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還記得去年TNF100北京站的比賽嗎,賽後,一位71歲大爺跑完100公里比賽的訊息在跑友圈傳開,大家都為他老而彌堅的精神點贊,當時老人用時25小時49分41秒完成了100公里全部賽程,甚至比有的年輕人還快。 今天,跑友圈又傳來老人不幸逝世的訊息,有訊息稱老人是在昨天晨練時突發意外離世,讓人唏噓不已。
5
回覆列表
  • 1 # 跑步兵團

    軍人出身的張學利老人,天津的一位老年跑者,是跑步越野界的一個傳奇,在2017年TNF100北京站的比賽中,他雖然71歲高齡,卻用時25小時49分41秒完成了100公里全部賽程,這個訊息震動了全國的跑步及越野愛好者,也是我心中敬仰的大神。今天,跑友圈又傳來老人不幸逝世的訊息,有訊息稱老人是在昨天晨練時突發意外離世,聽到訊息,很是難過。 靜心想來,張老的意外,對我們活著的人,還是有所啟示的。

    客觀地說,張老的越野水平,非常人所能及,張老的意外,也是極小機率事件。張老至所以挑戰一百公里成功,也是長時間的鍛鍊,充分準備的結果,他在大家的幫助下,付出了超常代價,但人就是人,成功不是意味著擁有超能力。

    反過來,做為常人來講,還是要講科學,尊循自然規律,不宜把一些運動的極限當作生活的常態來對待,不宜過於追求運動成績和極限。應該來說,很多人鍛鍊的初衷是為了健康和快樂,所以說,做為常人,還是要安全第一,順其自然,科學鍛鍊。

    張學利老人是天空中的一顆星,我們前進途中的一座豐碑,也警示我們能行的更遠。

  • 2 # 愛跑步的抒

    逝者已逝,精神長存。

    心中充滿敬佩,我這麼年輕,能跑跑馬拉松,但是越野還不敢嘗試。

  • 3 # 防川觀海

    什麼年齡做什麼樣的運動,長跑不適合老年人,起碼不是和絕大多數人老年人,這是自然法則。我的中學體育老師就是一位跑步愛好者,身體一向健康,每天堅持跑步,在他73歲那年死在晨練路上。猝死一般都是心梗的結果,人老了難免不得動脈硬化,血管狹窄,一旦血栓堵塞血管後果很嚴重。老年人不能不服老,還是做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合適,走好。

  • 4 # 徐捍東

    七十多歲老人跑百公里,精神可貴,但對身體是傷害。無論平時怎樣鍛鍊,七十多歲人的心肺功能巳經不及三十歲人的一半,超負荷運動,加速心肺損傷,加之老年人血管硬化,班塊脫落,氣血受損,元氣傷也。

  • 5 # dabaili

    我很佩服這些老人,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張大爺能跑百公里,東北一85歲老奶奶還能冬泳呢。現在生活條件好,七十來歲也不算年紀太大,張大爺也是可惜了。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張大爺長期鍛鍊身體,才能有走的這麼爽氣的福氣。不知道有多少纏綿病榻的老人,一身慢性病,痛苦捱日。

    我早就覺得,鍛鍊身體不是為了長命百歲,只是為爽爽氣氣的活著,或爽爽氣氣的走。

  • 6 # 於某2

    我們單位一萬多人,早晨晨練的有很多,特別是長跑的,每天最少十公里,二十年過去了,健在的不超過百分之十。我認為,年輕時跑跑就算了,超過五十的每天跳繩,走圈就可以了,不要硬挺,有句名詞叫過度疲勞。還有冬泳的,都是在作死。你可能是硬撐著認為可以,但你的身體真受不了,只能死給你看!

  • 7 # 在路上1320026

    人類對生命的過程知道的太少了,對長壽的期望也太高了,老爺子走了,人之常情,我想老爺子也不是因為長壽而去長跑的,而是自己願意去鍛鍊身體,生的時候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是幸福,逝者安息。

  • 8 # 黑豹1939

    這位老爺子值得大家學習 他的精神也值得推廣 不能將猝死與跑步直接聯絡在一起 就認為跑步有害

    有人睡覺猝死了(你就不睡覺了)

    有人吃飯噎死了(你還不吃飯了)

    有人出車禍死了(你還不坐車了)

    ……

  • 9 # 鳳凰只在楓裡醉

    過猶不及。

    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也在於靜止。

    看起來自相矛盾的兩個說法,其實蘊含著辯證的道理。

    為什麼運動猝死的例子層出不窮,特別是近年興起跑馬拉松後,不少人會發生猝死意外,就是因為其實跑傷了,馬拉松並不適合於每一個人。潮流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去追趕的,極限運動也一樣。

    就是平時看起來特別強健的人,參加越野跑也得全面評估自己的身體情況,老年人更加不能大意。就連冬天裡的鍛鍊身體,也要小心,在我的認知裡,冬天是應該潛藏的季節,特別是老年人,大早上睡在暖暖的被窩裡多補元氣對身體更好。

    過量運動和久坐不動一樣,都不好,凡事講究個恰到好處。

    當然,張學利大爺勇於挑戰自我的精神永遠值得欽佩,一路走好。

  • 10 # 美食和貝

    你可以選擇寬窄,但是無法左右長短!一個人降生以後無論你是透過心理還是生理的方式來除錯,你只能做到讓你活著的時候更舒服一點,但無法做到讓自己活的更長一點!很多人外號藥罐子,自打降生就是典型的活著就為了遭罪,但是晃晃悠悠的來了個百八十年。舉個極端的例子,你鍛鍊,你有活力,你身心愉悅,你健康無比,你出門被車撞死了!

  • 11 # 胡穆子

    我對張學利老人在鍛鍊中猝死 ,深感痛惜。身體這麼棒的老人 說沒就沒了 ,今後我們老年朋友應該在運動中注意“適量”,連續跑25小時怎麼行?凡事都有個“限度”,過去學物理,講到“彈性限度”問題 ,能挑150斤的扁擔挑100斤,可能好用30年,但挑200斤可能一下子就斷了。

  • 12 # 愛幫心理

    一切都是命運使然。

    張學利大爺不如此走法,怎能警示眾人?怎能名揚天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軌跡,都有自己的要完成的使命,這正是張大爺的價值所在!

  • 13 # 宋177833198

    首先,猝死是一種突然的有質量的死亡方式,不像慢性病或者癌症一樣,要經受病痛的折磨。

    其次,猝死與他的超負荷鍛鍊絕對有關係。

    再次,他最求他熱愛的運動,從中獲得了成就的滿足感,並在自己熱愛的運動過程中死去,也是極其幸運的。

    年齡這麼大,有自己喜愛的運動,有質量地死去。我很羨慕他的晚年時光。他是笑著走的。贊贊贊

  • 14 # 徒步走go

    就年齡來說不是很老,就身體狀況來說應該蠻好,猝死實在可惜,令人扼腕嘆息。這就涉及到運動的適量問題,一般來說非運動員,平常之人每天鍛鍊四十分鐘到一小時最為適宜,以出微汗為可,不必大汗淋漓,否則運動過量,對身體反而不利,像腰肌勞損,膝蓋磨損都是過度鍛鍊的結果,這種毛病專業運動員很是普遍,像跳水壓迫視神經,打藍球膝蓋最易磨損,舉重腰椎最傷害,這些都有科學資料,對運動員來說無法迴避,但作為普通人就不要學樣了,本人平常也跑步鍛鍊,但從來不過量,跑完後以能夠跟人正常交流為宜,而不是大腦一片空白。最好是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一種健身方法,運動過後身心感到很愉悅就說明到位了。

  • 15 # 謝卿不棄

    人勞物勞,物是有壽命的,人亦然,比如燈泡,24小時工作與每天工作2小時計,劣勝自判,又如小汽車,每天跑三百公里與每天十公里就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了,再說運動員,長跑,短跑,藍球,排球,足球等巨烈耗氧運動的,有多少長壽的?。(勿對號入座哈)

  • 16 # 驕然

    身體好和身體素質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身體好,身體沒有病,是健康長壽的表現,那些長壽老人就屬於這種型別。而身體素質好,只是代表肢體的肌肉收縮有力,能跑能跳,那些體育運動員就屬於這種型別。

    身體好的人,不一定身體素質就好,而身體素質好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代表身體好。你看哪個長壽老人年輕時是體育明星呢?所以張學利老人只能說是身體素質好,嚴格意義上說,並不能說他身體好,但老人這種堅持鍛鍊,常年不懈的精神和毅力,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鍛鍊的目的是什麼?鍛鍊的目的就是活動活動筋骨,讓身體的各部分器官都能活化起來,並不是刻意的去挑戰人體的某種極限,因此說,不同的人群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不同的鍛鍊方式和鍛鍊標準,不能不顧一切的去挑戰極限,這樣只能傷害身體。

    我們老年人都能健康長壽。

  • 17 # 依青霞

    年齡大了,身體各項機能都不如年輕了,儘管自我感覺不錯,也要量力而行不能逞能。我看很多老年人都有不服老,不肯承認老也怕別人說他老的,這樣的心態不是不好,而是過了就很容易出問題。

  • 18 # 半島塵客

    張學利老人突然去世的訊息讓人心痛。這本是不該發生的悲劇 ,但是卻無情的發生了,是不是向老年人敲響了警鐘?老人之所以被稱為老人,不是僅僅因為他的年齡數字,而是因為他的身體,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老。這是規律,不可抗拒的規律。可是很多老人卻忽視了這一點,尤其是身體比較強壯的老人,他沒有把衰老當作一回事,結果這樣就很容易給自己造成不該出現的不良後果。我們已經老了,要服老不能任性啊。我在不同的城市,都經常看到,廣場上 老年人都按照一個旋律 一個節奏跳舞健身,還有打太極拳等很多統一步調的活動,我認為這些對老年人 都是不合適的。不是說這些活動不好,而是這些活動都按照一個節奏 一個頻率 一個速度,統一行動,這就很不好了。老年人的年齡有差異, 身體狀況也有差異,而活動量卻都是一樣的,這就不科學了。不單是老人的身體吃不消,由於是在規定的地點規定的時間活動規定的內容,對老年人的精神也會產生壓力,成為他們的精神負擔。本來是活動散心,現在卻成了完成任務,長期以往這樣下去,怎麼會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呢。我不提倡對老年人說鍛鍊這兩個字,也不說運動,只是活動活動,活動活動就可以了。這是我親身經歷 親身體驗總結的體會。對老年人不要搞團隊式的統 一活動,要像散步一樣 三三兩兩有說有笑的 簡單的活動,不規定內容不規定時間,讓老人們自由自在的 活動,這樣一種常態式的生活 活動,對老年人有益無害是一定的了,延年益壽是一定的了。希望老年人珍愛自己的身體,趕上了好時代,好好活著。老年人自己不要有奢望,社會也不要給老年人增加奢望的負擔,讓老年人像閒雲野鶴一樣的生活著,就是對老年人的最大的愛護和關懷。

  • 19 # 動物情感說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2017年,憑71歲高齡依舊成功完賽TNF100北京站100公里組賽事,成為TNF100歷史上最年長的100公里越野跑者!比賽時,很多跑者都注意到了張老,他參賽的事蹟也廣為傳播,網友用“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的流行語表達了對老人的敬佩。

    老人今天走了,留給了我們一些思考。特別是老年人鍛鍊身體的時間和強度問題。

    張老去年成績的取得當然和平時的鍛鍊是分不開的。但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血管韌性和年輕人比還是退化和硬化。這也是突然身故的原因。

    運動和壽命的關係讓我常常思考,世界上最快的獵豹時速最高一百二十公里,但只能堅持十來秒就會放棄,呼吸和迴圈系統負擔大,產生熱量高會暈死。壽命十五年左右。

    海龜及龜壽命300-700年,大鯢130年。

    適當的運動和鍛鍊是長壽的基礎,休息好一樣非常重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不要去爭什麼冠軍和名次。

  • 20 # 黃安泰

    中國長壽的人大至分三類:一類是醫院常年有床位的老革命、老紅軍。他們的壽命大部分90歲以上;二類是高階知識分子,他們善於學習,耳濡目染的養生知識足夠他們有條件長壽;三類是遠居邊遠世外桃源與世無爭的好心態老人。靠鍛鍊身體,靠習拳練武長壽的人鳳毛麟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丹之後,NBA出了多少歷史級別的超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