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天白雲40079

    鴛鴦再好,在賈母心裡也是奴才,賈母心裡有著強烈的尊卑思想,從她對待賈寶玉,賈環,賈蘭的態度就可以看出!所以她眼中就是鴛鴦是她暫時離不開的掌權丫頭,而不是不能給兒子做妾的丫頭!賈母是不會真心關心鴛鴦的!

  • 2 # 婉兮歷史

    首先說鴛鴦是賈府平輩丫鬟裡面地位最高,最有才幹最會做人並且相貌也是很不錯的首席大丫鬟,為什麼這麼說呢?就因為鴛鴦是賈母身邊的貼身丫鬟,賈母離了鴛鴦連飯都吃不下,所以鴛鴦之於賈母很重要。

    那麼賈母對鴛鴦這麼好這麼疼愛為什麼在聽說鴛鴦被賈赦逼婚以後,不把鴛鴦安排好呢?其實就賈母而言鴛鴦是很重要,那是因為鴛鴦是賈母身邊用順手的工具罷了。賈母的衣食住行以及錢財這些事都是鴛鴦在管,其次鴛鴦是賈母身邊的耳報神,賈府上上下下里裡外外的事鴛鴦都知道,鴛鴦就是賈母的眼睛啊,這一點賈母知道賈赦也知道。

    其實論容貌鴛鴦長得是好看但是絕沒到傾國傾城的地步,賈赦為什麼非要娶鴛鴦?其實賈赦想要娶的不是鴛鴦而是鴛鴦在賈母身邊的權力,背後圖謀的是賈母的財產,賈母一個人精一樣的老封君,如何看不出賈赦的心思呢?賈母惱怒不是為鴛鴦而是為自己啊。

    試想賈赦要是娶了鴛鴦不等於把賈母拿住了嗎?賈母生氣啊,可是生氣歸生氣,賈母看似為鴛鴦斥責了兒子兒媳,但是無論到什麼時候,賈赦再不爭氣也是賈母的兒子,鴛鴦再能幹也是賈母手中的工具罷了,賈母只在乎鴛鴦的工作能力,賈母是不在乎鴛鴦的感情生活的。

    賈母的確疼愛鴛鴦,但這個疼愛有限度,賈母看似和藹其實也是一個有些冷血的封建社會的女主人,賈母活著的時候利用鴛鴦的工作能力,去世之前安排一切未必會把鴛鴦的事放在心上,因為鴛鴦不管怎麼出色,幹好本職工作是本分,賈母未必會安排鴛鴦。

    其實有些人說賈母眼看著賈府衰敗了才沒來得及安排鴛鴦,其實即使賈府沒事賈母也未見得會安排鴛鴦,賈母在一天鴛鴦幹一天活,賈母不在了鴛鴦自然沒有價值了,鴛鴦在賈母身邊所有人都高看鴛鴦一眼,賈母不在了鴛鴦的依靠沒了,下場可想而知。

    其實這就是封建等級社會,這就是賈母的虛偽之處,鴛鴦自始至終都是賈母的工具,再者都說晴雯心高,其實鴛鴦的心更高,而且晴雯的悲劇是因為晴雯的綜合能力不高人緣不好,而鴛鴦可是既有綜合能力又有人緣的,鴛鴦的心高以及對自由的嚮往不比晴雯少,但是鴛鴦的結局註定悲劇,鴛鴦再好也是奴才啊,不過賈母身邊得用的工具罷了,悲劇早已註定,實數可惜啊!

  • 3 # 阿米意

    說句實話賈母真的不是很關心鴛鴦。賈赦要納鴛鴦為妾,賈母是不同意的,因為賈赦年紀大了,納鴛鴦這麼年輕的姑娘,他身體上吃不消的,賈母雖然嘴上罵自己的兒子,心裡其實是心疼他愛護他;再說鴛鴦是賈母的得力助手,賈母離不開她,鴛鴦最瞭解賈母性格,最能討賈母開心,賈母心裡是想要鴛鴦一直伺候她,直到她歸西,可能也會給鴛鴦一筆補償,但是直到賈母死去,也沒沒有說對鴛鴦有什麼安排。賈母雖然喜歡鴛鴦,欣賞鴛鴦,但是那更多的是老闆對員工的愛,不是骨肉親情的愛。鴛鴦對賈母而言,是一個盡責,盡心,忠誠的管家和助手,是一個知她懂他的貼心丫頭。在這一點上誰也無法替代。所以賈母一聽賈赦要收了鴛鴦就暴跳如雷:那等於要了她的左右手啊,怎可能答應!她寧願給銀子賈赦去買別的丫頭,也絕不肯把鴛鴦給他!

    如果說賈母對鴛鴦一點家人感情也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她其實是把鴛鴦當貼身丫頭,管家,助手和孫輩來看的。人都是感情動物,鴛鴦長期照顧她,她怎能不對她好呢!所以無論賈赦如何軟磨硬泡,都不肯把鴛鴦給他,她不但怕自己兒子吃不消更怕鴛鴦跟著兒子受委屈,兩方面都不討好還搭上自己為兩個人難受,難過!賈母是聰明不過的人啊!

    之所以賈母不放鴛鴦,我認為,鴛鴦跟著賈母才是最好的!賈府的丫頭,只要是離開的,晴雯,入畫,司棋。。。。。。有幾個好下場的?!鴛鴦之所以在賈府有臉,甚至連鳳姐賈璉都要敬她三分,在她面前畢恭畢敬,如果她出去了,離開了賈母,可能什麼都不是,可能被貪財的哥嫂隨便配個小子,或送給賈赦之流做個小老婆。。。。。。

    所以,能留在賈母身邊,是鴛鴦的幸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賈母一死鴛鴦也跟著賈母死了,因為,賈母死了,她沒靠山了,她將會是晴雯司棋入畫或趙姨娘周姨娘的下場。所以她死得義無反顧,因為她看清了,也看透了。

  • 4 # 心是一縷清風

    從鴛鴦的悲劇結局看,賈母到死也沒有考慮過鴛鴦今後的出路和人生幸福。說到底,在賈母的眼裡,鴛鴦再好,也不過是自己用著特別順手的奴才,自己利益之外的事,她並不考慮,甚至從未想過。身為奴才,就算鴛鴦再出類拔萃,也不過是主子會說話的財產和工具。謝邀!

  • 5 # 金石山人1

    賈母不讓賈赦娶鴛鴦是因為鴛鴦聰明能幹,她用著順手,生活起居大小事宜都離不開鴛鴦,當然她對鴛鴦也有很深的感情和依賴。但再怎麼喜歡,她們也是主子與奴才關係。老太太是個經緯分明的人,書中描述他孫子和外孫女孰輕孰重都分得那樣清,何況鴛鴦只是一個供她使用的下人,她能超乎尋長讓她脫離奴籍嫁人?恐怕作為封建大家簇享盡榮華富貴的老太太的思想還沒到這種境界。

  • 6 # 趙涵智爺爺

    不是的,賈母出於自己需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能有個熟悉自己,方便自己的人。鴛鴦應是,說穿了等於物色一個好保姆,得心應手,主人不會讓她離開,賈母希望鴛鴦守著身邊,伺候自己享受天年 ,直到臨終。儘管賈赦要討鴛鴦做妾,出於私心,不肯讓給自己兒子。反之對鴛鴦來說,受賈母器重,待遇又好,無論如何,不會離開主人一步,而且似乎看破紅塵,對於自己終身大事,顯得很淡薄,所以賈母離世,自然也跟隨去了。

  • 7 # 龍青青

    《紅樓夢》第四十六回《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講述了賈赦看上賈母的丫鬟鴛鴦,想要鴛鴦作小老婆,就要邢夫人去辦這件事。無奈鴛鴦不願意,邢夫人找了鴛鴦的嫂子去勸鴛鴦,賈赦叫了鴛鴦的哥哥去威脅鴛鴦,鴛鴦還是不願意。並且當著賈母的面表了態:一輩子不嫁人,服侍老太太歸了西,要麼去做尼姑,要麼死。一輩子不嫁人。說著就剪頭髮。

    賈母聽了自然很生氣。堅決不給,讓賈赦自己去外面買。這事暫時就這麼結束了。

    賈母拒絕了賈赦的請求,沒有把鴛鴦給賈赦。表面上看賈母是成全了鴛鴦的選擇,但是這並不表示賈母真的關心鴛鴦,為鴛鴦考慮。賈母留下鴛鴦,其實就是為了她自己。

    賈母非常需要鴛鴦。她對邢夫人說的那一番話非常明確地表明瞭這一點。

    他們兩個就有些不到的去處,有鴛鴦,那孩子還心細些,我的事情,他還想著一點子:該要的,他就要了來;該添什麼,他就趁空兒告訴他們添了。鴛鴦再不這麼著,他孃兒兩個,裡頭外頭大的小的,那裡不忽略一件半件?我如今反倒自己操心去不成?還是天天盤算和你們要東要西去?我這屋裡有的沒的,剩了他一個,年紀也大些,我凡百的脾氣性格兒,他還知道些。二則他還投主子們的緣法,也並不指著我和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銀子去。所以這幾年,一應事情,他說什麼,從你小嬸和你媳婦起,以至家下大大小小,沒有不信的。所以不單我得靠,連你小嬸、媳婦也都省心。我有了這麼個人,就是媳婦、孫子媳婦有想不到的,我也不得缺了,也沒氣可生了。這會子他去了,你們又弄什麼人來我使?你們就弄他那麼個真珠兒似的人來,不會說話也無用。

    賈母說了鴛鴦的幾點好處。

    1、心細。

    該要回來的東西,她記得要回來。該添置什麼東西,她就告訴鳳姐兒添置了。

    2、摸清楚了賈母的脾氣和性格。跟賈母相處很默契。

    3、跟主子投緣。

    不單單跟賈母投緣,相處得好,而且跟王夫人、鳳姐兒都投緣。眾人都信服她。不但賈母少不得鴛鴦,就連王夫人、鳳姐兒也少不得鴛鴦。

    4、口齒伶俐,會說話,會逗趣。深得賈母喜歡。

    賈母是賈府的最高董事長,鴛鴦就是董事長助理。賈母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不會親自過問,但是有了鴛鴦這個助理在,鴛鴦可以替賈母處理很多事情。

    鳳姐在邢夫人面前說過一句話:

    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的,哪裡就捨得了?

    老太太離了鴛鴦連飯都吃不下去!民以食為天,吃不下飯的意思其實就是活不下去。想想鴛鴦對賈母來說是多麼地重要!鴛鴦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

    1、鴛鴦不僅心細而且還對賈母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鴛鴦可不僅僅是個伺候賈母的丫鬟這麼簡單,她還是賈母的財政部長,管理著賈母的小金庫。李紈曾誇獎鴛鴦:“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別人不記得,她都記得,要不是她經管著,不知叫人誆了多少去呢。”

    要知道,在賈府,惦記著賈母小金庫的人可不止一個!賈赦、邢夫人、賈璉、鳳姐……他們都對賈母的小金庫垂涎三尺。賈赦要收鴛鴦做小老婆,其實不僅僅是因為看上了鴛鴦的美貌,更重要的原因是鴛鴦是賈母的財政部長,把鴛鴦搞到手,那就有機會得到賈母的小金庫。

    對於這一點賈母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她才會罵王夫人:

    “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外頭孝順,暗地裡盤算我!有好東西也來要,有好人也來要。剩了這個毛丫頭,見我待他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他,好擺弄我!”

    “外頭孝順,暗地裡盤算我。”“弄開了她,好擺弄我。”其實賈母一點也不糊塗啊。心裡跟鏡子似的,一清二楚。所以賈母更要留著鴛鴦在自己身邊了。這個鴛鴦雖然只是個丫鬟,但是卻比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媳婦要強一萬倍都不止。有了鴛鴦,賈母才能安心吃下飯,睡好覺。不會擔心自己的小金庫不翼而飛。

    2、鴛鴦有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協調能力,能夠協助王熙鳳組織活動,營造氛圍,讓大家參與進來,讓賈母開心。

    第四十回,賈母在大觀園宴請劉姥姥。鴛鴦跟鳳姐兒謀劃拿劉姥姥開涮,逗大家開心。後來劉姥姥果然按照她倆的吩咐說了個順口溜,把所有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後面還跟鳳姐一唱一和,各種捉弄劉姥姥,引得眾人開心。

    後來想行酒令取樂。鳳姐兒笑道:“既行令,還叫鴛鴦姐姐來行更好。”每次賈母行令,都必須要鴛鴦做主持人才行。這一次行令也是如此。從這一場活動中可以看出鴛鴦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

    賈母喜歡打牌。賈母打牌的時候也必須鴛鴦在場。賈母需要什麼牌,鴛鴦就給鳳姐遞暗號,讓鳳姐打那張牌故意讓賈母贏錢。

    3、鴛鴦口齒伶俐,能說會道。深得賈母歡心。

    賈母喜歡會說話的人。比如王熙鳳,就是一張巧嘴天天逗賈母開心。不像王夫人,“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晴雯、鴛鴦,都是賈母一手栽培出來的她最得意的丫鬟,嘴巴很厲害,會說話,會逗趣。賈母就是喜歡這樣的人。相比晴雯和襲人,賈母更愛晴雯,因為晴雯言談爽利,能說會道,口齒伶俐。而襲人賈母則說她是個“沒嘴的葫蘆”。

    會服侍人,會處理事情,這不算什麼,能說會道,會逗人開心這更是賈母看重的。

    所以,賈母不把鴛鴦給賈赦,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好。鴛鴦對於她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在這麼重要,鴛鴦也是個奴才。賈母說:“有好東西也來要,有好人也來要。”在賈母眼裡,鴛鴦跟“東西”的本質是一樣的。賈母在意鴛鴦,是因為鴛鴦的工作幹得好,伺候自己伺候得好。是一個優秀的奴才。但是再怎麼優秀,在賈母眼裡,鴛鴦也只不過是一個奴才。賈母根本不關心鴛鴦的內心世界和感情生活。鴛鴦將來會怎麼樣賈母一概不關心。賈母只想要鴛鴦一直伺候自己到自己歸西的那一天。

    第五十四回,賈府舉行元宵節宴會。賈母沒看到襲人就問。

    賈母因說:“襲人怎麼不見?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單支使小女孩兒出來。”王夫人忙起身笑說道:“他媽前日沒了,因有熱孝,不便前頭來。”賈母聽了點頭,又笑道:“跟主子,卻講不起這孝與不孝。要是他還跟我,難道這會子也不在這裡?皆因我們太寬了,有人使,不查這些,竟成了例了。”

    襲人的母親剛剛去世,王夫人說她有熱孝在身,不便來參加聚會。賈母竟然說:“跟主子,卻講不起這孝與不孝。”這句話的意思是,襲人是個奴才,一個奴才你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講究什麼孝與不孝,你的全部職責就是伺候主人。一個奴才就不能為自己爹媽守孝,不能講什麼的親情。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賈母是不把奴才當人看待的。雖然賈府對下人還算寬厚,但是骨子裡是不把奴才當人,不認為奴才可以有自己的情感。連為父母守孝都不行。

    這才是真實的賈母。這才是真實的貴族階級。賈母對鴛鴦也是如此。鴛鴦只是賈母的一個物件,賈母喜歡這個物件,是因為這個物件比較有價值,可以給自己帶來利益。至於這個物件將來的命運怎麼樣,她根本不關心。

  • 8 # 無霞半山亭

    眾所周知,賈母作為賈府的第一大家長,是在階級的頂端。因為身處封建社會,自身會帶有那個時代固有的特性。所以她的關心和疼愛一定是在某些特定範圍內的。

    而鴛鴦之所以能成為老太太眼裡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也是與她的處境相輔相成,甚至是相互促進的。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看看作為賈母身邊的大紅人,她那與眾不同的氣質,是如何在丫鬟裡頭得到最獨有一份兒的寵愛的。

    在出身上,鴛鴦從小生在賈府,一家子都在賈家服務,是家生奴才。

    從相貌上,曹公說她:蜂腰削肩,鴨蛋臉面,烏油頭髮,高高鼻子,兩邊腮上微微有幾點雀斑。顯然不是出挑的美人。

    那氣質上,但見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只見宴席上,她口齒朗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罰的。

    身為丫鬟,她能在老太太和太太們面前淡然自若,大方舒展。

    作為賈母的身邊人,就算是潑辣如鳳姐,也對鴛鴦相敬幾分。鳳姐的生日,鴛鴦領著丫鬟們來敬酒,鳳姐討饒,鴛鴦便不依了:真個的,我們是沒臉了?就是我在太太跟前,太太還賞個臉呢。往常倒有些體面,今兒當著這些人,到拿起主子的款兒來了。我原不該來。不喝,我們就走。鳳姐也只得賠笑,喝了她的酒。

    還有一回,尤氏來榮國府吃飯,主子們吃的飯沒了,底下人欺負她性情軟弱,端來下人的飯糊弄。還是鴛鴦說把三姑娘的飯拿過來。尤氏忙說,自己夠吃了。鴛鴦搶白,你夠了我自己難道不會吃?你看,她竟然有些強硬,替身為主子的尤氏。

    鴛鴦在強勢的鳳姐面前沒有露怯,也能體恤軟弱的尤氏。

    賈母甚贊鴛鴦,有兩個好處:一是我凡百的性格脾氣她也知道些,二是她並不指著我和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銀子去。

    鴛鴦有高於普通奴才的服務水準,卻又沒有奴才特有的卑微氣質,她在老太太心裡的地位也越高,別人也越發不敢輕看。久而久之,鴛鴦便越發討老太太的歡心,對她的關心和疼愛也比別個丫鬟更為不同。

    但是賈赦那個糟老頭子偏偏要來打破這個平衡,妄想娶鴛鴦做妾。

    我們可以認為賈赦的求娶是完全功利性的,他看到了鴛鴦對於賈母的重要性,這是一個稀缺的資源。賈母必定也是瞭解這層目的。書中她的反應很大:

    鴛鴦也非常得剛烈,寧可終生不嫁,在賈母面前剪下頭髮,表露決心。

    最終,賈赦沒有得逞。但是鴛鴦贏了嗎?你看賈母訓戒邢夫人極之時怎麼說的:

    賈母覺得鴛鴦服侍得好,用起來順手,離了她連飯都吃不下去,她氣惱賈赦,不是他不思進取,強娶鴛鴦這個人,而是居然打她最得力的丫鬟這個主意。至於賈赦再去找別的什麼小姑娘,都行,隨他,別打主意到自己身邊就好。

    現在鴛鴦已經決定終生不嫁,那麼不會再有什麼來打破平衡,賈母的內心是希望這麼合心意的人一直長久地服侍在自己身邊的,所以她樂得成全鴛鴦不嫁的決心。

    賈赦這一鬧,其實是測出了鴛鴦的真實分量吧,哪怕她有些許傲氣,卻原來也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不是被誰收到屋裡做姨娘,便是不知道配了哪個小廝。賈母不會在違逆於自身舒適的利益下去成全鴛鴦,送她出府,得一生平穩幸福。賈母在一天,她便有一天的倚靠而已,這就是殘酷的現實,這個聰明的姑娘已經認清了。所謂的關心和疼愛,一切的恩寵,都應當警醒。

  • 9 # 鬱離星

    首先,要搞清賈母與鴛鴦的關係:主與僕。賈母喜愛鴛鴦,是因為鴛鴦的伶俐、周到、貼心。賈母的飲食起居、穿衣吃飯、喜怒哀樂......鴛鴦全都知曉,並侍候的妥妥帖帖。賈母的晚年,因為有了鴛鴦,而安逸自在。

    富貴人家,子女生下有奶媽養。長大有丫鬟、小斯、老媽子待侯。再大了,出格的出格,娶親的娶親,媳婦,當家的、不當家的,聽話的、不聽話的,不過只是早晚請安,在大面上應酬。就算品貌俱佳,討己歡心,又哪可能真來服侍自己。所以,得力的丫鬟就是自己的眼耳鼻舌胳膊腿兒!鴛鴦為賈母做到了,也做好了。

    賈母,出生四大家族的史家,又嫁給四大家族的賈家。老公死後,她就是這個家的老祖宗。賈母歷經盛世,但她也並非見不到家族的問題。可是,自己年歲已高,只要太太平平地在榮華中仙去,剩下的就只有那句:兒孫自有兒孫福吧!所以,她對許多事是裝糊塗的。只醉心於與媳婦們、孫子、孫女們玩樂。

    至於兒子嘛,都是有媳婦、有兒孫的人了。老不管少事!只是這次賈赦要打鴛鴦的主意,賈母實在動了氣!她動的是主子的氣!是為孃的氣:你個龜兒子賈赦,平日算計老孃多少真金白銀,這也罷了,誰讓你是我兒子,老孃死後也都是你們去分。但現在,老孃還沒嚥氣,你就不打算讓我好好活,我還能饒你!鴛鴦是誰?鴛鴦是你老孃的眼耳鼻舌胳膊腿兒!沒有她,我吃不香睡不穩,哪還來的長命百歲?我不妨礙你娶小老婆,這園裡園外的女人那麼多,你不開眼地卻來要鴛鴦!你那老婆也是有男人沒婆婆的廢物,還來替你幫著要!你們是扒著我早死,不想讓我過安生日子啊!

    這就是賈母的氣!她的本能不是要護鴛鴦,而是由自己出發。鴛鴦很得賈母歡心,已到了離不得的地步。而鴛鴦自己,也是謹守忠僕的界限、願則,並沒有非分之想!就像她自己說的,什麼金啊玉啊的,她可不稀罕!也不想一輩子就為爭個姨娘的身份給人去當小老婆!如果沒有賈赦的逼討,也不會有後來的鴛鴦殉主。但如沒有之前賈赦的逼討,鴛鴦也沒有把終身大事託系在老太太身上。從情感上來說,她與老太太更像尋常人家的祖孫。老太太是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地享受著鴛鴦的好。但她們就是主僕。僕對主,是僕的關心、盡心、忠心。主對僕,是主的歡喜、享受和不捨不離。兩人在各自的角色中都很快樂。

    鴛鴦,是賈府丫鬟中的頭子,是一位職業女性。一般的姨娘在賈母面前都沒有她能說上話。賈府當家人鳳姐有時候也要求著鴛鴦去辦差。這就是老太太給她的職業信任和榮耀!也是鴛鴦在職業生涯中的樂趣和享受!

    所以,對於此題應該這麼說:鴛鴦是真切切地關愛賈母,賈母也是真切切地離不開鴛鴦。

  • 10 # 此箋

    作為賈府的最高統治者,賈母經歷了家族從繁華似錦到逐漸走向衰落的整個過程。尤其是這潑天的富貴,綜觀賈府,也只有賈母見識的最多,享用的最多。而鴛鴦則為賈母的首席大丫鬟,不僅照顧賈母的飲食起居,而且掌握了部分財權,是賈母極為信賴之人。

    這種信任,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兒女子孫。就連鳳姐都說,“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的”。饒是如此,從“鴛鴦女誓絕鴛鴦偶”一回可以看出,賈母對於鴛鴦的關心,僅限於“享樂主義”層面,看重鴛鴦的實用價值多於鴛鴦的命運歸屬。

    以“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為例,賈母看似維護了鴛鴦的周全,使她免入賈赦的虎口之中,實則最終真正所維護的卻是賈母自己的利益。

    首先,賈母動怒的根源在於賈赦“強娶”鴛鴦,是出於對賈母財產的覬覦。

    鴛鴦作為賈母的貼身丫鬟,不僅熟知賈母的生活喜好,而且掌管著賈母錢箱的鑰匙。當初鳳姐與賈璉資金週轉不開的時候,他們就是透過鴛鴦挪用了賈母的錢財,度過了難關。鴛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賈赦不但覬覦鴛鴦美色,更看重其背後的重要財權。

    鴛鴦誓死抗婚鬧到賈母前面的時候,賈母第一反應卻說,“我通共剩了這麼一個可靠的人,他們還要來算計”,甚至對一旁的王夫人也是一番臭罵,“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在賈母看來,讓鴛鴦為妾,是“弄開了他,好擺弄我”。賈母一生閱人無數,自然對賈赦心裡的這點算盤瞭如指掌。賈母沒有辱罵自己的兒子賈赦色迷心竅,也沒有責怪他“貪多嚼不爛”,更沒有指呵斥他不思進取,而是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算計”、“盤算”還有“擺弄”上面。

    賈母對於自己私產的這份警覺,遠勝於鴛鴦誓死不從背後的委屈與無奈。誠如賈赦所言,“除非她死了,或是終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她。”賈母只是以自己的威嚴暫時壓制住了賈赦的色慾之心,並沒有對鴛鴦的命運歸屬提前做好安排。

    其次,賈母反對賈赦“強娶”鴛鴦,是出於對於鴛鴦忠心與能力的看重 。

    李紈曾說過平兒是鳳姐的一把總鑰匙,鴛鴦對於賈母來說何嘗不是如此。鴛鴦作為賈府的家生奴,不僅對賈母忠心耿耿,而且在照料賈母飲食起居和上傳下達上盡職盡責。這種忠心和負責的背後,源於鴛鴦對於賈母的理解與尊重。

    而賈母對於鴛鴦的知冷知熱也早已習以為常,離不開鴛鴦的陪伴與照料。正如賈母所言,有了鴛鴦的照顧,“便是媳婦和孫子媳婦有想不到的,我也不得缺了”。鴛鴦的心細與負責,就連孫媳婦李紈都讚歎,“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別人不記得,她都記得。”

    賈母反對賈赦“強娶”鴛鴦,並不是顧念鴛鴦的周全與尊重鴛鴦的選擇,而是為了享受鴛鴦無時無刻的關心與照料。賈母將眾人訓斥一番後,對邢夫人說的卻是“留下他伏侍我幾年,就比他日夜伏侍我盡了孝的一般。”

    對於賈母來說,鴛鴦的使用價值遠高於她的命運歸宿。賈母不但沒有打壓賈赦的色慾燻心,而且為了安撫賈赦,還允許他花了八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叫嫣紅的妙齡女子。至於鴛鴦以不婚起誓言,賈母也並不在意,而只關注自己壽終正寢前的幾年照料。

    而賈赦大鬧一場後,賈母不讓鴛鴦脫了奴籍嫁人,除了賈母貪圖鴛鴦無微不至的照顧之外,還有以下原因:

    其一,作為賈府的丫鬟,其婚姻歸宿只有兩個:拉出去配小子和被男主人納為小妾

    在賈府,丫鬟只要不犯大錯,到了婚配年齡,其婚姻歸宿無非兩種:要麼拉出去配小子,要麼被賈府的哪個男主人看上,納為小妾。不管賈府再怎麼是“詩禮簪纓之族”,也不會存在讓丫鬟脫離奴籍,成為正房太太的事情。

    賈母不管多麼看重鴛鴦,也無法與當時的封建禮教相抗衡。賈府的丫鬟再怎麼受主人喜愛,在外人眼裡,也只是個奴才。即使配上小子,也還是奴才。在那個講究門當戶對的封建社會,鴛鴦最好的歸宿正如邢夫人所言, “就封你姨娘,又體面,又尊貴”。備受賈政寵愛的趙姨娘,也是經歷了由丫鬟到小妾的華麗轉變。像嬌杏那般,只因為在後花園多看了一眼,就被賈雨村念念不忘而後來成為官太太的例子,也是少之又少。僥倖如嬌杏,也是因為正房太太去世,才被扶了正。

    鴛鴦見慣了賈府的醜陋,自然不屑於成為賈赦的姨娘。潑辣如鳳姐,在自己的生日宴會上,縱使將賈璉抓姦在床,賈母也不過說哪有不偷腥的貓,敷衍過去。脫離奴籍對鴛鴦來說,不過是一件永遠無法企及的事情。

    其二,作為賈母的首席丫鬟,志大心高的鴛鴦並不滿足於脫了奴籍嫁人

    邢夫人勸說鴛鴦作賈赦的小妾時曾經說過,“你又是個要強的人,俗語說的,‘金子終得金子換’,誰知竟被老爺看重了你。如今這一來,你可遂了素日誌大心高的願了,也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

    由此可見,鴛鴦的要強和志高,並不侷限於職責上的卓越追求,更在於對自己人生價值和命運歸屬的反思。鴛鴦不僅不屑與賈赦為伍,也不屑與自己所有不喜歡的汙濁男子為伴。鴛鴦想追求的並不在於是否能脫離奴籍,而在於能否“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當平兒和襲人調侃鴛鴦以賈母已將她許給賈璉或寶玉為由拒絕賈赦的納妾企圖時,鴛鴦就曾一語道破她的遠見卓識,“你們自為都有了結果了,將來都是做姨娘的。據我看,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你們且收著些兒,別忒樂過了頭兒。”

    與平兒和襲人不同,鴛鴦並不想成為誰的姨娘。誠如鴛鴦在賈母那邊的誓言,“別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鴛鴦也未必看在眼裡。至於幫賈璉挪用賈母的資產,連平兒都知道,“鴛鴦借東西看的是奶奶,並不為的是二爺”。

    總之,賈母作為封建貴族的最高統治者,對於首席丫鬟鴛鴦的關心是有限度的,絕不會超越其“利己”的私心,這是由其剝削階級的屬性所決定。鴛鴦的誓死抗婚,並沒有讓賈母看到其剛烈背後的無奈,而是看到了財產被覬覦的憤恨。

    賈母不讓鴛鴦脫奴籍嫁人,除了想要滿足享受其照顧的私心,還受制於當時門當戶對的封建婚配製度。而對於鴛鴦來說,見慣了賈府的骯髒醜陋,真正渴求的並不是脫離奴籍嫁人,而是在保持自己職業水準的同時,尋求一份對於不愛之人“說不”的底氣與權利。

  • 11 # 文學與教育

    賈母是疼愛鴛鴦的

    賈母和鴛鴦是有真摯情感的,這個情感來自於平時的相互磨合,相互接觸。試想賈母和襲人晴雯不也是有很深厚的感情,在賈母聽說晴雯被攆,不還非常表示可惜嗎?

    從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當邢夫人向王熙鳳提出賈赦要鴛鴦時,王熙鳳明確的予以拒絕,為什麼加以拒絕呢?很顯然王熙鳳明確賈母和鴛鴦之間的關係,已肯定不僅僅是一個主奴的關係,更深一步講就是一種互相不捨的情感關係。

    從賈母來看,當聽說賈赦要鴛鴦時,她非常氣憤,感情非常激動,這僅僅是因為主奴之間的利用關係的呈現嗎?顯然不是。他捨不得鴛鴦,是捨不得與鴛鴦的那一份情感,才是正確的理解。

    再有開始邢夫人為什麼不直接找賈母,把賈赦要鴛鴦的事講清楚,而是要讓王熙鳳出面做這些事呢?其實他們也看到了,這件事要成功的話是有很大的難度的。賈赦和邢夫人肯定也不是從賈母和鴛鴦之間的主僕關係考慮這個問題的,歸根結底應該還是從賈母和鴛鴦之間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一層面考慮這個問題的。

    結論: 賈母還是疼愛鴛鴦的。

    另: 鴛鴦的奴籍是由她的出身決定的,而非想誰改就能夠改,即使借肋婚姻也是非常難的,雖然可以母以子貴,但那是需要時間和機會的。我們看香菱,從香菱的出身來看她應該進入十二金釵的正冊,而從香菱的實際來看,她又應該遠離十二金釵副冊,可是她卻佔據了復冊的第一位。

  • 12 # 苔花文軒

    恩格斯曾說:“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與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衝突。”這句話用來回答發生於鴛鴦身上的婚姻悲劇很是貼切。

    要說賈母關心鴛鴦那也絕無有假,王熙鳳也說過,“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的”,那麼賈母作為賈府最高權利者,為何又不為鴛鴦做“指配婚”的後續考慮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賈母素有大局觀意識,但終究是封建統治階級裡的一員

    於賈母而言,她不但不反對男人找小老婆,而且還有幫襯之意。就拿她對刑夫人的一番話來說,

    ……我正要打發人和你老爺說去,他要什麼人,我這裡有錢,叫他只管一萬八千的買,就這個丫頭不能……(《紅樓夢》第四十七回)

    可見鴛鴦若非是自己身邊的可靠丫頭,賈母也萬不會如此上心。賈母的一己之私徹底暴露了她封建社會的婚姻觀念以及主僕等級意識。

    說到底,在賈母眼裡,作為“家生子”的鴛鴦不過是賈府的奴才,是沒有婚戀自由的,她的奴隸身份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人能改變。至於賈母為何不打發她出去做“指配婚”,實在也犯不上趟渾水,而相比於鴛鴦的丫鬟身份,去得罪為官的長子賈赦實在不理智。

    2、賈赦放出狠話來,賈母再無後續必要

    先是鴛鴦的好姐妹平兒為其理論道:

    雖然你是老太太房裡的人,此刻不敢把你怎麼樣,將來難道你跟老太太一輩子不成?也要去的。那時落了他的手,到不好了。(《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後來賈赦又當著鴛鴦哥哥說:

    ……我要他不來,此後誰還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著老太太疼他,將來自然往外聘作正頭夫妻去。叫他細想,憑他嫁到誰家去,也難出我的手心……(《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而鴛鴦自己也說過:

    ……我到天上,這一輩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終究要報仇……(《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賈赦是賈母的長子,他承襲了一等將軍的爵位,在賈府位高權重。生性好色,妻妾成群,而且恃強凌弱,蠻橫暴戾。

    有一次,他看中石呆子手裡的幾把古扇,願出高價買下,卻因石呆子執意不賣而勾結賈雨村將其陷害,最後弄得石呆子家破人亡。

    可想而知,要是鴛鴦斷不從他,他必是不折手斷。況且當著鴛鴦家裡人放出這段狠話,很有威逼之意。這也充分說明,如今鴛鴦留在賈母身邊尚且無礙,但出了賈母屋,嫁與他處,這就沒賈母什麼事了,也管不著了,賈赦可以肆意妄為。

    另有一段賈母之言也能反應出這一點。我們知道,事實上賈府內許多大事都未先經過賈母之手,就大張旗鼓地操辦起來了,包括這一次賈赦討鴛鴦做小老婆。賈母在得知此事後,氣的渾身亂戰,並說道:

    你們原都是哄我的!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剩了這麼個毛丫頭,叫我待他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他,好擺弄我!(《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鴛鴦好歹是賈母身邊的可靠丫頭,然而事情都鬧得不可開交了,賈母才得知。這確乎應了“暗地裡盤算”之實,賈母終究被架空。

    即便她最後解鴛鴦之圍,但終究礙於長子賈赦的權利與手段,而無後續可言。

    3、鴛鴦以死相逼,終生不嫁,賈母憐其忠心,自不會打發走

    此外,還有一點便是鴛鴦以死相逼,終生不嫁。她當著眾多主子的面說:

    ……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從命……我或是尋死,或是剪了頭髮當尼姑去……(《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她還掏出一把剪刀,一面說著,一面鉸頭髮,以表示其誓死不從的決心。

    事實上,鴛鴦在此之前就發過話,“別說大老爺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這會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她深知賈赦的為人,從了他就是斷送自己。今兒得了寵,指不定明兒就受了冷落。所以,她為自己抗爭到底。

    而賈母想必是瞭解鴛鴦性子的,她也不會將其打發出去配婚,因為這不僅不是為她好,反而是害了她。

    後續與小結

    看到這裡,我們便有所領悟了。同是丫鬟的平兒、襲人等為何就心甘情願做侍妾,而鴛鴦卻要誓死反抗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賈赦又老又好色,而且手段惡劣嗎?這顯然不是關鍵之處,就像王熙鳳說的,

    ……別說是鴛鴦,憑他是誰,那一個不想巴望上,不想出頭的?這半個主子不做,到願意做個丫頭,將來配個小子就完了?(《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如此一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作者的有意安排,鴛鴦並非是純粹的犧牲品,而是封建婚姻制度下勇敢的挑戰者。

    奴才也是有血有肉的,不是任人擺佈的玩偶,特別是在婚姻觀念中,這種毫無自由的買賣制應當得到唾棄。鴛鴦便是作者塑造出的與眾不同的婚戀戰士,以終其一生的代價為此而衝鋒陷陣。所以,她至始至終再無婚配可言。

    <END>

  • 13 # 奈何天讀書

    奈何天認為:鴛鴦作為賈母的首席貼身丫鬟,已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但是由於封建社會的觀念以及主僕的身份關係,針對鴛鴦抗婚的事件,賈母做到了她認為對鴛鴦最關心、最完美的結局。一、鴛鴦脫了奴籍就自由了,可以隨時離開老太太,賈母不願意。

    【1】賈府的生活模式和多年的主僕情分,決定了賈母離不開鴛鴦。

    賈母的兩個孩子賈赦、賈政都各自成家有自己的院落,過各自的日子,平日裡,賈母就是和兒媳婦、孫女們在一起玩笑,生活起居都是由身邊的丫鬟們照顧,孩子是指望不上的。

    老太太有多麼依賴鴛鴦,一些生活的小細節可以看出:老太太行酒令時,“必得鴛鴦提著”;賈母鬥牌,“鴛鴦代洗牌”;中秋賞桂,唯恐【露水下了,風吹了頭】拿巾兜與大斗篷來,勸老太太“坐坐也該歇了”。老太太說:【偏今兒高興,你又來催,難道我醉了不成?偏要坐到天亮!】一面又“戴上兜巾,披了斗篷”。

    鴛鴦無微不至,在鴛鴦面前,賈母又撒嬌又聽話,老太太就像個小孩子。

    鴛鴦一直在賈母身邊照料,首席貼身丫鬟,賈母的飲食生活習慣她都瞭如指掌,將老太太照顧的無微不至、體貼周到,已經是一家人一樣了。賈母年事已高,再找一個如此知冷知熱的丫鬟實在是難上加難。

    【2】旁觀者清,大家都看出賈母離不開鴛鴦。

    因賈赦看上了鴛鴦,欲將其收進房裡,大約也是知道自己不像話,自己不敢跟賈母提這件事,讓自己老婆邢夫人張羅此事。邢夫人就去找鳳姐想幫著說情。

    鳳姐聽了,忙道:【“依我說,竟別碰這個釘子去。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的,那裡就捨得了。】

    鳳姐這話表明了賈母離不開鴛鴦。

    李紈等人是這樣評價鴛鴦的。

    李紈說:【大小都有個天理:比如老太太屋裡,要沒鴛鴦姑娘,如何使得?從太太起,哪一個敢駁老太太的回?他現敢駁回,——偏老太太只聽他一人的話,老太太的那些穿帶的,別人不記得,他都記得,要不是他經管著,不知叫人誆騙了多少去呢!】

    惜春說:老太太一直誇鴛鴦,比我們不知強百倍。

    平兒說:【那原是個好的,我們哪裡比得上他。】

    後來鴛鴦當眾大鬧,剪髮抗婚,以死明志,賈母在一旁才瞭解到此事的原委。聽了氣得渾身『亂』顫,口內只說:“我通共剩了這麼一個可靠的人,他們還要來算計。”

    賈母的心思不言而喻,自己無論如何是離不開鴛鴦的。

    到後來賈府被查抄,各房的財產都盡數沒收,賈母叫來一大家子人開會,說自己還有些體己錢分給大家,隨即叫鴛鴦帶人去一一拿了來。說明鴛鴦不但管理建賈母的生活,還掌管著老太太的財政;賈母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臨終前也是鴛鴦陪伴左右,傳遞遺言。老太太能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她,由此可見老太太對她的倚重,賈母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將鴛鴦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了。

    二、鴛鴦抗婚,賈母認為是看不上賈赦,滿足了鴛鴦的要求就是給她提供了最大的幫助。

    鴛鴦抗婚時,已向賈母表明心跡,誓死追隨賈母,老太太認為滿足了鴛鴦的要求就是給她提供了最大的幫助。

    鴛鴦不願意嫁賈赦,要當眾把這事兒解決了。一日,看著王夫人、薛姨媽、李紈、鳳姐、寶釵等姊妹並外頭的幾個執事有頭臉的媳『婦』都在賈母跟前,馬上拉著嫂子開始哭訴。一邊兒哭,一邊兒說,把邢夫人和嫂子、哥哥說媒的前因後果全部說了一遍,然後表明自己的立場。

    三個意思:①有人編排我不同意婚事是因為寶玉,我還就在這說了,別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即便是天王老子來,橫豎不嫁人就完了。②老爺說往外聘,那是絕對不能,就算老太太同意我也不從。③如果我有半句假話,天地鬼神,日頭月亮照著嗓子,從嗓子裡頭長疔,爛了出來,爛化成醬在這裡。說著還拿出一把剪子,一面說著,一面左手開啟頭髮右手便鉸。

    賈母一看這還了得,趕緊依了鴛鴦,從此不會再提脫奴籍的事情。

    三、鴛鴦歸根到底是弱女子,不脫奴籍留下鴛鴦其實是在保護她。

    內因和外因均是造成鴛鴦無法脫奴籍。

    【1】鴛鴦在賈府好歹還能有個賈母罩著,脫了奴籍,不受賈母的庇佑,賈赦更加可以為非作歹了。

    賈赦是個什麼玩意兒,真真的是教人作嘔。

    是個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的,就連自己的兒媳婦都不待見他。

    且看鳳姐說:【況且平日說起閒話來,老太太常說,老爺如今上了年紀,作什麼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放在屋裡,沒的耽誤了人家;放著身子不保養,官兒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聽這話,很喜歡老爺呢?這會子迴避還恐迴避不及,倒拿草棍兒戳老虎的鼻子眼兒去了。太太別惱,我是不敢去的。明放著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沒意思來。老爺如今上了年紀,行事不妥,太太該勸才是。比不得年輕,作這些事無礙。如今兄弟、侄兒、兒子、孫子一大群,還這麼鬧起來,怎樣見人呢。”】

    賈赦曾經給鴛鴦的哥哥說:告訴鴛鴦,別仗著老太太疼他,想著脫了奴籍,找個正經人家嫁了,沒門!憑他嫁到誰家,也難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終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他。若不然時,叫他趁早回心轉意,有多少好處。我娶不來的,誰也別想得到。瞧瞧,這賈赦簡直就是厚顏無恥的典範。

    這哥嫂必然把話傳到了鴛鴦,鴛鴦這下更加堅定了不脫奴籍的心了。

    【鴛鴦冷笑道:“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離這裡。若是老太太歸西去了,他橫豎還有三年的孝呢,沒個娘死了,他先放小老婆的。等過了三年,知道又是怎麼個光景,那時再說。縱到了至急為難,我剪了頭髮當姑子去。不然,還有一死。一輩子不嫁男人,又怎麼樣?樂得乾淨呢。”】

    【2】再者,鴛鴦的家庭緣故,她的哥嫂是勢利之人,即便不嫁給賈赦,今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邢夫人說媒沒成,賈赦氣的跳蹦子,就叫來鴛鴦哥哥嫂嫂說親。這哥嫂就是個勢利的人,一見有好處可得,哪裡還管鴛鴦是不是願意。就舔著臉三番兩次說道。

    鴛鴦把嫂子痛罵了一通。

    【鴛鴦道:“這個娼『婦』,專管是個九國販駱駝的,聽了這話,他有個不奉承去的!”】

    鴛鴦聽說,立起身來,照他嫂子臉上,下死勁啐了一口,指著他罵道:“你快夾著嘴,離了這裡,好多著呢。什麼好話,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畫兒。什麼喜事,狀元痘兒灌的漿又滿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羨慕人家女兒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著他橫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熱了,也把我送在火坑裡去。我若得臉呢,你們在外頭橫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爺了;我若不得臉,敗了時,你們把忘八脖子一縮,生死由我去。”一面罵,一面哭。

    鴛鴦嫂子一見不成,就含沙射影挑唆身邊的平兒和襲人。

    【“願意不願意,你也好說,不犯著牽三掛四的。俗語說,‘當著矮人,別說短話。’姑『奶』『奶』罵我,我不敢還言。這二位姑娘並沒惹著你,小老婆長,小老婆短,人家臉上怎麼過得去!”襲人平兒忙道:“你倒別這麼說。他也並不是說我們,你倒別牽三掛四的。你聽見那位太太、太爺們封了我們做小老婆?況且我們兩個也沒有爹孃哥哥兄弟在這門子裡,仗著我們橫行霸道的。他罵的人自有他罵的,我們犯不著多心。”】

    可見這嫂子也不是好貨色。

    四、賈母可能是想在賈府中選個合適的青年才俊配給鴛鴦(從賈母開玩笑,說把鴛鴦配給賈璉可推斷)

    賈赦動用了邢夫人、鴛鴦的哥嫂做媒都沒有進展,就喚來自己兒子賈璉讓把鴛鴦的父母叫來。

    賈璉不願意去,說鴛鴦的爹金彩已經病入膏肓,連棺材都備好了,鴛鴦她娘是個聾子,聽不了話。賈赦一聽怒了,認為賈璉不給辦事兒。

    自己下流卻罵兒子下流、窩囊,嚇得賈璉退出。

    又叫傳鴛鴦的哥哥金文翔勸說。還是沒結果。

    這下賈赦大發雷霆胡言亂語起來:【“我這話告訴你,叫你女人向他說去,就說我的話:自古嫦娥愛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約他戀著少爺們,多半是看上了寶玉,只怕也有賈璉。果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來,以後誰還敢收。】

    賈赦真是個沒臉的,居然說出這些渾話,還拉扯上自己的兒子和寶玉,拿這話來威脅,真是不達目的不罷休!

    鳳姐道:“誰叫老太太會調理人,調理的水蔥兒似的,怎麼怨得人要!我幸虧是孫子媳『婦』,若是孫子,我早要了,還等到這會子呢。”……賈母笑著給鳳姐說:“這麼的吧,你把鴛鴦帶了去給璉兒放在屋裡,看你那沒臉的公公還要不要了。”

    老太太雖說是玩笑話,罵了賈赦,也透露出了自己懷疑鴛鴦是不是有嫁個年輕人的願望。

    賈赦懷疑鴛鴦看不上自己是因為看上了賈府的傑出青年賈璉,就連賈母也拿這個事兒打趣,在主子的觀念裡,丫頭嫁主子是榮耀,只是看年齡或者長相,而並非情感。

    五、賈府的傳統是主子看得上的丫環納作姨娘,等級觀念驅使,鴛鴦無法脫奴籍。

    【1】在封建社會的觀念裡,主僕有別。

    主子給下人給口飯吃,給件衣穿,就已經是對丫鬟最大的恩賜了,更何況賈母對鴛鴦還是不錯的。

    在賈府的觀念裡,主子能看上下人那是嚇人天大的福分。

    看邢夫人是怎麼勸說鴛鴦的。

    邢夫人拉著鴛鴦的手笑道:“天大的喜事兒啊,姑娘,嘖嘖嘖嘖……我特來給你道喜來了。”

    邢夫人說,哎呀,姑娘誒,你不只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呢,被我家老爺看上了(此處吃瓜群眾狂扔爛菜葉、雞蛋、鞋底......)

    又道:“你知道,你老爺跟前竟沒有個可靠的人。心裡再要買一個,別的人販子買來的我們也看不上,左挑右挑,你就是咱們賈府丫鬟裡的“避雷針”、人尖兒啊。

    你瞧瞧你,模樣又好,又會幹活,進屋咱們就辦婚禮,就封你姨娘,又體面,又尊貴。我們都知道你,你是個有遠大志向的年輕人,這下可好了,讓他們瞧瞧,你如今翻身農奴把歌唱了,你不高興嗎?

    鴛鴦氣得漲紅了臉,不說一句話。邢夫人以為她害臊,便又說道:“這有什麼臊處?你又不用說話,只跟著我就是了。“你要不願意,可真是個傻丫頭了。這現在就是脫奴籍的大好機會啊,放著主子『奶』『奶』不作,倒願意作丫頭。三年二年,不過配嫁了個下人,還是奴才。

    【2】在主子們的思維觀念裡,下人就不配有愛情,下人最大的追求估計就是傍上主子,衣食無憂。

    從鳳姐的思想變化就可以看出,鳳姐先是替鴛鴦說了兩句情,後來一看邢夫人生氣,自己的婆婆雖然瞧不上但也不能得罪,馬上轉變話風:婆婆啊,別說一個丫頭了,咱爹是誰啊?看上了誰只管要去,看看老太太是不是高興,看領導高興了你就趕緊彙報。依我說,老太太今兒喜歡,要討,今兒就討去。

    鳳姐還認為,別說是鴛鴦,憑他是誰,那一個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頭的。這半個主子不做,倒願意做個丫頭,將來配個小子就完了。”邢夫人笑道:“正是這個話了。別說鴛鴦,就是那些執事的大丫頭,誰不願意這樣呢。

    綜上所述,奈何天認為:鴛鴦無論脫不脫奴籍,終究都不會有屬於自己的愛情了,只不過兩權相害取其輕,留在賈母身邊實屬無奈,也是保護自己。鴛鴦作為賈府裡丫鬟的代表,代表了像她這樣優秀的女孩,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悽悽慘慘慼戚,一生的命運不曾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以死抗爭,“我命由我不由天”終是痴人說夢。

  • 14 # 醉吟扶夷

    在《紅樓夢》第四十六回: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 中,作者運用非凡的筆力,濃筆重彩地描繪了身為賈母丫鬟的金鴛鴦誓死抗婚的故事,塑造了鴛鴦這樣一個剛烈倔強、潔身自愛的人物形象;讀者在讚歎和憐惜鴛鴦的同時,也不禁發問:在鴛鴦拒婚一事上,與她站在同一陣線並且為她撐腰作主的賈母,為什麼就不能讓鴛鴦脫了奴籍嫁人呢?賈母是真的關心鴛鴦嗎?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直指人心;同時這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它促使我們透過事物的表象去看清楚問題的本質。

    賈赦倚勢欲強娶鴛鴦,被鴛鴦捅到賈母跟前,賈母勃然大怒,斷然拒絕了賈赦的求娶並斥責了他;那麼請問:這是否就代表了賈母和鴛鴦站在同一站線上呢?(本質一:賈母沒有幫鴛鴦)

    事情的起因是好色無恥的老混蛋賈赦盯上賈母的丫環鴛鴦,派妻子邢夫人前去向賈母討要;在邢夫人遭到鴛鴦拒絕後,賈赦轉而向鴛鴦的兄嫂施壓;鴛鴦走投無路,假意答應,回到賈府後,當著所有女眷的面在賈母前將此事全盤抖出,於是就有了賈母盛怒的場面:

    大概很多讀者在讀完這一段後會認為,賈母在聽了鴛鴦的哭訴後難得動了真怒,並且當場明確表達了不會將鴛鴦給賈赦的意思;賈母拒絕了賈赦的要求,當眾駁了他的面子,等於就是保護了鴛鴦,那麼,看似賈母和鴛鴦是站在同一戰線上的。

    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可以試著剖析賈母生氣時所說的這段話裡表達的幾層意思:

    "我通共剩了這麼一個可靠的人,他們還要來算計!"——賈母是真的生氣,她氣賈赦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她的頭上;她更生氣的是賈赦既然能把手伸到了鴛鴦的身上,那麼就意味著賈赦可能還想從鴛鴦身上得到更多東西;鴛鴦是賈母的貼身丫環,一旦賈赦得手,那麼他們聯起手來對賈母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這是賈母不能容忍的。

    “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 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賈母從這件事情上敏銳地嗅到了危險的味道,她開始疑心大兒子賈赦平時的孝順都是假的,他真正的目的是另有所圖;而且既然大兒子賈赦如此,不排除二兒子賈政也會如此。

    “有好東西也來要,有好人也要,剩了這麼個毛丫頭,,見我待他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他,好擺弄我!”——為了證實兒子們想要算計她的猜測,賈母開始試圖找出他們圖謀不軌的種種跡象;顯然她認為,賈赦要走鴛鴦,也是擺弄她的計劃中的一環;可見此時賈母的戒備之心更甚。

    小結:從賈母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賈母警惕地察覺到了大兒子賈赦要鴛鴦的真實意圖,並迅速地做出了判斷;在這一段話裡,字字都是以她為中心,句句都是在保護自己的利益;在這一段話裡,我們看不到她對鴛鴦有半分維護,哪怕是一點點的關心和擔憂都沒有。原來,賈母和鴛鴦站在同一戰線上只不過是個假象;而說出這段話的賈母,只不過是個自私自利的老太太罷了!

    賈母日暮西山,時日無多;賈赦年富力強,來日方長;賈母即使有心為鴛鴦謀劃,也是有心無力,不可能鬥得過賈赦;(本質二:賈母想幫也幫不了鴛鴦)

    很多人讀《紅樓夢》會有一個錯覺,認為賈母是整個賈家的神,她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人敢違抗她。就連賈赦向她要一個丫環,老太太發了火說不給,賈赦也只好乖乖作罷。

    但是,我們都忽略了,雖然老太太可以斬釘截鐵地對兒子說不,但她的壽命畢竟有限;她也許能再活十年,或者二十年,但最終,賈母終歸會有駕鶴西去的那一天;賈母是人,不是神。

    而賈赦,是一個可以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惡棍,是一隻吃人不吐骨頭的狼;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很有可能比賈母要活得長。

    所以他才敢狂妄地放話:

    退一萬步,即便賈母真的大發慈悲,特許鴛鴦脫了奴籍並將她指配,也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鴛鴦素來心高,但她的身份卻很低。倘若賈母指配之人家世不高,鴛鴦未必看上;但倘若家世高的人,未必就願意娶一個奴才為妻。所以指配未必靠譜。

    第二個問題:鴛鴦是“家生子”,她的家人世世代代都是賈府的奴才,依附賈家而活,永遠逃脫不了賈家的控制;即使鴛鴦脫了奴籍,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鴛鴦的家人仍舊被賈赦緊緊捏在手中,不怕她不就範;

    第三個問題:即便脫掉奴籍也不見得就能脫逃賈赦的報復。賈赦能為了幾把古扇將石呆子弄得生死不知,鴛鴦如果真的脫了奴籍嫁了人,早晚也逃不出他的魔掌。

    小結:鴛鴦的悲劇從她被賈赦盯上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的,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嫁給賈赦,從此成為賈赦無數個小妾中的其中一個;二是選擇暫且躲在賈母身邊偷生,賈母一死,她也難逃一死;這是一個死結,是一個連身為賈家最高掌權人的賈母也法解開的死結。

    縱觀《紅樓夢》全書,通篇只見鴛鴦對賈母的好,卻未曾見過賈母對鴛鴦的好;賈母和鴛鴦所站的立場不同,所以賈母即便有能力,也不會幫她!(本質三:賈母根本不想幫鴛鴦)

    鴛鴦對賈母好嗎?答案是肯定的。她把賈母的生活打理得週週到到,妥妥貼貼;賈母有考慮不到的地方,她能在旁提醒;賈母對她有著十二分的依賴,已經到了離開她就茶飯不思、心神不定的地步;如果鴛鴦不是真心對賈母好,賈母又怎會對她如此地信任和依賴呢?

    既然鴛鴦對賈母這麼好,那麼賈母對鴛鴦也一定很好吧?

    李紈曾經說過:“從太太,那一個敢駁老太太的回,現在他(鴛鴦)敢駁回。”連賈家高高在上的老祖宗的話都敢駁,都要聽鴛鴦的話,看起來賈母對鴛鴦真不錯;

    鴛鴦去賈璉和王熙鳳屋裡,賈璉要恭恭敬敬給她讓座上茶,再叫上一聲“姐姐”;鴛鴦在主子跟前的地位這麼高,看起來賈母對鴛鴦真不錯;

    鴛鴦的月銀一兩,工資是賈家丫鬟中最高的;賈母給鴛鴦這麼好的待遇,看起來賈母對鴛鴦真不錯;

    聽她的話,給她很高的地位和權利,給她最高的工資,看起來賈母對鴛鴦確實很好。

    但,有意思的是,在賈母痛罵了大兒子賈赦後,旋即在私下裡又對大兒媳邢夫人推心置腹地說了這麼一段話:

    與堂前的疾言厲色不同,私下裡在兒媳跟前的賈母語氣明顯軟和了不少,她語重心長地向邢夫人說明了鴛鴦對她的重要性;為了安撫賈赦,她甚至提出可以自掏腰包讓賈赦去外面另買一個。

    賈母的這番處置,目的是在暫時保住鴛鴦的前提下又不至於過深地得罪賈赦;說到底,她和賈赦之間是血濃於水的母子之情,不可能會為了一個丫鬟去與自己的親生兒子翻臉成仇;所以,在拒絕了賈赦的要求之後,賈母還特意為賈赦留了一個臺階。

    賈母考慮到了自己,考慮到了賈赦,甚至還安慰了被誤傷的王夫人,卻惟獨沒有想到抑或是不願去想,自己百年之後,鴛鴦會落得怎樣一個悲慘的境地?

    小結:賈母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採取的是權宜之計,站在她的立場,在保住了自身利益之後,她根本沒有理由、更沒有精力去對這個問題進行更深徹的解決;更何況倘若真的將鴛鴦指配出去,是有損她自身利益的,這是為什麼賈母不幫鴛鴦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正是她的自私之處。

    總結:透過層層的抽絲剝繭,我們終於看清楚了這個問題的本質:賈赦對鴛鴦的威逼利誘,本質上是封建社會統治階層對奴隸們殘酷剝削壓迫的真實寫照;賈母對鴛鴦的利用,充分暴露了封建社會統治者們偽善面目下自私自利的醜陋嘴臉;自古以來,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們透過榨取勞動人民獲得財富,而賈母和賈赦同為封建社會統治者的代表人物,又怎麼會在乎身為奴隸的鴛鴦的利益?這,就是賈母不可能棄自身利益不顧、將得力助手鴛鴦脫了奴籍嫁人的根本原因。

  • 15 # 君箋雅侃紅樓

    賈赦老不羞,快六十歲的年紀還向老母親討要丫頭鴛鴦做小妾。鴛鴦堅決不同意,向賈母舉報。氣得賈母將邢夫人叫過來一頓數落,王夫人都“吃瓜落”捱了罵。老太太為了鴛鴦與兒子反目,可見鴛鴦重要性。但此事隨後卻不了了之,鴛鴦更是受到賈赦威脅,逃不出手心,不得已發誓不嫁人。那麼,賈母為什麼沒有替鴛鴦安排退路?其實理解這個問題不難,鴛鴦奴才身份註定賈母不可能以她一介奴才優先考慮。對此,賈母說的很清楚。

    (第四十七回賈母說)凡百事情,我如今都自己減了。他們兩個就有一些不到的去處,有鴛鴦,那孩子還心細些,我的事情他還想著一點子,該要去的,他就要了來,該添什麼,他就度空兒告訴他們添了。鴛鴦再不這樣,他孃兒兩個,裡頭外頭,大的小的,那裡不忽略一件半件,我如今反倒自己操心去不成?還是天天盤算和你們要東西去?我這屋裡有的沒的,剩了他一個,年紀也大些,我凡百的脾氣性格兒他還知道些。二則他還投主子們的緣法,也並不指著我和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銀子去。所以這幾年一應事情,他說什麼,從你小嬸和你媳婦起,以至家下大大小小,沒有不信的。所以不單我得靠,連你小嬸媳婦也都省心。我有了這麼個人,便是媳婦和孫子媳婦有想不到的,我也不得缺了,也沒氣可生了。這會子他去了,你們弄個什麼人來我使?你們就弄他那麼一個真珠的人來,不會說話也無用。

    賈母與邢夫人的一番話,說了幾個意思,也給鴛鴦的結局埋下伏筆,註定難以善終。

    第一,她對王夫人、王熙鳳的日常照顧並不滿意。連帶著也指責大媳婦邢夫人不合格。之所以沒有發作責問她們,是鴛鴦在背後替她們做了很多工作,讓賈母勉強滿意。

    第二,賈母年紀大了,難免有些老年人的需求,年輕人理解不了,也不懂得。只有朝夕相伴的鴛鴦才知道。替賈母主動想著,不需要老太太操心。

    第三,賈家一年不如一年,賈母身邊得力的人也越來越少,造成老太太用人捉襟見肘。這不是她的責任,而是兒孫無能。賈母就剩鴛鴦這麼一個丫頭,誰要也不能給,需要自己留著用。

    第四,鴛鴦懂事不狐假虎威,賈母省心,兒孫媳婦也省心。她照顧賈母妥帖,比兒孫盡孝更好。讓賈母過得舒坦,不操心、不煩心,事事順心,是老太太不可缺少的柺杖。

    賈母的意思很清楚,不同意鴛鴦給賈赦做妾,不是覺得鴛鴦給賈赦糟蹋了,而是賈母自己離不開鴛鴦。賈母都從自身考慮,並不會顧及鴛鴦想法。鴛鴦未來如何並不是賈母現在操心的。

    賈母的想法看似冷酷,實則再正常不過。她是主人,鴛鴦是奴隸。奴隸的一切都屬於主人。賈母已經退休,連賈家的境況都不好插手,眼看著賈家衰敗有心無力。哪裡還會關心奴才們的未來。

    鴛鴦的未來不過是年紀大了,指派個合適的物件。或者給少主子做妾,或者嫁給前途無量的管家,或者放了自由身自己出去找婆家。這些都是賈母一句話的事,根本不用她操心。

    對賈母來說鴛鴦是她的工具,感情一定有。所以她對鴛鴦的未來肯定有想法,但不是現在。鴛鴦作為賈家家生子就算放出去也需要依託賈家,留在賈家更有意義。她的未來有兩種。

    一種是賴嬤嬤那樣,嫁個前途無量的管家,仗著伺候過賈母,可以很好活一輩子。賴嬤嬤肯定是寧榮二公母親的丫頭。她與賈母就是那個時代的鴛鴦和王熙鳳。

    另一種是賈母留給賈璉做妾。從她戲言讓王熙鳳把鴛鴦接走看,賈母有將鴛鴦賜給賈璉之心。畢竟襲人、晴雯都給了賈寶玉,沒理由不給嫡長孫賈璉留一個。

    賈母沒想到賈赦那麼不要臉,竟然覬覦她給孫子留的丫頭。之所以那麼震怒,也有賈赦一插手,賈母勢必不可能再將鴛鴦給賈璉。辛苦培養了十幾年的好丫頭就這麼糟蹋了,讓人懊惱。

    經過賈赦一鬧,鴛鴦以後如何賈母也懶得操心了。畢竟放出去鴛鴦未必願意,嫁給小廝也委屈鴛鴦,萬般無奈也只能不提罷了。而賈母死前,賈家已經末日,自身難保哪有心思顧及鴛鴦。關於鴛鴦的結局如何,還真難料。

  • 16 # 小說紅樓

    鴛鴦在《紅樓夢》中是非常出彩的一個丫頭,因為一直在賈母身邊,還是賈母最為信任和喜歡的丫頭,她的地位就非同一般,王熙鳳和賈璉對她說話都要客客氣氣,但鴛鴦並沒有因此就恃寵而驕,相反的她依舊待人溫和有禮。

    鴛鴦做這樣的好品行一半來自於她本身的天性,另一半就是來自於賈母對她的調教。她在賈母身邊的時候遠比其他孩子在賈母身邊的時間長,所以賈母對她比自己的孫女們都好,也更加的依賴,所有賈母對鴛鴦是很關心的。在賈赦大鬧一場強娶的戲碼之後,賈母沒有讓鴛鴦立時出去嫁人,賈母是有其他安排的。

    第一,賈母對鴛鴦另有安排,讓她此時嫁人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按照過往賈母對鴛鴦的情分,賈母是不可能讓鴛鴦受到賈赦的脅迫嫁給他的,所以對於鴛鴦的未來賈母必須要慎重。即便現在賈母可以讓鴛鴦嫁到外邊去,但是難保賈赦不會給鴛鴦找麻煩,而且隔得遠賈母也未必能夠及時幫助到鴛鴦。

    而且逼婚未成這件事賈母雖然斥責了賈赦夫妻倆,但是彼此的臉面還是要給的,賈母此時也不能直接就把鴛鴦嫁到外邊去。賈赦已經覺得賈母時不時就偏心賈政一家了,所以此事賈母只能保下鴛鴦,給賈赦錢讓他另外去娶一個小媳婦去,這不賈赦愣是花了八百兩買了一個叫做嫣紅的姑娘做小妾。賈赦從來就不是特別好的人,所以為了他不能夠傷害到鴛鴦,此事一動不如一靜。

    鴛鴦是賈母一手調教出來的人,她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當家理政都可以做的很好,所以她基本上是按照內院大管家的標準培養的,鴛鴦也是賈母留給黛玉的騎兵,讓以後黛玉在接管賈府的時候有一個很好的幫手。同時,鴛鴦的滿腹才能如果隨隨便便嫁了人也就埋沒了,所以賈母更願意留著鴛鴦,讓她挑選一個合心意的人再嫁。

    第二,鴛鴦從未有過外嫁的打算,突然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其實在鴛鴦和王熙鳳的兩次玩笑中,都能夠感覺到鴛鴦其實是有一點點愛慕賈璉的,畢竟除了好色之外,賈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不錯的。如果不是賈璉的父親賈赦鬧了那麼一出,那麼也許到了後期賈母還可以把鴛鴦許給賈璉。

    只是賈母藉著生氣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被王熙鳳巧妙的打斷了。賈赦的胡鬧也讓賈璉和鴛鴦之間成了不可能的事。

    除了和賈璉的小小緋聞之外,鴛鴦再也沒有其他任何的新聞,這也就是說鴛鴦也沒有任何喜歡的人,賈母也就沒有辦法給予鴛鴦一個恩典讓她嫁給喜歡的人,所以鴛鴦的婚事此時也比較尷尬。與其為了躲避賈赦草草嫁給一個人,那還不如讓鴛鴦慢慢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第三,賈母不可能不為鴛鴦未來做打算,留在她身邊此時最安全

    鴛鴦是賈府的家生子,她從很小的時候就在賈母身邊,賈母基本上是看著她長大,而鴛也鴦也是照顧賈母最得力的人,賈母沒了鴛鴦生活都不能正常的進行,賈母對鴛鴦是很依賴的,所以賈母不可能不為鴛鴦的未來做打算,只是現在不能找到一個萬全之策,所以她留在賈母身邊是最安全的。

    因為知道了鴛鴦不喜歡寶玉,又不能嫁給賈璉,所以賈母也需要時間去為鴛鴦尋覓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人不僅要配得上鴛鴦,還得是鴛鴦喜歡的,還要能夠保護鴛鴦一輩子,所以這個人選擇確實不容易選擇,所以鴛鴦的婚事只能慢慢推進。

  • 17 # 萍風竹雨123

    賈母真的關心鴛鴦嗎?答曰,真的關心,但這種關心是站在主子立場上對下人的關心,關心的重點是如何才能更好地讓鴛鴦為她服務。

    賈母是鴛鴦的主子,賈母的飲食起居不帶需要鴛鴦照顧,賈母的私房也是鴛鴦幫著管理,鴛鴦之於賈母,相當於是離不開的左右臂。所以鳳姐在勸邢夫人放棄為賈赦說媒納鴛鴦為妾時說,“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的”。

    而賈母也因賈赦要納鴛鴦一事而大光其火,不但狠狠教育了邢夫人一通,而且連王夫人都吃了掛落。從這件事可以看,似乎賈母對鴛鴦很是放縱依賴。但實際上,賈母的發火,一是為了賈赦,一是為了自己。

    作者曾借王熙鳳之口,說明賈母對賈赦年紀老大,仍不好好養生,只知與小老婆吃酒玩樂很是不滿,此次拒絕賈赦的荒唐要求,教育邢夫人不要太縱著賈赦,正是出於這一目的。另外,賈母維護鴛鴦的周全,也是維護賈母自己的利益。 如果賈赦“強娶”鴛鴦,賈母身邊就沒有了得用的人,賈母自己也成了睜眼瞎子,隨意受人擺佈。

    至於賈赦大鬧一場後,賈母為何不讓鴛鴦脫了奴籍嫁人,那當然是賈母是想充分利用鴛鴦,使鴛鴦最大限度的為賈母所用。不要以為我以最惡毒的心思去想象賈母,想一想,林黛玉都十七了,賈母還沒有為她的終身大事做出真正安排,又怎會去關心鴛鴦一個下人的終身呢!

  • 18 # 流浪歌手黃老邪

    賈母當然是真心喜歡和關心鴛鴦的,年事越來越高的賈母離不開鴛鴦這樣一個得力的丫鬟,賈赦大鬧一場後鴛鴦更是和賈母是互相需要的關係。

    首先,鴛鴦是賈母身邊第一大丫鬟,負責照料賈母的生活起居

    賈母作為賈府的最高統治者,無論什麼待遇都是最高的,就連使用丫鬟這方面也高人一等。賈母身邊有八個月錢為一兩銀子的大丫鬟,其餘二等三等丫鬟不計其數。像給了黛玉的紫鵑就只是賈母身邊一個二等丫鬟,襲人、晴雯也都本是賈母手下的丫鬟,借給寶玉使而已。

    賈母手下的丫鬟名字很特別,多數都是從珠寶中來,像珍珠琥珀翡翠玻璃等等都是一等的丫鬟。而鴛鴦是賈母手下里丫鬟中排名第一,是賈母的心肝寶貝,王熙鳳有言:“老太太離了鴛鴦飯都吃不下”,說明鴛鴦對於賈母的重要性。

    賈母不穿外人送的衣服,她的針線活都是鴛鴦做,還有無論是打牌還是行酒令也只有鴛鴦最瞭解賈母,這是任何一個人替代不了的,所以賈母對鴛鴦有很強的依賴性。

    其次,鴛鴦是賈母的代言人,地位很高,權利很大。

    《大宅門》裡有一句臺詞,“老太太屋裡貓兒狗兒都比別人尊貴些”,雖然有些難聽,卻是實情。榮國府雖然是王熙鳳管家,但是實際當家人仍然是賈母,而賈母最聽誰的話?鴛鴦。所以就連王熙鳳、賈璉見到鴛鴦都不敢擺主子的架子,一口一個姐姐的叫。

    因為鴛鴦就是賈母的代言人,代表著賈母的權威,誰敢和老祖宗對著幹?而且鴛鴦雖然地位很高,權利很大,卻並不狐假虎威,作威作福,而是公平又公正,所以賈母也就很放心鴛鴦來管事。李紈都說:“從上到下,哪一個敢駁回老太太的回?鴛鴦就敢駁老太太的回。

    還有賈母的私房錢,私人金庫都是鴛鴦掌管,裡面有無數的寶貝,有的連賈寶玉都沒見過。怪不得賈赦想方設法也想要鴛鴦做妾,他一方面是好色,最重要的是他想要透過控制鴛鴦來控制賈母。賈母看穿的他的心思,所以才會那麼生氣。

    第三,鴛鴦雖然到了該婚配的時候,但是經賈赦一鬧,發誓不再嫁人。

    《紅樓夢》第七十回中管家林之孝列了一個名單,裡面是到了年齡應該婚配的丫鬟和小廝的名單,鴛鴦赫然在列。雖然如此,但是經過賈赦一鬧,鴛鴦誓絕鴛鴦偶,發誓永不嫁人,所以鴛鴦是肯定不會出去嫁人了。

    而且書中明說鴛鴦是家生的奴才,這和外頭買來的還有區別,外頭買來的是有使用年限的,到了年齡家裡面是可以花錢贖回去的,像襲人不是家生而是外頭買來的。

    而家生的奴才就比較悲慘了,註定永遠都是奴才,就算你成家立業,自立門戶也永遠是賈家的奴才,像賴嬤嬤一家,孫子都做了官,也算是賈家的奴才,只不過地位比較高而已。

    所以說就算賈母開恩,鴛鴦也脫不了奴才的身份,而且不僅賈母處處依賴鴛鴦,鴛鴦也需要在賈母的庇護下生存。所以賈母和鴛鴦互相需要,誰也離不開誰。不過最後的結局鴛鴦應該還是沒有逃脫賈赦的魔爪,鴛鴦的結局不會太樂觀。

  • 19 # 淡看雲起看紅樓

    我認為賈母並不是真的關心鴛鴦。她讓鴛鴦脫離奴籍,離開了賈府,就沒有可心的人伺候她了。賈母喜歡鴛鴦,只是因為她伺候得好。

    鴛鴦是榮國府的家生子,父母、兄嫂均在賈家為奴。鴛鴦做了賈母的貼身丫鬟後,服侍的老太太很合心意。

    李紈的一句話全面概括了鴛鴦的性格、優點、權力:

    比如老太太屋裡,要沒那個鴛鴦如何使得。從太太起,那一個敢駁老太太的回,現在他敢駁回。偏老太太只聽他一個人的話。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別人不記得,他都記得,要不是他經管著,不知叫人誆騙了多少去呢。那孩子心也公道,雖然這樣,倒常替人說好話兒,還倒不依勢欺人的。

    老太太對鴛鴦非常依賴,離開鴛鴦,老太太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香了。

    但賈母的階級觀念已經根深蒂固,鴛鴦再受疼愛也只是個奴才。對賈母而言,這個奴才瞭解自己的心意,服侍的周到,所以多疼她一些。

    觸怒賈母的重點不在於賈赦娶小老婆這件事上,不在於想娶鴛鴦,而在於鴛鴦的身份。

    賈赦想娶鴛鴦為姨娘引起了賈母的雷霆之怒。

    高門貴族的老爺少爺們,無論娶多少小老婆都是正常的。賈母生氣,不是因為賈赦鬍子一大把,兒孫成群,還要娶十幾歲的小老婆。也不是因為想娶家裡的丫頭,而是因為鴛鴦是自己的心腹丫頭。小老婆可以娶,“他要什麼人,我這裡有錢,叫他只管一萬八千的買”,但“就只這個丫頭不能”,因為鴛鴦承載的使命太多。

    賈母生氣的原因在下面這段文字中都包含了:

    賈母聽了,氣的渾身亂戰,口內只說:“我通共剩了這麼一個可靠的人,他們還要來算計!”因見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有好東西也來要,有好人也要,剩了這麼個毛丫頭,見我待他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他,好擺弄我!”

    一,“他們還要來算計”。鴛鴦掌握著賈母的財政,連賈璉都向鴛鴦借當。他們算計的僅僅是一個丫頭嗎?他們算計的是賈母的私房錢。

    二,“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賈母直指封建禮教的虛偽,所謂的孝順,只是封建道德規範下的形式而已。

    三,“弄開了他,好擺弄我”。賈赦除掉賈母的臂膀,也有奪取賈府至高管理權的意思,這是在挑戰賈母的權威。

    賈赦的意圖,賈母心裡明鏡似的,所以她斷然不會把鴛鴦給賈赦為妾。

    賈母暫時不會讓鴛鴦脫離奴籍離開賈府,她還需要鴛鴦的照顧。

    雖說主僕有別,賈母對鴛鴦還是很好的。

    榮國府元宵節的夜宴,賈母看到襲人沒有跟著寶玉,便問襲人為什麼不來,說襲人拿大。王夫人解釋說襲人的母親剛去世,因有熱孝,不便往前頭來。賈母卻說:“跟主子卻講不起這孝與不孝。若是他還跟我,難道這會子也不在這裡不成?”

    說完襲人,一轉眼,賈母卻說:

    正好鴛鴦的娘前兒也死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邊,我也沒叫他家去走走守孝,如今叫他兩個一處作伴兒去。

    多麼的雙標,襲人不能講究熱孝不熱孝,鴛鴦就可以守孝不跟在賈母身邊。賈母對鴛鴦還是區別於別人的。

    賈母健在,她是不會讓鴛鴦離開的,但到了最後,她也有可能給鴛鴦自由,把她以後的生活安排好,以提防她那個大兒子對鴛鴦的報復。

    只可惜曹雪芹原稿八十回後內容迷失,我們無法知道鴛鴦真正的結局了。

  • 20 # 飛露灑我裳

    賈母離了鴛鴦飯都吃不好,說鴛鴦比孫女們還強。賈府的年輕主子們都額外尊重鴛鴦,鄭重的叫她一聲“鴛鴦姐姐”。這一切都說明賈母非常的倚重鴛鴦。賈母有道德,做人講良心,對自己信賴倚重的丫鬟,不會缺乏真誠的關懷。那麼,在發生了賈赦強娶鴛鴦一事後,賈母為何不讓鴛鴦脫奴籍嫁人呢?拋開賈母能否離得開鴛鴦不論,只說鴛鴦脫奴籍離開賈母之後所面臨的困境,以及這樣做將會給賈母與賈赦母子關係造成的破壞,賈母也不會這樣做。

    鴛鴦脫奴籍,便意味著離開了賈母的護翼,厄運隨之就會到來。

    第五十八回,春燕娘打了芳官幾下,麝月呵斥道:

    “你看滿園子,誰在主子屋裡教訓過女兒?便是你的親女兒,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罵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們打得罵得,誰許老子娘又半中間管閒事了?”

    麝月說的是,女孩兒一旦分到主子房裡,她的家人便不能干涉。反之,如果女孩兒離開了主子的屋裡,家裡人就有了干涉的自由。

    鴛鴦在賈母身邊伺候,她的人生自由屬賈府,她的打罵教訓權,屬賈母。如果鴛鴦脫離奴籍,她的一切便與賈府及賈母無關,卻與她的父母、兄嫂無法脫離。

    鴛鴦的父親得了痰迷心竅,母親是個聾子,且遠在金陵。鴛鴦若脫離奴籍,她的人身權就會落在她哥嫂手裡。賈母能改變主僕的人倫,卻無力改變血緣的天倫,就算手再長,也不該伸進別人的家裡。既然已經放出去了,鴛鴦就和賈母沒關係了,別人家的女兒要怎麼嫁,嫁給誰,賈母不好干涉。

    鴛鴦的哥哥嫂嫂還是賈府的奴才,他們本來就願意鴛鴦做賈赦的姨娘,而且對賈赦十分的畏懼。鴛鴦落到哥嫂的手裡,實際就等於落到了賈赦的手裡。先前鴛鴦的抗爭、賈母的袒護都將付諸東流。

    若賈母強行為鴛鴦做主,讓她另嫁他人,將會對賈母和賈赦的關係造成難以修復的破壞。

    賈母畢竟是賈府的最高長輩,若她非要衝破桎梏,強行越過鴛鴦哥嫂,為她找一個如意夫婿,從理論上來說,也不是不行。只是這樣做了,將置賈赦於何地?

    賈母護著鴛鴦,擊退賈赦強娶,所打的旗幟(其實也是真實情況)就是自個兒離不開鴛鴦。

    第四十七回,賈母將邢夫人訓斥一頓,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道:

    “我有了這麼個人,便是媳婦和孫子媳婦有想不到的,我也不缺了,也沒氣可生。這會子他去了,你們弄個什麼人來我使?你們就弄他這麼一個真珠的人來,不會說話也無用。我正要打發人和你老爺說去,他要什麼人,我這裡有錢,叫他只管一萬八千的買,就只這個丫頭不能。留下他伏侍我幾年,就比他(賈赦)日夜伏侍我盡了孝的一般。”

    賈母不讓賈赦帶走鴛鴦,給出的理由是鴛鴦無人可以代替。知心可意的鴛鴦若是走了,賈母的生活將陷入崩潰。賈赦把鴛鴦留給賈母,是孝順。

    以孝的名義,這個理由堂皇正當,不容拒絕。這樣處理,或多或少,給賈母、賈赦母子留下了迴旋的餘地。賈赦就算再丟臉,也能找到點體面的生機。

    如果賈母強行做主,把鴛鴦嫁出去,叫賈赦永無打攪的機會。這樣做,就好比是賈母行俠仗義,解救鴛鴦於火坑,與鴛鴦共同對付賈赦這個惡霸。如此一來,母子情面何在?賈赦的主子體面何在?賈母怎能將自己的親生兒子置於痞子無賴的境地?

    說到底,賈赦不過是想娶個小妾罷了,和賈母哪來的深仇大恨。鴛鴦不願嫁,賈母也不捨,因此才犧牲了賈赦的顏面,把鴛鴦留下了。若要賈母全心全意為鴛鴦打算,把賈赦得罪個底朝天,未免太難為她。到什麼時候,賈母都不會把事兒做絕,總要給賈赦留個臺階,母子好見面。

    賈母再怎麼關心鴛鴦,也要建立在顧大局、識大體的前提之下。為鴛鴦脫奴籍找夫婿,要比把她暫時留在身邊等日後聽憑命運的差遣,所冒的風險大、犯的忌諱多、失去的堡壘重要。賈母不能任性行事。自打賈赦瞄上鴛鴦,賈母便只是能護一天是一天了,很難從根本上解除她的厄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才兩歲,吃飯時候必須拿手機看動畫片,不給看就哭的哄不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