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人外貌身材和內在氣質
6
回覆列表
  • 1 # 齊魯書畫院楊老師

    我作為一名書法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書法外形結構和書法內涵氣韻應該是一個整體,書法作品欣賞也應該從整體去觀瞻。沒有外型結構之美,哪來的書法內涵氣韻。真要分個高低上下,外型架構是初級審美的需要,內涵氣韻是高階審美的需要,也是就是一個書法層次的需要,但是隻要內涵氣韻不要外形架構的書法作品是不存在的,還是用整體感覺來衡量比較好。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2 # 燕銜泥

    書法的外形與氣韻,就如同一枚硬幣之兩面!蠢!你說哪一面兒重要啊?肯定是都重要唄!少哪面還不都成了“殘幣”嘛?![大笑]

  • 3 # 安雅威

    寫字講究筆畫。書法講究線條。

    《藝術概論》裡面講書法的四要素:用筆、結體、意態、風神。

    用筆就是一個字的筆畫或者線條。橫平豎直那就是筆畫。要讓筆畫變成線條,就要做到直中有曲,曲中有直。讀那些大書法家的字帖,它們的筆畫往往整體上是直的,區域性上是彎曲的。寫字的時候講究一筆一劃,寫書法的時候可以增筆畫或者減筆畫,還可以改變筆畫的形態。。

    結體就是一個字的結構。筆畫和筆畫之間的連線就叫結,部分和部分之間(或者說偏旁和部首之間)的關係就叫構。寫字的時候,結構往往時唯一的死板的,寫書法的時候,字的結構可以變,比如左右結構的字變成上下結構的,上下結構的變成左右結構的。

    意態就是相當於一個人的姿勢、姿態、表情。看歐陽詢的字,有些字看起來特別險,但是特別有活力。寫字就講究端端正正,四平八穩。書法的話,它講究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透過展左抑右或展右抑左,或者調整筆畫的傾斜角度、開合程度、粗細、俯仰向背等來傳遞出漢字獨特的魅力。

    風神就相當於一個人的氣質。常常會聽老師說,誰誰誰的字有文人氣、書卷氣,誰的字呢,又顯得很浮躁,很漂浮,殺氣很重。這些話說的就是字的風神。

  • 4 # 校傲臨風(書畫)

    學習書法,首先把形寫準確重要,然後以形寫神,只有先有形才能後有神。這裡所說的神就是提問者所說的氣韻。

    準確無誤的把形寫準確,才能完全學到範本精華,如果學習中一味追求所謂的氣韻,而忽略了形的準確性,那麼這種字就是我們所說的江湖體無疑了。

    因此書法的外形很重要,它來源於反覆的臨帖。而臨帖不僅要精臨,還要時時複習,以達到強化記憶和溫故知新的目的。臨帖不深,對帖的深意瞭解不透。只是浮光掠影。多次反覆的臨帖,就會逐漸領悟其中的精華。比如清代書法家何紹基臨《張遷碑》達到幾百遍,就是這個道理。

    王澍《論書剩語》中說:"臨古須是無我,一有我,只是己意,必不能與古人相訊息。″意思就是臨帖需要先把自己的思想歸零,一旦老想加入自己的個性,即提問者所說的氣韻,那麼就會與古人的書法越來越遠。

    因此書法首先必須講外形結構美,只有外形結構精準了,氣韻自然就會出現,正所謂筆到意到。

  • 5 # sz糊塗小老太

    個人認為書法的外形結構和書法的氣韻都一樣重要的。沒有外形就沒有氣韻,沒有氣韻那來得外形,缺一不可,互利互惠,相輔相成,沒有互為一體哪來的相得益彰。

    書法少了氣韻就想人少了氣質一樣,就只有美麗衣架,看著漂亮,但是給人的影響不深,不容易讓人記得。但是有了氣韻,還得苦練形,形可不容易練阿,沒有暑九寒冬的苦練哪來的形象好,哪來的形態各異,形象氣質,形式美。

    書法的外形結構和氣韻同樣重要,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形影不離的兩個重要因素。

  • 6 # 展天之雲

    形神兼備才是好的書法,形神割裂,有形無神容易僵化呆板,無形有神則難免流俗,甚至於變成江湖體。學書法應該力求形神兼備。

  • 7 # 今生書畫

    你好:結構和氣韻都重要,但是要在結構完美的情況下書寫會更加美觀二氣韻是長期的練習和讀書,只有多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習氣,這樣寫出來的字才耐看不然就會浮於表面,一起加油共同進步吧[祈禱]

  • 8 # 渺渺無蒍

    有人問同樣一幅書法作品,為什麼不同的人評價不一樣?是的,同樣一幅書法作品,不同的人會給出不一樣的評價,這主要是由於個人的審美不同取向造成的,而大部分人的審美取向來自於日常的經驗,看的某一類作品多了,自然就會喜歡這一類的作品。

    這個就像我們味蕾,它是有記憶的,我們小時候一直吃某一樣食物,味蕾就會產生記憶,長大了就會覺得這樣的飯菜是美味,所以才有媽媽做的飯是最好吃的說法。

    所謂的眾口難調也是這個意思,每一個的口味都不一樣,一頓飯是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口味的。

    欣賞書法作品也是一樣的,每一個人看到的書法作品不一樣,對於書法的認識也不同。我高中剛學習書法的時候,把寫的字拿回宿舍給舍友看,被一位舍友狠狠的批了一頓,他認為我寫的太細了,根本不叫書法,他經常跑去老年大學書法班玩,見到的都是那些大爺寫的粗重的顏體,他就認為那樣的才是好的,楷書就要寫粗一點,寫胖一點。

    但是,由於他接觸的書法作品也不多,只能認識到這一點,並不知道其實不管是粗還是細,並不是評價書法的標準,無論粗還是細,都有好的書法作品,顏體可以厚重,瘦金體可以瘦硬。從這個也可以知道,個人的經驗未必是對的,這決定於你看到的作品的質量的好壞和數量。

    不管我們每一個人的口味是否相同,但是書法總是有標準的,只有符合這個標準的審美才是好的,就像我們有自己的口味,真正的美食有它的共同的標準。

    書法的標準是什麼呢?書法的標準就是古代留下進來的經典的書法碑帖,如果你沒有看過這些,僅僅在生活中看到一些現代人的書法作品,那麼你的審美的經驗就未必是對的,做出來的好壞的判斷也是不準確的。

    真正要懂得書法,懂得書法的欣賞,還是要去臨帖,去練習,去看古代優秀的書法作品。

  • 9 # 天中照心

    照心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從自己學書的過程說下自己的一點感受。

    幼時初學書法時,學的是隸書乙瑛碑。當時沒見過原帖,具體方法是,老師一次給寫八個字,認真觀摩老師怎麼寫,拿回家一劃一劃描,描。描了幾十張,然後拿給老師看。老師給你指點一二。在這個時期,只是注重書法的外形結構,想努力描的和老師一模一樣。

    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教你們幾個,都描我的,你們寫的還是有區別的。現在回頭想這句話,真的。別說以後,就是現在,你把外形結構寫的和老師一模一樣,但你永遠不到老師的氣韻的。

    陸游曾學過,功夫在詩外。同樣功夫在書法外。因為氣韻是多年人生思想閱歷文化的積澱,透過筆法技巧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刻意追求是達不到的。書法真的如同人:動作可以模仿,語言可以模仿,穿戴可以模仿,唯獨模仿不了一個人的氣質。

    尤其是書法家,達到一定界境後,會把氣韻看的比外形結構更重要。

  • 10 # 雛墨齋

    書法外形結構和內在氣韻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內在氣韻需要外形結構來顯示,而外形結構需要內在氣韻去昇華。從具體的書法作品來說,一副作品注重外形結構而忽視氣韻,那麼會落入俗而無味的處境,如果外形結構稍差,但氣韻甚好,仍然還是可以欣賞的!那麼個人覺得作品外形結構和氣韻都很重要的,但在無法兩全的情況下,還是應該更注重氣韻!這只是紙面的探討這個抽象的問題,在現實中外形結構和氣韻這一體兩面是很難這麼絕對的去區分!

  • 11 # 鄭立書畫

    這兩個問題都重要。一個人長相特別好的話,他的氣質不會差到哪裡去。像馬雲屬於特殊情況,他不是大眾化的。這兩個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讀書論,讀古代的和近代的不能讀現代的,因為現在的還沒有蓋棺定論。

  • 12 # 軫念信箱

    氣韻,是書法審美的範疇之一,指書法中的生氣、氣勢、韻味、韻致等,是書家擷取節奏化、韻律化的意象,又化入自我,並透過線條的律動傳達出來的節奏,使欣賞有者一種音樂感,一種味之無窮、想象豐富的美感。如杜牧 《張好好詩卷》。

    中國畫論中有謝赫的 “六法”,居首一法即是“氣韻生動”。書法審美也以氣韻之有無、高下、厚薄而分判。而書法作品以得氣韻,氣韻生動、高逸為上。劉熙載 《藝概》評王右軍書法,除了從 “力”著眼,還從 “韻”上品評,認為 “韻高千古”。

    包世臣書法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述學》謂張裕釗書法: “高古渾穆,點畫轉折,皆絕痕跡,而意態逋峭特甚,其神韻皆晉、宋得意處,真能甄晉陶魏,孕宋、梁而育齊、隋,千年以來無與比”;鄧石如書法“臨南北碑最多,故其氣息規模,自然高古”。在碑刻方面,康有為也多從氣韻方面品評剖視。他曾讚揚《雲峰山石刻》“體高氣逸,密緻而理通,如仙人嘯樹,海客泛槎,令人想象無盡。若能以作大字,其穠姿逸韻,當如食防風粥,口香三日也”,而《龍藏寺》碑則秀韻芳情,馨香溢時;然所得自齊碑出。齊碑中《靈塔銘》、《百人造像》,皆於瘦硬中有清腴氣”。葉昌熾也曾評唐碑的氣韻有一變化過程,他說: “唐碑至會昌 (武宗年號,引者注) 以後,風格漸卑,氣韻漸薄。”(《語石唐十四則之十四》)臨書也講究氣韻,如清代梁生說: “臨歐不慮飄,恐不韻; 臨褚不慮靈,恐不實。”(《承晉齋積聞錄·學書論》)

    鄧石如書法

    然而懂得藝術中的氣韻,能的書法中的氣韻,是不容易的。康有為曾明確地說: “夫藝業唯氣息最難。”( 《廣藝舟雙楫》)氣息,即是氣韻、神韻的問題。包慎伯(包世臣)是位清代著名的書家、書論家,他師承鄧石如,提倡北碑,開闢書法新途徑,對咸豐、同治年間的書風頗有影響,其撰《藝舟雙楫》為書學名著,影響深遠。但是康有為還評說包氏對於神韻、對於鄧石如的氣韻也未曾說到,只是從點畫上研究,“慎伯僅求之點畫之中,以其畫中滿為有古法, 尚未知其深也”。 清代的趙叔 (趙之謙)是卓越的書法名家,但康有為尖銳地批評他: “趙叔學北碑,亦自成家,但氣體靡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盡為靡靡之音,則趙叔之罪也。”( 《廣藝舟雙楫》)而康有為自己學書經歷,是“熟極於漢隸及晉、魏之碑者,體裁胎息必古,吾於完白山人得之”、“用墨浸淫於南、北朝而知氣韻胎格”。康有為之說或許可為書法家提供某些啟示。

    鄧石如書法

    現代美學家、藝術家對於 “氣韻”又是如何理解呢?宗白華說:“氣韻,就是宇宙中鼓動萬物的 ‘氣’的節奏、和諧。繪畫有氣韻,就能給欣賞者一種音樂感。”他又引五代荊浩 《筆法記》中解釋 “氣韻”的話: “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遺不俗。”宗白華對此進行現代的詮釋: “這就是說,藝術家要把握物件的精神實質,取出物件的要點,同時在創造形象時又要隱去自己的筆跡,不使欣賞者看出自己的技巧。這樣把自我溶化在物件裡,突出物件的有代表性的方面,就成為典型的形象了。這樣的形象就能讓欣賞者有豐富的想象餘地。所以黃庭堅評李龍眠的畫時說: “ ‘韻’ 者即有餘不盡。”(《藝境·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書法作品之氣韻,是一種節奏、韻律,是書法家透過自己的慧心把節奏化、韻律化的自然又從書法藝術中表現出來,使書法中一點、一畫有節奏,一字結構有節奏,以及行有節奏,篇有節奏,是節奏、韻律化的 “小自然”。在節奏、韻律中傳達出生氣、氣勢、有韻味、韻致,欣賞者從中獲得一種音樂感,聯想豐富,體味無窮。張旭就是聽見鼓吹的音節,看到舞蹈的姿勢,並與行筆往來的輕重疾徐理通神會,從而表現出這種節奏和韻律之美,從而體會到其書法作品中的氣韻。

    雲峰山石刻

    杜牧 《張好好詩卷》

    確實,書法和樂舞相似,是無聲之樂、有形之舞。書法線條的上下曲止、延伸斷續,也如旋律、和聲、節奏等音響結構喚起美感,表達感情。而書法中線條的翩翻的波磔,波動的韻律,也如舞姿的變動,抒發出情志。沈尹默就說過: “不論石刻或是墨跡,表現於外的,總是靜的形勢,而其所以能成就這樣形勢,卻是動作的成果,動的勢。今只靜靜地留在靜的形中,要使靜者復動,就得透過耽玩者想象體會的活動,方能期望它再現在眼前,於是在既定的形中,就會看到活潑地往來不定的勢。在這一瞬間,不但可以接觸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還會感覺到音樂般輕重疾徐的節奏。凡具有生命的字,都有這種魔力,使你越看越活。”( 《歷代名家學術經驗談輯要釋義》(一))

    趙之謙書法

    在古代書家那裡,書法審美講究的 “氣”,又有“內氣”、“外氣”之分。“內氣”是從一字有氣勢、有韻味而言,“外氣”是指字與字、行與行乃至整幅作品聯絡照應得有氣勢、有韻味而言。內氣要使每字有氣勢、韻味,就要在點畫之間巧施匠心,將其疏密、輕重、肥瘦等調停和諧,錯落有致。外氣要使一幅作品有氣勢韻味,就要有更高的藝術手腕,純熟地運用書藝辯證法,安排其虛實、疏密、管束、承接、映帶、錯綜等。正如清代蔡和在《學書要論》中雲: “一字八面流通為內氣,一篇章法照應為外氣。內氣言筆畫疏密、輕重、肥瘦,若平板散渙,何氣之有?外氣言一篇虛實、疏密、管束、接上、遞下、錯綜、映帶,第一字不可移至第二字,第二行不可移至第一行。”這是一種高超技法的操縱、駕馭!

    趙之謙書法2

    古代書家講 “氣”,又往往是 “精氣神”聯言。蔡襄說: “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 《論書》,見 《蔡忠惠公集》)清朱和羹《臨池心解》:“作字以精、氣、神為主。”這是書藝風采神韻的一個因素,必須在書法中顯示生氣、顯示一種生命的律動。因此書法審美中 “氣”又與 “骨氣”相聯。劉熙載說: “書之要,統於 ‘骨氣’二字,骨氣而曰洞達者,中透為洞,邊透為達。洞達則字之疏密肥瘦皆善。”這也可以同書法審美範疇“神采”等溝通並觀。

    書法中還講究“墨韻”,指墨的神采、韻味。濃墨欲其活則墨彩豔發,氣韻深厚;淡墨要欲其華,神采煥發,也要得元氣淋漓。這也需要高超技法,以及辯證地處理。

  • 13 # 易梵八字

    書法之美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一者為外形,一者為氣韻。外形不消贅述,外形美的方式和姿態有千百種,不同人看來亦有不同之處。氣韻則不同,一幅字的氣韻是一個人的精神體現,只有將外形美與內在氣韻完美統一,才能夠生動形象的表情達意,方是高格。書法內涵的體現一般要靠筆法的中鋒側鋒、提按、疾澀,結構的疏密避讓、虛實向背,章法的行間布白、上下相合等法則來實現。其中上下相合、左右連屬是衡量書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因為他能表現出一幅書法作品的氣韻。使人感到作品的活力,非此,就是傻字一片。所以二者兼得才是最高境界。

  • 14 # 解安慶書法

    所謂“書法的外形結構",是指書法作品単字的結體和作品的整體佈局。所謂“氣韻",是指一幅書法作品的用筆、用墨、行氣、行筆節奏等的綜合表現。

    談誰重要,作為書法來講,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要同等重視的。

    一、結體是書法架構的基本元素。沒有結體,等於沒有了傳統中的形,既不是王羲之,也不是顏真卿,不知道你師法何人,只有個人的面貌。沒了傳統,這樣作品就不能稱為書法。

    二、佈局。如何佈局,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個原則,就是要符合美學原理,如疏密關係、穿插連帶、行距字距、計白當黑、有收有張等,古人多有示範。當今一些走江湖的,未有點點書法之基礎,胡亂抹塗,不可與書法佈局同語。

    三、氣韻。是對書法結體、用筆、佈局的一種加強、必要潤色和補充。如字與字間的有形、無形的連帶,字的開張,用筆的提頓,中鋒側鋒的運用,行筆的速度、節奏,墨的濃淡乾溼等變化。倘若缺少這些元素,我們所寫的字,只是一堆用筆劃堆起的無生命的爛柴堆。

    作為書法中必要的元素,沒有誰更重要之分。初學者,可以先學結體,並在學習中不斷去體會氣韻中的各項元素。對於已有小成的書者,可在氣韻上多琢磨。

  • 15 # 止兒文學

    總體來說兩者都重要,但氣韻更勝一籌,就像一個人長的再好看,沒有德行就是一個極為惡劣的人,如果德行可以,外貌一般,這個人我想喜歡的人比較多!所以氣韻重要,精氣神是關鍵!

  • 16 # 瀚墨堂墨升

    不同的階段在乎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對於學書的人來說,剛開始注重的當然是外型形,沒有練到一定程度根本不明白什麼是氣韻,也就談不上重不重要了。

    對於看客來說,不懂的人只是看好不好看,字形結構就是他們所關注的。懂的人看的是章法,氣韻,個別字的變形可能是為了整體效果的統一。

    所以外形結構和氣韻同樣重要性,不同的階段關注點是不一樣的。到了一定境界,你在乎的就不是好不好看,而是耐不耐看了。就好比剛剛認識一撥同事,開始會對外貌身材好的有好感,時間久了看的還是內在的涵養。

  • 17 # 江上俠chenxiliang

    書法,字型外形結構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整體的氣韻生動流暢。字型外形結構沒寫好,怎麼會達到氣韻好呢?譬如畫某個人物肖像,連五官比例特徵沒畫像,怎麼能達到傳神呢?

  • 18 # 使用者104734938875

    書法就是書寫漢字的方法,分筆法章法,氣韻為筆法之靈魂,外形結構為章法之規則,故外形結構與氣韻屬於形中之韻韻達形神之關係。這裡面不存在哪個重要的問題,無氣韻形似枯槁,乾草柴火一堆何言書法?不重視外形結構有失中華漢字之形象,就如人沒長正歪瓜裂棗何言美觀。漢字長正了還要有精氣神,這才是書法的境界。

  • 19 # 哥飆

    書法首重氣韻。筆畫結構當然重要,那是書法的基礎。但如果只是有筆畫結構之外形美,還談不上書法。現在連機器人都可以模擬大師作品了,像並不能是我們追求的終極。因為,書法乃“人”寄情言志之法,只有融入了思想、感情,書法才有了靈魂!

  • 20 # 無為先生

    其實兩者沒有衝突,甚至有因果關係。

    好的外形結構,加上好的筆畫,讓人仔細品味,才會感受到其中所謂的韻味、氣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不好喝粥不科學?養胃應該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