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王小波(1952-1997),男,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他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0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結婚,同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1] 1984年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諸國。1988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9月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年僅45歲。
7
回覆列表
  • 1 # 羽戈

    王小波的雜文,不僅在於智性的表達,更在於,他力圖詮釋,為什麼要追求智性,為什麼要過一種智性的生活。換言之,他在說理的同時,還告訴讀者,為什麼要說理。

    在王小波筆下,說理與智性,有一個特定的說法,叫“明辨是非”。按理說,明辨是非該是人類成長的方向,倘不明辨是非,難道要不分是非麼?然而中國恰恰有一大傳統:難得糊塗。它可以分解為兩個關鍵詞,一是裝傻,二是比傻。對一些人而言,你的確難以分辨,他們的糊塗,到底出於自願,還是被迫,不過其終點並無差別:“有一些時期,每一天都是愚人節。”那些愚人,不止喪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甚至喪失了明辨是非的動力,他們構成了“沉默的大多數”,以裝飾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

    青年王小波曾受蕭伯納的劇本《芭芭拉少校》誤導,痛下決心,不想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後來他改悔了,反其道而行之,以至他所寫作的雜文,“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這背後的轉向,他曾用知識分子意識來解釋,諸如“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對於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為重要”“在我身上,追求智慧的衝動比追求快樂的衝動還要強烈”云云。不過我覺得,明辨是非絕非知識分子的專利,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該如此,王小波不是說過麼,倫理問題——“理智是倫理的第一準則”——是大家的事(其實知識分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未必一定超過普羅大眾,這一點就當下來看錶現尤為鮮明)。我願以最大的善意揣測:在明辨是非與難得糊塗這兩個選項之間,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前提是允許他們自由選擇。

    真正的問題在於,在“每一天都是愚人節”的殘酷語境之下,愚人都以為自己腦中和手中掌握了“是”,或者有人替他們決定什麼是“是”什麼是“非”,因此再無必要分辨是非。這所導致的最大戕害,還不是是非的混淆與湮滅,而是思想本身的淪喪,我們既不知道怎麼去思考,更無從發掘“思維的樂趣”,捍衛思想的尊嚴。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關於說理,相比說出什麼道理,怎樣說理毋寧更為重要。現在可以補充一句:為什麼說理毋寧更為重要。王小波喜歡談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長處只是會以理服人,假如不講理,他就沒有長處,只有短處,活著沒意思,不如死掉。”我還是以為,不獨知識分子,但凡正常人,都要講理,都要以理服人,能否做到這一點,恰是常人區別於愚人的顯著標志。

    生於1952年的王小波,慣於拿他的青春期生活說事,那個年代強權當道,無理可講。我們生存的年代,貌似有所進步,實際上能好到哪裡去呢:理性與客觀、中立一道,漸漸淪為貶義詞,說理毫無立錐之地,現在流行什麼,試看一位名人的教導:

    “你說話很溫和,你觀點很中立,你性格很寬容。

    那你不要寫公號文章了。

    你不適合。

    你看了《烏合之眾》就會知道,任何時代的領袖,包括意見領袖,都是特別偏激的。

    偏激的觀點才具有煽動性。

    你的標題必須簡單粗暴,情緒明確。

    愛憎特別分明的人更適合寫新媒體文章。”

    假如王小波在世,撞見這一幕,不知作何感想。他畢生都在與愚蠢、偏見搏擊,時至今日,愚蠢和偏見依然大行其道。他曾經被強權發配為“沉默的大多數”,生於今世,恐怕得照舊直面沉默的厄運。

    反抗沉默,可謂王小波的宿命。“……我認識很多明理的人,但他們都在沉默中,因為他們都珍視自己的清白。但我以為,倫理問題太過重要,已經不容我顧及自身的清白。”寫完這段話的22天后,他因突發心臟病而猝死於中國的午夜。他的英年早逝,使這些平實的漢字,竟有了一絲壯烈的味道,尤其是對照每況愈下的現實而言。

    我願在王小波的英靈之前,冠以“說理者”三字,以示我的感激和紀念。也許,恰恰因為這不是一個適合說理的時代,說理才愈發具有意義;這不是一個適合王小波生存的時代,閱讀王小波才愈發迫切。

  • 2 # 一二人之心

    王小波小說寫得好,我喜歡讀,但我文學素養不高,就不多說了。在這兒特別想介紹他的一篇雜文,題為《有與無》。這篇文章結尾一段這麼說:

    現在可以說到我自己。我從小就想寫小說,最後在將近四十歲時,終於開始寫作——我做這件事,純粹是因為,這是我愛的事業。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須做——這是一種本質的區別。我個人以為,做愛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為什麼要做的事則是“無”。因為這個緣故,我的生活看似平淡,但也不能說是“無”。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人在年輕時,心氣總是很高的,最後總要向現實投降。我剛剛過了四十四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決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

    我至今記得,我頭一次讀到最後兩句時候,那種直擊內心的震撼感覺。寫這篇文字時,他44歲,而作為肉身的王小波只活了45歲。他做到了。

  • 3 # 邊緣人看世界

    其實,近年來,文化界一直有一個怪異的現象值得關注,那就是“牆內開花牆外香”,不少作家的作品遭遇到的恰恰就是這種現象。

    20年代,從國外到國內,王小波作品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熱點。但這只是止於民間,主流文化似乎對此視而不見。王小波生前兩獲臺灣《聯合報》中篇小說大獎,在海外華人文學界獲得普遍稱譽,但當其期望進入內地文壇體制時,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難。這或許從大家習以為常的閱讀興趣或審美方式上不太容易找到答案,但他的作品受到主流冷遇是個不爭的事實。

    王小波既寫小說,也寫雜文,他的成名作《青銅時代》《白銀時代》《黃金時代》被稱為“時代三部曲”,從過去、現在寫到未來,既有歷史的歸結,也有明天的預言。客觀上講,語言相對晦澀,跳躍度大,讀起來難度大。

    1997年,王小波辭世後,他的作品幾乎是一夜走紅。他的作品被空前的傳播和接受,在民間與知識界都引起巨大反響,作品的發行量至21世紀仍為90年代小說家中的佼佼者。各種形式的王小波紀念會、作品研討會層出不窮,一時間王小波現象席捲文壇、文藝界與文學批評界。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王小波的雜文。他的雜文對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所有的荒謬和苦難作出了最徹底的反諷。更重要的獨樹一幟,完全唾棄中國現代文學那種“軟”以及傷感和諂媚的傳統,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 創作獨特,富於想像力、幻想力之餘,卻不乏理性精神。充滿了一種骨氣、硬氣和正氣。有力地亮出了批判的“匕首”,是一種震撼人心的“力作”,而這種精神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並不多見,因而我以為具有十分可貴的品格和價值,值得珍惜。

    20年來,與其說大家更多地在懷念王小波,不如說整個社會特別是文化界、知識界對這種真正批判精神的渴望與期盼。

    可以預言,在新的可以代替王小波批判意識和精神的作家出現之前,王小波現象還將持續下支。

    我個人不很喜歡他的文字,但是我欣賞他文字裡隱藏的這種力量。因為真實!

  • 4 # 天馬行文

    20年前的今天王小波去世,省前當過工人和民辦教師,曾是名牌大學講師,卻辭職當自由撰稿人;生前稍顯寂寞,去世後出現“王小波熱”,直至今日。稍顯短暫的人生內,直率質樸的王小波留下數不盡的話題,正如這句話: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二十五歲的王小波與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相識並戀愛。當時在王小波朋友圈中傳閱的小說手稿《綠毛水怪》是二人相識的契機。李銀河聲稱自己被王小波的才華所深深地吸引。此後,他們相知相守相伴,直到王小波死去。悲慟的李銀河寫下悼文《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王小波這樣形容自己:一個又高又瘦又醜的傢伙,渙散得要命,出奇的喜歡幻想。然而正是這個“醜陋”的傢伙,給當時的文壇帶來了深邃獨特的文字和思想,在他逝世之後,他的作品引起空前的關注 。

      對比今天王小波所受到的關注,他的經歷坎坷,而且他的小說也一直不能出版。就在有人準備出版他的作品的時候,王小波溘然而逝。

      王小波已經成了大眾傳媒中塑造的新的超級英雄,他終於等到了他對於那些話語的勝利,但具有某種諷刺意味的是,最後他卻被他曾經如此尖銳地批判的東西所極度推崇,當他所嘲笑的變成了他最熱烈的擁護者的時候,這究竟是勝利還是報復?

    王小波筆下的愛情,既不掩飾慾望,又不推崇慾望,熱愛慾望的同時並不歌頌慾望。那些個戀愛的主人公像是在鹽湖上游弋的天鵝,無視四周的荒涼,維持心底的優雅。縱然天地間寸草不生,於互相依偎的微末之間,已然是芳華遍野星漫天。

    李銀河曾在自傳中回憶他們第二次見面時,王小波即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在李銀河驚訝這樣的直白之餘,王小波還開始為自己“推銷”毛遂自薦要做人家男朋友。想想那個場景,怕是在開放直白程度遠遠勝於之前的今天看來,也會讓對方吃一驚。而這麼會“撩妹”的王小波在當時的李銀河看來,卻是狂妄裡透著真性情,簡單直接裡帶著點可愛,有趣的人,總能帶給人驚喜,也能讓人會心一笑。

    王小波有才華、有思想,他追求民主、追求自由;講實際、講良心、不講假話。他是個耿直的人。他的作品就體現了他的風格。可惜英年早逝,如果生命能再延長20年,該多好。他會留下更多、更成熟、更具風格的作品。

       最後,希望大家接受王小波的教訓,不管多忙,任務多麼重,也要愛護身體。生活要規律,勞逸結合。不要吸菸,有病早看醫生。

  • 5 # 海子不鹹

    王小波大概是個怪人。

    大部分人是這麼認為的,人長的醜,文字寫的很怪,又有一個研究性學的妻子等等,林林總總的因素加在一起足夠你不喜歡他了。

    不過今天二狗也來說說為什麼二十年了王小波依舊被人喜歡著,先拿自己的原因來說,接觸王小波大概是在初中畢業,偶然從鄰居家裡找到一本《黃金時代》,裡面的內容就不復述了,總之這本書對當時的我一個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沒成型的小孩來說,衝擊挺大的,更重要的是喜歡裡面的故事,大概和當時的叛逆期有關,那本書裡幾乎也充滿了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叛逆。

    再往後讀更多王小波的作品是因為高中時候出去通宵,有時候玩遊戲累了就找一些電影看,當然正常的電影都覺得沒什麼意思,就找了一些別樣的題材,偶然,沒錯又是偶然發現了一部電影《東宮西宮》。

    當時胡軍還是一個鮮肉,同性戀題材,電影當時看得沒有太大感觸,快進著就看完了,不過這個故事挺有意思,再加上好像有一篇課文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那個時候班裡面男生看小說都是《鬥破蒼穹》玄幻修真類的,也是為了標榜自己與眾不同就開始買王小波的書看。

    後來高中畢業上了大學,也開始戀愛了,這個時候看了王小波最負盛名的一本書《愛你就像愛生命》,一篇篇書信充斥著那麼多的一個人的真情,我知道文人總愛秀文字操作,而王小波的文字能讓你感受到一個醜的人怎麼去愛一個人,是那麼的真誠和熱情,是那麼的寬容和小氣。

    或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吧,又重新回到原點,重新看了他的書,《紅拂夜奔》、《尋找無雙》《東宮西宮》劇本等等,在他無限翻飛的想象力裡經歷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和其中的道理。

    人們為什麼喜歡王小波?以前來說可能是為了標新立異,現在王小波的熱度已經下去,再留下來的人,是被他的真誠所吸引的,因為他認真的和你一起分享著腦子裡的故事和思想,你為什麼不喜歡他呢?

  • 6 # 樂活在陝西

    起初關注王小波,是因為他寫給李銀河的情書,讓我覺得他是一位浪漫騎士,後來,讀他的雜文,幽默中滲透著惆悵,又覺得他是位生活行吟者。

    用王小波自己的話說:“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宿命是難以改變的,但是,他還是拼了命地去抗爭,去追求,甘願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也不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融合自己的經歷,用相背於當時文化體制下的創作觀念,用理性的懷疑和批判,或諷刺或戲謔,用一枝筆來詮釋對人生存狀態的拷問、反思。知乎上有人說他不但是作家,而且是思想者,我深表贊同,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認同的。

    中國的文化圈,有時候就是有點怪。王小波,“不是為了流行而創造,是創造之後的流行”,他死了之後才出得名。有人為他抱不平,有人說他非主流。總之,喜歡他的人大都是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

    我想,現在一直喜歡並懷念王小波的人們,更多的是尊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吧。你認為呢?

  • 7 # 香草豆子

    我們印象中的歷來名家或許常常不免出現這樣“尷尬”的圖景:有些人生前聲名顯赫,死後慢慢被忘卻;而有些人生前一生寂寞,身後卻聲名鵲起。按照這樣的說法,王小波應該屬於後一類人。

    有人說,王小波筆下的愛情,既不掩飾慾望,又不推崇慾望,熱愛慾望的同時並不歌頌慾望。那些個戀愛的主人公像是在鹽湖上游弋的天鵝,無視四周的荒涼,維持心底的優雅。縱然天地間寸草不生,於互相依偎的微末之間,已然是芳華遍野星漫天。

      李銀河曾在自傳中回憶他們第二次見面時,王小波即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在李銀河驚訝這樣的直白之餘,王小波還開始為自己“推銷”毛遂自薦要做人家男朋友。想想那個場景,怕是在開放直白程度遠遠勝於之前的今天看來,也會讓對方吃一驚。而這麼會“撩妹”的王小波在當時的李銀河看來,卻是狂妄裡透著真性情,簡單直接裡帶著點可愛,有趣的人,總能帶給人驚喜,也能讓人會心一笑。

      據說,王小波給李銀河寫的第一封信,是寫在五線譜上的。於是就有了我們看後卻念念不忘的愛情的樣子。

      “做夢也想不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到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裡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靜下來想你,覺得一切都美好的不可思議。以前我不知道愛情這麼美好。愛到深處這麼美好。真不想讓任何人來管我們,誰也管不著,和誰都無關。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還有在我安靜的時候,你就從我內心深處浮現,就好像阿芙羅蒂從浪花裡浮現一樣。你別笑,這個比喻太陳腐了,可是你也知道了吧?親愛的,你在這裡呢。”

      李銀河和王小波初次見面,覺得他長得真是夠難看的,心中暗暗有點失望。後來有一次,李銀河和王小波吵架,一生氣說他醜的像爬行動物。王小波急了,說了一句:“那我到動物園爬行館去比一比。”那次把小波氣了個半死,寫來一封非常“刻毒”的信,說:“你也不是就那麼好看呀,這樣咱們不就扯平了嘛。”想想這樣可愛的人怎能和他真生起氣來,於是心結打開了,他們又接著好下去了。

      他是,她和我們眼中的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

      在王小波所處的那個時代背景,人們往往有更多想說卻不能表達的苦楚,所以我們在他的作品中會看到熱血激昂下的針砭時弊、對大環境下醜陋不堪的諷刺和直言不諱與時事大相徑庭的反抗。可是,他更不忘他熱愛生活的熱情、追求自由思想的本真。箇中體會,除卻在他的作品中找出答案之外,或許,從以下摘自《相信智慧是沒有錯的——王小波沒有公開的訪問》,1996年義大利獨立製片人安德烈與王小波的對話片段中,我們可以瞥見。

  • 8 # 一李

    動動手指關注下我哦!

    王小波是怎樣的一個

    他是中國最富創造性的作家之一,是中國近半個世紀的苦難和荒謬所結晶出來的天才,時至今日,還代表著一種這個時代所缺乏的精神。

    林少華說他是個不老實的邊緣人,總是對主流懷有戒心,不時旁敲側擊,甚至像個天真爛漫口無遮攔的孩子,指出看似西裝革履道貌岸然的人其實可能什麼也沒穿。

    高曉松說他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馮唐說他的文字,彷彿鑽石著光,春花帶露,燦爛無比,蠱惑人心。

    葉兆言說讀他的作品,就告訴你什麼是白天,什麼是黑夜。

    他的作品對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荒謬和苦難做出了最徹底的反諷,如今讀來仍不覺得有任何時代的距離感。

    他把人生濃縮為"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他對自己的要求是"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他既不卑也不亢,既不上進,也不落後;既不玩世不恭,也不道貌岸然;既不追求陽春白雪,也不追求下里巴人。

    相比於那個充滿魔幻現實主義的荒謬時代,他只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普通人。

    他的愛情

    在擁躉者裡眼裡,王小波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當代"浪漫騎士"。高大、木訥的他,骨子裡卻極其浪漫。

    面對愛情,他坦承而直接,幾句話下來就問初次見面的李銀河"你有男朋友嗎?覺得我怎麼樣?"

    而給李銀河的第一封情書被他寫在了五線譜上,還沾沾自喜的反問"你做夢也沒有想到,我會在五線譜上給你寫信吧?"因為"五線譜是偶然得來的,你也是偶然得來的……"

    承受相思之苦時,他又常常顯得幼稚而可愛--

    5月20日給李銀河的信:"你走了以後我每天都感到很悶,就像堂吉柯德一樣,每天想念託波索的達辛妮婭。請你千萬不要以為我拿達辛妮婭打什麼比方。我要是開你的玩笑天理不容。我只是說我自己現在好像那一位害了相思病的愁容騎士。"

    6月1日仍在期待:"今天是六月一日,就是說,今天已經是六月初了。可是不知道你在哪兒。也許在歸途上吧。但願如此,阿門!"

    6月3日已經開始放狠話了:"你可真有兩下子,居然就不回來了。要是你去威尼斯,恐怕就永輩子見不到你了。"

    6月5日立起了flag:"今天還不見你出現。腦子裡出現了很多宿命論的狂想。比方說,我很想拋一個硬幣來佔一佔你是否今天回來。這說明我有點兒失常了。

    ……

    我發誓,你不回來我也不給你寫信了。在寫我就要胡說八道了。絕對不寫。不寫。祝你愉快!"

    6月6日立刻打臉:"我自食其言,又來給你寫信。按說世界上有很多的人。可是我今天病歪歪地躺了一天,晚上又睡不著覺,發作了一陣喋喋不休的毛病,有沒有人來聽我說。"

    平時的他又甜又暖,"靜下來想你,覺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議。以前我不知道愛情這麼美好,愛到深處這麼美好。真不想讓任何人來管我們。誰也管不著,和誰都無關。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了微笑。"

    他捨不得惹愛人生氣--"你生了氣就哭,我一看見你哭就目瞪口呆,就像一個小孩子做了壞事在為受責備之前目瞪口呆一樣,所以什麼事你先別哭,先來責備我,好嗎?"

    不小心犯了錯,他充滿自責怯生生地說"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在他心裡,真正的愛情大概"就是從心底裡喜歡你,覺得你的一舉一動都很親切,不高興你比喜歡我更喜歡別人。你要是喜歡了別人我會哭,但是還是喜歡你。"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遇到了這樣的愛情呢?

    他的精神世界

    王小波曾赴雲南當知青插隊,那是一段生活清苦,思想貧瘠的日子。而與物質的匱乏相比,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精神生活的單調,甚至是空白。缺書看,他反覆翻閱一本書,以至於書本發脹變厚,成了海帶的模樣。

    藉著今天的機會,我們不如來梳理幾本他喜歡的書,其中很多想必你已經讀過,因為王小波或者並不因為他。不管怎樣,祝你早日過上"有智、有趣、有性"的生活,對了,最好還"有點錢":

    卡爾維諾《未來千年備忘錄》

    朋友寄來一本書,卡爾維諾的《未來千年備忘錄》,我正在看著。這本書是他的講演稿,還沒來得及講,稿也沒寫完,人就死了。這些講演稿分別冠以如下題目:輕逸、迅速、易見、確切和繁複。還有一篇"連貫",還沒動筆寫;所以我整天在捉摸他到底會寫些什麼,什麼叫作"連貫"。卡爾維諾指出,在未來的一千年裡,文學會繼續繁榮,而這六項文學遺產也會被髮揚光大。我一直喜歡卡爾維諾,看了這本書,就更加喜歡他了。

    羅素《權力論》

    羅素先生在《權力論》一書裡,提到有一種僧侶的權力,過去掌握在教士們手裡。他還說,在西方,知識分子是教士的後裔。另外,羅素又說,中國的儒學也擁有僧侶的權力。這就使人想到,中國知識分子是儒士的後裔。教士和儒士擁有的知識來自一些聖書,《聖經》或者《論語》之類。而近代知識分子,即便不是全部,起碼也是一部分人,手裡並沒有聖書。他們令人信服,全憑知識;這種知識本身就可以取信於人。奇怪的是,這後一種知識並不能帶來權力。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我現在正在看《大衛·科波菲爾》,真是好書。我現在看得進這樣的書了。他們對人們懷有多深的情感啊!現代作家對別人永遠不及對自己八分之一的關心。我因為這個恨他們。他們寫自己的滿腹委屈,寫自己的無所事事,這怎麼可以呢?人不能不愛別人啊。

    奧維德《變形記》

    十五年前,我到農村去插隊時,帶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奧維德的《變形記》,我們隊裡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帶的樣子。後來別隊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後我又在幾個不同的地方見到了它,它的樣子越來越糟。我相信這本書最後是被人看沒了的。現在我還忘不了那本書的慘狀。插隊的生活是艱苦的,吃不飽,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沒有書看,倘若可看的書很多的話,《變形記》也不會這樣悲慘地消失了。除此之外,還得不到思想的樂趣。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我說《萬曆十五年》是本好書,但又這樣雞蛋裡挑骨頭式的找它的毛病。這是因為此書不會因我的歪批而貶值,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的前輩──古時候的讀書人,或者叫作儒生們──是怎樣作人做事的。古往今來的讀書人,從經典裡學到了一些粗淺的原則,覺得自己懂了春秋大義,站出來管理國家,妄斷天下的是非屈直,結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團糟。大明帝國是他們交的學費,大清帝國又是他們交的學費。老百姓說:罐子裡養王八,養也養不大。儒學的罐子里長不出現代國家來。萬曆十五年是今日之鑑,尤其是人文知識分子之鑑,我希望他們讀過此書之後,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氣,在書齋裡發現粗淺原則的熱情會有所降低,把這些原則套在國家頭上的熱情也會降低。少了一些造罐子的,大家的日子就會好過了。

    他的哲思

    我看到一個無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性的世界,但是性愛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趣的世界,可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講出來。

    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其餘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歡娛和不幸,轉眼間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裡去了。

    王小波痛恨愚蠢,他幾乎以暴怒的方式宣告,"愚蠢是一種極大的痛苦",但他知道,作為一個聰明人,有時候得學會與愚蠢相處,才能夠相安無事地活下去,所以他說"越悲愴的時候我越想嬉皮"--用有趣來對抗愚蠢、悲愴和平庸,不失為一個追求"詩意世界"的好辦法。

    去世之後,王小波作品的文學價值才逐漸被承認。近幾年,他的雜文家身份更是被著重強調,於是王小波成為時代代言人,他的言論不時被拿出來,用以佐證某種社會現象,或者批判某種不良風氣。

    梁文道在《開卷八分鐘》介紹王小波的書時說,自己對王小波的感情沒有大陸讀者那麼深,因為王小波的雜文所講的常識,他早就知道了,並不以為稀奇。

    可是在內地,有許多人將他視為符號化的偶像存在。

    前幾年,義大利製片人安德烈採訪王小波的一段影片曾廣泛傳播,採訪中王小波談到了尊嚴問題,"我覺得人活著必須要有尊嚴"。而所謂尊嚴,最起碼的一條,應該是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都該受到尊重。可以發現在這一點上,曾說出"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當成人,不是東西,這就是尊嚴。"的柴靜就深受他的影響。

    寫在後面

    我們處在一個變化極快的世界。一個話題的熱度最多持續一週就被遺忘。事件和話題的不斷變幻悄悄地撥快了我們的時鐘,這讓現代人比起他們的父母更加迅速地衰老。如今二十歲的青年在電腦前沉湎他們的黃金時代,六十歲的老人在廣場前開始著他們的黃金時代。一切都顛倒了。不知再過20年以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這個紛擾喧鬧不知何為真實的世界裡,在腦海裡懷念一個逝去的作家,懷念那時閱讀的我們起碼是真實的。

    在這個日子裡紀念王小波,說到底我們還是不甘心做一個沉默的大多數吧。

  • 9 # 河風

    最先知道的不是王小波的名字,而是他說的一句話:

    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王小波已逝世二十週年了,二十年前,這個世界上少了一個有趣的靈魂。

    他在《愛你就像愛生命》說:你想知道我對你的愛情是什麼嗎 ?就是從心底裡喜歡你,覺得你的一舉一動都很親切,不高興你比喜歡我更喜歡別人 。你要是喜歡別人我會哭,但是還是喜歡你 。閱讀他的作品後,我更喜歡是他的有趣的靈魂。

    都說他長得醜,他曾自嘲:“我遠看不像個好人,近看還是個好人。”

    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而如王小波這般睿智、有趣、理性又特立獨行的人,你很難遇上第二個!——文先生

    他不僅幽默厚道,還敢說,敢寫,簡單,真誠,他最終打動了李銀河的心。他們結婚後了,兩個浪漫的人在一起,一定過得很幸福很溫暖。

    1996年10月,李銀河赴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王小波送李銀河赴英國,她萬萬沒想到,這一別竟成永別。1997年4月11日,45歲的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

    他雖然離世二十年了,但他們的愛情,他寫給李銀河的情詩一直在人間流轉。

    林少華說過王小波是一個“真正敢講真話的人”馮唐也說過他是“一個奇蹟”、“一個好得不得了的開始”。李靜曾經採訪過他,說:“我敢打一百萬的賭,他的作品將是被後世反覆閱讀的不朽之作。”

    他筆下有隻特立獨行的豬,他就像那隻豬一樣,從不安於被設定的生活,他本質上就是個自由人文主義者,嚮往著一種精神的自由

    “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他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王小波雖然已經離去了,可是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讓我們的記憶裡,擁有了一種不朽的精神。讀了王小波的書,讓我更加熱愛自由,更加想做一個有趣的人,或者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 10 # 楊早講史

    王小波去世20年,名下添了許多走狗,墳前多了幾部回憶與評論,然而也有不少的苛評,如思想不深刻,文字太色情一類。據我看來,譽者毀者,多將他做一個符號來用,自由主義,反體制,反矯情,反無趣,這些都是很概念化的東西。每一面旗號下照例人頭攢動,我也照例挑剔地冷眼旁觀,忍住閒氣閱讀各色的文字。失望之餘,每每重讀王小波,也每每在暗夜的燈光圈裡發出會心的微笑。

    一位作家,倘有足夠的才氣與聰慧,自然會讓讀者欣賞、愉悅。但讓我這樣的專業讀者信任、歎服,難度在於作者要在文字、結構、想象力、品味各項上,全面地超越讀者。只須有一項落了下風,當然不失一方諸侯,卻未免讓人心中小覷一下子。這一下子並不打緊,不影響文學史上的位置,卻無法得到我的信任與偏愛。

    我對王小波的偏愛,不是因為他辭了公職,不是因為他英年早逝,不是因為他同情同性戀,當然更不是因為他自由主義。即使我對此人一無所知,只讀他的作品,照樣會對他懷有足夠的敬意,甚至不相信他曾經生活於我經歷過的時代。

    按照王蒙的說法,真正複雜、美好的事物,永遠無法說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我的一位朋友則說,對於真心喜歡的,往往只剩了結結巴巴的讚美。我讀王小波十餘年,初時頗有雄心壯心寫一兩篇長論,從重述故事、文革記憶、未來想象等等角度討論他的小說,一遍遍讀下來,這種雄心便一點點地黯淡。有時只是想:好不好將他熱愛、讚美的那些書籍,彙編成一大巨冊?《變形記》、《情人》、《看不見的城市》、《巨人傳》、《巴巴拉上校》……據說每個人一生中都在尋覓屬於自己的那幾部書,卻很少有人真正知曉是哪幾部。胡適魯迅梁啟超開國學入門書目,總是幾十部上百部,他們學問太大,我們很難分清哪些書是他們最隱秘的靈魂之書。可是王小波,這個老好人,笑呵呵把他的選擇公諸於眾,尤其是他那篇《我的文學師承》,說破了新文學運動以來一樁大秘密。我用這篇文章,將前賢的隻言片語串連起來,如郁達夫說“中國小說是歐洲小說的分支”,穆旦對中國傳統語言的痛恨,格律新詩的全面潰敗等等,一直延伸到王小波去世十年後,一個德國老頭顧彬說出了“好的作家都是翻譯家”。

    這是一個作者能給讀者的最大恩惠。他用自己的體驗,得出簡單的結論,卻能讓人藉以看清被黑暗遮蔽的角落。我總在大量的閱讀中苦苦尋覓這種思維之光,卻一次次空手而返。十年以來,當代文學能給予我的,仍然只有王小波這盞小小的油燈。

    陳丹青說,魯迅的妙處,“什麼事,都有大先生一句話在那裡等著”。而魯迅說,他所處的民國世界,與明末並無二致。我越來越相信,表面上,一切堅固的都已煙消雲散,背地裡,卻總有一些秘密長存世間,一旦被說出,就不會被妄念動搖。但是,言說並不能讓秘密不再是秘密。在《我看國學熱》發表廿多年後,咱們不是仍然舉世如飲狂泉地粉絲于丹麼?

    20年了,王小波仍然在被閱讀,被談論,這讓我又高興又鬱悶。高興,因為獨樂樂何如眾樂樂,鬱悶,是由於想不通:為何王小波那麼稀少?而看不起王小波的諸君,又為何總是無法讓我信任?

  • 11 # 沐言學姐

    “我愛你”,說情話我服王小波先生。今天是王小波先生逝世二十週年,我文采不好,就會一點口水話。夜深人靜的這個時候,如果王小波先生知道今天這麼多人抄自己的情書,不知道是不是心裡高興呢?突然發現在寫這些感受的時候,有點傷感有點懷念。希望王小波先生在世界的另一邊也幸福快樂每天。我突然想起《黃金時代》 中的這幾句美句:“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還有王小波對李銀河說的最美情話我就不列舉了,因為今天被刷屏了。我相信很多女孩子都很喜歡並且讚賞他的情話,都希望有一個這樣會說甜蜜話的男朋友吧。我記得之前看到過王小波寫給李銀河:“我發誓,你不回來我也不給你寫信了。絕對不寫,不寫。”(第二天又提筆寫道)“你好哇,李銀河!我自食其言,又來給你寫信。”其實這就是王小波的愛情了吧。“你好哇,李銀河。一想起你,我這張醜臉就泛起了笑容。”嘿嘿,最敬愛的王小波先生,今天很多人抄你的情書,也想你了。

  • 12 # 康建華

    記得他說過一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身無能的體現"感慨他是位很真實律己,坦誠相待的讓讀者想去解析,靠近的文人。國家真需要這樣的好人。

  • 13 # 邱邱77

    他已經離開了20年。在這20年裡,他的文章不斷流傳開來,無數青年將他奉為堅持理想的自由主義者。每年的祭日,都有人撰文悼念。

    真正的追慕者固然有之,盲目的跟風者亦不在少數。王小波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到底在懷念他的什麼特質?

    我們懷念的不僅是王小波,更是他在特殊時代裡成長起來的自由主義精神。

    斯人已逝,20年已經過去了,思想的火炬卻從未熄滅。與其沉痛而懷其人,不如俯首而讀其書。

  • 14 # 公子凱

    2015年4月11日,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想到小波,提筆寫下:

    《門下走狗》

    人生在世常幾載?

    恨它天意妒英才。

    夜深聞得千犬吠,

    不覺入我門下來。

    憶王君、正茂時節,一身風流道不盡。漫執筆,鬼神驚,多少紅顏醉傾心。未知天命魂先去,到如今、何人伴我,花間酒飲。 莫嘆澆離世道,叵測不古人心,天生我才且行吟。縱生前,獨行特立,佳作成時,無人問津。回眸淚眼觀天下,誰復將、萬千情語,笑問李卿!

    王小波與李銀河

    2017年4月11日,是王小波先生逝世20週年的紀念日。當天下午我的好朋友還問我知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我自然是知道的,大學的時候還曾設想哪年4月抽時間去北京的佛山陵園拜祭他。本文作於4月12日凌晨1點,沒能早點完成,算是個遺憾。

    我寫過很多故事,主人公都叫徐三。熟悉我的人會知道,那是因為我的偶像王小波筆下最常見的主人公叫王二,於是才有這麼個徐三。

    小時候我算是學霸,很愛讀書,可惜讀得大多是死書。比較慶幸的是高中畢業前讀完“四大名著”,唐詩宋詞元曲現當代詩詞等也多有涉獵。那時候最敬重魯迅先生,覺得他的文章,尤其是雜文,從來都是邏輯嚴謹,道理深刻,下筆有神,力透紙背。後來我也時常拜讀魯迅先生的大作。但是教科書裡的一篇《社戲》,讓我害頭疼。語文老師巴不得讓我們每句話裡都能挖出好幾層意思來,我覺得實在可怕。所以條件允許的話,好好閱讀就好,千萬別做閱讀題。

    言歸正傳。我知道有小波這樣一位作家的時候,已經在讀高二了。還是在課外雜誌上看到他的經典雜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當時只覺得這篇文章很有意思,那隻豬很特別。直到看到後面的解讀,才知道故事的背景以及其中暗藏的寓意是希望人們能擺脫對生活的種種設定。該雜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老實說,這還不足以使我將他視作偶像。後來沒過多久又在教科書《課外讀本》裡面看到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獲益匪淺,才開始覺得他是個很不一樣的作家。那時候我在學校住讀,又不能用手機,對他的瞭解伴隨著越來越緊張的備考日程被侷限在依然很少的層次。

    後來到了大學,時間真正富餘自由起來。我才正式開始讀小波的著作,並從此拜倒在他的牛仔褲下。無論是《黃金時代》,《青銅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還是《沉默的大多數》都讓我對他天馬星空的想象,荒誕不經的故事,嚴密紮實的邏輯產生敬佩。我至今還記得《綠毛水怪》裡的“妖妖”,《地久天長》裡的“邢紅”,《黃金時代》裡的“陳清揚”,還有大部分作品中都會出現的男主人公“王二”。他筆下的人物和故事彷彿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小說可以有趣到那樣一種程度。

    我在大學裡把他的書讀了好幾遍,有事沒事就跑去給朋友推薦。所以我收到的好些禮物都是小波的書。我的一位異性好友受我的影響買了本《愛你就像愛生命》,從此也成為了小波的粉絲。我參加作文大賽的獲獎作品就是《沉默的大多數》的讀後感。而我最得意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只是因為有朋友覺得頗有幾分小波的風格。

    我做過的讀書筆記不算多,初中的時候超過唐詩宋詞,追求一個女孩的時候超過許多經典的中外情詩,除此之外就是小波作品中的精彩斷落和名句。因為他,我把他和李銀河的資料仔仔細細看了好多遍;因為他,我專門跑去看他欣賞的作家卡爾維諾等人的作品;因為他,我去圖書館看羅素的哲學書;因為他,我滿心糾結卻滿懷期待地去看《東宮西宮》;也是因為他,我去文學院蹭課的時候差點站起來跟那個講述什麼“萬惡淫為首”卻莫名其妙抨擊他的教授對罵。最後雖然忍住了,我卻憋了一肚子氣,從此再也沒去聽過那個教授的課。

    之前在網上也看到過有關“王小波門下走狗”的許多新聞和訊息,近些年每近小波的祭日,都有人要重走小波路。我雖然沒有這樣的想法,但作為“走狗”之一,我非常能夠理解他的忠實粉絲的心情。我後來經常稱自己是他門下的走狗,卻從來都是以此為榮。這沒有什麼好驕傲的,但我今生都為讀過小波的大作感到慶幸和幸福。從他的作品中我讀到了有趣,學到了智慧,更收穫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其實說來說去,喜歡王小波本質上還是因為他的作品讓人讀到智慧,讀到趣味,讀到自由。他以人為本的觀念無論在什麼時代都能深入人心。

  • 15 # 使用者158799738

    王小波,何許人也?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玩英雄聯盟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和你的段位聯絡在一起,八竿子打不著的。而我瞭解這位作家卻是從他的另一本書《沉默的大多數》算起,起初還在好奇x當上推薦的讀書計劃怎麼會有這麼一本書,讀了之後才發現,特別喜歡這本書。

    先來說說作者王小波本人吧,出生於一九五二年,經歷過“大躍進”、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等,在這樣的經歷中也練就了作者對社會環境的思考以及對思想自由的嚮往。初讀這本《沉默的大多數》,會讓人覺得大多屬於生活的小故事,瑣碎而又普通,但是仔細品味,卻飽含著對生活和生命的獨特體會和理解。其中的一篇文章《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寫出了這隻“豬”的與眾不同,對設定生活的諷刺,追求個性發展,作者和這隻豬“稱兄道弟”,或許更多的是寄託作者對現有處境的不滿。摘選這篇文章最後一段,“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定。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定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定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或許你真的不知到王小波是誰,但是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說到王小波,當然離不開作者的“放蕩不羈愛自由”(當然這裡是褒義的),愛與性的描述也是夾雜在作者的作品中,並且獨樹一幟。看過韓劇吧,《太陽的後裔》、《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們》、《匹諾曹》等等,在這裡筆者建議撩妹的不管是男大叔了還是男歐巴了,又或者是“乳臭未乾”的00後們,看看王小波的作品吧,《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寫到,“不管我本人多麼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這個世界總夠了吧?去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我一個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我的陰陽兩界》裡這樣寫到:“自從我隔斷了對女人的單戀,寂寞就真正的歸我所有。寂寞純黑如夜,甜蜜如糖,純如酒。但是現在我卻受不了寂寞,因為它不再是過去那個樣子,既不黑了,也不甜了;而是慘烈如白晝。”;《革命時期的愛情》中:“天黑以後遠處燈火闌珊,河水就像一道亮油。她讓我抱著她,我就抱著她,在黑暗裡嗅她的氣味,晚上她身上有一種溫暖的氣味。”。這是變向赤裸裸的秀恩愛呀!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獨樹一幟的語言風格,幽默大膽的行文特點,“敢愛敢恨”又不缺思考,這樣的王小波,給我們留下這樣的文字。這樣的文字,又是否引起你的關注?

  • 16 # 老李有刀

    去年年底在做策劃選題的時候,有三個與“二十週年紀念”相關的選題非常想做深度專題內容。一個是香港迴歸二十週年,一個是以賽亞伯林逝世二十週年,還有一個就是王小波逝世二十週年。香港迴歸二十週年給香港本土帶來的劇烈變動,這是此刻非常值得做也應該做的選題,因為其中可能就會發掘出當代的某些深層面向。以賽亞伯林對於“自由”問題的深入思考,在此刻尤其值得重新進行討論。而王小波逝世二十週年仍然被廣泛紀念,我想也同他對人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深入有趣思考有直接關係。

    《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紅拂夜奔》《沉默的大多數》等小說雜文,都是非常引人入勝的作品,這裡的“引人入勝”不是簡單的第一眼的好玩,而且是能夠引起長久思考與反覆琢磨的文字。這是衡量好文字的一個重要標準。

    除了文字本身的有趣外,更不應忽視王小波這種智性思考所處的時代環境與人世遭際。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啟蒙折損之後的時代裡,幾乎所有人都走上了下海從商之路,經濟浪潮蜂擁而入中國的各個領域,知識領域也難免。在那樣一個環境風潮中,能夠不被時代浪潮所裹挾走已經實屬不易,而且還能擁有最珍貴的人性獨立有趣的智性思考,在當代中國文學史上實屬難見。

    就像王小波的文章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特立獨行”是一個態度,也是人之為人珍貴的品質,當然要珍惜。從對當代智性思考的推動上,王小波逝世二十週年被廣泛紀念,也說明大眾對於王小波的認可,更是對智性生活的潛在追求。

  • 17 # 新風堂堂主

    我當年模仿王小波的筆風寫的一篇文章,大家評價一下,如何?

    小說:豬也想成名

    俺就一養豬的,從俺記事開始,家裡就有個很大的豬圈,裡面養著很多豬,有大的、小的、黑的、白的、花的、貪婪的、嗜睡的、兇悍的、懦弱的、機靈的、遲鈍的、文靜的、惡嚎的,有跳來撞去發情的種豬,有躺在角落等待麻木配種的母豬。但是,這麼多豬,沒有一個像人的。也是,他們畢竟是豬。

    人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俺說,豬養的多了什麼豬都有。

    三年前,俺家那頭一天到晚躺在豬屎堆滿的臭烘烘角落裡渾身上下沾滿屎疙瘩懶散的咪著眼等待被動配種的母豬在俺給所有的豬沖涼的時候居然拖著骯髒的大肚皮主動的來到水柱下肆意的搖曳看著就噁心人的豬肚皮開始洗澡。俺才發現,它體型居然那麼大,起碼超過一般豬的兩三倍,俺甚至懷疑那些看似彪悍的種豬怎麼爬到它身上去幹那活。不過看它這麼積極,就索性多給它洗洗。

    給豬洗完澡、衝完豬圈。俺家的豬圈竟不象豬圈了。至於像什麼,俺也說不上。就算再幹淨,這也就是一豬圈啊。

    俺蹲在水泥澆鑄的豬圈圍牆上,抽著煙,看著俺家的一窩豬。心裡美滋滋的。聽說,豬肉漲價了。

    那老母豬不知今天怎麼了,在豬圈裡異常活躍,專挑健壯叫聲大的種豬騷擾。種豬們跑來跑去,嗷嗷亂叫,不一會整個村子裡就回蕩起俺家的豬叫聲,蔚為壯觀。有些老鄉看不過去了,隔著老遠喊起來了,你他媽殺豬也沒這麼個叫法啊!俺沒有理會,繼續點根菸看著俺的豬,尤其是那頭有些異常的老母豬。

    村裡人有好些圍了過來,有人喊,殺豬嘍。有人低語,我操,這豬真大。二楞子也來了,左手拎著褲腰,右手還在褲襠裡撓,撓完了又放到鼻子上聞聞,俺原本準備問他香不香,但是俺沒有問,因為俺的老母豬比他更有看頭。這二愣子左擠右推到了豬圈邊,探頭看了一下豬圈裡,喊起來了,你狗日的把母豬給日了,弄的停不下來了,說完所有人都笑了起來,他嘴角的煙搭在嘴皮上一顫一顫的。俺沒有多看他,說要不要日你老婆一次,讓她也停不下來啊?人群傳來更大的鬨笑聲。打、打。有人喊著。回頭一看,二楞子老婆拿著鞋底擠了過來。俺一個健步跨到了豬棚頂上。沒再看他們,就看俺的老母豬。

    人群慢慢的散開了。小媳婦們都回家準備晚飯去了,男人們卻圍在豬欄邊或坐或站的抽菸閒聊。俺還在豬棚上。

    哎、哎,看。有人喊了一句。所有人都把身子向豬圈快速移去,眼睛盯著豬圈裡。

    只見一直沒有停下來性騷擾(豬的世界裡有沒有性騷擾俺不知道,但是人類對性最感興趣,所以這裡借用一下這個名詞)的老母豬站在了所有豬的中間,雙眼放光。老母豬為何要定神雙眼放光的站在那裡不動呢?只因剛才石破天驚的一聲嚎叫。隨聲看去,在豬群裡,那頭俺花高價從縣城買回來的全縣只有一頭而且全縣人都知道的所謂美國進口兇悍健壯的花豬(俺就因這豬而在全縣出的名,看來這人啊,有時候還得仗豬勢呢),威風凜凜的站在豬群裡,嗷嗷兩嗓子之後,所有的豬都給它讓開了一條路。兇悍健壯全縣有名的花豬和拖著大肚皮異常興奮的老母豬在豬們讓開的一條通道兩頭對視,就像兩位大俠。

    兇悍健壯的花豬雄赳赳氣昂昂的向老母豬走了過去。看啊,豬鞭出來了,像鋼筋鑽,還帶螺紋呢。人群又騷動起來。這些無聊的人啊,不就是兩頭豬嗎?值得你們大驚小怪?

    看花豬的架勢,好像要打架,俺從豬圈邊的柴火堆裡隨手抽出一根棍子,隨時準備捍衛俺的老母豬,它一年要生好多仔呢。

    花豬走到老母豬跟前,用豬鼻子在老母豬的頭上輕輕的觸碰了一下,沒有發起想像中那麼強烈的攻擊。老母豬像是害羞似的微微頜首示意。花豬像是得到了某種暗示,至於是什麼暗示,俺是人,弄不明白。它開始圍著老母豬轉圈圈,下身的豬鞭吊的很長,隨著步伐在晃動。

    忽然,它縱身一躍,爬到了老母豬的身上。兩頭豬同時嗷嗷的叫了兩嗓子。花豬便跳了下來,昂首離開豬群到角落曬太陽去了。老母豬翹翹尾巴,在豬群裡撞了過去,到了另外的一個角落曬太陽,豬們四散而去,打滾的打滾,蹭癢癢的蹭癢癢,拉屎的拉屎,豬們又恢復豬的生活。可是隨著豬的那兩聲嚎叫騷動起來的人群,還沒有平靜下來,或笑或驚訝的發表著自己的見解。俺沒有理會這些人,跳下豬棚走進院子。人群又尾隨著俺三三兩兩的進了俺的院子,喊著老母豬配種了要髮香煙。不得已,俺的一包大前門過濾嘴香菸散了個精光。

    日子又恢復了平靜,豬圈裡的豬也吃飽喝足睡覺去了。俺也準備睡覺了,老婆脫了衣服,兩個奶子晃啊晃,弄的俺來了興致,把她壓到了炕上,準備熱乎熱乎,忽然想上茅房。倒黴胚子,啥時候想去茅房不好,偏偏這時候。沒治,穿個褲衩就向院子外面豬圈旁的茅房跑去。

    到了茅房,剛點了根菸叼在嘴裡,褲衩拉到大腿準備蹲下去。忽然聽到有人叫老闆。頭幾乎繞著脖子轉了一圈,也沒看見個人影,村裡半夜躲在黑處嚇人的事情見多了,俺沒有理會。

    “老闆,是我啊,我是小花”,聲音明顯有假裝溫柔的痕跡。這一句嚇俺不輕,村裡人講的鬼事情裡面的人名字大多是花啊草的。但我還是硬著頭皮四處張望,沒有看到人的影子。

    “老闆,不要找了,我就在你前面”。

    “你是誰啊,別嚇人。俺怎麼看不見你?”這哪裡有人啊,除了一頭爬在豬圈圍牆上的豬和俺,茅房邊上幾乎沒有活物啊。

    “老闆,我命苦啊……”說著便傳來嚶嚶的哭聲。

    一時間,屎也全被憋回肚子裡去了。俺索性拉好褲衩仔細的在周圍搜尋起來。老子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鬼長什麼樣子呢。俺強做鎮定嘀咕了一句。

    “老闆,我不是鬼。我是你的老母豬啊”。

    俺的娘啊。爬在圍牆上的老母豬居然開口說話了。隨著俺的一句鬼哭狼嚎尖叫,俺一個趔趄差點掉到屎坑裡。老婆喊著怎麼了,飛快的跑出了院子到了茅房邊。她用手電筒照著坐在屎坑邊上的俺,罵俺神經。俺話也講不出來,顫抖著右手指了一下爬在豬圈上的老母豬。

    “老闆娘,是我把老闆嚇了”,老母豬朝著俺老婆說。還真別說,俺發現老婆的膽子居然這麼大。她鎮定自若的和老母豬聊了起來。

    “老母豬會說話?那你媽的B會不會說話啊?”

    “老闆娘,真的是我在說,不信你看看我的嘴型”。

    老婆用手電筒照著豬嘴,叫她說自己是老母豬。老母豬說了。老婆驚訝的用手電筒一會照照豬頭,一會照照我的頭。

    老母豬一直在像似自言自語的解釋自己為什麼會說話。俺還在慢慢的緩神,也未聽明白到底為什麼它會說話,大概有點“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的意思。不明白就不明白,這世界,不懂的、不能改變的太多,咱也就只有接受的份了。老母豬還說了許多,俺沒在意,但有一句俺聽到了,而且比較贊同。它說,俺以後不要養豬了,光靠它這隻會說話的母豬就可以了,但是要包裝包裝。

    一聽這話,俺心裡那個亮堂啊。一把摟住老婆回院了。快到大門口時,老婆回過頭對老母豬說,明天開始給你每頓多加一碗麩皮。老母豬哼哼了兩聲,也不知是樂意還是不樂意。

    天還沒有亮,俺便騎著腳踏車下山了。路邊的花草壓住了黃土,這個時節的家鄉在晨風中美麗的誘人。到了縣裡的報社,俺直接到主編室(三年前俺買美國豬的時候主編還採訪過我),告訴這個有點禿頂的老頭,俺家的老母豬會說話。他瞪大眼睛看了俺足足三分鐘,說,好的,我們會在四月一號登出來。隨後他喊會計進來給了俺50塊錢,說是資訊費。

    俺緊緊的攥著50元走出報社,心情有點緊張。在街邊花了五毛錢買了個冰棒定定神之後,俺才回想起來,四月一號要到明年,死老頭子不相信俺。

    也罷,電視臺也許喜歡這個新聞。來到電視臺,看門的大個也記得俺,說他就打電話通知新聞部。過了一會,下來個年輕人,戴著眼睛,有點像學生。他說,他是實習生,沒有事情做,所以主管叫他跟俺去山裡轉轉。俺問他為什麼沒有帶攝象機,他說不用,他的手機就可以。操,誰知道是主管把小年輕當傻子,還是以為俺是瘋子呢?管他呢,老子今天已經靠老母豬賺了50塊了。就帶著小年輕回家看看山吧。

    小年輕張著嘴用手機拍了好久,後來他說手機記憶體滿了,要回去。說話的時候嘴巴有些僵硬。俺送他到村口的時候,看到他的嘴巴還是張著的。

    第二天,俺依在豬欄邊和幾乎全村的人閒聊。香菸一根接一根,都是別人發給俺的。

    看、看,有汽車開過來了。還真是呢,汽車門上寫的電視臺。後面還有一輛是報社的。車一停,後面車門先開了,竄出來一個禿頂老頭,原來是主編。他弓著身子,緊緊的握住俺的手說不好意思昨天太忙沒抽空過來。希望俺能把第一採訪資格給他,他出1000元。禿頂主編還在說什麼呢,但是俺的眼睛已經被一個嬌滴滴喊俺名字裙子快到屁股的美女勾引了過去(不對,應該是吸引),她笑著喊著俺的名字伸出右手迎了過來,俺準備用右手和她握手,但是被禿頂主編拉著鬆不開,所以只能交叉著把左手伸了過去,她溫柔的拉住俺的左手。含情脈脈的微笑已經弄的俺有點招架不住了,老婆在俺身邊不停的乾咳。她牽著俺的手,慢慢的舉起,從禿頂上面移過去,俺舒服了一些,畢竟雙手不交叉了。俺右手被禿頂的老主編弓著身子纂在手裡,左手被短裙的美女輕柔的捏著(她的小拇指還在俺手心不時的撓,這個俺沒有告訴任何人)。俺感覺到空前的幸福。大哥,很希望我們能坐下來好好聊聊你的母豬,短裙美女對俺說,左眼不時的一挑一挑。俺還沒反應過來,就見昨天那個小年輕嘲俺抬抬下顎微笑著走了過來,這表情好象有點和俺心照不宣的意思。他來到短裙美女的身後,給了她一個信封。短裙美女粉嫩的嘴唇朝信封撅了兩下,說是小意思便身子向前傾左手繞過俺的脖子把信封塞到俺左胸前的口袋裡。俺看到了她的奶子,真他媽白。當她在俺耳邊呼了口氣,俺感覺到自己的下面有點硬了。

    俺一使勁,把右手從禿頂老頭的手裡拽了出來,抓住短裙美女的手,請她進屋。二愣子,招呼一下主編和各位同志,俺喊了一嗓子,就拉著有點羞答答的短裙進了院子。俺招呼著說俺們上炕聊,但是老婆拉著條大長凳說還是在院子裡聊,院子裡亮堂。俺氣憤的瞪了老婆一眼,坐到了院子裡。其他人都在豬圈邊看豬,說著讚美的話。

    聊了半小時,短裙說希望俺帶著老母豬到電視臺做個節目,節目錄制費好說,還說只聽說過人在豬圈長大行為像豬,但從沒聽過會說話的豬。一定能出彩。俺偷偷的掃了一眼口袋,感覺那個信封裡估計有10000塊,俺的娘。俺覺得短裙在有意無意的抽她的手,所以俺放開她的手,和她來到了豬圈旁。

    他們給俺和俺的老母豬拍了好一會照,還錄象了。就走了。

    第二天,俺和俺的老母豬就被電視臺的人用車接去了縣城。來的車上放著一大袋的餅乾,都是俺在電視上看到過的。他們堆在一個塑膠大盆裡,說是給豬吃的。在車上,俺和司機說話,豬在後坐吃餅乾,吃的聲音和在俺家豬圈裡吃食的時候發出的一樣。俺也想吃,但那是人家給豬準備的,俺總不能和豬搶吃的啊。

    火了,紅了。很多人開始這麼說俺。俺也感覺到。來俺村的汽車很多,村頭的幾個老太太天天在路邊數來了多少車,說要不是這豬,他們有可能一輩子見不到小汽車呢。

    老母豬現在成了全國明星,每天驕橫的在豬圈裡轉悠,說在健身,要保持體型。也不知道是吃飽了還是怎麼地,俺餵它的豬食它都不吃。有此還提出來要單獨的豬圈,狗日的,被俺一頓棍子,算是消停了下來。

    有一天,村口的老太太問俺,最近怎麼小汽車少了啊?俺也注意到了,但是俺沒有回答她。揹著雙手來到豬圈看俺的母豬。母豬在圈裡晃悠,好象想和俺說些什麼,但是它硬是不說。這也怪俺,自從一頓棍子之後,它就不敢在俺跟前多說話了。也不知道怎麼了,俺感覺到比較火,大聲的呵斥著叫它有屁就放,它小心翼翼的說,能不能讓它進去打個電話?它有辦法讓俺再賺錢,記者還會來。俺心想,你他媽的再怎麼也是頭豬,俺都想不出辦法,你能有什麼辦法?但是,俺確實沒有辦法,就讓它試試吧。俺無精打采的把豬圈門打開了。老母豬一臉自得的晃出豬圈朝院子走去,當時俺心裡那個氣啊,但是,俺忍住了,人怎麼能和豬一般見識。

    叮鈴鈴……電話鈴響了,是省衛視的一個娛樂節目組,說明天開車來接豬。俺開門見山問給多少出場費,他說到時候看反應,想當時就掛了電話,但是俺也沒有辦法,只能這樣了。

    第二天,俺沒有去,他們只是把豬接去了。老母豬也沒有和俺打招呼,就直接跳上了車,這狗日的還有這身手?俺還沒說出口,車子就發動了,俺聽到了豬吃餅乾的聲音。俺點了根菸,到櫃子裡拿了塊饃,啃著去了地裡。該是種麥子的時候了。

    傍晚,老母豬回來了。給了俺一個信封,俺知道是錢。不過俺發現老母豬居然穿著衣服,不過很少,只罩住了兩排耷拉著的奶子和屁股,尾巴露在外面,搖來晃去。老婆,拿把剪刀,俺把這東西剪了,豬穿哪門子的衣服?立馬,車裡下來一個壯漢,瞪著眼睛對俺說,最好不要動。俺當時真是火大了,隨手從身邊抄起一根棍子,準備就朝他頭上砸下去。別、別,他只是個保安,不懂事,您老人家消消氣,另一個文質彬彬戴眼睛的中年人拉住俺的手說,見俺有停手的意思,便轉身呵斥叫那壯漢走開,順便罵了他幾句,幫俺消了些氣。他微笑著拉著俺的手說,這主要是包裝要求,現在人都在露,我們就走藏的路線,雖然豬奶子沒什麼好遮掩的,但是我們把它遮住,反倒更神秘,更能激起某些人的好奇心。這是一種包裝或者說推出新人的手段。您也是見過世面的人,應該可以理解,給予支援吧。再說,您也能得到更多的好處,不是嗎?說完,他朝俺擠了一下眼睛。說實話,這話俺理解,但是他擠眼的動作俺很討厭,但是俺並沒有說出來。還有,俺發現老母豬的尾巴下面鼓鼓的,像放著點錢,這個俺也沒有說。

    從此開始,老母豬要麼就是穿著所謂的衣服在豬圈裡晃悠,要麼就是坐著車子和幾個壯漢一起進城了,有時甚至一去就是幾天。俺一次還發現它蹲在豬槽邊,對著裡面的水擺弄自己的豬鼻子。俺心裡那個恨啊,但是俺忍住了。

    估計出了什麼狀況,俺家那頭美國進口種豬總是莫名其妙的咬其他豬。一次它發瘋一樣的竟咬死了一頭小豬。俺抄起棍子打,它居然還跳起來咬俺。雙眼血紅,一跳起來一米多高。俺走開了,何必跟豬一般見識?

    老母豬很少回來。美國種豬每次只要有別人對它說些什麼就發瘋一樣的咬其他豬。

    難道這些人說美國種豬的壞話?俺拉住二愣子問俺家豬是不是有病了,像瘋了一樣。他說只聽過瘋牛病,沒聽過瘋豬病。你狗日的現在發財了,給根好煙。俺掏出煙準備給他發一根,他一把奪過,說這麼小氣笑著跑開了。

    麥子種完了,所有的莊稼也收的收,種的種,站在門口看去,山上整整齊齊的莊稼地甚是好看。今年風調雨順,明年要是老天爺行善,也一定有個好收成。只要老天爺給雨給太陽,這地從不虧咱莊稼人。

    沒有什麼事情做,俺到二愣子家喝酒。也不知道這狗日的碗沒洗還是菜沒洗,喝了不到三杯就感到肚子疼。俺跑到茅房,蹲在地上拉屎,看到角落裡有張報紙,這狗日的居然還用報紙擦溝子?俺拿過報紙,一邊拉屎一邊看報紙。俺地娘,俺總算知道美國種豬為什麼發瘋了。俺是不是用牆角的土塊擦了溝子,俺不記得了,反正俺拿著報紙跑回家的。

    老母豬回來了,還沒有進圈,在門口晃悠。俺跑到院子裡,找了根棍子,感覺有點細,丟到了地上,拿起扁擔,感覺兩根掛鉤礙事,又丟了。老婆問俺幹什麼,俺沒有搭理。好,就用鐵鍁。俺拿著鐵鍁剛一轉身,就一趔趄差點摔倒。老母豬舉著一個信封,一臉的得意樣。俺抖著手把錢接了過來裝到兜裡。掄起鐵鍁就朝好象還在等待誇獎毫無防備的老母豬拍下去。老母豬在俺瘋狂的拍打中,連話都不會說了,只會哼哼。老婆喊著你瘋了啊,快打死了。俺沒有理會,只是打,直到老母豬爬在地上,一動不動,沒有了聲息,肥大的肚皮忽閃忽閃的。大紅色的所謂衣服罩著奶子和屁股,很是刺眼,俺一把撕開這幾塊布,它的屁股下的布里果然藏著錢,而且上面還粘了些豬屎。老婆罵俺瘋了啊,好端端的打豬幹什麼,還那麼狠。俺沒有搭理她,把報紙仍給了她。她沒有憋住笑了出來,唸到:小花自爆,曾被美國進口種豬強姦,老闆視而不見。連豬也玩炒作啊,她笑著說,笑的有點背氣的樣子。

    俺騎著摩托車來到縣城銀行,營業員笑吟吟的說又來存錢啊,但是她忽然咧著嘴白了俺一眼。俺看到她手裡拿著上面粘了豬屎的錢,而她數錢的時候是沾著口水的。活該,老子以前來存個一百塊錢要被罵罵咧咧的喊好幾聲,現在你就是舔了豬屎你也不敢怎麼地。

    老母豬躺了好幾天,慢慢的恢復了。不再穿衣服,也不再只吃餅乾,也不再照著水槽摸鼻子,也不再搖來晃去,又像頭豬了。

    有人來俺家,說現在老母豬又好了,希望可以上電視做節目。俺說老母豬以後不去了。那人告訴俺,說他們為老母豬制訂了起碼五年的發展計劃,又可能還要出唱片、拍電影,現在不讓豬出去,他們的所有計劃都亂了。這樣不好交代吧。俺還是不同意。他們悻悻的走了。

    俺進城買鹽,被人在城門口打的像豬頭。

    老母豬又走了,看著俺的時候,它的眼神怪怪的,有點怕,又有點恨,好象還有點得意。俺也說不清楚,反正怪怪的。

    俺偶爾的還能收到些錢,但是並沒有比以前多。俺花錢學城裡人訂了份報紙,上面有很多娛樂新聞。村裡的年輕人都喜歡看這些。俺不喜歡,但是俺也在看,而且看的很仔細,俺都不知道那上面說的誰和誰結婚到底和俺們這些莊稼人有什麼關係,聽說城裡人很關心這些。城裡人就是有文化。俺就是想知道俺的豬的一些訊息,俺畢竟就一養豬的啊。

    俺看到很多它的訊息。

    有一段時間,報紙上整版的說它在爆豬圈裡的潛規則;

    有一段時間,說它做了什麼節目的評委,穿奇裝異服;

    有一段時間,說它參加表演的時候,漏底了。操,豬還露底?俺家的豬哪個的底俺沒見過?城裡人啊,這也能上報紙?

    有一段時間,說它又罵名人了,而且還盡是說別人的隱私。你說你一頭豬,爆什麼人的隱私啊!人,關你豬什麼事啊。

    它有好長一段時間專門罵人,專門找比他出名的人罵。俺有時很想再打它一頓,但是,它已經好久沒有回來過了。

    日子就這樣過著,不過俺老覺得怪怪的,成天生氣。也不知道是為家裡的事煩心,還是為老母豬的所作所為,也不知道是為這個社會上亂七八糟的人。反正就是煩。

    有一天,看了報紙,俺很生氣,老婆卻在邊上罵我當初神經發作不好好養豬種地卻把頭豬放出去丟人現眼。俺打了老婆一頓。後來俺很後悔,居然為了頭豬打老婆。俺他媽的是什麼人啊。

    俺爬在豬棚頂上,看著無精打采的美國進口種豬和其他所有雍懶的豬。看的俺都無精打采了。

    村頭來了輛汽車,徑直開到了俺門口。出來一個帶墨鏡的人,嘴角不時的向上翹翹,一翹就會露出一顆金牙,怎麼看怎麼礙眼。他站在豬圈邊上,仰著脖子對俺說,麻煩下來一下,和你談個事情。俺沒有下來,問什麼事。他說想把豬買下來,開個價吧。

    俺說老母豬同意嗎?他說你沒看報紙啊!它說你虐待它,不愛護動物,它要和你脫離關係。日你媽,你們也知道它是動物啊!

    這樣吧,俺老婆養了它三年多,它捨不得,你讓它再回家來住一天,你們隨便給個價錢就拉去吧。好的,戴墨鏡的人很爽快的答應了。招手讓幾個壯漢開啟車門把老母豬讓了下來。

    老母豬戴著墨鏡,穿著幾塊花布。一扭一扭的走到俺跟前。假悻悻的擠出幾滴眼淚,但是俺看到她偷偷的示意身後的一個穿套裝的老女人拍照。拍了幾張,俺也一臉的惆悵,老母豬在流眼淚。聽穿套裝的女人低聲的嘀咕,效果不錯。俺說,時間不早了,你們回吧,明天來接它。

    俺把老母豬關到了院子裡,抽著煙出門了。

    第二天,歪嘴金牙來了,說老母豬呢?俺說,殺了,豬皮掛在牆上,肉俺餵狗了。幾個壯漢一下就撲了過來,抓著俺的衣領。俺說放手,他沒放。俺喊了一聲,打人了。二愣子從俺家院子裡出來了,後面跟著幾乎全村的男人,手裡都拿著鐵鍁。

    狗日的,跑到這裡打人?二愣子說著就掄起鐵鍁朝著汽車擋風玻璃砸了下去。汽車玻璃應聲碎了一地。被人群包圍的幾個壯漢乖乖的放開了手退到了金牙旁邊,金牙雙手合十點頭哈腰說不要誤會、不要誤會,殺了就殺了,不就一頭豬嘛,而且還是你的。沒有事情的話我們走了。

    滾,狗日的。什麼人啊。二愣子喊了一聲。金牙帶著幾個壯漢跑了,連車都沒開。

    過了多年,俺兒子都五歲了。有一天,俺問他長大了想幹什麼?他看著俺,很天真的說,想養豬,俺也要像爹一樣養一個會說話的豬。

    不要聽別人瞎說,你爹就一養豬的,那能養出會說話的豬?

    那村頭的那個汽車是怎麼來的?兒子問。

    俺沒有回答。摸摸他的頭,告訴他,孩子,好好唸書,長大了不管是養豬還是幹什麼,只要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就好了。

    說實話,俺有沒有真的養過一頭會說話的豬,俺現在也不記得了。也許真有,也許沒有。俺就一養豬的農民,再說,會說話的豬也是豬。

  • 18 # 迷妹談影視

    如果非要挑一個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人,我挑王小波。那些爸媽和老師沒教我的事,我是從他身上學到的。

    衡量書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它當時有多暢銷,而是在精神上可以穿越時光,既可以預見未來尚未發生之事,又成為過去時代的縮影,光芒永存,引發無數個人的共鳴。

    2009年7月,我第一次讀到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同年8月,我寫了一篇書評,從來沒擺上過檯面。而內心卻像埋下了一顆種子,他教我的是生而為人,若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失去表達的能力,那這輩子就缺了點什麼。

    王小波曾經保持沉默,他闡述過一些理由,比如家庭教育、不願融入既有的話語圈等。

    這是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我希望自己樸實無華,說起話來,不要這樣繞嘴,這樣古怪,這樣讓人害怕。這也是我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

    在生命的最後一天,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說過的一段話:“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為《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說: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裡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福柯說,話語即權利。王小波說,這話該倒過來說,權利即話語。

    所謂弱勢群體,就是那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就是因為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不說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做不存在。他們不說話,就真的不存在嗎?顯然不是。

    我們看到的世界從來都是片面的,並且也習慣了選擇性遮蔽那些與己無關的資訊。技術的變革和時代的進步,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元化的世界與觀點。但不可否認,我們依然還是沉默的大多數,在孤獨與庸俗之間,選擇了後者。

    此後幾年陸續看了他的《愛你就像愛生命》,《黃金時代》,《白銀時代》,《他們的世界》等,那時候年紀尚輕,看到了美好的愛情,也看到了小人物王二在過去、當下以及來的故事,還看到了那些從未了解過的屬於社會邊緣群體的訪談與研究,我不能說這些書重塑了我的價值觀,但必然產生了很大影響。這麼多年過去了,再去讀這些文字,再去看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一點也不過時,甚至非常超前。

    用王小波的話說,《黃金時代》這篇小說是我的寵兒。以下這段話廣為人知,也是我喜歡它的理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

    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二十歲的我,同樣不能想象未來的我會活成別人,活成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感嘆人生來就是為了受苦,幸福只是片刻歡愉,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讓自己陷在瑣事裡無法自拔。古人說三十而立,而對即將三十歲的我來說,一切艱難才剛剛開始。每每想到這裡,我就感到絕望。而很奇怪的是,這段話竟也能無端鼓勵到我,人是何其渺小,有追求有理想,能自由支配時間的日子是何其珍貴!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我希望自己能做點喜歡的事。

    你知道嗎,郊外的一條大路認得我呢。有時候,天藍得發暗,天上的雲彩白得好像一個凸出來的拳頭。那時候這條路上就走來一個虎頭虎腦、傻乎乎的孩子,他長得就像我給你那張相片上一樣。後來又走過來一個又黑又瘦的少年。後來又走過來一個又高又瘦又醜的傢伙,渙散的要命,出奇的喜歡幻想。後來,再過幾十年,他就永遠不會走上這條路了。你喜歡他的故事嗎?

    王小波描述的,不僅僅是他的一生,同時也是我們的。究竟是怎樣一顆智慧的大腦,能寫下如此高度概括又具象的文字呢?著實令人喜歡。

    以上,有部分是我2009年寫的,讀到王小波,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快去讀吧,你不會失望的。

  • 19 # 風信子161160677

    手頭剛剛有一本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剛剛看完,連李銀河的後記也看了。我們知道王小波,都不是從讀他的文章開始的,大多是從他的“斷句”進而好奇才逐漸閱讀,王小波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儘管他的寫作方式,以及黑色幽默成了許多作家“按圖索翼”的工具,必須指出,對於那個時代的露骨描寫和現實寫作,正是符合那個時代的特點,沒有文化,缺乏任性的張力,各種感情都被扭曲扭曲了,有的只是“瘋狂”,人已經不具備了人格,所以,王小波的描寫既符合當時的時代特徵,也讓閱讀者真真切切的體驗和回味,“太他媽的真實了!”原諒我不得不說這樣的話。

    可是現在再看,除了對於那個時代的血腥的描寫,其它還能夠帶給人們的是什麼?我不否定人必須都要有發洩的時候,但是人不能總是靠“發洩”而生活,引人反思的同時,還要引人“向上”,我說的向上不是那個時期的“高大上”,而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向上的精神,高尚的靈魂還是人類永遠不變的主題,儘管你我皆為凡人,但是真正的人性永遠不會被磨滅!

    王小波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他的作品留給後人思考。但是註定不能成為“經典”,因為經典的東西都不頹廢。

  • 20 # 心立方

    其實王小波生前,他的作品還沒有這麼大的名氣,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作品並沒有被很多人理解和支援,加之他的文章多少有點激進,像《黃金時代》這樣的小說甚至都過不了審批,因為多少有點少兒不宜,再加上當時的網路不發達,文章的傳播度太低,能真正喜歡並且讀懂小波作品的人並不多。

    但是自從小波不幸去世,似乎一夜之間小波多出了很多粉絲,很多評論家爭先恐後的發聲,說中國文壇失去了一位披荊斬棘的騎士,總之一切溢美之詞都加在小波身上,這讓我想起了畫家梵高,活著的時候被當作精神病,畫的畫一文不值,最後開槍自殺,結果死了之後畫作變成了稀世珍寶,動輒上億美金,想想也真是可笑,小波也是如此,也許是因為失去了才覺得珍貴吧。

    因為人們知道斯人已逝,再也沒人能寫出那樣有趣的文字了,所以很多人覺得彷彿失去了一些什麼,小波的文字很有趣,嬉笑怒罵之間又能直抵靈魂,這就好比那句話,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龐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說實話小波長得其貌不揚,但卻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反映到他的文字上,也一樣的靈動有趣,失去他,這個世界少了一分有趣。

    小波現在之所以被很多人懷念,也是沾了這個時代的的光,畢竟是很多文青的偶像之一,倒不是他們讀了多少小波的作品,而是一種潮流,不過比起對這種潮流的追逐,對小波最好的懷念就是好好讀他留下的那些文字,從那些文字中,我們才能讀懂小波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十八,得了較嚴重的抑鬱症(經常想死的那種)因為內向不敢和家人說,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