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高看歷史

    曹操是亂世奸雄治世能臣

    1、有政治見識深遠而正確。

    最開始董卓佔領帝都洛陽,曹操就知道只有刺殺董卓並且是他自己去刺殺才行,無論成功與否,將打響他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炮。刺殺失敗後,逃到陳留招兵買馬,等待時機。後來袁紹召集18路諸侯討伐董卓,曹操知道自己要去且必須去,首先他已然算是一路諸侯,其次討伐國賊董卓人人有責。

    看到各路諸侯各懷異心,知道成不了事果斷放棄。董卓被呂布所殺後,曹操從李傕,郭汜手中迎回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佔領政治高度,名正言順。

    曹操還會利用政治手腕掌控人心,譬如踐田割發、得敵人部下死力、不計較與袁紹通書等,他還知道維持一個平衡,在該殺的時候絕不為小仁而去大義,具備了一個傑出政治家的條件和綜合素質。

    2、有很強的知人識人能力。

    在動亂的三國時期,他求賢若渴,唯才是舉。才放首位,不論德行。他用人有四大特點:第一: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第二:推誠取信,用人不疑。第三:令行禁止,賞罰分明。第四:虛懷若谷,見賢思齊。有了雄厚的人才,還怕江山不定?

    3、曹操有過人的膽識、魄力、謀略和才學。

    著名的《短歌行》,介紹了自己一生,詩中描述了曹操一生中各種情感,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平定天下的雄心壯志。曹操一生生活節儉,家產還不及曹洪,當然他心繫天下,天下都是他的了,還在乎家產,這是何等氣魄!

    4、曹操也是有缺點的,這樣反而讓他的形象更真實。

    曹操最大的缺點就是疑心太重。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投宿呂伯奢家之後,見有人磨刀懷疑呂伯奢家人要害他,於是殺死了呂伯奢全家八口,陳宮見後嘆息:“孟德心多,誤殺好人!”後來,在他們逃離途中,曹操為了斬草除根,又有意殺死了呂伯奢本人,陳宮便嚴厲指責曹操:“知而故殺,大不義也!”而曹操竟悍然宣稱:“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犯頭痛病,無人可以醫治,於是找到華佗。

    華佗診斷後說要醫此病,需用利斧將曹操頭顱劈開,把腦中的毒瘤取出,曹操聽完驚疑不定,華佗就講出關羽的故事,譏諷曹操膽小。 曹操卻又犯起了疑心,怕華佗和關羽有交情,來刺殺自己,於是殺了華佗。

  • 2 # 半夢半醒1900

    對於胸有大志,改天換地的偉人,不能以普通人的標準和角度去簡單衡量或評價忠還是奸,所謂文人之情,婦人之善,多愁善感何以成大事。

  • 3 # 老夥計162720415

    曹操可算中國歷史上綜合勢力很強的偉人,詩歌詞賦文精通,政軍謀略於一身。他忠於漢室剌董興漢,雖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穩朝堂威壓群閥。修水利電田耕種,徵西北結好匈奴。幾十年征戰無數,三七開流芳千年。

  • 4 # 般若自在

    曹操是一代梟雄,忠義和姦惡這兩個詞都無法準確形容曹操,他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這樣的人,是有寬度和深度的,沒有一定的手段,他也不可能建立魏國,被人謾罵的虧心事,他也是沒有少幹,但是也有很多人對他評價很高,知人善任,對關羽等人,也夠意思,所以,曹操這個人,有功有過,不是兩個詞能說清楚的。

  • 5 # BD必達

    角度不同理解有異!

    對於當時漢室、儒家理念曹操成漢賊。

    對於當世漢之微弱,世之混亂黎民處水深火熱,必需有梟雄有能力與鐵腕扭轉乾坤平亂治世,曹操便是梟雄。何以定梟雄?因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已坐實,有篡位之心無代之實舉,死時仍是魏公,不失漢臣,但有野心有實權及墊其後人,梟雄由此而得。

    忠嘛!終為漢臣、忠於自己歇盡所能統一霸業,志在平亂救黎民於水火,說忠於黎民不如說忠於自己。

    世事難料苦心經營、嘔心瀝血、耗盡一生所得的霸業終歸旁落。其實司馬世家也是有樣學樣,歷史也從不饒恕過誰。

  • 6 # 歷史摸黑人

    曹操是個很複雜的人物,因為小說《三國演義的》改編,其成了有名的亂世梟雄。但是反觀其功績與與文章又會發現他是何等的英雄。

    感覺所有影視劇裡最能體現曹操性格的是於和偉演義的曹操,他把曹操的對臣子的多疑、對子女的關愛、對戰友的懷念和對百姓的關懷演義的淋漓盡致。小說參照現實,不能說全部不對也不能全部都錯,曹操的奸惡很多體現在他誤殺呂伯奢後人這件故事上,但是這件事又有多少可信度。曹操一生未反漢室,有人說是漢室阻撓勢力太大,他根本不可能取代漢室,有人說他是想躲在後面撈好處,但是從最後的事實來說曹操的確一生終於漢室,雖說架空了皇帝,但是古代歷史上哪個權臣不是這樣攫取權力。

    按照現在的話說,曹操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和我們現實中的大多數一樣,只不過我們並未取得曹操那樣大的權力,如若取得,或許我們做的還不如他。曹操留下許多詩詞,從他的詩詞可以看出其的確是個雄才大志的人物,其內心坦蕩蕩,上昭天地下承庶民。俗話說的好詩以言志,至少這些詩詞都是他都內心真實反應,應該比那些小說和史書要牢靠的多。

    所以個人認為曹操只是個權力很大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 7 # 饕餮中國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是忠是奸取決於他身處的環境,若是天下太平,曹操肯定是治理國家的好臣子,只是曹操生逢亂世,群雄而起的年代,所以他要順勢而為,讓自己的才能有所作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自身利益著想,至於忠奸他不在乎。

    曹操之所以擁護漢獻帝,是因為要達到政治目的,收攏人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裡子面子都有的事情,曹操很喜歡做,況且一些心向大漢的人才也來投奔曹操,曹操從一個不算大的軍閥,一躍成為最有政治資本的諸侯,全是擁護漢獻帝所至,所以曹操一輩子不稱帝,因為成了帝,自己的政治資本就玩完了。

    所有說曹操不管在別人眼裡到底是忠還是奸,他要的是達到一些有利於自己的目的,是利用漢獻帝和漢朝的餘威,權利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 8 # 加油奮鬥的少年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是沛國譙縣人,也就是如今的安徽亳州人。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也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出生自一個大官僚家庭,是長子。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呂布、袁紹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也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的張懷瓘guàn在《書斷》中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 9 # 蘇州說笑老客

    我不是文學家,也不研究歷史。但看過三國演義,所以只能按三國演義的內容答覆。首先應該說曹操是心狠手辣,極有心機的梟雄。開始,他拿了刀要刺殺董卓。尚有一點英雄之心。被董卓發現馬上說是獻刀,這是他的機智。逃亡時,朋友要殺豬寬待。誤會後殺好友全家,這就暴露了他的本性。用現在的語言來說,曹操是心狠手辣的惡徒。曹操在手握大權後,本來可以自己做皇帝,但他不做皇帝,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還是做了魏王。很抱歉,我只有這些水平答覆你。

  • 10 # 什邡苦逼的80後

    感謝邀請,對曹操的瞭解大部分人都是看三國演義,經過藝術加工過的曹操,從客觀的角度看曹操,曹操是一個忠義雙全的英雄,憑著自己的努力把給苟延殘喘的漢王朝續命,直到身故,一生忠於漢室,沒有憑實力取而代之,在動盪的年代給整個北方帶來了幾十年的和平安定,應該算是名族英雄,要說義,看看跟隨曹操的大將,除了曹氏,夏侯氏,張遼,于禁,典韋,等等,上將百餘人,都死心塌地的跟隨,落難的劉備,對關羽的要不是一個義字,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是不會實現的,要是曹操當時想殺關羽,他連一關都過不了,不難看出曹操是個重情重義的的英雄。

  • 11 # hello隔壁王叔

    曹操是個什麼人?許劭早就評價過: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的一生確實很符合這段評價。我們分兩段來看曹操。

    1:曹操小時候愛玩,不務正業,他叔叔看不慣,就經常告他的狀,有次曹操碰到他叔叔,就直接倒地上,假裝中風的樣子,他叔叔急忙告訴他父親,他父親過來一看,曹操生龍活虎的站著,曹父就問曹操,你叔叔剛說你中風了,怎麼一下就好好的。曹操說我從來就沒有這個病,叔叔一向厭煩我,所以故意這樣說。從此之後曹父再也不相信他叔叔的話,曹操又開始了自己的放蕩不羈的生活。

    2:曹操年輕時候有次和袁紹一起去偷新娘子,為了引開賓客,大喊有賊,所有人都追出來找賊,曹操趁此機會溜進新房把新娘子抱走了,結果袁紹帶路一頭鑽進了灌木叢,袁紹被荊棘卡住了,動不了。眼瞅著抱著新娘的曹操再這樣耗下去要被發現,曹操急中生智,衝著眾人大喊一聲,賊在這裡。嚇得袁紹一著急,一使勁就蹦出來了。

    3:曹操二十歲的時候被認命為洛陽公安局局長,立志做番事業,一到任就設立了“五色棒”號稱不管誰人犯法,都棒殺之。結果當時權傾一時的十常侍蹇碩的叔叔,夜晚夜行,違反了當時的宵禁政策,曹操力排眾議,當場打死了他。

    4:董卓專政時,曾賜予曹操驍騎校尉,曹操看出董卓不臣之心,立馬改名易姓逃了。回到家鄉就招兵買馬,首倡義兵反董。等到袁紹一舉反董之旗,曹操急忙跑去加盟,當董卓西遁長安,大家都不去追,只有曹操一人帶著本部兵馬去追,孤軍深入,結果著了董卓的坑,損失慘重,老本都賠了,還好曹洪給他馬騎,留了一條命。

    早年曹操的志向,他自己都說過“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他的作為確實也是如此。

    至於之後,軍閥混戰,曹操的心志已經改變,已從能臣變成了奸雄,但是曹操也說過一句話“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 12 # 南極心549

    一代梟雄曹操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一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他在戰亂中獨樹一幟,統一北方。有了一個強大的魏國做基礎,才有後來順利的三分歸晉。

  • 13 # 三人行必有我師

    對於曹操的歷史評價,學術界也有爭論,《三國志》陳壽:“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三囯演義》羅貫中的筆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明為漢相,實為漢賊。後世也以此垢病而罵曹,而亡漢者恰恰是漢朝本身,東漢末年皇權旁落內戚宦官亂於內,外官豪強分而治之,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漢朝已經明存實亡。曹操趁勢而起,滅袁紹,平定北方,廢漢立魏,自立魏王。

    曹操雄才大略,當世之英雄,站在不同的歷史角度來評價結論就不同,對於這樣的歷史人物,不能狹隘的來用忠義之士或險惡之徒來定論,毛澤東主席有詩評曹操;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位英雄。

    曹操戍馬一生,雖爭得三分天下,而非奸惡,勿以成敗論英雄;後有唐太宗評價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一部興衰史,千古英雄淚,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

  • 14 # 小龍女5505

    曹操是三國亂世之中一代梟雄,也是一位謀略大家、東漢未世的權臣,喜歡重用人才猛將,但又猜忌心極重、心胸狹窄,既不是奸惡之徒,但也不是忠義之士。

  • 15 # 徐徐風來

    曹操是忠臣還是奸臣,向來有爭議。說曹操是忠臣的人,漢獻帝才做得成皇帝,要不是曹操護衛朝廷,漢獻帝早就被人滅了。

    有人說是曹丕毀了曹操的忠臣之名,正是因為他篡權,才把曹操釘在奸臣的恥辱柱上。

    說曹操是奸臣的人,認為曹操挾天子令諸侯,正如赤壁之戰時周瑜對孫權說:“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

    總的來說不是曹操死得早,曹操能多活幾年曹操定會逼迫漢獻帝禪讓了。

  • 16 # 江微風

    兩者兼而有之 青年時期的曹操一腔孤勇 隻身一人去刺殺人民的公敵董卓 那慷慨激昂的神態頗似民國美男汪精衛 應該是汪精衛在效仿當年的曹操做壯義之舉 只是曹比汪機靈得多 能夠全身而退而後又回家鄉募兵舉起反董義旗 加入十三路諸候 為民請命 這時的孟德不可不謂忠義之士 人有多面性 曹操是不平凡之人 當他權勢傾天 功成名就之後 排斥異己 飛揚拔扈 脅天子 迫諸候 加害國舅 逼死皇后 為防暗殺 託口夢遊 殺死忠心耿耿的隨身侍者 為穩定軍心不惜犧牲大公無私 勤勤墾墾的後勤部長 特別是冤殺呂伯奢一家 將奸詐之徒的嘴臉表現的淋漓盡致 他有一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更是道盡了他自私 殘忍 奸詐的一面。

  • 17 # 朗基努斯

    上圖《歷代紀年》十卷以史實記載了曹操的生平

    曹操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因為各人所持的標準不一樣所至。有的從道德角度評價,認為曹操顛覆漢室,是大大的奸賊。有的則從成敗角度衡量,認為曹操功績非凡,是少有的英雄。與曹操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評價很高,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認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大致在宋代以後,因受道學影響,曹操的形象變得愈來愈壞,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既奸詐又殘忍,戲劇中的曹操也是典型的白臉奸臣。近代以來,對曹操的功過是非討論很多,一般對他採取肯定的態度。

    上圖為曹操在統一的過程中,實行屯田制,推動經濟恢復與發展

    曹操的功績首先是統一北方。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國在很長時間內處於分裂狀態,割據勢力之間連年混戰,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普通百姓深受其苦。曹操東征西討,最終將北方大體統一,具安定社會的作用。在統一過程中,曹操實行屯田積穀,推動經濟恢復與發展;主張唯才是舉,利於糾正漢末以來尚名背實、朋黨交結、重視門第的弊端;打擊豪強勢力,緩解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曹操愛好詩歌,積極創作,在文學方面也是功不可沒。

    後人對曹操評價,主要是指他顛覆漢室一事。在君主制時代,這是違背綱常的行為,理應受到責罰。在君主制早被廢除的今天,再作討論便沒有太大意義。但撇開這一層不論,曹操有些行為還是應當受到指責,如他曾兩次征討徐州牧陶謙,凡是經過的地方,無不肆意誅殺;在官渡打敗袁紹後,將其數萬士兵全部活埋;北伐烏桓時,又盡屠柳城。另外,曹操實行法治,有時也未免過於苛刻,有的只是政見不一,有的只是不合心意,有的只是小有過錯,便隨意處死,如孔融、崔琰、許攸、婁圭、華佗等都是此類。

  • 18 # 我愛中國

    曹操是舊社會的奸臣,是現代社會的政治家,有管理國家的頭腦,他的親戚犯了法被上級領導免了職,曹操知道後挺開心的,曹操有依法治世安邦定國的思維。

  • 19 # 曉宇暢談古今

    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了。比如三國演義中視曹操為漢賊,視劉備為正統,而陳壽的《三國志》中則視曹魏為正統。

    從曹操個人來看的話,可以說是一個梟雄,古今能成大事的不能片面的說他是忠義之士或者奸惡之徒。因為曹操幹過很多的好事,也幹過很多的壞事。

    就曹操個人的才幹而言,在三國君主中算最厲害的一個了,也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時曹操的文筆也很好,在當時他還是個詩人。

    所以說你到底認為曹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還是要取決你自己怎麼去看他。

  • 20 # 正史漫談

    曹操既不忠義,也不奸惡。拋開演義來看,曹操稱得上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是一位文韜武略的出色人物。當然,人無完人,若非要以道德模範的標準來要求政治家,那純粹是給自己添堵。

    曹操的主要功績:結束北方戰亂、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在三國系列的文學作品中,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武將謀士各展所長,是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黃金時代。然而,真實的歷史,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這般美好,在任何時候,戰亂都是對人類生存最大的威脅,對於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老百姓而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那是一段堪稱煉獄的歷史。況且,那些所謂的諸侯,本質上都是為各自利益而戰的軍閥,互相間並沒有道德上的高下之分,誰能結束戰亂、恢復社會秩序,讓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百姓安居,那他就是英雄。

    而從客觀功績來看,曹操就是這種角色。在漢獻帝與朝廷官員們流落在洛陽城廢墟之時,無論是四世三公、享受劉氏恩澤的袁紹,還是所謂漢室宗親的劉表、劉焉,都視其為燙手山芋,避之唯恐不及。而當時實力不是最強的曹操,雖抱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但客觀上他迎回了朝廷一行,在名義上沒讓漢王朝徹底消亡、天下徹底混亂;其後,他以自己的能力,結束了北方混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屯田制),恢復了社會秩序,讓百姓得以正常生存繁衍。

    此外,在對內爭霸的同時,曹操也保持著對周邊遊牧民族的打壓,對於勾結袁氏殘餘的烏桓,面對糧草不足、路遠難行,以及身後劉表虎視眈眈等威脅,曹操毅然遠征,不僅打擊了袁氏,更是一舉征服了烏桓,杜絕了當初楚漢相爭時匈奴人趁機做大的局面再度重演。同時,他還將內附的匈奴人一分為五,分而治之,為後世治理遊牧民族提供了經驗。

    所以,從以上角度上來說,曹操甚至堪稱延續中原文明的英雄。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中,曹操的個人才能也屬頂尖

    除了政治上的貢獻外,曹操還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所有的重大戰役,幾乎都是他自己親自指揮,也正是這個原因,他被一些國外專家評為人類歷史上的著名統帥之一。而且,他的戰術戰略靈活多變,對中國的軍事理論也有一定的貢獻,留下了《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

    在東漢末年的諸侯中,只有曹操稱得上一位文學家,他的作品《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蒿里行》等等,辭藻雄渾、意境深遠,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以及強烈的歷史與現實意義,開啟了建安文學這一個全新的文學時代。此外,他的後代曹丕、曹植等都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家,這樣的家族,在歷代統治者中都比較少見。

    曹操的最大道德缺陷:戰爭罪

    曹操雖在自己的詩中感嘆百姓百不存一、生靈塗炭,但他自己也是造成這一局面的罪魁之一。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他多次作出屠城的暴行,尤其在攻打陶謙勢力的過程中,他甚至將數十萬手無寸鐵的流亡百姓驅趕至泗水中,殘殺殆盡。雖然其中有削弱敵人、節省糧食的目的,但毫無疑問,用我們當今的話來講,這些都是戰爭罪。

    至於曹氏篡漢,個人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奸惡行為。東漢的滅亡,雖然有天災的原因,但本質上是其制度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政治、經濟等問題逐漸累積、爆發的必然產物。曹操不是漢朝滅亡的罪魁,相反他甚至在名義上延續了漢王朝的存在。而且曹氏對於漢獻帝也算是保證了善待,這與後世篡權者屢屢將前朝皇室殺光的行徑比起來,算是文明得多。

    總而言之,曹操家族代漢,並不能被視為罪行;劉備姓劉,也不能說明他的政權就具有道德性。那些軍閥所代表的勢力是否具有積極意義,只在於是否維護了中原文明、恢復了社會生產、能否讓百姓安居樂業。《三國演義》畢竟只是文學作品,不能用來當做考證歷史人物的唯一依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