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武昌魚

    雍正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實行的嚴厲治國政策讓人評說不已,他的突然暴死,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關於雍正繼位這件事,各界的學者一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可以說,在清代歷史上,這是一個眾人矚目的案子。雍正本人曾經更是特別強調以下兩點:

    其一,他是按照康熙的遺旨合理的承繼大統的,並且,他跟他的兄弟沒有任何仇恨。其二,他繼位前後,有人刻意製造事端妖言惑眾,其實,這些都是假的。是是非非,眾說紛紜,那麼,這位嚴厲剛猛的皇帝,到底是如何取得皇位的?是“正統”還是“篡位”呢?

    那麼,在康熙去世之前,雍正的對立方究竟製造並且傳播了什麼惑眾的謠言呢?此時的北京上層人士又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

    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問題,瞭解雍正繼位時朝廷的內部力量,這對理解雍正王朝的權力鬥爭有所助益。當然,後一個問題是更難解決的,於前者,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並且從那些康熙至雍正時期留下的文獻中得到一些論證。而後者,雍正及其手下刪減過的文獻是不具有可信度的。

    上世紀,有一位叫金承藝的清史學家,對雍正繼位的問題做了更深層次的研究,在他的《清朝帝位之爭史事考》一書中,以新穎的視角闡述了雍正繼位一事,剖析深刻偏僻入裡。但是,在參考材料上,依舊是參考之前清朝留下的史書和檔案。

    自然,這也反映出了當時雍正及群臣對文獻的刪毀很是徹底,但是,雍正皇帝可以刪改國內文獻,國外文獻他是無法清除乾淨的。在英國醫生約翰·貝爾曾撰寫的一本遊記《從俄國彼得堡到亞洲各處遊記》中,讓我們瞭解到皇位繼承的有關資訊,並且,從其它視角來思考當時的皇位繼承人到底是誰。

    貝爾出生於英格蘭,十八世紀時期,作為沙皇派遣的使者曾在北京逗留過一段時間。他欣喜若狂,甚至,他把這次機會當成是上帝對他的恩賜。他於康熙去世前兩年就到達京城,三個月之後便離開了北京。

    在京城的那段時間,他曾將多次受到康熙宴請,和朝中大臣以及康熙皇帝的諸子諸孫等都有往來。他甚至還參觀了皇宮和王府,去了北京的各個店鋪訪問,觀察市集中討價還價的商人們,之後,他說:“中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貝爾還說:“大體說來,我呈給大家的是那些當時似乎值得觀察的事物,並沒有旅行者經常被認為的那樣透過誇張、編造來刻意美化它們。”

    貝爾擅長交際,在短暫的時間裡交了好幾位中國朋友,他的遊記裡展現了一個繁榮文明的北京城,在他眼裡,這個城市是不遜於任何西方大都市的。他甚至還在書中寫下了康熙去世前有關皇位繼承的所見所聞,雖然,當時在京城的許多外國使臣都知道這些,但是,只有貝爾將其明確的記錄了下來。

    貝爾因為多次參加過康熙皇帝舉辦過的各種宴會,所以,這些記錄大有可能是從這件事的中心人物中獲得的,更是有關雍正繼位問題的第一手文獻。貝爾在書中寫道:“據說,皇帝想讓十四阿哥繼承皇位。”但是,貝爾對於這一記錄用詞卻是十分謹慎的,用了“據說”兩字。

    這與當時謠言滿天飛的複雜凌亂的政治局勢是十分吻合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貝爾記錄的可靠性。不過,讓人疑惑的是,一個從前沒有來過中國,不懂中文的英國人為何會注意到有關皇位繼承的這一問題的呢?作為一個權力鬥爭的局外人,尤其是皇位繼承這一敏感問題,他又是如何瞭解的?又是誰,敢向一個甚至不知道一點底細的外國人談論這些最敏感的皇家政治問題?

    貝爾的記錄證實:在雍正繼位的前兩年,京城中傳遍有關十四阿哥要承繼大統的訊息,甚至,許多京城以外的人都知道這個事情。在貝爾在京城的時候,立儲問題是一個大禁忌,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這種說法會大肆傳遍北京城呢?是否是康熙皇帝本人的暗示?

    在這種政治敏感的時期,他卻坐觀這種訊息大肆傳播,這難道是他的一種樂觀其成?就算這不是一種暗示,也有可能是因為年邁的康熙還沒有來得及阻止這些流言蜚語的傳播。這也從間接證明了:十四子的支持者是很活躍的。

    有了貝爾記錄的材料,我們可以重新瞭解康熙、雍正時期的權力鬥爭。據史書記載:雍正在他繼位之初,明知他的兄弟不服氣,但是,依舊容忍好言相勸,直到繼位後的兩三年才逐步奪取了其他皇子的權力。最終,直到雍正四年,他才將三皇子等人打入天牢暗害至死。

    貝爾在其記錄中表示:雍正其實在繼位的時候是有苦衷的,首先,十四皇子是深得康熙的寵愛的。十四皇子黨派的人自然以為他就是順理成章的繼位人選,所以大肆製造輿論,宣稱他已是接班人選。以此拉攏人心,也為後來的登位做準備,此時的雍正一下便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雖然,雍正有著重臣隆科多的支援,手握很大的權力,但是,他繼位一事並不能讓眾人心服口服,所以,一時間他只有選擇妥協以爭奪反撲的時間。雍正繼位之初的尷尬境地,回想之前雍正說康熙欽點他為接班人的看法確實是有可疑的地方。

    這本書三分之一的內容寫到了中國,並且,在整部遊記裡對中國評價最高的無疑是康熙帝及其臣民的性格。可以說,貝爾的資料是一手文獻資料,或許,沒有他的記錄,有關康熙接班人的問題迄今都不會為人所知!

  • 2 # 胡言兌先生

    第一:古代用的繁體字,於的繁體字是“於”,顯然是不能透過“十”來改成的。

    第二:清朝會用滿文,蒙文寫官方檔案,這麼重要的傳為詔書肯定也會用滿文,蒙文記載,這個是否可以更改,我也不認識這兩種文字,我估計不能像漢子那樣能修改。

  • 3 # 往劫虛渡

    沒有可能更改,滿清聖旨滿漢文字各一份,有時候還有蒙文。這種傳位詔書,不可能只有一份漢文,沒有滿文的。漢字可以改一個字,而滿語則不行。所以這只是臆測。

  • 4 # 房產專家大兵哥

    雍正皇帝到底有沒有篡位?

    康熙對兩個兒子非常喜歡,他們分別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康熙把皇位傳給了十四阿哥,但是在半途中卻被當時還是四阿哥的雍正給截了下來,把聖旨上的“傳位十四阿哥”給偷偷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然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上面這個場景是很多電視劇上的場景。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我個人認為由於沒有史料能準確證明這一點,所以不足為信!首先康熙是一代明君,一生功績卓著,在他考慮繼位人選時肯定經過慎重的思考。加上他非常喜歡孫子“弘曆”,為了能讓大清更長久傳位於四阿哥更符合邏輯!

    之所以有傳言說雍正是篡位,估計和當時複雜的局勢有關係。大家都知道,雖然雍正繼位了,但當時的朝廷卻暗流湧動。賊心不死的其他皇子肯定暗中挑動,散步謠言說雍正是篡位得來的皇位。

  • 5 # 新不二說

    如果當作歷史來說就有些不妥當了。事實上,在清朝,不要說是這種關乎繼承人的大事,就是朝堂上一些重大事件說不定都會以滿漢兩種文字存檔,更何況是繼位遺詔這種大事了。

    你要改詔,漢文可以改,但是滿文或蒙古文你改個試試!既便只有漢文一種文字寫的,以當時的作蔽的手段,只怕還做不到不留絲毫破綻的地步吧!滿朝文武加上那群虎視眈眈的皇子,那可都是個頂個的人精啊,你以為他們都是吃素的嗎?

    所以說什麼“傳位於十四子"和“傳位於四子"這些,我以為只是民間傳說而已,大可不必當真。

  • 6 # 凡夫俗子說歷史

    自秦始皇開始,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皇位傳承,一般是採用宗法制下的嫡長子繼承製,直到滿人入關,建立清朝以後,情況有所變化。那便是是清朝的“秘密立儲制度”,此制度為雍正皇帝所創立。

    所謂秘密立儲制度的做法,是不事先規定東宮所屬,而把當朝皇帝心目中的太子人選寫在詔書上,藏在一個盒子裡,然後放置在乾清宮正殿的“正大光明”匾之後。等現任皇帝駕崩,就把盒子從匾後取下,根據遺詔立下新的儲君。 但實際上,在清十二帝中,只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人是在這一制度安排下成為繼任者。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秘密立儲,也就是說,事先只有皇帝一人知道立誰為太子。那麼會不會出現,立儲詔書被掉包或造假的可能出現呢?雍正皇帝到底有沒有篡改詔書,將皇十四子改為了皇四子呢?

    最初,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畢竟縱觀這四位皇帝的駕崩時間與頒佈詔書的時間還有會有一些問題的。所以,這樣的可能性並不是沒有。

    比如,雍正皇帝立弘曆為太子,直到雍正駕崩後,密詔才被開啟,眾大臣才得知弘曆是嗣皇帝。不過,這個時間差會不會有什麼差錯,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根據乾隆以後幾個皇帝的登基情況來看,基本上杜絕了立儲詔書造假的可能。

    那我們來看一下,乾隆登基後,最先是秘密立長子永璉為太子,無奈這個兒子只活到8歲就天折了,此後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再次秘密立十五子永琰為太子。乾隆在位六十年,因不敢超越他的爺爺康熙在位年限,主動禪讓退位,命人開啟密閘,宣佈永琰為嗣皇帝,第二年便改國號為嘉慶,自己當上了太上皇。

    再後來其他兩位皇帝,道光與咸豐被指定為下一任皇帝時,都是在龍體龍馭賓天之前,讓御前大臣開啟密閘宣佈立儲人選後才駕崩的。所以,這三位皇帝時期要想偷改詔書是根本沒有機會的,即使改了,也沒用。

    其實啊,從立儲詔書的書寫上而言,也是很難造假的。在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現存的道光皇帝立儲“朱喻”,來看,它由道光皇帝親筆所寫,用了滿文、漢文兩種書寫語言。另外,電視劇《如懿傳》也是仿照這個詔書來進行乾隆秘密立儲的情形,從畫面截圖我們便能明顯的看到,上面出現了兩種文字——滿文與漢文。

    重要的是,這份御書用的是顏色深淺稍有不同的黃紙,分兩層包封,背面還有皇帝的親筆簽名。而且御書一共有兩份,分別放在了不同的地方,要篡改造假的話,只造一份是絕對不行的。而且,裝御書的密匣子有兩個,大匣子裝小匣子,每個匣子外面還都沒封條。

    由此可見,若想給傳位詔書造假,先不說怎麼闖進守衛森嚴的皇宮拿到原件,光是製造出皇帝立儲所使用的紙張,還有模仿皇帝書寫的滿漢兩種字型就夠麻煩的了。

    再者說,皇家法度深嚴,君臣綱紀也不允許誰有這麼大的膽子去以此冒險,霍亂國政。

    所以,像野史中所說,篡改康熙立儲詔書,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 7 # 紅黑聖西羅

    這類問題回答過很多次了,看我以前的回答就知道了。

    現在還有人相信什麼“傳位十四子”這種可笑之言的不多了吧,經過多方面的證據和論點,這個腦殘的說法應該被終結了,再簡單的回答一下。

    康熙的傳位詔書是滿漢二種文字,正規的詔書是先寫: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根本不存在什麼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

    退一萬步說,就算雍正改詔書了,那也是重新寫一份,至於改幾個字嗎?

  • 8 # 高慶春妮稱雲中龍

    雍正皇帝當上皇帝,還真不容易。本耒他父皇沒打算傳位給他。想傳位雍正的二哥。他二哥不掙氣被廢掉了。幾位皇孑也長大了。太子之位空著,引起了兄弟之間爭奪太子之位。最後父皇迭中了雍正來繼承皇位。幾位兄弟不服氣,加上新皇上推行新玫過於嚴厲,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對,幾位兄弟有從中造謠,說皇上的皇位得耒的不正,是篡位。各種不雍正不利的流言菲語,在社會上流傳開來。後來越傳越玄呼,好象真有那麼回事。

  • 9 # 全新的夢想之啟航2020

    這個問題所提到的關於雍正皇帝是透過篡改康熙皇帝傳位遺詔登上皇位的是根本不成立的,其不成立的原因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

    第一:我們應該知道清朝的皇帝都來自於滿族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滿族文字,而且按照清朝皇族對來往公文書寫格式的規定一般都是滿文和漢文並存的兩個版本,有時還會有蒙文版;滿文和漢文的書寫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即便是更改了聖旨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字兩者之間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簡體字是1956年簡化完成的,古代所使用的漢字都是繁體字並不像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簡體漢字更改起來那麼容易,更改後的聖旨肯定是漏洞百出的;並不會像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雍正命人取出康熙皇帝的傳位遺照將其中傳位十四皇子胤禵中的“十字”改為傳位於四皇子胤禛的“於字”,且古代繁體“於字”的書寫方法不同於現代的簡體“於字”。

    第三:康熙皇帝之所以將皇位傳位於雍正皇帝其除了雍正皇帝自己本身在作為皇阿哥時候所呈現出的帝王的才智之外,更重要的是雍正皇帝擁有一個才智超群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後來創造了乾隆盛世的乾隆皇帝;康熙皇帝是非常喜歡這個孫兒的,早在自己在位的時候就把弘曆帶在身邊作為隔世之君來培養的。

    其實與其說雍正皇帝得位不正倒不如說他生了一位德才兼備的後繼之君“乾隆皇帝”

    與其說康熙皇帝把自己的皇位傳給雍正,倒不如說他只是利用變相的手法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所認可的隔世之君“乾隆皇帝”。

    所以綜上所述雍正皇帝的繼位程式屬於正常符合清朝當時的理法制度,並不存在什麼所謂的絞照篡位;因此從理論上來講也並不存在雍正皇帝篡改康熙皇帝傳位遺詔的可能性!

  • 10 # 愛之育之

    沒有的事

    無稭之談

    第一,當時漢字使用的是繁體字

    第二,傳位詔書必須由滿蒙漢藏文同時書寫

    所以根本無法簒改

    雍正上臺後強力推行士紳也要用差納糧

    打破了千古成例,得了罪了讀書人

    動了他們的乳酪

    於是雍正去逝後,被唾味星子淹沒了

    希奇古怪的傳聞不絕如縷

    故,雍正成為焦點皇帝

    凌遠長著

  • 11 # 雪夜de驚鴻

    很明顯就是後世編造出的故事。皇帝的詔書都是規範的小楷,於的繁體字是於 吧,怎麼改?要是草書還差不多。不過,真的改了,痕跡還是很明顯的。還不如從頭到尾的偽造一份呢。

  • 12 # 唐僧說古今

    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者”?最近,專家開始公佈了康熙當時的遺詔,真相終於大白。因為在當時遼寧的一個檔案館給出了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答案,雍正並沒有篡位。所以在現在也有人對雍正抱著不一樣的態度,有些人喜歡它有些人也不喜歡他,但是這些已經並不重要了,所以皇位繼承給誰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因為雍正他在位期間,他給當時清朝的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回暖,讓當時清朝上上下下,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府的生活檔次都得到了一個新的提升。在雍正和乾隆期間也引進了非常多,當時外國的物品也為中國帶來了的非常新奇的認知,也讓中國瞭解到了世界。雍正在還是皇子期間就被康熙非常認可,因為他做事情考慮的非常周全,也懂得許多知識,可能這一切就是有因有果吧

  • 13 # 仰天長嘯132

    清朝的聖旨都是滿文為主,漢文為輔,漢字十可以改成於字,但滿文怎麼改?再說繁體字“於”不是簡化字“於”字,繁體字的“於”不是一個十字能改的了。所以這種說法根本講不通。

  • 14 # 丁強888

    首先,雍正肯定沒有改遺詔,因為雍正不用改,可能當時也沒有遺詔可改。

    至於從遺詔字面簡繁體來論證,以及從清朝詔書滿漢蒙語對應來論證,雍正沒有改遺詔,進而論證雍正是正常合法即位的。也是想當然的。要這麼簡單,雍正即位就不會成為清宮三大謎案之一了。

    一、雍正不需要改遺詔

    因為遺詔本身就是雍正登基之後三天才拿出來昭告天下的,都登基三天了,雍正拿出來的遺詔還可能讓你找到破綻,那滿朝文武尤其是負責撰寫詔書文字的翰林們都得株連九族。換句話說,遺詔是大局已定之後對結果進行確認的產物,而不是遺詔確定了雍正即位的合法性。

    所以,拿遺詔證明雍正是合法即位還是非法篡位都顯得證據不足。如果是老十四在康熙臨終的那一分鐘控制局勢,三天之後他也能拿出文字無懈可擊的遺詔來。

    二、清朝秘密建儲制

    可能有人用秘密建儲制來反駁說遺詔是康熙生前所立。但秘密建儲制正是雍正鑑於康熙年間儲君之位爭奪之慘烈,才在他即位之後採用秘密建儲制的。換句話說,康熙年間沒有實行秘密建儲,也不存在康熙生前留下立誰為繼承人的直接書面證據。要有的話,雍正肯定早就拿出來了。而且雍正之後雖說秘密建儲,但繼承人其實基本上也是八九不離十的,比如嘉慶死後,沒有及時找到藏在正大光明匾牌後的遺詔,但滿朝文武都覺得嘉慶是中意道光,並非道光生母的皇后以母后身份確認嘉慶的即位合法性。從這個例子看出,在康熙末年那種爭鬥激烈的情況下,即使真有康熙遺命,對真正掌握大局的實力派來說也怕是廢紙一張。

    三、雍正即位的爭議在沒有確鑿新證據出來之前,將會繼續下去。

    目前康熙晚年即位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一母同胞的老四和十四之間,雖然康熙晚年的儲位爭奪被稱為“九子奪嫡”,但裡面很多人明顯是充數的。比如二廢之後的太子,被批結黨的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等。

    偏偏在老四和老十四這裡,兩人都有很多被選康熙倚重的表現。比如你說讓雍正代替祭天是證據,畢竟“國之大事,在祀於戎”。但十四領軍出征,建功立業,是不是也是重用。

    你說康熙喜歡弘曆,放在宮裡親自撫養,因為喜歡弘曆立雍正,可大將軍王與康熙的書信明明白白記載,十四出征後兩個兒子都養在宮裡,十四的女兒出嫁還是康熙代為操辦的。這不是更加證明康熙對十四孩子的喜愛嗎?

    所以,從主流歷史學大家,嚴謹的研究來看。雍正即位疑案在可預見的將來,還將繼續保持疑案狀態。

  • 15 # 相泉

    雍正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承上啟下可以說是康雍乾三朝中最有作為的明君。如果沒有他的勒政乾隆也絕不會過的那麼舒服自在,如果沒有雍正的勵精圖制,康熙朝的一些幣案,經濟衰亡,國將不國,貧腐嚴重民難生存。正是由於他嚴懲貪官才被汙為奪位不正的皇帝。\是不公證的。改寫招書存是無及之談。

  • 16 # 斯毛金侃大山

    改詔書這種事是不存在的,理由有三:

    1,像傳位詔書這樣級別的檔案不可能只有漢文版詔書,一定還會有蒙文版和滿文版,漢字可以把十改成於,蒙文和滿文改動沒這麼簡單。

    2,古代寫“於”通常會寫成“於”,“於”是現代的寫法。

    3,清朝的詔書,有關阿哥的,前邊都會加上“皇”字,比如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不會出“現傳位於四子”的寫法。

    出現這種謠言,都是和雍正的改革有關,雍正的改革動了太多人的乳酪,尤其是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把讀書人都得罪完了。再加上九王奪嫡失敗的八爺九爺門人的詆譭,就出現了雍正的各種版本的謠言,後世的各種小說演義都把雍正描寫成冷血無情弒殺的暴君,最經典的就是血滴子的傳說,還有什麼呂四娘刺雍正。其實雍正還是個不錯的皇帝,他注重減輕人民負擔,打擊腐敗官員,在“康乾盛世”中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

  • 17 # Freedom20180214

    首先,雍正皇帝肯定是康熙的合法繼承人。

    其次,"十"字加一橫一鉤確實能改成"於"字,但當時並沒有這個"於"字,只有這個"於"字(現在很多從事書畫的人,在落款的時候依然習慣於用這個"於"字)。

    再次,康熙皇帝的遺詔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共同書寫的,三種文字同時更改是肯定不可能的。

    最後,也是最最最重要的證據就是當時的傳位詔書,現在已經找到了,詔書內容比較長,最後幾句為:"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皇四子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 18 # 騎士3980理科男

    看過相關研究的文章,瞭解到所謂“雍正篡改康熙遺詔”這說法純屬無稽之談。文中列舉的理由如下:

    1.若是“傳位十四子”,當時使用繁體字,要改就得改成“傳位於四子”,但“十”字無法改成“於”字。

    2.皇帝遺詔不可能有“傳位十四子”這樣荒唐的提法,必須強調皇子這特殊身份。而且按當時正規的提法,應該是“傳位於皇十四子”(注意:不是十四皇子),即便把“十”改成“於”,那也成了“傳位於皇於四子”,改成這樣豈不荒謬?

    3.康熙遺詔不光漢文一份,還有蒙文、滿文備份,漢文的改了,蒙文、滿文的怎麼改?

    綜上所述,篡改遺詔一說斷不成立。

  • 19 # 使用者7779009395687

    混帳的中國導演,沒有一點文化底蘊,沒一點歷史知識,請問古代有這個“於”字嗎?這個“於”字屬新中國簡化字好嘛,這個“於”才是古文中的於字,請問:“傳於拾肆阿哥”遺昭又怎可改寫成“傳於四阿哥”,難道雍正會穿越現代嗎?

  • 20 # 100901160514071985

    如果雍正真的要改聖旨只能把聖旨重寫,所謂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的說法純粹瞎掰,先不說清朝聖旨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寫成,滿蒙的咋改,再說這種說法一看就是現代人編的,於是簡體字,古代繁體字可不是這樣的,古代寫成於,從十咋改成這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什麼支撐你活在這平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