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窗觀雪
-
2 # 一往無前9596
安史之亂是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動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
一、安史之亂的背景
1、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
。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便於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使等職而兼管豁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
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成為唐室隱憂。
2、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
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之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光是賬面上的兵力即達18.39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3、玄宗怠政
開元末年,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越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成就楊貴妃的禍水之名,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
4、將相不和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反唐。
二、影響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1、導致藩鎮數量激增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如李懷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為節度使、觀察使,允許其保留所據地區與兵力,於是藩鎮數量激增,全國各地均置節度使。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因此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
2、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
自秦漢以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一帶均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亂後,因戰亂持續而殘破不堪。故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或者洛陽。
3、唐朝聲威至此淪落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大食借兵,回紇自恃平亂有功,也屢屢向唐室勒索威逼財帛,連年的侵擾邊境,唐朝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隸屬於唐朝的西域地區更是在之後三十五年時間內陸續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佔領,結果導致陸上絲路逐漸斷絕,而南方的海上絲路則逐漸取代。
擴充套件資料
安史之亂的結束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
唐軍從正面,唐軍騎兵與回紇軍從側面,一起攻擊數萬叛軍。叛軍戰敗。史朝義派10萬精兵來增援,列陣於昭覺寺,唐軍攻擊叛軍,殺傷了很多叛軍,但是叛軍軍陣卻不動。
唐朝鎮西節度使馬璘奮擊,突入叛軍萬眾中,叛軍抵擋不住,唐軍乘勢殺入,叛軍大敗,轉戰於石榴園、老君廟,唐軍再次擊敗叛軍,斬首六萬級,捕虜二萬人。史朝義率輕騎數百向東逃走。唐軍攻佔洛陽城。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連連取得大勝。
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其餘部分叛將投降,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
3 # 夢溪筆壇
要講安史之亂,首先得了解兩點。其一,大唐是混血王朝,作為大隋繼承者,李家與楊家一樣,都混雜著鮮卑血統,畢竟李世民他奶奶是伽羅的姐姐。因此就行事風格來看,不乏胡人作風;其二,大唐的兵制在唐玄宗年間悄然改變,由府兵制變為募兵制。
何為府兵制?簡單的講就是兵農合一,種地產出全歸你無需繳稅也無需服勞役,不過一旦開戰,就得扔下鋤頭扛起槍,自費為國家打仗。
何為募兵制?同樣很好理解,報名參軍接受體檢,合格便能成為職業兵,拿軍餉,吃軍糧,公費為國打仗。
至於所謂胡人作風,不僅僅只是老爸的女人兒子接盤,還包括對外擴張,要知道大唐建立之初,便先後幹翻突厥與高句麗,玄策更是單槍匹馬秀翻全場,進而暴列印度。畢竟歷代王朝,版圖最大的便是唐、元、清。而想要對外擴張,就需要更先進的軍事體制,因而節度使與募兵制,先後應運而生。
節度使就是軍區,軍區是幹啥用的?當然是透過毆打四方胡人,搶奪更多地盤。唐玄宗天寶年間,設十大節度使,分別如下————
范陽節度使,以北京為中心;
平盧節度使,以遼寧朝陽為中心;
河東節度使,以山西太原為中心;
朔方節度使,以寧夏靈武為中心;
河西節度使,以甘肅武威為中心;
劍南節度使,以四川成都為中心;
隴右節度使,以青海海東為中心;
安西節度使,以新疆阿克蘇庫車為中心;
北庭節度使,以新疆昌吉吉爾木薩為中心;
嶺南五府經略使,以廣州為中心。
十大節度使裡,嶺南五府經略使算是打醬油的,主要用兵方向分為東線與西線。東線:平盧、范陽、河東,對付來自東北的遊牧民族;西線:隴右、安西、北庭、朔方、河西,對付吐蕃。至於劍南節度使,對付南詔。十大節度使環形而繞,既能拱衛中央,又能隨時發動對外戰爭。至於節度使的許可權,隨著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最終便形成了這麼一種局面:
地方軍力>>>>>>>>>>中央。
更誇張的還在後頭,由於西線對吐蕃戰事格外頻繁,幾大軍區時常聯合作戰,為此便出現一人兼任幾大節度使的局面。臥榻之旁,竟是軍頭,豈能安心酣睡?哪怕看起來再恭順再忠心,也難免會讓人膽戰心驚。天天摟著楊玉環醉生夢死的李隆基,腦子終歸沒瓦特,怎麼辦?制衡唄。
既然西線有人大權在握,那麼東線如法炮製便是。安史之亂的頭號反派,安祿山由此橫空出世。
先前就說了,大唐從上到下都胡風盛行,壓根沒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在這方面,大唐倒與花旗有些相像,不拘一格降人才嘛,管你是血統如何族裔如何,只要能幹,便有機會給大唐當差,甚至平步青雲。29歲那會兒,安祿山只是個偷羊賊,差點腦袋搬家。待到39歲時,便當上平盧節度使,軍區司令。又過數年,兼任平盧、范陽與河東三大軍區司令,成為大唐東線一把手。
當然一個人的命運啊,固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不能忽視歷史程序。安祿山雖其貌不揚肥頭大耳,上位的速度,卻是堪比火箭。
屢建軍功,在東線名聲昌隆,簡單地講就是能打,這是其一;
作為當地人,安祿山對東線軍務門兒清,這是其二;
唐玄宗需要東線軍頭制衡西線,以實現平衡,這是其三;
善於拍馬,厚著臉皮扮小丑取悅唐玄宗,進而認楊玉環做乾孃,僅僅只是其四。
前三點為主因,最後一點更像是小說家言。先前就說了,李隆基晚年雖沉溺聲色,但並不糊塗。而當時在他看來,安祿山絕不會反。
至於理由,大致以下五點————
1、安祿山與西線兩大軍頭哥舒翰、安思順都不對付,安思順身為安祿山親戚,居然多次舉報堂弟想要造反;哥舒翰更是眼高於頂,認為安祿山不過只是雜種而已;
2、朝廷對付軍頭向來辦法多多,兼任河西、隴右、朔方與河東四鎮節度使的名將王忠嗣何等威風,還不是一紙詔書,大權盡喪,差點掉了腦袋;
3、安祿山長子在京城做人質,還娶了李隆基的侄女當媳婦,備受恩寵;
4、朝廷上下除李隆基楊玉環,包括太子在內幾乎個個看安祿山不順眼,這種狀況下,除了給唐玄宗死心塌地當狗外,好像沒啥其他的出路;
5、李隆基蜜汁自信,認定自己足以掌控一切,這倒是人之常情,人老了就會變得頑固。大家都說安祿山會造反,我偏不信,你瞧,這廝在朕面前還不是服服帖帖的?
奈何時代變了,老觀念跟不上新時勢了。節度使與募兵制兩大體系一融合,所誕生的產物便是軍閥。很淺顯的道理,我能招兵,我能買馬,人事安排也是我說了算,請問這支軍隊忠於中央還是忠於個人?
此外皇恩固然浩蕩,可李隆基那會兒都六十好幾了,天曉得老皇帝還能再再蹦躂幾年,待到太子上位,還不是秋後清算的節奏?
更別提安祿山那會兒年齡也不小了,先前就說了,人一旦上了年紀,對於時勢就會失去精準的判斷力。常理判斷,安祿山造反並無太大勝算,畢竟西線實力與東線相當,更別提大唐掌控天下財賦,戰端若起,只要略有相持,朝廷便擁有近乎無限的動員力,足以把安祿山吊起來打。不過還是那句話,假設李隆基與安祿山對於時局都有著精準的判斷,這場足以顛覆天下的動亂壓根不會爆發。奈何最終,還是爆發了。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安史之亂,拉開帷幕。
-
4 # 離人夕
安史之亂,這次戰爭的命名並不是用年號或者是地點,而是用叛亂者的姓氏。安史之亂髮起的叛亂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用了安祿山的“安”和史思明的“史”來組成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路線示意圖
從“安史之亂”的名稱就可以知道,這次的戰爭的發起者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不過“安史之亂”還是有一個使用年號作為名稱的戰爭稱呼,那就是“天寶之亂”,因為這次的戰爭發生在唐玄宗統治的天寶年間。不過比起“天寶之亂”還是“安史之亂”這一個稱呼更加讓人印象深刻。
這次安史之亂的發起者安祿山和史思明,在後來,安祿山將他佔據的地盤變成了一個獨立於大唐的國家。這就是“大燕”。安祿山自稱“大燕”的皇帝,不會再聽從李隆基的命令了。不過“大燕”在大唐的眼裡也不過就是一個在玩過家家的小孩吧。
雖然這個小孩給了大唐不少的打擊,不過最後還是大唐勝利地平定的這次的叛亂。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個這次叛亂的發起者,大唐是不會留下他們的。所以他們為這次的叛亂付出了應該付出的代價。
安祿山和史思明會發起叛亂,就是看到大唐當時的皇帝——李隆基的昏庸。專寵楊貴妃,使得李隆基不理朝政,國家混亂。最後安祿山和史思明雖然沒有的到這個江山,也是逼得李隆基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楊貴妃。
安史之亂全過程是怎樣的
安史之亂往簡單了說就是一場戰爭罷了。
安史之亂形勢圖
在755年時,安祿山就開始蠢蠢欲動。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唐玄宗知道了安祿山叛亂的這一個訊息。在幾經猶豫之後,他決定任命安西的節度使封常清再同時去管理范陽、平盧的節度使,以此作為對這次叛亂防守的前期準備,還任命了皇六子榮王李琬作為元帥,當時的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作為副元帥東征。
在唐玄宗做了這些準備之後,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到了一些阻礙,不過因為楊國忠沒什麼本事,使得安祿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當時東京的留守李憕還有御史中丞盧奕不原因投降,就被安祿山殺了。河南的尹達奚珣沒什麼骨氣就投降了安祿山。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為有人投降了,有些喪失判斷。聽信了監軍宦官的誣告,用“失律喪師”這樣的罪名處斬了封常清、高仙芝這兩位堅守這的大將。
在天寶十五年的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並改國號為元聖武。此時大燕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很快就打入了長安。
唐玄宗看到是這樣的局勢,就馬上選擇了逃離長安,逃到了馬嵬坡這一個地方。在逃亡途中,士兵又餓又累,不願意再戰鬥了,於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就請求唐玄宗殺了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這幾個禍亂朝政的人。楊國忠其實已經被士兵們亂刀砍死了,唐玄宗看這樣的情況就打算為楊貴妃求情,不過士兵們不買賬,最後玄宗還是賜死了楊貴妃。這是士兵們鬥志高昂,馬上就進行了反擊。很快就結束了這次叛亂。
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
安史之亂作為唐朝歷史上一大戰爭事件,史書中都有記載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通過了解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得知,安史之亂成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爆發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四點,一是經濟矛盾,二是階級矛盾,三是唐朝廷內部矛盾,四是民族矛盾。眾所周知,唐朝是一個開放繁榮的時代,即使到了唐朝中後期,統治者也開創了開元盛。楊貴妃的畫像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貴族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開始了土地兼併。百姓在失去土地的情況下,只能四處遷徙流亡。在此情況下,百姓萌發了對唐朝統治者不滿的情緒。再加上,唐朝統治者過著聲色犬馬、極度奢靡的生活,統治集團的日益腐敗化,更加滋生了百姓的怨氣。由於唐玄宗極度寵愛楊貴妃,為了討得楊貴妃開心,唐玄宗給楊貴妃一家賦予了極大的權力,並允許他們肆意揮霍。
統治階級的腐朽生活加重了百姓的賦稅負擔,使得平民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中。等到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政權在一夜之間變得搖搖欲墜。除此之外,社會動盪不安,邊疆問題告急,經濟發展滯後,西域獨立,藩鎮割據局面形成都是安史之亂帶來的影響。唐朝統治者為了鎮壓安史之亂,前後歷時七年多。在戰亂下,大量百姓流離失所,雖然唐肅宗保住了唐朝政權,但是唐朝政權逐漸走向末路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
5 # 字匠甲
安史之亂是發生在唐朝中期由安祿山和史思明所發動的軍事叛亂。由公元755到763年持續了八年之久,在叛亂髮生前唐朝正處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時期。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唐玄宗繼位之初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姚崇、宋暻兩位歷史上有名的賢相即出現在這一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日漸繁榮,唐玄宗卻慢慢開始怠惰朝政,迷戀詩歌,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侫,使得國家在一派繁榮之下危機日深,這就是安史之亂的背景。
安史亂的主要影響如下:
1. 由於安史之亂波及面廣,破壞為強,使得當時的人民生活水平一跌萬丈,人口銳減,北方數省十室九空。
2. 導致唐朝由極盛迅速轉入衰落。
3. 使得皇權衰落,在安史之亂後藩鎮軍事大增,皇帝往住力不從心,此情形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
4. 為了平滅安史之亂唐朝抽調了中亞西域一帶的兵力,造成西域從此脫離控制,帝國疆域大幅縮小。
5.造成經濟重心南移,這主要是因為戰亂沒有波及到長江以南地區,有很多士族、富商南遷。
6. 為了儘快治癒禍亂,恢復秩序,安史之亂唐朝政府不得不加大負稅,這個進一步加劇了人民負擔。
安史之亂是唐朝重要的分水嶺,大家所熟知所推崇的是安史之亂之前的盛唐,可能是前期太盛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在人們的心中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
6 # 富元製作
一、安史之亂的背景
首先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其次是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再就是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最後是將相不和,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導致安祿山反叛。
二、影響
首先導致唐朝藩鎮數量激增,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唐朝聲威至此淪落。其次是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或者洛陽。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
7 # 史可浪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和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動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的藩鎮割據。
背景:1,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做大
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在唐玄宗開元十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每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成為唐室隱憂。
2.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
唐玄宗開元十年設節度使,邊軍日漸強大,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3.玄宗怠政
開元末年,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後期政治越發腐敗,安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揮金如土,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
4.將相不和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收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的嫉恨,兩人因此交惡,而玄宗不加幹予,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彈楊之名舉兵反唐。
影響: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如李懷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為節度使、觀察使,允許其保留所據地區與兵力,於是藩鎮數量激增,全國各地均置節度使。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因此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
2、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
自秦漢以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一帶均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亂後,因戰亂持續而殘破不堪。故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或者洛陽。
3、唐朝聲威至此淪落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回紇、大食借兵,回紇自恃平亂有功,也屢屢向唐室勒索威逼財帛,連年的侵擾邊境,唐朝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隸屬於唐朝的西域地區更是在之後三十五年時間內陸續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佔領,結果導致陸上絲路逐漸斷絕,而南方的海上絲路則逐漸取代。
-
8 # 小滿豫看文化歷史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動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
一、安史之亂的背景
1、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
。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便於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使等職而兼管豁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
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成為唐室隱憂。
2、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
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之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光是賬面上的兵力即達18.39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3、玄宗怠政
開元末年,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越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成就楊貴妃的禍水之名,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
4、將相不和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反唐。
二、影響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1、導致藩鎮數量激增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如李懷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為節度使、觀察使,允許其保留所據地區與兵力,於是藩鎮數量激增,全國各地均置節度使。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因此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
2、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
自秦漢以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一帶均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亂後,因戰亂持續而殘破不堪。故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或者洛陽。
3、唐朝聲威至此淪落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回紇、大食借兵,回紇自恃平亂有功,也屢屢向唐室勒索威逼財帛,連年的侵擾邊境,唐朝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隸屬於唐朝的西域地區更是在之後三十五年時間內陸續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佔領,結果導致陸上絲路逐漸斷絕,而南方的海上絲路則逐漸取代。
-
9 # 御前帶刀侍衛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影響:
一、社會混亂;
二、藩鎮割據;
三、剝削加重;
四、邊疆不穩;
五、經濟重心南移;
六、西域得失;
七、佛教復興。
-
10 # 大張趣說名人
從三個熟悉的歷史人物:唐玄宗李隆基、貴妃楊玉環、詩仙李白三人我們來了解一下安史之亂的背景和影響
唐玄宗開元時期,唐朝達到了鼎盛。但也忽視了上層階級因土地兼併而導致農民流離失所造成的尖銳社會矛盾。
加之開元末年,李隆基縱情聲色,寵愛楊玉環導致外戚專權,國庫空虛。李白也是因為李隆基要哄楊玉環開心,而特意喊到長安來為貴妃做詩填詞的。懷著一腔熱血的李白最後氣的甩手離開了長安。
中央權利衰敗,權利失控,導致地方節度使的權利空前壯大,地方軍的力量大大強於中央軍。
在中央和地方利益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的反叛正式拉開帷幕,史稱“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從小的講改變了上面所說三人的命運:
楊玉環被李隆基的部下逼死,李隆基自己也無心做皇帝,傳給了兒子李亨。
安史之亂中,李白一心報國,棄筆從戎,卻不小心加入了一支叛軍,鎮壓後被判了流放夜郎之罪,後來大赦後回到家鄉在鬱鬱寡歡中死去。
從大的講,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揭開了外強中乾的大唐真實情況的遮羞布,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
11 # 東秋妮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一場8年內戰。
一.安史之亂的背景
唐玄宗執政後期,為了便於控制和防禦周邊的少數民族,將節度使增為10個,他們除管軍政外,還兼管本道民政及財政,權勢日益積重。
李林甫掌權以後,不但排擠朝廷的文官,還猜忌邊境的節度使。當時,邊境將領中有些胡人。李林甫認為胡人文化低,不會被調到朝廷當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張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戰,而且跟朝官沒聯絡,靠得住。唐玄宗本來最怕邊境的將領謀反,就聽李林甫的話,提拔了一些胡人當節度使。
二.胡人安祿山
有個胡人將領叫安祿山,性情驍勇,通解六蕃語言,曾在平盧軍裡當過將官,因為不遵守軍令,打了敗仗,被送往京師受審。宰相張九齡主張殺了安祿山,唐玄宗卻覺得安祿山是個人才,殺掉未免可惜,於是放免了他。安祿山靠他奉承拍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當上了平盧節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陽(治所在今北京市)節度使。
安祿山貌似忠誠,但生性狡詐,常獻珍禽異獸給玄宗討其歡心。安祿山還對唐玄宗身邊的人討好獻媚,讓這些人經常在皇帝面前稱讚他。他還派人留駐京師探聽朝廷動靜,因此唐玄宗每次與他問話,他的回答都頗對皇帝的心意。
有一次,唐玄宗指著他的肚子開玩笑說:"這麼大的肚子,裡面裝的什麼東西?”安祿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沒有別的,只有一顆赤膽忠心。”唐玄宗聽了很高興,後來又封安祿山為郡王,還替他在長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貴族住所一樣華麗的府第。安祿山搬進王府後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起喝酒作樂;還讓楊貴妃把安祿山收作乾兒子,允許他在內宮隨便進出,親熱得像一家人一樣。
三.安史之亂的發生
玄宗統治後期,朝政腐敗,禁軍虛弱。任用奸相李林甫,並因對楊玉環的寵愛而大封楊氏家族成員。楊氏宗親權大勢重,欺壓百姓,奢華之極。他們敗壞朝綱,眾大臣敢怒而不敢言。這一切使中央軍備空虛。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全國兵力有57萬餘,其中邊兵竟佔49萬。李林甫病死,楊貴妃的同族哥哥楊國忠憑著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
安祿山與楊國忠不和,遂於天寶十四年(755年)十ー月,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從范陽起兵。河北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逃或降,或被摘殺。叛軍來勢兇猛,直逼洛陽(今河南洛陽東)。15萬步兵、騎兵在河北平原上進發,路上煙塵滾滾,鼓聲震地。中原一帶已經有100年左右沒有發生戰爭,老百姓好幾代沒有看到過打仗。沿路的官員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范陽叛亂的訊息傳到長安,唐玄宗開始認為是有人造謠,還不相信,到後來警報一個個傳來,他也慌了起來,立刻召集大臣商議。滿朝官員沒有經過這樣的大變亂,個個嚇得目瞪口呆,唐玄宗忙派遺大將封常清到洛陽募兵6萬抵抗。這些兵沒有經過正規訓練,很快被叛軍擊敗,洛陽失陷。
次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六月在潼關擊潰唐軍,直搗長安。唐玄宗匆忙南逃。後來叛軍內部發生分裂,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唐軍聯同回紇援兵乗機反攻,收復了長安和洛陽。不久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殺安慶緒,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後又被兒子史朝義殺死。
這場持續了8年的叛變史稱安史之亂!
四.安史之亂的影響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社會混亂,藩鎮割據,對人民的剝削加重,邊疆不穩,經濟中心南移,朝廷在西域的勢力大大減弱,是大唐帝國由盛轉敗的歷史轉折點!
-
12 # 人生不過一輪明月
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拐點,這一重大事件發生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先說說各位主演,不帶個人利場那種,只是延續史書觀念,正方: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反方: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導火索:楊國忠。紐帶:楊貴妃。介紹完演員,我們看劇本,在看劇本之前,先把大環境倒飭明白。
唐玄宗,李治與武則天第四子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按宗法制來講,他,他老子,甚至他爺他太爺都不俱備當皇帝的權力,架不住人家是戰鬥家族,他太爺發動玄武門之變把他老祖送到後宮生孩子娃去了。他爺在他大爺和四爺鬥法的時候,蔫壞的扇陰風點鬼火,直接把他們發配到了地方,遠離了權力中心。他奶也不是安份的人,死老大,廢老二,逐老三,把老四變成影人自己提耍著玩了幾年又讓老三回來演母慈子孝。由於他家家風如此,他三大爺和三大娘開夫妻店的時候因為權力分配沒均衡,三大娘和老妹子直接把三大爺送天上當天子去了。同樣是因為權力分配沒均衡,他老姑和他明面上聯手,幹光了三房,四房上位。
要說他老子是明白人,生怕走老祖的後路,非常乾脆的表示:老三你幹吧!老子去後宮生孩子。關鍵太平公主不幹:別呀哥,你走了我和誰嘮嗑去?你兒子你管行,我管怕他不服!所以天子權力又三分了,唐睿宗 ——太平公主——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名為太平,最不太平,雖然她明面上不說學她老媽,其實心裡和她侄女安樂公主一樣想當皇太女。好在武則天拎得清,她的女皇夢胎死腹中。神龍政變和唐隆政變又給了她登上歷史大舞臺的機會,她從幕後走到了前臺,多財善賈稱袖善舞,不過她也學乖了,不再一馬當先,而是學起了她老媽想找提線木偶玩。很明顯,她的意圖她老哥還有小侄都清楚,為權宜之計,李老四再次登基,並明確表示:我老李家家業是我老妹和小三子奪回來的,有事你們找他倆,老子不理俗事。姑侄倆過了政治蜜月期後,到了翻臉時刻。太平各種騷操作:和李成器說,你媽是皇后,他媽是德妃,你是太子,他是臨淄王,你是嫡子,他是庶子,你老大,他老三,皇位是你的,搶去,老姑精神和物質都支援你;和朝臣說,江山傳承講順位,我老哥糊塗立了老三,應該改;和李旦說,老哥,有老大你立老三,不合理,老三又狠又騷,殺人放火玩女人,不是好苗子,老大好,又忠厚又老實,聽話還孝順,最主要的,是你大老婆養的。沒等李旦點頭走馬換將,李隆基給她老姑重新換了一個工作單位:到天上陪我爺我奶我大爺去吧!李老四和李小大一看,這小子真狠,摸摸後脖梗,上面只有一個腦袋不夠他砍,乖乖的都自動退到十八線去了。
收拾了老姑,威脅了老爹,嚇退了老哥,回頭一看,還有那麼多如狼似虎的弟弟呢!得,別就藩了,老子不睡女人的時候都和我睡一個被窩來。這一舉措有個成語叫花萼相輝。李隆基自己搞政變上的臺,看誰都不放心,老子那輩兒死的差不多了,兄弟也用被窩捆起來了,兒子們長大了,兒子又生兒子,孫子也嘰裡咕嚕連滾帶爬的出來要飯吃了,按慣例,帝子皇孫都的有封地,可是把他們都放出去無異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李隆基是有招的人,他建了個十王宅,又建了個百孫院,所有不安定因素全部豢養起來在眼皮子底下,瞅誰不爽修理誰。問題是活還得有人幹,封也得分。李隆基又見招拆招想出了個不出閣遙領的損主意,皇子雖為藩鎮節度卻不能掌兵權,節度副使行節度事。看看,想的多美!他管住了自己的兒子,卻沒能管住別人的兒子。即使他對安祿山這個養兒子比親兒子都不遜色,在他攪屎棍大舅子的攪和下,終於天下大亂了。
也許有人說安祿山是養不熟的狼,充分信證了非我族人,其心必異。其實這個觀念是站不住腳的。唐玄宗在用人上,充分體現了民族大融合,不排斥歧視外族人相容幷包的大國氣度。安祿山並不是唐玄宗唯一重用的外族人,只不過因為楊貴妃的因素他是最受寵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都是走楊貴妃的後門,安祿山日益做大,引起了一個人強烈的妒忌。楊國忠本名楊釗,是楊貴妃從兄。他和楊貴妃本來關係不是很親密,可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又需要一個楊家權益既得者代言人,楊錡楊銛又不中用,楊國忠華麗登場,當朝新貴,火爆出爐。李林甫雖然口蜜腹劍,彈壓群臣的本領還是不容置疑的,李林甫活著,安祿山就夾著尾巴不敢嗞牙。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繼相,沒有那個金鋼鑽,偏去攬那個磁器活。安祿山連太子李亨都不屌,當然更不尿不學無術的楊國忠了。楊國忠典型的小人心理,你不理我,我就搞到你理我為止。就這樣,大唐江山成了楊國忠刷存在感的犧牲品。
安祿山本來顧念唐玄宗的恩情不想反,可是楊國忠咄咄逼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牙一咬,腳一跺,反他孃的。在自己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神馬都是浮雲!安祿山攻克潼關突然發現,原來他一直侍奉的大唐是一隻紙老虎,威風早已不似當年,皇帝並不是他老李家專用的,老子也可以。
老皇帝被安祿山趕到四川,小皇帝在西北跳噠,安祿山心情大好,也犯了所有人都有的通病:喜新厭舊!在某個月黑風高夜,安慶緒一把鋼刀送走了他爹自立為帝。史思明和安祿山公不離婆秤不離砣好了幾十年,說:哥你不能白死我給你報仇。殺了安慶緒,史思明也過了一把帝王癮,同樣是死在了兒子手裡。皇帝輪流坐,今年到史朝義家。在回紇的幫助下,唐朝才結束了安史之亂。
這麼折騰十幾年,潼關以東,各個藩鎮都懷上了鬼胎,要麼和朝廷講條件,要麼乾脆自立為王。這種局面整整持續到唐王朝覆滅。
總體來說,唐玄宗前期開拓進取,把整個大唐推向了最輝煌的一頁,後期驕奢淫逸,倒至天下大亂,給唐王朝滅亡敲響了喪鐘。
-
13 # 水70928
安史之亂是發生在唐玄宗至唐代宗初年(775-763)歷時八年之久的內部叛亂。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的叛亂,因唐玄宗年號天寶,故也叫天寶之亂。
安史之亂的背景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說的不好望各位大師多多指教。第一,唐朝在經過幾代盛世,到了唐玄宗時達到了鼎盛。這就應了物極必反的規律。玄宗末年,因太平日久,玄宗皇帝以不求進取,專於享樂。由其寵幸楊貴妃。楊氏弟兄個個都過著聲色犬馬,荒淫迷亂的生活。重用了李林甫那個奸相。使得貪官汙吏橫行,讓人民處在了水深火熱之中。這樣就加劇了社會的矛盾。
再者,玄宗皇帝讓一個看著老實,其實是一個狼子野心的安祿山擔任了三個重鎮節度使,軍權大握。使得朝廷沒辦法約束他。再就是當時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他專恨獨斷,排除異己。這樣就逼迫的安祿山決心反叛。
安史之亂給鼎盛的唐朝致命的打擊,使得經濟一蹶不振 ,人民生活困苦。唐朝由盛走向了衰敗。
-
14 # 闡史論津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動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
一、安史之亂的背景
1、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
。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便於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使等職而兼管豁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
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成為唐室隱憂。
2、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
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之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光是賬面上的兵力即達18.39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3、玄宗怠政
開元末年,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越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成就楊貴妃的禍水之名,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
4、將相不和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反唐。
二、影響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1、導致藩鎮數量激增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如李懷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為節度使、觀察使,允許其保留所據地區與兵力,於是藩鎮數量激增,全國各地均置節度使。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因此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
2、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
自秦漢以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一帶均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亂後,因戰亂持續而殘破不堪。故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或者洛陽。
3、唐朝聲威至此淪落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回紇、大食借兵,回紇自恃平亂有功,也屢屢向唐室勒索威逼財帛,連年的侵擾邊境,唐朝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隸屬於唐朝的西域地區更是在之後三十五年時間內陸續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佔領,結果導致陸上絲路逐漸斷絕,而南方的海上絲路則逐漸取代。
-
15 # 天香引
當時的唐朝主要有兩大邊境壓力,一個是位於中國西藏地區的吐蕃,這個新崛起的勢力幾次打敗大唐軍隊,實力不可小覷。另一大壓力在今天的河北地區,當時多個少數民族混居在此,情況非常混亂,不是一般將領能搞定的。胡人安祿山就是個能搞定河北地區的超級人才。安祿山通曉六國語言,也很會混社會關係,在河北複雜的局勢中或打或詐或拉攏,在這裡保持了多年的安定,這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因為這個原因,李隆基十分重用安祿山,這原本不算錯。但是老年時期的李隆基過於貪圖安逸,他讓安祿山長期擔任節度使也就算了,竟然還讓他兼任了三個地區的節度使,掌握了今天河北、遼寧西部、山西一帶的軍政大權。擁有這麼大的地盤,割據造反簡直是太容易的事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在李隆基七十歲高齡的時候,安祿山起兵造反。安祿山有一名部下叫作史思明,他在這場戰亂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場戰亂就用兩個人的姓命名,稱為“安史之亂”。
當時的唐朝同時面臨來自吐蕃和河北的威脅,實際上等於是東西雙線作戰。長安靠近西部邊境,因此唐朝把主力部隊都安排在了西線。這些部隊有保衛首都的重任,一時半刻不便抽調到東線。在內地呢,因為取消了府兵制,都改成邊境將領自行募兵,內地也沒有足夠的軍隊。京城倒是有禁軍守衛,但是因為承平日久,這些禁軍多是由市井遊民小販組成,軍紀鬆散,根本沒法打仗。而且禁軍負責保衛京城,也不能輕易出擊。結果是整個唐朝沒有拿得出手的部隊可以對抗安祿山。安祿山的軍隊從河北出發,一路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攻陷了東都洛陽。
“安史之亂”持續了七年。安祿山的叛軍一路瘋狂劫掠,動不動就大肆屠殺,佔洛陽搶洛陽,佔長安搶長安。唐軍也好不到哪去,唐軍打仗要吃要穿,要拉人當兵,百姓同樣苦不堪言。唐軍打不過叛軍,於是向遊牧民族回紇求援。回紇當然不是白來幫忙的,進入洛陽一樣是大肆屠城搶劫。為了抵擋叛軍,朝廷只能呼叫西線的防守部隊,造成西部邊境不穩,吐蕃接二連三入侵,甚至一度攻入長安,長安再次被洗劫一空。
戰爭把唐朝的國力用到了極限,官兵也把百姓壓榨到了極限。安史之亂過後,整個中國北方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所謂“人煙斷絕,千里蕭條”“蕭條悽慘,獸遊鬼哭”,如烈火烹油一般的開元盛世一下子給打沒了。實際上,說是唐朝剿滅了叛軍,這話大有折扣。在平叛戰爭中,一些叛軍將領見風使舵,投降了朝廷。這種投降只是名義上的臣服,軍隊、地盤都不上交,只是要朝廷任命他們為節度使。這些人掌管轄區內一切軍政大權,不交賦稅,權力還可以由子孫繼承。實際上,他們就是割據一方的軍閥。
“藩”可以用來指由朝廷分封的諸侯國。“鎮”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單位,在安史之亂之後,那些由中央朝廷任命的,獨立性很強的地方軍閥,就被稱為“藩鎮”。當時,並非所有的藩鎮都不聽朝廷號令,除了原本是叛軍舊部的一些藩鎮外,大部分藩鎮還給朝廷上交賦稅,聽從調遣。因此唐朝沒有在安史之亂後立刻滅亡,仍舊維持了一百多年。但是在這一百多年裡,唐朝進入了江河日下的“中晚唐”時期,首都被反覆攻陷,皇帝動不動就抱頭鼠竄。換句話說,從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就一蹶不振。從時間點上看,安史之亂正好位於整個唐朝的中點。其實唐朝只有一半時間是強盛的。
在中晚唐,除了藩鎮割據是個大患外,還出現了另一個大問題:宦官專權。要說這個壞頭也得算到李隆基的頭上。李隆基讓節度使手握重兵,他也知道這麼做不大可靠,於是派身邊的宦官去軍隊裡當監軍。宦官監軍的制度從此出現了。宦官監督地方軍隊倒也不算大問題,“頂多”就是貪汙受賄、拖將領的後腿。更可怕的是宦官控制禁軍。李隆基重用宦官高力士,給了高力士影響禁軍的權力。
從這時開始,唐朝有了宦官掌握禁軍的傳統。讓宦官掌握禁軍,就如同讓節度使掌握地方軍政大權一樣,都是統治者貪圖方便的糊塗決定。皇帝任用宦官,是覺得這種人從小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信得過,指揮起來省事。但因為這種制度繞過了互相監督的官僚系統,其實是埋下了宦官造反的隱患。
-
16 # 木子樹下看歷史
我是木子樹,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先來看看安史之亂的背景。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其中有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力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
唐玄宗開元十年設定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
而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
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隨著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
同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這就使得原來為一方之長的州刺史變為其部屬。
據《新唐書》記載。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
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隱憂。
再來看看安史之亂的影響1、安史之亂就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正處在開元盛世,國力強盛,如日中天。正因為唐朝的強大,至今我們都把“唐”作為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的盛世從此成了歷史,唐朝由盛轉衰,人口驟減六成以上。在安史之亂結束之後,河北一帶就脫離了唐朝的控制,胡化很嚴重。這個曾經的中原地區,直到600年之後,朱元璋推翻元朝,北伐成功,這塊土地才又迴歸到漢人王朝之中。
2、社會經濟模式發生重大改變。
一是均田制不復存在,土地兼併盛行。二是南方超越北方成為經濟發達地區,經濟重心向南方轉移,揚州、泉州、廣州等大城市先後出現。
3、官僚體系發生重大改變。
皇帝與貴族共治天下的模式逐漸被打破,下層士人大量進入統治系統,併發育出宋明兩朝高度發達的職業文官體系。
4、思想文化發生重大改變。
盛唐的恢宏轉為晚唐及兩宋的婉約,思想更加內斂保守,民族血性和開拓性大為降低。
-
17 # 001回顧歷史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由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因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於發起叛亂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故稱安史之亂,又因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發,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歷時七年零二個月,由三代皇帝平定,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等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唐朝再無中興之日,變得平庸。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的影響一、社會混亂
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二、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摧毀了統治基礎,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力減弱,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僕固懷恩追擊,僕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儲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李懷仙據幽州,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李正已,宣武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不服朝廷管理。這些方鎮有的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有的不入貢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沒有終止。
三、剝削加重
由於戰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刑暴賦”。唐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徵暴斂,終於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叛亂,代宗一朝,全國各地叛亂四起,這些叛亂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四、邊疆不穩
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人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數十年後,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經濟重心南移
安史之亂,促使中國歷史上北民南遷,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
-
18 # 遼闊1470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動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
一、安史之亂的背景
1、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
。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便於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使等職而兼管豁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
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成為唐室隱憂。
2、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
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之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光是賬面上的兵力即達18.39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3、玄宗怠政
開元末年,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越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成就楊貴妃的禍水之名,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
4、將相不和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反唐。
二、影響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1、導致藩鎮數量激增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如李懷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為節度使、觀察使,允許其保留所據地區與兵力,於是藩鎮數量激增,全國各地均置節度使。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因此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
2、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
自秦漢以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一帶均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亂後,因戰亂持續而殘破不堪。故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或者洛陽。
3、唐朝聲威至此淪落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回紇、大食借兵,回紇自恃平亂有功,也屢屢向唐室勒索威逼財帛,連年的侵擾邊境,唐朝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隸屬於唐朝的西域地區更是在之後三十五年時間內陸續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佔領,結果導致陸上絲路逐漸斷絕,而南方的海上絲路則逐漸取代。
-
19 # 吳建彬
背景(戲說):
李隆基是這麼想的:不容易啊!大唐王朝在俺老李的治理下,不是吹,你看:我大唐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人口大幅度增長,現在我的臣民達到8000萬。8000萬,我太爺爺李世民時,也沒這麼多人呀。你在看:在俺老李統治的地區,商業十分發達,交通四通八達,城市繁華,對外貿易又十分活躍,什麼波斯、大食等國,他們的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賈雲集。真是“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呀。哈哈!可以說是大功告成,前無古人啊!老李該享受享受一下了。還辛苦個啥?批閱公文這苦差事就交給大舅哥楊國忠去幹吧,邊境的軍事就交胡兒安祿山折騰去吧。人生苦短,快樂是真。走!明天帶著玉環去華清池泡個澡去!對了!後天,我的舞蹈“霓裳羽衣曲”也要抓緊排練……
安祿山是那麼想的:不容易啊!想當初,老子命真苦,爹死娘嫁人,俺不得不改姓安,長大成人後,俺因通曉六國語言,當了個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中介(那時叫牙郎,多難聽的詞,和牛郎只差一個字,羞死人了)。有一天,俺偷羊被右羽林大將軍、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抓住,準備亂棍將俺打死,俺情急之下,高聲喊叫說:“大人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啊?為什麼要打死我!”張大人於是讓俺和老鄉史思明一起給他抓活俘虜,每天一出去,俺一抓一個準。就這樣,張大人把俺提拔為偏將。可張大人老是嫌俺又肥又胖,俺很害怕他,就不敢多吃食物,減了不少肥。俺出生入死幫張守珪打了不少硬仗。終於當了張守珪的乾兒子。後來乾爹向朝延推薦俺,俺從此平步青雲,官越當越大。後來,俺又認皇上的小老婆楊玉環為乾孃,可認的這個娘比俺都小,你別笑!韓信都能鑽褲襠,俺不過叫聲娘,沒辦法。為了當大官,俺先忍了。哈哈!你們別問過程,只看結果。俺終於當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還被封為東平郡王。呵呵!當今皇太子的女兒都成為俺的大兒媳。可是,羨慕嫉妒恨的太多了,特別是俺乾孃楊貴妃那堂哥楊國忠,作為右相,一個勁欺負俺,還多此在皇上那兒給我上眼藥水。說俺遲早要造反。說心裡話,俺不是不反,時候沒到!時候一到,俺就是要反。現在,皇上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俺乾孃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乾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乾孃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 。說句負責任的話,楊國忠太貪了,老百姓負擔太重了,活不下去了。造反的時候到了,皇上!不!李隆基!就叫你李隆基。咋啦?是你給俺創造的好機會呀!謝謝啦!
過程(正史):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安祿山乘鐵輿,其屬下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譟之聲震地。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范陽兵起,遠近都震驚。河北都是安祿山統轄範圍內的,叛軍所經過的州縣,都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者開門迎接叛軍,或者棄城逃跑,或者被叛軍擒殺,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河北……一年後,六月,安祿山佔領長安。……八年後,2月17日,叛亂終被唐軍平定。
慘像(史與詩):
《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
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影響(正史):
社會動亂,藩鎮割據,賦稅劇增,內憂外患,西域失控,大唐王朝夕陽西下,由盛轉衰,一蹶不振。
但是,從此,信奉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了,佛教復興。
-
20 # 田禾196
安史之亂對中國地緣政治的影響則延續了一千多年
安史之亂起因就是落後少數民族對中原文明政權下社會財富的覬覦和掠奪。
而其對中國地緣政治的影響則延續了一千多年!
談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腦子裡面蹦躂出來的第一句話大概是“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繼而聯想到詩聖杜甫的遭遇;由此可見,義務教育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大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具體看看安史之亂除了對唐帝國的影響,它對中國又有哪些深遠影響呢?
第一,盛唐氣象不復。什麼又是盛唐氣象呢?很簡單,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多元,對外關係中擔得起大哥這一稱呼;安史之亂之前,唐帝國的繁榮概不贅述,也難怪那麼多人想穿越回唐朝;可是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下,卻是皇權的日益衰落,從甘露之變也可窺見一斑。
第二,文臣武將地位發生轉變。安史之亂之前,秦國商鞅變法,確立的軍功爵制,政府重視軍功,人民也十分樂意去掙軍功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階級屬性;遺憾的是,安史之亂武將造反,統治者自然忌憚手握重兵的武將。由此,社會的價值取向也發生變化,“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有多少血性男兒抱憾沙場。
金戈鐵馬
第三,影響南北經濟地位。因為北方的戰亂,諸如永嘉南渡,為經濟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要知道,在這之前,南方一直是不開化的代名詞;哪個臣子惹皇帝不高興,把他貶到南方去,絕對刺激;安史之亂之後,南方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第四,西域的伊斯蘭化;安史之亂之前,西域一直是佛教勝地;唐帝國衰落之後,無力與阿拉伯帝國抗衡;西域因為地理位置接近中東,不可避免地被伊斯蘭化了。西域它一直就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名義上中央政府在西域設定了西域都護府,實際上它因為天高皇帝遠,已經成了一個半獨立的王國,舉一個具體例子,唐朝皇帝換年號都換了,西域都護府都不知道。
綜上,安史之亂對中國的影響是深遠的。
回覆列表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4]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5]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6] 。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7]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一、社會混亂
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二、藩鎮割據
唐末藩鎮割據形勢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後安史餘黨在河朔形成藩鎮割據。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僕固懷恩追擊,僕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儲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
但是,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研究藩鎮的專著《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時,才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27]
三、剝削加重
由於戰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裡內,僅有“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餘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28] 唐憲宗元和年間,由於政令不及,稅收只能徵自東南八道(浙西、浙東、宣歙、淮南、江西、鄂嶽、福建、湖南)。[29] 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刑暴賦”,如田承嗣在魏博鎮“重加稅率”,李質在汴州搞得地區“物力為之損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徵暴斂,終於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叛亂,代宗一朝,全國各地叛亂四起,[30] 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發生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浙東袁晁之亂,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亂,以及同期的蘇常一帶的張度之亂,舒州楊昭之亂,永泰年間(公元765年)邠州之亂等等。這些叛亂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書本《安史之亂》
四、邊疆不穩
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人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數十年後,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經濟重心南移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自兩晉南北朝是就已經開始,在安史之亂後,北民南遷的狀況越來越明顯,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31] 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32] 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經濟趨於平衡。[33]
六、西域得失
753年前後,正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全盛時期,但是此後隨著國內政局的的劇烈變化,唐朝在西域的勢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天寶十四載),唐朝國內爆發了有名的安史之亂,由唐朝蠻族將領安祿山、史思明率領的東北邊疆叛軍長驅南下,攻陷東、西兩京,唐玄宗愴惶逃出長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兒子肅宗在靈武繼位之後,調集西北邊軍勤王平叛,守衛西域的安西、北庭節度使屬下的邊兵也被大批調往內地。
756年(至德元載)有三支西域唐軍被調回內地,其中李嗣業、段秀實率精兵五千,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三支軍隊共一萬五千人返回鳳翔,參加了收復長安的戰爭,以後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戰鬥力很強的鎮西北庭行營。[34]
除了西域邊兵之外,唐朝還徵發了西域各國本地的軍隊幫助平叛。[35] 明確見於記載的有于闐王尉遲勝率領的本國兵馬五千。[36] 另外與拔汗那一起發兵的還有大食等國。最晚到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們就已經行進到了河西地區。[37] 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羅葉護烏那多與西域九國首領來朝,請求“助國討賊”,肅宗派他們赴朔方行營效力。[38] 西域邊兵大批內調,對平定安史之亂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卻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