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武暢通

    漢武帝時,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堪稱削藩千古奇謀,和平解決藩王尾掉不大的問題,建文帝為什麼棄之不用?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皇帝廣施德惠,諸侯王原來只有一位嫡長子繼承人改為所有子弟都可以繼承,比如以前的各諸侯的封國只由其長子繼承,現在成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這種制度傳遞兩三代以後,再大的封國也會越來越小,最終變成郡縣制,納入國家統治範圍。

    公元前127,朝臣主父偃上書漢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一建議是漢武帝的及時雨,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推恩令十分有效,避免了景帝時削藩引起的“七國之亂”,在這之後,完美解決了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問題。

    這麼有效的和平削藩政策,為什麼建文帝棄之不用呢?難道是不知道?

    這不可能吧,即使建文帝不清楚歷史典故,他身邊的親信大儒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肯定會提出這種削藩策略啊。可當時情況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不到一年,他爺爺朱元璋屍骨未寒,就把屠刀伸向了他的五個叔叔。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相繼被廢,其中還鬧出了人命。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建文帝沒有推行“推恩令”呢?

    首先,沒必要。

    朱元璋在分封自己的20多個兒子為藩王時,就考慮到了藩鎮割據的情況,極大地限制了藩王的權力。如規定藩王的衛士數量,不得干預當地行政、財政,僅僅在打戰時,擁有軍隊的指揮權,抵禦蒙古入侵。相當於藩王就是給皇帝打工的,沒經濟收入,就形不成大規模私人武裝。當時削藩,建文帝一年輕輕鬆鬆就削平了五個叔叔,證明了各藩王都是紙老虎,真沒必要繞彎子來“推恩令”。各藩王當時情況,根本不是朝廷的對手。

    其次,沒經驗。

    建文帝和他的團隊—文官集團有學問,可治理朝政,處理各項事務還缺乏鍛鍊,沒正確選擇削藩策略,只是盲目地要削藩,統一朝廷法令。

    建文帝當皇帝時才20出頭,一直深宮裡長大,學習儒家文化,沒經歷過大是大非,他的團隊,一群書生,寫文章,做學問在行,可也沒多少治國理政的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就這樣,他們在削藩上,先犯了理想主義,選錯政策,又遵循“先易後難”方針,給了燕王朱棣充足的準備時間,導致了國破人亡。

    最後,沒時間。

    腐朽的元朝統治了一百多年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朱元璋稱帝30年,一直忙於追擊北元政權,同時也實行了不少弊政。建文帝急於推行自己的仁政,靠推恩令來削藩,得好多年才見成效,他等不及。所以才登基不到一年就著手削藩了。

    千古奇謀“推恩令”—削藩的制勝法寶,被束之高閣,可憐建文帝在北京城破時,神秘失蹤,還沒來得推廣他的文治,悲夫哀哉!

    假設建文帝削藩成功,又是不同的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

  • 2 # 環球縱橫

    沒當一回事,覺得打得過,直接削藩就好了!

    推恩令雖好,但實施過程太漫長了,我覺得建文帝集團就是這麼想的。

    為什麼不把藩王們當一回事呢?因為那時候藩王只是有兵權,且兵力有限。並非真正軍政合一的地方軍閥。

    朱棣起兵造反的時候,還糾集各方兵力、包括僱傭軍什麼的,發現只有10萬。建文帝派去鎮壓的部隊就有50萬,朱棣其實是膽戰心驚啊。

    還有明朝藩王權利其實很有限,基本限於軍權,不得干預當地行政、財政等等。真要造反,軍餉後勤補給什麼的,全是問題。所以說明朝藩王,跟唐朝節度使、漢末的州牧、甚至民國的軍閥什麼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甚至還不如雍正時期的“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對軍政的掌控程度高。

    建文帝智囊集團的決策錯誤——沒大局觀的亂來!

    削藩這個是個技術活,還是蠻危險的,康熙削三藩也是差點丟了半壁江山,還好至少後期沒犯大的錯誤。建文帝智囊集團一幫讀書人比較腐朽,面對削藩太草率,太急。比如說,削的時候竟然先易後難,不先啃朱棣這個最硬的骨頭,這就給了朱棣大量的準備時間,讓他有時間去收歸了其他藩王的兵力。

  • 3 # 伊耆角木

    怎麼可能解決藩王問題?這可不是藩王們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明朝當時本身不能這麼幹。這些藩王都在鎮守邊關,你用推恩令把他們的封地變小,不就等於把邊關防線剁碎了給外族入侵提供方便嗎?

    藩王,之所以叫藩王,藩的原意是籬笆,引申為屏障、保衛。所謂“以藩屏周”,藩王就是護衛國家邊疆的。有些朝代,藩王的作用確實被弱化,但明初可不是,那時候的藩王真的是本意。從民初藩王的佈局圖可以看出,主要的藩王都在北邊,這作用就是鎮守邊疆,防範蒙古。

    再看推恩令是幹嘛的?就是改變原本嫡長子全部繼承的傳統,讓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拆分了分封給其他兒子。從而封國越來越小,沒有實力跟朝廷抗衡。這個在西漢武帝時候可行,因為西漢不靠諸侯王鎮守邊疆抵抗匈奴,匈奴已經讓衛青霍去病收拾服帖了,剩下的也有朝廷駐軍鎮守邊疆,防衛萬一。諸侯國基本都在內地,是些歷史遺留問題,所以可以靠推恩令慢慢分解削弱。

    明初你怎麼用推恩令?讓這些藩王的封地越來越小?這些封國可都是軍事佈防區,把封國變小的直接代價就是整條北部防線被剁得支離破碎。這還有什麼用?比如一個原本的藩國可以有幾萬兵,三五代推恩令下去,最小的國大概也就一兩千兵馬了,你能擋住誰?北元、韃靼、瓦剌、女真,一個個外敵都能把你們逐個擊破。

    所以,像明朝初年,包括後來清朝初期三藩之亂時(三藩用來對付南明、臺灣鄭氏、南方流寇等),朝廷都是選擇撤藩,而不能用什麼推恩令。

  • 4 # 李飛熊

    根本原因和朱允炆的生長環境和性格有關,再次是和他身邊的“智囊團”有關。而且,明朝時期的藩王權力不大,地方上的行政朝廷派遣官員專門管理。這麼多因素綜合到一起,使得建文帝認為可以輕鬆削藩。

    建文帝的生長環境和性格

    朱允炆出生後,朱元璋已經掃平天下,朱允炆從小“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不知戰陣之辛苦,戎馬之慘烈。朱允炆從小“性聰穎,善讀書”,造成了朱允炆性格有些迂腐,能力亦值得懷疑,只知道死讀書。他所醉心的是,是周禮那一套已經過時的東西。即使在靖難期間,還和方孝孺討論周禮的禮制問題。

    讀書有些讀傻了的朱允炆,認為自己削藩會很容易。因此,當臣下提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來安慰他時,朱允炆欣然認同。他迂腐的性格,使得他在逼死湘王朱柏,囚禁周王、齊王、代王等人後,還假惺惺地對大臣說:“勿使朕有殺叔之名!”使得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一人壓陣後退,而士兵不敢放一箭。

    建文帝的“智囊團”不給力

    建文帝議論削藩的時候,大臣高巍、韓鬱兩人上書,請求建文帝仿照推恩令,北面諸王子弟分封到南面,南面諸王子弟分封到北面。如此一來,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對於這條正確的建議,朱允炆只是點了點頭,顯然內心極不以為然。

    深受建文帝信任的黃子澄、齊泰等人,卻也主張削藩,組成了建文帝的“智囊團”。只是這個智囊團的水準確實堪憂,簡直稱得上豬隊友,每每都是給朱棣直接送人頭。原本齊泰建議直接索拿朱棣,而黃子澄卻堅持先拿其他弱小的藩王開刀,這就給了朱棣準備的時間。

    此時,朱棣的三個兒子也在南京。朱棣起兵造反前,詐稱有病,期望朝廷放還三個兒子。黃子澄為了“迷惑”朱棣,把他的三個兒子全部放回。等到老將耿炳文打了敗仗,黃子澄又推薦無能的李景隆去代替耿炳文。而李景隆把五十萬大軍全部失陷,最終單人一騎回到南京。

    方孝孺學問自是極好的,但對於軍事謀劃卻非所長,出的主意往往迂腐而不能用。建文帝用這些人作為自己削藩的班底和“智囊團”,安能不敗!

    明朝藩王權力受到極大限制

    明朝的藩王和漢朝的藩王相比,其權力已經得到極大限制。漢朝的藩王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但明朝的藩王,能直接控制計程車兵只有王府的護衛兵馬。此外,王府的長史、地方上的布政使等由朝廷委派。朱棣起兵的時候,長史、布政使等都站在他的對立面,甚至就連護衛中的百戶都舉報朱棣圖謀不軌。朱棣手中只有張玉、朱能率領的800餘人,就是憑這點家底,朱棣慢慢攢起了十多萬兵馬。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設定藩王時,南京附近沒有設定封地。邊塞地區有藩王,是為“塞王”。再往裡面走,又有連城一條線的其他藩王封地,構成了第二道、第三道防線。朱元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讓各個封地的藩王互相制衡,而南京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也因為藩王權力受到如此大的限制,才有湘王自焚而死,周王、齊王、代王束手就擒。不是他們不想反抗,而是手中根本沒有資本,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如果不是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太過草包,朱棣是連萬分之一的成功希望都沒有的。“勿使朕有殺叔之名”給了朱棣一塊免死金牌,使得朱棣多次死裡逃生。把五十萬大軍敗光的李景隆,不僅沒有受到建文帝的誅戮,回去後還被任用。而恰恰是這個李景隆,在朱棣到達南京城後,開啟城門迎接朱棣。不然以南京城高糧多的優勢,建文帝靜等勤王之師,朱棣的結局還是不好說。

  • 5 # 此間事

    主要建文帝被一些文官蠱惑了,再加上他爺爺殺了太多的將軍,他將兵可用。其實,他差點就贏了。朱棣差點就兵敗。都是時運啊

  • 6 # 丁強888

    說了很多次了,建文無恩可推。

    漢朝推恩的背景

    漢朝初期實行郡國並行制,漢朝的王國那才是真正的王國。地方王國如七國之亂前的齊國,楚國,代國等國王掌握王國土地內的行政,軍事,經濟。說白了漢朝前期地方王國除了是劉家後代,承認中央政府之外,其實和獨立王國也沒什麼兩樣。

    所以漢武帝才能實行他的所謂推恩令,就是要求各王國把控制的國土分給所有的兒子。而不像以前一樣王國嫡子繼承。這樣幾代之後王國控制的土地就越來越少。

    建文沒辦法推恩

    所以說到這裡,各位已經能夠想到明朝建文為什麼不使用推恩令了吧,非不為也,實不能也。話說他爺爺朱元璋分封諸王設計的就是諸王掌握兵權,為國屏藩。

    但諸王手裡可是不掌握尺寸之土的,推恩你叫諸王怎麼推?諸王都沒有國土可分。事實上,諸王能隨時調動的只有王府衛隊。以燕王造反前為例。北平最高行政長官北平布政使和最高軍事長官北平都指揮使都是建文派的。換句話說出了燕王府燕王家就要受中央政府官員的監督和監視了。這種時候你告訴我推恩難道是把王府平分給幾個兒子嗎?

    顯然很荒謬是吧。

    事實上,朱棣能夠造反成功是因為他爹給諸王的節制軍隊的權力。加上朱棣長期在北方抵禦蒙古,在軍中有威望。

    但靖難成功其實也是一場意外。朱棣誘殺了建文帝派來的北平布政使和都指揮使,這才控制了北平城。然後北平周圍的軍隊因為以前跟燕王並肩戰鬥打過蒙古。才會在沒有朝廷指令的情況下跟隨朱棣造反。

    建文以全國對一隅居然屢戰屢敗。但其實即使靖難已經四年。燕王的根據地也無外乎北平保定周圍而已。

    沒想到朱棣來了個斬首行動,帶兵傾巢而出直撲南京。然後建文帝就GG了。

    結語:建文帝不使用推恩令,是因為明朝的王爺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王國領導人,只是一個爵位。自然就沒有推恩令實行的基礎。所謂推恩令不外乎要求王國把土地分給所有兒子。讓王國土地和實力越來越小罷了。

  • 7 # 飛將龍城

    推恩令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西漢年間,景帝時期爆發了“七王之亂”,雖然最後最後在周亞夫平息了,但是,這也給繼位後的劉徹留下了一定的陰影,他覺得老爸那時候發生的事情,在自己這裡不能發生了,也正在這時,大臣主父偃給漢武帝出了一個“千古奇謀”的主意,什麼主意?推恩令。

    那麼,這個恩這麼推法呢?從西周那時候起,嫡長子繼承的禮制一直備受推崇,諸侯死後,他的全部資產和權力全部都由嫡長子繼承。推恩令解決了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實行推恩令,原先由嫡長子全部繼承的家當現在其他兒子也有份兒,可謂是見者有份,嫡長子只得到其中最大的那塊兒蛋糕,剩下的蛋糕被其他兒子分得,就這樣,一個大的國家被分得越來越小,最後甚至都成了郡縣規模大小,可見推恩令十分有效。

    那麼,我們來看今天的問題:明明知6道推恩令能解決藩王的問題,建文帝為何不採納?

    背景不同

    當時的西漢大部分國土面積是劉姓,為什麼呢?當年秦始皇實行郡縣制,劉邦認為,秦朝滅亡的時候,靠不上外人。於是,他實行了分封和郡縣制並存,但是,分封同姓佔大多面積。這樣的背景,它有恩可推啊。

    再看建文帝這邊,明朝是元朝以後建立的王朝,雖然趕跑了元朝,但是,邊疆還是不太穩定的,朱元璋時期的藩王多是鎮守邊疆的,只有軍事調權,沒有行政權和財政大權,它沒恩可推啊。

    縱觀來看,同樣的政策,放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場合下,是有不同的效果。都是知道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割據的問題,可是,如果藩王沒有土地,沒有行政和財政大權,又拿出什麼來推呢?

    再者就是,明朝時候也有不在邊疆的藩王,但是不多,再加上推恩令回報週期長,建文帝覺得沒有實行推恩令的必要,直接削藩。

    當時的建文帝底牌多,有李景隆50萬大軍,完全沒必要想什麼花裡胡哨的政策,直接削藩。

  • 8 # 人者仁義也

    推恩令的前提是幹掉一些強大諸侯王的力量,才可以推行的政策,諸侯王不服從中央的命令,中央就是制定再完美的政策都沒有效用。漢武帝之所以可以推行推恩令,是因為漢景帝時代平定了七國之亂。而在建文帝時代這個條件並不存在,面對野心勃勃的地方藩王,建文帝採用削藩的政策,只是執行政策的過程中,遭受到藩王的反對,最後被藩王推翻了。

    漢武帝為什麼可以平靜使用削藩

    推恩令在漢武帝於公元前127年推行,當時是由主父偃提出來的。主父偃當時提出的計策是:

    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現在諸侯的子孫很多,但是繼承王位的只有嫡子一個人,其他人雖然都是骨肉,但是沒有封地。主父偃建議將諸侯東吳諸侯的土地推恩分封給子孫,這樣可以宣講仁孝之道,又讓這些子孫歡喜,那不是這些諸侯子孫歡喜,但是也在實際上削弱了諸侯。

    其實主父偃只是提出了一個對策,早在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漢朝朝廷已經是這麼處理諸侯王了。

    漢文帝時期漢文帝就對諸侯國進行了分割,做法類似於推恩令:

    漢文帝以劉闢彊有功為由,把趙國的河間郡分割趙王劉遂的幼弟劉闢彊;

    漢文帝以硃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在諸呂之亂中有功為由,分割齊國城陽郡封給劉章,以劉章為城陽王,把齊國的濟北郡分封給劉興居,封劉興居為濟北王。此後又把齊國給劃成六份,楊虛侯劉將閭為齊王,安都侯劉志為濟北王,武成侯劉賢為菑川王,白石侯劉雄渠為膠東王,平昌侯劉卬為膠西王,扐侯闢劉光為濟南王。

    漢文帝借淮南王劉長犯罪最後去世的機會,分淮南為淮南國,衡山國,廬江國。

    漢文帝的一系列操作基本上把當時有實力的諸侯國都給分割完畢,也是靠著把諸侯土地劃分給子孫的方法,所以推恩令並不是漢武帝時期的創舉。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另一個先決條件,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

    漢高祖當初分封最強大的諸侯就是楚國,齊國,吳國,其中最強大的齊國被漢文帝悄無聲息的給分割了,剩下的吳國,楚國在漢景帝繼位之後就因為漢景帝的削藩而謀反,吳國率先起兵,膠西國、膠東國、菑川國、濟南國、楚國、趙國紛紛響應,七國之亂正式爆發,但是在大將周亞夫和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的抵抗下,勢力強大的吳楚聯軍被擊垮,剩下的諸侯國各個擊破。戰後吳國被廢除,楚國被分割。而對於親兄弟劉武擁有的強大梁國,漢景帝也把他分割完畢。梁孝王的五個兒子分割了梁國的土地。劉買繼承梁國,劉明為濟川王,劉彭離為濟東王,劉定為山陽王,劉不識為濟陰王。至此強大的漢朝諸侯國已經被消滅乾淨。

    到了漢武帝時代,其實諸侯國已經威脅不了漢朝中央,所以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推恩令的時候,只不過是延續漢景帝和漢文帝時期東吳政策而已。所以推恩令才會一帆風順的執行。

    建文帝不是不想實行推恩令,建文帝當時就有點類似於漢景帝實行削藩的時候,被七國之亂的吳王戰勝了而已。

    建文帝開始削藩的時候,當時就已經有人站了出來,提出要學習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這個人就是前軍都督府斷事高巍。高巍在自己的上奏中就談到推恩令:

    臣愚謂今宜師其意,勿施晁錯削奪之策。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西北諸王子弟分封於東南,東南諸王子弟分封於西北,小其地,大其城,以分其力。

    高巍在自己的奏摺裡提到了不要效法晁錯強力削藩,應該學習主父偃搞推恩令,同時把西北諸王的子弟分封到東南,再把東南諸王的子弟分封到西北,擴大他們的都城,縮小他們的土地,以此分散他們的力量。

    但是建文帝沒有采納,這個就要談到建文帝朱允炆個人問題了,建文帝本人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16歲被立為皇太孫,23歲登基稱帝,相當於現在大學剛剛畢業的年輕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駕崩期間,朱允炆才處理一些簡單的政務,都是當時一些簡單的政務。這就使得朱允炆面對複雜多變的政治情況時,就有點不知所措。

    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朱允炆在削藩過程居然有了惻隱之心。在最初建文帝廢周王朱橚,岷王朱楩為庶人;幽禁代王朱桂於大同;把齊王朱榑抓回京師。湘王朱柏不甘受辱自焚而死。最後建文帝下書給燕王朱棣該給周王判什麼罪的時候,朱棣給朱允炆寫了一封信,朱允炆看完信後,按照《明史》記載朱允炆是這樣的反應:

    帝覽書惻然,謂事宜且止

    年輕的建文帝很符合歷史記載中的“仁柔”的形象,齊泰和黃子澄力陳不可,正是因為仁柔,他在這個時候還發出了感慨:

    “朕即位未久,連黜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於天下?”

    建文帝年輕的時候讀書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而且他所削藩的這些人都是建文帝的叔叔,這使得建文帝這個文弱書生無法處理這個時候的事情。

    我們可以看看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造反的吳王劉濞,他是劉邦二哥的兒子,漢景帝是劉邦的孫子,楚王劉戊是劉邦弟弟劉交的孫子,相比較於建文帝,漢景帝和這些分封在遠方的親屬關係很疏遠,而且漢景帝本人就是一個狠辣的政治家,他可以把自己做太子時期的一直跟隨自己的晁錯殺了,甚至為了立漢武帝劉徹為太子,逼殺自己的前太子,自己的親生兒子劉榮。建文帝和漢景帝比,政治經驗和心裡素質差距很大。他很容易被身邊的大臣左右,而且建文帝之前藩王的權利就很大。

    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當時的藩王就藩,當時朱元璋把這些兒子分封在明朝北面的邊塞一代。這些人擁有的護衛少數有三千人,多數有一萬九千人,並且參與軍事征戰,尤其是晉王和燕王數次率領軍隊出塞作戰,馮勝和傅友德甚至還要受到他們的節制。這些人有權有兵有馬,面對仁柔的建文帝,野心怎麼可能不膨脹?而且此後秦王和晉王先後去世,只有燕王獨處北方實力強大。面對柔弱的侄子和皇權的至高無上,燕王的心意大家也能夠推測的出來。所以建文帝的失敗從某種意義上講,在朱元璋搞分封和培養藩王的那一刻起,命運就已經註定。

    漢武帝和建文帝面對的諸侯不一樣,所處的歷史環境也不一樣,而且每個人的性格也不一樣,所以漢朝的推恩令可以解決漢朝的問題,放到明朝可以不一定適用,但是具有可參考性也僅僅是這樣。

  • 9 # 津城沐雨

    明智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問題,為何建文帝不採納?

    其實,這主要有兩個大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五個字:太慢,易生變

    推恩令是透過把封國分裂,把大化小,把小化了的方式,非經過數代人不能完成,等藩王實力削弱了,建文帝早就不在了。所以,推恩令對建文帝來說來的太慢。

    推恩令誰都知道,歷史不就是在那擺著的嘛!推恩推恩,推著推著就推沒了,諸侯王們都不是傻子,面對既得利益一步步損失,一個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太祖王子,哪能忍氣吞聲?

    所以,諸侯王們一時不會反,但一旦造反,就是做好了充足準備,到時候朝廷被動,還不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暴力削藩來的好。

    其二,大明不同於大漢

    大漢朝的諸侯王除了有封國的軍隊,地方財政也歸諸侯王管,大漢王朝的諸侯王那是實實在在的地方大佬啊!

    可明朝不同,朱元璋為了防止出現漢朝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對各地諸侯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諸侯王對軍隊的掌握受朝廷干預,財政等更是如此,諸侯王不得干涉地方。

    所以,大明王朝分封的諸侯王相對於大漢王朝權力遭到削弱,也真是如此,朱允炆才有了冒險暴力削藩的做法。

    為何漢景帝一削藩馬上就有七國之亂,朱允炆削藩並沒有藩王馬上造反?就是因為大明王朝的諸侯王實力不如大漢。

    所以,面對相對好控制的諸侯王,朱允炆暴力削藩會來的更快,用時更短,有生之年就可以解決問題。

    哪成想,自己根本就玩不過能力強、野心大的四叔,最終落得個江山易手的下場。

  • 10 # 深藍妖火

    在明朝歷史上,曾經有一場著名的靖難之役,廣為後世所熟知。這場靖難戰爭,名義上是因為建文帝削藩,導致藩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開始。最終的結果,則是以藩王朱棣成功打下南京,成為了明朝第三個皇帝。

    在後世史學家眼中,作為失敗者的建文帝,應該算是一個庸而不昏的皇帝。本身算是非常勤勉,如果不算削藩失敗這一事,建文帝絕對算是一代明君了。所以也有人覺得,建文帝最大的失誤,就在於削藩策略上。

    如果採用漢武帝曾經使用過的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西漢王朝在建立後,也曾大肆分封劉姓藩王。而且在劉邦去世後,也曾出現過數次藩王叛亂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漢武帝時期,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政策,終於成功瓦解了諸侯王,讓藩王再也無法對中央產生威脅。

    電視劇中的主父偃

    要是建文帝也採用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避免靖難之役,並且成功進行削藩呢?

    1.漢朝和明朝,藩王制度不同

    所謂的推恩令,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長子繼承製。按照推恩令:前代藩王去世後,封地要分配給所有兒子,而不能全部由長子繼承。長子能繼承的,只有前代藩王的封號。

    這種有封號而無封地的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快速瓦解藩王的勢力。

    在推恩令實施前,前代藩王去世後,所有的封地和勢力,都會有長子繼承。這樣一來,如果一個藩王家族,幾代人都比較英明而不敗家的話,會在地方積累下很龐大的勢力,足以和中央抗衡。

    而在推恩令出現後,因為長子之外的孩子,也能夠繼承封地,這就使得前代藩王積攢下的家底,必須分配給每一個兒子。古代又不像現代,沒有計劃生育這種說法,講究的是多子多福。兒子多了,老藩王去世後,原有封地勢力,自然就會分裂成更多份。

    因為有資格繼承封地,那些非嫡長子的兒子,也開始加入到爭奪老藩王遺產的隊伍裡,藩王自家就先亂了起來。所以,推恩令這個政策,在漢武帝一朝,很順利的就瓦解的地方強大的藩王勢力。在武帝后,一直到西漢滅亡,國家都再沒有發生藩王之亂。

    朕的推恩令是不是很英明?

    推恩令很成功,這是肯定的!

    但問題是,任何政策的成功,都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環境。

    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漢朝的藩王制度,有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把推恩令拿到明朝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會讓藩王更加強大!

    漢代的藩王制度,其實是沿襲了周朝的分封制度。藩王擁有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封地內,藩王擁有極高的權力,包括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軍事指揮權等等。可以說,整個封地,就是藩王的自傢俬產,連皇帝都沒有多少能力去指揮。

    而明朝則截然不同。

    明朝的藩王,講究‘分封而不錫土’。雖然有自己的封號,但卻沒有實際的封地。

    被外派到地方後,也只有軍事指揮權,而無實際的軍事領導權。簡單來說,就是戰時藩王可以指揮打仗。但軍隊的根本所有者,是中央朝廷。如果中央朝廷不允許藩王調兵的話,藩王從法理上,其實並無權力調集軍隊,最多也就只能調動自己王府的私軍。

    至於行政權、司法權之類的,那更是完全沒有了,最多隻有監察地方的權力。

    沒有封地,手裡也沒有實際的大規模軍隊,又怎麼能使用推恩令呢?總不能說,老藩王死了以後,幾個兒子接班領導軍隊,繼續打仗?

    要那樣的話,幾代人之後,地方軍隊,絕對會完全成為藩王的私軍,中央根本就調不動了。

    所以,在明朝,如果實施推恩令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強藩王的實力。

    2.不是沒有人建議,只是建文帝沒有采用

    當然,如果單純覺得,建文帝很傻很天真,連推恩令都想不到,那也就是我們太傻了。就算建文帝真的傻,手下人也不可能想不到吧?

    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人給建文帝提過相關建議。

    比如,在建文帝剛剛開始著手準備削藩的時候,前軍都督府斷事高巍,就曾上書談到過推恩令。

    “臣愚謂今宜師其意,勿施晁錯削奪之策。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西北諸王子弟分封於東南,東南諸王子弟分封於西北,小其地,大其城,以分其力。”

    簡單來說,高巍的建議,是讓藩王子弟進行互換,避免幾代人在同一個地方封王就藩,積累強化勢力。

    如果每一代新藩王,都得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就藩,那叛亂的可能就小很多了。畢竟古時候人的壽命也比較短,一般成為藩王后,能再活上二十年就已經很不錯了。二十年的時間,一個藩王想要積攢出威脅到中央的實力,也確實不太可能。

    但問題是,這個建議,其實也就是看起來很美好。

    我其實很聰明的!

    朱允炆不傻,如果他真的是個傻子,分不清利弊的話,朱元璋怎麼可能選他做皇帝?之所以拒絕了這個建議,就是因為朱允炆看到了這個計劃的不足之處!

    因為明代的藩王,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抵禦外敵

    明太祖朱元璋,號稱是‘開局一個碗,打下全中國’。但實際上,一直到朱元璋去世的時候,被他趕走的北元朝廷,依然非常強大,隨時都有可能南下,給中原王朝造成致命一擊。

    所以,在老朱去世之前,這個問題就來了。

    朱允炆是文治之君,對軍事可謂一竅不通。那北方草原上的敵人,一旦再次南下,誰來擋?尤其是為了讓朱允炆順利接班,朱元璋大肆屠殺武將。在朱允炆即位後,手上能用的而且還能打的武將,已經極少了。

    唯一的選擇,就是藩王。

    在老朱看來,讓自家人統兵,總比讓外人統兵更放心吧?老朱也不是沒考慮過藩王會謀反的問題,所以才只給指揮權,不給封地。

    如果按照高巍的計劃,直接進行削藩的話,那北方的敵人誰來擋?

    一個弄不好,就不是王朝內藩王作亂的結果,而是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南下,直接把明朝滅國。

    這是朱允炆最大的難題。

    所以,在真正著手進行削藩的時候,朱允炆才會採用了在後世眼中,最蠢的一個削藩方案:先削兵權最弱的周王、齊王、湘王,最後再削北方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

    不是因為他蠢,而是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削掉燕王和寧王的話,整個明朝說不定都有覆滅之危

    3.削藩失敗,在人而不在制度

    當然,建文帝也不是沒想到,北方實力最強大的燕王和寧王,會因為削藩而叛亂。

    所以,在著手削藩之前,建文帝已經在燕、寧兩王的後方,佈置了重重大軍。只要他們敢正式謀反,直接就可以派出大軍打掉他們。

    另外,就算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從軍事實力來看,也根本無法和中央朝廷抗衡。

    朱元璋在封王的時候,就曾經想到過這一點。所有藩王的直屬兵力,全都加起來,也不超過當時全國軍隊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就算全國藩王同時謀反,在軍事實力上,依然遠不是建文帝的對手。

    一直到這裡,建文帝採用的削藩策略,其實都是最優方案。

    但問題在於,他選的人,他身邊的人,還有他自己,在人選上,全都不對!

    派去燕王后方的將領,軍事才能都太差,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朱允炆身邊主要出謀劃策的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有名的大儒,讀書做學問可以。但在政治和軍事上,實在是弱的可以了。尤其是方孝孺,甚至還想重新實行春秋時代的井田制。

    黃子澄畫像

    至於朱允炆自己,夢想是做一個仁孝皇帝,太顧及自己的清譽。所以,就連大軍和燕王對峙的時候,還要派人告訴前線將領,千萬不要殺了朱棣!

    正主都不願意殺人,手下將領就更想磨工不出力了。

    甚至於,等到朱棣帶著一支孤軍,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朱允炆手裡可調動的,至少超過十萬大軍。而朱棣帶來的,只有不到五萬人。朱允炆都不用正面殲滅朱棣,只要據守拖時間,等到各地勤王軍隊趕來,靠人也能堆死朱棣。

    奈何,守城的李景隆,直接開城獻降了,幾乎可以說是不戰而降。

    我投降!我投降!

    客觀來說,朱允炆的削藩失敗,其實不是政策或者大方向上的問題,而是一個用人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他身邊的那些豬隊友,才一步一步把朱棣推上了皇帝寶座。再加上朱允炆實行削藩政策,也實在是太過心急,剛剛上位,龍椅還沒坐穩,便直接開始實行削藩。

    如此削藩,焉能不敗?!

  • 11 # Crazy歷史

    推恩令是中國古代解決藩王問題最有效的策略,沒有之一。然而,建文帝卻放著前人的成功經驗不用,而貿然採用了最危險的方式消藩,只是因為其缺乏政治頭腦,偏聽偏信,又心急如焚,最終不僅消藩未成,自己還深陷囫圇。

    建文帝不採納推恩令的原因有三。

    一、重用酸儒,缺乏治國經驗。

    建文帝上臺後,對其影響頗深的三個人是黃子澄、齊泰、方孝孺。此三人在當時的大明帝國,可謂是赫赫有名。不過,三人皆是以文見長。引經據典,滔滔不絕,紙上談兵,煞有介事。而一旦需要治國方略,三人卻同時卡殼。所謂文人誤國,即是如此。

    建文帝重視文人,一來是自己生於安逸,從小便風花雪月,沒有像自己的父輩們那樣經歷多少戰爭的嚴苛和風浪。二來是朱元璋重武輕文。許多武人因為建國的功績,被封爵拜侯,而文人能獲此殊榮的卻寥寥無幾。三來是因為朱允炆自小因為天下已定,身邊文人較多,耳濡目染,日久生情,也就形成了他重文輕武的思想。

    二、性情太急,缺乏耐心。

    在朱元璋去世前,就對朱允炆各種交代,其中,再三告誡其不要消藩。然而,朱允炆在朱元璋屍骨未寒之際,就將爺爺的話拋之腦後,急不可耐的進行消藩。

    解決消藩這樣的問題,最忌諱的便是操之過急。然而,朱允炆缺乏政治頭腦,想要立竿見影,自然不會採用推恩令。

    推恩令是允許藩王將自己的封地不僅可以分給嫡長子,還可以分給其他兒子。這樣,再大的封地也會隨著代數的增添而逐漸縮小。但唯一的壞處就是耗時太久,往往需要一兩代人將近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可朱允炆卻連這點時間都不願意等待,於是採用了最簡單粗暴地方式。直接將藩王構陷罪名,入獄候辦,甚至直接將自己的叔叔一殺了之。可以說,這直接觸及了藩王們的底線,逼著他們反叛。

    三、方法失當,優柔寡斷。

    在明初的諸多藩王之中,對中央有些威脅的無怪乎寧王和燕王二人。其中寧王實力最強,部署在明元邊境,防備蒙古人的反撲。燕王部署在燕雲,應對北方其他少數民族和高句麗。

    這二人不僅均是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多年,自身實力不俗。其他藩王大多能力寥寥,還有些年紀尚幼,根本就不具備給中央造成威脅的實力。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建文帝及其智囊團卻採用了先弱後強的失著,讓燕王和寧王充分認識到建文帝的意圖,有了較為充裕的時間去擴充軍備進行謀反。

    另外,在此之前,朱元璋逝世一週年的時候,朱棣可謂是單槍匹馬去南京參加祭祀,此時可謂是拿下朱棣的大好時機。然而,朱允炆卻因為諸多緣由浪費了這個機會,最終放虎歸山。

    結語:朱允炆的失敗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自己本身操之過急,又苦無良策。時機到來,又不能當機立斷。而後偏信幾個文人的計謀,卻是打草驚蛇,讓朱棣充分準備。最後燕王謀反,他又用了李景隆這個酒囊飯袋。最終自己落得身敗名裂,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 12 # 歷史哨聲

    因為建文帝沒有老爸幫他打一場七國之亂

    漢武帝所謂推恩令能夠實行的前提是:

    爺爺漢文帝瓜分齊國,消除了齊國對帝位的威脅;

    老爸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消除了吳國和楚國對帝位的威脅;

    經過爺爺和老爸的努力,消除了強悍的諸侯國對西漢的威脅,漢武帝才能用一紙詔書強迫各國諸侯實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前提是諸侯無力反抗。但顯然建文帝時期的諸侯可是兵強馬壯的——因為朱元璋冊封兒子為諸侯的目的,就是讓這些諸侯在邊境保衛大明江山萬年永固。

    因此,建文帝時的諸侯,就是西漢七國之亂前的諸侯——一言不合就開乾的諸侯。推恩令,對他們來說就是廢紙一張:

    朝廷想要分封他們的兒子,他們的兒子敢接受冊封?還是不是上書紛紛拒絕,說自己年幼無知、無才無德。想要接受冊封的,就只有做刀下之鬼。

    各地諸侯更加有理由造反,指責建文帝昏庸無能,離間父子情意,敗壞人倫,人人得而誅之!

    簡單說,推恩令,在強力諸侯面前,最好的反對理由是——挑撥離間,造成父子相殺的父子悲劇。

    在重視孝道的明朝,這個指責會得到民間的大力支援。

    朱元璋冊封的諸侯

    從七國之亂到宋朝,所有的冊封諸侯都只是名義上的分封,只有財產權,並沒有治理權和兵權。但明朝朱元璋分封的諸侯是擁有兵權的。

    以下是朱元璋冊封的諸侯王:

    1、次子朱樉的秦國,治所在西安府;

    2、三子朱棡的晉國,治所在太原府;

    3、四子朱棣的燕國,治所在北平府;

    4、五子朱橚的周國,治所在開封府;

    5、六子朱楨的楚國,治所在武昌府;

    6、七子朱榑的齊國,治所在青州府;

    7、八子朱梓的潭國,治所在長沙府;

    8、九子朱杞的趙國,早死無子,廢除;

    9、十子朱檀的魯國,治所在兗州府;

    10、十一子朱椿的蜀國,治所在成都;

    11、十二子朱柏的湘國,治所在荊州府;

    12、十三子朱桂的代國,治所在大同府;

    13、十四子朱楧的肅國,治所在蘭州府;

    14、十五子朱植的遼國,治所在廣寧衛;

    15、十六子朱㮵的慶國,治所在韋州;

    16、十七子朱權的寧國,治所在大寧衛;

    17、十八子朱楩的岷國,治所在陝西岷州衛,後改為雲南府;

    18、十九子朱橞的谷國,治所在北平宣府左衛;

    19、二十子朱松的南韓,無治所;

    20、二十一子朱模的沈國,無治所;

    21、二十二子朱楹的安國,無治所;

    22、二十三子朱桱的唐國,無治所;

    23、二十四子朱棟的郢國,無治所;

    24、二十五子朱㰘的伊國,無治所。

    這24個諸侯王中,最強大的是年長且和蒙古接邊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建文帝要麼不削藩,要削藩就必須先削藩三人。

    朱元璋在冊封諸侯王時既給諸侯王權力,也限制他們:

    諸侯王擁有以天子名義靖難的權力,避免大臣把持朝廷威脅皇權;皇帝擁有削藩權力,防止諸侯王威脅皇權。

    因此建文帝的削藩,和朱棣的靖難之戰,都是行駛朱元璋規定的權力。建文帝的削藩不成功,就在於想要以先易後難方式進行,而非先難後易。

    事實上,建文帝一即位,就以輔助治理的名義將秦王朱樉、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三人調到南京作為人質,即可成功進行削藩。

  • 13 # 宋安之

    因為明朝根本沒有推恩令實施的土壤!

    推恩令的關鍵是西漢的諸侯王擁有封地,本來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傳遞的話,封國的地盤是不會少的,除非中央朝廷要削這個封國,或者說這個諸侯王一脈絕嗣。

    但推恩令出來以後,假設之前你有三個兒子,只能傳嫡長子一個兒子,所以封國自然完整傳遞下去。但推恩令出來以後,你可以將你的封國地盤分給三個兒子,這樣傳遞下來,封國自然是越來越小,到最後對中央朝廷根本造不成威脅。

    這招可以說很符合西漢的國情。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藩王的特點:“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也就是說明朝雖然也分封藩王,但是藩王沒有tm的封地啊,那麼要推恩令幹什麼?有什麼用?推恩令最大的作用是使諸侯王地盤越來越小,沒有遼闊土地為基礎,自然對抗不了中央朝廷。明朝藩王沒有封國,沒有自己的地盤,如果用推恩令,那麼怎麼推呢?

    明朝藩王最大的特點在於擁有兵權,擁有三護衛,少則幾千人多則兩三萬。其中九大塞王實力最為強大,很明顯針對剝奪兵權這種事情,使用推恩令根本不現實。

    所以說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問題這個觀點根本不成立,簡直是胡言亂語。雖說建文帝能力的確不咋滴,但是也不能胡說八道,不能拿不符合明朝情況的推恩令硬說符合,然後以此否定建文帝的。

  • 14 # 以史正衣冠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和地方藩王權力的博弈一直在進行,以至於是分封諸侯的問題成為了歷朝歷代君王們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而明成祖朱棣卻是歷代唯一一個以藩王造反對抗中央而成功的例子,當時建文帝明明可以採取緩緩圖之的推恩令為何還是選擇了立即削藩,逼反了藩王而落得如此下場呢?

    首先不同朝代的藩王實權不同,推恩令不一定奏效

    漢代的推恩令,主要針對的是“封地”,漢代的藩王是各自為封地的,封地的所有一切都是藩王的。比如經濟、稅收、軍隊等等,相當於一個自治的小王國。封地越廣,藩王的權力越大。隨著代代分封藩王的領地越來越小,一來他們的經濟實力,養兵能力大大縮減,二來藩王一多,很難齊心,最終難以和中央對抗。而明朝的藩王根本就沒有封地,燕王朱棣,實際上是到燕地戍邊,打仗的時候管管軍隊,領著藩王的俸祿,除了自己的親衛,其他兵馬還是朝廷的。這樣的制度,建文帝無法推行推恩令。

    再者透過推恩令削弱藩權,需要較長時間,變故太多

    建文帝登基之初,明朝方歷一朝,許多藩王仍是初代。要實行推恩令,須得等藩王的子嗣長大成年,才能名正言順地分封。建文帝沒有耐心也不敢等下去,對他來說等他的叔叔們子嗣長大這些年,無疑是養虎為患,更加難以收拾。

    再次所謂推恩令,說白了就是爹死了,領土分給幾個兒子。但是燕王反意已決,即使有推恩,也不可能推到燕王頭上,對於燕王一點限制作用都沒有。漢朝之所以能削藩成功,是因為平定了七國之亂,而不是推恩令,推恩令只是軍事以後的一個政治措施,也就是說,如果中央沒有實力平定七國之亂,實施推恩令也沒用。換句話說,如果靖難的勝者是朱允炆,朱允炆才可以實施推恩令。

    最後這也與建文帝的個人性格和能力有關

    建文帝性格較為軟弱,且身邊信任的大臣都是信奉儒家思想,以道德為主,論魄力手段遠遠不及燕王。而且建文帝上位以後,重用的都是文臣,沒有啟用武將,被稱為“書生王朝”。這種情況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得知朱棣起兵造反以後,朝中上下根本就沒有一個精通謀略的將領可以帶兵打仗。

    所以建文帝既沒有當即實行推恩令的條件,也沒有平定藩王叛亂的能力。

  • 15 # 馬行無力

    我的答案是:推恩令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其決定性作用的是執行命令的人。

    推恩令是什麼呢?是漢武帝時期一個大臣主父偃提出的解決藩王問題的好辦法,所謂的溫水煮青蛙。大概意思就是漢高祖劉邦當皇帝后封了很多劉姓王和異性王,然後經過鳥盡弓藏、兔死狗亨後異性王都被幹掉了,劉姓諸侯王地盤和經濟、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大,隱隱有和皇帝扳扳手腕的意思。皇帝呢,也有削弱他們實力的意思,你來我往幾次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諸侯王也聯合起來在漢景帝時期來了個大名鼎鼎的吳楚七國之亂,結果很理想。吳楚七國被滅,而直接抵禦七國的漢景帝弟弟梁王的梁國卻軍事、經濟實力被大大的消化減弱。漢文帝那個樂呀,標準的“打死敵人除外患,自己戰死除內憂”。等到了漢武帝時候諸侯王都折騰得奄奄一息了,就開始推行主父偃的推恩令,即老諸侯王有幾個兒子的,都要分封土地,成為小諸侯王,而不是以前的只有老大可以繼承王位和土地。這下以前沾不到邊的庶子們高興了,小王也是王啊。於是老諸侯王不實行推恩令的,皇帝責罰,兒子們怨恨,還不如分了吧,這就是推恩令。

  • 16 # 澳古說歷史

    漢朝的推恩令根本不適合在明朝推行。

    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所載,所謂“推恩令”:“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從以上的記載,我們可知“推恩令”的大致內容就是將原本諸侯國中只有諸侯王的嫡長子一人能繼承諸侯國的土地,變成只要是諸侯王的兒子,他就能從諸侯王的手中分得一塊土地,然後自建侯國。

    也就是說西漢所推行的“推恩令”,它的核心內容就是藉著分割諸侯國的疆土,來達到削弱諸侯王實力的目的,即用“以地侯之”的方法來讓諸侯王“不削而稍弱矣”。

    而我們要知道,明朝的藩王是沒有屬於自己的疆土的。當初朱元璋在建立明代藩封制度時,雖賦予藩王提兵專制的重權,讓他們替中央朝廷來抵禦外族的侵略和反擊,從而護佑明朝江山社稷的安穩,但朱元璋也深知,讓藩王在邊疆手握重兵,如果再讓他們有自己的疆土,有自己的子民,有自己的徵稅權,這恐怕會對中央政府造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朱元璋定下祖制,明朝藩王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即藩王不會有自己的封地,也不參與地方的治理,也沒有徵稅權,只享有朝廷發放的俸祿。

    如此,試問一個沒有封地的藩王,朱允炆拿什麼去實行“推恩令”?難道先給他們土地,然後再去實行這個?這不是瞎鬧嗎。同時朱允炆要削藩,只是想削藩王的兵權,藩王所享受的其餘權力,如俸祿、對王府署官的自治權等權力,他並不會去剝奪。而如果只是想削藩王的統兵權的話,“推恩令”就更是沒有推行的可能性,要知道藩王所領的兵,歸根結底還是朝廷的兵,將朝廷的兵分來分去,這置朝廷威嚴於何地呢?

    所以,西漢的“推恩令”在明朝根本就沒有可以推行的土壤。

    當然,在朱允炆主政時期,的確有大臣向他提過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來進行削藩。高巍曾向朱允炆上書:“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意就是不要效仿晁錯的強行削藩,而因效仿主父偃的懷柔削藩,即因在不引起國家內亂,又不引起藩王大規模反抗的情況下,來行削藩之事。

    可以說,高巍的這種削藩思想無疑是正確的,畢竟以當時的環境,如果明廷採用懷柔的方式去剝奪藩王手中的兵權的話,以朝廷絕對的實力,在性命無憂的情況下,那些藩王,即使是朱棣,也多半是不會造反的,而是會乖乖交出手中的兵權的。

    與此同時,在高巍提出要用懷柔的方法去削藩時,戶部右侍郎卓敬還額外補充道“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即對新藩王進行“異地分封”,原來在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繼承藩王爵位時,就要被封在南方;原來在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繼承藩王爵位時,就要被封在北方。

    顯然卓敬的這個意見,他的目的就是為了瓦解藩王對於地方的干擾與控制,從而讓朝廷可以更加容易的對藩王進行控制。試想,一個藩王如果世代都待在一個地方,以藩王的身份,地方上在日積月累下,它肯定會被藩王所控,因此朝廷要想對付藩王,肯定就會遇到百般阻擾,肯定是難上加難。因此,如果是讓藩王只能在一個地方待上一代的話,那他肯定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控制住這個地方的。也就是如此,如果讓這種情況維持下去,藩王必定不會再有機會去威脅中央政府的。

    同時,卓敬還建議朱允炆“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卓敬清晰的認識到這次削藩最大的變故在燕王朱棣這邊,只要朱棣被控制,削藩必定成功。因此,他勸說朱允炆,如果真要削藩,那就先對朱棣下手,先把他遷到南昌,這樣即使他會反,朝廷也好控制。

    由此,如果當時朱允炆真的遵循高巍和卓敬所提出“懷柔削藩”、“異地分封”的計策,朱允炆的削藩必定是可以成功的。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終沒能聽得進去他們二人的削藩之策,他最終採用的還是以武力來進行削藩,而且他採用的武力削藩還是最為下策的黃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後強”,即“先幹掉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時機成熟再動燕王”,而不是齊泰所提出的“先強後弱”,即“先幹掉燕王,再幹掉其他弱小的藩王”。

    如此,朱允炆的武力削藩不但失去了先機,而且這般對藩王下死手的做法,最終也逼的朱棣只得造反,而其餘有權力的藩王,雖不敢明著反對朱允炆,但因朱允炆如此這般絕情的削藩,他們也不支援朱允炆,只是作壁上觀。

  • 17 # 十點烏托邦

    其實,是有人向朱允炆提出推恩令的。當時,高巍就主張:“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這樣看,朱允炆手下還是有明白之人。

    推恩令是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將自己封地分給子弟,由皇帝制定封號。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推恩令是削弱了王國的土地權。

    可是,明朝的藩王並沒有擁有土地權,只擁有統兵權,難道把藩王得軍隊分散?這樣一來,還是會造成藩王的快速造反。所以,推恩令並不適合此時明朝,但是高巍的主張還是有可取之處,就是削蕃應緩不宜急。

    可是,朱允炆是個欲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太急於求成。所以,在皇帝的權威還沒確立之時,朱元璋的不得更改祖訓還在耳邊,就大刀闊斧地進行“維新之政”,這樣既落下了口實,又失去了很多的支持者。

    朱允炆太急了,一心想快速解決藩王問題,以至於他不管其他人的建議。而且,朱允炆不善用人,信任齊泰和黃子澄等人,而不信高巍。而齊泰和黃子澄終究是一介書生,沒有實戰經驗,一而再錯誤的削蕃政策和應敵之策,使朝廷軍節節敗退,最終失去了戰場主動權,丟了江山。

    【end】

  • 18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關於這個建文削藩的事情,向來爭論還是比較大,推恩令是漢代比較成功的一個削藩政策,在明朝時建文帝準備削藩的時候,也有大臣向建文帝提出過利用推恩令這個經驗來進行削藩。當時這群大明朝臣們還進行一番爭論。

    廢藩還是削藩

    當時的建文朝廷上實際有兩種種針對削藩的不同聲音,以黃子澄、齊泰為首的帝師們堅持廢藩:

    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學士,與齊泰同參國政。謂曰:“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子澄頓首曰:“不敢忘。”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謀定,明日入白帝——《明史》

    第二種聲音就是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首的以“推恩”的方式進行削藩:

    “高皇帝分封諸王,此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明史》

    我們先不談建文帝支援那一種,先來談談“廢藩”和“削藩”的不同點。實際上明朝的藩王和漢代的藩王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漢代的藩王有封國之實,如賈誼在《治安策》中說:高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諸公,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

    正因為漢代的藩王有自己的土地、軍隊以及高度獨立的權力,所以漢代的藩王有多削的實體。但是明代的藩王不同,簡單來說明代的削藩只有封國之名,卻沒有封國之實,很多藩王僅僅只是具有一個名頭,但是沒有統治封地的權力。

    除了個別藩王,如沐英、朱棣和寧王朱權因為承擔著駐防邊境的需要,所以手底下掌握有兵權以外,其它的藩王實際上都沒有什麼實力,換句話說叫“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也就是說分封的王侯不給他土地,雖然有爵位但是不能管理百姓,有俸祿但是不用管理事務。所以這就是和漢代藩王的不同,漢代削藩主要削的就是藩王們的土地,讓他們的子孫都參與到瓜分土地中來,最後越分越小,諸侯們的勢力自然就會嚴重下降。

    但是明朝的藩王們並沒有土地,也沒有管理地方的權力,所以削的其實主要還是他們的地位。明朝的藩王們地位很高,尤其是在明初的時候,由於國家才剛剛步入正軌,很多制度還沒有完善。拿明仁宗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來說,這是一位在造反路上蹦躂的很厲害的王侯。

    當年跟著朱棣打天下,按理來說應該掌握著很大的兵權,但是偏偏沒有。那麼他的兵源從哪裡來呢?就是王府護衛和私募軍隊,當時朱高煦密謀造反的時候,給自己增添了很多超過規格的護衛士兵,而且還私下悄悄的招募軍隊,由此可見這些藩王本身是無法直接掌控朝廷軍隊的,都得自己去招人。

    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私選各衛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隸籍兵部,縱使劫掠——《明史·朱高煦傳》

    而當時建文帝面臨的形勢時整個明朝才建國幾十年,很多藩王手裡還掌握著兵權,譬如朱棣,以及“帶甲八萬”的朱權,對於朝廷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由於這些藩王都沒有土地,所以削藩怎麼削?沒辦法削。

    按照高巍他們的思路“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把這些藩王都調離他們的大本營,但是這並不妥善,到了新的地方他依然有辦法培養自己的勢力,只要他手中有權力,只要他還是王爺,手中有錢,他總是有辦法的。

    只不過說這種方法相對溫和一些,所以當時建文帝採取的壓根不是削藩,而是廢藩,就是直接把你藩王的爵位和權力一起剝奪了,沒有了爵位和權力,這些藩王自然再也沒有能力翻起什麼風浪了。

    所以像建文帝最初處理的那五位藩王,都是直接廢為庶人,要麼就是軟禁,要麼就是流放。應該說這是由於當時建文帝面臨的形勢不同,所以採取的方式也不同,因為這些藩王都沒有土地,只有手中的權力,所以只能選擇剝奪他們的權力,廢除他們的爵位,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因此當時建文帝針對朱棣拿出的方案就是先奪權,再廢藩。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復調北平永清左、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明史》

    最初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當時建文帝命令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和張信秘密逮捕朱棣,但是因為張信的背叛,導致這一計謀被朱棣知曉,最終功虧一簣,導致靖難之役的爆發。可以說如果不是這個環節出現問題的話,朱棣早就被廢藩咔擦了。

    所以這就是影響歷史進展的細節啊,就是因為這個人的背叛,最終改寫了明朝的歷史。

  • 19 # 小姐姐講史

    推恩令未必能解決藩王的問題,還會自毀長城為北元南下做“貢獻”。更何況建文帝名儒實法是一名刻薄寡恩的皇帝,明太祖的封建制度,使他有絕對的優勢削藩,故而他對推恩令採而不納。

    第一、以德取勝有外患,一勞永逸為“上策”。

    建文帝繼位後,與眾臣商量削藩,多數人的意見,是簡單粗暴的削藩,“返聘”的前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御史韓鬱則建議:不要用西漢晁錯的削奪之謀——削藩,採用西漢賈誼、主父偃的高見——推恩之策。不僅如此,他們兩個想出了更高明的加恩(明史原文為加恩)之策——北方諸王的子弟封到南方,南方諸王的封到北方。如此,加恩就是削藩,這是不削而削的妙招。

    第二、建文帝這麼做,是有這方面的信心、準備和實力的!

    從洪武31年七月到建文元年6月,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建文帝將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等五位王叔全部廢為庶人,逼的湘王自焚。他這不是削藩,而是滅藩,削是削弱,滅是滅絕。建文帝剛一繼位,之所以就在削藩上效率這麼高,效果這麼好是因為他有這方面的信心和實力的,得益於朱元璋在分封制度上的大手筆。

    塞王雖然兵強馬壯,但外有北元反攻之心,內有地方和朝廷的監視以及制衡。制衡方面,主要是塞王兵馬歸屬於兵部,錢糧由朝廷所出。建文帝在處置關內五王時,也是做足了功課。建文帝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就像他的爺爺明太祖朱元璋表露削藩之意。給他皇爺爺出難題,他直接向朱元璋提問,蒙古找事兒有皇叔,皇叔搞事為之奈何?朱元璋知道建文帝擔心皇叔們對他不服,但又不想讓兒孫相殘,就把球踢過來,反問你怎麼看?朱允炆只好表示先禮後懲,實在不行再發兵。

    惠帝為皇太孫時……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明史.列傳第廿九》

    而對他的老師黃子澄,這名皇太孫提出憂慮,黃子澄對諸王比較藐視,對朝廷很有信心,同時也有削藩之心。

    對朱棣也許是打草驚蛇,但更多的是殺雞儆猴。諸王不是反抗而是等死,他們知道反抗就是找死,而且會早死。就是朱棣起兵靖難,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成功有很大的運氣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建文帝雖然太狠,雷厲風行,但因為輕敵還有李景隆大坑才導致的大敗。至於歷史上記載的“毋使朕負殺叔父名”,從邏輯上說不過去,湘王都自焚了,也沒擋住建文帝削藩的腳步。

    平保兒……建文中從軍與王師戰於白溝河,保兒槍幾及上,馬忽蹶,乃免。

    上面這段話是跟王陽明、唐伯虎同時代王鏊記載的。王鏊曾是侍講學士、日講官(跟皇帝講歷史的官員),後任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是個好官。王陽陽、唐伯虎是他的鐵粉,王陽明說他是“完人”、唐伯虎說他是“”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他這段話說,要不是平保兒的突然人仰馬翻,朱棣靖難之役就成為了遇難之役。事後,平保兒還後悔。

    平保兒是誰?平保兒叫平安,其父親是平定,乾爹更厲害是朱元璋。平保兒的部將火耳灰差點要了朱棣的老命。

    燕王乃身自迎戰,安部將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馬忽蹶,被擒。——《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明史給的答案,跟王鏊的講述不同,但也說明建文帝實力強,也夠狠,並非是婦人之仁的君主。建文帝不採用推恩令就是他“恃強凌弱”,採取“先易後難”的滅藩,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他還是太自信、太心急、太心狠了,如果實行推恩令,一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家親的其樂融融景象。

  • 20 # 庭州行者

    明惠帝朱允炆自小也是熟讀經史,如果推恩令真的能 直接套用在明朝削藩一事上,他怎麼可能不去效仿?雖然在某些事務的處理之上,明惠帝的確顯得不成熟,但他畢竟不是傻子。因此,並不是明惠帝不想用推恩令,而是明朝的藩王制度與漢朝差別太大,推恩令無法實施。

    漢朝時期的推恩令,指在諸侯王去世後,其所有子嗣均可分得其封地的一部分,成為列侯,而列侯則歸郡的管轄。如此一來,諸侯王的封地便會越來越細碎,對中央的威脅也就越來越小,等到時機成熟,中央便可直接下令廢除分封,而力量已經分化的列侯和殘餘諸侯王根本無力抵抗,如此則兵不血刃地廢除了分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

    然而,明朝的藩王制度與此大不相同,明朝的藩王只有領兵之權,而無封地,更無治理政務之權。朱元璋分封藩王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軍事力量,以藩王與皇帝之間的血緣紐帶來維繫統治。藩王的部隊,也稱之為護衛,藩王護衛數量不一,根據記載,每個藩王可以擁有三支護衛,每支護衛的數量在三千到九千不等:

    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

    而北方邊境的藩王則護衛數量更多。雖然藩王掌握著數量龐大的軍隊,但其並沒有根據地,即使其王府,也受到所在地政府的管轄。如燕王朱棣的王府在北平,但在起兵之前他必須解決北平地區負責軍務和政務的朝廷官員。

    根據前文所言,推恩令實施的前提便是藩王掌握土地,進而才能將土地層層細分;而明朝的藩王根本不掌握土地,只具有軍隊,如何能夠實施推恩令?實際上,明朝的藩王與漢朝的諸侯王相比,實力是更弱的。漢朝的諸侯王在鼎盛時期,佔據了整個漢朝統治區域的一半,同時具備各自封地的稅收,行政,軍事權力,其能夠動員的力量,調配的資源遠超過明朝的藩王。

    因而,明朝要削藩,比漢朝容易的多。可續朱允炆的經驗不足,身邊的心腹大臣空有報國忠君之心,卻無定國安邦之能,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最終丟掉了江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多歲了,沒有積蓄沒物件沒房沒車,現在還沒工作,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