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契慈

    聖人求心不求佛,這個心不是凡心,即妄心,分別心,執著心,貪嗔痴慢疑的心,是真心,即自性,為什麼求自性,如(壇經)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效能生萬法"。所以,向自性求,沒有什麼求不到的,因為自性就是佛。

    凡人求佛不求心,這個佛是表相上的佛,非真正的佛,如(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求眼前表相的佛,必定求的是那妄心上的事和物,歸根到底還是在那顆虛妄的心上打轉,你能求到,那是你命裡有的,因緣成熟罷了,你求不到,那也只是你自己沒種"因",又怎麼會結"果",就算你求遍眼前所有的佛菩薩相,也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

    人的心就像一畝田地,自己每天的身口意所造作的種種就像是撒在這畝田地上的種子,因果輪迴創造的時間,因緣創造的條件,種子結出果實,不管是苦是甜,都是自己的。"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生果,今生做者是",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自作自受",聖人明白,所以聖人求心,要想得到什麼,就"種"什麼,凡人求佛,卻不知心上有求,即無誠,你即求佛,心上無佛,無誠又怎麼會靈,就像老師可以教會你知識,卻不能替你考試,你始終要靠自己,一分真誠得一份利益,做到才是得到。這才是有求必應。

  • 2 # 小小二哥

    “朝聞道,夕死可矣!”孔聖人言之。

    什麼意思,我一小輩不足以評之,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聖人對於道的執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大道無為,上善若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家聖人老子之口。

    聖人之言,不可輕解,但是其中表達的意思很明白,既萬物皆有道,亦出自道!這已是足夠說明聖人老子對道的推崇。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出自莊子。

    莊子對於己心的追求已經達到了一個極為超脫的境界,他應該是最早提出天地萬物平等之人,特別是齊物論,更是直指其本心!故,蝶夢莊周與莊周夢蝶對於莊子而已沒有任何區別。

    對於聖人而言,道即是心,悟道即是悟己心。聖人明事理,知天地,明瞭求仙拜佛也只是求個心安,那何不求己心安呢?故,聖人只求己心,而不求佛!

    凡人之所以為凡人,便是其看不清自身,看不清周圍,更看不清天地。凡人迷茫無助,卻做不到心安,故此,求天地,求仙佛,以求心安爾。

  • 3 # 茶入真知

    佛是智慧覺悟。所以佛不是神,不是你以外的人和力量。若有人自心達到智慧覺悟圓滿就可以成就。聖人深諳這個道理便善用,於是但求內心不求心外。

    聖人靠智慧覺悟內心,靠覺悟增長智慧來成就聖人之道。

    聖人與凡人的區別不是求物質財富和名聞利養,沒有哪個聖人去貪圖什麼而成就聖人之名與實,都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儉以養德,修心修性。所以聖人之道完全是內求內觀內覺,不去向外攀緣。

    凡人因為內心貧瘠,總是想要得到,永不知滿足而不自知自覺。凡人認為要得到一切就是要向外索取,向外所求。把佛當成如神一般的額外存在,去求保佑,求給予,求滿願!卻不知佛是出世間之道,佛能給你的就是戒定慧讓你來覺悟人生,來充實你的內心,讓你的內心不因物喜,不以己悲,永遠自在灑脫。而不是物慾滿足。

  • 4 # 詩驀詩書畫

    有一句話叫:“人無信仰情必迷。”人人皆有信仰,只是信仰物件不同而已。聖人一般都自我修煉,跳出三界,無慾無求,唯獨守心,保持聖人的最佳狀態,所以,聖人求心,信仰的是自己。而凡人靠天吃飯,靠地生存,求佛是有所求的,求風調雨順、求平安、求健康、求財……既然是有所求,即存在功利私心,人們為什麼燒香拜佛捨得花錢?甚至花大錢建造寺廟,大把的捐款捐物也不心疼?那是因為乞求佛祖的賜福,所以,凡人覺得花錢是公平、值得的。如果把這些錢拿去救濟窮人,恐怕心有不甘,因為這是單相的付出,沒有回報。因此,一般聖人都認為,凡人求佛是被洗腦或心理暗示的結果。有信仰的付出是接受了某些心理暗示,即回報,都是內心隱藏功利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其心理亦是有所求,只不過所求非物質,而是精神上的。其實說到底,聖人求心不求佛,信仰不求回報,但死後還是收穫了名譽上的“聖人”稱號,貢世人瞻仰及紀念。

  • 5 # 二胖品文化

    不請自來

    這裡涉及了四個不同的概念,聖人,凡人,求心,求佛。這句話雖然有些貶義廣大平凡百姓的意思,但是卻包含了人生的真理。

    首先,這句話中明顯揭示了聖人與凡人的區別,聖人遇到問題會詢問自己,考慮自己的內心,由心中出發,思考萬物的規律,由萬物探索宇宙間的奧妙,從而最終的奧妙並不在於力量的掌控,而在於心靈的波動。

    凡人遇到問題其實更加符合客觀邏輯,但是終究不能為聖也是這個原因。其實不僅僅是求佛,求仙,求道等都體現的是了人在面對問題的無能為力,而無能的感覺就會使得人們偏向於追求一些客觀唯心的虛幻,其實這並不是不好,也是人們心中的嚮往。

    其實世間百態,萬物生靈,人為人,而人卻又不似人,聖人其實並不存在,但是也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凡人即是聖人,聖人也同樣是凡人,只是人們心中的聖很難被自己開採出來,只是我們日益增長的生活經驗,已經矇蔽了我們原本存在的聖靈之眼。

    人們信佛,願意拜佛,有求於佛其實也是內心的呼喚,而佛的存在也是冷門的嚮往,來生緣,今生分,其實都是希望一個心安理得,我們看清眼前的一切但是唯一看不清的就是自己的內心,因為如今的世人已經太複雜了。佛的智慧不是日益積累,而是逐漸放下,只有放下心中的執念,只有看透世間的怨念,將原本的汙濁洗淨,將疲憊的心靈安放在菩提之間。

    聖人是人,是凡人,但是凡人也是聖人,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實並不是指惡人的成佛之路,其實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屠刀,一直在閹割著我們自己,而真正下放的屠刀並不是用手,而是用心,而當我們真正做到心中屠刀放下的時候,也就不再是求佛的時候,因為你們就是佛,你們就是聖人。

  • 6 # 平安快樂82703296

    本人愚解,佛乃本心,所謂聖人,其實就是智者,經歷多了一些,知識多了一些,對事物理解透徹了,懂得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自己的內心就是佛,何必求佛

    凡人也在成佛的道路上,只是沒有放下罷了,功利心重,慾望感強,爭強好勝,當遇到挫敗,就無法釋懷,心中的佛就變成了魔,致使把自己折騰的體無完膚,才想起求佛,求佛的人,都是心智不成熟,混亂,我也是說說而已,誰人能做到,喜怒不行於色,利益面前幾人能不動於心,佛家也是看透於此,才成立佛堂,修寫佛書,力求趨魔。

    其實佛家也好,聖人也罷,也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先行一步而已,說句笑談我凡夫俗子隨後就到

    都是聖人哪有佛家,凡人是本,佛是花,沒有本,哪來的花,是花也是雪花

  • 7 # 風月紳士

    求心者都很務實,俗話說:心安理得,一個人做到問心無悔,他(她)就能立足與世,並得到人們的尊重,求佛的人大多數心中有愧,不易之財賺多了無法心安,所以他(她)們只有走求佛之路保護自己。

  • 8 # 古道西風

    想必都看過《西遊記》,又名《西遊釋厄傳》,原著中有一首佛偈:“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我想這首佛偈剛好和你那句“聖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記得《金剛經》有一言: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就是說,世間聖賢都在講“無為法”,只是講的方式有差別。歸根究底莫過於兩個字——【修心】

    說來說去,兜兜轉轉,無非就是這麼回事兒,簡單明瞭!無論是學佛還是修道,最重要的不是去看世間美醜和人心善惡,而是去反躬自省、修身養性,做到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就可以了!

    很多道理啊,說上幾天幾夜都說不完,但是如果概括起來呢,就是“修心”二字,如果去深究呢,又修無可修,得卻無所得,看似模模糊糊,實則清清楚楚。很有意思啊

  • 9 # 喜樂838

    信佛的人,不一定都在調心或求心,進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絕大多數都把佛菩薩相看得很神密想得神密,把佛菩薩想得好象都是萬能的,誠心的拜,能保自己,保家人……岀家的有部分人,和有的居士,信佛,學佛基本上都用在形式上,能真正用在心上的,求心的不多,唸佛的,大多數都用在口頭上,真實用心念佛的不多,所以能往生的,就那麼極少數。聖人……能稱為聖人的有幾位?孫子也稱為聖人,與孔子,莊子,老子公認的大聖人都有很大的不同。大聖人的境界,接近佛的境界或與佛的境界相同,聖人求佛不求心那就不叫聖人了。聖心與佛心也同等,佛本來就是聖心,也是聖人。釋迦牟尼講過:我不能用聖水洗盡人的罪業,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無法移植給別人,只能用真理進行教化,使人們自脫。可見求佛,佛也只能指導你撥開迷惑,改變自己的心,求內得到解脫。大師大德弘揚佛法,對自己,度眾生也重在於修心和對心的調理,大師大德敬佛,學佛,也求佛,他們求佛不是象我們普通人那樣求佛保佑,而是求佛加持具足清淨,加持修行中的定力,他們求佛是求佛經的指導。用這點機會,將以往的一點點感悟,寫在這裡:佛法奉行破迷心明,所悉佛法調心所得,佛法所悉應心得手,依法所行運用自如,所悟真理妙用自在,一切魔怨悉皆降伏,所出障礙隨盡解除,心淨甚深具足自在無礙。這也許對別人不大適用。對一個修學的人來說,還是以修心為主,從內找。修淨土唸佛,也要求調心,心裡儘量清靜,往外求作用不大,淨心念佛,心不亂,佛才能感應,彌陀接引,還是重在於自身,靠我們的心誠念力。

  • 10 # 貝卡他爹

    “心”與“佛”什麼關係?“佛”是覺悟的人,智慧的人,超凡脫俗的人;佛學是人類頂級“哲學”,它告訴人們如何具備慈悲心,如何走出苦難,覺悟“離苦得了”的理念;人們有兩種行為,一種是“信佛”,一種是“學佛”;信佛的人相信佛的覺悟,佛的智慧,強調與“信”,解析“信”,左邊是人,右邊是言,意思就是一個人在說“佛”的經歷;或者一個人說自己對佛認知等等,總之“信佛”的人是在聽別人說佛,而不是自己按佛的行為在生活中按佛的理念規範自己,往往產生“迷信”狀態,自己的心並沒有“轉化”;“學佛”與信佛就不同,強調與“學”。學佛的人不僅聽法,在生活中按著佛的要求修行自己的言行,分秒“慈悲”,“苦樂”平衡,心念“智慧”,“覺悟”成性,佛心轉為強大的空間,身體細胞釋放光明,接受所有“光明黑暗”,他們杜絕迷信執著…

    “心”是佛的“根”,心不轉為佛心,無論表面多麼“像佛”,你還是愚鈍的,並沒有覺悟,即使出家身披袈裟你還是凡心與佛無關。佛在心中的道理就是說“覺悟是自己的事情,要向自己內心修正自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覺悟”,去找“智慧”,甚至花錢滿天下找“佛”,你就是找到死也找不到佛,因為佛不在外面,是在自己心裡,為什麼不到心裡找呢?所以,聖人求心,不求佛的道理如此而已…

  • 11 # 大愛無疆283961496

    佛在靈山沒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

    人人心中都有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就是聖人求心不求佛的理念,你把自己的心放空再把佛的智慧裝滿你的心,佛的智慧是取之不淨的,用之不完的,你如信佛不按照佛的智慧去實行那你跳崖佛也沒法,你不發慈悲,不做好事佛也沒法救你。

  • 12 # 易心向上

    《六祖壇經》說:聖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聖人教化民眾,教化別人,先得從自己做起,求得自己的本心後,然後擴充出來,才能教化民眾,讓自己本心成為萬民之心,成就聖人之位。

    平凡的人看不到,碰到問題無法解決,不向自己求取答案,結果去求神求佛,佛講無心,心都沒有如何解決此人心裡的疑惑?

    這個是說明一個道理 ,就是修行人要從內心開始改變 ,而心外求法是絕對不可行的。有一首詩偈說的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外無佛,自己純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淨正直的思維,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樂的心胸。生活自然就安穩祥和、幸福快樂。

  • 13 # 梧桐樹邊羽

    “聖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這句話很有道理啊,不過與原文有些出入。

    原文出自《壇經》:

    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這句佛教偈語是很高妙的,但是我們從原文意思來看,是指導修佛者開悟的途徑。《壇經》是佛教在中國留存併發揚光大的支流“禪宗”的寶典。

    隨著經文的流傳,國人在世俗影響下對原句進行了修改,將頑冥不靈的執著偏修者“愚人”換成了普羅大眾的“凡人”,讓這句佛教用語超出了佛教本身的範疇,成為社會俗語,為更多人所熟悉。

    佛教脫離人世間痛苦的方法就是跳出輪迴,手段是修,結果是悟,化身是佛。而原始佛教中,佛其實就是開悟的智者——一個想通了的人而已。透過自身的哲學思考,想清楚了世間萬物皆空,從而得證大道,成為一個明心見性的人。明的是自己的心,見的是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的佛性。

    所以從來道教信徒求登仙界,而佛教中人追求的就是成佛。這個佛在後來大乘佛教中被神化,成為無所不能,和神仙差不多的人物。那麼我們是該追求心靈開悟,還是追求成為無所不能、神通廣大的佛陀?很明顯,第一種追求才是原始佛教的本思所在。

    佛教修為,特別是源自原始佛教的禪宗,講究的就是修心,擦乾淨心靈上的塵埃,看見我們原本所具有的佛性。“聖人”——真正的修為者看重的就是“明心見性”,而那些為成佛的信眾還執著於各種儀式、各種規則、各種身份,在禪宗大德眼裡看起來,這些人不過就是“愚人”。

    而將“愚人”改成世俗化的“凡人”之後,一個就是擴大了受眾面,咱們誰不是凡人呢?這句話放到社會準則中來,聽起來就有了些世俗逐利的味道。

    在俗人眼中,利益是追求的目標,而帶著這種想法去學佛,其目的也很明確——我就是要成佛跳出六道輪迴之苦——這也是佛教迅速吸納信眾的一種說辭。而在修為高深的佛教大家眼中,這種帶目的的修行其實和世間所有為了利益而進行交換的庸眾所為是一樣的,不過是透過虔誠膜拜和各種功課來換取自己的解脫,並不是真正意義精神上的開悟,甚至可能會因為慾望過於強烈而走火入魔。

    梁武帝蕭衍出資蓋了很多寺院,將佛教奉為國教,得意洋洋地去求問高僧:“我有多少功德?”高僧說:“一點功德也沒有。”

    為什麼蕭衍做了那麼多善事,卻沒有功德?

    因為他做善事是為了求功德,而不是發心求善。也因此和禪宗祖師達摩不歡而散,達摩一葦渡江,傳法中原。

    又好像如今的放生表演,有沒有功德?這種買來活物放生的行為不但沒有功德,簡直是作惡。正確的放生是在遇到生靈受難的時候幫它一把,而不求回報。那些為了放生而促發的捕撈,又禍害了多少本不該被塗炭的生命?

    行善與作惡,就在於一念之間。你的發心不同,決定了你的行為,決定了是否有佛教中的功德。“種福田,得福報”,但是你如果是為了得福報而去種福田,那就錯了。

    這種行為的人就只是愚人,而無法成為真正的修行者——聖人。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不做聖人,做凡人的現象也比比皆是。

    你給老人讓座,是看見老人,生了惻隱之心,這就是發心善良,那一瞬間,你就是求心不求佛的“聖人”。但是,你是為了寫作文,為了聽旁人說你胸口前的紅領巾更鮮豔了,雖然行為、結果是一樣的,但是發心是虛榮的,是求佛不求心的“凡人”。

    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 14 # 浪子空相

    自心自佛!人人都是佛!外面的佛與自己無關,是他佛!

    外求佛菩薩是迷信!

    求人不如求己!

    自心轉變了,才能覺悟,才能解脫輪迴!

  • 15 # 心不顛倒819

    《金剛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可想而知這個妄心多難調伏,猶如脫疆野馬,念念馳逐外境而不厭足,內執有我外執我所,分鐘不能停。

    所以佛說種種法對治妄心,把心降伏了,清淨心現前,求佛就不遠了,因眾生本來是佛。

    因凡夫不了知,所以向外求佛。然凡夫修行先求他佛,而後求自佛。無非覺悟而已矣!南無阿彌陀佛

  • 16 # 小仔她爹

    對極了!那是說聖人們只關心自己的心,當然啦,祂們也關心別人的心,那是普度眾生。心即靈魂,關心自己內在的靈魂,並真正找到祂於之合一,使得自己的頭腦休克,成為全新的完人,即全意識(宇宙意識體)。這就是聖人。

    凡人們則只從外在的形形色色來看問題,解決問題。那就是向外求,以頭腦意識來分析判斷或思維邏輯或想透,他們把它看成了"悟"並"開悟著"。他們看到經典以為是真理,看到偶像就以為是聖者、上帝,拼命地拜,拼命地求,以為能保佑和解脫(救贖)。其實這是嚴重的對外求所顯現的惡果。經典只是外在的東西,它是真理的廣告,而非真理本身。可就是外求、外做,凡夫硬生生地把自己鎖定在了真理之外。蠢!

  • 17 # 不會再改名了

    小時候媽媽說我很煩人,上學了老師說俺很煩人,工作了老闆說俺很煩人,娶妻生子了老婆孩子說俺很煩人,現在俺終於成剩人了

  • 18 # 140979666有緣

    聖人求心不求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自己本來就是佛,皆因自己的忘想、分別、執著不能證佛;這句話和凡夫畏果不畏因,聖人畏因不畏果意思大體相同;然而這句話的真正含意是求別人不如求自己,這句話好懂。聖人求心不求佛隔了層意思,所以一般人難理解,然而為什麼求心不求佛呢,打個比方,施主容易懂,有一位窮人家裡很窮,而自己也很窮,為什麼窮,沒錢花,因為有錢就能解決因貧困帶來的一切問題。於是他天天求佛,很虔誠的樣子,不管怎麼拜也好,怎麼虔誠上香,自己總是一直很窮,佛菩薩很慈悲,看到很窮,想加持兩個,加持不上,原因很清楚,貧窮無財皆因上世不佈施,造成這世無財貧窮,解決貧窮的唯一途徑是多佈施,等果報現前,自己有財了,進而改變了因無財使自己貧窮的真正含意,從這個事上不難看出,求心不求佛的道理,進一步,凡夫求佛不求心的道理就會迎刃而解。

  • 19 #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看到下面眾多的回答,感覺都還沒完全回答出問題。我在這裡,簡單的補充幾句。僅供大家參考。

    “聖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這句話出自於《六祖壇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好多人解釋的可能有點偏差。

    第一句,為什麼聖人求心不求佛?

    這句話的原意應該這樣解釋:因為有智慧之人已經通達知曉了,除自心以外,再沒有一個佛。佛在心以外是求不到的,這個原因就是自己的心的本性就是佛,除了我們這個心的本性以外,是沒有別的什麼佛的。

    第2句,為什麼凡人求佛不求心?

    因為凡夫平庸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心性就是佛。凡夫人平庸人認為只有佛,比如說寺院的泥塑的佛,或者是在古印度的釋迦摩尼佛,才能稱之為佛,其他的人不能稱之為佛。所以他們認為在心的外面的世界裡有一尊佛,外面還有一個佛像。所以說凡夫人執著外境的佛,這是外境去求佛,並不知道去求自心,更不知道自心就是佛。所以說,凡夫執著外境而求佛,是不可能實現的。

    自心是佛

    其實,“自心是佛”或者是“即心即佛”,一般人是很難理解的。這裡所講的自心,其實是指心的本性,也就是覺性妙力;而不是指自己的分別心。自己的分別妄念決不可能是佛。

    煩惱即菩提

    就像另外一句話:“煩惱即菩提”。一般來說很多人不太懂,就重複這句話。其實,種種貪嗔痴煩惱的現象不是菩提,只有煩惱的本性才是菩提。

    心的本性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什麼叫本性。比如你生起煩惱,煩惱是從哪裡產生的呢?是從你心裡產生的。我們的心可以產生想法,而這個想法並不是我們的心,這一點大家要搞清楚。這好比我這個人站在這裡,我在想一件事情。我大腦中所想的這個事情,並不是我本人吧?只有站在這裡的我才是我本人,這個大家都明白吧:不是心中所想的事情是我本人。所以說心中所想的那個事情,其實是一個想法;而且縹緲虛無,你也抓不住它,也得不到它,更無法拿給別人看一看。因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明白這個道理,他才這樣說:“何其自性,本來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物。”

    也就是說,我們的心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大無為法。也就是本體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原本是大自在,任運自成。只要你被迷糊了,你就成為眾生,只要你覺悟了,你就成為佛陀。

    自心是佛。除心以外,再也沒有一尊佛。

  • 20 # 真善美願作菩薩那朵蓮

    南無阿彌陀佛!

    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唸佛,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為止你看過最經典的科幻電影是哪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