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勤勞de小皮匠
-
2 # 贏在高三
這是很多老師一直想不通的問題,其實醫生和老師職業有很多共同點,為什麼允許醫生有償就醫,不能允許老師有償家教?
原因很簡單:一個是合法(規)的,一個是非法(違規)的!醫生外出有償行醫,國家有關於“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老師禁止到輔導班進行有償家教,是因為教育部有“六條紅線”!既然國家讓你做,就有讓你做的道理;不讓你做,就有不讓你做的說法。
醫生和教師職業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多不同,比如:
一、教師可以“課上不講課下講”,醫生可以“醫院不看回家看”嗎?
首先,我明確反對對老師的這種汙衊,絕大多數老師絕對不可能“課上不講課下講”,但是這也不是空穴來風,現實中不排除有這種老師存在,尤其是老師的輔導班裡都是自己班的學生時,不排除這種用權力謀取利益的行為,作為國家,如果不去制止,就是放縱,就會讓這種現象蔓延。所以,對於這種現象,絕大多數老師是不同意的,因為這讓老師無辜背上罵名,而他們在全心全意的為學生操心,當然不允許這種汙衊,但是誰又能保證這種現象沒有呢?
醫生原則上也可以“醫院不看回家看”,而且我們也見過有些醫生讓病人到指定藥店拿藥的情況,這種行為應該也是違規的吧?醫院的醫生,一般都是外聘到低一些醫院裡去做手術,這種情況和老師教自己的學生並不相同。當然,也有一些醫生可能會在社群診所、藥店等兼職,這和他自己的病人關係不是太大,因為這些病人的流動性很強。
二、老師也可以被聘到別的學校做講座!
與醫生去別的醫院做手術或者坐診類似,一些名師也經常被請到別的地方去做講座或者培訓,好像這也不在有償家教的範圍吧。大學老師這方面自然不受限制,中小學方面這樣的情況也不少,尤其是高中,面對高考的壓力,我能經常能看到有些著名學校的老師或者對高考頗有研究的老師去別的學校做講座,這種講座都是收費的,應該也沒有明確禁止吧?
三、相對來說,優秀醫生更加緊缺!
醫療資源的不平衡,要比教育資源更加明顯,一些落後地區的醫院根本培養不出來也留不下優秀的醫生,而教育則不一樣,一些落後地區也不乏優秀教師存在。一個優秀的醫生,可以救活很多生命,而老師對於學生的培養,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
當然, 醫生多點執業雖然有政策支援,但是很多醫院並不同意醫生外出就醫!醫生是醫院培養出來的,如果去了競爭對手那裡行醫,這對他的醫院非常不利,而且一旦出了問題,原有醫院還要承擔相關的責任,承擔一定的風險。
另外,醫生多點執業是醫改的一個開始,未來醫改的方向很可能是醫生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前兩天國家已經試點取消醫生編制了。如果取消老師的編制,允許老師去別的學校代課,老師們願意嗎?
-
3 # 陽光明媚善待生活
我的看法是,醫生在上班看病時不會告訴病人,我在那裡有個班,你去那裡找我看病!另外這個醫生不好,你可以找別的醫院醫生看!學生可以嗎?老師一跟就是好幾年,如果你覺得老師不好,你可以去別的學校上課嗎?我的很多朋友都說如果你的孩子不上補習班,那老師就對你另眼相待,而且課堂上重要的內容不講!
醫生是救命!
-
4 # 夢想在飛72585
高度懷疑有人故意製造教師和醫生之間的矛盾,所以大家不必太在意裡邊的發言。現在想抹黑醫生教師的人確實存在,也有可能背後有國外勢力支援。漢奸賣國賊確實有,前階段就抓獲幾個為國外傳情報的在校大學生。這些人唯恐天下不亂!我們人民教師和醫生一定要團結一心,共同抵禦不懷好意的那些敗類!
-
5 # 想要熊貓898
其實道理很簡單,醫療是一次性產品,教育是長期關聯的。簡單的說,你生一次病,不管治療多久都是一次,治好回家,醫生不會給你留點病根解悶。而教育一旦放開補課,除了造成學生負擔加重,不公平競爭以外,最大的弊端有可能在於課堂質量下降,本來中國的教育就產業化了,義務教育階段課堂上只講基礎的,關鍵內容都在補習班上,特別是本校自辦補習班,還是原班人馬,相當於把義務教育變成收費的了。
-
6 # 老實做人的老劉
有些教師認為醫生可以教師也應當可以,我個人認為教師不應當利用假期補課,醫生確實應當可以利用休息時間看病。
從職業特點來看,醫生與教師水平的高低都與學歷經驗有一定關聯,都與自己的努力分不開。有高水平就可以有高收入,教師與醫生不應當有收入,尤其是休息時間的收入有差距,社會不應當剝奪有水平的人利用休息時間創造價值的權利。 基於此而得出結論,教師應當也可以假期補課,但是從以下方面醫生和教師是有所不同的:
一,從職業性質來看,醫生面對患者,患者有不確定性,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得病治病;教師面對學生,學生是固定要學習成長的。每一個學生都必須經歷學校教育,而教師輔導又大了多是輔導當下自己教的學生,這樣兩者就有了本質的區別。
二,從服務物件來看,醫生的服務物件是患者,患者有選擇權。教師的服務物件是自己已經教過一個學期的學生,將來還可能會教至少一個學期。有哪位家長能不擔心自己的學習孩子的前途,而拒絕老師的好意相勸輔導呢。學生是沒有選擇的。
三,從過程監管來看,醫生的監管可以由衛生局,還有患者舉報,關乎自己健康,患者舉報成本很低。 舉報之後你不給我看病,還有其他人給看病。教師的監管,雖然有學校文教主管部門,但學生舉報會因為學生還要繼續與老師學習至少一學期而大打折扣。
四,從長期影響來看,醫生要想多創收必須提高自身水平,爭取成為名醫。教師卻可以上課少講內容,課下輔導創收。醫生多看病客觀上增加了患者治癒的機會,教師輔導減少了學生自由的時間,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
當然,如果是退休教師輔導學生,我們還是應當大力支援。或者如果教師能保證不輔導自己正在教的學生也可以,但監管難度太大了。
-
7 # 胃腸小兒外科
醫生可以多點執業,而教師卻不允許校外兼職,做為教師而言,可能會覺得不公平。但是,這兩者恰恰不能類比!
不允許在職教師在校外輔導機構或個人輔導,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個規定,而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才禁止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其實並沒有規定教師課餘時間不能開設校外輔導班,但是出了一些問題,一些老師課堂上知識點一帶而過,甚至故意不講,或者一些有難度和技巧的都不講,而是留到課後輔導的時候再講。那個時候,每個週末,甚至晚上,幾乎所有的主課老師都會自己開個輔導班,學生課業負擔重,家長也不得不另外掏錢,經濟負擔也重!所以,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更為了教育的公平性,所以後來規定在職教師不得開設校外輔導班,也不能在校外輔導機構任教。
而醫生恰恰相反,以前是不允許多點執業的,醫生只允許在註冊的醫療機構執業。但是有一點,中國的醫療資源嚴重不均衡,技術好,醫術高的的醫生,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而其他地方的病人,要獲得優質的醫療資源,就得長途奔波,舟車勞頓,並且大醫院的花費也非常高昂,在大城市的開銷也非常高。而且,一些危重的病人,也不能經受長途奔波。所以,允許高水平的醫生多點執業,可以一定程度得緩解醫療資源不均衡,並且能減少醫療費用,減輕病人的負擔。
所以,教師不允許多點執業,而醫生放開多點執業,都是為了減輕公眾的負擔,更公平得獲得教育和醫療資源。
最後談一下醫生和教師的收入,讓教師和醫生合法得獲得體面的收入和崇高的社會地位,是一個社會的必然需求。教師和醫生,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必須是一個社會最頂尖的人才。教書育人和治病救人,如果是一些平庸之輩來擔任,那必然的後果是誤人子弟和草菅人命。
提高醫生和教師的收入水平,吸引高階人才,並提高准入門檻,逐漸淘汰一些庸才,才是一個社會的幸事。
有人說,師德敗壞在課外輔導班上,醫德敗壞在藥品回扣和紅包上,這話是有道理的。醫生和教師可以正大光明,合理合法得獲得自己擁有的知識帶來的收入,才能正師德,正醫德。
談錢,並不骯髒。德高望重,並非只能甘守清貧。
-
8 # 禿禿筆
我們很多事是常識出了問題,中國有很多關係,比如,上下級關係,男女關係,朋友關係,鄰里關係……這樣就很微妙,如果老師去補課,怕老師憑關係找錢,(比如老師推薦去某某補習班種種)而非正當補課賺錢。另外是我們教育要發展人的多樣性,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當你發展起來以後就不能多產!一多產就功利,一功利就會富有,一富有你就是資本家。所以,老師就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了寂寞。你不能一邊教書,一邊出書,一邊補課,這樣很不好,這是腐敗的象徵。
-
9 # 使用者墨緣琴韻工作室
關於這個問題的提出,想要同仁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更好地學習理解落實國家九部委關於學生減負三十條,更好地把教育教學納入正軌。而目前,社會上對老師的認識有些偏頗。例如,極個別老師課外辦輔導班的不良做法確實引起了家長的不滿,但這僅僅是少數,絕大多數教師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學生的學習付出很大努力。針對亂補課問題教育主管部門也採取一定措施,嚴加管理。但有些問題,諸如上面提到的問題,也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大家認識不一,可以透過討論,形成共識,以便更好地落實減負令,把教育教學納入正軌。透過討論,包括我本人也提高了認識。但有些分析,要中肯,不要以偏概全,把二者對立起來,孤立地看問題,更不要斷章取義地理解,甚至扣帽子。對基礎教育的老師,已有文規定,不準校外補課或兼職校外培訓機構教師。我的理解是,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工資,屬於財政撥付。老師的工作物件就是面對校內教學。當然,優秀教師在教育主管部門的組織下,校與校可以交流,減少教育力量不均衡問題,資源共享。醫生也是如此,高水平醫生在統一組織下,院與院之間技術交流,或上對下指導。同樣,私自辦醫也是不允許的。開展這個討論,目的是消除個別人的疑慮,更好地貫徹執行減負三十條。目前,確實到了學生負擔非減不行的時候了,國家九部委動真格,釋出減負令,要求政府、學校、家長、社會齊抓共管,綜合治理,使教育教學納入正軌,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
10 # 阿虎8596
很多人說不到重點。根本原因在於賺錢物件不同。醫生業餘時間賺錢物件不是他在醫院裡收治的病人,而是其他地區的患者,而教師業餘時間服賺錢的物件是他學校裡管理的學生! 這裡面就涉及到強制消費的問題,和索賄的問題。醫生如果告訴他醫院裡的患者,週末到我家,給你再診治一下,你看國家允許不允許?!
世界各國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都是持禁止的態度,原因就在於此,這是典型的以權謀私,是職務腐敗行為,在法制國家是違法犯罪
-
11 # 我心斐然
我聽說的,不知道是否真實啊!有些課外補課的老師,有好多重要的公式,知識點都在課外補課的時候教,在課堂上不講,或是三言兩語帶過,而且還在課堂上講,如果這個知識點沒聽懂的同學,可以報他的課外輔導班,他會在那裡詳細的再講一遍!你說這能允許老師課外補課嗎?
-
12 # 三味聊教育
允許醫生業餘“有償就醫",卻不允許教師課餘"有償補課"。對這個問題,"三味"不從"教師心理"上來“吐槽”,願從"理性"角度作個分析:
總體上講,二者在性質、後果上不存在類比性!
第一,醫生“有償就醫"是為了減除病人的痛苦,而教師"有償補課"會增加學生課業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
第二,醫生業餘"有償就醫"必須為自己治病救人的後果承擔責任,而教師課餘"有償補課"只需將課時授完即可,不為補課效果擔責,因而實際上是“無政府"狀態。
第三,醫生治病救人,十分火急,刻不容緩;而教師補課純屬"教學休閒"性的高消費活動。
第四,醫治業餘"有償就醫"的物件並不是正在醫院住院的已收治的病人,不存在"院內不治院外治"可能性;而教師課餘"有償補課"極有可能是要求或強迫自己所教班級學生去補課,涉嫌"課上不講補課講",屬瀆職腐敗行為,社會影響極壞。
或許,正由於以上原因,國家並未嚴禁醫生業餘"有償行醫"行為,而嚴禁教師課外“有償補課"行為。
-
13 # qzuser192301204
醫生面對的服務物件的是所有人
老師面對的服務的是固定群體
別偷換概念
看似有理實際上歪理邪說
老師服務的固定群體服務好了麼
還一本正經個賺外快
整天嚷嚷工資低家庭作業都不判
基本的職業素養都對不起那份低工資
還大模次樣兒的開補習班撈錢
課上關鍵知識不講課外作業推給家長
上課幹什麼的對的起那三尺講臺嚒
站講臺上那麼高對著孩子真誠的眼睛
那些老師就一點兒都不心虛嗎
-
14 # 長白山英爾
性質不一樣醫生利用業餘時間治病救人安撫病人痛苦,應該得到報酬。而教師不同,教書是職業育人是師德,師表,是做教師責任。而補課是上課講沒講,還是在補課班講這不好界定。人民群眾讓課外補課刺痛老百姓的心,所以老百姓百倍痛恨剮底層老百姓靠打工做點小買賣供孩子讀書,付不起補課費。為什麼社會這樣恨補課,請補課教師換位想一想,如果你不是老師,是底層打工族每月三四千元養家胡口供孩子上學交補課費是什麼心裡滋味。毛澤東說過世界沒有無冤無辜愛,無冤無辜恨,恨師行失德違背師表被人尊敬職業,不是人民期望蠟燭,孩提引航人。而被錢而腐蝕嚴重變味而產主恨。如果還是蠟燭還是師表是倍受人們尊敬老師。
-
15 # 醇香水有毒
醫生交流坐診看病或手術至少還在醫院。而教師課外補課在哪裡?醫生交流坐診是醫院同意並可以安排的,比如三甲醫院專家下鄉。教師呢,課外補課毫無公益性就是謀私利!醫生在家給病人看病幾乎沒有,就是有,給你開個藥方,你還不得去藥房抓藥!醫生能收你幾個錢?20元,還是50元?收多,人家不如去醫院掛號!教師呢,在家給學生補課,一小時就200元起步。學生在課堂上,老師把該教的,該講的都辦到,對落後不懂的學生在辦公室或利用課間10分鐘單獨再講明白不好嗎?醫生不會在坐診看病時間不講治療方案不開藥方叫病人去他家再講吧!
-
16 # 春天裡的辛格瑪
綜合很多回答的內容,我還想補充一點,課外補課是否真的必要。為什麼要課外補課,無非就是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沒其他孩子成績好,甚至於要比其他的孩子都好出一大截,之所以家長有這種焦慮,是因為我們的升學模式就是層級分配,一千個孩子裡前三名的上清華北大,4到10名的上浙大復旦,這樣一層一層的直到第一千名的孩子上高職院校,補課就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從低層級躍升到高層級的這一個目的,設想一下如果一千名孩子都補課了,那麼可能每個孩子分數提高了,但是名次還是一樣的,那麼補課的意義在哪裡,不就是重複建設啦,唯一收益的就是老師而已。說個玩笑話,課外補課和冬蟲夏草功效差不多!
-
17 # 浪潮網際網路教師研習社
兩者職業性質不同罷了。有病才會看病,沒病不會找病,醫生在業餘時間治病救人對患者來說是個剛需。老師課外輔導,不是剛需,有時候甚至是強加的枷鎖。杜絕老師節假日補課,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假設允許老師課外補課,那麼他能不能保證在課上傾囊相授?他的學生中又有哪個敢拿自己學業開玩笑不去上老師的課外班?這個問題無解的。而醫生不同,在醫院治病他要把患者治好,在醫院外治病同樣擔著這個責任。老師開補習班也好,學校上課也好,都沒說保證你能考上什麼學校吧。
-
18 # 薄期
課外輔導其實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也可以看做是市場經濟的一部分。但是它卻偏偏出身於教育,實屬“家門不幸”。而教師的有償輔導也是其中一部分,本來也屬正常,但是卻被師德、奉獻所綁架。所以教師的節假日補課就要去承受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
當然,開始階段,疏於管理與約束,有部分老師經不住利益誘惑做了很多不堪之事。課上不講課下講,班主任辦輔導班班“綁架”家長……雖然是極少數,但是性質實屬惡劣,社會影響也不好。所以,很多時候是自己人將節假日的課外輔導推向了絕路!!
-
19 # 王建芸212
我是老師,家裡也有做醫生的,原則上醫生也是有正式醫院單位的也不可有償就醫,醫生可以有償就醫,是人們覺得那是在救命,在為你的身體保價護航,但現在醫生護士的工作壓力和輿論壓力都特別大,還有醫生必須始終在不斷的學習考試進修提高自己醫學領域本領,做醫生很累,隨叫隨到,隨時待命,只要進入工作就要全身心的託人。人命關天啊。能有償服務可以理解。
老師節假日就補課肯定是不對的,本來國家寒暑假給你安排了是要求你在假期調整一學期的疲憊不堪的身心,另外利用假期加強自已的業務學習,提高自已業務能力,平時忙於教學,這正式通電的好時機。以前老師寒暑假沒有多少時間是自己的,要到每個學生家裡進行家訪,要到教育學校去聽同行或專家的授課有半個月,要提前把一學期的教學大綱熟透,要提前把課用筆一字一句的寫好備好,開學好空出時間批改作業,關注學生身心方面的變化,教育學生為人之道。根本沒有時間去補課,以前學校假期會安排一部分老師補課,那都是免費的,是把好的學生培訓去參加各種比賽,為學校增光。其實以前的教育是公平的,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性更高,老師也是生怕自己的學生考得不好,沒有學到知識。
現在各行各業都發生鉅變,每個人都需要面對我能不能生活得更好點,我可不可以多一些財富,老師也是人,大的環境不可能不影響他們。但作為老師一定要有最後的底線,有顆對職業的敬畏之心,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小草愛護他們,在小草中一定有些種子是顆參天大樹,好好培養他們,儘自己教師的本能。
-
20 # 憑欄聽雨34932621
教師有償補課被這麼多人詬病,而醫生走穴卻少有人噴,主要在於:醫生治病是短期行為,而且主要依賴自己的技術,容易見效,贏得口碑;而教師補課是長期行為,不僅依靠自己的專業水平,還要看學生的基礎和態度,見效慢。醫生可能一付藥或者一兩天就治好一個病人,教師卻不能一節課或者三五天就讓學生的成績提高。如果學生自身基礎差,資質平平,學習態度不好,再優秀的老師也教不好。這樣家長和社會就有意見了,認為教師能力不行卻收那麼多錢,人品不好,進而對整個教師群體不滿。另外,當然也有一部分師德低下的教師把課後辦班當成主業,而本職工作卻成了副業,課上不講課後講,敗壞了整個教師隊伍的名聲。如果教師補課不是以自己教的學生為物件,我想社會還不致於有這麼多反對的聲音。畢竟課後補課是一種市場需求,只靠堵是禁止不了的,雖然這種需求有點灰暗,但是有它的現實合理性。醫生一般不存在上班不治下班治的情況,那是要出人命的,誰也不敢冒這個險。即使走穴,也會盡心盡力把人治好,否則就是砸自己的招牌。所以,教學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師的口碑有時可能與專業水平不成正比,容易招致負面評價。而醫療技術的單純性一般使專業水平與口碑成正比,走穴掙外塊反而人們更容易容忍。
回覆列表
你好,我覺得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我們所在的小城裡,教育系統的人數是衛生系統的10倍,而教師更是比醫生多得多,為什麼呢?因為執業醫師考試有多難想必學醫的人都懂,而教師資格證卻很簡單就可以取得。先說明我並沒有詆譭教師的意思,只是客觀的說下,教師資格證的確和醫師資格證比簡單太多了,所以導致教師隊伍的龐大。
因為教師基數所以魚龍混雜,如果教育局允許私人補課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很多教師為了賺錢在課堂上一帶而過,而想要學好只能私下交錢去補課,如果所有人都效仿這種模式最終坑害的都是中國的下一代,所以私下補課必須嚴抓。
而你說到醫師在業餘時間有償就醫的確是可以的,但也需要你的手法和經驗豐富的情況下,假如你什麼也不懂,會有人請你去救人嗎?出了問題誰負責?
再舉個例子,比如你所在地道醫院不能夠做腦瘤手術,而患者卻有腦瘤而且很嚴重,不能轉院,怎麼辦?只能從上級醫院或者其他醫院請專家過來做手術,人家醫生也是人啊,請人家來不給人家診療費,人為什麼要大老遠跑來?
所以教師補課,和醫生有償出診是兩個型別的,不能夠混淆,教師補課是坑學生,難道你覺得醫生出診是坑患者嗎?教師補課承擔的後果也許只是成績還上不去。但醫生出診承擔的後果卻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