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無毛貓tan

    我的一己之見是老子更偉大,根據是: 一、從二人的思想來源看 孔子的仁政和禮教思想不是他的完全獨創,主要是從前人那裡學得的,然後加上他的個人發揮。他小時侯到周廟裡玩,獨獨對裡面的禮器感興趣,並向大人詢問周禮的知識。周代的禮制興起很早,只是到孔子的時代已衰落了,孔子的歷史使命是恢復周禮,振興禮制。仁政思想也是這樣,產生很早,到了春秋末年,被爭霸戰爭打得粉碎,在這種時代下,孔子重提仁政,並不斷地充實之,使它更加深入人心。 老子的道的思想則不是從前人那裡學習繼承來的,完全是他個人對宇宙的感悟,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原創性的。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老子站在了一種偉大思想的源頭位置,而孔子則不是。 二、從二人思想的高度看 孔子的思想是著眼於人類社會,而老子的思想是著眼於無限廣大的宇宙自然。孔子的思想是為了保證社會的正常執行,老子的思想是為了保證宇宙的正常執行。孔子的禮教思想更具功利性,老子的天道的思想沒有什麼功利性。孔子的哲學是世俗的,老子的哲學是超俗的。 這樣看來,老子的思想要高於孔子的思想。 三、從二人的生活狀態看 孔子在那個殘暴混亂的社會中,以一介書生之身竭力干預政治,到處奔波,到處吶喊,聲嘶力竭,顛沛流離,到最後把自己弄得一身的病,其實在那個時代中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沒有任何效果。 老子就要明智的多,聰明得多。他知道在那個反動已成為主流的社會中,做什麼都是白費,甚至會起反作用。對那個暴虐成性的時代最好的態度是遠離它,冷視它,讓自己的心靈和思想超脫於社會和世俗之外。所以老子的生活要逍遙得多,安逸得多,不像孔子那麼緊張、不安。 我認為老子比孔子更高一點,就是當時的人也是更神往於老子。孔子本人對老子也是仰視的,曾跋涉千里去拜見老子。 以上是我的一己之見,不足為據,僅作拋磚引玉。

  • 2 # 書房記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他們都是中國古代的先哲。孔子講究積極人世,老子推崇清靜無為;孔子講究進取,老子講究避讓;孔子講在順境中怎麼做,老子講在逆境中怎麼活。

    老子對於我們今天的人有什麼幫助呢?

    首先,他帶來了大部分哲學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懷的對於大道的追求與皈依。

    其次,他帶來了一種逆向思維、另類思維乃至顛覆性思維的方法。

    第三,他帶來了“無為”這樣一個命題、這樣一個法寶。他提倡的是無為而無不為,是道法自然,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四,他帶來了真正的處世奇術、做人奇境,以退為進,以柔克剛,以無勝有,以虧勝盈,寵辱無驚,百撓不折。

    第五,他帶來的是漢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辭的方法、論辯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繞口令而又含蓄著深刻內容的為文方法。《道德經》這是漢字的真正經典,是漢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孔子對於我們今天的人有什麼幫助呢?

    孔夫子離開我們有2500年,其思想中的正名、禮治、仁學、德治等觀點對今天的現代化仍有積極作用。孔子思想中的治國之道、經濟發展之道、社會管理之道,對當代社會有深遠影響。 他的一生一直倍受後人的尊重,他是中國乃至東方的聖人。

    我們對歷史文化遺產都應該採取“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尊重民族文化遺產,就是要採取科學的態度,去掉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孔子的思想的精華。

    老子與孔子的基本主張雖然有許多不同之處,但他們都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都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作出了巨大貢獻。

  • 3 # 趙凡丁201

    這個問題問得很沒有智慧。老子和孔子均為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

    1丶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哲人,老子學派創始人,世界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2500多年來,其影響在中國這個人類歷史上人口眾多的國家從未間斷。中國歷史中最強盛的漢、唐兩個朝代均以老子學說為治國指導思想。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假託老子之名創立了道教。

    老子的思想和著作很早就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東亞國家。十六到十八世紀傳到歐美國家,受到歐美思想家、哲學家的尊崇,其思想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黑格爾、尼采等近現代世界著名哲學家、大文豪托爾斯泰等都給予老子以極高評價,並受其影響。

    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統計,《老子》一書在世界各國(不包括中國)翻譯出版達100多個版本。發行量在哲學宗教類著作中,僅次於《聖經》列第二位。無論從時間的跨度,傳播的空間廣度,對人類思想界的影響深度,老子都是人類歷史上無以倫比的世界級思想家、哲學家。

    2丶孔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倫理學家,春秋時代最大學派儒家的創始人。同老子一樣,2500年來,在中國這個古老的、人口眾多的國家影響深遠。西漢中期受到漢武帝的尊崇。特別是南宋時期,程朱理學對孔子學說進行了闡釋。元、明、清三代,孔子被冊封為“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學說成為中國社會統治思想。近代以來,孔子學說被認為是傳統思想的代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孔子學說受到批判。如今伴隨中國崛起,孔子學說再度受到國際間的重視。中國已在世界上與他國合作建立了510所孔子學院。

  • 4 # 文利wenli

    說起老子,孔子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們是我國中國歷史上的兩位大哲學家,大思想家,而且他們兩人對我國的文化發展也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子是起源於春秋時期,他是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主要研究的是天地大道,也是唯一有宇宙觀的人。

    而孔子是儒家的文化代表人物,同樣也是春秋時期的人,他主要是研究君臣父子,尊卑禮儀,直到現在他們兩人的觀點都對現在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什麼事都是有好壞之分的,現在就有一個問題老子和孔子誰的影響更大?誰更偉大?

    在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各路學說層次不窮,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法家,道家,還有墨家,儒家,陰陽家,等等從歷史上各朝推崇儒家治國看好像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更厲害一點,但是事情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的文化的起源是奠定在道家文化的基礎之上,而道家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從“河圖”、“落書”當中就可以看出來道家文化起源是非常的久的,基本上就可以說如果沒有道家文化,那就不會有中華文明瞭,而我們都知道老子又是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在中國大地流傳千年,經久不息。

    兩人誰更厲害,我們這些後人是無權評判的,畢竟兩人都是很偉大的大思想家,但是從兩人的一段對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到底兩人誰更厲害一點,因為兩人都是春秋時期的人物,所以兩人是有機會可以在一起討教學問的。

    有一次孔子就想和老子一起討教學問,最開始的時候孔子就讓自己的大弟子子貢先去試探了一下,當時老子看到子貢的到來,就和子貢說,你的師父叫孔丘,他要先跟隨我三年我才可以教他,畢竟孔子也是一個很出名的思想家,他怎麼可能受老子的這一番話?

    隨後孔子就進門對老子說,你應該去掉你的傲氣還有自大,只有去掉了這些,對你才會有更大的好處,後來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就自己靜靜的在一旁看書,當時的老子聽到這番話,並沒有生氣,他問孔子在看什麼書,孔子回答說:“《周易》》,一本聖人都看的書”。

    聽了這話,老子就說聖人讀它是聖人讀它,你為什麼要讀它呢?它裡面都講了什麼?孔子說,講的仁義,老子回道:“如今講仁義,其實也不過是亂人心罷了,天自然而高,而地自然厚,若想得道,順其自然就好了,你現在得道了嗎?”孔子回道:“不曾得道”,後來在經了後面的對話之後。

    孔子回到家中,三天都沒有說話,但是他的大弟子非常的擔心他,就去問了孔子,當時孔子回答他說“每次自己都是無往不利,從不失手,但是龍乘雲氣,遨遊太清,我追隨不上啊,現在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龍一樣”。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到底是老子厲害,還是孔子更厲害一點,不知道網友們是不是有不同的看法呢?也可以間接的知道老子和孔子誰的思想對全世界影響更深遠了吧。

  • 5 # 晉人老峰

    要說功勞,肯定是孔老二的功勞大。整個中國後世的封建政治形成與發展,都是依照孔子學說,實際上,郭沫若先生講的十分正確:實際上,孔孟之道就是一個大旗,不管蒙古人、契丹人、女真人都可以。只要你把“孔孟之道”這杆大旗打上。統治中國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實際統治中國的可真的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法家”思想。就是所謂的“嚴刑峻法”。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佔據統治地位的還是法家思想。郭沫若大師真的是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天機。儒家思想發展到後來的宋明理學,就成為一種純粹的反人類的學說。所謂的“三鋼五常”,就是一個純粹的反人類的封建統治體系。什麼“存天理,滅人慾”。婦女地位極其低下,這樣的封建意識中,“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婦女根本就不是人,是伺候男性的動物!逐漸形成毛澤東主席深惡痛絕的:君權、族權、夫權。嚴格的“吃人”的封建統治的社會政治體系。成為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毒瘤。”中國人一百年的“阿鼻地獄”的社會的生活就是這個“孔孟之道”所賜。

  • 6 # 秋宜聲

    老子是個哲學家,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一部《道德經》其哲思之深邃、博大,令西方所有哲學家個人都難以豈及。西方哲學是從古希臘哲學開始,由眾多哲學家在幾千年中、一個點一個點積累起來,沒有誰的理論成體系,唯一成體系的是馬克思的哲學理論。但連馬克思自己都承認,自己的哲學是總結前人的理論來的。而全世界只有老子的理論從一丟擲來就是一個哲學體系,而且有二千多年了(筆者認為:如果講古哲學家,全世界能和老子並列的,只有印度的釋迦牟尼)。說中國沒哲學的中國人,都是些哲學的"文盲"!由於哲學家本無政治性,而且老子的理論不僅深,還極其親民、愛民。所以老子並不受兩千多年君王和剝削階級推崇。

    老子最著名的親民的話有“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天下多忌諱,則民彌貧”,這些理論,至到今天仍振憾著世界的政治家們不斷檢討自己的價值觀及施政方向。真可謂“一言足以傲視古今”。

    過去,對老子思想誤讀太多。以至於,文革時不僅批孔子,也批老子。甚至改革開放後,中學歷史課本直到九十年代還說“老子思想消極”,是負面的。老子說了“人不為己,不誅地滅”,一直誤讀為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可笑之極!究其原因,中國近代歷史文化是儒家解讀的!影響至今!

    而孔子不是哲學家,他和墨子,韓非子等這些人一樣,屬於想建立一個社會道德體系的思想家。或者說他們設想建立一個社會結構,設想這個社會中人與人,群體之間應該的關係,併為他們設計的各種社會關係提供思想理論依據。這就是社會道德的基礎。但孔子的思想是最利於統治階級、最"厚黑"的思想,也最有利於其弟子厚顏無恥地充當幫助統治群體欺壓百姓的"打手"。與其他各家相比,孔子是最沒社會道德意識的,最反人民的。

    孔子對社會的主張,和歐洲的犬儒主義很相似,其思想核心是教弟子要忠於"主子",人民要安於受壓迫、受剝削,儒家弟子最高榮耀就是幫君王做事,只要為主子盡"忠"就什麼事都可以幹,怎麼幹都行,當然那必然導致不擇手段、沒底線。

    孔子年輕時學老子的道學,但後來發覺道學太多地把君王"凡人化"、把社會道德"平民化",這不利於儒家弟子的生存,於是他創立了為統治者打工的"儒學"。

    孔子其實是中國"厚黑"學的始祖!是"儒家邪說"的創始人。

    他是中國兩千年"愚民"社會、導致中國近代麻木落後的始作俑者。不理解今天有些人為何又要捧他上聖壇!

    黑格爾非常崇敬老子,對《道德經》之深邃和體系完整佩服有加,卻很瞧不起孔子,說孔子的思想缺乏"邏輯性",黑格爾有修養,客氣說法而已。翻譯成通俗語言,就是"胡編亂造"!當今世界的文化人也多瞧不起孔子,但研究老子的學者卻不計其數。當今西方很多政要都讀《道德經》。曾有記者問剛當選的美國總統小布什的施政想法,誰也沒想到小布什信手掂來:"我用中國古代《道德經》的一句話回答你,治大國若烹小鮮" !中國的國學為此名聲大振,也因此掀起了國學熱。而儒家也趁機把孔子搬出來……誰偉大還用說嗎?一個是真正的"聖人",一個是"偽學者"!

    近代以來,中國古代典藉在世界傳播、出版最多的書,就是《道德經》和《易經》,而《論語》根本排不上號!當然,全世界讀《易經》的人也很多,但老外和中國人讀易經都一樣,現存資料太少、沒法全看懂,只是隱隱覺得《易經》裡面藏著宇宙的巨大真理,全世界都繼續研究吧。所以,易經的影響力也不算大。只有老子是當仁不讓地,中華國學的代表!

    無法想象如果中國社會不是遵"孔孟之道"兩千多年,而是遵老子的"道法自然"為思想方法,以韓非子的"法制與人人平等"為社會制度,墨子的"節儉與博愛"以及玄藏的"眾生平等與普渡眾生" 為社會道德體系,那麼多人類最優秀的文化集一體……那中國的發展與"國運"會是什麼?可以肯定,絕對不會有中國近代的百年屈辱了!

  • 7 # 馬振廷1

    老子,全部道德經,不爭偉大,爭柔弱。還是文字更偉大。腐敗亡國,讓官僚順從皇帝找孔子,孔子,偽能成真。穩固時間長,也就是長生久視,就是長久之意找老子。老子,去偽存真。

  • 8 # 九步連環

    時常看到網上有爭論,有的說老子境界高,有的說孔子境界高,各說各的道理!那麼到底老子偉大還是孔子偉大?就好比超人厲害還是蜘蛛俠厲害一樣,該如何回答呢。透過此文,希望大家都能客觀的看待我們的兩位聖人。

    老子,道家創始人,也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世界聞名的代表作《道德經》,據相關資料,此書是全球發行量最多的著作之一。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著作有《禮》、《樂》、《易》、《書》等等,可以這樣說,晚清前的年代,私塾課堂都離不開孔子寫的教科書,可謂是教育領域的始祖人物!

    從學識上來講,孔子確實是在老子那裡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很多人認為老子厲害是因為,老子比孔子輩分高資歷老。這是實話。但也不是代表師父就一定比徒弟厲害,否則就沒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了。

    曾經,孔子在中年的時候,就去拜訪過老子。這時候的孔子也是屬於成長階段。拜訪老子的目的,一是為了在老子面前驗證下自己的學問,二是向老子請教學問。一見到老子,孔子就迫不及待、口若懸河的向老子展示自己的學問。誰知道老子,衣袖一揮,就否定了孔子心目中的“聖賢”。老子說,你說的君子,天下太平,國道昌盛,則可以出來坐坐馬車或做官或傳道;倘若天下動亂,民不聊生,那你就像一根野草,或者說跟一個車伕沒什麼分別!誰都有年輕氣盛的階段,剛好這個年紀的孔子也不外,很有志向,雄心勃勃。當他聽說老子這樣的評價時,猶如當頭一棒!

    老子提醒他,小夥子,這個世界比你的頭要硬的多,悠著點,別把頭給撞破了!要懂得進退,懂得迂迴。你要戒除掉身上的傲氣,懂得“藏”,懂得“愚”。孔子此時內心被深深的震撼了!自己是一個自我理想的世界,而老子則是一個現實的世界。

    孔子是個虛心的人。自此後,他反覆的研究了老子的教誨,並在傳授學生時也經常運用老子的思想。其實上述這些話,說的意思其實跟老子說的意思是一致的。可見,老子對於孔子而言,是開悟的引路人。

    很多時候,老子與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比如,老子主張的是“無為無不為”,孔子主張的是“無可無不可”,其實都是一個道理。意思是,該做的時候就去做,不該做的時候就停止,一切以合理為標準,隨機應變。萬事都歸一理,這個“理”其實就是道,順應大自然。

    孔子除了好學、上進,最重要的是能做到舉一反三。因此他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考角度。老子和孔子都是研究過易經的人,但著重點不同,老子主導“天道”,孔子主導“人道”。專是“天道”不夠,專是“人道”也不夠,咋辦?最後是“天人合一”之道。

    如果說兩者有什麼區別,他們在思想注重點上有一點差異。老子講究“避實就虛”意思是不爭,以退為進;而孔子意願是爭取的,透過努力來達到自己想要的。一個是“退”一個是“進”,你說哪個重要?哪個都重要!

    從教育群體來看,老子教的是高人,悟性、天份好的優秀人士。普通人是未必領悟的了的。而孔子教的都是大眾群體,真正稱得上“桃李滿天下”。因此老子和孔子之間是互補的。

    他們是同一個年代的,同樣時代的頂尖人物,沒有誰高誰低之分。他們都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

    只是後來的讀書人,為了方便研究,慢慢的就劃分成道家和儒家。越分就好像兩個完全不同的派別一樣,其實並不是這回事。

    不是說他們之間是互相攻擊、對立的兩個派別,只是分工和著重點不同,不管如何,最終還是殊途同歸!

    因此,沒有說老子偉大還是孔子偉大,他們各有所長,都是我們民族偉大的聖人!

  • 9 # 有德司契

    老子是中華民族的人學始祖與哲學之父。他有以道為核心的全息宇宙論的學說《道德徑》,他主張“唯道是從”的人生觀與“無為法治”為模式的政治觀。所以老子反對一切主觀有為的人治主張與學說。而其學說在漢唐朝初期,只不過是牛刀小試了一下其不亂折騰、與民休生養息、藏富於民的政治主張,就取得了“文景盛世”與“貞觀盛世”的偉大成就!甚至可以說,當老子騎著青牛行進在前往函谷關的黃塵古道上時,他就登上了這個世界哲學思維的最高峰了!迄今還沒人能超越。

    而孔子的政治主張,則是“唯禮是從”的“克己復禮”。實為復辟封建等級制與專制世襲制的禮制制度而已。由於無人響應與採納,所以孔子只好在極端失望中死去。直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其學說才成了歷代專制統治者欺壓百姓愚弄人民的幫兇,以及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的罪魁禍首。

    所以誰更偉大?歷史已經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 10 # 旅遊俠哥

    【從孔子三問道於老子,道行立見高下】

    1、孔子第一次見老子

    歷史上孔子第一次會見老子時,老子還在周王朝藏書室中做史官。這次會面孔子除學到了很多禮制制度外,對孔子感悟最深的是老子說的“上善若水”的精髓。

    約在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由一弟子陪同前往。老子見孔子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引孔子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子樂律、樂理;引孔子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子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子向老子辭行。

    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

    孔子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子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子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子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子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孔子曰:“水有何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子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鑑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捨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子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

    說完,告別老子,與弟子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

    孔子道:“見之!”

    弟子問:“老子何樣?”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2、孔子第二次見老子

    兩人第二次會見,是在老子辭官回到故鄉苦縣曲仁裡。聞老子迴歸宋國沛地隱居,孔子想把自己多年來修訂註釋國的文冊送到周守藏室,以便收藏後留給後世。孔子帶著子路等人和準備藏於周王室的書冊來到了苦縣拜訪老子。

    孔子見到老子,說明來意,請老子推薦。因為老子擔任過周守藏書之位,所以想請求老子給政府推薦。出乎孔子的意料,老子拒絕了。老子聽完了孔子關於自己修訂的藏書,不以為然,對孔子說:守藏室珍藏的書冊之所以珍貴,是因為記錄了上到天文,下到地理,還有很多人世各種演變的文冊,藏本已經很豐富。至於現在的文冊,有好的言論也有過激不符合實際的言亂,留之會禍害後世,《詩》、《書》、《禮》、《易》、《樂》、《春秋》等相關的藏本已經很多了,我們正準備要篩選,你卻還要加進來,何況你的文冊的中心思想與前人又有不同,怎能隨意讓你加入藏室呢?

    老子笑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

    孔子答曰:是的,如果君子不仁則不是君子,不義則不能立世存身。

    老子又問:仁義是什麼?

    孔子答曰:心思中正而無邪,願物和樂而無怨,兼愛眾人而不偏,利於萬民而無私,這是仁義的要旨。

    老子聽完孔子的回答,笑著說:你後面的話不對,現在這個社會講兼愛是一種迂腐,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凡是說無私的都是為了實現它的私心。

    老子解釋說:現在的世態到處都是戰爭,哪會有兼愛,所以你說的兼愛,至少現在是一種空話,所以沒有仁義卻談仁義,你說這不是迂腐是什麼?戰爭得到不既得利益,於是便開始說無私,,說無私就應該捨己利人,如果無私只是求人不要傷害自己的利益,你說這是不是一種私心?

    老子意猶未盡,接著說:人的一切行為都應當自然無為,世間的一切都有其自然本性發生、發展,人的生死榮辱,都有其自然的法則。隨理而行,順其自然,任憑百姓自作自息,人的本性也就在其中了,不需要人為地標榜什麼仁義,就像有個孩子想要離家出走,如果你只會高呼孩子的名字叫他回來,結果肯定越來越糟,會讓他逃得更遠。你所說的仁義,雖然本意是講求人的本性,其結果反而擾亂了人的本性。

    老子的這種說法,孔子不能完全接收,於是兩人爭論不休,結果依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次會見,兩人談到了仁義,但老子並沒有認同孔子所言的仁義。在老子看來,仁義擾亂了人的本性,人應該順應自然。

    3、孔子第三次見老子

    第三次見面大概是在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此時孔子已聞名於世,老子隱居於世。這次,主要探討的是何謂天道。

    老子見孔子來訪,讓於正房之中,問道:“一別十數載,聞說你已成北方大賢才。此次光臨,有何指教?”

    孔子拜道:“弟子不才,雖精思勤習,然空遊十數載,未入大道之門。故特來求教。”

    老子曰:“欲觀大道,須先遊心於物之初。天地之內,環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遊心於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

    孔子問:“觀其同,有何樂哉?”

    老子道:“觀其同,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兇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

    孔子聞之,觀己形體似無用物,察已榮名類同糞土。想己來世之前,有何形體?有何榮名?思己去世之後,有何肌膚?有何貴賤?於是乎求仁義、傳禮儀之心頓消,如釋重負,無憂無慮,悠閒自在。

    老子接著說:“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佈環宇矣而無處不在,周流不息矣而無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論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敗、資助萬物而不匱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時得之而序,萬物得之而形。”

    孔子聞之,如騰雲中,如潛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體,天我合為一體,己皆萬物,萬物皆己,心曠而神怡,不禁讚歎道:“闊矣!廣矣!無邊無際!吾在世五十一載,只知仁義禮儀。豈知環宇如此空曠廣大矣!好生暢快,再講!再講?”

    老子見孔子已入大道之門,侃侃而談道:“聖人處世,遇事而不背,事遷而不守,順物流轉,任事自然。調和而順應者,有德之人也;隨勢而順應者,得道之人也。”

    孔子聞之,若雲飄動,隨風而行;若水流轉,就勢而遷。喜道:“悠哉!閒哉!乘舟而漂於海,乘車而行於陸矣。進則同進,止則同止,何須以己之力而代舟車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妙哉!妙哉!再講!再講?”

    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觀之,萬物皆氣化而成、氣化而滅也。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人之死也,氣之散也。人生於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矣。萬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無而至於有者;眾類繁衍,變化萬千,未始不由有而歸於無者也。物之生,由無化而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為無也。有,氣聚而可見;無,氣散而不可見。有亦是氣。無亦是氣,有無皆是氣,故生死一氣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見生則喜,見死則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猶如解形體之束縛,脫性情之裹挾,由暫宿之世界歸於原本之境地。人遠離原本,如遊子遠走他鄉;人死乃迴歸原本,如遊子迴歸故鄉,故生不以為喜,死不以為悲。得道之人,視生死為一條,生為安樂,死為安息;視是非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視貴賤為一體,賤亦不賤,貴亦不貴;視榮辱為等齊,榮亦不榮,辱亦不辱。何故哉?立於大道,觀物根本,生死、是非、貴賤、榮辱,皆人為之價值觀,亦瞬時變動之狀態也。究其根本,同一而無別也。知此大道也,則順其變動而不縈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動、風吼海嘯、雷鳴電擊而泰然處之。”

    孔子聞之,覺己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遊於江湖:覺己為蜂,採蜜花叢;覺己為人,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達,說:“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造我為鵲則順鵲性而化,造我為魚則順魚性而化,造我為蜂則順蜂性而化,造我為人則順人性而化。鵲、魚、蜂、人不同,然順自然本性變化卻相同;順本性而變化,即順道而行也;立身於不同之中,遊神於大同之境,則合於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

    言罷,起身辭別。

  • 11 # 錦月細雨

    當然是老子偉大,老子規範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道德,人類自然道德,做到了天人合一。孔老二就差太遠了,把人與人之間搞的扭曲,綁架,算計,成了帝王們愚弄百姓的工具,智商嚴重有問題

  • 12 # 家傳紅

    二人對人們的生死意見不同,高下立判。

    孔子日:朝聞道夕死可矣。此語就得道而言,普及有限。

    老子大範圍告訴人們生死之道: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13 # 使用者104538046528

    老子最紅還是孔子最紅,老子孔子都沒有太陽紅☀️!,大中國

  • 14 # 教主143

    老子是中國有史以來唯一思想家,其思想是夭地道丶理,孔子理論是馭人之術,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不再一個軌道上。自漢武獨尊儒術至清末,中國社會原地轉,一圈又一圈。弱肉強食,成王敗寇,君臣父子至社會執行不尊法、理,唯上唯長,國人奴性深入骨髓,幾具基因傳承。造成的後果就是社會治理模式落後,自然科學上極少發明創造,對人類很少貢獻,和人口大國地位極不對稱。

  • 15 # 吉順6834

    誰也沒有毛主席偉大,從一個普通老佰姓能帥領勞苦大眾打土豪分田地。讓貧苦佰姓過上好日子,所以說毛主席最偉大,

  • 16 # 老楊老師2

    孔子和老子,都是思想家。

    孔子一生,目標為了做官。東走西奔,為了得到能夠主持一個國家的類似於臣相的職位。

    老子好像沒有雄心大志,也沒有做大做強的決心和願望。

    從漢武帝的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封建王朝的唯一正確的理論以後,其他思想和理論,就算再正確,再符合科學和人倫,都會被無情地拋棄或者批判。

    為什麼呢?

    說白了,就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在儒家思想和儒家理論裡得到了太多好處。對於他們長久統治和社會穩定,奴化官僚,奴役民眾,沒有比這個儒家思想和儒家理論更好的學術了。

    儒家理論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的理論,作為上位者,沒有不喜歡的。

    為什麼一個愚蠢的慈禧太后,就能統治漢人天下幾十年?不是慈禧太后的本事真的有多大,完全是儒家思想和儒家理論毒害的中華民族,完全奴化的原因。慈禧只需要反問一句“你想造反嗎?”只需要這一句,就完全控制了官場和權利。

    幾千年來,當忠臣,忠於皇帝,已經成為所有臣子的唯一標準。

    儒家思想和儒家理論,無論包裝的多溫柔,無論講述的多慢條斯理,核心或者說中心論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擁護皇帝,維護統治者。做順民,不做逆民。討主子歡心,就是盡忠盡孝。幾千年來,統治者的宣傳和所謂的教化,讓中華文化,似乎變成了只有一個儒家文化了。統治者的用心是可恥的,但是,中華文化受到的傷害,卻是無法修復的。

    我們有些愚昧的人,還在把儒家思想和思想,當做多麼高尚的理論進行炫耀,既可憐又可恨呀。

    統治者為了一己之私,不惜毀掉其他優秀的理論。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為了奴化民眾。是中華民族的罪人,應該釘到歷史恥辱柱上。

    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仍然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批判是主要的,但是,也沒有必要算盤否定。任何文化或者理論,只要是對於當代或者社會發展有用,哪怕只有很少的一點內容有用,我們還是要儘量用起來。

    但是,過份誇大儒家思想,儒家理論,把這個稱之為“國學”,就是十分荒謬的了。

  • 17 # 淺醉看人生

    老子天下第一絕非浪得虛名,孔老二算什麼偉大?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孔老二的思想是為封建社會統治者服務的,腐朽沒落的思想,應該踩翻在地。洋鬼子已經認清孔老二的真面目了,紛紛退群。

  • 18 #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孫子的思想打天下,老子的思想治天下,孔子的思想灌輸天下,他們只是一個吋代的大師,對今社會影響不大,因他們的思想學說以過吋了,以不適應今社會的發展需求了。

  • 19 # 雲遊四海YTJ

    這不可類比,只能說各有千秋。孔子學說工於社會,家庭的規範治理。老子則工於哲學科學領域的探索。這兩個人都是偉大的人物,不可強行為之分伯仲。

  • 20 # 邵啟光流浪無知的人

    老子又,名李耳,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創下的5000字的《道德經》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孔子,名孔丘,跟老子是同一時代的人,老子只是比孔子年輩稍長,所以稱老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博學舉世文明。對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典籍,刪訂,編輯成《論語》。對後世至今世界影響巨大,特別是他的弟子,曾子所作的《禮記,》,中的一篇,《大學》。就是大的學問的意思。大學是儒家經典之一,跟,《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雖然老子年歲長一點。但還是孔子對後世至今對世界影響巨大一點,由事實而論,現在全世界的孔子學院就可見一斑,世界的影響度就是鐵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軍事愛好者稱為“三蹦子”的旋翼機,為何會得到軍隊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