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雨踏秋殤
-
2 # 葉飄刀
西夏實力強,北宋運氣背
首先,西夏實力並不弱,並非一塊好啃的骨頭。西夏佔據地利,有瀚海天險,要進攻西夏,需要橫跨瀚海,在當時是相當困難的。再有西夏雖然和宋遼兩國都有交戰,但採取靈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宋遼之間的互相牽制來謀求自己的生存空間。在加上幾乎全民皆兵的西夏並不好打,歷史上威名赫赫的成吉思汗就是死在了征伐西夏的戰爭中,可見西夏並不好打。
其次,雖然說前邊說了,西夏有這麼多的優勢,但相比較而言,北宋的優勢更為巨大。北宋在初期對西夏的戰爭失敗後,開始用穩紮穩打的策略對西夏進行打擊。並和湟開邊,包抄西夏,北宋末期赫赫有名的西軍就是在和西夏的對戰中成長起來的。水滸傳中有名的童貫,那也是在和西夏對戰中混的軍功,最後封王了。
北宋末年,對西夏,依靠國力的優勢,已經逐步壓迫到西夏瀕臨亡國的地步了。沒想到遇見女真崛起,北宋短時間內被攻破都城,迅速崩潰。而西夏也趁火打劫,出兵重奪大量被北宋奪佔的土地,從而滿血復活。
-
3 # 墨蒼璃
西夏王國有著與自身疆域不匹配的軍事力量和國際影響力。這個荒漠面積佔全國領地2/3的國家,在東亞歷史上一度佔據重要地位。從立國開始,他們成功防禦了幾乎所有周邊大國的侵襲,不斷成為遼、金、兩宋和蒙古都競相拉攏的物件。
在漫長的軍事鬥爭中,西夏人結合本地特色、博採眾長,發展出了一支可以以寡暴眾的強軍。
一、軍隊規模
在宋人的記載中,西夏軍隊的規模動輒就有幾十萬人。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印象,一部分是因為党項人有舉族遷徙的習慣,另一部分是因為西夏實行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
西夏統治者頒佈法令,規定每個党項男子的服役年齡是15-60歲,後又改為15-70歲。他們平日從事經濟生產,戰時隨時響應國王和領主。在11-12世紀之間,西夏的人口區間值在120-200萬。所以西夏可動員的男丁數量不會超過50萬人,常規戰場能投入的兵力不會超過5萬人。
西夏還在全國設立了10多個軍區,任命一些強帥豪酋管理各自轄區內計程車兵。不同軍區的強帥豪酋往往都是當地實力派,要麼是大宗族家長,要麼是國王的姻親。為了監視和分化他們的權力,一些叛逃的漢人也被任命為軍區的低階首領。
二、女子參軍
女性經常出現在遊牧民族的軍隊中。
在地方軍區之上,是西夏統治者直轄的常備部隊:5000名由貴族子弟組成的近衛軍,3000名充當國王親衛隊的重騎兵,2.5萬名駐守重要城鎮和要塞的衛戍軍。值得注意的是,衛戍軍當中有許多“麻魁”,她們是肌肉發達的青中年婦女。
三、兵種組成
党項人是河湟谷地的遊牧民族,素以弓馬強勁稱雄西北,騎兵自然是西夏軍事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西夏騎兵種類繁多,最精銳的國王的親衛隊--鐵鷂子,人馬披掛重甲,使用騎槍和長柄錘等武器。宋軍和唐古特人的戰鬥,通常就圍繞鐵鷂子展開;
夏宋邊境常年活躍著大量“擒生軍”,他們主體的是一種裝備低劣的輕騎兵,無法在正面戰場發揮作用,但卻非常勝任劫掠、偵察、追擊等任務;
徵發漢人充當“撞令郎”。所謂的撞令郎,就是等同於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炮灰。在戰場上,他們衝得最前,死得也是最多。
四、裝備
宋朝最好的弩就來自西夏。西夏地處西北一隅,金屬礦藏遠不如遼和宋朝豐富,所以缺乏武器製造業必須的銅鐵資源。遼宋在不同時期都堅持不同程度的武器禁運,阻擾西夏從從本國獲取武器和礦石。在回鶻人的幫助下,西夏人改進了自己的武器製造技術,掌握了水平較高的冷鍛技術,並採用了先進的冶煉工具豎式扇風箱。隨著西夏人的武器製造水平的不斷提高,西夏本土生產的武器開始遠銷國外,“夏國劍”終年風靡宋國。
另外,西夏人裝備的“瘊子甲”更令宋人驚羨不已。這種甲採用冷鍛技術打造,外表堅滑光螢,抗打擊能力很強。宋軍名將韓琦曾做過試驗,他將瘊子甲放置在50步遠的地方,然後命令宋軍輪番攢射。結果沒有一箭能夠洞穿瘊子甲。
綜上所述,西夏有比宋更強的機動性,更高額計程車氣,能夠在戰時動用更多的可戰之兵,戰爭動員迅速,甚至有更好的武器裝備,兩宋在內憂外患之下不能擊敗西夏也並不是不能理解的了。
-
4 # 饕餮中國
西夏和大遼都是趁中原五代十國的戰亂崛起的,等到北宋時期,實力已經很強,大有遼,西夏,大宋三國鼎立的局面,北宋面對他們屢屢碰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遼與西夏王朝是仿製中原文明建設,已經政權穩定,大宋有的他們都有,大宋沒有他們也有,宋朝失去燕雲十六州,缺少戰馬,大遼和西夏的騎兵強於大宋,在古代騎兵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的坦克,大宋的步兵很吃虧,少數民族作戰也勇敢,大宋面對這樣的鄰國輸多贏少就不奇怪了。
二、西夏巔峰時期的人口達300萬,軍隊50多萬,已經很強悍了,大宋雖然人口多,但邊防戰線也長,在西北的軍隊沒有西夏多,西夏一打仗就舉國之力,全國十五歲以上全部上戰場,區域性人數優勢明顯。另外,西夏戰場上處於劣勢的時候會求援大遼,三國鼎立的局面,大宋有點投鼠忌器。
三、宋太宗當年兩次北伐太過武斷,冒進,大宋精銳在與遼國的戰爭中元氣大傷,軍心不穩,面對少數民族的勇猛宋軍很是頭疼。
-
5 # 琪樂寶貝
根據目前史料,北宋和南宋總體基本國策是富國不強兵。在經濟上北宋是強於遼國和西夏的。在軍事上北宋也有名將。但在對外交政策上宋國主和一直在主導地位。這是帝權意志的體現。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登上皇位。歷史的記憶告訴北宋皇帝,皇位的威脅最大的來自政權內部,而非遼國和西夏。孫子兵法日,兵馬末動糧草先行,日費萬金。勝敗兵家常事。所以打仗一方面太費錢。一方面又有不確定性。北宋在四川和黃河以南,物產豐富,人民富足,皇權習慣於富貴安樂。戰端一開無法避免持久戰。打持久戰需要忍受非常大痛苦。所以形成遼國北宋西夏鼎足局面。西夏和遼國相對貧窮習慣軍事擄掠,謀取經濟利益。北宋多數時候被動防守所以顯得北宋打不過遼國和西夏。很多時侯最好的防守是堅絕的進攻。皇帝的怯懦是被動主因。
-
6 # 那些人的事
宋夏之間的百年戰爭,表面看似西夏長期割據西北並多次騷亂宋朝邊境,但實際上宋朝始終佔據著軍事上的優勢。雖然剛開始宋廷因為意識不足,導致出現“三川口”、“好水川”等敗績,而之後的“元豐五路伐夏”、“洪德城之戰”、“兩次平夏城之戰”等,宋軍都壓著西夏打,最嚴重的一次竟然打得西夏不復能軍,屢請命乞和。
只是軍事上取得這樣成績的宋朝卻始終無法真正滅掉西夏,無論取得多大的勝利最後都能讓西夏緩過氣來,繼而再次爆發宋夏戰爭,這一點和漢唐時期的滅國戰是極大不同的。
很多人認為,這是宋朝“杯酒釋兵權”後造成的後遺症,文強武弱的背後缺乏開拓疆土的意識,只懂得守成而治。
-
7 # 兔子耳朵823
首先北宋重文輕武,武將幾乎沒有升遷出頭的機會,最高也只有狄青的職位稍高點,最後也被迫害打擊致死,楊家將也只是普通將軍,北宋武將直接導致北宋戰鬥力非常低。
其次北宋吃空餉非常嚴重,所謂六千人馬也許實際只有戰鬥力低下的兩千人左右,其餘都被吃了空餉。
在就是北宋福利太高,安逸的環境讓北宋戰鬥力嚴重打折扣,面對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根本無力還擊
-
8 # 友友公社
因為呢,北宋主要是以金衛軍為主的,他們基本上都不打仗,一打仗就給錢給銀子。所以呢,他的打仗能力很差很腐敗。
-
9 # 完美人生夏
為什麼北宋打不過遼國和西夏,軍隊戰鬥力這麼弱,這以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建立離不開,因為他的江山建立之初也不是光明磊落的,他是靠用武力發動陳橋兵變奪取柴榮家族的江山,正是這樣他才當上了北宋的開國皇帝,當上了皇帝以後他也害怕他的手下將領向他一樣發動兵變,所以他來了一個杯酒釋兵權,把那些曾經跟誰著他南征北戰武藝高強的將軍全部裁撤回家,重用文人戴兵打仗,所以產生了北宋的軍隊戰鬥力很弱,以及後來必金國所滅!
-
10 # 水清山藍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登基稱帝,成為了宋朝的開國國君,隨後的十幾年,宋太祖趙匡胤削平南方,公元979年,宋太宗消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
看到這裡,你也許覺得北宋的軍事實力並不箅弱,因為北宋僅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統一了中原,但是,北宋為什麼連西夏都打不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軍事部署有“問題”現如今的總參謀部,在古代叫樞密院,調動軍隊都由它來負責。北宋設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大權,號稱“二府”。兩者之間互相牽制,聽著好像像那麼回事,但這實際就是為了讓皇帝利於掌握兵權。
假如你統領著一支部隊,你不能調動裡面的任何人,只有樞密使可以調動,但是不能指揮。統兵的不能調兵,調兵的不能統兵。這樣才更不利於造反,北宋多半是文官治軍,就是怕武將干預朝政。
北宋還將禁軍一分為二,兵強馬壯的軍隊留在國都,老弱病殘的軍隊遠去邊境,該打仗時打仗,不打仗時種地。在邊境的軍隊還要實施“將兵分離”的政策,統帥只能在一個地方把守,但士兵卻可以隨時換地方。可能今天還在山西,明天就要去河北了,這樣一來,雖然非常有效的防止了軍隊叛亂,但軍事實力卻大大降低了。
文明打不過野蠻西夏建於河西走廊,首都位於今天的銀川市,河西走廊這塊土地中原王朝已經喪失了800年,早已是羌族和党項族的天下,宋朝軍民安逸了幾十年,面對民風彪悍的党項族。自然也就潰不成軍。
況且,西夏盛產良馬,善用騎兵。面對北宋的步兵綽綽有餘,三川口之戰,宋軍全軍覆沒,好水川之役,主將任福戰死。最後西夏雖然對宋稱臣,但反過來,北宋反而要給西夏“壓歲錢”,宋朝就是這麼”可愛”。嘴上雖然佔了便宜,可實際卻吃了大虧!
-
11 # 幾世浮沉幾飄零
北宋為什麼打不過遼國那?有很多方苗我也談談我個人的觀點。
第一趙匡胤黃袍加身,宋朝得位不正,每一個上位的皇帝總是提防著擁有兵權的大臣,總怕自己也被上演黃袍加身的戲碼。
第二趙光義征討遼國,雖然前期取奪了一定的效果,可是由於趙光義瞎指揮被遼國名將耶律休哥打的大敗,高粱河之戰最終以宋軍大敗結束。 高粱河一戰,是宋遼戰爭的轉折點,基本上在這次戰爭之後,北宋就處於下風。而耶律休哥也成為北宋軍隊的噩夢。不僅是大將楊業死於此戰。就連宋太宗自己也被流箭射中,狼狽到只能乘驢車逃走,最終也因箭傷發作身亡。這場戰役導致後來北宋後登頂皇位的皇帝對於遼國多有畏懼。
第三宋國國策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也就是以文驅武,讓一幫沒打過仗的讀書人去指揮武將打仗,都以為都過幾本兵書都以為自己是孫武轉世。結果可想而知。就連北宋名臣韓琦在好水川帶兵迎戰西夏李元昊,也是被打的大敗。張元投詩一首嘲諷韓琦曰: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輩,猶自說兵機。
第四遼國自身也極其強大,本身就地域廣闊,馬背上的民族,能征善戰,遼國幾代執政君主包括蕭太后都是有為之君。
-
12 # 山河明月
北宋國策重文輕武,加之未收復北方燕雲十六州,在開疆擴土上毫無作為,疆域面積上不及唐朝,也比北方的遼國國土面積小,留給後世一直是弱宋的印象,甚至有了遼和宋誰為華夏正統的爭論。毫無疑問,北宋結束五代十國戰亂,承繼五代十國,是為華夏正統。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北宋與遼、西夏的關係。在歷史上,北宋與遼是兄弟關係,與西夏是君臣關係,西夏向北宋稱臣。那麼,從這個關係上來看,北宋在軍事實力上絕不是一無是處、絕對處於下風的。那麼為什麼會造成北宋武力不及遼、西夏的印象呢?這個要從兩個著名的戰役說起。
一、宋遼澶州大戰
燕雲十六州一直是北宋心病,導致北方失去重要天然屏障,長城的防禦作用直接喪失,遼國北方民族動不動不打招呼到家裡做客,要吃要喝還要拿。宋太宗想了想,說了不聽那就打吧。北宋只想拿回家裡的屏風,沒想到遼國很小氣,硬是不給,戰爭互有勝負,一直持續到宋真宗時期,遼國居然差點打到了北宋的家門口汴京。宋真宗受不了了,不帶這麼欺負人的,就來了一次御駕親征,在澶州(今天的濮陽市附近)打了一架,雙方都沒佔到便宜,打了個平手。雙方各有損失,既然戰爭撈不到好處,兄弟那就算了吧,我們不打了,坐下來談談吧,史稱澶淵之盟。
問題就出在這個盟約上。遼國在軍事上未佔絕對優勢,可能五五開,北宋雖未割地,卻以每年二十萬兩白銀外加十萬匹絹布的歲供求得和平,開了戰爭賠款的先河,為後世特別是近代所不齒。
二、宋夏和戰
西夏本來是北宋的小弟,一看遼國居然佔了大哥的便宜,義憤填膺一番之後,覺得便宜不佔白不佔,扛起來了反叛的大旗。北宋作為大哥,給點好處,好言勸慰了一番,西夏老實了一陣子。到了宋仁宗時期,西夏覺得搶來的可能比給的要香,直接鬧了獨立,公開鬧掰了。宋仁宗是出了名的好脾氣,這下臉上也掛不住了,我手下群星璀璨(范仲淹、王安石、包拯等),還怕了一個小西夏不成?在黃河沿線一帶開戰了。戰爭打了三年,誰也吃不消啊,包拯想了想,西夏經濟主要靠鹽這個調料啊,我們反正不缺鹽,不買他們的鹽了,看他們能拖多久。宋仁宗一拍大腿,這主意好。妥了,西夏經濟受不了,戰爭也沒佔到好處,我們講和吧。北宋想了想,知錯就改還是小老弟。於是西夏稱臣,雙方重開邊境貿易,北宋送上大把銀兩。其後,西夏又經歷了多次反覆,宋夏之間發生多次戰爭,始終是拉鋸狀態,沒有哪一方真正佔據主導地位。
總的來說,北宋的軍事不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國門大開,無屏障可守。李華瑞先生對此分析說:北宋在進攻戰中勝少敗多的原因在於宋初失去了長城天險,無法抵擋草原遊牧民族的騎兵快速南下襲擾,雙方在騎兵力量上存在差異。同樣的,西夏軍事勢力也以騎兵為主,能夠形成長期的拉鋸戰,也是因為佔據了黃河天險。
二是統治階級過於懦弱。在軍事實力上,宋、遼以及宋、西夏都不具備完全戰勝對手的能力,但北宋統治者面對遼、西夏的劫掠顯得過於軟弱無能,與遼、西夏的關係處理上,始終秉持的是有錢好辦事,“花錢買和平”,尤其是對西夏,要了面子,丟了裡子。開戰爭賠款先河,遭後世詬病。
但北宋的委曲求全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對加強民族交流、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卻取得了積極作用,畢竟宋、遼、西夏之爭是華夏大家庭內部之間的兄弟之爭,應該要與清末的不平等條約區別來看。
-
13 # 歷史四方會
我是焦子,非常高興為您解題。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北宋時期的皇帝為了鞏固政權的一些做法和建立的制度以及北宋初期的歷史。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去世,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首領石守信等掌握了軍權。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辯真偽就急派趙匡胤等出征。
當他們走到陳橋驛時,趙普等人就把黃袍加到趙匡胤身上,黃袍加身的他回到開封,逼迫周恭帝禪位,並改國號為“宋”。
建立北宋後的趙匡胤,日夜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於是,他就總結經驗教訓,以史為鑑。
從唐朝的滅亡到五代十國的亂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武將的權力太大,比如藩鎮節度使的權力太大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杯酒釋兵權”,首先解除石守信等武將的兵權。
另外,還建立了重文輕武的文官制度,將地方軍權全部收歸中央,這樣中央軍變得強大起來,而地方尤其是藩鎮的地方軍幾乎不復存在。
原來的藩鎮本身就是與契丹等少數民族接壤之地。凡事有利必有弊,藩鎮能坐擁權力,也能有效的抵禦少數民族的進攻。
這樣一來,邊界地區根本不能抵禦少數民族,只能依靠中央軍。中央軍雖多,但宋朝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平時是不設立元帥的。只有遇到了戰事,才會臨時設立元帥,穆桂英掛帥就是這種情況。
一旦戰事結束,元帥就需要馬上把軍權交回,這樣確實能有效的防止武將專權,但也使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他們之間沒有感情可言,也就沒有默契,致使戰鬥力不強。
即使如此,皇帝仍然不放心帶兵在外的將領,往往派遣太監任監軍,隨時監督他們,更要命的是監軍隨時拿出皇命做威脅,甚至干涉行軍打仗。
在不懂軍事的外行人的干預下,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了。
戰機稍縱即逝,從少數民族騷擾邊界的訊息報過來,到選拔帶軍將領,再到出兵,等軍隊開到邊界,至少已過去了一月有餘,最好的戰機已經失去。
再加上少數民族大都是騎兵,戰鬥力強,機動性強,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當朝廷傾全國之力來征討時,他跑了;剛撤軍,他又來了。
就這樣,反反覆覆,少數民族就像是一塊狗皮膏藥一樣,實在是難纏。
朝廷想一勞永逸,畢其功於一役,非常困難。有時急功近利,甚至會中了敵人的埋伏,導致全軍覆沒。在高梁河戰役中,宋太宗就差點被遼軍俘虜。
正因為如此,北宋好像連遼也打不過,甚至連小小的西夏也打不過。
但是北宋發明了一種很好的方法,遼和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每年向遼和西夏納幣輸帛。這樣,北宋既保留了面子,又減少了戰爭;對遼和西夏而言,本來就是為了得到些好處,“固不在戰矣”。
-
14 # 雲往千年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是:軍隊實力的高低,與疆域的大小並沒有關係。就算你領土是幾倍,實力也不見得比領土小的國家強。
接下來,我們分別對北宋和西夏的軍隊情況進行分析:北宋,重文輕武,因為害怕再出現唐代那樣的藩鎮割據局面,再加上宋太祖趙匡胤本身也就是造反黃袍加身的,在杯酒釋兵權以後,趙匡胤對宋代的將兵制出現了改革,出現了“將不識兵”的局面。而且北宋作戰有個很大的問題:什麼事情都要去請示中央朝廷也能做出下一步戰略部署,在戰場上講究的是一個兵貴神速,這樣如何能把我戰機?
反觀西夏,在唐代以來,党項族就一直在打仗,作戰經驗豐富,也團結許多。
這也就難怪那麼大的北宋打不過西夏了。
-
15 # 花間漫聊
首先從西夏創始人李元昊說起,李元昊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可惜同樣的戰鬥能分出不同的風格。這樣也就決定了他個人和他所創造的國家的命運。相比較而言,我們看一看李世民和趙匡胤。
李世民掃平天下極其神速,幾大戰役乾淨利落,武功震動天下。所以唐朝的氣魄是驚人的,無論在哪方面,都是壯麗之美。
趙匡胤的強悍中有著平民的可親,他深深地懂得做一個平凡人需要什麼。所以宋朝得國很慢,終其一生都沒能恢復唐朝的版圖。但是每得到一片土地,都治理得細緻入微,發展程度是李世民所不敢奢望的。這一點從他的戰爭手段就可以初見端倪,革五代之殘暴,創宋朝之仁德。
再看看李元昊的一生,欺詐、殘酷,無所不用其極,為了成功不擇手段,於是他成功的成色大打折扣。有個結論是很精彩也很好玩的——他生前所有的努力,死後全都歸零。他所驕傲的,正是西夏所痛苦的。
党項這個民族,從始至終都沒有一個真正的戰神出現。無論是戰績,還是武德,都無法和其他少數民族相提並論,說到底,他們只是一群在特定的歷史夾縫裡得逞一時的群體而已。
總之一句話,在11到13世紀這段歷史裡,拋開感情談實際,宋、遼、金、西夏、蒙古各國軍隊中唯有西夏人讓人看不起。其他國家沒器械有勇氣,沒戰力有紀律,沒計謀有決心,唯有他們,是不講信用朝秦暮楚、唯利是圖的一個。
要說它為什麼能長期生存著,唯有一個原因——牛皮癬性質。藏在一片窮山惡水裡,打它沒油水,它打完了又躲回去,全部的國史就在重複這個過程,熬垮了宋朝磨金國,耗死了金國磨蒙古,直到徹底惹火了成吉思汗才把它在地球上抹平。
-
16 # 大語文走四方
步兵和騎兵的差距!
從軍種上來說。
戰鬥民族和安逸民族之間的差距。中國的漢族往往是如此,以安定為主要的追求目標。用金錢換和平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從思想意識上來說。
後勤保障上的差距!
金兵和西夏軍隊後勤保障相對較少,部隊機動性強,宋的軍隊打仗則需要大量的後勤保障!
-
17 # 兩宋春秋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五個:
1、戰略目標不清晰:究竟是想滅掉西夏,還是與西夏維持和平。
真宗是喜歡和平的皇帝,澶州與遼國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依然簽訂了"澶淵之盟"。對西夏的崛起缺乏警惕性,以安撫為主
仁宗皇帝初期希望用軍事力量解決西夏問題,可是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這三大戰役失敗後逐漸由進攻轉為防守。於是西夏策略又轉為和平安撫為主
神宗皇帝制定了清晰的西北戰略,即位後首先收復了河湟地區,形成對西夏的戰略包圍,又發動了五路伐夏的戰役,雖然結局未能滅掉西夏,但西夏也元氣大傷。可惜神宗皇帝英年早逝,哲宗皇帝即位後由其祖母高太后垂簾聽政,滅國西夏的戰略又被放棄,高太后垂簾聽政時期將神宗皇帝打下的很多土地又還給了西夏,再次轉向和平安撫。西夏從而又可以苟延殘喘。
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又恢復了其父親神宗滅國西夏的戰略,重新開始,首先收復了青塘地區的大片領土,對西夏形成地緣戰略優勢。又發動二次伐夏戰爭,消滅了西夏最精銳的部隊,蠶食西夏的土地,將大宋疆域一步一步向西夏挺進,從此西夏再也無法組織軍隊侵犯大宋。
可惜哲宗二十幾歲就去世了,多活幾年西夏肯定滅亡。
2。西夏土地貧瘠、出產少,拿下之後還需要輸血
宋滅夏也是為了解決邊患,西夏物產少,打下來後需要投入大量財力物力。所以反對西夏用兵也是朝廷主流之一。
3。西夏軍事力量並不弱
西夏軍事力量強悍,鐵鷂子、潑喜軍等等都是強兵,西夏與遼國的戰爭也是互有勝負,遼國也沒能吃下西夏。
4.。北宋無馬
北宋立國的時候養馬地就都在少數民族政權手裡,所以大宋都是步兵,機動性差,西夏人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宋軍對此一籌莫展
5。北宋軍事體制弱
軍隊裡面空餉多,舉例來說,一個軍的編制二千人,實際有一千二百人就不錯了,剩下的八百人只是軍官用來領軍餉列的名字,禁軍兵籍管理弊竇叢生。戰鬥力可想而知。
-
18 # 李家偉
北宋以武立國,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而登上皇帝寶座,這就使得北宋統治者對武將一直存在著戒備之心。無論是杯酒釋兵權,還是調各地精兵充實中央禁軍,更或者是讓文官帶兵。這都體現了北宋一直對武將的壓制,造成的結果卻是外強中乾。地方軍事實力低下,另一方面,北宋後期統治者本就重文輕武,這樣一來,打不過西夏是很正常的了。
-
19 # 郭老師的小課堂
北宋建國之初的軍事部署是強幹弱枝,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戰鬥力低。為了防止權利過大,又制定了一些分權制度。一到打仗,逐級請示,貽誤戰機。燕雲十六州不在北宋手中,一打仗直面機動性強的敵人騎兵。
-
20 # 大明人
大宋VS大遼
1、制度差異決定軍隊的強弱對比
北宋初年的軍隊就已經打不過遼國,這主要是因為北宋和遼國處於兩種不同的制度建設下。制度差異決定了他們軍隊的強弱對比。
遼國軍隊或者說是契丹人的軍事組織,並不是在北宋建立後才與中原軍隊交手的。 唐朝時期的早期部落伏擊戰不說,五代時期就有過數次契丹軍隊南下征討中原的記錄。在同當時的五代軍閥交手中,雙方是互有勝負的。
然而,遼國軍隊從未佔據絕對優勢,或者說是在某個方面獲得巨大優勢。甚至還有包圍五代的軍閥部隊後,被對手破釜沉舟的衝出陣地,擊潰全軍的尷尬記錄。
但也是在五代時期,各地軍閥或者說節度使和地方軍事團體,都對中央集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所以,五代的政治發展脈絡,就從最初的晚唐模式,漸漸發展為北宋模式。這個發展路徑在軍事上,集中表現為抽調地方精兵到首都的禁軍裡服役。北宋後來的邊防部隊羸弱,就是這個演化路線的最終結果。
當然,在趙匡胤依然在世的時候,北宋軍隊還能吃老本。趙匡胤雖然是宋朝開國皇帝,自己其實也是最後一個五代大軍閥。他的禁軍裡依然保留了很多後漢、後周時期的精銳力量。在領袖趙匡胤的帶動下,戰鬥力是不會低的。這也是趙匡胤掌握禁軍之後,能夠迅速掃平周圍勢力的原因。
但趙匡胤死後,上位的趙光義沒有哥哥的軍中資歷。他是經歷過五代變局的人,著手進一步削弱將領軍權。最後發展到自己在後方用書信去遙控指揮前線將領的決策。
另一方面,作為唐朝時戰鬥較強的幾個邊區藩鎮,北宋基本上是一個都沒有摸到。除了佔據部分河東地域外,幽州和整個河套都不在實際掌控中。這些地方卻恰恰是從漢朝到唐朝,最容易產出優質兵源 的 地方。因為當地人長期生活在遊牧與農耕文化的交界線上,習武而善戰,民風彪悍無比。大量來自中亞和草原的投誠藩將,也會被安排在當地駐守。這些條件都是內地兵源所無法企及的。
兵源基礎不行,將領軍權和地位又沒有保障,軍隊自然不能有很好的戰鬥力。
2、邊境藩鎮勢力願意為遼國效力
北宋的問題在遼國基本不存在。
雖然耶律阿保機的朝廷也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但在基層組織上卻實行比較寬鬆的制度。各地方在認可遼國皇室統治的基礎下,保留自己原有的自治。
這也讓一些原本唐朝的邊境藩鎮勢力,在對比北宋與遼國的情況後,自然歸附遼國。因為在他們看來,遼國更像是之前唐朝制度和文化的繼承者。而北宋則是會拿自己地位與習俗開刀的謀逆者。
遼國的中央軍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包括大量騎兵部隊和相應的輕騎兵力量。
地方上還有很多原本的契丹貴族部隊,以類似私家軍的形式存在。但這些私家軍卻從未變成推翻耶律家的顛覆性勢力,這就是遼國體制的優勢。
地方上的普通士兵,也是依靠土地為生的封建騎兵。有一定地位的人,就會擁有一小批附庸。在戰鬥中,他們就會組成一個最小單位的騎兵部隊。至於其他族裔組成的地方部隊,包括漢人、奚人、渤海人、蒙古人和部分的沙陀人,都有自己的步兵和騎兵組織。前者可能依託城市和村落為單位,後者則可能以騎兵或封建領主為單位存在。他們在面對宋軍時,願意為遼國效力。其實也是在保護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北宋朝廷所侵蝕。
以上就是北宋在開國時代就打不過遼軍的原因。這個原因伴隨著兩個王朝共存的所有時期,哪怕是遼國政權被金國女真人消滅的階段,還在發揮作用。
大宋VS西夏
西夏能苟存完全是在地理位置適合割據。
那些地方唐朝也無法佔據,只是名義上的唐朝國土。到了宋朝面臨兩線作戰,而且打他也是三心二意,沒有下決心滅它。
宋朝在邊境的城市很多,每個城市都需要分兵駐守所以一般都是一路各自為。 因為無法集結大量兵力,防禦居多。打的狠了西夏就投降稱臣稱孫的。
真正決定滅夏還是從神宗開始,採用章楶的彈性防禦戰略,把堡壘一路修到靈州城邊,佔領了西夏大片國土。宋軍的遊騎經常在靈州城下追殺党項人,西夏恐懼到極點,連莊稼都不敢去種。平夏城戰役四萬宋軍擊敗四十萬西夏軍,元豐伐夏把西夏打的不復成軍。 怎麼說宋朝打不過西夏?縱觀戰史,西夏從來都是集結幾十萬人或十幾萬人來攻打宋朝的一個營寨之類的城堡。往往只有幾千宋軍對西夏是數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但是就這,西夏幾乎連邊境的任何一個大點的城市都沒有打下來過。戰史普遍記載都是西夏集結十二監軍司去攻打宋朝一個營寨。西夏總共才12個監軍司,就是說集結全國兵力去攻打幾千人。贏了,就是宋朝軟弱;打不下來或者被宋朝擊潰,史書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罷了。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來看宋朝當時的情況,宋朝時期的經濟還是高度發展的,也比較重視軍隊的培養,但是卻打不過小小的西夏國,原因在於在戰爭中,宋朝更願意用錢而不是戰鬥力來停止戰爭。
首先在戰爭中,最重要的是軍隊的實力,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士兵本身,西夏是遊牧民族,體格自然要比宋朝強健一些,但是宋朝此時正在鍛鍊士兵們遠攻的能力,比如用弩等射擊類的兵器的練習。但實際在作戰過程中需要比拼的是近距離的戰鬥能力,在肉搏方面,自然是西夏遊牧民族的戰鬥力強一些,作戰時士兵還來不及使用兵器射擊,就被強悍的對手立馬打死,這種戰爭自然不戰而敗,無力還擊。
其次,宋朝出現了賣馬的情況,西夏遊牧民族自然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作戰時馬匹的重要性不亞於士兵,宋朝大批次地賣馬,在作戰時士兵們只能用兩條腿跑,試想一下,宋朝計程車兵還在奮力奔跑,西夏計程車兵已經在馬背上輕而易舉地用兵器取下宋朝士兵的人頭,而且騎在馬背上自然比人在地上站著高,宋朝士兵很難攻擊到馬背上的西夏士兵,但是西夏士兵卻一下就能集中宋朝士兵。
馬匹不僅僅在作戰時派得上用場,在運送糧草等軍隊需要的重要物資這個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宋朝賣掉大量馬匹,便在後方供給上開始不足,糧草欠缺,軍隊打仗自然不如平常,於是便敗給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