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回望未來

    小麥過了年,澆返青水使肥,在小麥拔節期,澆水能使小麥返青快,長使壯,一畝地80斤尿素均運撒在地裡,一季不用在上什麼肥料了,一邊撒肥料一邊澆水即可,小麥才能豐收。

  • 2 # 蝶遇竹jige

    現在我們這裡正好旱,如果想高產就先灌溉,一邊灌水一邊撒含氮肥一畝十斤就行,給麥苗加點肥旺盛不意生病,根子分解棵多才高產。小麥旺盛才能高產農民才能樂開懷。

  • 3 # 鄭漂劉大哥

    據測算,一般每生產100千克小麥,約需吸收氮素3千克,磷素1-1.5千克,鉀素2-4千克。然而,由於小麥的生長週期較長,一方面要在整個生育期不斷供給養分,另一方面要在生長的關鍵時期保證有足夠的養分。因此,在肥料的施用上要把肥效慢的農家肥、土雜肥等和速效性的化肥合理搭配,才能保證小麥高產的養分需求。

    夏茬田收穫後及時耕作滅茬,到秋末再旋耕碎土、施基肥,整平土壤,等待播種。秋茬田隨收隨耕,可將耕作整地、施基肥、秸稈還田一次性作業完成。耕作可採取深耕或旋耕,深耕可隔年一次,深度要達到25釐米以上。前茬種植玉米,秸稈還田的注意,玉米秸稈粉碎長度≤7釐米,留茬高度5~7釐米,越低越好。耕深20釐米以上,將秸稈耕翻入地下。如果採用深松技術,要配合旋耕,將秸稈切入土層,旋耕深度15釐米以上。

    具體操作:

    1、整地施肥:結合秋播前的耕作整地施肥。整地時,一是要求畝施優質有機肥3000公斤以上,農家肥缺乏時,實行小麥、玉米秸稈還田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二是測土配方,科學施肥。中高肥力地塊,一般基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20-25公斤,磷酸鉀15-20公斤,硫酸鋅1-2公斤或三元複合肥40-50公斤,菌肥20公斤等。隨著耕地,將上述肥料 施入土壤中。

    整地能夠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是保證全苗和培育壯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標準是:一平、二勻、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釐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後復平,避免出現墒溝伏脊等,做到澆水時畦內“寸水棵棵到”;二勻是墒情均勻,肥力均勻;三松是要鬆緊適度,沒有明暗坷垃,要細耙,做到上松下實,無漏耕漏耙,無架空暗壟等。

    2、種子處理:選用品質優良、單株生產力高、抗逆性強、經濟系數高、不早衰的良種。旱地小麥可以選擇抗旱性較強,對條鏽病、白粉病中抗以上,株高85~95釐米的中大穗品種。水澆地建議選擇抗倒伏(株高90釐米以下),株型較緊湊,對條鏽病、白粉病中抗以上品種。播種前進行藥劑拌種或直接選用包衣種子,防治小麥條鏽病、白粉病、黑穗病、全蝕病、根腐病,可以用三唑酮拌種;防治地下害蟲、麥蜘蛛、麥蚜、小麥黃矮病,可選用用辛硫磷。

    3、適期播種:在影響小麥形成壯苗的因素中,溫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為培育壯苗,形成根系發達、莖櫱數較多的小麥生產群體,應充分利用熱量資源,要適期播種,從而為小麥高產奠定基礎。一般小麥在田間持水量為70%~80%時最有利於出苗。因此,當播期、土壤墒情發生衝突時,一定要做到適墒播種,可晚播3~5天,從而使小麥全苗。一般在日均溫、冬前>=0℃積溫分別為16~17,650℃時播種最佳,在越冬期能夠形成6葉1心壯苗。

    若播期過早,麥苗易涉長,冬前群體發展難以控制;土壤養分早期消耗過度,易形成先旺後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蟲害、凍害等。一般半冬性、弱冬性品種分別在10月上中旬、9月底播種。播期過晚的缺點是:

    ①溫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齡小,冬前營養生長量不夠而形不成壯苗:

    ②根系不發達,分櫱少,體內有機養分積累少,抗逆性差;

    ④成熟延遲,種子形成和灌漿過程處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千粒重降低,顯著減產,影響品質。不同地區條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

    4、播種量:根據小麥品種特性、播種期確定小麥的播種量。播種量大約在10-15kg/畝。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條件因品種制宜。中產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適當增加播量,可較多地依靠主莖穗爭取高產。高產田若播量過大,易引起群體過大,通風透光不好,個體生長弱,易倒伏,若適當降低播量,群體不會過大,個體促壯,抗倒,穗大,產量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的關鍵,不同的品種要掌握一定的播種量。

    5、播種深度:播深一般以3-4釐米為宜,深淺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齊,苗壯。播種過淺,易落幹,缺苗斷壟,易受凍害;過深出苗率低,出苗時間長,苗弱,分櫱晚,分櫱少,次生根少,難以形成適宜的群體結構。

    6、科學施肥與除草:為防止發生缺苗斷壟現象,保證小麥安全越冬,要及時進行灌水,使小麥形成壯根。為使雜草防治效果較好,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化學除草。2月中旬至2月底,3月中下旬分別追施速效化肥,促進小麥返青拔節,提高小麥的分櫱率。3月初要澆返青水,肥力中等、群體偏少與肥力高、群體適宜或偏大的麥田分別在拔節期稍前或拔節初期、拔節後期進行追肥澆水。

    7、化學調控防倒伏:小麥倒伏分為根倒伏和莖倒伏2種,一般主要是莖倒伏,主要是由於前期氮肥施用量較大,造成小麥群體過大,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好,小麥徒長旺長,基部節間過長,後期出現大風天氣小麥易發生倒伏。因此,在小麥生產中,應根據土壤的肥力狀況進行科學施肥澆水。

    8、抽穗及灌漿成熟期管理:小麥抽穗揚花期(4月中、下旬),為防治小麥蚜蟲、吸漿蟲、粘蟲、鏽病、白粉病和赤毒病等,延長小麥生長期,提高產量,可噴施殺蟲劑,連續使用1~2次。同時,灌水1~2次,第1次灌水在初穗揚花期進行,以保花增粒促灌漿,達到粒大、粒重、防止根系早衰的目的;第2次灌麥黃水,以補充水分,併為復播第2茬作物做前期準備。

    9、適時收穫:一般在6月上中旬小麥基本成熟,整個麥田2/3的麥穗發黃時收割,小麥蠟熟末期是最佳收穫期。但小麥不可過於成熟,以免籽粒脫落而減少收成。

  • 4 # 大巴山老么

    小麥種植,想要高產,施肥很關鍵,怎樣施肥才能高產。

    1、深耕施肥

    什麼是深耕施肥,就是在小麥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一次性施足,一般來說降水區域少的地方不需要追肥,一次深施即可。

    2、施基肥

    小麥施肥的原則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由於我國當前不少區域由於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適量的增施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土質情況,對小麥產量和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3、施追肥

    小麥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施追肥,不過要看小麥生長行情,如果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可以適當的早施追肥,如果苗情好,分櫱情況也好,可以適當的晚施,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長勢弱,應適當早施。

    小麥施肥推薦:複合肥料18-22-5該複合肥特點:根據作物需肥規律,經科學配方研製而成,主要養分氮、磷、鉀配比合理。易於作物吸收,施用該肥,能促使作物莖葉茂盛,增強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增強對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增產效果明顯。

    施用方法:作基肥施用效果更好。基施大田作物40-50公斤/畝,追施20-30公斤/畝。肥料建議用量僅供參考,具體使用量可依據當地土壤狀況及農技推广部門而定。

    注意事項:作基肥時避免與種子或苗株根系直接接觸,幼苗追肥時要稍離根部,避免出現燒根燒苗。

    4、葉面施肥

    小麥生長後期常受乾熱風危害造成減產。可以用0.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每畝噴50公斤肥液,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左右)在抽穗揚花期每隔10天噴施1次,噴施2-3次,可以促進小麥灌漿結實,並減輕乾熱風的危害。

    以上就是小麥高產種植方法,當然這些種植技術僅供參考,具體操作還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以及小麥品種等來決定,建議大家平時多和有經驗的老農學習!

  • 5 # 甘肅行者楊

    小麥怎麼施肥可以高產,首先小麥在播種的時候施放底肥,主要有農家肥,尿素,複合肥,還有磷肥,種之前灑在地裡,然後和小麥一起播種,等到小麥長出來,綠油油的,如果底肥不足,小麥苗就是黃色的。等到過完冬,小麥換過苗以後,下雨的時候可以追肥,主要以灑尿素為主,種水地的地方,可以先澆水,然後灑化肥。等到小麥拔節的時候又可以追一次肥,也是灑尿素,這樣直接追肥就告一段落。等到出穗的時候可以噴施葉面肥。這樣小麥的高產就是保險的了

  • 6 # 牡丹小悅悅

    作物需要的養分,由土壤和肥料供給,作物生長需要的養分總量,減去土壤能提供的部分,就是需要施肥補充的養分數量。補足作物需要的元素,不讓因肥力過剩導致糧食減產、土壤惡化,達到節約成本,增產增收的效果。在施肥之前,可以先採集土壤化驗,對土地養分進行分析,找出土地缺乏和不足的元素,根據配方和作物生長規律進行配肥、施肥。

  • 7 # 農村雷雷

    小麥播種前深耕,有機肥,家畜有機肥最好,搭配尿素,過磷酸鈣,然後播種,小麥出苗後如果垧不好,及時補水,及時補澆小麥過冬水,過了年小麥返青前,每畝施三十斤尿素,給小麥追肥!後期注意病蟲害,及時澆水!

  • 8 # 建行漸遠

    對於小麥種植,像我們北方農村許多種植戶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當然,小麥高產主要離不開水肥管理,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是一條種植業的真理,那怎麼樣施肥,才能使得小麥高產呢?

    小麥作為北方農村的主要糧食之一,在我們當地種植面積頗廣,秋季花生玉米等秋糧收穫之後,就開始忙活著種植小麥。而在種植小麥之前,需要先耕地施以底肥,才下種,這樣才能夠保證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有足夠的養分,養分充足才是高產的前提之一。

    施以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

    在種植小麥前,都要施以腐熟的農家肥之後,將耕地反耕一遍。而農村人選用的基肥,最好的就是腐熟的農家肥了。記得過去的時候,種植小麥所用到的農家有機肥都是平日裡積攢的牲畜糞便,在豬圈、牛欄中堆積腐熟發酵後,等秋收完畢運到地裡,然後均勻地撒施到地表,等到耕地之時,便會同土壤混合後翻入地下,作為小麥的基肥,在小麥生長的各個階段,提供所需的養分。

    如今,隨著機械化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耕牛逐漸被農機所替代,所以農民家庭養牛的也少了。不過,一些地方都發展有規模的養殖場,而養殖場的牲畜的糞便也對外出售,所以不少農民依然習慣用這種原生態的農家有機肥來作為小麥的基肥。當然,買回來的牲畜的糞便都是堆在地頭,經過腐熟處理之後才會被當做基肥使用。

    追肥

    我們北方農村種植冬小麥,在春天田地化凍之前,會將家中積攢的人糞尿直接挑到麥田中,用糞勺直接舀著順著麥壠澆在麥苗上。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來這人糞尿可以作為肥料直接給麥苗提供肥料。二來,在寒冷的冬季,這人糞尿潑灑在麥苗上,還能夠起到增溫防凍的作用,保證麥苗安全越冬。

    其次,在來年春天給麥苗澆返青水之時,可以每畝撒施尿素20公斤左右,為小麥後期拔節提供足夠的養分。過去在化肥短缺的年代,我們當地農民都會用“氨水耬”,直接將氨水耬到麥畦中,然後澆水。

    除了在小麥生長的各個階段給予及時追肥之外,在冬季氣溫下降前及時澆灌封凍水,開春時澆返青水等也是小麥高產的關鍵。所以,要想小麥高產,就要在小麥種植之後的田間管理上多下工夫,俗話說“人勤地不懶”,只要水肥跟得上,管理到位,小麥豐收豐產就妥妥的。

  • 9 # 槐花和桂花

    對於小麥種植,想要保高產,施肥很關鍵,有一句俗語叫做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所以小麥種植施肥是高產的重中之重。我們從常見的氮、磷、鉀入手,一

    般來說,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氮磷鉀是小麥營養三要素,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每100千克小麥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3.0千克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

    3.0千克氧化鉀,根據這個續費規律,我們科學施肥。

    一般來說,小麥的生長週期是125-135天,相對較長,在此階段要注意小麥需肥的規律,根據不同的時間階段,及時的補充相應的大量或種微量元素,

    確保小麥生長所需要的肥料。冬小麥區在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學肥料撒施後耕翻入土,根據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結合當地植保站土壤分析的情況進行施肥,根據

    當地的土壤情況,化肥和有機肥結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小麥產量。

    目前我國產小麥多在北方區域,但由於北方區域相對來說降水量較小,在施肥的時候儘量採用深施,也就是在小麥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一般來

    說降水區域少的地方不需要追肥,一次深施即可。小麥施肥的原則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由於我國當前不少區域由於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

    適量的增施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土質情況,對小麥產量和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 10 # 新農人助力

    對於小麥種植,想要保高產,施肥很關鍵,那麼小麥怎麼施肥才能保高產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麥高產施肥技術。

    我們從常見的氮、磷、鉀入手,一般來說,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氮磷鉀是小麥營養三要素,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每100千克小麥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3.0千克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3.0千克氧化鉀,根據這個續費規律,我們科學施肥。

    一般來說,小麥的生長週期是125-135天,相對較長,在此階段要注意小麥需肥的規律,根據不同的時間階段,及時的補充相應的大量或種微量元素,確保小麥生長所需要的肥料。冬小麥區在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學肥料撒施後耕翻入土,根據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結合當地植保站土壤分析的情況進行施肥,根據當地的土壤情況,化肥和有機肥結合使用,可以程度的改善小麥產量。

    目前我國產小麥多在北方區域,但由於北方區域相對來說降水量較小,在施肥的時候儘量採用深施,也就是在小麥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一般來說降水區域少的地方不需要追肥,一次深施即可。小麥施肥的原則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由於我國當前不少區域由於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適量的增施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土質情況,對小麥產量和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小麥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施拔節肥,不過要看小麥生長行情,如果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可以適當的早施拔節肥,如果苗情好,分櫱情況也好,可以適當的晚施,小麥看苗情施拔節肥,小麥分櫱多,苗情好、長勢旺盛,應適當晚施,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長勢弱,應適當早施。由於每年5月份北方天氣多幹熱風,此時為了防止乾熱風危害,可以適當噴施0.2%磷酸氫二鉀葉面肥1-2次,效果較好。

    小麥施肥還需要注意兩個關鍵需肥期,即小麥營養臨界期和營養效率期,靈活掌握這兩個時期至關重要,營養臨界期是指在小麥幼苗期,由於根系還很弱小,吸收能力差,所以苗期需磷十分迫切。氮的營養臨界期是在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的時候,冬小麥是在分櫱和幼穗分化兩個時期。生長後期補施氮肥,只能增加莖葉中氮素含量,對增加穗粒數或提高產量已不可能有明顯作用。

    我們再來談談小麥營養效率期,所謂小麥營養效率期是指小麥吸收養分數量多、吸收速度快、施肥增產效率也的時期。冬小麥的營養效率期在拔節到抽穗期,此時生長旺盛,吸收養分能力強。需要適時追肥,以滿足小麥對營養元素的需要,獲得的施肥效果。

    具有以下顯著功效:

    1、預防作物整季生長過程中真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缺素等病害,形成免疫防護,抑制各種病害發生。

    2、苗齊苗壯,調節植株生長,防治作物小葉、黃葉、卷葉、斑葉、幹尖,小苗、黃苗、病苗、死苗、僵苗等症狀。

    3、縮短緩苗期,快速返青,促進分櫱發篼,增加有效分櫱數量成穗率高。

    4、莖稈粗壯,縮短秸稈節間長度,促使秸稈粗壯和韌性,葉片肥厚寬大,經多年使用證明使用本品可以抵抗八級大風 不倒伏。增產效果顯著。

    5、促進授粉,加速灌漿,增加穗粒數,籽粒飽滿,提高幹粒重,活杆成熟,單株增產40%以上。

    6、提高作物抗旱、抗高低溫、抗重茬、抗病害、抗鹽鹼,抗倒伏的能力,豐葉壯株。

    7、快速緩解修復除草劑,農藥,及缺素造成的各種藥害,病害症狀。

  • 11 # 農村蒲公英

    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氮磷鉀是小麥營養三要素,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每100千克小麥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3.0千克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3.0千克氧化鉀。

    一般來說,小麥的生長週期是125-135天,相對較長,在此階段要注意小麥需肥的規律,根據不同的時間階段,及時的補充相應的大量或種微量元素,

    確保小麥生長所需要的肥料。冬小麥區在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學肥料撒施後耕翻入土,根據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結合當地植保站土壤分析的情況進行施肥,根據當地的土壤情況,化肥和有機肥結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小麥產量。

    小麥怎麼施肥才能高產

    目前我國產小麥多在北方區域,但由於北方區域相對來說降水量較小,在施肥的時候儘量採用深施,也就是在小麥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一般來說降水區域少的地方不需要追肥,一次深施即可。小麥施肥的原則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由於我國當前不少區域由於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

    適量的增施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土質情況,對小麥產量和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小麥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施拔節肥,不過要看小麥生長行情,如果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可以適當的早施拔節肥,如果苗情好,分櫱情況也好,可以適當的晚施,小麥看苗情施拔節肥,小麥分櫱多,苗情好、長勢旺盛,應適當晚施,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長勢弱,應適當早施。由於每年5月份北方天氣多幹熱風,此時為了防止乾熱風危害,可以適當噴施0.2%磷酸氫二鉀葉面肥1-2次,效果較好。

    小麥施肥技術

    小麥施肥還需要注意兩個關鍵需肥期,即小麥營養臨界期和營養最大效率期,靈活掌握這兩個時期至關重要,營養臨界期是指在小麥幼苗期,由於根系還很弱小,吸收能力差,所以苗期需磷十分迫切。氮的營養臨界期是在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的時候,冬小麥是在分櫱和幼穗分化兩個時期。生長後期補施氮肥,只能增加莖葉中氮素含量,對增加穗粒數或提高產量已不可能有明顯作用。

    小麥營養最大效率期是指小麥吸收養分絕對數量最多、吸收速度最快、施肥增產效率也最高的時期。冬小麥的營養最大效率期在拔節到抽穗期,此時生長旺盛,吸收養分能力強。需要適時追肥,以滿足小麥對營養元素的最大需要,獲得最佳的施肥效果。最後總結一下,小麥所吸收的養分大部分來自當季施入的肥料,做好科學合理的施肥對小麥增產增收是十分必要的。

  • 12 # 新農鳴

    小麥是我國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各地區的土壤條件和種植品種不同,對於肥料的施用也是由差異的,因此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小麥的生長髮育總體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在給小麥施肥時,要把握小麥的需肥規律,以此為指導,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施肥管理。

    小麥的需肥規律

    小麥的需肥量隨自然條件、產量水平、品種及栽培技術而改變,一般規律是沒生產1000㎏的籽粒,需要純氮(N)3㎏、純磷(P2O5)1~1.5㎏、純鉀(K2O)2~4㎏,氮、磷、鉀之比約為3:1:3。

    另外,小麥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對氮磷鉀的吸收也有所不同,起身期以前幼苗較小,對養分的吸收也比較少;起身期至開花期,植株迅速生長,幼穗分化形成,是小麥一生中吸收養分最多的時候,在拔節期至抽穗期、開花期至灌漿期對氮肥的需求出現高峰;對磷、鉀的吸收高峰則出現在拔節至開花期。氮、磷在小麥體內的累積量在成熟期達到最大值,但鉀的吸收到抽穗期達到最大累積量,其後鉀的吸收下降。

    小麥施肥原則:小麥施肥應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施足底肥,可促進幼苗的健壯,增加有效穗數,併為以後各期的生長髮育打好基礎;施用追肥,可以隨時調節小麥的長勢,保證小麥向著高產方向發展。

    小麥施肥時期及施肥方法

    1、重施基肥

    小麥基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茬口肥料種類與質量等條件而定。中等肥力的土壤建議畝施糞肥3000~5000㎏,標準氮肥(硫銨)20~30㎏,過磷酸鈣30~50㎏。缺鋅的田塊可配施硫酸鋅2㎏,由於用量少,可將其與細土摻和後撒施地表,隨耕入土。

    2、少施種肥

    種肥是最經濟有效的是非方法。一般畝施尿素2~3㎏,或過磷酸鈣8~10㎏,也可用45%複合肥10㎏左右。微肥可做基肥,也可拌種,用鋅、錳肥拌種的時候,每千克種子用硫酸鋅2~6g,硫酸錳0.5~1g,拌種後隨即播種。

    需要注意的是,碳銨、硝銨、氯化銨容易燒種、燒苗或影響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生長,不可用做種肥,以尿素做種肥時也不得與種子直接接觸。

    3、巧施追肥

    追肥可分為冬追肥和春追肥,兩者的比列應視苗情和栽培技術水平確定,中、低產田,冬、春追肥比例為7:3為宜,高產田冬追肥量要少於春追肥量。

    (1)、冬追肥

    冬追肥視苗情可分兩次追肥。

    第一次是分櫱肥,即在小麥播種後1個月左右(當小麥開始分櫱以後),為促進冬前分櫱的發生和鞏固早生低位櫱,在基肥中氮肥施用較少的情況下,每畝可追施硫銨10~15㎏或尿素5~8㎏。

    第二次是越冬肥,每畝用2~3㎏硫銨或1~2㎏尿素與牲畜糞尿混勻後撒施。

    (2)、春追肥

    春追肥視苗情可分三次進行。

    第一次是返青肥,返青肥一般在弱苗上施用,長勢較好可少施或不施。

    第二次是拔節肥,施用拔節肥可顯著提高分櫱成穗,促進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數。壯苗在起身時施用,旺苗栽拔節後施用,追肥量看苗而定,小麥分櫱多,苗情好、長勢旺盛,應當晚施,並減少施用量;小麥分櫱少,苗情不好,長勢弱,應當早施肥,並加大用量,但對於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過大,以每畝施尿素15~17㎏為宜,施用不宜太晚。對基肥未施用磷鉀肥和鉀肥,或磷鉀肥供應不足的,應適當追施磷肥和鉀肥,對於供鉀不足的高產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左右的草木灰。

    第三次是孕穗肥,如果以上施肥過早消耗,到旗葉露尖後,葉色轉淡,葉窄而且尖,植株有早衰跡象時,可每畝補施尿素3㎏左右。

    對供肥充足的麥田,切忌過量追施氮肥,以免引起貪青晚熟,導致減產。

    4、根外追肥

    由於麥田後期不便追肥,而且根系的吸收能力也會隨著生育期的推進逐漸降低,因此,如果小麥生育後期必須追施肥料時,可採用頁面噴施的方法。根外追肥的最佳時間是挑旗~灌漿初期,噴肥如果是硫銨、尿素噴施濃度為1%~2%,磷酸二氫鉀噴施濃度0.2%,草木灰噴施濃度5%。

    每年5月下旬是乾熱風多發季節,用0.2%磷酸二氫鉀頁面噴施1~2次,間隔5~7天,可有效防治乾熱風的危害。

    以上就是小麥的需肥規律及施肥方法,但在具體實施時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據當地的土壤肥力、產量、種植技術、長勢等靈活運用,但小麥需肥期基本都是一致的。

  • 13 # 土壤大管家

    小麥高產的原因有很多因素造成,比如品種,施肥,打藥,天氣。水分等因素都會造成小麥不同程度的減產,今天先來講一下小麥如何施肥。

    小麥在我國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一般種植在北方。我也是北方的,而且我們當地就是全國出名的種植小麥的大縣。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栽種面積和產量僅次於水稻,屈居第二。一般我國栽培季節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春小麥,一種是冬小麥。

    小麥在生長髮育過程中,不斷的會從土壤中吸收各種養分,對於氮磷鉀的吸收量最大。小麥每個時期的對於氮磷鉀吸收的養分是不同的。總體來看小麥的營養主要以氮肥為主,磷肥和鉀肥為輔。小麥在成熟期使用大量的鉀肥,有助於小麥的增產。

    小麥在種植過程中,氮肥主要有兩個高峰期,第1個時期是越冬時,此時氮肥的吸收量較多。第2個時期是拔節和孕穗期,此時需求氮肥最多。小麥對於磷鉀肥的吸收,會隨著小麥的生長逐漸增多,吸收率在拔節後急劇增長,40%以上的磷鉀肥在孕穗以後吸收。氮肥雖然吸收量最大,但是也不能過量使用。過量使用氮肥,會造成植株快速生長,當大風來臨時,會直接把小麥颳倒而無法收穫。

    小麥雖然磷鉀肥比較重要,雖然各種微量元素用量比較少,但是缺少中微量元素也會造成小麥生長髮育不協調。比如缺少硼肥會造成小麥生育期推遲,花蕾發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後枯萎不結果。當缺少猛肥時,小麥的葉片和莖部生長影響較大。小麥苗期和成熟期對於鋅肥比較敏感,缺鋅會造成葉片條形黃化。

    小麥施肥

    1.小麥底肥:小麥在整個施肥過程中,底肥最重要。現在很多粘性土壤產區,雖然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很多使用者會底肥,一次施肥也叫一炮轟。簡單點說就是將全部的有機肥複合肥撒施到地土壤表面以後,深翻土壤。雖然這樣施肥比較簡單,比較省工省時,但是效果比較差。這樣施肥以後不再追肥,就這樣結束小麥的生長期,這樣無法達到高產。小麥底肥用好以後,還是要配合追肥,才能高產高質。

    2.中微量元素:小麥使用中微量元素也可以混合到底肥中,也可以拌種。底肥補充中微量元素,由於使用量較少,撒施容易造成養分不均勻。一般可以和底肥混合使用後,一起翻入土壤效果不錯。

    3.小麥追肥:小麥想要獲得高產,追肥特別重要。小麥追肥的時間不能太早,一般在入冬前開始追肥。我們在追肥過程中都會選擇氮肥,但是如果底肥沒有足夠的磷鉀肥,這時追施平衡型的肥料效果最好。

    4.葉面追肥:小麥生育後期。根系吸收能力較弱,一般追施肥料容易造成根系吸收不良,也會造成肥料的浪費。這時葉面噴霧肥料補充效果特別好,既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增加果實的重量,還可以提高品質。追肥的種類一般以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為主。中微量元素整個生長期都可以葉面噴霧,最好噴霧螯合態複合型的中微量元素。果實在成熟以前,可以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兩次有很好的增產效果。

  • 14 # 豫東二哥

    1、基肥

    基肥在播種前結合耕翻整地施入,乾旱地塊,可以將肥料深施於犁底,然後翻垡蓋土;土壤粘重地塊,採用先撒肥,後耕翻,將肥料翻入土中。高產田,一般畝施用45%史丹利複合肥40~50公斤,有條件的可以和農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中低產田,可畝施45%史丹利複合肥30~40公斤。

    2、種肥

    合理施用種肥,有利於小麥苗全苗壯。一般可在播種時,每畝施用複合肥4~5公斤,避免用量過大,確保一播全苗。

    3、追肥

    ①返青、起身肥:對於生長較弱的小麥,在返青、起身期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每畝施用高氮複合肥或氮肥15~公斤,以增加有效分櫱,爭取足夠的畝穗數。

    ②拔節肥:對於生長較壯的高產田,在拔節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高氮複合肥20~30公斤,可以減少無效分櫱,促使莖杆健壯,提高小麥抗倒伏的能力,爭取穗大粒飽、粒多粒重。

    ④葉面肥:在小麥灌漿初期結合小麥穗蚜防治,每畝噴施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0~40公斤,可有效地提高小麥抗乾熱風的能力,延緩葉片衰老,提高千粒重,達到增產的目的。1r1卜

  • 15 # 我愛祖國大農業

    種植之前進行種子處理,選用含量足的化肥搭配生物有機肥料,生長期間再噴施或滴灌微生物菌劑,要少用多次,作物慢慢吸收,天氣要是再好,好的光合作用,對於作物更好啦[鼓掌][鼓掌][鼓掌]

  • 16 # 龍百曉生

    關於種植小麥是否高產,不僅要考慮施肥量,還要根據地塊土壤肥力、小麥品種、往年產量水平和氣候條件適宜情況來判斷,以及小麥生長過程中的農業管理措施是否及時有效,總依託於施肥就穩產保收,那麼種地就容易多了,何必農戶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呢!:下面結合我們這邊農戶施肥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常見施肥之底肥。由於我們這邊氣候適宜一年兩季農作物,主要以種植冬小麥和夏玉米為主,現如今隨著這兩類農作物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農戶種地相對輕鬆很多,而至於種植冬小麥的底肥,我們這邊以撒肥加翻耕方式進行 例如我們家去年底肥為磷酸二銨和農業用硫鉀肥混合為主,然後翻耕土地後晾乾進行種植小麥。而今年則直接購買了複合肥料,也是施肥翻耕方式進行!至於每年底肥使用情況考量因素,主要為肥料價格和當地農資經銷商所推廣的肥料品牌,然後再根據自家地力選擇合適的肥料!

    常見施肥之追肥。我們這邊種植冬小麥後的農業管理措施年前很少,主要以澆越冬水和打藥控旺、除草等措施為主,而追肥時間一般會安排到年後小麥返青澆水時進行,主要以尿素等氮肥為主,畢竟冬小麥生長過程中主要以氮鉀肥為主,磷肥需求量較少。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小麥生育期內需求氮肥會有兩大高峰期,其中年前集中在麥苗分櫱期間,約佔氮肥總需求的13%左右,而年後到了拔節孕穗期間也會迎來需求高峰,所消耗氮肥量大概佔到35%~40%左右,而此時需要鉀肥量則佔到70%左右,磷肥也能佔到60%~70%左右,所以說,小麥返青後及時追肥也是穩產的重要農業措施。

    而至於施底肥和追肥比例,則需要因地制宜,建議將有機肥、磷鉀肥、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集中在播前作為底肥一次性施肥即可,而至於氮肥則可以按一定比例作為基肥和追肥方式進行,可以根據不同地塊肥力來考量。例如高產地塊可將氮肥40%作為基肥,中產地塊則可以各一半,而低產地塊或水肥不足、土壤貧瘠的地塊建議底肥所施氮肥比例控制在60%以上。

    另外,具體施肥時間和施肥量並一定按部就班,最好根據水肥條件、苗情長勢和種地收益產值而綜合考量!例如現在糧食價格不理想,施肥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施肥頻率會佔用更多人工成本,使得種植成本上升而種植收益下滑,進而縮小了種植效益!因此說,即便施肥能把小麥產量提升,卻因高昂成本導致最終利潤越來越少而得不償失!

  • 17 # 燕趙農業

    小麥是咱們國家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咱們國家目前有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以冬小麥為主,小根據種植制度以及栽培特點和播種成熟期早晚等標準,有關專家把咱們國家的小麥產區劃分為:東北春麥區、北部春麥區、西北春麥區、新疆冬春麥區、青藏春麥冬麥區、北部冬麥區、黃淮海冬麥區、長江中下游冬麥區、西南冬麥區和華南冬麥區,其中河北、河南、山東等省份為冬小麥主產區,因為小編所在的省份河北省處於黃淮海冬麥區,所以我的回答主要結合河北省高產建立中怎麼施肥讓小麥產量高,其他地區的麥農可以參考,但要適當區別對待。

    一、冬小麥的需肥特點

    小麥產量不同,對肥料的吸收量不同,吸收比例也有較大差異。小麥生育期較長,整個生育期需要氮、磷、鉀數量及其比例因自然條件、小麥品種、栽培技術、施肥水平等不同而存在差異。

    一般產量水平下,每生產100千克小麥將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2.5~3.7千克,磷0.8~1.5千克,鉀2~5千克。氮:磷:鉀比例約為2:1:2或3:1:3。

    當然,不同產量水平需肥量有一定規律,從低產到高產,隨著小麥產量水平提高,需氮肥量增加;高產以後隨產量進一步增加,小麥對氮需求下降。磷、鉀肥需要量隨產量提高而増加,特別是鉀在高產條件下呈明顯增加趨勢。明白了這個趨勢,咱們也就知道哪些是小麥形成產量的關鍵元素,我們在備肥和施肥中也就容易把握尺度了。

    二、不同時期需肥不同

    眾所周知,小麥從苗期到成熟期各生育時期吸收積累養分的數量和模式不同。

    1、苗期。苗期氮素代旺盛。同時對磷、鉀反應敏感。因此,保證苗期氮素供應,可以促進冬前分,培育壯的、小麥安全越冬、壯杆大穗打下早礎。但是要掌握一個度,不能過多,氮肥過多會造成分櫱過快、出現旺長,造成群體大、個體差的局面。由於麥苗小,根量少,溫度低,吸收養分能力較弱、養分積累不多、這個階段咱們需要施用的肥料只能佔總量的10%。

    2、拔節期。拔節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幼穗分化、植株發育、莖稈充實需要大量養分和碳水化合物。這個階段吸收的特點是代謝速度快,養分吸收與積累多。氮、鉀的積累已達到最大值的一半,磷佔40%左右。

    3、孕穗期。孕穗期幹物質積累速度達到高峰。這個時期養分吸收速率遠大於拔節期,尤其是磷、鉀吸收速率比拔節期大4~5倍。地上部的氮積累已達最大值的80%左右,磷、鉀在85%以上。拔節期至孕穗期滿足氮素供應,可以彌補基肥的養分經前期消耗而出現不足,提高成穗率,鞏固成穗數,促進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數。

    4、揚花期。抽穗開花後,小麥以碳代謝為主,根系吸收能力逐漸減弱並喪失,養分吸收隨之減少並停止。因呼吸作用消耗,地上部養分積累在灌漿後減少。

    總的來看,小麥在整個生育期內對氮吸收有兩個高峰,一個在分櫱盛期佔總吸收量的12%~14%;另一個在拔節至孕穗期,佔總吸收量的35%-40%。這兩個時期需氮的絕對值多,且吸收速度快。小麥吸收磷主要在拔節至孕穗期,這個時期磷的吸收量可達總量的60%。苗期磷吸收量雖然只佔總量的10%左右,但此時磷營養對於植株,尤其對根系生長極為重要,是小麥需磷的臨界期。小麥幼穗分化期間,磷代謝比較旺盛。此時磷素營養條件好,幼穗發育時間長,小穗數增多、導致穗大粒多。小麥對鉀的吸收在拔節前很少,拔節到孕穗期需鉀最多、吸收最快的時期,吸鉀量可達總吸收量的60%~70%。這時保證充足的鉀素供應,可使小麥植株粗壯,生長旺盛,有利於光合產物的運輸,加速灌漿,對穗粒數和粒重有較好作用。同時還可以提高籽粒中的蛋白質含量,改善小麥品質。

    三、怎麼施肥恰到好處不浪費

    按照最近幾年我們在河北省小麥高產區的情況,並適當考慮秸杆還田的歸還作用和施肥試驗結果,我們給河北省高產區小麥種植戶的一個既不浪費又能恰到好處的施肥量是這樣定的標準。

    1、施氮量的確定。按每生產100千克小麥籽粒吸收氮肥3千克,每公頃產量7500千克計算,每公頃可以施氮225千克,即吸收多少施入多少。同樣,每公頃9000千克的產量指標,可以施氮肥210~240千克。

    2、施磷量的確定。按每生產100千克小麥籽粒吸收磷1~1.5千克,每公頃7500千克的產量計算,每公頃可以施磷75~112.5千克,根據測定如果全部玉米秸稈還田,每公頃可以歸還土壤2.5千克左右。因此,每公頃可以少施22.5千克,即施用52.5~90千克。

    3、施鉀量的確定。按每生產100千克籽粒吸收鉀3千克,每公頃7500~9000千克的產量計算,每公頃應該施鉀225~270千克。但是,北方土壤中含鉀量較高,可以供應較大部分的鉀肥。根據近年河北省的施鉀試驗結果,在每公頃7500~9000千克產量水平下,施鉀量超過105千克後幾乎不增產。

    四、底肥和追肥的比例劃分

    有了前面小麥需肥規律、小麥需肥特點以及對各種元素的需求量,我們基本上就能結合小麥的需肥高峰,結合它對某一元素的需肥特點進行追肥和用肥了。為了更細緻的為麥農解答,我經過查詢最近幾年我們在基地的各項實驗資料,並對資料做了綜合對比,給麥農朋友們一個底肥和追肥的基本劃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施足底肥對促進幼苗早發培育冬前壯苗打好高產基礎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在不同產量水平下的研究結果。拔節期以後仍要吸收佔總吸收量50%左右的氮素。因此,在保證適量底肥的基礎上,拔節期還應適量追施氮肥。小麥對肥的吸收具有溫度效應,溫度較低時肥有效性較低,不利於小麥吸收,溫度提高時則相反。因此,,磷肥一般作為底肥一次性集中施用,鉀肥一般也全部作為底肥。小麥底肥應採取粗、細結合,氮、磷、鉀配合的施用方法。根據拔節期前後吸收氮的比例和施肥試驗的產量結果,一般保肥能力強的黏質土壤,可將全生育期氮肥總量的50%或以上作底肥施用。保肥能力較差的沙質土壤適當少些,約佔全生育期氮肥總量的40%作底肥。因此,一般產量7500千克/公頃以上的麥田,需施優質有機肥60000~75000千克/公頃,氮肥總量的50%及全部磷、鉀肥,約相當於磷酸二銨180千克/公頃,尿素150千克/公頃,氯化鉀或硫酸鉀250千克/公頃。

  • 18 # 鄉村猜猜姐

    在未播種前,需要這三種肥料一起施,

    有機肥、土雜肥、複合肥或者小麥專用肥。

    一百公斤為單位,每一百公斤小麥粒需要施純氮4公斤左右,磷肥3斤左右,鉀7斤左右。合理撒肥,事半功倍。

    小麥最怕在胎裡瘦,所以在耕地時施足底肥很重要,記得有機肥、土雜肥、複合肥一起施,缺一不可。

    返青期,看下小麥長勢如何,苗旺的話不需要追加肥,不好的話追加8-10公斤的尿素

    其次是拔節期和孕穗期,每畝地追加尿素15-20公斤

    最後在後期的時候,採用葉面噴肥,比如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類等葉面肥,大概施百分之零點五到百分之二左右,千萬別多施,寧願少施也別多施。

  • 19 # 柴運到

    小麥比較適宜土質相對疏鬆、地勢平坦、排灌水方便的地塊,選好地後,要進行整地,主要是為了改善士壤結構,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為小麥播種提供一個好的墒情。在播前先對土地進行精細耕整,把上茬作物的秸稈粉碎直接還於土壤中,這樣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透過翻耕,使土壤變得通透、疏鬆。翻耕後要進行把細,把土壤中的大土塊都弄碎,然後在整平、踏實,使土壤上松下實,這樣能夠蓄水保境,利於小麥的生長。

    二、品種選擇

    品種是決定小麥產量及品質的決定因素,好種出好苗,好苗結好果,這是生物學規律所決定的。所以在品種選擇上一定要慎重。小麥品種選擇原則是品質優良,單株產力高,同時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在抗病、抗倒伏方面要強,更主要的是符合適種原則,並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定要適合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

    三、種子處理

    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常常會發生病蟲害,所以在播前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這樣可以殺死附在小麥種子上的病菌,起到防病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黑德病、赤黴病、鏽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同時也能提高種子發芽率,促進麥苗健,為高產優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適期播種

    不同地區由於積溫不同,所以小麥的播期也不盡相同,冬小麥一般在每年的10月7-12日播種,春小麥一般在春節後便可以播種,北方地區一般在每年春季化凍後便可以播種,不同地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氣溫情況掌握好播種時間。

    五、田間管理

    1、科學施肥與除草

    2、防倒伏

    3、防病蟲害

    六、適時收穫

    北方一般在6月上中旬小麥基本成熟,整個麥田2/3的麥穗發黃時收割,小麥蠟熟末期是最佳收穫期。但小麥不可過於成熟,以免籽粒脫落而減少收成。

  • 20 # 看別人故事想自己人生

    (1)高、中產麥田。

    高產麥田地力水平高,生產條件好,連年氮肥投入量過大,但鉀肥投入相對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全面實施秸稈還田,按照控氮穩磷增鉀補微的原則。高產麥田(500千克/畝以上)畝施有機肥4米3、純氮(N)14~17千克、磷(P2O5)8~10千克、鉀(K2O)8~10千克。施肥方式,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節期追施,10%於小麥孕穗期追施;鉀肥70%底施,30%拔節期追施。中產麥田畝施有機肥3.5米3、純氮(N)12~15千克、磷(P2O5)7~8千克、鉀(K2O)5~8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底施,60%拔節期追施;鉀肥70%底施,30%拔節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可選用硫酸鋅或硫酸錳拌種,每千克種子用肥2~4克。小麥生長中後期噴施磷酸二氫鉀,以增加小麥千粒重。

    (2)晚播麥田。

    晚播麥田因騰茬晚,播種後延,冬前積溫不足,要重肥促苗,以達到冬前苗壯,春季轉化快的目的。高產田畝施有機肥3米3以上,純氮(N)14~15千克、鉀(K2O)6~7千克、磷(P2O5)8~9千克;中產田畝施有機肥3米3以上,純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鉀(K2O)5~6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50%底施,50%~60%拔節期追施,磷鉀肥一次底施為宜。中後期針對性葉面噴施多元微肥。另外,麥棉套作區由於鉀消耗量較大,可適當增加鉀肥用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光,我們把手電筒關掉之後,手電筒之前的光還在嗎?