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EMO寶媽
-
2 # 愛陪伴的陽光
首先打罵孩子真的是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是你發洩情緒的理由。你這樣問肯定也是打了孩子之後又後悔。然後又會重複上演。那首先你要把你自己不必要的一些想法,還有事情給放一下。兩個孩子比較小,然後他們肯定會有午休的時間吧。首先讓他們養成每天午休的時間。一起睡覺。然後你再去做你要做的事情。收拾家務其實很簡單呀,現在有洗衣機把衣服往洗衣機裡面一扔。比較髒的地方,你可以和孩子一起來進行,不要怕把衣服弄溼了。難道孩子幫你有錯嗎?我們大人做事情還有犯錯的時候呢。還有不讓人進如意的時候。為什麼孩子不能呢?所以你應該把你的這種思想給摒棄掉。讓孩子參與進你們的生活。這樣孩子高興你也高興。我們養育孩子就是孩子和我們是一起的。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一起完成的。為什麼不愉快的去做呢?就因為孩子小,才應該讓他從小一起體驗共同維持這個家秩序的事情。
-
3 # 文刀先生i
情緒爆發是在極短時間內產生的,來的快去的也快。不妨嘗試在孩子調皮時先不作為,冷靜幾分鐘,比如孩子調皮弄壞了玩具,不要急於處理這件事,坐下來冷靜5分鐘再行動,慢慢養成這個習慣就好。在年輕時帶孩子由於焦慮情緒波動比較大,比較煩躁不可避免,不要繼續將情緒付出行動就好了。
-
4 # 月亮麻麻說
你好,我是月亮麻麻。
我和你情況類似,都是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年齡相差比較小。所以很理解你的心情和處境。
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我們做全職媽媽的每天幾乎二十四小時圍著孩子轉。還有家庭瑣事,以及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所帶來的鬱悶和對家人的怨恨,因為如果有人幫襯,我們肯定不會這麼累。所帶給我們的疲憊和心酸,心情波動比較大。
而孩子呢,一個兩歲處於一個自我意識萌芽階段,也就是常人所說的第一個叛逆期,肯定比較淘氣不怎麼聽話,不想小時候乖乖的。讓怎樣就怎樣,因為有了自己的想法。
另一個孩子呢,處於一個我們這邊說的貓狗都嫌的年齡。可想而知,這對於一個經常身心疲憊,精神和身體都在崩潰邊緣的媽媽來說,的確會引起情緒比較暴躁!
但是,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把脾氣發到孩子身上。因為他們是無辜的。每個孩子都有這個不聽話的階段,這是他生長髮育必須經歷的階段,我們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正確耐心的引導。而不是看見他們淘氣,做錯事就去打罵。
既然你問出了這個問題,說明你知道打罵孩子是不對的。但是脾氣來的時候還是控制不住。然後就一直在經歷一個死迴圈:生氣-打罵-後悔-再生氣-再打罵-再後悔。
我不能說我沒打罵過孩子,因為有時候孩子真的能分分鐘把你逼到崩潰的邊緣,可是每次打罵後我心疼我後悔。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媽媽,陷入深深的自責。這種感覺並不好受。
我就學習育兒知識,看別人的育兒經驗。
可是下次孩子再惹我時,我還是控制不住脾氣,這時我的理智告訴我。千萬不能打,我選擇轉身離開讓自己平靜半分鐘到一分鐘。平靜過後,你會發現,你不會那麼生氣了,你會教育他,講道理,講利害,但不會打他們。孩子們也不會嚇的瑟瑟發抖了。
孩子小,很多時候並沒有是非觀念,一切都由著他們的動物本性而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需要慢慢的耐心的引導,告訴他們什麼是是與非,對與錯。
一點小事小錯就去打罵,你不是懲罰他們,你是在發洩你心中的怒火以及對現狀的不滿。而對孩子幼小的心靈卻造成了傷害,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變得膽小,沒有自信,而又處處看眼色,變得敏感,脆弱。這樣的記憶或許會跟隨孩子的一生。
所以寶媽,如果家裡有可能的話
1、儘量找雙方老人看哪一方來幫襯一下,減輕一點你的壓力,跟丈夫溝通一下你的想法,獲得他的理解和心疼,這樣你就不會那麼累,心情也會好一點,脾氣就不會那麼暴躁。2、多出去轉轉,散散步,接觸新鮮空氣,孩子們也可以多見見外面的風景,肆意奔跑。就不會一直悶在家裡調皮搗蛋惹你生氣。3、可以多看一下育兒書籍,豐富自己的育兒知道,瞭解孩子的年齡特性,學會調整自己情緒,控制自己的脾氣。希望對你有幫助!
-
5 # 米哈里EDU
你說的情況很普遍,但是問題的根源未必是你,所以,我只關注解決問題,兩個思路供你參考:
1、外部支援
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如果還要工作,那麼你相當於承受多重壓力,那麼在多重壓力下,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情緒穩定,所以,你需要尋求外部支援,父母或親友都可以,你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當壓力源減少了,你的情緒也會相應變好。
2、知識就是力量
如果你找不到外部支援,那麼你可以透過“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之所以容易發脾氣,本質上是因為我們hold不住,為什麼hold不住,因為我們不會,不懂,反之,如果你是個專家,或者你很有套路,那麼別說兩個小孩,二十個都沒問題。你看看幼兒園那些厲害的老師是怎麼做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要埋怨孩子不聽話,更多要看看自己罩不罩的住。
多的就不說了,噼裡啪啦給你整個123456點那都是虛的,本質就這倆問題,能搞清楚一切都搞定。
-
6 # 若納漫談
你一定很辛苦吧,兩歲和三歲的孩子同時要帶,又要照顧吃食,還要顧忌安全。你已經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媽媽了!
我之前脾氣也難控制,通過幾個方法,改善了一點,分享給你。
身體很重要,照顧孩子也要照顧自己很多人都忽略了,好身體是好性格和好運氣的基礎條件。寶媽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好的情緒其實都來自於無力感,所以身體好,我們才有精力和心情照顧好孩子。
晨起夜間冥想感恩沒經歷過的人,根本理解不了寶媽日常生活的一地雞毛。其實,你能想著如何控制脾氣,說明你目前是怨氣怒氣無處釋放,要觀察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發洩方式。例如我就是寫下來,寫完了,覺得:哎喲,好像也沒什麼。所以晨起感恩是給自己鼓勁,夜間感恩是給自己一個情緒洩口,這樣能讓自己覺得生活沒那麼糟糕。
你也很重要,給自己一點空間不要覺得自己情緒失控是件罪惡的事,你已經盡力了,所以首先要學會放過自己。心態輕鬆了,遇事就沒那麼緊繃。其次,在情緒失控前,先離開一小會兒,讓自己平復下心情。當然,有時管用,有時不管用,但總比一直失控下去要強些。多練幾次,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深呼吸很有效,生氣時,將所有注意力轉到呼吸上,這樣會有效緩解怒氣。
我是若納,一位關注自我成長的職場寶媽;崇尚遊戲育兒的心理諮詢師,喜歡請關注!
-
7 # 生活蘊教育
一個人帶只有兩歲三歲的孩子,經常打罵他們,怎麼才能控制脾氣?
雖然只有這麼幾個字,但我彷彿看到了你的忙亂,你剛收拾完這邊,那邊又出狀況了。你的精疲力盡,你的心力憔悴……你無力地癱坐在沙發旁。看到孩子的搗亂,氣就不打一出來,心裡面的小火苗越燒越旺,你就爆發了……如果不爆發,你就憋得慌,整個人都難受,很難受,我能體會你這種難受。
於是你就爆發了,打罵他們是你採取的方式。但是你知道嗎?當你爆發了之後,孩子心裡的難受不比你少多少,他們還有恐懼,害怕。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心裡種下了恐懼這顆種子,他們隨時隨地會遭遇到你這種爆發,他們沒有安全感。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整個人生都不會幸福。
很幸運的是,你意識到這種方式的不對。讓我們來改變吧!
當你看到孩子把水灑了一桌子、一地的時候,告訴自己,這沒什麼,收拾一下就好了!(如果開始要冒火,記得深呼吸三次,忍住,一定要忍住。)帶上你的孩子,一起來收拾!老大,你能幫我到陽臺上拿個拖把來嗎?老二抹布在廚房,你能幫我去拿一下嗎?大家一起來把殘局收拾好了,孩子也知道了,水灑了,怎麼樣來處理。
當孩子洗手或玩水,把袖子弄溼了。沒關係,再換一件,不就是讓洗衣機多洗一次衣服嘛!
當兩孩子為著玩具爭吵、打架時。讓他們說一說,為什麼要打架,可以怎麼來處理?如果講不出來,你可以引導他們,可不可以老二(老大)先玩,等會兒再老大(老二)玩。如果他們兩個人都不同意,可以,媽媽先幫你們保管,等會你們倆商量好了,再來跟我說。幫他們學會正確交往的方式。
陶瓷的杯子或碗打碎了,也一樣。告訴自己不是就是碎了一個杯子嗎?再重新買一個就好了。再用上面處理水的方式,讓兩個孩子去幫忙拿工具。
當孩子看到媽媽換了一個人一樣,來對他們,他們是很願意配合的。即使平常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也會樂意去做了。
就像前幾天,有個親戚的小孩子,在我們家打碎了哥哥的杯子。本來他心裡就已經很不舒服了,她也害怕我批評她。我很平靜的收拾完破碎的東西,告訴孩子們,下次要小心。接下來,本來不願做作業的她,很積極很主動的完成了作業。
做一個心態平和的人,你可以的。孩子也會慢慢變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他們現在之所以這樣,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樣做才是更好的。
-
8 # 雲生活2020
你好。打兩三歲的孩子,絕對是一個很壞的事情,你先反省一下自己,為什麼要打孩子?
如果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來打孩子,就太不應該了。大人的世界,各種各樣的辛苦,麻煩和煩惱,不要把你的情緒強加給你的孩子,
反過來想,孩子其實是來給你帶來快樂和樂趣的,他小奶音地喊一聲媽媽時,不是應該被孩子感染一下能得到片刻的快樂嗎?
而且你的情緒是你自己的問題,為什麼要讓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來承擔而且還是用打的方式?真的太不應該了。
如果是因為孩子本身調皮淘氣而打他們,也很不應該。小孩子哪有不淘氣不調皮的呢?除非是個傻孩子!
你是願意孩子傻還是願意孩子淘?這樣想一下,你是不是就能接受他們的淘氣了呢?
大人的耐心都是被孩子一點點磨出來的,反之,孩子的能力也是在大人的耐心中一點點培養起來的。
在他們的調皮淘氣去發現他們的能力和興趣,這才是應該做的。
當然,成人的世界很苦,特別是一個人帶2個小孩的媽媽,真的太苦了,抱抱。
就因為苦,所以不願意讓孩子跟著一起苦,對吧?
為母則剛,孩子會長得很快的,好像一瞬間就脫離媽媽的懷抱了,
他小的時候你多給他愛多給他擁抱,他也漸漸學會去愛你去擁抱你的。
加油,親愛的媽媽!
-
9 # 飯妞滴飯
首先,給你一個抱抱,辛苦了!
不少家庭都是幾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可依然有各種問題存在。一個人帶兩個娃,尤其是年齡才差一歲的兩個娃,這其間的辛酸,沒有帶過娃的人是很難體會的。
年齡處在兩三歲的娃,大腦正在迅速發育,自我意識正在萌芽,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無論是什麼,都想摸摸看看,對於自己的東西又看得特別緊。
你跟他講道理,他可以很誠懇地點頭認錯,可是轉個身就忘了。下次依然犯同樣的錯,媽媽的內心一定是充滿了無奈吧?
尤其是自己忙得頭暈腦脹,孩子又在邊上撒野哭鬧,那時恨不得自己兩眼一閉,所有的畫面都消失。
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當媽的更不例外。
1、 當感覺到自己怒火升起,媽媽可以先深呼吸,離開現場,讓自己獨處一會,直到情緒平復,但一定要確保寶寶所呆的環境是安全的。
2、 等情緒平復後,告訴寶寶,剛才因為什麼事,媽媽生氣了,然後應該要怎麼做才好。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總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樣的錯。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可貴的經歷,才會促使寶寶的大腦得到很好的發育。
3、 媽媽一定有自己的個人空間,成天只圍著孩子轉,會讓你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當心情煩悶時,可以找好友傾訴或是看看育兒書籍、資訊。
希望這些能對你有幫助。
-
10 # 育兒早教那點事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我家一個三歲多點,一個一歲八個月。我覺得首先你要“懂”孩子的需求,用心去傾聽孩子。然後也不必自己那麼累。
你可以靜下心來想想都是因為什麼原因使你發脾氣呢?是自己太累了?還是沒休息好?對自己要求太高了,事事都想做好?或者是孩子的什麼行為?
如果是自己太累了或者沒休息好,那你想想哪些事情不是必須要做的,偶爾偷下懶休息會也沒關係。當你的精神好了也許看孩子不會經常發脾氣了。比如,我就是根據自己的能力,有時候實在太累了,會趁孩子睡覺的時候也休息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不需要什麼事情都做完。
有的時候自己剛收拾好的屋子瞬間又被孩子弄亂了也會發脾氣。不必事事要求完美。如果這個時候你發脾氣一定會說:你知道媽媽多辛苦嗎?剛收拾好的屋子又被你給弄亂了。
如果是孩子的某些行為惹你生氣了,你可以試著去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你的孩子這麼聰明啊。我家老二現在一歲八個月,之前小一點的時候經常將茶几的抽屜開啟,然後踩到抽屜裡上茶几。你觀察一下就會知道原來她想上茶几,知道藉助抽屜來上茶几,這樣是不是說明我們的孩子很聰明,知道想辦法解決呢。
總之,我們可以先要試著“懂”孩子,也不用對自己要求太高,把自己折騰的太累,也容易發脾氣。
-
11 # 熒熒生活記
一個人帶兩個寶寶是很辛苦的,經常打罵她們是要不得的。想控制自己的脾氣,個人覺得首先,你的先找出為何會經常發脾氣的原因。
我也是寶媽,一個人帶兩個,說實話有時候手忙腳亂的,會常常發脾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發脾氣,有的時候感覺心裡有苦楚也會有脾氣。
我是這樣控制的
1.儘可能的給自己騰出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聽歌釋放;
2.心裡有什麼苦楚,找人述說出來,可以是閨蜜或是你的老公。
3.有問題找老公一同協商,不要一個人扛,扛久了一切會讓老公覺得你能行,久而久之會成為理所當然。如果一個人帶的真的很難,就協商解決,自然而然心情會好,脾氣就能得到控制。
4.實在控制不住的時候,多想想寶寶是無辜的,不能這樣做。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
12 # 疏影松月
你一定很辛苦,我只帶一個1.5歲的,僅僅因為寶寶拉粑粑弄髒床單,我居然還揍寶寶了,因為太困了,我本來準備要睡會兒的,又給我找事。事後很後悔,又揍了自己一頓。後來我學會放低標準,不怕浪費,太髒的扔,不太髒直接進洗衣機,屋子不用太乾淨。還可以給寶寶買點新玩具,哪怕是個不同顏色的5塊錢的皮球,有玩具,省些力氣。
-
13 # 琳達麻麻的開始
孩子不能老打罵的,你要鼓勵孩子。比如寶寶做什麼你可以說,寶寶你是最棒的。寶寶你太厲害了。這樣的話。寶寶做錯事了你可以跟他講這樣是不對的。乖一點麻麻會更愛你。小孩也能聽的懂的
-
14 # 飯糰子來咯
做為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確實是辛苦,如果兩個孩子都是不鬧的還好,鬧起來真的是整個人都暴躁起來,首先媽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動不動的就要打孩子罵孩子。有時間的可以跟他說說話,一起玩 多交流。畢竟這個年齡的孩子教導還是很好教的。所以媽媽要掌握方法
-
15 # 換位思考23
你打罵孩子是一種發洩方式。因為你很辛苦沒有人幫助也得不到理解和安慰。你每天很焦慮脾氣就會暴躁壓力太大了。一個人同時帶兩個孩子,家裡戲衣做飯打掃都要做有時自己連飯都吃不上
-
16 # 蟲子媽媽
建議你和孩子規律作息,兩歲的小孩晚上應該不需要喝奶了,這樣大家都能休息好。其他時間多跟孩子一起玩玩具,多給他們讀讀繪本,這樣孩子習慣了會慢慢變好很多。天氣好了可以帶出去一起玩
-
17 # 親子故事蓮子說
先說說針對你的情況,比較立竿見影的技巧:
一、請孩子幫忙,讓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前我們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母忙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要協助父母來做事。比如讓三歲的小朋友自己吃飯。等他們大一點,老大可以帶老二一起玩。
這樣既減輕了媽媽的負擔,也給了孩子鍛鍊的機會,一舉兩得。
二、團結身邊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來幫忙。情緒很可能不來自孩子,你只是把它發洩在孩子身上。
比如老公根本不做家務,你又帶孩子,又要做家務,就會積累很多怨氣。
可以和老公好好溝通,讓老公來幫忙,當你的生活有喘氣的空間,你的情緒也有了釋放的空間。
三、找到讓自己情緒健康釋放的途徑。有了情緒,你吼,自己爽,卻傷了孩子。其實情緒的釋放有很多方式,比如說你喜歡運動,每天給自己一定的運動時間,在運動時甚至可以大聲吼出來,把你的怨氣、憤怒、不安…等等,透過吼來釋放。
以上方式其實都是在外因上找方法,要根本解決你的情緒問題,需要從內因,也就是你的信念系統上做改變。
情緒實際上是意識和潛意識溝通的連線點,情緒的積累是在潛意識裡,所以你往往不知不覺;而情緒的釋放是一瞬間,覺察到也已經晚了。
我是心理諮詢師蓮君,為你的教育加點陽光
-
18 # 湖南蔡蔡
作為一個家長,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也知道二,三歲的孩子正好是調皮的時候,大人也是操心操力的時候,難免會有點情緒控制不住,會打罵小孩,但是打罵過以後自己又很自責,這應該都是每個母親所有的心理吧!打了小孩以後,小孩子雖然是聽話了,但是他會更加的不自信,在家長面前,他就不敢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還是要控制下自己的情緒,好好溝通。
-
19 # 涉途戶外
心態要擺正,有怨氣不要撒他們身上,於事無補的,他們還只是幼兒,親生的,這樣會給孩子成長帶來心理陰影,嚴重會有畸形心態影響他們的一生。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相信打完之後自己也是心疼加愧疚的,所以深呼吸生下來不是為了拿來出氣的。
-
20 # 平安福留心理諮詢
作為二孩母親,你很不容易,自己帶兩個這麼大的寶貝,確實身心俱疲,有一個笑話不是經常這麼說嗎:看到孩子犯錯誤,一定在心裡默唸三遍:親生的,隨我……然後再解決問題,您已經認識到打罵孩子不對,但自己在生活的重壓下,內心是崩潰的,所以,控制不了自己的壞情緒,你肯定過後會自責,甚至痛恨自己,但當情境之下,又控制不了自己,這並不是你的錯,你能覺察並想改變就好。在這浮躁的社會里,很多人的情緒易受外界的影響,容易暴躁生氣,嚴重影響一天的心情。其實,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能力,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不生氣不焦躁呢?1情緒合理發洩,給情緒找一個出口,如果情緒不好,不能總憋在心裡,要採取合適的方式宣洩出來,可以和家人傾訴、很多人脾氣不好,是因為沒有人肯聽他說話,緩解情緒的最好辦法是找個信賴的人,把你的苦悶,煩惱,鬱悶一切全部發洩出來,你會發現說完以後就會感覺輕鬆了很多。抽空聽聽音樂,做做運動,寫寫日記等,不能讓壞情緒持續影響身心健康,2自我壓力調節,壓力往往容易讓人緊張,進而引起諸多的壞情緒,要學會自我減壓。對自己不能改變的現實,勇於面對,快樂的去生活。把養育孩子當做快樂的陪伴,甜蜜的負擔,3適當犒勞嘉獎自己,每天記錄孩子成長的瞬間,記錄三件好事,感恩擁有健康活潑的寶寶陪伴,肯定自己的付出,即每天發生了什麼事,我有什麼感覺,甚至一些微小的感覺也要記錄在冊,有空整理一下,對自己付出給與的肯定,自己積極干預自己情緒,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4自我暗示調節,自我暗示是改變自己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的做法是自己給自己輸送積極訊號,以此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情緒。具體的暗示方法有多種。比如,早上起床時,就開始給自己暗示:今天寶貝好乖,好好吃飯了!今天二寶表現很好!今天我很高興!今天老公早下班開心!類似這樣的話,要不斷地給自己暗示,使自己的潛意識接受這些訊號。這將對你一天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使你能夠心情愉快。5學習一些育兒知識,知道孩子的想法,就不會對孩子幹一些無心之事而責罰孩子了,成長是愛、陪伴、守護……打罵孩子解決不了問題,會對孩子傷害很大,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影響深遠!
回覆列表
一個人帶幼兒是比較辛苦,但是孩子有了媽媽陪伴,成長的更好也值得。
一白天多出門轉悠讓孩子戶外活動分散注意力,保持足夠的運動量。
二買一些兒童繪本給孩子看看,先陪著孩子看看書慢慢自己就會看了(你做飯的時候可以聽聽童謠 故事 兒歌),閱讀習慣從小就培養
三買一些益智玩具(如不倒翁、釣魚、樂拼和樂高、雪花片等)和繪畫工具,孩子可以自己自己發揮想象的玩一會
四經濟條件許可就去上上早教課或是請老人家幫你帶半天一天。
你一週也要給自己放半天假,為了更好的陪孩子你需要一個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