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安軍子
-
2 # 良心守望者
始終要做一個心中有夢想併為之付諸努力的人。
始終要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始終不能做壞人。
-
3 # 望潮人
三國演義中出場人物眾多,個性鮮明,對多的啟示和對我們人生的意義來說,我們身邊相處的朋友同事的性格脾氣出事思路大部分在三國演義中可以找到性格相似的人物,按性格決定命運一說來推斷,大機率可推斷出相似的性格命運,現實意義來說,可以讓你跟別人打交道更能從容一點吧!個人認為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人類的社會萬事就像一杆秤,不是這邊低就是那邊高,所需的就是中間的那個平衡。
三國演義整部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及西晉初期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最後統一各國,為了侵佔各個領土開始展開殺界......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軍事政治衝突,在軍事政治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大群鮮明生動,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羅貫中也因此獲得了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刻畫的近200個人物形象中最為成功的有曹操、司馬懿、諸葛亮、關羽、劉備、趙雲等人。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很善於使用詭計,是一個十分偉大政治家、陰謀家、軍事家、詩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義胸懷,具有濟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關羽“威猛剛毅”、“義薄雲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劉備、關羽、諸葛亮等人和演義中的差別是很大的。
-
4 # 鵬學天下
《三國演義》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我四大名著,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三國里人物的描寫有血有肉、生動呈現了那段歷史:
首先,奸雄可恨。東漢末年,董卓利用自己手中的兵權當了太師,廢少帝,立獻帝,臥龍床,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呂布只是一介勇夫,他背信棄義,為金錢而殺丁原,為美麗而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最後被曹操殺死在白門樓,董卓和呂布都落得歷史罵名。
其次,英雄心痛。周宇,三國時東吳大將,因為妒忌諸葛亮的才華,被諸葛亮三氣至死,埋沒了一肚子的才華。關羽熟讀兵書、有勇有謀,曾經打過無數勝仗,但由於驕傲輕敵,中了呂蒙之計,致使自己敗走麥城,為吳所害。龐統與諸葛亮合稱"鳳雛臥龍",但在落風坡中了張讓的埋伏,被亂箭射死。悲哉!狀哉!
最後,欽佩英雄。欽佩諸葛亮的奇計百出,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欽佩張遼威震逍遙津,跟隨曹操屢建戰功;欽佩趙雲在曹操百萬軍中七進七出,人稱"常勝將軍"。
那麼讀《三國演義》對我們有些什麼啟示呢?
第一、認清歷史趨勢;袁紹本是政府高階官員、18路諸侯盟主,因為對時局判斷有誤,加上對漢室的關係和其他軍事團體的關係處理上不得當,落得身敗名裂;
第二、人才重要、團隊更重要;呂布乃武列第一,可惜認不清敵我、大義面前選擇失當最後早敗;曹操唯才是舉,廣羅天下英才,最後成就大業;
第三、人生須努力、何時都不晚;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是年60歲。憑著一個“義”字,劉關張加上諸葛孔明,經過九死一生最終建立蜀國政權。關羽還成為中國“義”字的代表人物;
第四、外交利益為重、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吳國本是最弱的,但是吳國在危機當頭可以聯蜀抗曹,赤壁一戰,成為經典;夷陵之戰,吳國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打得了隨後長時間的安定;
第五、縱觀三個國家的勝敗,總結出一條真理,團隊是勝利這本!
三國的精髓就是認清形勢、把握機會、堅持努力、團結天下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
5 # MamBa體育
三國給我的啟示: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即使現在他可能是個無名之輩,但是你又怎麼知道現在的無名之輩將來會不會名震天下呢?
做人要有遠大的抱負,不能為了眼前利益所迷惑。也許現在你碌碌無為,但只要為了志向持之以恆。
成功也許會晚到,最晚也不過大器晚成!
-
6 # 時代之窗
三國演義的人生啟示:
【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流不息,浪花淘盡無數英雄,那時的人,那時的事,那時的爾虞我詐,是非恩怨,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只有社會依然前進,時間依然增加,歷史依然上演....
亂世梟雄也好,無名小卒也好,都存在過,最終也消於無形....雄心不在,霸業不再.
分是合的結束,和也是分的最終歸宿。一切都成灰土,青山依舊,夕陽依然紅..........
【2】 三國戰亂紛爭,群雄並起,但不可統稱之為英雄。真正的英雄,其志在於平定天下,使天下百姓免受戰火之苦。而那些志在奪得天下,稱帝繼位以求名垂青史者,自私之人爾,不足以論之。
朝代更替並非時代潮流,百姓安康才是眾望所歸。倘若人民安居樂業,又何必改朝換代?
【3】 讀《三國演義》的樂趣。諸葛亮、曹操、劉備、周瑜……….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在不多的兵馬交戰中上演著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故事:《空城計》、《草船借箭》、《三氣周瑜》………這些故事中有讓你高興的,有讓你生氣的,特別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令人佩服的五體投地。體會古代英雄人物的聰明才智,這是讀《三國演義》的樂趣。
【4】 《三國演義》裡的“三顧茅廬”最令我記憶深刻,劉備、張飛、關羽他們為了請到諸葛亮,三次登門拜訪,不畏艱辛,最後成功的請到“臥龍”從這個故事,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想學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到挫折,要三顧茅廬,只要用你的真誠打動對方,就一定能行。還有一個故事:在劉備起兵七十萬水陸並進攻吳為關羽報仇時,張飛衝動鞭打兩個部將,在晚上兩個懷恨在心的部將因一怒之下殺死了酒醉未醒的張飛,一代虎將死於非命。也告誡了我不要魯莽行事,意氣用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5】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
7 # 小小團長
三國演義很多著名的章節,大家都比較熟悉。
比如一定要學會養生,像司馬懿熬死了全部。
比如一定要善待下屬,像張飛死的比較窩囊。
比如現代人成功的典範,呂布的貪財好色。
三國太多的故事都讓人耳熟能詳,三國寫的忠、義教導著中國人如何做人。聰明人推崇諸葛亮,現在更多人推崇的是曹操,真正的謀略大師,但司馬懿才令人膽戰心驚。
有空看一看,我發現我好像沒從頭到尾看完過,還是看完了我都忘了。
-
8 # 西瓜真探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是以我國三國曆史時期為背景,以同時期一些真實歷史人物和一些虛構人物以及虛構情節相結合的文學鉅作。這部鉅作對我們的人生啟示也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如果要細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你可以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提問我們可以共同探討。從宏觀來講的話我可以用一些詞語來展現對人生的啟示:
1.亂世出豪傑,時勢造英雄。
2.防人之心不可無。
3.得人心者得天下。
4.小成靠個人,大成靠團隊。
5.做人要有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
6.任性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7.創業絕不是一帆風順的。
8.亂世人命賤如螻蟻,珍愛和平。
9.能屈能伸真丈夫。
等等...
-
9 # 湘水微波
我認為《三國演義》對我們的人生啟示在於三方面。
第一個啟示是高手在民間。三國給草根提供了一個大舞臺。中國古代都是精英治國,每次只有重大變革時才有草根出頭的機會,三國正處於這樣一個時代。三國中各路英豪大多為草根出身,劉關張都是底層人物(劉備號稱皇叔其實遙遠得八杆子打不著了),曹操、孫堅手下的將領謀士也大都來自民間。雖然精英和世族大戶也湧現了一些的人才,但那時已經到了英雄莫問出處的時候,各路英雄盡顯風流。
第二個啟示是團隊的重要性,團隊又以義字為先。《三國演義》就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義字貫穿始終。因為義而結合在一起,即便是出身低微,也能形成強大戰鬥力。劉備為織蓆販履為業,關羽為販棗為生,張飛為殺豬賣肉為生,雖都有能耐但也就空有壯志,或為匹夫之勇。但三人結合,生死相依就不同了,不懈努力使他們終於開創了一番天地。
三是人才最為重要,使用人才更為更為重要。當群雄並起時,只有得人才者得天下。曹操、劉備、孫權無一不是聚集了大批謀臣猛將才能獨霸一方。呂布為三國第一猛將,但呈匹夫之勇終不長久。袁紹、袁術手下人才再多,不善使用,勾心鬥角最終敗績。能網羅人才駕馭使用人才是王道。三國最先敗亡是蜀國,原因何在?因老一輩文官武將死去,人才形成了斷層,失敗就成了必然。
總之,《三國演義》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教科書,給人帶來了多方面的啟示。
-
10 # 我愛你中國北部灣
三國給我們那些啟發?
我想肯定大家都讀過,或看過三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給我的啟發有很多。那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我的啟發。
三國裡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段子。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空城計,離間計,七擒孟獲,等等!還有很多計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可以用到。
1我喜歡鬼才郭嘉。他為什麼叫鬼才呢,後人評論他說,他的計大都是有一定賭成分。只不過每一次都賭贏了。他生活作風不好。曹操只愛惜他是個人才。他生活在那些問題都可以包容一切。只不過他英年早世。享年三十八歲。他的才能超過諸葛亮。郭嘉在曹操手下。當郭嘉死的,曹操非常的可惜。經常和手下人說的一句話。如有郭嘉在也不至於這樣!他們倆如朋友一般。曹操有三次哭郭嘉。還流傳這樣的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一句話。那我下面就給講一下郭嘉的才。平呂布,定河北,平烏桓,統一北方。在早年,郭嘉還預測,孫策之人將會遇害!的確後來讓郭嘉說對了,不知道是猜的準,還是人就是他派出去的。那就不知道了。
郭嘉的死已經把曹操的北方統一已經成為三國鼎立時期的一大國了。
這個曹操於郭嘉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是個人才,知道你有其他的小毛病,我都可以包容你。
大家大故事聽的都太多了,我就給大家講一些小故事。曹操手下的楊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他非常的聰明,有時真的應了那就話聰明翻被聰明誤。楊修把自己關在家裡,半個月已久來研究曹操,把曹操什麼都給研究的明明白白。你說你研究誰不好,研究曹操。研究就研究吧。還喜歡說出來。曹操故作說前半句。楊修就把後半句和其他人就說了。後來楊修讓曹操找了一個藉口給殺了。
這個事告訴我們怎麼做人呢?即使你是一個人才,你要在老闆面前也要裝作不知道。不能把老闆的所有心思都猜到。做人不能太傲。不能把任何人都瞧不起!即使猜到了也要裝作不知道罷了。不然會引來殺身之禍!
大家都應該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在小時候先不吃,把梨讓給了老人。的一個故事。今天我給大家在講一下孔融的故事。
孔融在曹操帳下。在建安9年吧。曹操把袁士妻子嫁給了曹丕。而孔融就給曹操寫信說古有蘇妲己今有丞相您啊。武王伐紂,把蘇妲己贈給了周王。一下曹操就生氣了,狠的他。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曹操下禁酒令。而孔融就喜歡喝酒,無酒不歡啊。孔融又曹操寫信說,古有孔聖人飲酒如果不飲酒就成為不了孔聖人。就這樣的把曹操又一次的罵了。孔融還天天不聽命令天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狐朋狗友的天天喝酒。曹操聽見大怒。孔融一家全殺。孔融就這樣的死了,他死了他都不知道他為什麼而死的。
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酒都是拿糧食弄的。其實曹操也非常喜歡喝酒啊。可誰知道前線還在打仗,糧食都不夠年年戰亂。哪有糧食釀酒啊。曹操這個人非常的節律。你犯錯誤可以原諒你。但一再的犯錯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啊。
孔融的事情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呢?當你猜不到,或者想不到上級的任務的話。你就先執行。不要違背任務反其到而行之!
我們再來講一下。許攸大家應該初中的歷史上有寫過,曹操看許攸前看,高興的連鞋子都沒有穿就去見許攸。許攸原來是袁紹的謀士,因在袁紹軍中得不到重用,給他獻計獻策都沒有用。後來才有曹操不穿鞋見許攸的場景。許攸獻計才有了大財袁紹。後來曹操攻破鄴城,佔領冀州。也就是河北。許攸見曹操直呼曹操小名阿瞞。曹操都是忍了。後來有很多人連合告狀。說他見人就說,如果我不獻計給阿瞞,我們住的用的未必是他的。
曹操這才痛下殺心,讓許褚給殺了人頭。
許攸的一生,給我們什麼啟發啊。
做人啊即使有了非常大的功勞也不能忘本,也不可以驕傲,傲慢。
-
11 # Khy1厚德載物
《三國演義》是四大古典名著,也是家喻戶曉人人喜歡愛看名著,其小說圍繞三國時期所發生的諸侯戰爭體裁。劉備,孫權,曹操,形成的三國鼎立,描述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具有能賢智謀謀士,也有智勇雙全的各路豪傑,書中描述故事如,桃園結義,三雄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諸葛亮的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聯營,軍事上謀計等,書中所刻畫的人物各各栩栩如生,看三國很有知識性,趣味性,也從書中啟發領悟人生的境界,如何去掌握與把握自己,從中認識借籤學習古人智慧謀略方針,承前啟後的幫助自己去認識。
-
12 # 金道論國學
《三國演義》對我們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這裡有很多領導、同仁都研讀過,也都瞭解書中的內容。
我讀三國是從上大學的時候開始的,那個時候對三國並沒有什麼好感,只是認為做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應該讀一下我國的名著,增加自身的知識含量。初讀三國,就被書中的故事情節給迷住了。比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空城計、七擒孟獲等。關羽的義氣千百年來成了男人心目中的典範,被封了神。張飛的鮮活個性,諸葛亮的高超智慧和謀略;周瑜的英才早逝等等都讓我著迷,愛不釋手。三國絕對是一部好書,百看不厭。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看三國,突然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不單單是一個故事了。三國之所以成為古典名著,除了故事的精彩,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讓人品味人生,品味一些做人的道理,這才是書中奧妙之處。
三國最成功的一個方面就是寫人物,每一個人物都個性鮮活,有血有肉!但在寫人物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做人做事一切都不能“過度”。過度了,本來是好的也會變成壞的。這是我讀三國從中得到的一點體會。
-
13 # 宛城老張
有道是:“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那為什麼有“老不讀三國”之說?《三國演義》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以東漢未年,魏.吳.蜀為歷史背景為線索。生動的描述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所發生的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回溯歷史,透過厚重的歷史事件描述。把一個個性格迥異,形象豐滿的歷史人物呈現在我們面前。淋瀝盡致勾勒出那個歷史時期全貌!
書中透過人物的語言,性格,動作的詳實描寫。來講述他們如何化危難為神奇,決勝於千里之外!
現代人透過閱讀《三國演義》應該有以下啟迪。
一.我們應學會如何察人.識人.用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使自己有一個好人脈關係網!
二.我們應學會“運籌維握,謀事在先”使自己在處理繁雜事情時井井有條.不慌不亂!以籌萬全之策!
三.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我們如何揚長避短。經常審視自己不足,學他人之長。逐步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
14 # 勵志閣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文化史,哲學史的重要史書經典著作,那麼《三國演義》交給我們什麼實用的人生道理呢?司馬懿:司馬懿的成功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一定會有希望。關羽大意失荊州:告訴我們狂妄自大註定要失敗,要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為人處事學會低調一點或許是大丈夫更為容易立世之本的成功之道。諸葛亮的空城計:告訴我們打敗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所以失敗的時候,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做事情一定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不能中途而廢。草船借箭:告訴我們要善於利用各種條件,包括對手的性格,氣象條件來巧妙地提升自己本身的能力。青梅煮酒論英雄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有遠大的理想抱負,那麼久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情上去斤斤計較。三國劉備的“創業史”還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功成名就,完成大業,最終還是需要招兵買馬,組建團隊,要善於聽取屬下的意見和建議。
以上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希望對書籍跟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可以跟我交流一下,書籍裡的故事跟文化底涵帶給我無窮的樂趣。
-
15 # 武漢彭崇武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其實是一種比較偏頗的不科學的說話,正如以前的人們把性看的諱莫如深,生怕小孩接觸到與性沾邊的東西,視之為洪水猛獸。其實,水滸中的好勇鬥狠、三國中的謀略算計以及紅樓中的男女事情,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閱讀了解,正如科學的性知識一樣,各個年輕段的人都可以學習瞭解,包括小孩子。比如《三國演義》的許多謀略算計,我們可以正看也可以反看,其實許多對我們的人生都有非常好的其實意義。我在這裡挑三個來與大家分享:
第一,比如曹操的“唯才是舉”的人才謀略。在三國之前,人才主要是薦舉制,比如大家熟知的“舉孝廉”以及“察舉制”。舉孝廉主要是推薦道德品行非常好的人,察舉制的權利掌握在官僚與大地主階級手裡,所以形成了相對嚴格的壁壘與壟斷,一個是品德導向,一個是門第導向,反而讓許多出身寒門有智慧才幹、但道德一般的文武人才得不到出路。而逢亂世,更多的是需要能人猛士,曹操提出“唯才是舉”,淡化私人道德和門第身份,高度重視其智謀才幹,迅速聚集了一大批非常傑出的謀臣武將。《三國演義》給人的印象是,劉備手下的謀士武將最多最傑出,其實是個錯覺,真正彙集了當時最多一流人才的恰恰是曹操集團。
第二,比如劉備與陸遜之間的夷陵之戰。關於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殺,劉備為了兄弟義氣,不聽大家的勸告,執意要為關於報仇,結果中了陸遜的計,被火燒連營,最終死在了白帝城。一句話“衝動就是魔鬼”,劉備此舉真的是不夠冷靜。在對照看司馬懿,諸葛亮百般羞辱交戰,始終能夠堅壁不出,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凡事不要過於感性過於衝動,一定要理性冷靜,不然肯定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與難以承受的後果。
第三,諸葛亮六出祁山。在六出祁山的過程中,其實魏延提出過更好的路線,諸葛亮因為魏延生有反骨而防備他,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這一點也啟示我們不能因人廢言;六出祁山,屢敗屢戰,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啟示我們做事情不能輕易言敗,而且有些事情明知不會有結果,但為了盡人事也必須堅持下去。
-
16 # 滄浪有話說
大家好,這問題雖然在文化標籤下面掛著,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文化領域的問答,正在過興趣認證,湊湊熱鬧吧!“前度劉郎今又來”乃一個出道金融且半途而廢的如今文化領域的小學生,獻醜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部三國,流傳了幾百年。普通人看和讀,大家們也多有點評,比如毛宗崗父子。一部書讀下來,其中體會,當是各有不同!我聊幾句個人看法。做人要看清形勢
書中諸葛亮,智多似妖,在羅貫中筆下,那是打了敗仗也能瀟灑地跑,如同《大話西遊》裡面紫霞仙子贊至尊寶“跑都那麼帥”!但是,蜀國最終還是沒能實現劉皇叔的夙願,還第一個被滅!為啥?漢,從根子已經爛了,氣數已盡。漢能代秦,咋別人就不能代你?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一個人能力再大,也挽救不了團隊!
做人要誠信
三氣周瑜,被不少孔明的粉絲認為是諸葛的偉大勝利。勝利何在?既然是借,為啥不還?本是該報團取暖的。把人家實力削弱,對你有好處?最終和東吳掐架,夷陵一戰,損失慘重!
夥伴很重要,別拆夥伴臺。
包裝好自己
劉備,給自己找了一個靖王之後的頭銜,成了皇叔,從一個破落戶一下子就光芒四射了。這大金片子往外一亮,能晃瞎好多人的鈦合金狗眼啊!就好比現在,有的人本來沒上幾天學,一旦有了點身份,就得到豪門掛靠一下,在裡面逛一圈,出來就是什麼mba 了,教授的頭銜都可能有!這點,人家比呂布強!呂布咋不說自己是呂不韋后代呢?還耍酷認乾爹,現在那些認乾爹的是不是都跟呂布學的?這不好!
做個好片片很重要,能給自己加分!
裝13要有度
諸葛亮讓劉備三顧茅廬,為啥非得三呢?一肯定不行,顯得自己輕,二麼不好聽。三好啊,這是萬物基礎,吉利!自己把譜擺足了就可以了!如果他敢再讓劉備跑一趟試試?估計張三愣子到了燒房子掄砂鍋那麼大拳頭了!
關二爺裝13就過了,人孫權願意和他結兒女親家,他冷冰冰拒絕不算,還罵人!後來就不說了,都知道!前邊說的夷陵之戰就是為他報仇,結果,賠了!
凡事要有度,別忘形!
該忍則忍
諸葛最後一次和司馬懿交手。司馬閉門不出,免戰牌高掛,知道他那邊堅持不下去,就耗著!你送女人衣裳,麼事,不在乎,要不穿上再跳一曲豔舞?
熬,也是策略,二十四拜都過了,就別在乎最後一哆嗦了!
書,是讀的,不是看的!學以致用的讀書才能幫助人生! -
17 # 十二十頁
《三國演義》書中共120回,電視劇共84集。裡面的故事共有100餘個,每個故事都寓意深刻,對年輕人影響更深的其實是裡面的人物。
《三國演義》對年輕人的啟示更大少不看水滸,老不讀三國。年輕時候更應該看三國。從以下人物中可以看出對年輕人啟示更大。
1、蜀漢先主——劉備
三國第一創業大佬劉備,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雖然創業不易,但堅持就是勝利。
第一次,23歲,創業失敗。官沒做成,投奔了公孫瓚,從老闆變成了員工。第二次,34歲,創業失敗。賠了徐州,損失慘重。第三次,38歲,創業失敗。最後找到袁紹避難。第四次,39歲,創業失敗。跟著劉表,但沒有得到重用,曹操並了荊州,沒地可去。第五次,47歲,創業成功,借了荊州,有了益州和漢中,三足鼎立。49歲稱帝。在這過程中,劉備清楚他需要武力和財力,所以找來了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還需要高人指路,三顧茅廬找來了諸葛亮。當然還需要辦公室,佔據了湖北、四川等地。
想成功需要不斷嘗試,並且成功也需要資源和經驗。不要怕失敗,就怕你不敢嘗試失敗。
2、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奉先
先後投靠過袁術、袁紹、張揚,張邈、劉備等,最後佔據徐州,佔據一方,卻遭部下反叛,最後劉備與曹操聯合攻打呂布,在下邳戰敗,被曹操處死。
反覆的跳槽,導致沒人敢“錄用”,在任何時候不能剛愎自用,目中無人。
-
18 # 張祖林
1.劉備的經歷告訴我們:集團總裁,完全可以從擺地攤做起。
2.呂布的經歷告訴我們:頻繁的跳槽,直接導致沒老闆敢錄用你。
3. 龐統的經歷告訴我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 馬謖的經歷告訴我們:專業課學得再牛B,工作時基本用不上。
5. 楊修的經歷告訴我們:在職場上,總搞得比領導高明,你會死得很慘。
6. 甘寧的經歷告訴我們:有不良前科,不影響你考公務員。英雄不問來路。
7. 袁紹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市場自由競爭,國企未必幹得過私企。
8. 曹操的經歷告訴我們:想在市場上大有作為,必先高舉國家政策。
9. 關羽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碩士),一時營運失誤,可能讓你輸給一個跨專業的。
10. 夏侯敦的經歷告訴我們:自殘,的確很有威懾力。碰到這種二球,哥也怕。
11. 蔣幹的經歷告訴我們:證券市場上,莊家放出的利好,一般都是為了套你。
12. 公孫瓚的經歷告訴我們:擅泳者必嗆水,玩火者必自焚;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13. 大小喬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才有錢又長得帥的男人,一般沒法陪你到最後。
14. 劉禪的經歷告訴我們:大型企業被兼併,高層管理者肯定會關注員工的心理動態。
15. 姜維的經歷告訴我們:雙學歷,有時比考研更具競爭力。
16.黃月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得好,不如嫁得好。
17.劉表的經歷告訴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再牛B,一旦死了,一切玩完。
18. 趙雲的經歷告訴我們:個人實力再強,若只想著高薪,結果只有一個:有職業,沒事業?
19.司馬家族的經歷告訴我們:為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
20.孔融的經歷告訴我們:讓梨是一種美德,要有所成就,必須具有高尚的品德。
21.張飛的下場告訴我們:要善待員工,若是長期壓制奴役,必將得到報復,即使不報復也會導致集體罷工或跳槽。
22.于吉的經歷告訴我們: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23.黃忠的經歷告訴我們:年齡並不是問題,關健是要有實力。千萬別小瞧老員工,有時候會幹的比年輕人更出色。
24. 劉禪的經歷告訴我們:富二代自己沒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職業經理人也難免被兼併的命運。
25.二喬的經歷告訴我們:嫁人別隻顧對方有權有勢,一心嫁入豪門,但未必就有好的結果。
26. 曹植的經歷告訴我們:職場不要只有利益,而沒有兄弟!
27.周公瑾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沈得住氣,要心胸寬廣,容得下別人的長處與優點。不要把個人的成敗輸贏蓋過了大局的利益!
28.曹嵩的經歷告訴我們:兒子親沒親生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有沒有潛質,只要是人才花再多錢培養也是值得的。
29.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成就自己的偉業,必須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目標,同時有運籌帷幄的計謀。
30.董卓的下場告訴我們:兒子是不能亂認的,尤其是有前科的,更何況自己是大款,為得家產甘當孫子的都有。
31.孟德的經歷告訴我們:企業要做大做強,就是要不斷地收購兼併,打壓個體工商戶!
32. 陳宮的經歷告訴我們:老闆找好員工難,好員工想找一個好老闆值得為他賣命的更難。
33. 魏延的經歷告訴我們:不忠不義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
34. 關羽的下場告訴我們:關係至關重要,不能看不起別人,尤其是老闆的乾兒子或小舅子之類的,哪怕自己跟老闆是親兄弟關係也不能歧視老闆看中的人。
35.袁術的經歷告訴我們:冒充國企會死得很慘…
36.張角的事蹟告訴我們:農民企業家,不好做啊……
37.木牛流馬告訴我們:先進的機械裝置是必須的,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減輕人力資源。
38.赤兔馬的事蹟告訴我們:名牌的東西就是不一樣,哪怕是二手的,照樣會有人花高價,哪怕是當奢侈品擺在家裡,也可顯示出主人家的尊貴富有。
39.諸葛亮告訴我們:大型企業光靠個人能力是很難突破業績的,要懂得如何管理、分配、開發下級員工之能量、給予重任,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團隊,以防人才短缺。
40.華佗的經歷告訴我們:光有專業技術是不夠的,關鍵是還得經過國家認證,五證齊全,要有經過臨床實驗,小私人診所? 是很難給人安全信任的。
41. 孫權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候守業比創業更難。
42. 漢獻帝的經歷告訴我們:當家族企業被親戚朋友或外姓人參股,而股份大過自己時,最終肯定是要更換董事長的。
43.阿蒙的經歷告訴我們:在企業如果沒本事,要跟就跟有本事的頭,這樣才能成就吳下阿蒙。
44.曹操請徐庶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才的惡性競爭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哪怕到了自己公司白拿薪水不幹活,也不要將他讓對手搶了去搞策劃,影響自己的企業前途。
45.諸葛叔侄告訴我們:與其在同一家公司吃同一鍋飯,不如各自在一家公司。
46.王允告訴我們:不管多大型多麼有實力的企業,只要存在有私人利益的人員,給予挑撥分化,都是可以把它整垮的。
47.劉表和劉璋的結局告訴我們:當企業做到小有成就時,忽然有一個自稱是親戚或朋友的要進來合股投資或來打工的,都要戒備以防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會轉收送人。
48.袁氏兄弟企業告訴我們:家族企業更應該和睦、和氣、團結,不該搞分裂、解體,否則會導制沒落。
49.孫尚香的下場告訴我們:當自己老公跟自己孃家的企業進行惡性競爭衝突時,不管站在哪邊都是很為難的事情。
50.董卓的經歷告訴我們:在分公司做副總,不如在總公司做經理。
51.馬超的經歷告訴我們:自己沒能力單幹時,不如找一個英明的老闆跟著他幹。
52.郭嘉的經歷告訴我們:紅顏薄命不如天妒英才。
53.華雄含淚告訴我們:千萬別把關公錯聽成公關,混淆視聽,犯低階錯誤,以致低估了對手的實力。
54.黃蓋告訴我們:立功不一定要自己親自打勝仗,自己“捱打”也可以立頭等功!
55.官渡之戰告訴我們:劍拔弩張下的對峙,很可能就是對手在為擊敗你而在尋找新的思路。
這些就是多次看《三國演義》給我帶來的啟發!
-
19 # 萌智
一部經典名著不僅體現在文學價值上,更有諸多啟發後人的處世哲學,《三國演義》涵蓋了軍事,歷史,哲學,文學等方面的元素,一位好的軍事家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國裡面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典故,群雄割據,博古通今,通達謙遜,啟示人生。
典故“三顧茅廬”,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欣賞孔明的才學,放下身段,謙虛請君出山,孔明不僅僅是軍事家,為劉備出謀劃策,協助建立蜀國,更是傑出的文學家,著有《出師表》,《誡子書》等等,作為君臣,事必躬親,運籌帷幄,作為父親,學識淵博,教子有方,作為歷史大家,留給後人值得斟酌的智慧,特別是他的處世哲學,令後生為之敬仰。
說到三國,不得不說一位傳奇人物,曹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開建立安文學,是一位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創立魏國,唯才是舉,提倡多項政治主張,文學方面的貢獻,著有《短歌行》,《七步詩》,等等,通兵法,好文學,有勇有謀的軍事戰略,滔滔不絕的文筆氣勢,被後人稱為“一代梟雄”,野心勃勃,逐鹿中原,成為一代傳奇。曹操的兒子,在才學方面非常優秀,曹丕,曹衝,曹植,這得益於父親的薰陶漸染。
孫權,最為著名的是”赤壁之戰“,與劉備聯軍,諸葛亮”草船借箭“,以少勝多,在孫策和周瑜的協助下,創立吳國,據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孫權不僅愛學習,更是說服呂蒙一起學習。篤志不倦,博覽群書,可見孫權是一個謙虛,博學之人。三國裡面的君臣都是頗有智謀之人,沿襲到現代,軍事哲學和處世之道也是諸多領域研究的經典。
-
20 # 雨中光
三國演義,是我們傳統文化精華的一個體現。裡面包含的文化,思想,謀略,太多了。漢室衰弱,群雄並起(由盛到衰的必然過程),袁紹的志大才疏,(事成於密,決定於細節,成於果斷,最忌好高騖遠)。曹操的精明果斷,雄才偉略(刺董卓不成後,果斷起兵,招賢納士,慧目識才,如韋典,許諸,等猛將,郭嘉 ,賈栩,程昱籌謀士,燒烏巢體現其精明果斷)。劉備,孫權,其經歷過程,與曹操大同小異,本質上都經歷過招賢納士,識人,用人。至於怎麼識人,用人,三人英雄所見略同,(但其計謀有所出入。)劉關張之義氣,(關公之千里走單騎,劉備之興兵復弟仇),趙雲,孔明的忠心(趙雲怒斥趙範,丞相北伐中原,雖擁兵自重卻不取而代之)。赤壁之戰,道盡了人生百態無不從其利益立場出發。三家盡是。後司馬氏一統中原,三國歸一。過程中,雄主之統籌,文士之計謀,武將之忠勇,官吏之百態。無不個性鮮明。其中為人處世之思想,計謀,利益之權衡,從頭到尾,處處體現於其中。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對我們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我讀《三國演義》那個時候對三國並沒有什麼好感,只是認為做為一名學生,應該讀一下我國的名著,增加自身的知識含量。初讀三國,就被書中的故事情節給迷住了。比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空城計、七擒孟獲等。關羽的義氣千百年來成了男人心目中的典範,被封了神。張飛的鮮活個性,諸葛亮的高超智慧和謀略;周瑜的英才早逝等等都讓我著迷,愛不釋手。三國絕對是一部好書,百看不厭。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看三國,突然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不單單是一個故事了。三國之所以成為古典名著,除了故事的精彩,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讓人品味人生,品味一些做人的道理,這才是書中奧妙之處。三國最成功的一個方面就是寫人物,每一個人物都個性鮮活,有血有肉,但在寫人物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做人做事一切都不能“過度”。過度了,本來是好的也會變成壞的。這是我讀三國從中得到的一點體會。
曹操:可以說是三國中最成功的政治家,文學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就這麼集各種優點於一身的人物,卻也有著致命的缺點就多疑,這也是寫的最多的地方。諸葛亮在多次與曹操的較量中都充分利用了他的缺點,就連傻張飛在長板坡都知道,利用疑兵之計使曹操上當,多疑最終也藏送了他的生命,這不能不讓人有點扼腕惋惜,他有偏頭痛,但在當時,華佗是唯一能救他性命的人,當華佗要給他開顱做手術時,他當時就疑心華佗有意害他,以致最終把華佗扔進大獄死在獄中。同時也宣告了曹操自己的死期將近,讀到書中這段時,我不禁感慨,這樣一位英雄,卻偏偏生性多疑,如果沒有這個缺點,再多活幾年,歷史是否可以改寫呢。
小說中另一個男主角關羽。大英雄吧,過五關斬六將,割骨療傷。多大的義氣,多大的英雄氣概呀!在當時的三國裡,關雲長可謂是大大有名。正是這樣的一位人物,也有缺點,狂,目中無人,最終導致敗走麥城,留下千古遺憾。讀史以鑑,一個人處身立世,不論你有多大的才氣,獲得多大的成功,謙虛待人待己,你才會一直成功下去,否則可能會像關羽一樣敗走麥城。
小說中的周瑜,周郎,年少有為,意氣風發。赤壁之戰在歷史上真實的事件是他獨立打下來的。赤壁之戰中對諸葛亮的描寫都是虛構的,就連草船借箭這樣事都是周瑜做出來的,而非諸葛亮。就這樣的一個有才氣的年輕軍事家,偏偏氣量狹小,眼中容不下比他智高一籌的諸葛亮,最終被諸葛亮活活氣死,臨死時還大喊一聲“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而且還大有人在。性格決定命運,今天的人們,為了有效的應對生存發展的挑戰,首先應該練好自己的性格,做一個大度的人,因為這是成敗的關鍵。現代人生存壓力大,經常會有很多煩心的事,所以我們要不鍛的修煉自身的性格,做一個有度量的人,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進步。
諸葛亮:小說的第一男主角,羽扇冠巾,智謀超人,忠心耿耿,為了忠於劉備,死而後矣,他神機妙算,每戰必勝,用人,用計,可以說在三國中沒有比他再厲害的了。但是他的缺點是自恃聰明,不識實務,他剛出道時,他的老丈人就說他“生不逢時”。這個道理他自己也懂,但他偏不識實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夢想著幫劉備實現霸業,統一全國。他帶兵六出岐山,最終以累死的結局而告終~在現實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夢想,但要客觀分析事物的存在價值和可行性,而不是一意孤行地去追求毫不現實的夢想。
趙雲:在三國演義中,描寫個性完美的人物不多,我認為趙雲算是其中之一吧, 趙雲在三國中算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軍事家,有勇能謀,忠義耿直在三國所有戰將當中,論勇,趙雲僅次呂布,排名第二,論謀則勝於呂布,所以在三國中,戰將的頭把交椅應當屬趙雲。這樣一位大將,他的威名應勝於關羽和張飛,功勞也不比關張小,劉備和諸葛亮都喜歡趙雲,甚至劉備直呼子龍為四弟。但趙雲做事賣力,做人低調。比起關羽的“狂”、張飛的“暴”則更顯大英雄氣節。他雖功高,但從不與關張爭功,他清醒地知道,劉關張是三位一體的,他充其量排老四,所以每遇到功勞,總是謙讓於關張~這也是他能與關張和睦相處的原因吧,就是這樣一個人,既有才華又有謙與讓人的美德,最後得以善終~所以值得朋友們借鑑的是趙雲的做事高調,做人低調。
《三國演義》能教予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其中蘊藏的道理,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研習。這是前人血和淚的凝結。閱讀它,能幫助我們矯正身姿,讓你行得更正,走的更直。雖然戰爭已經成為過去,但是三國中的智慧在當今同樣能夠被人借鑑。《三國演義》是留給我們後人的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這種文化必將被人們世代沿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它將註定在時間的河流裡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