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巒
-
2 # 拓拔悲弘
這句話出自明代徐學謨的名言。原文是:“謙,美德也;過謙者多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或藏奸。”直白的說,就是:謙虛是美德,過分謙虛大多心存虛偽、狡猾;沉默是好行為,過分沉默或許居心叵測、陰險毒辣。 中華傳統文化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為美德。但凡事都要有度,過度了,就會有問題,所謂“物極必反”。如果你本來在某方面非常優秀,而你卻推三阻四說你不行,那就讓人懷疑你是不是在“端架子”或是“撂挑子”,俗話說“謙虛過度就是驕傲”。對問題不輕易表態,是沉穩和負責的表現,但過於沉默反而讓人懷疑你別有用心或是逃避責任。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是我們做人的品格,而不是用來粉飾自己的外衣。所以我們應該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
-
3 # 雨落青衫91
謙,美德也,過謙者多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或藏奸。
——徐學謨
意思是: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過於謙虛的人往往心懷狡詐;緘默是一種善行,但過於沉默的人往往胸藏奸偽。就像人們常說的咬人的狗不叫一樣,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我們與人交往要根據不通的人採取不同的方式,與樂於開玩笑的人我們也要偶爾開開玩笑,與正經人在一起我們要正經。總得來說,人與人之間興趣相投的比較好接觸,如果在一個人面前過於沉默和謙虛反而是不受歡迎的。
-
4 # 易食記
僅僅從字面上的意思我理解的是,太過於謙讓的人可能會不懷好意,意思就和笑裡藏刀差不多,而過於沉默的人讓人無法猜透可能會藏著奸詐之計。
-
5 # 坐雲端看水東流
凡事有度,過則有鬼!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有一個界限,要掌握好相應的尺度,不能太過。過“度”了,則會弄巧成拙,得不償失,甚至適得其反!
謙虛忍讓(謙讓)和沉默寡言(慎言)本來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傳統美德,值得提倡!但是,過於謙虛忍讓就讓人覺得太虛假,是一種虛偽;過於沉默寡言就讓人覺得太深沉。無論是虛偽的謙虛忍讓還是深沉的沉默寡言,必定是大奸極詐之人!
能夠剋制自己的優點或者缺點並且保持定力的人,不是聖人必是小人!
-
6 # 偏遠鄉村人
謙虛過分了就是虛偽,給人一種不太舒服的感覺,過度的謙虛會讓覺得不真實,無法進行深入的溝通,
沉默是金,但不能凡事都保持沉默,什麼都不說的人,城府必然及深,至於是不是奸,那就要看做事的態度了
-
7 # 一切隨緣127208201
過謙者懷詐,過默者藏奸。我的理解為:過於謙虛的人,是心機很重,城府很深的人,用假象、表面來俘虜別人的芳心、寸心,具有圖謀不軌的心理。過默者藏奸的本意是不透露,不公開,讓你摸不透ta的心理及心意,是個深藏不漏的對手,偽裝及隱藏的很深。這兩類人都是心懷不軌的小人,陰險、毒辣,儘量遠離!
-
8 # 櫻木得道
事事表現的都很謙虛,會讓人覺得有距離感,不易接近,溝通不能交心而讓人覺得此人奸詐狡猾。像有些領導,跟下屬溝通或者交代工作,張口閉口就是謝謝你,辛苦啦等等,不是不能說而是偶爾說下就可以了,說多了就讓人覺得不舒服,虛情假意。還有些人事事都放在心裡,有看法有意見也不說出來,讓人猜不透,不知道他對事情是怎麼考慮的,往往就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意圖,便於耍陰謀詭計,比如有的人在微信好友圈從來不發,只看別人發的,往差了說,跟偷窺沒啥區別。
-
9 # 嶽鼎江
《格言聯璧》“謙,美德也。過謙者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藏奸。”這句話是強調自我修養和識人防詐的警世名言。謙虛、沉默均是中華文化中形容人的優良品質。待人處世謙虛有禮,容易受歡迎,體現了對他人的尊敬。沉默是金,在面對流言蜚語中泰然自若,甚為高明。然而,凡是都有個“度”。糖吃多了也會膩,段子看多了也無趣。一個人,即使傲慢無禮,但有求於人的時候特別謙遜。丹尼爾戴劉易斯電影《血色將至》裡面有一段經典時刻, 富豪丹尼爾被傳教士伊萊在教堂狂虐卻無動於衷,因為丹尼爾要的是石油開採權,被打了才能拿到。一個人明明很有想法,卻總是沉默不語,會讓人覺得他另有所圖。正如新三國曹操對司馬懿的發問“人的腳為什麼比臉白”“因為他老藏著”。
把握做人處事的“度”,對人以禮相待,過分的事少做甚至不做,才是老祖宗告誡我們的處世之道。
-
10 # 西域瘦駝
謙,美德也,過謙者多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或藏奸。 ——明代·徐學謨
過謙者懷詐,過默者藏奸。我的理解為;凡事有度,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有一個界限,要掌握好相應的尺度,不能太過。就像有句老話“貌甚善宜防其奸”一樣,謙慮本來是一種美德,可一味的自謙讓明明不如的人都感到難堪和不安的地步,那就是過“度”了,就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並讓人感覺到心機重,城府深而不好再打交道。過默者藏奸的本意是不透露,不公開,讓你摸不透心理及心意,是個深藏不漏的人,善於偽裝及隱藏的很深。無論“過謙”還是“沉默是金”的這兩類人都是陰險而不好打交道的人。
-
11 # 無心5210
這個問題樓主:是從君子的思維看還是以小人之心去感受,是對朋友還是敵人而論,我們就不言而喻了,送給大家一個故事朋友們自己去悟。 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 佛印答:我看見一座佛 佛印反問東坡:那兄臺看我像什麼? 東坡哈哈笑道:像一坨屎 佛印曬然不語.... 東坡甚得意,回家與蘇小妹炫耀,說論禪論贏了,還踩了佛印一大腳 小妹說:大哥你輸了,還那麼得意? 東坡愕然 小妹說:佛曰相由心生,佛印心中有佛,所以所看之物皆佛. 而哥哥心中有屎,所以所看之物皆屎.
-
12 # 大道177561863
古之文人好擺弄駢句,“ 過謙者懷詐,過默者藏奸 " 看似成立,並不框範實情。人千差萬別,依一個觀念性的東西去識人,免不了失誤。謙虛,不是做給人看的,虛懷才能容物,受益的是自己,何必矯情。默,有過度的默嗎?若非是弱智。巧言令色者鮮仁矣,剛毅木訥者近仁。
-
13 # 清楓閣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凡事太過,都會適得其反。中國人講究中庸的道理,覺得要剛柔並濟才好。
那麼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兩句話翻譯下來就是,太過於謙卑的人心懷狡詐,第一句話用最近的一部電視劇來說明,《軍師聯盟》裡面的司馬懿,隱忍了太多常人不能忍的事,但所經歷的事心中都有數。高平陵之變就是他自己內心情緒的真正釋放,也是狡詐之謀的一個體現。當一個人謙卑,人們尊敬他,當一個人太謙卑時,人們就應該提防他,因為太過於謙卑的人需要一個強大的心態,能夠有超級強大的心態的人如果做起惡來,也是讓人非常恐怖的,尤其是前後心態的一個突變與情緒的釋放。
太過於沉默的人藏有奸心。這句話也很好理解,正常兩個人聊天溝通,應該是有來有回的,你聊幾句,我聊幾句,多多少少都會有發言。一個人跟你聊天,太過於沉默,第一種對你的聊天完全不感興趣,第二種你在講話,他在分析你的語言漏洞,性格特點。你說話暴露你自己,說的多,暴露的越多,錯的越多。一個人聊天的時候,如果不講話,甚至嗯啊的應付都沒有了,說明這個人的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素質有問題,他知道你的資訊多了,謀害你也就簡單了。
-
14 # 唐唐談悟空
老實人未必老實。世間最難以揣摩的莫過於人心!老祖宗的為人處世哲學並非沒有道理,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度!
一、裝孫子的邏輯善於偽裝自己的人,做事情有太多的考慮,尤其善於利用別人對謙虛的認可!
謙虛沒有錯,過度的貶低自己,吹捧他人實際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偽裝,這種人害怕別人看透他的真是目的,在形式不利於自己的時候到處裝孫子,最令人所不齒的莫過於三國司馬懿!!
司馬懿的過度謙虛,就連一向多疑的奸雄曹操都能騙過去,可見其內心有多奸詐!
過於謙虛,麻痺對方,使其疏於防範。一旦時機成熟,扯下善意麵具,暴露狼子野心,背後捅一刀!!
二、沉默中的恐懼沉默是金,但遇到該說的不說,該表態的不表態那就不正常了。過於沉默的人,心事縝密,凡是都要考慮是否利於自己,於是為了看清事態發展方向,表現的很沉默!
一旦看清形勢,不管不顧什麼社道義,什麼正義。這種事例太多太多。比如唐朝的朱溫,宋朝的秦檜!!
他們的內心是恐懼的,害怕說錯話,站錯對!一切都為了自己,行為不端,態度曖昧!
人性複雜,相處有道,為天下蒼生計,切莫違背做人準則!!
-
15 # 隱士申子源
凡事都有個度,這句話很好衡量一個人的狀態,
還有其他太過的狀態,會隱藏著我們不知道的真相和危險,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是很難的事情。
-
16 # 倚樓昨夜聽東風
一個人過於謙虛也未必見得就是好事情,因為過於謙虛本來是肯定他的,他卻不受,可能是懷有更高的的目的,比如歷史人物“王莽”昔日對朝臣都是恭謙禮讓,可是誰有知道最後滅西漢,創新朝呢。也比如“安祿山”,大唐的億萬生靈誰又能猜到是由這個在唐明皇和楊貴妃身邊常稱乾兒子和乾兒子的“祿源兒”破壞的呢。所以謙遜是對的,可是過於謙讓,一定是要加倍小心的。有言語說,沉默是金,可是輪到他講話,需要他講話的時候,他還是異常沉默,那麼他的頭腦裡一定儲備了很多的答案,只是他硬是挺著不說出來,那麼他更多的是考慮他自己的利益如何最大化。笑傲江湖中大家都知道偽君子“嶽不群”,當時五嶽劍派商定立盟主一事,嶽不群不置可否。可誰知,最後搶奪辟邪劍譜的有他,稱王稱霸的也有他,妄圖一統江湖的也有他。所以說,在一定的環境下,不說話不一定是壞事,可是如果或許沉默,那麼他心中一定有潛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如果生活中,遇到這類人,需要小心他是“偽君子”,藏有奸詐的心思。
-
17 # 芳華尋夢
謙虛本代表低調,是一種褒義,形容那些行事低調,不愛出風頭的人。但是對於那些過於謙虛的人,你就得注意了,他可能平時對人總是唯唯諾諾,毫不在乎,總覺得別人都是對的,不去反駁,理論。這往往是一種有心機的的表現,他實際流露出來的和他心裡所想完全相反,冷不丁的從背後來一下你就會受不了。過於謙虛往往是一種奸詐的表現。
人們常說,沉默是金,沉默也是一種低調的表現。過於沉默的人不好與人相處,他的心裡想法從不在言語上表達,這種人是很可怕的。經調查發現,那些違法犯罪的人大多過於沉默,他們心裡活動高於常人,但不輕易流露自己的喜怒哀樂,過於敏感,一旦爆發往往會出大問題。所以過於沉默的人不容易猜透其內心所想,往往會比較奸詐!
-
18 # 新知傳習閣
一
徐學謨原話為“謙,美德也,過謙者多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或藏奸。”
它的意思是說;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過於謙虛的人,可能會很虛偽、陰險,可能心懷欺詐。沉默是一種好的品行,但過於沉默,有可能很邪惡、狡猾,可能內心中藏著奸滑惡毒。
作者徐學謨,是和張居正同時代的明朝官員,最高職務任刑部侍郎,任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你生宦海沉浮,敢於仗義直言,因此對人性的理解相對比較深刻。
因此這句話成了他的一句名言,為後人所傳頌。
二
過謙者多懷詐,這方面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王莽。
王莽家西漢最顯貴的家族之一,王莽獨守清靜,生活簡樸,為人謙恭,勤奮好學,孝敬養母,尊敬長輩,常結交賢明之士。
王莽擔任朝廷官員時,非常謙卑,尊敬朝廷內部各級官員,生活簡樸,常將自己的俸祿分給其他人,甚至賣掉自己的車馬去接濟窮人。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篡漢自立。
以王莽的出身和在漢朝政府中央的地位,謙虛是正常的,但王莽這個人,則過分的謙虛,過分的壓抑自己的言行和需求,從而為自己贏得了好名聲。
最後藉助自己的好名聲,王莽當上了安漢公和太傅,位列三公之上,控制了漢朝中央政府的大權,並最終當上了皇帝。
後世歷史學家呂思勉認為凡是作偽之人,必然有所圖。
三
過默者或藏奸,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一生謹慎小心,少言慎行,這讓他躲過了一次次災難,看過電視劇軍事聯盟的人,就會很清楚這一點。
在當時的曹魏陣營,比司馬懿更早成名的人太多,當時的政治鬥爭有比較複雜,站錯隊說錯話分分鐘都會帶來滅頂之災。
司馬懿的前幾任老大都不是很好伺候的主,比如曹操、曹丕、曹睿,他們都明白,司馬懿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但又藏的太深,怕他生出一顆犯上作亂的心,奪取曹魏江山。
甚至包括後來的曹爽,都對司馬懿懷有戒備之心,想找機會滅掉司馬家族。
作為成熟的政治家司馬懿,深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一直隱忍不發,沉默寡言,對於朝廷大事能不說話就不說話,避免把自己陷入政治的漩渦之中。
最後還裝病不起,麻痺了曹爽,抓住機會,發動了高平陵兵變,架空了小皇帝,控制了曹魏的大權,為司馬炎稱帝奠定了良好基礎。
-
19 # 尤愛
“過”,就表示已經超過極限、極致了。
猶如‘否極泰來’,如果將‘謙虛’‘狡詐’‘沉默’‘奸佞’放置於八卦當中,‘謙虛、沉默為‘否’,‘狡詐、奸佞’為‘泰’,周易八卦講究輪迴,當‘否’掛轉一圈後會到‘泰’,因為‘否’轉完了。
還有一種拿“五行”來比作事情。‘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是輪迴,‘金’如果比作好事情,那麼‘金’轉完之後,就會是‘木’,會有些許不好的事情。
這些都是講,凡事都不能到達一個極致,突破這個極致就會變為這件事情的反面。
所以,謙虛需謹慎,沉默有風險。
-
20 # 簡族
謙,美德也,過謙者多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或藏奸。出自徐學謨,徐學謨者,官場起伏多年,數次被貶斥,數次被啟用,其擅詩文,被譽為“製作巨手“。能說出這樣的話怕是感受頗多
所謂懷詐,必然是人想要對你不利,所謂藏奸,必然是城府極深。不論是怎樣,兩者必然是需要從你的身上獲取些什麼。即你的他人是有利用價值的。徐學謨縱橫於官場之上,唇槍舌劍,人與人之間勾心鬥角,都是為了給自身謀取最大的利益。跌宕起伏的官場讓徐學謨發出此言。
而這句話在現在,多少起到一些警示作用,卻不可作為真理。當人有所需求的時候,才會去偽裝自己,這個偽裝一定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利益的,要不然誰沒事去偽裝,不累麼。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交流,哪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所謂將心比心,大致如此。
凡事皆有度,是的,但是這個度本來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什麼是謙虛過度,有的人是真的謙遜有禮,可能在其本身看來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到了你的眼中,看到的就是一個過度的人;什麼又是過於沉默,很多人都是不擅於與他人交流的,沉默寡言就成了心中藏有奸惡的人,你讓那些過於內向的人怎麼生活,沒有就不與他人交流,還要莫名其妙的再被誤解成城府極深的人。
人皆不同,又何必過度的去解讀他人,若過謙者多懷詐,過默者或藏奸,那麼是不是過愛者多懷異,過誠者多匿心,過實者皆隱虛。
凡事皆有度,人度皆不同,那麼何為“過”?
回覆列表
這句話原文是:謙,美德也,過謙者多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或藏奸。意思是謙虛禮讓是美德,過於謙虛禮讓可能心懷欺詐。沉默寡言是美好的德行,過於沉默寡言的人內心中可能隱藏著奸滑惡毒。主旨是不要被他人表面迷惑。謙遜和木訥都是人為偽裝手段。
這句話出自明朝學者、政治家徐學謨。這個人可能大家不熟悉,與他同時代的張居正,則宣告顯赫。簡單看一下此人生平,宦海沉浮,所受貶斥頗多。相信此語發自肺腑。如今此語仍有警示意義。
此圖網上查得,未做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