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11年,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反對派武裝迅速得到了北約國家的軍事支援。在他們的支援下,卡扎菲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被推翻。 那麼,作為北約的對手,俄羅斯為什麼不向卡扎菲提供援助?
6
回覆列表
  • 1 # 朱興子

    卡扎菲是個高調的人,即便身為一國之主也沒有改變他的姿態。他在國際舞臺上四處刷存在感,早已得罪了很多鄰國,以至於卡扎菲落難之際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幫助卡扎菲。

    最終,在2011年10月,走投無路的卡扎菲在老家蘇爾特的一個管道被活捉,橫屍街頭。

    (利比亞內戰)

    利比亞內戰爆發後,卡扎菲的利比亞政府軍起初佔有優勢,差點就把班加西的反對派武裝徹底消滅。但在隨後,反對派獲得了法國,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援助,卡扎菲一潰千里。經過半年多的戰爭,卡扎菲最終橫屍街頭。

    那麼,作為北約大敵的俄羅斯,為什麼沒有對卡扎菲伸出援手,支援這位與北約對抗的強人呢?

    原因很簡單,卡扎菲已經沒有俄羅斯想要的價值。

    (普京和卡扎菲)

    卡扎菲在蘇聯時代就與莫斯科走的很近,但卡扎菲與俄羅斯接近只是為了買軍火武裝自己,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卡扎菲一點也不給蘇聯和俄羅斯面子,自己走自己的路,希望當一個非洲領袖。所以,雖然卡扎菲買了很多俄製武器,但並沒有打動俄羅斯。

    北約對卡扎菲發起空襲後,整個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反對派武裝從班加西一路向西,拿下了大片土地。利比亞的高階官員和軍官紛紛倒戈,卡扎菲只能依賴僱傭軍和外國人戰鬥,他已經失去了勝利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即便出兵也會損失慘重,而普京絕不會援助一個沒有勝利希望的人。

    利比亞和敘利亞不同,它是一個處於阿拉伯世界邊緣的國家,對於俄羅斯來說價值不如敘利亞重要,所以俄羅斯可以坐視不管。(薩科齊和卡扎菲)

    俄羅斯在2011年7月曾發聲指責北約在利比亞劃定禁飛區,但在隨後很快表明了自己不支援卡扎菲的立場。卡扎菲家族在利比亞已經是過去式,人們願意原諒他的家人,但絕不想再回到過去。

  • 2 # yt99720

    懟天懟地懟空氣的人有啥好幫的?

    這麼牛,咯咯咯。

    打利比亞是美國的一昏招,幾不靠的人讓他活著挺好的。大佐是沙漠中的一棵樹,不擋風不擋雨的,也不擋路,壓住了酋長,壓住了百姓。米國砍了樹,酋長作亂,百姓亂跑,義大利、土耳其、德國深受其害。好了吧?歐洲要反了,不聽大哥招呼了。

    任何事情都有合理的一面,看不慣不看就行了唄,為啥要弄死?孫子曰:“主不可因怒而興兵“,信乎!

  • 3 # 甜嘟爸爸觀察

    應該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最高準則是國家利益。俄羅斯與利比亞也是如此。俄羅斯以前支援卡扎菲,最後是拋棄了卡扎菲。為什麼俄羅斯的態度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呢?小甜嘟爸爸作如下分析:

    一,俄羅斯受當時“八國集團”遊說。當時,在世界大國中,俄羅斯顯得非常特殊,它既是八國集團和G20成員、又是上合組織成員、還是金磚國家成員,又是代表西方列強的八國集團的成員。其實,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加入西方陣營夢,而西方列強也沒有斷了俄國的夢想。西方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誓言要推翻處處高調的卡扎菲。此時,它們在俄羅斯面前說點好話,表示好感時,俄羅斯不會無動於衷。

    二,西方給了俄羅斯好處。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與俄羅斯簽定了雙邊檔案,包括美國懸賞500萬美元捉拿高加索恐怖主義頭子烏馬羅夫,兩國就反導系統問題繼續磋商等。法國也承諾賣給俄國“西北風”攻擊艦,讓俄羅斯欣喜不己。

    三,俄羅斯看到了西方底線。 當時,西方列強誓言必須讓卡扎菲搞下臺。當時,西方狂轟濫炸利比亞,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開始承認利比亞反對派,俄國不願意在等到卡扎菲下臺後再放棄他,而要爭取一點把他搞下臺的“功勞”。 四,俄羅斯有經濟利益考量。當時,俄國在利比亞有重大經濟利益,其中包括上百億美元的軍火買賣合同。當時的反對派承諾,如果上臺,這些合同依然有效。俄羅斯必須討好反對派,才不至於死,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受損。

    說到底,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就是俄羅斯拋棄卡扎菲的主要原因。

  • 4 # 憤怒野虎

    在2011年的利比亞內戰中,俄羅斯沒有支援利比亞卡扎菲總統,實際上是俄羅斯當時對局勢的判斷及俄羅斯利益而作出的決定。

    在2011年,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其實已經受到美國西方國家直接攻擊物件。在由美國西方國家培殖多年的反對派發起叛亂攻擊後,迅速組成聯軍,繞開聯合國直接侵略利比亞。

    此時的俄羅斯,雖然與北約美國矛盾,但還沒有達到撕破臉皮程度。歐盟、美國等與俄羅斯還有較多的經貿利益交流。在“地中海——中東”地區,俄羅斯在利比亞沒有多大利益存在,它基本上集中在敘利亞地區。卡扎菲總統雖然反西方,但對俄羅斯也不是相當友好。從利益上看,俄羅斯反感西方對卡扎菲總統態度,卻也不值得去扶持卡扎菲。

    在2014年2月烏克蘭變局後,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美國西方全面制裁俄羅斯,與俄羅斯撕破臉皮。此時,俄羅斯才調整它對西方政策。並在俄羅斯智庫綜合衡量之後,於2015年9月,高調軍事介入敘利亞,從而扭轉巴沙爾總統的頹勢。

    對比觀察發現。西方美國與俄羅斯的搏輿中,俄羅斯始終處於守勢,在它利益受損“忍無可忍”之際,才作出反擊選擇。至於那時的利比亞戰爭,還沒有達到俄羅斯反擊地步。

  • 5 # 手機使用者高紳

    這個問題較為複雜,當時美國打擊利比亞時美國是天時地利,加上美國總統動腦子先是對中國開放市場,經常來中國訪問形成對中國的友好關係。不像美國現在這位豬腦,所以造成俄羅斯的錯覺認為中美關係很好。加上當時俄羅斯家境貧寒根本不法和美國爭奪中東利益。俄羅斯後來能大膽出手解救敘利亞說白了是特朗普這位豬頭狗腦造成。特朗普一上任就開始打壓中國,從朝鮮半島鬧事(部署薩德)到南海挑釁。特朗普還沒滿足還跳到俄羅斯那邊製造俄烏衝突,帶領歐盟北約對俄羅斯打壓制裁。美的這些行為普京看通了也知道了中美不是友好關係是打壓關係。所以才大膽出手和美國爭奪中東利益。

  • 6 # 青山不敗

    與敘利亞不同,對於利比亞而言,一是西方氣墊正盛,當時,西方以武力干涉他國內政,猶如打雞血針,當時正處在一個興奮時期,西方世界團結一致,以法國的薩科齊表現最為興奮。二是利比亞的地緣戰略對俄並不重要,俄也鞭長莫及。敘利亞則不同,其地緣戰略對俄極為重要,西方介入時,仗著雞血針的興奮,在其鋒芒階段,普京只能隱忍,到第四個年頭,西方頹勢漸顯,尤其是受難民湖衝擊,氣勢己衰,歐洲己經厭倦,美國獨木難支,普京趁虛而入,利用美土矛盾,聯合伊朗支援敘政府,以反恐旗號高調介入,三年擔轉局勢,客觀反映本世紀初葉的地緣戰略大博奕,中東各種勢力的博奕謀略及各種勢力此消彼長的過程。

  • 7 # 小龍lxl

    打利比亞的是法國為首的多國聯軍,當時俄法關係還是很不錯的。卡扎菲一路向西,普京憑啥救他,最後西大發了去見上帝了

  • 8 # Ssummer

    這還用問,俄當年沒有支援卡扎菲政府,其原因是支援卡扎菲不符合俄的總體軍事戰略需要以及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所以,未支援卡扎菲,隨即卡扎菲的獨裁政府倒臺。

  • 9 # 怡人之人148633009

    27歲,能當上科長、處長,便已然令人讚羨不已,而卡扎菲27歲那年,竟然一屁股坐上了利比亞的總統寶座。

    在中東地區,很多獨裁者都只能善始而不能善終,尤為典型的一是薩達姆,二就是卡扎菲了。

    為何?

    獨裁者的特性:唯我獨尊,自大自狂,不可一世,歇斯底里。希特勒就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

    薩達姆為自己的獨裁與狂狷,最終付出了生命。卡扎菲看在眼裡,驚在心頭,於是他一反常態,轉身從西方的對立面主動站到了一起。不僅向259名失事乘客的家屬賠付了27億美元,還主動跑到法國與時任總統薩科齊勾肩搭背,並負荊請罪。

    利比亞與前蘇聯交好於上世紀80年代。但隨著蘇聯的解體及俄羅斯的衰落,兩國的關係大已不如前,卡扎菲實屬嫌貧愛富的“小三”,其實,薩達姆也是這個德性。

    當“阿拉伯之春”在利比亞開花結果之時,俄羅斯情願當個看客也不幫卡扎菲的忙,一是自己手無縛雞之力,二是也暗自希望結束卡扎菲42年的獨裁統治,誰讓他“蛤蟆跳井,不知深淺呢”!

    但後來的情勢演變絕對出乎普京的意料。當戰火波及到敘利亞,繼而湧現出多個反對派武裝和IS時,漸漸從困境中走出的俄羅斯,不再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這才出兵敘利亞,力保阿薩德政權不再重蹈卡扎菲的覆轍。

  • 10 # 水滿自溢

    謝謝邀請!俄羅斯在利比亞沒有它的戰略利益,也沒有它自己的軍事基地。利比亞國內的反對派是受北約國家的支援,利比亞的國內亂局也是北約國家策動的。俄羅斯之所以沒有支援卡扎菲,有兩大原因。第一卡扎菲自恃了不起,不把俄羅斯看在眼裡,專橫跋扈,獨斷專行。第二,俄羅斯在經濟上捉襟見肘,都顧的話又顧不過來。再有當時敘利亞也在內戰,俄羅斯在保護自己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也自顧不暇。因此俄羅斯在利比亞與敘利亞兩者之間必須選擇一個。俄羅斯也想支援卡扎菲,但愛莫能助。

  • 11 # 錦繡中華一捧土

    2011年經過半年多的戰鬥,利比亞的卡扎菲集團覆滅,一法國為首的北約部隊大獲全勝,卡扎菲就在班加西領導得內部武裝與法國領導的北約空襲部隊聯合絞殺下,橫屍街頭!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更迭,利比亞在北約及其班加西的慶祝下結束了對卡扎菲的戰爭。

    回想一下為什麼總在購買俄羅斯武器的卡扎菲,關鍵時刻沒有得到俄羅斯的支援呢?

    第一,卡扎菲本人飛揚跋扈,屬於“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的一種心態。在統攬利比亞局勢的卡扎菲巔峰狀態,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心態,覺得利比亞他是老大,利比亞他說了算,全世界他也說了算。所以俄羅斯進口武器,只是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武裝自己的一種策略,並不是與俄羅斯友好的象徵!

    第二,卡扎菲提出利用歐元代替美元結算石油,應該是歐洲國家願意的事情,但是在美國的忽悠下,法國等歐洲的北約成員積極打擊卡扎菲的獨裁統治,也與俄羅斯無關大局。

    第三,俄羅斯本身在利比亞投資不多,俄羅斯在此不僅無經濟利益,也無戰略利益,更不會扶持與自己並不相關的也無私人感情的卡扎菲。

    第四,利比亞內戰時間比較短,沒有出現膠著狀態,法國等國家介入比較早,俄羅斯沒有必要去拯救一個瀕臨死亡的政權。除非俄羅斯領導人腦子有坑,才會如此決策。

  • 12 # 生生不息的小河

    俄羅斯力挺敘利亞,那叫唇亡齒寒,敘利亞作為中東進出地中海與亞洲大陸的重要門戶,對於俄羅斯的生存至關重要,至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俄羅斯,安全形勢十級為嚴峻,原蘇聯時氏的盟友如立陶宛,愛沙尼亞,等國紛紛加入北約,至今敘利亞是中東唯一剩下的支援俄羅斯的國家。如果再失去了敘利亞,俄羅斯將失去在地中海沿岸的最後一個出海口,發展的海路徹底封死,徹底成為孤家寡人,而利比亞地處地中海南岸,與俄羅斯的核心利益相關不大,再者戰爭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光敘利亞戰爭,俄軍就付出極大的傷亡,此時俄方不僅為敘利亞而戰,更是為俄羅斯的生死存亡而戰!俄方出動圖95-160轟炸機,將國內大量陳舊彈藥投放敘利亞戰爭,由於歐美製裁,對外貿易歐美市場已無可能,經濟也大幅下滑,若沒有中俄雙方緊密合作,加大能源合作,大大提升了俄方經濟,所以對於無關緊要的利比亞,俄方也就只能睜一眼,閉一眼,有心而無力,實在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利比亞爭霸,而敘利亞就不同,它關係到俄方的生死,就是拼光國力也要保住敘利亞,這就是差別!

  • 13 # 老狼48440790

    卡扎菲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有人稱他為英雄,有人稱他為獨裁者。有人評價他至少是個梟雄!

    他透過政變上臺,統治利比亞42年。他政變上臺時,將石油收歸國有,剝奪了西方資本家的投資利益,這為後來的暴屍街頭埋下隱患。

    卡扎菲上臺,將一半的石油收入收歸國有,一半分給老百姓,使只有650萬人口的北非國家利比亞成為當時非洲最富裕的國家。

    卡扎菲領導的時代,1981年人均GDP收入就達到1.1萬美元。全民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新人結婚,每對夫妻可獲得50,000美元補貼;孩子如同卡扎菲同一天生日,可獲5,000美元“生日祝福"禮金;購置小車,可獲國家一半價值的補助;銀行貸款,全部無息……。(如今的利比亞,軍閥割劇,戰亂、槍殺、毒品氾濫、失業、高福利高享受不再,卡扎菲死了才知他的優點,當然這是後話。)

    卡扎菲最大的功勞,就是統一了利比亞,他的鐵碗統治,也給自己帶來獨裁的罪名。軍隊對示威者的血腥鎮壓,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利比亞的武裝干涉,設立“禁飛區",對利比亞首都等地區不間斷的空襲,為反對派提供武器彈藥、人力支援,直接導致卡扎菲的政府軍隊失敗,卡扎菲從隱藏的下水道中拖出,被反對派亂槍打死。

    俄羅斯為何當時不支援卡扎菲?

    利比亞的軍火大部分採自俄羅斯,卡扎菲與薩達姆一樣,一直反美,與(蘇聯)俄羅斯走得較近。俄羅斯為何不伸出援手呢?

    這是由當時的大趨勢決定的。

    一、“八國集團"七國勸說的結果。

    無論如何,朋友有難俄羅斯應該拉一把。但是,俄羅斯當時投了棄權票,聯合國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1973號決議案,得以透過。2011年,當時的俄羅斯是梅德韋傑夫的總統,普京是總理。俄羅斯是“八國集團“的一員。人們普遍認為梅德韋傑夫親西方。梅德韋傑夫當時與“西方七國"打得火熱,一心向西方靠攏。美英法德日等國一直沒有放棄對梅氏的拉攏,透過做工作,俄羅斯放棄了對昔日朋友的支援。這件事情後,普京掌權後吸取教訓,在敘利亞實行“禁飛區"表決時,投了否決票,避免了利比亞模式重演。

    二、利益交換的結果。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給俄羅斯開出了一系列優惠清單。

    ①美國放行法國向俄羅斯售賣“西北風"級攻擊艦。

    當時的俄羅斯國防部,一直想購買法國海軍的攻擊型西北風級軍艦,美國一直阻撓,認為先進軍火不能出售給北約以外的對手國家。這一放行,表明俄羅斯已初步納入西方陣營的一員,這是梅氏的嚮往。

    ②奧巴馬與梅德韋傑夫籤暑系列共同反恐檔案。

    當時的車臣高加索地區,反恐問題還相當嚴峻。美國懸償500萬美元協助俄羅斯捉拿高加索恐怖武裝領袖烏馬羅夫。

    美國一直想卸下俄羅斯的武裝,認為俄羅斯的系列導彈對歐洲盟友和美國構成威脅,梅德韋傑夫也認為有必要與美國談判,消除美國對俄羅斯的威脅。

    ④換來系列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利益支援。

    當時的西方集團,俄羅斯不僅是“八國集團"成員,同時又是“上合組織"成員、“金磚5國"成員,美國孤立東方大國意圖明顯,一心想分離俄羅斯,對俄羅斯的經濟給予大力支援。使俄羅斯當時發展速度迅猛,2014年邁進了全球GDP生產總值第七名。

    三、大勢已去,送順水人情。

    俄羅斯當時還有一個考慮,利比亞對俄羅斯的地緣較遠,俄羅斯當時的國策是親近西方,向西方靠擾,美英法德當時對打擊卡扎菲決心已定,周邊大國對卡扎菲也失去興趣,獨木難支大廈,不如順水推舟,送個順水人情,換取日後利益。

    以上是對俄羅斯當時為何不支援卡扎菲的解析,如有不妥,請予修正。

  • 14 # 月林6491

    謝邀!至於卡扎菲他在落難之際,為什麼沒有一個國家出面來幫助他呢?就是因為他是高調目中無人,四處顯擺,找存在感之人,他得罪了很多的鄰國,最終走投無路在老家被活捉橫屍街頭。那麼,俄羅斯為啥沒伸手援助卡扎菲呢?雖卡扎菲也是對抗北約的強者,又購買過很多的俄製武器,但也沒有打動了俄羅斯。當北約對卡扎菲發起空襲後,反功武裝從班加西向西方面奪下了大片的土地,這時利比亞高官丶軍官們又紛紛倒戈。導致卡扎菲只能依靠傭軍來應對外敵,說明了他巳足失去在勝的希望,就是俄羅斯出兵也會遭到難免的損失。對普京來說他也不會去援助無有勝望的卡扎菲。對俄羅斯來說敘利亞的價值比利比亞重要,雖然利敘兩國都處在一個邊緣線上,兩囯間必選擇一個。就是俄羅斯有心想援助利比亞,但愛莫能助。

  • 15 # 克里姆林宮的獨行者

    卡扎菲和薩達姆,他們都是一代梟雄,他們雖然都喜歡跟美帝搞抗衡,但是,薩達姆不管怎麼說,人家還是有個度的,卡扎菲就不同了 ,聯合國五常被他得罪了一個遍,上世紀七十年代還跟我國提出要購買原子彈,並且還以臺灣當局斷交作為籌碼,2006年還派他的兒子去臺灣會晤了陳水扁,此舉動遭到了大陸的強烈反對,2009年還在聯合國大會上怒罵聯合國安理會是恐怖組織,這樣的人也為他後來慘死做了鋪墊。

  • 16 # ruixuezhaofeng

    2011年阿拉伯之春始於北非小國突尼西亞,向東吹至利比亞、埃及、敘利亞、葉門甚至巴林,最不幸的是利比亞,一場亂戰結束卡扎菲的42年的統治並宣判其死刑,直到今天國家處於事實上的分裂狀態。

    2011年阿拉伯之春,俄羅斯在幹啥?為何不援助北非重要的軍火購買者,坐視美國北約國家戰機肆虐?

    筆者認為三個方面的原因促成俄羅斯的“觀望”。

    首先,利比亞不屬俄羅斯勢力範圍,卡扎菲不是其盟友

    部落出身的卡扎菲27歲登上權力之巔,他形象多元:威武豪邁的軍人、造型獨特的貝都因人、“綠皮書”下的革命領袖、“恐怖主義者”、泛阿拉伯和泛非主義者;個性詭異:情緒不穩,神秘難測,自大自戀,行為乖張,時有驚人之舉。

    卡扎菲是一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畢生與西方為敵,但並沒有倒向蘇聯/俄羅斯,只是有大宗軍火交易,其內心並不認可其價值觀,雖然其“世界第三理論”把伊斯蘭主義和社會主義雜融。

    蘇/俄沒建基地,沒有軍事存在,只有武器交易,這種關係純屬商業性,關鍵時刻俄羅斯難以出手相助。

    其次,彼時俄羅斯與西方關係尚處轉暖的微妙期,特別是與法國等歐盟國家熱絡

    美國為首的北約在1999年/2008年在南、格“重挫”俄羅斯利益,雙方關係處於低點。2011年時值梅德維基夫擔任總統第四年,俄國與西方關係轉暖,特別是與法國薩科齊熱絡,簽下兩艘“西北風”的合同。而在干預利比亞事務中,薩科齊是“急先鋒”,其積極程度超過美國。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策略性地遂其所願。

    再次,阿拉伯世界的影響

    此前提到,卡扎菲在阿拉伯世界沒有一個朋友!因為他不止一次公開羞辱過海灣國王或西亞北非的總統,後者迫切希望他下臺甚至死於非命。

    當時阿盟一致支援利造反者,反對卡扎菲政權,他們在聯合國積極奔走,力促安理會透過設立“禁飛區”的決議。

    此時的俄羅斯,已經料定卡扎菲政權必被推翻。而決定其命運的時間點很關鍵,眼看卡扎菲兒子麾下的精銳部隊逼近反對派大本營班加西,造反者面臨被全殲。西方戰機在地中海附近加油待命,俄羅斯等的棄權票為空中打擊開了綠燈,沒有空中保護的卡扎菲裝甲部隊全被炸翻,卡扎菲從此走上不歸路......

  • 17 # 世界淺談

    卡扎菲政權能屹立利比亞將近半個世紀已然是個奇蹟。

    美國對卡扎菲可謂是恨之入骨,如果沒有薩達姆對美國的牽扯,卡扎菲家族很可能早就成了美國的刀下亡魂,即便是俄羅斯支援卡扎菲,除非軍事介入不然根本改變不了利比亞戰爭的結果。

    1969年卡扎菲透過軍事政變上臺,開始了他長期親蘇的政策,在1970年宣佈收回美國設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兩國的交惡也正式開始,但是因為有蘇聯的支援美國並沒有什麼過分的舉動,因為利比亞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為了對抗蘇聯美國選擇了最大限度的容忍。

    但是這種容忍並沒有取得美國的預期回報,1980年美國宣佈利比亞為“支援恐怖主義國家”,並關閉了美國使館,次年美國擊落了利比亞兩架戰機 自此兩國正是斷交。

    1988年的洛克比空難再次讓兩國的關係降到了冰點,這次空難造成了全部270人遇難,美國也把矛頭指向了卡扎菲政府,這次事件被美國政府指責為一次報復性恐怖襲擊事件,機上189名美國人的性命也是卡扎菲慘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至於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支援卡扎菲,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在蘇聯解體之後卡扎菲就拋棄了俄羅斯,逐漸向西方靠攏,並且與法國關係超乎尋常的密切,只可惜最後法國翻臉無情放棄了卡扎菲。

    最主要的是卡扎菲手底下除了僱傭兵和女保鏢基本沒有什麼強大的武裝力量,這與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區別還是很大的,如果俄羅斯想要干預利比亞戰爭就必須派遣部隊進入到利比亞境內,這種外交風險對普京來說太大,這就相當於俄羅斯要與西方撕破臉皮,在當時這並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 18 # 永遠是學者

    利比亞和伊拉克在中東拉起反美的旗幟公開和美國叫板,巳註定了他們國家被屠城的下場,美國是絕不會允許在它的家門口會有國家明目張膽的拆自己的臺,特別是美國在里根時代經濟復甦,國力強盛,能騰出手來清理門戶,所以布什就繞開聯合國,摘除拔掉了伊拉克,利比亞這兩杆大旗,有人說薩達姆卡扎菲獨裁罪有應得,這種論調很奇怪,怎麼樣治理國家是人家自己的事,犯不著別的國家或什麼人在這裡畫蛇添足亂說一氣,當時的俄羅斯和利比亞可是鐵扦朋友,國際觀察都預料到俄羅斯會雪中送碳關健時侯幫助利比亞,可是俄羅斯沒有,在這一點上俄羅斯是失分的,好多年俄羅斯都抬不起頭,大家都把俄羅斯從世界第一板塊移到了第二板塊,第三板塊,俄羅斯當時的情況也的確如此,葉利欽把俄羅斯折騰了個底朝天,普京剛剛接手總統,國家現狀就像是得了重病的病人,拿什麼到利比亞去亮肌肉,普京只有頂著罵名過了幾年屈辱的日子。

  • 19 # 使用者鄉村老叟

    卡扎菲是一個具有爭議的人物,也是一個為老百姓謀福利的人物,卡扎菲透過沒收美國等外國資本的石油資產,實現石油國有化,提高國家經濟實力,透過對老百姓實現高工資,高福,為老百姓提供免費的醫療,免費的教育,免費住房使老百姓獲得了尊嚴和幸福感。但沒收美國等外國石油資源,必定和損害美國等外國和本國美國等西方國家代理人的利益,利比亞國內失去既得利益的一小撮反對派聯合美國等國外勢力對卡扎菲進行綁架和暗殺,卡扎菲多次挫敗國內外的暗殺行動,反過來,卡扎菲又殘酷鎮壓這些國內外反對勢力。美蘇爭霸時代,卡扎菲依附蘇聯,美國及西方國家憚忌蘇聯而不敢對卡扎菲動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力衰弱,卡扎菲在其兒子的鼓動下,採取和西方和解,最後完全倒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在很多事情上都怒懟俄羅斯和中國,這邊是俄羅斯沒有幫卡扎菲的原因。

  • 20 # 適情雅趣

    卡扎菲屬於“六親不認”,他不僅得罪西方,連俄羅斯他都得罪。

    普京上臺後,打擊車臣恐怖主義一是展普京的“鐵腕”和強硬,二是普京上臺施政的主要政績和亮點。然而,卡扎菲卻公開表示支援車臣,這樣就動了普京的底線,雖然俄羅斯不能和卡扎菲動武,但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內心裡都十分不快。另外,卡扎菲做了一件令全世界都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性,本來在冷戰時期卡扎菲和前蘇聯關係很好,1988年在洛克比上空發生一架客機爆炸事件,有100多美國人死亡,美國明知是卡扎菲所為,但苦於沒有證據。可是在蘇聯解體後,卡扎菲一心想和美國及西方結交,竟然做出賠償客機爆炸死亡者的決定,這等於承認了是自己所為。但這也沒有得到美國的諒解,不過即使卡扎菲要結交西方,也不至於去批評俄羅斯和普京,更不至於停止了購買俄羅斯武器,而去購買美國武器,甚至停止了與俄羅斯的很多交易。普京上臺後,在外交上採取了務實的態度,對卡扎菲即不指責,也不偏袒,可是無形中卻被一個小國的卡扎菲肆意批評和指責,並在經濟上給俄羅斯施壓,讓普京對卡扎菲的氣不打一出來。卡扎菲不僅得罪美俄,全世界都敢得罪。在2009年的聯大會上,卡扎菲發言講到激動處把手中的《聯合國憲章》撕毀。本來聯合國要求每位領導人的演講時間為15分鐘,可是卡扎菲卻足足用了100分鐘。卡扎菲的演講從氣候變化到聯合國現狀,幾乎包括了世界所有熱點。他先是怒斥美國前總統布什和英國首相布萊爾是大屠殺製造者,然後是甲型H1N1流感是美國使用的細菌武器,並要求聯合國徹查肯尼迪和民權先驅馬丁-路德金的死因。接著就是為非洲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席住,卡扎菲憤怒地指責安理會無能,是專門會懲罰小國的“理事會”。好像利比亞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卡扎菲要和非洲建立非洲統一貨幣,當非洲“老大”,又想和伊斯蘭國家建立伊斯蘭貨幣,當伊斯蘭“老大”。讓世界各大國都十分生氣。卡扎菲出訪一向是顯示自己國家富有,專門用黃金製作的衣服,然後帶上女保鏢,“耀武揚威”、高傲無比。到哪個國家不住酒店,只要空地搭載帳篷居住,使受訪國家十分反感。

    2011年利比亞內戰,美國等西方國家率先支援反對派,接著法國向卡扎菲開了“第一槍”。不用說當時俄羅斯和西方關係不錯不會支援卡扎菲,就是現在普京也不會支援卡扎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生活算是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