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是什麼樣的體驗?
20
回覆列表
  • 1 # 三十一

    沒有什麼比入職第一天就選擇離開的員工更讓HR傷心的事了。好不容易透過層層阻力招到的一個員工,還等著老闆的獎金呢?結果人家辦公室坐了一上午就告知HR自己不

    適應,不想做了?

    不過作為HR,也不要太生氣,畢竟這種狀況在現在已經不是個例了。有研究稱:4%的新僱員在新公司度過糟糕的第一天後,選擇離職;22%的跳槽發生在新入職45天之內。

    員工入職第一天就離開是走的瀟灑,可是企業在招聘員工中投入了很多資源,對於剛入職就離職的員工行為,不僅增加了招聘成本,還影響了公司正常的人才輸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致使員工離職的原因:

    1. 企業文化

    入職第一天參加晨會,結果老闆帶領員工開了一個小時,內容是:喊十分傻逼的口號,無聊的遊戲、老闆的心靈雞湯。親,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讓你洗腦的啊。這種傳銷性質濃郁的公司誰敢久留啊!

    2. 加班強度大

    上班第一天,辦公室裡的前輩不下班自己不好意思下班,結果就是和他們一起加班到11點半,第一天就這樣,想著以後加班的日子還有盡頭嗎?溜了溜了,實在惹不起·····

    3. 沒有培訓

    一般進入一個新公司要有熟悉公司和業務崗位的時間和培訓,,結果上來就安排工作,還沒有人呢指點。工作量還很大,這樣的公司真的有學習空間嗎?

    4.薪資待遇

    辦理入職手續的時候,發現合同上寫的薪資跟面試時談的薪資不一樣,e這麼不受承若,上來就宰割的公司真的讓人害怕,還是趁早離開的好。

    5.附加協議

    本來以為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入職的時候,要求籤一系列“不透明”的“賣身”協議,這樣的公司真的不會明天被查封嗎?為了自己的前途還是換公司吧。

    6.同事冷漠

    剛來上班,沒有自我介紹環節,沒有人安排我熟悉公司,業務,吃飯就剩我自己,同事都是冷眼旁觀的,打招呼也不迴應?這樣的公司真的待不下去啊!

  • 2 # 往事未塵封

    僅是一天時間談不上有什麼體驗,但是可以看出決定的草率。

    入職之前肯定對這個職位有過一定的瞭解,被錄用而且入職了,證明崗位和本人條件是匹配的。但是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這是一種草率的行為和不成熟的表現。

    上班一天能瞭解多少?

    第一天上班崗位的新鮮感和新鮮勁佔比很大,說有多少了解單位根本談不上,連同事都認識不了幾個。一個單位至少幾個部門,一個事情的流程至少也需要走幾個環節對,而這些並不是一眼可以看透的。

    上班第一天結束基本是手上工作的陌生感都沒有清除,以一天的上班經歷來談對單位的瞭解無疑是天方夜譚,第一天上班也許可能崗位都不夠明晰。

    上一天班能夠了解的應該是自身上班之前和上班之後的想象與現實,可能能夠感慨出自己和工作崗位之間的實際狀況,也就是對崗位的駕馭能力是剛好還是欠缺。上班一天最多也就瞭解這一點。

    上班第二天離職是任性

    上班第二天就離職,不能不說這是任性。所幸的是現在找工作沒有過去那麼困難,只要真的用心想做工作,找一份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也許這也是很多人輕易做出離職決定的原因。

    在上班的第二天離職,用事實否定了自己之前對這份工作的期望,甚至是自己對這份工作的信心全部破滅。能夠參加工作的人年齡毫無疑問是成年人,然而上一天班就離職確實是任性。可能是生活中沒有壓力吧。

    上班是一個人在職場的行為表現,今天來明天走,後天在十字路口。上一天班就離職,離職之後而且還有可能把這份工作說得一塌糊塗,彷彿自己離開是非常明智的,留在那裡的全是傻瓜。但事實是這樣嗎?留下的人按期領導工作薪水,而自己有可能在人家看著工資數字的時候還是在人才市場上晃盪。任性,可以是一種行為,也是有代價的。

    我老公也曾經幹過上一天班就不再去的事,那時候才十七八歲,其實他那個也不算什麼工作。跟著他爸去蘇南打工,他爸花了一條煙請人把他塞進當地一個村自來水安裝的工程隊,做挖掘鋪設管道溝的小工,工資18塊錢一天,第一天干下來手上就起了泡,卻是因為年齡小沒幹過活。第二天打死也不去了,倒也確實有了上一天班就不幹了體驗,被他爸罵的要死,認為他不懂得珍惜機會。

    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還有一種就是證明自己根本不想上班。

    上一天班就離職確實是不懂得珍惜機會,僅上一天班而已還談不上有什麼體驗,只是希望這以後工作當中不要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從求職到入職這是一個過程,從投遞簡歷到面試錄取都是要花成本的,至少在時間上是要付出的,所以如果再想離職不妨多想想求職的過程。上一天班就離職所謂體驗,可能就是自我感覺那種對一份工作輕視的快感,其實還是人不夠成熟。

  • 3 # 向塘機務醬鴨

    看來你入職之前的調研瞭解工作做得不到位啊!除非萬般無奈,我不建議又馬上走人,因為那樣對你接下來找工作會很不利!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就想問你一句,入職之前的調研瞭解工作難道沒有做嗎?現在你的情況很尷尬,你可能剛工作的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總之時間不長,那這個時候你又離職,當你再次面對新僱主的時候,對方就會認為你做事抉擇比較草率,這樣對你的求職就很不利。

    回到你的問題上來。我的建議是,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看看。我經常打這樣一個比喻:不少電視劇,多數時候,一開始可能都不好看,但是我們多堅持看兩集,說不定就被劇情吸引,就上癮了。工作亦是如此。你發現不適合自己,是哪方面的不適合?是你自認為的不合適,還是你確認求證過的不合適?我覺得不應該輕易就下這樣的結論。

  • 4 # 叔我職言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算是比較新奇。

    至少我的生活中還沒有碰到。離職快的,我見過的入職以後兩三個月離職的。離職這麼快,我只能憑經驗猜想:

    1.入職者可能工資沒有得到承諾。

    也就是說,可能公司沒有按照面試時承諾的工資兌現。

    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白紙黑字的OFFER上寫明的工資待遇,入職時公司不兌現,發生勞資糾紛,法庭會認為哪方不對?很顯然是是公司不對。

    OFFER就是一份契約。不執行就是違背契約

    2.入職發現公司展現的價值觀和自己完全格格不入

    我現在腦洞大開,在想,如果一個入職者入職,發現在這個公司:

    -完全就是一個皮包公司

    -傳銷組織

    -價值觀有問題的公司,比如坑蒙拐騙的公司

    -違法的公司

    那麼我想他一分鐘也不會多呆

    3.入職發現自己完全和職位不匹配

    也就是說,有兩種情況:

    小材大用

    大材小用

    這兩種情況可能都讓入職者會離開。

    但是,以上三點,無論哪一點出現,都暴露出入職者的不成熟。也就是擇業的時候考慮的太簡單。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建議

    1.面試的時候,找機會多問公司的問題

    面試的時候,通常公司會作自我介紹。那些不認真介紹自己公司的企業,求職者一定要多打幾個問號。

    面試的時候通常面試官會給求職者提問的機會: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們嗎?這時候你要準備幾個問題,問清楚。

    2.入職前上網查查這個公司

    看看這個公司是不是正規公司。

    比如註冊地址,經營範圍,註冊資本,資質等等

    這些都是公開的。如果查不到,10有89是不正規的公司。

    3.OFFer

    必須是正式的

    公司給出的OFFER,必須是正式的,有公司印章的,或者有正式的電子郵件。

    對於total package,必須明確。月薪多少,年終獎怎麼計算,其他福利保險等等

    4.OFFER

    上的職位職責必須明確

    以前,有一種招聘職位,叫做:儲備幹部,或者:後備幹部

    這種東西不可信。OFFER上必須是明確的職責。

    否則,說是招廠長,結果入職是車間主任,這種絕不可以接受。

    以上建議供參考。

  • 5 # 春風HR

    就當從來沒去過這家公司一樣,讓這段經歷從自己的工作履歷中消失。

    這麼說是為了讓自己儘快從這段不合適的工作經歷中抽離出來,及時止損,讓自己能有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份工作之中。

    因為這樣短暫的工作經歷對自己來說是有雙重打擊的,第一自己會自責,為什麼千挑萬選選了一個這麼樣的工作,簡直浪費自己的時間,會對自己有否定的愧疚;第二,以後用人單位也會計較自己的穩定性,認為這種只工作一天就離職的人,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是對自己的認知不夠清晰的,很有可能到了新公司也會這樣,所以在錄用時會謹慎考慮。

    所以為了讓自己徹底擺脫這樣的一個認知怪圈,那麼就需要自己給自己做一個了斷,忘掉這段經歷,自己的工作履歷中寧肯將這一段時間作為待崗在家,也不要體現其中,這是最快的也是最好的從這段經歷中走出來的方式。

    但雖然強調自己要抽離和及時止損,但並不代表自己就要放棄從這一段經歷中獲取經驗和教訓,失敗是成功他媽媽,為了下一份工作的成功,總結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為什麼這麼快要離職,是觸犯了自己什麼原則性問題,那這個原則性問題有沒有可能提前瞭解到,避免確定正式入職後才被瞭解到,能從源頭上控制就一定要在源頭控制。

    第二,如果再給自己一定選擇的機會,會不會離職?是不是自己當初離職太過於衝動,沒有做好優勢利弊的分析,以後再碰到類似的問題,應該怎麼樣去取捨。

    第三,有沒有因此得罪人,如果得罪了人,應該想到怎麼樣彌補,以後儘量不為自己的衝動得罪人。

    誰都是從錯誤中摸爬滾打過來的,總結經驗,忘掉過去,重新上路吧。

  • 6 # Sir聊HR

    說實在的,員工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現象我見的太多了,因為我就是招人的,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其實,我也經歷過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事情,所以也理解這種現象。總的來說,凡是出現員工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事,一定說明員工對這樣的單位不認可,否則不會這麼決絕的離職。

    那麼,大家對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行為有怎樣的體驗呢?我來告訴大家。

    首先,我認為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快速認知工作和公司的體驗

    為什麼員工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肯定是員工幹了一天的工作後,覺得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或者太累,或者工作氛圍不好,或者頭一天上班就被領導批評,或者在這一天的當中跟老員工交流得知公司的待遇並不怎麼好等等原因,所以會讓員工覺得繼續待在這裡很不爽,因此產生了離職的念頭,結果就是第二天就不去上班了。

    但這些認知可能都是非理性的,是很偏頗片面的,但員工往往會被這些非理性的認知所左右,衝動之下就做出了離職的決定。因此,當員工出現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現象,很大可能就是因為員工對公司和工作存在非理性的認知體驗。所以,員工第一天工作第二天就離職的做法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決定。

    其次,我認為這是一種員工自我保護的工作體驗

    員工入職的第一天無論是覺得工作不好、公司不好,還是認為自己不能勝任工作,最終決定第二天離職,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在起作用。

    說的通俗點就是,當員工第一天工作覺得公司不好、工作不好的時候,員工內心會認為幸好自己入職才一天,幸好自己早發現了公司的問題,所以就會立刻止損,很自然的第二天就不會來上班了,這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工作體驗。

    另一方面,當員工第一天工作覺得太難、太累或者太枯燥,認為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員工的心裡就會想,頭一天工作都感覺太難、太累、太枯燥,如果自己長期在這裡幹,那該有多麼的糟糕啊,簡直不可忍受,所以第二天就會離職,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工作體驗。

    第三,我認為這是一種員工不斷試錯的職場體驗

    員工之所以存在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現象,就是因為員工在入職的時候就心存一種試錯的想法,即如果幹一天工作感覺可以的話,那麼就留下來長期幹或者多幹一陣子,如果感覺乾的不爽,那麼就趕緊撤。因此,員工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往往反映了員工的試錯體驗,這在職場上普遍存在,是一種很實際的行為,雖然不容易被人發現,但的的確確存在。

    也正是因為員工有這樣的試錯體驗,所以員工對工作和公司的理解就非常敏銳,往往透過一天的工作試用就能夠快速、準確的判斷公司和工作到底好不好、自己適不適合在這裡幹,從而也就確定了第二天的走向。

    總的來說,職場上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事特別多,但這種現象所反映的問題還是很重要的,它要麼表明員工對公司和工作不認可,要麼表明員工自己存在某種問題。但對員工而言,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行為,往往體現著員工對公司和工作以及自身存在非理性的認知體驗,也體現著員工的自我保護心理,更是員工對工作的一種試錯體驗。

  • 7 # 奮鬥八爪魚

    入職第2天就離職是什麼一種體驗?

    我猜想提出這個問題的很有可能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

    入職第2天就離職也沒有什麼。在我畢業的這三年中,嘗試過很多工作。

    像這樣的,類似的經歷更是經歷的多了也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首先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呢?

    第一,在面試的時候,公司的hr.會過分誇大公司的目前的狀況,結果一入職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和你聽到的並不一致,結果就會失望,就會離職。這種情況也是我在面試工作的過程中遇到最多的。但是我也沒有誇張到說入職第2天就離職,入職3~5天是我離職比較多的。原因也都是,我在面試的時候公司人跟我講的,和我到公司以後感受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像是被騙了。然後我認為這樣的公司也不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途,就毅然決然的選擇辭職。避免更多的損失產生,也避免浪費我更多的時間。

    第二,這麼快的離職,不外乎另一種情況,就是自己到了公司以後,發現公司做的業務,跟自己的專業和特長並不是很一致。認為在公司的話都要從頭開始去學習去了解,而且自己也不一定喜歡。也會擔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發展。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我也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也會選擇立刻離職。

    剛畢業找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要隨隨便便為了活著就去亂七八糟找一些工作就去做。當然可以多嘗試一些新的行業。然後去選一個你自己喜歡的比較擅長的,又比較容易掙錢的去做,就可以了。

    最後再回歸到問題本身,入職第2天就離職是怎樣的體驗?首先你不必感到自責或者怎樣,我們中國是人口大國,公司離了你也不會怎樣。你離開公司也照樣活著。你過兩天就會把這件事情忘掉。公司每天人來人往,這麼多事兒,也會很快把你忘掉。所以還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找下一份工作吧。

  • 8 # 職步青雲

    如果你在企業做過招聘的朋友,對於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現象就會見怪不怪,這短暫的入職對於職場人來說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影響,至於這一天有什麼體驗呢?不同的情形可能體驗也不同吧! 一、感覺被新公司欺騙,心理落差大

    有的HR為了更好的完成招聘工作任務,在面試的時候故意誇大公司的優勢和福利,想著先把人招進來再說,這樣也可以緩緩招聘壓力。而求職者礙於情面在面試的時候也沒有進行過多詢問,結果入職後第一天後就感覺被騙了,心裡落差大,情急之下直接辭職走人了。

    這種體驗對於求職者何嘗也不是好事,吃一塹長一智,再找工作的時候也有不至於全聽HR的說辭,有必要的時候也需要進行一些提問,瞭解公司的實際情況,從而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二、對新人的態度冷漠,感覺沒有人情味

    到公司報到後第一天上班,就坐了一天冷板凳,領導也不管,同事也各做各的事,中午吃個午飯也沒人叫自己,感覺公司沒有人情味,上了一天班,第二天直接就不去了。

    這種體驗給人的感覺是公司沒有人情味,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無人問津,心裡覺得很委屈。

    三、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深深的失落感

    每一個求職者都想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公司(如500強企業),自己為了面試準備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過三關斬五將總算進去了,結果發現理想的公司也就那樣,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甚至很多地方還不如以前的公司,並且為了進入公司,面試的崗位也不是很合適,入職一天看到實際情況後就不願意留下了。

    這種體驗心裡落差極大,原來自己一直夢想進入的企業也很一般,感覺自己的付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頓時產生了極大的失落感。

    四、興奮之餘也有一點小愧疚

    大部分求職者找工作的時候,一般都是同時向幾家公司投簡歷,有時間也會去面試。有可能前幾天面試的一家比較中意的企業,面試完後一直沒有訊息,就到現在這家企業上班,結果才上了一天班,中意的那家企業就發來了錄取通知,估計大部人都會辭去現在的工作去中意的企業了,這個在職場上非常普遍。

    這種體驗肯定是感覺到非常興奮,當然也會對現在剛入職的企業說聲抱歉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每個人都向往更好的工作。

    五、其他原因造成的離職

    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情況也可能是家庭或生活原因,有急事需要處理,而自己剛入職一天,請長假覺得也不合適,就想著直接辭職吧!等事情處理完了再從新找工作。

    當然對於這種情況只能說迫不得已,畢竟自己也不是老員工,剛入職就請長假也不合適,就算領導批了,估計自己也不好意思。

    綜上所述,對於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這種情況,對於職場人也沒有太大影響,只要是有一定職場經驗的人,就算職業空白期有兩三個月都能很輕易掩蓋,何況也就一兩天。而對於這種體驗,何嘗也不是好事,一方面使我們再次求職的時候避免踩雷,另一方面也接觸不同的企業,讓我們認識到職場上更多的人與事。

  • 9 # 孤帆遠影omg

    不請自來,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這樣的哈

  • 10 # 祝你前程無憂

    入職第一天就離職的情況太多太多啦!有不少朋友真的是入職當天就想走。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事前沒想清楚,來了才知道“啊原來我並不想做”。進入公司後,發現工作內容與自己主觀認知有出入,或者並不是自身合適做的,出於對職業前景的考慮,會想立刻及時止損。

    2.入職前HR誇大了公司或者崗位事實,入職後員工發現落差巨大,失望不已,決定趕緊跑路。

    3.員工對於就職比較衝動,因為一些小事就衝動離職。

    關注前程無憂,收穫職場乾貨,陪你走過求職路!

  • 11 # 燕妮在職場

    作為一個職場工作多年的HR,我經歷過很多次新人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體驗。

    這種感覺非常不好,就如你透過重重關卡,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剛開始約會,第二天突然說要中斷來往。

    又或者你剛陷入熱戀期,突然對方單方面和你提出分手。

    我相信這種感覺很不好受,會讓人忍不住想問,“為什麼?”

    對啊,為什麼呢?

    為什麼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呢。

    我原來在一家科技型創業公司入職,當時面試了很多求職者,都不合適。只有一位求職者,經過初次面試之後,進入複試。

    當時我們招聘的是一位開發工程師,但這位工程師呢,是一位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因為我們招的是安卓開發工程師,這位面試者,不僅會安卓開發,還會IOS開發,甚至還有一點資料庫基礎,還會JAVA。

    對我們初創公司來講,這樣的綜合性人才,陷入就是一塊有魔力的寶石。

    當時,經過人事部面試之後,CEO複試,複試之後,非常滿意。但因為對方要求比較高,後來CEO給予了高出招聘薪資50%的薪資,外加股權獎勵。

    這位面試者也很滿意,第二天就來上班了。

    當時公司正值投資A輪,這個CEO也因為在投資過程中獲利,在新員工入職的當天下午,CEO就離開公司了。而這位員工因為沒有拿到實質性的股權獎勵資料。

    當天下午就到人事部辦理離職,第二天就離職了。

    對於員工來說,這樣的情況,挺正常的。

    要是沒有公司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員工也不會說走就走啊。

    離職的背後,是為了那個永遠吃不到的“大餅”

    出於公司的角度考慮,對優秀人才的離職,我表示很可惜。但對員工來講,他的短暫停留,其實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因為當你過了一年半載,才發現CEO給的其實只是一個“大餅”,是一個你再努力,也吃不到的“大餅”,那麼你的損失會更大。

    所以,速戰速決地離開,不付出,也就意味著少了失望和遺憾。

    有能力,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好工作。

    離職的背後,折射出的謊言

    很多HR在面試的時候,會誇大自己的公司有多麼好,多麼的人性化。其實,我覺得如果做不到人性化,寧可不說,保持沉默也總比誇大其詞來得好。

    因為謊言總有一天會被戳穿,而作為我們HR,在面試過程中,真實、有效地反應公司的情況,比誇大其詞,效果好太多。

    HR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是第一次接觸求職者的人,如果你透露出任何一點不真誠,求職者會覺得這家公司不靠譜。

    這樣對HR的工作來說,也是一種負擔。所以,不要說謊,真實的反應公司的情況,不誇大,真實地講就好了。

    離職的背後,是因為工作和招聘需求不符

    一位面試者B和我分享過一個面試的經歷,他是一位應屆的開發工程師,去一家公司實習。本來面試的時候,說的好好的,是做軟體開發工作;但實際上進入公司以後,才發現做的是電話銷售的工作。

    B本來都做好準備,即使開發工作量再大,任務再難,自己也要扛下來,好好工作。但是讓做電話銷售,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更可恨的是,面試時說好的,工作時間是到晚上6點,不需要加班。到了下班時間,公司規定,6點一定要去打卡,半個小時時間吃飯,再無償到公司加班到11點。

    B覺得公司就是欺騙面試者,所以第二天,他就不去公司了。

    後來,公司也沒找過他。

    對員工來說,入職第一天就離職,不管是因為招聘需求不符,公司畫出永遠吃不到的大餅,還是因為招聘需求不符。

    對公司來說,不要因為自己當方面的原因就把過錯歸咎到應聘者身上,多反思公司的行為,做好僱主品牌,才是長久之計。

    小細節,真的能看到一家公司的大格局。

  • 12 # 未泯雙瞳

    親身遭遇過,還是家非常大的實業企業。

    公司設計房地產,金融,商業,文化等。目前北京前門商業街有大約50%的商鋪都是他們一家公司承租的。具體就不點名了。

    2018年夏天面試,面試的是文化商業板塊的業務,經歷了總共四輪面試,HR經理一面,前門商業專案總經理二面,業務板塊總裁三面,集團總裁四面。再加上後續的背景調查前前後後折騰了一個月。

    7月3日下的Offer,7月16日入職,僅上了一天班,就辭職了。

    原因也很簡單,去面試的時候表面看到的公司氛圍還是不錯的,僅入職一天就決定離開也是因為公司氛圍的問題,團隊太過死板,在花了半天時間瞭解業務以後,覺得業務過於守舊,經營思路也非常陳舊,可變通的方面太少。

    第二,團隊結構問題較大,作為市場部門,基本就是循規蹈矩的一套,沒有創新沒有方向,辦事效率也是低的可怕,完全一副老國企做派。

    第三,制度很可怕,每次的預算非常有限,但上層給的要求卻很高,作為一個典型的旅遊商圈,幾乎沒有活動支援,實際操作流程複雜。並且商業中的人員是獨立管理的,跨部門協調成本高,沒有配合市場活動的意識。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月預算不足20萬元,卻要短時間在市場層面見效,可見可怕的程度。沒辦法,只能放棄。不耽誤雙方時間。

    其實,幾乎所有入職一天就辭職的人,都多多少少對所要入職的企業心存幻想,或者被HR之類的言辭誤導了。現在面個事,時間成本挺高的,沒人願意來了就走,只能說90%以上的來了就走的人,都是因為企業方人員在面試時說的與實際情況貨不對版。

  • 13 # 你抽卡好像杏原城主

    HR面試我的時候,特意跟我說肯定會加班,沒有加班費,問我能不能承受壓力,實習期工資三千多吧。但是要是幾個月後做得好的話,可以給提成。我缺錢,面試成功後也答應會去。

    上班前一天,HR小姐姐讓我下載一堆APP,說是上班要用,還問我要了手機號註冊了一大堆東西,都是上班要用的軟體和APP。還給我安排了個師父,讓我不懂的直接問師父。說實話,我被嚇著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週一去上班了,公交不大方便,要走很長一段路。不過我缺錢,需要一份工作拿工資,心想就當鍛鍊了。

    到了公司,人差不多都已經到了,每個人都很忙碌的樣子,師父帶我去了工位,讓我把一大堆亂七八遭的軟體下載好,把HR給我的賬號登入上去。過程就不細說了,很是頭大。

    搞定軟體後開始晨會,晨會有口號,特別長而且還不押韻沒節奏,我是新人,不知道有口號,後來晨會結束時,我的同事給了我一張紙,讓我回去背,晨會喊口號時要完完整整背出來,背不出來有懲罰。

    接下來師父教我工作內容和操作,其實這個行業我之前也做過,而且很擅長,但是我發現師父給我的步驟冗長,和我之前做的東西完完全全不一樣。我有點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好了。

    師父給我釋出了任務,做了2個小時後,我可以確定我做不好了。這時候肚子已經餓了,但是周圍的同事都還在工作,看看時間,感覺也該吃午飯了呀。我就悄悄問旁邊的同事,同事告訴我早就下班了,想去吃午飯還是午休都可以。我很尷尬,沒人告訴我中午休息時間,我師父也沒說。

    一個人跑去食堂吃午飯,人太多了,還和別人拼桌,邊吃麵邊想,要是下午工作還做不好就辭吧,太壓抑了。

    人一旦產生了辭職的想法,這個想法便會揮之不去。下午在師父的指導下,我又弄懂了更多軟體的用法,軟體多到電腦都非常卡。。。。而且即便我搞清楚這大堆大堆的軟體,我也做不好師父發給我的任務,一是步驟冗長,二是資源太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不得已 師父又給我換了個任務。

    我是一個很慫的人,即使當時已經決定辭職了,我也不敢直接走,我要熬到下班。

    熬到了大概六七點,公司又開會,聽不懂但是大概知道今後的步驟會更繁瑣而且做錯事要罰更多的錢,還有就是加班時間更長。。。我一算,我工資才三千多,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晚上加班要到10點,做錯還要扣錢,我哪裡還有錢扣。但是我只想想,沒有說出來。領導才不會管你做牛做馬最後能拿到多少錢呢,他們只希望你有狼性,還不吃肉不吃草。

    7點半了,早就到下班時間了,但是人事提醒過,雖然下班時間是5點半,但一般要求加班到9點。這時候師父過來讓我下班,說我是新人,今天就早點回去。。。讓我寫了日常總結和明天的目標。。。

    終於被放出來了,我心情真的喪到了極點。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了,現在想起那天還是無比的黑暗。

    7點半下班去公交站,末班公交已經沒有了,沒辦法只好騎共享單車回去,路上回想一天的經歷,以及以後甚至還要冒著大雨大半夜騎車回家,真的心灰意冷,生活全無指望。

    到家立馬向HR和師父辭職,當然,我只說自己抗壓能力太差,沒有說公司半句不是。畢竟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第二天又繼續老老實實找工作,那些畫大餅所謂拿提成的公司看也不看了。我有多少能力我清楚,我不吃大餅,我只拿我應得的。

  • 14 # 半是安詳

    人約談好了不來上班的、當天入職當天辭職的、有些更奇葩、入職幾個小時就提出離職、本公司這種情況很多、迫使死了好幾波HR、

  • 15 # 安米心理小課堂

    很正常,不是吐槽面對過很多這種還有上午來 下午就離職的人,這種人基本都是一開始就沒有想好,很多東西都沒有得到認可,不然不會這麼快離職,還有就是對自己期望值太高,所以才會產生恐懼進而導致離職

  • 16 # 小萍子5

    上一份工作就是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走了,原因是,第一天上班,看到主管和同事吵架,完全是主管剛上任,無理取鬧,同事做的東西,按照常規流程,是沒錯的,但是主管就是在無理取鬧,辦公室罵人,這以後還了得?稍不順心就捱罵,第二天果斷沒去,打電話過來問我,我就說,能力有限,無法應付

  • 17 # 莫語休名

    就好比點菜時老闆對著選單把一道菜吹得色香味俱全,你忍不住點了一盤,菜上來後才發現他不僅做的像屎,聞起來也一股屎臭味,那麼你非得強迫自己吃下去嗎?

  • 18 # 情感探路

    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是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我必須來回答!

    在海淀區長春橋起點嘉園(我至今都記得那個地方)那邊有一個公司,辦公室是租的商住兩用的一個單間。我第一次去那面試,真覺得這公司真小啊。大概坐了10個人,最後面陽臺上單獨開闢出來一個地方,是經理的辦公室。

    我面試過程挺簡單,交了簡歷,經理問了幾個問題,問我要多少錢工資。我說,2000。經理說,可以。然後介紹了他們的工作,我聽的糊里糊塗的,我只知道我應聘的是銷售助理,工作內容基本上就是整理人名單、電話資料就行。

    然後我就走了。

    然後就約定我第二天來上班。第二天我一路懵逼的去上班了。

    9點準時進辦公室,同事們還挺熱情,說說笑笑。我當時什麼都不懂,剛畢業也有點害羞。就是光聽他們說話。

    10點經理來了,然後找了一個小姑娘帶我,跟我說工作內容。我那時候都沒意識到,我連勞動合同都沒簽呢!

    我盯著眼前的膝上型電腦,對,就我跟經理、旁邊那個小姑娘有電腦,旁邊還有個印表機,其他人工位上只有一個電話。

    我需要把網上下載下來的電話號碼整理到Excel表中,然後打印出來給打電話的姑娘。

    我一邊幹活一邊聽她們打電話。

    大致內容如下:

    “大爺,我們這個理財產品是有收益的,您只要按照我說的步驟購買就沒問題。”

    “阿姨,我們的優惠活動就這幾天,今天給您打電話也是因為您是老客戶了,您要是現在不買,以後就沒這個機會了。”

    “我們肯定有您資料啊,因為您之前購買了XX產品,我們現在是老客戶回訪特意申請的福利呢。”

    “您不記得您買過這個啊?但是我們這個系統裡現實有您呢!”

    “錢在你孩子的存摺上啊?阿姨,我這邊只能提醒您我們這個優惠只有這幾天,您要是錯過了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那您自己再想想好吧。”

    我越想越不對,這賣的是保險吧?

    我當時剛畢業,非常討厭的就是保險公司。所以聽了一上午電話,就覺得自己被騙了似的。

    上午吃飯之前,經理給我們開了一個會。從他的言行中我慢慢反應過來,他就是一個保險公司的業務經理,在這組織了一個小團隊幫他賣保險!

    我什麼話都沒說,等中午下樓去吃午飯的時候,跟同事說我去親戚家吃飯,就跑了。

    下午2點,估計是看我沒回去上班,那個經理就給我打電話,我說我不幹了。他問怎麼了。我說我不想賣保險,然後就掛了電話。

    後來我總結,再去面試必須要看:

    1.公司規模怎麼樣,正常的人員配置,人事財務是要有的。

    2.公司環境怎麼樣,就租一間房子,十幾個人擠在十幾平的屋子裡,肯定不是開公司的,就是一個團伙組織罷了;

    3.是不是籤勞動合同,入職之後必須籤合同,如果連這個提都不提肯定就不是什麼好公司;

    4.員工工作狀態,工作間說的話都要注意仔細聽,能聽到很多有用的資訊。

    5.自己還是要留個心眼,如果公司讓你覺得不舒服,但又說不上來哪裡不對勁兒,離開是最好的選擇。相信第一直覺。

  • 19 # 海格進階

    說一個我身邊的故事:朋友小花去面試文員,第二天就入職了,大小周,工資4K,不用轉正,但她幹了半天就走了。

    為什麼呢?原來入職第一天,主管就指著辦公桌上的一整套功夫茶具,讓她每天早上來了,第一時間把茶具洗了。小花目瞪口呆,當場跟主管說不幹了,要辭職。

    就像上面的小花,面試時,主管和她都表現了最好的一面,單純一場面試根本不能看出什麼端倪。一旦你入職,主管也就沒什麼顧忌,想要你做什麼就直接說出來。小花接受不了,第二天離職,也許有人能接受,那她就不會離職。

    那第一天入職,發現什麼現象要果斷離職呢?下面就說道說道。

    一、上班沒人帶,同事冷眼旁觀

    上班第一天,不熟悉業務,HR也不理會你,也不找人帶你,部門領導也不介紹你,周圍的同事都冷眼旁觀看你,自覺無趣的在崗位上待一天,這樣的公司氛圍你也待不長久,趁早離職為上。

    二、公司人員流動大,看到老員工離職

    入職的第一天,在部門混了個臉熟,下午發現好幾個老員工再提離職,可以看出這公司不宜久留,還是辭職找個靠譜的公司。

    三、入職崗位與面試崗位不符

    面試時是策劃崗,入職時勞動合同上寫的銷售崗,HR跟你解釋說這是試用期的規定,轉正後就會變成策劃崗。這種情況,就是一個坑,早走早好。

    四、工資和麵試時不符

    面試時,談的固定薪資是多少K,入職時,薪資變成固定工資+效益工資,且效益工資需要考核,這也是坑,趕緊走。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 20 # 薛定諤遺失的貓

    感覺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倒不是因為我就是那個,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離職的人。而是我經常辦理入職,遇到太多這樣的員工了。和他們聊過後發現最多的就是:

    1,其實他們入職公司這個崗位,還【沒有想好】,這個崗位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2,如果是【應屆生】,第一天入職在自己崗位上感受到了和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相差太大,他們還接受不了現實竟然是這般模樣,所以他們更願意開始去考慮父母所說的考研,靠公務員,考教師的出路了。

    3,他們就是【任性】,任性的來,任性的走,因為上班第一天就感覺不開心,說不上來哪一點不開心就是不開心了,所以要離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一兩首古詩是什麼,,為什麼喜歡,歡迎大家可以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