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嚴說歷史

    應該說長城對匈奴等遊牧民族的侵擾還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是軍事防禦僅僅依靠一座城牆是遠遠不夠的。漢初和魏晉時期,北百方民族的不斷入侵就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長城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這一中原農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度而抱怨”。

    研究長城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實際上只有四個朝代修過長城,戰國秦趙燕古長城、秦長城、漢長城和明長城。在這四個朝代中,有一個共同點,即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此時都是混亂狀態,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核心。

    戰國到秦時,北方草原上和中原一樣,仍是部族根據狀態,匈奴的崛起和秦朝一統差不多是同時,在此前對秦趙燕的危險主要來自草原的小部落。漢長城的修建在武帝擊破匈奴後,武帝將匈奴驅趕之漠北,南方匈奴或者內附或者恢復到散亂狀態。明初滅了驅逐了元帝,成祖數次北伐,北方的蒙古部族韃靼、瓦剌先後臣服,打掉了草原一統的可能;在此之後明朝開始修建長城。可見長城修建的時候,都是北方部族割據的時代。而南北對決時期,像漢初漢-匈奴的南北對決,隋朝隋-突厥的南北對決,以及宋遼對決、宋金對決、宋蒙古對決都沒有修建長城。你看連隋煬帝這個建築學家、大型工程愛好者,在突厥這麼強大的壓力面前,都沒有修建隋長城。可見在北方已經形成統一的政治體系之時,長城這種防禦體系是沒有用的。

    長城是一個長達數千公里的防禦作品,立意之初的設計就是防小偷不防大盜。數千公里的城牆不可能處處駐兵,連烽火臺這樣的預警系統也只可能在重要的要道或者關塞才會配置(軍費很貴的說)。如果北方是一統的,憑藉和南方相當的國力,對南方開戰一定是場大仗,傾全國之力大打一仗。這樣的動員能力,隨便找個地方就能破襲,拆除部分城牆更是分分鐘鐘的事情,之後就糧於敵,在南方境內找地方決戰,這是南北對決的套路。可見這種情況下長城不會給北方政權帶來太大的困難,如果有也是關塞、堡壘的作用;剩下那長長的牆完全是擺設。

    而北方一旦形成混亂割據,此時沒有唯一統治者,各部落自立。一旦草原出現災害,按照草原的慣例,一般是向南劫掠,這種流寇式的做法,往往會被南方政權帶來很大壓力。你剿吧,他們來去如風,根本不知道去了哪裡;如果增加駐兵,得不償失,北方割據狀態,花太多錢用於防禦沒有意義;如果放任不管,邊境居民肯定會內遷,帶來很多政治問題,國君會受到道義的譴責。這樣修長城這個一次投入,終生收益的行為,就會提出來了。長城增加了邊境居民的安全感,增加了小部落突襲邊境的難度,讓邊境守軍有可能收縮到部分核心據點中,這樣控制了軍費。於是當北方混亂的時候,南方就開始修城長城了。

  • 2 # 匹諾曹jun

    應該說長城對匈奴等遊牧民族的侵擾還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是軍事防禦僅僅依靠一座城牆是遠遠不夠的。漢初和魏晉時期,北方民族的不斷入侵就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長城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這一中原農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漢初,匈奴乘華夏戰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築長城,和漢帝國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

    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程不識是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

    漢武帝登基後,連續發動多次對匈奴的戰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築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此時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其軍事防禦作用也隨之終結。

  • 3 # 淺評歷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長城

    長城分的很廣,有先秦長城、秦長城、漢長城、隋長城、唐長城、宋長城、金長城、明長城與清長城。

    問題中提及的是抵禦匈奴以及蒙古人,那麼就只需要回答先秦、秦漢長城的作用。因為長城對於任何朝代來說無論是抵禦還是進攻北方少數民族的作用都大體一致。

    先秦長城

    先秦長城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當時的周天子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儼狁,修建了長城式的列堡。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匈奴人不斷騷擾北方諸侯秦趙燕三國,於是三國都陸續在邊界上修築過長城。秦國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趙國長城自陰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燕國長城,自造陽至襄平。

    三國的長城都是為了抵禦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這些長城遏制了匈奴人的崛起速度,使匈奴的勢力範圍不能入中原,也為三國免除了爭霸的後顧之憂。這一階段主要作用是防禦匈奴人南下。

    秦長城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嬴政下令讓蒙恬率三十萬軍隊把原來的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連貫在一起用以抵禦匈奴人的入侵。蒙恬到了北部邊疆後一邊修築長城,一邊與匈奴作戰。久而久之,蒙恬研發出了長城戰略。在蒙恬的長城戰略下,長城的作用不再僅僅是一堵防禦的牆,還可以成為進攻的橋頭堡。

    秦代長城的首要作用是預警。秦長城高處的烽火臺就是了望哨,為了提前預警,有些烽火臺甚至遠遠突出於長城之外。其次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禦,在長城沿線秦軍修建了許多由堅固城牆圍起的城堡,這裡是守衛邊疆軍民的居所,也是長城工事上的主要戰鬥支撐點。在長城後方的一段距離,秦軍又修築許多可以駐紮軍隊的要塞,這些要塞不僅能夠駐軍還能儲存大量物資,在軍隊出征時能夠保證良好的後勤補給,長城的修築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中原地區的安定。這一階段作用除了對匈奴的入侵防禦預警之外,已經有了區域性反攻的作用。

    漢長城

    漢代長城始於公元前121年,這一年,河西之戰取得了重大勝利,奪回了大量秦代長城要塞與碉堡。漢武帝下令對秦長城進行修繕,並遷徙大量居民前往河西地區,為對匈奴的戰略反攻做準備。

    河西之戰後,漢武帝轉變戰爭策略,對匈奴發動反攻,為了徹底擊敗匈奴,漢武帝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聯合月氏、大夏和烏孫等政權,並“西置酒泉郡以隔絕胡(匈奴)與羌通之路”,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等,率10萬以上的騎兵大兵團,連續發動四次大的戰役,遠出長城之外兩千餘里,大破匈奴軍,終於迫其“遠遁,而幕(漠)南無王庭”。至此,作為匈奴南進的主要戰略基地的陰山山脈,完全被漢王朝所控制。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為鞏固已經取得的戰果,漢武帝又下達了在陰山以北修築長城的命令。

    在漢朝,長城完全發揮了它進攻與防禦一體的作用。在衛青、霍去病等人率軍出擊匈奴時,長城已經成為了漢軍進攻匈奴的橋頭堡,為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在取得戰果後修築長城可以有效保證戰果以及抵禦。

    結語

    後世的王朝長城作用大體都歷經這三個階段,在王朝初期弱小時,長城的作用就是拿來防禦遊牧民族入侵;在王朝實力發展壯大時,長城一方面用來防禦,一方面可以作為反攻遊牧民族的利器;在王朝強盛時,長城往往都是後勤供應地,成為大軍出塞的後勤補給線上的重要地點。

    也因為長城的巨大作用,古代中國的中原王朝大多能夠保證長城之內的土地歸屬中原王朝。

  • 4 # 艾Q贏

    說起長城的功能,人們只說是防禦工事,這是不全面的。

    其實它的功能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防禦擾掠,保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這是主要

    用途。春秋戰國時期的長城,主要是諸侯國家的互相防禦,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主要是防

    御匈奴奴隸主貴族的擾掠,以後的許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區的統治者為防禦遊牧民族統治

    者的擾掠而修築的。中國的長城為什麼一直延續修築了兩千多年?這主要是中國中原的農

    業生產為主的地區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統治者擾掠的需要。農業生產需要安定,才能有好的收

    獲,而遊牧民族統治者則逐水草而居,遊移無定。遊牧民族統治者經常來中原擄掠,而中原

    人想擊敗他們,又不那麼容易:你追他跑,你退他來。所以,秦漢及以後歷代中原地區統治

    者認為,只有修長城加以防範,才是最佳辦法。開發屯田,保護屯田和保護邊遠地區生產

    的發展。凡是修築長城的地方,都要組織修築長城的人和其隨從家人,進行農牧業生產,以

    保證長城沿線的供應,從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秦始皇時期在修築長城的同時,不但在

    長城的沿線設十二郡,而且移民前往開發。漢武帝時又大量發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組織地進

    行發展農牧業生產。同時,長城烽燧也是保護屯田和開發這些地區最好的屏障。開拓絲綢之

    路。漢武帝時代,經過多次對匈奴貴族奴隸主的征討戰爭,開拓了廣大的西北邊疆,確保河

    西戰略要地的安全,修築城障、列亭,最遠達臚朐山(約在今陰山北麓),這些城障使漢軍

    退可守,進可攻,從而保護了陰山和祁連山內外富饒的墾區和草原。保護通訊和商旅往來。

    秦始皇時在修築長城時,隨長城內外,都闢有寬大的直道和馳道,與首都咸陽相通,沿著長

    城的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無論傳遞文書,還是商旅往來,都很方便,這對發展中原與邊遠

    地區的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漢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於各國之間的使節往來和商

    旅的透過。長城的烽燧也是沿著這條大道修築,起到保護中西交通暢通的作用。

  • 5 # 雨夜卡卡

    你好!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因長度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長城開始修築於戰國時期,秦、趙、燕在北邊修築長城,目的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的南掠。

      戰國時期,隨著各國之間政治、經濟關係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併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陝北、晉北、冀北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諸少數民族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秦國之北,有義渠,又北為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襜襤、匈奴;燕國北界東胡。這些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除義渠從事農業外,其他均以遊牧、狩獵為生。義渠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強國,自春秋至戰國,與秦抗衡百餘年。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更是軍事素質高,作戰能力強。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以遊牧、狩獵為生,牲畜以馬、牛、羊為最多,其次則為駱駝、驢、騾等。他們“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男子從小就學習騎射。“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因此,一到成年,“盡為甲騎”。戰國之際,匈奴已經進入奴隸社會,並且有了國家政權機構。國王稱為單于,其下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賢王外,其餘大臣都是世襲。東胡、林胡、襜襤、婁煩與匈奴基本相同。

      自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著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30——50裡,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秦國自商鞅開始變法,推行富國強兵。軍隊逐漸改變成步兵和騎兵,並以軍功論賞和升遷,因此軍隊的戰鬥力增強,所向無敵。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後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趙國於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實行胡服騎射。自此兵力遂強。二十年,武靈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降服,才班師而歸。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於是,下令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而置代郡、雁門、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為了專門經營西北,次年,他讓位於其子惠文王何,自號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內蒙古間之黃河),破樓煩王而致其兵。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國家,南臨強齊與新起的趙國,北逼於東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後,發憤圖強,招納各國賢能之士,實行改革,燕國才強盛起來。其時東胡強大,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君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被迫向東胡王媾和,而以大將為人質。昭王時,秦開質於東胡,他智勇雙全,東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動自由,得以瞭解東胡南部的山川險要、佈防情況與軍隊的活動規律。歸國之後,即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北韓”拓地至浿水(今北韓清川江)。於是,“燕亦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秦、趙、燕之所以在北邊修築長城,其目的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的南掠。

    長城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線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鬥、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遊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透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 6 # 手機電腦一站式

    長城對匈奴等遊牧民族的侵擾還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是軍事防禦僅僅依靠一座城牆是遠遠不夠的。漢初和魏晉時期,北方民族的不斷入侵就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長城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這一中原農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漢初,匈奴乘華夏戰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築長城,和漢帝國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

    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程不識是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

    漢武帝登基後,連續發動多次對匈奴的戰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築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此時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其軍事防禦作用也隨之終結。

    北宋從未控制過長城,那時期的長城是由遼人控制的,因為他們和其他草原民族有著更友好的關係,對草原民族沒有進行防禦的需求。其實宋軍從不害怕在公開戰鬥中作戰,他們對蒙騎兵的戰績也沒有像人們口中所說的這麼差,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護他們的後勤補給線不受到騎兵的攻擊。而另一方面,金並沒有否定長城的作用,他們對草原民族的態度遠比撩人更為謹慎。當你自己的皇帝把你的軍隊派往南方與天才(岳飛)作戰,而你又正好遇上成吉思汗的時候,你確實很倒黴。

    很多人都說可以即便有了長城,也可以賄賂守城者,曾經吳三桂接受賄賂放滿族入關也並沒有被賄賂,因為當滿足接近長城並說服吳三桂讓他們透過時,明朝已經不存在了,因為砸他身後的是李自成領導的短命大舜王朝,而吳三桂則被該王朝視為反叛者,吳基本上是被迫選擇的立場。如果明朝依然是一個穩定的政權,那麼吳三桂無疑會忠於漢人王朝。

    回頭來說長城,而長城的存在,嚴格來說並非是把它當做一堵牆來使用,他的主要作用是被用作入口的控制點,他允許任何動物透過控制點流動,從而使征服能夠做出相應的應對。

  • 7 # i閒庭信步

    關於長城的歷史記載非常悠久,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為了抵禦北方匈奴、遊牧民族入侵而興建的軍事建築,它的宏偉,不僅僅是體現在工程的浩大和難度,更重要的是古代社會人類智慧的結晶、見證了社會文明的發展更迭。

    一、作為防禦工程,很早就為古代封建統治所應用。史記·周本紀》: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這裡可以看出,早期的這種防禦,一方面是為了預警,另一方面是為了防守聯絡。

    二、秦長城的修建,積極抵禦匈奴入侵,《史記·秦始皇本紀》: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賈誼《過秦論》也有提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秦朝修建的長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匈奴的長驅直入。

    三、為了防止北元的復辟、襲擾,明朝加大對長城的修建工程。

    四、康熙三十年,古北口總兵蔡元上奏:“古北口一帶邊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康熙作出批覆意見:“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康熙對於這個問題看的很透徹,不斷的修築長城,單純的希望透過長城來抵禦外族入侵,既勞民傷財,又不能解決後顧之憂。也難怪明朝的長城這麼堅固,也無法阻擋滿清的入關。

    長城作為戰略防禦工程,有其一定的預警、防範作用,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邊患問題,不然也不會有和親一說,歷朝歷代,國力的衰弱、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社會動盪,才真正是長城所防禦不了的。

  • 8 # 石鼓歌

    古代長城的作用是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史書上講的很多,教科書也是這麼說的,大家耳熟能詳。

    檢視歷史,大家很難料到,長城還具有另一種作用——防止漢族人向北方少數民族地區逃亡。長城的這種作用,很少為人所知。

    有人說,長城以北要麼不是荒漠地帶,要麼就是窮山惡水,是生態環境極其惡劣的地方。

    其實都是想歪。自先秦以來,長城以北都是少數民族生活棲息的地方,雖許多地方是貧脊之地,也有許多地方水土十分肥沃,利於遊牧,也利於耕種。如果不發生戰亂,那裡的人民生活相對要安定。這樣,漢族人民在遭受壓迫和動亂時,自然就視長城以北為樂園而趨之若鶩。

    當然統治集團早已認識到這一點而加以防範。

    譬如西漢元帝時,南匈奴與漢朝和好,為方便雙方人員流動和經貿往來 ,有人請求拆了阻礙交通的長城。元帝拿不定主意,讓大臣們商議,有人認為現在漢匈雙方和親政策實施多年了,邊境無戰事,可以拆了它。熟悉邊防情況的大臣侯應疏認為不可,陳述10條理由,其中三條理由說的是長城有防止漢族人向北方少數民族逃亡的作用。

    據《漢書·匈奴傳》介紹:一是可以防止往日討伐匈奴做了俘虜的將士的子孫,不安歧視與貧困,逾境投奔親人。二是可以防止邊境奴婢不堪愁苦,羨慕匈奴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大規模向北逃亡。三是可以防止起義造反的老百姓,越境投奔匈奴。

    所以,漢族自漢元帝以後對長城的作用有了重要的認識。之後歷朝都對長城進行維護。隋唐宋一代都加強了對長城的整修。明朝為加固長城投入了大規模人力,對殘牆斷壁進行了大面積維護,有的地段重新規劃,使長城的設計路線更趨合理,在抵禦外族入侵和阻止內地逃亡外境兩方面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 9 # 斯文卿相

    秦始皇督造修建長城的原則是“因險制塞”,根據地形,將各國修建的長城連線,構成一個整體 ,以便於更有效的發揮他的作用,大約用時10年之久,修建了一條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綿亙萬里,被後世稱之為“奇蹟”的萬里長城。

    而且,這還是一套巨大的系統軍事工程,為什麼這麼說?

    簡單點講,長城除那道城牆之外,還有兩個構成要件,一個是秦始皇在北地,即本屬匈奴的河套地區設定的九原郡,九原郡下設三十餘縣,這種郡縣,雖然其後遷移了不少中原百姓填充,但本質上講,還是一種軍事要塞,可以以長城為依託,對匈奴形成震懾之勢;

    除此之外的第二個要件就是,修建了一條咸陽至九原的直道,一旦前方吃緊,中原可迅速運兵北上。

    九原郡、長城、咸陽至九原的直道,以上三個要件,才構成真正的長城,真正的長城系統,那麼,這套系統究竟如何發揮作用呢?

    宏觀上,在咸陽的協調下,北線部隊可以聯動起來,依託長城控制河套,將北方遊牧民族,即當時的匈奴,趕至漠北,使之遠離中原農耕區,保障邊境安全,減少防禦的成本。

    怎麼依託長城呢?

    沒有長城之前,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需要全線守禦,有了長城之後呢,在河套地區的三十多個縣,也就是三十多個據點上,一旦某一方向發生敵情,可以倚仗長城迅速運兵增援,也可以倚仗長城,從任何一個或者多個有利的方向,切斷匈奴後翼,對來犯之敵形成包圍之勢,而且,中原方面有長城做依靠,可以完全不用了考慮側後方,用兵上,一方面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節省軍力,將好鋼用在刀刃上。

    而匈奴方面呢?如果沒有能力同時對付三十多個據點,那麼,在攻打任何一個據點的時候,都要提防側後方的安全。

    也許有人會說,長城那麼長,九原一郡也不可能完全管的過來,倘若繞開九原,尋找一個薄弱環節突入,長城不就形同虛設了嗎?

    避實擊虛,不是沒這個可能,可問題是,有長城擋著,你進來之後,還回不回去了,怎麼回去?

    滿載而歸?就會影響騎兵的機動性;輕裝前進?那你進來幹嗎,每一仗都得考慮一下成本,倘若損耗大於收益,突入中原的意義則會大打折扣,成了純粹的消耗,匈奴人口不多,他們不會這麼不划算的買賣嗎?

    因此,一套長城系統能完全讓匈奴瞭解中原的厲害,從而有所收斂,事實上,長城建成以後,匈奴的確有所收斂,蒙恬時期,他們就深入漠北,遠遁千里,轉而去尋找什麼月氏國的麻煩。

    當然,合理利用長城系統的基礎,就是得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制王朝。因為只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制王朝,他才能協調長城各方,使長城各個要件,有條不紊,合理有序的執行。

    秦朝,蒙恬時期,有秦始皇主持,長城充分發揮作用,致使匈奴竄入漠北,北部邊患徹底解決;秦末至楚漢戰爭時期,朝廷無人主持,天下混亂,長城守禦空虛,導致匈奴乘隙奪回河套,致使北部邊患又恢復到從前。

    漢朝,漢武帝主持,衛青、霍去病出徵塞外,每回都依託長城,在長城一線出兵,最終奪回河套,使長城系統執行恢復如初,致使長城以北,沙漠以南,基本就沒有匈奴勢力,匈奴因此分裂,直至前53年,匈奴單于向漢宣帝投降;公元89年,竇憲遠征,幹什麼?幫南匈奴打北匈奴,參與匈奴家事,放在以前,敢想這事兒嗎?

    自此,南匈奴等部分北方遊牧民族歸順中原,被朝廷安置在長城周邊郡縣,因為大融合的關係,使長城防禦功能虛化,整個兒系統又少了一個環節,結果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三國爭雄,之後又來個西晉的八王之亂,以上種種,都導致缺了一個強有力的集權制王朝,致使長城系統不能協調合理的執行。

    後果自然相當嚴重,先是內遷的胡人造反,緊接著,長城以外的胡人乘隙南侵。西晉之後,長達130餘年的南北對峙就此開始,中原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等等,長城的作用就能有這麼大,因此有人說,如果沒有長城,農耕文明或許早都不存在了,這句話並非誇張,從歷史的經驗上看,幾乎可以稱之為真理了。

  • 10 # 知歷史看未來

    長城對於抵禦古代匈奴和蒙古人起到了多大作用?

    長城作為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見證,在華人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長城也見證了各個朝代的興衰與更替。

    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抵禦其他諸侯國和遊牧民族的入侵,紛紛在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築長城,最早修築長城的是齊國和楚國。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將秦、燕、趙長城連線起來,修築起了西起臨洮,北傍陰山,東至遼東。之後各朝代在秦長城的基礎上進行修築和擴建。

    長城的作用(各朝代的北方地區安全)

    防禦匈奴和遊牧民族入侵

    幾十米高的長城,而且又是建立在陡峭、地勢險要的地方,長城延續了幾千公里,將中原地區和匈奴居住的地區分開,當匈奴和遊牧民族來侵略中原地區時,停住他們侵略的腳步,匈奴和遊牧民族主要是利用戰車進行作戰,以騎兵為主要兵力。面對高大的長城,他們是束手無策的,只能乖乖返回了。

    經濟封鎖作用

    長城可以抵禦外敵入侵,當然也可以進行經濟封鎖。可以把自己人封鎖在境內,不讓他們與匈奴進行商業往來,防止物資外流,當時匈奴和遊牧民族的經濟還是很落後的,他們主要是以放牧為主的,過著遊牧生活,哪裡有水、草,就往哪裡去。由於氣候因素,他們並不可以種水稻或者小麥等糧食作物,所以匈奴的糧食都是很短缺的,現在修築起了長城,讓他們不可以購買或搶糧食,他們的經濟實力就會大幅度地減弱。

    不過修築長城對於匈奴和遊牧民族也是有好處的,可以激起他們征服的強烈慾望。

  • 11 # 深夜讀史

    在軍事上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匈奴和蒙古人都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主要的弱點就在於科技,尤其是手工藝人的缺乏,導致他們面對城牆類的防禦工事攻擊一直都效率很低。眾所周知,蒙古圍了襄陽城八年,打到最後從西域調來炮助戰。明朝的後金始終不能過山海關,在長城沒有被完全摧毀的情況下,即使破了某一處而入關,也會因後防保不住而撤出關去。長城除了防禦還有運輸作用,當你打破角山長城,大批人馬在角山山坡上艱難跋涉的時候,中原軍隊可以順著長城向前線投送兵員。其次可以佔據一個又一個碉堡,遊牧民族就得一個個的啃,一顆一顆牙的拔,這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並且還未必拔掉,並且還需要提防中原軍隊的援軍。

    之所以出現中原王朝長城被破的現象,都可以是政治和體制的原因,純粹軍事角度上,它對中原王朝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長城被破,純粹的軍事失敗非常少,即使到明末,明政府已經日落西山的時候,新崛起的滿洲女真八旗依然破不掉長城,受阻於長城之外。幾次入關也都因為被長城守軍阻礙,無法在關內建立據點,最後只能退出關外而告終。

  • 12 # 賀蘭山下的守望者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一身汗” 相信好多人都爬過長城,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

    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正如大家所見,其實長城並不高,多數只是山高而已。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山越高,越險峻,就越沒有修築長城的必要,險峻的高山本身就已經是一堵天然的巨牆了。幾百米險峻的高山足以攔截軍隊和戰馬的進攻了,還要在山頭修建幾米高的城牆為什麼呢。不過如此,在許多荒漠,甚至沙漠地區也有這種單薄的城牆,這牆這能阻擋大軍的進攻,提高自己的運兵速度嗎

    事實上,遊牧民族搗毀長城,趁機進入內陸的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所以如果只從軍事上去分析長城存在的意義,並不足以合理的解釋長城的存在,畢竟如果不好使的話,後續這麼多朝代也不會陸續進行修葺。

    其實長城除了顯見的軍事功能之外,還有一個被人遺忘的重要功能:經濟封鎖。

    長城可以重構經濟生態,透過把所有的貿易網路收縮到幾個關鍵點上來壟斷貿易通道,這樣就可以對塞外進行經濟打擊。遊牧民族如匈奴,蒙古之所以屢次侵犯邊境無非就兩個原因:一是兵強馬壯,向南擴張侵略;二是發生了自然災害如旱災,雪災牛羊大量死亡,不足以供應生存向南侵犯搶掠糧食。

    長城也許經不住大軍強攻,但在平時擋住過往商人及自己的老百姓還是綽綽有餘的,只要能有效控制自己人,特別是商人的自由進出,貿易壟斷就實現了。長城上的關隘變成了網路上的關鍵點,是控制商業流動的閘門,關閉了關隘就完全封鎖了貿易。

    軍事手段一般都是以暴制暴,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讓敵人失去還擊之力,而經濟戰則要高明的多了,往往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透過經濟戰,能夠造成敵方的社會動盪,經濟蕭條,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這一做法不光古人擅長,如今美國動不動對伊朗、曹縣等國家進行的經濟制裁,也是同樣道理。所以說,如果我們理解了長城的軍事作用,再進一步理解其經濟作用,就能理解那些低矮的長城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了。

    戰爭時期,中原王朝通常會禁止貿易,切斷貿易往來。這一舉動立即會造成市場商品稀缺的現象,從而推高了商品價格。但是有利可圖,就有人鋌而走險。因此誕生了那些牛馬駝隊,這些商人翻越雪山冰原,穿梭於懸崖峭壁,無論如何艱險,都始終阻擋不住這些商人的腳步。如果政府封堵了這條通道,這些商人們就會另尋一條更加隱秘的通道,新的貿易網路還會逐漸自我修復。更有趣的是,政府越是強力封鎖,商品價Grand SantaFe高,也就更加有利可圖,進而商人們探索冒險的動力也就越強勁。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軍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事前防禦。需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

    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遊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透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 13 # 謀戰z

    萬里長城現在作為中國聞名於世的歷史古蹟,在古代抵禦少數民族的進攻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首先長城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齊,燕,趙等北方各國為抵禦少數民族騎兵衝擊開始建造長城,長城主要是軍事用途,但各國長城都是一段,一段的!秦統一六國後,在崇山峻嶺之間重新修建了長城,並把各國長城連線起來,這就是長城的由來,但那時候的長城不像今天看到的這樣,秦長城主要用石塊,和夯實的泥土建成!具體可參考山東境內的齊長城遺址!現在大家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長城。主要以青磚建造!

    首先長城的作用主要是軍事用途,秦漢時期,外部主要威脅就是匈奴,匈奴冒頓單于統一各部以後,不斷以騎兵南騷擾, 掠奪中原地區。中原地區不產戰馬,騎兵少,對匈奴的進攻很難有效抵抗,匈奴打完就跑!這時候長城的作用完美凸顯出來,長城沒隔幾里有烽火臺,敵人攻擊哪個地區,烽火臺燃烽火可以迅速調集部隊進行防禦。長城上的守軍可以依託城牆對敵人有效射殺!匈奴人的騎兵可以說在長城下吃盡了苦頭!也沒沒找到好的突破長城的辦法,才和大漢王朝講和!

    到了明朝時期對手換成了蒙古各部,長城進一步加固,變成了烤磚建造,能夠抵禦風月侵蝕,幾個雄關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蒙古也是以騎兵為主,長城更成為他們難以逾越的鴻溝,明中後期有了火器的加持更是如虎添翼,長城上可以裝備火炮,守城士兵可以配備火銃,長城防禦力進一步加強,作用最大化,也是長城的巔峰時期,明末對後金的防禦中也是可圈可點的!

    蒙古各部只能臣服於明帝國,明朝在長城下開放互市,於少數民族交易馬匹,鐵器,極大的帶動了周圍經濟的發展!但長城也基本阻隔了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的交流!

    長城是中國歷史的瑰寶,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她在歷史的長河中經受刀於火的洗禮,依然雄偉的屹立在那裡!她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脊樑!

  • 14 # 達文有話說

    長城對於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起到了多大作用?歷史上的爭論很多。

    “萬里經營到海涯,紛紛調發逐浮誇。當時費盡生民力,天下何曾屬爾家?”,這是康熙東海巡視時寫的詩句,對歷代的漢王朝想以修建長城的方式保萬古江山的做法進行了一番嘲諷。

    你可以說,康熙是站在中原的征服者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他能說長城的好話嗎?但是,事實上,很多漢人也將長城形容為中原王朝不思進取的產物,質疑長城的作用,將其定義為農耕民族基因中修籬笆的慣性。

    將古人傾全國之力修建,歷朝歷代又反覆重修的長城,定義成是一個愚蠢的、毫無用處的決策,這是徹頭徹尾的以“結果主義”的角度看問題的方式。事實上,長城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重大,我們認為它沒用,只因我們不是當事人,沒有在實際情境中推演過它的價值。

    要想認清長城對於中原王朝的價值與意義,至少應當考慮,諸如:

    長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耕民族同遊牧民族競爭的比較優勢;長城(及其配套設施)強化了邊陲的防守,優化了邊陲以及全國各地的軍力配置,因此減少了歷代王朝百姓若無長城必須負擔的額外賦稅、兵役和勞役;長城避免了農耕文明為遊牧民族征服,甚或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原農耕文明控制和影響的疆域;

    一、長城,改變了農耕民族同遊牧民族競爭的比較優勢

    要知道,遊牧民族之所以能夠在與農耕民族長期作戰中保持軍事優勢,就是因為他們是清一色的騎兵作戰,具有絕對的機動性優勢。然而,萬里長城的出現,從根本上削弱了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中原本來具有的戰略戰術上的機動優勢。

    中原王朝修建長城,從秦漢開始就確立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基本原則。長城的選址,基本上是在兩山的峽谷處,或者是河流轉折處,修建關城隘口。即便是在無險可依的平川,比如塞外的戈壁灘,也是修在人們往來必經之地。

    這樣的選址,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人力和建築材料,卻能起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略效果。

    通常,修建於高山之巔的長城,往往並不是我們看到的一道牆,它通常還有兩道甚至幾道邊牆。例如,在長城西段地勢較為平坦的河套地區、雁門關一帶,以及北京周圍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居庸關、山海關,最多處甚至有十多重城牆。這樣的城牆,對於入侵者來說只能徒手攀越,即使無人防守,他們也很難透過。而且,邊牆外還挖有幾道壕塹,設定絆馬坑等對付騎兵的陷阱。

    這樣一來,在長城防線的作戰中,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比較優勢就被消除了。因為長城防線的存在,使得遊牧民族機動性極強的騎兵,由軍事行動的利器,反而成為了行動的負擔。

    長城,更是一套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立體防禦體系

    長城防線,之所以使得遊牧民族侵入中原的難度加大,可不僅僅是它能能遲滯了其入侵的速度這麼簡單。事實上,長城作為一套防禦體系,對遊牧民族的心裡威懾影響更為深遠。

    你想想,長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其烽火臺上冒著狼煙的畫面。因為,它可以作為一套預警系統存在,一旦某個長城據點發現有敵人入侵,就能透過烽火臺(百天煙,夜間火)傳遞訊號進行報警。

    這時候,被入侵據點周圍臨近的各個軍營收到預警後,可以在確保本防區安全的情況下,集結兵力,在崇山峻嶺或者荒無人煙的大漠上透過長城的通道快速地馳援被入侵的據點。

    這在古代,沒有空投部隊的情況下,對於入侵者來說簡直就是神兵天降啊。我們辛辛苦苦在山下繞來繞去,好不容易集結了兵力找到一個薄弱的據點來攻擊。這關隘我還沒攻打下來,你中原守軍透過長城這條山與山之間的快速通道,來增援了,這太不公平了。

    這關隘眼看打不下來了,我要想迅速地轉攻中原王朝其他的薄弱環節,還必須在長城下的峻嶺間,或戈壁上繞很遠的路才能到達。這樣跟長城上的守軍賽跑,雖然騎著馬也不一定比人家快。而且,爬山極其考驗馬匹的耐力和後勤補給,難度可想而知。

    其實,即使長城的某個關隘被突破了,也沒太大的關係。此話怎講?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草原入侵者,基本抓住長城防線的某個薄弱環節,集中兵力突破了防線。在你侵入後,長城的整套防禦體系並不會瓦解,這個障礙也會橫在其歸途上。

    你遊牧騎兵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快速突破或越過某一或幾處關隘,但劫掠了財富後,會面臨一個更大的問題,長城的關隘被闖過去後,增援的守軍必定會加強守備。草原的騎兵如何再次安全越過長城,撤回大漠草原?

    這時候,你掠奪財富越多,撤回就越不易。你可以選擇再次對某個關隘發動進攻,血戰後撤回;或者是減少掠奪,甚或放棄部分已劫掠物資,以便在增援的守軍到達被突破的關隘前加快北撤。

    但是,無論如何,長城防線都會徹底改變遊牧民族南侵中原的成本收益公式。因此,長城的存在本身自然弱化了遊牧民族南侵中原的利益驅動。兩大文明競爭的基本格局也因此有所改變。長城不僅弱化了對手的軍事能力,更是提升和強化了中原的軍事實力。

    長城不只是一道牆,更是一個立體的防禦體系。除了關隘、堡寨、墩臺外,在重點守備地區,長城高牆向四方山嶺逶迤延展,如蛛網四通八達,點、線、面配套。有預警區、前沿哨所,城牆內有軍營、哨營、兵站、倉庫。無論在前方,還是後方並繼續伸向內地,都配套建立了烽燧(烽火臺)和驛傳。這不僅強化了長城守軍的防禦,也使得整個中原王朝可以在各地靈活有效地調配軍力。

    長城的這一套立體的防禦體系,既可迅速增援受攻擊的長城守軍,也可以以部分援軍從其他關口出關,直接穿插到敵軍後方,實行戰略合圍。

    無論你草原騎兵是否越過長城,綿延萬里的長城都可以像一個張巨網,任意一個關隘都可以成為中原軍隊設定的包圍圈一部分。因此,對待你的入侵,守軍不必四面合圍,只要從兩個方向向裡擠壓入侵者,就可以大大節省合圍敵軍所必需的軍隊數量。

    因此,長城作為戰略防禦系統設施,也可用作戰術和戰役上的進攻。中原王朝可以借長城掩護重兵集結,在任何一個長城關口發起突如其來的進攻;長城內的守軍大規模出城突擊時,再也不必太多的擔心自己的後方安全,被敵方包抄;相反遊牧騎兵若設想快速地切斷中原突擊部隊的後路,心裡也肯定事先犯嘀咕:萬一中原軍隊回師反擊,會同長城上守軍,很容易將自己“包餃子”。

    如此一來,中原王朝就不必在長城的每個關隘都部署重兵防守了,中原軍隊可以相對簡單、快捷和隱秘地實行遠距離大規模戰略合圍的部署,可以更有效地隱藏自己的戰略意圖,這極大的優化了全國各地的兵力配置。

    長城,中華文明的屏障

    在歷史的早期,中國北方無論哪裡,都是畜牧與種植混合的經濟形態,不存在單純的遊牧經濟。在東亞大陸的北方,這兩大社會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

    直到長城的出現,一種作為重新規定人們行為位置邊界的全新的地理因素出現了。受高緯度的自然氣候條件限制,草原上沒能夠發展到大農田粗耕制,或農耕與畜牧並行的混合經濟。最終,遊牧經濟成為草原社會的唯一選擇。也就是說,兩種互相難以調和的經濟制度支配著草原和漢地社會。於是,在歷史的演進中,草原社會主體和中原農耕社會都各自發展出其固有的政治體制,隨著這種發展,兩個社會便開始互相對立了。

    農耕社會與草原社會的對立之所以發生,首先,雙方的內在條件或社會特質,使它們不可能混合成一個在經濟上既有精耕也有粗放,在政治上既有集權又有分散的社會。

    其次,遊牧和農耕這兩種無法統一的社會,既不能憑藉某一個絕對固定的邊疆而互相分離,又不能由任何一方吸納或永遠控制另外一方,由此,雙方就產生了沒完沒了的鬥爭。

    想要發展農業,擁有400毫米的年降水量是一個最低門檻,因此,氣象學上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就是農耕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中國的北方邊境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恰好與長城的位置重合,所以,長城可以說就是農耕區和畜牧區的分界線。

    長城以南的地區降水量充足,可以種植穀物;而長城以北的地區因為降水少,就只能生長牧草,這是中原王朝向北擴張的極限。

    因此,在東亞大陸的地理條件下,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在長城沿線展開了漫長的競爭,長城作為兩個對立文明的邊界,對於中國的歷史和中華文明的構成,都具有特殊意義。

    秦、漢兩個王朝,從正面例證了長城對於維護中原農耕文明的意義。但是,從唐朝設節度使開始,到南宋滅亡,期間中國長達六百多年的歷史,證明了一件事:中原王朝如果不依賴長城,在冷兵器時代,想對以農耕區為核心的中國進行整合和統治,其成本是巨大的。

    放棄了以長城防線應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略以後,唐朝就不得不在邊境囤積重兵,為了效率將軍政大權交給了藩鎮節度使,結果間接的造成了災難性的安史之亂,後來藩鎮也是長期的割據。

    五代十國,後唐的石敬瑭為了得到契丹人的支援,出賣了東起山海關,西至玉門關的燕雲十六州,造成了華北平原無險可守的局面,開闊的平原完全暴露在遊牧民族的騎兵眼前,直接影響了隨後四百年的中國政治格局。

    兩宋期間,戰亂迭起,死人無數。以至於,到了元初,中原人口損失了近80%。

    試想一下,如果從一開始中國就沒有長城,那麼中華大地上的這個我們稱之為“華夏”的農耕文明,最終會是何種形態,何種規模存在?我們不得而知。

    甚至,再進一步開腦洞,如果沒有長城,今天令我們自豪的中華文明是否還會存在?我想,認真思考後,我們不會有多少把握。

    任何文明都不可能脫離具體的人、事、物而單獨的存在或持續。若沒有長城,我們中華文明,是否會像兩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文明,或古印度文明那樣,被後起的或周邊的其他文明滅了,也並非不可能。

  • 15 # 軒轅豆

    嘿嘿好多朋友又給經驗主義矇蔽了眼睛 長城的經濟羈鎖意義大於軍事用途

    首先說沒有采用八達嶺長城抑或山海關長城圖片,豆哥有自己的用意稍後解開。一說到長城,很多朋友們願意伴隨歷史書的展開,就是強盛王朝建立之初,利用鼎盛武力驅逐蒙古高原遊牧民族(匈奴和蒙古都是被驅逐至漠北喀爾喀蒙古苦寒之地,中原王朝透過控制住草原豐美的卡爾沁草原,實現向北向西的監視)。而後建設長城,形成有效防禦取得長治久安,但是這裡有矛盾點,就是已經形成驅逐,為啥還要建立防禦?

    請注意這裡說向西,就是說的那衛拉特蒙古(也可以說瓦剌),後來那噶爾丹那夥兒的。

    順便說的就是,歷史上噶爾丹從他爹那輩就開始,擱漠北沒少整文攻武衛的名堂。大事情沒有,小康子正平定三藩對不起沒有時間八旗很忙。至於說為啥又擱噶爾丹試圖染指漠南蒙古時候急赤白臉主動出擊呢?也簡單,沒有被完整整合的蒙古對於我們很重要。

    好撒~既然說王朝強盛,就等於說具備戰略進攻能力,類似蒙古騎兵那樣的軍事形式,其實最有效的就是尋敵主力,與之決戰,即便是付出較大人力物力消耗,因為同比農耕民族的富庶與巨大人口體量,耗幹他一茬人,勝過日後防禦的十萬兵。

    另外蒙古各部的內耗是有傳統的,噶爾丹這號貨色的屬於好幾百年才出這麼一個,一茬人20年乘以(幾百年*20),差不多就是龜仙人半生的修行咯。

    計算方式純屬好玩,建議修煉過初中數學的同學不要輕易模仿。

    神威大將軍大戰駱駝陣 你們看蒙古兵的火槍多,方便攜帶撒~

    是吧噶爾丹也是經驗主義錯誤,大炮多的清軍,你去結陣對轟,被對手輕易抓到決戰機會。為啥呢?小康子這人腹黑的很,早就已經收買了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漠西反水,攪得人家進退失據,荷爾蒙上頭:"騎冰連,俺們不要緊的。。。"

    以上就是烏蘭不通大戰的故事,看過的時間久了,大體上不會說錯,當然了細節上可能會有疏忽。

    好嘛豆哥說的小康子是不修長城的,為啥要拿來做例子,因為秦軍明軍北驅匈奴之後的資料太少了。反而秦與明都是修長城的,要說區別也有,就是你們注意到雙方的火器沒有,小康子有澳門的葡萄牙人,噶爾丹也有幫手,就是已經開始滲透遠東的俄毛,當然在中亞方向漠西也能接觸到那幾個斯坦,所以說噶爾丹不是買不來大炮而是主動放棄使用的。

    那麼問題就應該清晰了吧?秦明修長城,因為遊牧民族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就會被羈鎖,被孤立,當然了《狼圖騰》裡描述的那些都是真的,同比內地,遊牧民族的生存環境要兇險上100倍。極大可能,類似最近些年發生的某次暴風雪災害,又沒有內地牧草的援助,可能當年對於一個部落就是災難性的命運。

    所以說,說遊牧民族侵略成性的聲音可以閉嘴了,貧窮才是原罪,生存就是原動力。

    嘉峪關市的 天下長城第一墩 即使是介紹資料中的介於阻隔黑山峽口的走廊型地帶。

    豆哥這些天看青雲文章眼饞,眼睛都快瞎了,我往高了估吧?

    50*50*50米 說它有10萬立方的體量,不會說少了吧?

    歐耶老本行來咯,東西兩個方向上,俺給他修倆100米*5米的坡道,倆三角等於一個立方體對吧?100*50*5米 也就是三萬來立方吧?

    三萬來立方土方,對於當代不是個事兒,對於集結起來的遊牧騎兵也不是個事兒,他們自帶戰馬還不止一匹,一名騎兵半天拖運3立方土石不難吧?

    要個叼毛的軋路機?潑水成冰你當人家自個就琢磨不出來。

    400毫米降水線就是正解。

    以前看過有篇文章說過,說長城就是杜絕遊牧牧民擅自帶領牧群翻越的,有道理不過不全面。

    對外是防範牧民,對內也在防範農民,中原農民們對於土地有著天然的親切與渴求。但是看過《狼圖騰》我們就應該明白了,兩種文明形式或者說兩種生存狀態的民眾,生活到一起不對付是常態,強行在不適合耕作的降雨帶開展農業,對於環境來說更是災難。

    當然了,中原王朝的精英們雖然有不少善於祈雨的,測繪出來降雨帶分佈圖你也太高看他們的智商了。只能說,透過長期的摸索與妥協,他們依託民眾矛盾較為緩和的地域為基線,結合粗略測繪出來的山川型勝,再加上天才們瞬間的精蟲上腦,於是乎天啊~長城竣工啦~

    當然,僅僅是因為難以翻越的原因,造成南北民族的生存阻隔,與其說是與自然巧妙融合,更精確意義上說,一開始就是被精確設計。

    因為牧群可以阻隔,但是單個農民類似燕子李三那號貨,他想過去比周淮安容易很多,問題就是除了老婆以外,他可能帶過去的任何生產工具都會被對方認為是“奇技淫巧”。

    當然了,李三被人記住是因為太稀缺,所以大宗物資才是大人們一開就精準設計的目標。

    大宗物質包括:糧食 鐵器 那邊來的皮毛 駱駝 銀睿姬和小昭妹子。

    定期互市才是關鍵點 你想買的我是否願意賣或者賣個什麼價更重要

    長城是有隘口的,當然不是為了放飛氣球,是個朝廷裡的大人們徵繳關稅的。當然了,遭遇外交關係緊張或者需要適度拉緊羈鎖的轡頭的時候嘛?301大棒咱們也會整,類似戰疫年份,口罩的漲價與否,就是在考驗大人們的駕馭技巧。

    文章的最後,豆哥也承認:說長城幾乎不存在軍事價值那是打耳括子,中原王朝有興盛也有衰退的年月,式微形勢下,依託烽火臺的示警功能,就近糾集防禦力量,抗擊小規模部族衝突或者流民暴動技術上完全成立。

    因此,豆哥想說:所謂我說的被經驗主義所矇蔽的,其實吧僅特指那些,想象裡把10萬20萬兵力平均播撒到萬里長城的每一米去,那種把影視劇當歷史的單純的小孩。

    歷史畢竟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用良知和理性將其高度還原,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 16 # 兔窩老張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一個偉大奇觀,也是世界重要奇妙古蹟之一,凝結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長城早在先秦就開始修建,建造一項這麼龐大的工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攻擊。

    生活在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無論是匈奴還是蒙古,他們都有共同特點,就像《漢書》對匈奴的描述:逐水草,習射獵,忘君臣,略婚宦,馳突無垣。由於草原遊牧生活對於自然狀況極度依賴,生產力低下,一旦食物匱乏就會想到去南方富庶的中原地區搶劫。而且遊牧民族擅長騎馬,機動性良好,如果沒有防禦措施很難防範他們,因此想到修建長城作為依託。

    長城有這樣幾個重要功能:1.可以延緩遊牧民族騎兵的行軍速度。無論是草原、平原還是丘陵,都是一馬平川,騎兵可以隨意馳騁。但是如果在當中磊一堵牆,馬就很難通過了,而牆上只需要減少計程車兵就可以進行防禦。

    2.偵查瞭望,對敵情提前預警。如果長城的人都知道,長城上有很高的瞭望塔和烽火臺,不僅站的高看的遠,而且透過烽火狼煙可以迅速傳遞預警訊號,通知後方做好準備和派兵支援。

    3.屯裡軍隊和儲備軍械物資。去過山海關的朋友們會發現,這裡的長城不只是一道牆,而是一整片軍事要塞。長城中有不少類似這樣的要塞,主要功能就是囤積人員及作戰物資。

    4.作為行軍通道迅速集結。長城實際上也是一條道路將和要塞連線起來,寬度通常以騎兵可以同行為標準。這樣的道路方便行走,一旦發現敵情可以借長城迅速向戰場集結,畢竟“兵貴神速”。

    所以中國古代,長城對於中原王朝抵禦匈奴等遊牧民族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雖然有人說,康熙曾經說過長城無用,其實這只是康熙的前半句,他的後半句是:“當持王道,取民心,連兵馬,永不築長城”。因為,當民心所向時,人民就是我們的長城。

  • 17 # 夏蟲欲飲冰
    長城的隔絕和防禦作用

    長城的作用很複雜,絕不只是一道矮牆那麼簡單!而且大家要明白,長城的防禦作用也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

    長城是一道氣候和文明的分界線,他隔開了兩種不同的氣候,以及農耕和遊牧兩種完全不同的文明體系。在兩千多年前,漢文帝就對匈奴單于(皇帝)說道兩國以長城作為國家的分界線:

    “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令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

    ▲漢長城遺蹟

    大家如果開啟中國地形圖,就會發現許多段長城都恰好處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上,雖然也有一部分長城不在這條等降水量線上,但那是因為千百年來氣候變化的原因,曾經那些長城也是與當時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高度重合。只不過兩千多年來,氣候出現了改變,比如受小冰河氣候的影響,明代時期中國北方的氣候就要比戰國時代更冷和乾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也向南移動了許多,所以這也就致使明長城的位置要比秦長城更偏南。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降水量的多少是決定農業產量的關鍵,在長城以北的土地上,其年降水量大多無法達到400毫米,這使得可以耕種小麥等農作物的土地稀少,耕作季節也短,在土豆、紅薯等作物傳播至中國之前,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雖然也耕種糧食,但產量和規模都不高,並且開拓出農田種植糧食後,貧瘠的草原也容易快速耗盡土地養分,變成生存條件更為惡劣的荒漠。

    ▲農耕地區和畜牧業地區

    因而,住在長城以北土地上的人類只能發展遊牧經濟,靠蓄養牲畜生活,其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數量很少,生活也較為艱辛。

    而長城以南的土地每年卻能得到豐沛的降水,再加上土壤、日照等有利因素的促進,足夠讓農作物茁壯成長,所以同樣一塊大小相同的土地,在長城以南就能供養出比蒙古高原高几倍的人口,並讓更多人脫離農業生產,從事其他職業和發展科技,創造出更復雜和更先進的文明形式。

    ▲小麥

    與長城以內的氣候相比,長城以北地區的氣候較為惡劣,經常發生災害,凍死、餓死大量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牲畜,讓遊牧部落居民的生活破產。每當到這個時候,遊牧民族就會想辦法從溫暖的“南方”獲得糧食和自己無法制作的物品,而其獲得物資的常用辦法除了用牲畜與商人交易外,就是發動侵略戰爭,劫掠溫暖而溼潤的“南方”。

    此時,長城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它能擋住大部分遊牧民族南下的腳步!

    ▲長城(明長城)

    作為中原王朝防衛北方敵對勢力的第一道防線,許多段長城都順應地勢修建在山脊線上,其外側有著崎嶇的山路和壕溝,敵軍進攻時還必須從山坡下接近,這很不利於大規模軍隊的展開,並且長城上包含著許多防禦工事,對那些科技落後還處於部落制度下的各民族來說,這無異於是道難題,他們要想攻克嚴密防守的長城需要付出許多努力和代價才行,常常要死掉很多人後才能突破。

    ▲修建在山脊線上的長城

    雖然長城防線在大規模敵軍面前略顯單薄,在很多地方也存在著防禦漏洞,這是沒辦法解決的事情,畢竟長城太長了,即使有數十萬守軍防守,但士兵們平攤在每一段長城上也不過了了,聚集一處的敵軍總是能翻越或擊破一段長城,但總體來看,長城還是能拖住敵人的進軍速度,為居民和軍隊爭取寶貴的時間。

    比如明代時,作為北京防衛屏障的一些長城,每一公里的城牆上只分布有120名士兵防守,這當然阻擋不住大規模敵軍的進攻,但是隻要這些長城守軍能阻擋敵軍一小段時間,那麼大規模的防衛部隊就會迅速趕來增援。

    ▲長城要塞遺蹟

    而就算敵軍擊敗了長城守軍,那麼遊牧民族的軍隊要想進入長城以內,也不是件簡單的事,他們需要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如願,這給了中原王朝應敵的時間。

    因為,雖然長城只有幾米高,但就是這幾米的高度,遊牧民族的戰馬是無法跨越的,而遊牧民族戰士的戰鬥力關鍵所在就是戰馬,若沒有戰馬,遊牧民族的戰士們就無法發揮騎射戰術和快速進軍,其根本無法擊敗中原王朝的防禦部隊。

    ▲遊牧民族軍隊

    為了能讓龐大的軍隊和軍事物資進入長城以內,敵人要麼拆卸一段長城,要麼就必須攻擊防守嚴密的長城隘口,但不管使用何種方法,他們都要花費許多時間,而這些時間對中原王朝來說極為重要,是完成一系列戰略、戰術的關鍵。

    ▲長城要塞遺蹟

    長城的預警作用

    長城除了直接防禦敵人的進攻外,也在發揮預警和情報網的作用,比如在秦長城上大概每間隔1000米就有一座烽火臺,至於明長城上的烽火臺就更多了,當守軍發現敵人進攻時,守衛長城的將士就會在烽火臺上燃起狼煙,並放號炮,駐守在其他烽火臺上的守軍們看到燃起的狼煙和傳來的號炮聲,便會明白敵人發動了戰爭,接著就會一個接一個的向內地傳遞訊息,報告戰爭爆發,讓關內人員做好準備,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喜歡用“狼煙四起”這個成語代表戰爭的原因。

    ▲秦烽火臺遺址

    而烽火臺不光只有點燃狼煙報告戰事爆發這一個作用,其也能報告敵人的數量!

    烽火臺上設定有旗幟和旗杆,當守軍發現敵軍後,就會掛上旗幟,而不同的旗幟有不同的含義,比如一面紅色旗幟就代表有五百敵軍,三面紅色旗幟則代表一千五百敵軍。這種軍情預警對中原王朝防備那些藉助快馬發動“閃電戰”的遊牧民族軍隊具有極大的作用。

    ▲三面紅色旗幟代表敵軍有1500人

    長城的積極防禦和征服作用

    除了上述的幾個作用外,長城還是一個邊界道路系統、物資儲備中心和浩大的運輸網路,若是沒有長城,守衛部隊很難在懸崖峭壁和崎嶇的山脊上迅速調動士兵,而有了長城和與之相連的道路,中原王朝的軍隊只需要沿著官道(道路)前往長城,然後再登上平坦的長城步道,就能快速調動士兵趕往遇襲地點,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地走崎嶇的山路了。

    ▲有許多條道路與長城直接相連

    長城的步道足夠平坦、寬闊,有時甚至還能讓運輸物資的輜重馬車兩兩並排在步道上隨軍前進,而長城上的各個要塞中也儲存有大量軍事物資,這對物產不豐、補給不便的邊疆地區來講很重要,能極大減輕軍隊的給養負擔,加快行軍速度。

    ▲中國曆代長城總圖

    事實上,擁有如此之多軍事作用的長城不僅僅是一道防禦設施,當中原王朝國力虛弱之時,中原王朝的軍隊當然只能依託長城上的軍堡、關城等防禦措施苦苦防守,但一旦國力強盛,那麼長城就是中原王朝向草原擴張的進攻支點!

    長城將源源不斷的向北伐草原的軍隊提供兵員、給養和安全的據點!這也是為什麼中原王朝總是會在國朝初開,對敵人還擁有較強軍事優勢時就主動修建長城的重要原因之一,史書《新書·過秦》上就有記載秦始皇先以強大實力擊敗匈奴,後又修築長城的文獻:

    “(秦朝)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秦長城烽火臺遺址

    有了長城的保護,中原王朝也能在邊疆地區開拓出更多的土地,更好的進行農牧業生產和貿易等活動發展經濟,所以歷朝歷代修築長城時總是會往長城的沿線進行大規模移民,改變邊疆地區的人口和民族結構,讓中原政權在邊疆地區徹底站穩。

    所以將修建長城視為守成和不思進取是不對,長城反而代表了中原王朝準備擴張的野心。

    ▲秦長城要塞遺蹟

    長城對敵人經濟和軍事的封鎖作用

    即使是在中原王朝國力不足以擊敗遊牧民族時,長城也能發揮多重封鎖線的作用。

    對於長城以北的各個民族來講,中原王朝生產的茶葉、鋼鐵和鹽巴等物品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因為他們的飲食裡缺少蔬菜和維生素,必須要經常喝茶葉才能保證健康。鋼鐵則是製作武器和工具的最主要材料,草原上的科技水平低,鋼鐵產量也低,必須大量從外界獲取。而鹽巴不僅是增加食物美味的調味料,也是製作醃肉儲存食物的重要新增劑,同時人和動物的身體發育、體液迴圈也不能缺少鹽分。

    ▲茶磚,易於儲存和流通

    這些物資充足時,長城外的各民族就能生養更多的人口,具有極大的戰爭潛力,而為了扼制敵人的發展和潛力,中原王朝常常對敵人禁運,實施經濟封鎖政策,不準那些對發展很重要的物資落入敵對勢力之手,提高他們的實力。

    有時,中原王朝也會與長城外的各部落有選擇性的進行壟斷性質的貿易,用那些在中原市場上不值錢的物資和長城外的各部落交換更值錢的馬匹、人參和皮貨等物資。

    ▲鹽巴

    一般情況下,這些貿易活動主要由國家主導和管理,官府會嚴格把控物資的品種和交易的規模,有時候甚至連鐵鍋都不允許賣給敵人,但是財帛動人心,有許多不法商人為了厚利往往選擇向敵對勢力走私,而有了長城,官府就能更好的防範走私活動。

    雖然駐守長城的一些官員總是會和走私商人蛇鼠一窩,或是自己蓄養商隊向長城外走私,無法完全杜絕走私活動,但卻能減少規模,增加其成本。

    長城除了能對敵人發揮經濟封鎖的作用外,也能對敵人達到軍事戰略封鎖的作用,比如在敵人攻破長城進入內地燒殺劫掠之時,中原王朝的軍隊就可以搶先堵住敵人在長城上開啟的缺口,然後實行堅壁清野和戰略包圍等戰術,讓敵人既不能得到補給也不能在長城以內立足,最終達到將敵人堵在長城以內消滅的目的。

    ▲遊牧民族軍隊

    明朝的北方邊軍面對寇關的蒙古軍隊就多次藉助長城使用了這一戰術!當蒙古軍隊攻破一段長城進入內地後,明軍會派重兵搶先堵住長城缺口,然後聚集多支軍隊將敵人團團包圍起來,這樣即使無法全殲敵軍,也能殺傷一大部分敵人,並將敵人搶劫的物資和人口重新奪回來。

    ▲彪悍的遊牧民族軍隊

    若是沒有長城,中原王朝面對那些逐水草而居又有馬匹作為坐騎的遊牧民族敵人,將會感到極大的被動,因為中原王朝的北方國境線太過於廣闊了,沒有長城的阻擋,敵人可以選擇任何地點作為進軍路線,而中原王朝要想將整個漫長的北國邊境線守住,起碼需要武裝數百萬軍隊才行,但這種窮兵黷武的做法以中原王朝的財政來說是不可能達成的。

    而若是中原王朝勞師千里遠征,那麼遊牧民族看到自己無力阻擋兵鋒時就會帶兵撤退到中原王朝軍隊找不到的遠方躲藏,另外派出小股部隊襲擊中原王朝軍隊的補給線,等到中原軍隊的補給無法支撐時,他們再重新回來,這種游擊戰術讓中原王朝面對遊牧民族時非常被動。

    ▲遊牧民族戰士

    所以在冷兵器時代,中原王朝在邊界地區修建長城對遊牧民族加以防範才是最有效和經濟的做法。

    有了長城的庇護,中原王朝就能實行積極防禦戰術,面對遊牧民族的軍隊時不會再那麼被動,只需要駐守長城就能解決大部分戰鬥,同時也減少了軍事花費和駐守計程車兵數量,所以大多數中原王朝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時都會選擇修築長城,對此古人還在史書上明確的寫出了自己修築長城的理由:

    “大興師徵之,(敵人)則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誅也;師還則寇鈔又起;留卒戍守,則勞費不資,故惟有築長城以防之;然則長城之築,所以省戍役,防寇鈔,休兵而息民者也。”

    ▲遊牧民族的軍隊

  • 18 # 令裕堂

    長城是怎麼起防禦作用?

      真實的情況是:長城雖然修了,很多路段其實並沒有駐下重兵,只是時不時有士兵去巡邏而已。或者說,從兵力配屬來看,長城很多時候可以稱作“空城”。

      花了巨大代價,修的卻是一條綿延幾千公里的空城,這又是為什麼呢?

      但在實際上,對抵禦遊牧民族,這道長城非常有效!

      原因很簡單。古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遊牧民族進攻漢地,也要吃要喝,雖說可能會搶到一點,但哪個成熟的將領會將戰爭勝利構築在假設的基礎上呢?所以,要是回到古代,你會看到這麼一副遊牧民族出征的場景,前面是大隊人馬,後面是無窮無盡的牛羊,這些牛羊就是遊牧民族的“糧草”。

      這道長城的作用,防不住人,人長著手,一翻就可以過去,但牛羊呢,遊牧民族胯下的馬呢?它們不長手啊,就爬不過去。要丟掉馬牛羊,翻過長城去,那就不是軍隊,而是難民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家齊上陣,把長城扒開一個缺口。但人家遊牧民族是軍隊,不是黑社會拆遷隊,帶的傢伙肯定不順手,只好刀槍劍戟當鐵鍬用,等長城扒完,手裡的武器也廢得差不多了。

      就算扒開了,事情也麻煩,人家遊牧民族玩得是游擊戰,踹空門,偷冷子,打了就走,搶了就跑,要是有大塊肉,那就狠狠咬上一口,靠的是機動性強,來去如風。要是苦逼一樣地先幹起拆遷隊,就意味著放棄機動性,極有可能缺口剛剛扒開,正精疲力盡的時候,好傢伙,成千上萬的朝廷軍隊已經嚴陣以待,就等著抓俘虜、搶被他們趕來的大批牛羊“糧草”了。

      但河西走廊這種長城,到了內地,就效果不好了,再上兩張圖,對比一下:

      河西走廊貧瘠無比,物資豐富的,只有那幾個綠洲,遊牧民族要達成機動性,就算扔掉馬牛羊,翻過長城來,人數太多,也只有餓死的份。但內地長城以內,可是物產豐饒啊,只要能翻過來,可承受的人數可就多多了,就算沒有馬牛羊,也可以改行做流寇,四處劫掠,那也很麻煩。

      怎麼辦,那就再築得高一點,城牆再厚一點唄。所以,在內地,長城就真正成了“長城”。

      看上去像真的城牆了吧?

      講了這些,應該可以看出來了,長城的作用並不是阻止小股牧人們的翻牆,而是針對大股入侵者,將它們的入侵路線限制在若干個關隘,當然這些關隘的防守嚴密無比,駐軍也非常多。

      這就是長城的主要作用:建造一條人工障礙物,削弱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優勢,迫使它們不得不來進攻我們高溝深壘的關隘,或者說,迫使他們在我們的主場作戰。

      可以設想一下,要是沒有長城,那有多少草原上的牧羊人會輕易闖進中原,來去如風,動不動就來燒殺劫掠,整個北方的人們還能正常的生活嗎?就算能擊退敵人,國防開支要多少,財政稅收能支撐得住嗎?老百姓豈不要窮死,哪裡還會有若干個安樂祥和的盛世?

      和修長城的花費相比,不修長城代價更大。

      長城,不僅僅是個國防工事,背後藏了我們民族高深玄妙的大智慧。

      清朝也是修過長城的,但地理位置比較奇怪,想必大家一眼就能看清楚防的是誰。

      真是準備好了一旦南方有人起事,就節節抵抗啊。(插一段,清朝大概仔細研究過朱元璋北伐,修的這些長城,就專門為了對付漢人北伐,深得兵法之妙,一切南方北伐的兵家要地全守得死死的。在冷兵器時代,這幾條長城要是能發揮作用,還真不知道怎麼才能北伐成功)

      唐朝為啥沒修長城?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北魏長城,和唐朝年代相隔不遠。前面說過,長城的作用,就是隔斷遊牧民的馬牛羊進入,5,600多年前修的明長城,抗戰時都還能用做工事,很多現在都還在。北魏滅亡,到唐朝建立,還不到百年,年代相隔更近,長城自然還能用,就算到唐朝滅亡,也就不到四百年。前人已經弄好了,還能用,為啥要組織人力再修?

      至於元朝,它是沒修。它幹嘛要修?蒙古人再傻,也不會傻到修一座長城,萬一不行時,還會被它擋住自己回草原老家的路。

      要是它真這麼做了,徐達等人肯定要搶先機,把那些隘口統統堵上,在關內全殲元朝餘孽,斬草除根,那後來明朝和北元快一百年的激烈戰事估計不大會發生,滿清連一點崛起的可能都沒有。那我們現在倒還要感謝元朝皇帝了。

  • 19 # 舊書齋

    從歷史角度來說,長城對抵禦古代匈奴,用處並不明顯,因為單純的長城,在明朝之前,只是一道並不高的土城牆罷了。到了明朝,九邊的出現,才讓長城變得雄偉壯麗。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萬里長城,實際上是明長城,真正的秦長城,大多數僅剩下殘垣斷壁。

    那麼,單純的長城,對抵擋匈奴和蒙古沒有太多作用,為什麼很多朝代,要不遺餘力的修築長城呢?原因在於,單純的長城用處不大,但以長城為依託的防禦體系,非常有用。

    我們可以拿一張秦朝或者漢朝的地圖,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長城以北,還有一大塊屬於中原王朝的土地。被稱為九原,朔方。在陝西長城以北,黃河河套平原以南,有一塊叫河南地的地方。

    由此可見,長城並不是中原王朝的邊境,九原,朔方才是。

    陰山山脈和河套平原

    長城的防禦體系

    長城並不是一段長長的城牆,而是一整套完整的防禦體系。長城只是防禦體系中的一個環節而已。倚靠長城就太過天真。

    長城依山而修築,地形險要,視野開闊,但再這樣險要的地形中,卻缺少依託,形成了兵家所說的有險無勢的險地。

    何為勢,倚靠,長城防禦體系,所依靠的,是北方的河套平原,河南地,以及朔方,九原的防禦公式。

    在和北方遊牧民族長時間的對抗中,中原王朝已經找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命門,那就是河套平原,也就是朔方。於是,蒙恬在北築長城的同時,繼續向北,屯田於朔方,漢朝大將衛青,漠南之戰的根本目的,也在於築城朔方。唐朝張仁願,築受降城,也在朔方。

    於是,長城的作用變成了聯絡通訊,因此,在秦漢時期,雖然修築長城,但僅僅是築土城,烽火臺,並不高,也不是很堅固。到了唐朝,更是懶得再修築長城。秦,漢,唐,這些朝代,都不把長城腳下,當成戰場,而將廣闊的漠南草原當成戰場,而長城,成了後勤補給自己溝通聯絡的軍事建築。

    面對蒙古人進攻,中原陷入困局

    對付蒙古,中原王朝也用不著長城,因為蒙古人已經打到淮河漢水這次,長城成了蒙古人的建築物。宋朝的領土萎縮,讓長城沒有了作用。而明朝的瘋狂基建,也讓中原陷入困局。

    前期的明朝,非常強大,但面對明朝攻勢,北方遊牧民族雖然抵擋不住,卻可以在短時間內滿血復活。這樣的情況,讓明朝陷入困局,可以說,明朝是首個,把長城當成邊境防線的大一統王朝了。

    明朝的困局,前文說過了,瘋狂的築城,實際上是一種被動防禦,肥美的河套平原,陰山南麓的遼闊草原,都成了遊牧民族的戰略補給地,因此,遊牧民族可以很快恢復實力。

    這種被動的防禦,讓明朝的領土日漸萎縮,最後不得不以九邊為邊境,失去了長城以北廣闊的戰略縱深,但遊牧民族總能找到防線的破綻,然後突入今來,最終明朝也沒有抵擋住外敵的入侵。

    如今的萬里長城,已經成為中國的標誌之一,沒有了久遠的戰火和血腥,只是一種歷史的見證而已。

    萬里長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做短線交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