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小吳w

    小麥需肥與施肥規律總結   

     藍色代表生育及需肥規律紅色代表地區的施肥規範    採用了氮肥後移等優質小麥栽培技術, 增大行距從17.7改為20cm。 分櫱期施肥後移,重視拔節肥;  灌漿期適當乾旱,促進同化產物運移。  

      1、重要引數:  澱粉60%,蛋白質8-15%,脂肪1.5-2%,礦物質1.5-2%,成穗率在 43.3萬/畝, 產量在500kg/畝。  土壤對小麥的供氮量  25-30萬斤(土壤基層)*(1.96—2.36%)(砂質土偏高,黏質土偏低)  一般為4-5斤氮素。  土壤中供速效P多數為5ppm,供P量在1.5—2.5斤/畝。 

    2、施肥規律及養分需求規律  養分運移規律   N:拔節—挑旗期;灌漿成熟期。      P:起身—拔節期;挑旗期—灌漿期  K:拔節期—挑旗期  施肥規  氮肥:基肥50%,分櫱 30%,拔節肥 20%; 鉀肥:70%, 0             拔節期 30%;  高產需肥量:  每公頃用量:300kg  N  300kg P  150kg。 每畝用量:15kg,15kg,10kg。 

    3、環境需求規律:  4月中上旬,適宜溫度12-15℃,此時為孕穗期;若溫度5-6℃,影響性細胞發育,結實

    在給小麥田施肥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小麥吸肥的規律以及對產量的要求進行施肥,做到心裡有數。因此,在進行小麥施肥的時候需要遵循一些原則:

    注意底肥與追肥的合理配合

    小麥從出苗到返青對氮的吸收量佔總量的1/3以上,從出苗到拔節對磷、鉀的吸收量佔總量的1/3左右。因此,麥田施用化肥應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

    注意有機肥與化肥的合理配合

    有機肥指含有機質較多的農家肥。具有肥源廣、成本低、養分全、肥效長、含有機質多、能改良土壤等優點。化肥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效快等優點。化肥同有機肥配合施用,可以彌補有機肥含養分較低、肥效緩慢的弱點,能及時滿足小麥生長髮育的養分需要。

    注意增施缺乏的營養元素

    小麥施肥首先要弄清土壤中限制產量提高的主要營養元素是什麼,只有補充這種元素,其他元素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注意土壤質地、茬口和光溫條件

    粗質沙性土壤保肥能力差,養分虧缺的可能性大,應增加施肥量,分次施肥,避免因一次集中施肥而使養分流失。對於前茬作物生育期長、養分消耗多、土壤休閒時間短的麥田,應增加施肥量。在溫度偏低、光照不足的氣候條件下,小麥生育程序緩慢,氮素充足可延長營養生長持續時間,但對生殖生長不利,應適當控制氮肥而相對增加磷鉀肥的使用量。此外,水澆地使用化肥的增產作用明顯大於乾旱條件,因此水地化肥用量可高於旱地。

  • 2 # 鄉村大亓

    時間來到3月上旬,隨著氣溫慢慢回升,很多冬小麥種植區,已經進入返青期,經過一個冬季的生長,小麥消耗了大量的養分,大部分農戶都會對小麥進行追肥管理,而在追肥過程中,關於用什麼肥料,會出現一些分歧,或者有些農戶不知道用什麼肥料比較好,感到有些迷茫。

    從實際情況來看,小麥返青期追肥時,直接使用尿素的種植戶佔據了大多數,主要補充氮素,促進小麥的返青,同時為小麥正常生長提供營養。

    小麥在播種前,施用底肥時,都會選擇氮磷鉀三元複合肥,而小麥一生中,需要氮素比較多,所以,年後再追施一些尿素,等到中後期,噴施一遍葉面肥,補充中微量元素,基本上本季的小麥,就不需肥料了,有些農戶,葉面肥也不噴施,整季就一次底肥,加上年後的尿素,相信使用該辦法的種植戶有不少。

    但是隻追施尿素的做法,其實並不是特別準確,原因在於不同地塊,所缺的營養成分是有差別的,一些肥沃的地塊,保水保肥能力強,可能缺素不是那麼嚴重,小麥長勢旺盛,適當晚追肥,甚至是不追肥,而一些貧瘠的地塊,保水保肥能力差,氮磷鉀可能都缺,甚至一些中微量元素也缺乏,這種情況下,如果只追施尿素,小麥在後續的生長過程中,會受一定的影響,最終的產量和品質,都會降低。

    按照最合理的措施,不知道自己農田中追施什麼肥料的情況下,找專業的測土裝置,進行詳細測量,根據測量出來的結果,缺什麼元素,主要補充什麼元素,有朋友會問了,我們農民朋友沒有這樣的儀器,也找不到這樣的儀器,而且即使有的話,測量一畝地也不少錢,普通的種植戶沒這個條件。

    這也是一個現實問題,既然不能用專業工具測量,那就要觀察小麥的生長情況,根據小麥自身具體的生長情況,來判斷是否缺素,比如小麥出現發黃、發紫、發紅等症狀,如果只補充氮素,可能會起一定的作用,但是發紫、發紅,不補充磷肥、鉀肥,不太好恢復,對於後續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一些種植戶會追施高氮含量的三元複合肥,相比單一尿素來說,從小麥生長上來看,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成本上會略有增加。

    綜上所述,小麥在返青期追肥時,如果對於種植要求不嚴格,直接追施尿素即可,每畝20-30斤,根據田間小麥具體長勢,可適當增加或減少,如果對於種植要求比較嚴格,那就追施高氮的三元複合肥,每畝50斤左右,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同時要考慮到成本,如果覺得成本過高,那就不用複合肥。

  • 3 # 稀飯漁樂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小麥施肥規律:小麥每生產500公斤幹物質,需要吸收10.5克純鋅、9克純硼、13克純錳、0.44克純鉬和4克純銅,微量元素量雖小,但缺少了某一種,產量會大打折扣。而小麥每生產500公斤籽粒,需13-15公斤純氮、5-8公斤純磷、7.5-11.5公斤純鉀。考慮到秸稈還田、肥料利用率、不同地塊肥力差異等因素,專家建議,小麥播前需底施純氮7.5-11.5公斤(另追施純氮9-11公斤)、純磷6.5-10.5公斤、純鉀7.5-10公斤。

    小麥營養吸收規律:返青期前需要吸收養分量佔總施肥量,約1/6的氮、1/8的磷和1/10的鉀。起身抽穗前約需65%的氮、45%的磷和85%的鉀(起身期到拔節期約需25%,拔節到抽期約需60%),抽穗後需20%左右的氮和40%左右的磷。磷元素的移動性小、後效大,磷肥施入耕作層全層比集中施用的利用率高340%,磷肥做底肥一次性施入為好。鉀素在起身到抽穗前約需85%,鉀肥可做一次性全部底施或者1/3底施、2/3在起身拔節期結合追氮肥而追施。由於鉀素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也較小,且追施增加人工成本,建議在小麥播前一次性底施。氮肥最好底施1/3左右,起身拔節期追施2/3左右為宜。玉米秸稈還田地塊還需增加4-8公斤純氮分解秸稈。

    小麥底肥施用比例,畝用尿素15公斤(也可用含氮17%的碳酸氫銨50公斤替代),磷酸二銨15公斤、氯化鉀15公斤,畝投入約110元。畝施入氮磷鉀總養分為25.5公斤。在此基礎上,注意生長期及時追施尿素和葉面肥。種植戶若有微灌裝置,也可將底肥中的鉀肥少用1/2-2/3,春季結合追施氮肥施入。

  • 4 # 笨大哥

    小麥的需肥規律

      小麥在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數量和比例是不同的。據研究,一般小麥每生產100千克籽粒約吸收氮2.8千克、磷0.9千克、鉀2.9千克。

      小麥各生育期對氮、磷、鉀等養分的吸收特點有所不同,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個在出苗到拔節階段,吸收氮佔總量的40%左右,而且主要在分櫱期;二是在拔節到孕穗開花階段,吸收量佔總量的30%~40%。

      小麥對磷、鉀的吸收在分櫱期約佔總吸收量的30%左右,拔節後迅速增加,鉀在拔節到孕穗期吸收最多,佔總量的60%左右。磷的吸收則以孕穗到成熟期最多,約佔總量的40%左右。因此,小麥苗期應施適量的氮、磷、鉀養分,促使幼苗多髮根,早分櫱,以達到壯苗。

      小麥拔節孕穗期是小麥吸收養分的最大效率期,要及時施肥給予養分保證,以鞏固分櫱成穗,促進壯杆、增粒。小麥抽穗揚花以後應保持良好的氮、磷、鉀營養,以防脫肥早衰,促進籽粒飽滿。

      小麥的施肥原則

      小麥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視拔節孕穗肥:

      1、施足基肥:一般基肥佔施肥總量的60%~70%為宜,每畝用有機肥3噸左右,另配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和氯化鉀7.5~10千克。也可以用有機肥配合45%復混肥20千克,一起施入土中做基肥。

      2、種肥和苗肥:小麥播種時施用適量的化肥作種肥,能促進小麥生根發苗,提早分櫱,尤其是對晚茬小麥或底肥不足的小麥,效果更加明顯。作種肥的尿素每畝低於2.5千克,除種肥外,早施苗肥(分櫱肥),也是促根增櫱、增加有效分櫱的良好措施。耕種幫種植網建議在苗肥在三葉期施用,每畝用尿素5千克左右。底肥充足,群體大的要少施;底肥少,苗弱的要多施。北方麥區,小麥冬後進入返青期,為了鞏固冬前分櫱,促進年後分櫱,要早施一次返青肥。返青肥應以速效肥為主,一般每畝用硫酸銨10~15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如果前期肥料充足,麥苗生長旺盛,可以不施返青肥,特別在南方,這次肥料要根據苗情決定是否施用。

      3、巧施拔節孕穗肥:小麥拔節孕穗期,是一生生長最旺盛的時期,養分需要量大,如果脫肥將導致小麥早衰。但肥料過多,會造成植株徒長,不利於幼穗分化發育。因此,拔節孕穗肥應看苗巧施:對於弱苗,如群體偏小,總莖櫱數每畝不足30萬,葉色褪淡發黃的麥田,應早施拔節肥,提高分櫱成穗,力爭多穗、大穗,每畝可用尿素3~5千克,對水澆施;對於生長健壯的麥苗,由於群體適宜,穗數有保證,應主攻大穗,拔節期適當控制肥水,使基部節間粗壯,防止倒伏,待葉色自然褪淡,第一節間定長,第二節間迅速伸長時,每畝再追尿素3千克左右;對於群體和葉面積過大,葉色濃綠的旺長苗,應控制肥水,深中耕傷根、抑櫱,不必追肥。到劍葉露尖時,發現葉色褪淡,可補施一次孕穗肥。同時用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麥質量。

  • 5 # 擺攤哥陳瑞

    小麥全年施肥規律如下

    小麥需肥規律及配方施肥技術

    (1)小麥需肥特徵 小麥每形成100kg籽粒,需從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鉀素(K2O)1.5~3.3kg,氮、磷、鉀比例為1:0.44:0.93。由於各地氣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種特性等條件不同,小麥產量也不同,因而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養分的數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麥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鉀養分的規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是從出苗到拔節階段,吸收氮量佔總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節到孕穗開花階段,吸收氮量佔總量的30%~40%。

    在小麥苗期,初生根細小,吸收養分能力較弱,應有適量的氮素營養和一定的磷、鉀肥,促使麥苗早分櫱、早髮根,形成壯苗。小麥拔節至孕穗、抽穗期,植株從營養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階段,是小麥吸收養分最多的時期,也是決定麥穗大小和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因此,適期施拔節肥,對增加穗粒數和提高產量有明顯的作用。小麥在抽穗至乳熟期,仍應保持良好的氮、磷、鉀營養,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進光合產物的轉化運轉,有利於小麥籽粒灌漿、飽滿和增重。小麥後期缺肥,可結合病蟲害防治噴施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

    (2)小麥施肥技術 小麥是需肥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鉀養分的吸收率不同。不同階段的施肥技術也不同,主要有:

    ①施足基肥。小麥施足底肥是提高麥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證小麥苗期生長對養分的需要,促進其早生快發,使麥苗在冬前長出足夠的健壯分櫱和強大的根系,併為春後生長打下基礎。底肥的數量應根據產量要求、肥料種類、性質、土壤和氣候條件而定。碳銨由於性質不穩定,容易揮發損失,追施後如不及時灌水容易使氮素損失,因此,各地推廣碳銨作底肥時深施。如果碳銨全部作底施,從施肥到小麥拔節、孕穗,至少要經歷個4~5月,雖然冬春溫度低加上深施,損失較少,但碳銨的肥效很難維持到小麥生育後期。因此,1次底施往往滿足不了小麥各生育期的需要。據試驗,碳銨用量40kg/667m2,全部作底肥的產量為442.8 kg/667m2;而用15kg/667m2作底肥,冬前追10kg/667m2, 拔節時再追15kg/667m2,產量515.87kg/667m2,底肥和分期追肥並用的增產46.4kg/667m2。底肥應占施肥總量的60%~70%為宜。底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適量配合施用氮、磷、鉀等化學肥料。一般施農家肥1000~1500kg/667m2,尿素10kg/667m2, 或碳銨25kg/667m2,高濃度復混肥25~30kg/667m2。

    ②合理使用種肥。小麥播種時用適量速效氮、磷肥作種肥,能促進小麥生根發苗,提高分櫱,增加產量,對晚茬麥和底肥不足的麥田有顯著的增產效果。試驗證明,施用硫銨拌種的可增產10%左右。氮肥作種肥一般施硫銨3kg/667m2與尿素2.5kg/667m2,碳銨因易揮發造成種子灼傷而不能作種肥。磷肥作種肥,可預先將過磷酸鈣與腐熟的農家肥粉碎過篩後,製成顆粒肥與小麥種子混播;也可將過磷酸鈣撒在土表後,淺耙與土混勻再行播種。磷酸鈣用量一般為7.5~10 kg/ 667m2。對土壤肥沃或底肥充足的麥田,種肥可以不施。

    ③返青至拔節期看苗追肥。追肥要看苗追施,對於冬前總莖數達100萬個/667m2以上的旺苗,由於分櫱太多,葉色深綠,葉片肥大,返青肥應以磷、鉀為主,不要再追氮肥。施過磷酸鈣15kg/667m2,草木灰50~100kg/667m2或鉀肥10kg/667m2左右,對壯稈防倒伏有好處。對於冬前總莖數已達70~100萬個/667m2的壯苗,應以鞏固冬前分櫱為主,適當控制春季分櫱,以減少無效分櫱。追肥可在2月底至3月底,施碳銨7.5~10 kg/667m2。麥田有點、片弱苗時,可酌情施“偏心”肥。對於冬前分櫱不足的弱苗,應重施返青肥。

    ④巧施拔節孕穗肥。小麥從拔節至抽穗是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吸收量大,需肥多,滿足這一時期的養分供應,對奪取小麥高產非常重要。拔節、孕穗肥應該看苗巧施。對小麥生長不良、苗弱偏小的群體,應早施拔節肥,提高分櫱成穗率,力爭穗多、穗大。追肥量可佔總施肥量的10%~15%,用尿素3~4kg/ 667m2,溝施或穴施。對於生長健壯的麥苗,由於群體適宜,穗數一般有保證,主要應攻大穗,拔節期應適當控制肥水,防止倒伏,待葉色自然褪淡,第1節間定長,第2節間迅速伸長時,再水、肥並進,以保花增粒。對於群體大,葉面積過大,葉色濃綠,葉寬大下垂的旺苗,可少施或不施拔節肥。

    ⑤後期葉面追肥。在後期根系吸收能力差時,葉面追肥更直接有效,同時能有效防止乾熱風危害。葉面噴肥品種主要是尿素、磷酸二氫鉀、微肥等,濃度在0.5%~2.0%之間。噴施一般在早上8時前、下午5時後或陰天進行,噴後遇雨要重噴。

  • 6 # 䏋人

    小麥基肥施肥技術

    在播種前結合耕翻整地施入,乾旱地塊,可以將肥料深施於犁底,然後翻垡蓋土。土壤黏重地塊,採用先撒肥,後耕翻,將肥料翻入土中。高產田,-般畝施45%複合肥40~50千克,有條件的可以和農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中低產田,可畝施45%複合肥30~40千克。

    小麥種肥施肥技術

    小麥播種時施用種肥,能促進小麥生根發苗,提高分櫱,增加產量,對晚茬麥和底肥不足的麥田有顯著的增產效果。-般可在播種時,每畝施用複合肥4~5千克,避免用量過大,確保-播全苗。

    小麥追肥施肥方式

    (-)返青、起身肥。對於生長較弱的小麥,在返青、起身期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每畝施用高氮複合肥或氮肥l5~20千克,以增加有效分櫱,爭取足夠的畝穗數。

    (二)拔節肥。對於生長較壯的高產田,在拔節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高氮複合肥20~30千克,可以減少無效分櫱,促使莖稈健壯,提高小麥抗倒伏的能力。

    (三)孕穗肥。有條件的地塊,在孕穗期結合澆水畝追施高氮複合肥7~l0千克,能有效地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數。

    (四)葉面肥。在小麥灌漿初期結合小麥穗蚜防治,每畝噴施l%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0~40千克,可有效地提高小麥抗乾熱風的能力,延緩葉片衰老,提高千粒重,達到增產的目的。

  • 7 # 趙姐帶你看日常

    目前小麥施肥上存在的問題:

    1、偏施氮肥:部分農民朋友習慣施用尿素、碳銨等一些純氮肥,尤其是在小麥返青時期大量追施尿素的情況較普遍。氮素肥料流失快,利用率低,而氮素供給過量,小麥易表現為葉片肥大、旺長、莖稈軟弱,後期則表現葉色濃綠、貪青、晚熟、倒伏、易染病害等。

    2、磷肥積累:磷肥具有在土壤中移動性小,又易被固定的特點。部分地區由於多年連續施用較多的磷素肥料,土壤中磷的含量已經處在較高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可適當減少磷肥的施入量,避免造成浪費。

    3、忽略鉀肥:鉀營養能提高小麥抗病、抗旱及抗凍能力,並對促進莖稈粗壯、堅韌、抗倒伏和小麥正常落黃成熟。在重施氮、磷肥的高產麥田,土壤中的含鉀量往往不能滿足小麥生長髮育的需要,必須透過施肥補充,因此施肥時一定要注意鉀肥的比例。

    4、缺乏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也是小麥生長髮育必需的營養元素,小麥缺少某種微量元素,輕則生長不良,重則嚴重減產,近幾年,隨著小麥生產的發展,不少地方的土壤出現缺少微量元素現象,尤以缺鋅,硼,錳等較重,所以,適量補充微量元素肥料也是當前小麥施肥中的重要內容,不可忽視。

    小麥施用化肥注意事項:

    1、注意增施最缺乏的營養元素。小麥施肥首先要弄清土壤中限制產量提高的最主要營養元素是什麼,只有補充這種元素,其他元素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2、注意有機肥與化肥的合理配合。有機肥指含有機質較多的農家肥,而化肥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效快等優點。

    3、注意底肥與追肥的合理配合。小麥從出苗到返青對氮的吸收量佔總量的1/3以上,從出苗到拔節對磷、鉀的吸收量佔總量的1/3。

    4、注意土壤質地、茬口和光溫條件。粗質沙性土壤保肥能力差,養分虧缺的可能性大,應增加施肥量,分次施肥,避免因一次集中施肥而使養分流失。

  • 8 # 古村陳哥

    小麥,施肥的規律要根據苗期追肥,越冬期追肥,返青期追肥,拔節期追肥,孕穗期追肥,我一一給你列出來,

    首先我們講苗期追肥

    苗期追肥,簡稱苗肥,一般是在出苗初期,每公頃追施碳酸氫氨,75至150千克,或尿素45至75千克,或少量,農家肥,其作用是促使,苗勻苗壯,增加冬前出苗,但對於基肥和種肥比較充足的麥田苗期也可以不追肥

    越冬追肥,也叫臘肥,南方和長江流域都有重要施肥習慣,臘肥是以適用半途效應和遲效性農家肥為主,對於三類苗應在試用速效性肥料為主,以促進長根,長成壯苗,促使三類苗迅速轉化升級,對於北方冬麥區,播種交晚,一般都要採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結合澆凍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後施肥,

  • 9 # 三個女人yi臺戲

    小麥的一生,經歷發芽出苗、 返青、拔節、抽穗、開花、灌漿和成熟等生育階段,不同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求不同。有一句俗語叫做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小麥種植要高產,施肥很關鍵。因此,要注意掌握小麥需肥的規律,依據生育特點,及時的補充營養,確保小麥生長所需要的肥料。

  • 10 # 獵鷹7674

    小麥營養特性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產100kg小麥籽粒,需要氮3kg左右、磷1.0 ~1.5kg、鉀2.5~3.1kg。小麥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兩個 高峰,一個是從分櫱到越冬,這一時期的吸氮量佔總吸收量的13.5%,是群體發展較快時期; 另一個是從拔節到孕穗,這一時期吸氮量佔總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最多的時期。對磷、 鉀的吸收,一般隨小麥生長的推移而逐漸增多,拔節後吸收率急劇增長,40%以上的磷、鉀 養分是在孕穗以後吸收的。   小麥雖然吸收鋅、硼、錳、銅、鉬等微量元素的絕對數量12582農信通網站少,但對小麥的生長髮育卻起 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麥苗期和籽粒成熟期,應增強鋅營養;錳對小麥的葉片、莖的生長 影響較大;硼主要分佈在葉片和莖頂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遲,雌雄蕊發育不良,不能正 常授粉,最後枯萎不結實。  小麥施肥技術基肥的施用。“麥喜胎裡富,底肥是基礎”。對於土壤質地偏黏,保肥性 能強,又無灌水條件的麥田,可將全部肥料一次施作基肥,俗稱“一炮轟”。具體方法是, 把全量的有機肥、2/3氮、磷、鉀化肥撒施地表後,立即深耕,耕後將餘下的肥料撒到垡頭 上,再隨即耙入土中。對於保肥效能差的沙土或水澆地,可採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分次 施肥方法。即把2/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鉀肥、有機肥作為基肥,其餘氮肥作為追肥。施種肥 是最經濟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畝作尿素2~3kg,或過磷酸鈣8~10kg,也可用複合肥10kg 左右。  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種。作基肥時,由於用量少,很難撒施均勻,可將其與細土摻和 後撒施地表,隨耕入土。用鋅、錳肥拌種時,每千克種子用硫酸鋅2~6g、硫酸錳0.5~1g,拌 種後隨即播種。   追肥的施用。巧施追肥是獲得小麥高產的重要措施。追肥的時間宜早,多在冬前追施, 常有“年外不如年裡”的說法。追施肥料大都習慣追施氮肥,但當基肥未施磷肥和鉀肥,且 土壤供應磷、鉀又處於不足的狀況時,應適當追施磷肥和鉀肥。對於供鉀不足的高產田,也 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對供肥充足的麥田,切忌過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時間不 宜偏晚,否則,易引起貪青晚熟,招致減產。

  • 11 # YUAN遠

    一、小麥施肥最佳時間是何時?

    開春後冬小麥進入返青階段,接著是分櫱期至拔節期,這兩個生育期對於高產冬小麥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冬小麥從返青至挑旗的這段時間為春季生長階段,一般歷時50-60天,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春季追施拔節孕穗肥,是促進小麥苗情轉化,健壯生長的關鍵,也是保證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

    二、小麥施肥要遵循哪些原則?

    1、施足基肥

    一般基肥佔施肥總量的60%~70%為宜,每畝用有機肥3噸左右,另配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和氯化鉀7.5~10千克。也可以用有機肥配合45%復混肥20千克,一起施入土中做基肥。

    2、種肥和苗肥

    小麥播種時施用適量的化肥作種肥,能促進小麥生根發苗,提早分櫱,尤其是對晚茬小麥或底肥不足的小麥,效果更加明顯。作種肥的尿素每畝低於2.5千克,除種肥外,早施苗肥(分櫱肥),也是促根增櫱、增加有效分櫱的良好措施。耕種幫種植網建議在苗肥在三葉期施用,每畝用尿素5千克左右。底肥充足,群體大的要少施;底肥少,苗弱的要多施。北方麥區,小麥冬後進入返青期,為了鞏固冬前分櫱,促進年後分櫱,要早施一次返青肥。返青肥應以速效肥為主,一般每畝用硫酸銨10~15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如果前期肥料充足,麥苗生長旺盛,可以不施返青肥,特別在南方,這次肥料要根據苗情決定是否施用。

    3、巧施拔節孕穗肥

    小麥拔節孕穗期,是一生生長最旺盛的時期,養分需要量大,如果脫肥將導致小麥早衰。但肥料過多,會造成植株徒長,不利於幼穗分化發育。因此,拔節孕穗肥應看苗巧施:對於弱苗,如群體偏小,總莖櫱數每畝不足30萬,葉色褪淡發黃的麥田,應早施拔節肥,提高分櫱成穗,力爭多穗、大穗,每畝可用尿素3~5千克,對水澆施;對於生長健壯的麥苗,由於群體適宜,穗數有保證,應主攻大穗,拔節期適當控制肥水,使基部節間粗壯,防止倒伏,待葉色自然褪淡,第一節間定長,第二節間迅速伸長時,每畝再追尿素3千克左右;對於群體和葉面積過大,葉色濃綠的旺長苗,應控制肥水,深中耕傷根、抑櫱,不必追肥。

  • 12 # 三農科普

    小麥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在中國種植廣泛,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下面我們就分幾大產區和大家聊聊小麥的施肥規律和建議。

    一、華北地區冬小麥

    華北地區包括:河南省東南部,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

    1、施肥原則

    ①在華北地區施肥應對不同地方土壤地質,在小麥返青前進行鎮壓與中耕與劃鋤結合,保住土壤水分,提高地溫,促進苗情轉化,提高小麥抗旱能力。

    ②小麥施肥要分層、多次、少量,降雨雪前後趁墒情少量掩施,施肥後不要把肥料暴露到空氣中。

    2、施肥建議

    ①為防止後期小麥乾旱,事實鎮壓,沉實土壤,提墒保墒。鎮壓要以中耕劃出鋤結合,先壓後鋤。小麥封行,每畝小麥或玉米秸稈在行間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損失。

    ②趁早春土壤反清或降雨雪用化肥簍或開溝條施肥,每畝施乳尿素5~7公斤,施肥後蓋土,如果生育中後期遇降雨每畝可追施尿素5~8公斤,缺磷田塊,每畝用磷酸二銨琪7-10公斤,缺鉀地塊追施氮鉀複合肥15至~20公斤,施肥後掩蓋。

    ④要結合病害防治一噴三防等手段進行根外追肥補償硫、鋅、硼等中微量元素,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等起到與肥濟水的作用。

    二、西北冬小麥

    西北地區包括: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內蒙古自治區與烏蘭察布市南部,山西省大部,陝西省北部,河南省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甘肅省東部。

    1、施肥原則

    ①去年小麥播前和冬季偏旱,各地降水差異較大,今春應針對當地降水情況和土壤墒情,在小麥返青前進行鎮壓或劃鋤,提墒保墒,促進苗情轉化,增強小麥抗抗旱禦寒能力,防寒、防凍、防春旱。

    ②針對苗情,抓住時機,進行早春頂凌追肥,結合降水追肥或化學調控,觸控結合,保證旱地小麥穩產、增產。

    2、施肥建議

    ①為防止後期乾旱,旱地小麥應及時採取有效的保水措施,防止和減少早春小麥封行錢前土壤水分大量損失,在土壤解凍返青前適時鎮壓或劃鋤,沉實土壤,提墒保墒,對於交過越冬水水的汗地,在解凍返青前及早劃鋤,破除板結,消除裂縫,小麥封行錢還可沒每畝用,200至300公斤小麥或玉米秸稈行間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損失。

    ②肥料投入不足的田塊,要抓住降雨時機,適時實進行小麥早春追肥。缺氮田塊,每畝用尿素5~7公斤,缺磷田塊每畝施磷酸二氨銨7~10公斤,採用施肥機施肥,土壤有灌溉條件的旱地結合春季灌水,缺氮田,每畝施尿素6~8公斤,缺磷田塊,每畝施磷酸二氨8~10公斤。

    三、西北灌溉小麥

    西北地區包括:包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甘肅中西部,青海省東部和新疆。

    1、施肥原則

    ①根據土壤肥力確定目標產量,減少氮磷投入,補充鉀肥,適量補充微肥。

    ②增施有機肥,全量秸稈還田培肥地力,提倡有機無機肥料配合使用,針對化肥儲備不足農戶,應增施農家肥。

    ④追肥應與灌溉有效結合,採用水肥一體化或灌水前追肥,育穗期根外噴施鋅和硼等微肥。

    2、施肥建議

    ①產量水平300~400公斤╱畝,基施方肥20~25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8~12公斤/畝。

    ②產量水平400~550公斤╱畝以上,基施方肥30~35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2~18公斤/畝。

    ④產量水平300公斤╱畝以下,基施方肥15~2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5~8公斤/畝。

    四、長江東下游小麥

    長江東下游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省南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南地區。

    1、施肥原則

    ①應針對各地墒情及苗情,在小麥返青前進行鎮壓或劃出鋤提墒保墒,防害防凍,促進苗情轉化,增強小麥抗旱禦寒能力。

    ②根據土壤肥力,基肥使用情況,苗情和土壤墒情,科學確定追肥灌水數量,因地因苗施肥灌水。

    2、施肥建議

    ①密切注意小麥返青拔節前天氣狀況和苗情,特別是降雨情況,如旱情持續,則在早春稱趁天氣回暖,土壤蒸發量加大,麥苗對土壤水分有所需求時,及早灌水,要注意氣溫變化,掌握好灌水量和時間。

    ②產量水平300公斤/畝以下,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6~8公斤/畝;產量水平300~40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尿素8至~11公斤/畝和氯化鉀1至3公斤/畝;產量水平400~50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1~16公斤/每畝和氯化鉀3~5公斤/畝;產量水平500公斤/畝以上,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7~20公斤/畝和氯化鉀3~5公斤/畝。

    五、華北平原灌溉小麥

    華北平原包括:山東省和天津市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陝西省關中平原,山西省南部。

    1、施肥原則

    ①根據苗情長勢和土壤墒情,分次施用氮肥,適當增加拔節期中後期的使用比例,根據底(基)肥施用量、苗情、溫度,土壤肥力狀況科學確定追肥用量和時間,因地、因苗、因時、追肥。

    ②根據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確定灌水量和時間,做到水肥管理一體化。

    2、施肥建議

    ①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小於45萬,葉色較淡,長勢較差的三類麥田,應及時進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返青期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節期隨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

    ②返青且每畝總莖數再在45~60萬之間,群體偏小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期結合澆水,每畝追尿素10~15公斤。

    ④返青前每畝總淨莖數大於80萬,葉色濃綠,有旺長趨勢的麥田應在返青期採取中共耕鎮壓,推遲氮肥使用時間和減少氮肥用量,控制群體旺長,預防倒伏和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節後期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

    ⑤對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塊,要追施氮磷複合肥或少施鉀肥的建議,在返青或拔節期追施氮鉀複合肥,沒有灌溉條件或無有效降水,可在春季葉面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起到以肥濟水的作用。

    ⑥可以在小麥灌漿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硼肥和鋅肥,預防乾熱風和倒伏,提高灌漿強度,增加粒重。

    ⑦缺硫地區麥田,如底肥沒有施用過磷酸鈣、硫酸鉀、硫基複合肥等應在第一次追肥時選擇施用硫酸銨,每畝畝用量八公斤左右,但在追施尿素時,要減去硫酸銨提供的氮。

  • 13 # 溫慧玄

    穗、開花、灌漿和成熟等生育階段,不同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求不同。有一句俗語叫做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小麥種植要高產,施肥很關鍵。因此,要注意掌握小麥需肥的規律,依據生育特點,及時的補充營養,確保小麥生長所需要的肥料。

    小麥的需肥特點

    小麥生長髮育所需要的氮、磷、鉀3元素在小麥體內含量比較高,需要量大,對小麥生長髮育起著重要作用,小麥正常生長還需要鈣、鎂、硫、硼、錳、鋅等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供應不足時,施用相應的肥料效果顯著。

    據研究,每生產100公斤冬小麥籽粒,約需吸收氮(N)3.1公斤、磷(P2O5)1.1公斤、鉀(K2O)3.2公斤,三者比例約為2.8∶1∶3;隨著產量水平提高,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相應增加。

    小麥對氮、磷、鉀肥的吸收規律小麥對氮的吸收規律為:

    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期,一是出苗至拔節階段,吸收的氮佔總氮量的40%左右;二是拔節至孕穗開花階段,吸收的氮佔總氮量的30%-40%,開花以後有少量吸收。

    小麥對磷的吸收規律為:分櫱期吸收的磷約佔總量的30%,拔節後吸收率急劇增長,孕穗期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約佔總量的40%。

    小麥對鉀的吸收規律為:分櫱期吸收的鉀約佔總量的30%,拔節後急劇增長,以拔節到孕穗、開花期吸收最多,為60%左右,到開花時對鉀的吸收已達到最大量。

    小麥一季施幾次肥?

    根據小麥生長習性及需肥規律,一般整個生長期施三次肥為好。

    第一遍在播種前叫基肥或底肥,原則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並補充磷元素為主,磷肥常用過磷酸鈣,達到土壤保墒的目的;

    第二遍在春節後叫追肥,以補充氮元素為主,常用尿素,達到促進小麥返青分櫱的目的。主要要看小麥生長行情,如果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可以適當的早施拔節肥,如果苗情好,分櫱情況也好,可以適當的晚施。

    前兩遍施肥都是以促進營養生長為主,在北方小麥種植區都已形成規律,幾乎是必用。

    第三遍施肥也可以叫追肥,目的是促進小麥揚花孕穗灌漿;這個時期是小麥補充生殖營養,保障穩產、高產的關鍵時期,遺憾的是卻往往被忽視。建議在小麥揚花孕穗灌漿期,結合防治小麥病蟲害(穗蚜、吸漿蟲、鏽病、赤黴病等)的同時,復配噴施一遍補充營養的葉面肥:如高磷高鉀大量元素葉面肥、鋅硼微量元素葉面肥、氨基酸葉面肥或腐殖酸葉面肥,對抵抗病害並提高對逆環境的抗性將會有更好的作用。

    具體冬小麥施肥數量,應針對不同肥力麥田,根據產量水平確定,高產田採用氮肥後移技術。

  • 14 # 新農鳴
    一、小麥的營養特性及需肥規律

    1、小麥對氮、磷、鉀的平均吸收量

    在中等肥力的土壤,每生產500千克的小麥籽粒需要吸收氮(N)15千克、磷(P2O5)6.25千克、鉀(K2O)12.5千克,然後減去土壤中自有的養分,從理論上講,達到500千克的產量,施肥量應該小於前面的數字。

    2、小麥對養分吸收的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小麥的週年期生長,要經歷出苗、分櫱、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和成熟這幾個明顯的生育時期。在小麥的生長髮育過程中,有兩個對養分極其重要的時期,需要我們格外注意,就是營養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1)、小麥的養分吸收臨界值

    當某種養分達到臨界期時,可能需求量並不是很大,但小麥此時卻對養分非常敏感, 如果此時缺少這種養分,那麼過了臨界期,再怎麼補充該養分,都無法挽救已經造成的損失。

    不同的養分,臨界期的出現的時期也不盡相同 ,氮素的臨界期出現在分櫱和幼穗分化期,磷素出現在三葉期,鉀素出現在拔節期。

    (2)、小麥的養分最大效率期

    小麥養分的最大效率期也因營養元素的種類不同而有所差別。氮素的養分最大效率期出現在拔節前至孕穗期,磷素的最大養分效率期出現在抽穗至揚花期,鉀素的最大養分效率期則出現在孕穗期。

    二、小麥施肥遵循的原則

    在瞭解了小麥的營養特性和需肥規律後,我們在實際的小麥種植中,就要根據這一規律,結合土壤、環境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總結起來,小麥的施肥要把握一下幾個原則:

    (1)、增施有機肥,有機與無機配合施用的原則

    (2)、依據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原則

    不同肥力的土壤,施用相同數量肥料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施肥時要有所區別。薄地要多施肥,肥沃的土壤可適當減少施肥量,這樣才能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達到均衡增產的目的。

    (3)、依據不同時期的需肥特性施肥原則

    在小麥生長髮育過程中 ,要根據小麥不同生長期的需肥特性進行按需合理施肥。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重施基肥,適時適量追施苗肥:充足的基肥可以促進麥苗早發,以有機肥和磷、鉀肥的全部作為基肥,氮素的施用量為全年總施肥量的一半左右作為基肥。一般情況下,中等肥力的土壤,每畝施用一定量的有機肥,然後配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30~40千克左右,至於複合肥選用硫基還是氯基,可根據實際的經濟實力因素確定。也可以畝施10千克尿素、過磷酸鈣40千克、氯化鉀10千克代替複合肥的施入都是可以的。

    返青肥、孕穗肥施肥有講究:對於返青肥的施用,要根據苗情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對於長勢弱的麥田,應重施和早施返青肥,以促進分櫱成穗;如果麥田長勢較為健壯,為了減少無效分櫱過多,莖葉徒長,群體過大而導致後期出現倒伏,要適當控制返青肥的施用。

    拔節孕穗期是小麥一生中生長最旺盛的階段,對養分的需求量較大,此時期缺肥或過量施肥都會對小麥的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缺肥會導致小麥植株出現早衰現象,而施肥過量又會導致小麥徒長,不利於幼穗的分化和發育。因此,在施肥時,要根據土壤肥力、前期施肥、小麥苗的長勢、天氣等因素綜合考慮施肥量。一般來說,在拔節孕穗期每畝施用10千克尿素對小麥的增產效果比較明顯。

    生育後期注重根外追肥:在小麥的生育後期,要結合病蟲害的防治,在施用化學藥劑的同時,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混合溶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噴三防”管理工作,對於延長功能葉的功能期,提高粒重有顯著效果。

    小麥施肥時,既要考慮土壤肥力、小麥自身對養分的需求及環境因素外,還要根據小麥的實際長勢,科學合理的制定施肥方案。

  • 15 # 宋樹旺

    小麥施肥有什麼規律?要遵循哪些原則?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冬小麥的高產和施肥有著重要的關係。從冬小麥的生長過程中,氮磷鉀三元素是小麥營養的主要成分。在小麥一生的生長過程中,每生產100公斤小麥需要氮2.9公斤,磷1.3公斤,鉀3公斤。所以,根據小麥生長規律進行科學施肥,是小麥種植管理的關鍵,也是小麥高產的保證。。

    冬小麥的生長週期是125天~135天,時間相對來說較長。所以,根據小麥生長情況和需肥規律,在不同的生長時段,補充相應的營養元素,以保證小麥正常生長。小麥施肥的總原則是穩氮肥,控磷肥,補充鉀肥,增加微量元素。並且要施足底肥,適時科學追肥。施肥時間主要分為小麥播種時的底肥和春季管理時的追肥及後期管理中的葉面肥。

    第一,小麥底肥。按照傳統小麥種植習慣,應在小麥播種前深翻土地時,施足以農家肥為主的基肥,但由於現代農民生活習慣的改變,已經沒有農家肥了,也不再對土地進行深翻。而是在小麥播種時,以種肥同播方式為主。這種方式屬於冬小麥一次性施肥技術,而肥料基本都是緩控釋氮磷鉀複合肥為主,肥料的緩控釋技術可以科學的控制延緩小麥對肥料的吸收能力,用以滿足冬小麥整個生長過程的養分需求。我每年種植冬小麥播種時,一般一畝地施用氮磷鉀總含量45%的小麥配套肥60斤就可以。也有的農戶一次就施用含量64%的磷酸二銨100斤,其實,這種不科學的施肥方法不僅不能增加小麥的產量,反而讓土地更板結,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並且更嚴重的汙染了土地。

    第二,小麥追肥。小麥追肥是小麥春季管理的首要任務。冬小麥進入早春二月,就開始恢復生長,隨著天氣的變暖,逐步進入小麥返青期,這個時候應該結合小麥生長情況,追施以氮肥為主的拔節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者小麥專用追肥20公斤。如果麥苗長勢不好的地塊,可以在小麥返青時結合返青水,多追施一遍尿素6~10公斤以增加小麥分櫱。如果早春出現了倒春寒,對受凍害的小麥,要立即追施尿素6~10公斤,以促進小麥二次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減輕凍害的損失。

    第三,葉面肥。葉面肥是一種高濃度的以葉面吸收為目的,將作物所需養分直接施於葉片表面上的肥料,是作物吸收營養成分的一種方式,用以彌補作物根系吸收養分的不足,但不能代替作物的底肥使用。葉面肥使用簡單方便,效果明顯快捷。對小麥的後期生長可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的葉面肥,像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等,均以單一的營養物質為基礎,給小麥噴施時,還需要復配其他的殺蟲殺菌劑,使用比較麻煩。隨著科學的發展,目前生產的葉面肥,都以復配型為主,像倍久組合,靚彩組合,裡面包含了殺蟲,殺菌,營養等成分,用以提高小麥的抗逆性和免疫力。這種葉面肥在小麥的春季管理中可以分兩次噴施。

    第一遍,小麥起身拔節期,一畝地一套,防治小麥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紅蜘蛛,麥葉蜂,。並且促使小麥根系發達,增加毛細根數量,莖稈粗壯,葉片厚實,抗逆性強。

    第二遍,小麥抽穗到揚花期,也是一畝地一套。防治吸漿蟲,蚜蟲。白粉病,鏽病,赤黴病,防止乾熱風。小麥活杆成熟,黑頭少,籽粒飽滿,水分低。

    小麥噴施葉面肥,要注意噴施時間,儘量選擇無風陰天使用。晴好天氣一定要避開高溫,在上午十點前,下午四點後噴施比較好。

    小麥生長雖然週期長,但其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基本都來自於當季投入的肥料,所以,只要做好科學施肥,科學管理,小麥的豐收就能有保證。

  • 16 # 盛亮種植家庭農場

    小麥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期,一是出苗到拔節階段,二是拔節到孕穗階段,要適期施拔節肥,小麥在抽穗至乳熟期,保持良好的氮,磷,鉀營養

  • 17 # 農村靚女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小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整個生長週期要經歷出苗、分櫱、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幾個明顯的生育時期。不同階段時期對營養的需求不一樣,所以小麥想高產,施肥是最關鍵的。它的規律是什麼?遵循的原則有哪些?看看下面我的總結吧。

    小麥生長髮育所需要的氮、磷、鉀在小麥體內含量較高,需求量大,對小麥生長髮育起著重要作用,小麥正常生長還需要鈣、鎂、硫、硼、錳、鋅等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供應不足時,施用相應的肥料。

    氮吸收有兩個高峰期,一是出苗至拔節階段,吸收的氮佔總氮量的40%左右;二是拔節至孕穗開花階段,吸收的氮佔總氮量的30%-40%,開花以後有少量吸收。小麥對氮、磷的吸收持續整個生育期,而對鉀的吸收集中於抽穗開花以前。

    在小麥苗期和籽粒成熟期,應增強鋅營養;錳對小麥的葉片、莖的生長影響較大;硼主要分佈在葉片和莖頂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遲,發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後枯萎不結實。

    施肥的原則:1.在有機肥為基礎的條件下,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有機肥具有成本低,養分全,肥效長,含有機質多,能改良土壤等優點,它不僅能促進當年增產,而且能保證連年增產,不斷提高土壤肥力,增強農業生產後勁。但有機肥由於養分含量低,用量大,肥效慢,當小麥急需某種養分時,還必須以化學肥料來補充,互相取長補短,才能達到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續增產的目的。

    2.施足基肥,合理施用追肥。基肥可促進幼苗早發,培育冬前壯苗,增加有效分櫱,還能為培育壯稈、大穗、增加粒重打下良好的基礎。追肥也是獲得小麥高產的重要措施。

    3.在小麥開花後,切忌不能追加過量的氮肥,否則會延緩成熟的時間,造成收割推遲的情況。

    4.過早過晚追肥都對小麥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過早追肥會導致小麥長的過高,過晚追肥會直接影響產量,所以追肥時間一定要掌握好。

    以上是小麥施肥的規律和原則,希望你幫到你。

  • 18 # 老龔話三農

    小麥施肥有底肥、分櫱肥、拔節孕穗肥之分。

    小麥各個階段施肥都有一定規律的,為了縮小篇幅,當下正值小麥拔節孕穗期,只就小麥當下這個時期的施肥規律淺談個人的看法。

    小麥拔節孕穗期是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生長迅速最旺盛的時期,也是小麥一生中消耗養料最多時期,約吸收相當小麥一生中30%的氮、60%的磷鉀。因此,施好小麥拔節孕穗肥是奪取小麥高產的關鍵,在追施過程中要做到"三看三定"。

    一看麥苗生長階段,定施肥時間。一般在2月底一3月上中旬。

    二看土壤肥力和苗勢,定施肥數量。土壤肥力好前期施肥量足,長勢較好的田塊可少施或不施,對土壤肥力差、落苗少、落黃重的田塊,拔節期可酌情增施。一般應為總用量的10%一15%,畝用尿素5一8公斤,對苗數多、葉色深、長勢旺的田塊可結合防治病蟲時,加施0.3%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也可使用少量尿素追施平衡肥。

    三看天氣和土壤乾溼,定施肥方法。在拔節孕穗期間追施肥料,由於時間性較強,技術要求高,除看準苗情,抓住適期,掌握適宜用量外,還必須要講究施肥方法,提高施肥質量,防止肥害傷苗。切忌不分苗情長勢好壞,盲目加大追施量,造成即浪費肥料,又導致病害的發生和引起倒伏而減產。以上只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19 # 燕趙農業

    說到小麥的需肥規律,其實很多人還是比較茫然的,尤其像我們很多老鄉種小麥,往往就是化肥按袋來用,往往是一畝地用上一袋尿素或者一袋複合肥,有時候也不知道用的多,還是用的少,反正經常是別人用多少,咱也就用多少,這麼今天我就結合我所瞭解的情況,給大家交流一下小麥的需肥規律,以及咱們用肥需要遵循一個什麼樣的原則。

    小麥整體需肥規律是什麼樣子?

    瞭解小麥的需肥規律,對於咱們種植收益大有裨益。不但可以按需供給,還不會造成肥料浪費,減少成本,也就是既不讓小麥餓著,又不讓小麥撐著。對於礦物質元素的吸收量也是不同的,吸收比例也是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咱們小麥的生育期比較長,整個生育期需要氮、磷、鉀的數量,以及它的比例是因為自然條件,小麥品種、栽培技術水平等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在一般的產量水平下,我們計算每生產100千克的小麥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2.5-3.7千克,磷0.8-1.5千克,鉀2-5千克,也就是氮磷鉀的比例大約是3:1:3這樣的一個比例。當然了,隨著小麥產量水平提高,小麥對氮需求是下降磷和鉀的需求會適當的提高,尤其是鉀的需求量會明顯的增加。下面咱們再說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不同時期,氮磷鉀吸收的特點是什麼?

    小麥從苗期到成熟的各個生育時期,都需要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小麥各個生育時期吸收積累養分的數量和模式是不同的。

    ▲ 氮肥。苗期一般的氮肥代謝旺盛,所以在苗期咱們應該保證氮肥的供應,這樣就可以促進冬前的分櫱,培育壯苗,為麥苗安全越冬,壯稈大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氮肥也不用太多,如果太多了之後就會造成分櫱過快出現旺長,造成群體過大,個體差的局面。另外一個由於麥苗比較小,根量也少,溫度低,這時候麥苗吸收養分的能力相對比較差,需要的氮肥佔總量的10%左右;而到了拔節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幼穗分化植株發育莖稈充實,需要大量養分和碳水化合物。這時候吸收的特點是代謝速度快,養分吸收與積累多,氮,鉀的積累已經達到了最大值的一半,磷基本上佔到了40%左右;孕穗期幹物質積累速度達到高峰,這時候養分的吸收速率遠大於拔節期,尤其是磷、鉀吸收速率比拔節期大了將近五倍,什麼意思呢?就說這孕穗期咱們養分的需求達到了一個高峰,所以這時候儘可能適量追肥,提高小麥的成穗率,鞏固成穗數促進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數。總體來看呢,小麥在整個生育期內對氮肥吸收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分櫱盛期,佔總吸收量的12%到14%,另一個在拔節期至孕穗期,佔總吸收量的百分之35到40%,這兩個時期需要氮肥的絕對值多,而且吸收速度非常快。

    ▲ 磷肥。小麥吸收磷肥主要在拔節期到孕穗期,這個時期磷的吸收量可以達到總量的60%。小麥在苗期磷的吸收量很少,只佔到總量的10%左右,但是咱們也不能忽視磷的重要,因為磷肥的營養對於小麥根系的生長非常重要,它可以促進小麥的根系旺盛。小麥幼穗分化期磷的代謝比較旺盛,這段時間如果磷肥營養比較好的話,咱們的幼穗發育時間會比較長,小穗數會增加,這樣就容易形成穗大粒多;

    ▲ 鉀肥。小麥對鉀的吸收在拔節前比較少,拔節到孕穗期是需鉀量最大,也是它吸收最快的一個時期,這段時間需鉀量能達到總吸收量的百分之60到70%。所以這個時間段我們一定要保證鉀肥的供應,鉀肥供應充足,可以讓小麥的植株比較粗壯,生長比較旺盛,而且對灌漿和穗粒數、穗粒重都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呢,還可以改善和提高咱們小麥的品質。

    不同時期對微量元素的吸收特點

    不管是春小麥還是冬小麥,在不同時期除了對氮磷鉀三大主要元素的需求外,其實對一些比如鋅,錳,銅等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是有一定比例的,我就結合冬小麥來簡單說一下它對微量元素的吸收規律。

    ▲ 首先說鋅。小麥在返青前植株雖然比較小,但是對鋅肥的吸收量卻佔總量的16.5%,另一個對鋅肥大量吸收的時期是在拔節後到成熟期,這個時期對鋅肥的吸收量大概佔到了總吸收量的79.3%,所以在小麥的後期,咱們儘可能噴施一些含鋅的微量元素肥,以促進小麥後期植株的健壯;

    ▲ 另外一個是錳肥。錳對小麥生產來說也是一種必不可缺的元素。小麥對錳元素的吸收,一般是在返青到拔節期,這個期間的吸收量大概佔全生育期的37.6%,而開花到乳熟期是另一個需求高峰期,這個時期的吸收為全生育期以期最高的一個階段。

    ▲ 再說一下銅。小麥對於銅元素的需求量也是比較大的,一般需銅量主要在拔節以後。對於微量元素,因為它的種類比較多,使用起來咱們最好是根據測土配方的一些資料,以及咱們小麥出現的一些症狀,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一般我們可以採用硫酸鋅在使用基肥的時候使用,當然有條件的,也可以購買小麥專用肥。有效的微量元素補充對促進小麥的豐產豐收作用非常大。

    那麼小麥究竟該用多少肥合適?

    問題來了,一些朋友可能該說了,你嘮嘮叨叨說了這麼多,我也瞭解了小麥需肥的規律和遵循的原則,那麼我怎麼能確定我該用多少肥?用多少最合適呢?其實因為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小麥品種不同,地力條件不同,如果不經過仔細核算的話,很難給出一個恰到好處的資料。測算施肥量需要一塊地測土配方的基數,也就是土壤中各種元素的含量表,以及咱們的目標畝產量,秸稈還田量、肥料當季利用率等等,測算起來還是比較麻煩,所以我就簡單給大家一組資料,大家可根據自己麥田的基本情況進行適當調控。也就是每生產100千克籽粒,大約需要氮肥(尿素)3000克,磷1000克,鉀3000克。按照我們的經驗咱們,如果咱們每畝產1000斤小麥,那麼你每畝需要用氮肥30斤,磷肥10斤,鉀肥30斤。當然這是在我們這邊實際生產中的一個經驗資料。如果你每畝產量達到1500斤,就按照前面的基數適當增加一些就可以了。

    當然,旱地和水澆地由於自然降水和灌溉技術以及咱們土壤養分含量都不一樣,因此選擇的肥料種類和施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 水澆地冬小麥施肥一般分為底肥和追肥,施足底肥,對於促進咱們幼苗早發培育冬前壯苗打好高產的基礎意義重大,因此咱們把握的原則是拔節以後需要吸收總吸收量的50%左右的氮素,所以在保證底肥的技術上,拔節期還應該適量的追施氮和鉀。按照我們這邊小麥高產田的施肥特點,小麥底肥應該是粗細結合,咱們還按照畝產1000斤小麥來計算,每畝麥田需要優質的有機肥7000斤,當年咱們每年的秸稈還田都應該計算進來,尿素每畝30斤,過磷酸鈣12斤,氯化鉀或者是硫酸鉀30斤,鋅硼等微量元素肥一般每畝用上2斤就可以了。

    ▲ 旱地小麥因為降水量少,又缺乏灌溉條件,一般小麥的生長全靠自然降水,所以這樣的麥田,我們建議是增施有機肥,還是按照產量水平每畝地用有機肥8000-10000斤,同樣這裡邊有一部分可以用秸稈還田來代替,另外需要尿素一畝地35斤,磷肥10斤,鉀肥20斤。到春季的時候,如果遇到下雨,可以適量再補充一些尿素,以提高小麥的產量。

    總之,小麥的需肥規律是恆定的,但是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據上面咱們說的這些靈活掌握,才能再不浪費肥料的基礎上,實現小麥的豐產。

  • 20 # 村民小江

    小麥施肥有什麼規律?要遵循哪些原則?

    小麥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全年總產緊次於水稻,位於全國糧食總產排名的第二位。小麥的優質高產來自於根據各地區選擇適種的品種,以及日常管理。而日常管理中對小麥的水肥料肥管理,是增加小麥自身抗逆性和高產高質的基礎保證。在小麥種植及生長過程中,不留意的種植戶會認為小麥施肥是無規律可循的。但只要有心的人會發現其實對小麥的施肥管理是有一定規律和原則的,種植小麥的過程中,一般只要不違背這些原則和打破這些規律,在排除選錯種子,和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小麥的穩產穩收和優質增產是有基本保證的。

    一:基肥是基礎。

    基肥也有些地區稱之為底肥。是施於小麥種植前的基礎性料肥。其施入基肥的目的:主要是為小麥的生髮及後續的持續生長提供肥料動力。

    基肥的施用可根據種植地塊的地力情況,靈活掌握。其主要原則是:以農家肥為主,化學料肥為輔。地力肥沃底子好的田塊可以適量少施,地力不高且貧脊的地塊可適量多施、適當加施。基肥的施入應均勻、全面、足量等。這裡以地力中等的地塊作輔助性建議:農家肥(腐熟的家畜禽、糞肥等)為2000公斤/畝至5000公斤/畝;同時配以1/4至1/5的氮肥混和均勻施入(這取決於農家肥的使用量及地力的基本情況)。對於肥力中等及低下的地塊可適量加施氮肥,可加施4至8公斤/畝的尿素,或碳酸氫銨300至500公斤/畝。根據墒情適量施入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和鉀肥。

    2.種子料肥。

    小麥尤其是半冬性小麥,在其出苗後對料水肥的需求更大一些。其吸收料肥主要用途是:增強抗寒抗逆性;促進小麥的根鬚深入生長;滿足其初次分櫱所需的養分。

    小麥的種子料肥主要在播種時施入。對於貧脊地塊,和基肥施入不足的地塊有明顯效果。一般可選擇性用:尿素3公斤/畝左右;或過磷酸鈣5~10公斤/畝;亦或可加播硫酸銨5公斤/畝。建議種子種肥分開施播,先播種肥後再播植麥種子。

    三.階段性追肥。

    1.苗期追肥。主要是促苗、勻苗、壯苗、增加其冬前分櫱。小麥出苗後初次分櫱根據墒情追施苗肥碳酸氫銨5~10公斤/畝;或3~5公斤/畝的尿素;亦或農家糞水肥適量。

    對於墒情好,地力肥沃苗壯苗齊苗勻的可選擇少追肥或不追肥。

    2.臘月肥。這種叫法不準確,實際上現在都稱之為越冬肥。對於基肥充足或施入過足量苗肥的,可據墒情不施或少施臘月肥。臘月肥的作用是:促根長根;促進分櫱;強苗壯苗;但一般要結合澆防凍水進行施入。一般施入時間段"小雪”前後期,以碳酸氫銨5~10公斤/畝,或尿素3~5公斤/畝。

    3.拔節肥。拔節肥施用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大櫱成穗及提高成穗率,促進小花分化,促其成大穗成粒多。拔節肥的追施應據其長勢而施。

    長勢一般:植株透性適中;葉色淺綠;葉薄而稀;分櫱一般可配以施水碳酸氫銨10~20公斤/畝,或尿素3~5公斤/畝。

    長勢較旺的:葉大而壯碩;葉色深綠;分櫱多;株密等則應控水,不適宜追肥,切忌追施氮肥。

    長勢較弱的:植株較稀;分櫱較弱;葉片稀色淡甚至發黃等,應能入速效氮肥以碳酸氫銨20~40公斤/畝,或尿素10~15公斤/畝施入。

    4.孕穗肥的旅入。

    因為前期料肥的足量施入,一般少施孕穗肥。建議硫酸銨5~10公斤/畝,或尿素3~5公斤/畝施入。

    四:小麥後期生長料肥的追施。

    小麥後期根鬚老化,吸肥能力減弱,一般以(根外追肥)噴施為主。但在其抽穗後仍應追施一定比量的氮磷鉀肥。

    如乳熟期葉色發黃,伴有早衰、肥肥現象的以不超過2%濃度的尿素液50公斤/畝;對貪青晚熟一的以0.2%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畝等。亦可在小麥生長後期據情選擇性噴施核甘酸、氨基酸、黃腐酸等進行調節。對提高小麥的品質和產量均有促進作用。

    小麥的種植和生長過程中,據墒情長勢適時、適期、適量、合理、的補施追施水肥料肥,對小麥的生長和提高產量及品質是有著積極意義的。循時而施,應時而補,介時而追是對小麥整個生長過程料肥給施的規律。不罔補;不亂施;不漏追是對其生長過程中料肥管理的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zi一個冠軍都沒有,憑什麼被稱為世界第一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