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16239866518
-
2 # 一縷香7
例1甭提了,看你說,隔牆有耳~表面上一番好意,如果有另外一種解釋呢?你臉皮比牆還厚,厚不知恥!
例2你是挺高的,鞋跟也挺好的!這說誰呢?明眼人就曉得,你長得高其實是你的鞋墊得高啊……
-
3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古代文人罵人,太有技術含量了
1.蘇小妹嘲笑蘇東坡臉長
相傳,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臉長,其妹子出句嘲笑他:
“昨日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腮邊。”
蘇東坡反唇相譏:
“蓮步未離香格下,額頭已到畫堂前。”
小妹不甘示弱,又笑哥哥的滿臉鬍鬚:
“欲叩齒牙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
據說,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當時訊息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其中有一豪門公子叫方若虛,他對小妹傾慕已久,聞訊後連忙應選。他呈上得意詩文若干篇,誰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筆在上面批了一聯: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可急壞了。方府豪門是得罪不起的,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後面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
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讀後真是欣喜若狂,他急於要見蘇小妹以表衷腸。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開大了不好收場,急忙託故阻止,說:"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揚,臉長,額突,不信我給你念首詩便知: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未出房門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方若虛怎知是蘇東坡在騙自己,還真以為蘇小妹很醜,於是怏怏地走了。
2.蘇軾作詩調侃張先娶小妾
張先80歲的時候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蘇軾作詩調侃:
十八新娘八十郎,
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
一樹梨花壓海棠。
3.廟堂對句
蘇小妹年十五時,生得天香國色,加上才學過人,所以一些風流才子後生紛紛求媒,其兄蘇東坡任杭州刺史時,非常欣賞名士秦觀(秦少游)的才華,遂將秦的一篇文章介紹給蘇小妹看,蘇小妹看後大為讚賞:
今日風流才子,明朝龍閣學士。
天下若無二蘇,可以橫行一時。
在蘇東坡的幫助下,秦少游終於與蘇小妹透過媒人定下了婚約。古時男女授受不親,秦少游定婚前一直無緣見蘇小妹一面,雖然耳聞蘇小妹美貌無比,但畢竟心裡不踏實。一日,得知蘇小妹要去一寺堂上香敬佛,他便買通寺廟主持,裝扮成小和尚去寺廟大廳等候。
蘇小妹上香後,就坐在神像前看佛書,對身旁的小和尚看也不看一眼,好半天,竟打著呵欠在躺椅上睡著了,這就苦了扮和尚的秦少游,香主不走他就不能離開,累得他立了半天,動也不敢動。蘇小妹睡足了才過來,依然呵欠連天,不看和尚一眼,秦少游有氣,出了一句上聯罵人:
豔女仰臥,橫直兩條大口。
這時蘇小妹才發現一個小和尚在罵她,她也馬上回敬一句:
禿男行禮,上下兩個光頭。
4. 洞房索句
秦少游與蘇小妹終於結秦晉之好,新婚之夜,蘇小妹頑皮性又上了,設了幾道關卡,第一題,是絕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題之意,方為中式。
銅鐵投洪冶,螻蟻上粉牆。
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少遊想道:“這個題目,別人做定猜不著。則我曾假扮做雲遊道人,在岳廟化緣,去相那蘇小姐。此四句乃含著"化緣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於月下取筆寫詩一首於題後,雲:
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
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臺。 "
第二題四句詩,藏著四個古人,猜得一個也不差,方為中式。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
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少遊見了,略加凝思,一一註明。第一句是孫權,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第三題,就容易了,只要做個七字對兒,題目是:
閉門推出窗前月。
初看時覺道容易,仔細思來,這對出得盡巧。若對得平常了,不見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對。聽得譙樓三鼓將闌,構思不就,愈加慌迫。卻說東坡此時尚未曾睡,且來打聽妹夫訊息。望見少遊在庭中團團而步,口裡只管吟哦“閉門推出窗前月”七個字,右手做推窗之勢。
東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對難之,少遊為其所困矣!我不解圍,誰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對。庭中有花缸一隻,滿滿的貯著一缸清水,少遊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
東坡望見,觸動了他靈機,道:“有了!”欲待教他對了,誠恐小妹知覺,連累妹夫體面,不好看相。東坡遠遠站著咳嗽一聲,就地下取小小磚片,投向缸中。那水為磚片所激,躍起幾點,撲在少遊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紛紛淆亂。少遊當下曉悟,遂援筆對雲:
投石衝開水底天。
前兩個題秦少游都很輕鬆的回答出來了,只有第三個題難倒了他,在蘇東坡的幫助下才得到了答案。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在思考的時候不小心掉進了荷花池,在那一瞬間得到了答案。
5. 姑嫂對句
相傳蘇小妹經常與蘇東坡抬槓:蘇小妹薄唇圓臉,烏黑大眼,高聳額頭,雙顎外凸。由此,由此,蘇東坡笑道: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軾也是滿腮鬍鬚,肚突身肥,寬袍大袖,不修邊幅,不拘小節因此,蘇小妹也回敬蘇軾:
一叢哀草出唇間,鬚髮連鬢耳杏然;
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
蘇小妹在家時,因蘇家只有這個千金,大家都寵著她,因此,她時常開她二位哥嫂的玩笑。這一天,蘇小妹與蘇東坡之妻兩姑嫂穿紅著綠在後花園中玩耍,其嫂手中拿一本《漢書》在看,蘇小妹又戲弄她嫂嫂:
嫂嫂穿紅手抱漢(漢)。
蘇東坡之妻即對曰:
妹妹著綠心想藍(男)。
6.戲弄先生
蘇家在杭州時,專門請一私塾先生教子弟。這位先生聽說蘇家大小姐才貌雙全,就千方百計尋找機會。這一天他出了一個對句的一聯:
有客登門,驚醒萬里春夢
要蘇東坡之子對,東坡的兒子對不上,跑到後院求姑姑蘇小妹,蘇小妹即對:
無人共枕,枉費一片春心。
這樣,由學生作傳遞,先生又出句:
六尺綾羅、三尺纏腰三尺墜(蘇小妹喜纏紅綾於腰)
蘇小妹對句:
一床綿被,半邊遮身半邊閒。
這先生大喜,以為蘇小妹有意了,於是投石問路:
風緊林密,問樵夫如何下手?
蘇小妹一看知道先生誤會了就對出:
山高水深,勸漁翁及早回頭。
先生一看心都涼了,又不肯丟面子,說:
竹本無心,節外空生枝葉。
蘇小妹對:
藕雖有孔,胸中不染汙塵。
這位先生又誤會蘇小妹本意,以為蘇小妹的對句中有“藕斷絲連”之意,又出上句試探:
桃紅李白,這些花何時開放?
蘇小妹也火了:
稗青谷黃,這雜種是何先生?
先生捱了罵才死了心。越年,蘇小妹嫁給秦少游,再以後,一胎生下兩子,滿月酒席上,先生看著蘇小妹懷中的雙胞胎問:
“這兩子哪一個是先生的?”
一句雙關想佔便宜,蘇小妹即答曰:
“管他先生後生,都是我兒子!”
7.罵和尚春天
蘇小妹乘船遊西湖,同船還有一秀才、一和尚;秀才作詩說:
三人同一舟,小姐面如油。
明年嫁夫婿——封侯!
老和尚色迷迷地說:
三人共一船,風吹小姐裙。
裙腳風送開——裂縫!”
蘇小妹大怒:
秀才真有禮,和尚真該死。
裂縫和尚嘴——無恥(齒)!”
也有蘇小妹與佛印抬槓的對聯:
佛印雲:
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
蘇小妹雲:
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
8.蘇軾妙聯討魚吃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是好朋友,兩人論詩作聯,也常常互相取笑,從中得到極大樂趣。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葷。一天,他燉了魚,正要吃,抬頭一看,蘇東坡進了寺門。心想:早不來,晚不來,一吃魚他倒來了,先不給他吃。急中生智,順手把敲的磬翻過來扣在魚盤上推到一邊。
蘇東坡一進廟門就聞到香噴噴的魚味,心想: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簾進門一看,佛印吃著米飯,桌上只有一碟鹹菜。佛印也很大方:“學士駕到,與貧僧一起吃粗飯吧!”
蘇東坡只好坐下來吃白飯。他邊吃邊琢磨,這魚放在什麼地方呢?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倒放的磬,心裡明白了,可怎麼把磬裡的魚拿出來吃呢?忽然心生一計。
蘇東坡說:“前幾天,你讓我給一位善人寫對子,我一直沒寫出來。後來想,索性用一副現成的對聯算了。”佛印問:“哪一副?”蘇東坡告訴他,就是常見的春聯:
向陽門第春常在
積善人家……
說到這兒,蘇東坡裝作忘記的樣子:“下邊是什麼來著?”佛印說:“慶有餘。”蘇東坡趕忙接過話岔兒:“什麼?"磬有魚’,那為什麼不拿出來吃呀?”說完,一欠身,把不遠處的磬翻了過來,“果然有魚,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飯了。”佛印也笑了:“這個學士,真夠機靈的。”
9.蘇軾與佛印的雙關啞聯
相傳蘇東坡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其間耕東坡,遊赤壁,訪沙湖,到也不乏興味。一天傍晚,他偕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 隨波逐流,二人開懷暢飲,談笑風生。
時值深秋, 金風颯颯,水波粼粼,一江兩岸,景色迷人……
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俄頃,蘇東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只見岸上農夫罷耕歸去,遊人踏月回來,不解東坡何意。正疑惑間,只見河岸上有一條大黃狗正在狼吞虎嚥地吃東西,頓有所悟,欲言又止,乃呵呵一笑,隨即將自己手中的題有蘇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中。此時二人心照不宣,撫掌大笑。
原來他倆各自的含意, 卻是一副精巧的雙關啞聯, 這就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東坡聯
水流東坡詩(屍) 佛印聯
10.湯建文嘲老學究
清朝,丹陽西門有個私塾老先生,喜歡作詩。一天,學僮端來一碗粥。他不忙著吃,卻吟出《粥詩》一首:
甌米煮成一碗粥,西風吹來浪波稠;
遠望好似西湖水,缺少漁翁下釣鉤。
恰巧秀才湯建文路過門口,笑道:“老先生,一甌米煮成一碗粥,粥還稀嗎?你這書房門朝東,西風從哪兒進來?西湖離丹陽千里之遙,你在書房看見了?你說缺少漁翁下釣鉤,這碗邊怎麼站人?”
老學究說:“就算我的詩不通,你說這《粥詩》該怎麼寫?”
湯建文吟道:
數米煮成一碗粥,鼻風吹來兩條溝;
近看好似團圓鏡,照見先生在裡頭。
老學究自愧不如。
徐孺子跟隨父親走訪朋友,不料到朋友家的時候,朋友正在院子裡砍樹。父親忙問:“老哥,這麼好的樹,為什麼要砍掉?”朋友說:“院子方方正正像‘口’字,樹就是木,口中加木就是困,不吉利!” 一旁的徐孺子聽了,不覺笑了起來。他對父親的朋友說:“大伯,你要砍了這棵樹,更加不吉利!”說著便給這位大伯講了一些道理。這位大伯聽了以後,立即笑著說:“對,賢侄說的對,這樹不能砍。”
-
4 # 時代傻瓜李博士
不管粗俗還是優雅的罵人,都是不文明的。民國時一些“文人”、包括後來一些大陸、臺灣的“文人”,現今的一些噴子,他們要麼對自己不滿,要麼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甚至對全人類不滿,心態極為複雜,動不動就以各種方式噴人,極不文明。對別人的觀點陳述,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算。為什麼非要以不文明的方式來喧洩情緒呢?電影《劉三姐》中有句歌詞:“不讀書,不知禮。”
-
5 # 素身兒
今日坐公交,車上有一女,上來一男,此男笨手笨腳,將此女腳踩了一下,此女說:有病啊,再踩讓你斷子絕孫。男說:再叫讓你子孫滿堂……
-
6 # 西門凝蓀1
記得一個故事:一個姓石的秀才,在雨後看到一隻雞死在了磚頭後面,於是文思泉湧,口占一聯曰:細羽家禽磚後死。吟誦幾遍之後就到處找人作對。那時候讀書人本不多,更何況吟詩作對了。後來石秀才遇到了一個小男孩,就想羞辱他。把自己的上聯吟誦一遍,小男孩就說:不會作對,但是可以逐字對。石秀才很高興,於是小男孩開始對:細對粗,羽對毛,家對野,禽對獸,磚對石,後對先,死對生。石秀才把對子聯起來吟誦了下:細羽家禽磚後死,粗毛野獸石先生。滿面通紅,落荒而逃。這就是古時候文人罵人不用髒字,很優雅。
-
7 # 小娛來吃瓜
罵人也是個技術活,文人罵人不帶髒字,既文雅又能將人氣個半死。
李白戲對胡鄉紳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從小就聰明伶俐,14歲時,已在家鄉小有名氣。有一年春天,有個姓胡的鄉紳過50歲大壽,宴請全城富戶名流,也請了李白。
胡鄉紳略通文墨,見李白年紀輕輕,卻不拘禮法,便想當眾出他的醜,讓他收斂一點。他指著牆上的一幅畫讓眾人看,畫上有一個老神仙,懷抱一隻大酒罈,睡在石巖上,不知是喝醉了還是睡著了,壇口朝下,酒正往外流。
胡鄉紳對李白說:“聽說賢侄才華橫溢,老夫這裡有一上聯,卻苦於沒有下聯,今特請對下聯。”
說著便搖頭晃腦地念道:
酉加卒是個醉,目加垂是個睡,老神仙懷抱酒罈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略加思索,指著胡鄉紳肥胖的身體對道:
月加半是個胖,月加長是個脹,胡鄉紳挺起大肚當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眾人不禁捧腹大笑,胡鄉紳顯得非常尷尬。
酒後,胡鄉紳陪眾人到花園散步,見荷花池中幾隻鵝在戲水,便指著小鵝對李白又出一聯:
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這時,池裡恰好有一隻烏龜伸出頭來,東張西望,李白眉頭一皺,脫口對道:
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胡鄉紳知道自己的確不是李白的對手,也就不再為難李白了。
曹雪芹制聯罵財主香山四王府村只有兩眼水井,一眼在街中心,一眼在財主張伯元家後花園。張伯元依仗權勢,硬是把街中心的井給填了,人們要吃水只好到他家裡去挑。他在井旁放了一個瓦罐,誰要挑水就得投進一個銅錢。
張伯元還寫了一條上聯:“丙丁壬癸何為水火”,並揚言,只要有人對出下聯,他就不再收水錢。
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得知後,叫人拿來紙筆,揮筆寫道:“甲乙庚辛什麼東西”。
上聯丙丁為火,壬癸為水;下聯甲乙屬東,庚辛在西,不僅對得工整精妙,還罵了張伯元。
財主張伯元讀此下聯雖然非常氣憤,卻不得不兌現承諾。從此,四王府村的人吃水再也不用花錢了。
魏源應對罵文痞清代文學家魏源,11歲那年當眾揭穿了一個文痞抄襲他人詩作。那文痞惱羞成怒,指著燈籠裡的蠟燭,用頂針法出一上聯,威脅魏源說:
“油蘸蠟燭,燭內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毫不示弱地答道:
“紙糊燈籠,籠邊多眼,眼裡無珠。”
那文痞捱了罵,用拆字法又氣沖沖地出一上聯:
“少小欺大乃謂尖;”
魏源立即回敬道:
“愚犬稱王即是狂。”
那文痞見鬥不過魏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小翰林妙對烏巡撫在清朝,有一翰林太史,年紀很輕,但清朝翰林官場,翰林學者都被叫做“老先生”。
有次,這翰林出差浙江,浙江巡撫姓烏,性子幽默,好諷刺嘲笑別人,見到這翰林年紀比自己小,裝作無意間念出上聯:
鼠無大小皆稱老
翰林聽罷,知道是在說自己年紀甚輕還要叫“老先生”,便開口接道:
龜有雌雄總姓烏
那巡撫瞠目結舌,討了個好大沒趣,竟也是無言以對。
這對子表裡在說老鼠和烏龜,可都是借物說人,妙趣橫生。
章太炎譏諷康有為這二人本來都是大文人,只因政見不同,分歧太大,甚至到了開口謾罵的地步,但是畢竟還是文人,我們的章老太公就寫了一副對子譏諷康有為,是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話說文人一般都是聰明的,喜歡拿名字開涮,這章太炎罵得十分隱晦,非讀書人不懂:
上聯語出《禮記·中庸》——“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從中隱去了“妖孽”二字;
下聯語出《論語·憲問》——“老而不死是為賊。”從中隱去了“賊”字。
又聯末和為“有為”言外之意就是罵康有為是妖孽是賊。
這聯格律平仄嚴謹,語出驚人,意味有趣,也罵的夠狠,實是罵人聯中的奇葩。
趙爾巽妙改罵言清末曾當過東北三省總督,主編《清史稿》的趙爾巽御下甚嚴,有人以他的名字為引子,寫了副對聯,曰:
爾小生,生來刻薄;巽下斷,斷絕子孫”。
趙爾巽見了,倒沒怎麼生氣,反覺腹內技癢,思索片刻,改了幾個字,於是一副“罵聯”瞬間成了表揚稿,他是這麼改的:
爾小生,生來秉性;巽下斷,斷不容情”。
改完大笑,覺得很得意。
梁鼎芬對罵尹亞天張之洞的鐵桿幕僚梁鼎芬也曾因得罪同僚被人涮了一把。
人家是這樣涮的——
上聯:“一目當空,開口便成兩片”;
下聯:“念頭中斷,此身應受八刀”,
橫批:“樑上君子”。
把“梁鼎芬”三個字有機地結合進聯內,但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罵得確有些惡毒。
梁鼎芬也不示弱,他偵知是尹亞天在從中搗鬼,於是以牙還牙,揮筆寫道:
“有心終是惡;無口豈能吞”,
橫批:“伊內偷人”
不但揶揄了尹亞天,順便連他的老婆都罵了。
再來兩例罵人不帶髒字的經典對聯: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豈為山乎
古代某一官員在其官府門前貼了幅對聯,上聯是"愛民如子",下聯是"執法如山"。當天夜裡,就有人在原聯的底下各加了幾個字。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農常熟世間荒
李鴻章、翁同龢互相攻擊對方,貪贓枉法、中飽私囊。李是合肥人,翁是常熟人。
-
8 # 文字的溫度
1、李白戲對胡鄉紳
胡鄉紳對李白說:“聽說賢侄才華橫溢,老夫這裡有一上聯,卻苦於沒有下聯,今特請對下聯。”
說著便搖頭晃腦地念道:
酉加卒是個醉,目加垂是個睡,老神仙懷抱酒罈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略加思索,指著胡鄉紳肥胖的身體對道:
月加半是個胖,月加長是個脹,胡鄉紳挺起大肚當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酒後,胡鄉紳陪眾人到花園散步,見荷花池中幾隻鵝在戲水,便指著小鵝對李白又出一聯:
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這時,池裡恰好有一隻烏龜伸出頭來,東張西望,李白眉頭一皺,脫口對道:
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2、章太炎譏諷康有為這二人本來都是大文人,只因政見不同,分歧太大,甚至到了開口謾罵的地步,但是畢竟還是文人,我們的章老太公就寫了一副對子譏諷康有為,是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上聯語出《禮記·中庸》——“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從中隱去了“妖孽”二字;
下聯語出《論語·憲問》——“老而不死是為賊。”從中隱去了“賊”字。
又聯末和為“有為”言外之意就是罵康有為是妖孽是賊。
-
9 # 自由自在暫離
遇上一場糾紛,雙方在調解的勸說下,己經息事寧人了。可有一不識相的剛說一句關於糾紛的言論,那調解的提高聲音說,你們不知道吧,人也有長尾巴的呢!那不識相的紅著臉走了。
-
10 # 咬文一嚼字
上世紀30年代,何應欽任湖南省代省長時,有一年清明節曾去嶽麓山掃墓。當時據官方要求,各報必須及時配發新聞,指令標題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其母之墓》。不料,翌日某報卻把標題改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雖然字數、題意與原標題毫無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媽的”三個字卻又是一句國罵,因此,這一語雙關的妙題令當事人啼笑皆非,而廣大讀者也忍俊不禁
【2】
-
11 # 疾風148453996
一日,曾為曾國藩幕府的晚清經學家、文學家王闓運偕伴至一友人家造訪,因談興正濃,不覺日漸西斜,主人並未起身動炊。其伴見狀,即戲吟一上聯:
北客南往,看日影西斜,誰為東道。主人未及回答,闓運先生不假思索,即續下聯:冬雪夏融,觀主人春色,我打秋風。聯對一出,主人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而起身備炊款待。過了幾天,那主人回訪闓運先生。可王闓運出於疏忽,忘了放茶葉將一杯白開水遞給了客人。那主人見了,心想,上次你嘲笑我沒及時動炊,今天你既不留我用餐,連幾片茶葉都捨不得,看我怎麼收拾你。於是,他放下茶杯,轉身就往外走,並邊走邊念出一上聯:欠食飲泉,白水焉能解渴?闓運先生聽了,明白自己出了錯。但是,茶可換一杯,可這上聯怎麼對呢?因為這是拆字聯:“欠食”二字合起來是“飲”字,將“泉”字拆開就是“白水”了。眼看客人就要跨出門檻,而下半聯就是沒有著落。此時,對面屋裡有一位老太婆推著一副麻石(花崗岩)磨正在磨米,情由景生,闓運先生一把拉住客人,立即朗聲吟出下聯:麻石磨粉,分米亦可充飢。這可真是工整巧對,“麻石”二字相迭就是“磨”字,“分米”兩字相合就是“粉”字。對畢,兩人相對會心地笑了。 王闓運曾經撰寫一聯罵袁世凱: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這副對聯中暗含民國總統不是東西。 -
12 # 堅持信念41
1、明代翰林學士解縉,從小聰穎超群,文思敏捷。他十來歲便中了進士。一天,解縉參加同僚的宴會,有一大臣,權傾當朝,對解縉的才華十分妒忌,處心積慮地想奚落他一番,就提出讓解縉對句,陰陽怪氣地出了上聯: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 借用“鋸”與“句”的諧音,諷刺、挖苦解縉,解縉一聽,並不示弱,於是對道: 一馬陷足汙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 同樣是用雙關的修辭手法,借用“蹄”與“題”的諧音,用“老畜生”回敬“小猴子”,以牙還牙,對的工整,罵得在理,將老權臣辛辣得譏諷了一頓。 2、清朝,臨池王半朝為顯示他家有文有武,建造了一座功德牌坊,請蒲松齡題副楹聯。蒲松齡知道:這王半朝排行第八,為人狡詐霸道,人稱“王八”。就寫了“三朝元老”四字,然後寫下一副楹聯: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王半朝以為這是稱頌五府的,就請有名的工匠把這副楹聯刻在牌坊上。大家仔細一琢磨,不禁大笑起來。原來,上聯隱“八”,即忘(王)八;下聯隱“恥”,即“無恥”。整個楹聯的意思是:三朝元老,王八無恥。
郭德綱26句語錄,教你罵人不帶髒字,還能把他逗笑

1.哥們兒,麻煩讓下,你擋著我手機訊號了
2.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很低調。
3.哎呦,您這麼忙還親自上廁所啊?
4.你的愚蠢總是那麼富有創造力。
5.來到這世上,我就沒打算活著回去!
6.咳!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小聲說。
7.你瞧你吧,看背影急煞千軍萬馬,轉過頭嚇退百萬雄獅。
8.作為失敗的典型,你真的太成功了!
9.你的話,我連標點符號都不信。
10.別緊張,我又不是什麼好人
11.生活就像超級女聲,走到最後的都是純爺們兒。
12.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沉重。
13.出問題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別TM一便秘就怪地球沒有引力。
14.完了,你也不理我了,我成狗不理了。
15.沒事兒曬曬太陽吧,沒準兒曬黑了就沒人說你是白痴了
16.你要是鮮花,牛都不敢拉屎了。
17.經過我的輔導,多少個瀕臨自殺的人,都嘗試殺人了,都是我攢動的。
18.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年輕時候的神韻
19.你要捨得死,我就捨得埋
20.美國女神嘛,這手拿著火炬,這手拿著書,這是告訴我們停電也要學習
21.那是一張摩擦係數極大的臉
22.聽見你父親死去的訊息,街坊鄰居哭成一片:“這麼好的人,死晚了”
23.水滸大家都知道吧,這是根據電視劇改變的著名文學名著
24.我以為您這假髮買的是處理的呢,哦,是真的啊
25.這小夥子長得,把臉擋上跟個演員似的……
26.我得歲數大點兒,倆兒子讓我操心

-
13 # 楚雲卿
古代文人一般不罵人,頂多是調侃,所以很多軼事趣聞,其實是後人編造的。但是在此,也不必深究真假與否,權當一笑。
北宋時期,蘇軾和張先是好朋友。張先在八十歲的時候,納了位18歲的姑娘為妾。蘇軾知道後,就專門寫了首詩調侃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是白色的,用來形容白髮蒼蒼的張先,既文雅又妥切。而海棠是嬌豔尊貴的,來形容18歲的小妾,更多是讚美,也非常妥帖。而且一個”壓“字,不免暗喻了張先風流的本質,也讓人對海棠一樣美豔的小妾產生憐惜。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人經常用對聯來嘲諷壞人壞事。
1940年3月,南京成立汪偽國民政府,汪精衛自任主席。大小漢奸紛紛辦賀禮,向主子獻媚。偽南京市警察廳長申省三親自趕到靈谷寺,強要當時寫楹聯頗有名氣的靈谷老人寫一副賀聯。
靈谷老人雖然再三推辭仍不見效,於是靈機一動,提筆寫下了這樣一副對聯:
昔具蓋世之德,
今有罕見之才。
並按照申省三的要求題了“汪主席就職大典誌喜”幾個大字。
汪精衛就職典禮上,申三省得意地走到汪精衛面前,高聲說道:“汪主席、各位貴賓,卑職取得當今王羲之——靈谷老人親書一聯,作為慶賀之禮!”說罷,展開彩軸,掛於廳堂之上。
正當大家爭相觀賞讚不絕口之際,有一個隨同看出了其中奧妙,嚴肅地說道:“諸位,你們受騙了,這副對聯含諷刺之意。“
申三省不明所以,責問之下隨同解釋道:“申廳長,這是一副諧音聯,它的意思是‘昔具該死之德,今有漢奸之才。”
申三省一聽,嚇得額頭冒汗,慌忙把對聯扯碎。
靈谷老人這副諧音聯對汪精衛投遞叛國的漢奸行為作了恰如其分的揭露和鞭撻,實在是一個正氣凜然、錚錚鐵骨的可敬之人。
某地相間有一私塾,教書先生正在做給學生上課,突然一位滿身就起的人闖了進來。先生一看,認得是當地的無賴,叫竹溪。先生要竹溪出去,竹溪不肯,向先生討要酒錢。先生早就想找個機會教訓竹溪了。於是對他說:“我是個窮教書的,哪有錢給你,我就寫點東西送你吧?”
竹溪知道先生的字寫得好,心想可以拿去換點酒喝。先生略一思索,提筆下一了一聯:
竹本青皮,若非節外生枝,終成光棍;
溪原白水,任爾風中作浪,總是下流。
這副對聯首字嵌入了竹溪的姓名。“青皮”一語雙關,既寫竹子,也為“無賴”的代名詞。正因為無賴不好好做人,到處“節外生枝”,總要”風中作浪“,才落得個”光棍“下場,成為眾人唾棄的下流痞子。
如果說蘇軾對張先的是調侃,那麼有的文人是真會罵人的,只不過即便是罵人,如果對方在某些地方比自己優秀,還是由衷欽佩的。
南唐詞人馮延巳,是當朝宰相,寫得一手好文章好詞,不過據傳馮延巳是個”奸佞險詐“的人,讓政敵又欽佩又恨。
比如孫晟,有一次當著他的面罵他:“鴻筆藻麗,十生不及君;詼諧歌酒,百生不及君;諂媚險詐,累劫不及君。”
你看,古人罵人很有風度,既指出你的壞處缺點,也欽佩你的優點長處,不像今天的人,抓住別人一點把柄,就使勁攻擊。
-
14 # 呆子看世界M
笑林廣記裡的:有教小兒以“大”字者,次日寫“太”字問之,兒仍曰“大”字。因教之曰:“中多一點,乃太公的太字也。”明日寫“犬”字問之,兒曰:“太公的太字。”師曰:“今番點在外,如何還是太字?”兒即應曰:“這樣說,便是外太公了。”
-
15 # 閒聊天下事
試想:人為何要罵人?被人激怒了才會罵人。罵人的目的為何?是罵痛人。不痛不癢的話能罵痛人嗎?不能。如何才能罵痛人?痛快地罵人才能罵痛人。您的問題裡說了是“罵人”,那必已是被人激怒,忍無可忍了。這時就不要再給自己設定障礙了。
比如,孔夫子可是千古聖人,就是這樣一個萬世師表,真發起怒來罵人也非常率性“豪粗”的。如他在罵發明陶木傭的人時,是這樣罵的:“始作傭者,其無後乎?”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孔夫子氣急敗壞之下,竟直接詛咒別人“斷子絕孫”。
這樣優雅嗎?
古代文人的有些罵人的話,在今人看上去好像挺“文雅”,其實那:一是因為時間跨度大,古今語言變化,陌生化造成的錯覺;二是因為,用了書面語。
試舉《水滸傳》上一段您看:《水滸傳》第二十三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中,鄆哥去王婆茶坊尋西門慶時,與王婆當街互罵。王婆:“含鳥猢猻!也來老孃屋裡放屁辣臊!”鄆哥道:“我是小猢猻,你是馬泊六。”那婆子揪住鄆哥,鑿上兩個栗暴。鄆哥叫道:“做甚麼便打我?”婆子罵道:“賊猢猻,高則聲,大耳刮子打出你去!”鄆哥道:“老咬蟲,沒事得便打我!”這婆子一頭叉,一頭大栗暴鑿,直打出街上去。雪梨籃兒也丟出去。
其他不解釋,“馬泊六”說一下,是指撮合不正當男女關係的人。小說語言最是接近口語,小說中人物言語更是直錄口語。這一段裡的兩個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市井粗鄙之人,情急之下互罵,言語更是直白鄙俗。可現今的人,若不借助工具資料什麼的,幾乎不可能一讀之間就真正理解有些詞語的粗鄙。
這可是距今還不足千年的元末明初時的市井粗鄙之人罵人的話,要是再往前推個數百、上千年,試想那時的人罵人的話又會是怎樣的?
再看個文人用書面語罵人的狠話。大才子駱賓王的《討武瞾檄》裡罵道:“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 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
譯文:那個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個溫和善良之輩,而且出身卑下。當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機會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後來,不顧倫常與太子(唐高宗李治)關係曖昧。隱瞞先帝曾對她的寵幸,謀求取得在宮中專寵的地位。選入宮裡的妃嬪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個都不放過;她偏偏善於賣弄風情,象狐狸精那樣迷住了皇上。終於穿著華麗的禮服,登上皇后的寶座,把君王推到亂倫的醜惡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腸,兇殘成性,親近奸佞,殘害忠良,殺戮兄姊,謀殺君王,毒死母親。這種人為天神凡人所痛恨,為天地所不容。……
感覺怎麼樣?
再說“優雅”: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大家無傷大雅地鬥嘴取樂?如果是這樣,那講究就太多了。歷朝歷代都有許多文人雅士間彼此戲謔逗趣的故事,您可找來參看揣摩。比如《戰國策》裡就有許多精彩的“外交鬥嘴事件”。僅舉《晏子使楚》一例您看:
晏子被派遣到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才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物件,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裡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國王那裡去。我晏子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訊息,便對侍臣說;“晏嬰,是齊國的善於辭令的人,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幹什麼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從楚王面前走過。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幹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都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一件事,橘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
16 # zymcherish97
魯迅先生的反語式罵人:1、當三女子從容的輾轉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啊!中國軍人屠戮婦嬰的偉績不幸被這幾縷血痕給抹殺了(魯迅《紀念劉和珍君》)。2、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跳舞。3、也有解散辮子,盤的平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一扭。實在是標緻極了。4、每當夜間疲倦的時候,正想偷懶時,燈光中瞥見他黑廋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使我忽然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了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根菸,再繼續寫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嫉的文字。(魯迅《藤野先生》)
-
17 # 鴻鵠迎罡
文人之間罵人文縐縐的,雖不帶髒話,卻一針見血,讓當事人心中十分不爽。關於文人罵人,我記得有以下幾個。
一、蘇軾與佛印和尚之間文罵。
某天,蘇軾登門拜訪佛印,剛見面就問:你看我是什麼呀?佛印立馬答道:你是一樽佛呀。蘇軾聽後洋洋得意。隨後,佛印問蘇軾:你看我是什麼?蘇軾想提弄一下佛印,脫口而出:我看你是一陀屎。佛印聽後笑而不語。
回家後,蘇軾把這件事洋洋自得地告訴蘇小妹,吹噓他讓高僧佛印啞口無言。蘇小妹聽後搖頭說道:哥哥呀,佛印的境界比你高多了,他心中有佛,眼見萬物都是佛,而你境界太低,心中只有屎。佛印不跟你一般見識,用無語反擊了你的自大和卑劣。
二、岳飛在《滿江紅•怒髮衝冠》中怒罵金人,直抒胸臆。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在這首詞中,岳飛罵得很直接,大快人心,雖然不夠含蓄和文縐縐,但準確表達了他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倒也符合他是武將的身份。
三、白居易在《紅線毯》中寫道: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天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對宣城太守的行為,用誇張的手法加以諷刺和譴責,情感真摯強烈。
四、杜甫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中》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句詩恐怕是抨擊和怒罵社會現實的最著名的詩句了,字字如刀,字字見血。
五、李白在《雪饞詩贈友人》一詩中,罵一個對他移情別戀的歌妓。
李白寫道:彼婦人之猖狂,不如鵲之疆疆;彼婦人之淫昏,不如鵲之奔奔,坦蕩君子,無悅簧言。
大致意思是說,這個歌妓猖狂淫蕩,連禽獸都有固定配偶,而這個歌妓荒淫無恥,喜新厭舊,連禽獸都不如。
由此可見,李白罵起人來挺毒辣,全然沒了詩仙的風範。
-
18 # 說盡天下文
要說文人是怎麼罵人的,那就看看《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紀曉嵐和和珅針鋒相對的吧!
還有就是魯迅諷刺別人的故事:
話說,有一次魯迅前去理髮店理髮,剪髮師看到魯迅其貌不揚,邋里邋遢,心想魯迅肯定是個窮光蛋,於是就胡亂給魯迅剪完頭,剪完之後,魯迅並沒發飆,而且順手掏出了一把錢,也沒有檢視,就一併齊給了理髮師!
理髮師接過錢才知,原來是自己看走眼了,魯迅不光有錢而且出手很是大方!
又過了一段時間,魯迅再次來到這個理髮店剪髮,這次理髮師很熱情的招呼了魯迅,並仔仔細細的給魯迅剪完頭,他以為這次會得到更多的錢,誰成想,魯迅這次並沒有像上次一樣給太多錢,而是隻付了剪頭錢!
理髮師心中疑惑,便問魯迅為什麼?
魯迅卻道:“上次你胡亂給我剪髮,我就胡亂給你錢,這次你認真給我剪髮,我也就認真給你錢了!”
-
19 # 安毅
中國的方塊字同字不同音,同音意思相差甚遠。這也是方塊字魅力之一。
罵人古今有之,即是一種發洩方式也是警人示人的一種方式。
今天咱們看看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
20 # 風吹落塵
古人如何優雅的罵人。看過周星馳版的《唐伯虎點秋香》吧,裡面和師爺對句的時候就引用了對子對罵“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據(句)”“一馬陷足汙泥內,老畜生如何出題(蹄)”還有《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與和珅吃飯橋段關於是狼是狗那一段,當然具體歷史上是誰演繹這一精彩對話無從考究。關於這個經典罵人情節也有另一個說法:高士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代名相,學識淵博、聰明機敏,深得康熙皇帝的寵信和賞識。高士奇在上書房做侍郎時,與吏部尚書索額圖和都御史明珠是同僚,三人經常開玩笑。一日,二人一起徒步外出辦事,行走間突然有一條大狗從衚衕蹄出,然後跑遠。明珠問了一句:“是狼是狗?”索額圖一聽,哈哈大笑道:“是狼是狗(侍郎是狗),你得問江村(高士奇,號江村)。”高士奇聽出兩人是在一唱一和地用諧音罵自己,但他不露聲色地說:“那是條狗。” •兩人以為他沒有聽出話中的玄奧,便得意地打趣道:“何以見得?”高士奇笑著道:“狼、狗區別主要有二:其一看它的尾巴,下垂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其二看它吃什麼,狼只吃肉,狗卻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這個狼狗之辯順勢而為,毫不費力地回敬了吏部尚書索額圖和都御史明珠。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可以這麼優雅的罵人,如果自己才思不夠敏捷,那麼只有吃個啞巴虧了!
回覆列表
文人由於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很高的文字功底,所以罵起人來也是不帶贓字,但威力不遜於帶贓字罵人,歷史上優雅罵人最厲害的當屬諸葛亮,其中兩次最經典,一是舌戰群儒,諸葛亮當時面對眾多江東文人才子,面不改色心不慌,說話引經據典,有理,有禮,有節,舌燦蓮花,口若懸河,話語中沒有一個髒字,就這樣僅憑一人之力就把江東群儒辯得罵得啞口無言;第二次是兩軍對壘,諸葛亮坐著,搖著扇子,氣定神閒,語氣平和,但話語中機鋒畢露,活生生把一個王朗給罵的見了閻王。歷史上優雅罵人的還有魯迅,魯迅是無所不罵,以一人之力罵遍了一切該罵之人,一切該罵之事,你看魯迅的著作文章裡沒有髒句髒字,但威力實在堪比核彈,把許多人罵的是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