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盧小寶Vicky
-
2 # 空口袋的幸福
首先,必須感謝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想不要孩子,真的可以不要,所以,如果真的那麼害怕“有了孩子後生活品質直線下降”,你完全可以不生啊!
如何直面“有了孩子後生活品質直線下降”,那是不能讓孩子來解決的問題,所以,第一道工序就是生孩子前,還是要儲存一部分資金用於生孩子和養孩子的。月光族真的是很不稱職的父母,如果父母也要透過考核才能當,那月光族絕對零分,與生孩子絕緣。
其次,不斷提升掙錢技能,多掙錢,來實現生活品質的提升。
第三,可以戰略性的低生活品質三年。孩子小的時候,每天家裡都是一股尿騷味,身上不是奶漬,就是腳印,心裡承受能力差的人可能覺得自己的人生都被孩子毀了,可是更多的人會覺得這才是接地氣的生活!等孩子大了,整體生活品質還是會隨著大人的提升向上的,所以不要時時刻刻都繃著想生活品質的問題,一家人的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其實,坦白地講,有了孩子才是生活品質的提升!沒孩子的時候,週末看個劇,睡個懶覺就過去了,有了孩子,就會去周邊景區走走看看,進入電影院和餐廳歇息……
孩子會讓你對未來更加有追求!
-
3 # 毛小月1
當我剛生了寶寶,坐月子的時曾一度懷疑自己產後抑鬱了。每天睡不夠覺,適應不了寶寶的各種哭鬧,更加適應不了每天待在家不出門,天天守著只會哭的小奶娃,幾乎每天都在發瘋的邊緣掙扎。即便有人幫我帶孩子,即便我媽每天讓我自己睡不用每晚聽寶貝哭鬧。即使這樣,我還是每天都在崩潰。哪來的生活品質?
可是,如果讓我再來一次,我想我並不會瘋掉,也不會每天崩潰。我想我應該每天都生活在感恩之中。感謝生命賜予我世界上最美好的天使。因為,現在的我,是真的這樣感恩著,幸福著的過著每一天。
為什麼生活品質會下降,因為多了一個讓我可以更加努力,更加進步的力量的小孩嗎?因為,多了一個可以帶給我歡笑,淚水的天使嗎?正是因為多了這個小孩,帶給了我還有我的家庭無數的歡樂,正因為多了,讓我每天都有要做一個好榜樣的力量,正因為多了這個小孩,我跟我老公無數次吵架的時候,都會放棄爭鋒相對。
即使有時候我想去看電影可能剛好因為要帶小孩,導致我錯過了首映,即使有時候我跟朋友約好逛街,可能因為剛好要帶小孩我去不了,即使可能我有更好的工作,可能因為要帶小孩放棄了。可是那又怎麼樣。錯過的首映我可以等她晚睡了,跟老公相約電視機,錯過的shopping,閨蜜可以分享照片給我可以淘寶,錯過的工作可以再等等,說不定更好的在後面等著我,可是錯過的寶貝的童年,就真的只能是錯過了。
曾經我也覺得我的生活變了,變得不好,變得沒有品質了,生活裡外都是娃。可是,我陪著他一起成長之後,我覺得,我不願意她長太快,我享受陪她成長的任何點滴。他幸福我便快樂了。
所以,我覺得怎樣避免生活品質下降這個問題,應該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想法,真正做到愛孩子,這樣所有的陪伴付出都變得是快樂的幸福的。既然都快樂了,談何的品質下降。
-
4 # lion1544791
擔心有了孩子之後,生活品質下降的媽媽絕對不是少數,可以說大多數媽媽都經歷過這樣的困惑期,但走出來將是另一片天空和原野。
有孩子之前,更多的行為模式都是在童年的某個時期成型,然後一直延續到生孩子。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將會發現,原有的好多行為模式成了絆腳石。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願意看到這些行為模式,而是歸罪於“生孩子”,而孩子罪加一等。
還有一些夫婦,為了不影響自己這種剛剛好的行為模式,做起了丁克夫婦。其實,這樣的夫婦是很可惜的,他們很難內在成長和改變,他們只能守著固有模式過一生。
我們很多行為模式和生活態度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當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恰恰是那個小生命讓我們看見自己,看見曾經小小的自己有一些需要和成長沒有滿足。於是,我們可愛的小生命帶領我們重新看待自己,重新接納自己的過往經歷,為自己的心路歷程友好相處,無論是擔心、害怕還是痛苦,我們都要重新看見和接納,才能真正改變。
親愛的你,如果想由內而外的成長,到年齡結婚吧,該要孩子抓緊去生育吧,因為這是一個生命讓你知道——我要長大!
其次,我們要接納你的一個新身份——媽媽。當我們接納自己媽媽的身份時,你將會自然地允許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在孩子飢餓時需要餵養;在孩子生病時需要特別照顧和愛撫;在你外出時,心房裡還有一個牽掛;甚至在過二人世界時,要特別計劃,也許有那麼一段時間,不再是二人世界,而是三人世界……
當然,我們一樣可以做很多以往繼續要做的事情,只是因為小生命的出現,讓我們學會要做取捨,選擇生活中最為重要、最具有品質的事情。
回首再看,我們發現——原來是孩子領著我們走過了很多曾經未曾涉足的驚喜和奇妙境界。來吧,讓我們感謝小生命帶著這篇奇遇和美好!
-
5 # Kelly60229487
這絕對是不想要孩子的一個藉口,但這個鍋不應該是孩子來背。什麼樣的家庭有了孩子後生活品質會直線下降?不管是在我現在生活的一線城市裡,還是我的內蒙老家,T6級的小城市裡,還真沒聽說誰家有了孩生活品質就會直線下降,那得生幾個才能導致這種結果呢?
在我身邊就有很多福娃。他們的到來,成為了準爸爸準媽媽,或者是爸爸媽媽們努力工作的動力,健康生活的動力,生活品質不僅沒有下降,還直線攀升。
我的好朋友Vivi在得知懷孕以後就是各種消極,房子不夠大,老人不能幫忙帶孩子,保姆又太貴,小朋友開銷太大......但是無形當中這兩口子上進心被激發出來了,責任感也開始增加,對各種機會更敏感,寶寶還沒出生,Vivi老公就去了BAT公司,寶寶才2歲,自己也跳到BAT公司裡去了,工資也翻倍了,房子也變大了,小朋友不知不覺的也在家裡老人和阿姨的幫助下健康長大了。
所以呢,有了孩子後生活品質直線下降這種局面根本不用避免,只要是合格的爸爸媽媽,就不會讓這種局面發生,即使真的由於孩子的到來影響了生活的質量,相信爸爸媽媽們也會認為一切都值得,因為寶寶帶給家人的幸福和快樂,不是能用金錢和生活質量來衡量的。
-
6 # 小森林965
一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應該是不以孩子的降生為轉移的。有了孩子,生活的重心雖然有了改變,但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能改變。孩子也是我們生活的參與者,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平常用心的傾聽,瞭解孩子的內心,幫助自己更好地更快捷地解決孩子的日常,利用看孩子休息的間隙讀書學習,充實自己,和孩子一起做遊戲,順便鍛鍊身體,保持好的身材,也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
週末帶孩子一起踏青散步,親近大自然,放鬆心情,到了晚上帶著孩子一起吃一頓燭光晚餐,這都是可以完美相容的,孩子是父母生活得一部分,保持好的心態,足夠的耐心,高質量的生活是可以享受到的。
何況現在還有爺爺奶奶的幫忙,只要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生活,沒有什麼是不能達成的。
-
7 # 兩儀12587129
真的無法避免,甚至有好多矛盾,孩子未出生前跟婆婆關係不錯,很多事可以帶過,有了孩子後矛盾出來了,總有怨氣的感覺,雖說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天經地義,但是作為新手媽媽真的是手忙腳亂,老公剛開始還能搭把手,等自己恢復一點了他就懶惰了,我有過凌晨五點天沒亮就抱著孩子離家出走,手機關機,然後一家人雞飛狗跳的找人,再然後就是父母訓了我老公一頓,婆婆心疼他兒子說了我一頓。後來我同學分析,我這個人習慣隱忍什麼事不說藏心裡,所以一爆發就有點讓人措手不及。也是沒有溝通好的緣故,孩子從出生起就一直帶著,餵奶換尿片還要洗澡哄睡,稍微抽出時間也是打掃衛生洗衣服,他睡著了自己偏睡不著,等你恰好睡著了他睡眠短又醒了,上個廁所洗個澡跟打仗一樣要快速,不然醒了看不到人就哭的眼淚直流。圍著孩子轉沒自己的時間。特別是哭的歷害的時候又安撫不了,孩子哭,自己抱著他哭,沒有一個人知道聽到,有抑鬱症趨勢的感覺。坐月子沒做好也是個導火索,總之孩子的出生連帶著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都有問題。
-
8 # 諾諾說
作為一個女性作為一個媽媽,首先要意識到孩子的到來在未來3到5年內會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知道了目標,朝著這個目標慢慢的努力。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他年幼的時候給予無條件的愛和支援,但我們依然是我們,照顧好孩子的同時也給自己一些屬於自己的特殊時光。
我的生活因為有了孩子之後直線上升,不僅沒有覺得下降,反而提高了好幾個維度,婚後開始關注育兒,為懷孕做準備,一直學習,有了孩子以後雖然多了很多的挑戰,同時也促進了自己更有動力的學習育兒知識,為很多媽媽分享了育兒知識和自我成長心路歷程。
-
9 # 蓋蓋家族
生完孩子的頭幾個月,生活品質一定會受影響,特別對於一個新手媽媽,如果沒人幫忙,會讓人累到懷疑人生,本來是個自由瀟灑的人,想上班上班,想聚會聚會,想玩通宵就玩通宵,衣服攢著洗,週末不起床,折騰成什麼樣子都沒問題,但是生完孩子頭幾個月,這種生活會被徹底顛覆,就是感覺人生不再被自己左右,而是被那個小毛頭左右了,可能會因為這個孩子,由兩人世界變成三人四人甚至五六人的群居生活,一定會有一百次的後悔生孩子,會覺得痛苦,壓抑,會跟不作為的老公各種吵架。
但是,孩子會長大,而且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我們會因為家庭生活變化而變的成熟和更加的智慧,剛開始的不適應會慢慢變的適應,隨著他的長大會給大人帶來無數的快樂,她開始有意識的笑,開始叫爸爸媽媽,會給人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再大一點,可以帶著出去玩了,再大一點,上幼兒園了,生活還可以變成你想讓它變成的樣子。
-
10 # 工作是我的玩具
首先覺得要給“品質生活”予定義。因為每個人對於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你自己是否清楚你要的生活是什麼樣?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認為的有品質的生活,這很重要。如果自己是清楚的,那就談不上什麼直線下降,也就無需避免。
如果只是表面的,因為孩子的出生增加支出,這是最好解決的。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可以提前做好一些儲備,讓經濟條件稍稍成熟一些再要小孩就好。我也是33歲生的我兒子,今年我43歲,老公46歲,兒子10歲。我們覺得年齡結構沒有問題啊!
但是,如果從另外角度來理解品質生活的話,就另當別論了。有的人覺得經常去美容院、健身房,沒事約三五閨蜜咖啡廳小聚。甚至還有認為需要夜生活才是有品質的生活,那確實,有了孩子後你要犧牲的就會很多,你的品質生活就會直線下降。如果你還要做個稱職的好母親的話,還真真是無法避免的。
再者,有人覺得跟自己老公的二人世界是品質生活的一部分。那有了小孩後,你的“品質生活”同樣會直線下降。因為有了孩子後,你會覺得老公更像親人了,因為你們之間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人被一個孩子連線到了一起。雖然少了生孩子前的一些浪漫和二人獨處的時間,但是會增加很多親子的樂趣和家的感覺。當然,這要看你是否可以體會,是否可以珍惜 。 所謂的品質生活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定義。自己一定要明白你要的是什麼。哈佛的諫言裡有一句話“明白比大智慧更重要”。我們共勉。
-
11 # 天朗若晴
的確有了孩子後,整個家庭包括當媽的軸心都發生了偏移。自己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了,和伴侶和閨蜜相處的時間也少了,以至於有些媽媽在這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加上想要做一個完美媽媽的心態,導致自己活得太累。
的確新成員的加入,我們的生活方式是需要做一些調整,但並不代表我們的生活品質直線下降,當媽媽後依然能活得精彩,只要我們學會了合理的時間分配。每週或者每月給自己留一段特殊時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伴侶看一場電影,來一次燭光晚餐,和閨蜜一起Shopping,一起瘋,這其實在給自己充電,也不會使得自己和周圍人和社會的脫節,我們無需追求時時刻刻的平衡,而是一個動態的平衡。
-
12 # cherishyang0628
有了孩子之後,不得不承認家裡的生活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變身為家長的我,希望可以給到她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多的關注與陪伴,隨著金錢與精力的投入,我的確有過物質生活在直線下滑的感嘆,但卻絲毫不覺得生活品質有下降。
孩子讓我完成了從一個小女孩到母親的蛻變,她教會了我很多,讓我更能體會我的父母的不易,讓我對他們的愛於心裡更深一層,同時,在陪伴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的同時,我也在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成長,在反思中我不斷成長,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孩子帶給我的,都是我未成為母親前所沒有去體會的,孩子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
13 # 靈犀呀咿呀
有了孩子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會直線上升,特別是媽媽們,會覺得自己就是在圍著孩子轉,已經快沒有自我了。
事實上,在孩子出生過後的前三年,確實是這樣,媽媽們要正視這個客觀存在的情況,如果太累了,可以請父母來幫幫忙,或者請個月嫂,熬過這三年就好了。
-
14 # 乖康平安1
首先我認為最好是有孩子之前,夫妻兩個就努力奮鬥,多積累財富,包括經濟方面和心裡方面。如果這點兒之前沒有做到,那有了孩子後,就要更努力工作嘍。
都說媽媽是超人,有了孩子後,看到各種好東西,都想買給她。如果經濟富裕,自然是沒問題的,如果經濟捉襟見肘或者不是很寬裕,且媽媽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我認為就要開源節流了,買東西貨比三家,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多運用網路途徑,選擇孩子需要的,孩子長得很快,衣物不用買太多,以免浪費。但是書籍這個投資是必須的。總之一句話,你認為值得的就是必須的,你認為生活質量ok就不會下降,孩子是來豐盛我們的生活的,感謝我的女兒。
-
15 # 琪琪媽媽30
生孩子之前周圍有孩子的朋友都說有了孩子後,會非常累,生活品質會直線下降,基本都是這樣的負面影響。
生孩子後,剛開始時確實特別特別累,自己所有時間都圍繞著孩子轉,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但是在孩子幾個月時小小的她就會逗你笑,逗你開心。再大一點會逗得你更開心。記得最清楚的是生孩子後第一個婦女節,琪寶寶就讓我蹲下來,小小的她趴在我身上對著我說:"媽媽我愛你!"當時我眼淚直湧而出,太讓我感動了。那時寶寶還不到一歲半。這就是所謂的累並快樂著。
養娃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就是佔用大量時間精力,如果把這個處理好了,根本是不會影響你的生活的。這個主要從二方面來改善:
首先要重新規劃日常生活,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利用好。懂得斷舍離,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家務,把用不上的物品扔掉,這樣可以省下精力帶孩子。
然後儘量團隊作戰,出生頭幾個月,寶寶要頻頻餵奶,換尿不溼,單媽媽照顧孩子會弄得一團糟,肯定扛不住。這就需要家人來分工合作。
生活中家人之間互相打氣,提高帶孩子效率根本不成問題,這樣生活品質不但不會下降,還因多了個開心果(寶寶),還會活得更開心!
-
16 # 愛讀書的菲兒
在你沒有養育孩子之前,不知道辛苦,在自己親自養育孩子後才知道時間根本不是你自己的,怎樣避免呢?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說說我是怎樣做的吧。
首先要重新規劃日常活動,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孩子6歲前(也有人說3歲前)母親的主要任務是養育孩子,這個時候養育好孩子是生活的重點;其次是降低養娃的難度;有句老話說,孩子是怎麼好怎麼來的。
其次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家務負擔,比如以前我買菜是每天買,新鮮呀!那有了孩子後這個時間就沒有了,列出清單,把葷菜買好,分好份數,放入凍櫃,一般是夠一週的,蔬菜冬天是買齊一週,夏天是買好3天的量,等平時下班後帶一點回家,這樣買菜的時間節約下來了。
最後堅持科學育兒,建立作息規律。孩子生活習慣規律了,比如他睡著了,你就可以乾乾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每天都是5點多起來,帶他出去遛彎,那時候是抱著的,遛累了,體力消耗了,他吃飽後就睡著了,看著他的爺爺奶奶上午就很輕鬆,中午時間是法定的哺乳時間,媽媽又回家了。所以在頭一年裡媽媽的主要精力是在養育孩子。
孩子的父親一定要參與育兒中來,這樣夫妻關係也會融洽,父親則能體會到媽媽的辛苦,如果父親沒有介入育兒中,當旁觀者,那麼夫妻關係大多數不是很好的。因為他不能身同感受,並且抱怨妻子對他的關注過少。頭幾年,媽媽的關注力大部分在孩子身上,所以要提醒媽媽們,雖然有了孩子,也不要忽略另一半。
-
17 # 遇見Alisa
我覺得是生活態度的變化,孩子的出現是一種全新的生命體驗,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種新生活的體驗。
最近讀了吉田醫生哈弗求學記,真切體會到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放棄自我成長,不斷修復自我,是讓生活品質保持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是會讓孩子充分體驗到生活樂趣的,保持不斷持續的能量輸入,生活依然會有品位,甚至會比之前更好。
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孩子不僅是我的生命延續,更是我的好夥伴,一生用生命呵護的很重要的人,這樣的感覺,生活品質怎麼會下降呢?
-
18 # 健康管理師藝凌
生孩子後保持好的生活品質,其實是因為自己把精力分配好了而其實更重要的是把狀態管理好。在正面管教裡有一句話:孩子只有感覺好的時候才會做得好,我們大人也是一樣的,狀態好的時候做事情就會事半功倍。那怎樣保持好的狀態,第一個非常重要的要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這樣就能減少大量的內在消耗。養育孩子是我們喜歡的事情,我們可以找到人或者方法來幫助我們從忙亂中走出來。同時保持好休息的時間,以保證好的狀態。
-
19 # 鬼塚流螢墨染芳華
一入江湖歲月摧,一入孩兒門深似海。
世事如棋,我們按照最經典的套路,定製了落子無悔的人生。
當媽媽這個角色劈頭蓋臉的砸向一臉蒙圈的我,生命到來之初,我還在忙著引吭高歌生命的奇蹟。
然而,在面對每一個生活的細節都需要自己全權負責,分身乏術又必須迎難而上的日子裡,
身為人母正確的開啟方式才真正擺在我的面前。
每天都要面臨重複的,單調的,繁瑣的,孩子突發事件頻發的家務勞動,
壓力無形無處不在,只有自己才能體會那種內耗有多麼的傷心傷肺。
天天蓬頭垢面臉都洗不上一次,總覺得生活欠我一個安慰,更何談從乏善可陳的日子裡咂摸出來品質?
當媽最初的乏累,只讓我覺得有了孩子的生活品質不止是直線下降,簡直是降到山洞裡去變成了負值。
然而,我是媽媽。當媽就是一種品質!你不覺得它下降,它就是正確的存在。
這樣一個命運賦予我的神奇角色,雖然沒有光鮮的遠方,也不是隻有生活的苟且。
甩掉高跟鞋的捨不得,脫下職業裝的心不甘,被瑣碎淹沒的寒愴,
在孩子小手攏不過來也要擁我入懷的時候,
在孩子癟著小嘴委屈的叫一聲媽媽的時候,
我就像打了雞血,血槽分分鐘滿格,鬥志昂揚。
弗洛伊德說過“有一個角色我們永遠扮演不好,那就是為人父母。”
既然大師都這樣說過了,我就坦然原諒自己的手忙腳亂。
孩子哄睡地板擦乾,遙望窗外如星的車流,享受屬於自己的寧靜,有品!
點一顆蠟燭,倒一杯紅酒,燈火搖曳,眼中就總有光芒,望盡人生沒有憂愁。
對生命的朝聖,
對自我的照見,
生活品質,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用深情,坦然面對自己的每一個角色。
不枉自己的歲月,一往情深。
-
20 # 可可156746062
首先得清楚“生活品質”這個詞涵蓋了什麼?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同的自然對生活的要求也不同。養孩子就像打遊戲,首先你得給他時間,其次給他錢,最終能否成你理想中的人物這還真不能保證。初為人母時就開始了各種設計,中途反覆修改,不知是再修改自己的人生還是在完善別人的人生?帶著這樣的疑問不斷試錯,不斷改進。願意把更多的可能用再我們“自造”得寶寶身上,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這個“最”給了我們一個無比深淵,誤導了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表達對生活的態度,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想想孩子剛墜地的那一刻,我們就已選擇陪伴著他一起去看看世界的美好。只要接受這個選擇,無疑就放棄了更多自我世界,隨著陪伴的時間,自行也不斷再成長,最後這種內心的富足和生活質量要遠高過於沒有“他,她”的那幾年!
回覆列表
一定要拋棄這種想法。雖然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了娃的前兩年的確比較辛苦,因為身體上心理上都得有個轉變,進入為人母為人父的角色並適應這個角色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困難都是暫時的。只要家人一條心共同奔著幸福家庭的目標去,就簡單多了。
生活品質下降不外乎幾點:1、個人時間和精力被嚴重吞噬。2、孩子的開銷。3、如若沒有老人可以帶孩子,辭職又少了一份收入。
問題一:這幾乎是所有新手父母都要面臨的問題,並沒有什麼太好的方法,只有儘快適應儘快接受。三人世界和二人世界當然千差萬別,尤其是新生兒更加需要父母的耐心呵護。我能給出的辦法就是抓緊時間睡,抓緊時間休息,孩子睡你也睡,睡不著閉目養神也是好的。千萬別想著刷手機,實在心癢癢也就刷個10分鐘,刷完趕緊休息。
問題二:奶粉錢和尿不溼是大頭,先堅持母乳餵養吧,不多說別的,對母親身材恢復有好處,又能增進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節約開支,何樂而不為。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沒法母乳餵養需要喝奶粉的話也不一定就需要非常多的費用,國外奶粉不錯,找到放心的代購購買,價格會和藹很多。尿不溼也是,不一定要迷信大牌,淘一些物美價廉的照樣可以減少一些開支。至於其餘的開銷,例如收費較高的早教課程、親子游泳等等,就根據自家情況來定吧。有條件的可以錦上添花,經濟壓力略大的那就用別的方式來替代,總之,帶孩子不是一個去攀比誰花錢比較多的事情,根據自身條件來,給孩子提供自己能力範圍內的環境就可以了。
問題三:其實這是目前很多媽媽面對的問題。家裡老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辦法帶孩子或者是住在一起實在是育兒理念不一致生活習慣不相同太難受於是辭職自己帶,不管怎麼說,辭職之後自己一人帶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沒有過這種經歷的人都會覺得全職媽媽很悠閒,帶帶孩子,化化妝,喝喝茶,一天就過去了。這是極大的誤解!孩子上幼兒園以前一個人帶孩子真的累到爆!除了打掃衛生做家務燒飯還要伺候小主,又因為少了一份收入難免會被家裡親戚說成是不掙錢的女人,伸手要錢的感覺好難受。所以我的建議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辭職,家裡老人能幫忙的還是要心懷感恩之心,哪怕育兒理念不合又怎樣,老人能放棄自己輕鬆的晚年生活來帶孩子已經是極大的付出和犧牲了,只要孩子健康,該閉眼閉眼,該閉嘴閉嘴。再不行,請個育兒嫂,害怕遇到黑心腸的,多考察考察,請熟人介紹一下,再不濟多裝幾個攝像頭在家裡。雖然是多了開銷,但是你可以保證自己的事業並未停滯,也並沒有與社會脫節。上班的時候拼事業,下班的時候高質量陪伴孩子,也並沒有什麼研究表明與媽媽親密無間的娃就更聰明一些。孩子不是你的全部,該放寬心的時候放寬心。
孩子不是生活品質下降的原因,過什麼樣的日子取決於你是否有樂觀與積極向上的心態。講白了就是,大家都會面臨這些問題,有的人處理好了,日子越過越好,親子關係也健康,有的人只會埋怨這一切都是因為孩子的出生。要知道,是你選擇了生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