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御史大夫001

    是外族入侵,除了清朝還有元朝。

    歷史上還有很多少數民族的政權,都沒有像元朝和清朝一樣統一。

    五代十國時期時候最多,北方基本上都是少數民族的政權,宋朝在北方地區有金,西夏,遼,並存。

    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北魏也是少數民族的政權。

    到了最後那些少數民族大都消失了,清朝的滿族是鮮卑的後裔。所以清朝就是外族入侵建立的政權。

  • 2 # 秋山散人

    這個問題要分為兩個方面看待,他既屬於外族入侵,也是地方上的造反,但是由於民族不同,所以外族入侵的性質和色彩要濃一些。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在滿清入關前,他們與明王朝的關係是什麼樣的。眾所周知,中原王朝實行的外加政策,一直都是:朝貢體系、藩屬外交。也就是說,對於不屬於中原的外族,實行羈縻政策。外族的部落或者國家,承認中原王朝的正統地位,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由中原王朝冊封。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琉球與朝鮮。滿族最初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也是這樣。當時滿族還處在原始部落階段,明朝對其進行管轄。例如建州女真,明朝在他們新的聚居地設定了三個地方軍事行政機構,包括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委任各部首領,依照舊俗,各統其屬。從這個角度,滿族最先是屬於中原王朝的藩屬國系統的,算是一個偏遠之地。他的造反,就如同朝鮮造反。

    如果說,吳三桂沒有放清軍入關,滿族人之是活動於關外,那麼他最多算地方少數民族勢力的獨立,不能算外族入侵。但是由於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使得滿清入關,佔領了北京。並與南方的南明政權形成南北對立的局勢。一邊是漢人的政權,一邊是少數民族的政權,很明顯可以判斷,入關後的滿清,在統一中原及其明朝疆土的時候,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成為了外族入侵。

    再看滿清入關後的政策,雖然不像蒙古一般,徹底的歧視壓制漢人,但其所作所為,仍然帶有強烈的外族入侵的手段。削髮,斬斷了漢人的民族信仰與自豪感;文字獄,對於漢人知識分子的壓制;揚州十日,更是對漢人的屠殺;漢八旗,滿八旗,包衣奴才制度,也可看出民族歧視。滿漢之分是一直貫穿清朝的一個問題,縱然他們已經很大程度上漢化,但民族的不同與分別還是客觀存在。

    從歷史上說,滿族入侵屬於民族侵略戰爭,但也帶有地方造反性質。但時至今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共和國,早已沒有了滿漢之分與民族歧視,只有各民族共同發展,才能走向更遠的未來。

  • 3 # 子夜羌笛

    認真說來既屬於地方造反,也屬於外族入侵。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上(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於明朝永樂三年,即公元1405年就接受了明成祖朱棣的招撫,擔任了建州衛指揮使,正式成為了替明朝守衛東北藩籬的少數民族將領。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而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被明軍誤殺以後,他的心中就種下了反叛明廷的種子。自他以家族遺留的十三副鎧甲起兵以後,在與建州女真各部的戰爭中逐漸打出了名氣。在上書質問明廷緣何殺害其祖父、父親後,他不僅要回了父輩的遺體,還像其先祖那樣接受明朝政府冊封,正式成為了明朝的將軍。因此,在他完成了統一關外女真各部落並建立後金之後不久的1618年即釋出討伐明廷的《祭天七大恨》時,就向世人宣告了曾經的明朝邊境駐防將軍反叛中央政府的開始。自此,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及他的兒子清太宗皇太極就不斷縱兵劫掠明朝位於東三省的邊民並時常與明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無論是前期努爾哈赤親自指揮的“薩爾滸之戰”還是後來皇太極指揮的“松錦之戰”,清軍都在與明軍的戰爭中佔據主動。崇禎二年,皇太極率領的後金軍甚至攻到了北京城下,並使用反間計直接導致了崇禎處死了明朝末年名將袁崇煥。

    愛新覺羅▪覺昌安

    而1644年睿親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後更是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清軍所到之處皆強迫漢族百姓剃髮易服,放棄傳統漢族禮節尊從其關外遊牧民族的風俗禮儀。以多爾袞為首的滿蒙貴族還徵用大量農田作為其馴養馬匹的場地。這些野蠻而強硬的為政舉措引發了各地漢族軍民的大規模抵抗,“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數不勝數針對漢族軍民的駭人聽聞大屠殺就發生在這個時期。關內大量的原明朝百姓不得不徹底淪為“披髮左衽”的境遇。說到底,公元1644年甲申之變的最後結果這就是漢族政權滅亡,關外滿族少數民族政權佔領了全國。拿今天的話來說,關內的中國人在蒙元滅宋之後再次不幸做了亡國奴。

    強迫剃髮

  • 4 # 黑熊精講歷史

    黑熊精來回答清軍入關既算外族入侵,也算地方造反

    清朝的前身是後金,後金的前身是建州女真。明朝時女真分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這三部歸明朝的奴爾幹都司管轄,所以建州女真是明朝的一部分,女真人也是大明的臣子。其中建州女真離中原最近,勢力也最強。

    16世紀末,建州女真出了一位梟雄——努爾哈赤,此時明朝正值萬曆時期,萬曆時期朝廷的內憂外患十分嚴重,努爾哈赤趁此機會迅速崛起,帶領建州女真吞併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統一了女真各部。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後實力大增,於1616年建立金國,史稱後金,並頒佈“七大恨”,正式嚮明朝開戰。

    七大恨

    後金軍於1619年在薩爾滸戰役中打敗了明軍,稱雄東北,後於1636年改元“清”,正式稱帝,並於1644年說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正式入關,很快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外族入侵

    說他是外族入侵的原因是:清朝入關前統治者說滿語,寫滿文,努爾哈赤時期甚至歧視漢族,屠殺漢民,史稱遼東之屠。入關後,強迫漢人剃髮易服,學滿族人留金錢鼠尾辮,穿旗服,並大肆屠殺。

    地方造反

    說他是地方造反的原因是: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曾經是明朝的一部分,所以女真獨立也算是地方造反。其次,皇太極時期包括入關之後重用了大量的漢臣,例如:范文程,祖大壽,洪承疇等。顯然說清朝是滿族人的王朝就說不過去了,這些漢臣也都認為清朝和明朝一樣,都是中國。

    洪承疇

    因此,清朝既算是外族入侵,又是地方造反

  • 5 # 深度工場

    說直接一點,努爾哈赤和李自成其實都一樣,都是明朝邊軍造反。努爾哈赤的祖先就跟隨永樂皇帝北伐蒙古,努爾哈赤的祖先孟特穆被永樂皇帝封為建州女真指揮使。

    努爾哈赤歷代祖先都是給明朝當邊防軍軍官,可以說他們家其實是明朝的軍官世家,而且還是世襲的,努爾哈赤自己後來也是明朝鎮守遼東總兵官兼太子太保寧遠伯李成梁的精銳親兵。

    李成梁以十倍軍餉豢養女真、韃靼精於騎射的人為家丁,而且尤其看重努爾哈赤,李成梁“留(努爾哈赤)帳下,卵翼如養子,出入京師,每挾努爾哈赤與俱”。李成梁見過能打的人多了,如此看重努爾哈赤說明,其人個人戰鬥力非常突出,後來,他十幾個人以打群架的方法攻下了尼堪外蘭的甲坂城。

    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的《中華名將》一書收錄了孫武以來名將20位,就包括努爾哈赤。從十數人的班組戰鬥到十萬人規模的戰役指揮,努爾哈赤是那個時代職業軍事家的代表。

    努爾哈赤家族給明朝當了200多年世襲軍官,可以說在大明,肯定是家養的親丁。說白了努爾哈赤家族就和同樣是世襲軍官出身的戚繼光家族一樣,只是努爾哈赤造反了。

    李自成其實也是明朝邊軍出身,只不過是軍事郵差,但是,家族世代精通養馬。其本人熱愛騎射,李自成戰術以誘敵深入為主的戰術,將他們逐一擊破,不戰則以,戰則求其殲滅敵軍有生力量。可以說,努爾哈赤和李自成都是明朝優秀的邊防軍。

  • 6 # 一夢梧桐雨

    公元1644年,中國東北以滿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政權清朝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率軍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攻佔北京城,並一舉打敗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標誌著中國歷史進入第二個少數民族政權統治的時代。

    愛新覺羅•福臨

    關於清朝一直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質疑,有人說它是外族入侵,也有人說它和李自成張獻忠一樣屬於地方造反,那麼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李自成

    其實這事要從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說起。公元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於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裡。祖上有一個叫猛哥帖木兒的,原為元朝斡朵裡萬戶府的萬戶,後來被明成祖朱棣封授建州衛指揮使,執掌建州左衛,隨後升至右都督。

    猛哥帖木兒

    從那時開始,他就成了明朝的官員,為明朝效力。

    公元1433年,明遼東都指揮僉事裴俊奉命前往斡木河,接回被忽刺溫女真虜掠的人口。同時,明宣宗命令猛哥帖木兒和其長子阿古,讓他們協助裴俊行動。

    在行動中,猛哥帖木兒和長子阿古在戰鬥中負傷陣亡,明宣宗下令厚葬,建州左衛則由他的弟弟凡察掌握。公元1437年,猛哥帖木兒次子董山被明朝認命為指揮使一職,隨後後升任都督僉事。董山野心不小,經常與叔叔凡察爭衛印。

    明朝為了解決兩人之爭,又增設建州右衛,升為都督同知。董山掌建州左衛,凡察掌建州右衛。自此建州女真分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合稱“建州三衛”。

    愛新覺羅•董山

    然而,董山數次勾結蒙古,率軍入關對邊民燒殺搶掠多達10餘萬,並且陰附朝鮮,大有自立為王的架勢。明軍幾次鎮壓,都無濟於事。自傲的董山口出狂言,朝廷上下震怒,出重兵鎮壓董山。

    在明軍的攻勢下,董山心中懼怕,只得去京師謝罪,被明廷斬殺。隨後其長子長孫襲職,維護邊疆安定長達30餘年。

    董山三子錫寶齊篇古生子福滿,福滿生子覺昌安。公元1543年,覺昌安生四子塔克世,後娶妻喜塔喇·厄墨氣,生三子,長子便是是努爾哈赤。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由此可見,從努爾哈赤的世祖猛哥帖木兒開始, 世世代代都為明朝效力,有的更是戰死沙場。所以清朝的入關和李自成建立大順、張獻忠建立大西沒有區別,都屬於地方起義。

  • 7 # 好史不死

    我國曆史上的朝代更替,大抵上有三種。一是權臣篡位,二是國內農民活不下去,被迫造反,農民起義,三就是最慘烈的外族入侵。

    而明朝末年朝廷最頭痛的兩大敵人,清軍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造反家身份不必深究,造反的性質也是顯而易見。題主所疑惑的就是清軍的定義,由於其本身之前也算大明的一份子,最後不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搞獨立運動,最終還成功問鼎中原,享268年國祚。這樣看確實是地方造反成功。但又由於其民族的特殊性,再加上之前根深蒂固狹隘的漢民族主義。清軍入關也被大家看做像蒙元入主中原一樣的民族淪喪。而在我看來,更願意把這一歷史事件定義為遼東地區部分少數民族野心家的造反行為。雖然,現在很多人把清軍入關等同於日本的侵華戰爭。更是發出“明亡之後無中國”的嘆息。但從我們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層面來考慮,從當時的明朝疆域圖來看,當時的建州也是我們中國的一份子,就像現在的新疆、西藏一樣。雖然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但依然是大明的疆域範圍。而且努爾哈赤的家族也是大明朝廷封的世襲建州衛指揮使。也是有國家編制,並且受中央政府統一領導的。這點就和之前的外族入侵不一樣了。無論是金滅北宋,還是元滅南宋。這些從一開始都是國家層面的對決,而不是大清崛起的那樣,從地方分裂鬧獨立,再到和中央政府叫板,最後取而代之。並且金滅北宋,元滅南宋,無論他們的軍事實力有多強,也是師出無名。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戰爭,他們也不會粉飾自己的戰爭行為,擺出一種是你們逼我的姿態。而努爾哈赤明明野心勃勃,在剛開始統一建州的時候,還擺出低姿態,認大明的實權派人物當乾爹,甚至利用大明的軍隊幫助其剷除異己。而當他覺得自己實力雄厚了,立即撕破偽裝,想要造反,還抹著眼淚搞出什麼“七大恨”。想讓自己的造反師出有名,明明野心勃勃,卻擺出可憐楚楚的姿態。一副我是受害者,我沒有辦法,我是被逼無奈,我受夠了的小人物被欺負,憤而反擊的正派形象。就像當年明月在其書中寫的那樣,“我不清楚什麼偉大的歷史意義,我只明白,他的馬隊所到之處,沒有先進的生產力,沒有國民生產指數,沒有經歷貿易,只有屍橫遍野、殘屋破瓦,農田變成荒地,平民變成奴隸”。大清的入關和李自成攻進北京城的道路都充滿了破壞和殺戮。都是文明史上的汙點。尤其是後金的崛起,更是一群軍事野心家毫不掩飾的叛逆行為,為了一己私利,最終讓整個中華名族生靈塗炭。這種毫無意義的造反,無論過去多久,都是罄竹難書的罪惡。

  • 8 # xie德yong

    既然稱為清朝,已經不是外族了。皇太極建立滿洲族是一種整合,並非強調與漢的對立;在此之前,這一地區的百姓或政權早已經跟中原各朝政府翻覆交融了,不能算外族入侵。都可以算造反,但清入關是填空。

  • 9 # 姜太公者

    滿洲衣冠滿洲頭,

    滿面威風滿面羞。

    滿眼河山滿眼淚,

    滿腹心事滿腹愁。

  • 10 # 青言論史

    後金/滿清和明朝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既可以算外族入侵,也可以算是地方造反,這二者並不矛盾。因為這牽涉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制度——羈縻制度。

    所謂“羈縻政策”。是歷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國家裡對社會發展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所採取的一種民族政策。

    其中,“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即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特殊的行政單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數民族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和管理機構。

    中央承認其酋長、首領在本民族和本地區中的政治統治地位,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於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餘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

    羈縻制度興起於秦漢,此後歷代中原王朝都在沿用。到了明朝,這一制度依然存續下來。比如對蒙古草原,明朝就封了一些王爺,甚至連造成庚戍之變的俺答都被分為順義王。而對於遼東的女真人,明朝也一樣採取了這種制度。

    因此我們會看到,儘管努爾哈赤口口聲聲說自己和明朝有“七大恨”,其實並不能掩蓋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獲得過明朝敕封的酋長的事實。這一點,就連清朝的史官也沒法隱去。

    但是在明朝的中央政府心裡,當女真人的反叛活動形成一定規模的時候,就不能把它僅僅視作人民內部矛盾來解決了。因為羈縻制度雖然在表面上賦予那些少數民族自治特權,卻在底層邏輯中並不承認它們是自己的一部分。因為這些人既沒有對朝廷的納稅義務(朝貢不算),也並不遵守朝廷的法度。一旦發生戰爭,那其定義就很難定性為是內部農民起義了,況且他們也不是農民。

    此外,還有一點也值得注意:滿清的統治者有意識地在讓別人相信——我們是外人來幫你們家解決問題,而不是你們大明的亂臣賊子,這一點在多爾袞經吳三桂邀請入關時體現得淋漓盡致。因為此前的事實證明,對於漢人而言,貳臣賊子可能比入侵者更讓人感到厭惡。

    實際上,在剛入關的幾個月,清朝確實是做到了。只不過後期一段神操作,搞得漢人民變四起,終順治一朝都在處理這一問題罷了。

  • 11 # 四川達州人

    當然是造反。

    努爾哈赤,世代都是明王朝的附屬少數民族軍事頭目,他本人也是接受明王朝正式冊封的龍虎將軍,建州都督。

    萬曆29年(1601),努爾哈赤還親自到北京朝貢,此後又多次派遣弟弟舒爾哈齊朝貢北京。到了1618年,翅膀硬了的努爾哈赤才以所謂的七大恨正式反叛明朝。那明軍1583年誤殺努爾哈赤祖、父之後的35年時間裡,七大恨在哪?

    所以,努爾哈赤從根源上說就是叛逆。

  • 12 # 尚書留顏

    這還用說嗎?和安史之亂一樣的性質。韃子的祖先在明朝初年從通古斯南下,被明朝收留,替明朝守衛邊疆。世襲的建州衛指揮史,到野豬皮已經200多年了。

  • 13 # 平安讀歷史

    滿清和明朝之間的恩恩怨怨,可以說持續了上百年之久。因為滿清也就是之前的後金所在的地方,當時是被明朝間接控制的,而滿清的是由明朝授予權利,當時統治建州一帶。

    只不過滿心他又和國內的農民起義不一樣,國內的那些農民是明朝直接統治的,人民他們起來造反,的確是反抗明朝的統治。而女真族所建立的後金只是間接接受明朝的統治,一旦他們強大起來,就不會再接受明朝的命運,而當時的後金就是如此。

    而在李成梁主政遼東時代,努爾哈赤可謂是老老實實的,根本不敢對明朝有任何的異動,還有一說,努爾哈赤事實上是李成梁的私生子。事實上在那之前女真族所建立的後金都還影子都沒有呢,他們只是接受明朝的官職,然後代替明朝統治地方,女真族曾經多次來朝貢,並且接受明朝皇帝所受理的官職和名譽。

    後來他們翅膀硬了,不再聽明朝的話,而努爾哈赤所弄的七大恨,事實上也代表他們之前是接受明朝的統治。所以從這點上講,他們原來是屬於明朝統治之下的民眾,而建立後金之後和明朝作對,等於就是在造反。本來以明朝的實力滅了他們應該問題不大,可惜明朝這邊一再失誤,導致出現了巨大的危機。

  • 14 # 熾熱的小丑

    看提問是清朝入關算入侵還是地方造反:在入關前和入關後都算是造反,入關不能說是外族入侵。

    看一下清朝的歷史:商周時期,東北區域有少數名族叫肅慎,三國時改名挹婁,南北朝叫做勿吉,隋唐時期靺鞨,五代十國時女真,宋時為金國,被元滅國,明時為女真族,歸順明朝管轄。所以說女真族人屬於明朝,所在勢力範圍在明的版圖中。

    明神宗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落,稱“汗”,並建立金,起兵反抗明朝。這個時候就屬於造反了,並迅速的拿下了東四省,建都瀋陽。這樣明的版塊就被分成明和金了。

    明崇禎年間,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改國大清,並是朝鮮歸降。明朝多位將領歸降清朝(洪承疇、祖大壽等)。

    明末農民起義,存在多個政權,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以及皇太極的大清政權,其實都屬於活不下去了造反。

    再說入關,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吳三桂開關引多爾袞進關討伐農民軍,李自成失敗,清朝入關,福臨入住北京城登基,並花了近20年平定各個政權。這其實就類似於元末國家動盪,多個政權建立,後來朱元璋奪取天下一樣。

    滿清多次強調大清得位正統,清是協助明將吳三桂剿滅農民軍而繼承天下,並追尊崇禎帝與明朝忠臣。

    所以說,清朝入關和李自成一樣是地方造反,不過他造反成功了。

  • 15 # 心向青山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統一標準,我們不能算領土的時候將東北包括在內,算人的時候就把滿人排除在外。

    要知道,奴兒干都司的建立,便是得益於滿人亦失哈,亦失哈和鄭和是明成祖時期最有名的兩位太監,一個下西洋,一個開拓東北。

    努爾哈赤,大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

    李自成,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出生在陝西米脂。

    努爾哈赤是出生在遼寧省的,而遼寧自古是華夏族的生活區域,從戰國時期便是燕國的領土。

    此外,努爾哈赤最初是跟遼東總兵李成梁混的,怎麼說都是大明臣子。

    所以,努爾哈赤的起兵,本質上與李自成的造反是一樣的,對大明來說都是“反賊”,只不過努爾哈赤不是漢人而已。

  • 16 # 夢香寒冰

    若要弄明白清朝入關的性質,需要明白四個名詞概念:天子,皇帝,單于,可汗。

    天子

    天子就是天之子,是中國最古老的概念。天子是個宗教概念,中國是天信仰,天子就是天的代言人。例如在河南挖掘的西水坡大墓,這是一個距今6000年前的墳墓。墳墓主人在天下之中,他的身份就是天子。這個墳墓的含義就是中國。可見天子是一個非常久遠的概念,遠超於人們想象。

    西水坡大墓的墓主人就是在墓葬中央

    中國所影響的東亞土地上,最初有的概念,是天子。天子的概念要比國王大,國王的領土只是自己的,天子的概念也是天下共主。所以管仲的“尊王攘夷”尊的是周天子,而不是周王,概念就是在這裡。在中國,天子代表的是正統,和土地關係不大。

    皇帝

    到了秦始皇時代,秦始皇稱皇帝。皇帝是三皇五帝各取一個字,是世間權力最大的職位。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的皇帝兼任天子。在中國,皇帝大於王,王是在皇帝管理的一個職位,無論是漢代的秦王、晉王還是清代的雍親王、果親王,都是王。這種王在古代中國後期已經不具有管理國家的職能了。

    秦始皇

    單于

    在草原上,天子被稱作“單于”,天子是意議,單于是音譯。其實因為天子身份,大秦和匈奴就開始過爭鬥。大漢和匈奴之爭,本質並不是土地之爭,大漢也沒怎麼佔領匈奴土地,本質是天子身份之爭。霍去病封狼居胥,並不是大漢佔據狼居胥山,而是告訴匈奴,這裡是大漢天子轄地。單于在漢朝末年就已經不見史籍記載。

    冒頓單于曾經給中原帶來夢魘

    可汗

    到了匈奴晚期,匈奴放棄了單于的稱號,改稱可汗。等於匈奴放棄了天子身份,自此東亞天子僅為中國一家。可汗相當於國王,雖然權力很大,但是不同於天子的繼承性質,可汗可以自立,而且數量眾多。有的時候,可汗和村長性質差不多。

    能做可汗的人很多

    明白了這些名詞概念,可以看看歷朝歷代對於這些概念的應用

    三國

    三國時代,孫劉曹三家都是皇帝。但是主要是曹劉兩家皇帝掙天子身份,這個過程也叫爭正統。東吳雖然是皇帝,但是不是天子,身份略低。

    曹操只是魏王,兒子曹丕才是皇帝

    南北朝

    到了南北朝,北魏以西晉分封的代國起家,等於可汗兼任國王。到了西晉衣冠南渡,北方正統力量只有北魏一支,北魏同時有可汗和皇帝身份,開啟了可汗+皇帝兼任天子的時代。所以可以看到在北魏,雖然更多體現的是遊牧性質,但是北魏皇帝也同時被漢地百姓所擁護,就是因為漢地百姓認同北魏的天子身份。木蘭辭有云“可汗大點兵”,為什麼百姓會參與?就是因為北魏皇帝當時是天子。

    木蘭辭表明民眾已經認可北魏天子身份

    唐朝

    到了隋唐,天可汗身份正式確立。天可汗是由蒙古草原民族提出,送給隋唐皇帝的尊稱,隋唐皇帝也接受了。也就是說,天可汗正式標誌著草原放棄了單于,接受漢地天子身份。自此,可汗+皇帝兼任天子,是中華大一統帝國的標配。第一個天可汗是隋文帝楊堅,最出名的天可汗是李世民。唐朝皇帝不僅僅是漢人的皇帝,同時也是草原大汗。為什麼唐朝經常出兵,就是因為唐朝作為天可汗,需要為自己轄下地區可汗派兵。當然征服的物件絕對沒有天子身份,所以唐朝征服這些地區屬於天命所謂。

    天可汗對於草原有管轄權,比如唐朝時期的黠戛斯人,從地點來說是偏僻西伯利亞居民,但是從血緣上來說是李陵後人,屬於李廣後人。而李唐王室也自詡李廣後人,所以李世民熱情招待了黠戛斯人。到了唐後期,李唐被少數民族欺負的挺可憐,但是黠戛斯人沒忘記李唐天可汗身份,在戰略上趁著李唐攻擊回鶻同時消滅回鶻後,黠戛斯人對待崇德可汗遺孀大唐太和公主敬若上賓,派武士互送公主回到長安。接下來黠戛斯人就接受大唐分封,作為“英武誠明可汗”,黠戛斯人主動西進,為大唐留下生存空間。此事可以看到天可汗是有影響力的。黠戛斯人就是今天吉爾吉斯斯坦人,雖然人種和今天漢人差距很遠,但是與中國非常友好,因為這種關係延續千年了。

    對於黠戛斯人來說,祖先李陵和李唐的祖先李廣是一家人

    遼宋金

    在遼宋金時期,天子一直在北朝。但是因為宋朝開國時期,出現過趙匡胤趙光義兄終弟及,有過弟弟繼承皇位的習俗。所以遼宋稱作兄弟之國後,宋朝以劉備為正統,大力推廣南朝天子身份。其實遼宋金時期,北朝才是天子。

    澶淵之盟確立遼宋雙方為兄弟之國

    蒙元帝國一統天下,成吉思汗原型應該是成吉思皇帝,成吉思汗是外國記載。可見外國人是沒有天子兼任皇帝身份的,相當於羅馬帝國皇帝兼教皇,這在歐洲是很難理解的。外國人只能理解可汗,但是沒有理解成吉思皇帝兼任漢地皇帝和天子身份。

    成吉思汗在中國的記錄是成吉思皇帝

    在明朝,朱元璋繼承了天子的身份,有皇帝的身份,但是沒有可汗的身份。被趕走的北元雖然法理上有天子身份,只是它內部和北部明朝都不承認。北元雖然有天子身份,但是無奈內部能力太差,基本沒同意過。所以到後期,很多蒙古王爺爭著被明朝皇帝分封,就是認同明朝皇帝天子身份。

    朱元璋的明朝皇帝不具有草原可汗身份

    清朝在努爾哈赤時期只是汗國,而且是獨立。但是皇太極時期,皇太極敏銳把握了當時北元的特點——他們有天子身份,但是幹不了天子的事情。於是皇太極打出滿蒙一家的旗號,迎娶蒙古女人為妃子,搶得蒙古大汗印。自此皇太極所在的清朝已經不是曾經的獨立汗國,而是源自蒙古帝國的大清帝國。所以明清之戰本質上是爭正統之戰,和三國時期的曹劉爭雄性質一樣。

    在明末清初以北元明清統治者身份看這段歷史

    在當時中國,但從天子概念上來看,清朝的皇帝地位最高,因為它的地位是皇帝+可汗兼任天子,而蒙古是大汗兼天子,明朝是皇帝兼天子。

    皇太極的身份要高於北元和清朝統治者

    所以能看到談到戰術,清朝的戰術最高超。比如皇太極為了抓住蒙古大汗印,先一入中原,劫掠貨物的同時逼迫袁崇煥回訪,與蒙古林丹汗距離拉遠。然後趁著明朝扣押袁崇煥的時候攻擊林丹汗,而且重創了林丹汗。

    再比如厄魯特蒙古巴圖爾琿臺吉,是厄魯特蒙古首領,帶領厄魯特蒙古與喀爾喀蒙古會盟,聲勢浩大。明朝大同姜瓖根據隆慶和議也積極支援厄魯特蒙古,任由晉商出人草原。皇太極因此發動了五入中原,在劫掠人口貨物的同時,讓崇禎皇帝反思自己的政策。於是崇禎皇帝下達了任用宦官的詔令,將姜瓖關進監獄。可以看出皇太極對付袁崇煥和對付姜瓖的招式一模一樣。而兩次崇禎皇帝都下達了錯誤的指令,一次是殺了袁崇煥,一次是囚禁了姜瓖,都可謂自毀長城。

    明末清初崇禎屢出昏招

    雖然清朝的皇帝地位崇高,但是責任也重大。他不僅保護漢人,也需要保護蒙古人。所以可以看到當厄魯特蒙古噶爾丹獨立,清朝就會鎮壓。當土爾扈特人萬里東歸,清朝也要保護。若是明朝在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時代,明朝是絕對不會管理土爾扈特人的,因為沒有那個職責。同樣的,清朝皇帝也要管臺灣島的主權,而臺灣島對於北元可汗們是不考慮的。

    對於臺灣島,明朝清朝皇帝都很重視

    寒言冰語

    搞清楚了天子、皇帝、單于和可汗的概念,中國古代很多內容都可以用這些概念區分。比如在五胡亂華時期,為什麼最後北朝只剩下北魏,南朝都是在東晉宋齊梁陳一脈?因為這些國家的帝王具有天子性質,百姓服氣。最後隋朝大一統,繼承的就是北魏的天子身份。在南北朝掙正統時,北方統一了南方而已。

    為什麼遼宋時期,西夏可以稱皇帝?因為它不具有天子性質。同樣的,為什麼錢越國錢繆投降宋朝,宋國不殺害他?因為錢繆沒有天子身份,他投降了宋國反而是證明了王道所在,歸於天子的概念,宋國很優待他。

    為什麼盛唐、大明有萬邦來朝的概念?因為這個性質是天子具有的性質,所以虛榮的帝王就是喜歡追求它。與之配套的還有朝貢體系。天子與中國、朝貢等,都是具有悠久傳統的中國特色文化。

    為什麼鮮卑、契丹是中國民族?突厥和柔然不是中國民族?除了他們發源於西方,是亞歷山大大帝從中亞趕到東土作亂的西方民族外,再有就是他們完全不理解天子的含義,也不會做出天子應該做出的事情。

    錫伯族就是古代鮮卑人後裔

    在明清之際,李自成、張獻忠建國性質屬於獨立,類似的還有厄魯特蒙古的巴圖爾琿臺吉,他們實力雖然不錯,但是缺乏天子身份,幹不了多長久。同樣的,明清更迭其實伴隨著清統一漢地和清統一蒙古兩廂戰鬥,僅僅考慮清朝同意漢地的視角比較狹小。清朝統一蒙古是拉打結合,以拉為主,而統一漢地是拉打結合,以打為主,性質不一樣。事實上清朝統一蒙古經常是八旗主力全部派出,場面比漢地場面大得多。

    蒙古反對清朝的人物為巴圖爾琿臺吉

    在隋朝,日本以天皇自居,被隋煬帝趕了出去。後來唐高宗時期,盛唐君臨天下,與武則天共稱天皇天后,日本人臣服。唐高宗稱天皇的遺蹟,在今天太原蒙山景區還能看到。但是中國似乎不太喜歡天皇的身份,後來還是皇帝、天子、可汗之類的稱呼,與天皇無關。天皇還是日本稱呼,但是獨立於中國的系統外。日本的天皇是天子和皇帝統一的稱呼,中國不承認。

  • 17 # 月亮河觀點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佔主要多數的漢族也是由各民族不斷融合形成的。歷史發展到明末清初時期,恐怕很難找到純種的漢族人了。滿族人從東北入關,打敗明王朝建立滿清政府,這是中國內部改朝換代的事件之一,不能以狹隘的漢族本位主義眼光,認為這是外族入侵。實際上,經過清朝200餘年的統治,滿族人大多已經融入漢族之中,純種的滿族人也沒有多少了。說李自成領導的是農民起義沒有錯,說清朝入關是外族入侵就有點不妥了。那清朝入關該怎麼定義呢?清朝入關就是中國內部一個族群取得政權的戰爭。

  • 18 # 長知史

    我認為清朝入關是和李自成一樣是地方造反,確切的說是地方少數民族集團造反。

    判斷是地方造反還是外族入侵,是看滿清是否是外族,與明朝是否有臣屬關係。

    清朝的前身是後金,後金的創立者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明朝將領李成梁的家奴,那他不屬於外族!努爾哈赤祖上世代為大明的臣子,向大明朝貢,替大明守土戍邊,正如努爾哈赤七大恨之一所說:我祖、父向南面進貢,忠順已久,然萬曆年間,卻將我祖、父無罪而誅,此恨一也。這說明清朝與大明有臣屬關係。

    努爾哈赤為報父仇,依靠八副鎧甲起兵,割據一方,與明朝政權對立。後來,皇太極又聯合蒙古各部,成立清朝,其後人多爾滾等收降范文程,祖大壽,洪承籌;用離間計,害死抗清名將袁崇煥,收服吳三桂,清軍入關,大明及李自成武裝滅亡。清朝歷經十二帝,形成現在的漢、滿、蒙、回……56個民族的大家庭。

  • 19 # 大白白野

    這個問題很複雜,需要回答兩個問題。尤其應該分清楚清朝入關屬於外族入侵但是不同於曰本、英法等國入侵。因為努爾哈赤是地道的明朝官員,所在建州衛是歸大明管轄的區域。我們常說少數民族建立大一統朝代有元朝和清朝,始終沒拿清朝當作外國。而且清朝和元朝還略有不同,滿族現在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蒙古分內蒙外蒙,內蒙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外蒙是一個蒙古國家。鐵木真成吉思汗接受過金朝冊封的官職,但是沒親自到過金朝都城,而努爾哈赤接受明朝冊封,八次到明朝都城,還曾主動要求到朝鮮打擊曰本豐臣秀吉所派的侵略軍,明朝沒同意,沒去成朝鮮罷了。

    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各個族群納入八旗之下,這其中有很多遼東漢族人改成滿族,現代滿族雛形自此形成。

    1636年,皇太極改後金國號為大清。

    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

    努爾哈赤以繼承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朝自居。金朝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華一統”的朝代。把消滅對峙政權,實現中華統一當目標。

    元朝對東北地區進行了有效管轄,明朝推翻元朝,也繼承了元朝對東北區域管轄權。1409年明成祖時期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東北廣大地區。努爾哈赤五世祖董山,1442年被明英宗授為都督同知,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都是明朝建州左衛的官員。努爾哈赤曾給朝鮮國王回帖說:保守天朝(明朝)九百五十餘里邊疆。努爾哈赤從1590年到後金建立前八次到北京朝貢,被明朝賜予散階正二品龍虎將軍。努爾哈赤是地地道道的明朝人,只不過不是漢族,是建州左衛女真人。打個不恰當比方:就像現在新疆維吾爾族人一樣。只不過那時候應稱努爾哈爾為建州左衛女真族的明朝人。

    皇太極改名的滿清到1644年就入關了,如果滿清和明朝兩個政權對峙時期非常長而且滿清地域還廣闊就可能會徹底形成兩個國家,但是改為滿清八年就入關了,這樣來看滿清滿族人入關和日本、沙皇俄國侵略我國不同。滿清實質反叛了明朝,就有些類似於西晉末年匈奴人劉淵造反一樣。

    滿清入關屬於異族(外族)入侵,也屬於地方少數民族造反。和李自成一樣屬於地方造反。

  • 20 # 景觀歷史

    從官職上來說是地方造反,從民族上來說是外族入侵。

    清朝的前身

    說起清朝就不得不說努爾哈赤,他是清朝的奠基者,其祖父覺昌安為大明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父親也是明朝女真建州左衛領袖,通俗一點來說,他們都是明朝邊防將領,是拿著明朝工資辦事的。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去古埒城勸降叛明的內弟阿臺,不料這時大明軍隊和尼堪外蘭(女真建州部落領袖之一)攻破城池,然後開始大肆屠城,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也被明軍誤殺,明朝讓其承襲建州衛指揮史一職,後又升任都督籤事和龍虎將軍等。

    最後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當然了,最初的目標不是明朝,也沒有那實力,先後統一女真,殺死尼堪外蘭。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後世稱後金)萬曆四十六年,正式釋出討明檄文,宣佈與明朝的七大恨,開始了與明朝的戰爭,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大金為大清,清朝建立,公元1644年順治皇帝入山海關,並逐漸統一全國。至此,清朝取代明朝。

    清朝入關後的政策

    中原向來是漢人的天下,而清朝卻是滿人建立的政權,他們進關後逼迫漢人剃髮易服,並且發出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令,而漢人的傳統教育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種矛盾,所以,沒有遵循清政府政令的人們,遭到殘酷鎮壓。

    順治皇帝入關後實行圈地運動,短短二十年時間,八旗子弟圈佔土地約佔全國的三十分之一,無數漢族人民流浪他鄉,被迫成為清朝貴族的奴隸。

    清朝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在全國大興文字獄,對漢人控制極嚴,文中梢有對統治者不滿意的,立刻株連全家,造成很多冤案,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所以從這幾點看,滿族前身為大明守衛邊疆,接受明朝政府冊封,屬於明朝的公務員,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地方造反。但是他們後來入主內地,以高壓政策統治中原人民,兩個民族的相對抗 ,屬於外族入侵。

    總結

    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融合史,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滿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他們已經融入了這個大家庭中,各族兒女團結一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並奮鬥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森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無規則他打不過李小龍,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