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笑笑生
-
2 # 國病
如果明朝運轉到1840年敗給英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不過並非沒有避免的可能。
1840年主要還是通商的要求,中國人錯過了大航海,確實是一子失誤滿盤皆輸。不過儘管這樣還是有機會避免成為列強宰割的羔羊。因為還有漫長的時代留給你去看到潮流,看到自己的問題。直到乾隆時代都有機會,試想當年他不要自大,被英國人帶來的東西震撼了內心,可能就會激起學習追趕的慾望。如果那個時代就開始通商、學習。很可能不是1840的問題,而是可以出去比劃比劃的問題,弄一塊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那樣,今天中國人的生存空間不至於那麼狹窄。熱兵器一來,什麼邊患問題、發展問題,全部迎刃而解。
科技文明其實是對定居社會最大的促進。遊牧之所以成問題是因為你無法徹底消滅它,你的運輸成本太大。科技一來,文明世界就占上峰了。尤其黃種人依靠的本來就是腦力,不僅會迎頭趕上,而且還會走在最前列。資本經濟一發展連制度問題都解決了。
就是說無論明朝也好,滿清也好,其實就是看你有沒有可能轉變觀念。滿清大家已經看到了,沒有轉變,乾隆自大,生生錯過了。如果明朝延續下去也只能說可能有希望。只要觀念早轉變50年都可以避免。中國今天也沒發展幾年,那個時代不說能夠全面跟上,起碼不至於受到列強宰割。日本後來都能那麼快趕上,何況我們。觀念確實決定了後來結果。
-
3 # 上燈臺3
中國人從來就是敗在自己手上的。毋庸置疑的是:一定比大清朝情況好,理由很簡單,漢族人主導的國家,包容性,接受性,創新性,抵抗外敵的民族意志力優於滿清政府,漢族人主導的政府會比滿清更早的進行革新,英軍的堅船利炮未必能撬開國門,這是漢為主體的民族文化不允許的。還有女性當政的機率很低,除非擁有卓絕的領導力,比如武則天。
-
4 # 四季如春79715
不會,中國的封建發展相對其他國家,發展早。興盛時間長,自然根深蒂固。但是社會的進步,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遠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當時的明朝沒有恰時進行資本主義發展,社會沒有質的改變。中國的衰弱也就慢慢凸顯了。
相反英國18世紀60年代進行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後,國力大幅增長……踏上侵略他國醜惡之路。
-
5 # 月居癮
大明朝初期水師很強,鄭和七下西洋時期,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一次出海達兩萬多人的場面。後來實行海禁,等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期時,明朝的水師實力已經不如西方國家了。 明清兩朝都實行過國門緊鎖的政策,以天朝上國自居。水師自然強大不起來,不像英格蘭 荷蘭 這些擴張領土的海上霸主,擁有強大的海軍艦隊。
中國當時依靠茶葉陶瓷把西方國家的白銀都收入囊中。清朝後來也實行閉關鎖國,只開了廣州一個對外貿易的口岸。因為陶瓷使得大量白銀流入中國,英國便向清朝輸送鴉片、使白銀迴流。到了道光年間鴉片走私猖獗這才讓清政府不得不下決心禁菸,引發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 長期海禁導致清朝水師很弱,跟英國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失敗時必然的。 如若明朝堅挺的了1840年,五百多年的王朝依然是積弊已久,風雨飄搖,明朝依然會敗!大明水師在明朝前期很強勢,後期也能幫朝鮮打敗倭寇,驅逐荷蘭、葡萄牙殖民者。可是清朝自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後,積極開展洋務運動,北洋水師一度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七。不一樣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了! 鴉片戰爭時,英國的艦隊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蒸汽式戰艦,而清政府廣東水師最大的戰船排水量不到250噸,乘員不到100人,木質船體且行動遲緩,火炮射程近而且打不準,戰鬥力可想而知。而三百年前明朝水師的裝備連此時的清廷水師都比不了,拿什打? 同樣閉關鎖國的明朝就能研製出比西方更強大的戰船嗎?要知道英國工業革命的時候明朝已是大廈將傾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
6 # 庭州行者
答案很顯然,會。
在明朝中後期,中國和西方發生過幾場小的衝突。比較著名的就是中葡屯門海戰,西草灣海戰,中英虎門之戰,中荷料羅灣海戰。如果單看結果,明朝的確取得了勝利。然而,就戰爭中的損失比,以及投入的兵力而言,明朝數十倍,有的甚至百倍於對方。這足以說明明朝的軍事實力已經落後於西方,這一點筆者在其他回答中已經提到,在此不贅述。
再者,海戰無非需要兩方面的優勢,分別是火炮和戰船。如此,不妨來看一看明朝的戰船和火器發展到底如何。
火炮明朝的火炮種類的確多,但是其製造中存在問題,且與西方的差距較大。明朝火器的弗朗機,是仿照葡萄牙商船上的火炮,後靜過敏研究,實現國產化。但其存在射速低,後坐力大的缺點,後來製造出子母炮,稍微克服了射速問題。但弗朗機已經是明朝自主製造火炮的最高水平,其他完全國產的火炮都存在炸膛的問題,如大將軍炮。後期的紅衣大炮完全是從葡萄牙西班牙買進的。
明朝的火炮還存在一個問題,即火藥配置問題。火炮的射程在一定程度上和火藥的配方有關,火藥要發揮最大威力,其各個原料有一定的比利。但中國由於並不存在科學知識,所以並不能找到最佳配置比,火藥都是按各原料隨意比利配置,難以發揮威力。再者,明朝對火器的認識存在著迷信成分,而不能以科學的眼光看待。
下面是明朝書籍的記載《物理小識》記載:崇禎八年,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在圍攻安徽桐城的時候,守軍在城牆上架炮,可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開炮。原來是張獻忠逼迫女人“裸陰向城”,官軍立即潑狗血,燒羊角,這才破敵。
當時的人居然認為火炮會被女人陰部所破,如此可笑的認識,必然阻礙火炮進一步的發展。同時,由於火器製造的程式不符合規範,無法進行流水線生產,且沒有這樣的發展趨勢,導致火炮的成品良莠不齊。
戰船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寶船,據記載,船長124米,寬50米,可以說是海上巨獸(雖然其具體大小存疑)。但後期由於航海活動的停止,導致明朝造船事業的下降。明朝的戰船也越來越小,其根本無法承受威力巨大的火炮架設,因為火炮的後坐力會使船身劇烈搖動。
以下為明朝對料羅灣海戰中荷蘭船隻的描述其舟長五十丈,橫廣六七丈,名曰夾板,內有三層,皆置大銃外向,可以穿裂石城,震數十里,人船當之粉碎,是其流毒海上之長技有如此者。可看出,明朝對於其船,其火炮都感到震驚。而這只是西方殖民者的武裝商船而已,其主力船隻可想而知,更是強於明朝戰船。可以說,明朝在其中後期,火器和戰船都已經落後於西方了。
更可怕的是,就東西方發展的趨勢而言,明朝從前期的領先世界逐步被超越,在明朝滅亡時毫無復興跡象;而西方則是迅猛發展,在工業革命後更是飛速發展。如此一來,即使明朝撐到1840年,也絕不是英國的對手。
事實上,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在明清時期已經顯得不再適應社會發展了。高度集權的體制在極力抑制新興事物(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和新思想)的發展;而由於國家的管理中缺少數字化管理(黃仁宇觀點),導致社會管理體系的混亂,這一切都表明,中國固有的體系已然不足以支撐中華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無論是哪個朝代,只要固守傳統的那一套體系,在1840年,必然被新興的工業文明所擊敗。
-
7 # 邊河青韻
這個問題很明顯,會,而且會敗得很慘,甚至中國極可能亡國滅種,萬劫不復。三次明葡戰爭幾萬明朝水軍對不足一千的葡萄牙海軍尚且無能為力,被打敗兩次,只能靠偷襲慘勝,割讓了澳門。
此後明軍照樣不思進取,甚至加強海禁來防止威脅,禁止自由貿易。臺灣被佔領的時候,幾萬福建水軍無動無衷,或者說是無可奈何若非鄭成功想用臺灣做基地,否則臺灣被收回幾乎不可能。
而鄭成功攻臺用了多少倍於敵的人數大家去網上了解一下就知道了,那麼多人居然攻不下一座城,十幾倍於敵都攻不上去,更不用說面對幾百年後的英軍了。
有人說明軍武器也會更新換代,那我也只能笑笑,水軍基本不會更新,建國幾百年,用著宋船制式,還不如朝鮮龜船。陸軍更新換代速度也是極慢,甚至明朝南方軍隊還在用著元朝的手銃。神機營部隊在三眼銃和五雷神機的使用上可圈可點,確實創造了世界先進的水平,但這玩意故障率搞到令人髮指,甚至被士兵取笑說是拿了一個錘子上戰場。
綜合所述,即便是明朝活到1840年,它的武器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武器的發展,必須伴隨著彈藥的發展,明軍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是在火器的研發上越走越偏。說這些大家可能不服氣,但這是事實,明朝的八股文決定了科研技術的侷限鳥銃的火藥裝填為十克,但根據後世的測試結果,這十克的火藥在同時代的葡萄牙那僅僅相當於三四克的能量。
說說為什麼明朝如果和英軍以及多國聯軍對抗的時候,明朝疆域決定了如果中華民族沒有戰略縱深,實際控制範圍僅有兩京十三省,屆時,多國聯軍和遊牧民族串通,利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遼東,新疆,臺灣,東海,南海嚮明朝開進,後果如何大家可以想象的到。
-
8 # 瞎搞學教授
會。
基礎上輸,則全盤皆輸。而中國並沒有孕育工業革命的精神和物質基礎,清朝是、明朝也是。哪怕今天,我們很多人都還認為老祖宗的東西是最好的,五行最權威中醫最真理,所以就算把我們放到1501~1840這個時間段,工業革命八成也起不來。
如果工業革命起不來,那麼以我們這種小打小鬧有一茬沒一茬可能還是煉丹副產品的科技造物,對抗西方是完全不夠的。
事實上,明朝後期有過一些對抗西方的小仗,結果是勝利的,但代價慘痛。依照當時的資源投入和戰損比,放大到鴉片戰爭裡,可能比清兵打得好,但離勝利還是很遠的。
畢竟我們是在對抗一個全球霸主。
-
9 # 反叛者的盾牌
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就是明朝和清朝劃江而治,形成南北朝局面,並且一直敵對到1840年,大家都知道戰爭是科技的催化劑,歐洲之所以領先中國,原因就是戰爭,而清朝正是因為缺少外部壓力才導致軍備落後,統治者只顧著國內的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了,誰沒事吃飽了稱的在沒有敵人周邊一堆藩屬國的時候還發展軍事,但是南北朝的局面形成後就會發展軍事,這樣遭遇到1840年,英國人一定進不來,來了也只是做一次普通的生意關係(因為有強大的敵人,南北雙方一定都是積極發展軍事,這樣更會積極接觸西方)還有一種就是明朝成功的擊敗內部和外部,這樣的話又陷入了中國古代和平時期的不思進取,依舊閉關鎖國,統治者的重心放在國家內部老百姓身上,對大一統的中國古代來說,造反才是統治者最頭疼的是,而國內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也是定義一個明君的基本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鴉片戰爭依舊爆發
-
10 # 寒曲Raink
明朝是個有資本主義的萌芽發展的封建農業國家,而1840年的英國已經是個有工業保證的帝國主義國家。明朝李自成有句造反名言“”闖王來了不納糧”,可見明朝作為一個農業國在三百多前還在為不能完全解決人口的溫飽問題社會動盪,再大的帝國社會還是被小農經濟封閉的,資本主義的萌芽不過是個幌子。英國透過殖民地貿易,解決了人口的溫飽問題,再小的國家也由於工業的發展擴大了。同時期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都證明,解決不了糧食問題的商品經濟,並不能將國家帶入資本主義國家行列,由於沒有工業的發展在與英國的對抗中他們也總是處於完敗的地位。同時期的明朝如果還是一個為溫飽殘喘的封建農業帝國,發展不出足夠的工業保證在和英國的碰撞中也將是完敗。
-
11 # 真人計劃
明朝不可能撐到1840年。
滿清入關不是孤立的歷史片段,是由因果律支配的。
你要否定滿清入關,就要先否定造成滿清入關的推動因數。
你否定滿清入關等於否定小冰河期,而小冰河期作為一種大氣候對整個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
蝴蝶效應聽過沒。
別老是架空歷史,少意淫。
-
12 # 薩薩卡卡斯斯基基
這世界上哪來那麼多如果,
要知道,我們古代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是小農經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不是清朝的皇帝不行,也不是清朝的統治力不行。
還是李鴻章李中堂那句話3000年來未有之勢,全面的落後,落後就要捱打。
-
13 # 無所不能的樓下小黑丶
應該不會!明朝雖然閉關鎖國但是比滿清開朗,海禁也沒清政府嚴!最主要的是明政府沒有像滿清韃子為了鞏固自己的 統治而打壓漢人禁錮漢人!並且那時候明政府會學習西方先進的武器!而滿清為了防止漢人把他趕出中原禁錮漢人奴化漢人!區別很大!
-
14 # 小劉37502761
這個問題的前提壓根就不存在。因為出了明成祖朱棣,明朝根本就撐不到1840年。
長話短說。因為當時還是燕王的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把自己的侄子建文帝趕下了臺,為了彌補自己做的惡,頒佈了諸多政策,為明朝的覆滅掘好了墳墓。最嚴重的莫過於由於害怕派其他的皇族兄弟擁兵邊陲,乾脆自己遷都北京,坐鎮北疆。同時又嚴控戶口,大力控制跨境經商,也不讓皇族兄弟自由走動,這導致國家稅收和經濟大大削弱。致使國家沒有辦法在修建長城和維持海軍(保護海上的商路)之間兩全。最後只得保長城而舍海軍,頒佈禁海令。而禁海令是明朝以及後來清朝閉關鎖國的罪魁禍首!
鄭和的船隊的確很強大,但有多少人知道三寶太監的七下西洋是明成祖朱棣派往東南亞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的呢?
-
15 # 韋格蒂烏斯
清朝屢屢捱揍,除了不思進取以外,很多時候都是自找的。
國內在教鴉片戰爭起因的時候,只講到“為了平衡貿易逆差,英國人走私鴉片”,卻對何以如此避而不談。
談到中外貿易,必然要談到十三商行。清朝絕非不對外貿易,所謂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純粹扯淡,清朝杜絕的是不受控制的自由貿易,國家審批下的關口貿易卻是國家主動推進的。國家指定特定的地點,外商只可以把船開到此地,把商品賣給清朝指定的商戶,這個指定的地點就是廣州,指定的經銷商就是廣東十三商行。
由於十三商行是唯一的買家和賣家,所以就擁有絕對的定價權,為了利潤的最大化,必然在買入的時候往死裡壓價,賣貨時哄抬物價,外商來時賣的是壓過價的非暢銷品,走時帶走的卻是哄抬過價格的奢侈品和嗜好品,入不抵出,白銀就此流入中國。若非如此,發達的工業國豈會被農業國弄出那麼高的逆差?
外國人每次來訪,最主要想談的就是這種壟斷問題,這從最初逼迫中國簽訂的條約就能看出,他們要的是自由貿易和投資的權利。既然磋商無法解決,就得另闢蹊徑,商品走私就開始大行其道,至於鴉片氾濫,只是因為這東西一本萬利而已。後來林則徐不但禁菸,還打擊走私,清庭連談一談的餘地都不給,才讓英國人決定動武。
清庭只要接受自由貿易(當然,這種貿易處於貿易優勢地位的必然是發達國家),不見得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捱揍,日本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明朝只要不走清朝商業壟斷的路,英國人大概不會發動鴉片戰爭。
-
16 # 戰爭史
英國人為了開啟中國市場,發動了鴉片戰爭,其結果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對英國割地又賠款,從此中國進入任人宰割的境地,西方列強紛紛來撈好處。於是誰都可以來打一下,撈一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都沒有改變。但是,在清朝以前,大明朝也和英軍也簽訂了一份中英廣州條約,內容卻是英國人道歉賠款。
(葡萄牙引領了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其實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先開始玩的,英國人加入這場遊戲的時候,已經落後了不少。尤其是對東方的貿易。但是英國人不肯屈服於現實,他們決定另闢蹊徑,自己去東方開啟新的局面,準備藉助長期壟斷對中國貿易的葡萄牙人來打入中國市場。其實那時候的西方人對中國瞭解不多,甚至用了近百年才弄明白其實廣東和北京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政府在管轄。他們根本沒料到中國居然如此之大。葡萄牙人在1514年也是就明朝正德九年抵達中國,所以對中國瞭解最多。
(大明水師其實多次和西洋人交戰,互有勝負,而不是清朝時候的一邊倒,送人頭)
可是17世紀初,葡萄牙人在東方的商業貿易霸權其實已經開始衰落了。這是因為他們的商船在東方經常遭遇荷蘭艦隊海盜般的劫掠,所以葡萄牙人也想聯合英國人的海軍用來打擊荷蘭人的囂張跋扈。於是在1635年的時候,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葡萄牙的果阿總督達成了一項協議,那就是同意英國商人自由的出入澳門來從事貿易。這一年的12月12日那天,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頒佈了一道命令,任命威德爾為指揮官,率領6艘艦船前往中國。
(如今的澳門依舊保留了不少的葡萄牙氣息)
威德爾的艦隊於1636年4月14日從英國出發,11月7日就到達了果阿,可以看出英國的航海技術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在和葡萄牙的果阿總督交涉後,立即準備前往中國的澳門。1637年的1月17日,英國艦隊離開了果阿,先後在伯特卡爾,柯欽和亞齊建立了英國商館。6月27日,英國艦隊終於到達了澳門,並在澳門南部的十字門外停泊。英國船的突然到來使得葡萄牙人感到有點為難。因為這個時候的澳門與果阿、已經葡萄牙本土的貿易航線已被荷蘭艦隊切斷了,基本沒法正常通航,澳門的葡萄牙人只能維持住去日本長崎和菲律賓馬尼拉的貿易航線,而且同長崎的貿易也因為日本頒佈了鎖國令而被迫停止,這樣葡萄牙在遠東就只剩下馬尼拉一個貿易點了,即便如此,單靠澳門到馬尼拉的貿易額每年仍可達到100萬兩白銀。這種時候,如果任由英國人去開闢中國的市場,那就會打破葡萄牙對中國的貿易壟斷,葡萄牙僅存的最後一點利益也將喪失。因此,澳門的葡萄牙人解決執行果阿總督的命令,也就是不允許英國人分享葡萄牙在澳門的貿易特權。
(當英國準備武力開啟中國市場的時候,來的就不再是武裝商船而是正規軍艦了)
於是葡萄牙人開始借刀殺人,先是在中國大明朝的官員面前極力的詆譭英國人,說他們其實就是荷蘭人假扮的,企圖前來搗亂,應該馬上趕走這些人。大明朝剛剛被荷蘭人佔了臺灣自然對荷蘭人沒好感,就先入為主的認為英國人不是好東西。葡萄牙人又從澳門派出巡邏艇在英國艦船附近巡弋,阻止英國人進行貿易活動。威德爾覺得既然在澳門沒法進行貿易,那我也不能白來中國呀,於是7月底啟程前往廣州。8月8日,英國艦船就到達了虎門,虎門炮臺的大明守軍鳴炮示警。威德爾則蓄意挑起事端,下令扯下聖佐治貿易旗,升起英國的軍旗,擺出一副開戰的架勢。並即指揮艦炮轟擊虎門炮臺。中國守軍沒料到英國人會突然襲擊,被打的措手不及。於是英國人攻上炮臺後,傲慢的扯下中國旗幟,掛上英王的旗幟,並拆下炮臺上的35門大炮,作為戰利品搬到船上。廣州官員這才派人交涉,威德爾覺得,沒必要和中國撕破臉,於是歸還了大炮,同時派出兩名商人隨同翻譯前往廣州。他們攜帶了22000枚西班牙銀幣,(也就是常說的鷹洋,那時候流行這個),以及2箱的日本銀幣,作為購貨款,準備在廣東採購貨物。但是英國艦隊卻繼續深入廣州內河。中國官員一看,你這什麼意思,來買東西還炮艦逼上門呀?荷蘭人都得給鄭芝龍交保護費才能在東亞通航,你這可不行,廣東水師於是派出3艘戰船衝向英國艦隊,發射炮彈和火箭,迫使英國人離開。
(發現了葡萄牙在中國有個地落腳點澳門的好處,英國人強迫清政府割讓香港)
但威德爾對侵犯內河這種事情還是覺得毫不在意,覺得中國人也不過如此,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居然在幾天後重返虎門,並且縱火燒燬了3艘中國帆船,並且登陸一個鄉鎮,搶奪中國老百姓的30頭豬。過了幾天看中國沒反應又攻佔並炸燬虎門炮臺,再次焚燬了大型帆船1艘。這下徹底得罪中國人了,生意是沒法做了。只好將船隊駛行澳門,請求葡萄牙人出面調解。中國官員面對這種莫名其妙的襲擊又莫名其妙的和解要求一頭霧水,於是要求英國人賠償白銀2800兩。並且讓英軍指揮官寫下保證書和道歉信,對發生在虎門的事負責,並保證做完生意馬上離開中國。那麼就對其不予追究。威德爾立刻寫下道歉信和保證書,反正只要完成貿易,這點事情不算什麼。終於在12月29日,威德爾船隊完成了中英之間的首次貿易,離開了澳門,啟程返回英國。但是,幾年以後,清兵入關,大明滅亡。大明王朝拼掉最後一點力量,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指揮下收復了臺灣。終大明一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結果到了清朝,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了。真是國人的悲哀。請支援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
17 # 科技文化鄭軍
沒有工業革命,就是漢唐堅持到1840年,同樣會敗給英國。中國歷史上所有輝煌都是農業社會的成就,工業革命以後都會作廢,不再有實際價值。今天的中國人要重新開始建設屬於我們自己的盛世,一個工業和資訊化的盛世。
-
18 # 張巍214414204
第一,這個假設不存在,所以沒啥意義;
第二,我們假設存在,那以明代的決策體系,產生大規模鴉片貿易的可能性很小,1840年的戰爭也就不會存在;
第三,假如產生了大規模鴉片貿易,那和清廷也沒啥不同,必敗;
第四,假如因為其它情況發生戰爭,大明不會敗給幾千人的軍隊!
-
19 # 大秦之主
肯定會。中華文明的衰弱其實起於明朝。轉折點是在明中期。明朝中期開始,西方已經開始了文藝復興。科技進步非常迅速。中國還在固步自封。差距越來越大。但在明朝中後期這種差距還沒有達到讓西方對中國產生壓倒性的優勢的程度。但是此後的三百年,形勢就不可逆轉了。有人把近代的衰弱歸咎於滿清。其實換一個漢人朝代也一樣。思想文化上的固化不是一朝一夕的。
-
20 # YY的空間
第一,明朝不會放棄對火器的研究,只要有時間整頓好內部問題絕對是個軍事強;第二,讓已經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繼續壯大,那麼經濟發展不成問題;第三,把初級狀態的內閣制度完善實現君主立憲,於是政治領先......哎,活脫脫就是世界主宰啊!可惜可惜
回覆列表
先亮我的答案:不會!
我們先從明末開始做假設,既然明朝是被清朝替代了,我們就假設清朝的不存在。雖然明末明朝的統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比如說“天災”“朝廷腐敗”等等。當時的明朝正處於小冰河期,百姓食不裹腹,自然會使社會動盪不安,但是依照當時的明朝還算完善的體制,加上崇禎皇帝還算有所作為,應該是可以處理掉農民起義的。也可以重新整治官場,這樣明朝就度過了農民起義的危機。
明朝末期,當時的世界正處於工業革命的時期,對於明朝這種早就注重外交的朝代,是完全可以趕上工業革命的浪潮的,絕不會像後來的清朝,閉關鎖國,使中國停滯不前。有了先進的意識,也漸漸發現世界,注重外交,明白“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加強軍備,防禦強敵!
在這樣的明朝,即使時間來到了1840年,英國也是自己最鼎盛的時期,想要透過鴉片戰爭開啟中國的國門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明朝早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在沒有落後的情況下,是不太可能會被趕超的。
最後說下,清朝敗的最大原因就是軍備!其他原因都是次要原因,軍備不行根本打不過,打不過就沒有話語權,這與滿族的遊牧性是有關的。不管怎樣,歷史的車輪不會停下來、更不會滾回去,權當做個笑談。
我是笑笑生,喜歡笑侃歷史,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觀點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