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人愛影視
-
2 # 陪貓看電影
我簡單說一下故事情節:
一名退伍老兵,因他的哥哥和嫂子被印地安人突襲並殺死,而仇視印第安人,在他哥哥的養子馬丁的陪伴下,開始搜尋被印第安人掠走的侄女,他一方面尋找親人,一方面一要找印第安人並展開復仇。
電影中有幾個穿幫鏡頭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1、死去的印第安人還在喘氣。
2、當印第安人追趕騎兵時,克萊頓從馬上墜入水中,但隨後的鏡頭中他卻渾身乾爽。
3、騎兵準備穿越白雪覆蓋的河面時,河岸上出現了二十世紀才有的汽車。
4、伊桑進入騎兵要塞時,在旗幟的上方出現了電線
-
3 # 好兵影視
先說題外話,這電影笑點比我想象中得要多,就像某人說的,這片子種族主義態度太明顯了,荒野搜尋部分總是壓抑、嚴肅、緊張,而一到白人家庭內部則充滿歡聲笑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電影也就分成兩條線索,一個是家庭線,一個是荒野線。當然按我的解讀這倒跟種族歧視沒關係,事實上傳統西部片裡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一直是作為對立項而存在的,而作為西部片主角的西部英雄則總是身兼兩種屬性又無法真正融入到任何一方里去。男主角伊森其實整個是與文明世界格格不入的,無論是他對待他親人的葬禮、他對自己嫂子的曖昧、以及他的殘忍和不合時宜,都顯示出他本質上更接近於他所憎恨的印第安人(事實上他的印第安語說得跟刀疤的英語一樣好)。他其實就是白人中的刀疤。但他又渴望融入文明,渴望迴歸家庭,渴望得到自己嫂子的愛。他對自己侄女執著地搜尋,其實就混雜著這兩種情緒,一是野性中不可遏制的復仇和嗜血衝動,二是對已經逝去的家庭的濃濃情結。
-
4 # 嘉興祥真
對於電影《搜尋者》,印象中笑點不少,下面簡單聊聊
先說題外話,這電影笑點比我想象中得要多,就像某人說的,這片子種族主義態度太明顯了,荒野搜尋部分總是壓抑、嚴肅、緊張,而一到白人家庭內部則充滿歡聲笑語。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電影也就分成兩條線索,一個是家庭線,一個是荒野線。當然按我的解讀這倒跟種族歧視沒關係,事實上傳統西部片裡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一直是作為對立項而存在的,而作為西部片主角的西部英雄則總是身兼兩種屬性又無法真正融入到任何一方里去。
男主角伊森其實整個是與文明世界格格不入的,無論是他對待他親人的葬禮、他對自己嫂子的曖昧、以及他的殘忍和不合時宜,都顯示出他本質上更接近於他所憎恨的印第安人(事實上他的印第安語說得跟刀疤的英語一樣好)。他其實就是白人中的刀疤。但他又渴望融入文明,渴望迴歸家庭,渴望得到自己嫂子的愛。他對自己侄女執著地搜尋,其實就混雜著這兩種情緒,一是野性中不可遏制的復仇和嗜血衝動,二是對已經逝去的家庭的濃濃情結。
電影一頭一尾都是用門作為景框,片頭是開啟門看見伊森從荒野中走來,結尾是從門框看見伊森轉身離開這個家,門隨之關閉。一道門隔開了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英雄總是試圖走進這道門,卻發現永遠也走不進來。
馬丁的形象與1954年《原野奇俠》裡的喬伊以及1969年《大地驚雷》裡的馬蒂是一致的同一組型別人物,他們都是作為青年人重新見證英雄的行為。所不同的是,喬伊從一開始就極其崇拜肖恩,他的見證不過是反覆確證了肖恩那神話般的身手。而馬蒂則是一開始對警長非常不信任而且不屑,但一起經歷磨難後才發覺英雄依然還是當年那個英雄。則都折射了當時青年對父輩的態度,以及父輩渴望挽回聲譽的努力。而在1956年的這部《搜尋者》中,馬丁與伊森的關係則最值得品味。馬丁並不崇拜伊森,他之所以一直跟著伊森一起搜尋,不是因為信任伊森,恰恰相反,他感覺到了伊森的瘋狂,從一開始就預見到伊森可能會親手殺害自己的侄女,從而決心阻止他。父輩的神話形象、西部英雄的神話形象,在這部電影中首次被青年所警惕,並且質疑他們的殺人行為。
馬丁的家庭線是這部電影在荒野搜尋線之外的一條副線,這條副線是這部電影最妙趣橫生的部分,也是洋溢著歡樂的部分。作為馬丁的女友羅麗,她如同所有西部片女性那樣始終勸說馬丁放下槍、走下馬,迴歸到家庭中來。但馬丁出於對伊森的不放心而拒絕了羅麗。之後馬丁雖然寫信給羅麗,但送信給羅麗的人卻藉機追求羅麗。最後羅麗居然與這個送信人結婚了。婚禮當天,大家載歌載舞的時候,伊森和馬丁回來了,然後馬丁和那人展開了一場決鬥,打了場流氓架。
這一段看得我相當歡樂。而且在搞笑之外,導演其實也是與伊森做了對比。馬丁仍然是一個有家可回的人。事實上他最後也的確跟著羅麗一起進入了那道門。只有伊森是真正的永遠孤獨一人的。他在門口徘徊了一陣,掉轉馬頭,離開,然後門關上。英雄與家庭就如此被隔開了。門的背後就是文明、社群、家庭。英雄永遠不得進入。
-
5 # 陳友寶
答:電影《宰相劉羅鍋》,當中有情節,開後門考上狀元.探花什麼的,皇帝叫考生扮成知府審案,原告.被告劉羅鍋蓋和另外同學扮演,這當中的情節很是令人發笑。
-
6 # 努力小李再努力
電影《搜尋者》是美國很老的一部影片了,裡面描寫了印第安人的一些特性,個人覺得把印第安人的形象進行了醜化。電影中很多搞笑的情節,同時也有很感人的部分,男主為了給哥哥和嫂嫂報仇,並且尋找自己的子女,進入了印第安人的部落。與哥哥嫂嫂的養子,在印第安人的部落長達了5年之久。
影片講述男主在戰爭結束之後回到家中,然後對自己的嫂子產生了愛慕之情,後來哥哥嫂子被印第安人殺害,為了給自己哥哥嫂子復仇,也為了找到侄女的下落,男主在哥哥養子馬丁的陪伴下,開始了艱難的搜尋歲月。埃森不惜耗時五年和花費千元賞金來尋找酋長斯卡的下落,然而埃森對印第安人徹骨的仇恨和幾近瘋狂的舉動,讓馬丁開始懷疑叔叔搜尋黛比的真正原因,馬丁甚至擔心,埃森會殺死已被印第安人同化的黛比。
這部電影還是挺不錯的,就是電影比較久遠了,畫質和音效都不是很好,劇情還是很可以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7 # 馨馨看電影
1:牧師帶領伊森和馬丁等騎兵小隊,在河邊與科曼切族相遇,被迫策馬過河。與科曼切族的刀疤第一次正面交鋒。這個片段還是比較搞笑,尤其是策馬過河的場景,和牧師的射擊姿勢,都讓人忍不住笑出聲。
2:馬丁和伊森在尋找黛比的訊息時,在途中與科曼切族的女人交換物品,本以為是交換了個毛毯,沒曾想卻應語言不通,交換了一個老婆。關鍵是這個老婆還是個大肥妞。這個場景實在是太幽默
3:在羅麗與查理婚禮現場,馬丁的出現打破了查理美好的一切,兩人立馬來到房屋門口決鬥,只是這決鬥場面實在是辣眼睛,兩人就像好朋友一樣的做準備工作,本以為是場龍爭虎鬥,沒想轉眼就兩人在地上撕咬起來,沒錯就是用口咬。這個場景可以笑到肚子痛。
、
-
8 # 楓葉影視解說
影片中的笑點有:
1、當印第安人追趕騎兵時,克萊頓從馬上墜入水中,但隨後的鏡頭中他卻渾身乾爽。
2、騎兵準備穿越白雪覆蓋的河面時,河岸上出現了二十世紀才有的汽車
3、死去的印第安人還在喘氣。
4、伊桑進入騎兵要塞時,在旗幟的上方出現了電線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和分享,希望幫大家更高的瞭解這些事情,同時也祝大家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
9 # 濤子看影片
馬丁的家庭線是這部電影在荒野搜尋線之外的一條副線,這條副線是這部電影最妙趣橫生的部分,也是洋溢著歡樂的部分。作為馬丁的女友羅麗,她如同所有西部片女性那樣始終勸說馬丁放下槍、走下馬,迴歸到家庭中來。但馬丁出於對伊森的不放心而拒絕了羅麗。之後馬丁雖然寫信給羅麗,但送信給羅麗的人卻藉機追求羅麗。最後羅麗居然與這個送信人結婚了。婚禮當天,大家載歌載舞的時候,伊森和馬丁回來了,然後馬丁和那人展開了一場決鬥,打了場流氓架。
這一段看得我相當歡樂。而且在搞笑之外,導演其實也是與伊森做了對比。馬丁仍然是一個有家可回的人。事實上他最後也的確跟著羅麗一起進入了那道門。只有伊森是真正的永遠孤獨一人的。他在門口徘徊了一陣,掉轉馬頭,離開,然後門關上。英雄與家庭就如此被隔開了。門的背後就是文明、社群、家庭。英雄永遠不得進入。
-
10 # 阿wei影視剪輯
我簡單說一下故事情節:
一名退伍老兵,因他的哥哥和嫂子被印地安人突襲並殺死,而仇視印第安人,在他哥哥的養子馬丁的陪伴下,開始搜尋被印第安人掠走的侄女,他一方面尋找親人,一方面一要找印第安人並展開復仇。
電影中有幾個穿幫鏡頭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1、死去的印第安人還在喘氣。
2、當印第安人追趕騎兵時,克萊頓從馬上墜入水中,但隨後的鏡頭中他卻渾身乾爽。
3、騎兵準備穿越白雪覆蓋的河面時,河岸上出現了二十世紀才有的汽車。
4、伊桑進入騎兵要塞時,在旗幟的上方出現了電線
-
11 # 萌萌噠觀影
這電影笑點比我想象中得要多,就像某人說的,這片子種族主義態度太明顯了,荒野搜尋部分總是壓抑、嚴肅、緊張,而一到白人家庭內部則充滿歡聲笑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電影也就分成兩條線索,一個是家庭線,一個是荒野線。當然按我的解讀這倒跟種族歧視沒關係,事實上傳統西部片裡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一直是作為對立項而存在的,而作為西部片主角的西部英雄則總是身兼兩種屬性又無法真正融入到任何一方里去。男主角伊森其實整個是與文明世界格格不入的,無論是他對待他親人的葬禮、他對自己嫂子的曖昧、以及他的殘忍和不合時宜,都顯示出他本質上更接近於他所憎恨的印第安人(事實上他的印第安語說得跟刀疤的英語一樣好)。他其實就是白人中的刀疤但他又渴望融入文明,渴望迴歸家庭,渴望得到自己嫂子的愛。他對自己侄女執著地搜尋,其實就混雜著這兩種情緒,一是野性中不可遏制的復仇和嗜血衝動,二是對已經逝去的家庭的濃濃情結。
電影一頭一尾都是用門作為景框,片頭是開啟門看見伊森從荒野中走來,結尾是從門框看見伊森轉身離開這個家,門隨之關閉。一道門隔開了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英雄總是試圖走進這道門,卻發現永遠也走不進來。馬丁的形象與1954年《原野奇俠》裡的喬伊以及1969年《大地驚雷》裡的馬蒂是一致的同一組型別人物,他們都是作為青年人重新見證英雄的行為。所不同的是,喬伊從一開始就極其崇拜肖恩,他的見證不過是反覆確證了肖恩那神話般的身手。而馬蒂則是一開始對警長非常不信任而且不屑,但一起經歷磨難後才發覺英雄依然還是當年那個英雄。則都折射了當時青年對父輩的態度,以及父輩渴望挽回聲譽的努力。而在1956年的這部《搜尋者》中,馬丁與伊森的關係則最值得品味。馬丁並不崇拜伊森,他之所以一直跟著伊森一起搜尋,不是因為信任伊森,恰恰相反,他感覺到了伊森的瘋狂。
馬丁的家庭線是這部電影在荒野搜尋線之外的一條副線,這條副線是這部電影最妙趣橫生的部分,也是洋溢著歡樂的部分。作為馬丁的女友羅麗,她如同所有西部片女性那樣始終勸說馬丁放下槍、走下馬,迴歸到家庭中來。但馬丁出於對伊森的不放心而拒絕了羅麗。之後馬丁雖然寫信給羅麗,但送信給羅麗的人卻藉機追求羅麗。最後羅麗居然與這個送信人結婚了。婚禮當天,大家載歌載舞的時候,伊森和馬丁回來了,然後馬丁和那人展開了一場決鬥,打了場流氓架。這一段看得我相當歡樂。而且在搞笑之外,導演其實也是與伊森做了對比。馬丁仍然是一個有家可回的人。事實上他最後也的確跟著羅麗一起進入了那道門。只有伊森是真正的永遠孤獨一人的。他在門口徘徊了一陣,掉轉馬頭,離開,然後門關上。英雄與家庭就如此被隔開了。門的背後就是文明、社群、家庭。英雄永遠不得進入。
印第安人在這部電影中好歹有了行為的動機,而不再是過去西部片那樣完全是一種推動劇情發展的道具型人物。刀疤殺人的理由是白人殺害了他的兒子。其實刀疤跟伊森非常像。但印第安人作為主體性的地位依然不存在,那個可愛的印第安女孩“看”,出來就是為了搞笑的,她莫名其妙被馬丁買了當媳婦,而馬丁懊惱地將她一腳踢下了床,說實話這段我雖然也看笑了,但也覺得蠻不舒服的,真太不把人當人看了。而“看”最後也無辜地被白人軍隊殺死了。馬丁的半印第安人血統身份,在這部電影裡其實毫無意義,因為根本沒有對馬丁的行動造成任何影響,也沒有推動劇情的發展。很多人喜歡強調馬丁印第安人血統這件事,但在我看來,其對影片意義不大,也絲毫不能證明這電影因此而更加同情印第安人。
-
12 # 觀滄海影閣
故事發生在內戰之後的美國西部。故事大概講的是,退伍老兵伊森回到自己的故鄉,與哥哥一家團聚。印第安人突如其來,打破了這種其樂融融的生活。哥哥嫂子他們被殺害,黛比則被擄走。伊森與馬丁一起踏上了搜尋的道路,最終小女孩被帶回,酋長被殺。片中伊森對印第安人的仇視,甚至因為小女孩長大後嫁給了酋長,一度想要把小女孩殺害。當時美國社會的種族之間的隔閡被描寫的淋漓盡致。
這部充滿種族主義的電影,原則上應該是嚴肅、充滿血腥的,但在白人內部卻充滿著笑點,有點像喜劇電影。他們的表演,並不像反映種族主義電影應該有的殘忍、血腥、緊張、衝突…,反而表演上,有些舒緩、緩慢、搞笑。
馬丁與羅莉的橋段妙趣橫生,在電影中洋溢著歡快的情節。羅莉勸說馬丁放下槍,兩人結婚,迴歸家庭,過普通人生活。但馬丁出於對伊森的不放心而拒絕了羅莉。之後馬丁寫信給羅莉,而送信人卻藉機追求羅莉,最後羅莉嫁給了送信人。婚禮上,伊森和馬丁趕回,馬丁與那人打架搶親。
馬丁買下印第安女孩當媳婦,而馬丁又懊惱地將她一腳踢下了床,充滿戲劇的反覆清潔。
五年的尋找過程中,導演安排了不少插曲,“神經不正常女”、野外生存、送信人的挑逗等等。
伊森對印第安人充滿了敵意,一開始打算將被印第安化的黛比殺死,最後伊森還是救出了黛比,沒有殺她。充滿圓滿的喜劇結局。
電影中馬丁與伊森的爭執也不顯得那麼激烈、火藥味十足,反而感覺比較舒緩。
電影中的音樂大多也比較歡快,讓人心情比較愉悅,忘記了這是一部帶有種族主義衝突的電影。
-
13 # 不野板凳
您好,我不知道為什麼發笑,這部片子是一個老兵尋找自己被印第安人抓走的小侄女的故事,千里追兇,歷經五年成功殺掉印第安人成功救出,有激烈的槍戰,有愛情,有鍥而不捨內在精神!這是白人和印第安人,愛情和親情結合的一部片子,電影結尾很幸福,可是我想導演表現的不僅僅如此吧,你看完能想到什麼呢?
-
14 # 熒屏八戒
首先說說對這部影片的感觸。
在尋找小侄女黛比的過程漫長又艱辛,當伊森找到黛比時卻發現黛比已經被印第安人同化,而此時,伊森所想的就是要殺掉她,這也是歸咎於伊森內心的種族觀念。可當他在山洞前將黛比抱起時,往日的親情都回來了,他溫柔的抱著黛比說:“黛比,我們回家。”也許這才是他面對自己的良心對自己最好的救贖。
而影片最後,伊森一人靠立在門前望著遠方一望無際的荒漠,漸漸走遠。這個鏡頭使用了剪影的效果,顯得他尤為孤獨,屋裡的歡樂與天倫好像與他無關,因為英雄這個形象永遠是孤獨一人,伊森依然是屬於浩瀚荒漠的獨行者。最後的這個鏡頭令人無限感傷。
當然這部影片也有不少讓人感覺搞笑的環節:
1.當牧師帶領伊森和馬丁等騎兵小隊,在河邊與科曼切族相遇。與科曼切族的刀疤第一次正面交鋒的場景。這個片段還是很搞笑的,尤其是策馬過河的場景還有牧師戰鬥時的射擊姿勢,都讓人覺得很有笑料。
2:伊桑進入騎兵要塞時,在旗幟的上方出現了電線,這個細節讓人一下子跳出了電影內容。還有死去的印第安人還在喘氣,這個細節也處理的不夠好,讓人忍不住笑了出來。
3、當騎兵們準備穿越白雪覆蓋的河面時,河岸上出現了二十世紀才有的汽車。還有馬丁和伊森在尋找黛比時,在途中與科曼切族的女人交換物品時,卻因為語言不通,交換了一個老婆。而且是這個老婆還是個大肥妞,這段讓人感覺可以笑三年了。
-
15 # 小城大事1983
先說題外話,這電影笑點比我想象中得要多,就像某人說的,這片子種族主義態度太明顯了,荒野搜尋部分總是壓抑、嚴肅、緊張,而一到白人家庭內部則充滿歡聲笑語。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電影也就分成兩條線索,一個是家庭線,一個是荒野線。當然按我的解讀這倒跟種族歧視沒關係,事實上傳統西部片裡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一直是作為對立項而存在的,而作為西部片主角的西部英雄則總是身兼兩種屬性又無法真正融入到任何一方里去。
男主角伊森其實整個是與文明世界格格不入的,無論是他對待他親人的葬禮、他對自己嫂子的曖昧、以及他的殘忍和不合時宜,都顯示出他本質上更接近於他所憎恨的印第安人(事實上他的印第安語說得跟刀疤的英語一樣好)。他其實就是白人中的刀疤。但他又渴望融入文明,渴望迴歸家庭,渴望得到自己嫂子的愛。他對自己侄女執著地搜尋,其實就混雜著這兩種情緒,一是野性中不可遏制的復仇和嗜血衝動,二是對已經逝去的家庭的濃濃情結。
電影一頭一尾都是用門作為景框,片頭是開啟門看見伊森從荒野中走來,結尾是從門框看見伊森轉身離開這個家,門隨之關閉。一道門隔開了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英雄總是試圖走進這道門,卻發現永遠也走不進來。
馬丁的形象與1954年《原野奇俠》裡的喬伊以及1969年《大地驚雷》裡的馬蒂是一致的同一組型別人物,他們都是作為青年人重新見證英雄的行為。所不同的是,喬伊從一開始就極其崇拜肖恩,他的見證不過是反覆確證了肖恩那神話般的身手。而馬蒂則是一開始對警長非常不信任而且不屑,但一起經歷磨難後才發覺英雄依然還是當年那個英雄。則都折射了當時青年對父輩的態度,以及父輩渴望挽回聲譽的努力。而在1956年的這部《搜尋者》中,馬丁與伊森的關係則最值得品味。馬丁並不崇拜伊森,他之所以一直跟著伊森一起搜尋,不是因為信任伊森,恰恰相反,他感覺到了伊森的瘋狂,從一開始就預見到伊森可能會親手殺害自己的侄女,從而決心阻止他。父輩的神話形象、西部英雄的神話形象,在這部電影中首次被青年所警惕,並且質疑他們的殺人行為。
馬丁的家庭線是這部電影在荒野搜尋線之外的一條副線,這條副線是這部電影最妙趣橫生的部分,也是洋溢著歡樂的部分。作為馬丁的女友羅麗,她如同所有西部片女性那樣始終勸說馬丁放下槍、走下馬,迴歸到家庭中來。但馬丁出於對伊森的不放心而拒絕了羅麗。之後馬丁雖然寫信給羅麗,但送信給羅麗的人卻藉機追求羅麗。最後羅麗居然與這個送信人結婚了。婚禮當天,大家載歌載舞的時候,伊森和馬丁回來了,然後馬丁和那人展開了一場決鬥,打了場流氓架。
這一段看得我相當歡樂。而且在搞笑之外,導演其實也是與伊森做了對比。馬丁仍然是一個有家可回的人。事實上他最後也的確跟著羅麗一起進入了那道門。只有伊森是真正的永遠孤獨一人的。他在門口徘徊了一陣,掉轉馬頭,離開,然後門關上。英雄與家庭就如此被隔開了。門的背後就是文明、社群、家庭。英雄永遠不得進入。
印第安人在這部電影中好歹有了行為的動機,而不再是過去西部片那樣完全是一種推動劇情發展的道具型人物。刀疤殺人的理由是白人殺害了他的兒子。其實刀疤跟伊森非常像。但印第安人作為主體性的地位依然不存在,那個可愛的印第安女孩“看”,出來就是為了搞笑的,她莫名其妙被馬丁買了當媳婦,而馬丁懊惱地將她一腳踢下了床,說實話這段我雖然也看笑了,但也覺得蠻不舒服的,真太不把人當人看了。而“看”最後也無辜地被白人軍隊殺死了。
馬丁的半印第安人血統身份,在這部電影裡其實毫無意義,因為根本沒有對馬丁的行動造成任何影響,也沒有推動劇情的發展。很多人喜歡強調馬丁印第安人血統這件事,但在我看來,其對影片意義不大,也絲毫不能證明這電影因此而更加同情印第安人。
影片中兩處都是毫無預警地讓觀眾驚奇。一處是片頭,伊森哥哥一家人和牧師開心地吃著飯呢,只是有人在進屋前說被偷了一頭牛,他還開玩笑說以後養豬算了,沒人會偷豬。導演沒給出任何暗示,這句話就像他們說的所有話一樣感覺無關痛癢,走神的話可能根本不會注意,但誰能想到這被偷的牛導致了伊森哥哥一家被屠殺的悲慘結局?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是希區柯克來處理這一段會如何?他也許會預先讓觀眾知道這是印第安人偷襲前的一貫策略(就像《精神病患者》所作的那樣,先表現一個被害者如何被殺,之後每次有別人進入那家旅館尤其是接近那個浴缸,都會讓人提心吊膽)。這個預先讓觀眾知道的“定時炸彈”,會讓接下來整個原本平淡無奇甚至枯燥乏味的早餐場景顯出一種緊張感和焦慮感。尤其是當男人門決定集體出去追蹤頭牛賊的時候,觀眾會在心底吶喊,求求你們千萬別去,他們就是要誘走你們,然後再偷襲你們的家庭!
但約翰·福特選擇了驚奇而非懸念。當一群人發現了被殺害後扔在路邊不要的死牛的時候,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中計了。這時候畫面馬上跳到伊森哥哥一家人那,他們遠遠看到了印第安人在接近他們的房子。但這最後的驚奇卻是以早餐場面的冗長乏味為代價的,因為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重大轉折,所以早餐那一段根本無法吸引起觀眾的重視,他們的談話也就變成純粹的家長裡短。
另外一處使用驚奇,是伊森搜尋回來,卻什麼也沒有告訴馬丁他們,然後晚上,當有人說看到伊森的侄女的時候,伊森突然告訴他,你看到的是穿著她衣服的印第安人,因為那個女孩已經被殺害了,是我在搜尋的時候看見了她的屍體,並將她掩埋。
這一段用驚奇效果,我覺得就比懸念效果好。因為當那人說找到伊森侄女的時候,觀眾會一喜,長久的搜尋終於有了結果。這個時候伊森突然告知那個女孩已死,就會馬上讓觀眾情緒由喜轉悲。這種對觀眾情感的調控,處理得相當好。
而貫穿影片始終的最大懸念,就是伊森最後會不會殺死自己的侄女。因為影片前面已經多次表現伊森的瘋狂和他準備殺死自己侄女,所以後來他的搜尋行為就出現了對觀眾複雜的情感調動作用。一方面,觀眾希望他的搜尋能成功,因為已經持續五年了(而且早點找到,馬丁就能早點回去阻止羅麗和那個送信男的婚禮了);但同時,觀眾會擔心他的搜尋,因為一旦他找到自己的侄女了,那麼他很有可能會馬上殺死她。
這種複雜情緒,在最後部分讓觀眾的心徹底被調動起來,馬丁策馬追趕自己的侄女,所有人都以為他要殺死那個可憐的姑娘了,誰知道他一把將女孩抱了起來,他說,孩子,我們回家了
所以,型別片很大程度上就是為觀眾營造一個“前提”,觀眾只有帶著預先知道“前提”的心觀看電影,才能體會到快樂
-
16 # Yz哩剪輯
約翰·福特在1954年寫的小說,它體現了一個故事從書本到銀幕轉變過程中的關鍵變化。大部分的電影改編需要對情節作一些調整,在福特的《搜尋者》中,我們見證了中心人物伊森·愛德華茲的主要變化,同時,這種變化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意義產生了影響。福特對愛德華茲作了部分改造,基於一個黑暗的門的構圖,這部電影運用了一種特殊的影像設計這種影像設計表明了電影敘事有時可以補充或超越文學敘事。
儘管大部分的中心情節要素仍然保持完整,改編過程中最重要的變化是主角伊森·愛德華茲。在小說裡,他是一個相當傳統、沒有任何複雜心理的西部英雄。他營救了他的侄女,然後回家。但是,電影裡,他的性格在三個方面顯得非常複雜。
首先,影片的開頭細微但確定無疑地暗示了一個神秘且可能犯過罪的過去:自從內戰結束,伊森明顯地拒絕回家,他還很可能參加了一些影片未提及的、危險的、暴力的或是非法的活動。其次,福特的伊森在危險的情慾裡掙扎。在開場有關伊森和他嫂子瑪莎的那一段,就暗示了伊森預料到這種愛將會違反他應當遵守的家庭倫理,因而他不得不壓抑他對瑪莎的愛。
一方面,《搜尋者》以線性的探索展開敘事。馬蒂·波利和伊森尋找失蹤的黛比,後者被科曼奇部落的斯卡綁架了。情節最終以古典的方式結束,他們找到了黛比並且一同回家。但是,在整個線性前進的情節中,有一處是相反的:內部的尋找似乎在向後和向內移動,審視著伊森扭曲的心靈和黑暗的過去。
在接下來的一個場景裡,伊森迫上了黛比,但並沒有殺她。電影在這裡暗示了伊森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很多,他在尋找黛比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可怕的一面。也許,剝了斯卡的頭皮,也是他與自己黑暗靈魂的一場帶有淨化性質的對抗。在馬蒂的幫助下,整個追尋過程讓他看到了自己粗野、原始的一面。最後,他決定放黛比一條生路,同時也是—至少部分地是他決定認識、解放自己的暴力慾望,並擺脫過去。因為想要恢復家庭生活,伊森的敘 事變成了他對內心那股威脅家庭生活的黑暗激情的追問。
伊森的兩種追尋之間緊張關係的戲劇化,透過聚焦於黑暗的通道入口的鏡頭模式來體現。在開場的時候,從瑪莎後面拍攝的34鏡頭顯示了她站在門口,視線穿越了整個平原。屋子內部的黑暗與門口的亮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接下來的鏡頭裡,瑪莎走向門廊,同時,她望著從遠處走來的伊森。結尾處,當伊森將黛比送到她和喬治薩的新家時,同樣的鏡頭再次出現。黛比和喬治薩走進內部的黑暗中,接著出現了新婚的馬蒂和他的妻子。伊森站在門廊裡,有些猶豫,然後,他轉身走進了沙漠。
這些鏡頭都將伊森置於一個流浪者的位置,與他努力靠近的家庭內部相隔離。而且,家庭的外部總是黑的,以此暗示了黑暗的現實,而不是人們通常所想到的家庭內部,這使畫面更加複雜。在一種重要的意義上,我認為這裡的外部代表了一個伊森必須走過的野性及原始的世界,而家庭的內部,對伊森來說則代表與他對瑪莎不倫的愛相連的黑色且危險的激情。
在這兩個有關黑暗門道的場景中間夾著第三個場景,在這個場景裡,黑暗的空間不僅是故事的轉折點,而且是對敘事的開始和結尾之間差異的衡量。在殺了斯卡之後,伊森一路追著逃亡的黛比到了一個山洞。這時候的鏡頭是關於內部的一箇中遠景,這裡的構圖清晰地複製了影片開始和結尾處關於門道的鏡頭。在靠近求饒的黛比後,伊森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殺了她,而是把她舉了起來,說:“我們回家吧。”在他殘忍地剝掉斯卡的頭皮後,作為轉折點的一部分,這個場景對伊森來說,也是部分及暫時的拯救,因為當他走進黑暗的時候,他竟暗自壓抑了將要爆發的暴力行為。
在同樣的地點,當他釋放了黛比的時候,伊森認識到了自己暴力的激情,且很好地控制了它。當他在門口轉身走向沙漠時,剪接變成了一種承認:伊森是不可能走進家庭的。就像畫外音所說的,他必須繼續“尋找他的心靈和靈魂”。在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過程中,故事有許多改變,其背後存在著社會和個人的原因。明顯的是,福特版的故事是令人困惑和不安的,因為它在人物和敘事裡插入了種族和性的議題。在這種情況下,將文學敘事改為電影敘事不僅是對人物和主題的解釋,而且是在創造不同的人物和主題。
-
17 # 吳哥天天創作影視
電影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兩個近乎偏執的男人對女孩的搜尋,一部分是有些滑稽的家庭搞笑。在第一部分中,兩個男人搜尋的目的是什麼,電影始終沒有明確的交待。按照常理親人是應該尋找到,可是沒有必要窮盡大半生的精力走遍整個美國,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合乎邏輯!難道兩個男人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男人是女孩的叔叔,有不可告人目的的只能是青年,但青年是喜歡朋友家的女兒的,他們二人這麼拼命的尋找怎麼理解都沒有來由。不管怎麼說,兩個人近乎瘋狂的搜尋是不正常的。或許真的如網上評論說,男人是要尋找家的感覺,青年則是要為了保護女孩免遭男人毒手?但是,透過影片的描述我真的沒有看出這一層面!電影另外一部份的家庭搞笑,則讓人看起來非常彆扭,它與影片的整體風格明顯不協調,而且關於搞笑橋段的設定也並不新鮮,完全是生硬的搞笑,比如新郎與青年扭打時中眾人的反應,他們明顯是在看熱鬧,一點都不現實。從以上可以看出,電影在最基本的情節與風格上都難以做到統一和合理,這樣的電影看起來不讓人費解嗎?
-
18 # 聚焦小浩
電影的開頭,瑪莎開啟門,攝像機位在她身後,逆光,可以看清楚的是門外的景象,隨著瑪莎走出門,鏡頭跟隨她推出,視野逐漸開闊,遠處逐漸出現一個人。透過這個鏡頭,福特首先給我們展示了環境:西部的荒漠,這個資訊量比較低。然後他要交待人物,很顯然,鏡頭的焦點是那個從遠處走來的人,那麼,這個人是誰?這個資訊量就很高了,因為我們看不清楚,而且我們不得不關心他,到現在為止,就出現倆人,另一個還在看這個人,所以這個人是誰的資訊量將是片子開頭一組鏡頭的重點。接下來透過一系列嫻熟的遠景、中景、近景之間的切換,透過人物的表達,引入了這個人:伊森,孩子們的叔叔,從遠處回來。在這組鏡頭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有這樣一個鏡頭,時間大約5秒,家庭成員逐漸從各個方位走出,站立於門前的廳廊下,互不重疊,交待的非常詳細,而且都翹首以盼的看著遠方的人。這個鏡頭非常好,它非常簡潔的直接的引出了家庭人物,但是並沒有在這些人物身上放置任何的資訊量,他們都在遠眺,所以,觀眾的眼睛看見了這些人,但是焦點仍然在螢幕外,那個遠處騎馬走來的人身上。這樣做,不但有效的介紹了次要,而且愈發突出主要。
-
19 # 微微辣剛好
先說題外話,這電影笑點比我想象中得要多,就像某人說的,這片子種族主義態度太明顯了,荒野搜尋部分總是壓抑、嚴肅、緊張,而一到白人家庭內部則充滿歡聲笑語。
電影一頭一尾都是用門作為景框,片頭是開啟門看見伊森從荒野中走來,結尾是從門框看見伊森轉身離開這個家,門隨之關閉。一道門隔開了家庭與荒野、文明與野性。英雄總是試圖走進這道門,卻發現永遠也走不進來。
馬丁的家庭線是這部電影在荒野搜尋線之外的一條副線,這條副線是這部電影最妙趣橫生的部分,也是洋溢著歡樂的部分。作為馬丁的女友羅麗,她如同所有西部片女性那樣始終勸說馬丁放下槍、走下馬,迴歸到家庭中來。但馬丁出於對伊森的不放心而拒絕了羅麗。之後馬丁雖然寫信給羅麗,但送信給羅麗的人卻藉機追求羅麗。最後羅麗居然與這個送信人結婚了。婚禮當天,大家載歌載舞的時候,伊森和馬丁回來了,然後馬丁和那人展開了一場決鬥,打了場流氓架。
這一段看得我相當歡樂。而且在搞笑之外,導演其實也是與伊森做了對比。馬丁仍然是一個有家可回的人。事實上他最後也的確跟著羅麗一起進入了那道門。只有伊森是真正的永遠孤獨一人的。他在門口徘徊了一陣,掉轉馬頭,離開,然後門關上。英雄與家庭就如此被隔開了。門的背後就是文明、社群、家庭。英雄永遠不得進入。
印第安人在這部電影中好歹有了行為的動機,而不再是過去西部片那樣完全是一種推動劇情發展的道具型人物。刀疤殺人的理由是白人殺害了他的兒子。其實刀疤跟伊森非常像。但印第安人作為主體性的地位依然不存在,那個可愛的印第安女孩“看”,出來就是為了搞笑的,她莫名其妙被馬丁買了當媳婦,而馬丁懊惱地將她一腳踢下了床,說實話這段我雖然也看笑了,但也覺得蠻不舒服的,真太不把人當人看了。而“看”最後也無辜地被白人軍隊殺死了。
馬丁的半印第安人血統身份,在這部電影裡其實毫無意義,因為根本沒有對馬丁的行動造成任何影響,也沒有推動劇情的發展。很多人喜歡強調馬丁印第安人血統這件事,但在我看來,其對影片意義不大,也絲毫不能證明這電影因此而更加同情印第安人。
-
20 # 秋山卍風月
電影《探索者》影片中我覺得幾個電影穿幫鏡頭戳中笑點:1、當印第安人追趕騎兵時,克萊頓從馬上落入水中,但後面出現的鏡頭中他卻渾身幹。2、騎兵準備穿越白雪覆蓋的河面時,河岸上出現了二十世紀才有的汽車。3、死去的印第安人還在喘氣。
回覆列表
影片也有表達對文明與暴力野蠻之間的思考。片中伊森及其他得白人家庭代表著文明,而科曼切族人代表著暴力與野蠻。片中表現白人家庭的場景都是融洽歡樂的,這也是影片的喜劇元素所在,而科曼切族人中的生活可以看出氣氛是濃重嚴肅的。但影片在文明與野蠻的表達上卻又是曖昧的。伊森和其他人都是在用文明的名義做著暴力野蠻的行為。影片最後伊森和其他人衝進科曼切人的營地屠殺科曼切人,而伊森也學科曼切人把刀疤的頭皮割了下來。影片在這方面還是表達出對伊森和其他人的行為是有批判意味的,
影片最後伊森抱起黛比說了句:“我們回家了。”也在最後告訴我們伊森放下了種族的包袱,接納了黛比。
還有不得不說的就是影片開始和最後那個出色的門框構圖。一開始透過門框看到伊森從遠處走來,最後,同樣是透過門框黛比和馬丁與鄰居一起走進家裡而伊森卻獨自笑著離開了。英雄終究是孤獨的,他還是屬於外面著一大片荒漠,他只是一個浪人而已,這不免讓人有點悲傷啊
《搜尋者》是1956年約翰福特的影片,這部影片在西部電影的歷史中被奉為經典重的經典,當中許多鏡頭被奉為不可超越的經典,這部影片從整體上看來其實雄渾磅礴,粗獷不羈,不單單塑造了影片中伊森這個給人印象深刻的英雄形象還為大家深刻呈現出了歷史的現實問題,讓人看了之後內心大為所動。
簡單的概括影片就是主人公伊森數年如一日的尋找被印第安人帶走的小侄女黛比並且追殺殺他親人的印第安人的故事。伊森是一個剛從南北戰場上歸來的南方軍,歸來後他住到了哥哥家,可是有一天,印第安部落襲擊了哥哥家所在的小鎮,哥哥一家被殘忍的殺害,印第安人還擄走了他的兩個侄女,伊森與哥哥收養的孩子,具有八分之一印第安血統的男孩馬丁一起開始了搜尋的漫漫過程。
影片從很多微小的細節都為觀眾深刻刻劃出了伊森用心良苦,頑固、正直、叛逆、彪悍剛毅的形象,這也是導演福特的影片中一貫的男人形象。影片中伊森是一個相當頑固男人,有根深蒂固的種族概念,對於他第一次見面的馬丁,即使是自己哥哥領養的孩子,就因為他有八分之一的印第安血統,他就已經很明顯的表現出不屑和厭惡的感情,種族歧視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小侄女被印第安人擄走後他窮追不捨的搜尋行為或許我們可以看作是他對白人血統純淨的追求,他極度的反對異族通婚,這也從側面隱晦的反映出他對血統的頑固要求。影片中其實對於伊森有一定的批判態度,並不像以前一位的歪曲並醜化印第安人,這是西部電影的一項很大的進步,雖說如此,但片中所刻劃的伊森依然是一個成熟穩重,特立獨行,外表冷酷但卻內心溫柔的人,在影片開頭有幾處細節為我們細微的透漏出了伊森與哥哥的妻子瑪莎之間微妙的關係,影片前部分伊森兩次親吻瑪莎額頭,而瑪莎甚至不願轉身進門,而是一直含情脈脈的望著伊森倒退著進屋,伊森與哥哥的再聚也僅僅是以冷靜的握手來表達,從這裡便可看出伊森內心的感情世界,而和之後瑪莎被殺也必定是伊森心中的仇恨根源,所以這這致使他更為殘忍的對待印第安人。這一點倒是能夠被我們更心安理得的接受。
搜尋小侄女黛比的過程漫長又艱辛,當伊森找到黛比時卻發現黛比已經被印第安人同化,而此時,伊森所想的就是要殺掉她,這也是歸咎於伊森內心的種族觀念。可當他在山洞前將黛比抱起時,往日的親情都回來了,他溫柔的抱著黛比說:“黛比,我們回家。”也許這才是他面對自己的良心對自己最好的救贖。
而影片最後,伊森一人靠立在門前望著遠方一望無際的荒漠,漸漸走遠。這個鏡頭使用了剪影的效果,顯得他尤為孤獨,屋裡的歡樂與天倫好像與他無關,因為英雄這個形象永遠是孤獨一人,伊森依然是屬於浩瀚荒漠的獨行者。最後的這個鏡頭令人無限感傷
影片也採用了大量的大遠景鏡頭,充分的展現了美國西部的豪放粗獷的自然風光。也實在是把我美翻了
瞧瞧這構圖,這景色,也是夠六的啊
最後,這個《搜尋者》確實值得一看,我已經準備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