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月火

    學生補課,與老師盡職沒有必然的聯絡。

    雖不能說所有老師都是盡職的,但多數老師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所教的孩子。

    學生補課,多數因為成績差。但成績差,一定是老師不盡責嗎?

    學生成績差,多數因為沒有學習興趣,沒有學習動力,沒有刻苦精神,沒有好的習慣。這些靠補課,能補回來嗎?

    盲目跟風,人家補,我也補,萬一落下了,怎麼辦?

  • 2 # 農業組

    對於老師的補課。我並不覺得奇怪。人人都在為錢而拼命。貪官呢?也不是一樣嗎?首先是各行各業都同樣受到影響。因為我們沒有一整套的嚴勵的管理措施。不能怪某個人。還是老話。上樑不正下樑歪。何況,這個社會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社會。沒有錢寸步難行。

  • 3 # 初中英語一點通

    多種因素決定孩子學習能力有差異:一是父母基因;二是家庭環境;三是父母教育;四是周邊社會環境。所以老師盡力,還是會有學習效果的差別,會有需要補課的孩子。但現在政策禁止教師有償補課,就是忽視孩子的差導性,家長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課外補課機構。

  • 4 # 老穆說語文

    老穆有話說

    題主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師課堂上都沒有盡職盡責嘍?

    老穆認為,此言差矣!這絕對是一種片面的觀點,或者說是一種武斷的論調。

    但凡從事過教學的人都知道,哪有老師不想在學生面前展現出最好的一面呢?哪有老師不想讓自己班的學生考出好成績呢?

    所以說,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一)老師教得再好,倘若學生不配合,也是徒然無功!

    在實際教學中,總有不愛學習的學生存在,即便給他再好的老師,也是無濟於事。

    這絕對不是老師的問題,是他的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出現了問題。

    老師倘若強行讓這樣的學生學習,說不定還會反過來怪老師……

    (二)不論什麼樣的班級,總要有倒數第一的學生。而這樣的學生,往往容易補課。

    即便是重點班,也會分出一二三四五,那麼,落後的學生怎麼辦呢?或許他們就會去補課。可你能說老師沒有認真教嗎?……

    (三)成績優秀者,往往也會補課。

    有許多學生,他們本就優秀,可他們還是不滿足,還想尋求突破,於是就會補課……

    這能怪老師嗎?

    (四)有的家長補課,純屬是為了找個“看孩子的地方”,又怎能怪學校老師呢?(五)有的家長盲目跟風補習,又怎能怪老師呢?(六)培訓機構的大量宣傳,讓許多家長容易報名,這跟老師教得好不好,又有什麼關係呢?哪有學生擔心自己更優秀呢?

    現在培訓機構比較多,他們為了搶佔市場,不惜和家長“糾纏”,甚至還打出免費試聽的廣告,吸引孩子去聽……

    這又怎能怪老師呢?

    【結束語】老師每天很辛苦的教學生,而有些人卻怨恨老師教得不用心,真的是不應該啊!

    倘若讓他們真正地去體驗一天老師的生活,或許他們就瞭解了,或許他們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看法了……

  • 5 # 柳暗花明在這村

    外行充當內行,並且對內行指手畫腳,這就是當下教育行業常常要面對的事情。

    學生有個體差異,而且這個差異還不是一般的大,同一個班,同一個老師講課,有的學生成績非常優異,而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卻非常糟糕,這難道是老師只給部分學生講課,不給其他學生講課嗎?答案不難得出。但是一些自認為特聰明的家長卻不能得出答案來。

    由於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差了,就有家長怪罪老師上課不敬職了就開始罵老師沒有師德,就開始吐槽老師上課不講課後講,就開始找人給孩子補課了。至於孩子願不願意補,需不需要補,補課後會不會有效果,這些家長是不會理會的。

    關於補課,家長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圖自己清閒,他們週末有的要上班,有的要賺錢,要打牌,要遊玩,要搞婚外情,要忙著鬧離婚……一句話,很忙!實在沒有時間和心思來顧及孩子的管教,更遑論輔導功課了。他們就指望找個老師補課,替自己管管孩子。至於自己的孩子是否學到東西,那是第二位的,找個臨時保姆才是真實的目的。

    另一類是從眾心理,看著別人的孩子去補課,為了求個心安理得,就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結束語:不管是家長,還是社會人士,你不瞭解教育行業的特點,就不要冒充專家,人為的干預老師的教學,擾亂教師的心境。

  • 6 # 小焉知

    怎提些神馬似的問題。把老師看成神一樣的人物,卻又不把老師當作神一樣敬仰。為什麼不問一問:如果學生上課刻苦努力學習,還須補課嗎?如果孩子存在一些疑惑,確實需要課外獨立輔導。問能不能找到免費的這樣耐心輔導的導師呢?好比你願意免費幫人家長期當保姆嗎?

    一天就圍繞老師補課撈錢。難道你每天沒有撈錢嗎?你每天都在免費做工嗎?免費做工還得看人情友誼呢!

  • 7 # 楓葉33682

    老師上課盡職,即足把書本講爛講透,學生仍然需要補課!因為如今關於學生學習的書藉太多了,學生學完了、弄通了、吃透了這本練習冊,但還沒有接觸那本練習冊……習題千變萬化、花樣百出,老師課堂盡心盡力盡職盡責,而-本薄薄的課本又能融匯、貫通多少內容呢?況且,你不補他在補,張三不補李四補,到頭來你和張三又能趕上或勝出他李四呢?!補課這個事,早已不再研磨課本內容,配套的各版出習題、集錦和匯萃……早已把課本上的“母習題”化解、剖析成了“千子”、“萬子”……習題,學生不補課,眼光達不遠,頭腦難鋪展,遇題不拐彎,做題“一根筋”,怎麼能升級上檔竄進大學門呢?!補課,切記,是必須要補的!不補,絕對是不行的!況且,有老師在後邊苦苦相逼,不補可不中啊!老師不依啊!!

  • 8 # 右拾遺

    如果老師上課時都盡職了,學生下課之後真的不需要補課了。這個假設從理論上講是成立的,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很難實現。

    1.現在採取的班級授制課形式,教師沒有辦法進行因材施教,因為教師精力和時間的原因,也不可能進行精細化教學和輔導,因此教師不可能“盡職”!

    班級授課制是捷克著名心理學家誇美紐斯提出的授課模式,這個模式有著許多優點,但是它的缺點就是教師沒有精力照顧所有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

    許多民辦學校為了節約辦學成本,一個班級都有將近70名學生,一個教師滿負荷工作,像語數外等教師一個人帶2個班,光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就讓老師精疲力竭,哪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學生呢?

    2.一個班級學生習慣、態度、能力、基礎、天賦參差不齊,即使老師能夠“盡職”,每個孩子之間的差距依然是很大的,還是存在補課的可能。

    班級授課制是按照學生年齡進行編班教學的,分班時也依據學生的成績。雖然如此,但是一個班級學生之間個體差異是很大的,即使是每個學生的學科之間都存在巨大不均衡性,這都給學生接受知識帶來不均衡性。

    教師授課採取的策略常常是抓中間促兩頭,也就是說,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課的程序基本上是以班級中等生為教學重點,這樣勢必造成兩種情況,班級優秀的學生“吃不飽”,班級學困生“吃不了”。

    學生之間的差異與教師的“盡職”真的沒有必然聯絡,而與學生的個體差異息息相關。作為家長,無須懷疑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補課這種現象的存在,其實是家庭重視教育的體現,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全面發展,與教師是否盡職真的沒有多大聯絡。

  • 9 # 63773773747

    首先,所謂的“學生補課”與老師“上課盡職”有直接關係嗎?毫無疑問,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同一個老師教的班級的學生,有的能考上名牌大學,有的連本科都考不上。有的只需抓好課堂學習,成績就很好。而有的學生課後和假期多花了更多的時間,也學不上去。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其次,補課與否往往不是老師或學生能決定的,更多的是家長摻和的。因為許多家長都會有一顆清華、北大的心,想讓孩子去圓自己的夢。有些人是錢多了,想讓孩子多學點、起步更高點,而更多的家長是盲目跟風或瞎搞攀比等等。

    再次,忽悠“補課”的主要力量是培訓機構,炒作老師上課不“盡職”的也是培訓機構。中國的教師考核機制(職稱晉升、績效工資等)由不得老師上課不盡職(教師隊伍中的個別敗類除外)。而中國社會目前的現狀而言,考上更好的大學是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的重要或者是唯一途徑,所以“補課”現象將會長期、大面積存在,完全不須讓老師“背鍋”。

  • 10 # 張芝故鄉人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事情,教師教的好,學生學的好,才能培育出優秀的人才。我們的偉大教育鼻祖--孔子教了三千弟子也才出了七十二聖人。即便是再優秀的教師,教的再好,由於學生受到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智力、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家教等因素制約,同樣的一堂課同樣的教師教,學習效果也不一樣,有的掌握的較好,理解掌握了,就不需要補課了。學生學習的知識是呈螺旋鏈狀上升的,前面的知識是學習後面知識的基礎,如果中間一個環節斷了,後面的知識就連結不起來了,學生學習就越來越吃力,學習也就越來越沒興趣了,最終就會成為差生,所以當天、當堂知識掌握不好的學生有必要及時找老師問清楚或補補課,以免留下夾生飯,最終使自己成為差生。

  • 11 # 想走的樹0423

    補課有用沒有?可以肯定的說,有用!家長不是傻瓜,不會僅僅因為教師威逼利誘,培訓機構的宣傳忽悠就給花錢的。但是不是隻要補課了就能提高成績呢?那就不一定了。今天重點探討一下怎樣補課或者說什麼樣的孩子去補課才會有作用。補課就補課內容來說,一是超前上新課,一是查漏補缺補舊課,負責任及水平高的老師同時會引導孩子拓展新的內容。補課就形式來說有大班,小班,一對一(一對二)等。如果孩子優秀,可找優秀的教師引導孩子適當拓展,加大難度,超前上一部分新課。如果孩子成績中等,可找一位負責的教師側重針對孩子的情況查漏補缺,適當超前上一點新課,這樣,上新課時,孩子能理解得透徹一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於成績差的孩子來說,重點就是查漏補缺,夯實基礎了。當然,這些工作都可以在正常上課時進行。可是,一個班級學生那麼多,義務教育學校學生成績分化得那麼嚴重,教師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再說,就目前教師待遇水平,大部分教師也沒那麼高的工作熱情。何況現在升學競爭如此激烈,怎麼辦?就只有補課了。根據前面分析的情況,選擇什麼樣的形式,選擇那個老師,學問就大了。對優秀的孩子來說,選科任教師,知根知底,但在目前形勢下,科任教師未必敢補;選擇別的教師,可以開拓孩子思路。對於中差生來說,找一位負責任的老師長期帶,可能好一點。但我認為,補課,一個班超過五位孩子,除了自律性特別強的孩子來說,一般來說沒什麼用,當然,有的家長就是想找個地方有人看孩子,順帶著寫作業,少看電視少玩手機。另外,科任教師為斂財威逼利誘學生補課不在我們討論之列。我也絕不會是在為鼓動學生補課鼓與呼!(我不補課),討論這個話題,是因為補課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了。但願我的分析能給家長一點參考。

  • 12 # 蘇小妮

    當過老師的都知道,老師盡責了,跟學生有沒有學好,完全是兩碼事。

    一個老師教同樣的一個班,班能裡的學生有考一百分的也有不及格的,問題出在哪裡,因為學生個體有差異。

    書讀不好的學生,主要存在這樣幾方面的問題:

    一、學習習慣差。

    好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跟著老師的思路轉,前面老師剛講過,後面他就通了,久而久之,就成了良性迴圈。而學習不好的學生呢?他們上課走神,做小動作,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學生完全不明白老師在講什麼,他們的精氣神早就跑到爪哇國去了。對於這樣的學生,你能怪老師不盡責嗎?

    朋友任教的班上有一個孩子,有多動症,上課的時候有時會突然站起來,嘰哩呱啦說一陣又坐下去,有時候會自己走下課桌,跑別的學生桌子上去拿人家的東西,還拍人家兩下,諸如此類的事每節課都有,最後沒辦法,學校請孩子媽媽來學校陪讀,他媽媽就坐在他旁邊,恨不得是拽著他上課,但,仍舊擋不住他走神。

    二、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樣。

    如果一個班上學生的接受能力都一樣,世上就沒有智商這個詞了。有的學生對某些課目反應慢,也有的學生對所有的課目反應都慢。對於那些永遠都慢半拍甚至一拍的人,老師只能說盡最大的耐心,能有什麼樣的效果,不好說。

    三、題主話中有話,怪老師不盡責的意思。

    “如果都都盡職了”,你就先入為主認為老師不盡責唄。生活中我們都碰到這樣的人,他們永遠都會把問題先推給別人,反正自己沒有問題。我認識的老師很多,不盡責的老師很少。我們做事都要將人心比自己,用自己的心去揣度別人,我只能說你自己就是那樣的人。

    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短,更何況每一個具體的人呢?他們之間的差異很大。

    最後說一個我自己課外帶的孩子的真例項子。這個孩子家境很好,腦子也很活,就是上課不認真聽。舉個例子,他會在上課的時候突然站起來,然後裝作無意識地將自己的橡皮鉛筆之類的掉地上,他再踢一腳,滾到別的同學桌子邊,他再站起來去撿,撿的過程中就順便就撞人家一下。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他自己就更感覺無法無天。某天,老師特地把他父親從外地喊回來,當著老師和他爸的面他寫了保證書,他流下了悔恨的淚。

    可是,寫完這份保證書,課後他爸把他送到我這兒,剛剛乘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車,他又故技重演,開始撞別的學生,大概是覺得老師喊過家長了,自己躲過了一劫。你能說這樣的孩子老師不盡責嗎?你能說孩子都應該學好不需要補課了嗎?

    再次申明,特別不喜歡題主這種以自己的小人之心主觀臆斷老師的作派!

  • 13 # 教育人小石頭

    作為鄉鎮中學老師,我主要結合農村初中孩子的現狀,主要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城鄉差異,孩子自身的努力和意願,老師是負責的,孩子學習教育還有家長的責任等五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古代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證明了的學生有個體差異。

    孩子從開上幼兒園開始,由於每個家庭的知識構成不同,教育方式不一樣,生活閱歷不一樣,上的幼兒園不一樣,老師不一樣,也就出現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到了初中就更能夠更明顯體現出個體的差異,像這一個初2021屆的初一新生進行入學考試,只考了語文和數學,好的考七八十分,差的考二三十分,這就是個體差異,主要是長年累月對知識學不懂,然後又不主動去問老師,家長疏於管理,然後就像銀行存利息付了一樣,利滾利,越來越多知識學不懂,越多不懂就越不學,就形成了惡性迴圈,然後就後面的知識就越來越難懂。

    第二,教育還存在城鄉差異,而且特別大。

    我在鄉鎮中學上班,然後住在城裡,所以對鄉下和城裡的孩子都算比較瞭解。農村初中的孩子:很多家長來到學校找學生的時候,連孩子在哪個班哪個年級都不知道,連班主任的名字和辦公室都找不到,有的甚至是找到小學去了,地方都弄錯了。而且大部分是公婆在家,父母在家的很少。2010年我在一所省重點中學實習的時候,帶一個平行班,第1名叫李洋,是農村孩子,然後班主任說英語和數學老師免費給他補課,希望他將來能夠上一個本科,但是他自己居然然不願意補,不你能夠說老師不負責任嗎?而成立了家長對教育更重視,從小就開始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

    第三,老師們都是很負責任的前提下,學生自己還要願意學習,努力學習。

    現在在農村,有那麼一部分家長,透過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外面掙了錢,覺得不讀書也可以掙錢,所以在鄉村流行一種理論叫做讀書無用論,孩子受到這種讀書無用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那麼一部分孩子不願意學習,成績不好,覺得無所謂,他覺得不讀書也可以掙錢,然後家裡面經濟條件也可以,幹嘛那麼努力讀書。

    第四,很多鄉鎮中學的學生,老師逼他學都不學習,難道說老師不盡責嗎?

    不說多了,就說一下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可以說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每天中午都給學生聽寫英語單詞,然後沒有過關的再到辦公室單獨聽寫,特別是每個班的最後10多名同學,他們的成績確實比較差,老師聽寫一遍兩遍三遍還是過不了關,然後就乾脆直接到辦公室老師1對1的進行講解怎麼來背單詞,怎麼樣按照音標來記單詞,實在不會背的就只能夠讓他每個單詞抄10遍。現在的普遍情況是很多同學不願意學習,而不是老師沒有盡到責任。還有我教另外一個班總有那麼三四個同學,每次考試都不寫作文,開始那麼幾次的時候,我要麼懲罰他們多多抄幾篇優秀,然後最後我再改變方式,然後耐心細緻的講解怎麼樣來觀察,怎麼樣來體驗,怎麼樣來寫開頭,寫結尾,結果他們還是不寫,說白了就是軟硬不吃,喊了家長來還是不寫,這種同學怎麼教都沒有辦法,他自己不願意學,而不是老師沒有盡到責任。

    第五,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有家庭的責任。

    現在流行一個公式,5+2<5,5天在學校老師管得好好的,兩天,星期六星期天在家裡面,家長完全放任自流不管,週末對當周的功課,如果不復習鞏固,那麼這5天的功課就會大打折扣。現在在農村部分家長那裡流行一個觀點,學生交到學校,全部事情都是學校的責任,家長其他一概不管,包括有些家長到學校申請上晚自習,然後家長直接說,我的孩子如果不來學校上晚自習的話,他在家就只會打遊戲,我管不了老師你幫我管管,這就是家長完全不負責任的態度,而且這種家長還不少,試想老師如何盡責,這樣的孩子成績怎麼會好起來。很多家長只管生孩子,從來不管養孩子,更不管孩子的教育,包括在為很多在外面打工的家長,很少打電話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初2018級有一位姓張的同學的家長,就是畢業之後才打電話問我學學孩子成績怎麼樣,初二2015級也有一位同學,孩子已經畢業了,然後打電話問我,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怎麼樣。

  • 14 # 蘇教版老高三

    如果老師上課盡職講課了,那麼,真的需要學生下課後再補課嗎?

    這種提法是既不瞭解教育教學的規律,也不瞭解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生補課與否,是由多方因素決定的,不是由老師是否盡職講課一個因素決定的。

    01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體不努力,其他人再努力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學生上學吊兒郎當,老師和家長恨鐵不成鋼。但是,這樣的學生他自己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就不肯上心、努力,當然成績不會好。

    所以,一定要調動學生的內驅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他們認真學習起來。

    例:今年高考老家樓下小賣店家的孩子考了675分,被清華大學錄取。我去他家買啤酒,和他父母聊了一會兒,瞭解到這個孩子成績為什麼這麼好的原因。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習的主動性。他看到父母為了掙幾分幾毛的利潤起早貪黑地進貨賣貨非常辛苦,就發誓要改變這一狀況。所以他就發奮學習,中考、高考都考了全縣第一名。這就是想改變自己命運的內心發揮作用的結果。

    02

    老師上課認真盡職講課了,還要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的個體差異一直存在著。儘管老師上課盡職盡責,但還會有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快,知識掌握得就快,反之就慢。

    學生的差異還表現在對待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上。有的學生學習態度認真,課前預習,上課專注,課後鞏固複習,成績就好,反之就差。所以說,同一個老師、同一個課堂,為什麼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差,就是這個原因。

    03

    正是上面的原因,有的學生需要補課,有的學生就不需要補課。這和老師盡職講課有一定關係,但不是非常緊密的關係。

    真正需要補課的是那些上課沒聽懂,或對知識掌握不紮實的學生。

    結束語:儘管老師盡職講課,但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聽得懂,學得進去,掌握的紮實。有的學生還需要課後補課。

    所以,除了天資之外,我們還要勤奮以彌補不足,“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甜。”

    與其課後補課,不如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鞏固。如果再弄不懂,課間要問老師或同學,不要把不會的問題留給明天。否則,問題會越來越多,到最後,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 15 # 春天84155764

    這種現象有,如果老師真正為了學生,為了班級名益和學校名益,提高升學率,科老師應在班裡當著學生,當面表態,凡是本班的,凡在什麼分數線以下,願意在星期六或星期天到老師家做作業或補課的可以到老師家,這應是不收費的,期末考完後,幾個學生願意湊上幾百元買點東西謝一下老師也是應該的。

  • 16 # 北嶺寒杉57702468

    老師上課盡職的教了,你的孩子認真的學了嗎?。補課並不是老師沒有盡職盡責的教,補課也不是老師課上沒講,查漏補缺我們都知道。為什麼一些人一直拿老師補課的事出來說呢?,俺只能說一個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也不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負責,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只有嫉妒心了。一般補課的孩子都是很優秀的,而反對補課的家長和孩子俺只能無語=_=(宣告:只是一部分)並不是代表所有不補課的孩子和家長。

  • 17 # 不開花的樹

    這個問題我用兩種思路回答,先提三個問題:

    首先,我換一種問法:如果孩子上課的時候用心了,真的需要補課嗎?

    其次,我再問一個問題:題主知道孩子為什麼補課嗎?

    最後,請題主考慮:為什麼會有你們多家長送孩子去補課班?

    第二,我簡單回答。

    1.教育焦慮

    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

    生存焦慮,孩子不優秀,連個工作也找不到,他可怎麼活;

    面子問題。

    2.實際需要

    有的孩子反應比較慢,多一些鞏固,學的更好一些。

    強調的是,必須是學習態度端正的才行。

    3.救命稻草

    孩子學習差怎麼辦?送補習班,死馬做活馬醫吧。

    反正父母盡力了,學不好是他的事,將來不能怨父母。

    4.比咱們優秀的都報補課班了,咱們有什麼理由不報呢?

    補課班真的那麼好嗎?

    我的觀點是:利20%,弊80%·

    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了,盲目跟分很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 18 # 陸是一

    如果家長盡責任,孩子需要補課嗎?

    如果學生認真學習了,還需要補課嗎?

    如果素質教育全面落實了,不以分數論英雄,學生還需要補課嗎?

  • 19 # 小馬說事之純屬本性

    這個問題問的有問題,一看就對老師用有色眼鏡

    不容否認課外補習班現在越來越多,但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在學校絕對是100%投入教學的。每個孩子吸收程度不同,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現狀不滿,課下努力,讓孩子知識上有更多的積累,這和老師有多大關係?難道要老師保證只要孩子上完高中就能考上大學嗎?

    即使在教育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大家關注的時候。難道就沒有孩子課下找老師補習嗎?不受環境影響,給孩子有長遠規劃,課上課下同步進行的家長,人家是為了孩子將來考取名校,真正的是想孩子當科學家、教育家等等。而那些跟風學習的家長,只是簡單的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到起跑線上或不能讓別人落下,你們捫心自問,你對孩子有長遠打算嗎?

    目光短淺,怨天尤人。不想補課可以啊,先把學校老師教的都學會,每次考試先讓孩子保證滿分。

    個人感受,今天有點激動。

  • 20 # 歪哥捉雞麻將

    一個班,標準化的50幾個,多的七八十個。每個學生智商,認真程度,家庭影響完全不一樣,所以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所以,老師同樣的教法,同樣的內容,同意的時間,為什麼,有的能上清華北大,有的能上一本,有的能讀二本,有的能讀專科,而你,成了傻缺,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你同學,一天也不用功,成績比你好,你整天腦袋缺根筋,還怪老師沒教好,回去告訴家長,家長還跑來學校大鬧,這種家庭教育,能出什麼人才,頂多潑婦。

    教育有三部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

    現在往往家庭教育糟糕至極,還把鍋甩給學校。自己生的養的,自己教育不好,家長經常說的,我們在家說的不聽,玩手機啥的管不住,希望你們在學校裡好好教育下。你管一個孩子都管不了,還有臉了。

    往往,家庭教育出問題的,學校教育也難成功,最後交給社會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內向,怎樣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