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志勇LZY
-
2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2020年的開局,經歷了複雜嚴峻的挑戰,先是澳洲大火的持續燃燒,我國發生的疫情,東非蔓延的蝗災,最近又先後報道了南極高瘟、北極甲烷將大爆發、珠峰長出綠色植被這些往常不可想像的現象。在人類持續性地加大對地球資源利用程度的程序中,地球也似乎變得更加脆弱了。
無論是南極摩西島夏季首次出現2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還是北極圈內特別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的融化可能帶來大量甲烷的釋放,抑或是冬季珠峰在海拔6159米處長出了綠色植被,這些無疑都是全球氣溫升高的一個縮影。
在近100年來,隨著工業化的迅猛發展,排放到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逐漸增多,累積效應正在日益顯現,特別是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甲烷、氫氟氯碳化物等溫室氣體也日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從地表散發短波輻射的攔截效率,使得地球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從而引起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的問題。據有關機構研究顯示,近10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將近1攝氏度,雖然這個數值看不去沒有那麼起眼,但是這個升溫不是均衡分佈的,在空間上呈現一定的集中分佈特徵,特別是兩極地區的升溫幅度要明顯大於其它地區,從而直接引發兩極和高原地帶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氣象災害頻繁、動植物棲息環境破壞甚至物種滅絕加劇等問題。
人類作為當前地球的主宰,在想方設法利用地球資源、能源為人類社會服務的同時,由於過去傳統、粗放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得對自然環境的干擾、擠佔、破壞等行為層出不窮,同時也向自然環境系統中排放了大量的汙染物質,當汙染物質的濃度超過生態環境系統本身的調節能力時,就會打破自然環境本身的容量及平衡,超出了環境承載能力,造成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反過來對人們的正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比如全球可用水資源的短缺、沙漠化的擴張、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以及空氣、土壤環境的汙染以及包括海洋在內的水汙染問題,這些都是因為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所直接產生的後果,對人類來說既是預警,也是懲罰。
而澳洲大火的持續燃燒、我國發生的疫情、東非蔓延的蝗災,雖說有自然因素的原因所致,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與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以及生物圈的干擾和破壞有直接關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是推動地球良性發展的正確選擇,而不是不計後果的去拼命索取和壓榨。無論是企業、家庭還是個人,對待保護環境,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不要只當成一句口號,更要去用心去實踐,用心去聆聽大自然真正的聲音。
-
3 # 陳健光1959
如果是發現這類問題,地球人類、動植物將面臨著再次遭被滅絕的危機。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南北二極、珠峰和那些高寒山峰都是地球的“空調器”,調節著地球各個地方有規律的氣候,讓地球海洋、陸地冷暖交替,生長著各種各樣讓人類得以溫飽的動植物。如果這類問題發展下去,後果將不可沒想:1、全球持續升溫,很長的一個時期裡都難以得到降溫的緩解,這將爆發全球飢餓、瘟疫爆發、冷熱落差巨大、狂風不斷、洪水滔天、地球的保護層被太陽風吹一乾二淨、沙莫全球化(像火星、金星一樣)遍佈整個地球,至此,人類、動植物幾乎滅絕。
-
4 # 方小盼等11690人
從人類發射火箭衛星的那一刻起,說明地球上這種病毒有空間傳播的危險性,火星,木衛2有感染風險,望太陽系,銀河系各星球注意!
-
5 # 量子科學論
喊了幾十年全球氣候變暖,我們平常人一直都不當回事,因為感覺這件事離我們很遙遠,還有一點就是科學家整天喊“氣候變暖了”,我們也沒怎麼感覺到啊!這就是普羅大眾一直以來對這個全球性氣候問題的態度。
那麼現在情況好像發生了變化,我們真真切切的能感覺到氣候的異常,北方的同學應該深有體會,小時候冬天那雪下的是鋪天蓋地,不僅次數多而且量大,現在每年下雪的次數一隻手都可以數過來,並且冬天明顯能感覺到沒有小時候那麼冷了。所以說,全球性的氣候升溫已經成了我們所有人已經共識的問題。
而近幾年的情況貌似比以前更加研究,就如題所說,南極出現了罕見的高溫,達到了20多度,這個溫度就意味著你在南極只需要穿個衝鋒衣就可以了,如果爬山還會出一身汗,這跟我們心目中的南極簡直是大相徑庭,而北極這邊又爆出了凍土層中的甲烷將出現大爆發,並且可能會釋放出冰封已久的病毒,如果這些甲烷洩露到大氣中,將加劇全球氣候惡化,病毒如果進入生物圈,又會給人類帶來難以預測的風險。
地球兩極的情況讓人堪憂,而常年積雪的珠峰也出現了問題,在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居然長出了植物,植物肯定是好東西,但你長在珠峰上肯定不行。這隻能說明就連高海拔的地方溫度也明顯回升了,我們知道珠峰上的積雪是人類的淡水庫,很多地區的河流水源頭都在珠峰上,如果珠峰出現問題,全球大部分人的淡水資源就會受到威脅。
看來以上這些嚴峻的問題,我真的覺得,人類真的要停下腳步好好想想以後怎樣於大自然和諧共處,全球性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大問題。說到這裡,我想簡單解釋下,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因素有哪些?目前的情況主要是由哪些方面造成的?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光和熱來自於太陽,你可能會想,是不是太陽出現了問題?如果它變得比以前更熱,地球肯定會升溫,如果真是這樣得話,我們人類也沒辦法。事實上太陽確實會隨著年齡得增加,核聚變反應得速率變快,這是因為核心不停的消耗燃料就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向內收縮,這是一個絕熱的過程,也就是說,收縮的核心溫度會更高,這就造成了核反應的加劇。
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太陽自誕生到現在光度增加了20%,正在壯年時期的太陽燃燒十分穩定,不會再短期內因為自身的變化給地球帶來威脅,但在10億年後,太陽光度會再增加10%,屆時地球上的海水將會被曬沸騰。所以問題不再與太陽。那麼還有哪些因素呢?
太陽光度穩定,接下來就是地球於太陽位置的關係了。眾所周知地球在過去的250萬年裡,共經歷了50多個大冰期,每一次都對地球的氣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我們目前就處在一個間冰期,那麼這些冰期的週期性是怎麼來的?地球為何會在某些時間尺度上升溫變冷呢?
我們認為,地球和太陽的位置關係有著週期性的變化,其中包括:
地球軌道週期性偏心率的不變化,也就是從近圓形軌道到橢圓軌道的變化,這個週期在96000年。
黃赤交角的變化(地球自轉軸進動),也就是地球赤道平面和太陽黃道平面的角度在週期性的變化,週期為25800年。這就造成了南北極日照時間和接收到的日照量發生變化,如果南北極冰蓋大面積的融化,更會加劇全球氣候的變暖,因為白色的冰蓋反照率更高,能反射更多的陽光,冰蓋融化會吸收更多的陽光。
最後一個因素是,地球公轉軌道進動的問題,也會造成地球於太陽位置的變化。但這個影響比較小,而且週期更長。
以上的因素以前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週期性溫度變化的主要原因。但是20世紀以後,我們發現了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就是地球大氣成分的變化,也就是溫室氣體的增加, 是地球氣候不變化的最直接的原因。
因為就算地球和太陽位置在變化,造成了接收到的日光量在變化,但這個週期特別長,再加上地球上的大氣並不會吸收波段在可見光範圍的光線,而是會吸收地面反射回來的紅外輻射。而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等一些氣體具有極強的溫室效應,也就是說這些氣體的不斷增加就像給地球不斷蓋被子一樣。
因此,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僅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還要改善畜牧業結構,因為治理全球變暖、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
6 # 香格里拉靈氣
地球也是有生命的。我們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深深地傷害了他。目前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與其說是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罰,不如說是地球在自我淨化。
愛護地球,愛護環境。
-
7 # 花粉好物推薦
氣候變暖的問題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問題,工業革命之後,人們就開始肆無忌憚開始掠奪地球資源,冰凍被一日之寒。當地球開始報復人類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是無辜的。
-
8 # 科學黑洞
地球生病了?北極甲烷爆發,南極20攝氏度,我們或將面臨嚴峻考驗。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已經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近千萬年,當然了這是從森林古猿開始計算的。在整個過程中不斷髮展進化,差不多直到十幾萬年前,才發展到智人,也就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的宜居環境對於我們都至關重要。
但是在最近地球的環境貌似不斷的在改變,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擔憂。從2019年向2020年邁得過程中,貌似出現了太多的變化,從去年燒到今年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從去年延續到今年影響巨大的蝗災,去年底到現在的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以及最近一段時間內南北極出現的一些變化,尤其引起我們的擔心,難道地球真的生病了嗎?
2月9日南極西摩島上的一個監測站,測得了20.75攝氏度的高溫,這個溫度是南極地區有氣象監測以來測得的最高紀錄,雖然這次的資料在科學統計上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它不是持續性的高溫,而是單一的。但是這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極地給人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冰天雪地,而超過二十攝氏度的高溫無法想象。其實我們可以看一下南極西摩島這個監測站,進入二月份開始測得的溫度,整體上趨勢上有上升,尤其是2月9日前後都波動較大,但是後續就逐漸的降低下來。現在太陽直射點還是在南半球,大約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太陽直射點移動到赤道,這也就是說南半球還是在夏季。而實際測溫點也並不是在南極圈內,是比較偏的位置。但無論如何這次的資料是歷史之最,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而在北極也有新的問題出現,實際在最近十幾年來說,全球氣溫升高一直都是困擾我們的問題,科學家也一直在監測。北極地區是全球溫度升高最快的地方之一。溫度升高冰川融化,尤其是永凍土開始融化,都會釋放出大量的甲烷和其它氣體。
NASA的科學家為了測量這些變化,透過攜帶裝置的飛機,在北極地區3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飛行監測,從資料來看已經發現了200多萬個甲烷熱點,這裡的熱點指的是感測器和地面之間甲烷氣體的含量比正常要高。這也意味著北極地區的融化是大範圍內的多點發生的。
北極地區甲烷的爆發一方面說明了全球氣溫上升對於北極地區產生的影響,很簡單就是冰川和永凍土開始融化。第二點就是甲烷氣體也是溫室氣體,並且它的影響要遠大於二氧化碳,同量下差不多是二氧化碳的25倍,這是我們要謹慎面對的,實際上在全球的永凍區都冰凍著很多我們不喜歡的東西。例如甲烷等溫室氣體是一方面,最可怕的是冰凍的一些動物屍體,以及一些很久之前的病毒。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事情真的在發生,雖然目前並不會有劇變的影響,但可預見的是未來這些可能是地球生物的災難。太陽活動的週期性變化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太陽活動較頻繁的時候可能地球會接收到更多的熱輻射,溫度升高,在太陽活動極小期,會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但是在這些影響下,我們要消除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尤其是對於化石能源的過分依賴,以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無論如何總之地球目前的這些變化,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地球生病了,對於地球生物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我們都要與此作鬥爭,這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
9 # 愛較真的戴老師
最近,科學家在全球監控的很多地點都看到了全球變暖的趨勢。從南極到北極,再到高海拔的冰川凍土,變暖趨勢非常明顯。
首先,南極洲西摩島上已經記錄下了 20.75攝氏度的高溫。由於目前南極還處於夏季,這個溫度的紀錄相信很快還會打破。題目談到了北極甲烷大爆發,那是因為北極地區的冰凍帶正在快速的融化,導致原來冰封在冰層下面的甲烷釋放量不斷增加。而甲烷的釋放量,會進一步加速氣候變暖的趨勢。據預測,北極甲烷的釋放有可能將當地溫度提高10度以上。
全球變暖現象不僅在南北兩極的冰川能夠明顯看到。現在就連高海拔的珠穆朗瑪峰都披上了點點綠色。這是因為原本的冰川凍土發生了融化,為綠色生命提供了大量的機會。但這對於人類來講,並不是春天來了,而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可怕現象。
全球變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在過幾十年內地球平均溫度不斷上升。最近,貌似每年都在不斷重新整理著峰值。人類的工業和生活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環全球生態的惡化。而過去人們為逆轉全球變暖趨勢所付出的努力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量子君想說,地球不需要我們保護,需要拯救的是人類自己。對於人們破壞地球生態的行為,地球的生態環境系統似乎已經將人類視作病毒和害蟲一樣,地球正在逐步調節自身生態,啟動了新一輪針對人類的免疫反應。
-
10 # 會講故事的外星人
今年開始出現了諸多事件,引起我們對現在環境狀況的思索,不要覺得是我想多了,我確實擔心日益惡化環境汙染會帶來更可怕的災難。
題主所說的南極氣溫達到20度和北極甲烷大爆發兩個事件,我恰巧了解一二。
淺談個人看法,有不足之處,在座的小夥伴指出。
南極溫度達20度事件始末及後果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的西摩島(Seymour Island)觀測到氣溫高達20.75度,這是南極首次超過20度氣溫。不免讓我想起來近些年的異常氣候。
氣候異常導致澳洲溫度過高,自然引發山火,經歷4個月才被一場暴雨澆滅,在持續四個月燃燒過程中,釋放了海量的二氧化碳,對地球造成了二次傷害。
同樣的,南極雖然少有人跡,但是近些年依然無法抵擋全球變暖的趨勢。
而且南極二次傷害威力遠大於澳洲大火,這是因為南極冰層像一面鏡子將來自太陽光子反射回去一部分,相反的是,若南極圈遭到破壞,如同鏡子碎裂成粉,無法有效的反射光子。隨著冰層逐漸減少會,南極氣候會變的越來越熱,形成不可逆的傷害。
南極冰層融化會帶來諸多的後果,南極企鵝無家可歸、史前病毒出世、海平面上升等等問題。
北極甲烷大量爆發北極甲烷爆發,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我們不談現在的北極甲烷爆發事件。
時間回到兩年前,美、德兩國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形成了一個小湖,它的出現將意味著北極永久凍土融化,釋放出甲烷,甲烷造成溫室效果堪比20倍的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北極融化只會加劇全球變暖。
我還記小時候從新聞中得知“可燃冰”這種神奇的物質時,我對大自然的佩服的五體投地。
現在的我,再看這條訊息,一股心寒從腳底直擊心靈最深處。
“北極海底蘊含著地球最大的可燃冰”
“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分解為164立方米的甲烷”
我實在無法想象北極海底可燃冰全部分解的後果。
還有一件事情,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呼籲世界共同抗擊全球變暖。
瑞典國土有百分之十八的國土在北極圈的範圍內,北極的變化,可以說是瞞不過瑞典。作為第一感受人,自然而然出現了環保少女並不奇怪。
最後一個問題,珠峰長草珠峰長草,在古代會被當作祥瑞,但是用現代科學思考,腦海裡立刻浮現,事出反常必有妖。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主脈,對於它的第一印象是酷寒、氣壓低,全年冰雪覆蓋以及鳥不拉屎。
在這從種情況下是不太可能出現植被的,就算是雪蓮花也不好受啊,更不可能像大白菜一樣扎堆出現。
它的出現已經無需再多說任何一句話,讀到此處的朋友,應該明白了珠峰長草的原因。
總結,點睛之筆全球出現的各種現象就是地球釋放出重要訊號,氣候異常遠比我們想象的危機多。
自工業革命後,全球溫度持續上升,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為、自然活動諸多因素。我不能要求自然減少自然活動,我能做的便是把佔據人為的“份額”抹除掉。
-
11 # 戎馬精神QAQ
現在全世界的各國都不夠團結,各自為政,其實人們都忘記了,就一個地球,現在過多的資源開採,過度的開荒,大量的生育,大量的戰爭,已經嚴重的破壞環境,如果還這樣,大家沒有一個"一個地球,一個家"的概念。災難必定不斷,人類將生活在痛苦之中。
-
12 # 大海里的方舟
北極是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隨著溫度升高,永凍土開始融化,原本藏在冰裡的甲烷也將開始大量釋放到大氣中,但科學家過去不確定北極有多少甲烷熱點。現在,NASA的探勘機發布了驚人研究成果,確認北極至少有200萬個甲烷熱點。
北極甲烷釋放,意味著什麼?
其實甲烷釋放,不僅會造成海平面,上升,還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知道,我們的雨季、旱季主要是由洋流變化形成的,絕大多數地區的農業就是依靠這種現象來種植農作物的。假如北極的甲烷被大量釋放出來,那麼溫室效應將可能造成全球氣候失控,人類將面臨糧食短缺的危險。
再者,永久凍土層之中可能包含著病毒。我們知道冰川之下可能有生物的遺體,比如:科學家曾經從永久凍土層中挖掘到了4.2萬年前的小馬駒,以及10萬年前的猛獁象。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從一些生物的遺骸之中提取到了病毒。
西班牙大流感雖然在人類世界中消失了將近100多年,但科學家卻從永久凍土層中的人類遺骸身上提取到了這種病毒。
世界三極已經開始變化。南極氣溫首破20度;北極甲烷大爆發;珠穆朗瑪峰長草了。
從你身邊可以發現今年的冬天下雪越來越少了,甚至一個冬天下雪的次數一隻手都可以數過來。
珠穆朗瑪峰開始長草了(這有可能會影響到十四億人用水的問題。人類現在飲用水只佔地球百分之3)
南極氣溫突破20攝氏度(溫室效應造成的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
北極甲烷爆發(甲烷的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大上25倍)一旦爆發,會帶來更嚴重的極端天氣,如強降雨,高溫天氣,超級颱風…
-
13 # 恆達鎢鋼模具
三點,
一點,無需杞人憂天,該發生的必然發生。
二點,地球的變化,為什麼一定是悲觀的呢?
三點,人是適應型生物,環境變人亦會改變。
-
14 # 大妮妮小妮妮
地球也是有生命的。
人生病了,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
同樣如此,地球生病了也會淨化自身。
2020年全球出現了很多百年不遇。
可見地球已經病的不輕了。
全球的人類都應該靜下心來反思。
傷害地球就相當於傷害自己。
-
15 # 來看世界呀
南極溫度突破20℃,這個訊息是不有點驚悚?但卻只是位於南極圈外的西摩島的氣溫。不過這個事件和珠峰長出綠色植被等事件聯絡在一起,也足以說明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聽了若干年的全球氣候變換,今年的相關新聞多了起來。但倒不是說人類目前才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以往的媒體不發達,很多此類新聞我們看不到,而且大多數人對這個事情也不關心,因為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暫時沒有影響。作為個人我們感受最明顯的可能是現在的冬季比二十年前的冬季暖和一些,卻缺乏直觀的感受,而過去的十幾年全球多處遠古冰川正在消退,帶來的是陸地淡水資源分佈的變化,我國青海湖的面積過去15年間一直在擴大,而且這個趨勢也將繼續保持,青海湖的水多來源於高原雪水。
南極氣溫突破20℃和去年的北極圈內溫度達到30℃同出一轍,只不過是區域性地區的異常氣溫,並不能代表整個南極或者北極的冰層融化,南極大陸或者北極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仍是非常寒冷的,南極20℃那個只不過是南極半島向南美洲延申地方、處於南極圈外的一個小島的近年來最高氣溫,是一個比較偶偶然的數字,並不具備代表意義,衡量氣候的變化多用到多年平均氣溫的變化,但其溫度歷史之最也足以說明氣候在變化著;珠峰長草這個事件代表的是珠峰區域內的氣候改變,也說明正在變暖,高山草甸才能向著更高的地方攀升。不論是南極20℃還是北極30℃抑或北極甲烷大爆發,都是全球變暖這個地球整體生態改變下的區域性環境事件。
過去一個世紀隨著人類測量方式的改變,人類可以採用衛星等監測大範圍的環境變化,衛星影象顯示的結果也是全球正在變暖,比如海水溫度的異常,這會導致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造成颶風和颱風發生季節和移動範圍的變化;冰川消退等事件影響的則是陸地淡水資源的分佈。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人類也意識到了自身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也提出了很多國際協作計劃以減緩這個趨勢。然而人類要不斷髮展,總體上看對環境的影響是會越來越大的,人類能做的就是更新技術改變能源模式,平衡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比如核聚變等清潔能源,然而這些也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儘量低碳出行而已。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潮之下,不受到影響是不可能的。
-
16 # 萬榮小暢在西安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我們看到不少地區的氣候多樣化也在呈現出來,無論是我們自己身邊,還是到了地球的南北極地區,可以說都出現了明顯的氣溫變化,而在今年2月7日的時候,我們首次獲得了南極半島的歷史性高溫,也就是一次重新整理氣溫值的溫度,達到了18.3攝氏度氣溫,雖然按該資料還未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認證,但是南極新一輪高溫資料測量又出現了。
什麼情況,18.3度還不是最高的,還有更高的?確實根據英國《衛報》報道最新科學資料顯示,阿根廷科學家測出歷史最高溫度的之後,巴西科學家再次重新整理了南極地區的氣溫極值,在西摩島首次測得超過20攝氏度的氣溫,比1982年1月在西格尼島上測得的19.8攝氏度高了將近整整一度。到底這次又達到了多少?測得的氣溫是20.75攝氏度。
這個屬於一個是在2月7日測量的,一個是在2月9日測量的,所以中間僅相隔1天的時間,南極就重新整理了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地區測得的最高氣溫,真的令人擔憂了,難道人類真的在面臨“氣候劫”?當然“氣候劫”是否在影響,就看後期人類的氣候轉變問題了吧。
西摩島是什麼地方?西摩島是在1843年的時候,是一位英國探險家羅斯(James Clark Ross)發現的,該地區是南極洲最大無冰陸面,有大片乾燥的谷地,多光禿裸露的岩石。屬於南極洲南極半島格雷厄姆地區島嶼,所以確實是一個南極地區,測量出來的溫度可以代表下南極地區的氣溫。從如今的情況來看,南極地區的氣溫確實重新整理了我們的一個新值。
根據巴西科學家卡洛斯表示,對於南極地區來說,許多的監測地區都出現了氣溫的上漲,但是沒想到的是長得這麼快,南極作為氣候受影響的地區之一,其實也給我們明確指出了氣候的轉變已經在發生之中。
根據推測的科學資料顯示,工業化時代至今,南極地區的平均溫度上升近3攝氏度,所以上升的速度確實很快了,並且在前幾天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南極地區的冰架再次出現了“崩裂”,這也給我們直接說明了氣候讓南極地區已經處於不穩定的模式之中。巴西科學家表示,這也說明了過去20年內南極地區的氣溫極不穩定。
當然,當南極地區的氣溫出現不穩定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注意新的問題了,南極作為全球氣候之中的一部分,它的改變將會因為我們整個地區的氣候變化,“大氣環流”嘛,屬於正常的變化模式,只是我們不知道這個轉變是好是壞的發生。
如果我們站在氣候的角度來說,這可能明顯是一個壞訊息,因為根據科學家們的說法,那就是氣溫上升可能會產生更加多的極端氣候現象,這或許在促使全球氣溫的“崩潰”,所以說我們還是希望氣候穩定點好。
同時我們知道氣候的變化還會影響南極地區的生物,所以說都不是好事情。並且我們都知道,除了南極地區之外,北極地區也是在收到氣候的影響,並且產生的影響可能還要大一些,北極地區主要是有永久凍土的問題,在氣溫的上升時候,永久凍土的融化會釋放出一些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這會再一次的加劇我們的氣候變化,所以說這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當然,在北極地區冰川融化之後,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根據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指出,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之下,北極海冰消融或加速海豹瘟病毒(PDV)傳播,這種病毒對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可能巨大。
透過生物學研究指出,它可能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之間更頻繁地傳播,並且該病毒在1988年和2002年的時候,就發在北大西洋導致大量斑海豹死亡,但直到2004年才在北太平洋得到確認該病毒的影響,所以這是一種致命的影響病毒,這就是基本的情況,那我們全球氣候還有得“救”嗎?
其實我們在2020年也看到了“一絲希望”。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報告指出,我們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排放量維持在330億噸,跟2018年持平,同時在所有國家中,美國的排放量降幅最大,減少了1.4億噸、歐盟減少了1.6億噸、日本減少了4500萬噸排放。所以這絕對是一個好訊息。如今是持平的狀態,我們也希望加速對新能源的利用,更多的降低我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
17 # 蛋蛋說科學
從南極到北極,氣候變化遍佈全球。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等等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因氣候變化出現的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災害強度也越來越大。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大家有目共睹。對此,我個人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氣候變暖的原因
自地球形成,地表氣候穩定後,全球氣候曾出現過三次大冰期,而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三次大冰期中的間冰期。這些氣候的變化都是以萬年為單位的,且幾千萬年的變化一般在十度以內。全球平均氣溫從1985年到2019年的34年時間裡上升了0.7度。這個變化可以說完全是非自然的因素。科學家們也早已指出,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比例提高是氣溫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大氣成分變化的原因主要又有一下兩個因素。
(1)、溫室氣體的產生
隨著工業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從而快速拉高能源的消耗。化石燃料是第一大能源,煤炭資源是第二大能源。這兩大能源消耗的產物便是溫室氣體。全球每天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741.15萬頓。
(2)、溫室氣體的消耗
自然界中溫室氣體的消耗主要來自於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一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消耗一頓的二氧化碳。而僅僅我們70億人口一天呼吸就產生630萬頓二氧化碳。而全球森林覆蓋面積約為37億公頃。當然,海洋對二氧化碳的溶解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據推測,二氧化碳在海洋中已趨於飽和。
二、氣候變暖的危害
(1)、地表熱能增加,從而增大空氣與海洋的動能,進而形成颱風、颶風、海嘯等自然災害。
(2)、地表溫度升高直接造成土壤水分蒸發,這便直接導致乾旱和洪水的自然災害。
(3)、溫度升高導致冰川融化,直接導致高山無法穩定供應平原地區的淡水資源。
(4)、部分動植物無法適應而消失。
(5)、海平面上升,陸地資源減少。
三、氣候變暖的應對措施
(1)、最佳化能源結構
現在我國對太陽能以及風能的利用率越來越高,水利發電也是我國電能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世界範圍內大力發展綠色能源來代替化石燃料和煤炭資源是最有效的減排措施。另外,核能、生物發電等以及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都將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巨大貢獻。
(2)、控制合理的世界人口數量
(3)、增加森林覆蓋面積
(4)、人工改造大氣成分
這裡的人工改造大氣成分,可以分成兩類,一是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合成生產生活的必需品。二是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硫酸鹽顆粒來模仿巨大的火山爆發,這樣便會在空中形成無數小鏡子,將太陽光反射到宇宙中去。因為地球上就曾有因劇烈的火山噴發而地表溫度連續幾年低溫的歷史。
最後,我們似乎是在做一個大型的實驗,實驗成功,皆大歡喜;實驗失敗,地球環境失控,人類或許將被迫面對難以想象的環境報復。
-
18 # 韓紹龍
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石油的開採濫用,火山爆發和森林大火,連年不斷的戰爭和各種武器的試驗,加劇了地球承受能力的極限。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國際之間爾與我炸,自期欺人,相互推委扯皮,保護環境成了聯合國一句空話,收效甚微。各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逐漸顯現、發威,給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造成了人為不可逆的嚴重後果。加強國際間誠信合作治理地球環境、減緩人類生存環境惡化迫在眉捷。望有識之士科學家、人類、生命學家、世界各國首腦政要極積合作,共同應對,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加油][加油][加油]
-
19 # 科學探秘頻道
一直以來,氣候問題是我們極為關注的問題。特別是氣候變暖問題,已經逐漸在改變著我們生活。記得小時候一到冬天,真的是天寒地凍,池塘結冰,人可以在上面走。然而現在,冬天下雪幾乎見不到,池塘的水也基本不會結冰,可以說,我們現在的冬天氣溫已經比以前高出太多。
而近期科學家還在南極外圍的西摩島的一個檢測站,測的該地最高溫度竟然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0.75℃,堪稱南極最高溫度。如果溫度這麼高下去,南極冰川融化是遲早的事。而在北極,溫室氣體甲烷的釋放量也在逐漸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氣溫升高,北極冰川融化,凍土裡面的甲烷被大量釋放。如果真的把全部甲烷釋放,地球溫度的升高還會大幅增加。另外一個熱點就是珠穆朗瑪峰竟然長出了綠色植被,而且珠峰周圍的綠色植被面積還在逐漸增大。一切的證據都在說明,地球氣溫正在快速增加,我們或許要面臨海平面升高的天災。特別是一些海島國家,未來的處境更難,比如日本。
其實關於全球氣溫升高,有兩種說法。主流認為是我們製造了太多的溫室氣體,比如汽車排放。所以全球各國簽訂了相關協議,指定了排放指標。另外,還有一種觀點,意思就是氣溫上升其實是自然規律,在地球整個氣候歷史上,地球存在過冰期和間冰期。在冰期,地球溫度極地,而冰期過後,地球溫度逐漸上升,變得十分溫暖。也就是說,地球溫度在大時間範圍內是浮動的,一會熱一會涼。而我們全球氣溫升高,可能就處於間冰期。等到間冰期結束,地球溫度就會再次變冷。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地球維持現狀不變。畢竟我們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環境,改變就意味著動盪。
-
20 # 因陀羅indra
怎麼看???
很顯然,俄羅斯和冰島那些極度寒冷的國家會變成澳大利亞那樣。陽光充沛,草場豐盛!!
然後其他國家會變成非洲,無比炎熱!很多人會變成黑人。
所以,趕緊在俄羅斯和冰島投資吧,你會有巨大回報的!!!
回覆列表
我認為地球人多到處開礦;
現代工廠不斷擴大城鎮化;
地面積建多升高折光溫高;
我不敢相信地氣侯劣這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