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二哈天帝

    其一若是劉禪不才,可以在劉備的其它兒子裡再選一個~也就是劉備給諸葛亮廢立的權利;其二,則是試探諸葛亮的忠誠。

  • 2 # 尋常百姓尋常事

    這是一句客套話,更主要的是試探諸葛亮是否想奪劉家江山。而諸葛亮的答覆: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而以死!”徹底打消了劉備的穎慮,放心撒手閉目而去。

  • 3 # 行善如水潤萬物

    理解這句話,首先要明瞭當時的背景和實際情形。

    首先,劉備兵敗,自知實力大減,打不過東吳,曹魏又虎視眈眈,白帝城離蜀國根據地又遠,進退失據。

    其次,知子莫若父,劉備深知兒子的秉性,雖有史書記載劉禪天資聰敏,但是性格較柔,在亂世很難立足

    第三,關張已死,趙雲又比較認同諸葛亮,其他文官又沒有實權,劉備核心集團失勢

    在此種情況下,劉備躺在床上肯定是都考慮到的,但也無能為力,只能做兩手準備:

    第一,讓劉禪拜諸葛亮為相父,以歷史為本喻,表達出忠君的意思,儘可能的讓諸葛亮來輔助,

    第二,如果劉禪果真沒有興復漢室的志向,諸葛亮可以自己拿主意,大權獨攬,去討伐魏國和吳國。

    第三,如果諸葛亮有心奪權,那也只能聽之任之,看在三顧茅廬,以及幫助自己打下這麼多基業,也算是勞苦功高,作為一個哥們,我先把心裡話說出來,你看著辦吧,哥不怪你。

  • 4 # 南坡二月

    我覺的劉備心裡雖不願意,但那句話是真心的,是人將死時,感情的真情流露。知子莫若父,劉備知道兒子當不好這王,統一不了天下,諸葛亮能完成自己的心願。

  • 5 # 張永科38

    謝邀請簡作答:此語出自巜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先主泣曰: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我認為此是劉備肺腑之言,但有兩說。一說是劉備乃世之梟雄絕非常人,若為庸碌之人諸葛亮焉能扶之?此語與長板坡中對趙雲之語幾乎雷同!為這孺子幾損我一員上將!一則疼愛趙雲,二則收買人心!知子莫若父,俗稱,三歲自帶老來相,劉備豈能不知阿斗之能力?所以說,要聽你的你就扶之,不聽你的你就棄之。何鬥是無主見之人,必聽諸葛亮無疑!第二說是料定諸葛亮必然扶佐阿斗,不會有異志,因而順水送個人情,要其鞠躬盡瘁,死而後矣!而事實果然不出所料!

  • 6 # 安平君

    劉備的這句話,不是說給諸葛亮聽的,而是說給其他人聽的。

    劉備託孤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自己三顧茅廬請出來、經過生死考驗的戰友諸葛亮,另一個是臨時任命的尚書令李嚴。顯然,李嚴只是益州士人的一個代表,劉備對他的信任度遠不及諸葛亮。

    事實上,李嚴也是三易其主。李嚴本是劉表手下,曹操進入荊州的時候,李嚴是秭歸縣的行政長官,便就近西向投降了劉璋。劉備入蜀的時候,李嚴本來奉命率部在綿竹抵禦劉備,卻投降了劉備。所以說,李嚴的政治節操,在劉備這裡是打了折扣有疑問的。

    有人說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或者逼諸葛亮表忠心,那是在侮辱劉備的智商。因為即使諸葛亮真有二心,在這種情況下也試探不出來,表了忠心也沒有用,哪個託孤大臣此時不是忠心表得震天響?所以,劉備這種別具一格的託孤方式,用意只有一個,就是說話給別人聽。

    中國歷史上,託孤大臣之間、皇上與託孤大臣之間鬧得齷齪事兒太多了,有託孤大臣之間相互殘殺的,有託孤大臣軾君的,也有皇帝把託孤大臣給幹掉的。為了避免這種悲劇發生在自己身後,劉備頗費了一番心思,決定授予諸葛亮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廢立皇帝。

    授權諸葛亮可以廢立皇帝,不是真得讓他廢掉劉禪。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就是因為二人“興漢室”的政治抱負高度一致,諸葛亮的忠誠度在多年的並肩戰鬥中得到了確認,劉備相信他絕對不會背叛自己,所以才借諸葛亮說話給別人聽。

    第一個給李嚴聽。劉備是想告訴李嚴,雖然同為託孤大臣,但是諸葛亮有廢立皇帝的權力,而你沒有。皇帝都可以廢,託孤大臣又算得了什麼?我是用你安撫益州士人,不要拿託孤身份和諸葛亮爭權。

    其次是說給諸大臣聽。劉備擔心自己死後有些黑暗勢力跳出來爭權奪利,甚至挾劉禪打些歪主意。劉備的遺囑表明,如果劉禪不聽話,諸葛亮有權廢了他,個別人就死了這條心吧。

    最後是說給劉禪聽的。知兒莫若父,劉禪有幾斤幾兩,劉備肯定一清二楚。他怕劉禪受到別人的蠱惑,做出危害國家的事來,專門敕詔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同時告訴他,我已經授權給諸葛亮了,如果你不好好幹,就把你廢了。事實也證明,直到諸葛亮去世,劉禪都沒有干涉過他,君臣之間沒有產生過任何齷齪事兒。

    應該說,劉備的這次託孤,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次託孤,劉備的目的達到了。

  • 7 # 使用者狼哥

    按照劉備一貫假仁假義做法,劉備是在提醒諸葛亮,不要等他死了,你就覺得劉禪不行你就篡權了!你要看在我們的關係上好好輔佐他兒子!

  • 8 # 唯一去過黑洞的男人

    呵呵!這句話看你怎麼理解?表面上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即將駕鶴西去不久人世的劉備囑託諸葛亮大致意思是:“我也沒多少時日了,大蜀和劉禪就託付給你了。你要覺得我兒劉禪幹得還行,就勞駕先生好生輔佐,多費費心。你要是覺得他實在爛泥扶不上牆,不能委予重任,先生就乾脆把他廢了,自身掌管大蜀以後能更好地匡扶漢室。”

    事實實際上是自古套路得人心。劉禪到底能力如何?劉備和諸葛亮心裡明得跟鏡一樣。只不過再扶不起的阿斗在劉備眼裡也是他的親骨肉啊!大好江山怎能讓旁姓人取代,哪怕他天賦過人,本領超群呢!所以向來自居以和曹操唱反調的“寧可天下人負我,休叫我負天下人”主導仁義的劉備在這裡又一次高大上了一把。諸葛亮能怎麼辦?那就繼續看你裝逼唄!不過諸葛亮最後還是始終輔佐著劉禪,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使最終失敗,但諸葛亮的品行與能力還是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

    至於樂不思蜀的劉禪只能說是恨鐵不成鋼了……

  • 9 # 校外老師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劉禪不是那塊材料,你(諸葛亮)可以取代劉禪當皇帝。易中天認為這是劉備詭詐的地方。但我覺得劉備說的是實話。

    先看一下易中天講的白帝城託孤。

    在三國演義中有三讓徐州的故事,說的是,陶謙已六十三歲,突然生病,越來越重,就請糜竺、陳登議事。糜竺認為,曹操退兵,是因為呂布襲取兗州,久後還會來報仇,為了保護徐州百姓,必須把徐州讓給劉備。陶謙派人到小沛請來劉備、關、張。劉備向陶謙問了安,陶謙第三次提出讓徐州。劉備說:“使君有二子,為什麼不傳給他們?”陶謙說:“他們的才能不能擔當重任。”

    讓徐州雖然不是讓皇位,但也是讓賢。但是劉備沒有接受,認為不妥。

    綜上所述,我覺得諸葛亮和劉備之間他們應該非常瞭解。劉備說的是否是真心話,諸葛亮心裡應該是很清楚的。如果玩虛的諸葛亮也不會那麼玩命幹。另外從另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劉備的品格是否是君子,就是徐庶。徐庶本身是劉備的謀士,結果被曹操所騙,要進曹營為母盡孝。劉備並沒有挽留,而是很真誠讓他去盡孝道。也有人出主意把徐庶幹掉,免生是非。但劉備不那麼做。因為劉備追求的是“義”。把人做好,最後由老天決定最終的結果。這是劉備的信仰。(其實在堯舜禹時代就是禪讓制,就是讓賢,不傳兒子)所以,基於這個原因,我覺得劉備對諸葛亮講的是真心話。就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10 # 楓沙湖畔一小魚

    我認為這裡的“取”是取捨的意思,意思是讓諸葛亮行霍光事,可以自行廢立,不是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如果是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劉備會說:君可自代。話說劉備一生有四個兒子,三個是親生的,還有一個是義子。義子劉封在白帝城託孤前已經被殺了,而且皇位也不可能傳給義子。親生兒子中,劉禪是長子,昭烈皇后甘氏所生,子以母貴,他就是嫡長子。另外兩個兒子,一個叫劉永,另一個叫劉理,皆是庶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度,講究立子以嫡不以長、立子以長不以賢。儘管劉禪是爛泥扶不上牆,他都必須繼承皇位。廢長立幼在古代是最忌諱的,是取亂之道,除非不得已,不然斷不可行。劉備的意思是說,如果阿斗真的扶不起,你諸葛亮可以廢掉他,改立我其他的兒子。歷史上劉永和劉理都比劉禪強,就因為他們是庶子身份,就此與皇位無緣。再說了,如果劉備想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就不可能也讓李嚴和諸葛亮一起輔政。也安排李嚴輔政,這是劉備的帝王心術,目的就是牽制諸葛亮,確保劉姓江山穩固。

  • 11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以為劉備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自取"指“孔明自己取而代之",原因如下:

    一、劉備託孤時已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蜀漢形勢十分嚴峻。

    劉備自孫劉聯盟赤壁大勝曹操後,小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潤。先是佔據荊州一部(儘管後來因曹操南來漢中,孫權割到三郡),又揮師入川,再佔漢中,劉備自己也步步高,由左將軍到漢中王、再到皇帝,總兵力也有十五萬到二十萬。後來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先勝後敗,徐晃攻他在前、呂蒙偷襲在後,結果關羽、關平成擒,劉家割據荊州地方全失。劉備復仇,張飛被部將刺殺先掛了,隨後在夷陵慘敗,傷亡被俘八萬左右,四海健將、勁卒幾乎喪盡。

    到劉備託孤之時,內憂外患夾擊:魏吳環伺,南中地區孟獲、蜀地土著豪強均想趁亂造反,荊州派、益州派豪強及益州士族派系林立,某種程度說應了一句俗話:辛辛苦苦多少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劉備臨終,蜀國已到了“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地步。

    二、劉備知道孔明當時從威望、到能力已到了足以挽救、操控蜀國危局的地步。

    劉備向有識人之明。他用孔明、龐統、法正、魏延、黃忠,堪稱人才鑑賞家;臨死,仍關照孔明:馬謖不能重用,孔明不以為然,果有失街亭之敗。

    劉備知道孔明是不世出的大才,對自己又極度忠誠,赤壁大戰後,把孔明由軍師中郎將連升三級到丞相,尤其是張飛死後又讓孔明兼司隸校尉(負責監督文武百官),臨終又託孤給孔明。說白了,孔明是值得託付的,有網友說帳內埋伏几百刀斧手,純屬扯蛋。如孔明大奸若忠,學王莽謙恭未篡時,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再變天你劉備敲破棺材板也沒用!

    三、劉備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孔明的為人,一定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劉禪能扶,他一定會拼命相扶,如孔明不想扶了,證明劉禪也已是爛泥一堆,扶不上牆了。與其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給曹魏,不如比它交給孔明,孔明至少會善待阿斗。

    四、劉備知道自己死後,蜀漢政權已處於孔明時代,孔明要有自立想法,劉禪兄弟是無可奈何。

    五、劉備如當時除掉孔明,立馬人心渙散,危局立馬變成死局。

    孔明的忠誠天下可鑑,如劉備小雞肚腸下殺手,值此蜀漢生死存亡之際,文武百官心寒,無人文武全才,來做蜀漢擎天大柱,蜀漢立馬完蛋。

    六、網路上對孔明獨攬朝政有過分解讀。

    孔明奉旨開府,劉禪因缺乏治國經驗,孔明事必躬親,他深知危難時刻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之理,他這個權臣一生所想的是匡扶劉家江山,最好一統中華,但時也、命也、運也,最終病逝北伐路上,在五丈原他委託楊儀把大軍帶回,他用他的一生告訴什麼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權臣,更是劉備、劉禪的忠臣!他待劉禪,首先是君主,然後是兒子,有興趣的文友可以去重讀《出師表》。

    綜合上述分析,劉備發自肺腑的是:我兒子阿斗能扶請你這個假父多扶他一把,不能扶你就上位吧!

  • 12 # 愚笨的小石頭

    這是帝王在部署身後政治格局。孔明代表著荊州一派的集團利益,支持者很多,劉備死後孔明肯定會大權在握的。所以劉備說這句話也是利用感情來拉攏孔明輔佐蜀漢。另外,劉備在說這句話時,也提拔了代表益州利益的李嚴牽制荊州派系。帝王平衡之術而已。

  • 13 # 歷史邂逅

    這是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劉備火燒七百里聯營,慘敗以後,退回到白帝城,在生命的最後時期,召來諸葛亮時說的一番話,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很明顯是說劉禪的,筆者有兩種理解。

    一,如果劉禪不行,不能夠勝任帝位,你諸葛亮作為輔佐大臣,可取而代之,這樣理解的話,就有意思了,換句話說,如果劉禪不行,那你諸葛亮就代替他,自己做黃帝,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確是這樣理解的,不過筆者認為,有點兒戲了,如果通讀三國,有點了解劉備的話,就不會這麼認為,劉備的確胸懷大志,並且堅韌不拔,回顧他一生的戰績,可以說屢敗屢戰,從來沒有放棄過,可是這不等於劉備會把,好不容易得來的江山,拱手相讓,況且諸葛亮,筆者認為也從來不是劉備的心腹,不然那就直接把軍政大權都交給諸葛亮了。也沒有李嚴什麼事了。

    二,君可自取,可以理解為,劉禪不行,你可以自己決定換了他,那誰來代替呢,要知道劉備可不止劉禪一個兒子,完全可以另立其他的兒子,取而代之。

    這是從文字上來分析,劉備原話的意思,不過在當時那個情況,不排除劉備有試探諸葛亮的意思,那就是所有的分析,都不是劉備的主觀意識,而是試探性的,或者激將試的要求諸葛亮表忠心。

  • 14 # 一貳一橙

    要說劉備願意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交給外姓人諸葛亮,那就真的太過理想化了,只是一個十分夢幻的想法而已。

    “君可自取”,我認為要理解這句話就必須從劉備去世的二十年前,在江東發生的一件事來分析。

    公元200年,孫策託孤

    小霸王孫策平定江東之後,因為殺人過多引致江東士族的不滿,在一次打獵的途中被許貢手下的三位門客所暗殺,年僅二十五歲。

    孫策在臨死前,曾託孤於張昭,讓他輔佐自己才十五歲的弟弟孫權。孫策除了給孫權留下“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這一文一武班底之外,還和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可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可見“君可自取”的原始版本是孫策和張昭。

    而孫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孫權不行的話,張昭你看看老三孫翊還是老四孫匡,哪個能行選哪個。實在在江東混不下去了,就帶著孫家和願意追隨的,回去吳地繼續發展(孫家世代在吳地做官,有足夠的基礎)。孫策這句“君可自取”自然不是讓張昭取而代之了,就算要“禪位”也是讓給周瑜,而不是張昭。

    公元223年,劉備託孤

    我們知道,孫策託孤和劉備託孤有著一樣的情況:兩人都是外來政權,而且在佔領地都不得人心。所以和孫策託孤一樣,劉備的“君可自取”也不是想要讓位,而是讓諸葛亮選擇別的兒子,輔佐他上位。當然劉備因為不像孫氏那樣有根據地,他能選擇的地方只有荊州或者益州,所以他沒有給予“緩步西歸”這樣的規劃。

    所以劉備這句託孤遺言的意思就是:丞相你看看劉禪能不能輔佐,能輔則輔,實在不行的話就從老三劉永和老四劉理兩人中再選。因為劉永、劉理兩人的母親是吳皇后,舅舅是掌握著軍權的吳懿、吳班,有他們在,加上諸葛亮,延續蜀漢的國祚並不是大問題。吳家雖然也是外來人口,但歷經劉焉、劉璋、劉備三朝而不倒,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可是若立劉永、劉理的話,則極有可能出現外戚專政的現象,所以劉備寧願立甘夫人所生的劉禪,也不立吳皇后所生的兩個兒子。(甘夫人早死,而且身份只是妾,在講究嫡長子繼位的古代,其實是不合祖制的)。但要真到了危急關頭,另立繼承人也是無奈之舉,至於劉備害怕的外戚專政問題,則是諸葛亮應該擔心的了。

  • 15 # 我是一個存在483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估計很多人理解為,諸葛亮可自立為王,說北伐是為了戰功,以戰功進位為公,而後加冕為王。

    劉備眼光深遠,看人幾乎從未看錯過,那麼對於自己的兒子劉禪有什麼樣本事估計是一清二楚,如果說君可自取是說諸葛亮可自立的話,那不是把江山白白送給諸葛嗎?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以恢復漢室為名,且辛辛苦苦一輩子,甘願嗎?估計有點不合實情。就算劉備甘願,蜀中系也不願意。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應該是若劉禪才能不足,我劉備還有劉永、劉理可以取捨。

  • 16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這句話,是對著諸葛亮說的,卻是說給蜀漢群臣和劉禪聽的。

    已押寶諸葛亮,對他再說什麼都是廢話

    蜀漢原本就弱,經歷了關羽和劉備在荊州這麼一折騰,更是危急存亡之秋了。

    因此,劉備明白,蜀漢託孤,只能押寶到一個人身上,由一個德才兼備的首輔來總領全域性。

    因此,劉備只能賭自己選對人。如果諸葛亮有自立之心,劉備這段吩咐,除了為諸葛亮將來取而代之提供合法性,還有何意義呢?

    難道,有不臣之心者聽了你的籠絡都安分了?

    難道,有不臣之心者會傻到現在公開暴露自己野心?

    因此,劉備是真的只能指望諸葛亮是“伊尹”。這段話絕不是惺惺作態,甚至不是說給諸葛亮聽的。

    只能希望諸葛亮作伊尹,否則大業必敗,爭權何益?警誡群臣和後主,全力配合諸葛亮

    自古以來,君相矛盾就是繞不過的坎。尤其是成年後的天子和顧命大臣。

    劉禪已17,馬上成年。如果身邊有人親近他,利用他反對諸葛亮,那麼,君相互疑,蜀漢危矣。

    少主權臣,常常引發猜忌、內鬥

    而諸葛亮呢?此時40出頭,而蜀中派系林立,不服者很多,若沒有劉備賦予絕對權威,根本無法整合各方。

    因此,此話是告誡後主:不要和你相父鬥,鬥也鬥不過,好好配合他!

    告誡群臣:聽團結一致,聽丞相的。不要試圖糊弄後主,離間君相。

    劉備屢次善敗者不亡,在於核心團隊的團結,他當然希望這份團結保持下去。

    劉備是高人呀!這一句話,確立了諸葛亮的地位,也確保了蜀漢集團後面幾十年的穩定!

  • 17 # 淺藝閒人

    最真誠的深厚情義

    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讓後人浮想聯翩,各種猜測不絕於耳,其實都是妄加猜測,真正的原因就是這份被後世傳為千古佳話的君臣厚義。

    人才是事業的基礎

    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清楚的知道,人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小事可能一個人能辦成,大事、偉業非眾多人才同心協力不可。偉人、領導者的作用是定方向、決策,“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這裡提到的幹部也就是人才。

    有成就的帝王都在網羅人才、籠絡人才、運用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劉備也是其中的高手,如:張飛因失徐州使劉備的妻小成了俘虜,欲拔劍自刎,劉備說“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趙雲在長坂坡殺了個七出七入救也阿斗,劉備棄之於地又說“為這孺子,差點損我一大將。”此番言論,可見一斑。

    因此桃園三結義,有了趙雲等一批武將,孫乾、糜竺等一干文官,可能成就一番小事業。劉備深知若想成就大業,非有大才相助不可,於是“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

    劉備與諸葛亮是有深情厚誼的

    劉備請出諸葛亮之後,真可謂心悅誠服,與其整天整夜長談,吃同餐,臥同榻,衣食住行都在一起,形影不離。大小事務都向其請教,請為定奪,前期兩個結義兄弟都嫉妒氣憤了。劉備在諸葛亮面前從未託大,大事都與諸葛亮商量著辦。諸葛亮也是全心全意,盡心盡力,又恪守君臣之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賦予重兵、七擒孟獲;舉全國之兵為弟報仇,讓其留守空虛的成都。這是何等的感情,何等的信任,沒有這種感情和信任,劉備也無法成事,因此這兩位可算是古代君臣用義之典範。

    白帝城託孤是當著文武百官託的

    首先託孤就是要託給絕對信任的人。就像很多網友在評論趙雲為什麼沒有重用,職位那麼不入流呀,是不是他綜合素質不行,或者劉備看不上他。其實不然,趙雲是負責保護劉備及其家小的,你細想看,自己全家的身家性命都託付於他,這才是信任和重用,光看官階大小那是虛的。

    同樣,為什麼要託給諸葛亮,一是諸葛亮堪此大任,二是他透過長期的交流碰撞,心裡很清楚知道諸葛亮是絕對不會反的。為什麼要在託孤的情節中,刻意加入屏退馬謖的情節,告知諸葛亮,馬謖其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就是說明劉備看人是很準的,如果諸葛亮真有反心,那怕就是一點點,劉備也早看得出,不會託給他的。更何況如果真要反,一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能讓其不反嗎。

    其次這些話都是當著文武百官面說的,還讓其子以父事之,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其子能不能輔,輔起來的難度有多大。說這些話,也是讓文武百官知道,他是完全信任諸葛亮的,他相信無論諸葛亮做什麼都是從國事出發,為江山著想的。就像他預料到的,其子不能輔,江山都丟了,對大家又有什麼益處呢。誠然這句話是有恩威並用的效果,但絕不是虛情假意,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真是為蜀漢江山著想。

  • 18 # 鬧鬧劇場

    假如劉禪不成器你可以代替他做蜀國的皇帝。外面上是劉備大年夜氣實際上可能是試探諸葛亮是否忠心所以諸葛亮嚇得磕頭磕出了血表達本身的忠貞當然諸葛亮是明白人知道本身篡位的話會掉去號令力所以主持工作多年也沒想過這事終於煉成了忠臣榜樣。

  • 19 # 鐵馬冰河wu

    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之親密,用劉備自己的話形容說乃是“猶魚之有水也”。不過劉備、諸葛亮君臣之間還有著鮮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先主之疑,蓋終身而不釋”以及諸葛亮由此而做出的一系列不同尋常的反應。

    當初劉備與群雄角逐中原,因實力不濟,接連受挫,屢戰屢敗,在北方難以容身,只得南下投奔宗親劉表,欲想在這兩眼一抹黑之地生存下去並開啟新局面,就得尋求與當地勢力合作,因此他於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顧茅廬,恭請荊、襄地區士族集團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出山,從此開始了他倆之間親密無間的合作。為表器重之心,劉備與諸葛亮形影不離,“情好日密”,卻因此招致其麾下一些老人的不滿,“關羽、張飛不悅”,劉備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關羽、張飛雖不再多說什麼,但仗恃“同起之私思”,對諸葛亮的嫉妒與不滿並未消除。

    史載,曹操南伐,劉備兵敗長坂後, “諸葛東使,魯肅西聯,遂定兩國之交,資孫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於亮”。赤壁鏖兵時,諸葛亮協助周瑜大破曹軍,關羽不能建功,因此對諸葛亮的嫉恨更加一層,且由此遷怒於魯肅、周瑜,遷怒於東吳。

    鎮守荊州時,關羽拒絕了和孫權結親,還出言不遜,辱罵東吳來使,由此得罪孫權,導致兩國交惡,最後發展到荊州之失。劉備不引以為戒,仍以傾國之力討伐東吳,最後慘敗夷陵猇亭,立國不久的蜀漢損失巨大。

    之前,劉備執意伐吳,企圖奪回荊州,為關羽復仇,身為蜀漢重臣的諸葛亮僅稍作諫阻後便沉默不語了。明知與東吳結盟的重要性,諸葛亮為何僅僅略微勸阻,劉備不聽後立刻閉嘴保持緘默呢?或許因為諸葛亮有難言之隱吧?

    史載“(亮)在蜀漢,兄弟分在魏、吳,三國之重望,集於一門”。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在東吳官至大將軍、左都護、豫州牧。他還與吳主孫權、權臣張昭結了親。族弟諸葛誕在曹魏官至徵東大將軍。正因為有如此複雜的社會關係,劉備對諸葛亮的猜疑也就難以避免了。

    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船山先生)在其著述《讀通鑑論》中說“(劉備)疑公(指諸葛亮)交吳之深,而並疑與子瑜(諸葛瑾)之合。故其信公(諸葛亮)也,不如信羽(關羽),而且不如孫權信子瑜(諸葛瑾)也”。細究史料,發現王夫之的見解不無道理。這就是劉備為復奪荊州,同時為關羽報仇,空國而出東擊孫吳時,諸葛亮為避嫌不便多言的原因所在。直至劉備在猇亭被陸遜施以火攻、幾乎全軍覆沒時,諸葛亮聞訊也就只能嘆息道:“法孝直(法正)若在,則能制主上,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頃危矣”!

    也許,劉備從內心更信任並親近的人是法正,而不是被其形容如魚得水的諸葛亮。

    如果說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原因使得劉備與諸葛亮之間形成了隔閡而無法一致對外的話,那麼,蜀漢最高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亦交織其中,也使劉備、諸葛亮君臣間不能沒有分歧。

    劉備謀奪益州後,蜀漢統治階層內部大致也分為三大陣營(派系):一為劉備以及隨他一同南下的舊部,如關羽、張飛等,一為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人士,另一為以法正、李嚴為首的蜀中人士。 諸葛亮與劉備心腹之間的矛盾已不可避免。從各自利益出發,諸葛亮與以法正為首的本土派人士也常有矛盾衝突。據文獻記載,諸葛亮曾說:“......蜀土人士,專權自恣,君臣則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叛,實由於此”。從他的一席話中可以感覺到他對蜀人“專權自恣”很是不滿,但劉備奪益州時,曾得到當地豪強的支援,並且劉備想以西川為根據地,北攻中原,興復漢室,因而必須依靠蜀中人士的鼎力支援。由此土著蜀人逐漸權大勢重,為劉備所倚重,相對來說,追隨諸葛亮入川的荊襄人士則漸受冷遇。

    劉備擊走曹操,奪取漢中後,更是封足智多謀的的法正為尚書令。劉備寵信法正,不僅授予重權,還對其言聽計從,倚為親信,當時法正“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飧之德,睚眥之怒,無不報復,擅殺毀傷達數人。或謂諸葛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 ’。亮答曰:‘主公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吳之逼,遠則懼孫夫人(孫權妹)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狽,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引其意邪’”?從這番多少有些抱怨的話看,諸葛亮對劉備縱容法正擅權是明顯含有怨憤情緒的。

    最值得一提的還是“白帝城託孤”一事。從劉備臨終前託孤諸葛亮的那一番話中,可以品出他對諸葛亮有著深深的疑忌。

    《三國志》載,劉備病危時,對從成都匆匆趕來的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幹比曹丕強十倍,必能安邦定國,匡復漢室。如果嗣子劉禪是那塊料,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可取而代之,自做成都之主)”。乍一聽,這似乎是劉備對諸葛亮的一番推心置腹之辭,其實不然, 他話裡有話,隱含敲打諸葛亮之意 。在這番貌似發自肺腑的話裡,其實包含著劉備深深的疑慮,甚至隱藏著兇險殺機,“先主之疑,終身而不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輩子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的諸葛亮聽後急忙涕淚俱下地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 。這樣近乎賭咒發誓地表明心跡,諸葛亮急欲釋疑之心是多麼急迫,應該不難想見。

    從以上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除了君臣相處融洽、配合默契、對內政外交政策大多相同外,還有很多不太相契、不甚一致甚至相互疑忌、提防的另一面。

    【插圖源自網路】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 20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劉備夷陵敗後,於彌留之時託孤於諸葛亮, 有劉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語。古人論此 事,大多贊其君臣相得之深,並取魚水之喻以相印證。也有個別人認為這是劉備的“亂命”,或者 認為是對諸葛亮的“猜疑語”。這些評論雖有不 同,但多是揣度心性以成其說,並無深度論證, 難於確斷。

    一、託孤語的深層含義

    週一良先生《魏晉南北朝史札記》 有“劉備託孤語”條,推崇桂馥《晚學集》卷五 《書蜀志諸葛亮傳後》之說,謂劉備“蓋自嘆大業未就,又無克家之嗣,與其拱手以讓敵,何如 使能者制敵而有之之為快?”桂馥仍從讚美英雄 的角度立論,並且相信劉備真有許諸葛亮取帝位 之意,這種觀點並不新鮮。但桂馥之論也有特點。他以“制敵”的需要來解釋這一公案,較之純 以心術情性為言者要勝一籌。

    只是劉備“制敵”之“敵”究何所指,似乎仍值得推敲。 劉備兵敗病危,慮不及遠。按情理言,其所思之“敵”當指吳國,拱手讓“敵”亦指讓吳。這是合理的推測,桂馥之意當是如此。但是此時吳國山越不寧,沒有餘力向外進攻;而魏軍壓境的形勢日趨緊迫,濡須、江陵陸續發生戰事,吳國已感窮於應付,更不可能再有攻蜀的可能。

    陸遜深知吳國夷陵之捷只能是戰略防禦的勝利,而非戰略進攻的勝利。所以當徐盛、潘璋、宋謙等將領競相上表請攻劉備於白帝時,陸遜“決計輒還”, 作防魏準備,而不曲從諸將之計。劉備也曾想利用吳國有困難的機會恫嚇陸遜。

    《陸遜傳》注引 《吳錄》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陸遜曰:“賊 (按指魏軍)今已在江陵(按《通鑑》作江漢),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否?”陸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事果如陸遜所料,蜀吳未再構釁,荊州前線恢復了相持局面。

    戰後當年冬,吳使鄭泉聘蜀,蜀使宗瑋聘吳,蜀吳關係已緩和了。所以,要說劉備疾篤之時只是由於懼吳入峽來攻,沒有其他考慮,而遽然作此託孤之語,是不盡符合情理的。

    客觀看來,劉備託孤之時,蜀國真正的禍患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劉備不會不想到此 點。如前所論,蜀國臣僚中潛伏著新舊糾葛,是蜀政中最大的隱憂。劉備處董和、黃權、李嚴於顯位,意在固蜀士之心。孟達降魏,蜀士不能無動於衷。賜劉封死,原因之一當在於平蜀士之怨忿。所以劉備稱帝,基礎不能說牢固;夷陵傾敗,劉備病篤,蜀國更有動搖之虞。

    諸葛亮、李嚴並受遺詔輔政,亮正嚴副,這種安排顯然包含著尊重新舊雙方利益,安蜀國文武之心,以圖共度難關的用意。劉備既深知新舊問題是蜀國大事 而作過許多安排,難道他在託孤時就不為此而焦慮嗎?

    從來帝王霸主託孤,都是著眼於穩固遺孤的 法統地位和實力地位,如果不是為形勢危殆所迫 或有其他特殊隱衷,決不會對顧命臣僚作出相機自取神器的許諾,否則易啟窺竊之心,後患無窮。

    孫策迫於形勢而作的託孤語,是劉備託孤的重要參考,可以比較。 建安五年孫策臨死,以弟孫權託於張昭, 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 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史臣謂孫策作此語,是由於他“蒞事日淺,恩澤未洽,一旦傾隕,士民狼狽,頗有同異”之故。 士民“頗有同 異”,是含蓄之詞,意謂他們離棄或反對孫權。

    東晉孫盛論孫策死時孫氏在江東,“業非積德之 基,邦無磐石之固”;袁宏則謂“桓王之薨,大業未純”。(這些議論都婉轉地說出了時局艱難之 所在。嚴峻的形勢使孫策臨終時擔心孫權無力 支撐江東危局,才允諾張昭“自取”以固其勢。孫策甚至還擔心,即令張昭等淮泗文武取代孫氏,也未必能在江東穩操勝算,故而再退一步,說 出“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的話來, 意思是萬一張昭取代亦無法立足江東,就徑歸淮泗,另謀出路。孫策慮江東事業難成,缺乏信心,乃有此託孤之言。)

    這正是劉備託孤的殷鑑所在,也正是我們理解劉備託孤隱衷的關鍵之處。 蜀史中未留下劉備託孤的相關資料,發微顯隱比吳史難。而吳史的啟發確實不少。孫權以張 昭為長史,以周瑜為中護軍,這樣的文武格局, 與後來蜀國丞相諸葛亮、中都護李嚴的文武格局,豈不是很相似嗎?

    北魏孝文帝曾對兄弟輩言 及:“我後子孫,邂逅不逮,汝等觀望輔取之 理,無令他人有也。” 這雖不是孝文帝正式託 孤之語,但可據以瞭解,孝文帝知道有心懷覬覦 的“他人”存在,才不得不於慮及身後事時作權衡“輔取之理”的囑託。

    以此觀察孫策、劉備託孤 之語,其所反映的危殆之感,豈不是相同的嗎? 在蜀國文武臣僚中,論潛在力量,李嚴一方 即劉璋舊屬居於多數,不弱於諸葛亮一方即隨劉 備入蜀居於少數地位的新人。

    三、劉備託孤之時的憂慮

    劉備傾覆劉璋,把 新舊之間本來的主從關係顛倒過來了。劉備尋思萬全之策以鞏固新人的統治地位,絕不能讓已被 顛倒了的主從關係在他自己死後出現再顛倒。這就要儘可能使舊人不生異動之心,萬一出現事端 也要能立即加以處置。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劉 備死前不可能不想到這一點。

    起用李嚴,就是適應此種需要。但是權力賦予李嚴以後,李嚴既能起維繫舊人以事劉禪的作用,也有憑藉威望促成舊人異動的潛在可能。因而又要有控制李嚴這一 關鍵人物的辦法才行。

    新立的幼主劉禪對此是無能為力的,唯一可以付託的人只有諸葛亮。諸葛亮在受遺詔輔政方面,與李嚴是並受,是同列, 因此,李嚴的地位相當尊顯。在保障蜀國政權不 出現新舊之間的再顛倒方面,諸葛亮還須要被賦 予特別的權力,使他能夠控制李嚴而不被李嚴掣 肘。

    所以我認為劉備作此託孤遺言,正是為了在 並受遺詔的李嚴面前鞏固諸葛亮的獨特地位,預 防舊人另有圖謀。如果不測事端突然出現,連伊 尹、周公都無濟於事的時候,諸葛亮還可以走向 前臺,自取帝位,以應急需。

    劉備也不會真心授權諸葛亮, 讓他判斷劉禪可輔與否而決定是否自取帝位。 《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載遺詔敕劉禪 曰:“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 如此,吾復何憂?”這是劉備對劉禪的基本估 計,絲毫看不出還有可輔與否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劉備故作此語,是預料到有此授權,能夠進一 步預防不測。在這裡,諸葛亮扮演的角色,很像是後世打鬼的鐘馗,這個鬼就是李嚴。

    在上述的意義上,前引桂馥所說“與其拱手以讓敵,何如使能者制敵而有之”的話可以得到 新的解釋。敵指吳,顯而易見,這是表面之敵。 還有更危險的潛在的“敵”,指的是可能滋事的舊 人,李嚴是其代表。“能者”意在諸葛亮,諸葛亮 憑託孤時賦予他“自取”的權力,可以制服位在同 列而又可能滋事的李嚴。當然這只是我借用桂馥 的話而作的解釋,桂馥本意可能並非如此。

    四、託孤針對的是誰?

    據《李嚴傳》注引《諸葛亮集》,李嚴曾勸諸葛亮受九錫,進爵為王。由此可 知,裴注所見亮《集》來歷清楚,確鑿可信,所引受九錫及進爵事肯定都是李嚴之意。李嚴所勸於諸葛亮者,是非常之言、 非常之事,李嚴卻敢於出此而無所遮掩。諸葛亮答書也很直率,毫不迴避。

    他說自己:“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他的意思是,九錫之受不是不該,而是時機未到。他所謂“知己未答”的“知己”,“諸子並升”的“諸子”,從背景說來自然是指 同受顧命的李嚴而言。

    諸葛亮與李嚴似乎是彼此 會意,心照不宣。其所以如此,我想是有劉備託 孤語作為共同依據的緣故。李嚴敢於勸諸葛亮受 九錫稱王,是根據此語;諸葛亮回答說時機到 時“雖十命可受”,也是根據此語。諸葛亮所答, 是對李嚴政治試探的強烈表態。

    對於九錫之勸,諸葛亮可信是無動於衷,決無三讓而後受之之意。他對蜀漢的忠誠,從來沒 有人懷疑過。可是他並不義正辭嚴地指責李嚴非所宜言,而是不顧僭越之嫌,委婉作答。“十命可受”雖是假定之詞,可卻是人臣之所大忌,他 娓娓道來,不以為意。註疏家不得其解,遂疑此 語未必出自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之口。

    可是,誰杜撰此語編次於《諸葛亮集》之中?為什麼有此 杜撰?這些問題還是無從解釋。照我看來,考慮 到劉備有“君可自取”之語在先,再來體味諸葛 亮、李嚴之間九錫、十命之類的話,理解就容易 了。劉備既然鄭重其事地作此囑託,諸葛亮就不必在李嚴的政治試探面前過分拘泥於君臣名分。 這就是諸葛亮答李嚴語的實質所在。諸葛亮聰明練達,深諳諸子、《六韜》之義。他治蜀總不忘 以先帝付託為言,史家也總以此讚美他忠烈溢於 言表。揆之上述,似不無歷史的隱曲寓於其中, 蛛絲馬跡依稀可辨。

    託孤之語的真實含義既然如此,以後蜀政中 的有關問題,都可以循此線索加以考察,而且大 體可以得到解釋。李嚴副諸葛亮並受顧命,本是劉備在危機中的權宜之舉,對於穩定劉備身後的蜀國局勢,確實起了重大作用。但是李嚴一旦居位,東西分陝,一國二孔之弊就逐漸有所暴露。

    加之以人事紛紜,此伏彼起。歷史遺留的新舊糾葛反覆出現,諸葛亮都逐一解決了,而且沒有釀成大亂。他沒有辜負劉備白帝的託付。不過隨著此一公案的結束, 諸葛亮走向暮年,蜀政中光彩吸人的時刻也就終 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在懷孕期間覺得最辛苦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