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愛大自然

    釣魚時新手使用商餌料,最大問題就是水和餌的比例,餌料味型的比例,有的新手到了河邊,還不知道水情和魚情就盲目的把餌料袋子開啟倒下大半袋子餌料,剛開始不知道加多少水,不是和的太硬就是和的太浠,弄來弄去一袋餌料也弄完了餌料還沒和好,等到釣魚上餌時不是硬的不霧化,就是浠的掛不上鉤,這都是釣魚新手的通病!要想釣好魚就和身邊的老釣友多學習學習,和餌和釣魚技巧,為以後釣好魚釣多魚打下基礎!

  • 2 # 假如愛有天意carina

    對於很多釣魚人來說,準備好釣魚的事項,就會滿腔熱血的跑去釣魚了,實戰釣魚,沒有經驗是很容易就會犯錯誤的,要是釣不到魚,就會沒有自信心,今天筆者就來給釣魚新手總結了一下大家經常犯的四個錯誤。

    選釣點不對

    釣魚的時候,選擇釣點非常的茫然,位置不對的話,就會沒有魚上鉤,藥水水底下游雜草等障礙物的話,還會發生掛底的現象,這樣是肯定不會有魚獲的,過了一小時左右,要是選的釣點沒有反應的話,就換個地方釣魚。

    釣魚的餌料如何選擇

    對於大部分的新手來說,剛接觸釣魚會很依賴商品餌,商品餌方便、科學、效果還不錯,但是商品餌固然是不錯,其他的餌料也是很好的,比如紅蟲蚯蚓等活餌,糧食類等素餌,或者二者相結合起來的餌料,效果都是很不錯的,可以試一下,要根據釣點的具體的魚情來嘗試。

    釣魚的技巧熟練的運用

    在提竿的時候,很多的新手會有兩種做法,要麼早提竿,魚漂動提竿,要麼晚提竿,想著讓魚吃的牢靠點提竿,魚是很聰明的,過早或者是過晚的提竿都會讓魚跑鉤,有可能錯過大魚,所以提竿的時機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提竿。要是釣到大魚了,可以跟魚耗費體力和耐力,要是沒有把握的話可以把周圍的釣友喊過來幫忙一起拉魚,這樣把握性會大一點。

    釣魚的心態問題

    新手是剛剛接觸垂釣,還沒有什麼釣魚的經驗,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情緒會變得急躁或者激動,新手釣友要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垂釣是一項休閒健身的運動,要心平氣和的運動,心平氣和的學習,提高自己的釣魚技術,成為釣魚的老手是遲早的事情。

    新手釣魚注意事項

    新手釣魚的問題當然遠遠不止這些,只是寫了一點比較重點的,主要就是要根據釣點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釣點釣法,不要浮躁,釣魚是修身養性的。

      以上就是新手釣魚需要注意的,其實只要耐心請教,虛心學習,就會發現,釣魚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 3 # 李老實

    其實我也是新手,對餌料的搭配不是很瞭解,主要是多向老司機請教,網路發達,多多瞭解一些,會有幫助的,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最重要的是資源。

  • 4 # 平淡故鄉人

    1: 作為新手首先要明白餌料的味型,什麼樣的魚吃什麼樣的餌料,搭配使用和比例這需要自己慢慢摸索 。 2:餌料和水的比例包袋有註明,按照標準使用即可。 3:新手建議從搓餌開始用,容易掌握餌料的大小,由於拉餌大部分需要加適當的拉絲粉,比例配不好就會成麵筋,這樣是釣不到魚的。 4:餌料用量,新手一般開餌料都是半包或者大半包,一般都用不完這樣比較浪費,建議少開少用杜絕浪費。

  • 5 # 野釣之釣勝於魚

    說一下我自己在使用商品餌料上的成長曆程,完全沒人指導自己多次垂釣加感悟慢慢出來的:

    1、選哪種品牌餌料?如果身邊沒有朋友會釣魚,那麼多半去會問漁具店老闆那種餌料怎樣搭配好釣魚,或者網上搜答案,聽別人說什麼餌料好,於是都想買來試試,而且還配很多種,有的還想加點小藥,總以為搭配越複雜越容易釣到魚,這是第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其實餌料搭配還是簡單點好,建議最多不超過3樣,沒看別人用玉米粉釣魚照樣釣的好!

    2、新手通常會先使用搓餌,因為拉餌不會,至少我是先搓後學會拉餌的。

    3、軟硬問題:才開始用餌料釣魚總擔心餌料太稀或太軟餌料化了釣不倒魚,所以初學者總是喜歡把餌料調得又硬又粘不霧化(拉絲粉一麼多),搞得人都咬不動更別說魚了。正常餌料應該軟硬適中中,手感摸上去像人的耳垂一樣。拉絲粉搓餌大多數餌不需要放,拉餌我也是儘量少放能保證出絲能拉就可以了,多了就成麵筋了。關於軟硬還要根據季節、魚種(比如鯉魚就硬一點、霧化慢一些,鯽魚就軟、霧化快),水深(成反比),是否鬧小魚等有關,我現在反正是隻要不鬧小魚,我是能多軟就多軟只要能掛在鉤上拋得出去。

    3、餌料味型:簡單概括主要有香、香腥、腥香、濃腥、濃香等幾種,什麼奶香、草莓香、麝香這些就不說了以後你慢慢就懂了。餌料味型根據季節、魚情、不同水域等不同而不同。但概括一點,越大的魚越喜歡味型偏淡、偏自然的糧食味餌料。

    4、……未完,下次再碼字

  • 6 # 時間的流浪者wo

    商品餌在釣魚實戰中,優點非常的多,但是對新手來說,體驗感非常不友好,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餌團提前脫落、附鉤性不好,又或者是進水就溶散,這樣無法起到守釣的作用。因為商品餌調配水多點、少點。揉搓次數多幾下、少幾下。醒餌時間多幾分鐘、少幾分鐘。太陽晴點,天陰點,開出來的餌料,入水後的狀態都不一樣。太乾了,附鉤不行,不到釣點,就提前脫鉤落水。太黏了,可能5分鐘後提竿,還是一團死疙瘩掛在魚鉤上。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商品餌的味型多樣化,入水狀態多樣化,所以又愛又恨,這是不少釣魚新手對商品餌的心理狀態。

    新手使用商品餌時,其實不會怎麼開餌。要說這個好的開餌,其實也就兩種狀態。一種是拉餌,一種是搓餌,甭管什麼樣的水比,多少次的揉搓,又或者醒多久的餌,其實開出來的餌料,要麼搓,要麼拉。但是餌料進水之後的變化,卻是由開餌之後,餌料的這幾種不同狀態,會發生不一樣的情況。對新手來說,其實只要搞明白這幾種狀態是怎麼回事,同時把這些不同的狀態,分別應用在不同的魚情、水情,多練上幾次。你就會發現開商品餌,也不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實際上好的餌料不難開出,要注意下面幾點細節就好。

    一、餌料和水的比例

    絕大部分商品餌,是靠用水調出的。一般商品餌外包裝,都有寫比例比如1:0.9。要嚴格按這個比例來,初學者要用量杯。除此之外,水最好一次性加足,避免吸水不均勻也很重要,餌盆儘量大些。只有這樣才可以配出,不幹不稀的好餌來。

    二、攪拌快慢要合理

    一般說明書上都會寫快速攪拌,若做不到,就會吸水不均勻,有地方稀軟,有地方有硬塊,但攪拌也不是無休止地攪,水一旦均勻滲入餌料即刻停止,因為餌料吸水後會形成網狀結構,過多的攪拌會破壞其結構,結果是要麼死球,要麼鉤不牢。

    三、商品餌靜置的時間

    一般靜置3-5分鐘。因為餌料加工過程中透過乾燥,膨化工藝處理,在開餌時剛接觸水分,吸水速度快,但還沒有達到飽和狀態,這時人為攪動,會破壞其結構,造成出絲不理想,尤其拉餌時,就是失敗的餌料,不管你的餌料多麼貴,多麼理想的餌料成分。

    四、不要打揉跟和麵一樣

    新手使用商品餌時,喜歡反覆揉捏,越來越勁道,但魚餌千萬不要這樣了。因為拉絲粉和麵筋類似,揉捏久了就會勁道,但是掛不上鉤,成死球狀。一般靜置3-5分鐘後,收攏成團即刻,尤其拉餌時,無需打揉。若餌料出絲少,可貼著餌盆,用手指併攏,抹上4-5下即刻。

    五、餌料搭配要合理

    新手對於餌料成分,我們要了解。不能全部都是粗料,或者全部細料,那即使調的很好,也不好拉,附鉤性差。常規情況下,餌料越粗,拉餌團越大。還有拉絲粉的粗細,也會影響餌料最後的狀態的。

  • 7 # 戶外釣魚人C

    關注

    由於現在天氣變化有些無常,處在冷熱交替中,而在下雨的時刻,天氣是最為舒服的,在河流旁邊,可以看到一些大魚的探頭,對於這種現象,也是讓喜愛垂釣的朋友們,忍不住想要實施一下自己的垂釣技術,經常垂釣的朋友們也是在這個時刻有著很不錯的豐收,因為在它們垂釣的過程中,對於每個季節中魚兒在水中的情況,都是較為的瞭解,以及對這些魚兒每個時期的吃食愛好,做出可以誘惑出它們的餌料,可是在對於一些新手,我認為它們還是需要商品餌來作為輔助,可是因為它們的經驗不足,經常的將它們在使用中,沒入水就掉,以及溶解速度過快,起不到誘惑和聚魚的作用,對於這一點,我認為主要是在你們的配置上,有著很大的失誤!

    因這類的食餌不想自己製作的誘餌那麼的粘稠,它們在取開的時候,大都是顆粒的形狀,所以在你們投放上,也是會經常的脫鉤,在我看來是因為你們在第一步中,就沒有很好的給攪拌均勻,對於它一些新手都會直接的開啟,加水,然後攪拌,其實這是錯誤的,剛開始的時候,要將它們給揉開來,讓它全部都散開,然後在加水,這樣也是讓它全部都可以吸收到水,將它的粘稠度給攪拌到最大化,我認為只有讓它整體的粘稠度更高,這樣也是保證了它可以很好的掛置在鉤中,在我們慢慢的將它放在水中的時候,也是不在出現,雨水立馬散開的現象了,不至於使我們的幸苦在第一步就發生著失敗,所以先將顆粒揉開很重要。

  • 8 # 天賦碧綠

    分享分享我的開餌經驗。

    釣魚除了硬體外,對開餌有要求的是:物件魚,天氣,水深。小魚喜歡大腥大香(野戰藍鯽類),大點的魚更傾向自然本味餌料(九一八類)。我就針對冬季野釣鯽魚,談談我個人的經驗。

    天冷一般物件魚是鯽魚,選擇腥香類,搭配是鯽魚套餐+紅色風暴+狀態粉+小米,比例3+5+1+1,覺的麻煩,直接單開紅色風暴也行,狀態粉利於霧化,冬季淺水釣鯽魚,加上一點狀態粉,利於吃鉤,採用溫水開,拉絲是夠的,不用在加拉絲粉。有一些餌料是不含拉絲粉的,有些蝦粉。我個人推薦一款冬季釣鯽魚的拉絲粉,馬琰的拉餌伴侶,短絲。如果是深水釣鯽魚,3.6米竿,水深在3米左右,可以適當減少輕麩、狀態粉,換成拉絲粉。

  • 9 # 咪咕釣魚

    新手使用商品餌最重要的一點,首先就是要解決餌料狀態,說說我剛開始接觸的第一款商品餌——野戰藍鯽;那時候也不懂只是根據包裝上的說明用多少水,

    第一,先放的水後放的餌料

    第二,餌料活好之後沒醒,直接團成團

    我想釣友們應該知道後果了,團成團直接掛鉤掛不上去[捂臉]更別說拉餌了(那時候其實根本不懂拉餌)

    總結一下給新手一些建議(個人建議不喜勿噴)

    剛開始用商品餌,根據包裝上的餌水比例說明使用,然後自己再加點拉絲粉吧(一般商品餌都沒說拉絲粉的事),然後把拉絲粉和餌料充分攪拌均勻以後再加水,攪拌水和餌料時按照逆時針或是順時針一個方向去攪拌,攪拌均勻後靜置五分鐘,然後搓成團,搓成團以後儘量別用手去揉或是拍打,除非感覺附鉤性比較差再去拍打

    等你練的差不多了,以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加多少餌料,什麼配方,多少水和手感去判斷餌料狀態了

  • 10 # 小魚的世界

    新手用餌易犯錯正常

    比如,

    有可搓可拉的,偏要又加拉絲

    總想通吃,每種餌都來點,弄得象十三香

    開拉餌拉絲要麼少要麼多,拉不好,

    開拉餌不考慮粗細配搭,拉不大

    味型重疊,主次不分,

    不考慮魚情,水情亂開一通

    ……

    要開好餌,必要先對單一商品餌瞭解用熟

    多釣多開,、慢慢來,釣魚實踐性很強活動

    所謂三年找底,五年煉餌。

  • 11 # 赤壁小夥

    我老家農村我們釣魚都是用蚯蚓,或抓蝗蟲釣魚,剛出來外面打工見別人買的餌料釣很好奇,經常休息去看別人釣魚感覺很方便輕鬆,有次自己也買了來試試,不知道是沒買好還是總樣,餌料放勾子上很容易融掉水裡

  • 12 # 漁人戶外平仔

    釣魚時,在使用商品餌新手會出現什麼錯誤的事情,該怎麼樣解決??

    1. 首先我能說說餌料的配比

    在開餌時我們最好用一個量杯進行不然為會影響後面的操作,我們一般開餌都是分為四種,1.基礎餌,2.助攻餌,3.輔助餌,4.小藥,第四種在黑坑用的比較多,野釣比較少。

    2. 餌料的水比

    為什麼要用量杯呢就是為餌料的水比這樣我們才能充分的開好一款餌,水比的的話因為每個廠家,做釣不同的魚種餌水比都是不同的,得根據廠家在包裝袋上面的指示進行開餌,這個就不多說了

    3. 餌料的軟粘度

    有了正確的餌水比以後就可以掌握好粘度了,首先我們得根據釣什麼魚,魚情怎麼樣,是釣底層魚還是中層魚,如果是釣底層魚小魚鬧得厲害,就得多打柔幾下增加餌料的粘度,這樣就可以防止小魚鬧,中層魚比如鰱魚,他的餌的主要是靠霧化來誘魚因此餌料不能打的太過粘不然沒有霧化。4.上餌的方式

    分為搓餌,跟拉餌,我們先說搓餌,比較普遍的搓餌方式就是橢圓形,跟三角形,拉餌的話一個就是手法上“拉皮不拉里”拉餌手法非常重要,需要一個歷練的過程,隨著垂釣實踐的經驗積累方能熟能生巧,手法上的精要之處是要儘量做到“拉皮不拉里”,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子線上和鉤柄上過多的殘留餌料,拉出的餌球基本集中在鉤尖及鉤門處;基本操作方法是一隻手把鉤置於拉餌盤上,另一隻手再把餌料壓在鉤上,然後朝一個方向向外輕輕拉動子線,這樣可以保證拉出的餌球基本上成圓形,以便魚兒吞鉤。

  • 13 # 商都老侯

    新手在使用商品餌料的時候,餌料水比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都是。水加多了或者是水加少的或者是商品餌料,針對魚種沒有選擇對。在針對釣什麼魚種的時候,針對於的愛好,喜歡吃什麼味型的餌料?看商品餌料上的說明書新增餌料水比,這樣開出的餌料和理想的狀態基本保持一致。

  • 14 # 管子愛釣魚

    很多時候新手在釣魚的時候,會發現餌料脫落的比較快,或者是上餌料的時候顆粒太大,這些情況釣魚根本是不行的,導致這些情況的原因,都是因為釣友在使用餌料的時候,沒有進行充分的攪拌。很多時候釣友們使用餌料都是隨意搭配,正是忽略了攪拌,才導致自己的餌料狀態不佳,最終是釣不到魚。所以要想餌料好用,混合好之後要攪拌均勻喲!

    商品餌料在出廠之前都會經過測試,給出最佳的開餌水比,但是很多釣友在開餌的時候,總是根據自己的習慣或者是用手去加水,最終導致餌水比不夠,導致餌料的吃水不夠,最終是狀態比較差,不是附鉤差就是吃口差,反正這樣的餌料釣魚效果可以說是不理想的,所以釣友們在開餌的時候,最好是用量杯加水,餌料這個東西加水多了少了都不行。

    每款餌料它都有自己的特性,有的適合多次打揉,有的不適合多次打揉,往往釣友們在開好餌料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注意這些,最終導致餌料要不是粘了,就是過於散了,這樣的餌料魚根本是不容易吃的。所以釣友們在使用餌料的時候,要仔細看餌料的包裝袋,或者是詢問漁具店老闆,此款餌料是否需要充分打揉,不然這樣用餌料釣魚效果是不行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歡迎補充

  • 15 # 釣魚阿金

    這種情況就多了,很多釣友心裡多少有點傲的,總覺得自己很厲害了,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議,其實釣魚只要經驗達到一定累積之後才是關鍵,下面這些都是新手傻傻分不清,經驗犯的錯誤。

    1.拉絲粉和粘粉分不清,名字已經告訴你了,拉絲,就是餌料當中加入之後餌料會出絲,粘粉,就是粘稠,牢固的意思,什麼餌要粘性好,當然是搓餌了嘛!

    2.鉤型分不清楚,常見的如新關東,伊豆,白袖,黑袖,金袖,,,,等等,至少有40%的釣友分不清楚。

    解決的方法就是多試多釣多瞭解,有經驗之後,上面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 16 # 依路千鱘

    新手,一般不知道如何去搭配使用。也不知道什麼季節怎麼使用什麼型別的餌料。

    一幫解決這個問題,1,首先要知道基礎餌,狀態餌,和味型餌,和粘粉。一幫基礎餌是麩皮粗顆粒,佔40%,狀態餌15%,味型餌35%,粘粉10%.

    1,夏季,秋季用偏香點,春季和冬季偏腥一點。釣大魚味要清淡點。

  • 17 # 廈門同安陳光照釣魚場

    我來試著和他這個問題

    新手用商品的垂釣過程中,普遍有的通病,開的餌料霧化不夠好,調餌的狀態過硬,怕拋杆出去會掉餌

    可能覺得這是錯誤,開料狀態好不好,取決能不能把誘進窩點,首先釣魚我們基本功要紮實

    拋杆點位儘量集中把魚釣到一個點位上

    還能把魚誘到一個點,增加上魚機率

    開餌的時候儘量用大一點的盆子,五指張開快速攪

    讓餌料充分吸水後放五分鐘後,上餌後2到3分鐘

    取杆一次為宜

    開餌認識共同交流進步

  • 18 # 釣魚人阿七

    釣魚對新手來說確實需要一個短過程,在開商品餌料上很多新手都是把餌水比例開得過死誘餌料在水裡霧化慢誘魚效果差,所以新手開餌料一定要用克量杯來開餌比讓商品料在正常狀態下快速誘魚聚魚上魚

  • 19 # 煙波客11546399

    新手首先面臨的是選餌的困惑。在選擇商品餌時,根據餌料說明,按部就班,效果有可能並不理想。聽老司機的經驗之談,張三、李四,各說各的,得不到一個明確答案,依舊雲裡霧裡。下面,信馬由韁的大致說說一些大致原則吧。

    首先要去除什麼餌料釣什麼魚的觀念。鯽魚餌就只能釣鯽魚嗎?完全不對。我們所釣的魚,大多屬於雜食性魚類。即使如草魚,也不是隻吃草的。

    魚餌製造,只是根據不同魚種的大致食性,做出了傾向性的材料配比。而更加重視的,是魚類的攝食方式。更多的餌料製作,是為了適配針對不同魚種攝食習慣,而採取的釣法。是釣法,決定了不同的餌料比重、粘度、顆粒度等物理特性,其次才是魚的食性。

    拿鯽魚餌來說,鯽魚喜歡薯類餌料,鯉魚也同樣喜歡。只是鯉魚喜歡在水底拱食,而且吞吞吐吐、走走停停,咬鉤過程很長。薯類餌最大的缺點就是輕浮、不耐泡,不是被小魚搞沒了,就是在鯉魚的反覆觸碰下掉落了。而鯽魚,沒鯉魚那麼老實,更喜歡追著搶餌,可以從水底追到半水以上搶食。釣組要小漂、輕墜,才能緩慢入水,留給鯽魚充分的搶食時間,從而迎合鯽魚的這一特點。餌料自然也是為這樣的釣組服務,所以採用了膨化薯粉,這種輕質餌料。

    膨化薯粉,不僅輕浮,而且粘度小、很鬆散,霧化效果極佳,誘魚效果也就很好。當在有一定鰱鱅密度的地方垂釣,又迎合了鰱魚的濾食性進食方式,薯粉類鯽魚餌又成為了釣鰱鱅魚的首選餌料。同時,輕浮餌,也是為了釣浮而設計。拉餌的出現,也是針對了鯽魚這種索餌特點,而不是餌料的口味。

    反過來釣鯉魚、大草魚、青魚等體型較大、進食緩慢的魚類,首先餌料得有粘度、耐泡。選用未膨化過的麥類及其它生粉比較多,加之蝦粉、魚骨粉等動物性餌料比重都很大,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比重餌料。釣大型魚類、躲避小雜魚騷擾,餌料的存留時間,更為重要,而不是霧化。

    以上,我們應該明白了餌料的比重、粘度,都是為了適應魚情、為採用的釣法服務,不是完全針對魚的食性而設計。那麼,在選擇餌料時,我們更應該首先考慮的,不是哪種餌料針對哪種魚,而是應該考慮用什麼樣的釣組、方式、釣什麼魚,再選用什麼樣狀態的餌料去釣魚。這樣做,才會避免很多本末倒置的事情發生。

    現在很多老手,基本已經完全放棄了單一魚餌的針對性,更注重的是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釣什麼魚。餌料選用,實質就是為了滿足釣法需求。其次才考慮魚種口味需求。之所以會出現各種混搭,如大雜燴一般的餌料,正是這種觀念的體現。

    說到餌料混搭,可能讓很多新手再次犯愁。還是那話:根據釣場環境、物件魚、釣魚方式、釣組選用去搭配。輕浮餌,就不再多說了,基本就是單一鯽魚餌,稍稍加極少量新增劑類,以不影響其輕浮、鬆散狀態為原則。混合餌料,可以說是很廣譜的餌料。基本什麼魚都可釣。加一點點鯽魚餌,是為了增加餌料的甜度和香味。一般鯽魚餌都很甜、很香。加一些蝦粉、飼料等新增物,是調整下口味。更多的是使用大比重的鯉魚餌做主餌,要得是鯉魚餌的粘度、大比重、耐泡性。也可以叫做通殺餌了。千變萬化,切記:所有餌料,都必須圍繞主餌味型,不能喧賓奪主。香也罷、腥也罷,不能遮住了主餌。香不出頭、腥不過量即可。當然,可以根據當地魚情,自行調整。

    最後是和餌方式。新手最容易犯的錯是:怕餌料太軟丟擲就掉,或落水就化,有意識將餌和的比較幹、比較硬。貌似很容易上餌,實則大錯特錯。沒有完全吃透水的餌,掛鉤挺好,入水後快速二次吸水、膨脹,餌團內部和水體壓力對沖,會很快讓餌團膨脹、炸裂樣脫落。反而不如吃透水的餌團更穩定、更耐泡、更柔軟、對魚口更有適口性。

    輕浮的薯類餌,缺少粘度、吸水力很高。先在餌盆加水,然後邊晃動邊撒餌,直到呈凝固狀,但還能夠看到有晃動波紋。基本就算吃透了水。快速攪拌、拍實,靜置五、六分鐘後,順一個方向攪動、反覆揉搓,直到餌團達到理想狀態。混合餌料需要先在盆中混合,所以後加水。邊加水邊攪動,基本看到餌料有溼噠噠的感覺,明顯能感覺餌料上“出水”就好。

  • 20 # 梅西阿建

    商品餌品種很多、廠家也很多,就看玩釣魚的人是跟誰學的。先入為主,師傅是用什麼餌料的那新手用習慣了,也就認自己熟悉的餌料和牌子。有老鬼的、有化氏的、有武漢天元的、有龍王恨的、有馬焱的、有西部風的還有很多品牌的餌料。其實每個廠家的餌料都有類似的產品,你開餌要主次分明,狀態餌要加到恰到好處、窩料和釣餌味型要對路。其實,你用任何一個牌子都能調出差不多的餌料狀態來。新手往往是被漁具店老闆忽悠了,弄了一大堆餌料配方,有的甚至味型差不多的弄到一起(也不怕串味)。其實釣魚開餌沒那麼複雜,一份基礎餌+一份輔助餌+一點狀態餌就行了!關鍵是釣魚開餌要根據季節具體的水域來,春秋開香腥、夏天開素點、冬天開濃腥。難道當沒有你用習慣的餌料時你就不釣魚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媒體公開批判《封神演義》:別把亂改當創新!劇中最不能讓你忍受的改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