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是誰家的熊孩子拖走

    既然是理性,又問最多能掙多少?8%一般一百萬的資金量不難。理性理財本身就是因人而異的,在投資前就需要結合風險測評,個人收入水平,家庭責任及負債,職業風險水準,年齡,性別,興趣愛好綜合考慮

  • 2 # 我想理財

    不一樣的理財產品收益也不一樣。就拿黃金購來說,定期的話一年的年化收益是12%,也就是12萬。而且它還是國企控股,平臺既安全又有收益。這就很好。那如果你是選了一些不靠譜的平臺,不但不能賺錢,還會虧本。

  • 3 # 趙冰峰財經

    按照目前的利率水平,餘額寶和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有4%的年化收益,這意味著你一年至少能獲得4%的收益。

    高收益理財

    當然還有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在6%-10%之間,比如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的房貸理財品種,車貸理財品種,這些貸款質量還算是安全的,現在房地產行業比較火爆,催生了不少人借錢買房,於是這個領域的貸款需求上升,自然就會有相應的理財產品。

    這方面的平臺也是相當多,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當然,這個投資風險也會大些,對平臺的資質一定要好好審查,最好是有知名風投參與,或者上市公司參與投資的平臺才會靠譜些,小平臺的高收益產品,最好還是要三思。

    股票投資

    今年股市非常不錯,工商銀行今年都漲了40%,招商銀行漲了56%,今年是藍籌股的大年。如果你對股市有信心(養老金都入市了,你還怕嗎),也可以拿些錢放股市裡,不過鑑於目前點位稍微高了點,可以用定投的方式參與,比如買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今年表現都是非常不錯的。

    我想說的是,進入股市一定不要被帶壞了,因為股市很容易學壞。怎麼是壞?比如天天買熱門概念股,追漲殺跌,炒作題材,這個基本上是脫離投資本質的,你要想想你來股市的初衷,是為了理財,而非賺快錢。如果想賺快錢,去賭場是最快的。如果覺得賭場輸的太快,可以去炒期貨,比股市快多了,賺的快,輸的也快。

    如果只是為了理財,我建議一般的人還是定投指數基金為妙,這個最安全,也最省心,無需耗費太多的精力。

  • 4 # 適時識勢

    就目前的貨幣貶值速度,一年投資回報利率在8%左右可以趕上這個貶值速度,做理財的目的是讓本金保值增值,因此我認為你可以參考這個利率去做。投資的產品有很多,如果有點證券市場投資經驗,可以在股票和基金上做點定投。股票選一個長期底部的去做分批買入,你可以分為2% 3%3%2%分批,不管牛熊持有不動,跌了補上,風險基本很低,收益的話未來是很可觀的。基金你也可以這麼做。當然如果不懂這些你就可以買銀行理財等其他理財產品但是這些不要超過年華10%的為好。

  • 5 # rosepink

    最簡單的方法買個信託,100w起的,1-3年,年化7%左右。餘額寶銀行理財息太低,5%以下不考慮。基金股票不建議,趕上2015年一路高歌能翻倍!但素16年6月跳崖式下跌… 經歷過的人都懂得,大盤每天200點勻速下跌,資產縮水一半跟玩似的。非法集資就不說了。p2p 風險較大,可少量配置,20w以內不能再多了!還有外匯國債黃金之類,不懂不要投。綜上所述,最省心息比較合理的信託是上選。

  • 6 # 607614

    每個人理性回答問題的話,答案一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沒有唯一答案,理財本身就是因人而異的,各人及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收入、家庭負債情況、職業風險水準、年齡、性別、興趣愛好、性格綜合考慮,這些很重要直接會影響投資心態操作,風險和利潤總是同時存在的,投資股票是要不斷學習,找到自己的炒股方法,靠朋友推薦及規劃炒股方案不妥,得靠自己,找到自己在市場生存下來的真理,掙錢的方法,市場才是最好的老師。

  • 7 # 使用者63330754389

    理財該理性,一年理財最多能掙多少,也要看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理財組合的最終效果。就例如單一投資活期基金,即使一年過去了,收益也是有限的。投資股市,這個收益波動較大,有實力和技術的話,可以嘗試一下。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往往會選擇固收類理財產品,例如P2P理財和銀行理財就是典型的固收類理財產品,目前P2P理財的收益在8%-16%,就我目前投資的堆金網理財平臺,收益在12%左右,收益還可以;而銀行理財收益在4%-5%,最後看你自己的需求咯。

  • 8 # 小小張191692456

    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收益也不一樣。就拿P2P理財來說,定期的話一年的年化收益是12%-15%都算挺不錯的了,若是遇到平臺有獎勵活動,收益也就是15萬左右,還算可以。挑選優質理財平臺,既要安全又要收益,這是最基礎的一點,有空可以多瞭解一下P2P理財市場的動態,前期可以小額嘗試一把,有助於自己加深瞭解這些理財產品。

    投資理財建議還是以穩健為主,多嘗試些穩健類理財產品,像銀行理財之類的,收益雖然少了些,風控還是比較不錯的,再加上P2P理財的收益優勢,綜合下來,收益上整體還是過得去的。

    投資理財還是有風險的,並不是單一投資就好,也不是跟風投資才是最好的理財選擇。畢竟理財選擇有那麼多,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又不一樣。還不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觀察現在的理財市場動態,先做好穩健型理財配置,打好紮實的理財基礎後,再去考慮風險較高,收益更佳的理財產品。

  • 9 # 羅元裳

    首先需要明確的,您選擇的投資品種不同,收益也差很多,比如選擇銀行理財,一年的收益很難超過5.5%,如果選擇信託,可能高一點6%~9%,如果選擇股市,像今年滬深300就漲了20%+,如果選擇港股,可能已經接近30%,如果選擇了茅臺集團的股份,那就翻了一倍。所以不同的投資品種,收益是不一樣的。

    其次需要了解的,投資是投資預期,即,未來能不能賺錢,過往收益波動越大的品種,越難以估量未來收益,需要綜合分析市場的特點、機會、產品或標的本身的投資潛力等。比如茅臺目前已經漲到640元/股附近,如果再翻一倍要漲到1300元,目前沒有券商對茅臺2018年的表現能估計到那麼高,所以,想再透過茅臺翻一倍的機會可能已經過去了,甚至也不排除一種可能,茅臺明年反而下跌,那你的風險承受度能接受100萬出現虧損嗎?如果虧損10%即10萬元能否接受呢?所以分析投資機會並有效安排自己的投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謹慎衡量。

    所以,回答“一年理財最多掙多少錢”,主要看投資機會和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有的朋友不能承擔風險,那麼還是尋找收益高一點的銀行理財靠譜些,因為安全,收益能保證,有的朋友能承擔風險,可以參與些股權投資,收益會高一點。

    如下是我們分析的,各大類資產的表現:

    “該如何理性理財?”

    如果你想持續增加自己的財富,應該有一套長期的投資策略,讓你在財富積累上永遠快人一步。

    將自己的資產進行安排,如果形成投資組合的話,一部分以固定收益類品種存續,一部分可以參與點股票型基金投資。兩種投資品之間互為收益支撐,透過調整股權債權“大比例”就可以實現不同的投資策略以應對不同的市場情況。事實上,透過合理配置的基金組合可以在風險和收益間取得非常好的平衡,合理的基金組合不僅可以幫助您防範風險,還能獲取更高的收益。同時,再結合對組合中的產品進行動態管理,比如,對基金進行分散配置,定投或者分筆買入,等到有一定收益或者產品預期收益空間不足時,逐漸賣出。

  • 10 # 首席投資官

    1如果手中有100萬,必須要理財,如果不理財的話,按照扣除房價後3-4%的通脹,15年後,100萬縮水一半。購買銀行理財,則剛好能夠不貶值。

    首先,要確認自身除了100萬的存量資產外,個人的收入流水是否覆蓋支出,如果能夠,則按照下面的步驟實施;否則需要先解決自身的溫飽問題。

    其次,要確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這需要考慮年齡、是否有住宅、贍養義務和收入水平。年齡越小,可承擔的風險越大;有住宅,則可承受的風險較大;需要贍養的老人和小孩較多的化,可承擔的風險較小;收入越高,可承擔的風險越大。綜合以上水平,對自己做個評估,把自己分為激進型、平衡性和穩健型的投資者。比如說,如果是二線城市的居民,家庭收入在30萬以上;只需要贍養一個小孩和一位老人,年齡在40歲以下,則可以為激進型;如果在二線城市,家庭收入在10萬以下,需要贍養一個小孩和兩個老人,年齡在40歲以上,則為穩健性。介於中間的為平衡性。

    最後,對於激進型的投資者,建議10%購買保險,30%購買銀行理財或類似的固定收益品種;60%的資金則主要投資於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中,最好用3個來分散風險,其中一個為中證500指數基金。對於穩健性投資者,建議10%購買保險,60%購買銀行理財或類似的固定收益品種,30%用於購買高風險的權益類產品。

  • 11 # 足球人生

    第一,理財沒有你想的那麼神聖,那麼高階,無非就是別人拿著你和類似於你的一批人的錢去玩一票大的,玩贏了給你分點湯而已,所以不要在關注什麼理財部理財的。第二,只有錢生錢的遊戲才最有魅力,無論你玩什麼,股票也好、期貨也好、投資固定資產也好,最終的目的都是比誰增值的速度更快,至於該怎麼理財,我要告訴你,一定要玩自己懂的,而且一定要自己玩,不要把錢給別人操作,如果你不會,那麼,去學,學會了,再來做。第三,一年掙多少的問題,首先問問你自己,你所操作的領域你屬於哪個水平層次的,起碼屬於前50%以上的,再來操作,不要盲目的成為別人的盤中餐。最後告訴你一個標準答案,你參考下吧,年300%是及格線,也就是60分,你能得多少分呢?

  • 12 # 大貓財經

    不同的理財方式對應著的收益率也是不同的,想要獲得多少收益,也要看你能承受多少風險。

    ①儲蓄

    目前儲蓄應該算是收益率最低的理財方式,但是也是很大一部分人採取的方式。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不同收益也對應不同風險,所以其他的理財方式也被認為是“騙局”。

    儲蓄的收益怎樣呢?

    根據央行的檔案,目前利率最高的為三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2.75%,但是一年期的存款利率為1.5%,即便在此基礎上上浮,那麼也不會超過2%。

    即便按2%來計算,100萬一年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也僅為2萬元,如果1.5%的利率,一年是1.5萬的收益。

    ②貨幣基金

    這兩年最火的,恐怕就是貨幣基金了。當然如果沒有聽說過貨幣基金,那麼也聽說過餘額寶吧。目前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終於邁進4時代,目前為4.105%,也基本上要趕上了寶寶類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了。

    而一些其他的貨幣基金,比如京東小金庫、招商銀行的朝朝盈,七日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也算是還不錯的穩健收益。

    以年化收益率在4.5%不變的情況下來計算,100萬一年的收益率在4.5萬左右。

    同類收益率的,還有國債產品,今年的收益率達到4%左右,而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部分銀行的收益率也達到5%左右。

    P2P是近幾年新興的理財方式,目前的接受程度已經較高了,但是由於近兩年P2P跑路的平臺也不再少數,所以還是對它有一些擔心,其風險程度也是較高的。

    但是相應的,其收益率也能達到不錯的水平,6-7%是比較普遍的收益率,而部分風險程度較高的標的也能達到8-10%左右。

    那麼在這個風險程度下,一年的收益率最高能達到10萬。

    ④信託

    由於信託產品的投資門檻是100萬,而且集合類信託的期限也不得少於一年,過了這個門檻,那麼信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少集合類信託的收益率預期在7-8%左右,那麼100萬的話,一年也有7-8萬左右的收益。

    ⑤指數基金/股票

    這個就屬於沒有固定收益的範圍之內了。如果投資精準買對了,那麼就是大賺一筆。如果一步踏空,大幅虧損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於理性理財,簡而言之,就是你看到的收益率越高,其對應的風險也就越高,如果在你的風險承受範圍之內的,那麼就去投,如果在你的風險承受範圍之外,那麼即便只是儲蓄,也沒人可以嘲笑你。

  • 13 # 社鼓哥

    做房產抵押出資人。住宅,門市,寫字間,廠房,辦公樓,都可以做到完全債權獨立轉讓。風險可控,除非房價系統性崩盤。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家不敢,銀行也不敢,所以,唯一的風險就是你的估值,但這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中,所以,風險較低!收益,年化,15左右。記住,有抵押在手,才能保證你的資金安全。不要做 p2p,一紙合同,債權包太分散,不依靠公司,根本沒法處理,屌絲太多,投入資金小,容易跟風,偏聽偏信,抗風險能力低,有擠兌風險。關鍵是人家跑路,你手裡屁都沒有。銀行資管,只是代理監看公司資金池賬戶,收一些勞務費,根本無法監管公司日常流水!一旦出事,銀行絕對不會擔責!

  • 14 # hifok

    我能先問問你家庭生命週期是哪個階段嗎?每年家裡的剛性支出需要多少?房貸車貸有嗎?未來孩子要出國嗎?風險承受能力如何?心理承受能力如何?能不能接受本金虧損?對流動性的要求如何?

  • 15 # 葉公來幫忙

    如果有一百萬,按照當下人民幣貶值和物價的漲幅趨勢,無論是買基金還是證券股票,都有一定的風險。換作是我的話,我會拿出七十萬在三四線城市買個100平米左右的房子,然後拿十五萬左右去簡單地裝修,然後出租給別人,每年租金三萬元左右,然後用剩餘的十幾萬元買一年或半年的基金。這樣算下來,這一百萬每年的收益率可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大大超過物價漲幅。你說呢?

  • 16 # 無版權圖片庫

    不舉資料都是耍流氓,不談風險也是耍流氓,8年理財經驗,列了個表給你。

    按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

    至於如何理性理財:

    我來講講基本的邏輯和要點吧吧

    1.任何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是大小而已,自己是否能夠承受而已。

    2.任何理財產品,都要看資金的最終使用。比如,餘額寶的錢,看上去是投給了餘額寶,實際上是投給了天弘基金的貨幣基金,看上去是投給了貨幣基金,實際上是投給了短期債、拆解等等短期資產,只有判斷最底層的資產使用,才能判斷這個產品的風險等級。

    3.任何理財產品,要看還款的來源。比如有些理財產品投入的專案是房地產開發專案,那麼就要考慮到這個房地產開發商的還款能力,以及房地產開發之後,房子的銷售能力。比如有些理產品投入,道德是債券,那麼我們就要考慮這個,債券的流動性,以及這個債券的評級。

    解決了這三個問題,那麼,你要不要買這個產品就非常清楚了。

  • 17 # 尋夢1561

    假如有百萬理財,如果是存銀行按照定期年息一萬多利息,如果是大額存單看你是商定的利率了,還有銀行理財產品百分之八的,如果你可以承擔最大的風險,也就是虧完百萬,那就搞風投一本萬利,風險與利潤成正比的,

  • 18 # 拍黃瓜兒

    我覺得擁有了這些財富再回答才更有意義。就好比有人問我你中了彩票1000萬後會拿出一部分錢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嗎。最後結果甭管是會捐的人多還是不捐的人多,沒有任何意義和參考價值

  • 19 # 辰如媽媽

    按我做投次理財,我比較注重本金的安全性,要買本金有保障的,如果本金沒保障,再高的收益我都不會碰的,其次我是考慮收益,收益在10-12%之間,按起購的門檻有對應的收益,這些收益是確定的,買了有兩年了,一年到期後贖回來週轉下,過段時間不用到錢了又買進一年期的,感覺不錯,我第二年買進是將利息也一起買進去,這樣複利投資,第一年買進100萬,複利投資,第七年帳上就有221萬了,100萬變200萬就這麼簡單,關健是你有沒有100萬?這就是為什麼人家玩著都有錢花,有些人做死都剩不到錢的區別

  • 20 # 顏開文

    最多能掙多少不好說,穩健點掙個十來萬問題不大。

    這其實就是個投資理財收益率問題,能夠收益4%,一年就掙4萬;收益率達到10%,一年就能掙10萬。

    關於投資理財的收益率,先有樓繼偉、後有郭樹清有比較精彩的發言,下面我們進行一下民間解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郭樹清主席,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講:“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他們兩個人的講話,當然是針對全社會投融資和投資理財講的。我個人理解,高階官員個人從專業角度告訴老百姓——全社會平均的投資理財無風險收益率水平是6%左右。

    好了,那麼問題來了。請問:全中國的老百姓,有多少投資理財收益率達到6%的水平了?

    這個恐怕沒有人去統計過。但是,銀行儲蓄存款是有資料的,現在居民儲蓄存款68萬億多。而這些存款的利率有多少呢?估計不會超過3~4%的水平。

    有70萬億的資金,收益率才3~4%,那要怎麼樣才能達到全社會平均的無風險收益率6%呢?毫無疑問,必須有一部分資金投資理財收益率高於6%,這樣加權平均下來才能達到全社會平均6%。

    從一個非常簡單明瞭的數學平均概念,我們可以知道:肯定有一部分人、一部分資金,他們的投資理財收益率是高於平均數的,有可能是8%,也可能是10%、12%甚至更高。不然的話,無法達到6%這個平均數。

    總之,100萬元用來投資理財,平均水平的收益應該是一年6萬元,水平高點的能夠達到10~12萬元。再高了,風險性恐怕一般人難以承受。

    能夠把握無風險收益率水平,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風險能夠承受的範圍內追求適當的收益率,我認為就是理性的投資理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定諤貓實驗的結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