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臥聞海棠
-
2 # 歷來現實
歷代統治者都是精英中的戰鬥機,是億萬人中的佼佼者,他們最懂得該如何去奴役百姓,駕馭大臣。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無師自通,發明了很多治理國家、管理大臣的方法,分封制就是其中一種。
周朝的時候,統治者就懂得了用激勵機制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分封的物件不外乎是同宗同姓的自己人,和國中名人名士的後代,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
至於分封的等級,基本上有五個。最高等級為"公爵",再低一個級別就是"侯爵",再往下就是第三極"伯爵",伯的後面是"子爵",子的下面就是五個級別的最低一級"男爵"。
不過大多數人認為,春秋時期的諸侯多數都是欺世盜名,他們所謂的"公"的稱號,都是自己打出的尊稱,或者是別人對他們的尊稱,並非都是周天子給他們的封號。
人們一提到春秋,立馬會想到春秋五霸。
春秋時期,周天子的統治已經日漸式微,日薄西山,失去了領導的絕對權威,只是在名義上還是老大。下面的諸侯翅膀漸漸長硬,各種的不服。
你敢和周天子頂嘴,我就敢不聽周天子的命令,他就會不服從周天子的指揮。
周天子的對諸侯的控制越來越弱,刺頭越來越多,他們不但敢在周天子面前軟磨硬抗,各刺頭之間也是相互不服,經常大打出手,合縱連橫,其中最厲害的刺頭被稱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都包括誰呢?一般來說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那個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 而第一種說法,時間段上比較靠前,第二種說法時間段靠後,指的是春秋末期。
所以說,在春秋前期,五霸中,其他四霸都是稱"公",只有楚莊王一個人敢稱"王"。前面我們說了,在周天子的所有封號裡,最大的爵位就是"公"。王這個稱號是周天子獨有,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這樣看來,王就等同於後來的皇帝。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皇帝只能有一個。在春秋時期的大多數時間內,皇帝——王也只能有一個,別人只可以稱霸,不能隨便稱王的;稱王就等於稱帝,就是謀反,要天下共誅之,所謂的"尊王攘夷"的口號就是這樣來的。
話又說回來,天下非一人天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江山也不是釘死在了周天子身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俺家,誰都可以當皇帝,稱王。那時候也沒有專利法,"王"也不是周天子的專利。不過想稱王是一種理想,能不能稱王則是一種現實。所以說,要稱王,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那就是統治區域和軍事實力。
偉人不是說了嘛,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照這樣看來,春秋前期的五霸,只有楚莊王敢於稱王,向周天子叫板。
那麼楚國當時的實力如何,是不是具備了稱王的資本呢?按照資歷來看,楚莊王是最低的。在當初周成王給的封號中,他的級別是"子爵",屬於倒數第二的。按說,楚莊王在諸侯裡屬於小字輩,是沒有出頭之日的。
但天道酬勤,機會總是給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楚國的統治者就屬於有遠大理想,有準備的人。最初的時候,楚國的地盤很小,國都在河南淅川一帶。後來楚國統治者勵精圖治、銳意進取,楚國羽翼漸豐,國力強大,一路高歌向南挺近,先後滅掉了隨國(今湖北隨州),等幾個南部小國,根據地擴大了幾倍。
強大後的楚國腰桿子硬了,派使者前去拜見,想迫使周天子"賜胙",以便楚國名正言順開展工作,以"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但使者回來後,帶來的卻是周天子拒絕的訊息。 "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公元前740年,(東周平王三十一年)楚國老大熊通另起爐灶、自立為王,是為楚武王。這意味著楚國已經崛起,不再受周朝的擺佈。
楚武王五十一年(魯莊公四年,公元前690年),熊貲的父親楚武王去世,熊貲繼位,是為楚文王。楚文王繼位後,開始從丹陽遷都郢都(今宜城楚皇城)。此後,楚國國力更加強大,江漢一帶的好多小國都被楚國臣服。
《戰國策·楚策一》中說:"楚,天下之強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 、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裡。
楚王到了第三代即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的時候,楚國已經成為五霸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由此可見,楚國統治者之所以敢稱王,除了天高皇帝遠,周天子對此鞭長莫及,不怕討伐外,楚國國力雄厚、繁榮昌盛是主要原因。
-
3 # 曉東筆談
“齊桓公”與“楚莊王”這兩個稱號,性質完全不同,含義也完全不同,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嚴格來說,春秋時期,除了天下共主“周王”、以及不按常理出牌的楚國,也是有其他國家的國君使用“王”這個稱號的,譬如“春秋五霸”中的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但題中表述的以及內在的含義主要涉及的是楚國,那我們就來看看,在當時諸侯國普遍稱“公”、“侯”的情況下,楚國的國君為什麼就能高人一等、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稱“王”。
一、春秋時期的爵位制度春秋時期,實行“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簡單一點說,“公侯伯子男”是周天子根據諸侯國管理區域的大小,對貴族進行的等級劃分。這其中,“公”的治理範圍為五百里,“侯”的治理範圍為四百里,“伯”的治理範圍為三百里,“子”的治理範圍為二百里,“男”的治理範圍為一百里。
二、齊、秦、楚等諸侯國的爵位周武王伐紂取勝建立周朝之後,對有功之臣及附屬國進行了一次大的分封。這裡我們只選幾個有代表性的來說說。
齊國:齊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呂尚,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姜太公。在周天子的冊封中,齊國的爵位是侯爵。
秦國:秦國原本是西陲小國,並沒有被周武王冊封,直到周平王時期,才被冊封為伯爵。
楚國:跟秦國類似,一開始周武王也沒有封楚國爵位,直到周成王時期,被冊封為子爵。
可見,齊、秦、楚三國中,齊國是一開始就被周天子認可的侯爵諸侯國,而秦國跟楚國因為實力弱小、偏居一隅,而且不是周朝親信,因此一開始並未被周天子認可,只是到了兩國強大之後,周天子才不得不封了兩國伯爵與子爵等較低的爵位。
三、齊國與楚國的國君稱謂問題那麼問題來了,齊國是侯爵,齊桓公為什麼稱“公”、楚國是子爵,又為什麼楚莊王能稱“王”。
(一)齊桓公的稱謂
這裡面實際上有一個誤區,大多數人把諡號當成了正式稱謂。
齊桓公名小白,侯是他的爵位,“齊桓公”是他的諡號,是小白去世之後後人對他的評價稱呼。簡單的說,在小白活著的時候,小白不可能自稱“齊桓公”的,別人也不可能稱他為“齊桓公”。而在春秋時期,對去世的國君起諡號時,是可以使用“公”的稱號的,只是此“公”不是彼“公”,諡號的“公”只是一個名譽稱號,跟爵位裡的“公”完全是兩碼事。
史書《公羊傳·莊公十六年》記載:
”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於幽。同盟者何?同欲也。”這裡就很明確的說清楚了,在正式場合,對齊國國君的稱謂只能是“齊侯”。
因此,“齊桓公”是小白的諡號,他的正式稱謂是齊侯,“齊桓公”這個諡號並沒有僭越爵位制度。
(二)楚莊王的稱謂
而楚莊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楚莊王那是公開的自稱“王”,是向周天子權威明目張膽的挑釁。
這裡面有楚、周之間數不清理還亂的恩怨。
周武王伐紂時,楚部落首領鬻熊帶兵支援,而且鬻熊本人還是周文王之師,但分封的時候,楚部落卻被周武王忽視,連個最低等的爵位也沒撈到;好不容易到了周成王時終於被承認了,還是低等的子爵,楚國一肚子火。
因為周天子是以宗親血緣關係來定遠近親疏,維繫等級制度,所以對僻居東南、蠻夷屬地,並且不是宗親的楚部落,可以說是根本沒在視野範圍之內。
周天子以宗親血緣為由忽視楚國,楚國也以“非中國”為由乾脆自立為王,不用周朝的那一套爵位。
《史記.楚世家》記載:
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嗣。”於是熊渠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噁心一下週天子。到熊通的時候,乾脆自稱“楚武王”,在周天子底下開啟了僭越稱王的先河。之後楚國的國君都以“王”來自稱,包括後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
因此,與“齊桓公”不同,楚國的這一套做法完全顛覆了周朝的爵位制度,是對周天子、更是對周朝禮儀制度的公然踐踏。
在楚國之後,伴隨著周天子日趨式微,一些諸侯國勢力崛起,也紛紛效仿楚國自稱為“王”,這就包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著名人物。
-
4 # 瀟然歷史觀
瀟然歷史答案:簡單來講,就是楚國的一次公然反抗,受欺負,遭其他諸侯國白眼,這地位必須爭回來。
楚國的前世今生楚國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據考證的是軒轅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後代。
周成王時期,感念楚人的先祖鬻熊是周文王祭祀的執火令(就是祭祀的時候拿著火把的人)別小看這個,在神權時代的地位非常高。 他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楚國建國後依長江,伴漢水,都是富饒的地方。發展的非常的快,實力逐步的壯大了起來,由於子爵的地位很低,楚國人逐漸就開始不滿意。一是不好好的進貢貢品,二是經常偷襲中原的諸侯國。 之後周昭王為了維護王室的尊嚴,還進行了三次伐楚。(雖然沒有什麼效果)
周朝的分封制那為什麼楚國要稱王呢?還得先看看周天子那時候的統治。首先周朝的分封制的物件為四類,第一是上古聖賢的後人,比如黃、炎、堯、舜、禹的後代,第二是周王室的成員,同性宗親,第三是重要的功臣,比如姜子牙的齊國,第四就是重要的方國,同意歸順的加盟國,比如楚國,蜀國。
周朝分封的爵位劃分,排名要分先後。第一公爵諸侯國,第二是侯爵諸侯國,第三是伯爵諸侯國,第四是子爵諸侯國,第五是男爵諸侯國,所以重點來了,我們不難看出子爵諸侯國的地位非常的低,這引起了逐漸強大的楚國的不滿。所以楚國君主名號等級在五霸中也屬於最低的了,那楚國羽翼日益豐滿,哪能受得了這個氣。
雖然周禮曾明確的規定只有周天子是王,別的諸侯國的國君的,只能稱候或君。但在周夷王時楚軍熊梁突然昭告天下,封他的三個兒子為王,天下震動。
可稍後由於周王室的和諸侯國的不斷施壓,在周厲王登基後,楚國自己取消了王的稱號,這是楚國曆史的第一次稱王。
在170年後楚君熊通攻打隨國,隨國說我沒惹你,熊通說你去找周天子,讓他封我為王,我就放過你隨國,隨國這就去了周天子那求情,周桓王不同意,熊通就自封為王,稱楚武王。
楚國自此稱王,直到五百年後秦滅國。現在來看楚國是自周朝建立以來第一個稱王,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
至今湖北人口頭禪“不服周”,也和楚國有關係,也就是不服氣的意思。
-
5 # 陳大舍
不光是楚國,在西周(準確的說應該稱“宗周”)時期,尤其是西周後期僭號稱王的諸侯國相當不少。而在早期,一些“諸侯王”,還是宗周朝廷默許甚至是公開承認的。
比如,在宗周的本陣——畿內有個名不見經傳的夨國,對於後世史學家來講簡直是謎一樣的存在。有些史學家認為這個神秘的邦國其實就是太伯建立的“吳國”,也有人認為是“虞國”。有人認為這個小國是宗周的本家,是“諸姬”之一;但也有的學者認為其國君絕不是姬姓;還有人認為這個夨國是被周人落在西戎的本家,所以雖然是“諸姬”,但卻遵從夷狄之禮,國君僭越稱王。
根據出土的三代吉金文字和先儒的經學研究成果,我們基本可以歸納出這麼一個規律:
周時僭號稱王者皆為與周人異姓之國,並非自周朝才開始封建的諸侯,而且多為蠻夷戎狄。這些戎王在歸順宗周之後,基本都是伯爵之國。雖然上幾代是戎狄之王,但是眼下卻因為本身勢力弱小而歸附於周,遂不稱王而稱伯。
所以在宗周吉金文字中,除周天子稱王外,亦見有“夨王”、“卲王”、“呂王”等稱,又録伯、乖伯所作器銘亦自稱其皇考為王。王國維作《古諸侯稱王說》,認為這是由於古時天澤之分未嚴,故諸侯亦可稱王。其實考察後世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朝鮮王朝於大明朝素來忠順,但是卻也在宗廟中僭越只有故去的天子才能使用的廟號。而越南更是對外自稱國王,但對內稱帝。
而且據夨王簋銘文所云“夨王作奠(鄭)姜尊簋”,根據周朝女子稱謂的規律,鄭姜與蔡姞、虢姜、晉姜一樣,為姜姓之女而嫁於鄭者。可知鄭姜是夨國的宗女,夨王簋應為夨王所作,用來當鄭姜的嫁妝。故夨國為姜姓當無問題。夨出於羌,與周不同姓,稱王是姜姓舊俗,由承襲而來,既非僭王號,也並非由於天子之賜命。
現代人最奇怪的是這個蕞爾小國竟然敢在天子眼皮底下“僭越稱王”,而且沒有收到懲罰,真可謂咄咄怪事。但是考慮到周禮的靈活性和事事出於人情的設計,也許這在當時人看來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不足為奇。只是後人對周禮的理解十分片面,所以便少見多怪。而且寶雞附近一直不斷有銘刻著“夨王”的青銅器出土,所以說這個小國在畿內稱王,周天子也肯定是知道的。
除夨國外還有一個呂國、申國,也是稱王的。姜姓申國,呂國原本都是周宣王移封來防禦周朝南土的戍邊將士,但在兩週之際都出現了僭越稱王的現象。
雖然李學勤先生在論述著名的傳世西周晚期"呂王壺"(英國ComptonVerney美術館)、“呂王鬲”(上海博物館),時曾引用河南淅川出土"呂王之孫"編鐘銘文,認為此呂非周初姜姓呂國,而是南方盧戎。但是自古孤證不立,於經學、史學尤其如此。僅憑“盧”與“呂”同音,從而斷定呂國就是盧戎,未免武斷。而且雖然呂國與盧戎同在宗周南土,但是一個在豫南,一個在鄂西,所以肯定不會是同一個邦國。目前的資料仍然難以完整的解答這種現象,但至少呂氏在西周中期仍然在周朝為官.1979AD陝西三原縣出土的西周中期“呂服餘盤”就記載了一位輔佐管理六師的呂氏宗人 。
張政烺先生也曾論述:這些僭越稱王的國家多是王朝邊緣地帶的諸侯。或者說,稱王的姬姓都不是周王室嫡系,他們主要分佈在關中西部邊緣地帶,或者是跟周人同源的“老親戚”,或者是早期被賜予姬姓的異族;而非諸姬的諸侯稱王就更是司空見慣。
至於楚和宗周的關係要比後來秦楚更加相愛相殺——周公晚年曾經一度“奔楚”;周成王、昭王都曾經伐楚;周夷王末年,王室衰微,楚子熊渠藉機稱王,到周厲王上臺。熊渠擔心周天子又來伐楚,所以又去了王號開始低調做人。不僅沒膽量真的稱王,此時的僭越也不過是在器物上將楚子改成楚公。
可到了周宣王的時候,楚人又不低調了,結果周宣王也伐了楚。之後褒姒亡周、攜王干政、平王東遷……周室式微。而楚國也開始肆無忌憚的稱王——當然,不是自己一國僭越,越國在楚國教唆下稱王的時間更早——甚至還敢“問鼎於周”了。
-
6 # 尚宮女史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紛紛稱王發生在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周天子的存在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比如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魏惠王和齊威王互相稱王,而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兩年後,五國相王等,這個時期,中原各諸侯國紛紛稱王,已經與春秋時期大為不同。
春秋時期,中原各國都不存在稱王的情況,但這僅僅說的是中原各諸侯國,而沒有算上中原之外的諸侯國以及部落,說起來,以蠻夷自居的楚國,其稱王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其他諸侯國,甚至早在西周時期,楚國就已經開始稱王,楚國稱王的時間幾乎貫穿了整個春秋戰國時期。
在我們通常的概念中,楚國一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春秋時期曾和晉國展開了百年爭霸史,在戰國時期又是七雄之一,而且秦末時期還是起兵反秦的主力軍,更是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名言流傳。
但其實,最開始的楚國是很弱的,楚國的先祖鬻熊曾參與周滅商之戰,因此他的曾孫熊繹在周成王時期被封在了楚蠻,但僅僅是“子男之田”,不過方五十里,即便是這點地,也還需要自己去奪,因此楚國在丹陽一帶與百越爭奪土地,篳路藍縷,重要在丹陽站穩腳跟,但是對於周天子和中原各諸侯國來說,楚國是蠻夷,是在華夏之外的,因此很被歧視。
而楚國卻在這樣的情況下做了一件驚人的事情,楚國國君到了熊渠的時候,這位國君看到逐漸衰落的周王室,以及不斷強大的自己,於是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然後,他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了王,“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這三個兒子被分封在不同的地方,就如同周天子分封諸侯一樣。熊渠的舉動無疑是直接對周王室進行了宣戰。
即便是宣戰,熊渠也絲毫不懼,楚國在一步步強盛起來,而周夷王卻沒有時間、能力、精力去管楚國的逾距,而且楚國地處南蠻之地,附近又是百越之地,周王室還是很忌憚的,畢竟早在一年前,周昭王南征不還的慘痛教訓讓周王室對南蠻之地充滿恐懼。
但是周夷王去世之後,周厲王即位,熊渠卻“去王號”來躲避暴虐好武的周厲王的攻伐,這是楚國在西周時期的短暫稱王,之後的近兩百年間裡,周王室越來越弱,楚國越來越強,但是楚國一直不曾僭越稱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楚武王時期。
公元前741年,熊通殺死侄子即位,是為楚武王,雄心勃勃的楚武王繼位後開疆擴土,想要將楚國的疆域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公元前706年,楚武王領兵攻打隨國,隨國國君覺得十分冤枉,就對楚武王說:“我沒有罪,你為什麼要攻打為?”
楚武王說:“我蠻夷也。……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楚武王的意思是讓隨國國君替自己給周天子要個高點的尊號,當時的周桓王還是一個熱血天子,對鄭莊公尚且不願意退讓,又怎麼會向一個蠻夷之國退讓呢?所以周桓王斷然拒絕了楚武王的請求。
隨國國君將周桓王的意思告訴了楚武王,楚武王很生氣,一氣之下就自作主張了,自己就稱了王,從此,楚國正式稱王,不管周天子同不同意,也不管中原各諸侯國承不承認,總之,楚國就是稱王了,楚國不僅要稱王,還要北上問鼎中原,春秋時期與晉國展開了百年爭霸史。
楚國之所以能夠強大起來,正是因為一代代楚子帶領楚國人民篳路藍縷,並且沒有被周朝的禮樂所束縛。雖然楚國在春秋初期就已經稱王,但是在春秋時期,卻沒有幾個諸侯國會效仿楚國,因為在那一時期,周天子的權威雖然一落千丈,但到底在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即便這話語權很小,但是春秋時期的那些大的諸侯國,已經意識到了“尊王攘夷”能夠讓自己迅速發展起來,並且爭得霸主地位。
所以中原雖然也在禮崩樂壞的大環境裡,但是對於周天子還是表面上很尊崇的,自然不可能在這樣的時候稱王。稱王基本上就會成為被攻擊的物件,但是楚國畢竟不同,楚國本身就被中原排除在華夏之外,又實實在在是從南蠻之地發展起來的,所以不受中原禮樂的束縛,行為上自然會放肆很多。
所以我們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我們熟知的各個諸侯國中,只有楚國敢稱王,當然在春秋末期,同樣身處南方的吳越兩國也來湊了熱鬧,但中原各國都沒有那個膽子稱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等春秋時期的雄主,都野心勃勃,並且都成為霸主,但是也都不敢稱王,畢竟他們稱霸靠的就是“尊王攘夷”,而稱王是相當不尊王的行為,就算是楚國曆史上著名的楚莊王,之所以能成為霸主也是因為他學習中原文化和禮儀,尊王攘夷才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但這種情況到了戰國時期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春秋時期過渡到戰國時期,周天子已經幾乎失去了作用,尊王攘夷也不再是主旋律,進一步的變法改革以達到稱雄才是最重要。誰也不再去在乎那個多餘的周天子,所以大範圍稱王也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
7 # 鄭說豫見
春秋時期,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稱為周王。各諸侯國為周天子所分封,按照等級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國的國君按照爵位稱呼,比如宋國國君為公爵,稱為宋公,公爵很少,秦國為伯爵,其國君稱為秦伯。周朝封的公爵很少,只有宋國、虢國、衛國等少數國家,侯爵相對多些,燕國、齊國、晉國、魯國等都是侯爵,楚國爵位是子爵,稱為楚子。
齊桓公是侯爵卻被稱“公”,因為這些稱號是死後追贈的,周天子為表示對諸侯國的尊敬,一般諸侯死後會向上追封一級。有點類似幹部退休時提一級再退,軍官轉業時提一級再轉。在他們生前,在自己國內也可以被成為“公”,國君的家族稱為公室,兒子稱為公子,孫子稱為公孫。莫非公家也是這麼來的。
但楚國是子爵,為什麼稱楚王而不是楚子呢?原來楚國自視蠻夷,與中原的諸侯國不一樣,楚國不採用中國的禮儀,同時嫌子爵爵位太低,不願使用,於是自立為王,徑自稱為楚王,與周天子平起平坐,比其他國家都要高一些。
歷史上有個著名的事件,就是齊桓公去世之後,宋襄公繼承齊桓公的霸業,通知楚、陳、蔡、許、曹、鄭等國會盟。會盟時宋襄公提議按照爵位大小排位上臺,這樣宋襄公排第一位,但楚國不同意,直接亮出“王牌”,認為自己是王,強制排第一,還趁機把宋襄公抓走。
一個國家征服其他國家,根據服從程度來講,分為五服。其中封內甸服,封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周天子本來就沒有徹底征服楚國,也沒有把楚國當成核心國家,只是封了子爵,要求進貢的東西也很簡單,就是幾車草,算是要服的標準。而楚國也沒當回事,連草也不進貢,子爵也不接受,直接稱王。齊桓公時代,尊王攘夷,逼迫楚國進貢了幾車草,兌現諸侯國的義務。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甚至相互吹捧,都稱王,周天子的分封制度,算是走到頭了!
-
8 # 史論縱橫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身份最特殊,直接稱王與周天子對標,還真是有點“出類拔萃”。
春秋時期各國君主大多以公相稱,比如《史記索隱》版本的春秋五霸中,除了楚國君主楚莊王之外,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由此可見,楚莊王跟他們之間是有多格格不入了。
所謂分封制的秩序,也就是當初周天子大分諸侯時的格局,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後,大肆分封諸侯國71個,然而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遠不止於此,周公攝政的時候還不斷增加數量,再加上很早以前就存在的諸侯國,可以肯定西周初年的諸侯國不下一百個。
這麼多的諸侯,身份地位也是不一樣的,於是就有了爵位制度,從高到低分別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一般跟周王室親近的宗親諸侯國國君才是公爵;類似齊國這樣的功臣諸侯國,國君是侯爵;其次是伯爵,西周時代稱伯的諸侯,多為文獻記載較少的小國之君;再小一點的就是子爵,最後是男爵。
西周初年的時候,各個諸侯國的封地都很小,公、侯一級的能夠達到百里,伯爵有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僅僅五十里。
到周公攝政的時候,對諸侯國的封地進行修改,規定:
“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說白了,爵位越高,地盤越大,上稅也越重,爵位越低,地盤越小,稅負也越輕。
這就要說到楚國的爵位了,雖然我們後世看到楚國一直是老牌強國,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都有楚國的影子,但是在周王室的分封體系中,楚國就是一個子爵,對沒錯,就是上面在西周初期只有五十里封地,後來可以達到二百里封地的小國。
由於地處偏遠,爵位較低,每年只需向周王進貢幾車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
為什麼後世的楚國這樣強大,卻只是一個子爵的爵位呢?這就要從楚國的發源時期開始說起了。
楚國最早只是一個部落,在商朝逐漸衰亡,而周朝逐漸崛起的時候,楚國最早的祖先鬻熊審時度勢,投靠了周文王,因為其原來是蠻夷部落,周王室給了他一個子爵的封號,從此臣屬於周朝。
在建國指出,楚國積貧積弱,是逐漸發達起來的,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楚國國君不僅要風塵僕僕的到周朝進貢,還要管理祭品,並且沒有資格參加諸侯盟會,可見身份地位之低下。
雖然楚國起步很低,但是當時的江漢平原大有開發的潛力,楚國早期的臣民都致力於開荒當中,一直到熊渠的時候,楚國已經發展壯大,並且開始逐漸向外擴張。
鑑於楚國的強大,周昭王十六年時,周天子親率大軍南征荊楚一帶,史稱“昭王南征”,儘管周昭王前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戰果,但是最後卻由於輕敵在這場戰爭中溺水而亡。
從此,楚國國君在江漢平原一代具有很強的威望,甚至可以與周天子的權威相抗衡,而周王室經過這件事開始衰退,諸侯國逐漸不把周天子放到眼裡。
由於楚國多次跟周天子提議要升級爵位,但是周天子把楚人當作蠻夷,並不想給他更高的爵位。
楚國國君在屢次向周天子討要更高的爵位無果後,乾脆從周王室的爵位體系中背離出來,自稱“蠻夷”,“不與中國之號諡”,自稱為王。
熊渠擔任楚國國君時,還效仿周天子,將自己的兒子也封為王,楚國國君稱王的行為,在周朝禮制中屬於僭越。
楚國稱王的經歷,有點像暴發戶,一開始的時候很窮,後來突然就有錢了,但是以周王室為代表的上層社會不認可你,依然瞧不起你,楚國只能來硬的。
在周朝的體制框架中,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說的就是周天子,在周朝只有周天子是王,剩下的不可稱王,楚國的這種行為無異是在挑戰周王的權威。
當然,這裡面還是有一個小插曲的,在熊渠時代的後期,周厲王不斷對周邊不聽從號令的諸侯進行征伐,熊渠擔心楚國與周朝正面衝突有損國力,因此自動去其王位,也取消了對兒子的分封。
取消王的稱號後,楚國國君再次開始跟周天子要爵位,到楚國第19任國君時,熊眴再次稱王,是為楚厲王,此後,楚國國君都以王自稱。(一說為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稱楚武王)
在周朝時期,輕視周天子的人很多,其中最慘的要屬姜子牙的後代齊哀公,因此不去朝拜周天子,被周夷王給烹殺了,而敢稱王的,楚國算是頭一份。
楚國能夠稱王,還是跟自身實力密切相關的,在歷史上記載的楚國吞併的小國就不下百個。
其實,春秋五霸的版本眾多,我上面講的是《史記索隱》版本,其實,如果以荀子版本來看的話,除了楚莊王外,還有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闔閭與構建也都已經稱王。
吳越早期的君主爵位應該也很低,跟楚國一樣,到蠻夷之地進行開荒,後逐漸強大起來。
很多人認為吳越是地方性的霸主,根本撐不起春秋五霸,其實這是不恰當的,雖然吳越地處偏遠,但是春秋以來中原戰火不斷,反而是地處偏遠的吳越和荊楚能夠得到發展,從後世出土的吳越文化文物來看,春秋時期吳越地區的生產力並不低於中原地區。
正是因為有著足夠強大的實力,才敢於稱王爭霸,震懾中原。
而中原強國,一直到戰國時期的公元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才在徐州相王,相比於楚國來說,要晚上好幾百年了。
-
9 # 澳古說歷史
周滅商後,因周國的勢力遠在西北,十分不利於周國去控制幅員遼闊的疆土和統治商代後裔。再加上週國能滅商,靠著也不是周國本身的實力,時周國疆域不過百里,人口不過六七萬,所能動員的軍隊只是“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而若沒有庸、蜀、羌、鬃、微、盧、彭、濮等八百諸侯的戎車四千乘的協助,單靠周國是萬萬不能擊敗商朝的七十萬大軍的。
因此,基於以上因素,為了控制東方遼闊的疆土,滅商後,周武王採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開始實行分封制,大分諸侯,是時“(周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初周武王分封七十一國,其中商紂之子武庚被封於商都,藉此控制商人;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別封於管、蔡、霍,藉此監督武庚;武王弟周公封於魯、功臣召公封於燕,藉此防範殷商遺民的反叛;功臣姜尚封於齊,藉此控制東方。
同時,武王分封的諸侯擁有五個等級,《逸周書·職方氏》載:“凡國,公、侯、伯、子、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國大小相維,王設其牧,制其職各以其所能,制其貢各以其所有”,周朝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以公最為尊,男最為卑,而終週一朝,名正言順被周王封為公爵的就只有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等七國君主,這七個公國,除虢國開國君主虢仲是姬姓,其餘六國開國君主均為前代王者之後,宋國是商湯的後裔、杞國是夏禹的後裔、祝國是堯的後裔、焦國是炎帝的後裔、薊國是黃帝的後裔、陳國是舜的後裔。
也就是說,時周朝,只有這七個國家的君主能被稱公,其餘國家的君主嚴格意義上都是不能稱公的,比如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以《史記索隱》所舉為例),除宋襄公能名正言順稱公外,其餘四霸的爵位都要比公爵低,其中齊桓公的爵位是侯爵、晉文公的爵位是侯爵、秦穆公的爵位是伯爵、楚莊王的爵位是子爵(桓、文、穆、莊皆為諡號),也就是說春秋五霸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宋襄公、齊桓侯、晉文侯、秦穆伯、楚莊子,如《春秋》所載:“(莊公十六年)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
那到這裡很多人就不明白,為何春秋四霸,其中只有宋襄公是名正言順的公爵,其餘四霸皆不是,為何他們就敢稱“公”呢?甚至楚莊王還敢大言不慚的稱“王”呢?
首先,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這三人稱公並無多大的錯,因為“公”在周朝不但可以作為爵稱,還可以作為尊稱,如《春秋》一書稱魯十二位諸侯王皆為公,但實際上魯國卻只是侯國,而之所以魯國君主被稱公,如何休在《公羊傳》所說:“魯稱公者,臣子心所欲尊號其君父。公者,五等之爵最尊。王者探臣子之心欲尊其君父,使得稱公”,那是因為魯國國內臣子認為其國君可稱公,所謂“心欲尊其君父,使得稱公”。
簡單地說,周時,各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國內被稱為“公”,這在周代是一條不成文的做法,雖沒有公之於眾,但在暗地裡卻是連周王默許的做法。正如《白虎通·爵篇》所說:“伯、子、男,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說白了,公爵作為當時最尊貴的稱號,臣子要想拍馬屁,稱其君主為公,就是最好的馬屁啦。
當然,這條不成文的做法僅限於內部君主的自娛自樂,如果要放在明面上卻是不可能的,如果“諸侯有會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則就不能“私其臣子之義”,就是說一旦諸侯相聚時,如覲見周王時,諸侯王皆只能稱周王所給予的爵位,而不能自稱“公”。
由此,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他們稱公也並沒有多大的錯,非逾越之舉。
再之後,春秋時期,周朝的實力已是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周王早已失去對於天下的掌控,諸侯王也早已不把周王放在眼裡,他們互相攻伐,拼命的吞併小國,連周王的同宗姬姓國都不能倖免。由此,就是在這種局勢下,地位不再是以爵位來定,而是以實力來定,誰的實力強,誰就是天下話語權的掌控者,即使這個強國之前是子爵,它亦能控制公國。
如此,在這種局勢下,連邾、莒這等附庸小國君主皆都稱公,如邾文公、邾定公、邾宣公,更何況是齊、晉、秦這等當時的強國君主呢?
不過,在當時,就算是齊、晉、秦這等最強大的國家,他們的君主亦不敢稱王,最多隻敢稱公,畢竟在當時,周王室雖然已經開始衰落,但威望還在,稱公最多就是將不成文的做法變法成文的做法,誰也不能說啥,但是稱王卻是等同於反叛,這恐怕會引起群起而攻之,對於本國的發展卻是大大不利的,因此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去應對其他諸侯王的輪番攻擊時,他們自然不敢稱王。
那到這裡,很多人就不明白,為何秦、晉、齊等強國皆不敢稱王,而楚國為何就敢稱王呢?
很簡單,因為楚人本就不是中原人,是蠻夷,楚國上至楚君,下至楚民,他們對於周王沒有那種尊敬感,也沒有那種服從感,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楚國根本就不鳥周王,最初楚國沒有那個實力,楚君自然不敢稱王,只能是順從著,當時到了熊通時期,楚國的實力是突飛猛進,成為了數一數二的強國,先是滅權國,得江漢平原西部,再是征服隨國,敗鄧、鄖、絞、羅等國,成為漢東霸主。
可以說,熊通時期的楚國早已成為南方霸主,他已經有實力去周王抗衡,由此,在有了足夠的實力後,再加上楚人本身就看不慣周王,且也不鳥周王,由此熊通的稱王也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熊通是位雄主,他的志向就是與周王平起平坐,這點從熊通曾說:“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大意是你們中原諸侯王互相殘殺,我現在有強大的軍隊,我可以替你周王平定天下,但礙於爵位不夠,所以希望周王給我足夠高的爵位,這樣我才有資格去幫助管理天下)就可窺知一二。
總得說,楚國君主稱王,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楚國實力夠強,不怕周王,也不怕其他諸侯王。楚國地處南方,遠離中原,南方唯他獨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對他造成威脅,同時中原諸侯對它也是鞭長莫及。如此,楚國根本就不用怕中原諸侯會對它稱王的事情做出什麼舉動,難道他們還會在周邊都充斥著敵國的情況下,遠征楚國嗎?這對他們可沒有任何的好處,中原諸侯國又不像楚國那般在一個地區唯我獨尊,在中原,齊、秦、晉等都是強國,誰也奈何不了誰,一旦他們之中出現動盪,其他國家勢必就會群起而攻之。因此,他們絕對是不會因楚君稱王這種事情,就派兵遠征楚國。
二是楚人對中原諸侯王那套“尊王攘夷”的說法本就嗤之以鼻,對周王,楚人遠遠沒有中原諸侯王那般看重,因此他們也根本不會去管中原諸侯王的看法,既然我有實力,那我就該與你平起平坐,這就是當時楚君的真實想法,也是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
10 # 藤樹先生
在春秋時代,存在著這樣一件讓人感到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大多數諸侯國君主的稱號都是“公”,比如著名的春秋首霸齊桓公,仁義君主宋襄公,但唯獨楚國另類:楚國的君主稱號是王:典型的有楚莊王。
這一切要從西曆公元前的1046年說起。
楚國勵志史這一年,周國糾集傳說中的“八百諸侯”,滅亡了強大的殷商。周國的君主周武王在諸侯的擁立下,成為了新的天子。只是,周天子考慮周的實力不足以對已知的世界進行直接管理,於是採用了分封制。周天子專門制定了分封規則,將諸侯按照地位、戰功以及距離周天子的血統遠近,將諸侯分為若干個等級。其中級別最高的是公爵——比如周公是魯國的公,姜子牙是齊國的公。
周天子在冊封的時候,將楚國的祖先冊封在偏遠的南方,並封為“子爵”。不過當時周朝勢力強大,楚子雖然不滿,但也不敢公然表達出來。這一切,直到西周中期,出現了變化。
楚人十分爭氣,在長江流域樹立了霸業,並不斷和西周朝廷發生衝突,甚至周昭王還親自討伐楚國——值得勞動天子大駕去討伐的諸侯,由此可見楚國實力。
楚國實力膨脹後,倒也不再滿意於周的冊封,而是暗中偷摸自立為王爵——意思是和周天子地位對等。不過,周厲王在位期間,楚王深知周厲王有窮兵黷武的愛好,因此唯恐自己稱王成為周厲王討伐自己的口實,因此楚王急忙自去王號——從這段記錄我們可以知道:至少在周厲王時代,楚的底氣,並不是很足,對於天子多少有一定的忌憚心理。
禮崩樂壞西周的滅亡,本質上在於諸侯的強大,最終導致西周在周幽王死後,出現兩個天子並存的局面——主張西周秩序的周攜王,和大諸侯傀儡的周平王。最終,大諸侯戰勝了周攜王,伴隨周攜王被殺的,是西周時代秩序的徹底瓦解。
此時此刻,諸侯們並不再把天子當回事兒,實力稍微有點檔次的諸侯,都將爵位從侯爵提到了公爵,而天子卻無力制約。甚至在周平王之後,天子討伐諸侯,還被諸侯打傷——這在西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楚人在西周時期尚且敢於偷摸稱王,如今東周時代,天子自身難保,又哪來的勢力制約自己?於是,楚國的君主恢復了王號,並將這個稱號,延續到了秦王政時代。
於是,春秋時代有了北方的諸侯稱公,南方的諸侯稱王的局面(按:吳國和越國的君主也是稱王)。
-
11 # 小小嬴政
春秋時期是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的時代,周朝維繫天子和各個諸侯國之間關係的禮樂制度已經崩潰了。禮樂就和現在的法律一樣,規範人們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確定長幼尊卑貴賤的依據。
本身是很有效的禮樂制度到春秋的時候已經名存實亡了,大量的違反周朝禮樂制度的事情隨時在發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周朝的勢力越來越弱,周幽王寵信褒姒,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個周幽王,戲弄諸侯的結果是諸侯都不願為周王室效力了。
後來周幽王廢掉了太子宜臼,宜臼逃跑到了申國,他請求外公申侯為他報仇,於是他外公申侯聯合曾侯、許文公及犬戎推翻周幽王。最後犬戎頻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鎬京,所以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東遷至東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
再說這個周平王,他就是被廢掉的太子宜臼。申侯勾結犬戎打進鎬京並殺死了周幽王,申侯隨即擁立了太子宜臼,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得到王位的手段很不光彩,有弒父之嫌,所以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
事物的發展都是此消彼長的,周天子的威望下降,必然導致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而且這些諸侯國,為了爭奪地盤和人口,互相攻伐,東遷之後,周王室只有一小塊地盤,周王室因而衰微。
周平王因為想把政權的一部分讓虢國而沒有讓鄭國執掌,得罪了當時強國鄭國,不得不與鄭莊公互換人質,把兒子王子狐送到鄭國當人質,史稱”周鄭互質“。
此後,周王室的威望已經下降到極點了,諸侯國敢和周王室平起平坐了。還有更嚴重的,到了周桓王時代,周王室和鄭國發生衝突。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年),周桓王率兵討伐鄭國,鄭莊公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還打敗了周桓王的部隊,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這兩件事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儲存著天下共主的名義罷了。
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周王室對各諸侯國的控制力幾乎沒有了,所以,周朝的那一套禮樂制度也就沒人當回事了。孔子看到季氏八佾舞於庭,就已經發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吶喊了。孔子是個修養很好的人,不涉及原則問題是不會生氣的,但是這一次他生了很大的氣,原因就是季氏的樂舞是天子才能享受的,而季氏只是魯國的權臣,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當時不光是周天子受欺負,一些諸侯國的諸侯也受到權臣的排擠。就這個季氏,權力大的不得了,竟然把魯國國王趕跑了。還有為了奪取權位弒君的、殺父的,到了“弒君三十六,滅國五十二”的嚴重地步。
所以孔子很憂慮,為了打擊亂臣賊子,維護禮樂教化的統治秩序,孔子著《春秋》,孔子用微言大義,來表示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褒貶,開創了春秋筆法,這部書寫好以後,據說亂臣賊子都很害怕,但是怕歸怕,壞事還是照幹不誤。
可以試想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周王室的爵位制度也難免被踐踏如泥的命運了,所以,那時的諸侯叫“公”還是叫“王”都自己說了算,既不接受周王室的冊封,也不需要本國的普遍承認,只要掌握了大權,只要有實力就可以稱王稱霸。
所以周朝定下的“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級形同虛設,諸侯們是各取所需,想怎麼稱呼就怎麼稱呼。這個時候,主要是根據傳統和諸侯的個人喜好來確定自己的稱呼。諸侯國開始爭霸天下了,於是出現了春秋五霸,周朝的權位蕩然無存,禮樂制度完全崩潰。
-
12 # 伯虎42
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西周),獲取了原殷商所領有的大片唐土地。對於東方殷地遺民及其他附庸方國的統治就成了周武王幸福的煩惱:如此廣大的疆域,僅憑原周國不到二十萬的“國人”(指周國平民以上各級自由民及各等級貴族男子)是遠遠不能掌控的。
為了鞏固統治,周武王、周公旦先後兩次大規模分封宗族子弟及功臣,把東方廣大的土地封給自己的同族或支持者,及前代帝王后裔,以屏藩周王室。史書記載
“周兼制天下,立國七十一,姬姓獨居五十三。”、“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
所以也有“周之子孫,苟不狂惑者,皆為天下顯侯”的說法。西周以“封建”制度,建立起新的統治秩序。
周初大封諸侯,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區別等級(另有附庸一級,不在五等封內),按爵位高低劃分封地大小、禮儀制度、宮殿規制、軍隊多寡。西周中晚期之前,這個制度被嚴格遵循,各國基本上依據這一制度,各安其位,依“周禮”的規定進行日常交往和尊奉周王室朝貢義務。
周王室則以“禮樂征伐”來管理、統治各諸侯國,上下有序,尊卑分明,在二百年的時間裡,很好的維持著分封制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內堪稱完美的制度。
諸侯國的國君,按照所受封的五等爵位,各稱某公、侯、伯、子、男。起初,西周時期,有資格稱公的諸侯國君,只有炎帝后裔姜姓焦國、黃帝后裔伊姓薊國、帝堯後裔祈姓祝國、帝舜後裔媯姓陳國、夏禹後裔姒姓杞國、殷商後裔子姓宋國;這六國是前代帝王后裔。另外,周室宗親----文王姬昌兩嫡弟虢仲、虢季,分別受封東虢、西虢,也是稱公,文王叔父仲雍的後代虞仲,受封虞國,也稱公。所以西周時期,有資格稱公的諸侯,一共九家。另外,還有戴、權、州等國,也在初代國君受封時為公爵,但是之後的歷代國君沒有繼承公爵爵位,降等承襲,所以初開國國君之外,沒資格稱公。(東周初期,衛國在衛武公時因護駕周平王東遷有功,所以晉封公爵,但是也僅限於衛武公本人,嗣後國君還是侯爵)。
自西周初到東周初這大約三百年間,各諸侯國君的爵位,就是以周天王所冊封時授予的等級稱謂,幾乎不得隨意更改。直到西周因犬戎入侵,周幽王死在驪山下,周平王被迫東遷(前770年),周王室實力大損,無力維持對諸國的宗法制管理,各諸侯國才慢慢開始按照己國的意願擴充實力,併吞四周。
但這個時候的周天王威望還在,各國尚不敢明目張膽僭越制度,國君稱謂繼續維持五等封爵名稱。
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19年),周平王去世,繼位的周桓王與新興的鄭國積怨已久,最終導致兵戎相見。但是在作戰中,鄭莊公大敗周桓王,鄭軍還射傷了周桓王肩膀,王軍一敗塗地。自此以後,各國再也不將周王室放在心上,只是保持禮儀上的尊敬,國家大事皆由己所出。五等封爵也流於形式,稍有實力的諸侯國,國君都在本國內直接稱公。
當然,對周天子朝貢進行禮儀往來時,中原各國還是以原有所封爵位自稱,以示對周王室的尊重。如齊、晉、燕等國,國君在國內稱公,對周王室則稱齊侯、晉侯、燕侯;秦、鄭、等國,更是對周王室稱秦伯、鄭伯。中原各諸侯國,大抵如此。而周王室,也默許了各國的這種做法,只要不是當面僭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且在諸國國君死後,其稱謂經過周王室允許(其實也是走個過程),可以正大光明的在諡號上稱公,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
但是,之前所說的
“西周中晚期之前,這個制度被嚴格遵循,各國基本上依據這一制度”、和“自西周初到東周初這大約三百年間,各諸侯國君的爵位,就是以周天王所冊封時授予的等級稱謂,幾乎不得隨意更改”。
這兩句話裡面有“基本、幾乎”的字眼,是因為這一制度沒有百分百的被遵循,還是有敢於突破、挑戰的人,而這大膽冒犯禮法制度的,就是諸侯國裡的異類:楚國。
楚國,是帝顓頊的苗裔,火正祝融的後代。始祖季連,得姓羋。約在夏或商交替時期,季連的後裔為了躲避中原政權更替產生的激烈傾軋,被迫全族南遷到今天的江漢平原一帶。當時這裡還是蠻荒之地,文化落後,風俗與中原截然不同,南遷的季連部入鄉隨俗,從當地蠻俗而生活。
久而久之,季連後裔的中原文化習俗傳承式微。所以中原諸夏一直視楚國為“楚蠻”、“蠻荊”,多有歧視,不大承認他們是華夏分支後裔。
商周更替時,季連部落中的主體鬻熊氏族審時度勢,主動投靠周文王,史書記載鬻熊本人還是周文王的老師,為周室滅商貢獻過力量。周立國後,鬻熊成為周第一代火師。他的兒子、孫子即以熊為氏,稱熊麗、熊狂,都作為楚人的首領,侍奉於周室。
周成王在位時,感念當年輔佐文王、武王的諸位大臣們的功勞,所以封授他們的後裔,鬻熊曾孫熊繹因此被周王室封為子爵,建國於南蠻之地丹陽。因鬻熊之妻當年生熊麗時難產而死,巫師以楚“荊棘木條”包裹遺體下葬,為了紀念氏族的先代,熊繹以“楚”作為國號,這就是楚國的由來,熊繹也是楚國開國之君。楚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國土依照周室分封制度,只有方圓五十里,地小民弱,諸事草創。熊繹即使身為國君,一樣要親力親為,為向周王室貢獻方物而四處奔波,艱辛異常。史載:
“昔我先王,闢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
熊繹的時候,楚國每年都要帶著好不容易置辦的桃木弓、棗木箭,作為貢品,風塵僕僕地穿越漢水、秦嶺,前去朝貢周天子。而在諸侯朝會的儀式上,中原諸侯國君都可以進入大殿與周天子一起參加宴會儀式,而楚國的“子爵”熊繹,則沒有這個資格,只能和來參加朝貢的、同屬“夷狄”之北方鮮卑首領一起,在門外守護儀式象徵的“火燎”,同時還要負責用楚地所特有的貢品苞茅葉給祭祀用酒過濾。這就是楚國最初建國時候,國君地位真實映照。
熊繹之後,子孫熊艾、熊勝、熊楊先後繼位,楚國在江漢大地逐漸發展,擴大疆域,周邊“漢陽諸姬”開始感受到蠻楚威脅。周王室原本與漢陽諸國都是宗親,又加上週室所需要的青銅原料礦石也大多出於南方漢水流域。為了維護王室威嚴,安撫漢陽諸國,壓服蠢蠢欲動的楚國,周昭王繼位後多次出兵征伐南方包括楚國在內的蠻族,多有勝利。
但是,周昭王十九年(前977年),在親征荊楚途中,因為楚人在其所乘舟船上做了手腳,導致周王室六師大軍舟側溺水,基本全軍覆滅,周昭王本人也溺亡於楚地。史稱“昭王南征而不復”。
到第六代楚君熊渠繼位,勇武有謀略,極具進取精神,持續開拓疆土,對外征伐,先後伐庸國、驅逐楊粵、佔據鄂地,整個江漢平原,都成為了楚國的勢力範圍。
熊渠野心勃勃,師夏以強夷,楚國化夏為夷,不用中原諸夏禮儀制度、不奉周室宗法,自命蠻夷,在他的治理下,楚國興起於南方,並建立起華夏文化中獨特的、具有相當獨立性的荊楚文明。
在中原諸夏、諸國以楚國不尊周禮,不行禮制而詰問、責怪楚國,加以鄙視的時候,熊渠振振有詞、底氣十足地回答:
“我蠻夷也 不與中國之號諡!”意思是說:你們不是罵我是蠻夷野人嗎,我還就是蠻夷怎麼著,你們那一套禮法制度,我就不遵循!
在這一思想指引下,楚國反其道行之,以自認是蠻夷的理由,擺脫了原本週王室所制定的禮儀制度約束,超越虛名,將實用主義貫徹地淋漓盡致。所以熊渠在楚國實力增長、文化半獨立的情況下,肆無忌憚地破壞了周室廣建屏藩、拱衛王室的分封制度,不僅不尊奉周室規制,還僭越禮儀,立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
楚國在西周諸侯中第一個稱王,周室憑藉禮儀宗法統治天下的制度受到嚴重打擊,自此天下進入大爭之世。
之後,西周歷史上有名的暴虐之君周厲王繼位,治國嚴苛、御諸國狠烈,熊渠雖然對於周室不屑一顧,但是此時的西周實力尚強,楚國正面對抗風險不小、為了消除威脅,暫避周軍南侵之禍,熊渠取消了諸子的王號,不再提起。但是在心中,楚人從來也沒有視自己為周王的臣子,獨特的國家地位已經深入人心。
周平王三十年(前741年),楚國第十七代國君熊通繼位。之後不久,楚國即主動出兵,攻打周王室設置於漢水北部、南陽地區的城池,雖然沒有攻克,但是敢於主動進攻周王室,這就表明了楚國藐視王室的心態。熊通在位中期,楚國攻滅權國,設立權縣。權國國力不弱,幾代楚國先君都沒有能吞併它。熊通能夠滅掉權國,說明楚國國力蒸蒸日上,對外開拓進入了更強的狀態。
周桓王十四年(前706年),楚國征討隨國,隨國是江漢地區最強的姬姓諸侯國,周王室同族,長期以“漢陽諸姬”之首的身份與楚國對峙,互有攻伐。雖然這時候楚國已經強盛壯大,實力雄厚,但是隨國國力依舊較強,對抗楚國不落下風。熊通為了避免消耗過大,沒有直接出兵攻打,而是要求與隨國談判。
隨國也巴不得和楚國媾和,於是同意談判。在此期間,楚國於談判中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挾隨國,在將來隨侯依照制度赴周王室朝見周天子的時候,為楚國國君請晉封爵位,並以此作為依據,正大光明的參與之後中原諸國間的交往及國家政事。
因為這件事不損害隨國的實際利益,所以隨侯就答應了。(為什麼楚國不親自向周王室請求,因為這個時候,楚國與周王室已經斷絕關係了)。
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等候了兩年的熊通終於等到了隨侯的回覆。在回覆中,隨侯不無幸災樂禍的轉述說:
“天子言:授封諸侯,各有其命。無人臣妄言得以倖進。且楚國封爵,先王已授其楚子,無功者何得晉封。楚子輕侮王室有逾年,未加其罪已顯王恩,豈有更加封爵之理。此請不允!”
熊通聞訊大怒,發狠說:
“寡人先祖鬻熊,是文王師。先君熊繹,是成王所封,竟然只封子男之土,且遠在楚地。歷代先君侍奉天子畢恭畢敬(這個就有點扯淡了),荊楚各蠻夷都因此順服於楚。天子不顧念楚國辛勞,提升楚君爵位,寡人只好自建尊號,以安內外!”
於是,熊通立即自加王號,並追諡兄長熊眴為“楚厲王”。熊通是楚國第一個公開稱王的國君。
熊通生前稱王,死後其子熊貲追諡其為“楚武王”。自楚武王熊通稱王以後,歷代楚君依其傳統,都以王號自稱,這即是在東周春秋時期,諸侯皆稱公,而楚國獨稱王的緣由所在。雒邑周王室衰微無力,對楚國僭越稱王之舉無可奈何,只能被迫接受。
-
13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楚莊王的王和齊桓公的公根本不是一回事!周初,周天子分封天下,周武王的老丈杆子、周成王的姥爺太公望(姜子牙)被封在了齊地、為齊侯。因為制衡周公旦的政治需要,周成王即位之後,太公望並沒有之國,而是由他的兒子呂伋代為之國,史稱“齊丁公”。雖然呂伋被稱為“齊丁公”,但他實際上只是齊侯,所謂公只是一種尊稱罷了,大概其就和現而今一些人稱副局長為局長差不多。此後,齊國的國君一直都是齊侯,直到齊桓公出現。
眾所周知,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提出了著名的“尊王攘夷”思想。在成為諸侯霸主之後,日漸式微的周天子也不得不巴結齊桓公,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齊桓公並將齊桓公由侯提升為了公。因此,齊桓公的公是如假包換的公,是經過周天子正式確認的!楚莊王則同,他的王說白了就是“偽王”,自己封的!楚國的級別在春秋時期的諸侯中是相當低的,甚至比號稱“西戎之國”的秦國還要低。秦國的級別是伯,而楚國的級別只是子,基本上算是墊底了……
楚國為何稱王楚國的先祖鬻熊率部投靠周文王,後來因為楚國的幾代先祖侍奉周文王、周武王有功,周成王將鬻熊的曾孫熊繹封在了楚地、為楚子,楚國正式成為了周天子駕下的諸侯之一。因為地處彼時的蠻荒之地,楚國一直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寓言故事中將楚國人描繪成了“笨蛋”的原因所在。加之楚國因為地盤狹小、不斷對周邊進行武力擴張侵犯到了中原諸侯們的利益,雖然春秋時期楚國日益強大,卻一直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
楚武王熊通弒兄篡位之後,繼續了楚國一直以來的對外擴張政策,大肆兼併周邊諸侯,楚國的實力也在不斷增長。彼時的楚武王顯然有些看不上自己的楚子了,於是上表周天子請封更高級別的爵位。可週天子與群臣商議了半天,硬是沒有同意。這下楚武王急了:“王不加我,我自尊耳。”於是,自己給自己封了個王,直接與周天子“平起平坐”了。楚武王給出的理由也相當有個性,就四個字“我本蠻夷”——我是流氓、我怕誰!既然你們說我是蠻夷,那我就是蠻夷了。我是蠻夷,還尊你們哪門子的上下尊卑?就這樣,楚子成了楚王,但這只是他們自己封的,周天子從來沒有承認過、中原諸侯也從來沒有承認過。直到戰國後期,周天子已經徹底淪落為了擺設,列國相王、楚王最終才成了中原諸侯們真正認可的王。
為何其他諸侯都稱公周武王、周成王分封天下時將諸侯分為了公侯伯子男五等,涇渭分明、封地大小也有著明確規定。西周時期,諸侯們迫於周天子的絕對軍事優勢,基本還是比較“安分守己”的,公開僭越恐怕還沒有那個膽子,充其量也就是在家自己稱稱公、過過乾癮。這個時候,公爵以下諸侯們所稱的公並不是爵位,而是一種尊稱,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明公”之類,大概其就是明清時期的所謂“爺”之類吧。在正式場合、書面行文中,還是必須以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為準的。
周平王東遷之後,歷史的車輪進入春秋時期,周天子日漸式微,諸侯們的各種僭越也漸漸出現了。先是比較隱晦的,如墓葬形制超標、隨葬冥器超標、諸侯逾制使用九鼎八簋隨葬等等。隨著周天子的影響力越來越弱,諸侯們也越來越不把周天子當道菜了!久而久之,諸侯們也甭管你是公侯、還是伯子男,咱都互稱“公”吧!但直到這個時候,“公”依然只是一種僭越的稱呼,並不是“合法”的,這也是《鄭伯克段於鄢》中為何鄭莊公被稱為鄭伯的原因所在。在正統觀念和一些正式行文中,諸侯們互稱的“公”依然是不被承認的,雖然大家都這麼叫,至少周天子並不認賬。當然,他認不認的,似乎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歷史的車輪進入戰國之後,周天子已然淪為了可有可無的擺設,諸侯們已經沒有誰把周天子當回事了。周天子徹底淪為了諸侯們的“夜壺”,需要時拿來用用,不需要時你有多遠滾多遠!戰國後期,諸侯們已經不再是僭越的問題,而是索性明目張膽、公開互尊為王了,史稱“列國相王”。自此,諸侯們取得了名分上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的地位,周天子徹底淪入了諸侯們肆意踐踏的境地。再後來,逐漸強大的秦國連周天子的王都看不上眼了。於是,秦昭襄王拉上齊湣王,玩了一把互尊為帝的遊戲,秦為西帝、齊為東帝,將自身完全凌駕於了周天子之上!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滅西周公國,末代周天子周赧王鬱鬱而終,秦取周天子象徵正統的九鼎歸秦,周天子徹底淪為了史籍中的一個符號,諸侯們再也無所謂僭越與否,成為了真正平起平坐的王。
秦王政二十六年,時任秦王的秦始皇滅齊,盡收六國之地、一統天下。同年,秦王政加皇帝尊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自周天子分封天下以來的王和公侯伯子男各級諸侯徹底淪為了史籍中的一個符號……
-
14 # 緣惟願來
戈國、楚國、徐國是夏三大姓氏,經歷夏商周三個朝代,黃帝后裔。武王伐紂徐國因為不臣服周天子被滅國。嬴姓王室成為周王奴隸,給周王養馬
-
15 # 李厚何
按照春秋時人的記述和本人是楚國公族的屈原說法,楚國先祖是黃帝之孫顓頊五世孫吳回(祝融氏)幼子季連,自季連開始姓羋氏,羋氏後裔鬻熊曾在商末做過羈押在商的周文王老師,因此周滅商後論功行賞,將遠在南方的鬻熊曾孫熊繹封為子爵之國。
周初“五等爵”似乎是根據血緣、和王城距離的遠近、族裔等劃分的,比如公爵不是前朝王族就是本朝王族近輔,伯和侯似乎都是王畿以外的重要諸侯國,且伯爵多為同姓而侯爵多為異姓,子爵系距離王城較遠的異族封國,男爵則是距離王城較遠的同族封國,楚國封地距離王城十分遙遠,且應已被排斥在“同族”之外,因此是子爵國。這種情況很常見,比如同樣自稱大禹之後,陳國是侯,而越國只能是子,說明後者被排斥在同族外。特殊的例子則是吳國,它在臺面上是被承認為姬姓公族的,因此封爵是伯爵,而在夫差參加的黃池之會上,晉魯兩個公族諸侯承認夫差是“吳公”,但實際上《春秋》等同時代的諸侯史書,卻將吳國國君偷偷記錄為“吳子”,顯然不承認這個“短髮文身從本地俗”的政權是同族——更不要說公族了。
回到楚國身上。
楚和吳不同,不但遠,而且從一開始就被打入另冊,公然剝奪了自稱的血緣脈絡,而被算作“蠻夷”,對此楚國十分不滿,到了周夷王時代,楚子熊渠就順著周人邏輯,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分別立為王(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自己則成了“三王之父”。
儘管此後不久熊渠因畏懼周天子討伐,自己去了王號,他也並沒有自己稱過楚王,但此後楚國的民族自尊心大為振奮,一有機會就膨脹一下。此後不久,周宣王找藉口南征楚國,結果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在千畝之戰中慘敗,“南國之師”喪亡殆盡,從此周天子再未直接大規模伐楚。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第二年周平王被迫遷都洛邑,東周開始,王權衰落,楚國趁機猛攻周朝設立在漢水流域的隨國等周王室同姓小國,迫使其先後臣服,並促使這些小國向周天子請願,提升楚國的爵位——實際上是要求周朝將楚國納入中原諸侯範疇,消除“蠻夷”痕跡,但始終不能如願,楚國國君熊通一怒之下,在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讓漢上諸國尊稱自己為王(楚武王),從此在名義上與周王室分庭抗禮。
但楚國的這個分庭抗禮是投機的,一方面,除了被他武力壓服的周邊小國,周天子和周天子分封的大國普遍不接受其王號,另一方面,楚國還和王室及諸侯保持著正常的外交關係,在正式場合仍然稱“楚公”、“楚子”,以換取諸如王室承認其霸權之類的好處,而對楚國既要敷衍又很無奈的周系統君臣,則用自欺欺人的“楚乃蠻夷,不從王化”,來解釋楚國稱王而周朝不管(其實是管不了)的尷尬,這種尷尬直到戰國中期各諸侯國“相王”(互相承認彼此為王),才告一段落。
春秋時期諸侯國、尤其同姓和中原諸侯國普遍不敢僭越稱王,但稱王的國家也絕非楚國一個,吳國從壽夢(吳王闔閭的祖父)起稱王,越國則從允常或勾踐起稱王,他們稱王的時代都在戰國開始之前,且比楚走得更遠,連諡號之類都免了。如前所述,吳越和楚一樣,在和周王室、周系諸侯正式外交時,通常是自稱“吳公”、“越侯”之類的。
-
16 # 雲夢澤中的無名之士
不管是西周時期楚國稱王,還是後來秦末時期楚人喊出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最後幹滅強大的秦朝。其實都昭示著一個事實,身為南方的楚國“蠻夷”,雖然不是處於中原地帶,但是江淮流域的富饒讓其國家綜合實力都是非常強大。所以生活在當地的楚國人也是非常自信。
所謂楚國“僭越”稱王為什麼呢?一切皆來自那場恥辱。身為黃帝后裔血脈的楚國,而他們的先祖在夏朝和商朝可都是侯伯的爵位。可是到了周朝立國之時,楚國竟然只被封為子爵,地位越來越低。這簡直就是楚國的奇恥大辱。因為在周朝分封制度中,爵位封為公、侯、伯、子、男。
由此第一頂周天子治下的諸侯王冠被楚國帶上。孔子痛斥的“禮崩樂壞”時代,楚國在周昭王南巡之後不到100年,也就是周夷王時期,成為了第一個在周天子統治之下率先稱王的諸侯國,戴上了周朝治下的第一頂王冠。而且他做的跟後來漢代劉邦封王一樣,他把自己的兒子全部都封了王。這相當於是另立中央,另起爐灶。相當於開創了後來歷代王朝分封制的先河。可以說非常有想法。
而其他諸侯國還是戰戰兢兢,在稱王的道路上畏畏縮縮,不敢越雷池一步。就連曾經九合諸侯稱霸天下的齊桓公都不敢對稱王。當然楚國稱王只是暫時的,就像是象徵性的抗議。因為那時候周天子的威望還是很高,可以召集力量來對付那些不聽話不守規矩的人。所以楚國還是懼怕中央周王室的力量。直到後來楚武王熊通才把拿下來的王冠再度戴上,再也沒有取下來過。
至此,楚國看清了來自中原的中央王朝,不管是周朝還是後來的秦國。以後楚國一直就跟中央王朝較勁,還搞出了個“楚王問鼎”,把楚國的威望推到了歷史的巔峰。 到後來秦國一統天下,他的勁敵就是楚國,楚國確實也是一塊鋼板,讓秦國栽了大跟頭。秦滅楚可以說是非常艱難,最後秦國是動用60萬兵力,同時舉國之力,用最強的名將王翦才滅掉楚國。可見楚國實力之雄厚,不可小覷。
而後來,秦末農民起義中,各地起義軍都被秦國最後一位能打將領章邯全部撲滅,只差楚國的軍隊。是項氏一族項燕的後代項羽帶領楚國軍隊絕境逢生,扭轉了整個秦末農民戰爭,最後秦國滅亡。
楚國雖然身為“南蠻”,可是用我們現代的眼光來看,楚國崛起是有資本的,它的歷史高光時刻都是有實力支撐,並非空中樓閣。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口基數。可以說楚國是從自己的祖先披荊斬棘、努力奮鬥到戰國時期,真正實現了大國夢。
-
17 # 神機叨叨
在武王伐紂勝利之後,周天子進行天下分封,史書記載,當時天下諸侯國有八百餘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大多也都是那個時候得以封爵,也有的是後續授封的,比如秦。
先來了解一下週天子分封諸侯的爵位標準是怎樣的。
爵位分五檔,從高到低分別是:公、侯、伯、子、男,這五個爵位。西周初年,各檔次所封土地都較少,比如公侯,只能擁有百里地,伯是七十里,子和男只有區區五十里,當時公國大小和現在的縣城也就差不多了。
後來周公執政,按新的規定,給予了諸侯權益擴大,“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封地擴大力度還是很大的,稅收也有相應的調整。
那麼後來為我們所熟知的一些諸侯國在當時都是什麼爵位呢?
比如,春秋五霸:宋國、晉國、齊國、秦國、楚國。
宋國在西周初受封時就是公,是個老牌的諸侯國,宋襄公也是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戰國時被齊國所滅。
晉國是侯國,西周初期分裂為“翼”和“曲沃”兩部分,後來晉武公統一之後逐漸強大,到了晉文公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國。春秋末期,三家分晉,分出來的魏國、趙國和韓國後來也都被周天子授侯爵。
齊國和晉國一樣,也是侯國,首任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到齊桓公時,提出“尊王攘夷”並付諸軍事行動而成為當時的霸主。
秦國在西周初年分封到時候是排不上號的。後來發生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事件,幽王被申國聯合犬戎進攻鎬京殺死在驪山下,當時秦出兵援救周朝,並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邑,立下大功,這才被周平王封為侯國。到秦穆公時,秦國成為一代霸主。
最後說楚國,大家不是公就是侯,怎麼楚國就是王呢?
楚在最初分封的時候爵位很低,只是個子爵,按規定只能有二百里地盤,而且封地在南方,現在的湖北一帶,在當時就是蠻夷之地,加上離中原各國都比較遠,在政治文化認同上相對弱一些。隨著楚國向周圍的勢力擴張,越來越強大,在周夷王時期就自己稱王了,但當時周天子威信尚在,沒多久楚君熊渠就主動自去王位繼續臣服於周。
到了周桓王時期,楚國這一任國君熊通還是嫌自己爵位太低,出兵伐隨國,打敗了隨國之後要求隨君上書周天子,為楚國說說好話,請天子給楚國的爵位提一提,但是周天子沒答應。於是熊通一氣之下自立為王,這是楚國第二次自立為王。到了楚莊王時期,重用賢臣,積極向北擴張,打敗了中原霸主晉國,連續伐宋,曾經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他。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時期,由於周王室衰微,諸侯強起,很多西周時期的規矩已經形同虛設,禮崩樂壞,即便象齊國晉國秦國這樣的侯國,對內都尊自己為公,而楚國更是自立為王。
-
18 # 文殳子
春秋時期是東周的前半段,這一時期已經開始禮崩樂壞,但周朝禮制仍具有一定約束作用。因此一方面各國在一般情況下仍按照周禮開展政治外交,另一方面實力強的諸侯開始爭霸,並跳過周王室自行提高政治身份,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公”、有“侯”等不同身份。具體分析如下:
一、周朝官方封爵分5等,公侯伯子男周朝建立後,將天下土地分封同姓宗室、功臣大夫及先代後裔,明確確定五等爵位,分別是公、侯、伯、子、男,明確規定“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同時按爵位高低明確不同的封地、禮制,如“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當時,分封的公爵國主要有七個,分別是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他們都是三王及夏、商朝的後裔公國,爵位雖高,勢力卻小,除了宋國,其他六個在春秋中前期便被周邊強國兼併。而分封的侯爵國有數十個,多數都是姬姓宗室及眾臣後裔,如晉、齊、魯、衛、鄭、燕等,在官方稱呼上都是以侯國自居。
另外,在諸侯交往過程中,為表示對方尊稱,也往往以公來作為諸侯通稱,但這種往往不是周王室冊封的,僅僅相當於一種榮譽稱號。
二、春秋諸侯爭霸,爵位不完全等於實力春秋時周平王動遷,周王室逐漸失去權威,對諸侯失去約束力。先天條件優秀(如地盤大、位置好或者有政治特權)、出現鮮明君主的諸侯,對內富國強兵,對外兼併小國,逐漸做大做強。齊桓公首開爭霸先例,並得到周王室“方伯”的正式冊封,此後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先後稱霸,透過會盟諸侯和周天子冊封獲得霸主地位。
但這些霸主們爵位不一,有的稱號與周天子同為王爵,有的則是公爵,但在會盟時都能執牛耳,都是靠實力說話的,並不是完全依據爵位。比如宋襄公會盟時與楚王爭論站次,說“你假王安能與我真公相比”,結果被楚王派兵綁架,被迫讓出首座。
三、楚、吳、越以蠻夷自居,僭越稱王在周朝的爵位體系中,王是最高的,而且從禮法上講只有周天子稱王。但隨著周王室勢力衰弱,諸侯勢力增強,部分不安分的諸侯開始自行稱王,主要是靠近南方、受周禮影響較小的三個國家。
最早稱王的是楚國,春秋早期,也就是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僭越稱王,等到楚莊王稱霸時都已過去100年了。此時,楚國東部的吳國開始崛起,壽夢於公元前586年稱王,這是相當於春秋中期。而到春秋末期,越國君主允常發展國力,地盤大增,於是自稱越王。
這三家是最早稱王的諸侯,但因地處南疆,缺少禮化,被中原諸侯看不起,一般也不承認他們的王爵,更別提私下取笑了。而到了戰國以後,諸侯數量越來越少,實力卻越來越強,逐漸都開始稱王,誰也不再說誰了。
-
19 # 長頁論史
這個原因很簡單,春秋時期實行的是分封制,齊國等國因為祖先戰功大或者為周王親戚而被封為公,楚國戰功小,關係遠封的爵位小,強大後,要求周王重新封爵,周王不肯,楚國自封為王。
這裡關係到兩方面知識,分封制和楚國封王。下面詳細分析。
一,春秋分封制。周施行分封制,建立藩屏,拱衛周畿,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初分封71諸侯,53諸侯為姬姓。其餘為立下大功的功臣。後來一共到底分封了多少諸侯其實不太清楚的,原意周王分封諸侯,諸侯又繼續分封給下屬和功臣,讓諸侯後來的土地越分越少,減少大的諸侯對周王室的威脅的。當然,周王室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
周分封諸侯分五級,分別為公,候,伯,子男爵,另外還有不入流的附庸。王本來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
每個爵位分得的土地也很有限。
但部分爵位因為戰功和周王親疏關係,並不完全按照正常規則分地的,比如,齊王最初封為侯爵,為武王四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旦輔佐武王奪取天下立下大功,分得700裡地。楚因為戰功封的子爵,得到50裡地,而且處於蠻荒之地。
所以齊恆公,晉文公為什麼稱為公就很清楚了。因為這是周王給予的爵位封號等級,公已經是周王封爵的最高階了。二。楚莊王為什麼稱為王楚王其實周王給予楚的封號為子爵,封地也只有50裡,那後來為什麼稱之為楚莊王呢?按照道理來說,"唯有周天子才能稱之為王,就像後來大唐只有一個皇帝一樣,楚王稱王是違規的。但楚王的王位本來就是自封了,所以也就不在乎你承不承認了。
那麼楚王怎麼會決定自稱為王呢?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商朝末年,楚人祖先鬻熊是季連部落羋姓酋長,協助周文王姬昌起兵滅商,成為功臣。鬻熊的後代熊繹,當週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楚始建國。併成為周文王的火師,就是祭祀時舉火把的。
這個封號有點小,而且又分配到邊緣地區,有點封孫猴子弼馬溫的味道。但楚國祖先似乎不太清楚。直到進貢時。
岐陽會盟,這是楚國第一次以諸侯身份參加周天子召開的盟會,熊繹非常高興,在入席卻發現沒有座位。經詢問才得知“今日侯伯以上才可以入席,小小楚國子位,又是蠻夷之族,是沒有位置的。”又被派到會場安放香草,木牌,然後再去看守木庭前的火炬。
不過,當時又能怎麼樣的,小小的楚,懦弱的楚,只不過50平的土地,翻不起大浪,不過從此,楚王奮發圖強。歷經數位君主努力,終於佔據南方,成為泱泱大國。
楚國崛起之後,可能受到岐陽會盟的刺激,開始公然不納貢,並且接受周邊小國的和部族的進貢,引發周王大怒。
周昭王三次伐楚,楚一次也不給面子,奮起抗爭,三次取得勝利,第三次,周昭王親征,楚人設計,送給周昭王用膠黏接的豪華船隻,船行駛到河流中間,膠水融化,船隻解體,周昭王及其部眾溺水而亡。
自此,周王也無力再徵楚了,楚一心一意大力發展,楚國日漸強盛,公元前704年楚恆王熊通也自封為王,逐步走上與周王分裂的道路。這也證明了一個道理,強者為王,拳頭說話。
可以看出來,楚國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了與中原大國與眾不同的風格。你歧視我,我也可以不理你,你不封我王,老子自封為王。強烈的我行我素之風。另外,楚稱王只是先性者,後來隨著周王室衰落,諸侯崛起。各個諸侯逐漸稱王。
諸侯國開始稱王的時間分別為:
公元前704年,楚國稱王;
公元前585年~前561年之間,吳國稱王;
公元前497年之前,越國稱王;
公元前334年,齊國、魏國稱王;
公元前325年,秦國、韓國稱王;
公元前323年,趙國、燕國、中山國稱王;
公元前318年,宋國稱王。
-
20 # 舟瑜
春秋時期,為什麼其他國家都稱“公”,例如齊桓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
在歷史書上我們學習了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稱為“春秋五霸”。我們發現就楚莊王是稱王了。其實這個原因是因為周王朝勢微,已經難以約束和控制各諸侯國,特別楚國是最後稱霸的一個。別的國家稱霸時周王朝還相對強大一點,為了表示對周天子的尊重,只稱公,把王留給周天子。而楚國就不顧忌這些,直接稱王了。
周天子在冊封的時候,將楚國的祖先冊封在偏遠的南方,並封為“子爵”。不過當時周朝勢力強大,楚子雖然不滿,但也不敢公然表達出來。這一切,直到西周中期,出現了變化。楚人十分爭氣,在長江流域樹立了霸業,並不斷和西周朝廷發生衝突,甚至周昭王還親自討伐楚國——值得勞動天子大駕去討伐的諸侯,由此可見楚國實力。
楚國實力膨脹後,倒也不再滿意於周的冊封,而是暗中偷摸自立為王爵——意思是和周天子地位對等。不過,周厲王在位期間,楚王深知周厲王有窮兵黷武的愛好,因此唯恐自己稱王成為周厲王討伐自己的口實,因此楚王急忙自去王號——從這段記錄我們可以知道:至少在周厲王時代,楚的底氣,並不是很足,對於天子多少有一定的忌憚心理。
西周的滅亡,本質上在於諸侯的強大,最終導致西周在周幽王死後,出現兩個天子並存的局面——主張西周秩序的周攜王,和大諸侯傀儡的周平王。最終,大諸侯戰勝了周攜王,伴隨周攜王被殺的,是西周時代秩序的徹底瓦解。
此時此刻,諸侯們並不再把天子當回事兒,實力稍微有點檔次的諸侯,都將爵位從侯爵提到了公爵,而天子卻無力制約。甚至在周平王之後,天子討伐諸侯,還被諸侯打傷——這在西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楚人在西周時期尚且敢於偷摸稱王,如今東周時代,天子自身難保,又哪來的勢力制約自己?於是,楚國的君主恢復了王號,並將這個稱號,延續到了秦王政時代。
於是,楚國就這樣稱了王。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得其實並不是很嚴謹,在文獻中,很多諸侯國國君都不稱“公”,除此之外,還必須明確一個觀點:我國古時候的爵位,並非按照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我國上古爵位相關的知識。
五等爵之起源戰國時代,《孟子·萬章下》中記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封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孟子首次提出了公侯伯子男的概念,後來的《禮記·王制》以及成書於漢代的《白虎通義》都引用了這一說法,後世遂以為圭臬。
周初分封諸侯爵位
到了近現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於是國人在翻譯時便將西方貴族爵位與公侯伯子男一一對應,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我國古代的爵位和西方貴族爵位都是公侯伯子男呢?其原因便在於此,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翻譯時故意進行了對應。
但今天在這裡,我們要糾正一個觀念:上古時候五等爵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爵名無定稱例一:公與侯兼稱
五等爵說法是錯誤的第一個有力的力證,便是同一諸侯國的君主,有時候稱公,有時候稱侯。比如《尚書·費誓》中這樣記載: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公曰:……開篇曰“魯侯”,緊接著又說“公曰”,此處侯與公皆指伯禽,而伯禽為周公長子,魯國第一代國君,若按五等爵而論,則不可能稱魯侯。
周公佐周成王,子伯禽就封魯
除了古籍之外,後世出土的一些西周青銅器上亦有銘文可以作為佐證:
魯侯鬲:魯侯作姬番鬲。魯侯彝:魯侯作姜享彝。魯侯壺:魯侯作尹叔姬壺。這些青銅器,將魯國國君稱為侯,也有稱公的:
帥隹鼎:……魯公孫用鼎。這裡則稱魯公,除了姬姓諸侯國之首魯國之外,異姓諸侯國之首齊國亦有類似的情況。《左傳》中稱齊國為“齊侯”,也稱“公”,出土的青銅器中,也有“齊公”“齊侯”等不同稱呼。比如《左傳·僖公四年》記載:
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絕也。蔡人嫁之。開篇稱齊桓公為“齊侯”,後又稱“公”。可見,作為西周初期分封的兩個最重要的諸侯國魯與齊,亦可稱為侯。
例二:侯與伯兼稱
西周時,小國林立,不下於百,其中有一個小國叫井國。在歷史上默默無聞,但近代出土過一些關於井國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的銘文,分別是這樣稱呼井國國君的:
井侯樽:王令闢井侯,出侯於井。麥鼎:井侯延融於麥這裡稱井國國君為侯,也有稱伯的:
井伯甌:井伯作甌。利鼎:井伯內右,利立中廷。可見,同一國諸侯,稱侯者有之,稱伯者亦有之。
此外,還有侯與子、公與子、公與伯、伯與子等等並稱者屢見於諸西周青銅器銘文。
楚王之由來
楚國亦是最早的諸侯國之一,在武王伐紂時,楚人大抵是一個比較落後的部落,但因為跟隨武王伐紂有功,亦獲封諸侯,但依然被中原諸侯各國視為蠻夷。
楚公逆鐘上的銘文說:
唯八月甲申楚公逆自作……而《左傳》中則說: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可見,楚國作為最早的諸侯國,亦有“公”與“子”等並稱的現象,這一點也可以與前文印證。
楚國作為早期諸侯國,因受到中原諸侯國以及周天子的歧視,所以心裡一直有怨氣。因此,索性就自立為王了。
楚熊渠僭越稱王
雖然如前文所說,諸侯爵位並沒有“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但是王與諸侯之間的等級還是存在的。《詩經·小雅·北山》中就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不管周天子對諸侯各國的掌控力有多大,但天下只有一個王。楚國國君稱王,實際上就是一種僭越。
當然了,楚國國君之所以能稱王,除了他因為被歧視而不服之外,還在於楚國有著強大的實力。因為一旦僭越稱王,必然引來周天子甚至是其他諸侯國的征討,一旦對付不了,那麼可能就迎來滅國的下場。
楚國國君最早稱王是在周夷王時,當時王室衰微,後來到了在周厲王時,楚國懼怕周厲王前來討伐,又去掉了王的稱號。一直到了春秋初年,楚武王熊通再次稱王,那之後,楚國國君便世代沿用王的稱號了。
其他諸侯國要麼沒有楚國那麼強大的實力,要麼至少表面上仍然對周天子表示臣服,自然也就不會僭越稱王了。
結語總的來說,大抵上,“公”應該是所有諸侯的統稱,並非第一等諸侯。而侯、伯、子、男四等爵亦頗有混淆之處,具體如何劃分,因上古史料殘缺,已不甚明瞭。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說,實乃孟子附會、後人訛傳之說,站不住腳。
齊桓公稱霸之時,尚打著“尊王攘夷”之旗號,號召諸侯各國以周天子為主,那麼齊國自己自然不可能稱王,其餘諸侯國亦類似,只要還願意尊周天子,則不可能稱王。
齊桓公尊王攘夷
楚王之為王,在於拋棄了對周天子表面的尊敬,這一點與其餘諸侯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楊樹達《古爵名無定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