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ivi知道一點點

    hi我是心臟磁共振技師vivi,意見供您參考哦。btw有不舒服還是要看醫生的!

    答案就是.....不可以。

    我剛看到題目的時候就在想你這個是不是送分題啊。怎麼說呢,就是目前大部分的驗血特徵指標,都是做輔助診斷用的,實質性的改變還是要做進一步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意思就是膽固醇偏高了,血液粘稠度變高。然後就會導致脂樣的軟斑沉澱在血管表面的風險增高(血管粥樣硬化),不定時好好吃藥控制或者注意飲食,定時複查大小的話,隨著斑塊慢慢長大,只會有兩個後果。

    1.斑塊段的血管被堵了(如果發生在冠脈,就是俗稱的冠心病)

    2.斑塊脫落了,隨波逐流到更小的血管,然後堵住它(人體容易被堵血管就是腦血管和心血管,因為實在太小根兒了。)

    (沒找到好看的圖,大家別介意)

    目前我目測你的語氣和語境,我估計你應該是40-55這段年齡的男性吧,如果正確的話,的確是心血管高危的年紀。如果你目前存在膽固醇過高的問題,根據嚴重程度要去諮詢心血管的醫生是否需要服藥控制,同時檢查頸動脈看是否存在斑塊。(這只是初步篩查,頸動脈沒事不等於心血管沒事)

    做完這些之後就要自檢。(不一定每個人都適用,請斟酌結合個人實際)

    一般來說慢性形成的冠脈狹窄(冠脈:提供心臟應該的血管,一般說心臟血管堵了都是在說它),首先會出現運動後呼吸困難,胸悶、壓痛等等的臨床症狀。然後隨著時間的發展,冠脈堵塞更嚴重後,開始出現稍微動一下都會難受,甚至出現絞痛的現象。這時候多數心肌已經出現問題了。所以當運動後,出現明顯的心臟區域不適,你就要提高警惕了。該看病看病,該檢查檢查。(CTA、DSA查冠脈,MR/核素檢查心肌)

    目前階段,建議你不要瞎想,沒有臨床症狀,先控制血液指標。

    但是請大家要斯文點哦,乖。

  • 2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人最怕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標準是3.1,你超過了要改變過來難上加難這個講老實話還是吃出來的,甲魚,黃蟮,大閘蟹,海魚貝類經常吃了許許多多,現在麻煩事來了身體裡的血管已產生粥樣斑塊它生長很快那一天血管壁上脫落隨著血液流動跑到那裡堵倒那裡死蟹一隻。唯一辦法吃藥外以吃蔬菜為主多喝茶和開水。

  • 3 # 醫學小偵探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心血管已經堵了?該怎麼辦?

    首先,“低密度脂蛋白”確實屬於人體內一種“壞的膽固醇”,是一種運輸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可被氧化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而這種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太多時,其所攜帶的膽固醇就容易在我們人體的動脈壁上積累,久而久之容易就動脈硬化了,而我們都知道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主要病因,正常值為≤3.12mmol/L。所以,從這種物質本質上來分析,它升高會導致人體更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換簡單通俗一句話說: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血液容易變稠了!

    接著,是不是意味著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就意味著血管堵了呢?可以明確的說:不一定!只是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人,更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從而提高血管堵塞的機率,導致冠心病發生的風險,這是其中一個病因,還有血管堵塞是一個長期形成的結果,“冰凍非一日之寒”,血管具體堵了沒有?堵了多少?必須要經過動脈造影檢查才能明確,絕非簡單的一個低密度脂蛋白檢測指標可以確診診斷的!

    最後,不知道你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多高,有些升高不是很明顯,可能跟最近飲食、肥胖、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透過調整可以回到正常,但是有一些嚴重的患者,必須要到醫院透過專業醫生進行藥物降脂,如服用一些他汀類藥物等,因為其長期太高容易誘發高脂血症、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疾病!同時我們要求:體檢發現血脂異常患者,年齡比較小的3-5年複查一次血脂;年紀比較大而且高危人群的,可能半年就要複查一次血脂了!重在預防!

  • 4 # 郭藝芳心前沿

    這種說法不準確!

    首先說明一個問題:低密度脂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不同的概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中所含的膽固醇。化驗單上所提供的數值一般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不是“低密度脂蛋白”。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越高、持續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斑塊。如果不及時予以有效的干預,動脈粥樣斑塊會逐漸增長,使血管腔形成狹窄並逐漸加重,直到完全閉塞。

    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到血管堵塞需要較長的一個過程。如果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後儘早採取措施,使其降低到安全水平(3.4 mmol/L以下),就可以顯著降低發生動脈斑塊以及動脈堵塞的風險。如果動脈斑塊已經長大,使血管腔狹窄超過50%,就要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把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更低的水平(1.8 mmol/L以下),這樣有助於避免或延緩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有時候還可以使斑塊縮小,血管恢復通暢。

    由此可見,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後無需過於緊張,但要採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其持續增高,例如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戒菸限酒、減輕體重、控制血壓血糖等。如果這些措施不能使膽固醇降低到理想水平,就需要及時加用他汀類藥物。這類藥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神器”,長期堅持服用可以顯著降低血管堵塞的風險。

  • 5 # 昶健六八血管醫養護理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運輸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化驗所指資料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可被氧化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用LDL-O表示),這種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太多時,其所攜帶的膽固醇就容易在我們人體的動脈壁上積累,久而久之就容易沉積而動脈硬化了。

    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就意味著血管堵了呢?可以明確的說:不一定!只是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人,更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從而提高血管堵塞的機率。只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繼續被氧化成為LDL-O時,才會因為結晶點降低、粘度大、比重增大而形成沉積條件。

    所以,將LDL氧化成LDL-O的也是血管堵塞的幫兇。它就是體內超氧化自由基!這些超氧自由基來自於大氣汙染,吸菸,喝酒,吃藥,吃油炸食品,燻烤食品,輻射,農藥殘留,便秘等。

    所以,防治血管堵塞,既要防止LDL超標,又要注意體內抗氧化才行,具體方法有以下一些:

    第一,調整脂肪酸的比例。目前,我們的食用油中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多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是1:1:1,應調整為0.7:1.3:1,也就是說要增加深海魚油的比例,降低動物油的比例。

    第二,要調整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目前我們的食用油中二者比例為5.5:1.而對於LDL高的人應有意識的將比例下調,儘量追求1:1,也就是要少吃豆油花生油多吃亞麻仔油。

    第三,提高血液中的卵磷酯含量,有助於化解沉積的膽固醇。

    第四,平時注意,維生素E,葡萄籽粉,綠茶,維生素C,輔酶Q10等抗氧化劑的服用,防止LDL的氧化。

    第五,平時可以將丹參,三七,枸杞等泡茶喝。

    第六,氫分子技術可以將LDL-O透過活性氫還原成為LDL,對清理血管有非常好的作用,感興趣的朋友可多關注本賬號。

    第七,注意運動,讓血液加速流動起來,減少膽固醇沉積的條件。

    第八,可以在氫分子水或中藥水等位置引入量子植入技術,將水變成小分子團水,從而加強毒素的排放,對減少膽固醇有利。

    以上八條對造成超氧自由基的各種因素沒有重點關注!因為,我們認為在當今的大環境下,造成病變的因素太多太多,已經很難防範!

    我們只有做好一切防範措施,布好天羅地網,時刻準備將一切來範的敵人一網打盡才行!

    你的防禦體系構築好了嗎?

    昶健六八健生法——專業打造一流的身體防病體系。

    關注昶健六八健生法,不斷帶給你不靠服用藥物好病的多種方法。

    昶健六八健生法由,中慢聯慢性病防治研究中心,中慢聯昶健六八健生研究所共同打造。

  • 6 # 託福喔喔

    低密度脂蛋白超,但是甘油三酯,膽固醇不高,如果加強運動改善食物種類能恢復是最好,如果不能只好吃他酊了,這時候一般血管不會堵,如果甘油三酯膽固醇都高同時低密度脂蛋白也超,這樣就不好說了,應該嚴格安醫囑吃藥,如果已經有心血管等疾病,那就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的更低才行。

  • 7 # 心健康

    第一、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心血管堵塞有什麼關係?

    血管堵塞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結果,而低密度脂蛋白是參與冠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和元兇之一。低密度脂蛋白可以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非常偏高時,就會有更多的被低密度脂蛋白攜帶的脂質沉積於血管內皮。這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開始,動脈粥樣硬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斑塊狹窄。而斑塊和狹窄的不穩定,就會造成血管的急性阻塞和慢性閉塞。這也是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堵塞的關係,低密度脂蛋白是血管堵塞的始動因素!

    第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血管已經堵塞?

    當然不是這樣,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只能理解為血管堵塞或者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機率比較高,並不能代表血管已經堵塞。我們可以理解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像就像一個人,性格脾氣,行事風格等都比較壞,但這並不能代表這個人就已經犯罪。但這樣的人犯罪的風險機率要比其他人高得多得多。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也是這個道理,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只能說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非常非常高,但不能說明動脈粥樣硬化已經非常的嚴重和結果已經出現。

    第三、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應該怎麼辦?

    血脂的升高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膽固醇又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來源70%是內源性合成,只有30%是外源性攝入。所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和內源性合成以及外源性攝入都有關係。但內源性合成是我們不能控制以及不能改變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病史的人群,即便是飲食很注意,其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非常的高。但外源性攝入是我們可以控制和把握的。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我們應該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合適的體育鍛煉和控制飲食,可以使我們的外源性攝入以及消耗增多,進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當然我們還需要戒除菸酒,避免熬夜,良好的心態等,以避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帶來的相關風險。

  • 8 # 段醫生答疑線上

    越來越多人的瞭解到低密度脂蛋白是人體內的“壞膽固醇”,那它是怎麼“使壞”的呢?

    低密度脂蛋白是把肝臟合成膽固醇運輸到身體各組織,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恰逢血管內皮因為高血壓、高血糖等誘發因素損傷時,就會停下來參與斑塊的形成。

    本來是好事,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以後,就容易在斑塊形成過程中用力過猛,導致血管硬化、狹窄、甚至堵塞。

    這就就不難理解低密度脂蛋白高為什麼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也就有了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的提法。

    那低密度脂蛋白應該維持在怎樣的水平比較合適呢?

    (1)已經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時,建議低密度脂蛋白維持在1.8mmol/L以下;

    (2)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或其他危險因素,如年齡(男≥45歲,女≥55歲),吸菸,體重超標等,同樣建議低密度脂蛋白維持在1.8mmol/L以下;

    (3)單純患有糖尿病時,建議低密度脂蛋白維持在2.6mmol/L以下;

    (4)對於高血壓加一項其他危險因素(高齡、吸菸、肥胖等)時,建議低密度脂蛋白維持在2.6mmol/L以下;

    (5)對於僅有高血壓或僅有3項其他危險因素時,建議低密度脂蛋白維持在3.4mmol/L以下;

    我們如何讓低密度脂蛋白達標?

    (1)生活方式干預

    ①合理飲食:避免高膽固醇類如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等食物的攝入,儘量多的進食新鮮果蔬、豆類、粗糧食品魚類等低膽固醇食品;

    ②加強有氧運動:如游泳、快步行走、慢跑;

    ④戒菸限酒:菸酒問題我們反覆強調,在此還要嘮叨一下,菸酒不是生活必需品,與健康相比,孰輕孰重相信大家肯定分得清。

    (2)藥物治療: 針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我們臨床推薦使用的降脂藥主要為他汀類,並根據降脂強度不同有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藥物。

    段醫生特別提醒

    ①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不代表已經存在血管狹窄或堵塞,但卻增加了發生的機率;

    ②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時,生活方式的干預是關鍵;

    ④用藥後並不代表你就可以大吃大喝,合理的自律才是關鍵;

    ⑤藥物的調整一定不要隨心所欲,務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調整。

  • 9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低密度脂蛋白,是人們對血脂檢查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簡稱,實質上它是一種膽固醇,常被稱為是“壞膽固醇”,它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之一,當血管發生病變時即有發生堵塞的可能,那麼是不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一定會引起血管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呢?

    來看看低密度脂蛋白是如何起“壞作用”的:

    血脂實際上是血液中各種脂肪的總稱,其中甘油三酯是一種供給組織細胞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能量物質,它要進入細胞中被利用,就必須有運輸工具把它運送進去,低密度脂蛋白就像一輛運輸車,承擔著這項任務。

    低密度脂蛋白越多,運送進細胞中的甘油三酯等脂肪也就越多,便如果運進去的太多,細胞利用不了就會過剩,過剩的脂肪相當於成了廢物,就必須要清除掉,於是機體就會派出清潔工--吞噬細胞來完成這項工作。

    少量過剩的“廢物”可以清除掉,但如果“廢物”過多,吞噬細胞不但清除不了,還會被這些“廢物”撐破,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應,最終形成像“粥”一樣的物質,使細胞壞死功能喪失,最終造成血管的病變,病變嚴重的部位形成團塊就成為了斑塊。

    由此可見,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時,造成血管的病變一方面與其升高的程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炎性反應發生的速度有關,所以並非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短期內就一定會有血管病變的發生。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同時存在損害組織細胞的其它因素,比如血糖升高、血壓升高,就將加速炎性反應的發生,血管病變發生的機會和程度都會大大增加。

    所以,對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根據身體的不同狀況有不同的要求,比如:

    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的安全水平是小於3.37mmol/L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沒有發生心腦血管病時,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2.6mmol/L以下心腦血管病及慢性腎病等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更應嚴格在1.8mmol/L以下

    由於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屬於代謝異常的結果,因此單純依靠生活方式干預想把它降下來,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的患者,本身就存在嚴重的代謝紊亂,只靠生活方式干預往往達不到目的,此時就需要及時服用降脂藥來進行治療。

    目前的研究顯示,無論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患者,還是正常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都將在有效防範心腦血管病發生及發展中有巨大的獲益。因此,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作息等良好生活習慣,儘可能維護機體代謝正常功能外,需要服用降脂藥時不應有過多的顧慮,要知道從中的獲益遠遠大於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帶來的危害。

  • 10 # 醫學莘

    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為膽固醇,當低密度脂蛋白顯著升高以後,會損害動脈內膜,積聚在動脈內膜下,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所以,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並非心血管堵塞,而是會加重心血管損害,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發生動脈硬化以後,若不加干預,則會加重動脈狹窄;形成斑塊以後,若不加干預,繼發斑塊破裂,誘發血栓形成,則會堵塞心血管。堵塞發生在冠脈時,會導致心肌梗死;堵塞發生在頸動脈、腦動脈時,會導致腦梗死。那麼,如何治療呢?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治療原則是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給予必要的降脂藥物。生活方式干預以低脂、膽固醇飲食為主,同時限制鈉鹽、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菸限酒。藥物治療首選他汀,以中等強度他汀為起始劑量,選擇阿託伐他汀時,每日10-20mg;選擇瑞舒伐他汀時,每日5-10mg;選擇匹伐他汀時,每日2-4mg。給予他汀治療後,經2-4週一般會取得顯著的降脂療效。如果已經發生過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低密度脂蛋白應降至1.8mmol/L以下,若治療前已經在1.8mmol/L以下,則應再降低30%;未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但存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多項高危因素時,低密度脂蛋白應降至2.6mmol/L以下。

    在降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時,應注意另一個重要指標: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將膽固醇轉運至動脈內膜下,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則是將膽固醇轉運至肝臟,實現對膽固醇的逆轉運,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故當低密度脂蛋白顯著升高時,在降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時,可適當提高到高密度脂蛋白,以協同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以飲食干預為主,如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戒菸等,少量飲酒也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但少量飲酒對人體的利弊尚無明確定論,故不推薦;其次,他汀也可輕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 11 # 綜合內科張醫生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確實是心血管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卻並不意味著心血管一定會阻塞,最多隻能說它增加了心血管阻塞的風險性。

    那麼,為什麼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容易引起心血管阻塞呢?

    正常情況下,進入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會被氧化修飾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這一氧化過程中所產生的脂質過氧化物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而內皮細胞的損傷卻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基礎,因為這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很容易沉積在血管內膜損傷處,久而久之則形成了動脈斑塊,引起動脈阻塞。

    不過,更多的膽固醇的則來源於肝臟的合成,而我們對於這部分的干預卻顯得有點束手無措,當然,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因為膽固醇在肝臟內的合成是以葡萄糖為原料的,所以,只要能控制熱量的攝入並促進其消耗,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膽固醇的合成,這也是為什麼建議大家少吃高熱量飲食並增加運動的主要原因!

    另外,對於不同的人群而言,其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標準也是不同的,比如,對於正常人而言,只要其含量低於3.37mmol/L即可,但對於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卻有著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而言,其含量則應小於2.6mmol/L,而有著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則必須將其控制在1.8mmol/L以下!

  • 12 # 福爸聊營養

    一說到低密度脂蛋白,大家就認為這是一種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表示自己很冤枉,因為低密度脂蛋白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脂蛋白,它的生理作用是將膽固醇輸送進入細胞內。只有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情況之下,才會對血管內膜造成不好的影響,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一旦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說明身體的代謝已經出了問題,臨床上稱之為代謝綜合徵。同時也預示著動脈粥樣硬化程序加快,非常容易出現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但是低密度脂蛋白高,並不能直接反應血管堵塞的情況。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高了該怎麼辦呢?首先要知道一點,那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

    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的安全水平是小於3.37mmol/L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沒有發生心腦血管病時,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2.6mmol/L以下心腦血管病及慢性腎病等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更應嚴格在1.8mmol/L以下

    對於健康人群,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只是輕度升高,建議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包括戒菸戒酒、適度運動、勞逸結合、規律作息、均衡營養等多種措施。

    但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代謝紊亂的結果,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很緩慢,而且幅度有限。所以對於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明顯,或者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甚至已經確診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單獨靠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良是不夠的,必須使用藥物治療,首選他汀類藥物。

    有大量臨床資料證實,服用他汀類藥物嚴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能夠大幅度減少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例如心肌梗塞、腦卒中等。

  • 13 # 心血管王醫生

    越來越多的人聽說低密度脂蛋白,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低密度脂蛋白。

    這是好事,說明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的一個指標,也是最壞的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是什麼?

    我們總說高血脂不好,其實血脂並不是一個指標,血脂包括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四個指標。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的一項。低密度脂蛋白是幹啥的?我們看看這個圖片

    低密度脂蛋白就像一個垃圾車,不斷的把垃圾送到血管,這些垃圾在血管內堆積,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是個壞血脂。

    但並不是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管就已經堵了,只是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會增加血管狹窄的風險。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確實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低密度脂蛋白為什麼會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就是飲食不健康,吃的太肥太油,就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另一面是遺傳基因自身因素,而且這方面的原因佔大部分,所以即使不吃肉的人低密度脂蛋白也可能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麼辦?

    低密度脂蛋白有三個標準,一般人的標準是低於3.4,高危人群低於2.6,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低於1.8,所以我們不能僅僅看看化驗單參考值。還得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

    當單純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我們必須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飲食,戒菸戒酒,堅持有氧運動等等,與此同時監測低密度脂蛋白,當低密度脂蛋白高於4.9的時候,就需要服用他汀藥物或其他降低密度脂蛋白的藥物來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當高危人群也就是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等情況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要求低於2.6,如果高於這個數值,就得降脂治療。對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理想低密度脂蛋白是低於1.8,即使達標,也應該長期服用他汀。

    總之,低密度脂蛋白是心血管垃圾的製造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不是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管就已堵塞。

    不管怎麼樣,大家要關注低密度脂蛋白,引起是低密度脂蛋白已經升高的人們!

  • 14 # 張之瀛大夫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心血管已經堵了?這個問題問得好,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今天張大夫試著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巨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人們體力活動大量的被機器代替,每天吃進去的美食比以前多得多,這樣一來發生血脂異常的人就越來越多。在很多型別的血脂異常中,毫無疑問,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危害最大的一種。但是,我們不能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了就一定存在血管堵塞,這兩者之間有一定聯絡,但是也不能說存在這種必然聯絡。只能說,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長期不控制,將來發生血管堵塞的可能性很大。

    至於如何治療,張大夫前面文章也科普過很多次。總而言之,一句話,要看具體病情。同樣的低密度脂蛋白化驗數值,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案,這就要看患者有多少基礎疾病和高危因素了。但是,涉及到改善低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其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其二是必要時服用降脂藥,比如說他汀、依折麥布等等。而且,病情不同,最後低密度脂蛋白需要達到的目標值也不一樣,比如說有的人達到2.6mmol/l就可以,有的人必須達到1.8mmol/l。

    總之,如果你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了,這不意味著你肯定有血管堵塞,但是很可能需要到正規醫院就診治療了。

  • 15 # 只有營養師知道

    只能說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對心腦血管不利,但也不能說就已經把血管堵了。日常多注意調節飲食,改善作息習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也能逐漸調整血管健康的。回答這個問題前還得看看我們身體中的一些名詞,很多朋友可能都不懂這幾個名詞: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也是一種膽固醇,它被叫做“壞膽固醇”,聽名字就知道它不是什麼好東西,很多資料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和冠心病的發病機率成正相關,也就是說,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較高的話,可能我們更容易染上冠心病,包括它的存在讓更多心腦血管疾病有更多機會侵害我們。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是一對冤家,其實他倆都是血液中的搬運工,只是低密度脂蛋白長期偷懶,拌勻效率極其低下,而它還會拉幫結派地附著在血管內壁上,時間一長形成粥樣硬化,這些粥樣硬化越積越厚,表皮破裂的話,很容易吸引血小板凝聚止血,這樣一來破裂塊脫落,更有發展為血栓的風險。而高密度脂蛋白不僅勤懇工作,還能夠清理這些附著在血管壁的脂蛋白,清潔血液,調節血脂,能有效對抗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如果體檢出現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較低的話,還是應該引起重視,不過也不要心急如焚,有意識去改善飲食和作息還是可以有所調理的。

    首先,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話,我們就應當審視一下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了。長期愛吃油炸食品、糕點烘焙類點心、加工類食物、膨化零食、甜飲料、網紅奶茶的朋友們,這些食物偶爾解解饞就行了,不能大吃特吃,它們之中大部分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大量攝入就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最典型的原因。我們也可以透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來“排擠”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多補充一些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牛油果、深海魚類、堅果類食物。日常的食用油多選擇植物油,橄欖油、菜籽油、紅花籽油都是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植物油脂,對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好處。推薦玉米油,玉米油富含植物甾醇類物質,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日常飲食多以清淡為主,避免高油高脂食物過多食用,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類、全穀物類食物,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我們抑制脂肪、膽固醇、糖分的吸收,能減緩食物消化速度平穩血糖,對控脂控糖都有好處。有研究發現鍛鍊和減肥也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數量,所以保持運動、維持合理體重對於膽固醇的控制也是有效果的。

  • 16 # 李藥師談健康

    在血脂檢查後,經常會有朋友說“我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怎麼回事?”,準確說來,低密度脂蛋白其實並不是血脂的指標,因為血液的脂質無法直接與血液相溶,需要與載脂蛋白結合後,才能在血液中溶解,輸送至組織進行代謝利用。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指的是血液中的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的膽固醇的濃度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佔總膽固醇60%左右,這個值偏高,是引起動脈硬化的重要風險因素,因此,如果發現這個數值超出正常,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但如果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就是心血管已經堵了,那也絕對是危言聳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說明我們身體對於血脂的代謝出現了異常,這個指標的升高,是加速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的重要風險因素。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入血管內皮下方,被氧化修飾後,被巨噬細胞吞噬成為泡沫細胞,最後慢慢增多,融合,形成動脈硬化的脂質核心,這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造成心血管危害的主要機理。但這個值偏高,與血管堵塞沒有必然的聯絡,更不能說,這個值偏高,就代表血管已經堵塞。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程度不一樣,對於心血管造成的風險也各不相同。通常我們的血脂檢查報告單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限度值是3.4mmol/L(130mg/dL),通常情況下,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檢查值超過4.9,不用其他的心血管風險因素評估,就可以判定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了,在這種情況,首先應該加強生活上的控制,透過清淡飲食,加強運動,控制體重,戒菸限酒等方面來進行血脂的控制,如果生活幹預不能把血脂控制下來,就應該啟動藥物治療,服用他汀類藥物等降血脂藥物,來控制好血脂水平,對於這種情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3.4以下還不夠,應該將其控制在2.6以下,或在原有的基礎上減低一般,才能更好的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3.4,但未超過4.9的血脂偏高情況,判斷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應該綜合其他心血管疾病因素來進行,高血壓、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否偏低,吸菸、肥胖、年齡等因素,都是應該考量的風險評估因素,如果評估為高危風險,則仍然應該透過合理用藥和生活方式調節,把血脂控制到2.6以下;而如果是透過判斷屬於中低危風險的情況,則也應該注意生活調節,如必要再選擇藥物降血脂,但也應該儘量的把血脂控制到3.4以下的達標水平。

    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控制,簡單說來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兩個方面,生活控制和合理用藥。如果有肥胖的問題,先把體重減下來;如果原來吸菸,先把煙戒掉,如果有長期大量飲酒的習慣,戒酒或限制飲酒就很重要;如果經常高脂高糖飲食,控制飲食結構和飲食量,也就更加重要;如果原來經常久坐不運動,加強運動,堅持運動就會有助於降低血脂,總之,堅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控制血脂的基礎,應該儘量做到。

    在合理用藥方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前最廣泛應用和效果最明確的藥物還是他汀類藥物,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的降低和調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對他汀類藥物的身體耐受性,對於耐受性不好,服用他汀引起轉氨酶升高,或肌肉痛等問題的朋友,可以考慮減低他汀類藥物的服用劑量,合用依折麥布等其他血脂調節藥物,來聯合用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 17 # 羅民教授

    這種說話太絕對了,就好比身患冠心病不一定就會引發心肌缺血,就好比尿酸超標了,不一定就會引發痛風。“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不能說明心血管就一定會堵塞,但是,血管堵塞的可能性會比常人高很多。

    我們做血脂檢查,主要看的是四個指標:“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如果患者擔心心血管堵塞的問題,那麼就關注這個指標:“低密度脂蛋白”。

    我們來看一下血脂當中的成分是如何運作的:

    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把甘油三酯運輸到細胞當中利用,但是低密度脂蛋白過高,這樣低密度脂蛋白的數量就越多,運輸的甘油三酯就會越多,如果運送的太多,細胞就會運用不了,這樣多餘的脂肪在血管當中就成了廢物,這樣人體自我保護系統就會讓細胞吞噬來排除這些廢物,如果血液垃圾太多,以至於細胞吞噬不了,就會被撐破,引起血管炎症,造成血管病變,血管“粥樣病變”就是這麼來的。

    一旦血管出現粥樣病變,那麼血管才會開始慢慢堵塞,也不是一開始就全部堵塞了。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是不是越低越好呢?

    也不是,低密度脂蛋白高,屬於人體代謝問題,低密度脂蛋白並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讓低密度脂蛋白與人體代謝達到一個平衡就可以。

    1、 常人的低密度脂蛋白指標<3.37。

    2、 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指標<2.6。

    3、 心腦血管疾病和腎病的低密度脂蛋白指標<1.8。

    對於血脂高的患者,對有效的方式是生活幹預治療和藥物治療。

    保持健康的生活節奏和生活飲食,制定鍛鍊計劃,多做有氧運動,促進患者代謝。

    藥物治療抑制血脂數值,最有效的藥物就是按時按量服用他汀,他汀是一種全方位,全面的降脂藥物。

  • 18 # 王旭峰營養師

    也並非如此,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可能會對我們的血管威脅加大,會增加血管阻塞的風險,但並不是說它的數值一高我們的血管就一定會阻塞不可改變了,只要我們積極調解血脂,改善飲食、生活習慣,配合醫生共同用藥物調理的話,低密度脂蛋白也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

    說起“低密度脂蛋白(LDL)”可能有部分朋友還不太熟悉,其實低密度脂蛋白也是一種膽固醇,但它被稱為“壞膽固醇”,為什麼壞呢,因為它不但不履行它的本質,還喜歡偷懶使壞,偷懶的低密度脂蛋白越多,膽固醇代謝越慢,迴圈在血液中的血脂過高,就很容易阻塞血管了。

    低密度脂蛋白很容易累積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管壁就誘發粥樣硬化,如果漲壞脫落的粥樣硬化還會吸引血小板來止血,堆積起來更容易形成血栓,所以,低密度脂蛋白真的是誘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它的數量和冠心病成正相關。與它相對的自然也有“好膽固醇”,好膽固醇叫做“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勤懇運輸膽固醇,加速膽固醇到肝臟的代謝,清潔血液,調節血清膽固醇,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所以我們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數量,就是有利排擠低密度脂蛋白的做法。

    如何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多選擇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的食物是很有利的做法,例如牛油果、深海魚、堅果類食物,單不飽和脂肪酸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數量,輔助調節血清膽固醇,一週我們可以增加1~2次深海魚類攝入,每天可吃10g左右堅果。食用油的選擇上,我們多選擇植物性油脂,避免過多動物油脂攝入,如豬油、牛油、羊油,植物油脂推薦單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橄欖油、菜籽油、紅花籽油,玉米油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富含植物甾醇,能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數量。運動和減肥也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做法,但要注意的是運動不過度,也不要不認真完全沒起到運動效果,減肥不要節食,也不要用一些奇葩的代餐食物。

    運動同時可促進血液迴圈,衝破血栓,有助改善手腳麻木,血液粘稠、血管不通的情況。 另外當然就是要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繼續增加,應當避免經常食用油炸食品、膨化零食、甜點、甜飲料的攝入,這些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就是提高低密度脂蛋白的重要因素。日常可以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類、全穀物類食物,膳食纖維能有助控制脂肪、膽固醇的吸收,還能減緩食物消化速度,對平穩血糖和血脂都有幫助。適當攝入水果,多吃蔬菜還能讓我們攝入豐富營養、植物天然色素,能抵抗自由基,延緩血管衰老,也有助增強血管健康。

  • 19 # 營養百事通

    【趙偉,516字,2019/5/9】

    只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代表的含義是發生動脈硬化的風險相對高了,並非已經有血管堵了。

    膽固醇有好有壞

    在血脂的指標裡頭,膽固醇絕對是許多人關注的,但是描述膽固醇的有好幾個指標,可不能籠統的說膽固醇就是壞的。

    血脂檢查指標裡,有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裡面總膽固醇說明不了啥問題,低密度是壞的,高密度是好的,記住這些就行了。

    現在有個概念更好用,叫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如果這個指標高了那就危險了。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了的壞處

    這種膽固醇如果多了,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發生動脈硬化斑塊的可能性增加,斑塊不斷地長大,表現就是血管堵了。這個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會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開始高就有。

    血管動脈硬化斑塊的危險,在於供血出現不足,還有就是斑塊脫落髮生血栓,造成腦部、肺部或者心臟栓塞,很容易死人的。許多人平時看起來毫無症狀,但是有硬化斑塊,一旦脫落髮生血栓,也很危險,所以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高了該怎麼辦

    情況嚴重的,自然是先想到藥物,比如他汀類的,這個看醫生。

    但是不管吃不吃藥,飲食都要改變,首先飲食清淡;其次注意脂肪和膽固醇,一定要減少飽和脂肪,增加不飽和脂肪,尤其是n-3多不飽和脂肪酸;還有,要記住多蔬菜。

  • 20 # 胡洋

    低密度脂蛋白屬於膽固醇的一種,很多人都知道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又稱血管清道夫,而低密度脂蛋白是壞的,容易引發血液濃稠度增高,從而導致動脈硬化,斑塊形成,誘發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

    1.遺傳因素:高膽固醇與遺傳因素更密切,主要和肝臟膽固醇合成、代謝障礙有關,而外源性飲食只佔膽固醇的30%左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佔總膽固醇的60%左右,對於先天存在代謝障礙基因的人會出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比如患代謝綜合徵的人。

    2.飲食不合理:在飲食當中需要蔬菜和肉類相互搭配,葷素結合才是合理的飲食習慣。而很多人肉類食用太多,食用了過多的飽和脂肪酸,並且也經常吃油炸、煎烤類的食物,也會導致身體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3.運動過少: 高膽固醇的食物食用過多卻又不運動,就很容易讓脂肪在身體當中進行堆積,容易出現肥胖的情況。體內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而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因此適當的運動才能夠燃燒身體當中的脂肪,防止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4.其他因素:很多不良生活習慣,像菸酒無度、喜歡熬夜、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等等也會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並不等同於心血管堵了,二者是有一定差距的。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過量時,它攜帶的膽固醇就會容易積存在血管動脈壁上,血管壁區域性粥樣硬化,並逐漸形成粥樣斑塊,低密度脂蛋白越高斑塊長得越多、越快、更容易形成不穩定的軟斑塊。一旦斑塊破裂,流經破口的血小板就激活了,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動脈血管發生心梗、腦梗。從脂蛋白升高到斑塊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斑塊形成到血管壁狹窄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斑塊形成後很多人是硬斑塊,非常穩定,可以長期無變化。部分軟斑塊可能會發生破裂,血小板流經此處也並不是會肯定形成血栓,而且微小血栓也並不一定就會堵塞在心臟血管上。所以,查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直接認為心血管堵塞了,這是不對的,並沒有到那麼嚴重的程度。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了怎麼辦呢?

    首先是合理的膳食,堅持低鹽、低糖、低脂飲食習慣,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多吃蔬菜,少吃紅肉類,並且要戒菸戒酒。其次,合理科學的有氧運動,堅持鍛鍊,減體重,縮腹圍。再次,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戒除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焦躁的不良情緒。如果非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則要考慮使用他汀類藥物,降脂的目標不同的人群有所不同,在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人群中,一般建議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1.8毫摩爾每升以下。如果應用他汀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仍舊不達標,可以考慮聯合使用依折麥布,這是一個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二者作用機制互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誰能推薦幾部動作電影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