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一葉知春暖

    第一個建議是父母平時應該尊重和鼓勵孩子,少一些打擾,儘量少一些責罵他,和孩子交朋友,建立隨意的關係,不要讓孩子害怕,或者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其次,建議父母讓他們的孩子發展一些愛好,如運動、唱歌、繪畫等。,通常帶他們的孩子出去玩。最後,建議父母給孩子更多的營養,如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鈣或鋅,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 2 # 優教小師

    對於提高兒童的專注力,我個人的見解是:1.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有興趣了,就會吸引他的眼球,從而提高他的專注力。2.不隨便打擾。為什麼說不隨便打擾呢?當我們看到孩子很用心或者很沉迷的做他喜歡的事情時(當然不是做壞事的時候),例如:小手工,發呆,觀察小動物等等,不要隨便打擾他。因為當你打斷他的思維時,也就是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了。3.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做完了一個再下一個。如果他要看電視,就不能玩玩具。4.定期活動。做活動的時候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和任務,活動時間要合適,不能過長或者過短。這樣可以延長孩子的注意力的時間,有利於提高他的注意力。

  • 3 # 虹餘姐姐

    1.孩子在看書、看電視、玩玩具的時候,大人儘量不打擾,讓他專心做一件事

    2.給孩子看圖片,讓他講圖片上有什麼

    3.給孩子講故事,讓他注意聽,講完以後提與故事相關的問題問孩子,問題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

    4.孩子畫畫或吃飯,要求他在一定時間內完成

    5.讓孩子學圍棋、學書法、學畫畫,都可培養孩子專注力

  • 4 # 宇宙中一粒塵埃

    兒童的專注力是分解階段。

    0-3歲:1、利用寶寶的好奇心;2、在遊戲中訓練專注力

    3歲-6歲: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不要讓其被外界因素干擾。

  • 5 # 草履蟲84

    這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問題。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經常表現為容易開小差、不能專注於某一事物等。目前一些機構為了吸引人的眼球,打出了專注力這一上許多家長不太常見的名詞。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許多學習差學生的共同特點。

    兒童專注力訓練可以採用以下方法:1、加強注意目的性、任務性的教育,家長可以陪同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具有任務性的遊戲,需要在幾分鐘內完成搭橋或堆砌幾塊積木的任務性遊戲,使寶寶有完成任務的喜悅感。2、排除外來干擾,在剛開始進行遊戲時,要使寶寶處於相對安靜沒有嘈雜的環境中,避免受外界干擾。3、要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者交替進行。在進行專注力遊戲訓練的同時,可以進行無意識訓練穿插,可以參雜軀體訓練專案,如拳擊、游泳,使寶寶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4、疏洩療法,如果寶寶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同時伴有多動現象,可以使寶寶在戶外多做運動,使部分旺盛的精力得到疏洩後再進行安靜的任務性訓練。

  • 6 # 退休教師虎妞

    一、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很集中的專注力。那麼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在家中給孩子一個學習的地方,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進行鍛鍊。這樣能讓孩子學習得更加努力,專注力能更好的進行培養。

    二、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學習或讀書的時候,不要經常叫孩子,也不要弄出很多的聲音來吸引孩子,否則很容易讓孩子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對他注意力的培養非常不好,也容易讓孩子養成三心二意的習慣。

    三,多讓孩子自主讀書。一個人的習慣要養成,是需要時間和自身的意志力的。因此要讓孩子自主做一些事情,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專注力。比如讀書,如果他自己能安排好自己的學習、讀書時間,並且能按時完成,這樣孩子就能學習到很多知識,這對於孩子的專注力是有很大的幫助。

    四、讓孩子自己定下目標。一個人做事情的專注力是靠動力來推動的。如果有一個目標來指引孩子做事情,孩子會非常積極,但是這個目標讓孩子自己來定。只有在一段時間裡給自己定下一些目標,然後自己去實現,這樣才能讓自己專注力更好的去做好,這樣慢慢的就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

    五、給予適當的獎勵。有鼓勵才能讓孩子更有動力,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能推動孩子向前一步的話都是好的。因此要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每個時期都可以進行改變,這樣也是能很好的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能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做得非常好。

  • 7 # 和沐蕭尹

    關於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我作為多年的班主任是很有發言權的。

    很多孩子家長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孩子專注力差,做事不專心,學習上三心二意,寫個作業能跑十趟衛生間,上課說話、小動作多,自己老師頻頻打電話約家長去學校“喝茶”,甚至逼得家長去醫院檢查,看自己孩子是否是傳說中的“多動症”。

    其實,老班主任告訴你,大可不必憂慮,幾個技巧能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

    1. 孩子的天性是玩,是動,是好奇。而學習,恰好相反,要靜,要穩,要細心。怎麼辦?那就該活潑的時候使勁活潑,該學習的時候使勁穩住。很多家長的想法,其實是在壓抑孩子的天性,適得其反。因此,年齡較小的孩子,要給他充足的玩耍時光,最好能有同齡人或家長陪著玩。多數孩子,看似胡鬧的背後,都有一顆缺乏關愛的心。比如,小時候用油漆塗抹火影山的漩渦鳴人。

    2. 該學習的時候,家長要投入時間精力,陪伴孩子學習。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陪伴,不是說孩子學習,家長坐邊上玩手機,發了成績還抱怨“我的時間都花你身上了,就考這點分?”家長要付出時間,孩子才能有進步。天生會學習的孩子,不是沒有,一般家長遇不上。大部分孩子的學業成就如何,基本還是靠家長。同時,這方面,不要過於依賴老師。我是老師,但老師只是我的工作,無法盡心盡力去照顧每一個孩子。總有家長會說,我孩子比較皮,老師多關照。

    3. 具體學習時,家長怎麼做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專注力?

    1) 儀式感。到家後,吃完飯,坐書桌前,專心學習。不吃水果,不看電視,不隨意出入。這要靠習慣來養成。

    2) 監督。正如之前所說,家長監督很重要。老師只會在孩子表現差時批評孩子和家長。批評過多次改不了,基本就放任自流了。畢竟,孩子時家長的,不是老師的。

    3) 適當鼓勵和懲罰。孩子,尤其是幼童,做的好,比如畫了一幅畫,給家長看,一定要表揚。不要上來就說,畫的這是什麼玩意?達芬奇也不是一出生就會畫畫的!孩子今天作業得了優秀,或者今晚作業寫的格外認真,哪怕親他一口也是個獎勵!潛移默化之下,孩子會越來越認真,越來越積極,因為,想要得到自己信賴的人的肯定,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但同樣,做的不好,一定要懲罰。不一定是打,但特定時期,打一下手心,很管用。我常跟家長說,“打”這麼有用的教學方式,我只捨得給自己孩子用。

    綜上所述,家長的陪伴,監督,獎勵和懲罰,能夠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同時,也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希望以上對您說的,

  • 8 # 章本媽媽育兒

    首先你要發現孩子的興趣,只要多關注孩子,你就很容易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找到了興趣你還要思考怎麼樣去延伸出孩子願意幹的事!還有就是市面上有沒有相關聯的兒童產品!有價值的兒童產品是能夠提高孩子專注力的!

    接下來就是有意識的在孩子喜歡的領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是根據孩子的能力,不斷的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不是一味的把那個玩具扔給他就行了。要從簡單到困難。這樣才不至於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因為遇到太難的問題而放棄!

    最後我透過一個身邊的例子給你詳細說一下!我的小外甥今年一週歲,姐姐給他買了一個這樣的玩具,能夠讓孩子分類,發現不同,發現相似。

    我姐姐給我反應一個問題,說他孩子在玩的時候經常會哭鬧,玩到半截她插不進去那個玩具!也就是孩子沒有能力完成,把不同的物品插到不同的柱子上!我告訴姐姐,我說為什麼孩子會哭鬧,是因為他感覺到很無力,完不成這件事情,心情很沮喪!這個玩具對於她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應該把這個困難的任務給他縮小!只給他投放一種型別的,比如說只給他投放一個孔的那個小玩具,每次只給他投放一種!時間長了,以後孩子就會非常容易地做到這件事情,能獲得自信,並且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也不會破壞他的專注力!當他很容易完成第一件事的時候,再給他加大難度投放兩個孔的玩具!以此類推,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了自己能做成這件事情的信心,並且在潛移默化下孩子的專注力也得到了提高!

  • 9 # 上官飛燕LG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題主問的是兒童,那麼孩子的年齡必然不大。科學已經證明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長越短,隨著年齡的增長,專注力時長會逐漸變長。所以,如果是兒童專注力時間短是一種正常現象。另一方面,哪怕孩子已經進入學齡階段,比如八九歲,專注力時長也不是就定型了,即便當下的確愛動,那也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接受他,一件事兒我們只有接受才能解決他。我們一旦給孩子貼上了專注力差的標籤,就是代表家長認定了他專注力是有問題的,作為敏感的孩子一定會覺察到,更不要說有的孩子甚至會帶孩子去醫院做什麼多動症的檢查,那更是雪上加霜。這反而加大了問題解決的難度。

    透過運動和遊戲的方式培養和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為什麼運動可以幫助鍛鍊專注力呢?運動時產生的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讓人快樂亢奮,血清素增加提升記憶力,正腎上腺素跟注意力有最直接的關係,它可以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鍛鍊孩子專注力的遊戲就更多了,網上可以查到很多,最簡單好操作的就是舒爾特方格、筷子夾豆子、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不會打可以用球拍端球走)、站在窗前數高樓的層數室外空調櫃機的數量等。

    環境方面減少電視手機的干擾 家人看電視玩手機,甚至用電視手機來哄孩子,讓孩子對手機電視有了依賴,這樣對其他的事情很難產生興趣。(但不是絕對禁止手機電視,如今這個時代,一個孩子不看電視不會玩手機那和其他小朋友都無法溝通的)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提升使命感 人與人的不同是思維的不同,一個孩子為了考100分學習,一個孩子為了成為醫生治病救人學習,一個孩子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學習,試問哪一個孩子成就成大、自律性強、專注力高呢?不言而喻,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忽視孩子上三層的培養(智慧父母六層次 上三層 身份 信念 價值觀 下三層 能力 行為 環境 )

    最終要的一點:孩子的很多能力,天生具備、無需培養、只需保護 能力不是靠培養的而是靠保護的。

  • 10 # WuLi

    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在學習或者做作業時這種情況比較明顯,這是一個讓家長很苦惱的問題。怎樣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呢?

    第一:家長要引導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注意,現在的孩子玩遊戲很專注,說明遊戲太有吸引力了,太有誘惑力了。開發遊戲的人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遊戲題材,分步獎勵,環環相扣,最高級別封“大咖”,逐步把孩子吸引到這個遊戲中,能使孩子不厭其煩的一直玩下去。

    家長要從孩子專注玩遊戲中受到啟發,把孩子的學習內容或者作業逐步設成有誘惑力的環節,環環相扣,級別越高,獎勵越高(例如週末領孩子游玩),引領孩子慢慢對學習感興趣,注意力自然就逐漸集中了。

    第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大教育家葉聖陶說過,學習就是養成習慣。

    上學期間,當天放學後,家長要首先監督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要及時檢查,及時糾錯,並且及時讓孩子鞏固,家長說話要有藝術性,嚴要求、多表揚,把握好分寸。

    第三: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平時做事認真專注,就連家務活幹的有鼻子有眼,孩子耳濡目染就會認真專注。

    第四: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父母在家經常看書學習,很少玩手機、看電視,尤其晚上黃金時段少開電視,這些都是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培養孩子注意力,是多種方法共同作用的結果,切忌單一機械照搬。我的建議只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11 # 精益成長

    首先,兒童專注力不足,如果不是先天因素,那很大程度上都是家庭造成的,因為一個不夠專注的孩子身邊,往往有一個甚至多個總是打擾他的大人,比如以下場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場景一,孩子正在專注地玩玩具,突然有大人端著個碗出現在他的旁邊:“來寶寶,吃口水果。”

    場景二,孩子正在專注地看繪本,突然有大人不由分說地把孩子抱起來,情之所至狠狠地親了一口。

    場景三:孩子正在塗鴉畫畫,突然有大人路過,冷不丁來了一句:“寶寶你在玩什麼呢?”

    場景四:孩子正在玩玩具,大人著急出門,可能就直接打斷:“不要玩了,要遲到了,趕緊換衣服”,根本不管孩子正在認真地玩玩具呢。

    還有一個更慣性的,當孩子在探索某些地方,或者在做一些我們不大願意讓他們做的事情的時候,甚至孩子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呢,大人就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或者直接阻止,甚至不由分說的直接把孩子抱走,帶到新的環境中去。

    每天都有非常非常多這樣的場景發生,這都是對兒童專注力的打斷,而且孩子們通常都是無力而被動地接受這種打斷,久而久之,兒童的專注力很難持久。

    說完了兒童專注力不足的成因,再說說解決方案:

    一、     在孩子專注地進行活動時,請家長不要輕意打斷或打擾,請家長不要輕意打斷或打擾,請家長不要輕意打斷或打擾,慢慢地幫助孩子恢復他本來很強的專注力。

    二、     給孩子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空間,可以是他的房間,或者書桌,小床等,讓他可以安靜地享受自己獨處的時光,專注地看喜歡的繪本或者畫畫,總之讓他專心地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慢慢地,孩子養成習慣了,想要專注做他的事情時就會不自覺地進入到他自己的領地,這樣更有利於持續發展他的專注力,長期下來,也鍛鍊了他的耐力及堅持的能力。

    三、     當孩子在專注地進行一些嘗試時,放下大人的偏見及所謂的經驗,只要沒有生命危險,就暫時做一個“懶”家長,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專注地去感受一件新事物,特別是新事物的刺激特別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所以請家長們,不要打斷了孩子的專注力,更不要剝奪孩子感受新事物的權利。

    當然也不是說如果孩子在玩或者專注地做其它事情時,你就只能幹看著,你也可以加入,但前提是,不要打斷或干擾孩子的專注力!

    當然,市面上也有非常多可以提升孩子專注力的遊戲、書籍等,可以作為輔助,因為這個問題的源頭在家庭,在父母,所以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或者改變孩子專注力不足的狀況,一定要從父母做起,重視甚至重新樹立對孩子的不打擾意識,同時行為要匹配上認知,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該有的專注力慢慢又回來了。

  • 12 # 小核桃探索者

    孩子初生,對於外界充滿好奇的想去探知,但是因為天性活潑,轉移注意力也會很快,所以專注很重要。至於提升我建議家長做到以下四點。

    一、不要打斷孩子。很多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出現,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家長造成的。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是與我們成年人不同,比如孩子走路時看著天空,也許他只是在想,“這個棉花糖(雲)好不好吃呢?”“它怎麼在飄呢?”而我們家長很可能做的是馬上呵斥,讓他專心看路。或者看著吃飯的孩子在發呆(其實他在思考和幻想),馬上敲桌子提醒他抓緊時間吃飯。正是這樣一次次“不小心”的打斷,才造就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二、興趣引導。讓孩子對於某件事產生興趣,從而沉浸其中,在做事的時候自然就會專注進去,逐漸養成習慣。

    三、獎勵機制。每個人都喜歡收穫獎勵,孩子更甚。給孩子佈置一個任務,當他能夠完成時就會獲得獎勵。這樣就促使孩子為了獎勵,努力達成目標,慢慢養成孩子專注做事的習慣。

    四、工具配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根據他的能力選擇他可以達成目標的工具配合他養成專注的習慣。小一些的孩子可能是串珠子、搭積木、塗畫等,至於小學生可以用字帖、紙牌屋等等。

    總之,專注力是需要培養和引導的,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去激發,讓孩子在專注後,透過努力能夠收穫成功的喜悅就好。

  • 13 # 有愛親子

    簡單做法,孩子在小的時候,儘量不要用成人思維去幹預孩子在做什麼,讓孩子做事有始有終,並且讓孩子在喜歡做的事情上,專心做一件事,慢慢養成習慣。

  • 14 # 兒童動漫大世界

    最近這一年,我還挺關注兒童專注力這一領域。不過我關注的內容,不是早教市場上那種噱頭的“專注力”,而是更加實打實的,每個家庭裡,專注力各不一樣的孩子們,分別都經歷了什麼。

    在我看來,專注力這個事兒,如果不是基因等先天因素的話,家長能背一大半的鍋。

    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14年出具的一個報告中,家長們仍然最期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盡責”與“努力”,但更值得一提的資料是:擁有大學學歷的家長比沒上過大學的家長更在意孩子是否擁有“永續性”這一優勢,而這個優勢的直觀表現,便是長期的堅持與短期的專注。

    我也體會過家長們對專注力的在意。作為該領域的從業者,我總能從各種渠道收到這樣的求助:“老師,我覺得我們家孩子專注力不行,怎麼辦?他幹什麼都靜不下心,他做事總不認真,他學東西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可允許我說句不好聽的大實話:我覺得對於非常多的家庭而言,想改善孩子的專注力,恐怕不應該從買書買課開始,而應該先拿家長自己開刀。

    因為一個不夠專注的孩子身邊,往往有一個總是打擾他的大人。

    這樣的事兒在我們身上屢見不鮮,因為“隔輩親”的存在,還尤其高發於家裡的老年人群體:

    孩子正在專注的玩玩具,突然有大人端著個碗出現在他的旁邊:“來寶寶,吃點東西。”

    孩子正在專注的看繪本,突然有大人不由分說的把孩子抱起來,情之所至,狠狠地親了一口。

    孩子正在塗鴉畫畫,突然有大人路過,冷不丁來了一句:“寶寶你在幹什麼呢?”

    孩子正在玩一套大人可能不太願意讓他繼續玩的玩具,大人會直接選擇以其他玩具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寶寶你看你看,這個更好玩更有趣呢!”

    最常見的一個是,當孩子在探索某些地方,或者在做一些我們不大願意讓他們做的事情的時候,有的家長會選擇不由分說的直接把孩子抱走,帶到新的環境中去。

    這些場景都是對孩子“專注”的打斷,且孩子在承受這種“被打斷”的時候,通常都無力而被動。

    也許有的家長不以為然:孩子是在玩遊戲玩玩具,又不是學習,打擾一下還能怎樣?又沒耽誤他幹正事。再說了,有早教專家說了,轉移注意力是讓孩子離開當前環境的良好方法。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專注力是一種通用技能。彈鋼琴、寫書法就不是通用技能,刻苦的練習彈鋼琴,一般不會給孩子學習程式設計有什麼加分,隨名師學書法,也不會對孩子學游泳有太大幫助。與此同時,一個孩子不會彈鋼琴,恐怕並不意味著他就不能學程式設計。然而專注力則不一樣,你在做甲事的時候,專注力得到了負面影響,會導致你在做乙事的時候,專注力也好不到哪裡去,縱然甲事和乙事可能在形式上相去甚遠,但在“保持專注”這個層級上,它們呼叫的是同一個能力。今天你打擾了你家孩子玩玩具,明天你就可能要因為“我家孩子看書看不進去”這類問題而感到困擾。

    “專注”是一種認知活動,而非情緒體驗,所以對“打擾”的承受能力更弱。如果孩子在表達情緒,比如因為想要立刻買某個玩具而嚎啕大哭,或者因為和其他小朋友有所衝突而極端憤怒,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其情緒在很多時候是可行的。然而“專注”是一個持續的認知活動,一旦轉移注意力,往往就意味著被迫中斷。這種被動中斷,對於專注力的保持與培養是很有害的,好好的事情做到一半被打斷,人是很容易不爽的——它會直接影響一個孩子對注意力的保持能力,從干擾中恢復專注的能力,以及在專注過程中是否有積極的主觀體驗。

    專注力直接相關於一個心理學中的研究熱點:工作記憶。您可能知道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甚至知道“海馬體”這個對記憶來說舉足輕重的腦組織。而工作記憶,指的是人在進行高階的認知活動中,所呼叫的記憶模組——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它理解成我們平時使用電腦時候的“桌面”,我們可以在上面同時開幾個服務於當前工作的軟體和視窗,然後開始投入的幹工作。可是有的人的電腦好一點,同時開十幾個軟體也不卡,連著開三個月不用重啟,有的人的電腦次一點,開三個網頁滑鼠就不動了,還隨時可能因為硬體過熱直接當機——這就是工作記憶的差異。而一個人的工作記憶從容量到耐力都不行,專注力也必然會受波及。

    我們的孩子看似在做無足輕重的事兒:玩玩玩具,翻翻書,做些小小的塗鴉,好像就算干擾干擾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請您記住,他們看似輕鬆寫意開開心心,可是放到更宏觀的角度,這些貌似不值一提的小事,恰恰有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本質。

    如果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專注屢受干擾,沒什麼摩拳擦掌的機會,他們會面對哪些挑戰呢?

    《生物鐘優勢》(The Body Clock Advantage)的作者馬修·艾德倫博士(Dr. Matthew Edlund, M.D.)認為,在專注程序中頻繁被幹擾,會有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學習能力受阻。在干擾消失的一瞬間,人不可能立刻恢復到滿負荷運轉的認知狀態。干擾持續的時間可能很短,但是人因為干擾付出的認知成本會很長。干擾讓專注水平跳崖一樣從巔峰瞬間跌落,卻永遠無法為其重新爬回山頂提供任何助力。同樣是學習一個小時,如果有一分鐘的干擾,可能就要多付出超過10分鐘的時間成本。干擾的負面影響並不取決於干擾的持續時間,而是取決於從其中恢復到專注狀態的時間。

    因為缺乏短期專注的能力,而缺乏長期堅持的能力。玩積木、下象棋、講故事,這些都是短期專注。但人的絕大多數長期成就都離不開長期專注——比如寫一本書、運營一家企業、撫養一個孩子。對於一些我們在乎的人和事,我們是要保持長期的聯結與關注的,而如果在一個短期任務中我們都難以抗干擾,更遑論在長期任務中做到不忘初心了。

    缺少高峰體驗的機會。我們都體驗過某種類別的高峰體驗——可能透過體育活動,可能透過電子遊戲,可能透過上臺表演。我們不會在邊騎腳踏車邊唱歌的同時有高峰體驗,因為高峰體驗通常都需要有足夠高度的認知活動來為其提供平臺。而專注力就是高認知活動的重要燃料。缺乏專注,會直接導致高峰體驗在生活中成為更難得的奢侈品。

    成癮與物質依賴風險增加。“來吃點”,“親一口”,“更好玩的玩具”都可能成為家長重新定向孩子專注力的目標。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干擾的刺激通常都挺強烈——這讓我們的孩子面對有吸引力的干擾往往更加缺乏抵抗力,不能把手頭的事情堅持做完。孩子小的時候,這些干擾是無傷大雅的零食與玩具,但在青春期過後,這些刺激也許就不那麼喜聞樂見了:電子遊戲,高糖飲料,色情影片。

    身位家長,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最基本的,當孩子在專注的進行一個認知活動時,不要輕易打擾他,這不僅僅是養育的技巧,更是對孩子的尊重。你打麻將打到興頭的時候,老婆來電話,你也是不想接的;你跟閨蜜聊的開心的時候,老闆催你回公司加班,你也會不爽的;就算你在地鐵上刷朋友圈,有個人過來讓你掃他的二維碼,你也很不耐煩,不是嗎?我們的孩子亦是同理。我們應該把“做什麼”的選擇權與主動權還給孩子,更不應當剝奪他享受當下的難得機會。

    你可以嘗試加入他,而不是打斷他。有些干擾的初衷其實非常美好,比如家長情之所至的深情一吻。但比起這些,你不妨嘗試融入孩子的專注場合,甚至成為他攻克目前難題的重要幫手?很多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侷限在“我為孩子做些事情”,而沒有延展到“我與孩子一起做些事情”——前者其實很容易變成沒必要的打擾,而後者,在不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同時,還很有可能進一步提升你們的親子關係。

    給孩子一個用於專注的無干擾空間。不管是寫字檯、遊戲墊還是遊戲桌,都可以是一個用於專注的空間。告訴孩子,在這個空間,就是可以無干擾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玩玩具、閱讀、繪畫,甚至發呆。與此同時,這個空間也應該儘量遠離干擾風險:人來人去的門廊,電視機,動不動飄出香味的廚房。在這裡,讓孩子可以安全的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同時也給其他人提供了一個界限感:他在他的空間做他自己的事,我們不要去打擾他。

    如果一定要打斷,給他一點時間。我們家有一個育兒神器:計時器(我們家現在使用的是Google Home,因為可以聲控,非常方便,只是想在國內使用的話會有些麻煩)。當我們需要出門或者吃飯,而孩子還在專注的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會口頭告知他,比如“十分鐘後我們穿衣服出發會奶奶家”,而且也不期待什麼主動的迴應,然後再上好一個十分鐘的計時器。十分鐘後,計時器準時響起,而人們會集合到客廳,很多時候,我的兒子會主動結束手頭的事兒,起身開始和我們交流,而我會把計時器關掉。如果他依然處於專注的狀態,計時器的持續鈴聲,會成為一種代替了我們的中立干擾,我們會在鈴聲響了一分多鐘後,再主動和孩子互動。從我家的情況來看,這麼做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既不會讓孩子因為專注突然被打斷而情緒不好,也會為他從專注中的抽離提供一個相對緩和的空間。

    為人父母,有的時候會有好心辦壞事的風險——比如打擾了我們專注的孩子。當意識到了風險,感受到了趨勢,我們要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時候,或許可以先把“花錢與上課”的優先順序降一降,不去想那麼多“我要給孩子些什麼”,而是先把思考的物件集中到我們自己身上:“為了我的孩子,我還需要改變些什麼。”

  • 15 # 使用者1541701518639

    可以讓孩子選擇一門自己喜歡的學科,透過喜歡的課程逐步影響其他方面的學習。少兒程式設計就很鍛鍊孩子專注力,而且很容易吸引孩子興趣,可以嘗試一下。

  • 16 # 三鮮畫室

    小孩子做事情專注力不足一般有兩個原因:

    第一、這個事情的樂趣不夠;

    第二、這個事情帶來的成就感不夠;

    可以讓孩子學一些興趣繪畫班,和其他學科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給了孩子最大限度的創作自由,並且呢,每一節課的主題不一樣,這個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孩子的新鮮感。平時老師和家長在給予孩子學習過程中要恰當地中肯的表揚,孩子的成就感得到了滿足了,取成就感都有了,專注力自然就提升了。

  • 17 # 大嘟嘟和大嘀嘀的跟班

    關於如何培養小朋友的專注力。

    1、家長要建立明確的優勢取向的教育定位,因為優勢取向可以帶來希望,熱情和正能量。

    2、專注力是一種及其重要的能力,也是形成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的基礎條件。如果在這方面有缺陷,好成績壓根就沒法談起。

    3、我們要信任並且去愛分心的小朋友。

    4、跟上小朋友的腳步,傾聽他們的生命。多花時間跟孩子相處。注意看,注意聽,和他們要有互動,但不要東管西管或者嘮嘮叨叨,不要去擔心事情做的如何。

    5、當小朋友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家教,上補習班等,而是要跟小朋友一起交流,一起找到成績上不去的真正原因,再去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6、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努力別讓孩子吧分心作為藉口,降低期望標準或者放棄努力。

    7、要有好的家居環境,家裡的環境有秩序,孩子的行為才會有秩序。

    8、家長自己要檢查是否以身作則,做到做事情的專注/

    9、家長不必介入孩子的學習內容,要讓他自己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家長要做的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才能有高效的學習狀態。

    10、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一定要有耐心。其次,要跟老師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這樣才會帶來好的結果。

    實際操作,根據不同的年齡的小朋友都不同。我家雙胞胎哥倆只有2歲半,我在他們2歲的時候開始藉助一些學習軟體,循序漸進的培養專注力。每天陪孩子一起學習。慢慢的告知他們這個是自己的事情,需要每天自己去乖乖完成。現在,他們自己能夠上完一堂課,也能主動提出今天學什麼。2歲半的時候兒保測試,受到了醫生的表揚。

  • 18 # 四川小茜在臺北

    各位爸爸媽媽,大家好。關於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有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場景發生。小朋友在做某件事情時,比如在看書搭積木等等,家長會關心的說要不要喝水,積木換個顏色要不要這樣搭那樣放,不要看書了我們去玩之類的。就是會無意有意的打擾孩子,自己卻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行為造成不好的嚴重的後果。當我們的孩子正在專注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儘量不要輕易去影響打斷打擾他(她)。很多孩子們的問題,都是環境人為造成的。所以當發現小朋友有一些不好的狀態,先了解孩子遇到了什麼,才會這樣子。給孩子好的環境好的榜樣,記住孩子的模仿力很強的,言教不如身教。用心的愛孩子,耐心的陪伴孩子,享受做幸福的爸爸媽媽![玫瑰]

  • 19 # 愛分享的Fancy

    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如下:

    1,客觀上:創造安靜的學習遊戲環境,避免其注意力轉移。

    2,主觀上:最好大人陪在旁邊看書寫字,為孩子做好榜樣。

  • 20 # 兩手空空為何心事重重

    首先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孩子喜歡畫畫的話,家長就應該可以從畫畫方面去提高他的專注力,從認識顏色把顏色。辨別顏色到自己去搭配顏色在這一過程中並不是要求孩子做怎樣而是透過一個過程去培養他的專注性而不是說他喜歡畫的時候就去畫一下,不喜歡就去玩,

    其次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要多點互動,而不是一味的玩手機看電視之類的,跟孩子相處就是一個相互溝通和了解的過程,知道孩子想怎樣,不想怎樣才能更好的相處,而且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經意的時候孩子已經在跟著你學習了。

    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在孩子還不認識字的時候,可以每天定點的給他講一些故事,當他會認字的時候就可以買一些兒童讀物給他去學習,時間久了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那樣他就會很自覺的去做,而不需要任何的逼迫,

    多給孩子玩一些益智的玩具比如積木可以讓他隨意去搭配顏色和形狀而且在她玩的時候儘量不要去打擾他也不要主動給予任何的指導讓他自主的玩才能激發他的興趣愛好從而更加專注於各種不同的堆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視劇中哪個反派人物最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