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以夢為馬47077742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到達泰山腳下的時候已經是下午5點鐘了。站在山下並不覺得山有多高。很不以為然的。這樣的錯覺直到奮力爬上了南天門時,才失笑自己的幼稚。望山跑死馬,是古人的老話。爬山累死人,是從我們通紅的臉龐汗漬的衣服喘息的話語痠痛的腿肚,真實體現的。好在,我們是從中天門開始爬的,體力全發揮在了“刀刃”上。這樣的決定,對於我們這些平素裡沒得時間鍛鍊自己的人,可是真真兒的英明呀。

    泰山的臺階算是蠻整齊的。而且表揚它得好爬是因為,它的臺階每隔幾層,或十幾層就有一平臺,以供歇息。就算是那不願歇的,拖著酸脹的腿在這尚顯窄小的平地上挪兩步,也實在算是一種緩衝了。酸酸的感覺雖只得到了短暫的緩解,接下來的又一重臺階卻是有力氣攀登的。讓人一點也不畏懼它的冷峻。勻速前進,從從容容。其實,山峰一向是這樣的,居高臨下地注視著。端看有多少人是微笑著走過的,又有多少人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也有個別後悔不迭,(腿)痛不欲生的。然,登山如同吃飯,又豈是隨便即可一蹴而就的。

    回頭想想,夜宿岱頂---空軍招待所閣樓的經歷很是令人難忘的。破舊的雙人床擺在兩邊,各掛一白床單全當簾子。中間為走廊,裡面同樣情形的床位還有8個,也都住滿了人。時不時的,有人出入閣樓,穿越走廊,就帶起一陣風,簾子(床單)輕揚。夜裡更是熱鬧了。深更半夜有人醉酒,有人突然吵架,整個閣樓都睡不著了。待好不容易壓下了吵鬧聲,男士們的呼嚕聲又成了大問題。從不同的床鋪上傳來,裡裡外外,動靜大的動靜小的,此一聲彼一聲,像是打擂臺的樣子似的。有同行的朋友,難忍鼾聲,輕吹口哨。卻也能奇蹟般地將那打雷似的呼嚕聲給“治”好了。禱告。忙不迭地趁著這珍貴的寧靜,小睡。

    這個季節的泰山,日出大約是在凌晨4:56分左右的。朋友興奮,早早地起床了。簡單一收拾,背起揹包就出門。凌晨的岱頂,戶外的氣溫差不多隻有5度的樣子。冷煞的山風沒有阻擋住觀日出的人們的腳步。一陣喧囂一陣忙亂過後,我享受一個人的大院子。一個人的寧靜。一個人站在一排水龍頭前刷牙,一個人不用擔心會有人來催促地從容使用洗手間。冷,讓臉上的面板緊繃,有一股時刻準備著的清醒。待我們兩個對日出不太感興趣的人出了那門,抬頭,恰好與那剛剛冒出海平面的新太陽,打了一個照兒。

    “早1---朋友忍不住向那個圓滾滾的、紅彤彤的、有點毛茸茸的,看上去還很稚嫩,還不懂得刺人眼睛的“大傢伙”打招呼。風是有些嫉妒了,在身邊繞來繞去的糾纏。扯扯衣襟,拽拽帽子,卻總也不得如何讓人放鬆親近的法,反把自己搞被動了。大家都頂著風把自己越裹越緊。風,不忍輕易放棄。太陽卻已然放射光芒,照耀下來。有意挑戰似的。

    下山。天街的風,稍稍溫和了些。吃碗熱的湯麵是很有必要的。我感覺自己已經透心兒涼。鼻子也是別人的了,完全不知道香臭。湯足飯飽之後,我們沿著桃花源峰迴路轉地去找索道。還不到早晨8點,索道尚未開啟,鎖著的大鐵門跟前已經聚集了N多人。有沿著欄杆規矩地排隊的,也有一群人胡亂擠成一堆的。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在開門的那一刻,衝在前面。排隊要擠;買票要擠;上索道也要用擠的。我們恰巧與幾個常駐青島的德國年輕人同乘一個索道箱。同為青島相視而笑。

    下索道,轉出來就是中天門的出入口。我們是下山的。迎面走來的熙攘人群都是將要上山的。從那一張張洋溢著衝勁兒的臉上,我分明,看見了昨天的自己…

    泰山不變,卻擁攬這些細碎的感情。不為雄壯,卻悄添一抹隨性。陳年的不改,只多了年輕的氣息。長久

  • 2 # 詩酒趁年華0

    已經登了兩次泰山了,真的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五嶽獨尊,名不虛傳!第一次是今年夏天和兩個朋友去的,選擇的是紅門登山路線。上山之前買了很多事物,每個人買了個登山杖,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登山,已經做好了“累死”的準備,可是,沒想到,真的快累死了,爬到中天門已經累的不行了,十八盤真的是用手爬上去的!這是真的!爬到南天門用了六個多小時,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真的不錯,樹木茂盛,小溪緩緩,名勝古蹟眾多,真的是大飽眼福,增長知識。晚上在南天門,很冷,租了大衣,在賓館睡了幾個小時,四點多就去日觀峰看日出了,很可惜,只有茫茫霧氣,等到了七點也沒看到泰山日出,有點遺憾,可是收穫頗豐,不虛此行。這是那晚拍的帥照,哈哈。

    第二次登泰山是十一假期,和喜歡的人去的,同樣是選擇紅門路線,下午五點多爬的,因為有精神動力,所以爬的很輕鬆,晚上爬泰山真的很涼爽,不過快到山頂的時候可就很冷了,晚上賓館滿了,睡的地鋪,那感覺,,,早早的來到日觀峰,等待日出,山風呼嘯,幸好帶了傘,就這樣在傘裡待了兩個多小時,終於等到了日出,真的很壯觀!很美!畫素有點差,親身感受,泰山日出,真的壯觀!下山看到了雲海,也相當壯觀這是兩次的泰山之行,不虛此行,以後有機會還是會去爬泰山的!

  • 3 # Rachel歡歡

    12月13號選擇的夜爬,因為一直想去泰山看日出,之前一直沒時間,所以才選擇這大冷天爬,無數朋友都勸阻不要現在去,可是我還是比較執著,於是泰山之旅就這樣開始了…在山下買了一個登山杖,帶了一個揹包,吃的喝的都有帶,因為很容易餓,13號23:30從紅門開始,一路上都沒什麼人,感覺走了好幾個世紀,不停催眠的自己告訴自己邁出一步就離山頂又進了一步,一路很漫長,越往山上走越冷風也越大,中途租了一件軍大衣10元、穿上感覺累贅,太厚,不穿被風吹著要死,肩上的揹包感覺越來越重,壓的肩膀很疼,只好忍著了,山上風比較大再加上去的前兩天山裡剛下過雪,爬到一半時,臺階上有雪,也有冰,爬的比較慢,安全第一☝️,14號早上5:00左右爬山頂,太涼爽風刺骨的,終身難忘,山上的樹都是霧凇,很美,日出再配上雪景,簡直完美,當天日出07:15分,看完日出已經凍得不行了,再也沒有在山上對待一秒的勇氣了,沒有選擇纜車下山,還是徒步下山,比較佩服自己…不過也很值!!(非常感謝我的兩個朋友,聽說我自己一個人爬,比較擔心,特意跑來跟我一起爬)累並快樂呢……年輕真好

  • 4 # 口純淨的愛口

    泰山去了三回了,第一回沒爬泰山,第二次跟同事去早晨開始爬泰山,那天陽光明媚的天氣很好,但第三回就沒那麼幸運嘍,這次是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自己一個人坐動車晚上九點開始爬泰山的,不過兩回都是從泰山腳下開始爬到玉皇頂再走下來的,等下來時腿疼的直直的,不會彎曲了大腿好疼啊,呵呵……自己去爬上到山頂時晚上11點多了,我以為晚上爬山人會少點呢,結果還是人山人海的,人們都仨仨倆倆的,或者一大幫的說說笑笑,等越往上爬說話的人越少了,因為晚上得注意腳下的臺階,天空下起了小雨,因為穿的少,自己在中天門花了20元租了一個軍用大衣,拿著雨傘坐在岩石上等雨停看日出,坐了一個多小時後雨越下越大隻能到賓館裡躲雨了,進賓館樓道躲雨每人五十,住賓館得五六百,心思還有三個小時差不多天就亮了所以在樓道坐著等天亮的,一共好像是三四層的賓館,樓道很窄,滿滿的都是打地鋪的人,還有樓梯也很窄,也仨倆的坐樓梯上的,等四點多外面還在下毛毛雨,霧濛濛的開始下山了,很遺憾沒能看到日出!!

  • 5 # 凌128777731

    第一次去泰山,第一次在一天內跨越了三個省,就是為了他,泰山頂上把他凍壞了,就為了看日出,雖然沒看到,但已很知足,爬完泰山下來累的不行,後來又去了濟南大明湖畔……(現在他已不在)

  • 6 # 檻外一人

    講一個故事,13年冬天我去爬泰山的時候,大約在南天門的位置回看雲海彷彿置身仙境,有一個大媽大概是對往事傷懷跪對雲海放聲大哭,聞著皆動容,我拉著女友趕緊離開,誰還沒經歷過苦難,我怕自己也哭出來,現在女友早已成為前女友,一切都成為了回憶。

  • 7 # 像風一樣賓士啦

    十月一前一個週末爬的泰山,晚上十點開始,四點鐘左右就差不多到了,晚上很冷,純粹在山腰那挨凍等到五點多,六點登頂,租的大衣,可惜爬山爬的出汗沒用到大衣,也沒看到日出,一覽眾山小!上山容易下山難,不經常鍛鍊的腿會疼幾天,熬夜爬山也很累,進泰安站有託,注意防範。

  • 8 # 劉國強強

    呵呵,2016年12月26日,泰山下雪了,第一次爬泰山,非常的難忘,上午八點半開始爬的山,山下沒有下雪,中途開始下雪了,下著雪的泰山非常的美,無法用語言形容,爬到十八盤雪就下大了,爬了五個小時到了山頂,山上的雪非常的大,很美,最幸運的是遇到了一對重慶的小情侶,他們在泰山上求婚了,就在五嶽獨尊那,天空漂著雪花,非常的浪漫,相信他們也非常的難忘,在這也祝福他們永浴愛河,早生貴子,下山貌似走了六個小時,纜車大巴全停了,沒辦法,走下山吧,往下走山路上有雪,太嚇人了,山路又陡又滑,我們四個人互相鼓勵著往山下走,說實話,最後我實在是走不動了,手腳並用爬下來的,下來後感覺腿不在自己身上一樣,一步也不想走的感覺啊,都一天過去了,現在看到樓梯都發怵啊,哈哈,不過還是挺值的,最後祝願重慶張蘭輝那哥們幸福,希望你們能看到,我是你山東劉哥

  • 9 # 秦平王嬴渠梁

    泰山很雄偉,但是少了幾分姿色夜爬看日出,順便陪父母還願

    和華山比差了點,再上波爬華山的照片這是華山腳下南峰頂,華山論劍

    這是當年我和馮鞏一塊兒去的,最後一張是東峰。

    圖片數量限制,中鋒,西峰,北峰照片不發了。

    泰山上了五個小時,下了四個小時。華山上了八個小時,跑了五座山峰,下了五個小時。全部步行。

    華山很多坡道很危險,泰山都是樓梯。

    單純的旅遊,建議去華山,很美。

  • 10 # 青澀撞上老爺們

    2014年國慶假期去的,我們一家四口,說實話家裡也沒一塊出去旅過遊啥的,這次也是我父親生病了有病亂投醫,去泰山燒香祈福。

    坐大巴去的,國慶那天人太多了,一直到中午才發車,下午到的,也不認識路,下了車之後看地圖泰山在哪尋思怎麼去,最後也是打車過去的,問哪有賓館尋思明天再去,拉到了賓館,才知道被宰了,放假忒黑!想著再找其他地方也太麻煩就住下了。

    第二天吃了早飯開始去爬山,昨天晚上買了幾個柺杖,省勁點,一直走,然後發現這人是真多啊,說是人擠人毫不為過,前腳貼後腳跟,啥也感覺沒看到啥風景,然後到了我也忘了啥廟了,跟我父親進去燒香拜佛祈福了,進去裡面也滿滿的人,全是煙,不讓自己點香,都是直接讓扔到一個專門處理香的坑裡還是啥,然後捐了一些香火錢,又去的其他廟磕頭燒香捐香火錢。

    好不容易走到了中天門,家裡實在太累了,然後就說坐纜車吧,一人一百!而且排隊還排了一個多小時,坐纜車我記得當時我姐姐還害怕一直尖叫。這樣最險的十八盤我們也沒爬,人也少些了也看到了看到天空特別藍,真的非常漂亮,樓主真是第一次去這麼高的地方,雖然也並不算高。家裡也沒啥拍攝的裝置,就拿手機合的影拍的風景,雖然拍的時候人來人往挺不容易,但我們一家人也感覺很高興。

    終於也到了山頂,那時候下午三點了吧,在那買的長命鎖還是啥,反正為了我爸能祈福的東西都買了。後來我們就抓緊下山,沒想著看日出啥的,到了纜車我們又坐下去的,家裡太累了。到了桃花源還是啥又坐的客車,晚上在賓館住下第二天回的家。

    時間好幾年了有些事情也記不清了。去泰山確實蠻累的,尤其家裡身體也不是特別好,走的也挺慢,風景也看了挺多,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天地。這也是唯一一次我們一家四口出去旅遊。

  • 11 # 撿故事1

    感覺有機會還會再去的。當時是2013年高二的暑假,我們班集體組織去的,上午集合,下午來去奔向泰安,到了之後傍晚,一起吃了晚飯,然後就開始組織爬山,晚上八點正式開始爬山,一開始是我們一起往上爬,但走著走著,人就越來越少了,慢慢就剩下我們幾個人了,基本也沒有歇息,走走停停的往上爬,互相鼓勵著,雖然是大夏天,但是晚上爬山那種感覺,從一開始衣服從來沒幹過,汗不停的流,但是感覺特別冷,幸好是爬山的熱情沒有減少,就這樣,我們幾個互相鼓勵著殺到了十八盤,真是累的不行了,在十八盤下休息了一會,開始爬吧,雖然是晚上,但也看到南天門了,於是乎費勁的爬了上去,那種感覺,爽~,到達南天門是晚上12點,總共用了4個來小時,因為還有女生,我們八個找了個賓館修整了一下,不休息第二天可能真的就下不去了,到了第二天4點多,玉皇頂看日出,竟然又爬了一段,不過,最後還真是幸運,第一次來就看到日出了,給大家看看。

    那種感覺真是爽。。。

    看完之後我們有徒步下山集合了,因為爬的時候是晚上,景色啥的基本沒看見,下山的時候稍微慢了一些,順便看看沿途的風景,其實也是有點累了 。其實感覺最深的還是班級一起爬山途中的那種情誼,還有我們的班主任一家,兩個人都是我們老師,如今已大三了,體會不到那種考慮了,有機會會再去的,只不過不可能是那個班級了。

  • 12 # 愛美食的兔喵喵

    老公泰安的,去年端午節去爬的,坐車和索道上去的,原因是老公說你爬上去累的了不得,景都看不了,不過下山是自己走下來的,回來以後腿疼了三四天,打彎都費勁,下樓簡直要命,山太高了,以後再爬我得考慮考慮

  • 13 # 素問女神

    我是大學時和室友爬的,也是也怕,兩個女孩子,拿著手電爬的,其實夜深的時候心裡慌慌的,因為晚上沒有那麼多人,稀稀拉拉的。上山還行,累點,到了中天門以為到山頂了,媽呀,其實那才剛開始,最後到十八盤的時候,那個累啊,又累又怕,十八盤實在太陡了,全是小臺階,已經沒有那種平臺可以放鬆一下了,小心翼翼的爬生怕一失足滾下山。到山頂租軍大衣看日出後下山,腿疼就不說了,我室友邊走邊睡,找個小攤和小米稀飯時她坐著馬紮,靠這角落一下就睡著了,哈哈,不得不叫醒她,迷迷瞪瞪的下山。在山上吃了很薄的煎餅,我是山東人,目前為止,泰山上的煎餅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煎餅,又薄又脆,還甜甜的。

  • 14 # 風陵渡yy

    泰山不如華山的險峻,不如黃山的秀麗,但有著獨特的人文情懷,去的人一是衝著名頭,還有可能是去上香祈福的。畢竟人文雖博,懂著少之又少,而且登山大多數是為了觀景,這樣的話華山和黃山等更值得一去。

  • 15 # 亮裝大月亮

    第一次一天之內吧背心到羽絨服穿了個遍!大早上到的一夜的火車沒睡覺,早上吃了個飯就開始爬山,那天陽光特好,拍的照片也特別亮,從紅門邊走邊玩,感覺也不累,越走越陡,熱的一直灌水,好不錯,泰山兩側廁所很多很方便,十八盤陡的嚇人,爬的腿都哆嗦沒力氣,還好倆人手拉手打氣上去了,那天沒有看到雲霧繚繞的景象,也沒看到雲之上的景,一眼到底了,爬山的人就像小螞蟻,到山頂已經一下午了,我停留的時間很長,我心心念唸的泰山,我中午來了!感慨萬千!上到山頂才知道有纜車!下了山天都黑了,心很慌,趕緊找賓館,忙活一天

  • 16 # 珍視映畫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素有“五嶽之首”之稱。傳說泰山為盤古開天闢地後其頭顱幻化而成,因此中國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歷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進行封禪和祭祀,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來此遊歷,並留下許多詩文佳作。

    泰山擁有交橫重疊的山勢,堆疊厚重的形體,輔以蒼松、巨石和環繞的煙雲,形成了肅穆與奇秀交織的雄壯景象。這裡出產的靈芝、何首烏、板栗及核桃等特產享譽全國。而分佈於山體各處的20餘處古建築群和2200餘處碑碣石刻,使泰山成為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風景區以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和黃河金帶四景最為出名,現分為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部分,遊客可乘坐以岱頂為中心的三條索道上山,或是背起行囊親近自然,徒步進行攀爬。泰山是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除此之外,在中國擁有悠久傳統的佛、道兩教亦在此興盛。登高望蓬瀛,萬里清風來,泰山以其獨特的景緻及人文內涵吸引著許多國內外遊客,正可謂登泰山而小天下。

    摺疊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泰山[1]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地級市)。

    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 裡。主峰玉皇峰,在泰安市城區北,東經117°6′,北緯36°16′。貫穿山東中部,主脈,支脈,餘脈涉及周邊十餘縣。海拔:1532.7米。極頂玉皇 頂-玉皇峰。泰山位於中國北部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之北,泰山海拔1532.7米。

    摺疊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摺疊氣候

    垂直變化明顯。山下1月均溫-3℃,山頂為-9℃,山下7月均溫26℃,山頂為18℃;年降水量隨高度而增加,山頂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 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頂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霧凇晶瑩如玉,為重要景觀之一。春季風沙較大。泰山冬季較長,結冰期達150天,極頂最低氣 溫-27.5°C,形成霧凇雨凇奇觀。夏秋之際,雲雨變幻,群峰如黛,林茂泉飛,氣象萬千。

    摺疊地質地貌

    泰山景色

    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脈,地層為華北地臺典型基底和蓋層結構區,南部上升幅度大,蓋層被風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雜巖,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層,其絕對年齡25億年左右,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層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蓋層儲存著典型的華北地臺上發育的古生代地層。泰山地貌分為衝洪積臺地、剝蝕堆積丘陵、構造剝蝕低山和侵蝕構造中低山四大型別,在空間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層巒疊峰、凌空高聳的巍峨之勢,形成多種地形群體組合的地貌景觀。

    新構造運動與泰山的形成

    泰山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複雜的演化過程,大體上可分為古泰山形成階段、海陸演化階段和今日泰山形成階段。

    一,在太古代時期,泰山曾經是魯西巨大沉降帶或海槽的一部分,堆積了很厚的泥砂質和基性火山物質。後來經過泰山運動,褶皺隆起成為巨大的山系,同時發生一系列斷裂、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形成了由各種變質雜巖和岩漿岩組成的泰山雜巖。

    聳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經過長期風化剝蝕,地勢浙趨平緩。古生代初期,華北廣大地區大幅度下降,古泰山亦隨之沉沒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變質雜巖的基底剝蝕面上,沉積了一套近兩千米厚的寒武—奧陶紀的石灰岩。中奧陶世末,在加里東運動的影響下,華北地區整體上升為陸,經歷了一個相當長期的沉積間斷。至中石炭世初,發生短暫的升降交替,泰山地區處於時陸時海的環境,在中奧陶統的剝蝕面上,沉積了中、晚石炭紀的海陸互動相合煤巖系。而後,泰山地區持續上升,進入大陸發展階段。

    在中生代期間,于山的南麓產生一條NEE向的泰前斷裂,處於斷裂北盤的原來古泰山,不斷抬升隆起遭受風化剝蝕。到新生代,泰山繼續大幅度掀斜抬升,在山體的高處,把原來覆蓋在古老變質雜巖上的沉積蓋層全部剝蝕掉,20多億年前形成的變質雜巖,才又得以重新出露於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即距今三千萬年左右,今日泰山的總體輪郭才基本形成。後來在各種外力地質作用的不斷侵蝕切割和風化剝蝕下,逐漸塑造成今天雄偉壯觀的泰山地貌景觀。中生代形成的位於泰山南麓的NEE向泰前斷裂,傾向南東,傾角800~850度,北盤為太古代的泰山雜巖,南盤為寒武紀的灰巖和頁岩,表現為正斷層的形式,斷層頻寬幾十米至上百米,由多條斷層和多個斷片所組成,走向延伸百餘公里,具有落差大、延伸遠、力學性質複雜和多期活動的特點,自晚侏羅世形成以來,其活動一直延續到現代,使北盤的泰山不斷抬升遭受風化剝蝕,南盤的泰萊盆地不斷下降接受沉積。它直接控制泰山和泰萊盆地的形成與演化,是兩者的天然分界線,對泰山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控制作用。泰山作為一個年青的斷塊山系,是泰前斷裂北盤不斷掀斜抬升和新構造運動的結果。

    侵蝕地貌景觀

    在新構造運動的影響下,泰山的侵蝕切割作用十分強烈,廣泛發育不同型別的侵蝕地貌。由於泰山南坡的上升量遠比北坡大,南坡的侵蝕強度相對比較強,侵蝕地貌也相對比較發育。

    按形態和成因可將其發育的侵蝕地貌分為以下五種型別:

    (1)侵蝕構造中山:集中分佈在泰山主峰玉皇頂周圍以及老平臺、黃石崖和黃崖山一帶,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左右,組成山體的巖性主要是變質岩和花崗岩,是區域內地勢最高、抬升幅度最大、侵蝕切割最強的山地。這裡峰高谷深,地形陡峻,切割的最大深度達500~800米,谷坡陡,跌水多,重力崩塌作用顯著,崩塌後形成的絕壁陡崖和倒石堆隨處可見。

    (2)侵蝕構造低山:分佈在傲徠峰、中夭門及尖頂山一帶,海拔高度在 700 ~100米之間,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上,組成山體的巖性主要是變質岩和花崗岩及閃長巖。侵蝕切割強度較主峰一帶稍弱。但地形仍然十分陡峻,深溝峽谷、尖頂山頭、鋸齒狀山脊、絕壁陡峰,舉目可見。

    (3)溶蝕侵蝕構造低山:多分佈在主峰東北的雞冠山至青山一帶,海拔高度一般為500~700米,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上,山體主要由變質岩和古生代寒武紀的石灰岩組成。侵蝕切割強度中等,山脈綿延,如頂部覆蓋有厚層石灰岩,常形成四壁陡峭頂部平緩的“方山”或“桌狀山”,當地稱為“尚”,諸如張夏和尚山一帶的山頭,有時由於石灰岩的溶蝕作用,可形成洞穴和“透明山”一類的溶蝕地貌。

    (4)溶蝕侵蝕丘陵:多分佈在泰山北部邊緣的寒武紀石灰岩地區,海拔高度在300~500米之間。相對高差小於200米。侵蝕切割程度比較微弱,地形低矮平緩,溝谷不發育,形成一種圓頂脊緩的“豬背山”,溶溝和溶洞等現象比較常見。

    (5)錫蝕丘陵:主要分佈在山南低山的邊緣,大河至虎山及黃前一線,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基岩多為變質岩及花崗岩,侵蝕強度十分微弱,以剝蝕風化作用為主,多形成孤丘緩嶺。

    微型地貌景觀泰山雲海

    在新構造運動的影響下,泰山不僅發育各種侵蝕地貌型別,而且也形成了很多小型或微型的地貌景觀。如大直溝、大溝巷、窯子溝、三岔溝的峽谷地貌,百丈崖、扇子崖的峭壁地貌。龍角山、歪頭山、傲徠峰的奇峽地貌。以及壺夭閣的谷中谷等險峻而奇特的地貌景觀,此外泰山還發育有眾多的三級型的微型地貌,他們是新構造運動間歇性抬升的有力證據。

    (1)三級夷平面

    第一級夷平面:分佈在泰山南麓的虎門、紅門、金山及黃山公路四周。海拔高度為50~200米,形成波狀起伏的丘陵,相當於華北臨城期的夷平面。

    第二級夷平面:分佈在扇子崖及摩天嶺一帶的平緩山脊上,海拔高度為600~800米,相當於華北唐縣期夷平面。

    第三級夷平面:分佈在岱頂及其周圍寬廣的山頂,海拔高度為1000~1500米,構成一個向北微傾斜的封頂面,相當於華北魯中期夷平面。

    (2)三折谷坡

    在岱頂南北兩側常可看到峽谷的谷坡發生三次轉折,如山北的一條峽谷在其上段約200米的深處,谷坡驟然變陡,又往下200餘米,谷坡幾乎直立,高達20米左右。根據峽谷的谷坡三折變化情況。可以把峽谷發育過程大致劃分為峽谷上段、峽谷下段和嶂谷形成的三個時期。此外,在有些溝谷的縱剖面上也可看到其溪流線發生轉折的現象,如從西路的黑龍潭往上,谷底坡度逐漸增大,在黑龍潭至黃西河之間谷底坡度為80,黃西河至雲步橋間為10~12度,自雲步橋至南天門谷底坡度迅速變為60度。這種情況亦可說明泰山新構造運動及其地貌發育的階段性。

    (3)三級溶洞

    泰山北部的小婁峪,出露有寒武系張夏組的厚層石灰岩,在灰巖中溶蝕作用比較顯著,發育有眾多的大小溶洞,它們分別分佈在海拔510米到560米之間的不同高度上。分級現象十分明顯。一級溶洞位於海拔510~515米之間,二級溶洞位於海拔540~545米之間,三級溶洞位於海拔560米的高處。三級溶洞的自然排列構成了該處的奇特景觀,也是泰山新構造運動的間接性和階段性的理想例證。

    (4)三級階地

    泰山周圍河流的三級階地發育,其中第一、二級階地儲存較好,第三級階地多被後期剝蝕破壞常殘留于山前地帶。如青楊村附近的小沙河,其一級階地高出河床6米左右,二級階地高出河床20米,三級階地高出河床30米,各級階地的相對高差不同,反映了地殼上升幅度的差異。

    (5)三迭瀑布

    泰山溝谷中的瀑布很多,造就了泰山飛瀑流鳴的秀麗景色,如黑龍潭和雲步橋的飛瀑。由於新構造運動的間歇性,形成了瀑布的多級性。在黑龍潭百丈崖下方,分別在30米和50米處有兩個小潭,共同組成了三迭式的瀑布。在鬥母宮東側溝澗內,由三個小跌水組成的三潭迭瀑,每級落差約3米,潭瀑相連頗具特色,有“小三潭印月”之稱。

    泰山新構造運動的表現及其塑造的微地貌景觀很多,諸如大眾橋和櫻桃園處洪積扇的扇中扇。壺夭閣的谷中谷等等,在此不作一一詳述。

    摺疊水文

    泰山景色泰山山泉密佈,河溪縱橫,水資源較為豐富,總儲量達30.43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4.97億立方米,地表水15.46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6.08億立方米。

    泰山河溪以玉皇頂為分水嶺。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黃河,東面的石汶河、馮家莊河、南面的梳洗河、西溪,西面的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

    由於泰山地形高峻,河流短小流急,侵蝕力強,河道受斷層控制,因而多跌水、瀑布,谷底基岩被流水侵蝕多呈穴狀,積水成潭,容易形成潭瀑交替的景觀。泰山的瀑布主要有黑龍潭瀑布、三潭迭瀑和雲步橋瀑布。

    泰山因裂隙構造發育,所以裂隙泉分佈極廣,從岱頂至山麓,泉溪爭流,山高水長,有名的泉水數十處,如王母泉、月亮泉、玉液泉、龍泉、黃花泉、玉女池等。泉水甘冽,無色透明,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系優質礦泉水,被譽為泰山三美(白菜、豆腐、水)之一。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統和奧陶系石灰岩岩層向北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處出露成泉。從錦繡川向北,泉水汩汩,星羅棋佈。北麓丘陵邊緣地帶,岩溶水向北潛流,並紛紛湧露,使古城濟南成為“家家泉水,戶戶楊柳”的泉城。

    摺疊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摺疊生物資源

    泰山景色泰山屬於華北植物區系,由於受黃海、渤海的影響,雨量豐富,是幹、溼交替的過渡帶。泰山植物生長繁茂,有高等植物174科645屬1412種;低等植物446種;共有維管束植物1136種,隸屬133科,550屬,其中野生植物814種,栽培植物322種。泰山植被分森林、灌叢、灌從草甸、草甸等型別,森林覆蓋率為80%以上。。現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藥用植物111科462種。

    泰山的古樹名木,源於自然,歷史悠久,據《史記》載:“茂林滿山,合圍高木不知有幾”,現有34個樹種,計萬餘株。他們與泰山歷史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連,是古老文明的象徵,其中著名的有漢柏凌寒、掛印封侯、唐槐抱子、青檀千歲、六朝遺相、一品大夫、五大夫松、望人松、宋朝銀杏、百年紫藤等,每一株都是歷史的見證,歷經風霜,成為珍貴的遺產。

    泰山植被豐富,樹木鬱蔥,水源充足,地勢複雜,為各類動物的覓食、棲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泰山動物主要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動物地理區的代表性類群,並且多為華北地區可見種。據調查,泰山現有哺乳類的動物11科20屬25種;鳥類共有34科88屬154種1亞種;爬行類57科7屬12種;兩棲類3科3屬6種;魚類共有45種,隸屬鯉科、鰍科、鯰科、銀魚科等12科。陸生無椎動物種類多、數量大、分佈較廣。陸生節肢動物也很多,包括蛛形綱、昆蟲綱、多足綱等。昆蟲種類已鑑定的約900餘種。

    摺疊礦產資源

    泰山景色泰山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岩鹽、石膏、硫磺、蛇紋石、麥飯石、木玉石、碧玉等礦產。泰山及其周圍,現已發現和探明的礦產已有40餘種。作為第一能源的煤炭,儲量豐富,分佈在泰山周圍的肥城、新汶、寧陽等3個煤田,是山東省的主要煤產地之一。接觸交代型的鐵礦,分佈在泰山的東麓及其南側,其富鐵礦石量多質優,是山東省最大的富鐵礦產地,為泰山地區黑色冶金工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泰山南部的大汶口一帶,埋藏有全國聞名的石膏、石鹽、自然硫的沉積型大型礦床,為建立現代化學工業基地準備了充足的資源。盛名國內外的優質建築石材,使泰山成為建材工業之鄉。作為工藝美術原料的大汶口燕子石、張夏鎮木魚石,在全國享有盛名。

    泰山礦產資源的形成和分佈,與泰山的演化過程密切相關。在太古代的泰山雜巖中,形成多種多樣的建築石材,以及麥飯石、長石、石英石等變質礦產。在古生代時期,形成煤、鋁土、石灰石等沉積礦產。中生代形成了富鐵礦、銅、鈷、重晶石等內生礦產。新生代形成了石膏、石鹽及自然硫等沉積礦產。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人文

    摺疊歷史地位

    泰山景色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遠古時始稱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均見其形,讀音為“太”。且“太山"意為“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駢雅訓篆.釋名稱》:“古人太字多不加 點,如大極、大初、大室、大廟、大學之類,後人加點以別大小之大,遂分為二矣。”按古文字的傳統讀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戰國時,由於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嶽”也互相變通了,這樣相繼出現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嶽”等專用名稱。“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易.說卦》“履而泰,然後安”。“泰”字就有原來的高大、通暢之意引申為,“大而穩,穩而安”。隨即出現了“穩如泰山”、“國泰民安”、“泰山鴻毛”之說。

    泰山為五嶽之首(Five Famous Mountains),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一般指東嶽泰山(位於山東)、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西嶽華山(位於陝西)、北嶽恆山(位於山西)、中嶽嵩山(位於河南)。泰山因其氣勢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泰山地區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顯示出這一帶早期的人類活動。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也反映出早期黃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動狀況。戰國時期,齊國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進入秦漢之後,泰山逐漸成為政權的象徵。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佔第三位。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盤古死後,頭部化為泰山。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古代歷朝歷代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對泰山仰慕備至。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的節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亙100餘公里,盤臥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闢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後頭為東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嶽,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五行》、《五德》學說創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嶽的歷史背景。

    摺疊文化底蘊

    泰山景色因為東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漢族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嶽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物件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相如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嶽》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巖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曆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人類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 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蹟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臺、猛虎溝等。 神山、文化寶庫 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它是政權的象徵,成為一座神聖的山。

    泰山宗教發祥久遠,佛教於公元4世紀中期傳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陰建立了朗公寺和靈巖寺。魏晉南北朝時期,泰山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寶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經石峪是北齊人所刻的佛教經典《金剛經》。唐宋時,靈巖寺極 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靈巖寺稱為天下“四絕”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戰國時就有方 士隱居岱陰巖洞;秦漢後詞廟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鬥母宮(龍泉觀)、碧霞祠、後石塢廟、元始天尊廟等。其中以王母池為最早,創建於公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響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話傳說的發祥地。早在魏晉時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觀。王母池位於泰山南麓環山路東首,古稱“群玉庵”,又名“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的詩句,唐李白有“朝飲王母池”的吟詠 。

    摺疊編輯本段景點介紹

    摺疊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

    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餘階。“緊十八”西崖有巨巖懸空, 側影似佛頭側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十八盤岩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泰山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餘級,為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

    摺疊南天門

    在山東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盤之盡處,舊稱三天南天門門、天門關,海拔1460米,山於此為最危聳,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彷彿天門自開。元中統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建立。門為閣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有楹聯曰“門闢九霄仰 步三天勝蹟;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南天門是泰山的驕傲。南天門以上圍繞著泰山極頂的區域,被稱作岱頂景區,面積約1.6平 方公里。岱頂海拔已高,由於氣壓、溫度諸因素的影響,景觀與山下迥然有別,堪稱奇妙,因此人們又稱岱頂為“妙區”。置身岱頂只覺日近雲低,幾千年來人類社 會不斷營構的“天府仙境”與大自然賦予的奇異景緻交相輝映,使人感到虛幻飄渺,不知這裡是人間天上,還是天上人間。

    摺疊旭日東昇

    泰山日出是壯觀而動人心絃的,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旭日東昇泰山的重要標誌,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後,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 令人歎為觀止。岱頂觀日曆來為遊人所向往,也使許多文人墨客為之高歌。

    摺疊石刻書法

    歷代刻石2500餘處,堪稱中國書法第一山!著名的泰山石刻書法有:秦統一封泰山李斯碑。漢武帝大一統無字碑。漢武八登泰山!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唐高宗武則天封泰山鴛鴦碑。唐玄宗唐朝頂峰封泰山-唐紀泰山銘-大觀峰碑顏真卿-在大觀峰亦存有碑刻(現已毀),宋宣和碑。康熙-雲峰碑刻。康熙四登泰山!乾隆11次登泰山留下多處泰山石刻。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摩陀刻石,西遊記曬經石原型地。現存中國最大最古的摩崖金剛經石刻!刻在天然的2600平方米的石屏之上!比現存的印刷本金剛經還早300餘年!(印刷本現存大英博物館!)

    摺疊岱廟

    華夏名山第一廟,東嶽廟祖庭--岱廟!岱廟始建於秦漢之時,泰山岱廟宋朝時擴修,是歷代帝王的泰山行宮。歷代帝王登封泰山先要在山下岱廟內舉行大典,然後登山。門票25元。著名帝王宮城式祠廟建築,泰安市正中心,北望泰山!岱廟佔地近10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存文物一級品數量在全國2000餘座博物館中居第60位!

    摺疊天貺殿

    位於仁安門北,是岱廟主體建築,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泰山天貺殿9年)。大殿建於長方形石臺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重簷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簷下8根大紅明柱,規模宏大,輝煌壯麗,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大成殿,合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

    摺疊靈巖寺

    泰山靈巖寺,坐落於泰山西北麓,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北距濟南靈巖寺45公里,南離泰安25公里,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設靈巖寺出口)在其側穿 過,靈巖寺景區現有高、中檔賓館4處,可同時接納500人食宿。地址: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靈巖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該寺歷史悠 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併名列其首。靈巖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

    摺疊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位於岱麓凌漢峰下,秀峰環抱,翠柏掩映亭殿樓閣,氣象崢嶸。清人有“門前幾曲流水,寺後千尋碧峰。鳥語溪聲斷續,山光雲影玲瓏”的贊詠。普照 寺取“佛光普照”之意,傳為六朝時建,後歷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寶殿、摩松樓為中軸,形成三進式院落。兩側配以殿廡、禪房和花園等。 

    摺疊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龍潭的上邊,今長壽橋東北,原來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懸雲寺。這裡風景宜人,寺的周圍翠竹青青,松柏蒼鬱,溪水潺潺,曲徑通幽,風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之譽。據說竹林寺是泰山古剎,建修年代無考,自唐以後屢興屢廢。據記載,竹林寺元代元貞年間元代名僧法海重修,聲名遠播,以至“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逾趙魏,南距大河,莫不聞風趨赴。”至明,高麗名僧滿空拓建,寺又趨興盛。明末文人蕭協中曾 描繪竹林寺的優美環境:“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抵寺,竹木參天,朱櫻滿地,晨鐘晚磬,另一悽清。” 明楊志學遊竹林寺詩吟道:“西天覆此門,山半一泉溫。雲壁時時動,龍珠日日翻。飛揚李白句,傾倒孔融尊。歸路夕陽好,涼風吹廣原”。後竹林寺在一場火災中 焚燬,現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風格重新修建。

  • 17 # 安然度一生

    我一共去過三次泰山,第一次1994年7月份,和就要結婚的男友一同去的,帶著百分百的虔誠,遇廟磕頭,希望誠意能讓神仙保佑我們兩人能永結同心,白頭到老,一生平安,一帆風順。我第一次趴這麼高的山,跑著爬上去的,一邊玩一邊爬,見識了五嶽獨尊的雄偉,心好闊,夢想自己將來要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竟然沒覺累,看了日出,一路高高興興,自己跑下山的。第二次好像2008年秋,因為去泰安送人,所以朋友帶著去爬山,上時我體力還行,跑著上去,下山到回馬嶺就站不住了,走不了,扶著回到旅館,這次早上去,晚上回的。沒別的感受,只是累,只是一種體驗。第三次2015年9月1,帶著孩子,半夜開爬,到時快凌晨四點,山頂好冷,穿大衣都冷,那天霧大,七點多了霧沒退,沒看到日出,下山到了南天門,我體力不行了,我就走不了了,坐客車下的山。這次我說,今生可能不會再來泰山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一生爬過三次泰山,感觸不同,同伴不同,心境也不同。泰山見證了我一生的歷程,我酸甜苦辣的一生。

  • 18 # 齊齊眉

    太陽從西邊出來的

    心情不好,從淄博倒了兩次公交兩次出租到達泰安,先逛岱廟,一個人傍晚開爬,天黑後路遇三個學生小姑娘,有她們搭伴和鼓勵我才不害怕堅持爬到了山頂,租兩件軍大衣還是冷,顧不了髒不髒了,窩裡邊臺階上睡一夜,早起看日出太陽竟從西邊出來了,調向了。累但還想再去爬

  • 19 # 石頭是朵花兒2

    我是15年清明節去的,當時下著小雨。出了火車站,隨便住了個地方。40一夜。環境。。呵呵。次日去爬山,一身運動服,玉皇頂冷啊。凍得沒知覺了,只有手感覺到到冷,一直拿著手機,怎麼說呢,上山和下山,我用了一天的時間。然後回到賓館,休息了6個小時。然後第二天玩了一上午,坐上火車。哎。正好清明放假,買的站前,站了3個小時,到達臨沂,然後又從火車站,走到羅莊區。好幾十公里呢。腿沒多大不適。

  • 20 # 七月於老師

    夜登泰山最享受,凌晨開始從紅門買票登山。一路上總有小商鋪的燈指引著你,盡享夏涼。儘量少帶東西,一個人帶一壺水幾塊巧克力就行了。到山頂大概五個小時,正好看日出。我去的那天趕上了壯觀的雲海日出,真太美了!看完日出山頂上隨便吃了一點,坐纜車下山回旅店睡大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最適合孩子成長,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