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6
-
2 # 姚廣孝wayne
整個影片概括下來是這樣的:
對向小車開遠光,計程車司機出現視野盲區->計程車司機撞人然後逃逸->路過車輛行人圍觀和繞道,無人施救->再次出現對向遠光,SUV司機出現視野盲區->SUV二次碾壓
影片畫面觸目驚心,但仔細想想,影片中導致受害者最終死亡的幾個要素——亂開遠光,撞人逃逸,路人冷漠,這些不都是大家在家鄉社會新聞裡經常看到的那些現象嗎?只不過在這個影片裡所有元素恰好集齊,然後就一起釀造了這個慘劇。
大家經常回抨擊一些國內的不文明現象,比如開車的壞習慣,還有日常生活中的冷漠,然而這些不該僅限於批評。在一個不尊重規則,彼此互害的社會里,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幸運下去。
-
3 # 孫旭陽
與一般的見死不救比,這次事件似乎更加過分。如果有一人能站在該女子身邊,為她攔下過往車輛,並報警求助,至少可以讓她免於遭受二次碾壓吧,但人們都漠然經過。
發生這種慘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這些目擊者看來,與自己可能會付出的時間,以及遭遇的麻煩比,該女子不被救治,遭遇次生傷害導致傷亡的風險可以忽略。人命的價值在這裡被嚴重低估。
這當然讓人不快。不過,我不認為加大對這些目擊者的道德譴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大部分道德評判,都必須與當事人所面臨的情境,以及後天所習得的經驗結合。
在一個人命不那麼重要的價值氛圍中,他人的生死並不比自己早幾分鐘回家更重要。珍視生命,珍視人類的價值,大道理聽起來很好,可是在當地人的社會經驗裡,人類的尊嚴真得很被尊重嗎?
比如,公民能否從公權部門獲得公正公平的幫助,學生是否被家長和老師溫柔地對待,顧客能否放心地從菜市場購買肉菜,陌生人之間能否保持基本的信任和互助……
這些結構性問題如果不解決,強求目擊者的下意識反應能充滿人性的光輝,無疑於在流沙上修建巴別塔。在大路上救死扶傷很可能招致大麻煩,是中國式生存智慧,不是謠言。不排除有少數人挺身而出的可能,但大部分人面對特定突發狀況的反應,是可以透過其日常生活環境來推斷出來的。
很多人不敢扶倒地者,是害怕被訛詐,也確實有熱心人被倒地者訛詐得逞的。那麼,是誰在縱容他們訛詐?那些訛詐他人的人即使被識破,為什麼連治安處罰都很少?
所以,不要簡單地將該影片的情節,歸咎於路人的冷漠和“壞”。他們即使“壞”,也是被現實規訓成這般模樣。倘若被撞倒地的是他人,而這位不幸的女士只是個路人,易地以處,誰又能保證她一定會扶起倒地者?
人心普遍被現實教得冷漠,事不關己,最好高高掛起,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不同的是,這次輪到她,下次輪到其他人。
當然,這種事件也可能與“責任擴散”有關,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拉特納和達利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實驗,發現面臨危機情境,需要外人出手援助時,現場的人數越多,願意援助的人就越少。
這兩位專家發現,如果有其他人在場,那麼在場者所分擔的責任就會減小。因為每個人都認為助人的責任和助人失敗所帶來的可能成本應由大家共同承擔。
這個理論與前邊的分析並不矛盾,在助人的責任和成本更高的地方,“責任擴散”論就會更加肆虐,製造更多的看客和悲劇。
-
4 # 帶血的鐮刀
我覺得這種情況可不可以,用手機同步錄影,同時去出手相助,一來主要杜絕了南京法官的這種不分是非的審判,以免遭遇冤假錯案。二來也挽救了她人生命!豈不一舉多得。這種情況不能見死不救啊!大哥大姐們!
-
5 # 夏笙簫
影片看了,心裡觸動肯定是有的。看見很多人都在說行人冷漠,冷血之類的。有句話說的好,熱心的網友,冷漠的路人,是網友不出門,還是路人不上網,終歸不是發生在自己面前,無法感同身受罷了。就想表達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1、女子第一次被計程車撞了之後,路人毫無反應,對面一個母親的第一反應是拉著孩子往後退。在此後的時間來往車輛全部繞開行走,每一個敢停下來的。suv碾壓之後停了下來,其實感覺她挺冤的,因為對側遠光燈晃的其實根本不容易看清地上斑馬線附近有個躺著的人,何況斑馬線白色的,被撞女子也是白色的連衣裙,但至少沒有肇事逃逸,下車的時候也可以看的出有點搞不清楚情況,手足無措。
很多人都在譴責路人冷漠無情,確實或許只要幫忙攔一下過往的車輛,撥打120,就可以避免二次碾壓。小時候老師教助人為樂,爸媽教正能量,不偷盜,不欺負人,三觀正。但是當這個社會做好人好事是需要代價的時候,我想大家肯定都會猶豫。現實生活中好人惡報的案例太多,南京彭宇案,杭州無責任連帶責任,連圍觀都是有法律責任的。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小偷行竊被屋主家犬咬死,屋主需要賠錢,什麼時候私人財產並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了?還有一個新聞,偷鄰居家菜但偷錯了菜吾食中毒,鄰居家法律判定需要賠錢。碰瓷為什麼有段時間會成為一種職業,因為失敗了沒有責任,成功了就是一大筆錢,無本生意誰不願意做?
壞人犯罪成本越來越低廉,犯罪失敗之後反而有可能在某條法律細則的解讀下搖身一變成為了弱勢群體,變成了受害者。好人做好事反而有可能面臨的是巨大的賠付,做好事成本太高。
2、同事有個6歲的小孩兒,在正常的教育之外提供的教育就是不要相信陌生人,因為人販子很多。不要去管別人的事,不要湊熱鬧,管好自己,做好自己。 我侄兒5歲多,快上小學了,有次聽見老姐在講現在的學校老師。每年教師節都要給老師封1000的紅包,不求優待,求怕被區別對待。 這裡沒有針對老師這個職業的意思,現實社會,誰都是向錢看,誰都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不危害別人的前提下灰色收入我覺得無可厚非。 有人可能會說我同事教育孩子的觀點不對,或者覺得我姐勢力之類的。但我覺得其實這樣沒什麼不對,我們只要不去傷害別人,其實就已經算是好人了。
迴歸正題:假如我遇到這種情況,我會不會去幫。答案是不確定,不知道。如果是大的十字路口,在我確定有監控系統的地方,我可能會去幫。但如果是小路口,我不確定有監控系統的地方,如果有人先上去幫忙,我會上去,如果沒有人上去幫忙,我只能敬而遠之。良心上肯定會有一點過意不去,人心都是肉長的,誰的血都是熱的。但是在做好人有可能面對的是法院的控告,或者有可能是幾十萬經濟賠付的風險下。兩者相較取其輕,我寧願選擇良心上過意不去。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我家也負擔不起這種風險。
很多人在譴責路人的冷漠,但這種冷漠在我看來也可以解讀為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沒有親身經歷,就不會感同身受,所以在我看來誰都沒權利去譴責路人。
所以,我只能做一個不去傷害別人的好人。如果有一天做好人好事不需要付出代價,那麼我肯定會很願意不在冷漠。
-
6 # 彩色玉米1
看到這事視屏我好心疼,在場看到這事 撞人者逃跑了,那麼多人沒一個過去救扶到路邊,希望政府對這些見死不救行人和車輛人通通抓去罰款和坐牢! 不知你們這些人在想什麼?我告訴你們 曾經有一個19小弟自己開摩托車摔傷在路上 ,旁邊路人和開車經過都當沒看見,我把自己電動車橫放在距離7米遠來車道打起轉向燈,然後把這位摔倒在地上半身扶起坐在地上,然後拔打120,然後去了醫院花了6千多元我陪他十七小時,他才醒了 拔打他家人電話 他父母兄弟姐妹們來了,瞭解情況後,對我十分感謝 再問我花掉多少錢 拿給我!再問我哪裡人住哪裡,然後第二天 買了好多東西和包個大紅包,紅包禮沒收最後拖拖拉拉禮給收了,紅包就不用了,現在這小弟和家人每年過年都買點禮過來給我拜年!全收起 第二天去給他家拜年就回禮了。
-
7 # 窮遊948561275
不是現在的人冷漠,只是社會正能量已經被某些人給破壞,人不是冷血動物。有太多的例子證明不能做好事,當你做了好事回頭卻被冤枉,你會怎麼想。以前看到一個新聞,一個老人自己摔倒了,被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扶了起來,最後老人的家人指使老人說是那個農民把自己撞倒的,老人的家人還強詞奪理說,既然不是你撞的你幹嘛要去扶他(老人),這種事情有嘴也說不清楚!最後農民面對幾十萬的醫藥費,選擇了自殺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農民一家人都崩潰了。像這種事以後誰還敢去做,活生生的毀掉了一個家庭。當我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這麼很痛心,我也在問這個社會究竟是怎麼了???
-
8 # 熱河小胖
唉!不要怪那些旁觀者,他們沒有義務去做這些事,不要講道德,道德是什麼?他可以為這些旁觀者做什麼?不能,有可能的是你道德上的釋放卻為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的中國法律太逗了又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講要同情弱者。這是什麼?不就是立牌坊還要享受麼?可是社會上誰是弱者誰是強者。什麼時候道德高尚的成強者了。
這件事如果有人管了說明這個人從道德上是不錯的,沒人管那麼是為什麼呢?還不是現在的社會扶不起、管不起鬧得,為了別人讓自己的家妻離子散,值得嗎?
請不要站在道德的角度說這件事,因為你從一開始就不道德。在社會和法律沒有對此類案件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的前提下,談道德就是空談。我們都有自己的家,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的家管好,提高自己家生活的品質。這才是要務。
-
9 # 不願透露姓名的黃子萬先生
事件有監控大家都看清楚了,我說點事件以外的。事件中各方都該譴責,但譴責並不能改善這種現象,未來還會繼續發生。就好像罪犯總會有,既然杜絕不了,難道就可以不需要警察了嗎?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做在前面的。
針對遠光燈影響司機視野,這個現象那麼久了,我國的交通法規依然輕拿輕放。當初酒駕那麼氾濫,一旦嚴格執法不接受說情,現在酒駕立即大幅減少。
針對路人冷漠,光去譴責卻不思考路人冷漠其實是從心寒而來。碰瓷案輕拿輕放,被誣陷成功卻萬劫不復,這種執法的不平等本身就是在勸說民眾不要以“以身試法”!法律發揮作用除了事後修正也有事前震懾。如果犯罪成本遠低於犯罪收益,這不是鼓勵犯罪嗎?同樣的情形還有拐賣婦女兒童,買方不罰就是變相承認買賣市場。吸毒也是,如果吸毒也有罪,哪怕是被人陷害也會主動戒毒。
說回事件。國家想提升助人的社會風氣,光拍公益廣告還不行。應該是建立見義勇為和救助他人的制度,例如有人助人被誣陷,他可以獲得法律援助免費打官司,勝訴還可以獲得民事賠償,如果查出是真的撞人不是誣陷就加重處罰。
至於肇事逃逸這種人渣不聊也罷。
-
10 # 破破的橋
這事有什麼好推斷的,人都死了一個半月了。是駐馬店的事沒錯。
這件事分兩個方面,有些是中國特有的無規則現象。比如:
會車開遠光燈(我記得這事韓寒N年前提過不少次),兩次撞車都與之有一定關係,對面來車開遠光燈,司機被閃瞎,然後撞斑馬線行人。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愛開遠光燈。
到斑馬線不減速。似乎開車的很多都沒有在斑馬線減速的習慣。撞人碾人的機率提高了。
逃逸。計程車明知撞人,而且是在又有攝像頭又有大量目擊者的情況下,停都不帶停地逃了。你說車牌就拍不下來麼?不知道司機怎麼想的。倒是第二輛SUV碾人後停下來了。看起來貌似私家車主良心多一點。
不過,提問者說的是“為何冷漠”的問題。路過的車輛、行人等等發現人被撞了,躺在地上,於是紛紛避讓。這事讓我想起小悅悅。2011年佛山市廣佛五金城,2歲女童王悅先後被兩輛汽車撞傷倒地,最初路過的18名行人未及時施救,惟第19名路人陳賢妹將其救起送醫,最終不治身亡。
這種情況在美國同樣存在(當然可能程度上有些區別)。為什麼人們會見死不救,是什麼心態導致的?其實社會學家和媒體都有過實驗和觀察總結,比如ABC電視臺這個:http://abcnews.go.com/WhatWouldYouDo/falls-sidewalk/story?id=7014581 。
人們救助一個陌生人,是從兩方面考慮。動力方面,主要是善心,以及救人的精神回報。阻力方面,主要是擔心麻煩、損失。
在美國,問題主要在“動力”。媒體發現,如果倒在路邊的人,是個衣服邋遢骯髒的流浪漢,就很少有人會去報警,但是假如是個衣著光鮮,看起來像個成功人士的人,就更容易獲救。動力取決於你對他人的價值認可,這很殘酷,但同樣是人性。假如在一個國家,人們都視自己和至親以外的人,是沙礫,是沒有價值的,是和自己搶資源的,那麼就會非常地自私冷漠。
在中國,問題可能主要在“阻力”。美國人也會擔心幫助別人是不是會給自己“惹麻煩”,但他們的擔心可能遠遠不及中國人。因為美國有“好人法”,規定出於善心的救助中,即便因為救助者的原因導致被救助者出現了損失,都免責。但在中國,包括碰瓷訛詐沒人管的各種案例,都大大削弱了國民救助他人的信心,提高了大家的風險預估。所以冷漠日甚,也就並不奇怪了。
有人要說,你不用去把地上的人拉到路邊,哪怕堵住車,打個電話報警都好啊。頂多被警察問問,不會提高太多風險。但是這種“絕不惹事”的日常經驗已經從理性計算,進入每個人的內心,變為國民性了。大家不是在計算,而是形成了條件反射。
所以,原諒他們吧。勇士們都在網路上。
-
11 # 小樓聽風LYQ
前年我遇到一件事情,那是在北方的一所城市,那時天氣很涼,有一個人橫躺在公路上,身旁有一個破碎的白酒瓶,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扶他,我正好從那路過,我怕這個男人被車壓著,我便把他給拖到人行道上靠柱子坐下,我把他給弄醒,他看起來能有五十多歲,我看他的外表像是來務工的人員,我問他家是哪裡的,他說是綏化的,我問在這所城市裡有沒有親戚朋友,他說沒有,我當時拖他的時候,感覺到他的左胸內衣兜裡面有錢包和手機,我說你看看錢丟沒丟,他看了說沒丟,我說你去找一個小旅店住下吧,別在外面凍著了,他說了感謝我的話。這時旁邊來了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說他已經打110和120了,一會車就到了,這時這個喝醉酒的男人指著這個年輕人就罵,罵完就搖搖晃晃的走了,這時年輕人看到那個醉酒的男人走了,趕緊給120打電話告訴別來了,結果電話那頭告訴他,你在原地等著,我們已經派出救護車了,馬上就要到了,我知道離這最近的三甲醫院也就距離不到二公里,只是現在處於車流高峰期,多少能慢點,這時我看到不遠處警車在向這裡開來,救護車還沒到呢,我趕緊離開了現場,只剩下那個打電話報警的年輕人獨自在風中凌亂。
-
12 # 千葉先生
事情發生在駐馬店,一個普通的晚上,一條普通的馬路,一個白衣女孩好像心裡有事,低頭沮喪著,就在她遲疑的一剎那,一輛車衝了過來……
出租司機一看出了事,撞人了。沒有半點遲疑,趕緊救人逃跑!
馬路旁邊的行人目睹了一切的發生,都呆住了。請注意右上角的母女倆,女兒被嚇得趕緊抱緊了媽媽。
接下來,比逃逸更寒心的一幕又一幕開始上演。媽媽摟著嚇壞的孩子,趕緊離開了,的確,別嚇壞孩子,畢竟會有人救她的,世上還是好人多。
沒有人,
一個人都沒有,
哪怕為女孩停留半步的都沒有。
過路的大媽,健壯的小夥,騎車的小哥,廣場舞大媽,電動大叔,麵包司機,一個,一個都沒有。
女孩明明還躺在哪兒啊,你們都瞎了嗎?一個女孩,一個人,她不是一隻狗,不是一個女鬼,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混蛋,她是你們說起來頭頭是道,趾高氣揚的同胞啊!
車來攘往,馬路依然熱鬧,無視變成了圍觀,好像車禍成了一場表演,大傢伙都看起熱鬧來:“喲,快看,那兒撞飛了一個人“,”還是個妹子呢”,甚至可能還會有人誅心地說上一句:“碰瓷的,該死!”
此刻姑娘受傷還不是那麼嚴重,她的心裡估計從沒像現在一樣感到這樣無助:他們怎麼都這樣?
一個大媽為她停了幾步,她望向大媽,望向圍觀的人群,對他們還抱著一絲希望,畢竟對面的是人,不是一幫禽獸,他們總不會就這樣看著一個人就這樣死掉吧?哪怕,為我打個電話,攔一下車,總能做到的吧,別別把人想的太壞。
沒有人,
依然沒有人,
哪怕是一個人。
烏漆麻黑的晚上,自凡有輛瞎眼的車,隨時都可能將姑娘帶走,他們不會不知道,畢竟他們都是有眼,有手有腳的大活人,畢竟我們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畢竟我們是禮儀之邦!畢竟……
但能聽到的只是,咔哧咔哧,相機快門的聲音……這聲音感覺從來都沒有這麼邪惡!
不出所料,一輛SUV兩次從女孩身上碾過,如果女孩剛才還是輕傷,那這一次,她徹底沒了生還的希望。
沒有人,
依然沒有人,
哪怕一個人,
為女孩上前一步,
哪怕是半步也好!
畢竟即便是碰瓷,一條命也已經危在旦夕了啊!
只有肇事的女司機,很不情願的,不知所措的,走向了女孩……夏天的從來沒有這麼寒冷,夜晚從來都沒有如此黑暗。
看完了,你的感受如何?
別扯什麼碰瓷,別說什麼南京法官,不光肇事司機,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兇手,
每一個人都是“無恥混蛋”!
-
13 # 專業懟噴三十年
其實並不是人們變得冷漠了,而是原本充滿正義見義勇為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人被某些人某些事情消滅的差不多了,將我們這些冷漠的人凸顯了出來。但冷漠也有好處,至少我們不用擔心被訛,不用擔心做的事情與常理不合而被判賠款,不用擔心救人過程中會給傷者造成傷害而被傷者及其家屬告到法院弄得裡外不是人還寒心。
不因為某些部門法不責老法不責少無作為只會調解不知道只有懲惡才能揚善而心煩,不會嘲笑某京那個你不撞人為什麼救人的人是飯桶。最重要的是我沒有生命危險,不會因為救人而淹死或者被車給懟了。還能這樣想和的看著這個提問的問題,為什麼大家如此冷漠。
曾經看著小月月的新聞覺得不管怎麼樣還是要救一下還是要吼一下,但沒過多久就看到有人因為扶老人被訛自殺以證清白,而那個老人也承認了自己有訛詐的行為卻沒有收到任何懲罰。那個可憐人也是一條生命啊。我看著父母想著妻子覺著還是冷漠一點好,雖然見義勇為本就不圖回報,但也不希望給家裡人帶去痛苦或者是麻煩。
-
14 # 董永根
從上面 ̄張張圖片和影片可以看出, ̄位身穿白色衣服女子過人行道斑馬線,先是被 ̄輛飛奔的紅色計程車撞倒。女子倒在斑馬線旁,頭昏眼花,還有生命求救訊號。可是行人從女子身旁走過二十多個,車子從女子身旁開過十多輛,卻如此冷漠,無動於衷。
正在人們猶豫徘徊之時,大約過 ̄分鐘,又有 ̄輛飛奔suⅴ車從女子身上碾壓。車主停下來看了一眼,覺得撞飛的女子再次被碾壓,很可能停止了呼吸。為了不被交警追究責任,並開車逃之夭夭。
女子先是被 ̄輛飛奔紅色計程車撞飛。如果計程車主停下來立即送女子進醫院,事情的悲劇不會發生。然而車主居心不良,逃避責任,逃之夭夭。如果過路車輛和過路行人任何一方展開急救,也許女子還有生還。
過路行人不展開急救,可以理解。因為斑馬線飛奔的車輛多,過路人要注意行駛的車輛,確保自身安全。但過路車輛不同了,隨時停車在公路邊上,下來展開營救,把女子抬在自己車上,送往醫院搶救。也許女子不會喪命,康復之後感恩回報。然而卻沒有,如此冷漠,令人遺憾。
女子撞飛還沒反應過來時,大約 ̄分鐘,又被Suv從身上碾壓。可惜呀!女子永遠倒在血泊中,站不起來了。可悲的是女子遭到冷漠,可恨的是計程車和suv逃避現場,逃避責任。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沒報,時辰未到。人在做,天在看,逃避只能是暫時的,女子的煙魂不散,居心不安的車主盡走夜路要闖鬼,紙裡是包不住火的。最終還是落入法網,接受法律的制裁,給死者家屬一個公道的說法,從而讓死者早日安息,入土為安。
-
15 # 知我心理學
大家在譴責的這個事件,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解釋。但作為一家心理學媒體,看到【多位路人、車輛經過,但沒人停下來保護傷者】這個細節,我們決定從一個社會心理學的視角來解釋悲劇發生的可能原因:旁觀者效應。
什麼是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旁觀者效應還有一個名字叫:責任分散理論。指的是,當某個人被要求單獨完成一項任務時,ta對任務的責任感往往比較強,並作出積極的迴應。而當一個群體被要求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群體中個體的責任感會一定程度地削弱,遇到問題也更容易不去主動應對,因為會想著還有其他人可幫自己分擔責任。
在本次事件那種緊急情況下,當人們認為周圍還有其他人可能會幫助受害者的時候,他們很容易會覺得自己不需要負那麼大的責任,所以他們不一定親自去做出一些事情來改變。他們還有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如醫生或警察般更有能力去改變,甚至擔心有時候“好心幫倒忙”,造成更大的傷害並且承擔法律後果。
所以,我們本以為的,路過的目擊者那麼多,受害者獲救的可能性應該很大。然而事實卻相反:目擊者人數越多,真正施以援手的人卻越少。
另外,【社會風氣】也可能是影響這次事件的原因。
一個社會的風氣會很大程度影響這個社會多數人的行為。比如,一直以來被詬病的“碰瓷”現象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在遇到受害者的時候,對ta本該保有的信任感。
這種社會風氣多少抑制了人們在遇到急需幫助的人時,本應施以的援手。
以上。
-
16 # 櫻桃涼溼溼
我去!SUV的司機你開車的時候是在幹嘛!那麼慢的車速都能壓過去!不會是在打電話吧!大家都冷漠是有根源的,誰都怕攤上事!女子身亡很可惜,但請原諒我真的同情不起來,你站在人行道上的時候是綠燈嗎?你就不能等綠燈再過馬路!
-
17 # 苟日新104644601
還有中國式過馬路要不得,沒看影片,但估計99%是女子闖紅燈了。現在交規對行車闖紅燈是直接12分,估計沒幾個敢闖的,除非酒壯慫人膽,而行人闖紅燈零成本?看圖片,雨天又是夜晚,視線極差,各位同胞們啊,開過車的懂的,有時看真的看不到你啊,闖紅燈也要選時間的啊。
-
18 # 吃藕大叔看到這個影片,讓我想起了以前的小悅悅事件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本名王悅)[1] 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引發網友廣泛熱議。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2011年10月23日,廣東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發地點悼念"小悅悅"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設有追悼會和告別儀式,小悅悅遺體在廣州市殯儀館火化,骨灰將被帶回山東老家。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冷漠呢?藕叔看來,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畢竟這個社會被訛詐的次數多了,大家也就害怕了,與其好心沒好報,不如坐視不理,畢竟就算是不被訛詐,到時候還要去警察局接受訪談,幫忙訴說情況
第二,責任分散如果事故發生的時候,只有一個路人,說不定他經受不起良心的譴責,可能就會上前,但是往來的行人很多,大家都認為對方會伸出援手,所以也就分散了責任
第三,別管閒事中國人雖然喜歡湊熱鬧,但是也害怕惹事,很多時候看到這種車禍,他們喜歡看,但是也害怕看,畢竟很多人從小被父母教育,別多管閒事
不過說到底,如果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很多時候就幫一把,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情況如何,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
19 # MyFaith俊
在中國詐騙 傳銷得那麼多,誰還相信社會,還是自己長點心好,就那個女生,過馬路都三心二意,怪不得別人,晚上開遠光的多,提醒車主慢,過馬路的人等沒車再過,別想著車不敢撞你,有時是真看不見你
-
20 # 李大水是九零後
說來說去就這麼回事,有那心沒那錢!說說我吧,12年12月提車,提車前趴趴狗行車記錄儀已經買好,買行車記錄儀前,一朋友剛給碰瓷的發了500塊辛苦錢,雖然行車記錄儀要800塊樣子,也得買啊!中途碰到過一件事,那會在上班,交警打電話來,啥事不說,去交警大隊直接扣車,後來對方來了,說是撞了老太婆,回去翻記錄,還好還在,拿給交警看,十字路口,上班高峰期,時速十幾二十,雙向四車道,我車已經開進內車道,邊上有交匯車,老太婆拼命擠,沒穩住倒了。跟我車有毛關係,唯一就是車牌記了幾位,半個車身都上去了,大冬天窗關著,沒聽到外面動靜,開走了。交警說錄影不能當證據,所在區域監控壞了,套路熟悉吧!那家人來,死抓著我逃逸,我保險每年四千多,撞死你了都不用逃!罵罵咧咧,滿嘴噴糞,就是對要錢,五十多了,所有誤工什麼都沒了,給她們看錄影就屁話少了,但交警還是判全責,不服打官司咯!後來打官司,好厲害,住院兩天就出院,骨折都沒有,就是一點骨裂,每次來一瘸一瘸,演技真好!最後保險公司賠了五萬多,我給了2700多的各種費用!奇特的是,後來發現一個小區的,跟一個阿姨的爸媽一幢樓,據說那年除了我這次還有一次,錢真好賺!這種不是專業碰瓷,但沾上算你倒黴!自此見到老年人,有多遠躲多遠,哪怕你是爬,我都給你過去!
昨天出小區門口,看到那位老人家進來,真想上去打個招呼,喲!還活著呢!
網上流傳一段影片,一位女子過馬路時被計程車撞倒在地,計程車逃逸,女子受傷躺地難以起身。其間多位路人、多輛車輛從女子身旁經過,並未出手相助。女子橫躺在馬路上超過一分鐘後,被一輛飛馳的suv徑直碾過身體……為什麼路人都這麼冷漠,那麼多人經過,沒有選擇拉一把,而是從她身旁走過……這個事情發生在哪?女子還活著嗎?已有的線索有該城市計程車是紅白色、該城市有三輪車、老年代步車,人們愛騎腳踏車、電動車出門,可以推斷是一個相對平坦的城市……
-----有訊息說是在駐馬店,看出租車車型還算吻合-----發生在駐馬店,女子名為馬瑞霞
回覆列表
在這匆匆忙忙的生活節奏裡誰會來趟你這一渾水呀,經常聽說哪哪又什麼團伙詐騙,哪哪又團伙碰瓷,聽多了人性的本能(善)也就慢慢的淡了,就會在你的潛意識留下種子,只要一遇到這種事情首先都是想到是不是假的,即使不是假的,就我猶豫這點時間估計我也走遠了,沒人願意當第一個出頭鳥,因為可能會被賴上,等等很複雜的關係。在這個社會上好人很多,只是膽怯了,不敢去幫忙,在某些環境下跪久了你就發現跪著好像還能安穩一些。
我全部回答成負面的了,其實還是該傳播正能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小夥伴幫忙最好了,拿人手機錄影取證,拿人幫忙一下這樣就不會被賴上。總之萬事都有兩面性,如果只是單純走在路上被撞到是不存在什麼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