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色彩虹

    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了36年,這個曾幫助人們重新認識太空的飛行器已遠離我們190億公里。它仍在前行,帶著錄有55種人類問候語的唱片衝出太陽系。沒有人知道它能否在未知的星際空間中給高階生命帶去這些問候。2025年,它的電池將耗盡,再也無法向地球傳回資料。

    1977年9月5日,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旅行者1號被搭載在一枚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上發射升空,開始了它漫長的太空探索。

    旅行者1號首次在1979年1月開始對木星進行拍攝。同年3月5日,它離木星最接近,由於在如此近距離略過,太空船在48小時的近距離飛行中,對木星的衛星、環、磁場以及輻射環境作了深入瞭解及高解像度拍攝。整個拍攝過程最終於4月完成。

    1990年,NASA的工程師們讓旅行者1號轉彎,面向太陽系拍下了離別太陽系時的一幕。拼接了若干照片,畫面顯示了從太陽系外看太陽系的唯一的影像。行星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點,地球和金星看起來比一個象素還要小還要蒼白。

    隨著離家越來越遠,“旅行者”資料回傳時間越來越長。現階段“旅行者1號”傳回資料大約需要17個小時,而“旅行者2號”則需要13個小時。目前噴氣推進實驗室已沒有專職科學家負責“旅行者”專案,只有約20名專家輪流照顧“旅行者”,進行資料接收和分析。

    進入星際空間,它將需要4萬年才能抵達下一個行星系。科學家說,探測器上攜帶的兩枚核電池,能保證它飛行至2025年前後。一旦電池耗盡,旅行者1號將繼續向銀河系中心前進,但無法再向地球傳回資料。

    旅行者1號並沒有朝著特定的星系前進,但會以1.6光年的距離在僅僅40,000年內“近距離”掠過 Gliese 445 星系,而它和我們的距離是16光年。#Gliese 445是顆紅矮星,科學家認為它的星系中沒有生命。

    不過估計我們是聽不到這個訊息了,不是地球毀滅、活不到那時候什麼的;旅行者1號的感測器將在2020年進行戰略性關閉,到2030年,它就徹底沒電了。

    我們也可以想得浪漫點,至少有個死氣沉沉的人造品在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無知無覺地孤寂前行著。飛向宇宙,浩瀚無垠!

  • 2 # 一戒紅塵

    地球人現在還有心思去整理那些資料嗎??

    地球人現在還有工夫去考察那些空間嗎??

    地球人現在還有時間去研究那些東西嗎??

  • 3 # 另眼看世界江雲

    據我瞭解,太空基本是真空的,波在真空中不受外界干擾,可持續數億年或永遠。並不是象在地球上受介質干擾會不斷衰減,所以有很多宇宙大爆炸時的波還存在於宇宙中,人類就是靠捕捉這些波,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估計旅行者號就是利用了波的這種特性,接收照片的。中國其實也在作,東方紅一號上天后,那華美的樂曲比旅行者號傳的更遠,只是我們沒法到四十多光年外去聆聽。個人看法,非專業,勿噴

  • 4 # 張大善人4

    靠無線電波傳回唄,這麼遠我們怎樣收到的呢?

    第一 在理論上來講無線電波在宇宙空間真空狀態下,一般僅考慮由能量擴散引起的損耗。很小的呦。當然旅行者上面的發射機功率並不大隻有十幾瓦的樣子比我們用的對講機大些但遠比不了車載電臺或者基地電臺,這倒不是因為它的功率放大級做不了那麼大,只是因為沒有必要做的那麼大,就算星上發射功率一千瓦,回到地球還是這個屌樣子,比二十幾瓦好不到那裡去,功率不做大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星上的核電池不支援發射機的功耗,在沒有太陽光的日子裡,電能變得非常重要了,因為星上還有一個用電大戶,那就是裡面的空調系統,在零下二百多度的空間裡沒有空調的話裡面的電子器件分分鐘就玩完

    第二 下行的訊號很弱就得用增益超大的天線,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大鍋,幾十米的直徑一個,若干個還能組成天線陣列來增加系統的增益,在地面有的是空間和電力,可以把接收系統做的很牛逼,可以努力降低頻率震盪的相位噪聲,也可以利用低溫來實現器件的低噪聲,還能利用更低的溫度在關鍵借點實現超導,用盡種種辦法來降低系統的噪聲,噪聲下去了,信噪比就上來了。

    第三降低發信機發信的速率,很慢的一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傳送,我們地球人有的是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功,速度慢些也比下來一大堆亂碼要好得多,再說這發射機和數字調製系統還是幾十年前的東東,你想快都快不了,星上的RAM讀取時間也不會很快,調的快點容易宕機。估計星上的記憶體應該是有壞的經過最佳化後湊合著用呢,轉發器上面的功率放大系統應該也不止一套,估計也是在用備份得了。

  • 5 # 龍俊宇20180420

    不說190億公里,就說15億公里,以人類50年前的技術,不可能做到這麼遠距離的主動資料通訊,得消耗多大的發射功率知道麼?別跟我說那時候就用上了量子技術!

  • 6 # 環球探索者

    ——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數字,"旅行者1號"目前距太陽的直線距離已經超過200億公里。

    —— 至於說什麼"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我只能說:這玩笑確實是開的有點大了!"旅行者1號"現在不過僅僅向太陽系的邊緣方向飛行了220多億公里、也就是太陽引力半徑範圍的千分之一左右,連太陽系的邊緣在哪裡還不知道呢。

    —— 這事整的確實是有點缺乏天文常識了!

    —— 以"旅行者1號"目前的飛行速度來看,三萬年後再來探討"旅行者1號"是否衝出了太陽系也為時不晚。

  • 7 # 光電機械

    初中的時候看課外書知道了NASA,知道了旅行者,從那時起對天文無比痴迷,非常佩服跟崇拜他們,感謝他們讓大家對太空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看到了波瀾壯闊的星系,星座,星雲的照片,雖然是合成的,很喜歡看哈勃拍的照片

  • 8 # 飛釜

    旅行者採取的是無線電訊號就是電磁波訊號,其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光速,即300000km/s.

    所以需要時間,以178億/30萬為例=16.5小時.旅行者探測器上帶有定位裝置的,可以知道地球的位置,所以訊號的發射方向是指向地球的. 再問: 如果電磁波在傳送當中被其他物體(或星球)擋住的話,這傳送訊號就白費了嗎?再答: 電磁波是一種波,具有衍射的性質,即它可以繞過尺寸與其波長差不多或比波長小的物體。所以一般只要不是被大行星遮擋,都是沒有關係的。再問: 如果被太陽這樣的恆星擋住呢?或者土星這樣龐大的行星再答: 那樣就被擋住了唄,訊號就收不到了。不過一般在設計軌道的時候會考慮到這種情況,會盡量避免的。

  • 9 # TG小豬快跑

    我不是來回答問題滴,是來瞎說創意滴

  • 10 # 楚1567326

    如果被外星人發現殘骸,透過飛行軌跡與原子放射情況,可輕易推測出飛行時間,方向與距離,就能找到我們。他們沒道理對我們友好,畢竟不友好對他們來說能帶來更大利益。後果太可怕了!美國人真蠢。

  • 11 # 大野驢1

    這是深空通訊手段,學無線電專業的應該多多少少會知道一些,旅行者一號的訊號要麼是透過地面的超大陣列天線接收,要麼就透過太空中繼站傳送再由地面接收,每次只能傳輸幾個位元組,飛船訊號弱,就只能調大接收器的功率來解決了,主要是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衰耗是很小的,所以傳這麼遠也不奇怪

  • 12 #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透過三個方法!第一,旅行者號的發射天線可以精確的指向地球。透過比較完善的定位技術,做到這一點不難。第二,地面上有高靈敏的天線,可以接受電子錶每次脈衝十億分之一的能量。第三,傳送訊號的方式特別,比如要傳送美國兩個字,它會連續傳送一百個美,然後傳送一百個國。雖然這樣做效率低下,但可以保證準確性,避免遺漏訊號或者因為干擾弄錯資訊。

  • 13 # 一直懂你17167955

    旅行者一號,簡單的說它把照相機分開帶著相機的鏡頭飛向遙遠的天空去抓拍古老的人類難得一見的景色,它拍照下來就傳人相機拍照盒成像,這個

    拍照盒還在地球上跟地球上使用相機一樣,就這麼簡單,

  • 14 # tian周頤

    謝謝邀請!此問答個人看法沒有飛出太陽系!近四十年曾經抵達近似太陽系邊緣!因磁場異常轉化,誤解飛出太陽系!目前太陽黑子活動頻繁異常!颶風和黃石火山都束手無策?被動接受!怎麼可能飛出太陽系?觀測太陽系軌道尚存誤區,整個太陽系沒研究探索徹底?飛出可能幾乎是零。

  • 15 # 喬小海

    航行在太空深處的飛船靠什麼傳遞訊號?

    顯然不能像古希臘人那樣靠傳令兵去跑,不然每次通訊都要跑幾億次馬拉松;也不能靠喊,即使有這樣的大嗓門,太空中沒有空氣,喊了也聽不見;好在有一種叫無線電波的東西,可以透過調製載入資訊,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每秒還可以跑三十萬公里,是目前最好的傳遞訊號的媒介。

    旅行者1號,白色的大鍋一樣的就是3.7米的高增益天線。

    無線電波的接受和發射需要用天線,旅行者號上帶有專門設計的高增益天線,這面天線是拋物面形的,直徑有3.7米,可以把無線電訊號集中在某特定的方向上,這樣可以花費較小的能量發射較強的訊號。

    天線結構圖

    為了互相通訊,地面上還要修建大型的接收站,比如旅行者號用的是美國的深空網路(Deep Space Network)。深空網路是專門針對空間任務的,所以它的天線要覆蓋全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班牙馬德里、澳大利亞堪培拉等地設有幾十米大小的無線電天線,這樣不管飛船飛到哪個方向都可以接受和發射訊號。

    位於美國加州的70米天線,深空網路的一部分。

    我們上網有頻寬限制,無線電通訊也類似的限制,所以訊號要儘可能簡潔,比如能用文字和數字就不用照片,和我們為了省流量少傳或者不傳照片類似的,比如對訊號和資料進行壓縮,相當於我們看小圖、縮圖,比如把一時傳不完的資料存起來,有機會再慢慢傳,相當於我們掛機下載電影等大檔案。這樣即使是遠在太陽系深處的飛船,也可以和地面進行通訊。

    至於旅行者號的距離和位置,前面有答主已經說了,就不再重複了,最新的動態可以關注它的官網。

  • 16 # 吃瓜群眾153193284

    太陽系邊緣在哪裡,有人認為是柯伊柏帶,也有人說是奧特星雲,旅行者號據稱正在進入柯伊柏帶,離飛離太陽系還有很長的路程,題意是問如何跟地面聯絡,當然是透過定向無線電聯絡,關鍵是能源供給,那麼遠太陽能電池已經難以供應電力,主要依靠原子電池提供電能,為節省能源,大部分時間是在休眠中以慣性飛行。

  • 17 # 拓荒者and

    人類飛行器在太陽系之內尚可控制,當飛出太陽系之後就再也無法控制,僅僅能夠接收到伴隨著宇宙射線而來的微弱訊號而已!由於銀河系的向心力作用,飛行器的速度是以一般宇宙速度來衡量的,當飛行器一旦飛離銀河系範圍,隨著宇宙加速度的作用影響,一般人類飛行器恐怕很難逃脫毀滅的噩運。

  • 18 # 諸哥忘事

    帶著地球資料飛向未知的太空,這絕對是最大的敗筆,也是最讓人無語的取死之道!它沒發現什麼還好,萬一真的發現外星人或者被外星人發現,試想一下,假如遇到的外星人是大猩猩這樣的智力程度的生物,那麼未來被關在動物園或者被任意屠戮做研究已經不可能避免了,假如發現的是超人智慧的生物那人類到時候進動物園或上解剖室被研究也不遙遠了,假如兩者旗鼓相當,那麼一場滅族之戰遲早無法避免,什麼!你說和平共處和諧發展!請先放下你手裡的小人書吧!上帝都不敢這麼說!

  • 19 # 鬼影56

    我聽說在150億公里外,旅行者號就已失去聯絡,怎麼還在15億公里,遲到傳聞。而且,如旅行者沒失去聯絡的話,其位置應當在200億公里外,而不是,150億公里,更不是15億公里。

  • 20 # 偶爾也吃素

    我來個簡明的回答:旅行者號與手機一樣,是用無線電訊號傳送照片,並且和地面的通訊是雙向的。由於距離非常遠了,訊號到達地球時已經很微弱了,所以要是用超高增益的龐大天線收發,即使這樣,也只能用很小的頻寬慢慢接收,並且還可能存在很多次中斷。這都要和地球控制系統多次雙向通訊協調與糾錯才能完成傳輸。要是用這個速度上網看養眼圖,估計你會吐槽不已。十多億公里在地面傳輸根本不可能,而在宇宙環境中進行視距傳輸,這個距離遠不是極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雙》這部電影,到底誰是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