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環形社

    秦檜是南宋一代權臣,執掌朝堂達18年之久,他飽經議論和詬病之處就是他力主議和和以“莫須有”之罪陷害岳飛,並最終導致岳飛冤死,所以數千年來,秦檜也被認為是民族的罪人。

    因為秦檜在俘期間有在金朝任職的經歷,回來以後又力主求和,一副投降派當到底的架勢,很多人依據就認為他肯定是金朝的奸細,並且在學術界也引起了巨大爭論。要回答秦檜是不是金朝的奸細其實就要先搞清楚秦檜是怎麼回來的,他迴歸南宋以後當時的局勢又是如何,本文將逐一分析。

    張覺事件和秦檜主戰

    秦檜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主和,在金兵沒攻破汴梁之前,秦檜一直主戰。張覺原本是遼將,後來歸降了金國,但不知道他哪根經抽了,降金不久以後又暗中和宋燕山府宣撫使王安中聯絡,歸降了北宋。這個時候金朝找到了藉口,派兵直逼汴梁城下,秦檜堅決要求主戰,秦檜的《上欽宗論邊和三事》,指出對於金軍“不宜示怯,以自蹙削”。

    意思是,如果我們自己露怯的話,相當於就是自損國力。最後沒辦法,宋欽宗主和,最終達成了割讓太原、中山和河間三鎮的協議。原本以為此事就過去了,誰知道北宋根本無意履行協約,反而派兵把守,金軍再次圍攻汴梁,秦檜再次主戰,可最終金軍破城而入,將北宋皇族、大臣一網打盡,造成“靖康之恥”,在金兵驅虜北上的過程中,秦檜也在其中。

    秦檜到金授官職

    宋微宗趙佶在北方知道高宗即位以後,大喜過望,立即寫下議和長書,表示願派人通知兒子,“使子子孫孫永奉職貢”。對此議和長書有幾種書法,有說是秦檜寫的,有說是微宗撰寫,秦檜代為修改。

    《宋史.秦檜傳》記載,宋徽宗:“作書貽粘罕,與之和約。俾檜潤色之。檜以厚賂達粘罕。 《中興姓氏錄》記載由秦檜起草長書:“其在金也,為徽宗作書上粘罕,以結和議,粘罕喜之,賜錢萬貫、絹萬匹。”

    長書中站在金朝的立場上,極盡阿諛奉承之詞,不過這事也讓金朝上曾對秦檜和徽宗有著非常好的印象,特別是秦檜,金朝對他給予官職,秦檜也爽快答應。

    《中興遺史》:秦檜“至金國,見金小主文烈帝,高其不附立異姓之節,以賜其弟完顏昌為任用。任用者,執事也。達賚亦高其節,甚相親信。”

    其實可以看出,到達金朝的秦檜在思想上是有所轉變的,他不像其他大臣那樣為了面子和氣節不接受金朝的官職,反而很爽快的接受了事實,而且和金朝上層也保持了不錯的關係,在這點上秦檜確實有汙名節。

    秦檜南逃

    秦檜到底如何歸宋,是否是金朝故意放其回來破壞南宋內部團結,或者是秦檜趁機逃跑,說法很多,而且秦檜歸宋也對秦檜是不是金朝奸細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可以看出,秦檜為了能夠順利逃跑,分了兩部計劃,第一是找了家屬隨行的理由帶上自己的老婆王氏,第二為了防止訊息走漏,引起完顏昌的懷疑,提前放出煙霧彈,致使完顏昌對秦想要逃跑的訊息不以為意,因為他覺得逃走的契丹人也有很多,而且漢人對忠誠很看重,秦檜即便跑到了南宋也未必受到重要。記載中可以看出,對於秦檜是不是奸細,其實並沒有具體說明,也無法具體推斷。

    但有個問題就出現了,上文所提到的兩本史書《老學庵筆記》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寫的,出現得時期較晚,《中興遺史》也同樣如此,也就是說,此書兩位作者並非親歷者,對於事件得真相和考證難免有道聽途說得嫌疑。同時,秦檜自己也寫過一本《北征紀實》的自傳,裡面也對涉及自己得情節做了詳細得描繪,但結合作者本人得過往,筆者也對此表示嚴重懷疑其有臉上貼金之嫌。

    而其他史書如《秀水閒居錄》也涉及了秦檜南逃一事,但文中對其他歷史事件,如對作者政見不合者的很多事實幾乎於捏造,很多學者對此覺得非常不嚴謹,兩相比較,導致其文獻史學價值打了巨大的折扣,所以對於秦檜的事情更無法佐證了。但不管怎樣,經過籌劃之後,秦檜抓住楚州局勢動亂的機會,乘船到達南宋。

    秦檜歸宋後

    秦檜歸宋以後面臨著很大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滿朝文武都相信他是自己跑回來的而跟金朝沒任何瓜葛。

    《宋史.秦檜傳》載:“朝士多謂檜與楠、傅、樸同拘,而檜獨歸;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逾河越海,豈無譏訶之者,安得殺監而南?就令從軍達賚,金人縱之,必質妻屬,安得與王氏偕?”最終由於“宰相範宗尹、同知樞密院李回與檜善,盡破群疑,力薦其忠。”

    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從史料記載中去查詢範宗尹等人用了什麼證據和說辭讓大家相信秦檜是忠誠的,但此事就是這麼過去了,而秦檜到底忠誠不忠誠還是得看他接下來的表現。

    趙構求和金不理

    金朝對於宋朝的印象經歷了好幾個過程,從開始的尊敬懼怕,到看透了北宋的虛弱,在到最後攻破汴梁以後完全不把宋看在眼裡,扶持了張邦昌為傀儡皇帝。趙構稱帝建立南宋以後,金朝立即發兵南方,想趁趙構根基為穩之時將其消滅,以建立成張邦昌的這種傀儡政權,以便於其統治。

    《金史.宗翰傳》: 康王構當窮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

    趙構畢竟才建立南宋,聽說金軍打了過來,不顧大臣的勸阻,屁滾尿流的就棄城而逃往揚州,金太宗下令繼續追擊。趙構對於來勢洶洶的金兵可謂是嚇破了膽:立即遣洪皓“為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充大金通問使,”致書宗翰表示“願去尊號,用正朔,比於藩臣”。

    嚐到甜頭的金軍哪裡管什麼求和,直接拒絕使者,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滅亡南宋。而在趙構派遣使者求和的途中,金軍依然照舊發兵追擊,幾乎把趙構逼上絕路,為了留條活路,趙構也顧不上面子,再次上書金朝求和,幾乎已經把臉貼到地上了。

    趙構:古之國家迫於危亡者,不過守與奔而已。今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此所以鰓鰓然。惟冀閣下見哀而赦已。前者奉書願削去尊號,是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亦何必勞師遠涉而後為快哉?

    實話實說,看到如此乞求之語,作為一個現代人,都有些臉紅了。但好在天佑南宋,在金軍追擊的過程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最終金軍敗北,他們也逐漸意識到,靠絕對的武力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南宋滅亡。開始轉變了對南宋的戰略計劃,於1130年冊封劉豫為傀儡皇帝,建立偽齊政權。

    秦檜在南宋最大的政治手段就是不惜餘力的推動宋金議和,這個時候很多人說秦檜在1130年10月歸宋是為了議和的說法。但事實上,1137年金熙宗廢除偽齊以後,宋金和議才真正地開展起來。另外秦檜在北宋的官職不大,金人即便真要培養秦檜當奸細,怎麼能預測秦檜能夠在南宋做到宰相之位呢?

    秦檜是完顏昌指派的奸細

    金軍在追擊南宋的過程中,從開始的不可一世,到經歷了幾次大敗,逐漸從新對南宋軍隊產生了畏懼,其中就包括完顏昌。

    1131年3月,完顏昌在進攻泰州縮頭湖時,被張萬榮所率梁山泊水軍打得大敗,金軍“溺水而死,或陷於泥淖者,不可計。”完顏昌之婿戶不刺蘆達連同蕃漢四千餘人都被張榮所部擒獲。完顏昌帶領二千多人狼狽逃回楚州。

    《大金國志》: 完顏昌為“張敵萬所敗,銳氣沮喪,”“復值馬災死亡殆盡”“軍中每夜無故而驚,加之寇盜乘時蜂起,”遂“自淮東歸淮北,休兵於宿遷縣樂馬湖”。

    秦檜歸宋是奸細的說法其實很容易聯想到完顏昌這,畢竟秦檜在金朝時就是完顏昌的親信,但完顏昌對宋的政策是一個完全的主戰派,直到其被南宋軍隊大敗以後才有所改觀。而且歸宋不久的秦檜很快就取得了宋高宗的賞識,開始主持對金議和事宜。說明秦檜歸宋後在完顏昌的戰略思想中並未充當奸細和內應。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在金朝還是迴歸南宋,秦檜與金朝高層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大金國志》記載:“天會八年,十一月,歸秦檜於宋,用粘罕計也”。

    回到南宋後,秦檜也與完顏昌經常有書信往來,但大多數是為了議和而寫。有人認為,秦檜之所以一心求和,大機率是因為皇帝的意志和他本人對”靖康之恥”的深刻印象造成,同時趙構作為親歷者,同時經歷了金軍對南宋的軍事打擊,也本能的對金軍有畏懼之感,這裡可謂是君臣一心。

    結束語

    秦檜在金期間,作為一名文臣,隨意接受金朝官職,確實有辱名節,這與自古以來講究的民族氣節不相符合。而他後續的議和政策、陷害岳飛致死,也讓人們對他印象不佳、恨之入骨。但奸細和姦臣畢竟還是有所區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並不能完全證明秦檜就是金派來的奸臣,缺少具體相應的史料證據。

  • 2 # 師範小王子

    岳飛為宋家恢復疆土有功,殺之無理,反正不能把罪責推給皇帝趙構。實則是趙構怕迎回二聖丟了皇位。秦檜參與其中,安上個奸細理就通了。

  • 3 # 耋老人HYL

    秦檜本來是欽.徽二帝時期的新科狀元,隨著欽.徽二帝一起被虜去金國,後來投降了金國,被派以欽,徽二帝密令返回南宋潛伏下來,侍機破壞抗金事業。

  • 4 # 中國通史影片A

    當然是假的了,秦檜已經是丞相了,他做奸細的話,還能怎麼爬?南宋皇帝會讓一個奸細做丞相麼?顯然是不可能的。

    歷朝歷代都在主戰派和主和派,談不上誰對誰錯,只看能符合誰的利益。

    主戰派一般都是武將,因為軍人不打仗就沒有功勞,沒有權力,不能升官,反而會刀劍入庫,馬放南山,並且削弱他的權力,讓他做虛職官,並不是他們很愛國。

    主和派一般都是文臣,如果打仗,文臣功勞相對較小,且武將會侵奪文臣權力,武將立功後,在朝堂話語權更重,而且,打仗對募兵、財政的壓力太大,所以文臣多會反對,並不是他們賣國。

    秦檜是大宋的主和派代表,金國也有主和派,且秦檜就是金國的主和派放回來的,目的就是兩人促成合議。

    金國“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宗室成員完顏昌,女真名撻懶,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叔叔完顏盈歌之子,完顏盈歌是女真部落的英雄,武力統一了女真各部落,為完顏阿骨打攻滅遼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完顏昌與完顏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顏晟是堂兄弟,按照輩分計算,也是金國第三任皇帝金熙宗的爺爺輩。

    他主和並不是他賣國,也不是因為他膽小,或者更仁慈。而是他知道,金國是不可能滅亡南宋的,合議是遲早的事,所以他放秦檜回南方。

    秦檜是怎麼被抓去北方的呢?本來他不會被抓的,因為他反對把北宋宗室抓到北方,立張邦昌為帝,因為這個反對金主,於是被抓了。

    如果主和就是賣國,就是奸細,那袁崇煥跟他有什麼區別?怎麼成了英雄?

  • 5 # 公元前

    公元1127年,金人擄走了徽欽二帝和南宋國相秦檜,趙構是宋徽宗唯一一個沒有被俘虜的兒子,在群臣的擁立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公元113年十月,秦檜攜帶著家眷從金國,安然無恙的回到了南宋的地盤,後世人對秦檜的這一行為,認定他是金國的奸細一直爭論不休。

    秦檜曾經作為北宋的官員隨著徽欽二帝一起被金人擄往了北方,他在金國生活了大概四年之久,居然能夠毫髮無損的回到了南宋,而且還是攜帶家眷安然無恙的回來,這四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給後世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秦檜是金國的奸細,最早出現在《秀水閒居錄》的書中,但是,這本書的作者朱勝非和秦檜有著非常深的積怨,秦檜在做丞相的時候,他就聯合其他官員彈劾秦檜,隨後秦檜第一次被罷除了相國之職,後來秦檜重掌丞相之職,他開始對朱勝非等人進行打擊報復,朱勝非被迫辭官回到了老家秀水,這本書也是朱勝非辭官回鄉之後所寫,鑑於他和秦檜之間的仇恨,他的書中記載秦檜是金國的奸細,難免會有朱勝非的主觀臆測的情況。所以朱勝非在寫書之後,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將秦檜搬倒。

    雖然在史料中缺少秦檜是金國的奸細的證據。但是從秦檜回到南宋以後,秦檜身居相國之位長達十七年之久的一些行為,我們可以看出,在他身居相國之位十七年期間他堅持和金國議和,堅持奉行割地向金國稱臣、納貢的主張,他在朝廷之中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貶斥張浚、趙鼎等主戰派大臣,收回了韓世忠等將領的兵權,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抗金名將岳飛冤殺在風波亭,在他成為南宋相國之後,製造了許多冤案。透過以上分析可知,秦檜無疑是金國的奸細。秦檜在金國“全家得還”成為了歷史上最大的一點,透過秦檜從金國回來以後,所做的事情來看,他很肯能是金國的奸細,即使不是奸細那也與金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秦檜是歷史的罪人,這是無法抹滅的事實,作為歷史公認的奸臣,秦檜永遠都會以是奸臣的事實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6 # 揚生解史

    秦檜就是金朝的奸細。

    秦檜早期是堅定的抗金派。秦檜的妻王氏很多親戚,包括岳父王仲山,都降金當了敗類。但他卻是個強硬派,1126年初,秦檜上奏,認為對南犯的金軍不應顯示出怯懦的態度,使自己的力量削弱。後宋欽宗任命秦檜為幹當公事,隸屬河北割地使張邦昌。秦檜認為此職專為割地求和,有違自己的主張,堅辭不受任命。

    十一月,金兵包圍京師汴京,堅持要北宋割地,不然就進攻汴京。宋欽宗在延和殿召百官商議對策,範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檜等三十六人不同意。

    宋高宗建炎元年四月,金軍驅擄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北上,把張叔夜、何慄、孫傅、秦檜、司馬樸、陳過庭等人一併押走。到達北方後,孫傅等人都守節不屈,唯獨秦檜屈服於威逼利誘,投降了金人。

    宋高宗建炎元年十月,秦檜協助金軍進攻楚州。同年,秦檜受金人所派迴歸南宋,他自稱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朝臣多持懷疑態度。但趙構深信不疑。

    後來金人在與南宋談判時,指定要秦檜做為談判物件。從此,秦檜開始了其禍國殃民之路……!

  • 7 # 萌萌媽媽董小華

    論證一個論點靠的是證據所形成的證據鏈。於對這個問題,我的論點是,秦檜是金國的臥底!秦檜也是殺岳飛的主謀!高宗主導殺岳飛的可能性不大。

    《宋名臣言行錄》別集下卷八《岳飛信國武穆王》記載:自兀朮復取河南,飛深入不已,兀朮以書抵檜,曰:“爾朝夕以和請,而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爾後可和。”檜與俊謀,置飛於死地矣。這個歷史記載在《皇宋中興四將傳》卷2,《宋史·秦檜傳》和《中興大事記》等正史野史中都有記載!可見不是空穴來風。

    秦檜做為南宋的丞相為什麼幫助金國殺害岳飛呢?

    現在先從秦檜殺嶽的動機開始論證:

    一、秦檜是金國派潛的間諜!

    證據1

    秦檜投敵:

    宋高宗建炎元年四月,金軍驅擄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北上,把張叔夜、何慄、孫傅、秦檜、司馬樸、陳過庭等都一併押走。到達北方後,孫傅等人都守節不屈,唯獨秦檜屈服於威逼利誘,見風轉舵。 《鶴林玉露》 卷5,《格天閣》記載:秦檜“既至虜廷,情態遂變”,就是說秦檜被擄至金國後立即叛國投敵。

    徽、欽二帝和北宋王朝的其他宗室大臣在被俘北去的時候,都受盡了金兵的折磨。燕王趙俁因絕食死在路上,金兵用馬槽來收斂他,馬槽不夠長,“猶露雙足”。宋徽宗在途中口渴,也只能“摘桑堪食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

    徽、欽二帝在備受凌辱之後,被“移居韓州”,並且還經常遭到金人的鞭打。宗室晉康郡王趙孝騫等九百餘人,也徙“至韓州同處”。金國女真人對他們不僅在政治上百般凌辱,而且在生活上也極為苛虐,“僅給田十五頃,令種蒔以自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

    在當時的宋朝俘虜中,只有秦檜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

    由於金國統帥粘罕的推薦,金國皇帝對秦檜極為賞識。在流放徽、欽二帝及其他趙宋宗室大臣時,惟獨秦檜不被流放,惟秦檜“不與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並將秦檜賜給金國元帥左監軍撻懶為“任用”, “任用者,猶執事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

    在當時的宋朝俘虜中,只有秦檜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 金太祖的四太子完顏兀朮,還專門宴請秦檜,而左右侍酒的人,也都是“中都貴戚王公之姬妾”(章穎著《皇宋中興四將傳》卷2《岳飛傳》)。金國貴族輪流宴請秦檜,席上金國貴族的姬妾作陪,秦檜生活得十分愜意自在。 秦檜得到這樣的知遇之恩,自然受寵若驚,感恩戴德,便卑躬屈膝地投靠了金國女真人,依金國權貴撻懶“以居”(《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諂事撻懶,頃心為之用”(《鶴林玉露》卷5,《格天閣》)。 撻懶也優待秦檜,“亦厚待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 其夫人王氏也和兀朮打得火熱,秦檜不加理會。 建炎三年,南宋使者張邵出使金國,他會見撻懶時就親眼見到“前御史中丞秦檜在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8)。

    證據2

    秦檜受金國派遣潛回南宋做臥底:

    a、《大金國志》卷7和卷24記載:天會八年,金國貴族在黑龍江柳株開會,制定了“以和議佐攻戰,以僭逆誘叛黨”的對宋新戰略。決定向南宋派遣臥底來實施這一戰略,以彌補正面戰場的不足。會上有人提出派張孝純,宗翰(粘罕)認為不妥,言道:“此人河東失節,人誰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檜可用。”。於是秦檜被金國選定為潛回南宋的最佳人選。

    b、《金國南遷錄》記載:……孫大鼎又疏曰:“古今殊時,事勢亦異,……天會八年冬,諸大臣會於黑龍江之柳林,陳王悟室憂宋氏之再興,其臣如張浚、趙鼎則志在復仇,韓世忠、吳玠則習知兵事。既不可以威服,復構怨之已深,勢難先屈,欲誘以從,陰縱秦檜以歸,一如忠獻王之所料。及誅廢其喜事貪功之將相,始定南疆北界之區畫,然後方成和議……”。 在《大金國志》 卷7和卷24載;金國天會八年秋,金國上層在黑龍江柳株開會, 會上,金完顏阿骨打的遠房侄子陳王完顏兀室,擔心“宋氏之再隆”,可是單憑軍事力量又“不可以威取”,於是認為要想方設法從南宋內部進行破壞。 因此決定實施“以和議佐攻戰,以僭逆誘叛黨”的策略,議定讓秦檜做為金國的內應潛回南宋。在這次會議上有人首先提出派張孝純,粘罕認為不妥,言道:“此人河東失節,人誰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檜可用”。

    c、《金國南遷錄》中記載:金國大臣考慮南宋復仇事,議及放縱秦檜歸國,魯王說,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順我”。忠獻王粘罕說:這件事在我心裡已醞釀三年了。只有一個秦檜可用.我喜歡秦檜這個人,所以才把他“置之軍中”,不到半年,“其言皆驗”,秦檜他不僅已經投靠了我們,而且還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策略。“若縱其歸國,必是得志,可濟吾事”。 表面上雖然拒絕,而內心中經常能“委曲順從”。

    d、《三朝北盟會編》卷220記載:天會七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太宗召開了一次“內閣會議”,商討如何消滅南宋。這次會後,決定派出特工,作為內應,打入南宋高層內部,瓦解抗金力量,爭取時間。誰能夠擔此重任?最後金人一致認為秦檜最合適。

    e、金人決定放秦檜南歸, 金國女真統治者們就把決策告知秦檜,“陰以檜約”,要他回南宋後,“俾結和議為內助”(《三朝北盟會編》卷220 )。即是要秦檜南歸充當內奸,從內部破壞南宋的抗金事業。 結果不出粘罕所料,秦檜回到臨安就力主和議,竊踞相位,專權擅國,殘殺抗金將領。

    f、南宋派魏良臣等人出使,宋高宗雖然也願意屈膝稱臣,但是金國女真人此時還不願意立即與之和談,所以過了一個多月,撻懶就打發魏良臣、王繪回南宋,臨行時又再三地加以責難,指責南宋缺乏講和誠意,指責南宋一面講和,一面抵抗金軍,還罷去“大好人”秦檜的官職,“一面講和,又一面令人來掩不備”“終為將臣所誤”(《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81)。

    而且,在宋使魏良臣、王繪等人返回南宋之前,金軍統帥撻懶還特意交代南宋使者說:“本朝事體,秦檜皆知,若未信,且當問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82)。

    南宋使者魏良臣、王繪這次出使金國,先後見到過三個金將,他們三人都異口同聲地問起秦檜,並別有用心地讚揚秦檜:

    金軍將領聶貝勒質何南宋朝廷之所以罷秦檜相,是否是因為他從金軍回去而對他有所懷疑;

    撻懶親信宵揭錄有意褒揚秦檜是個大好人,

    金軍統帥撻懶更是要挾南宋必須信任並重用熟知金國情況的秦檜。

    所有這些,當然不是偶然的事,金人“數問檜,且稱其賢,乃知檜之策出於虜意也”(《三朝北盟會編》卷220)。

    以上這些史實表明了金國女真人對秦檜的下落極為關心,一再打聽,同時也表明了金人普遍對宋高宗罷免秦檜相位的不滿。

    因為秦檜被罷相,對於金人推行“以和議佐攻戰,以儹逆誘叛黨”的策略,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所以,金人一見到南宋的使者,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來發洩他們的不滿,並特意褒揚秦檜。很明顯,金人是在向南宋朝廷施加壓力,要求宋高宗重新任用秦檜為相,否則,宋金和談就休想成功。

    證據3、

    秦檜做金國走狗例項:

    a、建炎三年秋,金國分路南侵。這次南侵,撻懶帶兵攻取淮東。過去秦檜為御史中承,又是南方人,對南宋的情況很熟悉,撻懶就利用這條走狗,“命檜以任用偕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38)。

    在金軍這次南侵中,秦檜如何為撻懶當“參謀”的詳情,已不得而知,現在所知的 是秦檜在這次南下中賣國最露骨!他積極的為金軍做帶路黨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8、卷29和《大金國志》卷13載):“ 金軍再次南侵時,秦檜做為金國撻懶軍的“隨軍轉運使”南下,在金軍圍攻楚州時,秦檜曾為金軍寫檄文勸降楚州軍民,被楚州軍民嚴辭拒絕。 (秦檜為撻懶勸降宋將的目的雖未達到,但秦檜的行為卻表現了對金國主子的忠心。)秦檜還運用親屬關係積及勸說各城守將投降,在他的斡旋下,秦檜的岳父獻撫州,秦檜的妻弟獻洪州,秦檜岳父的哥哥獻袁州”。

    b、

    秦檜是金國的間諜,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秦檜向金兀朮揭發了南宋的情報工作者宇文虛中,還將宇文虛中的家人全部遣送到金國,這無疑是送羊入虎口,宇文虛中全家被金國滅族。

    建炎二年,高宗趙構尋求出使金國使者,宇文虛中毅然應詔使金,被軟禁。轉年,由於宋金之間關係略有鬆動,金人放宋使回江南,宇文虛中言道:“二帝未歸,我不能回去。”獨留虎狼之國。由於宇文虛中儀表堂堂,文采卓然,金人愛其才藝,“加以官爵,(宇文虛中)即受之”,使得後來的宋使洪皓等人很鄙視他,實際上宇文虛中心中懷有更大的抱負,忍辱負重,以成將來大事。他在金朝,每每派人持密信告以金國虛實,金人每次南侵,他也想方設法予以阻勸,真正是身在金營心在宋。可恨的是,秦檜奸邪,他把宇文虛中為宋朝內探的實情告予金國。更有甚者,秦檜為金人出主謀,盡遷宇文虛中家屬於金國。宇文虛中得訊,以密信轉告南宋朝廷說,若金人索取我家屬,請告知他們我的家屬早已在靖康亂中失散。不料,秦檜接信後,派人前往時在閩中的宇文虛中一家,所有人丁一個不留,全部押送到金國。 金熙宗皇統六年(公元1146年),被秦檜出賣的宇文虛中被金國殺害,全家百餘口也遭屠戮。

    c、

    特別是秦檜在金軍被殲的關鍵時刻,三次解救金軍不滅,成了金人的大救星。

    第一次,是在郾城大捷和朱仙鎮大捷後,金軍向北逃竄,在岳家軍將要發起圍攻汴京擴大戰果時,秦檜先讓張俊、劉錡等軍回撤,導致岳飛處於孤軍無援的境地,最終慫恿高宗以十二塊金牌調岳飛回撤。

    第二次,在1141年秋也就是岳家軍北伐的次年,吳璘率部主動出擊金軍,在取得剡家灣大捷後包圍了臘家城,困住了近3萬金兵,結果卻在即將破城全殲敵軍之際,收到了秦檜以朝廷的名義勒令他“撤兵歸戍”的金字牌。這已經是在明目張膽的為金軍保駕護航了!

    第三次,《宋史·秦檜傳》記載:“十一年,兀朮再舉,取壽春,入廬州,諸將邵隆、王德、關師古等連戰皆捷。楊沂中戰拓皋,又破之。檜忽諭沂中及張俊遽班師。韓世忠聞之,止濠州不進;劉錡聞之,棄壽春而歸。自是不復出兵。”可以看出,秦檜是金國的奸細。 這已經是在明目張膽的為金軍保駕護航了! 其做為金國內應的漢奸行為昭然若揭!

    宋金議和,是在金國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的。 紹興十年,金國內憂外困:高層經歷了2次血腥的內訌殘殺;由於貪狡無信,不僅連續失去昔日的盟友,還先後和黃頭女真、蒙古部落等開戰,本來就少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金史·宗弼傳》 金兀朮言道:“吾大慮者,南宋近年軍勢雄銳,有心爭戰,聞韓、張、嶽、楊,列有不協,國朝之幸。吾今危急,雖有其志,命不可保,遺言於汝等:吾沒後,宋若敗盟,招賢用眾,大舉北來,乘勢撼中原人心,復故土如反掌,不為難矣”! 從中可以看出力量反轉的戰機出現了。 當時的金國不僅兵老氣衰,而且缺乏良將,皇族諸名將皆亡故殆盡,僅靠金兀朮獨自維持。因此金國 滅宋的雄心已消失殆盡。於是金兀朮便審時度勢,由主戰而轉向主和,但他絕不是為了和平,而是休養生息養精蓄銳, 為金國獲取了戰略緩衝期, 待到恢復元氣後再消滅南宋!1148年兀朮臨終時,在“臨終遺行府四帥書”中披露:“……十五年後,南軍衰老,縱用賢智,亦無驅使,無慮者三也。俟其失望,人心離怨,軍勢隳墮,然後觀其舉措,此際汝宜一心選用精騎.備具水陸,謀用才略,取江南如拾芥,何為難耶?爾等切記吾囑”。(《三朝北盟會編》[丁]炎興下帙115引李大諒《徵蒙記》而秦檜的議和主張正是在策應金人的戰略規劃,因此上演了殺嶽換議和的鬧劇!

    《宋史·秦檜傳》〈兀朮遺檜書〉載:“汝朝夕以和請,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必殺飛,始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故力謀殺之。(可見金國把殺岳飛做為議和的條件)

    秦檜議和殺嶽,表面上看是替高宗打算,實際上他另有圖謀。因為他做為金國的內應,身負破壞南宋國防體系的任務,幹掉南宋大將,為金國滅宋掃除一切障礙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三朝北盟會編》卷195記載:“燾所言皆切中時務,秦檜方主和,惟恐少懺虜(金)情,故事皆不行。” 就是說作為宰相的秦檜,不根據形勢加強軍備;下屬把重大敵情和軍情報上來後,竟然惟恐敵人不高興,影響了和議;不做部署,悉置不問。秦檜最先秦檜準備先拿影響力最大的韓世忠開刀,岳飛僅是次要物件。只是事情發展一波三折,謀害韓世忠不成,岳飛成了替身。

    二、而在殺害岳飛的事件中,高宗身處什麼角色呢?

    證據1、

    岳飛被請入大理寺時,趙構對秦檜說:“刑之所以止亂,勿妄追證,動搖人心”。對高宗的指示,秦檜直接無視。

    證據2、

    世傳高宗曾下達“岳飛特賜死”的詔書,這道詔書的史源,附見於事後抄錄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刑部、大理寺申進尚書省札子,對於下達詔旨的日期則無交代。但問題是,岳飛正是十二月二十九日被殺。在同一天裡面,刑部、大理寺將案卷申進尚書省,然後取得聖旨、形成詔書,再將岳飛殺害,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詔書的形成有其複雜的程式。所以合理的解釋,極可能是秦檜先斬後奏,迫使高宗追認而倒填聖旨,故而這道詔旨違反常例,未註明日期。與此相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主審官第一次向高宗彙報岳飛案,是在岳飛被殺半個月之後。這與岳珂所述岳飛之死“初無有旨也”的說法相符。

    鄧廣銘先生在早期的研究中也已經指出,岳飛案有“詔獄”之名而無詔旨之實。 尤其要注意一個細節:在現在可以查到的記錄中,秦檜上報日期是岳飛等人被殺當日,一般這樣的奏對程式至少也要用個十天二十天的。

    秦檜打算要加以株連的那些人的罪狀和刑名,匆忙間無法炮製出來。因此,是在對岳飛父子下了毒手之後,才用倒填日月的辦法把判決書炮製出籠,也藉此對其事實上的先斬後奏的行徑痕跡作掩蓋”。

    《宋史·刑法志》中更有明確記載:“十一年,樞密使張俊使人誣張憲,謂收岳飛文字,謀為變。秦檜欲乘此誅飛,命万俟卨 鍛鍊成之。飛賜死,誅其子云及憲於市。…… 飛與舜陟死,檜權愈熾,屢興大獄以中異己者。名曰詔獄,實非詔旨也。其後所謂詔獄,紛紛類此,故不備錄雲。”

    證據3、

    高宗被架空的歷史記載:

    a、南宋高宗朝,秦檜隻手遮天,朝中大小之事,皆有秦檜拍板決定,因此趨炎附勢之徒、逢迎拍馬之匠、追腥逐臭之輩雲集其麾下,為謀得一官半職不惜出賣自己的良知和靈魂,幹盡了喪盡天良之事!秦檜其黨羽遍佈天下, 僅史料上出現的黨羽就有70多人,其奸黨集團的名單如下:

    孫近、韓肖胄、樓炤、王次翁、範同、万俟禼、羅汝及、程克俊、李文會、楊願、李若谷、何若、段拂、汪勃、詹大方、餘堯弼、巫伋、章夏、宋樸、 徐嚞、 史才、魏師遜、施鉅、鄭仲熊 、劉一止 、江躋、吳表臣、程王禹、張燾、胡世將、林待聘 、胡安國 、勾龍如淵 、李誼、 朱敦儒、薛仲邕、王彥傅、杜思旦、 魏師遜、 江邈 、薛弼、 康倬、 張瑜、 詹大方、 秦熺、林一飛、 鄭柟、 旬白、 王揚英、周執羔、 胡寧、 曹泳、 湯思退、 鄭煒、 王揚英、 周夤、沈興傑、 魏師遜、鄭仲熊、沈虛中、董德元、 呂願中、 張扶、 汪召錫、 徐喜、 張炳、 王倫、 趙汾、 ,王循友、 王安道、馮由義、 丁及、 高益恭、 孫靖等70多人,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幫派勢力!

    朝野找不出任何能與秦檜抗衡的勢力。

    b、《宋史·秦檜傳》記載:“ 檜兩據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其頑鈍無恥者,率為檜用,爭以誣陷善類為功。其矯誣也,無罪可狀,不過曰謗訕,曰指斥,曰怨望,曰立黨沽名,甚則曰有無君心。”…… 凡是和他一起處理政務的大臣,必須圍著他的指揮棒轉和他默契配合方能和平共處。許多做諫官的檜黨經常按秦檜的指令彈劾不和秦檜集團一心的大臣,動不動就打小報告,曾經有過非檜黨人士由中丞、諫議而擢升的十二個大臣,剛上位就被檜黨彈劾下去,或者剛履職一個月,或者半年就被秦檜罷免的事發生。 朝廷中一般的齷齪委靡不振之徒,因為能和秦檜默契配合,馬上就會被秦檜重用。由於秦檜“貪墨無厭”,“喜贓吏,惡廉士”,因此大量的無恥之徒趨炎附勢的投靠到秦檜的門下,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秦檜一黨在朝中形成了呼風喚雨順我則昌、逆我則亡的政治幫派組織,大有將高宗架空之勢。

    c、《宋史》記載:“高宗所惡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擯去之,舉朝無非秦之人,高宗更動不得。”

    由於有秦檜一手創建出來的檜黨集團做基礎,秦檜晚年甚至還想取趙構而代之。在他的指使下,他的秦黨集團加緊了篡位的步伐。 他指使進士施鍔上文歌頌時政,永免其文解,從此頌詠獻媚的人越來越多。 台州曾惇獻詩,稱秦檜為“聖相”。

    紹興二十五年,靜江知府呂願忠向秦檜獻《秦城王氣詩》,張扶上書請秦檜坐只有天子可以坐的金根車,王循友上書為秦檜加九錫, 設益國府官署,秦檜泰然受之。王循友因此 被秦檜升任建康知府。張瑜在秀州掛秦檜父子像,秦檜將他由攝知州升任正任知州。

    《齊東野語》 記載:“檜暮年,頗有異志 ”。在當時的局勢看來,秦檜取高宗而代之不是不可能。以他挾虜以要君的舉動看來,秦檜取而代之肯定是早晚的事兒。所以因為他的指使,做為秦黨一員的王循友才能如此明目張膽的建議給秦檜加授九錫一事。從而也能夠看出秦檜的本意來。 加九錫,就是有要篡位做皇帝的兆頭。縱觀歷史王莽、董卓、曹操、司馬昭、 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李淵都曾從前朝受九錫,然後由自己或者兒孫創立新朝。

    因為“九錫”之禮一般只有皇帝能夠享受,所以被賜予九錫的人往往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權臣,或者乾脆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比天子更具權勢的梟雄。行“九錫”封賞大多是皇帝被迫的不得已之舉,而且受賞者往往隨後就有篡逆之事。自西漢開始,權奸大鱷謀奪帝位者,基本上形成固定模式,必先加九錫,然後以順天承命的說辭,伺機順手取代前朝江山,而且越玩越嫻熟。

    d、在紹興十一年和議中,金國明確規定南宋終身不得罷免秦檜的相位,秦檜由於有金國主子撐腰,由此更加飛揚拔扈。更不把高宗放在眼裡,“由是中外大權盡歸於檜,非檜親黨及昏庸諛佞者,則不得仕官,忠正之士,多避山林間”。

    由於秦檜多年來一直把持朝政,黨羽眾多,秦黨已經控制了朝廷的 臺諫(話語權)、樞密(兵權)、吏部(人事權)等 各個要害部門。 秦檜 不僅在處理政務上獨斷專行不把高宗放在眼裡,而且由於勢焰熏天使高宗感到生命受到威脅。高宗每當上朝,靴筒都暗藏利刃,以防秦檜一黨的暗害。 平常秦檜進獻的食物,高宗收下以後並不食用,命人偷偷扔掉。生病不得不用藥時,也總是讓人先嚐,確定無毒後才敢服用。始終如此,從來都不敢大意。 如此被架空,甚至狼狽到上朝時還得身揣利刃以防秦檜一黨暗害! 史料記載,秦檜死後,宋高宗趙構長出了一口氣:“哈哈!老匹夫死,我往後再也不用在靴子裡藏著一把匕首了”——見《宋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二“檜亡故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 。 朱熹在《朱子語類》卷131中指出:“秦太師死,高宗告楊郡王雲:「朕今日始免得這膝褲中帶 匕首!」乃知高宗平日常防秦之為逆。但到這田地,匕首也如何使得! ”混得如此的狼狽,實在是高宗有眼無珠遠君子近小人的結果。

    e、《宋史•秦檜傳》記載:“檜陰結內侍及醫師王繼先,伺上動靜。郡國事惟申省,無一至上前者,檜死,帝方與人言”。 《林泉野記》 記載:“御前諸處,奏到絕少,乃是檜意。”

    可見有關國家大事奏摺到不了高宗的手裡,連掌握高宗生死脈搏為趙構所倚重“朕之司命”的王繼先都能被秦檜收買過去通風報信加站隊了。

    f、《宋史》記載:高宗對秦檜說:“近來在朝堂輪對時,大多臣下都請求取消輪對。百官輪對,正是皇帝想聽聽在宮中聽不到的話,可令大家檢舉約束。”秦檜擅政以來,堵塞言路,蔽上耳目,凡一時獻言者,不是歌頌秦檜的功德,就是造謠中傷善良的人。想說的又怕犯忌,畏談國事,只用談論銷金鋪翠,請禁鹿胎冠子類的話題來搪塞。所以皇上過問這事,也是防秦檜的矇蔽。

    g、《宋史》記載:衢州曾有盜賊出沒,秦檜在未奏請高宗的情況下派殿前司將官辛立率領一千人去捕盜,私自動用皇帝衛隊沒報告皇上,說明秦檜已經和衛隊主官辛立暗通款曲,有了政變弒君的能力,因為只有高宗才能調動自己的衛隊。晉安郡王進宮說這事,高宗大驚,詰問秦檜,秦檜說:“不值得上煩聖慮,所以沒彙報,平盜後立即奏報。”秦檜退下後探問原因,知道是晉安郡王說的,就上奏說晉安郡王正居秀王喪期,不應該給他俸祿。致使郡王每月少拿俸祿二百緡,皇上無奈拿出內帑給晉安郡王來安撫他。

    從中可以看出,秦檜連趙構的貼身衛隊都能支配,難道高宗還不是被架空嗎?

    三、秦檜捏造的岳飛罪名不成立:

    秦檜一黨進行捏造岳飛造反的“證據”過程中,手段十分的卑鄙!

    王明清《揮麈錄餘話》卷2稱岳飛獄案為“詔獄全案”,其中有兩份原始檔案傳世,一是此書所載的王俊誣告狀,二是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一二所載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刑部大理寺狀》(即《判決書》),逐一列舉岳飛等人罪狀,並根據情節輕重,依法判刑。限於篇幅,僅將其部分內容摘錄如下:……岳飛為因探報得金人侵犯淮南,前後十五次乃受親札指揮,令策應措置戰事,而坐觀勝負,逗遛不進。及因董先、張憲問:張俊軍馬如何?言之道:“都敗了回去也。”便乃指斥乘輿。向張憲、董先道:“張家韓家,你只將一萬人,已跎踏”。及因罷兵權後,又令孫革寫書與張憲,令措置別作擘畫,又令看訖焚之,又令張憲虛申報四太子大兵前來侵犯上流。自是之後,張憲商議待反背而據襄襄陽,及把截江岸,兩下令擄官私舟船。又累次令孫革奏————誣告岳飛以書信串通張憲謀反的張俊為此做證詞,然而據《鄂國金陀萃編》卷24《張憲辨》記載:“另有“初八日隨狀陳首”的“小貼子”“契勘張太尉,說岳相公處人來,教救他,俊即不曾見有人來,亦不曾見張太尉使人去相公處。張太尉發此言,故要激怒眾人背叛朝廷。”此為“尚書省敕牒”所載。就是說王俊的告詞中已經說明他並沒有看到有人到張憲軍中給張憲捎來岳飛的信件,由此可知連王俊也否認張憲與岳飛通訊,但是後來的冤獄卻一口咬定兩人通訊謀叛。而這條罪狀的物證全屬子虛烏有,只好編成是王貴和張憲“當時焚燒了當”。

    岳飛的老部下王貴為這些證言作證,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王貴是在有把柄被秦檜一黨捏在手裡,他迫於無奈在秦檜一黨擬好的狀詞上按了手押!

    因為王貴在郾城之戰時退縮被岳飛責罰,當時秦檜和張俊原以為王貴一定怨恨岳飛,可以引誘上鉤。然而王貴卻說:“相公為大將,寧免以賞罰用人,苟以為怨,將不勝其怨矣!”最後,張俊等人又以王貴家的陰私,進行脅持,王貴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被迫屈從 (《宋史》卷368《張憲傳》

    《刑部大理寺狀》(即岳飛案判決書),裡面指出南宋朝廷釋出公告,不許岳飛等人申訴,其他人也不得代為申訴,既使有人到官府告狀,官府也不得受理,這等於封閉了為岳飛伸冤的所有通道。南宋朝廷這麼做,證明岳飛案根本經不起推敲,是一樁徹頭徹尾的冤假錯案。

    從戰國時法家學派興起後的歷朝歷代,審理案件要求人證物證俱全,審判符合程式經得起推敲,當事人認罪伏法,方能定罪。如果沒有證據,當事人又不認罪,按誣告論處,不以定罪;如果證據不足或審判程式有漏洞經不起推敲,當事人又不認罪,視為疑案,應延期再判;如果證人與當事人有親屬關係或衝突,證人必須迴避,其證言證物不予採信。依照這些基本原則,我們來看看這份判決書存在哪些疑點。

    《刑部大理寺狀》確定的岳飛罪名有三項:淮西之戰坐觀成敗逗留不進,屬於公罪,罪輕;指斥乘輿(對皇帝不敬)、寫信讓張憲岳雲謀反,這兩項屬於私罪,罪重,岳飛就死在這兩項罪名上。有的人說罪名是四項,還有一項是妄圖消滅友軍,理由是:岳飛曾給張憲、董先說“張家韓家,你只將一萬人馬去便了,已跎踏”,他們把“跎踏”解釋為“消滅”,意即讓張憲、董先各率一萬人馬去消滅張家軍、韓家軍,明顯是古文水平不過關,翻譯錯誤歪解語意。正確的翻譯應是:“跎踏”即“拖沓”,岳飛這話翻譯過來是:“關於張俊韓世忠,你倆率一萬人馬去救即可,這事耽擱了。”《刑部大理寺狀》把這句話寫進判決書,是認為岳飛自己都說耽擱了,把這作為岳飛淮西之戰坐觀成敗逗留不進的罪證。

    《大理寺狀》稱岳飛在淮西戰役中犯了“坐觀勝負,逗遛不進”的罪,與万俟卨等秦檜黨羽彈劾岳飛的口吻完全一致。然而他們在這裡使了個障眼法,故意把高宗和岳飛間來往書信的行程時間給隱瞞了!

    岳飛從湖北鄂州發出奏報,最快5天到達杭州臨安府,宋高宗給岳飛下達命令也是如此,這一來一去,最少要10天時間,因此岳飛每次發出奏報,均在10天后採取軍事行動。如果不知道這些,就妄言岳飛進兵遲緩,純粹就是不懂軍事的無腦噴子行徑。

    很多人拿高宗二月二十六發給岳飛的御札為證,說這道御札證明岳飛確實存在“逗遛不進”過錯。但這道御札前半段要岳飛“只在舒州聽候朝廷指揮”,後半段又說讓岳飛“聞敵虜又犯濠州……卿星夜趨廬州”,明顯自相矛盾與事實不符,歷代軍事學家、史學家均認為是後來補上去的,因為金人再犯濠州、劉光世潰敗、楊沂中被包圍發生在三月初六,這已經是十天以後的事了,難道宋高宗早在十天前就已經未卜先知,知道劉光世將要潰敗、楊沂中將被圍殲?這不是笑話嘛,這也再一次證明了南宋國史被篡改是確鑿無疑的。

    從二月二十三到三月初九,岳飛奉命在舒州呆了十七天,韓世忠則原地待命二十多天,万俟卨彈劾岳飛和《大理寺狀》稱岳飛“坐觀勝負逗遛不進”,指的正是岳飛按朝廷指令在舒州待命這段時間。從史料來看,岳飛停在舒州不進是高宗命令,指責岳飛“坐觀勝負逗遛不進”純粹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不實之詞。

    然而這條罪狀是在岳飛辯駁“甚明”,行師“往來月日”可考,“竟不能紊”的情況下,強行誣陷定案。

    第三條指斥乘與本是口說無憑,而董先被迫赴大理寺作旁證,又說岳飛無“比並”太祖的“語言”。

    秦檜和万俟卨等卻是在罪名“無驗”的情況下,強行為岳飛定罪!

    以上證據詳見《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12《嶽少保誣證斷案》,《揮麈錄餘話》卷2。

    對於岳飛冤獄和秦檜一夥捏造的罪名,《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作者李心傳做出明確的結論:“餘嘗得當時行遣省札,考其獄詞所坐,皆一時鍛鍊文致之詞,然猶不過如此,則飛之冤可見矣!”

    《 揮麈錄餘話》作者王明清更一針見血的指出:“鍛鍊雖極而不見實情,的見誣罔!孰所為據?而遽皆處極典,覽之拂膺!”

    至於岳飛謀反一說,徐夢莘在廣泛收羅資料到來者不拒的《三朝北盟會編》中也抄不下去了,直指其為穢史。

    南宋史家呂中的《中興大事記》一書記載:自兀朮有必殺飛而後可和之言,秦檜之心與虜合,而張俊之心又與檜合,媒孽橫生,不置之死地不止。万俟卨以願備鍛鍊,自諫議而得中丞;王俊以希旨誣告,自遙防而得廉車;姚政、龐榮、傅選之徒亦以阿附,並沐累遷之寵。附會其事,無所不至,而「莫須有」三字,韓世忠終以為無以服天下。飛死,世忠罷,中外大權盡歸於檜,於是盡逐君子,盡用小人矣!』

    《宋史》上記載:“歲暮,獄不成,檜手書小紙付獄,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其中的“獄不成” 表明罪名根本不成立!

    《三朝北盟會編》卷207也記載: “檜以書付獄卒致飛於死”。就是說,秦檜殺嶽是用小紙條指令其獄內死黨來完成的。

    四、綜合分析:

    勘定秦檜是殺嶽的主謀的證據鏈如下:

    秦檜是金國的內應受金國的指派破壞南宋的軍事力量——權傾朝野架空高宗——金國指令秦檜殺害岳飛——秦檜矯詔殺嶽。

    通過歷史文獻的記載,以上四個證據皆具備,而且證據充分詳實,無法顛覆。

    有人質疑,如果殺害岳飛的罪魁禍首是秦檜,為什麼趙構在秦檜死後的很長時期裡,仍堅持不肯替岳飛平反?甚至還下詔道:“講和之策,斷自朕志,故相秦檜,但能贊朕而已。近者無知之輩,鼓唱浮言,以惑眾聽,至有偽撰詔命,召用舊臣,抗章公車,妄議邊事,朕甚駭之。內外之臣,成體膚意,如敢肆議,當置典刑。”這不是趙構公開承認自己是向金屈辱投降和殺害岳飛的主要責任者嗎?

    這裡要說的是,高宗苟安江南的想法是眾所周知的,這也是他重用秦檜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替秦檜辯護,實際上也是在為自己的苟安政策做辯護,這並不奇怪。而高宗在這個詔旨裡並沒有提冤殺岳飛之事,因此用這番話來印證高宗對殺嶽持贊成態度的說法是難以服眾的!

    為什麼趙構解除岳飛的實際兵權之後半年多,突然決定要殺岳飛?這個決定符合他的個人利益麼?是不是非殺不可?

    要知道殺岳飛這個級別的大臣(一品大員)在宋代是嚴重違背政治傳統的。有宋一代搞政治鬥爭一般不搞肉體消滅,對武將也不搞。像謀反的帽子,北宋時期好多大臣都被扣過,不倒黴的被扣了也一樣當官當得很滋潤,最倒黴的也不過流放嶺南,不會真整死人(不要提狄青,狄青最後所謂的被陷害也只是放了個外任地方官,他屬於氣量太小自己把自己嚇死的)。你再擔心岳飛會威脅自己的寶座、會干擾議和政策,強敵猶在的情況下流放或者關押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殺掉?

    當時,所謂張、韓、劉、嶽中興四將之中,惟岳飛歲數最小,官職最低。前面三人,俱有功臣之號,各有三鎮之節。威望影響遠在岳飛之上。秦檜第一個打擊目標並非岳飛,而是韓世忠。動手之前,他曾讓張俊籠絡岳飛。未逞之後,才有岳飛一案。如果高宗要殺岳飛,何必多此一舉?儘管高宗急於議和,卻遠遠沒有糊塗到自毀長城的地步。有大量史料可以證明這一點。況且,岳飛入獄時,和議結果究竟怎樣還很難說,高宗選擇這時殺掉岳飛,豈不是太過愚蠢?岳飛案卷中所謂諭旨賜死之說,其實只有“奉聖旨”三字而已,並無聖旨原文。最後的結案是到岳飛死了半個月後,才由万俟禼等正式向高宗彙報。這也是極不合常理的。高宗必殺岳飛,目的究竟何在?岳飛死後,高宗處處被動,無所作為。如魚得水,不受制約、為所欲為的是秦檜。所以,說高宗是殺岳飛的主謀這種說法,不僅邏輯上講不通,而且事實上缺乏足夠證據。所謂“岳飛必須死”不過危言聳聽而已。在岳飛冤案的過程中,高宗犯下的嚴重錯誤是,沒有動用手中特權,豁免岳飛及時保下岳飛的性命。

    如前所述,趙構對岳飛其實根本就沒什麼猜疑。岳飛也沒打算反對議和要反對到死諫的地步,已經回廬山過退休生活去了。

    而今人所分析的嶽案高宗是殺嶽主謀的說法沒有歷史依據,僅憑高宗是皇帝,沒有高宗的指示秦檜不敢殺嶽的說辭在史料面前是蒼白無力的!因為誰也無法拿出推翻高宗被秦檜架空導致秦檜矯詔殺嶽的史料,僅憑推測來定論歷史事件是極端不嚴謹和幼稚可笑的行為,試問?曹操殺害楊修,能把責任推到漢獻帝身上嗎?

    以上所說所講,並不是為趙構推卸歷史責任,因為因為做為歷史上第一昏君,他的責任是推卸不掉的!論證秦檜是殺嶽的主謀,目的很明確。所針對的就是目前有些不良學者教師利用黑嶽來顛覆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觀,抹黑家國情懷。黑嶽必須首先為秦檜翻案,把他打造成一個忠君愛國的虛假形象,這種做法令人做嘔!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不由得我提起筆來正本清源,鎖定秦檜漢奸賣國賊的歷史形象,為中華民族儲存廉恥之心。

  • 8 # 世界史圖鑑
    問題就在於主和的只有秦檜嗎?秦檜從頭到尾都是主和派嗎?害死岳飛的只有秦檜嗎?三個問題,一一解答。

    普通人看歷史總是隨意的扣帽子,對於一系列複雜的政治問題,普通人並沒有那種深究的機會和素養,所以很多歷史事件都把單個人拿出來蹂躪一下,覺得自己有歷史素養。對於秦檜是不是金朝的奸細?其實歷史上並沒有確切的定論。秦檜作為南宋初年的權臣,執政朝堂20年。他曾經極力主和,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岳飛,最終導致岳飛冤死,所以數百年來也被人們認為是民族奸臣。

    秦檜曾是主戰派

    我們從頭開始說,秦檜並非一直是主和派,在金兵進攻北宋之時秦檜就已經在中央任職,在沒有攻破汴梁城前,秦檜是堅定的主戰派,也因此遭到文官集團的冷漠,而且秦檜作為主戰派之時不止一次在朝堂紛爭之上極力主戰,認為如果自己膽怯的話就相當於自損國力。哪怕無法絕地反擊,也必須要保證在政治上不能妥協。

    主和派不是秦檜

    但當時身為皇帝的宋欽宗堅持和談,並不惜割讓北方的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已達成妥協。金在當時對北宋還有防範,並且不認為北宋太過虛弱,再加上自己軍隊呼叫不急,也害怕會出現扭轉戰局的問題,所以答應了北宋割地求和。但是北宋並沒有履行自己的協約,而是派兵把守割讓地點。金軍被激怒同時也籌備完畢了南下進攻北宋的準備。這一次圍攻北宋都城汴梁城最終攻破,造成靖康之恥,而在城破之前秦檜依然主戰。當金兵將北宋的皇族一網打盡之時,秦檜也在其中。

    文臣哪有銅皮鐵骨?被擄到北方以後天天寫文章歌頌金朝

    被擄到北方的君臣遭受侮辱而秦檜卻在經過接受官職。這被很多人認為秦檜被金華人收買。但是我們把視覺放大,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被擄到北方地區的皇帝以及一眾文臣為了活命,對金人極盡阿諛奉承之事太常見了。文臣哪有銅皮鐵骨?被擄到北方以後天天寫文章歌頌金朝大德,秦檜在這之中都排不上號。尤其是作為太上皇的宋徽宗文筆又好,寫的歌頌阿諛奉承之詞,都編成小冊子,在邊境賣給宋華人取樂。秦檜的文筆自然也很好,而且他又不會像宋欽宗宋徽宗一樣,必須是俘虜。又對金華人的胃口,所以自然授予他官職。

    而且宋徽宗寫的一些阿諛奉承之詞,秦檜有時也代為修改,對於宋徽宗而言也需要有一個被金華人賞識的宋臣,這樣自己作為俘虜討好金國也有了渠道。其實並非因為秦檜被金朝收買而被授予官職。實際上那些文臣雖沒銅皮鐵骨,為了活命也極盡阿諛奉承寫文章。但是在涉及到敵國授予其官職。這些人還是不敢動的,因為他們臉皮太薄。而且這些人對於金來說太過迂腐,不像秦檜那樣不僅臉皮厚,而且還能專挑喜歡的說和寫。對授予的官職不僅欣然接受,而且政務能力突出。所以秦檜就在之中脫穎而出。雖然有損名節,但是秦檜確實是被俘虜到北方的北宋君臣中相對而講活過的最好的。

    秦檜難逃是真是假

    接下來就是秦檜南逃,對於是否是金朝故意放回,還是秦檜趁機逃脫說法很多。當時南逃的不僅僅有原來的北宋人,還有契丹人也願意南逃。金華人也無法將其一一抓回,所以不重要的人逃了,便逃了。秦檜如果真能混跡在這些人之中獨自難逃也並非虛言。而且針對秦檜南逃,是否是金人指使還是自行行動?在史書記載上就分為截然對立的兩種觀點。即便咬文嚼字也得不出啥真相。

    在南宋的秦檜

    秦檜在回到南宋以後,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如何證明自己是逃回來的,而不是被主動放回來的。但問題就出在所有的歷史書上都沒有記載,或者說給出的理由也並不能服眾,只是把秦檜直接作為奸細,倒推出來的一番說辭。事實真相如何誰也不知道?也有記載但是秦檜在南宋為官以後就從主戰派完全變為主和派兵,撮合宋朝與金國之間的和談。所以秦檜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主合派的。

    那麼秦檜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改變呢?

    首先第一,秦檜在朝堂上成為主戰派之時,北宋還沒有被滅亡,此時秦檜和之後的趙構,都沒有看到,在真正的戰場上宋朝軍隊20萬是如何在對面金軍敲了一夜的戰鼓以後,逃得不知所蹤的。對於秦檜而言,他也並沒有意識到北宋的軍力,軍心之渙散如此誇張。作為一個文臣,他自然有一種文縐縐的感覺,再加上所謂的民族氣節,他主戰是正常的。之後北宋被滅,並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抵擋金軍。再加上秦檜在金國的這些年,看慣了文臣和二帝的窘迫以及極力討好金華人。他難道不會受此影響嗎?而且作為馬上民族金人給這些俘虜面前所展示的都是金戈鐵馬的氣勢。被俘虜的一種人當中有哪一個會質疑金華人的戰鬥力。除了秦檜之外,相信每一個被俘北上的官員家屬和皇族,都是鐵了心的主和牌。

    第二點當時只有秦檜一個人主和嗎?實際上是整個皇族和文官集團全部都是主和派。不僅僅是那些被俘虜的,還包括剩下來的建立南宋的君臣。除了那幾個武將之外,全部都是主和派。偶爾有幾個主戰派在朝堂之上也根本不管事,只是在金軍撕毀協議南下之時,這些人才會站出來斥責主和派和秦檜,朝堂之上的總體基調就是主和派,不能與北方金國直接爆發軍事爭端以保住半壁江山。秦檜只不過是其中的領頭人物而已。而且當主合派被金軍南下打臉以後。誰都不說話?所有的口水都衝向領頭人物秦檜。而趙構此時也不說話,秦檜只能裡外不是人,還不能跑,因為他要給皇帝背黑鍋。但是秦檜又沒有被趙構罷官,這也證明對於趙構而言是主和派。當雙方的和談出現問題的時候,趙構會啟用中興四將。但並不是要與金人為敵,而是要自保,在雙方戰士發生焦灼,以後再一次提出和談。所以對於南宋朝廷而言,其實一直是主和的。主張北伐只是手段而已。要是把這種朝堂之上的既定方略都歸結為秦檜促成,這歷史讀得有點小家子氣。

    第三,岳飛之死,秦檜有責任嗎?當然有,但責任大嗎?未必多大?中興四將只有岳飛是被怨死的。而且除了中興四將之外,立足北伐的武將也並不少。為什麼只有岳飛死了呢?

    第一點,趙構在清理中興四將之時,最後動手的才是岳飛,前三人都得到妥善的安置。為什麼趙構就是不放過岳飛呢?

    第二點,所謂中興四將所帶領的軍隊都不是真正的南宋軍隊,皇帝遲早要收回兵權。對於與士兵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什麼家軍而言,解散是必然。也是南宋政權鞏固自己統治的一個方式。秦檜在之中的分量又能是多少呢?與其說把這一切的罪過都推給秦檜,這樣一個特定的人,倒不如說北宋之虛弱,南宋之妥協以及趙構在大戰以後加強中央集權,收編在武將手中的軍隊更有意義。

  • 9 # 看不見的角落

    假的,這個說法不過是戲曲的延伸,看《宋史》和《金史》中的敘述就知道,完全是無稽之談。

    現在秦檜等人黑化到什麼程度呢,在岳飛面前跪著還不夠,連他老婆王氏,都被刻畫成和金兀朮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寫的是活靈活現,彷彿當事人就在場一樣的。說秦檜是金朝的奸細,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如我們假設一下,秦檜就是金國的奸細,順著往下想,誰是他的上線呢?

    會金主吳乞買以檜賜其弟撻懶(完顏昌)為任用,撻懶攻山陽,建炎四年十月甲辰,檜與妻王氏及婢僕一家,自軍中取漣水軍水砦航海歸行在。

    明顯的可以看出秦檜是為撻懶(完顏昌)效力,並不是岳飛的宿敵金兀朮(完顏宗弼)。可翻閱《金史 完顏昌傳》後會發現一個不得了的問題——金國上下普遍認為撻懶通宋,是叛徒,且1139年就去世了。

    好笑的事情出現了,宋朝這邊認為秦檜是金朝的奸細,金國這邊認為完顏昌被南宋收買了:

    而朝議漸知其初與宋交通而倡議割河南、陝西之地。宗弼請復取河南、陝西。會有上變告撻懶者,熙宗乃下詔誅之。

    完顏昌主持的宋金議和中,金直接無條件的把河南和陝西割讓給南宋了。金國這邊認為他是奸細,在朝堂上直接大聲挑明瞭他的罪行,論死。而收到訊息的完顏昌,居然南逃了。

    所以說秦檜是金朝的奸細的說法,完全是靠不住的。在看看南宋這邊的記錄,也曾今有人懷疑過他是金國的奸細,因為他南歸的方式確實令人起疑:

    帝雖聽檜和而實疑金詐,未嘗弛備也。

    但是在秦檜主持的1139年宋金議和中,南宋無疑賺大發了,主和派瞬間佔據優勢。主戰派只能酸酸的說一句:“禍福倚伏,情偽多端(可以搜一下這句話是誰說的)。”

    過了1139年,完顏昌都涼了,秦檜給誰當奸細?不如看一下著名的秦檜黨羽王倫,曾經有人將其和秦檜並列,要求將兩人一起處死。他出使金國的時候,因為拒絕用臣子的禮儀,被金國安上了個“使節無狀”的罪名扣留處死。

    講道理,秦檜在南宋都混到獨相了,金國還能給他什麼呢?說他是金國的內奸,秦檜咬死了不認又能咋地?最大的可能,是秦檜利用和金國和談排除異己。

  • 10 # 離不開家鄉的人

    眾說紛紜話歷史。

    我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純屬個人見解。

    一、階級性。任何一個時代,統治者都會樹立正反兩方面的形象,來為人民做榜樣,作為統治者的標杆,告訴人們好市民的標準,以此來便於確定價值觀和標準。舉個例子,岳飛,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作為民族英雄出現,世代稱頌,但近年有什麼什麼家就提出,岳飛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相反他應該是破壞民族團結的罪人,我認為這是某專家的一家之言,不足採納,故餘稱之為階級產物。

    二、成王敗寇。歷史有許多版本,正史、野史、傳說、話本等等,有許多刻畫,假如金國一舉攻克汴梁,想想,誰是英雄?也舉個例子,曹操,中國民間傳其為奸臣中的奸臣,包括三國評價也是如此,而正史中就客觀的多,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等等,所以會有版本的不同,故有成王敗寇一說。

    三、真假勿妄辮之。每個時代都有暗探,現代社會稱間諜,假如秦檜是金國的奸細(現代的間諜),那就是最優秀的間諜,畢竟使宋死翹翹了,假如不是,秦也是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只不過後人的歷史需有正反。

    餘估妄言之。

  • 11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

    我認為將秦檜說成是奸細不是很準確,所謂奸細是指為敵國刺探訊息的人。但是縱觀秦檜南歸以後的表現,顯然乾的不僅僅是奸細的勾當,他充當的是金國安插在南宋朝廷的利益代理人的角色,一心削弱南宋的實力,將南宋徹底淪為金國的附屬國。

    曾經的熱血青年

    秦檜早年生活窘困,做過私塾先生以謀生,因此立志透過知識改變命運,25歲的秦檜進士及地,開始步入官場。

    年輕的秦檜滿懷一腔熱血,在面對宋金關係上是一個強硬的主戰派。他就宋金關係向皇帝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提出對於金朝,大宋不應表現過於懦弱,對於金國的侵犯要加緊備戰等主張,對於宋朝一味割地求和的態度更是表示強烈的反對。雖然秦檜的官職在不斷提升,但是他的那些想法和建議始終都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

    被俘後徹底改頭換面

    靖康元年,北宋首都汴京被金國攻破,宋徽宗、宋欽宗及眾多大臣被俘,秦檜也在被俘之列。

    親眼目睹北宋朝廷滅亡后皇帝及群臣的悲慘遭遇,理想的破滅和死亡的威脅讓秦檜看清了金強宋弱的現實,求生的本能促使秦檜放棄了他原本忠君愛國的思想,投靠強盛的金國成為他唯一的出路。

    秦檜利用自己代表宋徽宗與金國上層貴族議和的機會,正式向金國投誠,為金國攻擊新成立的南宋政權出謀劃策,甘當金國權貴的走狗。

    秦檜賣力的表現贏得了金國權貴的信任,與南宋的交戰始終沒有進展,讓金國權貴不得不轉換思路:他們決定讓秦檜迴歸南宋朝廷,從南宋朝堂內部著手擊垮南宋。秦檜帶著這樣的使命離開金營,帶著家眷迴歸南宋朝廷,開始為金國的利益而努力奮鬥。

    在南宋賣國求榮

    秦檜迴歸南宋朝廷後即提出了“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建議皇帝和金國議和。金國方面同樣以南北分治的政策策應秦檜,使得秦檜受到南宋皇帝的肯定,逐步進入南宋朝廷的決策層。

    南宋軍隊在戰場的節節勝利是金國和秦檜不願意看到的,為扭轉這一局面,秦檜利用苗劉兵變給皇帝趙構留下的心理陰影,積極慫恿趙構削弱誅將的軍權,把握各種機會狠狠打擊主戰派的勢力,反覆強調以議和換取和平的政策。

    金國方面提出南宋議和的人選必須是秦檜,而秦檜則向皇帝趙構提出議和只能他和皇帝兩個人商量著辦,群臣不得參與其中。就這樣,秦檜成為了宋金和議的核心人物,秦檜自始至終沒有忘記自己迴歸南宋的使命,開始以議和為名不斷出賣南宋的國家利益。

    結語

    秦檜原本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他曾經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但是北宋朝廷的昏暗與腐朽讓他徹底失望,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最終選擇妥協,投靠了強盛的金國。秦檜在金國的支援下在南宋朝廷步步高昇,透過不斷出賣南宋的國家利益而換取榮華富貴。

    因此說靖康之變被毀掉的不僅僅是宋國,與之同時湮滅的還有秦檜作為士大夫的骨氣與榮辱。

  • 12 # 方圓論壇

    雖然我很不認可過度“神話”岳飛的地位。但對於秦檜的“宋奸”本色我也是十分認同的。歷史上秦檜也是靠著金國的支援才得以上位南宋的丞相。而且秦檜南下歸宋後,其所作所為絕大部分都是遵照了金國的授意才去做的。所以秦檜“宋奸”的地位那真是無可撼動。

    很少有人知道,秦檜在靖康元年的時候還是一個非常熱血的好男兒。當時秦檜曾經上書表示,認為對入侵的金軍不應該表現的太過於軟弱,就應該展現自己的實力強硬的回擊金軍的入侵。後來金軍包圍卞京之後,向北宋所要三鎮之地,只要北宋答應,金軍就可以撤兵。當時秦檜就上書朝廷表示,應該加強戒備應對金軍。最後如果真的打不過的話,最多也只能割讓一鎮之地,不應該完全答應金軍的無理要求。但當時宋欽宗並未理會秦檜的建議。後來宋欽宗任命秦檜為職方員外郎,但秦檜認為這個職位就是和金國求和割地談判的,他認為這樣和自己的政治主張相違背,所以秦檜就堅決要求辭去職位。朝廷雖然沒有允許秦檜辭職,但也依舊和金國割地和談。秦檜也依舊反對。

    後來靖康之役後,北宋被滅,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一大幫子後宮中人和大臣們都被金國給俘虜帶回了金國。而秦檜也在其中。當時金國想重新立一個宋朝皇帝時,秦檜還請求繼續立趙氏子孫為宋朝皇帝,反對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從這裡可以看出,直到那個時候,秦檜還依舊是忠於宋朝的。但在趙構建立了南宋,宋徽宗也正式向金華人投降搖尾乞憐之後,秦檜就變了。他開始十分積極的拍金華人馬屁,奉承並且巴結金國當權者。金華人也十分中意秦檜這條“忠犬”。所以在建炎四年,撻懶率兵進攻山陽時,秦檜隨軍同行。並且順利回到了南宋。

    實際上金華人放秦檜回到南宋,其目的就是要秦檜分化瓦解南宋的抵抗勢力。果然秦檜回到南宋後,立刻開始主張和金國和談。在金國的外部威逼和內部秦檜從中作梗的情況下。南宋內部主和派聲勢高漲。主戰派被秦檜給完全壓制住了。而且隨著主和派力量的增強,秦檜地位也在不斷上升。秦檜也在一直扶持主和派,打壓異己。雖然在這期間秦檜也曾一度被打壓,甚至貶斥。但由於秦檜背靠金國,所以秦檜也始終屹立不倒。甚至於金國曾公開宣佈,他們只相信秦檜代表的和談派。這就等於給了秦檜一張免死金牌。趙構再痛恨秦檜也不得不考慮後果。

    秦檜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利用了趙構的皇權者心態把韓世忠,岳飛等一眾主戰派中堅力量給完全廢掉了。最終導致結果就是皇權威嚴受損,主戰派力量也遭受重創。宋金和談後,秦檜權傾朝野,他也知道自己做“宋奸”出賣國家的事瞞不了多久。所以秦檜發動了文字獄處死了很多議論他過失的人。後來秦檜數次想要私下裡編纂野史來篡改正史。他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忠君愛國的臣子。但他並沒有成功。但即使如此秦檜也榮耀了一生。甚至在其臨死之前還被封為建康郡王,想想南宋當權者之昏庸也著實可笑。

  • 13 # 音樂小妖

    在北宋滅亡之後,秦檜也被金朝所俘虜,並且還在金朝當了官,雖說後來逃回了大宋,但卻成了金國的走狗,難道說這一切都是正確的?秦檜當真成了金國的奸細嗎?

    很多事情當說的人多了,所謂的真相也就不重要了,因為大家需要的是共鳴。

    就好像追星一樣,大家都喜歡某個明星,有人說他壞話就不行。

    要知道我們都有自己的腦了,很多問題都可以自己分析,事情的對錯並非只聽一面之詞,就直接下結論。

    不論秦檜是忠是奸,我們都要從整件事情來分析,一個在金朝為官的大宋臣子,是如何成為南宋的丞相。

    要知道在宋朝所謂的忠誠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整個大宋滿朝文武,都是瞎子嗎?就任由一個賣國賊搬弄是非?

    也許有人要說了在《宋金合約》當中,金國作為秦檜的靠山,很明確的規定了秦檜身為大宋的丞相,而南宋的皇帝趙構是沒有權力罷免秦檜的相位。

    可以說大多數人都拿這件事來說明秦檜就是一個大奸臣,於是問題也出現了,南宋的所有權力結構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嗎?

    如果當時的情況真要到了這種地步的時候,秦檜是不是丞相又有什麼區別呢?整個大宋朝的臣子們都是由金朝來指派的。

    以金朝的所作所為,南宋朝中還有忠心的臣子嗎?真到了這一步的時候,南宋的天子還是趙構嗎?不會是金朝的假冒的吧。

    說白了就是當時的南宋無力跟北方的金國對抗,無奈之下只好做出了很多的妥協而已。

    但是南宋的臣子們又非常的要臉面,等南宋的政局穩定之後,就開始極力的撇清自己了,反正就是各種的甩鍋。

    這件事從北宋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宋徽宗在金國兵臨城下的時候,果斷把自己的皇位禪讓給了太子趙桓,說白了就是自己不想當這個滅國之君的惡名而已。

    也就是說當時的大宋把臉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可是在面對生死的時候,卻又選擇了苟且偷生。

    這是一種相當矛盾的性格,在危難的時候選擇了臉面,而到了局面穩定的時候,再次把自己脆弱的臉面拿出來裝一下,為了把自己的名聲洗白,直接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了秦檜身上。

    既然秦檜有罪,為何不在他活著的時候,直接問罪於他呢,非要等秦檜死後,才弄什麼跪在地上的銅像。

    其實就是看秦檜已經死了,反正他活著的時候,就一直在背黑鍋,現在死了就好好的貢獻一下自己最後一點光輝吧。

    相當多的朋友都把當時議和這種行為歸到秦檜身上,哪怕秦檜身為大宋的丞相,他有這麼大的權力嗎?

    身為一個金國的降將,揹著不忠的罪名回到大宋,居然還可以權傾朝野,當時的大宋已經弱到這個地步了嗎?

    並且秦檜連皇帝趙構的權力都已經越過,如果事情真是這樣的話,直接讓秦檜來當大宋的皇帝好了,反正金國都可以遠端遙控秦檜來當丞相了,還不能直接換一個皇帝嗎?

    反正在金國的老家裡還有著兩個皇帝,大不了送一個回來就行了。

    從以上的種種問題當中,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到相當多根本就說不通的細節,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歷史,而不是人云亦云。

    當時的秦檜肯定是有錯的,但是把所有的錯都安在他一個人頭上,顯然是不正確的,難道說整個大宋的滅亡就是某一個人的原因嗎?

    所以說秦檜是不是真正的金國奸細並不好說,如果想證明他是奸細的朋友們,請拿出真正的據劇,而不是莫須有的罪名,不然的話直接跟風就好了,要什麼自己的分析呢?

  • 14 # 青黛撫煙雨

    秦檜有黑歷史,加上在南宋政府任職期間的作為,讓人認為他是金的臥底。

    1、北宋政府失陷,秦檜做了俘虜,還在金政府做了官。當時金政府說誰願意在金做官都可以,為了活命,秦檜去做官了,然後又被賜給金政府王爺完顏昌,給他做個參謀軍事,這不算什麼,秦檜的老婆會做飯,給完顏昌做飯贏得了秦檜做官的機會,那個時間段秦檜夫婦還算年輕,所以總覺得秦檜頭頂綠油油的。

    2、迴歸南宋,沒人能解釋的清楚。完顏昌放秦檜回南宋,以及秦檜到了南宋地面這一段過程,秦檜自己都解釋不清,是如何脫離完顏昌,如何穿過佔領區,甚至到了南宋政府任職,被當面問起的時候,秦檜解釋不清楚。

    3、在南宋政府任職期間的表現。到了南宋,秦檜想做官,也做了官,但總想做大官。趙構下旨,誰有退敵之計,誰就做宰相。秦檜毛遂自薦,說自己有好計策,趙構說那你來做宰相,秦檜做了宰相就沒動靜了。趙構著急了,說宰相都給你了,你的退敵之計呢?秦檜一看實在是沒辦法了,提了個“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屁話,讓趙構失望至極。作為宰相,不想光復失地,就想做官,也是個奇葩。

    再後來,一些列的求和,甚至是打贏了戰爭的情況下,還求和。以趙構為主謀,以秦檜為幫兇的南宋政府,害死了愚忠的岳飛,這是千百年來,秦檜臭名昭著的起點。

    以上三點概況聯絡起來,就形成了秦檜的一些列評價,不足為奇,是金的臥底也好,是金的奸細也罷,歸根結底在於宋的重文抑武的政治體系,趙構的天無二日的皇權思想,秦檜的奴性,造就了那段歷史。

  • 15 # 鄜延路節度使李

    秦檜的身份問題早已經確定了,金華人就提供了詳細的證據。

    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大臣們在黑龍江柳林集會,擔心宋朝復興.宋朝臣趙鼎、張浚志在復仇,宋將韓世忠、吳玠知於兵事.這樣既不可威取,又要看到結仇已深,勢難使南宋人民屈服,還是暗中先放縱為好。

    另在《金國南遷錄》中記載,金國大臣考慮南宋復仇事,議及放縱秦檜歸國,魯王說,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順我”。忠獻王粘罕說,這件事在我心裡已醞釀三年了。只有一個秦檜可用.我喜歡這個人。

    “置之軍前,試之以事”,表面上雖然拒絕,而內心中經常能“委曲順從”,秦檜始終主張“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政策,今天如能放他回南宋,他必得志。就這樣金人決定放秦檜南歸.結果不出粘罕所料,秦檜回到臨安就力主和議,竊踞相位,專權擅國,殘殺抗金將領。其後,使南北對峙局勢基本形成。

    張希顏這人,事蹟不詳。李心傳就懷疑《南遷錄》是偽書,他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十九《女真南遷》終篇自注雲:“近傳《南遷錄》,悉差誤,蓋南人偽為之,今不取。”嘉定七年(1214),金人徙汴,《南遷錄》很快在南宋傳播,如系南人作偽,其速度令人不可思議;《朝野雜記》乙整合書於嘉定九年,與金人南遷相隔不到兩年,沒有說出任何根據,即判《南遷錄》為偽作,似亦失之武斷。

    後來,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卷五錄《金人南遷錄》一卷,以“歲月牴牾不合”,指為偽書。該書中“歲月抵悟”之處是存在的,但前人筆記,因個人記憶誤麗發生誤差的,比比皆是,不能因此就武斷地判為偽書。

    元人浦元玠跋是書雲:“當時南遷,張秘書親隨乘輿,晨夕執筆侍側,其所記之書,豈其差舛。”《南遷錄》在南宋傳播之後,許多書都有記載。羅大經《鶴林玉露》甲編卷五《格天閣》條雲:“金人陷京師,議立張邦昌。檜陳議狀……厥後金人徙汴,其臣張師顏者作《南遷錄》,載孫大鼎疏,備言遣檜間我,以就和好。於是,檜之奸賊不臣,其跡始彰彰矣!”

    羅大經生於慶元初,金人徙汴時,他已入太學讀書;《鶴林玉露》甲編成書於淳祐八年(1248年)正月,距金人徙汴只有三十多年,是當時人,記當時事,當不至取“遊談無根”之說。

    清人曾釗評論說:“書中如韓平原為南尉,秦檜自金歸諸條,亦足補史之未備也。”比羅大經稍後一些的車若水,在《腳氣集》中,引述了孫大鼎的奏疏(文字略有異同)之後說:“秦檜自謂欺世,不料日後金人自言之《南遷錄》甚詳。當時,胡編修銓乞斬檜以謝天下,豈為過論,而後世至今有為秦檜出脫者,可痛也。”與羅大經的說法是一致的。

    秦檜在金國已投降變節,他的南歸,實際上是與金人達成默契,心甘情願地充當金人的內奸,則是確定無疑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石濤是繪畫界的曹雪芹”,這話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