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宸言舊事

    客觀上講,清代八旗兵應該是沒有出現過單一某旗作戰的情形,一般都是每旗下每佐領抽丁若干共同執行任務,或者以左右翼的形式出征(左翼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右翼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所以很難以量化的角度去區分哪一個旗戰鬥力最高。

    不過,如果從圍底、圍肩、圍兩頭的戰鬥序列來考察,似乎兩藍旗因處於形成合圍的位置,相對而言要更辛苦些。

    但是,如果從優異者得充禁衛的角度去分析,那作為皇帝親領的上三旗又似乎應該是最優秀的。

    此外,八旗軍在實際作戰中又有前鋒營、護軍營、驍騎營等別。例如圓明園三營等,也都往往以營為單位而非以旗為單位。因此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實在不好為八旗單一旗色的戰鬥力做以排序。

  • 2 # 平陽九幽

    清軍入關,定鼎天下,靠的是八旗勁旅,但是當時八旗中戰鬥力最強的卻是多爾袞和多鐸的兩白旗,這是為什麼呢?還要從八旗制度的淵源說起。

    努爾哈赤在創業時,只有一支黑旗軍,後來接收了鄰近的一大批部落組成新的一旗紅旗,努爾哈赤將自己原有的黑旗部隊交給兄弟舒爾哈齊,自己統帥新建的一旗紅旗,以後他收編了實力曾經很大的滿族哈達部,哈達部很大,不能編入原來兩旗,所以另建了第三旗白旗,白旗旗主由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擔任。這就是最原始的三旗。

    舒爾哈齊和褚英先後被殺,努爾哈赤將三旗分為八旗,白旗被一分為三:正藍旗,21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子莽古爾泰,正白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鑲白旗,旗主是褚英長子杜度;黑旗被一分為三:正紅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鑲紅旗,旗主是代善長子嶽託,鑲藍旗,旗主是舒爾哈齊的兒子阿敏;努爾哈赤自己統帥的紅旗也分為二旗:正黃和鑲黃旗。此時的兵力是,只算滿洲牛錄(300人,略相當於營),正藍旗,21牛錄,正白旗18牛錄,鑲白旗15牛錄,正紅旗25牛錄,鑲紅旗26牛錄,鑲藍旗33牛錄,正黃旗45牛錄,鑲黃旗20牛錄。

    開始努爾哈赤晚年將自己親統的兩黃旗65牛錄授予阿巴亥所生的三個幼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個牛錄,其餘自己統帥作為親軍,死後親軍由多鐸統領。這樣努爾哈赤死後多爾袞三兄弟擁有兩黃旗65牛錄,為第一大勢力。

    皇太極即位後,開始了對諸王勢力的打壓,先是奪得鑲白旗,將兩白旗改為兩黃旗,將原來多爾袞兄弟的兩黃旗改為兩白旗,接著收編正藍旗,交給兒子豪哥,將鑲藍旗的旗主換成濟爾哈朗,又將兩白旗混編,由多爾袞、多鐸擔任旗主,但是不管怎麼變,兩白旗還是原先努爾哈赤的親兵,實力還是位居八旗的一、二位。就在皇太極準備進一步變動時,自己病死了,所以到清軍入關時,戰鬥力最強的還是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

  • 3 # 深圳河北商會

    正白旗和正黃旗最厲害,因為這兩個互換過,努爾哈赤時期皇太極是正白旗旗主,多爾袞是正黃旗旗主,皇太極上臺把二者顏色換了,但是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強勢起來,多爾袞死後雖然順治制裁了多爾袞,但是把多爾袞留下的正白旗升為上三旗,皇帝直接統領

  • 4 # 辭鏡軒

    八旗不是按照民族劃分的。當然了,其中肯定也有老滿人的傲慢。其他民族只要達到條件也是可以入旗的,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袁崇煥的後代,袁佳氏。

    八旗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種組織形式。一種激勵體制,或者說是一個平臺。今天的我們不必高看一眼,也沒理由貶低的一無是處。

    我個人覺得罵旗人沒有問題,反正人家也懶得跟您對罵。

    但是每每看到關於旗人的話題就捶胸頓足,號啕痛哭說什麼耽誤二百年江山什麼的,就有點兒扯淡了吧?

  • 5 # 涵江66261669

    關外時期,各旗有旗主統領,進關後,旗主不再各領一旗,統一由兵部提調。八旗兵民合一的體制變為兵是兵,民是民。所謂兵民一體,實質上瓦解了。為了解決旗人不願為民的問題,多數旗人都以在營為兵的方式領取俸祿,雖然並未有當兵服役,也是這樣,相當於絕大多數旗人都被國家養起來了。雍正王朝中,新政要求旗人自耕自種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 6 # Kapu

    滿八旗,戰鬥力不是太強,主要是撿了大便宜。首先八旗人員太少,搞不了大兵團作戰。其次八旗能入關,純粹是因為李自成造反,打敗了華北地區的明軍。能進來,還是因為吳三桂叛變,吳三桂可是手握重兵。入關後,能打敗李自成,也是因為李自成的軍隊和明軍拼的差不多了。能打敗南明勢力,也是因為南明的幾個王爺內訌嚴重,再加上吳三桂的大軍支援。這麼多巧合啊,但是這就是歷史啊,誰讓大明不爭氣呢。

  • 7 # 94年的夏宇哥哥

    厲害也是對他們自己而言,明朝即使到了末期也不是他們能撼動的,要不是一系列的巧合才使得滿族入關的話,也不會有清朝這一說,不掩飾當時的清兵有一定的實力,但能入關運氣至少佔了七成!

  • 8 # V76891232

    不管哪個強,我只知道非常強,總有人說清朝因為內亂,因為鼠疫,真那麼強,版圖會那麼小?滿清一路從白山黑水走來 女真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蒙古三大部,興安,伊克昭,科爾沁,都被征服,然後征服了遼東,朝鮮,然後征服了李自成,南明! 然後打敗沙俄,西蒙古葛爾丹,三番之亂! 後來又征服了臺灣,青海林丹漢,征服了天山南北,帕米爾,大小金川和西藏! 所以不要用滿清末期的狀態來衡量滿清初期的戰力

  • 9 # 一夢換須臾C

    當年滿清入關純正的滿人只有7萬多 ,其他加起來也才20萬!若不是關內李自成等鬧的太兇!又遇到了連年的乾旱!加上吳三桂叛亂投靠滿清,而崇禎又是臨時抓包頂上去的皇帝!若是多給崇禎皇帝幾年的時間平定內亂!依照崇禎皇帝的雄才大略以及果斷狠辣,加上明軍的戰鬥力和裝備的火器,再給滿清十年也別想入關!可惜歷史沒給崇禎足夠的時間,天災人禍葬送了大明王朝!崇禎確實是個很有能力的皇帝,可惜生不逢時!最後說句公道話,現在的電視劇真特麼瞎編,竟然把崇禎寫成昏君!

  • 10 # 寧禾針砭

    難道不應該是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說的于謙家族所在的“尿黃旗”麼?

    開個玩笑,言歸正傳。

    題主意思應該是問,大清國的八旗哪一期的綜合實力最強,只有綜合實力最強的,這才稱得上“厲害”二字,縱觀明萬曆二十九年也就是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創立八旗制度,到1911年辛亥革命隨著大清覆亡,八旗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297年。

    首先這其中最早出現的是黑旗,1584年,出身建州左衛的努爾哈赤興兵,以黑旗為幟。隨著1589年建州三衛的統一,努爾哈赤另設紅旗軍親領,將黑旗軍交由胞弟舒爾哈齊指揮。1601年征服海西女真哈達部落之後,又分設白旗軍,由長子褚英指揮。紅白黑三旗是後來八旗制度的主要基礎。

    1615年,建州已經吞併除葉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歸附。麾下牛錄已有百倍於起兵之初的規模。因此,努爾哈赤於該年將紅白黑三旗及所領牛錄析設為八個旗: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正四旗旗幟為純色四方形,龍首朝後;鑲四旗旗幟為五邊形,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龍首朝前。

    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為名正言順及鞏固權力,將多鐸、阿濟格二人統領的正黃、鑲黃二旗改色為正白旗與鑲白旗,而將自己親領的原正白旗改色為正黃旗,又奪取杜度的原鑲白旗主之位,交由長子豪格擔任,改色為鑲黃旗。1635年,正藍旗主莽古爾泰意圖謀反事敗遭誅,該旗由皇太極所得,皇太極將其與自己親領的正黃旗混編重組,成為新的正黃旗和鑲黃旗。

    所以,鑲黃旗和正黃旗,才是八旗裡面地位最高、實力最強的,是皇帝直接統領,這兩個旗姓氏中得帶頭大哥都是愛新覺羅,這個名字就不用解釋了吧?

    而八旗制度中還有一條明確記載,鑲黃旗為八旗之頭旗,所以,這應該是樓主要的答案

  • 11 # 文化亂燉

    八旗子弟即八旗人的後代,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後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人的後代稱八旗子弟,後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於國而自己遊手好閒的紈絝流氓子弟。

    八旗軍

    廣州曾經是“旗下人”聚居的城市之一,至今市區還留下“八旗二馬路”這麼一個名稱。這裡流傳著一個故事:早年有個“旗下人”到茶館喝茶,當堂倌取來沖茶用的蓋盅,還沒有沖水的時候,他就把一隻小鳥放在盅裡,加上蓋子。當堂倌揭開蓋子的時候,小鳥呼的一聲飛走了。於是這旗人就撕開顏面,纏著堂倌索取賠償,狠狠敲了一筆之後,才揚長而去。直到今天,廣州的茶館裡,服務員為茶客泡好茶,如果茶客飲後自己不揭開蓋子的話,服務員是不會主動來沖水的。傳說這種習慣就和這個故事有關。姑不論這是真是假,直到現在仍有這樣的故事流傳,可見當年“八旗子弟”給人的印象了。

    進北京後的上三旗與下五旗

    上三旗為“天子自將”,多歸皇帝自領,地位最高,人多勢眾,成為核心;它們是:正黃、鑲黃、正白,守衛皇城,挑取侍衛。擔任皇帝外出護衛,是親軍。

    下五旗守衛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駐防護衛。它們是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正黃

    在八旗軍中要數正白旗與正黃旗最厲害,這兩旗中也是滿清英雄輩出的軍隊。如皇太極,多爾袞

    正黃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純黃而得名。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由皇帝親自統領。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主要群族

    愛新覺羅氏、 伊爾根覺羅氏、 烏雅氏、阿穆魯氏、阿禮哈氏、阿克佔氏、安達拉氏、愛渾氏、阿圖拉墨氏、敖拉氏阿爾拉氏、 赫舍里氏、烏扎那拉氏、敖拉託欣氏、阿魯氏、敖佳氏、阿爾布氏、阿拉邊前氏、安佳氏、阿塔穆氏、阿賚氏、阿喇氏、阿爾巴齊氏、愛義氏、敷臣氏、阿穆尼普塔斯氏、阿拉克塔氏、 阿魯特氏、艾耀施氏、阿魯絡特氏、碧魯氏、

    正白旗

    清代八旗之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將其納入皇帝親統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病死之後,順治皇帝將多爾袞掌握的正白旗收歸自己名下,與兩黃旗並稱為上三旗,這以後就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統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朝末代皇后婉容也是正白旗人。

    正白旗

    正白旗從古至今所出的文化名人不少,包括:《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著名國畫家關松房、90後少女作家陳勵子(現任中國少年作家學會副主席)等。

  • 12 # 使用者7jc2zn46le

    明萬曆二十九年也就是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創立八旗制度,到1911年辛亥革命隨著大清覆亡,八旗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297年。

    首先這其中最早出現的是黑旗,1584年,出身建州左衛的努爾哈赤興兵,以黑旗為幟。隨著1589年建州三衛的統一,努爾哈赤另設紅旗軍親領,將黑旗軍交由胞弟舒爾哈齊指揮。1601年征服海西女真哈達部落之後,又分設白旗軍,由長子褚英指揮。紅白黑三旗是後來八旗制度的主要基礎。

    正黃旗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 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 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正紅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 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 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 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正紅旗人。留意下兩個n兩個k和數字一二八這個維新號,提高男人的姓能力,效果倍棒。

    正白旗位置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 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製。正白 旗是皇帝親統旗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 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 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 萬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1615年,建州已經吞併除葉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歸附。麾下牛錄已有百倍於起兵之初的規模。因此,努爾哈赤於該年將紅白黑三旗及所領牛錄析設為八個旗: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正四旗旗幟為純色四方形,龍首朝後;鑲四旗旗幟為五邊形,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龍首朝前。

    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為名正言順及鞏固權力,將多鐸、阿濟格二人統領的正黃、鑲黃二旗改色為正白旗與鑲白旗,而將自己親領的原正白旗改色為正黃旗,又奪取杜度的原鑲白旗主之位,交由長子豪格擔任,改色為鑲黃旗。1635年,正藍旗主莽古爾泰意圖謀反事敗遭誅,該旗由皇太極所得,皇太極將其與自己親領的正黃旗混編重組,成為新的正黃旗和鑲黃旗。

    鑲黃旗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 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 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 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 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嘉慶帝的 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朝廷的高階官員中 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

    所以,鑲黃旗和正黃旗,才是八旗裡面地位最高、實力最強的,是皇帝直接統領,這兩個旗姓氏中得帶頭大哥都是愛新覺羅,這個名字就不用解釋了吧?

    而八旗制度中還有一條明確記載,鑲黃旗為八旗之頭旗,所以,鑲黃旗實力最強!

  • 13 # 山色歸讀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基礎上建立的。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和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彔,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徵。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

    清朝統一,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併為擴大軍事實力和收攏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八旗中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屬於上三旗。

    正黃旗以旗色純黃而得名。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鑲黃旗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 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 萬人。正白旗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 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 萬人。

    順治帝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製。順治帝時期:正白旗由多爾袞,鑲白旗有多鐸分別領導,多爾袞死後,順治將正白,收歸皇室,所以很多正白旗的人包括伴當(奴隸)一下子就成了皇帝的親隨,從而飛黃騰達,其中包括曹家。

    上三旗內都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正黃旗、鑲黃旗是八旗中最有地位與權勢的,也是血統最純正的滿人,與正白旗一樣受皇帝直接領導,為“上三旗”。

    一般而言,三旗的勢力強弱與尊貴程度為正黃旗、鑲黃旗高於正白旗。八旗中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由皇帝直接統轄,為上三旗。三旗中屬鑲黃旗最為尊貴。因為鑲黃旗內有八大老姓,分別是: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葉赫那拉氏、輝發那拉氏、烏拉那拉氏、郭羅絡氏、伊爾根覺羅氏。另外在入關前還另有兩個重要的部族,一為董鄂氏,一為富察氏,此亦為外戚。而正黃旗雖為皇族但大多是包衣奴才地位遠不如鑲黃旗,所以八旗中鑲黃旗最厲害。

  • 14 # 惟願盛世大中華

    在地位上,鑲黃是最高的。若從戰鬥力,就不好說了,實際上,滿清入關後,短短不過30年,八旗就不行了,從平三藩就可以看出。

    吳三桂擁有兵力不過3萬,連同尚可喜、耿精忠,不過5萬左右兵馬,不及滿清十分之一。而康熙為剿三藩,前後呼叫了近40萬大軍,可謂是舉國之兵撲向西南(因為對待尚可喜、耿精忠採取了招撫政策,實際真正兩軍對壘的只有吳三桂3萬兵馬),居然打了整整八年,才算平定。

  • 15 # 求之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1614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規定每300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一人,五牛錄為一甲喇(隊),設甲喇額真(參領)一人,五甲喇為一固山,設固山額真(都統、旗主)一人,副職一人,稱為左右梅勒額真(副都統)。

    八旗兵分為經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總稱,由郎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郎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內武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由上三旗守衛。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總人數也在十萬左右。

    鑲藍旗

    今內蒙古烏蘭查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了下轄八十七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錶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變是藍旗人。

    正藍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領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滾降為下五旗,不在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

    鑲紅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查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紅旗

    在今烏蘭查布盟的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子和貝勒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七十四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紅旗人。

    鑲黃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市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規模擴大到下轄84個整佐令又兩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嘉慶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垂簾聽政”的慈禧和慈安都是,朝中不少官員也來自鑲黃旗。

    正黃旗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無王,都歸皇帝所領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使八旗中人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兩個半分佐領,約三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為15萬人。康熙的愛臣,乾清門一等侍衛納蘭性德就是正黃旗人。

    鑲白旗

    在今天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子貝勒所分統,清末時規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8萬人,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白旗

    位置在內蒙古錫林郭樂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因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滾將自己所領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領之一,旗內無主,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

    清麼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清朝入關之前,是有上三下五的現象。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身份高貴,條件待遇優厚,稱為“上三旗”。其餘五旗,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藍旗、鑲白旗,稱為“下五旗”,由親王、貝勒、貝子掌管,駐守京師各地。入關後順治皇帝憑藉中央政權的政治經濟力量,掌握正白旗,撥出正藍旗,上三旗調整為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

    皇帝所在的旗,當然就是最厲害的旗。如皇太極親領三個旗,究竟哪個厲害,誰也沒法細分。

  • 16 # 快吃辣條

    八旗是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採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每300人為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 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組織中蒙古旗與漢軍旗的建立比滿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為左右二營。八年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編審,正式編為蒙古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漢軍單獨編為一旗,據考證是在天聰五年正月(一說天聰七年)。皇太極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為四旗,七年正式編為漢軍八旗,旗色與滿洲八旗同。從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組織三個部分二十四旗的組織建設,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滿洲、蒙古、漢軍三個部分。  上三旗與下五旗八旗又有上三旗與下五旗的區別。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清世祖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清世宗雍正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 17 # 檢校羽林衛

    努爾哈赤時是正黃旗最厲害,他死後多爾袞和多鐸繼承了他的牛錄,後被奪位成功的皇太極把地位降到了正白旗和鑲白旗。皇太極把自己所領的兩白旗升為兩黃旗,地位雖然升了,但是就戰力來說,還是多爾袞的正白旗戰力最強。這也是為什麼多爾袞死後,順治自領正白旗的原因。從此之後,正白旗為上三旗之一,皇帝是旗主。

  • 18 # 談笑書生

    八旗沒有排名,就像中國各大集團軍一樣不分上下1601年初建時僅三旗:黑旗、白旗、紅旗。1615年因“歸服益廣”將三旗析設為八: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合稱八旗,統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正黃旗正黃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著名人物:索尼、納蘭性德等。八旗鑲黃旗清代八旗之頭旗,上三旗之首。建於明萬曆四十三鑲黃旗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著名人物:如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哲憫皇貴妃,嘉慶帝的孝和睿皇后,慈安太后,朝廷的高階官員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而慈禧太后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八旗正白旗正白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多爾袞病逝後,順治就將正白旗納入上三旗,此後清代就成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統旗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 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著名人物:清末大臣榮祿、端方及清末代皇后婉容(達斡爾族)都是正白旗人。八旗鑲白旗鑲白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著名人物:《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肅親王善耆和阿桂、載澤等。八旗正紅旗正紅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人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八旗鑲紅旗鑲紅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著名人物:光緒帝寵妃珍妃等八旗正藍旗正藍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旗和鑲黃旗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是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著名人物:崇綺(1864年狀元,戶部尚書。同治帝孝哲毅皇后之父)八旗鑲藍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鑲藍旗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人物: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歷史上臭名遠揚的慈禧太后(也稱西太后)本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辛酉政變時被處死的顧命大臣肅順也是鑲藍旗。

  • 19 # 三觀粉碎機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把問題拆開來看,也就是對“厲害”二字的指向。

    比如說:如果問題是清代八旗中最厲害的是哪旗?這裡的厲害指的是戰鬥力的話。

    正如答主宸言舊事所說,從嚴格上講清代八旗兵並沒有出現過單一某旗作戰的情形,不管是任何一次戰爭。也就說通常情況下都八旗軍每旗下每佐領抽丁若干共同執行任務,或者以左右翼的形式出征(左翼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右翼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所以很難以量化的角度去區分哪一個旗戰鬥力最高

    但是就好比你問明中後期浙兵中最厲害的是義烏兵還是浙江其他地方軍,雖然這個沒法回答,因為並沒有單一地方部隊作戰的情況。但是浙兵中承擔主要衝鋒任務的還是原戚家軍中的義烏兵,而八旗中自然由皇帝親領的上三旗(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理論上而言更為優秀,相對而言自然同時也佔有更多的資源。可非要具體哪一旗更加厲害,那就沒有答案了。

    再如果問題中的“厲害”所指的是地位上,政治上的尊貴。那麼應該是鑲黃旗

    這裡首先要強調一點是,八旗並沒有尊卑之分,他們之間的地位相對而言是平等的,並沒有我們相信說像印度種族姓氏那樣涇渭分明,不可逾越。但實際上三旗,還是比下五旗更加尊貴的,而上三旗中最尊貴的就是鑲黃旗。

    在滿八旗成立之初,鑲黃旗就是努爾哈赤的親軍,之後在分配中也給自己的貼身侍衛裡面留了15個鑲黃旗佐領的名額,所以鑲黃旗也稱為頭旗。而且不管是滿族皇后人數,貴族人數,大臣人數,將領人數,鑲黃旗都佔有絕對的優勢,也就是說從政治到經濟到武力總額,鑲黃旗都是毫無爭議的八旗第一。更有說服力的是清朝皇帝都有個稱謂,叫做鑲黃旗佐領上,也就是說雖然理論上皇帝不屬於任何一旗,但是他都會把自己預設歸到鑲黃旗下,這就更加顯得鑲黃旗在滿八旗中超然的地位。

    順帶囉嗦一句,由於漢文化中“正”為中,“鑲”為邊,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正黃旗才是滿八旗中最為尊貴的一旗,常常開玩笑說我是正黃旗下誰誰誰,偷偷告訴大家一句,正黃旗確實是滿八旗人數最多的一旗,但是他們都是皇帝和各頂級大臣的家丁,這才是正黃旗人數最多的原因。

  • 20 # 來疑滄海盡成空

    正黑旗,旗主是愛新覺羅.筐。其實八旗的戰力有待考證,明朝後期都那個樣,還打不進山海關,也就皇太極有一次兵走險招,從雁門關打進去。不知道是明朝太強還是八旗太弱。要不是李自成張獻忠作亂,僅憑八旗想入主中原,結果還得兩說。

    努爾哈赤時候組建八旗,順治年間入關,康熙年間開始啟用綠營。到後來就更不用說了,太平天國作亂,湘淮先後而起。八旗好像沒多少經典戰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做早餐,怎麼做既有營養還簡單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