰無不勝的德國陸軍遇到了硬茬,雖然損失巨大但能迅速恢復,雖然技術裝備不足,但能迅速勝利,蘇德戰場從二戰早期的鐵皮坦克逐步演變成二戰經典的兩種坦克的對決,那就是著名的T34和德國的虎式坦克。

    總的來說德國準備還是不足。

    第一,前期擴張過於輕鬆和順利讓德國的決策層過於樂觀估計戰爭的程序,忽視對手的抵抗能力了意志。

    第二,仍然處於陸權至上的軍事思維,限制了德國發展海軍,在與英國海軍作戰中,雖然有較大收穫,但始終不能奪取制海權,而只能被動的使用有限的空軍對英國本島進攻,英國空軍以逸待勞,大量消耗德國空軍實力,並對德國本土工業區進行報復轟炸,致使德國工業生產受到影響。

    第四,有一群豬隊友,例如日本,雖然和德國簽訂協議為盟友,但卻從不和德國同步,例如在進攻蘇聯當年德國一直要求日本從東部進攻,然而諾門坎後日本再也沒有和蘇聯交手的想法,而蘇聯可以在關鍵時期從東部撤出有生軍,支援蘇德戰場,從而頂住攻擊,並實現反擊。

    而另一個盟友義大利,絕對是一個搞笑存在,沒打過一場硬仗,投降的速度不亞於法國。

    第五,希特勒的過度自負,希特勒雖然有從軍經歷,但他不是一個好的將軍,希特勒一些莫名其妙的決策都為日後對手反擊提供了實力,例如敦刻爾克戰役,就莫名其妙停止合圍,讓英國海軍有時間組織海上力量撤退出三十萬人,一方面保留了有生力量,另一方面鍛鍊和檢驗了英國海軍戰時組織能力。

    大致上可以歸類為這幾點,但也不足夠全面,若有興趣敬請斧正。

  • 7 # 史書上冬眠的蛇

    希特勒最大的失敗是在政治上,軍事失敗只是一個表象,下面就由我來分析。

    根據希特勒自己的自傳我的奮鬥的描述,他所要建立的歐洲新秩序乃至世界新秩序只是為日耳曼一個民族服務的,就算延伸下,也是為他指定的雅利安人種服務的,他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勢必會遭到全世界多數人的反對而最終走向失敗。

    希特勒毫不隱晦自己要為德國謀求生存空間,而開拓空間就是用戰爭這一方式進行,當他瘋狂侵略歐洲那些已經有上千年文化根基的傳統國家的時候,他的失敗就已經註定。

    他毫不考慮客觀現實,用一個賭徒的心態瘋狂的進行軍事豪賭,閃電戰,也就是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在對方還沒組織起有效抵抗的時候就將對方打敗。這種突襲可以成功一次,兩次,但不可能永遠成功,說到底,戰爭,仍然是後勤的較量,綜合國力的較量。當他進攻或宣戰那些在實質上比他強的多的國家的時候,失敗就已經註定。無論他的軍隊有多厲害,當突襲致勝不可能的時候,拼資源的時候,他和他的德國就力不從心了,軍事自然急轉直下。而無論普魯士軍官有多好的傳統,多高的素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失敗自然是唯一結果。

    即便他是為了德國人謀求發展,可是他所建立的獨裁整體和所依靠的他所謂的國家社會主義經濟,都是違揹人類發展方向的,最終也會被德國人民所拋棄。人類的發展永遠是向前的,任何人想以任何思想重新為人類戴上奴隸的枷鎖的行為都將是徒勞的,不會成功的,也最終為人類所遺棄。

  • 8 # 謝金澎

    希特勒的失敗之處在於,上帝給你智慧的同時也給了你野心,但是配備給你的物質條件又具有侷限性。

    在這種矛盾條件下,希特勒把他的智慧發揮到了極致,要知道德國是一戰戰敗國,受《凡爾賽協議》約束,軍隊發展受到嚴格限制,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臺,其用了兩年時間,先是秘密擴軍,再是實現義務兵役制,到1939年迅速擴充到52個常備師。並且在他的領導體制下,飛機坦克大炮等機械化裝備數量也迅猛發展,而且軍隊都接受了嚴格訓練,德國從一個歐洲排行不過三的國家迅速成為睥睨天下,橫掃歐洲的超級軍事強國才用了不過六年。

    這就是他天才的地方,更天才的是,他發明了閃電戰這種新戰法,這是一種集約己方所有優勢的空地立體作戰模式,而且集中力量攻其一點,大叢集、機械化,這種戰法問世,將歐洲傳統強國法國包括蘇聯都打蒙了,快速推進、勢不可擋。

    然而,上帝給他的野心讓他難以剋制要征服全球的慾望,而且被自己的聰明燒昏了頭腦,他解決掉法國之後整個歐洲大陸全部進入了彀中,原本應該用三到五年來治理歐洲大陸,修生養息,整軍備武,再做下一步打算。畢竟美國偏安一隅、蘇聯又想爭取時間繼續發展,英國已經龜縮在英倫三島瑟瑟發抖。他要不惹別人,再無人敢招惹他。他卻忍不住自己的慾望,立即進攻英國。

    但是之前他跟英國簽了一個《英德協定》,就是英國為自保,防止德國吞併歐洲大陸後攻擊自己的綏靖政策。《英德協定》規定德國的海軍裝備總噸位必須低於英國,這就是老牌帝國的老謀深算之處,希特勒一方面有條約約束,另一方面全面發展陸軍、空軍,也沒有精力再去發展海軍,結果進攻英倫三島時,英國就憑藉英吉利海峽和傳統海軍大國優勢,硬是頂住了德國的瘋狂進攻。

    德國的這一永不止步的瘋狂舉動讓遠在大西洋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開始坐不住了,羅斯福一看尼瑪的胃口太大了,這樣下去我想過個與世無爭的安逸日子是不行的了,羅斯福雖然迫於國內厭戰情緒沒有直接參戰,但是開始跟英國、中國、蘇聯眉來眼去,大量賣裝備給反法西斯陣營。

    蘇聯也開始警惕,在蘇德邊境部署重兵防範,並在遠東與日本簽署《日蘇互不侵犯條約》,重點防範來自歐洲的威脅。

    最後,英國這塊骨頭沒有啃下,希特勒還是沒有反思,調整策略、剋制慾望,又開始進攻他命運終結的地方——蘇聯,墨索里尼半夜得知希特勒的瘋狂舉動後,氣得跳腳,大罵希特勒這個瘋子要把義大利玩死。

    果然,希特勒玩死了整個法西斯集團。

  • 9 # 使用者6717935217

    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希特勒的過人之處是極大地提高了整個德國的擴張積極主動性和軍隊的戰鬥力!而其滅亡也是過分看高了自己國家軍隊的戰鬥力,又過分看低了別國軍隊的戰鬥力!

  • 10 # 趙志軍001

    希特勒首先是敗在發動了侵略戰爭,不發動戰爭,他就不會失敗。當然這是一句廢話。

    希特勒他本身就是一個戰爭狂,他的領導班子也是一個戰爭狂的集團,利用各種宣傳機構鼓動民眾參與他們的 對外戰爭,一時間整個歐洲元起殘酷的戰火,在此同時又殘酷的殺害大量的猶太人。

    這場/戰爭一開始的帝國主義之間的利益爭奪,轉變成全球各國人民反法西斯的戰爭。在道義上他們首先失敗者,在軍事戰略上希特勒錯誤的估計了蘇聯的人民反抗力量,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以及美國政府直接的進入戰爭,在戰略戰術上遠遠高於希特勒的戰賂戰術,最後希恃勒納粹德國走進絕境。

    驗證了那句話他發動戰爭,他是不會失敗的。

  • 11 # 斯圖嘉特

    “二戰”爆發的總根源始於《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同為歐洲列強,原為利益而戰,“本是同根生,你又相煎何太急?”可協約國不管那些,硬是要殺雞取卵,把德國往死里弄,條約內容異常苛刻,結果把德國人逼上梁山,為希特勒的上臺鋪墊了肥沃的土壤。

    希特勒的成功之處在於性格中天生的敢於冒險,不按常理出牌。這使德國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束縛並迅速強大起來。然而希特勒的失敗也源於這個“優點”。從他政權的組成來看,都是一群烏合之眾。格林、戈培爾、希姆萊包括他本人,這些人都沒有受到過正規良好的現代文明教育,個性成因、社會履歷複雜,但有一點共性,有野心且不擇手段。

    納粹德國戰敗,主要責任歸咎於希特勒本人。從軍事角度講,他犯了很多至命錯誤。作為一個參與了“一戰”並獲得過鐵十字勳章的老兵。在普魯士軍官團的將軍們面前,他的內心其實是奔潰的!他越是自卑,越是表現得蔑視這些人。極力表現得比這些人高明。他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天才”。因此只有像凱特爾元帥和約德爾將軍這樣唯命是從的“應聲蟲”剛好符合他的胃口,被委以重任。之前在軍中聲望很高且在總參謀部很有前途的曼施坦因則被貶到一線部隊當起了18師師長,《曼施坦因計劃》的功勞無疑則記在了元首的名下,因為天才只有一個那就是——希特勒!拋開派系鬥爭不談,他狹隘的性格里是容不下別人的。而是否有容人的肚量,是衡量一個領導人能否成就一番事業的關鍵所在。

    這就決定了德國最高統帥與德軍的各級將領們永遠不會步調一致地思考問題,為最終失敗埋下了禍根。而他搞的所謂效忠宣誓制度,則完全綁架了德軍,從將軍到士兵無一例外。把整個德國軍隊變成了他實現政治野心的私人“工具”。

    希特勒的失敗可以歸結為兩點:

    1.戰略格局太小。這與他的文化程度和經歷有很大關係,個人野心加軍事冒險最終碰觸戰爭底線。他發動戰爭憑藉的是率性,甚至有時異想天開。而能幹的軍隊,按照他的意志真正要取得巨大戰果時,他又膽戰心驚,不敢相信,朝令夕改,拿不定主意,甚至故意為展現自己的“直覺天賦”,證明自己的“正確”,以致貽誤稍縱即逝的戰機。這在許多關鍵戰役中的關鍵時刻表現得淋漓盡致,如1940年5月敦刻爾克的合圍、1941年進攻莫斯科還是分兵基輔、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他偏偏分兵高加索……作為一場橫跨歐亞、兩洋,61個參戰國,捲入20億人口的規模空前的世界性戰爭的指揮者和組織者,希特勒的戰略格局顯然太小了。這是他失敗的深層次原因。

    2.希特勒軍事失敗的第二大主要原因是不會用人。如前所述,他為了把自己表演得像個所謂的“天才”,樹立權威,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建議。所謂戰場實際情況對他來說毫無意義,他是個只要結果不問過程的人,凡事憑主觀臆斷,對所有人都充滿個人偏見,因此他不會客觀公允的評價和任用一個將軍或元帥,而只會胡亂委任調動各級軍官,搞些形式上的東西,沒有實際的支援,這些東西根本扭轉不了戰局。如果把東線戰場指揮權委任給曼施坦因,西部戰場指揮權委任給古德里安,非洲戰場指揮權委任給隆美爾。總參謀部協同排程,制定一個總體外交軍事戰略計劃。物資分配,部隊調動完善統一,那情況就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二戰的結局早已塵埃落定。納粹德國戰敗有著複雜的原因和歷史背景。本人以管窺豹,談的也僅僅是其中的一兩個方面。希望各位軍事愛好者暢所欲言,補充完善,交流學習。

    希特勒與他的將軍們

  • 12 # 雲狼CLOUS

    德國戰敗的原因只有一條,那就是缺乏石油。

    德國不是產油國,而且德國佔領區不能穩定提供石油。

    其他不多展開了,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第一國家戰略就是控制中東,控制石油。

    以上就是美國吸取的教訓了。

  • 13 # 天宇的文史情懷

    在1941年夏季,德國起傾國之兵兵分三路閃擊蘇聯,當時德軍正值巔峰期,閃電戰天下無敵,蘇軍在戰爭初期被打的大敗,損兵幾百萬,可蘇聯大大了,有戰略縱深,同時蘇聯當時有斯大林的強勢領導,斯大林把國民經濟轉入戰時,也是以舉國之力力拼德軍,當時德軍已經打到了莫斯科城下,德軍已經攻入莫斯科,當時斯大林已經準備放棄莫斯科並要把首都遷往外高加索一帶,可這時日本偷襲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戰爭,這無疑給斯大林打了針強心劑,斯大林馬上下令調西伯利亞軍團回師勤王。這時候希特勒犯了大錯,這時候如果沒有西伯利亞軍團回師勤王,那德軍可以攻下莫斯科,可西伯利亞軍團是生力軍,而德軍經過幾個月連續廝殺已經疲憊,所以才被擊敗。

    如果希特勒在得知太平洋戰爭暴發後能改變佈署,那莫斯科會戰的結局就不一樣了,希特勒當時沒有判斷出與日本關東軍對峙的西伯利亞軍團能回援莫斯科,這是德軍情報部門和參謀部的重大錯誤,如果當時希特勒能及時得到情報,就會下令莫斯科德軍後撤100裡休整,同時補充彈藥兵員,而蘇聯也一樣要休整部隊,蘇德雙方都會贏來一個休整期,就看誰快了,但是主動權在德軍這邊,德軍休整後可以不動,而蘇聯不同,蘇軍要收復失地,所以斯大林會指揮蘇軍殺出莫斯科,這樣一來蘇德兩軍就會在莫斯科城下展開百萬人以上的大廝殺,在當時經過休整的德軍在會戰中應該不會輸給蘇軍。

    對德軍來說,要想打敗蘇軍也就是1941年有機會,也就是三板斧能把蘇聯打死就打死了,要打不死蘇聯等蘇聯緩過勁來,那就要拼消耗了,可德國和蘇聯比誰人多槍多,德國和蘇聯不是一個數量極的。

    所以說德國二戰必敗。

  • 14 # 滄海月明珠有淚15

    希特勒作為一個戰略家,最大的錯誤就是在英國還沒有打下來的時候去打蘇聯,因為德國的國家力量無法支援兩線作戰。

    德國要想贏得戰爭,就必須首先解決西線戰爭,因為一戰的時候美國就是從英國登陸法國結束戰爭的,而希特勒作為一戰的老兵,對這個歷史不可謂不清楚,一開始的時候希特勒也在避免兩線作戰,當1940的時候德軍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打下法國,希特勒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可是後來的海獅行動失敗後,本來不應該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可是希特勒為了石油和糧食等物資,去攻打蘇聯從而造成德軍兩線作戰,為德國的失敗埋下種子。

    在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的時候,希特勒當時還可以左右戰爭的走向,那就是儘快從蘇德戰場撤出來,全力對付美國,因為那個時候日本正在橫行太平洋,美國本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如果這個時候德國一舉把英國打下來,美國就會失去對歐洲尤其是西歐的控制權,那樣的話美國就會全力對付日本,不會去攻打德國,因為美國需要一個戰略基地,才可以登入德國,不管這個基地是英國還是日本。所以希特勒最大失誤就是發動了兩線作戰。

  • 15 # 海天是藍

    不進攻蘇聯納粹德國啥事沒有。至於在西方陣地打的英法各國一敗塗地。以至於德軍橫掃歐洲。斯大林對希特勒德國還是態度友好的,對於希特勒德國初期的作為斯大林儘量裝傻模糊對待,但是蘇聯也是樂意乘著德國大肆侵略的時候也撈一些便宜,蘇德瓜分波蘭就是實際例子。納粹德國如果和蘇聯關係繼續加強友好。哈哈!西邊是德國的東邊是蘇聯的。面對德蘇兩大軍政集團那美國至今還是啥也不是。

  • 16 # 湘平古珍郵館

    希特勒只要不打蘇聯就不會失敗,真想不到希特勒為何要去打蘇聯,蘇聯那麼大塊頭,又是高寒地帶,而且蘇聯人口也多,入侵蘇聯就算靠突襲能成功,那麼大地盤吃下它自已不也得脫層皮嗎?不知希特勒犯了那門子邪,偏要去進攻蘇聯。

    蘇聯有戰略資源沒錯,但你也得有這個能力才行,當時希特勒是太自以為是了,其實打下法國以後,德日意如能坐下來商議,日本放棄難啃的中國也不去惹美國,德國不打蘇聯,義大利先不去打北非,三國共同對中亞、中東、西亞、東南亞和南亞這些軍事力量弱的小國發起進攻,這樣德意日三大帝國將極為龐大,同時又佔有了最豐富的戰略資源,這樣二戰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估計希特勒臨死前最後悔的就是重走了拿破崙之路,去入侵蘇聯。

  • 17 # 圖文繪歷史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也就是希特勒為什麼失敗,原因林林總總。

    有人說是因為德國有著豬一樣的隊友,一戰時德國本來和沙俄合作得非常愉快,可為了幫奧匈小弟,只能站在了沙俄對立面,最後失敗,而二戰時德國本計劃好進攻蘇聯,誰知義大利這時進攻北非,30萬意軍被1.5萬英軍打得滿地跑,德軍只好馳援義大利,之後再調轉進攻蘇聯,可這比計劃的時間晚了70多天。

    1941年北非戰場上,隆美爾將軍和德軍第15裝甲師在一起。

    也有人說希特勒失敗的原因是不會用人,他身邊有三大軍事天才卻都不被重用而改變了德軍戰爭結果。比如德國裝甲兵之父,也是閃電戰創史人的古德里安,二戰時累累戰果,可1941年進攻蘇聯時,因一場敗仗,希特勒就解除了古德里安的職務之後賦閒在家;二戰名將,德國元帥隆美爾曾是希特勒最欣賞的人,悲劇的是捲入了暗殺希特勒的事件中,服毒身亡;還有曼施泰因是二戰時最負盛名的指揮官,可是因與希特勒分歧越來越大,受到希特勒冷落,最後被解除職務。

    普遍認為希特勒失敗的原因是希特勒放走了英法幾十萬聯軍。1940年德國閃擊歐洲,英法聯軍被打得潰不成軍,最後在敦刻爾克這個地方,就算背水一戰,也難逃覆滅,但是希特勒硬是看著34萬英法聯軍撤退了,這支部隊後來被美國重新裝備後成為了反攻德國的重要力量。

    1940年,33萬英法聯軍從法國敦刻爾克撤退。

    但是我想說,希特勒失敗的原因跟石油有著重要的關係,在二戰後期,石油也影響著德軍的戰略,更因石油而走向了失敗。德國是歐洲典型的缺油國,就算戰爭的儲備,要開動裝甲部隊,可能只能維持1個多月時間,是名副其實的“月光族”,所以二戰的德國使用的閃電戰其實是被逼出來的,因為沒有油,所以德國制定的戰略一般是以1個月為一個週期,一輪攻勢後,歇一歇囤點油,再進攻。誰曾想在歐洲的閃電戰打得那麼順手,一般不用1個月就能提前結束戰鬥,所以囤了大量的石油,以至於進攻蘇聯的計劃時可保證2個月戰鬥計劃。

    1945年4月初,在德國一處地下工廠,容克公司的He-162戰鬥機半成品停在組裝線上。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德國在進攻蘇聯時也一直順風順水,可在進攻斯摩稜斯克時,遭到了蘇聯頑強抵抗,一仗打了2個多月,把德國儲備的石油打沒了,這完全打亂了德軍進攻蘇聯的計劃,使得希特勒不得已改變作戰計劃,把中路軍的坦克集團調往南線打烏克蘭,因為那裡有高加索油田。很多人都說希特勒轉向南作戰是重大失誤,三線進攻路線,兩線停擺,只剩下南線保持進攻了,可是最終蘇聯紅軍守住了這片土地並粉碎了德國的進攻,盟軍大反攻時,停擺在路邊的虎式坦克雄風不見,天空也見不到德軍的戰機,因為德軍沒油了。

  • 18 # 黃先生—歷史頑主

    希特勒的失誤在於過高的估計了自身的實力,犯了戰爭擴大化的錯誤,後期指揮失誤,戰略戰術呆板,沒有充分利用優秀將領,最終失敗。

    在二二戰前期,希特勒仗打的都比較順利,利用閃電戰的優勢,快速的滅亡了波蘭、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國,從此希特勒誤認為德國軍隊無敵,又相繼同英國、蘇聯發動戰爭,結果打的潰不成軍,最終第三帝國滅亡。

    一、希特勒過高估計自身實力,戰爭規模嚴重擴大。克勞塞維斯說過,戰爭一旦開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結束。希特勒最不應該和法國、英國、蘇聯打仗。當時英國、法國是盟國,雖然42天德國即把法國打趴下,但是法國是一個不服輸的民族,戴高樂將軍在北非成立自由法國抗擊德國。攻打英國,在不列顛空戰中損失了大批的飛機和優秀的飛行員,導致對英國的作戰不得不暫停。隨後攻擊蘇聯,使得德國兩線作戰,戰略上犯了大錯。蘇聯氣候高冷,地域縱深空間很大,民族觀念很強,英勇無懼、不斷抗爭,再加上德國的綜合實力、戰爭的潛力遠遠不如蘇聯,蘇聯又從美國、英國等國獲得大量外援,德國失敗的命運不可避免。

    二、希特勒後期指揮失誤,戰略戰術呆板。希特勒在主動進攻的情況下,指揮的順風順水,如果一旦遇挫,則失誤連連。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強令保盧斯守禦陣地不準後撤,導致保盧斯兵敗投降,開創了二戰德國元帥投降的先例,嚴重打擊了士氣。庫爾斯克戰役中,一再拖延戰爭發動時間,導致蘇軍判明德軍作戰意圖,做了充分準備,最終庫爾斯克戰役失敗了。在1944年,蘇聯發動十大戰役,希特勒更是嚴令德軍寸步不退,白白損失了兵力。

    三、希特勒任用庸才,在戰爭後期又罷免了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加速了失敗。希特勒任用戈林為空軍元帥,戈林並沒有真才實學,一味奉迎元首。結果在不列顛空戰中指揮失當,使得德國的空軍力量損失殆盡。曼施坦因元帥,被公認為德國最優秀的陸軍元帥,卻被希特勒在1944年罷免。

    希特勒發動二戰雖然是不義之戰,但是他在戰爭中犯的種種錯誤也值得後人警醒,不能重犯同類錯誤。

  • 19 # 文心採露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敗了,現在出現了很多反思希特勒敗的原因到底出現在哪裡?應該說希特勒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在大的戰略方向上,此外也是因他個人能力不夠導致的最終失敗!所以說如果給希特勒第二次機會,他照樣還是難以擺脫失敗的命運!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希特勒在戰略方面到底出現了哪些錯誤?

    應該說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做了很多充分的準備的,特別是在他開始寫出我的奮鬥一書之後,就開始在國內做了很多的準備,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科技上等等吧,都做了很好的準備,但是這些準備,由於在後來的戰略設計上的錯誤,最終導致難以擺脫失敗的命運。具體來說就是:

    第一,希特勒只做了很好的戰術上的準備,戰略上的準備包括戰略方向上的選擇,都是錯誤的。

    比如說希特勒應該把征服歐洲作為他的首選目標,或者是第一目標。包括如何征服歐洲作戰的次序等等,都應該有一個全面的規劃和謀劃,而希特勒的整個戰略始終都是隻看到了戰術上的進攻的安排,卻對這些總體上的安排缺乏一個總體的系統的考慮。正因為如此,所以一開始攻下法國波蘭,等歐洲的一些國家,進展的還比較順利,但是沒有成聖的,把所有的歐洲整個地盤拿下來,也沒有選擇拿下中東以後,就可以解決以後的石油供應的問題。這樣的話,最後才考慮要不要進攻蘇聯。何時進攻,進攻的把握性就會大很多,不會那麼倉促的去因為所有的問題,而發動這場準備不足的戰爭。

    第二希特勒在選擇誰是他的朋友,誰是他的敵人方面,也明顯的犯了戰略性的錯誤。

    毛主席就曾經說過,革命的首要的問題就是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而不是我們要去進攻哪一塊地盤,去搶奪什麼樣的資源。顯然在這個方面,希特勒是做得太差了,選的隊友都是豬一樣的隊友,日本在關鍵的時候去偷襲珍珠港,而不是從西伯利亞去進攻蘇聯,墨索里尼,義大利這個就更不要說了,經常在戰爭中拖後腿,留下一屁股的屎,讓希特勒再去擦。如果希特勒能把蘇聯拉來作為自己的盟友,我想這個戰爭的結果會怎麼樣?大家就不用再去問了吧。而且蘇聯也有意想和希特勒聯合,或者,至少他也是害怕希特勒去進攻他,如果說希特勒能夠和蘇聯去結為盟友,一方面蘇聯會求之不得,另一方面希特勒也就為這場戰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準備好了最重要的砝碼。

    第三是進攻蘇聯,這本身就是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在選擇進攻的時間方面也放了戰術性的錯誤。

    如果說希特勒沒有放這個進攻蘇聯這麼大的戰略性的錯誤的話,希特勒就不會失敗,當然在戰術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包括他的時機的選擇,以及具體進攻莫斯科,包括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等等,希特勒都不顧戰場的實際情況,親自去瞎指揮,但這些都是一些戰術性的錯誤了。

    其次就是希特勒的能力不行。這主要體現在:

    第一是希特勒不具備大局的,全域性性的,系統性的,整體性的思維。或者說這方面的思維能力是永遠不夠的。這包括從當真的準備謀劃戰術的安排,戰爭的選擇等等方面。

    第二是希特勒個人性格方面的缺陷。希特勒是一個偏執狂,對別人的意見難以吸納,對自己的錯誤的思想和方法非要做到固執起見,剛愎自用,不能夠很好的聽取戰將們根據現場情況提出的,非常有針對性的作戰方法。特別是在蘇聯戰場上,希特勒有好幾次能夠取勝的機會,卻被他自己的固執葬送了,德軍的很好的戰機。

    第三是希特勒不會用人,或者說在用人的方面出現了重大失誤。比如盟軍在敦克爾克撤退的過程中,希特勒本來可以對盟軍進行關鍵的一擊,卻像豬一樣的下令撤退,停止進攻。為盟軍保留了近30萬的最後在諾曼底登陸的有生力量。而希特勒犯下這一低階錯誤的原因,據說就是為了給自己信任的空軍司令留下一個功的機會,這是什麼用人方法?用人原則,難道不以戰爭的勝敗和最終的目標,作為用人的導向嗎?

    第四是希特勒連科學家在戰爭中的重要性都認識不到。導致他瘋狂的驅趕國內的優秀科學家,特別是猶太籍的科學家趕盡殺絕,因而在關鍵用人的時候沒有很好的科學家為他製造先進的武器,特別是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絕頂級的科學家如果利用好了的話,是能夠製造出原子彈的,這一批最牛的科學家,都被他趕跑了,後來跑到美國去,卻幫助美國製造出了原子彈。如果說希特勒製造出了原子彈的話,戰爭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

    希特勒為什麼會失敗?希特勒自己都可能會覺得很冤,但是如果他看到了上面的分析,他就不會覺得冤了!

    所以說希特勒敗在八個字上:有勇無謀,能力不夠!

  • 20 # 大將軍威武K

    希特勒最大的失敗就是敗在了戰略,用軍事戰略替代了國家戰略,用軍兵種戰略替代了軍事戰略。

    先說第一個,

    1938年9月29日,英國、法國、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作為英法在歐洲對納粹德國最大的一次讓步,讓雙方的互信程度達到了頂點。

    但是希特勒卻很快全面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然後陳兵波蘭邊境,決定以武力收復在一戰後劃給波蘭的原德意志帝國領土——但澤!!

    這種罔顧信用、瘋狂套現的行為讓英國和法國極為不安,加上盟國波蘭受到威脅,兩國根據同盟協議,開始對德國施壓。現在德國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放棄使用武力,用和平方式徐圖解決領土問題。第二,發動對波蘭的戰爭,再次陷入兩線作戰的格局。

    希特勒顯然選擇了後者,與潛在的仇敵——蘇聯結盟,並與之一道吞併了波蘭。但是維持蘇德同盟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當德國向西擴張時,蘇聯必然一步步蠶食東歐、南歐,甚至在後面給德國一拳!事實證明,歷史上產生的民族隔閡以及現實中的階級立場決定了蘇德衝突只是時間問題。希特勒正是在這個時候喪失了戰略理性,加上蘇聯在蘇芬戰爭暴露出的巨大弊端讓希特勒萌生了迅速東進放倒蘇聯再收拾英國的想法。

    斯大林之所以不相信希特勒敢於在攻打英國不下轉而攻擊蘇聯,就是因為這不符合一個大國戰略決策者的根本水準和雙方的共同利益。無奈,畫家出身的希特勒骨子裡充滿了藝術細胞,傾向於不按常理出牌。

    再說第二個,

    希特勒上臺後,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受藝術觀念的影響,德國軍備的發展也比較奇特。有人問及納粹德國空軍司令戈林元帥為何不發展戰略轟炸機時,戈林回答“元首隻關心飛機的數量而不關心質量。”典型的好大喜功和形式主義!

    即便如此,納粹德國軍事力量發展還算均衡。但是當德波戰爭爆發、裝甲部隊大顯神威時,希特勒開始有所傾斜了。法國戰役開始後,裝甲部隊尖刀般插入阿登山脈,所向披靡,希特勒震撼的同時又略帶擔憂,生怕裝甲部隊有所閃失,這才犯下了在敦刻爾克把裝甲部隊緊急叫停的錯誤。當幾十萬英法聯軍從德國空軍眼皮子底下逃走後,希特勒又跳向另一個極端——把裝甲部隊視為包治百病的良藥。

    希特勒這種奇特的軍備發展觀念短期收益巨大,但是卻造成了資源錯位。裝甲兵成為傳奇的同時卻帶來了海空軍的滯後,以致於德國很快失去制空權,在盟軍狂轟濫炸下帶來了國家和民族的災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以後孩子單獨在爺爺奶奶家過夜,該怎麼讓她明白不能跟爺爺一起睡覺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