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沉沙
-
2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其實,崇禎是想過南遷的,他雖然個性執拗,並不想亡國。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兩百多年形成的朝廷弊端、世所罕見的小冰河時期、駭人聽聞的大饑荒,全被他遇上了。種種因素疊加爆發,明朝就在他手上亡了。
(悲催的崇禎)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錦州失守,洪承疇降清。明朝一方面要鎮壓李自成,別一方面還要攔著清軍不許入關,兩線作戰非常艱難。但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的主流思想還是血戰到底,擅自派人與清軍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在眾臣彈劾下被砍了。
這位陳新甲也是個人才,松錦大敗後,他自己就找人去跟清軍議和了,沒有知會過朝廷,這叫“議和”嗎?這恐怕是準備降清的談條件吧。傳聞中,後來崇禎也贊成與滿清議和,但這並沒有依據。事實就是,崇禎對陳新甲大為光火,不顧部分大臣的勸阻,硬是斬了他。刑部侍郎徐石麒也贊成斬此人,原因是“人臣無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專擅便宜者。”
你一個大臣,有什麼權力和敵人私自議和?
(曾有中興之相的崇禎)
局勢越來越敗壞,李自成眼看就要打到京城,關外清軍虎視眈眈,明朝兩面強敵,大勢已去。崇禎十七年(1644年),左中允李明睿勸崇禎放棄北京,儘快南遷。這無疑是個非常明智的建議,崇禎意動,但是諸多大臣還存在僥倖心理,並不同意南遷,尤其是首輔陳演、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大罵李明睿提議南遷是歪理邪說,要崇禎誅殺李明睿,“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崇禎沒殺李明睿,絕望地說:“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大概已經看到了日後的結局。
記住這位陳演,李自成攻入山西時,崇禎及其他大臣就想調吳三桂從山海關撤回,固守京師一帶,但陳演大力反對,他是首輔,崇禎不得不聽他的,只能作罷。後來再調吳三桂,已經來不及了。
(絕望的崇禎)
當然了,如果吳三桂從山海關撤回,清軍入關的路就平坦了。但也就不會發生吳三桂降清這件事,崇禎還活著,明朝就還有一線希望,清軍人少,入關後未必打得過明軍,反而有可能陷入中原。
李自成攻入京城後,陳演被劉宗敏囚禁,主動交出四萬兩白銀“助餉”,釋放四天之後,被李自成抓回去殺了,也就是說,他用四萬兩買回了四天的生命。這種無能之輩,簡直是明朝的罪臣。
光時亨則投降了李自成,可能是表現比較好,繼續擔任兵科給事中。
後來投奔南明弘光帝,被殺了。因為南明首輔馬士英認為:“給事中光時亨力阻南遷,致先帝身殞社稷;而身先從賊,為大逆之尤。”
(以身殉國)
從這兩個人身上,也能看出崇禎帝最大的問題:沒有識人之能。他信任的都是些什麼人哪!要麼平庸無能,要麼沒有氣節。
最後,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搭上了大明江山。但是,在當時那種情形之下,換個人去當皇帝,也很難比他做得更好。
總之,崇禎不是沒有想過南遷,只是在大臣的阻撓下未能成行。
-
3 # 自信的petter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夜晚,崇禎帝帶著無限的悔恨走向了他的歸宿,作為末代君王他沒臉見他的祖宗,用白布蓋於臉上。不管他生前多麼努力,漢人的最後一個王朝也事實上結束了!
當時的情況是,李自成圍困北京,京中只有腐朽多年的三大營據守,自開城門。崇禎想去南方無一大臣響應,他自己又不好意思直接提出這個想法,時間就這樣被浪費了。眾臣不思如何報國,在李自成提成要求,想偏安封王的時候,沒有一個大臣拿出一個切合實際的方案出來,卻一心想著向李自成出賣皇帝以換得退路。在最後,崇禎在景陽殿敲響了大鐘,試圖召叢集臣商議後事,卻無人前來,悲傷的崇禎唯有一死,自盡身亡。
-
4 # 在下古麒
無路倒是不至於,但是人家有自尊啊!!!
就我個人看來,像如今總是鼓吹的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點兒過頭了。
確實,北京的地理位置在當時來說確實就是門戶所在,然而我們也要想想,也許朱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但是其中也有一點是因為那裡是他的地盤,方便於開展工作,而後便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開始了一國雙都的時代,也是天子守國門的時代。
另外,我們再看君王死社稷,我曾經在“某音”上看到有人是這樣介紹的,就是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明英宗朱祁鎮時代,稱那個時候明朝皇帝被抓了(土木堡之變),面對敵人的恐嚇勒索一點都不慌,又擁立了一個新皇帝朱祁鈺。這是硬氣???不,也可以說這是內部不團結。
另外一個則就是本題的主人公崇禎,也就是講他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確實,我個人認為崇禎皇帝是有一些身不逢時,若是將明朝所有皇帝作一個排名,崇禎定然能夠名屬中上。然而,造化弄人吶,當時明朝氣數已盡,如大廈將傾,崇禎就算是有心力挽狂瀾,也是無力迴天。可是,崇禎皇帝是真的走投無路了嗎?
記得崇禎曾經說過一句比較經典的話“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雖然崇禎此次哀嘆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從某種層面上來看,還真是這樣的。
早在李自成還未兵臨城下之時,崇禎便想著先離開北京避避風頭,所以也公開在朝會上討論過此事,然而此論一出,眾大臣皆表示抗議,稱作為一國之君怎麼能夠臨陣脫逃(說不定時不時的還翻個白眼),很明顯,崇禎要暫避風頭的事情阻力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崇禎才是皇帝哎,如果真要堅定自己的想法,他很有很大的可能就能夠成功,可是,崇禎還是比較愛惜自己羽毛的,從潛意識也認同離開意味著逃避,是對不起列祖列宗的,所以此事就算是黃了。
再來看看當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曾經有過調停的可能,就是要崇禎認可李自成雄踞一方,然而,崇禎沒有答應。也許崇禎也想答應,但是當和群臣議論這個問題時,諸大臣又不幹了,稱祖宗之土,萬不可失,怎麼能夠向李自成那個宵小之輩妥協,總之兩個字,硬剛。既然諸多大臣都這樣說了,自己若是同意了李自成的條件,那豈不是要被釘在明朝歷史的恥辱板,所以也只能作罷。(可以體會崇禎當時的心情)
最後,不得已之下,崇禎也唯有一途,就是於煤山上吊。所以,並非是崇禎就硬是要有如此結局,而是他的自尊心在替他做了最後的選擇。曾經有很多次機會擺在他的面前,可是他卻一一錯過。
最後我們再來談談最後一個問題,如果崇禎南遷成功,有沒有捲土重來的可能性?
說實話,這裡面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一方面明朝內部的腐化已經很嚴重,具體可以參照南明政權,上臺的很多都是平庸之輩,並沒有光復大明的土壤,所以崇禎南遷後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而另一方面,若是崇禎南遷,吳三桂又會是何種立場,我想很大機率可能會繼續跟著崇禎,而後又容易導致一系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清軍方面會是什麼反應?而李自成又能否坐穩皇位,這都是難以琢磨的未知數。
-
5 # 仁者厚德載物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改元永昌,隨後李自成就迫不及待地統帥幾十萬大順軍東征北京,對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發動總攻。
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勢如破竹,經山西河北直搗北京,明朝的崇禎帝朱由檢其實並沒有山窮水盡,他完全可以選擇遷都南京,確保明朝的江南半壁江山,把黃河以北地區讓給李自成,讓李自成的大順軍與長城以北的清軍火拼,崇禎帝坐山觀虎鬥,但崇禎帝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反而選擇困守北京束手待斃呢?
因為此時的崇禎帝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他把一手好牌打輸了,失去了理智 ,乾脆破罐破摔,結果把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作為自己的陪葬品。
眾所周知,崇禎帝朱由檢是一個雄心勃勃勵精圖治的皇帝,崇禎帝一上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了權傾天下的大太監魏忠賢與天啟帝的乳母客印月等閹黨集團,重用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頗有中興明君的氣象。
崇禎帝剛剛上臺的時候,明朝可謂名將如雲,人才濟濟,崇禎帝手下的名將有袁崇煥、孫承宗、馬世龍、袁可立、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黃龍、金日觀、邱禾嘉、陳奇瑜、熊文燦、鄭崇儉、曹文詔、曹變蛟、趙光汴、範志完、滿桂、孫祖壽、祖大壽、祖大弼、何可綱、趙率教、朱大典、周遇吉、張春、李輔明、賀人龍、祖寬、沈世魁、金國鳳、馬科、劉肇基、張福臻、左良玉、吳三桂等,還有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巾幗英雄秦良玉、財政專家畢自嚴、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海戰專家曹文衡、兵書專家茅元儀、游擊戰專家毛文龍等,崇禎帝可謂拿著一手好牌,完全有可能中興大明王朝。
崇禎帝朱由檢的個人品德也無可挑剔,勤政愛民,節儉自律,不好女色,比如崇禎帝面對外戚田弘遇送上門的陳圓圓、楊宛等絕世美女無動於衷,拒絕她們進宮為妃。
可崇禎帝性格上有致命的弱點,即多疑急躁,刻薄寡恩,自毀長城,最終把一手好牌打得一塌糊塗。
比如明朝頭號抗金名將袁崇煥提出五年平遼,可多疑急躁的崇禎帝只給了袁崇煥一年五個月時間,就中了皇太極一夥反間計,在北京保衛戰袁崇煥率領九千關寧鐵騎打退皇太極的十萬後金軍主力的大好形勢下,把袁崇煥逮捕下獄,錯過了讓袁崇煥的關寧鐵騎與孫承宗馬世龍等四十萬勤王大軍內外夾攻一舉打垮皇太極的後金軍主力千載難逢的機會。後來崇禎帝更聽信閹黨餘黨溫體仁高捷等的誣陷,自毀長城把袁崇煥千刀萬剮,導致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
比如崇禎帝一錯再錯,又聽信奸臣溫體仁等的誣陷,冤殺了抗金名將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導致孫元化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走投無路,帶著一萬多人的艦隊與西洋火炮投降皇太極,使明朝失去了對後金的艦隊與火炮優勢。
崇禎帝的多疑急躁還體現在缺乏耐心,經常瞎指揮逼迫明朝將領與強大敵人進行決戰。
比如崇禎帝在把袁崇煥逮捕下獄逼走關寧鐵騎之後,又逼迫滿桂孫祖壽黑雲龍等名將出城與皇太極的後金軍決戰,結果幾萬明軍全軍覆滅,滿桂孫祖壽等名將戰死,黑雲龍等名將被俘。如果崇禎帝稍微有一點耐心,等孫承宗馬世龍的四十萬勤王大軍到來,內外夾攻,完全有可能一舉打垮皇太極。
比如崇禎帝逼迫洪承疇統帥十三萬明軍主力與皇太極的清軍主力決戰,結果松錦大戰明軍主力全軍覆滅,洪承疇祖大壽祖大弼等名將被俘投降清軍,曹變蛟邱民仰王廷臣等一百多明朝將領被清軍殺害。
比如崇禎帝逼迫孫傳庭統帥十萬明軍主力與李自成的大順軍進行決戰,結果汝州大戰四萬多明軍戰死,不久陝西被李自成攻佔,孫傳庭等名將戰死,白廣恩等名將投降李自成,崇禎帝丟掉了孫傳庭這最後一張王牌,敗局已定。
但在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直逼北京的時候,心高氣傲的崇禎帝仍然不願意承認被李自成徹底打敗的殘酷現實,放棄北京對崇禎帝來說如同股民割肉,他寧願被套死也不願意放棄北京遷都南京以斷臂求生。
雖然有人提出遷都南京的建議,但崇禎帝猶豫不決,內閣首輔陳演等大臣稍微一反對,崇禎帝就順水推舟不了了之。此時的崇禎帝還在幻想吳三桂左良玉等勤王大軍力挽狂瀾打退李自成。
但袁崇煥孫傳庭等名將救援北京勤王卻被崇禎帝殺害逮捕的悲慘結局,讓左良玉吳三桂等將領早已經失去了勤王的激情,左良玉故意向朝廷打報告拖延時間,吳三桂也帶著老弱病殘磨磨蹭蹭行動緩慢,導致崇禎帝孤立無援。
即便錯過了遷都南京的機會,在李自成兵臨城下的危急情況下,崇禎帝仍然有避免明朝滅亡的機會,但是崇禎帝仍然不願意低下高貴的頭顱。
李自成雖然已經自稱大順皇帝,在包圍北京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李自成卻主動提出向崇禎帝稱臣,條件是崇禎帝封李自成為西北王並賞賜大順軍一百萬兩白銀。
可是崇禎帝不願意與李自成妥協,一方面可能是崇禎帝覺得與李自成這樣的“反賊”簽訂城下之盟有失他作為堂堂大明天子的身份。
另一方面崇禎帝是一個非常摳門的皇帝,他的小金庫裡有幾千萬兩白銀,但崇禎帝認為這是祖宗留下來的財富,他無論如何危急都捨不得用。因此讓摳門的崇禎帝賞賜李自成一百萬兩白銀,比要他命還狠。
崇禎帝與李自成談判只是想拖延時間,等待吳三桂左良玉等明朝勤王大軍。
但李自成已經對崇禎帝失去了耐心,下令對北京發動總攻,而摳門的崇禎帝讓手下的太監及明軍將士早已經失去了鬥志,紛紛投降李自成,堅固的北京城不戰而降。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節儉摳門的崇禎帝最終選擇了要錢不要命 。
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崇禎帝上演了霸王別姬的悲劇,他逼迫周皇后袁貴妃以及幫助他登上皇位的皇嫂張皇后等後宮佳麗自殺。崇禎帝還殘忍地砍殺自己的兩個女兒,最後窮途末路的崇禎帝選擇了上吊自殺。
-
6 # 湖荊
崇禎皇帝因為錯失良機,才成了上吊的結果。本來崇禎皇帝最起碼有兩次機會,如果他哪怕只有一次選擇不同的答案,他就有可能不用上吊,甚至再將大明王朝延續幾十年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多疑的性格、無休止的會議和死要面子,最終把他和朱明王朝送上了絕路。
第一次機會: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已進軍山西,離北京城越來越近,形勢已經萬般緊急。大年初三,崇禎就急招大臣李明睿商討應對賊軍事宜。
李明睿提出了三條南遷的理由。首先,南遷有成功的先例。當年宋高宗趙構毅然南渡,在臨安建立了南宋,把趙宋的天下又延續了150多年;其次,南京是明朝的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崇禎南遷過去後,馬上就能處理朝政;
最後,南遷還能收服沿途省份的民心,聚集起零散部隊,或可東山再起。總之,死守北京就是等死,李明睿請崇禎切勿猶豫,儘快決斷。
李明睿的建議確實打動了崇禎。但是,真正讓崇禎擔心的是,如果自己提出棄都南遷的計劃,一定會招致罵名。因此,崇禎想把責任轉嫁到大臣們的頭上,便召開會議,試探群臣們的意見。
在本次會議上,崇禎強調了當前的形勢,說自己想親征,問諸臣有何建議。內閣及各部大臣爭著要替皇上出征,可就是沒人提南遷。崇禎見此,也只能暫時擱置此事。
隨著李自成大軍的逼近,崇禎終於坐不住了,準備直接丟擲南遷的計劃,便再次召開會議商討此事。
崇禎上來就對群臣說:“李明睿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於社稷,朕將何往?”崇禎內心中是希望南遷的,但是顧及面子的他,說的這句話很不是味道,話中之意明顯是把李明睿劃為了反面典型。
群臣顯然受到了誤導,內閣首輔陳演首先站出來反對南遷,並示意兵科給事中光時亨,讓他嚴厲譴責李明睿,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民心!”
反對派當然也有自己的理由。首先,文死諫,武死戰。撤退就違背了傳統的價值觀;其次,南遷無論成功與否,出主意、附議的肯定都要背罵名,秦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最後,在場的每一位大員在京都或多或少的擁有良田美宅,這一南遷還不知道便宜了誰。
就這樣支援方和反對方,鬧哄哄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爭來爭去就是沒有結果。而崇禎除了召開無休止的會議或是自己發脾氣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形式已迫在眉睫。崇禎決心在二月二十七日的會議上徹底拍案南遷。但是,臨到上朝,在雙方的爭辯下,崇禎又一次陷入內心的掙扎,南遷再次擱淺。
生的機會逐漸流逝,死的腳步越來越近。
十天之後,當崇禎終於決定南遷的時候,李明睿嘆著氣對他說,晚了,李自成大軍圍城,蒼蠅都飛不出去了。
第二次機會:
不可思議的是,事情到了這般田地,崇禎居然還有生的機會。
闖王李自成並不具備一統天下的素質。他不知道如此圍城,甚至攻入北京城之後將意味著什麼。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已經打到了復興門,這時他居然鬼使神差的對即將亡國的崇禎提出了和議,並且要價並不高。只是要求明朝同意他割據西北這一帶,給他100萬兩軍費僅此而已。而他則可以為明朝內平群寇、外剿清妖。
與李自成和談無疑是崇禎最好的選擇,況且他也別無選擇。
如果說南遷還可以拿出來說說,那麼向賊人妥協則根本沒人敢碰。當猶豫不決的崇禎拿著李自成的和議書,向群臣徵詢意見時,閣臣們要麼啞口無言,要麼慷慨激昂,誓與北京共存亡,就是不收李自成的驚天大禮。
李自成見和議無望,也就斷了念頭,踏踏實實的全力攻城。
就這樣,生的大門徹底關閉,死的繩索已經勒緊了崇禎的脖子。
最終的選擇——煤山自縊: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命後宮嬪妃全部自殺,並親手砍死了自己的兩個女兒。然後,自己同太監王承恩淒涼的走向煤山,自縊而死。
歷史機遇總是稍縱即逝。如果崇禎不再猶豫,下定決心進行南遷;如果崇禎不再顧及無用的面子而與李自成議和;如果……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它只能留給後人無盡的感慨。
-
7 # 大馬哈魚12
崇禎覺得自己窩囊,一開始執政就勤政不倦他想幹好大明王朝。但是大臣們鳥獸俱散的樣子。崇禎心灰意冷。其實我覺得,貪官汙吏,對皇帝來說,用好了。還是有益的。崇禎他到李自成大軍壓境,他的手下已經水至清無魚。沒有人來為他出謀劃策。
-
8 # 尋找不答應
北京被圍,明朝君臣不選擇南遷,大致原因有五個:
一、北京有多次被圍的經歷,明朝君臣抱有僥倖心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雖然是後人總結的,但也是確實反映了明朝的史實。自從永曆皇帝朱棣將國都從南京遷往北京,就註定了國都離前線很近,北京自然是免不了遭受炮火威脅的。明英宗時期,韃靼太師也先圍過北京;崇禎時期,皇太極不但圍過北京,還多次入關劫掠,深入到山東濟南一帶,然後在北京的眼皮底下慢吞吞的離開……
儘管北京多次遭遇戰火威脅,但是北京依然巋然不動。一是北京城高牆厚,二是北京守備部隊數量還是不少的,三是勤王之師來的及時。李自成圍北京時,北京不是不能守,關鍵是勤王之師能否及時趕到,連李自成都有跟崇禎談判要點好處就撤退的念頭。所以,當時的崇禎和文武大臣,雖然士氣低迷,惶恐不安,但是,心中仍抱著僥倖心理,向鴕鳥一樣期待著北京城不要破!他們沒料到的是,勤王之師不願來北京,而防守北京的部隊直接開啟城門迎接李自成。
二、崇禎猶豫不決,有所顧慮
孫傳庭身死潼關、洪承疇兵敗降清後,大明王朝就再也沒有人能擋住李自成了。李自成兵鋒直指北京時,北京一帶人心惶惶。崇禎遷都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北京守備力量的奔潰。要是在半道上遇上李自成軍隊,恐怕連一戰之力都沒有,這是崇禎的顧慮,也是大臣的擔憂。選擇待在北京的話,還有北京的城牆作為依靠,尚有一戰之力。所以,不遷都也是穩定民心的需要。
當然,有個別大臣建議太子先退到南京,崇禎不同意,更多的是出於怕大臣思異。太子到了南京,崇禎皇帝的權力和威望必然會受到衝擊。安史之亂時,唐玄宗也是派了太子李亨出京,後來太子稱帝,玄宗這個皇帝就沒人搭理了,後來還被軟禁了。前車之鑑,崇禎皇帝不可能沒有這樣的顧慮。
三、逃跑遷都的責任過重,沒人肯背
遷都會涉及到一個很要命的問題,那就是遷都的責任誰來背?土木堡之變,徐有貞提議南遷,差點就被拖出去砍了,還好於謙給他求情。即使他說出了當時絕大部分官員的心思,但是他從此以後受到別的官員道德鄙視,升遷無望,最後還是走了英宗的後門。徐有貞的事例就是前車之鑑!所以,此時的崇禎想南遷逃跑,滿朝文武也想跑路,關鍵是沒人肯揹負南遷的罪名,這罪名肯定是要記錄史書的。文官們愛惜自己的羽毛,名聲是不能有差的,要是建議南遷,自己最少也會落下個貪生怕死的名聲,政治前途就沒了。或許還會整天受人譏笑,說不定還會被砍掉腦袋,寫入史書!當然,皇帝也可下令南遷,文官們開始就來個痛哭疾首,哀嚎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只要皇帝再堅持一下,大家就一起愉快的南遷了!反正我是勸阻過了,皇帝不聽我也沒辦法,名聲得到了!可是。皇帝不上套啊,憑什麼名聲由你們文官得到,罪名就得我背?要死大家就死在一起吧!於是,南遷的事大家都不想背責任,就耽誤了!
四、遷都後會引起官員的權力之爭
明朝有兩大爭,一是皇帝與文臣之爭,這一爭爭得明孝宗以後的幾代皇帝都不想上朝;另一爭是文臣之間的權力之爭,這一爭更為激烈,主要是在明世宗時期開始。臣子間為了權力,無所不用其及,結黨聚眾,相互攻伐,對人不對事。對於北京城裡的官員而言,是沒有幾個願意遷都的,他們在北京經營多年,北京才是他們的勢力範圍。去了南京,因為朱棣“靖難之變”後南京的機構班子沒變,也有六部,北京官員的權力必然會受到南京官員的衝擊,甚至權力會大部分被南京官員取代,這是在北京官員眼裡所不允許的。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斷人官運,比殺人父母更甚!
五、出逃之後朝廷的威信就沒了
遷都,大多意味著朝廷實力和控制力的減弱。在王朝興起、興盛之際,遷都的話,問題不大,像秦遷咸陽,孝文遷洛陽,元遷大都。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像北魏孝文帝的遷都就直接引起王朝的內部叛亂。因戰亂而遷都的往往都是偏安一隅或苟延殘喘,如戰國魏遷大梁,楚國七次遷都,南宋遷臨安(杭州)!情況最糟的是隋煬帝的遷都,還沒遷呢,全國造反的聲勢就越大,自己還在半路的江都就讓部下給殺死了。
一旦拋棄國都選擇出逃,再給地方下命令地方也就不怎麼聽話了!明朝對南方的掌控力度本來就有點弱,朝廷一旦南遷,朝廷的威信必然蕩然無存,自然會被地方輕視。明朝的地方勢力,出戰不積極,但是擁兵自重還是特別喜歡乾的。崇禎皇帝即使南遷,對地方的指揮也是比較有心無力的,最多,殘存的大明王朝也只是偏安一隅。
-
9 # 雲清說史
諸君好,我是雲清看世界,非常開心和大家探討這個話題。不知為什麼,當我看到題主的這個話題時,竟然生出無限的悲涼和傷感。崇禎雖然是亡國之君,卻如同項羽一樣有著“不肯過江東”的豪情,他臨難不苟免。面對內憂的李自成張獻忠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農民起義,面對努爾哈赤異軍突起的後金力量,面對明朝末葉積重難返、自毀長城的複雜態勢,他雖想有為,卻無力迴天,他不忍黎庶慘遭荼毒,卻哀鴻遍野,易子而食。他手執利刃,一邊哭泣“若何為生帝王家”,一邊將長公主的胳膊活生生砍下,是可忍,是不能忍也。崇禎繼位伊始,便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與此同時,崇禎並沒有不作為,他雷厲風行剪除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但同時興一利必生一蔽,日漸坐大的文官勢力,讓明末危如累卵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崇禎宵衣旰食,盡瘁國事,曾經六次下罪己詔檢討自己。但是被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文官集團所綁架。東林黨人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而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他們雖然提出了廉政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偉光正的口號,但實質上卻已經淪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這幫佔據朝堂主要力量的文官集團,對明末的饑荒、災民的悲慘現實視而不見,對撥款賑災的行為極力阻撓,致令朝廷和民眾的矛盾愈加不可調和,再加上天怒人怨,明終於覆亡。崇禎也因此自縊煤山,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
10 # 歷史愛好者部落
其實關於崇禎皇帝為什麼不遷都去南方這個問題。當時呢,崇禎皇帝曾經很想遷都到南京去的。畢竟南京的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因為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度,但是呢,崇禎皇帝曾經在朝堂上討論要不要遷都的時候,所有的朝臣的沒有一個人帶頭去提議。崇禎皇帝又不能自己提,因為怕被背上黑鍋。成為一個逃跑皇帝。所以最後呢就只能死撐著,到最後沒撐,到最後沒辦法了他就上吊了。
-
11 # 婉兮歷史
崇禎皇帝就是一個充滿了悲劇意味的皇帝,其實這個皇帝的位置還真輪不到他坐,可是人的命天註定還真是如此,風水輪流轉還真轉到了崇禎這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啊,所以這個崇禎還真開始了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的生活,從當上皇帝的第一天就開始勤政,這一生就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就是誅殺了閹黨魏忠賢,但是後來還後悔了,並且魏忠賢雖然做的惡事罄竹難書,但是魏忠賢卻是很好遏制東林黨羽的一方勢力,只可惜崇禎只看到了魏忠賢的惡看不見魏忠賢可以利用的價值,但是不得不說崇禎皇帝用計策除掉了魏忠賢還是值得稱讚的,只可惜崇禎就做了這麼一件事罷了。
崇禎皇帝是想做一個好皇帝,只可惜當時的明朝已經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崇禎皇帝既不貪戀女色還不驕奢淫逸是一心想要做實事的皇帝,只可惜有這心卻沒做皇帝的心胸與腦子,當時崇禎皇帝啟用袁崇煥,這兩個人一個敢用一個敢吹,但是崇禎皇帝不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先是重用後是活剮,這一點說明了崇禎皇帝是一個疑心很重並且反覆無常的人,這樣的崇禎皇帝直接寒了手下朝臣的心,並且這時候魏忠賢已死,東林黨人一黨獨大,這些東林黨人自私且迂腐,再加上看見崇禎皇帝也的確反覆無常讓人看不清內心,這些大臣們漸漸的就跟崇禎不是一心了。
其實崇禎皇帝並不是不想南遷,他曾經也讓手下心腹提了一次要南遷的事,卻沒想到遭到了東林黨人的一致反對與抨擊,而崇禎反覆無常的性子一直猶豫不決才喪失了南遷的時機,崇禎皇帝其實是一個很高傲的人,南遷就跟逃亡是一樣的,他本想讓朝臣們說出來,卻沒想到朝臣們一致反對,其實朝臣們也有口難言,崇禎皇帝反覆無常,萬一同意南遷但是最後南遷失敗這個責任誰來負,還不如一致反對南遷,就算最後亡國也不過是換一個朝代換一個皇帝罷了,這些大臣們還會做高官。
不得不說算盤打的很精,並且李自成來了還主動開啟城門放李自成進來,卻沒想到來的這個李自成沒有當皇帝的心而是來搶劫來了,把這些大臣鞭打的是體無完膚,搶奪了大量錢財以後就跑了,這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報應吧。
崇禎皇帝這一生就是個悲劇,憑藉一己之力已經無法挽回這個江河日下的頹勢,最後提一點崇禎皇帝是個很勤儉的皇帝,平日裡走路都不敢大步走,怕的就是把龍袍裡面褲子上面的補丁露出來,皇帝當成這樣也算是有心了,只可惜自己沒能力大臣不靠譜,最後落得個吊死煤山的結局,的確悲哀!
-
12 # 歷史不退貨
崇禎想要活成別人眼裡的樣子,是個沒有主見的“孩子”,註定了他的悲劇!
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的時候僅有17歲,他能做到皇帝的位置是因為哥哥天啟(朱由校)的突然病逝。如果天啟有孩子,皇位無論如何也落不到崇禎頭上,所以說崇禎的皇位是撿來的。正因為如此,崇禎非常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證明皇位的合法性。事實上他的一生都是在渴望得到他人認可的一個過程,沒有活出他自己。
不否認崇禎早期做得不錯,起碼在文官東林黨眼裡算個好皇帝,因為他搞死了魏忠賢。在這裡不說魏忠賢該不該死,一個17歲的半大孩子能解決掉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本身就是能力的體現,但這並沒有給崇禎帶來自信,他的終極目標是收復遼東、重現大明輝煌。
當時的明朝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人,諸葛亮在舌戰群儒中曾說過,“譬如人染沉痾,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此時的大明朝需要的不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君王,而是一個平庸能夠緩緩過度的皇帝。可惜,崇禎不是。崇禎立志中興大明,其本人卻不具備這樣的才智。裁撤驛站引出了李自成起義,因為錯誤指揮,死掉了一批又一批傑出的將領。
在崇禎的性格里存在一種“缺乏擔當”的因素,在李自成大軍壓境時,崇禎曾經考慮遷都,但因為大臣的反對不得已放棄了這一想法。他是一個皇帝,在封建時代皇帝最大,如果崇禎決定做一件事情,沒有人能夠阻擋。可惜崇禎還是死要面子,想要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所以最終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毅然沒有做出決斷,不得已上吊自盡!他在死的時候不是小孩子,而是一個34歲的中年人,管理了帝國17年,依然沒有成年人的決斷,想要做中興之主卻優柔寡斷、缺乏擔當,帝國焉能不亡!
-
13 # 滄海一粟7528
李自誠大兵圍困北京,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走投無路自殺殉國,令人無限惋惜。
一是因為崇禎與與其他亡國之君不同,他非常勤政。亡國基本就是祖宗作孽,子孫遭殃。
二是雖然當時李自成圍困了北京,但南方並沒有受到戰爭摧殘,如果崇禎南渡,也許還能翻盤,最少也能維護江南半壁。
所以崇禎為什麼不選擇南遷引發了多方猜測,個人認為崇禎最終沒有南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祖宗家法不允許。朱棣遷都北京後就規定天子守國門。封建王朝很講究祖宗崇拜,如果貿然遷都,會給宗室內心否測之人留下口實,甚至會內亂立起,威脅崇禎統治。
二是觸動統治階層利益,自朱棣遷都北京到崇禎已經兩百多年,北京已經成為很多統治階層的大本營,如果遷都就是放棄北京,士大夫肯定不會同意,崇禎雖然不聰明,但這一點他是知道的。
三是崇禎缺乏魄力。遷都南京崇禎不是不想,只是他不想承擔責任,所以他找了一個大臣希望大臣在朝會時提出,可是這個大臣是兩面派當面同意,但到了朝堂上那人卻裝傻。這件事就這麼耽擱下來了,也就耽誤了最後的撤退時間。
-
14 # 悠久的驚蟄飯糰
明朝是個非常病態畸形的朝代,一直不喜歡這個朝代,制度刻板壓抑,為官為民都活的艱難,崇禎皇帝最為人樂道的是他的勤勉,可以說他的勤勉要明朝苦苦支撐了十幾年。崇禎皇帝不是一個荒淫的皇帝,也不是一個懶惰的皇帝,他對明朝中興的迫切心情,每一個讀過歷史的人都能夠清感覺到,可悲的是,他的祖父,哥哥,雖然荒唐,但是平安的渡過了一生,可是祖輩製造的苦果,去要由後輩人去品嚐,面對著這樣一個爛攤子,能做的其實也很有限了。
沒有南遷重要的原因,第一崇禎是被變態的文官體制和諫官制度綁架,其實一般認為皇帝自己是想南遷的,死要面子,攬功諉過的性格害了崇禎帝。
第二,實際上崇禎治國並沒有多大才能,但是他猜忌臣下的本領卻一點也不弱,而且死要面子,明明自己想南遷,卻想臣下們提出來。
第三,手下的臣子們沒幾個和他一心,那些讀聖賢書計程車大夫,在明朝末年自私虛偽的嘴臉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且在少數下級官員提出南遷之後,大臣們又圍繞幾種方案而爭論不休,甚至有人提出皇上繼續守京城,派人護衛太子到南京的餿主意,時任兵科給事中的光時亨的一句“諸臣欲行靈武故事?”而使諸臣緘口,逼得崇禎帝最後不得不說:“國君死社稷,恆理也”,至此“南遷之議寢矣”,京城籠罩在一片絕望的氣氛之中。
諷刺十幾天之後北京陷落,那些自私自利的官員,被搜刮的一塌糊塗,還有有一種說法說崇禎不願南遷的一個原因是怕南遷後會丟了皇位,其實這種說法靠不住,因為崇崇禎當時在全國的領袖地位還是很牢固的,直到崇禎末年他仍然牢牢掌控著全國,後來南明抵抗了那麼多年也是一個證明。
總而言之,崇禎並不是一個有雄才大略、治國有方的皇帝,本身也有嚴重的性格缺陷,在結合明朝末年變態的文官體制,悲劇在所難免。
-
15 # 香茗史館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朝就此滅亡。從此後的事態發展來看,崇禎南遷,明朝並非沒有一戰之力。那麼,崇禎皇帝為何寧願選擇自縊而亡,卻不選擇南遷呢?
朝堂曾因南遷爭論不下,崇禎對此猶豫不決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此時的局勢對明廷來說已經極為不利,農民軍已成燎原之勢,再加上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正在遭遇持續長達十年的瘟疫,京師已經隨時有被圍攻的危險。
於是,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建議崇禎放棄京師,儘快南遷。李明睿的這個建議顯然已經說動了崇禎,但崇禎依然難以下定決心,因而對李明睿說道,“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意思是,我雖然也有南遷之心,奈何朝中大臣不同意。李明睿繼續勸說,“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意思是當斷則斷,萬萬不可再有所猶豫。
在崇禎的猶豫不決中,南遷之事便一直拖延到了三月,此時李自成已經一路勢如破竹的直驅京師而來。然而,即使到了這種危急時刻,崇禎仍然不願承擔放棄京師的罵名,雖然正式提出了南遷之議,但卻依然是以李明睿的名義提出的,他對大臣們說,“李明睿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於社稷,朕將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諸卿以為如何?”
結果,此意果然遭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對,在陳演的示意下,兵科給事中李時亨說道,“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安史之亂時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遙奉李隆基為太上皇)
陳演更是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民心。不殺李明睿,何以治天下!”結果,事情鬧到這一步,再也沒人敢提南遷之事,而崇禎也因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對,最終放棄了南遷。
以當時情形判斷,南遷的確非常危險那麼,如果崇禎堅決南遷,是否有可能成功呢?事實上,即使崇禎真的下定決心南遷,此事仍然極難成功,原因有以下幾點:
1、南北被義軍隔斷,南遷太過危險。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時,農民軍在北方已成燎原之勢,而從北京到南京的大片地區,都是起義軍的活動區域,這種情況下貿然南遷,護衛兵力太少的話,將會變得極為危險;而如果護衛兵力太多,行進速度則必將受到嚴重影響,且目標過大,難免會陷入到了義軍的重重打擊之中。
2、朝臣爭執不下,無法達成一致。對於南遷這樣的大事,由於大臣們爭論不下,而始終難以有所決斷。其實大臣們反對的原因無非三點,一是南遷路途危險,自己小命重要;二是大臣們多年的根基,以及積攢的財產全在北京,要他們放棄這些南遷談何容易;三是太原陷落後,李建泰曾建議護送太子南遷,從而有備無患,然而一旦以南方為主,北方大臣又該如何自處?雖然明廷已經危機重重,奈何大臣們卻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爭得面紅耳赤,完全不顧國家存亡,正如崇禎後來所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是亡國之臣爾”。
3、前線敗的太快,朝廷反應不及。以上不過是朝堂爭論不下的原因,而真正導致南遷失去希望的,則是前線戰事的迅速惡化。從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起兵攻向京城,堪稱勢如破竹,到二月時形勢便已經急轉直下,到三月崇禎釋出“命天下兵勤王”的詔令時,李自成已經攻入山西並迅速向京城挺進,京師已經是危機重重。結果,就在吳三桂剛剛率兵抵達山海關時,北京城便已經告破。
綜上所述,不論是崇禎南遷,還是太子南遷,一方面由於崇禎自己猶豫不決,另一方面由於朝廷爭論不下,已經錯過了最佳應對時機,再加上前線敗的速度實在太快,等到三月初四南遷之議失敗,無論是號召天下兵馬勤王,還是再選擇遷都,都已經來不及了。
-
16 # 愛冬的文
崇禎皇帝能引起人們的興趣,首先他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大明江山在他手中很窩囊地丟給了李自成,最後還被外族清國摘了果實。其次是崇禎皇帝很悲催地在煤山上吊自殺。
朱由檢影視形象
為什麼崇禎不南遷呢?有以下幾個因素。
崇禎的優柔寡斷、嚴苛多疑的性格,失去了對形勢的正確認識和應對的果斷決擇崇禎處理政務的能力是很低的。他是勤於政事,厲行節檢,但他既無識人之明,又無識事之才。優柔寡斷是崇禎最大的特點,連剛愎自用都談不上。
崇禎不信任文武大臣,17年間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有才識的大臣既不肯也不敢獻策效命。
明軍在清剿農民起義軍時,楊嗣昌的計策是極為有效的。李自成帶十八騎逃入山中,張獻忠投降。崇禎不聽楊嗣昌諫言,在與後金皇太極戰和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將清剿的明軍調走,李、張二人捲土重來。
李自成在進攻北京前,也是提出條件,願意和明軍和談,崇禎在東林黨清流的壓力下,拒絕和談。
在是否南遷的問題上,崇禎再次猶豫不定。失去了從容南遷的時機。
以東林黨人為主的文官集團的反對文官集團幫助崇禎誅滅魏忠賢閹黨後,權利巨大膨脹。東林黨人反對南遷,一方面是儒學道義的挾持,另一方面是害怕南遷後權勢的消弱。
以倡談儒學為己任的東林黨人,是一群擅長空談、治國乏術的文人儒將,大多大話、空話連篇的愚腐之見。
此時的東林黨人是以自己的政治信念為主,淡化了國家和民族的大義。
反對與後金和談,明軍失去了剿滅農民起義軍的機會。反對和李自成和談,丟掉了北京。
崇禎寄希望於北京的城防,等待勤王明軍的到來,可是有大臣主動開啟北京城門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開啟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京。
反對崇禎南遷的大學士陳演、光時亨,成國公朱純臣等文官投降。
崇禎十七年(1644年),崇禎在煤山上吊縊死。
崇禎帝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文說在李自成大軍壓境,崇禎沒有南遷的問題上,崇禎優柔寡斷的性格害了自已。
崇禎用上吊自縊詮釋“君王死社稷”。
-
17 # 督師
不是不願意南遷,而是來不及了。比較主流的說法是說崇禎愛面子,想讓大臣提出來,自己在上演一波推辭,最後被迫南遷。這是個說法有那麼點“傳統思維”。畢竟史學思維才是研究歷史問題的主要判斷力。
對於崇禎沒有儘早南遷第一個原因就是大明的祖訓就是“天子御國門”,如果就此南遷,將來一定會追責。屆時再把這個提出南遷的大臣治罪,以謝天下!所以崇禎確實也想等著大臣們都勸勸他。陛下南遷吧,南宋也偏安了100多年……待革除弊政興兵北伐,定能再造大明盛世……
這些類似的好話 崇禎聽的太多太多,但是在面對南遷的問題上,沒人提了! 這些只會說好話的大臣,心裡只想著如何保住自己一畝三分地。
闖賊都打到京城了,崇禎問外面什麼事這麼吵,這些個大臣還說沒事…… 最後關頭崇禎排除太監領軍防守居庸關,結果直接投敵!不信任大臣,不信任武將,派自己最信任的太監去領軍……崇禎知道後,估計又是拂面而去……他已經不知道流過多少次淚,多少次一個人站在龍椅前悲憤的指著滿朝大臣,詢問對策,換來的皆是——臣等有罪……臣等有負聖恩……
崇禎已心灰意冷,闖賊破城之時,孤獨前往煤山自諡……
-
18 # 歷史的視界
公元1644年4月25號,崇禎皇帝朱由檢殺死嬪妃和兩位公主。然後在後宮煤山的一棵歪脖樹下上吊自盡,這就是所謂的甲申之變。
說起這段歷史,很多朋友會覺得奇怪,李自成打到北京之前,崇禎有充足的時間跑啊,他為什麼不跑呢?針對這個問題,有專家做出過推測,崇禎最後落到這步田地,是被他的性格缺陷所累。他不是不想跑,是跑不了。
崇禎殺死嬪妃和女兒後,在煤山上吊
當時的局勢對崇禎已經是大為不利,崇禎也早就考慮過南遷的問題。按說崇禎南遷的有利條件還很多,首先,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全部集中在陝西和山西南邊。而河南山東這一路,基本沒有起義軍,崇禎完全可以從容的走人。
而且,對明朝有過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當年的明成祖朱棣把大明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的時候,在南京還保留了一套完整的政府機構。什麼六部都察院,北京有的各種機構,南京的也都有。
最重要的是,當時明朝的主力部隊雖然打沒了,但在南方,那還有近百萬的正規軍。可以說崇禎只要一到南京,都不用費力氣再重起爐灶。利用好這些條件,大明朝不說捲土重來吧,當個偏安江南的小朝廷,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崇禎一早就做好了準備。他讓天津巡撫在大沽口秘密準備三百條大船,並暗中派人去南京,檢視沿途的兵馬糧草準備情況。
那最後,他為什麼沒走成呢?哎,不是他不走,是他走不了。那你要問了,皇帝想做的事,還能做不到?哎,還真就做不到。
李自成兵圍北京之前,崇禎就有南遷的想法
皇帝的權力並不是絕對的,並不是說朱元璋廢除了丞相以後,皇帝就一人大權獨攬了,不可能的。因為出現了內閣,只要內閣不同意,六部大臣不提出建議,皇帝的想法是沒有辦法實施的,程式上是行不通的。
當然了,除了擔心內閣這一關通不過,那好面子的崇禎,肚子裡面還有一個小九九。南遷這事辦肯定是要辦,但不能從自己嘴裡提出來,他希望這個意見由大臣提出,皇帝認可,再下命令正式實施,這才是符合程式的。
而如果是皇帝嘴裡提出來,首先他破壞祖制,皇帝太不顧忌大臣的意見,這是祖宗不允許的;其次,皇帝自己要承擔遷都棄守陵寢的罪名,他也不願意承擔。為此,暗中囑咐當時的內閣首輔陳演,讓他在朝堂上提出南遷計劃,他來批准。
而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陳演居然突然變卦,他心裡那個氣呀,最後沒辦法,他只能自己提出了南遷。按說皇帝開口了,文武百官應該順水推舟才對啊。哪怕皇帝錯了,但至少也應該有幾個馬屁精吆喝兩句啊。
可當時真就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支援他。這皇帝當的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這到底什麼回事呢?崇禎說話怎麼就沒用了呢?
崇禎的權力並不是決對,需要大臣支援
按說崇禎算是個勤儉勤奮,生活做風極好的皇帝。那麼他怎麼就會混到滿朝文武,沒人聽他話的地步呢?文章開頭說了,這其實是由於崇禎的性格缺陷導致的。
那崇禎都有哪些性格缺陷?第一、他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要求更嚴,而嚴格過頭了,他就成了薄情寡義。崇禎在位17年,很多戰死沙場的將領,最後得到的不是撫卹和表彰,而是作戰不力的批評。
第二、崇禎他不喜歡承擔責任。崇禎一心想治理好明朝,那肯定是難免出錯。本來這也沒什麼,問題就在於一出錯,所有的責任的就被他推到了手下的身上。
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他殺陳新甲這件事。當時的明朝在西邊要跟這李自成打仗,在北邊的又要對付後金,兩線作戰弄的挺狼狽。兵部尚書陳新甲,就給皇帝出主意,“咱給後金一點好處,咱先不跟他們打,集中兵力的好對付李自成。”
崇禎一聽,這是好主意,立即安排陳新甲去辦。陳金甲事是辦成了,卻不小心的提前洩露了訊息。結果不少大臣紛紛彈劾這陳尚書賣國投敵。本來這事兒是崇禎拿的主意,陳新甲他只是個辦事,你這個皇帝該給大家說清楚。
崇禎的性格缺陷使他和大臣間有隔閡
可崇禎一看形勢不對,這火說不定要燒到自己身上來了。結果崇禎竟然把陳新甲當替罪羊給殺了。崇禎在位17年,稱的上是撤官殺官無數,光二品以上的大臣,他就下令殺了二十多個。
而內閣大學士,他17年換了50個人。動不動就撤就殺,所以他身邊已經沒有人可用。俗話說,兔死狐悲,剩下的那些手下,他能不寒心嗎?誰還願意給他賣命呢?
那麼最後的結果,崇禎身邊就只剩下兩種人,一種他不表態,他聽你皇帝話;另一種敢講話的人呢,他就和皇帝頂著幹,大家無法協調,這麼一來就沒人再為崇禎賣命了。
有句話說的好,一個人的命運悲劇往往就是他性格的悲劇。就是因為他的性格缺陷,南遷的機會被放跑了。
那麼,崇禎這樣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呢?說起來,也是跟他成長的經歷有關。崇禎也算是個苦命的,崇禎的爹泰昌皇帝朱常洛,是歷史上有名的短命皇帝。在位才幾十天就吃藥吃死了。
而崇禎的親媽劉氏,她既不是皇后,也不是貴妃,只是一個地位比宮女高不了多少的選侍。在崇禎不到三歲的時候,劉氏還就死了。具體怎麼死的?有史料說她是病死的,也有史料說的是惹皇帝生的氣被活活打死的,反正不是什麼好事。
崇禎從小到登基都在極不正常的環境
也就是說,朱由檢從小是在無父無母,極度孤獨的狀態下長大。另外,崇禎的親哥哥天啟皇帝朱由校,跟自己的弟弟他也沒什麼感情,更別說關心照顧他了。
天啟皇帝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不靠譜皇帝。繼位之後對朝政那是半點興趣沒有,酷愛幹木匠活,整天躲在深宮裡面打傢俱,打著打著,23歲還不到就死了,死前的還沒留下兒子。
大臣們最後只能在他的弟弟裡面,挑一個年紀大的來繼承皇位,17歲的朱由檢這才被選上了。當然,這個過程當中那也是上演了一番充滿詭詐的宮廷爭鬥了。
很難想象,一個伴隨著孤獨寂寞與陰謀詭計長大的孩子,會有什麼健全的心理!這樣的孩子呢,又沒有經歷過太子這樣的崗前培訓,突然一下子就成了手握生殺大權的皇帝,那犯前面咱們說的那些的錯誤,也就不難理解了。
崇禎最後結果,是他的性格缺陷導致
所以,崇禎皇帝不是放棄南遷而選擇上吊。他是想南遷的,但是沒辦法,他走不了;上吊也是沒辦法,走到最後,上吊是他最好的選擇了!
-
19 # 周郎顧天下覆
明朝是由朱元璋在擊敗元朝統治者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由漢族統治的多民族封建王朝。明朝建立的初期定都南京,靖難之役後守衛明朝北疆的燕王朱棣成為明朝新的皇帝,即後世所說的明成祖。朱棣為防衛北方蒙古的時常進攻和騷擾,抱著“天子守國”的想法把明朝首都遷到了北京。從此以後,直至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明朝的首都都是在北京。即使在明朝滅亡的那一刻,崇禎選擇了以死殉國,而不是南渡求存。這又是為什麼呢?崇禎皇帝為什麼不在李自成攻下北京之前選擇南渡求存,而是選擇吊死在煤山之上以死殉國呢?一、一個爛攤子在我看來,明朝自萬曆時期就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長城以外,女真人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逐漸走向強盛;長城以內,明朝腐朽沒落的政治體制早已經不堪重負;再加上數百年難以一遇的連年旱災,把明朝的統治推向了滅亡的邊緣。二、性格的缺失崇禎為人剛愎自用、獨斷多疑,在他以雷霆手段解決魏忠賢一黨獨掌朝政後,他急切想把國家帶入正軌的心更加劇了他負面的性格。崇禎是一個有著執著信念的人,他勤於政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這樣的一個人往往會走入極端,面對在自己辛勤努力下仍舊破敗不堪、甚至情勢一度急轉直下的大明王朝,崇禎心痛不已。他的幼年過的並不幸福,他的父親雖然是明神宗的太子,但是不得神宗喜愛。他剛滿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被他的父親下令杖殺,此後他便被寄養到他父親別的妃子下。年少的艱辛養成了崇禎多疑的性格,長大後他親眼看到他父親和兄長在皇位上的荒唐行為,他開始反思。他得到皇位的時候身邊可以說是危險重重,他變得更加多疑和獨斷專行。等他掌握了實權的時候,他心中早已經規劃好了一番勵精圖治的藍圖。但是,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已經禁不起太多挫折了。崇禎性格上的缺失讓大明王朝再一次失去了最後的機會,由於他的多疑,王朝的人才逐漸凋零;由於他的獨斷專行,王朝最後一次復甦的機會也被拋棄。崇禎面對李自成的大軍,已自感王朝的盡頭已經到來,崇禎剛愎自用的性格絕不允許他失敗,可以死但不能認輸。他殺妻滅子,在發出最後一聲哀嘆“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後,自殺殉國。三、風氣雲湧的亂世明朝前期禁止流民遷徙,但是明朝後期政治腐敗再加上天災人害不斷,老百姓為了生存不得已成為了流民。政府不能禁止,以至於明朝後期流民成風。自崇禎元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大旱不斷,又加上瘟疫爆發,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天下盜賊四起,盜匪與流民並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為了鎮壓流寇,崇禎皇帝先後任用了楊鶴、洪承疇、曹文詔、陳奇瑜、複用洪承疇、盧象升、楊嗣昌、熊文燦、又用楊嗣昌,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但是由於用人存疑,以至於剿匪之事沒能徹底解決。流匪李自成等多次大難不死,最後發展到足以和朝廷對抗的局面。朝廷一方面要防衛北方的大清,又要鎮壓農民起義,大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了。四、崇禎之死崇禎生於太平之時,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好皇帝。但是上天卻偏偏給了他這樣的一個爛攤子,他寧折不彎的性格也註定了他悲劇的結果。北京都被攻下來了,我還能去哪?祖宗交給我的大好河山,我能白手送人嗎?如果註定是死,那我也要死在這裡!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的歷史故事;給我留言,下一篇文章就是您想要的答案。
-
20 # 正說清代十二朝
明崇禎十五年,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連克松山、錦州,關外防線岌岌可危;與清兵最後議和的機會破滅後的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克山西,直逼京師;二百七十七年之大明王朝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
這時候,一個被後世認為足可以達到“挽狂瀾於既倒”效果的上上之策,遞到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的面前。
《明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有載:
十七年二月,丁亥,詔天下勤王。命廷臣上戰守事宜。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請南遷及太子撫軍江南,皆不許。
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共同向崇禎皇帝提出了“南遷”的緩兵之計。
就當時的混亂局勢而言,“南遷”雖然會讓大明王朝從大一統王朝變成事實上的“半壁江山”,讓李自成坐擁京城,但此舉是崇禎皇帝挽救大明王朝最為理性和積極的可行性方案。
原因有三:
1、南京以南的地區,在當時尚屬於“非戰爭區域”,崇禎皇帝絕對可以利用“主場優勢”,重新詔令天下兵馬,揮師北上,以求再圖大一統。
2、退出京師以後,北京城就會成為大順政權和大清政權的必爭之地,“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南遷”以後的大明王朝足可以“坐山觀虎鬥”,以實現“漁翁得利”的軍事對決結果。
3、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順軍,還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八旗軍,面對吳三桂率領的五萬山海關守軍,都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巨大障礙。
對於皇太極而言,吳三桂可以有效鉗制其入關;對於李自成而言,吳三桂更是可以和“南遷”的崇禎皇帝之間形成“前後夾擊”、“遙相呼應”之勢。
也就是說,崇禎皇帝只要不上吊,只要“南遷”,吳三桂就會固守北明最後的一塊陣地,等待崇禎皇帝的北伐,如此一來,別說是復國,弄不好崇禎皇帝能夠再度治理出一個“崇禎中興”來。
崇禎皇帝雖然是明朝作為全國性政權的最後一位帝王,但其並不昏庸甚至還可以評價為甚多可圈可點之有為君主。
對於“南遷”的建議,崇禎皇帝最初並未直接給予“不許”的決定,而是有著一個猶豫的過程。
李明睿等人提出“南遷”建議和計劃以後,崇禎皇帝因為“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諸臣不從”而倍感無奈。於是於朝堂之上,公開徵求意見:
“李明睿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於社稷,聯將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諸卿以為如何?”
對於崇禎皇帝而言,當時的大明王朝雖然已經岌岌可危,但其畢竟手握實權,擁有國家最高統治權力,完全可以獨斷專行,毅然選擇“南遷”。
可是,崇禎皇帝並沒有這樣做。
崇禎皇帝在“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思想指導下,既想因為“國君死社稷”而青史留名、避免因為“國破在即、國君先逃”而揹負千古罵名;又想舉朝南遷,再圖大業,畢竟就當是的局勢而言,這是挽救大明王朝、挽救自己的唯一理性方案。
於是,崇禎皇帝想要來一出“誓於社稷共存亡,奈何群臣勸諫”而被迫“南遷”的戲碼。
可是,崇禎皇帝再次錯誤估計了以內閣首輔——陳演為首的滿朝文武們。
《明史·卷二百五十三》有載:
蓋欲出太子南京,俾先清道路也。演有言百官不可令出,出即潛遁者,遂止不行。有言李明睿南遷為邪說,“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殺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也就是說,在內閣首輔陳演的“勸阻”下,崇禎皇帝被架在了“南遷即潛遁”的歷史罪人層面,被動成為“國君死社稷”的典型代表。
放棄“南遷”計劃以後,崇禎皇帝只得“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達,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
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之前,所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中的“奸臣”,恐怕指的就是這群被後世評價為“實無能為,無所籌劃,欺瞞崇禎以致誤國”的“陳演們”。
參考文獻:《明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明史·卷二百五十三》、《平寇志》、《李自成》
1644年李自成大軍壓境,崇禎皇帝走投無路,在北京的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上了吊,那他真的是走投無路了嗎?他為什麼不選擇南遷呢?如果南遷的話,有沒有希望捲土重來?
回覆列表
首先,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名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的意思是國君與國家共存亡,而且大明朝從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非常強硬的朝代,如此背景下崇禎帝肯定不會選擇求一條活路而“樂不思蜀”。
其次,就算選擇苟且偷生等待東山再起身邊也無人可用了,崇禎帝死前只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除此外文武百官無一人再來,為了名譽,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對得起列祖列宗,崇禎皇帝最終選擇在歪脖樹下選擇自縊,這樣也能遙看紫禁城,對得起九泉下的先輩。
雖然崇禎帝是明朝滅國之君,但他年輕有為,敢作敢當,最終毅然殉國,只留下一句話“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